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磺熏蒸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硫磺熏蒸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硫磺熏蒸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硫磺熏蒸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硫磺熏蒸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温室大棚在冬季和早春、晚秋运行时,为了减少散热,降低加温成本,经常长时间关闭通风窗,以减少室内外空气交换。其直接的后果是温室通风条件差,室内空气湿度高,使得室内病害的发生量急剧增加。为了控制病害,又不得不频繁地使用各种农药,甚至不惜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大量、频繁使用农药一方面使室内病菌可能产生抗药性,使用药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另一方面,也极易引起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给产品的安全性造成隐患。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绿色无公害无污染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和行业对使用农药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使用无公害、无残留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一、硫磺熏蒸器工作原理

硫磺是一种最古老的杀虫剂,甚至在古希腊,人们就使用硫磺防治害虫,它具有杀虫、杀螨和杀菌作用,对白粉菌科的真菌孢子和螨类具有选择毒性,对白粉病、黑斑病、灰

霉病等真菌性病菌害及蚜虫、白粉虱、蓟马、潜叶虫、红蜘蛛等虫害均有

很好的防治效果。

硫磺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是将高纯度的硫磺粉末(有的做成饼状)用电

阻丝或灯泡加热直接升华成气态硫,均匀分布于相对密封的温室大棚内,

抑制室内空气中及作物表面病虫的生长发育,同时在作物各个部位形成一

层均匀的保护膜,可以起到杀死和防止病原菌侵入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

作物,保证其正常生长的作用。

图1 硫磺熏蒸器外形使用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没有固态的硫磺洒落到作物表面,在花、果和叶片上没有残留,尤其对于一些低矮及生长茂密的作物,能够使药剂均匀分布于叶片背面,特别是对栖息在叶背的蚜虫及易于飞散的白粉虱的防治效果更好。同时,该方法较喷雾施药,还不会增加温室内湿度,可有效避免高湿病害的发生。所以,被认为是一种不带残留的作物病虫害药物防治方法,尤其用于防治作物白粉病,更是一种有效的环保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19 ℃~26 ℃范围内,硫磺蒸发量达5 g/h~10 g/h,室温在30 ℃时硫磺蒸发量可达12 g/h,它能在短时间(约3h~4h)内使硫磺达到白粉病菌致死浓度,从而有效地预防治白粉病。

二、硫磺熏蒸器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作为预防性熏蒸时,可5天~7天熏蒸一次,每次熏蒸(指熏蒸器工作时间,下同)1h~1.5h。作为治疗性熏蒸时,在病害发生初期,可每隔3~5天连续熏蒸两次,每次熏蒸2h~3h;感病较重时,应每天熏蒸2h~3h;感病严重时,熏蒸时间可延长到每天8h,连续熏蒸不超过3天,然后恢复到2h~3h熏蒸时间,同时要根据植

株长势、感病状态、温湿度、自然条件等不同情况,加强管理、合理控制熏蒸时间,并配合使用杀菌剂,以求达到理想防治效果。一般在晚上18:00~20:00开始熏蒸,熏蒸结束后,保持温室大棚密封5h以上,再进行通风换气,以

保持杀菌的有效性。

1、安装:按照熏蒸器的有效作用半径,用吊线或挂丝将熏蒸器均匀悬挂于温室作物的冠层或以上位置。对塑料薄膜温室和大棚,熏蒸器距离温室大棚顶面塑料膜的距离不得小于1 m~1.5m,以免塑料薄膜受损,如果安装空间受到限制时,为防止硫磺气体损坏棚膜,可在熏蒸器上方1m处设置一伞状废膜用于保护棚膜(如图2)或直接将硫磺熏蒸器和保护罩做成一个整体(如图3);对日光温室,熏蒸器应悬挂在温室跨度方向的中央或偏后墙的位置。每个熏蒸器的有效作用面积宜控制在60m2~100m2。电线和控制开关的安装应高于地面1.8m,避免碰及操作人员,电线尽量沿温室骨架或立柱走线,开关宜安装在温室操作走廊的立柱或后墙上。开关应有防水、防潮、漏电和过载保护;电线应避免包皮脱落,金属丝外露。电路和设备一经安装,不得随意拆装和移迁。

2、装药:将盛药钵体从硫磺熏蒸器中取出,清除钵体内残渣,将钵体内外表面擦洗干净,然后,将硫磺粉(或饼)装入钵体,注意药剂不要装得太满(不超过钵体的2/3),以免沸腾溢出,一般每个熏蒸器每次加入硫磺粉的量为30g~40g。

3、装钵:清洁熏蒸器加热器表面和盛药钵体底面后,将盛药钵体放置

到熏蒸器加热器表面,保证两者紧密接触,以利热量传导。

4、通电:接通电源,熏蒸器即开始工作,工作结束,切断电源。

图1 熏蒸器上部设置伞状保护膜图2 熏蒸器与防护罩一体化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熏蒸治疗仪的标准操作程序

熏蒸治疗仪的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 中药熏蒸主要是通过物理温热和中药吸收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目的,人体在熏蒸作用下,全身毛孔开放、排汗,这样,一方面可以将体内新陈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另一方面有效的中药成分通过开放的毛孔进入体内,从而起到活血化淤、温经散寒、驱风祛湿、消炎止痛的作用,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避免了内服药对人体产生的毒负作用。 二、适用范围: 适应症: 1、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 等; 2、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性 软组织损伤; 3、皮肤类疾病:神经性皮炎、各种癣、疥疮、湿疹、皮肤搔痒症、 扁平疣等; 4、内科:感冒、咳嗽、糖尿病、失眠、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慢性肠炎; 5、妇科:痛经、闭经等; 6、五官科:近视、远视、泪囊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禁忌症: 1、有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者禁用; 2、有高热、结核病、大失血、精神病、某些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禁用; 3、皮肤破溃、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者禁用; 4、有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者禁用; 5、孕妇禁用。 6、中度糖尿病以上患者、身体部位神经无知觉者、偏瘫肢体无感觉者等禁用。 三、定义:无 四、职责规定齐宁宁负责本SOP的编写与修订 规定董军梅负责本SOP的培训 规定刘雪梅负责本SOP的执行 五、程序: 1.操作流程: ①核对医嘱,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相关病情,既往病史,传染病史。

