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优质参考)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优质参考)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优质参考)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优质参考)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全网发布:2014-07-26 23:29 发表者:孙炜 10738人已访问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发展缓慢,可持续数年,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10%的患者有明显症状。症状常见关节疼痛、发热、肿胀、活动受限,晨起关节僵直比较明显,但持续时间短,少于20分钟。骨关节炎通常只影响某些关节,如手、髋关节、膝关节和脊椎,若发生外伤,则可影响至腕关节、肘关节或踝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发病于25-50岁之间,可以突然发生,从双侧小关节开始,导致关节发红、发热、肿胀,晨起关节僵直且持续时间长,可达几个小时。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累及多个关节,包括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经常导致疲劳和体重下降。

骨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都是慢性关节疾病全身性疾病,大小关节均可受累,但二者仍有本质上的不同,必须加以区别。

1、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发,而骨关节炎以50岁以后多发。

2、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变为滑膜炎,而骨关节炎主要为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和骨质增生。

3、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近端指间关节,而骨关节炎主要累及膝、髋、脊柱及远端指关节。

4、类风湿性关节炎呈持续性、对称性和进行性关节炎,不经治疗很少自行缓解;骨关节炎是非对称性关节炎,其病程长、致残率高。

5、类风湿关节炎有类风湿结节,骨关节炎常见赫伯登结节、布夏尔结节。

6、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僵可达1小时以上,骨关节炎患者的晨僵持续时间不足半小时。

7、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达75%,骨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呈阴性。

骨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区别

全网发布:2011-06-23 22:11 发表者:王逢贤 6312人已访问

骨关节炎(OA)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区别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骨关节炎和类风关的病人,在患病早期,存在一些类似点,然而其病理、症状、治疗、预后均明显不同,总结一下:

1、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骨性关节炎是软骨退行性变(原发或继发),类风湿关节炎则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病理不同:骨性关节炎主要病变在软骨,出现软骨退行性变,继发性滑膜炎,骨质增生形成骨赘,较重时引起软骨下骨囊性变、破坏;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病变在滑膜,滑膜形成的血管翳逐渐侵蚀到软骨及骨组织引起骨破坏。

3、发病年龄不同:骨性关节炎在老年发病大于55岁年龄组发生率高达80%,与年龄、性别、肥胖等有密切关系,50岁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0岁后女性高于男性;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发病年龄在20~45岁,以青壮年为多,男女之比为1∶2~4;

4、最常受累的关节不同:骨性关节炎常侵及远端指间关节,周围少有炎症表现,其次为负重关节,而腕、掌指关节极少受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受累的关节是掌指关节、腕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而很少累及远端指间关节;

5、对全身的影响不同:骨性关节炎一般只局限在骨、关节,除由于骨增生压迫神经和血管的继发症状外,不直接影响其它脏器,类风湿关节炎则除关节外,可以累及全身许多脏器,如肺脏、肝脏、心脏等;

6、临床表现不同:骨性关节炎起病缓慢,逐渐加重,晨僵时间短(小于30分钟),不出现皮下结节;RA中一部分患者呈急性发作,晨僵时间大于30分钟,可出现皮下结节。

7、两病X线表现不同:骨性关节炎呈现骨赘,可见关节间隙变窄;RA呈软组织肿胀,骨质侵蚀、关节变形或半脱位。

8、实验室检查不同:骨性关节炎一般无特异性的血液学变化,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出现包括类风湿因子在内的许多自身抗体;

9、滑膜病理表现不同:滑膜炎的特征为滑膜细胞肥大、增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RA滑膜形成典型的血管翳。

10、遗传学不同:骨性关节炎与HLA中的各个位点无显著相关性,而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与HLA—DR4有一定相关性;

11、用药及治疗反应不同: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慢作用药,细胞毒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只在疼痛时应用.而骨性关节炎则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慢作用药及细胞毒药对骨性关节炎无效,甚至有害。

关节炎也是分为好多种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很难区分开来,其中最容易造成混淆的是骨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尽管两种疾病的症状都有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和关节变形可是它们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疾病无论是在病理特征、发病年龄、发病部位还是治疗手段都是完全不同的。这两种疾病同属于关节炎,那么他们的发病原因和症状有什么区别呢?长沙年轮骨科医院专家来为您悉心讲解。

骨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都是全身性疾病,全身关节均有可能受累,但是二者属于两种不同的疾病,必须加以区别。

