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皇后问题实验报告

N皇后问题实验报告

N皇后问题实验报告
N皇后问题实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新版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学 生 姓 名 实验形式分组观察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时间实验目的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仪器器材放大镜、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实验过程1、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观察到的图像用铅笔在白纸上描绘下来。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实验成绩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学 生 姓 名 实验形式分组观察 实验名称放大镜的观察及怎样的放大镜倍数大实验时间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仪器器材 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实验过程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实验成绩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学 生 姓 名 实验形式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间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仪器器材 学生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清水、培养皿、美工刀、镊子、烧杯 实验过程 1、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制做临时装片。 3、安装临时装片: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 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4、调好后各小组轮流观察。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图。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实验成绩

班级六年级学生人数39人实验形式分组实验实验名称生物细胞的观察实验时间3月23日实验目的 1. 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 2.认识并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仪器器材学生显微镜、植物叶切片 实验过程1、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2、观察 3、收镜 实验结果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了生物的细胞组成和结构。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报告单

一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其余学生自备。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指针是否与平板之间有摩擦? 3.感受: 用手拉测力计,使指针分别指在1N、3N、5N,感受一下1N、3N、5N的力的大小。 4.测量: (1)把笔袋挂在挂钩上,提起笔袋,笔袋对测力计的拉力,F= (2)把笔袋挂在挂钩上,在桌面上水平拖动笔袋,笔袋对测力计的拉力,F= (3)拉断一根头发,所需要的力,F=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1)如果所测量的力的大小超出测力计的量程,会 (2)如果没有认清分度值,会 (3)如果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上方或下方就进行测量,会使测量值或

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正确绘制数据图像,根据实验数据和图像总结出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勾码一盒。 1.看勾码盒上的标注,每个勾码的质量是kg。 2.逐次增挂钩码个数,测出所受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在右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 描点并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4.分析数据和图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用字母表示为: 5.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三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通过探究,知道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平衡。 实验器材:长木板(两端有滑轮)一个,小车一个(两端有挂钩),钩码一盒,细绳两段。 1.小车保持平衡状态,是指小车处于状态或状态。 2.按右图所示装好器材 3. 两端挂上数量不相等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4. 两端挂上数量相等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5. 两端挂上数量相等的钩码,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再放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把实验条件和观察到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6.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这时物体就处于状态或状态。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供参考)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3月6日 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弹簧测力计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实验器材。 2.测量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0-5N ,分度值 0.2N ,指针是否指零刻线是。 2.记录数据: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 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 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 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与结论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5N N,分度值为 0.2 N。 实验结论: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成 正比。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2)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3)改变压力,将砝码放在木块上,测出木块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4)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毛巾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 (3)实验结论: 在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n后问题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皇后相互攻击的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皇后在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对角线,则她们相互攻击。 2. 运用迭代的方法实现n皇后问题,求解得到皇后不相互攻击的一个解 二.实验内容 基本思路:用n元组x[1:n]表示n后问题的解,其中x[i]表示第i个皇后放在棋盘的第i行的第x[i]列。抽象约束条件得到能放置一个皇后的约束条件:(1)x[i]!=x[k]; (2)abs(x[i]-x[k])!=abs(i-k)。应用回溯法,当可以放置皇后时就继续到下一行,不行的话就返回到第一行,重新检验要放的列数,如此反复,直到将所有解解出。在回溯法中,递归函数Backtrack(1)实现对整个解空间的回溯搜索。Backtrack(i)搜索解空间的第i层子树。类Queen的数据成员记录解空间的节点信息,以减少传给Backtrack函数的参数。sum记录当前已找到的可行方案数。 运用回溯法解题通常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1)针对所给问题,定义问题的解空间; (2)确定易于搜索的解空间结构; (3)以深度优先的方式搜索解空间,并且在搜索过程中用剪枝函数避免无效搜索。 源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Queen{ friend int nQueen(int); private: bool Place(int k); void Backtract(int t); int n,*x; long sum; //可行方案数 }; bool Queen::Place(int k) { for(int j=1;j

n皇后问题算法实验报告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N皇后问题 实验时间:2013.12.3 姓名:杜茂鹏 班级:计科1101 学号:0909101605