②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合作程度,告知其操作的目 的和配合要点以及使用药物的作用等,取得合作。 ③护士洗手、戴口罩,将熏蒸机药锅内放入煎好的熏蒸药两袋,接通电源,打 开开关。 ④调节设定参数,包括时间和温度,进行预热,温度最高40℃,时间30分钟。 ⑤待温度到达预设温度后,帮助患者脱衣物,进入熏蒸舱,并盖好舱门。 ⑥设定患者的熏蒸温度,不超过40℃,时间为冬天30分钟,夏天20分钟。 ⑦按运行按钮,开始治疗。 ⑧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心慌等不适,如有不适立即停止,并 通知医生。 ⑨治疗结束后,帮助患者开舱门出舱,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2.注意事项: ①饭前饭后半小时不宜汽疗,汽疗时室温不应低于20℃,冬季汽疗后走出室外 应注意保暖。 ②药汽温度以不烫为宜,治疗时间不宜太长,老人、儿童及急症患者应有专人 陪护,并适当减低温度,减少时间。 ③医院必须备有严格的接地线,并与设备做可靠连接。做熏蒸治疗时,应保持 在屋内湿度小,地面无水的环境下治疗。 ④每天治疗结束后,将药液排出,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蒸汽发生器2-3次为宜, 三天以上不清理会产生药渍,造成排水口堵塞或加热慢。 ⑤本设备在使用时应远离电磁辐射干扰源,如短波、微波、CT、核磁等高频设 备,一般应远离30米以上,并隔房间使用或屏蔽。不要与其同用一个电源, 否则可能引起治疗机的工作不稳定。 ⑥与患者接触的皮革、床板等,在每个患者治疗完毕时,使用医用酒精棉球擦 试消毒。 ⑦出现故障要请专业维修人员维修,每月请专业人员进行维护。 中医内科 2016-6-1

化学药剂熏蒸方法与技术

中药养护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化学药剂熏蒸方法与技术 第一部分:传统的养护方法略 第二部分:现代的养护方法与技术 一、气调养护法(密闭-基础,降氧-中心,管理-保证) 1、充氮降氧:氧气含量-8%以下防虫,2%以下致死,1%以下加速致死,0.5%杀螨、抑菌; 2、充二氧化碳:20%以上防虫,35%杀虫,40%~50%加速杀虫、抑菌; 3、自然降氧: 二、化学药剂熏蒸法 (一)、硫磺熏: (二)、氯化苦熏: (三)、磷化铝熏: 三、低温冷藏法 化学药剂熏蒸法 一、硫磺熏蒸法(中药最早期的杀霉、杀虫化学药剂,目前已较少使用和禁用): 1、性质:硫磺系斜方晶系非金属元素的一种。为黄色或黄绿色锐锥状结晶体,成块状和粉末状。燃烧后发生蓝色火焰,并产生无色有毒、具杀虫作用的二氧化硫毒气。二氧化硫毒气能毒死各种药材害虫,但渗透性不如氯化苦、磷化铝。 硫磺加温(点燃)至115℃则会熔成液体,至270℃则会燃烧,二氧化硫的气体比空气重2倍多,易溶于水,对金属设备有腐蚀性; 2、使用方法:采用熏房操作,熏蒸时,每立方米用硫磺100~150克(分量在1~2天内烧完),温度不宜低于15~16℃,二氧化硫毒性在20℃

以上最强烈,杀虫的效果最大,密闭3~4天;为了安全,应采取室外点燃,方法是在熏蒸室的墙上开一小洞,外面用砖砌一炉灶,装上能开关带玻璃的活门,以便观察硫磺燃烧情况; 3、注意事项: (1)、二氧化硫遇到潮湿水份会生成亚硫酸,具有漂白的作用,易使药材褪色变淡、味发酸变质、发脆和破碎(易变色、变味及含糖多、质脆嫩的药材和动物类药材不宜使用本法); (2):熏房内不能有电线、电源及其它火源,以免引起火灾造成损失; (3)、通风、排毒不少于2天后,操作人员进入熏房应戴面具或肥皂水浸湿的多层纱布口罩; (4)、药材经硫磺熏蒸后,二氧化硫气体持久不散(气体比重大),所以在一个时期内药材不会发生虫霉,且效果显著,但此法现已禁用。 二、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熏蒸法(对人、畜毒性最大的中药杀虫剂): 1、性质:氯化苦纯品为无色液体,因含杂质和受光的作用而呈黄绿色。具有特殊的剌激气味,即使气体的浓度很低也会引起流泪(其气体比空气重4.7倍),因此,具有较强的“警戒性”。(对金属器具有腐蚀性) 2、使用方法:多采用熏蒸法(全仓密闭熏蒸和帐幕密封货垛熏蒸),熏蒸时,先设好施药点(先铺一层苇席,席上铺多层麻袋,以吸收药液)。然后按点分药,并按自内向外,自上而下施药。施药后,彻实做好密封工作。此外,可将药剂喷洒在隔住药材的多层麻袋、纤维袋上,但切勿将药剂直接喷在药材上面; 每立方米体积用氯化苦35~70克,空间按20~30克计算,可视包装质材、药材质地和类别适当加大施药量,气温高于20℃,湿度低于70%