1、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近端指间关节,而骨关节炎主要累及远端指关节

2、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变为滑膜炎,而骨关节炎主要为关节软骨变性和增生。

3、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发,而骨关节炎以50岁以后多发

4、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僵1小时以上,骨关节炎患者不足半小时。

5、类风湿性关节炎呈持续性、对称性和进行性关节炎,不经治疗很少自行缓解,而骨关节炎症短暂,休息后可减轻或自行缓解。

6、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达75%,而骨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阴性。

7、类风湿关节炎有类风湿结节,骨关节炎则没有。

8、类风湿关节炎患X线检查以节软骨破坏为主,而骨关节炎患者以增生为主。

治病讲究的是对症下药,只有在了解了患者的病情,确诊患有何种疾病以后才能对症下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止是医生如此,患者自己也要对自身的病情有准确的判断,听取医生的建议,切不可贸然尝试他人之方,错误用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长沙年轮骨科医院专家再次提示:病有相似,方有不同,患者不要自行盲目用药。

如何看待中医中药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全网发布:2012-07-13 12:40 发表者:杨铁生 5514人已访问

在临床实践中,在我的门诊患者中,在我的病人咨询中,常常有人问:担心西药的副作用,可否用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或者说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有很多。西药中就有几类药,这些在其他文章中会有叙述。客观的讲,应该说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有一定疗效的。如雷公藤、正清风痛宁(青风藤)、帕夫林(白芍总甙)、尪痹颗粒、寒湿痹颗粒等等,这些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可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下降,但能否防止关节破坏、缓解病情进展,缺乏严格的临床观察。因此不能以中医药代替慢作用的抗风湿药,以免延误治疗。另外,社会上的许多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往往宣传不切实际,夸大其词。还有一些中药中加有激素蒙蔽患者。对此患者应引起注意。中医看病讲究辩证施治,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开方施治。当然中医中药配合西医西药调节人体免疫状态是有利治疗的。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是需要好好挖掘的。只是目前做得有所欠缺。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区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 类风湿的概念须与风湿相区别。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科技医疗发展,人们对类风湿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病名是1858年由英国医生加罗德首先使用的。1896年舍费尔和雷蒙将该病定为独立的疾病,

同年斯蒂尔对儿童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了详细的描述。1931年塞西尔等人发现类风湿病人血清与链球菌的凝集率很高,1940年瓦勒发现类风湿因子。1945年卡维尔蒂、1961年斯勒芬分别提出类风湿发病机理的自身变态反应理论,并得到确定。1941年美国正式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名。目前,除中、英、美三国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名外,法国、比利时、荷兰称之为慢性进展性多关节炎;德国、捷克和罗马尼亚等称之为原发性慢性多关节炎;前苏联称之为传染性非特异性多关节炎;日本则称之为慢性关节风湿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其分类】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 (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5)有皮下结节;(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凡符合上述7项者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4项者为肯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3项者为可能的类风湿性关节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 护理方案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寒湿痹阻证:膝关节冷痛重着,伸屈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二)气滞血瘀证:膝部痛剧烈,痛有定处,关节僵硬,屈伸活动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三)肝肾亏虚型:膝部疼痛缠绵日久,重复发作,乏力,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舌质淡胖。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膝关节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膝关节活动情况、膝关节形态、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2.体位护理: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膝关节下可垫软枕。恢复期,下床活动时可住双拐,减轻关节负重。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更不要盲目地做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抖晃膝关节等运动。 3.做好膝关节保暖,防止受凉。 4.遵医嘱膝部予中药贴敷、中药热熨、拔火罐、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5.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常见穴

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二)膝关节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关节活动度,对屈伸不利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它意外事件发生。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 3.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患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疮。 4.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5.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低频脉冲、中频脉冲、红外线等;或采用中药热熨、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推拿治疗与自主功能锻炼的护理 1.治疗前告知患者整复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治疗后注意观察患者关节疼痛、活动度、是否肿胀等情况。 3.卧床休息,膝关节不能伸直者可在膝下垫软垫,增加患者舒适度。 4.指导患者进行自主功能锻炼:坐位或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肌肉,足向头部背屈,同时绷紧小腿肌肉,每次坚持三四秒,每分钟做10次,连续做三四分钟。每天可做三四遍。

