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范文.doc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范文.doc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范文.doc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范文.doc

LOGO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范文

从现状来看,因煤矿的生产条件与生产环境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必定给机电设备的管理带来新要求。在这种环境下,探究诊断机电设备的故障及其维修技术具有实际意义。

诊断机电设备的故障

在煤矿生产中所用到的机电设备比较多,必须要掌握其诊断方法,这也是煤矿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门。

尤其是现代化技术大量应用的今天,机电设备更是衡量各个煤矿企业产量重要标志。分析机电设备故障以及维护管理上更是生产经营管理之基础。依据设备故障的构造、工作状况差异及运行状态,最终其表现形式必然不同。对于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之后总体有如下几个方面:机电设备的性能参数忽然降低;振动出现异常;声响异常;剧烈增加了磨损残留物;排气的成分发生变化,过热现象等。其故障多样变化就表明机电设备故障的产生原因比较多,并不是单一。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发生故障率大多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

1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 总学时:32 实践学时:4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是机电技术专业群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模块的专业拓展课程,是一门知识与技能高度结合的课程,将学生所学“机、电、液”的知识与技能,在实践的基础上高度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是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技术课程,是其它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的集成和技能汇总。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见表1。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工程项目课程体系。从整体而言,本课程融理论、实验、综合训练为一体,考虑到学生差异化明显的现状,结合有关学习论的理论,采用分层化、并行化的理念进行设计。紧紧

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应用。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考虑学生的学情及前述相关课程掌握的状况,课程整体采用项目分立、自成单元的结构,最后综合应用。课程单个项目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组合设计,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具体的教学项目单元。 1.按照项目驱动、完成任务的设计思想,依据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行动能力,由理论和实训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以学习者为主体,让学生在学院里就可以接受到“职业化“的培训,并着重强调学员知识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升,实现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统一。 2.本课程全面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法、角色变换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参照“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由理论和实践教师共同制定课程质量标准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机械设备维护与检修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零部件维修技能和设备故障的检测水平。掌握正确使用检测和维修的常用器具、方法,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分析、诊断及排除。能够制定通用机械设备检修方案,制定机械设备维修计划;掌握通用机械设备的维修、安装与调试等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职业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础知识; 2.了解机电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工艺; 3.掌握各种常规诊断方法及专门的诊断技术; 4.掌握机械零件的修复技术;

机电设备中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机电设备中的常见故障分析及 维修(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机电设备中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通用 版) 机电设备的维修是整个机械设备工艺当中的重要环节,同时针对其中常见的故障进行探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使用质量,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机电设备维修当中的各个基本环节,同时针对机电设备使用过程当中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旨在更进一步的促进机电设备使用水准的进步。 机电设备是现代化的施工以及建设生产之中的关键环节,而在机电设备使用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相应的故障,诸如生产的工艺技术、材料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等,都会导致机电设备内部的零件出现变形、损坏以及断裂腐蚀等等现象,而由于零部件破损的程度逐步加大,还会使得技术生产的状态和工艺技术的运用

出现不良影响,导致设备操作不精准或者是故障频繁出现等等。所以,有必要对机电设备使用过程当中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确保设备的功能性和使用的精准性,避免由于故障的频繁发生而使得使用价值降低,保证设备长期处于最佳的状态,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机电设备维修的必要性分析 针对机电设备的维修是设备维护修理的基本日常工作。同时,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可以确保设备使用的性能、延续良好的使用状态,及时的修补使用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机电设备的维修基本目的有节省原材料、为企业增加经济利润和经济效益、不断的对企业的投资进行优化、提升企业获取的回报、减少生产过程当中的费用开支并且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机电设备维修还可以避免技术性的问题以及操作中的事故,保证安全的生产和开发。总体的而言,定期的、定时的、合理的开展机电设备维修工作,可以确保设备长时间处于无故障运行的状态,保持设备的最佳运行效率。而就维修工作的本质而言,也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维修绝对不仅仅是

