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儒道互补

1、儒道互补

1、儒道互补
1、儒道互补

关于儒家道家思想,先说一个概述性的话题,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一种既存在对立又具有互补作用的关系,我想带着大家在一种大的局面上将两者放在一起观察。

先绕远一点,就“传统文化”这个概念说几句。现在不少人喜欢讲中国的传统文化,讲国学,有时候听起来很奇怪,好像非要退回到老祖宗那里去才好,有的人你弄不清楚他是要做教主还是要做骗子。

我以为谈传统文化,谈国学,有几个要点是应该注意的:

第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丰富的结构,它不是一种单一的东西。传统文化不能说它只是指儒家文化,它是由各种各样的成分组成的;即使讲儒家思想,它也包含着很多成分,儒家思想也不仅仅是那种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属于官方意识形态的东西。孔夫子自己也就没有做成功过什么官。

第二,传统文化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它是不断变化的。中国历史几千年,不可能有一种思想从头到尾一成不变,一直就占据着中国人的头脑,一直都很管用。所谓“传统”,固然有延续的表现,但它同时也是跟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的活动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总是有新的思想文化出现,加入到传统中去。

第三,就是当我们讲到传统文化的时候,要注意到那里面哪些内容是真正是有活力的。中国文化中有些东西它是非常活跃的,大致说来那是一种富于有创造力的东西,一种激发人不断向前走

的因素,也有一些东西是比较陈旧和死板的,是对人的思想起到禁锢作用的因素。富于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让人活得开心而不是憋屈,传统中的这种力量最终和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趋势是一致的,因而它是值得关注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就是老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比较晚一点,又有佛教的思想传进来,那么就是儒、道、释三家,三教九流。老庄和孔孟也是各成一个系统,每一家自身的内容也很丰富,我们能不能用一些简明的方法对它们加以阐释呢?魏晋时代有一组对立的概念分别指老庄思想和孔孟思想,就是“有”和“无”的这对概念。

儒家的思想用“有”来概括,而道家思想用“无”来概括。玄学家有时会讲得复杂一些,比如王弼认为“圣人”即孔子虽然只是讲“有”,却以“无”为本;老庄虽是讲“无”,却也并不是不知道“有”的价值。这样说是要把老庄和孔孟混融起来,各取其所长。但这也不妨碍我们将有和无视为孔孟与老庄思想各自的主要特征。我们以这样一组概念来对比,便于将这两种思想加以简要的区分和对照。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

孔孟思想称之为有,是说它是种为社会确立秩序和价值的学说,它的作用表现在通过明确的秩序和价值使社会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人的行为有明确的规范可以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和方圆明明白白,所以它是有。

老庄思想之所以称为无,因为它不相信人所订立的秩序和价

值能够稳定地存续,能够使人生活得更好。因为这是人为地从外面强加给人的东西,它不自然,不符合天地的本性,也不符合人的本性。而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虚无,它是不确定的,富于变化和具有无限可能性的。

进一步,我们以孔子和老子最有名的几句格言说有和无,就可以理解得更加清楚。还是先说有。大家知道孔子有一个很重要思想就是正名说,所以儒教又被称为名教或者礼教。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路,这个子路是个勇士,只比孔子小六岁,为人粗莽,对孔子不是很买账,孔子有时候也对他很恼火。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说是:你不要老是说人家不用你,如果有人请你执政,你说你首要的方针是什么?于是孔子就说:必也,正名乎。(如果是那样,那就是正名了)子路就说:你真迂腐啊,管国家怎么就弄到正名去了呢?于是孔子就很不高兴,教训他不要不懂装懂,然后说了一番“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大道理。

正名思想在孔子那里还有一种更加具体的表达,就是我们很熟悉的那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在古汉语里叫做使动用法:君君,第一个君是动词,第二个君是名词,君君就是使君成为君,其余类推。这句话如果大家觉得离我们现在太远的话,可以再举一个现在日常说的例子,比如说做老师的有时候会教训学生:做学生得要像一个学生。做老板的有时候也会教训员工:你做员工就要像一个员工。

当我们在说这种话时,其实和孔子的想法是一样的,可以替换来作分析。“做一个学生要像一个学生”,前面这个学生乃指的是某个具体的人,其身份为学生,后面一个学生则是关于学生的理念;做一个学生要像一个学生,就是说要使事实符合理念。君君臣臣之类,也是如此。

要使事实符合于理念,这个就叫正名。往这个方向推开去,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不得了的事情。我们给世间万物命名,这不仅仅是用一个声音或文字做符号来代替一个事物,比如用“杯子”这个声音来指代用来喝水的那种实物,不是那么简单。命名的行为意义乃是我们通过给万物命名确立了世界的秩序和价值。

比如说,我们使用国家、社会、集体、个人、自由、民主等一系列的名称,这些名称无不体现着理念,体现着秩序即事物的合理关系,体现着价值并由此判断行为的当与不当。说到底,名的世界就是一个理念化的世界,它要求实存事物依照它的规则运行。

那么,谁都可以通过命名行为给出世界的秩序和价值吗?当然不是。就说“父父子子”,当老子的要求“做儿子要像一个儿子”,儿子反驳:凭什么你说像才算像?老子当然要教训他:是我养活你,是我挣钱供你上学,所以我说了才算!一个门房要给整个公司定规矩,可以吗?我倒是想为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并且把它写进宪法,但结果恐怕要被人送进什么医院去,所以宣布放弃。