骨性关节炎的八大误区

骨性关节炎的八大误区 骨性关节炎,亦称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增生。本病虽不像肿瘤那样威胁病人生命,致残率不像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那样高,但其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不能低估。据报道,美国约有二千万骨性关节炎病人,是致残重要原因之一。65岁以上老人7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其中46%丧失部分关节功能及劳动能力,足见其危害性之大。 1盲目服中药治疗 在人们传统的中医理念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骨性关节炎因为有关节疼痛,所以往往归为痹证。这种痹证通常是指外部环境,如寒冷、潮湿等原因导致的关节疾病,所以也有人认为是“老寒腿”。但现代医学却认为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远远超出了痹证的范围,而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关节软骨的损害。如果不充分认识这一点,盲目地服中药治疗,则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中药并非没有毒性,一些治疗风湿病的活血化瘀、通筋活络的中药常有以毒攻毒的作用,对肝、肾功能等会有损害。 曾有患者自行服用藤类植物治疗关节痛,结果发生急性肾衰竭。长期盲目治疗还会延误病情,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盲目按风湿治疗 因为许多风湿病均有关节疼痛,所以患者常常在没有确诊之前就主观认为只要有关节痛就是风湿病,按风湿病到处求医。骨性关节炎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病例屡见不鲜。曾有这样一个患者,他是一位来自四川的老年男性,数十年双手小关节疼痛,关节逐渐膨大、变形。他四处求医,长期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没有效果。 原来老人是一位酱菜厂的工人,由于工厂机械化程度低,腌咸菜需手工操作,这样一干就是几十年,终因过度劳作致关节磨损。后来他查了类风湿因子,是阴性;还拍了双手X片,符合骨性关节炎的改变,最后确诊为骨性关节炎。如果这位患者继续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那将会病上加病。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是长期的,患者需应用非激素类抗炎药止痛,还要应用控制病情的药物。这些药物除了治病作用以外,还有许多不良反应,如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对肝、肾的毒性作用等。 3盲目服"软化骨刺"药物 许多患者往往有病乱投医,为了急于解除病痛,到处寻找消除骨刺的药物,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如上所述,骨刺就是增生的骨质,是关节软骨退化后产生的,所以骨刺也是骨头。骨头怎么能够通过药物消除呢?世上不可能有这种神药。设想,如果有一种药物能溶解骨质,那么这种药物将会给人体带来何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呢?所以药物能软化骨刺完全是一种误导,万万不可相信。 4盲目补充微量元素(钙、锌等) 补充微量元素对病情有一定帮助,如补钙对骨质疏松有益处。但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并非是缺微量元素,所以补充微量元素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 5长期仅对症治疗 为了减轻病痛,对症治疗是需要的。但一般是暂时和短期的治疗方法,而许多患者却长期服用非激素类抗炎药对症治疗。这类药物对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比较熟悉,可能也常选用,如消炎痛、扶他林、布洛芬、芬必得等。这类药物无疑在减轻病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们也有许多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归纳起来,这些药物对本病的正、负面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⑴可以减轻关节疼痛,缓解症状,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即只治标,不治本,因为这类药 物不能控制病情发展。故非激素类抗炎药不可长期单独应用。 ⑵有较多药物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溃疡和出血,血液、神经系统影响及股

(完整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の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 膝关节の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关节炎の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

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の分级 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の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 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 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四)鉴别诊断

内科学(第七版)风湿性疾病第十章 骨关节炎

---------------------------------------------------------------最新资料推荐------------------------------------------------------ 内科学(第七版)风湿性疾病第十章骨关节炎 第十章骨关节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0A) ,也杯退仃性关节病、骨质增生、骨关节病,是由于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以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分类】按有否明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特发性) 和继发性() A;按关节分布可分为局限性和全身性 0A;按是否伴有症状可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放射学) OA。 本章主要讨论原发性症状性 OA。 【流行病学】患病率和年龄、性别、民族以及地理因素有关。 如 45 岁以下女性患病率仅2%,而 45~65 岁则为 30%, 65 岁以上达 68%。 55 岁以下男女受累关节分布相同,而高龄男性髋关节受累多于女性,手 OA 则女性多见。 黑人 OA 比白人多见,中国人髋关节 OA 患病率低于西方人。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 病因可能与患者自身易感性,即一般易感因素,以及导致特殊关节、部位生物力学异常的环境因素,即机械因素有关。 1 一般易感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高龄、肥胖、性激素、骨密度、过度运动、吸烟以及存在其他疾病等。 1 / 11