机电设备维修的基础知识总结

机电设备维修的基础知识总结 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设备技术状态对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对产品生产率、质量、成本、安全、环保和能源消耗等在一定意义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由于磨损、疲劳、断裂、变形、腐蚀和老化等原因造成设备性能的劣化以致出现故障,从而会使其不能正常运行,最终导致设备损坏和停产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减缓机电设备劣化速度,排除故障、恢复设备原有的性能和技术要求,需要设备维修从业人员掌握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维护和修理设备的技术和方法。 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是以机械设备为研究对象,探讨设备出现性能劣化的原因,研究并寻找减缓和防止设备性能劣化的技术及方法,保持或恢复设备的规定功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模块主要研究和讨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设备维修体系;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机械零件的失效及其对策;设备修理的一般工作过程和设备维修前的准备。 一、设备的劣化及补偿 机械设备在使用或者闲置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原有性能,或者与同类新型设备相比较性能较差,显得旧式化的现象称为设备的劣化。 设备的劣化可分为使用劣化,自然劣化和灾害劣化。使用劣化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和腐蚀所造成的耗损、冲击、疲劳和蠕变等所造成的损坏和变形,原材料的附着和尘埃的污染之类现象,使设备失去其原有的性能。自然劣化是指设备在进厂之后不管使用与否,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受大气的影响而使材料老朽化,或者遭受意外的灾害而加快这种老朽化的速度的现象。灾害劣化是指由于自然灾害,如暴风、水浸、地震、雷击、爆炸等使设备遭受破坏或设备性能下降的现象。 设备劣化还可分为绝对劣化和相对劣化。绝对劣化就是设备的老朽化,即随着时间的流逝,设备逐渐损耗,逐渐老朽直至需要报废。相对劣化是指原有的设备和新型设备相比较,性能低、质量差,因而显得旧式化的现象。 设备劣化导致设备技术性能下降,或者与新型设备相比,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较差,这一类劣化又称之为技术性劣化。如果从设备的经济价值来看待,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价值也在减少,这又称之为经济性劣化。 设备的劣化使设备的性能下降,故障增多,维修费用增加,其所生产的产品产量减少,质量下降,成本增高并且不能保证按期交货,职工的安全感和情绪下降等,造成各种损失。 对设备劣化的补偿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新设备来替换已经劣化或损耗的旧设备,即进行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试题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 修技术试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机械故障是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丧失或降低其规定的功能及不能继续运行的现象。 2.故障按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故障、突发性故障、渐进性故障、复合型故障。 3.影响维修性的因素,主要有机械设备维修性设计的优劣、维修保养方针、体制、维修装备设施的完善程度,维修保养人员的水平高低和劳动情绪等。 4.机电设备常用的维修方式有: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可靠性维修、改善维修和无维修设计。 5.修理类别有:大修、项修、小修三种类型。 6.机械零件失效形式也主要有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四种。

7.按摩擦表面破坏的机理和特征不同,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 8.机械零件或构件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大类。 9.磨料磨损的形式可分为錾削式、高应力碾碎式和低应力擦伤式三类。 10.“无维修设计”是设备维修的理想目标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故障按表现形式分为:(AB) A.功能故障 B.潜在故障 C.人为故障 D.自然故障 2.故障的特点有(ABCD) A.多样性和层次性 B.延时性和不确定性 C.多因素和相关性 D.修复性 3.(B)是指机械设备在维修方面具有的特性或能力

A.维修 B.维修性 C.保修 D.保养 4.下列哪项是属于腐蚀磨损(D) A.轻微磨损 B.咬死 C.涂抹 D.氧化磨损 5.下列哪些不是项修的主要内容(B) A.治理漏油部位 B.修理电气系统 C.喷漆或补漆 D.清洗、疏通各润滑部位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故障管理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故障征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维修。(√) 2.对常发生或多次重复出现的故障的部位或零件,要重点监测,必要时对其进行系统技术改造。(√) 3.维修是指维护或修理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保养、修理、改装、翻修、检查等。(√) 4.改善维修的最大特点是修补结合。(X) 5.大修即大修理,是指以全面恢复设备工作精度、性能为目标的一种改善修理。(X)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维修性

机电设备维修

机电设备维修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机械故障是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丧失或降低其规定的功能及不能继续运行的现象。 2.故障按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故障、突发性故障、渐进性故障、复合型故障。 3.机电设备常用的维修方式有: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可靠性维修、改善维修和无维修设计。 4.修理类别有:大修、项修、小修三种类型。 5.机械零件失效形式也主要有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四种。 6.按摩擦表面破坏的机理和特征不同,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 7.磨料磨损的形式可分为錾削式、高应力碾碎式和低应力擦伤式三类。 8.“无维修设计”是设备维修的理想目标。 9、腐蚀变形有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10、通常情况下硬度高的物体耐磨性越好。 11、影响焊接因素最大效果含碳量大小,含碳高,焊接性差。 12、表面强化处理包括哪些表面机械强化、表面处理强化、激光表面处理、电火花表面强化。 13、机床导轨拉伤一般采取方法粘补法、刮研法。 14、金属与电解质物质接触时产生的腐蚀称之为电化学腐蚀。 15、工业生产用的各种机电设备的状况如何,不仅反映企业维修技术水平的高低,而且是企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 16、机电设备修理中常用的重要修复技术有机械加工、电镀、焊接、热喷涂、胶粘等。 17、设备大修过程一般包括修前准备、修理过程、修后验收三个阶段。 18、大修质量标准是各类修理中要求最高的标准。 19、胶粘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有机胶粘剂和无机胶粘剂;按热性能分为热塑性胶粘剂和热固性胶粘剂。