对硫磺熏蒸药材的基本认识与建议重点

对硫磺熏蒸药材的基本认识与建议 硫磺熏蒸方法被长期应用于食品、农产品及药材等产品门类的贮藏养护和加工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实现防腐、防霉、防虫蛀,以及有利于干燥和增色等?。药材硫磺熏蒸法是部分药材加工养护的传统方法之一。然而,随着人们对硫熏导致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担忧,以及近年来硫熏药材品种和范围有所扩展,熏蒸环节有所提前,反复熏蒸可能影响药材品质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及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基于个案处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对中药材采用硫磺熏蒸问题的批复》相关规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取消山药、葛根等中药材的硫熏工艺。《中国药典》2008年增补本中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中国药典》2010 年版将二氧化硫检测方法收列入附录。中国药典委员会于2011年发布公示对公众征求意见:《中国药典》收载的山药、牛膝、粉葛、甘遂、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等11味药材及其饮片品种项下增加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项目,限度为“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对其他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 mg/kg”。关于在中药材及饮片中控制二氧化硫,中国药品标准2011.12卷.3残留量检测限度的公示,卫生部于2011年发布的GB2760对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也作了规定,依据不同的食品,最低的允许残留为50 mg/kg,最高的允许残留为350 mg/k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760—2011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专家进行调研和座谈,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客观分析和正视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相信,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限量标准的研究制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必将进一步规范药材硫熏工艺与产品的贮藏养护和加工过程,减少硫化物的残留,保障药材及其饮片的品质,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硫磺熏蒸方法的应用沿革与管理现状 据考证,中药材硫磺熏蒸方法的应用最早见于 1900年对光山药的加工与贮藏养护技术旧J。硫熏可 使山药在产地加工过程中利于干燥和改善外观色泽, 又能在流通贮存过程中起到防霉变、防虫蛀等作用, 有利于药材管护和品质稳定。该方法的引入与当时 西方医药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中 药材加工与贮藏养护技术进步的体现H J。 此后,《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的硫磺熏蒸 中药材品种有山药、牛膝、白附、附子、金银花、 葛根6个品种;《中国药典》2000年版硫熏药材品 种已减少至山药、葛根、湖北贝母3个品种。然而, 在中药材生产加工和流通仓储领域实际硫熏品种多 达数十种。如《中药材手册》、《中国药材商品学》 等在行业使用的代表性著作中记载"’6 J,在贮藏过程 中需采用硫熏的药材有65种,依据其药用部位或类 别分为:根及根茎类40个,果实、种子类14个, 花类1个,茎木皮类1个,动物性药材9个;在产

中药熏蒸疗法1

中药熏蒸疗法 熏蒸疗法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骨伤科和肛肠科等数百种疾病。熏蒸疗法既是治疗慢性疾病的好方法,又适用于急性病的辅助治疗;既可治病,又可防病,是治未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药熏蒸疗法是传统中医的一种外治方法。中药熏蒸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并能使体内五脏六腑的“毒气”、“邪气”、“寒气”通过汗腺迅速排出体外,能疏通经络、益气养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 中药熏蒸疗法,是用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药汽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中药熏蒸疗法,因蒸汽熏蒸的热能与对症使用的药物,具有显著、强大、持久的生理、药理效应。治疗过程中,热与药这一对治疗因子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机体产生协同增效作用的。 热是一种物理因子,热疗属物理疗法的范畴。熏蒸过程的热效应是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而药疗效应或是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为分子或离子,下同)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治痛等作用,或是经透皮吸收进入人体,通过激动组织细胞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发挥药疗作用。中药熏蒸过程中,丰富热能和大量药物持续作用于人体,使身体出现以下一系列生理、药理效应。 一、促进气血循环。中药熏蒸时,周身体表毛细血管网被充分扩张、开放,外周血容迅速增多,导致体内储血和内脏血液重新分布,进而促进全身血液大循环。这种因热能因子疏通腠理及产生的舒张血管、通达血脉、促进血液大循环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熏蒸时所加中药的渗透与吸收。如熏蒸时添加舒筋活血类中药:当归、川芍、丹参、益母草等,随着这些活血化瘀药物的吸收并发挥药效,会使因热效应产生的活血化瘀作用更加突出,更加持久。 生命的特征在于机体能从所处的环境中吸取营养进行合成代谢,以实现细胞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同时还要进行分解代谢以排除对机体的有害物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机体正常功能及物质与能量的平衡。 上述过程的正常进行必须依赖畅通无阻和时刻不停的体液循环来保证,尤以血液循环为突出。现代微循环研究清楚地揭示了血液循环状况与人的健康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理论亦明确指出:“气血不畅,百病乃变化而生”。活血化瘀的治则在祖国传统医学和临床的医疗实践中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慢性病的治疗,对老年病康复,对养生保健更是意义深远。 二、促进发汗,祛风、除湿、驱寒、解毒。中药熏蒸时,低密度、易流动、热量高、传热效果好的熟药蒸汽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发汗”效应。发汗为中医治病基本手法之一,具有解表去邪,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排泄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功能,可有效清洁机体内环境、维护机体健康。由于发汗可有效调节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而机体组织的水份又高达65%,所以,发汗手段的灵活、辨证运用,其生理效应和对体液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意义之一为:可迅速排出体内多余水份及代谢废物,这对肾功能不全或其它原因导致的水肿或尿潴留病人显得尤为重要。据临床研究得知:肾功能不全时,皮肤的代偿性排泄尿素氮、肌酐和尿酸的功能明显增强,可有效缓解尿毒症状,减轻肾脏的排尿负担。如发汗