2 机械因素如创伤、关节形态异常、长期从事反复使用某些关节的职业或剧烈的文体活动等。 (二) 发病机制对本病发病机制的了解还不充分。 过去认为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关节软骨消耗磨损,或者所谓退行性变所致。 但这种观点不能解释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近年来对软骨的结构、生化组成以及代谢变化的认识增多,加以软骨细胞培养、 OA 动物模型的研究,现认为本病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有: ①软骨基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失调;②软骨下骨板损害使软骨失去缓冲作用;③关节内局灶性炎症。 【病理】关节作为一个器官, OA 除了软骨,还可累及滑膜、关节囊和软骨下骨板。 其主要病理特点为修复不良和关节结构破坏。 (一) 关节软骨软骨变性为本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也是 OA 最基本的病理改变。 初起表现局灶性软化,表面粗糙,失去正常弹性,继而出现小片脱落,表面有不规则小凹陷或线条样小沟,多见于负荷较大部位,如膝和髋。 进一步出现微小裂隙、糜烂、溃疡,软骨大片脱落可致软骨下骨板裸露。

风湿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的概论 【概念】 风湿病是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风湿病并不仅限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中最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有四大类,即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骨关节炎和晶体性关节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简称结缔组织病,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特点 1、属于自身免疫病; 2、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 3、病变累及多个系统,包括肌肉、骨骼系统; 4、异质性,即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甚大; 5、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 6、疾病多为慢性病程,逐渐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SLE、硬皮病、多肌炎、重叠综合征、血管炎病 2、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Relter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3、退行性病:骨关节炎(原发性、继发性)

4、与代谢和内分泌相关的:痛风、假性痛风、马方综合征、免疫缺陷病 5、和感染相关的风湿病: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 6、肿瘤相关的风湿病:滑膜瘤、滑膜肉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 7、神经血管疾病:神经性关节病、压迫性神经病变、雷诺病 8、骨与软骨病变:骨质疏松、骨软化、肥大性骨关节病、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骨炎 9、非关节性风湿病:关节周围病变、椎间盘病变、特大性腰痛、精神性风湿病 10、其他有关节症状的疾病:周期性风湿病、间歇性关节积液、药物相关的风湿综合征、慢活肝 风湿性疾病的病理特点 病名炎症性非炎症性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变性 系统性硬化症皮下纤维组织增生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 强直性脊柱炎附着点炎 干燥综合征唾液腺炎、泪腺炎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小血管炎

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症(退行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 木,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包括西医学中退行性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月1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其诊断依据为:“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临床表现以大关节疼痛,以关节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舌质偏暗,舌苔薄,脉滑或弦为次症。多见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改变。”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于基本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4)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 (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勃稠,wBc<2000个/ml;(4)中老年患者(多40岁); (5)晨僵感30min、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6)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三、辨证分型 1、风寒湿痹 (1)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 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2)痛痹:肢体关机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 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 脉濡缓。 2、风湿热痹: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活多个关节,活动 不便,局部烧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 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 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活黄腻,脉滑数活浮数。 3、痰瘀痹阻:痹阻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活关节肌 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玩麻活重着,活关节僵硬变 性,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活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骨性关节炎总结

骨性关节炎总结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常说的老年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都是指的这种病。骨性关节炎以关节疼痛为特征,有时关节肿胀,甚至关节功能障碍。骨性关节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多数是50岁以上的病人。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该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比如透明质酸关节注射、中西医结合治疗、钻孔减压术等。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在缓解关节疼痛、提高疗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通过综合治疗及科学的关节保养,多数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病痛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因此,骨性关节炎患者要积极接受正规治疗。另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关节的病理、生理等医学知识,知道怎样科学地保养关节。这样,不仅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还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关节功能,增强关节软骨的营养,延缓关节进一步退变。 骨性关节炎病理病因 骨性关节炎的病因

骨性关节炎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最常见,又称特发性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有人提出骨性关节炎是滑膜关节对各种刺激(包括衰老)所进行的修复过程。继发性骨性关节炎也很常见,常继发于关节畸形、关节损伤、关节炎症或其它伤病,又称创伤性关节炎。尽管对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明确以下许多因素可以造成关节软骨破坏:1、个体因素:骨性关节炎男女均可受累,但以女性多见,尤其是闭经前后的妇女。从中年到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多年积累性劳损,导致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肥胖和粗壮体型的人中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为体重超重,关节负重增加,促成本病发生。 2、饮食因素:关节软骨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从关节液中吸取。营养不良可导致和加重本病的进展。 3、免疫学异常:关节软骨原是一个无血管的封闭的屏障,软骨组织大多处于机体自身免疫监视系统相隔离的状态,在原发性骨关节炎病人的滑膜中,可见少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见大量具有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的滑膜细胞增生。骨关节炎可能是一种依赖 T细胞的局部炎症反应过程。有学者在骨性关节炎的髋关节软骨表层发现了IgG、IgM和IgC,这种病人中产生多发性关节炎的频率较高。