这话回过头去也是一个很深的道理:有权力为世界命名并阐释这个名的人给出了世界的秩序和价值。正名思想其实就是企图依照理念来塑造世界的面貌这一点上。但是名教思想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一个非常大的危机,就是说,世界并不是按照理念来变化的,世界不会永远安顿在人给出的秩序与价值体系中不动。尽管自认为发现了真理的人不会承认他的真理只是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成立和有效,特别是那种跟现实政治、跟统治力量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学说,总是喜欢宣称自己已经给出了最合理的乃至是永恒的秩序和价值,但世界仍然要变化。

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现象呢?名的世界会崩溃,一个理念的世界会崩溃。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汉是皇权为中心的时代,两汉的儒家学说是为这种政治体制服务的。而到了魏晋以后一个新的社会阶层起来了,那就是历史上称为士族的一个贵族阶层。士族的特点就是它的权力不是来自于皇权,而是来自于其自身的力量。士族拥有很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最终造成了士族权力与皇权并存和相互制衡的状态,极端情况下皇帝至只是一种象征,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干。

那么原来的一套意识形态就显得很不适宜了,它的种种荒诞可笑之处统统暴露无遗。我想说一句听起来很绕的话:荒诞之为荒诞,不是因为它本来就是荒诞的,荒诞是因为它与变化了的现实不相称才显得荒诞。然后我们回过头来看老庄的无,也用《老子》里面一句话作代表,那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

名”,这是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老庄思想和孔孟思想根本上的不同,在于老庄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个无。这个无不是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的意思,而是说作为宇宙本源、同时也代表了根本真理的道,是无形无迹的,是不具有任何规定性的,是变化无穷和具有无限可能性的。

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效法的对象,最后指向道,而道则无所效法,它以自身为法则。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名词,第二个道是动词,言说的意思。世界的本体、根源和根本真理,这个道是可以言说的,但一旦言说,它就非常道,不是原来的那个永恒的大道了——它被语言所限制。

这话说得有点玄妙,但也很有意思。就是说我们总要去言说那个世界的本质的东西,人类总是要寻找世界的根本真理,并且依据它来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你不说也不行啊,不说何以知道?但是它不能被限定在任何一种状态当中,所以他说非常道。这句话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不可能一次性地穷尽真理,人永远没有能力把真理解说完毕,所以只能是永远地试图接近它。

然后说名可名,名称可以用来指称实存的事物,但是非常名,名称和事物并不永远结合在一起,就是说被指称的那个事物和你使用的名称以及它所内涵的理念不是可以互替的。我们称作社会主义的事物,就不再是开始命名时的那个样子了。邓小平曾提出一个不争论的意见,实在是大有意味。你死守那个名又有何用?

社会是要变化要发展的。

那么老子这句话给人的一个最大的启发在哪里呢?就是说你不能用理念的、名称的一套东西来代替世界本身。庄子和老子是很不一样的,庄子更是站在一个批判的立场上,站在更彻底地否定人所建立的统治秩序和与之联系的价值观的立场上。老子讲无为而治,但是无为而治也是就一种合理的政治社会秩序而言的。而在庄子那里,他就对治不治没有很大兴趣,他关心的是个人如何能够在昏乱的社会中保全自己,并达到一种超越的精神自由。所以他对社会统治力量虚伪的一面看得更透彻,抨击也更加厉害。

比如他提出来世间争论不休的是是非非,其实都是由于人们站在各自不同的利益立场上各执己见造成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站在超越的立场上,根本就没那个是非。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这种话确实很有智慧,读《庄子》常常使人们意识到生命有可能是何等荒谬。

我们这样大概一看,就知道老庄的很多东西是站在孔孟的反面的,老庄思想对孔孟思想有一种瓦解的作用。但是这种瓦解是必要的。如果说中国文化传统里只有孔孟思想没有老庄思想,那么偏执地依着固定的理念去强制变化的世界的情况会更严重。要不然,就是古人说的死于名下,现实世界已经变化了,名的世界已经崩溃了,你还抱着它不放,以为陈旧的理念比鲜活的人生更重要,那真是滑稽而可悲。

老庄经常说的自然,也可以作这样一种理解:在人为秩序和

价值观约束下的生活是不自然的,所以任何时候都可以返回自然,返回到命名之前的世界。既然最早的起点是一个,是自然,那么人也可以从自然之中重新出发。

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前面所说的互补关系呢?老庄思想通常在社会动荡、原有价值观被怀疑而趋于崩溃的时候影响力特别大。东汉末年特别是魏晋时代老庄盛行,它给士人的精神以一种大解脱。我们读魏晋时代的东西,觉得和中国其他时代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用朱东润先生的话说,那个年头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老子不像老子,儿子不像儿子,人人都想凸显一个不同于他人的自我,乱七八糟,鲜灵活泼。

《世说新语》里记载,西晋高等士族王浑和他的同样出身名门的夫人钟氏在庭院里聊天,他们的儿子走过来了,王浑得意地夸儿子出色,可他老婆却说“要是我和你弟弟生个儿子,会比他还要强呢!钟氏大约内心里对小叔子有好感,但那样说当然只是开玩笑,并不表明她要做什么,可是清朝人李慈铭读到这个故事惊讶得不得了,觉得一个贵妇人怎么可能说出这样下流无耻的话来。

老庄思想的毛病在它没有很强的建构作用,庄子尤其如此。它在瓦解之后,不能给出一套有效的秩序和价值。世界的秩序和价值是永远必要的,从社会来说,没有秩序和价值它根本就无法存在;从个人来说,没有价值就意味着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人生最无力承担的,它没有着落,四望荒凉。魏晋时代

曾经出现过一种景象,就是名的世界崩溃以后的自由狂欢。既然世界的本质是虚无,人生可贵的是自然,为何不放任自己呢?