20、机械设备的拆卸顺序,一般是由整体拆成总成,总成拆成部件,部件拆成零件;或由附件到主机,有外部到内部。 21、负荷试验是检验机床在负荷状态下运转时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即加工能力、承载能力、及其运转状态。 22、无损检测法主要有:渗透、磁粉、超声波和射线等检测方法。 23、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按照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机械防松、摩擦防松、端冲防松。 24、金属扣合技术是利用扣合件的塑性变形或热胀冷缩的性质将损坏的零件连接起来,达到修复零件裂纹或断裂的目的。 25、齿轮的异常通常包括一下三方面:制造误差、装配误差和齿轮的损伤。 26、常用的电镀技术有电刷镀和槽镀。 27、焊接技术用于修复零件使其恢复尺寸与形状或修复裂纹与断裂时称为补焊。 28、喷涂用粉末可分为结合层用粉和工作层用粉两类。 29、机械故障诊断按功能分类:简易诊断和精密诊断。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种形式不属于磨损的五种形式之一。(C ) A、磨料磨损 B、粘着磨损 C、断裂磨损 D、疲劳磨损 2、(D )是摩擦表面材料微观体积受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产生重复变形,导致产生裂纹和分离微片或颗粒的一种磨损。 A、微动磨损 B、粘着磨损 C、腐蚀磨损 D、疲劳磨损 3、腐蚀磨损可分为(C )和特殊介质下腐蚀磨损两大类。 A、酸碱液磨损 B、氧化气体磨损 C、氧化磨损 D、介质磨损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影响微动磨损的主要因素。(B ) A、振幅 B、氧化膜 C、温度 D、材质性能 5、(A )是一种危险的失效形式。 A、断裂 B、磨损 C、变形 D、腐蚀

机电设备检修技术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机电设备检修技术安全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机电设备检修技术安全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所有参加检修工作人员和设备运转工必须遵守《煤 矿安全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岗位作业操作 标准》、禁止违章作业。 2、检修期间停送电操作由专人负责指挥,不准其他人 未经请示乱送电、乱停电,改变供电系统运行方式应通过 检修指挥部,高压系统停送电执行停送电作业工作票、操 作票,低压系统和其它地点停送电由检修项目负责人亲自 联系,不得用电话联系。 3、所有检修单位及检修工作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检修 指挥部领导的安排,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采取必 要的防范措施。 4、在更换强力皮带时,必须把皮带上的所有煤都拉

空,切断电源,停电闭锁皮带及给煤机,安排专职司机在强力皮带机头和机尾坚守工作岗位,、施工前将施工段的浮煤、杂物以及影响人员施工的物品清理干净。提前将机尾护栏、挡皮、沿途的警示牌板拆除等,起吊皮带时,任何人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入皮带下面,起吊高度不得超过150mm。且要设专人警戒,防止其他与施工无关人员进入作业段,硫化接头时温度、压力、时间、硫化方式严格按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执行。更换完毕,皮带试运行45分钟后,方可正常运转。 在检修猴车时,检必须断掉变电所内的分路开关,闭锁其开关,挂停电牌,按有关程序严格执行,以便正常检修,确认无电后方可检修。检修时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检修空间,配齐所有工具及更换的配件,提前运输到工作地点,猴车的各种保护要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检查,确保其动作灵敏可靠,完整无损后方可试运行。

故障诊断流程分析DOC

自主创新实践报告 设计题目机床故障检测流程分析 学生姓名卢朦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1101 指导教师赵曾贻

摘要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的综合信息处理技术,本文介绍了目前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所使用的几种常用的传统技术和方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指出,引入跨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把先进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目前的技术,将是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发展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我现状 (4) 1.1故障诊断的发展历程 (4) 1.2故障诊断的现状 (5) 第二章. 常用的检测技术方法及问题 (6) 2.1常用的检测方法 (6) 2.2存在的问题 (7) 第三章. 基于检测树的铣床故障检测方案 (9) 3.1VFP6.0软件介绍 (9) 3.2VFP关系数据库 (10) 3.3故障表合并整理,知识挖掘 (10) 第四章.设计实验过程 (11) 4.1IDEF系列一级IDEF3过程图 (11) 4.2故障树建构(图4.2.1-4.2.5) (11) 第五章.实现结果及使用说明 (14) 第六章.展望未来 (15)