中药熏蒸仪介绍、优势及适应症

中药熏蒸太空舱介绍、优势、适应症 中药熏蒸的历史: 中药熏蒸历史悠久,西周时期就盛行于宫廷王室,用来洁身、治病、辟邪、也是相互招待的一种礼仪。从唐朝起开始应用到临床各科,至明清进入鼎盛阶段。《皇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都有详细记载。而历代医家和民间应用中药熏蒸疗法所取得的显效案例更是不胜枚举。 中药熏蒸太空舱治疗机理: 中药熏蒸又称中药汽浴疗法和汽疗,是利用配制好的中草药经煎煮产生中药药气,并送至薰蒸太空舱,使药物离子利用皮肤具有吸收、渗透、排泄作用的特性,使全身皮肤、穴位、孔窍吸收渗透,使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循环、松弛骨骼和筋络达到镇痛、消炎、杀菌从而达到治疗作用。并使新陈代谢旺盛,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得以改善。 产生的药气经皮肤及穴位由患者吸收,免除药物对消化道和胃肠的刺激;减轻肝、肾脏的负担;有内服药物所不能发挥的医疗作用;对服药嫌苦打针嫌痛的人更适宜。 适应症: 外科疾病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等 内科疾病中风后遗症等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等 皮肤病牛皮癣、鱼鳞病、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各种皮炎、红斑狼疮、硬皮病等 理疗肌肉劳损、慢性组织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健康调理失眠多梦、疲倦乏力以及保健美容等 禁忌症: 急性传染病患者 严重心脏病患者 高血压患者 贫血及头晕患者 动脉硬化症 妇女妊娠及月经期 皮肤有出血倾向者 对药物过敏者 四大优势: 辨证施治依据中医对皮肤病治疗的辨证理论,结合中医现代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研究,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病症体征,配制个性化的中药熏蒸方剂。 迅速起效治疗时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激活表皮基因因子正常分解,修复细胞,促进表皮皮损愈合,缓减皮肤瘙痒症状。一次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减轻,一般3个疗程即可痊愈。 安全无痛纯物理治疗,治疗安全无痛苦,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不适感,同时也避免了药物对消化道和胃肠的刺激,无副作用。 不易复发中药方剂根据患者病情配置,通过太空舱的热效应,最大地发挥药效,彻底清血毒,切断病源,彻底解决复发难题。临床数据显示,该技术治疗成功率高达96%。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硫黄熏蒸中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硫黄熏蒸中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郏征伟, 毛北萍, 苗水, 毛秀红, 季申*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上海 201203) 关键词: 硫黄熏蒸; 顶空; 气相色谱; 二氧化硫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14) 02-0277-05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dioxide residues in sulfur fumigated Chinese herbs with 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JIA Zheng-wei, MAO Bei-ping, MIAO Shui, MAO Xiu-hong, JI Shen* (Shanghai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dioxide in sulfur fumigation Chinese herbs. Sample powder and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were isolated by paraffin layer in order to avoid early reactions, with the generation of sulfur dioxide, headspace with airtight needle was used to transfer sulfur dioxide into gas chromatograph, and detected with 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 The analytical performance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analysis of 12 herbs, spiked at four concentration levels. In general, the recoveries ranging from 70% to 110%,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 within 15%, were obtaine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OD) was below 10 mg·kg?1. Standard addition can be used for low recovery samples. The method is simple, less time-consuming, specific and sensitive. Methods comparison revealed that gas chromatography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itration in terms of method operability, accuracy and specificity, showing goo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sulfur fumigation; 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sulfur dioxide 硫黄熏蒸作为一种贮藏养护手段在中药材及其饮片的加工过程中极为常见, 该步骤不仅可以促进药材的干燥, 同时还能防虫、防霉以及漂白增色等[1]。但熏蒸同时也会引起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改变, 且不规范使用易造成二氧化硫过度残留, 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4年曾发文指出硫黄熏蒸的中药材为劣质药材。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也取消了山药、葛根等中药材的硫熏工艺, 并在2005年版《中国药典》增补本中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基于此,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1年组织制订了中药材及 收稿日期: 2013-08-08; 修回日期: 2013-11-05. 基金项目: 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资助项目 (2009ZX09502-024). *通讯作者 Tel / Fax: 86-21-50798195, E-mail: jishen2013@https://www.doczj.com/doc/8d16004049.html, 其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 规定山药、牛膝、粉葛等11种传统习用硫黄熏蒸的中药材及其饮片, 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1; 其他中药材及其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 mg·kg?1 [2]。因此, 有必要完善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方法以保障人民安全用药。 酸蒸馏?碘滴定法为现行中国药典收载的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3]。原理是通过样品与盐酸溶液反应, 经蒸馏二氧化硫逸出, 再用水溶液接收, 并运用碘和亚硫酸钠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滴定。该方法虽然操作设备简单、成本低, 但存在假阳性、准确度差、精密度低、耗时长等问题。其他一些检测方法, 如离子色谱法[4], 提升了方法的专属性, 但仍无法避免蒸馏操作的弊端。因此, 本课题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特

杀灭老鼠的简单方法

杀灭老鼠的简单方法 杀灭老鼠的简单方法1、首先日常垃圾必须分类放好,不要到处扔,做好环境卫生安置。如果需要过夜,垃圾袋必须封口,不要打开; 2、家里的食品,特别是零食,饮料,干粮等都要放在老鼠碰不到的地方密封保存; 3、家里门窗要关闭好,不要让老鼠进来,特别是下水道,地漏等; 4、实在不行,灭鼠公司建议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综合防治方法灭鼠,主动进行防治老鼠。 杀灭老鼠的常见方法1、物理器械灭鼠:这种方法效果好,简单易行,对人、畜安全。常用的鼠夹、碗扣、缸捕等。 2、人工灭鼠:在墙、门窗完好的仓、房内灭鼠,在鼠出洞活动期间轻开仓门,猛跑到鼠的洞口,迅速堵住归路,一手开手电简,一手拿打算让它隐蔽的东西甩在墙角,当人们追捕时,它就会隐蔽其中。 3、熏蒸灭鼠:熏蒸灭鼠的方法很多,适合家庭贮粮灭鼠除虫的主要有如下几种:硫磺熏蒸灭鼠:运用于消灭屋顶上的老鼠及室内害虫。硫磺经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具有辛辣的刺激性气味,老鼠吸入后,使咽喉水肿、痉挛、呼吸麻痹,窒息而死。熏蒸之前,要关上门窗,封死孔隙。测量好房子的容积按1

立方米用1毫克硫计算出需要硫磺的总量。熏蒸6-8小时即可。熏完之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等不呛人时再进屋。漂白粉熏蒸灭鼠事先测算好房间的容积,封严所有的道口和孔隙。取几个烧不坏的容器,先放上适量的生石灰。然后按1立方米放10克漂白粉称好量,同时放几个容器一齐熏蒸。10-5分钟即可。仅适用于粮食、糕点、五金等仓库。 4、化学药剂灭鼠:按灭鼠药进入鼠体的途径,可将灭鼠药分为: (1)经口毒物或胃肠道毒物,能通过鼠口进入胃肠道,发挥作用。 (2)熏蒸毒物,通过呼吸道吸入而起作用。 (3)接触毒物,通过体皮或粘膜而起作用。 杀灭老鼠的有效方法搞好清洁卫生,地面打扫干净,床下和厨房不要堆放杂物,没用的东西或使用率不高的东西统统处理掉,能经常做彻底的大扫除最好。 如果实在空间有限,那就在堆放东西,黑暗的角落撒上鼠药,或者粘鼠板。只要放到墙角,路过的老鼠基本跑不了,放灭鼠毒饵是最常用的灭鼠方法。现有的药物有大隆、溴敌隆、敌鼠钠盐、杀鼠醚、灭鼠灵和杀它仗等,但防治家栖鼠提倡采用第四代杀鼠毒饵剂,毒性上,基本无毒,可说是环保安全性最高。毒饵投放讲究一定的技巧,要量少、点多,布放在老鼠经常爬过的鼠道上。 除了用毒饵灭鼠外,放置鼠夹、鼠笼和粘鼠板等也是人们比较受欢迎的方法。但放鼠夹也要注意方法,鼠夹与墙面垂直,饵料一头靠墙,夹子与墙间隔2-3公分,这样可打到来自两边的老