也是《世说新语》的故事,说竹林七贤里面的阮咸那一帮人在一起喝酒,儒家传统里喝酒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但他们完全不顾,就把酒缸放在院子里,围着酒缸舀酒喝,有的连衣服裤子也不穿。一群猪闻着酒香过来了,把头伸进缸里喝酒,大家觉得这多么自然啊,也都学了猪的样子。

这多么豪迈又多么放诞!但是在放诞过去以后呢?生命背后那彻骨的悲凉!

为什么说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都可以成为主导思想?因为它是有,正常的社会只可能在有的状态下存在。当然,它不能恢复到瓦解之前的老一套。儒家思想也是变化的,在瓦解之后,崩溃之后,它以一种新的面貌来适应社会的变化,重建价值和秩序。

魏晋玄学就已经是努力把有和无融汇在一起,把自然和名教相结合,后来又有新的变化,就不再往下说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到晚期越来越缺少活力,这个我一下子说不明白,但是有一点,中国社会至少到宋元时还是很有活力的。

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的阅读答案

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的阅读答案 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孔学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并非偶然。孔子之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是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的。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与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乐论》(荀子)与《诗学》(亚里士多德)的中西差异(一个强调艺术对于情感的构建和塑造作用,一个重视艺术的认识模拟功能和接近宗教情绪的净化作用),也由此而来。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是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智性的认识愉快,更不是具有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柏拉图)或心灵净化(亚里士多德)。 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名家搞逻辑,法家倡刑名,都表现出这一点。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对自然生

浙江省衢州市高三语文4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浙江省衢州市2015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生须知: 1.全卷分四部分,试卷共10页,有四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打夯.(hāng)处.(chǔ)暑手动挡.(dǎng)锱.(zhī)铢必较B.褶.(zhě)皱哄.(hǒng)骗喝.(hè)倒彩大放厥.(jué)词 C.贮.(chǔ)藏蹿.(cuān)红败血.(xuè)症萍.(pín)水相逢 D.门框.(kuàng)鸡肫.(zhēn)闷.(mēn)葫芦碧波万顷.(qǐng) 1. B【解析】A.手动挡 dàng 锱zī铢必较;C.贮藏 zhù萍píng水相逢;D.鸡肫zhūn 闷mèn葫芦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历时三年,铜雀台终于落成,兴致勃勃的曹操命儿子们各写一篇赋,曹丕还在皱眉头咬笔管搜肠挂肚,曹植已经落笔成章了。 B.汪伦生性豪爽,经常仗义输财,一掷千金而不惜,尤其喜欢结交名士,李白来到桃花潭时,汪伦钦慕不已,以美酒佳肴盛情款待,与李白结下了深厚情谊。 C.商业短信的滥发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是滚滚财源,所以“治”商业短信滥发的“病”就要防止电信运营商的阳奉阴为,并在经济上予以重罚。 D.雨后,忙里偷闲奔颐和园拍荷花,岂料大失所望,没见到一朵盛开的荷花,所幸拍到了晚霞映衬下的万寿山,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 D【解析】A.挂——刮;B.输——疏;C.为——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齐白石的印谱我读过不少,虽然 ..我非印人,只是个写作者,故对他的印语特别感兴趣,他的印语有的表现浓烈的乡思乡情,有的抒发平生志向,有的体现他的勤勉向学。 B.贺岁档每年都是新片扎堆,而今年却在经典旧片轮番“轰炸”下显出一些疲态,从《一 代宗师》《功夫》到《甲方乙方》《甜蜜蜜》,大银幕似乎掀起了一股炒冷饭 ...之风。 C.为了提醒学弟学妹珍惜大学时光,大四学生姜新花数月时间写就一份长达万字的“悔 过书”,希望学弟学妹都能吸取自己的教训,切莫马齿徒增 ....,一事无成。 D.据《经济学人》杂志,2014年9月全球股市暴跌时,欧美日股市暴跌了5%-9%,而中 国股市却风平浪静,显得特立独行 ....。 3. B【解析】B. “炒冷饭”比喻重复已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没有新的内容;A.改为“因为”;C.“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D.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普遍形容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乡下待了八年,见识了各种民谣,我从这些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苦中作乐中感受到的是质朴、顽强的生命诉求。 B.虽然2014年匆匆而过,但那些既有意义又充满着正能量的故事与片段一定会给自己、家人甚至陌生人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C.以学籍信息管理为基础,探索建立教育经费可携带管理办法,可以从根本上建立起外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

(完整版)儒道互补专题教案

《论语》、《老子》 ――“儒道互补”专题探讨 一展示图片1;板书儒道互补《论语》《老子》 二播放奥运视频剪辑; 三导入新课 导语:刚才的录像,让我们重温了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精彩场面: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阵阵呐喊,体现了儒家“仁爱”的胸怀;太极拳表演的一招一式,展示了道家的“无极”境界。千百年来,儒道两家互动、互补、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今天,让我们以《论语》《老子》为依据,认识构成中华文化主体的儒道两家,探讨“儒道互补”这个专题。 在探讨之前,我们先确认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四展示图片2; 教学目标: 1、通过《论语》中“君子”与《老子》中“圣人”比较,了解儒家、道家的基本思想。 2、通过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著作思想,理解儒道互补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3、感受中国儒家、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引导当代中学生追寻、传承儒道文化。 五1 从《论语》《老子》看“君子”与“圣人” 所谓互补,就是相互补充,它是以二者之间的差异为前提的。我们要研究“儒道互补”就必须先比较儒道的不同。 儒道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比较研究。为了找到这个切入点,初步的调查显示,有这样几种观点:展示图片3 “儒道分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为人准则。” “儒道的差别体现在对人的规范准则不同。” “儒道的差别体现在为人处事的准则不同。” 儒道两家分别为我们树立了一种做人的准则,这种做人的准则在《论语》和《老子》中体现在两个人物形象上――“君子”“圣人”,今天我们就选取“君子和圣人”这个角度,来看儒道互补,借以窥斑见豹。 (板书君子圣人)