第一章.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我现状 1.1故障诊断的发展历程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是目前国内外一项发展迅速、备受欢迎的重要技术,是一门了解和掌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检测设备故障隐患,确定其整体和局部是否正常,早期发现设备的故障及其产生原因,并对故障发生部位、性质做出估计,能够预报故障发展趋势的技术。由于它可及时发现机器故障和预防设备恶性事故发生,从而避免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可为设备维修管理提供依据,具有保障生产正常运行、防止突发事故、节约维修成本等显著特点,在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节约维修费用,降低成本,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重视。 现代化生产中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投人大量精力进行研究,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探索出一系列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于实际,增加了对设备故障判断的效率,奠定了对设备实施故障诊断分析与修复的坚实基础,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机电设备诊断技术最初来自军事上的需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问世。当时能用仪表进行设备状态参数测定,相继又开发了快速、多功能自动监测仪器;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航天工业的发展,可靠性理论的应用,使设备诊断技术迅速发展;7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更加完善,主要用于航天、核电等部门;20世纪末已经在冶金矿山、交通运输、化工、发电、农业和机械制造等部门的机械设备上开始应用设备诊断技术,其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效益日益明显;进入新世纪,这一技术迅速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应用已相当普及,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回顾历史,不难看出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诊断结果取决于领域专家的感官及专业知识和经验对诊断信息判断的初级阶段;以传感器、动态监测技术为手段,基于计算机信号处理的现代诊断技术;实现诊断系统智能化,向监测、诊断、管理和调度的集成化发展。 美国从1967年在美宇航局和海军研究所的倡导下,由企业和大学参加成立了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组织,开展机械设备的故障机理,检测、诊断和预测等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原理、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技术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课程类型:专业独立实践课 二、课程性质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是三年制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独立实践课。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初步学会用数控机床中常用的检测技术与方法去分析现象,故障定位,并学会用基本方法去排除常见故障,培养学生成为在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方面具有基本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技术人才。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以机电维修工等职业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为载体,以训练学生的诊断和维修技能为目标,选取数控系统、伺服系统、主轴系统、换刀、变频器等内容,训练学生诊断和维修的应用能力。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学会用数控机床中常用的检测技术与方法去分析现象,故障定位,并学会用基本方法去排除常见故障。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1)掌握数控机床的拆装步骤与技能; (2)掌握用数控机床中常用的检测技术与方法去分析现象,故障定位;

(3)掌握变频器的使用。 2、能力 (1)能够顺利阅读数控系统说明书、数控机床维修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2)能根据机床数控系统报警或故障现象,对进给驱动系统和主轴驱动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3)对采用数控系统的机床,能用PLC编程实现机床的一些常规功能; (4)能设置数控系统一些简单的参数; (5)能完成继电器、按钮、联接件、紧固件等常规元器件的更换,并能够为生产厂商换件维修提供相关信息。 3、素质 (1)进行职业素质训导,牢固树立“文明生产、安全第一”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敬业、创新、务实、奉献、协作的精神和刻苦钻研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4)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二)课程具体内容与教学要求表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复习题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拆卸螺纹零件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 A.力矩的大小 B.螺纹的方向 C.选用何种扳手 D.拆卸顺序 2.合成清洁剂一般配成(B\C)%的水溶液。? A.1 B.3 C.10 D.30 3.解决尺寸链各环公差及极限偏差时,应先(C) A.进行公差合理分配,决定各组成环的公差及偏差。 B.计算全部组成环的平均公差。 C.先计算封闭环。 4.发动机气缸磨损的检验,主要检验其(D) A.直线度和同轴度 B.圆度和圆柱度 C.垂直度和圆跳动 D.平行度和平面度 5.在一气缸活塞压缩上止点,(D)的气门间隙。 A.只能调节进气门 B.能调节进、排气门 C.只能只能调节排气门 D.不能调节进、排气门 6.在各种修复工艺中,零件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最差的是(C) A.焊接 B.镶加 C.喷涂 D.镶铬 7.轴上螺纹损坏时,应选择的维修方法是(B) A.焊接 B.堆焊 C.喷涂 D.镶铬 8.零件轴上的键槽损坏时,正确的维修方法是(D) A.补焊 B.刷镀 C.喷涂 D.零换位置重新加工键槽 9.(A)是利用扣合件热膨胀后冷缩的力量扣紧零件的裂纹或断裂,多用来修复大型飞机轮,齿轮及重型设备的机身等。 A.热扣合法 B.强密扣合法 C.优级扣合法 D.强固扣合法 10.在垂直于零件裂纹或折断面的方向上,加工出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波形槽,然后把形状与波形槽相吻合的高强度材料制成的波形键镶入槽中,在常温下铆击波形键,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而充满槽腔,借助波形键的凸缘与波形槽的凹部相互扣合,使损坏的零件重新牢固地连接成-体的是(D)。 A.热扣合法 B.强密扣合法 C.优级扣合法 D.强固扣合法 10.不符合镶铬镀层特点的是(C) A.耐磨损 B.耐腐蚀 C.镀层较软 D.与机体结合强度高 11.刷镀笔上阳极的材料,最好选用(C) A.不锈钢 B.镍 C.石墨 12.刮研导轨的接触精度(导轨宽度小于等于250mm):普通机床导轨为()点/25mmx 25mm。 A.6 B.10 C.8