一、实验内容及要求 在n×n格的棋盘上放置彼此不受攻击的n个皇后,按照国际象棋的规则,皇后可以攻击与之处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的棋子。 二、实验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回溯法的理解 2.了解递归和迭代法在回溯法中的应用 三、算法分析 1.理解皇后不被攻击的条件:n后问题等价于在n*n格的棋盘上放置n个皇后,任何两个皇后不能放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 2.算法模块简要分析 用数组存储皇后的位置,将i设置为0. Int place(*x,n) :数组x[] 用来表示列数,n为皇后个数,用来判断皇后是否被攻击,判断的条件是(x[i]-x[n]==i-n||x[i]-x[n]==n-i||x[i]==x[n])即用来判断“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 Int print(*x,n):打印皇后解的空间。 Int iniprint(*x,n):初始化打印函数,相当于对棋盘初始化。将可以放皇后的位置记为“1”,不放皇后的位置记为“0”。 Int Nqueen(int n):n皇后问题求解,如果满足一组可行解,sum++。Int i=0,如果x[i]>=n的时候即进行下一行,i++;当i=n时,

sum++;输出该组可行解的个数和位置的矩阵。并且i--,回溯到上一层继续搜索可行解。 四、运行结果及分析 1、三皇后没有可行解 2、 2.4个皇后有2个可行解 3.5皇后有10个可行解 五、源代码 #include static int n, sum=0;//可行解个数 static int locate[20]; int place(int k) {//判断是否在一条线上并返回0,1 for(int i=1;in){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 2)执教教师日期:2月 19日 实验名称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分析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标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实 验 过 程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放大镜 .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 .柱形 .球形透明器皿 .铁丝 .水 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 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正用及用途 .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边巡视边指导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 大镜观察的不同 . 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 察物体 . 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 . 回顾与反思通过实验 .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 .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 2)执教教师日期:2月 26日 实验名称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1/21

实验分析实验目标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实 验 过 程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放大镜 .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 .柱形 .球形透明器皿 .铁丝 .水 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 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正用及用途 .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边巡视边指导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 大镜观察的不同 . 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 察物体 . 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 . 回顾与反思通过实验 .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 .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 2)执教教师日期:3月5日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分析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 实验目标观察细胞的结构 .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兴趣 实验器材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磺酒、吸水纸、滴管、培养皿 注意事项不要伤手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物理实验报告册 八年级 彭原初中

目录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2) 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 三、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4) 四、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5) 五、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6) 六、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7) 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8) 八、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9) 九、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1) 十、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 (12) 十一、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4) 十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5) 十三、探究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 (16) 十四、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关 (17) 十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8) 十六、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9) 十七、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目的:学会用刻度尺直接测长度,学习测量特殊长度、学习测量时间 实验器材:刻度尺、三角板、铅笔、机械停表 实验设计: 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 2、测量长度时: 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 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3、观察停表 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 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4、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 1、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 测量对象长度cm 宽度cm 课本 作业本 2、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 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评估交流: 1、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 2、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回溯法实验(n皇后问题)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第六次实验

附录: 完整代码(回溯法) //回溯算法递归回溯n皇后问题#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math.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Queen