2 请大家打开书,将《论语》十则含有君子、《老子》五章中含有圣人的语句画出来。(学生朗读找到的句子); 3 从这三则、两章中看,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老子所说的“圣人”分别是怎样的人呢?(标注在每则的相应位置上) 学生代表发言 先/孔子认为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 后/老子认为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圣人”? 师生互相补充,概括《论语》中“君子”和《老子》中“圣人”的特点。 教师小结: 孔子和老子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楷模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有德、有仁,能够克己复礼、奋发有为。 《老子》中为我们描述的圣人,无辨、无争,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不去妄为。(板书有无克己顺应) 六、从君子与圣人看儒道异同 孔子、老子为什么树立“君子”“圣人”这样的楷模?那么我们就先要看看孔子、老子生活在怎样的时代? 展示图片4 由一生诵读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 1 孔子树立“君子”这个楷模的原因? 请同学们依照文本、并结合时代背景,先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树立“君子”这个楷模? 学生:学生谈1-2学生。 2 老子树立“圣人”这个楷模的原因?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浅谈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三个最精炼的词语来概括: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内圣外王,最后一个便是儒道互补。通俗的说,道家比儒家潇洒,儒家比道家实在。这两大思想流派思想差别很大,却互相补充,分别代表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但就是这种矛盾的统一,构成了中国文人和思想家的思想精髓。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论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曾说:“我们大家都生就一半儒家主义,一半道家主义。”着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如此种种,皆可说明中国传统思想精髓之所在。 从内涵上说,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儒道互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的概括,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后来都衰落和断绝了,只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得以广泛流传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和主体结构。儒道两家学说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互补的文化机制,儒道互补犹如阴与阳、正与负的互动和互补一样,相生相融,相辅相成,奇妙无穷,经久不衰。 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多次文化整合。而士人是一个具有文化特质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社会的精英。因此,在乱世或每一次社会变革与文化整合当中,士人阶层往

往成为时代的先锋,社会与文化前进的推动者,亦或某种社会风气、时代思潮的倡导者。然而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成为政治集团间权力倾轧的牺牲品。于是,在仕途名利与个体自由之间,在“出”与“入”之间,使得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出现激烈的矛盾,造成人格冲突,使士人们形成了一种相互平衡调剂的双重人格——儒道互补之双重人格。 在儒道互补的思想影响下,中国文人心中多了一个准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就是儒道两种人生智慧有机地统一在中国古人身上,他们便从儒家智慧中汲取积极入世奋斗进取的人生动力,从道家智慧中寻找到飘然出世自我解脱的精神寄托。天下太平之时,文人积极出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穷尽一身精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同时希望在付出之后就退隐山林远离官场之中难免的斗争漩涡。然则,天下动荡,兵家乱世,文人之说被兵戈践踏,文人亦或是士大夫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世间的乱象,这时文人更多的是选择道家的思维方式----出世,隐于天地之间,而心在万民之中,其实是一种超然于物外,而实际上又很难完全超然处之的矛盾心情。 道家比儒家潇洒,儒家比道家实在。对立统一,阴阳调和,刚柔并济,相互融合,方为人生大智慧。

中国哲学名著导读论文 儒道互补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论文 儒道互补 自动化35 蔡启阳 2130504105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百花齐放、灿烂非凡,但论其核心一直是儒道互补,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甚至是日常生活习惯上都可以看到这两家对后世炎黄子孙的深切影响。本文从文人、政堂中的儒道互补以及儒道互补形成的部分原因进行阐述,以求尽量明白地展现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切影响。 关键字:儒道互补、平衡、融合 正文: 中国思想,在诸子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达到巅峰,之后两千年知识分子所做的工作,大多是对这一轴心时代的回溯。而诸子百家,在千百年间不断演化、竞合、湮灭,战国末年儒墨成为当时天下显学,秦时儒家势微,但从接下来的汉朝开始施行罢庻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儒学成为千百近年来官方治世之学。日至今日,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经过积年累月的不断累积,已经是水银泻地、无所不至了,天下以和为贵,读书人讲究心怀天下,中华自称礼仪之邦,这些都是儒家文化广泛影响中国文化的例证。 但是,中华文化只有儒家一根主心骨吗?兵家讲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为人讲究外圆内方,中医有太阳、太阴等穴位,这些都是道家文化的产物。其实纵观两千年中华历史,治国之术是儒法并用,但治国大道却是无出儒道二字。为人处世,也并非只是刚毅果敢,同时还有韬光养晦。因此说,中国两千年的文化支柱,便是儒道互补。 为官还是归隐 因为儒家学说一直是官方郑同学说,再加上古代从战国开始就形成的重农抑商,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一条金科玉律。但天下读书种子何止千千万万而智人者少,官场竞争一直是无可避免的问题。 存在官位之争,就会有胜有负,胜利的人官运亨通,大可趁机施展抱负为民造福从而流芳百世。输的人呢?虽说机会一直有大不了卷土重来,可是毕竟受挫心中会有苦闷抑郁之情,再加上如果奸佞当道则可能一生怀才不遇,而且功业未成家人自己的生计如何解决?况且宦海沉浮寻常事,即使一时春风得意也无法保证一生在位,若是被奸佞陷害就更加悲愤。一系列问题都会使仕途坎坷的读书人心忧。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是怎么解决的呢?让我们看看几位名流千古的士子是如何对待这无常世事、百态人生。 首先看陶渊明。陶渊明生于东晋,当时门阀世家当权的现象极其严重,陶渊明出身并不显赫而且为官清正,自然不能如鱼得水的混迹官场,只有早年时受到地方官赏识,不为五斗米这药后便一直赋闲在家,靠门生供养朋友接济度日。面对不在出仕导致的经济拮据,靖节先生选择自给自足以尽量维持生计,另一方面时常吟诗作赋、纵情山水,淡泊宁静,更是从清净的生活中发出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悟。虽说内心落寞不可能全然没有,但从未像怨妇一般怨天尤人。相比于古往今来热衷功名甚至不择手段的人,陶渊明实在是一个随遇而安内心明净的典范,是一个真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再看苏东坡,少年成名意气风发,但由于文人相轻以及政见不同等原因被一一次贬谪,以致被贬黄州后从未在一地待到两年以上。这样的遭遇是任何有志向有抱负的文人都无法心平气和接受的,更何况是希望“西北旺、射天狼”、“谈笑间,强撸灰飞按灭”的苏东坡。但是