春北交《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在线作业一

北交《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三类节点中,只有一个且必须有一个的是()。 . P-Q节点 . P-V节点 . 平衡节点 . 都不是 正确答案: 2. 相同截面的导线,使用的电压等级越高,其电阻()。 . 一样 . 越大 . 越小 . 都不对 正确答案: 3. 三相短路时,非周期分量极小值,只能是在某种情况()。 . 一相中出现 . 同时在两相中出现 . 三相均不出现 . 只有故障相出现其它相不出现 正确答案: 4. 系统中有功功率不足,必定会造成()。 . 频率上升 . 频率下降 . 电压上升 . 电压下降 正确答案: 5. 根据对称分量法,、、三相的零序分量相位关系是()。 . 相超前相 . 相超前相 . 相超前相 . 相位相同 正确答案: 6. 环网中功率的自然分布是()。 . 与电阻成正比分布 . 与电抗成正比分布 . 与阻抗成正比分布 . 与阻抗成反比分布 正确答案: 7. 同一型号的架空三相输电线,相间距离增大其线路对地电容()。 . 增大 . 减小 . 不变 .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8.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电源是()。 . 发电机 . 变压器 . 调相机 . 电容器 正确答案: 9. 系统备用容量中,()可能不需要专门配置。 . 负荷备用 . 国民经济备用 . 事故备用 . 检修备用 正确答案: 10.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一般采用的补偿方式是()。. 过补偿 . 欠补偿 . 全补偿 . 无补偿 正确答案: 11. 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回路中不包含()。 . 零序电流 . 零序电压 . 零序阻抗 . 电源电势 正确答案: 12. 线路末端的电压偏移是指()。 . 线路始末两端电压相量差 . 线路始末两端电压数值差 . 线路末端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 . 线路末端空载时与负载时电压之差 正确答案: 13. 分析简单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可以应用()。 . 等耗量微增率准则 . 等面积定则 . 小干扰法 . 对称分量法 正确答案: 14. 变压器的运算负荷是()。 . 变压器付方功率加上变压器阻抗的功率损耗 . 变压器付方功率加上变压器导纳的功率损耗 . 变压器副方功率加上变压器阻抗和导纳的功率损耗 . 在的基础上,再加上变压器所联线路导纳中的功率 正确答案: 15. 系统发生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复合序网的连接方式为()。. 正序、负序、零序并联