{ friend int nQueen(int); //定义友元函数,可以访问私有数据 private: bool Place(int k); //判断该位置是否可用的函数 void Backtrack(int t); //定义回溯函数 int n; //皇后个数 int *x; //当前解 long sum; //当前已找到的可行方案数 }; int main() { int m,n; for(int i=1;i<=1;i++) { cout<<"请输入皇后的个数:"; //输入皇后个数 cin>>n; cout<<"皇后问题的解为:"<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课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与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 放大镜的作用一一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一一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就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实验通知单 课题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与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规范操作要点 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与蚊蝇嶂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就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 备注 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一一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 密布细毛,有钩爪 实验通知单 课题 3、放大镜下的晶体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3X、5X 各一】/每组 我的猜测:放大镜观察物体,比用肉眼看得要清晰,看得要大 步骤:1、 2、 3、 4、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我认为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放大镜的特点 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 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 我的猜测: 步骤: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周围较,而平板玻璃,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 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 倍数要。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我认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器材:放大镜动物的标本1套 我的猜测: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清楚的细微部分 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 2、苍蝇的眼: 3、蝴蝶的鳞片: 4、蟋蟀的外壳: 5、苍蝇的脚: 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结论:我认为 指导教师:蒋先红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实验器材:蚜虫标本1片、草蛉标本1片、 放大镜2只 我的猜测:肉眼看不清的蚜虫,身体构造也是完整的,草蛉像螳螂 步骤: 1、 2、 3、 观察到的现象:蚜虫、草蛉结构和大的昆虫 . 结论:我认为 指导教师:蒋先红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目的要就认识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 实验用具 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碘液、吸水纸。 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并记录 1、仔细观察酵母菌 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被染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3、观察青霉 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 4、观察青霉 用解刨针挑取少许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交流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 酵母菌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2、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状态有什么特点? 青霉孢子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 3、你是否在某个酵母菌的菌体上看到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什么? 是。这是芽体。 实验名称制作孢子印(书上78页)实验目的 1、了解真菌的生殖。 2、学会制作孢子印的方法。 实验器材 新鲜蘑菇,解剖刀,白纸,培养皿,放大镜。 实验步骤 1、选取一个较大的新鲜蘑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 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杯,以免散落的孢子印 被风吹散。 3、第二天,拿开培养皿和菌盖,就可以看到在白纸或玻璃板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 放射状孢子印。 4、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用放大镜观察孢子,它们呈淡 应观察到的现象看到鱼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实验结论了解了真菌的生殖和制作孢子印的方法。 讨论与交流 1、通过制作孢子印,你有哪些体会? 通过实验我认识了什么是孢子印,同时学会了制作孢子印。进一步了解了真菌的特点。 2、根据你所制作的孢子印,预测一个蘑菇能产生多少个孢子? 15~16亿个。 3、为什么实验要求选择一个大蘑菇?小蘑菇不行吗? 4、不行。大个蘑菇的外部形态规则,制作出来的孢子印才清晰、美观。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栈(八皇后问题)

1.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指针、模板类、异常处理的使用 2、掌握栈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3、掌握队列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4、学习使用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学习使用队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 利用栈结构实现八皇后问题。 八皇后问题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高斯于1850年提出的。他的问题是:在8*8的棋盘上放置8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同一斜线上。请设计算法打印所有可能的摆放方法。 提示: 1、可以使用递归或非递归两种方法实现 2、实现一个关键算法:判断任意两个皇后是否在同一行、同一列和同一斜线上2. 程序分析 2.1 存储结构 存储结构:栈(递归) 2.2 关键算法分析 【设计思想】 由于八皇后问题,可以分解成算法相同的子问题,所以使用递归的方法 【伪代码】 1、输入皇后个数n 2、k=1 3、判断k是否大于n 3.1 是:打印一组可能 3.2 否:循环行位置1~n 判断该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记录q[k]的坐标y值 k+1 重复3 【关键算法】 1、递归 void Queen::Queens(int k,int n)

{ int i; if(k>n) { Print(n); count(); } else { for(i=1;i<=n;i++) if(Isavailable(i,k)) //判断该行中该位置放置‘皇后’是否符合要求 { q[k]=i; //记录改行中该点的位置 Queens(k+1,n); //放置下一行的‘皇后’ } } } 2、判断皇后放置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bool Queen::Isavailable(int i,int k) { int j; j=1; while(j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供参考)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3月6日 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弹簧测力计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实验器材。 2.测量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0-5N ,分度值 0.2N ,指针是否指零刻线是。 2.记录数据: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 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 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 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与结论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5N N,分度值为 0.2 实验结论: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成 正比。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测定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o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2-4,进行第二次测量 6.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 物理量路程s 时间t 平均速度第一次 第二次 回答问题 两次测量所取的路程不同,小车的平均速度相同吗? 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 评语 教师签名

叙永县白腊中心校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量程0℃~100℃,最小刻度值1℃),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的2个烧杯。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2.估测热水的温度。 3.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4.估测冷水温度。 5.用温度计测冷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6.整理器材。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 1.观察器材:温度计的量程,最小刻度值。 2.记录数据: 手指的感觉(热或 估测温度实测温度冷) 回答问题 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温水的温度? 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 评语 教师签名

n皇后问题实验报告

N后问题算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所要涉及或掌握的知识: 1. 了解皇后相互攻击的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皇后在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对角线,则她们相互攻击。 2. 运用迭代的方法实现6皇后问题,求解得到皇后不相互攻击的一个解 3. 在运用迭代的方法实现编程时,要注意回溯点 二、问题描述及实验内容 对6皇后问题求解,用数组c[1…6]来存皇后的位置。c[i]=j表示第i个皇后放在第j列。 最后程序运行的结果是c[1…6]={1,5,8,6,3,7 } 三、问题分析和算法描述 6-QUEENS的算法表示: 输入:空。 输出:对应于6皇后问题的解的向量c[1…6]={1,5,8,6,3,7} 1. for k=1 to 6 2. c[k]=0 //没有放皇后 3. end for 4. flag=false 5. k=1 6. while k>=1 7.while c[k]<=5 8.c[k]=c[k]+1