儒道互补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道家之比较谈儒道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主要内容:中国文化概括的特点: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儒道互补。天人合一强调人的行为,最高的是天道;内圣外王强调人生理想,人生道路的选择与设计,内圣即如何做人,外王泛指建功立业,内圣是基础,外王是扩展;儒道互补是从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结构来概括的。 儒为主导,道为民间。几千年来,儒道两家思想决定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理念。儒家的建树在于伦理道德,道家在于哲学思维。儒家主张刚强有为,道家主张柔弱不争;儒家主张热情豪情,道家主张沉静低调;儒家具有忧患意识,道家具有反思精神。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形成了相反相成的文化机制,这种文化机制就是儒道互补。儒道作为中国两大主干,儒道互补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一、儒道文化差异 儒道有差异,才能形成互补。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老子偏重自然,进行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老子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概念。 孔子偏重社会,着重于人与人的关系思考,建立伦理学。孔子以“仁”为儒家最高范畴,以“仁”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破解社会危机。孔子的思想对社会伦理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价值观念不同。孔子是人文主义取向,追求道德完善,强调积极进取,儒家倡导积极人生,主张用世,也有超然心态和矛盾心态;

老子以自然主义为取向,超越世俗;道家倡导超然通达,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更多是以批评者形象出现。 儒家的超然和道家的入世情怀慢慢被人遗忘了,孔孟和老庄的本来面目被窜改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儒道的误解: 儒家积极有为,道家消极无为? 实际上,老子、孔子都有治国安邦的理想,只不过在治国的理念上不同。孔子主张发挥政府和领导人的意志和作用,老子主张淡化政府和领导人的作用,以无事的态度作大事。这并非消极,“不争”是顺其自然,仍是积极有为,只不过方式呢不同而已。孔子是直线思维,老子是逆向思维。 道家是逃避现实。很多人把道家等同于隐士,把隐士等同与逃避现实的人。此说不妥。实际上,他只是喜欢低调,不张扬。老子主张退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隐士之隐是为求志,并没有放下天下。庄子即隐士,隐士待时,存身之道。 道家不关注现实,没有忧患意识。儒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道家也有忧患意识。二者关注的方面不同。道家追求自然,崇尚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对人文明进步的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也是忧患意识。对人类有着终极关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看到文明发展的负面,不得不令人惊叹。 二、儒道互补的历史演进

西南网大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出发点。 3、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以采用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4个指标。 4、教育起源论有( 生物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人的成长需要起源论。 5、(学记)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6、教育的发生包括( 起源 )与出现两个阶段。 7、( 柏拉图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指出教育具有巨大政治功能的思想家 8、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学生 )、教师、教育内容。 9、以(赫尔巴特 )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支配地位,从而主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无视其主体地位. 10、《学记》提出“未发先预”、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观而善、启发诱导、(长善救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等教学原则。 11、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沛西·能与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 13.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或参观法)。 13、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是(壬戌学制),也称六三三学制。 14、在美国最有代表性的是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 15、从性质划分,教育活动可分为教授活动、(学习)活动和管理活动。 16、以( 卢梭 )、杜威等人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 17、(课程)是按照一定教育目标而确定的在教育过程中作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所有学习科目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 18、三级课程包括:(国家)、地方、学校。 1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说教育具有( 长期性 )。 20、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21、(课程)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 22、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23、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郎)。 24、(赫尔巴特)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也是最早将教育建立在心理学体系上的人。 25、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直接性)、非独立性、同一性。 26、道家,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27、个体社会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个体职业角色和身份的社会化。 28、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被称为(发现法)。 29、在学校的正式课程中,主要有两种课程类型即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30、(法国)是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 31、(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性质和法律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系统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称。 32、唐代将儒经分为大经、中经、小经,大经包括《礼记》《左传》,中经包括《诗经》《周礼》《仪礼》;小经包括《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不包括有《孝经》和《论语》。(错)