熏蒸治疗仪

XY-HYZ-IIC中药熏蒸治疗仪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疗法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盛行于西周的宫廷王室,是一种集洁身、治病、辟邪为一体的招待礼仪,在《皇帝内径》、《金匮要略》、《理论骈文》、《医宗金鉴》等医书中都有对熏蒸疗法进行详细的记载。 中药熏蒸是一种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利用温热原理对患病部位的皮肤直接进行汽雾熏蒸,舒经活络,促进人体血液循环;通过有效的药物气化,可以促进治疗因子直达病灶,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及其他各项功能,调和气血,经由血液循环排除体内的毒素,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功效。 XY-HYZ-IIC型熏蒸治疗仪显著优势 1、自动操作,安全治疗:HYZ-IIC型熏蒸治疗仪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自动送药、自动控温、自动漏电保护等,充分满足中药蒸汽的产量,作用于病变部位,治疗过程安全。仪器自带的臭氧消毒功能,可有效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2、个性化诊疗,快速高效: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结合仪器本身的皮肤整舱熏蒸治疗系统,靶向作用于病变部位,抑制病原体的产生,对各类皮肤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 3、中医桑拿,养容生肌:HYZ-IIC型熏蒸治疗仪利用人体自身发汗利水排毒的原理,使患者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享受如桑拿般的过

程,避免常规治疗的痛苦、不适、紧张感等状况的出现,排除体内邪毒,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一定程度可以起到中医美容的功效。 4、中药内调,防止复发:患者在接受HYZ-IIC型熏蒸治疗仪治疗时,辅助以其他内调中药进行治疗,结合患者实际治疗的效果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保持人体生理动态平衡,调节人体免疫能力,恢复皮肤的自我修复功能,彻底解决复发难题。 XY-HYZ-IIC型熏蒸治疗仪治疗范围 XY-HYZ-IIC型熏蒸治疗仪在皮肤病中主要用于白癜风、银屑病(牛皮癣)、鱼鳞病、各类湿疹、荨麻疹、痤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扁平疣、神经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结节性红斑、冻疮、皮肤瘙痒症等疾病的治疗工作。 产品的适用范围(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 1) 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2) 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3) 皮肤类疾病:神经性皮炎、各种癣、疥疮、湿疹、皮肤搔痒症、扁平疣等; 4) 内科:感冒、咳嗽、糖尿病、失眠、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肠炎; 5) 妇科:痛经、闭经等。

硫磺

硫磺(化学、工业产品) 硫磺别名硫、胶体硫、硫黄块。外观为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分子量为32.06,蒸汽压是0.13kPa,闪点为207℃,熔点为119℃,沸点为444.6℃,相对密度(水=1)为2.0。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作为易燃固体,硫磺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等。 硫磺是无机农药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商品为黄色固体或粉末,有明显气味,能挥发。硫磺水悬液呈微酸性,不溶于水,与碱反应生成多硫化物。硫磺燃烧时发出青色火焰,伴随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生产中常把硫磺加工成胶悬剂用于防治病虫害,它对人、畜安全,不易使作物产生药害。 中文名硫磺 英文名Sulphur 别称硫磺、硫块、粉末硫磺、磺粉、硫磺块、硫磺粉 化学式S 分子量32.06 CAS登录号7704-34-9 熔点114 °C 沸点445℃ 水溶性能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 密度2.36 闪点168 °C 一、物化性质 元素符号S,原子序数16,原子量32.06,外围电子排布3S23p4,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主要氧化数-2、0、+2、+4、+6。原子共价半径104皮米,离子半径S-2184皮米,S+630皮米,第一电离能1000kJ/mol,电负性2.5。 单质硫俗称硫磺,块状硫磺为淡黄色块状结晶体,粉末为淡黄色粉末,有特殊臭味,能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工业硫磺呈黄色或淡黄色,有块状、粉状、粒状或片状等。有多种同素异形体,斜方硫又叫菱形硫或α-硫,在95.5℃以下最稳定,密度2.1g/cm3,熔点112.8℃,沸点445℃,质脆,不易传热导电;单斜硫又称β-硫,在95.5°以上时稳定,密度1.96g/cm3;弹性硫又称γ-硫是无定形的,不稳定,易转变为α-硫。斜方硫和单斜硫都是由S8环状分子组成,液态时为链状分子组成,蒸气中有S8、S4、S2 等分子,1000℃以上时蒸气由S2组成。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氧、氢、卤素(除碘外)、金属等大多数元素化合,生成离子型化合物或共价型化合物。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硫跟铁共热生成硫化亚铁,跟碳在高温下生成二硫化碳,常温下跟氟化合生成六氟化硫,加热时跟氯化合生成S2Cl2。硫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硫酸、硫化橡胶、黑火药、火柴、硫化物等。农业上用作杀虫剂,如石灰硫磺合剂,还用于制医药,如硫磺软膏。古代人已认识了天然硫。硫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化合态主要有硫化物和硫酸盐。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048%。从天然硫矿制得,或将黄铁矿和焦炭混和在有限空气中燃烧制得。