9.if c为合法着色 then set flag=ture 且从两个while循环退出 10.else if c是部分解 then k=k+1 11.end while 12. c[k]=0 //回溯并c[k]=0 13. k=k-1 14. end while 15. if flag then output c 16. else output “no solution” 四、具体实现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total = 0; //方案计数 void backtrace(int queen[],int N) { int i, j, k; cout<<"★为皇后放置位置\n"; for (i=1;;) { //首先安放第1行 if(queen[i]

2014-2015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报告单

庆坪中学探究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下) 一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其余学生自备。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5N ,分度值是0.2N 。 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指针是否与平板之间有摩擦? 3.感受: 用手拉测力计,使指针分别指在1N、3N、5N,感受一下1N、3N、5N的力的大小。 4.测量: (1)把笔袋挂在挂钩上,提起笔袋,笔袋对测力计的拉力,F= 4N (2)把笔袋挂在挂钩上,在桌面上水平拖动笔袋,笔袋对测力计的拉力,F=1.5N (3)拉断一根头发,所需要的力,F=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1)如果所测量的力的大小超出测力计的量程,会损坏弹簧秤 (2)如果没有认清分度值,会出现读数错误 (3)如果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上方或下方就进行测量,会使测量值偏大或偏小

庆坪中学探究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下) 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正确绘制数据图像,根据实验数据和图像总结出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勾码一盒。 1.看勾码盒上的标注,每个勾码的质量是0.05 kg。 2.逐次增挂钩码个数,测出所受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一个钩 码两个钩 码 三个钩 码 四个钩 码 五个钩 码 六个 钩码 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重力G/N 0.49 0.98 1.47 1.98 2.45 2.94 重力与质量之比9.8 9.8 9.8 9.8 9.8 9.8 3.在右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 描点并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4.分析数据和图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 成正比关系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9.8 (用g表示)。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用字母表示为:G =mg 5.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表示的物

八皇后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八皇后问题 1.实验目的: 通过求解皇后问题,熟悉深度优先搜索法DFS(回溯法(Backtracking Algorithms)技术。 2.实验内容: 由n2 个方块排成n行n列的正方形称为n元棋盘。如果两个皇后位于n元棋盘上的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对角线上,则称它们在互相攻击。现要找出使棋盘上n个皇后互不攻击的布局。编制程序解决上述问题,以n=6运行程序,输出结果。 3.程序简介: 将n个皇后放到一个n*n的方阵中,要求每个皇后不在同一行同一列及同一对角线,我的程序是先把每个皇后放在了第零列,然后再按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继续下一列,若已经到这一行的最后一列,还没找到符合要求的位置,则回到上一行。 4.算法设计介绍: 定义一个一维数组,数组的下标是皇后所在位置的行数,数组存的值是皇后所在位置的列数,现将A[0]-A[n-1]都赋成零,然后随着检查的进行,皇后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化,最后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方阵时,本质上就是一个存放整数的一维数组,数组的下标是行数,存放的值是列数。 5.困难及解答 我很久以前就听说过八皇后问题,没想到现在轮到自己编了,一开始还真是特别糊涂呢,后来老师上课把算法大概讲了一遍,就清楚很多了,要说问题,就是一开始纠结怎么存放皇后,我开始想用二维数组着,后来老师说用一