机电设备维修基础知识

机电设备维修基础知识 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 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 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设备技术状态对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对产品生产率、质量、 成本、安全、环保和能源消耗等在一定意义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由于磨损、疲劳、断裂、变形、腐蚀和老化等原 因造成设备性能的劣化以致出现故障, 从而会使其不能正常运行,最终导致设备损坏和停产 而使企业蒙受 经济损失,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减缓机电设备劣化速度, 排除故障、恢复设备原有的性能和技术要求, 维修从业人员掌握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维护和修理设备的技术和方法。 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是以机械设备为研究对象, 探讨设备出现性能劣化的原因, 找减缓和防止设备性能劣化的技术及方法,保持或恢复设备的规定功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机械零件的失效及其对策;设备修理的一般工作过程和设备维修前的准 备。 、设备的劣化及补偿 较差,显得旧式化的现象称为设备的劣化。 设备的劣化可分为使用劣化,自然劣化和灾害劣化。使用劣化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磨损和腐蚀所造成的耗损、 冲击、疲劳和蠕变等所造成的损坏和变形, 原材料的附着和 尘埃 的污染之类现象,使设备失去其原有的性能。自然劣化是指设备在进厂之后不管使用与 否,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受大气的影响而使材料老朽化, 或者遭受意外的灾害而加快这种 老朽化的速度的现象。灾害劣化是指由于自然灾害,如暴风、水浸、地震、雷击、爆炸等使 设备遭受破坏或设备性能下降的现象。 设备劣化还可分为绝对劣化和相对劣化。 绝对劣化就是设备的老朽化,即随着时间的流 逝,设备逐渐损耗,逐渐老朽直至需要报废。相对劣化是指原有的设备和新型设备相比较, 性能低、质量差,因而显得旧式化的现象。 设备劣化导致设备技术性能下降, 或者与新型设备相比, 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较差, 这 一类劣化又称之为技术性劣化。如果从设备的经济价值来看待, 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价值也 在减 少,这又称之为经济性劣化。 设备的劣化使设备的性能下降,故障增多,维修费用增加,其所生产的产品产量减少, 质量下降,成本增高并且不能保证按期交货,职工的安全感和情绪下降等,造成各种损失。 设备更新;二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检修进行局部性的补偿。需要设备 研究并寻 本模块主要研究和讨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有:设备维修体系;发 机械设备在使用或者闲置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原有性能, 或者与同类新型设备相比较性能 对设备劣化的补偿方法有两种: 是用新设备来替换已经劣化或损耗的旧设备, 即进行 由于设备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是长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 总学时:32 实践学时:4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是机电技术专业群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模块的专业拓展课程,是一门知识与技能高度结合的课程,将学生所学“机、电、液” 的知识与技能,在实践的基础上高度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是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技术课程,是其它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的集成和技能汇总。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见表1。 表1:机械基础课程的前期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工程项目课程体系。从整体而言,本课程融理论、实验、综合训练为一体,考虑到学生差异化明显的现状,结合有关学习论的理论,采用分层化、并行化的理念进行设计。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

务与知识的联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应用。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考虑学生的学情及前述相关课程掌握的状况,课程整体采用项目分立、自成单元的结构,最后综合应用。课程单个项目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组合设计,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具体的教学项目单元。 1.按照项目驱动、完成任务的设计思想,依据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行动能力,由理论和实训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以学习者为主体,让学生在学院里就可以接受到“职业化“的培训,并着重强调学员知识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升,实现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统一。 2.本课程全面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法、角色变换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参照“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由理论和实践教师共同制定课程质量标准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机械设备维护与检修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零部件维修技能和设备故障的检测水平。掌握正确使用检测和维修的常用器具、方法,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分析、诊断及排除。能够制定通用机械设备检修方案,制定机械设备维修计划;掌握通用机械设备的维修、安装与调试等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职业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础知识; 2.了解机电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工艺; 3.掌握各种常规诊断方法及专门的诊断技术; 4.掌握机械零件的修复技术; 5.掌握典型机械零部件的修理方法及修理精度的检验; 6.了解典型零部件及电器元件的维修; 7.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维修等;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作业1

附件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48 课程名称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评阅教师 第 1 次任务 共 3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以及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 A )上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A、社会效益 B、国家建设 C、人身安全 D、医疗事业 2、振动检测及故障诊断所用的典型仪器设备不包括下列哪个设备?(A ) A、温度传感器 B、信号调理器 C、信号记录仪 D、信号分析与处理设备 3、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在( A )情况下进行。 A、修理过程中 B、基本不拆卸 C、设备解体 D、设备闲置 4、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且不能维持工作时的状态称为(D )。 A、标准状态 B、异常状态 C、正常状态 D、故障状态 5、状态监测主要采用检测、测量、监测、分析和( C )等方法。 A、测试 B、估计 C、判别 D、观察 6、两个接触表面由于受相对低振幅振荡运动而产生的磨损是(D )。 A、粘着磨损 B、磨料磨损 C、疲劳磨损 D、微动磨损。 7、声级计的频响范围为(B )。 A、0-20Hz B、20-20kHz C、20k-200kHz D、200k-2000kHz 8、下列那种形式不属于磨损的五种形式之一(B )。 A、磨料磨损 B、断裂磨损 C、粘着磨损 D、疲劳磨损 9、下列哪个阶段的耐磨寿命最长(B )。 A、磨合阶段 B、稳定磨合阶段 C、剧烈磨损阶段 D、报废阶段 10、下列哪个不是常用的测温电阻丝材料( A )。 A、铁 B、铂