中药材熏硫磺情况的汇报

中药材熏硫磺情况的汇报 一、硫磺 硫磺 Sulphur [来源]:为自然元素类硫磺族矿物自然硫,主要用含硫物质或含硫矿物经炼制升华的结晶体 [形态]:斜方晶系。晶体的锥面发达,偶尔呈厚板状。 [药性]:酸;热;有毒 [工艺]:采挖得自然硫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经加工制得 [化学成分]:主含98.o%以上的单质硫。 [主治用法]: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内服炮制后入丸散服;外服研末油调涂敷患处。 二、中药材熏硫磺的历史和现状 用硫磺熏制中药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温县县志,大约在1900年前后,由温县农民发明。 用硫磺熏蒸药材自古就有并流传至今,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得不用的一种方法。 主要用于难于干燥的中药材,使其便于药材干燥和保存,常用于中药材的产地加工、储存和运输。也有用于饮片的炮制加工环节。 用硫磺熏蒸药材有四方面作用: (一)防虫,可杀死或者抑制附在药材上的螨虫和虫卵; (二)防霉、防腐,可杀死或者抑制附在药材上的霉菌; (三)起“美容”的作用,硫磺可把药材表皮漂白,看起来较新鲜. (四)延长保存期,用硫磺熏蒸药材(如党参)后,水分可达20%-30%而外表不发霉(一般不经硫磺熏蒸的药材水分超过15%即容易长霉、霉烂变质等); 但是,硫磺熏蒸或浸泡中药材的加工方法,会导致药材残留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 如何面对并解决中药材用硫磺熏蒸的问题已成当务之急。 硫磺熏蒸是中药传统养护和加工方法之一,在中药加工炮制行业,熏硫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如半夏、天麻、白芷、山药、川贝母、菊花、百合等。硫熏法可被用来防止药物腐败,延长保质期。 按照传统的中药材加工炮制方法,只有少量药材在加工中使用熏硫磺方法加工如山药、葛根、玉竹、天花粉、贝母等。这些中药材经硫磺熏制后,既可以保留住水分,又可以有效防止发霉变质。更为重要的是,借助硫磺熏蒸过程所产生的漂白作用,这些中药材可以变白,色泽更美观。可见,经过硫磺熏蒸的药材,可以以次充好,其诱人的外观能吸引更多的使用者。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类中药饮片如党参、桔梗、白芷、百合、枸杞、大枣、菊花、天麻、莲子、太子参、黄芪、金银花、白芍,甚至人参、西洋参等都成了硫磺熏制的对象。还有:人参(糖参、生晒参)、黄连(云连)、川贝母、浙贝母、白芷、白及、牛膝、山药、泽泻、天麻、天冬、天花粉、天南星、乌头(白

硫磺经过撞击会燃烧吗

硫磺经过撞击会燃烧吗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硫磺生产中硫磺有很大的作用。主用于橡胶轮胎、烟花爆竹、农药、化肥、食品工业、花草林木果树、日化助济、工业制品主要分为两大类及食品级硫磺工业级硫磺食品级硫磺:如在食品生产中硫磺有漂白,防腐之作用对玉米淀粉加工必需材料对干果类加工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工业级硫磺:如电子半导体,塑胶、乳胶、造纸,医药精细化工,工业陶瓷、建材制品辅助材料等工业部门。硫磺经过撞击会燃烧吗?且看以下分解。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发生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粉末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易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硫磺制酸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一种硫酸生产工艺,由于硫磺是易燃易爆的物品,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决定了生产过程中防火防爆安全的重要性。 真实案例:2003年6月16日10时20分,某硫酸厂在硫磺仓库内破碎硫磺渣、硫磺块时引起硫磺粉尘燃烧,当时燃烧速度极快,库内被刺激性气体SO2烟雾笼罩,幸好操作人员能果断采取措施及时扑救,未造成损失。引起硫磺粉燃烧的直接原因是破碎机(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是严禁使用铁器破硫磺块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火花,撞击产生的火花能量远远超过硫磺粉的最小点火能量,从而点燃硫磺

粉。 综上所述,硫磺经过撞击是会燃烧的。 识别硫磺药材的小技巧: 看药材的颜色和“卖相”。曾惠芳介绍,一般经过硫磺熏蒸后,药材表面会更光洁,颜色会更洁白或鲜艳,片形也会更好看。比如,像山药、杭白菊、百合、浙贝母等药材,晒干后本色一般偏淡黄或灰白,如果呈现出雪白的颜色,就比较可疑;而像枸杞子之类本来就有颜色的药材,晒干后其颜色一般偏暗,如果呈现出特别鲜艳的颜色,也较可疑。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又该和大家说拜拜了,大家如果仍是感觉有什么需要深入学习的地方,欢迎随时登陆,在这里一定能够找到大家想要了解的一些有毒物品知识的。

硫磺熏蒸禁用中药材应当如何养护

硫磺熏蒸禁用中药材应当如何养护 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中医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中药材的支撑。中药材生产基地的绿色生产固然重要,贮存过程中的良好养护也必不可少。 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中医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中药材的支撑。中药材生产基地的绿色生产固然重要,贮存过程中的良好养护也必不可少。立秋之后,正是中药材收获的季节,当古老的硫磺熏蒸养护法因残留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而被禁用之后,药农和药商将面临一大难题,便是如何选择科学又有效的中药材养护方法。 中药材的养护,传统的方法大致有:清洁养护法、除湿养护法(通风法和吸湿防潮法)、密封养护法、对抗贮存法、低温养护法、高温养护法;现代的方法有:干燥氧护技术(包括远红外加热干燥和微波干燥加热)、气幕防潮养护技术、蒸气加热养护技术、气体灭菌养护技术、Co-γ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技术、气调养护技术、包装防霉养护法。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对有效保护中药材很有必要。 通风法是利用自然气候来调节库房的温湿度,起到降温防潮作用。吸湿防潮法除上述通风法来降低湿度外,也可用除湿机保持环境的干燥,还可用干燥剂(生石灰、无水氯化钙)来吸收空气或药材中的水分。 对抗贮存法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相互克制起到防虫、防霉的养护方法。如牡丹皮与泽泻同贮,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人参与细辛同贮,冰