儒道互补

论儒道互补 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 即儒家以道家为因, 道家以儒家为果, 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所以, 中国哲学在总体上是经验主义、现实主义的, 西方哲学在总体上是理想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的。儒道两家的八大差异和儒道互补哲学特别是道家哲学具有六大现代价值。 儒道互补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结构。儒道互补哲学经受住了佛学的冲击和考验, 还能在西学的冲击中坚守自己的文化个性吗? 回答这个问题, 就要看儒道互补哲学的理论结构是什么, 其现代功能、价值和意义究竟如何。以秩序和自由对社会结构平衡和历史动 态平衡的功能协调为切入点, 对儒家重伦理重政治的秩序功能、道家重哲理重超越的自由活力进行论证, 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切入点。为此, 我们必须先界定以儒道互补为主体结构的中国哲学。而说明什么是中国哲学的特点, 也就是在说明儒、道两家在秩序和自由两个方 面对中国传统及现代化事业的价值贡献。秩序和自由,本质上都是自明性的、普适性的。 一、中国哲学的十大特点 与西方哲学的二元、他因、空间性的设定不同, 儒道互补的中国哲学是一元、自因、时间性的哲学。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 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心理学和社会学 的研究领域, 思维方式却是典型的哲学问题。 (一)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相互依存的, 任一事物都不仅以类的方式, 而且以仁!性的( .论语#)和物固相累, 二类相召! ( .庄子. 山木# )的方式共生、共在。这种统一、和谐、共生、共在的世界观, 不承认世界之外的亚里士多德式动力推进和目的牵引, 而是一个无限而永恒的自因、自动的一重化时间过程性动态世界。 (二)这种动态性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 其中的类与个体不以自然数集合的方式组合成某种机械性的结构, 而是以天地之大德曰生! ( .易传. 系辞# ) 的五行!相生、相克方式, 进行着社会结构平衡和历史动态平衡。在这个世界中, 部分和整体互渗, 整中有分,分中有总。这里的总, 不仅包括经验的物质世界, 也包括它背后的可知、不可知原因, 形上世界和形下世界之间具有一定的有机性、整合性、全息性。 (三)经验的现象世界, 存在着被称之为阴阳!、两仪!的对立力量。在逻辑上可对应于科学的波粒二象互补性的当代科学世界观。世界的两种力量处于永 恒的动态平衡之中, 以相互补充的方式主宰着这个世界。于是, 世界虽然充满着矛盾, 却不会因此而崩溃, 它将一如既往地维持着循环往复的秩序和总的和谐。 (四)这个世界的运动变化是一个自明的本然的事实,没必要寻求它背后的第一因!或第一推动!。世界上各类、各个体事物相互为因, 形成因果网。既没有物理学上的以太, 也不需要心灵上的以太, 万物静观皆自得!。 (五)世界不为人而存在, 人也不是为了神而存在。人依靠外物生存, 能维持生存的我们视之为有用, 趋利避害、趋福避祸、趋乐避苦、好逸恶劳, 选择有用物以自 存是人的本能。常因自然而不益生! ( .庄子. 德充符# ), 在美学性感恩中生活并享受生活。人是幸运的存在, 这存在是自足的。 (六)人与世界(自我、社会、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是一种广义的伦理性关系。对这种伦理关系背后的原因进行无限的追问是一种愚蠢。因为, 这个世界在最终的意义上是没有答案的, 它的答案就是它的存在本身。时间能解决所有问题, 时间就是上帝。在时间的 大化流行中, 一切问题在早晚要报!的信念中都将各得其所。 (七)中国的儒、道哲学有把一切问题都推给时间来解决的思想倾向。我们不仅相信时间会再来!, 而且相信明天会更好。对未来的乐观信念和在乐观的信念中 追求幸福生活, 是我们这个民族积极向上的基本动力。具体表现在儒家对后代的教育和各种各样的望子成龙心态上, 也表现在道家追求长生久世的教义之中。甚至于它也表现为皇帝家庭的长治久安。对于过去, 三皇五帝、尧舜禅让是儒家的理想时代, 小国寡民、建德之世、至德之国、混沌之帝的时代是道家的理想时代。

儒道互补作文(已整理)讲课讲稿

儒道互补作文(已整理)

精品文档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十五》)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矮人看戏何所见,都是随人说短长。”(清?赵翼) 请全面理解上述材料,任选角度和侧面立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审题】先找三则材料的共性联系,不能只看一则材料。第一则强调人不能人云亦云,不盲目相信他人,而要调查,观察,了解,实践。第二则强调要有甄别选择,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第三则批判人云亦云,强调见识、眼界要高远。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批判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行为,人要有独立的思考判断。 偏题观点: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2、“坚守自我”,举陶渊明、李白的例子,强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各种外界的艰难困苦下,坚守人格道德的重要性。3、举例唐太宗虚心纳谏,毛泽东“谦虚使人落后,骄傲使人进步”,而三则材料不是强调不虚心,而是强调如何听取别人意见。 适合论据: 1、张悟本在2010年上半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中医养生大师”的名头 让很多人趋之若鹜,下半年被人揭穿封杀,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云亦云的矮子,缺乏自己的判断,让越来越多的人受骗,我们如不分辨,容易上当。 2、传销组织屡禁不止,是因为很多骗子抓住了人们“占便宜、快速致富” 的思想弱点。我们一定要擦亮慧眼,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3、商家促销,医院的“医托”,我们一定要正确判断,明确目标,按常理 常识判断 4、反思“文革”深层原因,之所以在中华民族产生达10年之久的动荡,是 因为人们缺少思考和判断。 5、老一代北大人身上的“北大精神”,“北大四剑客”季羡林、林庚、吴 祖缃、李长之在“五四”时期形成的独立,自由,敢于质疑的精神,没有卷入全民无意识的风波。 6、报班热,基金热,盲目送孩子出国 7、冯巩和牛群昔时说的一个相声《减肥》,叫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饭后就上床,必定活不长,上床就睡眠,顶多活十年。第二次又来了,叫饭后百步走必定活不久,饭后就上床必定活得长,上床就睡眠能活一千年。 8、正面例子:真正优秀的都是有思想,敢于质疑的人。如韩寒、易中天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摘要儒家和道家一直是两种矛盾的思想,一主张“入世”,另一个主张“出世”。但是中国古代却有很多文人政客能 够把这两种矛盾的思想统一并加以利用。儒道互补的思想 对当时的不少文人政客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互补出世入世独尊儒术互补 1.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内容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三个最精 炼的词语来概括: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内圣外王,还有一个是儒道互补。这三个词语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 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 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 学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其内容和结构来看,儒道两家 的思想无疑是主体;就其特质来看,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最具决定性和典 型的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逐步确立的儒释道多元互补的稳定的文化结 构中,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互补居于首要的和基础的地位。因而,了解儒道 互补,对于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层底蕴,都是至关重要的。 儒道之互补,是以两家学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广泛而又明显的差异为前 提的。。它们各有长短得失,且此家之长正为彼家之短,反之亦然,从而使 得两家思想的互补成为必要和可能。 2.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古代帝王还是文人雅士 都有收到儒道互补影响的人如汉武帝刘彻、文豪苏轼都受到儒道互补的影响。 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多次文化整合。而士人是一个具有文化 特质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社会的精英。 因此,在乱世或每一次社会变革与文化整合当中,士人阶层往往成为时代的 先锋,社会与文化前进的推动者,亦或某种社会风气、时代思潮的倡导者。 然而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 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成为政治集团间权力倾轧的牺牲品。于是,在仕途名利与 个体自由之间,在“出”与“入”之间,使得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出现激烈