C、铜 D、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设备故障诊断是指在设备运行中或在基本不拆卸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判定产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并预测、预报设备未来的状态,从而找出对策的一门技术。 2、状态监测主要采用检测、测量、监测、分析和判别等方法。 3、工况监测的任务是判别动态系统是否偏离正常功能,并监视其发展趋势,预防突发性故障的发生。 4、故障诊断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主要环节,即信号获取环节、信号分析处理环节、工况状态识别环节和故障诊断环节。 5、设备状态演变的过程中应有记录,以便事后分析事故原因。 6、磨损分为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三个阶段。 7、机械零件或构件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大类。 8、机械零件失效形式也主要有磨损、变形、断裂、腐蚀等四种。 9、设备诊断技术尽管很多,但基本上离不开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分析处理、状况的识别、诊断、预测和监测三个环节。 10、疲劳磨损特点是产生接触疲劳的零件表面上出现许多针状或痘状的凹坑,称麻点。 11、金属腐蚀按其作用和机理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12、疲劳断裂断口有三个形貌不同的区域,即疲劳核心区、疲劳裂纹扩大区和瞬断区。 13、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减少变形的主要措施应从设计、加工、修理和 使用四方面入手。 14、工况监测的任务是判别动态系统是否偏离正常功能,并监视其发展趋势,预防突发性故障的发生。 15、采样是指将所得到连续信号的离散为数字信号,其过程包括取样、量化两个步骤。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总结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总结 姓名:陈涛 学号:1432020135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1401Z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机械产品提出了高精度、高复杂性的要求,而且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在加快,这对机床设备不仅提出了精度和效率的要求,而且也对其提出了通用性和灵活性的要求。数控机床就是针对这种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伺服驱动技术、精密机械技术于一体,是高度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它本身又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机床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数控机床体现了当前世界机床技术进步的主流,是衡量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柔性生产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核心作用。因此,如何更好的使用数控机床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由于数控机床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精密设备,因此,其维护更是不容忽视。通过洛拖的实习,见到了各种先进的数控设备,仔细观察了工人师傅的操作及其维护修理过程,参考一些资料,了解到一些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做一点总结,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让自己在机械行业能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数控机床 1、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加工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如主轴变速、工件的松开与夹紧、进刀与退刀、开车与停车、自动关停冷却液)和步骤以及工件的形状尺寸用数字化的代码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如穿孔纸带或磁盘等)将数字信息送入数控装置,数控装置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驱动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所以,数控加工的关键是加工数据和工艺参数的获取,即数控编程。 数控机床具有高度柔性,高的加工精度,加工质量的稳定与可靠,高的生产效率,并且为机电一体化设备,节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便于自动化管理等特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舒恩运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舒恩运 发表时间:2019-07-18T15:06:42.76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舒恩运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发展也有着长足进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中, 深圳市远兴机电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发展也有着长足进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比较容易出现故障,对这些故障进行诊断就显得比较关键。本文先就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的原理以及诊断技术发展问题加以阐述,然后就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发展措施进行探究,希望能从理论层面对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操作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关键词:故障诊断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问题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是现代工业生产的标志性技术。近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技术结构也越来越完善,可以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但是随着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复杂化,也给故障诊断及维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想要保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修效果,首先就需要做好故障诊断工作,进而通过对故障的准确诊断,为维修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最终达到排除技术故障,保证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的目的。 1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尤其给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检测和调试带来巨大变革。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主要是由控制单位、检测单元、进气系统以及电子控制系统组成,机电一体化设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机械和电子,而控制单位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体正机联试的前提条件,为了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我们必须采用节气门对空气流量进行控制,然后对电气燃油泵进行测定,再使用压力器进行稳压处理,最终被输送到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中,向机械本体输送最理想的空燃比混合气。只有每一项工作和环节都符合相应标准之后,才可以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正常运行。机电一体化设备并不是单纯的机械和单子的叠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简单来说,机电一体化设备就是一个可控制的运动行为,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和控制功能,实时监督与掌控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状态。 2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发展问题 2.1缺乏完善诊断理论体系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理论体系,这是促进故障诊断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在机电一体化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时间上比较晚,诊断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人才比较缺少,所以在机电一体化故障诊断领域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注重总结经验,有实用以及经典方案没有及时总结经验,缺乏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体系,这就必然会对我国机电一体化诊断技术的良好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2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一是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对生产设备的特殊性能不能足够的把握,对设备功能和故障诊断系统模块框图不熟悉,设备故障隐患提示信息的分析能力有限。二是诊断方法不科学。不能很好梳理诊断拓扑结构,对故障指示灯、故障代码、报警声等故障信息判断有误,相关检测仪器的读数不精确。三是综合诊断判断能力较低。由于一体化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员工使用时间短,缺乏故障诊断经验等,造成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效率不高。 2.3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 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应用中,由于我国系统集成化发展还不够完善,相关研究人员缺乏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加上其独特的精密性以及特殊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的变化、湿度的跌涨以及气压的大小等,与发达国家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还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多种多样,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并且影响着控制设备的使用效能,甚至引起一系列安全事故。低压侧为IT系统时,其光缆线接地与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体的接地连接方式出现问题,当光缆线接地电阻难以降低大到相应数值时,以致变大所中各外露可导电体上因为高压侧一相接地而出现高于50V的对地电压。目前,世界各国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都朝着集成化方向发展,但是我国自动化系统集成化起步较晚,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集成化技术研究与实践研究还不够成熟,因此,还需要加强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集成化的研究力度。 3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方法与维护措施分析 3.1对故障诊断工作加以规范 企业应该对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工作加以规范,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科学合理的完善诊断步骤。在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时,首先应该结合检测设备提供的设备参数进行准确的技术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在根据相关数据初步判断故障点位。在进行故障诊断时,技术人员应该结合以往设备运行良好状态下的参数信息进行对照分析,进而保障数据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在完成故障诊断并对故障点位进行修复后,技术人员应该再次对设备进行检测,确保故障点位已经被完全修复,从而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技术人员还应该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测,根据检测日期建立数据档案,这样就能在设备出现技术故障时,技术人员可以迅速的调取历史数据完成设备参数的对比,进而加快故障诊断速度,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 3.2引进相关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高新技术 在现有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装置仪器的基础上,引进互联网计算机软件技术对机电设备的运行、检测、控制等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建立机电设备故障隐患排查监测信息数据库,建立不同的数据信息模块;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信息由人工判断分析,变为智能化自动分析,提高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3.3加强质量监督与管理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中安装报警监测系统,避免机电一体化设备装置遭受非法窃取或者破坏,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机电一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 第一章 1、设备故障一般按其发展过程分为(突发故障)和(偶发故障)。 2、根据设备在使用期内所发生的故障变化特性,设备的故障期通常可分为(初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和(磨损故障期)3个时期。 3、机械失去正常工作能力的现象称为(故障)。 4、机械零件由于设计、材料、工艺及装配等各种原因,丧失规定的功能,无 法继续工作的现象称为(失效)。 5、相接触的物体相互移动时发生阻力的现象称为(摩擦)。 6、相对运动的零件的摩擦表面发生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变化的现象称为(磨损)。 7、根据摩擦表面所受的应力和冲力的不同,(磨料磨损)的形式可分为(錾削式)、(高应力辗碎式)和(低应力擦伤式)三类。 8、(疲劳磨损)是摩擦表面材料微观体积瘦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产生重复变形, 导致产生裂纹和分离出微片或颗粒的一种磨损。 9、疲劳磨损根据其危害程度可分为(非扩展性疲劳磨损)和(扩展性疲劳磨损) 两类。 10、在摩擦过程中,金属同时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点化学反应,引起金属表面的腐蚀剥落,这种现象称为(腐蚀磨损)。 11、根据外力去除后变形能否恢复,机械零件或构件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形变形)两大类。 12、机械零件的断裂一般可分为(延性断裂)、(脆性断裂)、(疲劳断裂)和(环 境断裂)四种形式。 13、按金属与介质作用机理,机械零件的蚀损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