片与灯芯草同贮,硼砂与绿豆同贮等。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物贮存。 低温养护法是梅雨季节来临时,将中药材贮藏于冷藏库(温度2~10℃)中,即能防霉、防虫、防色变和走油,又不影响药材品质。此法需要一定的设备,费用较大,主要用于贵重药材,特别是容易霉变的药材以及无其他较好办法保管的药材。 高温养护法是采用高温(如曝晒或烘烤)贮存中药材,可有效防止虫害的侵袭。一般温度高于40℃,害虫就停止发育、繁殖;当温度高于50℃时,害虫将在短时间内死亡(要注意的是,含挥发油的中药材烘烤时温度不宜超过60℃)。 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法是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由电能转变来的远红外线后产生共振,引起分子、原子的震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此种方法设备造价低于热风烘房,并节约电能达50%。但应注意凡不易吸收远红外的药材或大于10mm的过厚药材,均不宜用远红外线辐射干燥。 气调养护法是指将药材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对能够导致药材发生质变的空气中的氧浓度进行有效控制,人为地造成低氧状态或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新的害虫不能产生和侵入,而原有的害虫将窒息或中毒死亡,微生物的繁殖及药材自身呼吸需要的氧气都受到抑制,并且阻隔了潮湿空气对药材的影响。气调养护不仅可以杀虫、防霉,尚能保持药材原有的色、味,减少成分损失,是一种科学、经济的养护方法。

中药熏蒸原理与作用

中药熏蒸原理与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利用中医中药与现代高科技熏蒸器的完美结合,借热力和药力的双向作用,实现“皮肤吃药”的物理疗法。用热的药液蒸气熏蒸人体肌肤,使之发汗,扩张毛孔,将深伏于关节、经络、骨骱的瘀血、痰浊等病邪从毛孔透出体外,使药物从毛孔渗入体内,帮助机体恢复功能,药借热力,热助药力,相得益彰,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祛风散寒,气血流畅,排毒养颜,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由于湿润的热气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扩张,增加汗腺的分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和病灶的消失。又由于熏疗过程中角质层吸收水份变得疏松,而药物成份还有一定的溶解角质层的作用,使药物成份更易透过皮肤屏障而发挥治疗作用。此外,角化细胞亦能贮存某些药物,这种“库存效应”能够使贮存的药物成份被缓慢吸收。所以短时间的熏疗可以发挥长时间的疗效,仅用小剂量的中药熏蒸就能产生显著的效果。 中药熏疗治疗的康复机理 1、药物直接穿透肌肤吸收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其次,皮肤的吸收渗透与湿度有关,药汽体中含有水分子,湿度又有增强皮肤吸收渗透效果。中药熏疗法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配用不同药方的药物与物理湿热双重作用融为一体产生的汽体,在物理温热作用下,使皮肤血管扩张,使药物通过多途径转运进入血液循环,并加快药物利用度,药物吸收过程较匀速、稳定扩散,剂量均匀递增,浓度相对恒定辐射深入腠理、脏腑发挥药效。 2、调节神经 中药熏疗汽体中所含芳香化浊、辛香走窜等药物离子作用于全身皮肤、腧穴后,通过神经体液装置系统而调节高级神经中枢、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刺激效应,达到迅速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和免疫功能,治愈疾病,改善全身生理过程等作用。对松驰骨骼肌、镇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加强物质代谢过程,能使糖、脂肪、蛋白代谢增强、睡眠显著改善。 3、药物与物理温热双重作用,温热能加速新陈代谢及增加组织再生能力 中药汽化是在物理温热作用下产生的,其一,有药物离子特性作用于皮肤,又有温热作用,使皮肤附属器汗腺、毛囊、皮脂腺开放,促使炎性致病介质和代谢产物排出,增加药物穿透、吸收的通道,加速提高中药导入功效,迅速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其二,药物与温热双重作用于全身皮肤组织温度升高,促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以及促凝与抗凝,纤溶与抗纤溶的双向作用,降低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性,改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旺盛,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促进组织修复和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促使代谢产物的吸收或随温热作用汗出达到祛邪排毒,药物对免疫干预、抑杀、调节免疫活性,平衡气血阴阳、调整脏腑功能,使疼痛、肿胀、酸楚沉重、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畏风怕寒等症状,显著改善和消除。 4、促进邪毒、炎性致病介质及其他异物随汗液外泄 熏蒸的美容原理及其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人的颜面肌肤、毛发等与内脏腑气血阴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腑脏功能正常,气血旺盛,阴阳平衡,才能容颜健美。”“帝蒸堂””借用中药液的热力和药力,以及局部摩擦熏浴等刺激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调节阴阳,疏通气血经络,达到防病治病、美容养颜的目的。现代研究认为:面部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是角阮细胞、真皮、皮下组织缺水,特别是角阮细胞的角质层角质蛋白缺水,从而出现角化、脱皮、皱纹。 熏蒸疗法是美容、美肤、美发的最佳途径。美容主要是美化皮肤和它的附属器官。现代

常用消毒方法

糖度计 溶液的浓度用密度法来表示,即用密度计测定。糖水的浓度则用糖度计(Sacchrometer)、波林糖度计(Balling)或白利糖度计(Brix)测定,其中最常用的是白利糖度计。测定糖液用的3种密度计的标度完全一致,均直接表明了糖液浓度的质量百分率。 相对密度是任何溶液的质量和同容积水的质量的比值,它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测定时必须校正温度。3种糖度计在使用时也必须校正温度。各种糖液密度计上每一表度相当于1%蔗糖溶液的质量百分率。即使糖的种类不同,只要浓度相同,它们各自的相对密度就会非常接近。 例如每100mL含糖量为10g的糖液,相对密度(20/4℃)几乎都等于1.0386,因此,糖液密度计可用于测定任何糖溶液的浓度。 为了准确起见,每支糖度计的标度范围以10°糖度(即浓度变化为10%)为宜。 波美计标度由于能转化为密度读数,所以也可用以检测糖水浓度,但从该表上不能直接读得糖液浓度百分率,需要进行转换。 纯糖溶液内可溶性固形物全为糖类,故能测定糖液浓度,使用时要注意温度的校正。 Brix波美度是以100克蔗糖水溶液中所含的蔗糖含量为标度。如果样品所含的可溶性固体分的主要成分为砂糖,BRIX值可叫做糖度。如果测量包含糖以外的可溶性固体的样品,BRIX值可叫做样品中可溶固体的综合浓度。