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专题探讨 北京丰台二中张海岩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亓东军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第二单元中的一节课。这节课是在学习了本单元经典原文《论语》十则和《老子》五章的基础上,通过儒道两家学说比较,从而对儒道两家基本思想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儒道互补”是本单元的单元题目。由于种种原因,儒道两家思想,在后世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两种思想。它们存在差异又相互制衡,为人生提供多样选择。“儒道互补”是一种人生智慧,其妙处在于指导人们在现实与超越、前进与迂回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从而保持自我,使生命有后续力。“儒道互补”让人们儒道兼修,互补为用,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同时,又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精神空间。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往往以“儒道互补”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用以安身立命。“儒道互补”也将为现在和未来的人们提供一种积极入世又富有超越精神的人生哲学。可以说,选择“儒道互补”这个专题,既可以进一步认识儒道两家思想,更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人生的教益。 了解了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我将这节课的重点定位为:了解儒道两家的基本思想,理解“儒道互补”的人生意义。 二、学情分析 初中语文课本、高中必修及这册选修课本中共选《论语》十七则,高二的学生通过这十七则《论语》的学习,已经对儒家思想有了初步了解。但学生们对道家思想的了解甚少,只停留在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上。学生学习了《老子》五章后,多数学生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对道家学说的关键概念的表面理解上。由此,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借用丰厚的历史资料和鲜活的生活体验,进一步理解儒道两家思想。 同时,“儒道互补”是一个很宽泛的课题,它涉及思想、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有些问题学术界至今争论不休,仍未达成共识。它字面上理解很简单,但

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 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 影响 [键入文档副标题] [键入作者姓名] 儒家是入世的智慧,道家是出世的哲学。儒道两家看似对立实际上却是相互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既实用又不肤浅的性格和人生追求,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李白和辛弃疾为例,阐释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学号: 摘要:儒家是入世的智慧,道家是出世的哲学。在得意时,中国人是儒家,谈理想谈奋斗;失意时,中国人是道家,论山水论洒脱。儒道两家看似对立实际上却是相互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既实用又不肤浅的性格和人生追求,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李白和辛弃疾为例,阐释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互补中国性格传统文化 儒家是入世的,讲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而道家是出世的,讲求淡泊明志,清心寡欲。儒家坚韧奋斗,道家轻蔑嘲弄。儒家和道家看似相互矛盾,互不相容,实质上却是中国文化的阴阳两极,相互矛盾,却又相互融合,和谐统一。儒家给了中国人得意时入世奋斗的理想,道家给了中国人失意时逃离现实的缺口。儒家和道家的相互结合,在顺境中给了中国人不沉溺其中的理想,在逆境中给了中国人豁达开朗的胸襟。这在中国许多文人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首先我们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李白的身上,儒家和道家的影响都体现的尤为明显。青年时期的李白,一直抱有儒家的济世报国,建功立业的入世理想,例如从著名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就能够看出李白青年时期的报复,所以,李白曾多次出川去长安谋求政治出路,但是,都失意而归。尽管李白在政治上并不顺遂,但是他一生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一生关心国事,一生保有自己经世济民的人生报复,

儒道互补(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儒道互补(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理解各则语录;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重点: 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教学难点: 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教学过程 导入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儒家经典《论语》十则 一、“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感文]:君子可以不求食饱、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对工作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孔子认为好学,首先学业要精于是得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说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的教育制度现在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美女(帅哥?)买房买车”,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这可并不是孔夫子古板,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并不是把两方面矛盾起来,而是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烦恼。 二、“为政”篇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儒道互补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儒道互补 春秋战国,礼崩乐环,诸子百家,学派纷争,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诸子百家在思想上的空前活跃,为中国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岁月流转,大浪淘沙,在诸多学派当中,真正能经得起时间的沉淀,留存下来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只有儒家和道家。儒、道以及自东汉传入我国的佛教在中国文化上呈三足鼎立之势,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儒道两家思想的并立和互补是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脉。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由儒家和道家思想同时构成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也提出,儒道两家仍然是中国人思想的两大主流。本文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心理学和哲学面对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人性是什么?虽然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但弗洛伊德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他说,和日神与酒神的关系一样,生本能与死本能也是对立统一的。对立就是两者的目的与作用截然相反,生本能富有建设性,它的目标就在于不断建立更大的统一体,并极力地维护它们。死本能富于破坏性,目标是取消联结,故而带来毁灭。弗洛伊德关于生与死的本能主要是解释人的动机问题,但我却从中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人的心理具有两面性,生与死、爱与恨、积极与消极、建设性与破坏性等等。这一人性规律也正符合了唯物辩证法