第二章 1、拆卸前的准备工作:(1)拆卸场地的选择与清理。(2)保护措施。(3)拆卸前 的放油。(4)了解机电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2、拆卸的一般原则:(1)根据机电设备的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拆卸步骤。(2)合理拆卸。(3)正确使用拆卸工具和设备。 3、对拆卸后的机械零件进行(清洗)是修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4、零件的清洗包括(清除油污)、(水垢)、(积炭)、(锈层)和(旧涂装层)等。 5、常见的机械零件的检测方法有(检视法)、(测量法)和(隐蔽缺陷的无损检测法)。 6、一些相互联系的尺寸组合,按一定顺序排列成封闭的尺寸链环,便称为(尺寸链)。 7、根据尺寸链中组成环的性质分类,尺寸链可分为(线性尺寸链)、(角度尺寸链)、(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 8、按尺寸链相互联系的形态分类,尺寸链可分为(串联尺寸链)、(并联尺寸链)和(混联尺寸链)。 9、装配后,发动机若出现偏缸,将严重地破坏发动机的性能,其危害非常 大。 第三章 1、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零件部件会逐渐产生磨损、变形、断裂、 蚀损等失效形式,故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率就要下降,这会导致设备发生故障、事故甚至报废,因而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2、零件修复的优点:(1)减少设备储备,从而减少资金的占用,能取得节能的 效果。(2)减少更换件制造,有利于缩短设备停修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3)减少制造工时,节约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