常用消毒方法 1、酒精 量取790毫升95%酒精加蒸馏水定容1000毫升为75%酒精。 皮肤、温度表、器械表面。不使用伤口和黏膜。杀菌效率90% 2、甲醛溶液 房间、器械、衣服等消毒,不适用食品场所消毒。 50---250毫升37—40%福尔马林,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即2—10%浓度甲醛溶液。10%甲醛溶液用于熏蒸,熏蒸直接加热或者加入高锰酸钾。密闭6—24小时。 甲醛气体熏蒸: 用量18毫升/立方米,加3—6倍水,煮沸。 加入高锰酸钾量相当于福尔马林40—50%。漂白粉用量相当于福尔马林的60—80%,使用时加入相当于福尔马林50%的水。密闭12—24小时。 加热法 2 5—50毫升/立方米,可杀死芽孢。 福尔马林—高锰酸钾40毫升-----30克高锰酸钾/立方米 漂白粉法20毫--------20克/立方米 熏蒸24小时后方可进入。刺激性、毒性 3、漂白粉 0.5—5%地面或物体表面。腐蚀金属及织物,刺激皮肤。用于芽孢10—20%,1000毫升/平方米,1—2小时。

医用熏蒸治疗仪产品技术要求hys

2.性能指标 2.1外观与结构 2.1.1治疗仪外形应端正、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无明显伤痕、裂纹、锋棱、毛刺。 2.1.2治疗仪上的文字标志清晰、准确、牢固。 2.1.3治疗仪各操作机构应灵活、可靠,紧固件应无松动。 2.1.4治疗仪的脚轮中,应至少有两个具有掣动装置。 2.2熏蒸温度 2.2.1应有传感器测量皮肤温度及实时显示装置,传感器精度不低于±1℃。 2.2.2皮肤温度超过45℃时,治疗仪应有声和光的提示。 2.2.3蒸汽输出口应有防烫伤的装置和警示。 2.3熏蒸时间 治疗仪的熏蒸时间范围为 5~35min 可调,允差为±30s;当完成熏蒸时间时,治疗仪应停止输出蒸汽,并有声或光的提示信息。 2.4防干烧功能 治疗仪应具有防干烧功能,当药液加热器中的药液<380mL 时,治疗仪应停止加热,并有声或光的提示信息。 2.5加热容器压力调节功能 当治疗仪加热容器内的气压大于100kPa±10kPa时,加热容器的减压阀自动开启,进行减压。 2.6安全保护功能 2.6.1治疗仪应具有两路独立的超温保护装置。 2.6.2当治疗仪检测到熏蒸部位皮肤温度超过45℃±2℃时,第一路保护装置应启动,治疗仪应停止加热,并有声和光的提示信息;当温度降到42℃以下后可以恢复加热。如果第一路保护装置失效造成患者皮肤温度超过50℃±2℃时,第二路保护装置应立即启动,机器应立即停止加热。2.7预热功能 治疗仪具有药液预热功能,治疗仪的预热温度为90℃,精度为±3℃,当预热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治疗仪自动切换到保温工作模式,治疗仪的保温指示亮起。

2.8蒸汽输出头升降功能 治疗仪蒸汽输出头具有升降功能,升降范围不窄于 0~140mm。 2.9熏蒸性能 2.9.1药箱容量 药箱容量不少于 3500mL。

硫磺熏蒸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硫磺熏蒸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温室大棚在冬季和早春、晚秋运行时,为了减少散热,降低加温成本,经常长时间关闭通风窗,以减少室内外空气交换。其直接的后果是温室通风条件差,室内空气湿度高,使得室内病害的发生量急剧增加。为了控制病害,又不得不频繁地使用各种农药,甚至不惜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大量、频繁使用农药一方面使室内病菌可能产生抗药性,使用药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另一方面,也极易引起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给产品的安全性造成隐患。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绿色无公害无污染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和行业对使用农药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使用无公害、无残留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一、硫磺熏蒸器工作原理 硫磺是一种最古老的杀虫剂,甚至在古希腊,人们就使用硫磺防治害虫,它具有杀虫、杀螨和杀菌作用,对白粉菌科的真菌孢子和螨类具有选择毒性,对白粉病、黑斑病、灰 霉病等真菌性病菌害及蚜虫、白粉虱、蓟马、潜叶虫、红蜘蛛等虫害均有 很好的防治效果。 硫磺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是将高纯度的硫磺粉末(有的做成饼状)用电 阻丝或灯泡加热直接升华成气态硫,均匀分布于相对密封的温室大棚内, 抑制室内空气中及作物表面病虫的生长发育,同时在作物各个部位形成一 层均匀的保护膜,可以起到杀死和防止病原菌侵入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 作物,保证其正常生长的作用。 图1 硫磺熏蒸器外形使用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没有固态的硫磺洒落到作物表面,在花、果和叶片上没有残留,尤其对于一些低矮及生长茂密的作物,能够使药剂均匀分布于叶片背面,特别是对栖息在叶背的蚜虫及易于飞散的白粉虱的防治效果更好。同时,该方法较喷雾施药,还不会增加温室内湿度,可有效避免高湿病害的发生。所以,被认为是一种不带残留的作物病虫害药物防治方法,尤其用于防治作物白粉病,更是一种有效的环保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19 ℃~26 ℃范围内,硫磺蒸发量达5 g/h~10 g/h,室温在30 ℃时硫磺蒸发量可达12 g/h,它能在短时间(约3h~4h)内使硫磺达到白粉病菌致死浓度,从而有效地预防治白粉病。 二、硫磺熏蒸器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作为预防性熏蒸时,可5天~7天熏蒸一次,每次熏蒸(指熏蒸器工作时间,下同)1h~1.5h。作为治疗性熏蒸时,在病害发生初期,可每隔3~5天连续熏蒸两次,每次熏蒸2h~3h;感病较重时,应每天熏蒸2h~3h;感病严重时,熏蒸时间可延长到每天8h,连续熏蒸不超过3天,然后恢复到2h~3h熏蒸时间,同时要根据植株长势、感病状态、温湿度、自然条件等不同情况,加强管理、合理控制熏蒸时间,并配合使用杀菌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