的对立统一规律。从这一点再进一步出发,看看儒家与道家的精神,是不是正恰恰契合了一个人心理上的两面性?入世与出世,有为与无为,务实与求虚等等,林语堂先生说,道家与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结合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理论,儒道两家就象征着生与死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同时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韦政通先生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说,人生问题,为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要了解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和哲学成就,都必须从这方面去看。但人生问题最为复杂,儒家主张游方于内,要积极入世去匡俗救弊,回复王道,而道家却主张游方于外,叫人远离尘嚣,保性全真,不以物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让人该何去何从?儒道互补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篇》)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可卷而怀之。(《卫灵公》) 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孔子也有过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有人说,这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结果,所以这些话明显带有道家的意味。但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不仅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他的学生曾点也说过类似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言志,没有说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却口吐天真烂漫之语,似有不学无术之嫌,而孔子居然还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孟子也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章句

论儒道互补

论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的概括,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后来都衰落和断绝了,只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得以广泛流传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和主体结构。就像李泽厚所述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儒道互补犹如阴与阳、正与负的互动和互补一样,相生相融,相辅相成,奇妙无穷,经久不衰。 林语堂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儒家主张人要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心;达则兼济天下。而道家强调的则是一种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穷则独善其身。儒、道两家的思想差别很大,却互相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 从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游走于政治集团间权力斗争中,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着,这正体现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观。相对于儒家,道家就不再局限于自我的发展,而是上升到自然与人的层次,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往往兼有这两种思想。他们一方面受儒家哲学的影响,有较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采取入世的积极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又受老庄道家哲学的影响,必要时采取超然和通达的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能够安于平淡和自得。这种两重素质使得士君子的生命富有弹性,他们用儒家进取,用道家调节,形成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交融的风格,可以适应顺境和逆境的转换。 儒道两家学说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互补的文化机制,就说后来的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魏晋玄学是儒道互补的新道家魏晋玄学被世人称为新道家,它的新在于他在道家的基础上不断接纳儒学,玄学家郭像主张用道家哲学提升精神境界,用儒家礼学治理社会。而宋明理学是儒道互补的新儒家,宋明理学继承和发展了先秦与汉魏的儒学,并吸收道家哲学思想,使得宋明理学成为儒家哲学理论的高峰。 纵观历史,中国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往往儒道兼修,互补为用,以儒道互补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用以安身立命。就像苏轼一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怡然自乐。儒道互补不仅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智慧,也将为现在和未来的人们提供一种积极入世又富有超越精神的人生哲学。 ”

儒道互补与人类的健全人格

儒道互补与人类的健全人格 儒家讲进取,道家讲自然。儒道互补的精神实质就是一种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凡事皆有度,不要走极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既有进取精神,又有激流勇退的人生智慧,这种平和中庸的思想,对西方文明能起到补充制约的作用。 标签:儒道人类健全人格 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的形态,我们认为两种文明形态之间,既存在着冲突也存在着相互学习与交流。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主要侧重于论述文明之间的碰撞冲突,但是实际上,文明之间虽然也有冲突,但学习与交流才是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主流。清末洋务运动期间,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中体西用”,这个观念并不完善,需要进行修正,但是这个观念倡导的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这种精神应该还是值得我们引为同道的。 对于中西两种文明来说,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比较先进,有比较强大的生产力,有比较成熟的商业管理经验。但是拿我们中国人标准来看,古希腊悲剧离完美差得太远,孔子评论《诗经》,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中国人看来,这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西方多天才,但也多疯子,就是这个原因。与西方的酒神精神相比,中国人闲适自然,顺应天命,这样的心态才更加可取,更加美好,也更有普适性的价值。 文明之间是需要互相學习的。西方社会必须向东方文明学习如何客观地看待人类生存意义,学习如何更好地顺应自然,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习如何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从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上来说,我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并不是物质财富。物质财富不管如何丰富,也都是身外之物,而对自然的崇敬,对自然的学习,对自然的模仿,最终与自然融合为一,这才是人类真正能达到心灵升华的不二法门。人类,生于自然,最终回归自然,这是人类唯一的心灵出路。 要控制西方文明,不让它恶性发展,最好的文化资源在东方,在中国。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古人的生存智慧,就是西方文明,想要长期有序地发展下去,也需要学习东方的生存智慧。但是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已经掌握了轻易毁灭地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西方文明继续妄自尊大,不虚心向东方文明学习生存的智慧,那么,等待人类的必然是一个走向灭亡的结局。 我们认为要对抗西方的酒神精神,最好的文化理念存在于东方,存在于中国的传统典籍之中。那就是“儒道互补”。儒道互补的精神实质就是一种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凡事皆有度,不要走极端。对于儒道两家思想的理解,很多人是有错误的。很多人以为儒道两家是完全对立的,其实错了,儒道两家就像是一张纸的两面,他们之间有冲突,但更多的是内在的统一。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