维数组比较好做,我看了一下老师的算法,就明白了大概,经过一段时间就编出来了 5.心得 我编程变得还是很少,天天下决心说以后多编,也没践行,心想着吧,不挂在嘴上了,努力! 6.程序清单 /* //我真诚地保证: //我独立完成了整个程序从分析、设计到编码的所有工作。 //如果在上述过程中,我遇到了什么困难而求教于人,那么,我将在程序实习报告中 //详细地列举我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别人给我的提示。 //我的程序里中凡是引用到其他程序或文档之处, //例如教材、课堂笔记、网上的源代码以及其他参考书上的代码段, //我都已经在程序的注释里很清楚地注明了引用的出处。 //我从未没抄袭过别人的程序,也没有盗用别人的程序,//不管是修改式的抄袭还是原封不动的抄袭。//我编写这个程序,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破坏或妨碍其他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转 文件名称: 创建者: 创建时间: 2011.4.14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知识改变生活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2) 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 2月19日实验名称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分析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标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器材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柱形,球形透明器皿,铁丝,水 注意事项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 实作用及用途,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验边巡视边指导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 过大镜观察的不同。 程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 察物体。 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回顾与反思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 ----------------------------知识改变生活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知识改变生活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2) 执教教师:叶显飞日期: 2月26日实验名称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分析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实验目标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器材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柱形,球形透明器皿,铁丝,水 注意事项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 实作用及用途,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验边巡视边指导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 过大镜观察的不同。 程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 察物体。 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回顾与反思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 ----------------------------知识改变生活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知识改变生活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ekjinAAA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报告单

八年物理(上)实验报告册* 学校 " 班级 姓名 *

目录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 ^ 二、用停表测量时间3 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4 四、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5 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6 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7 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8 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9 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10 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1 十一、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2: 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13

;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 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并会读数。 实验器材:刻度尺、长方体木块。 实验设计: 1、测量前“三观”: $ 一观:量程二观:分度值三观:零刻度线 2、测量时 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 进行试验: 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 评估交流: 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 的刻度尺(填“大”“小”) # 二、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实验报告 年级 班 实验人: 组次: 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刻度尺、会读数,同时学会用停表,知道使用工具的基本方法。 实验器材:停表、刻度尺、直尺。 | 设计并进行试验: 1、在操场上用刻度尺测出奔跑的路程1s =20米,2s =30米。

2、用 停表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1t ,跑30 米所用的时间2t 。 3、根据公式t s v 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 . 评估交流: 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 三、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 实验报告 年级 班 实验人: 组次: 试验时间: [ 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 实验目的: 》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1 班级: 姓名: 实验名称: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步骤: 1.按课本图1-16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加入温水,水位高约为烧杯 的1/2左右。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3. 当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计时,每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填入下表中,直至沸腾后几分钟停止。 5、实验结果分析: 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根据记录用描点法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实验结论: 1.沸腾前,随着加热水的温度 不断升高 ;达到一定温度(沸点)时,继续加热水开始 沸腾。此后,虽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保持不变 。 2.水的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记作m 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作V1 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2 4.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 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90 95 100

实验报告3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个塑料人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个相同的塑料人,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个塑料人的像完 全重合。这个位置镜前塑料人像的位置,注意观察塑料人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用白纸上放在物体所成像的位置,观察白纸上是否有像。移动塑料人的位置,再一次 实验。 5、用直线把每次实验物体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实验结论: 1、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n皇后问题实验报告

算 法 分 析 与 设 计 报 告 N皇后问题 N后问题算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所要涉及或掌握的知识: 1. 了解皇后相互攻击的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皇后在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对角线,则她们相互攻击。

2. 运用迭代的方法实现6皇后问题,求解得到皇后不相互攻击的一个解 3. 在运用迭代的方法实现编程时,要注意回溯点 二、问题描述及实验内容 对6皇后问题求解,用数组c[1…6]来存皇后的位置。c[i]=j表示第i个皇后放在第j列。 最后程序运行的结果是c[1…6]={1,5,8,6,3,7 } 三、问题分析和算法描述 6-QUEENS的算法表示: 输入:空。 输出:对应于6皇后问题的解的向量c[1…6]={1,5,8,6,3,7} 1. for k=1 to 6 2. c[k]=0 //没有放皇后 3. end for 4. flag=false 5. k=1 6. while k>=1 7. while c[k]<=5 8. c[k]=c[k]+1 9. if c为合法着色 then set flag=ture 且从两个while循环退出 10. else if c是部分解 then k=k+1 11. end while 12. c[k]=0 //回溯并c[k]=0 13. k=k-1 14. end while

15. if flag then output c 16. else output “no solution” 四、具体实现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total = 0; //方案计数 void backtrace(int queen[],int N) { int i, j, k; cout<<"★为皇后放置位置\n"; for (i=1;;) { //首先安放第1行 if(queen[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