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检查受累关节可见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以延缓病变的进程。消炎镇痛药物可减轻或控制症状,关节腔内注射是轻中度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式。对晚期病例,在全身情况能耐受手术的条件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目前是公认的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本病常见于老年人,但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 骨质疏松症的表现主要为疼痛,身材变矮,骨折。严重骨痛可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无规律,牙齿过早脱落,茶饭不思,痛苦异常。骨折发生率高。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并发骨折者高达12%。轻者可使活动受限,重者须长期卧床,给社会和家人造成很大负担。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可达10%~20%。 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它常常是默默无声、悄悄的发生。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加,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常常丢失达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奏效。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全网发布:2014-07-26 23:29 发表者:孙炜 10738人已访问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发展缓慢,可持续数年,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10%的患者有明显症状。症状常见关节疼痛、发热、肿胀、活动受限,晨起关节僵直比较明显,但持续时间短,少于20分钟。骨关节炎通常只影响某些关节,如手、髋关节、膝关节和脊椎,若发生外伤,则可影响至腕关节、肘关节或踝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发病于25-50岁之间,可以突然发生,从双侧小关节开始,导致关节发红、发热、肿胀,晨起关节僵直且持续时间长,可达几个小时。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累及多个关节,包括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经常导致疲劳和体重下降。 骨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都是慢性关节疾病全身性疾病,大小关节均可受累,但二者仍有本质上的不同,必须加以区别。 1、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发,而骨关节炎以50岁以后多发。 2、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变为滑膜炎,而骨关节炎主要为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和骨质增生。 3、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近端指间关节,而骨关节炎主要累及膝、髋、脊柱及远端指关节。 4、类风湿性关节炎呈持续性、对称性和进行性关节炎,不经治疗很少自行缓解;骨关节炎是非对称性关节炎,其病程长、致残率高。 5、类风湿关节炎有类风湿结节,骨关节炎常见赫伯登结节、布夏尔结节。 6、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僵可达1小时以上,骨关节炎患者的晨僵持续时间不足半小时。 7、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达75%,骨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呈阴性。 骨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区别 全网发布:2011-06-23 22:11 发表者:王逢贤 6312人已访问 骨关节炎(OA)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区别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骨关节炎和类风关的病人,在患病早期,存在一些类似点,然而其病理、症状、治疗、预后均明显不同,总结一下: 1、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骨性关节炎是软骨退行性变(原发或继发),类风湿关节炎则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病理不同:骨性关节炎主要病变在软骨,出现软骨退行性变,继发性滑膜炎,骨质增生形成骨赘,较重时引起软骨下骨囊性变、破坏;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病变在滑膜,滑膜形成的血管翳逐渐侵蚀到软骨及骨组织引起骨破坏。

(完整版)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 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行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包括西医学中膝 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 年1 月1 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其诊断依据为: “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临床表现以大关节疼痛,以关节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舌质偏暗,舌苔薄,脉滑或弦为次症。多见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改变。”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于基本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4)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 年版)》中的诊断标准: (1)近1 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 ( 3)关节液(至少 2次)清亮、勃稠, wBc<2000个/ml; (4)中 老年患者 (多 40岁); (5)晨僵感 30min 、活动时有骨摩擦音 ( 感) 。 ( 6)综合临床、实验室及 X 线检查,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辨证分型 风寒湿痹 ( 1) 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 肢体多个 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 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 2) 痛痹:肢体关机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 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 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3) 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 关节活动不 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 脉濡缓。 风湿热痹: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活多个关节,活动 不便,局部烧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 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 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活黄腻,脉滑数活浮数。 痰瘀痹阻:痹阻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活关节肌 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玩麻活重着,活关节僵硬变 性,屈伸不利,舌 质紫暗活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三、 1、 2、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寒湿痹阻证:膝关节冷痛重着,伸屈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 (二)气滞血瘀证:膝部痛剧烈,痛有定处,关节僵硬,屈伸活动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三)肝肾亏虚型:膝部疼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舌质淡胖。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膝关节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膝关节活动情况、膝关节形态、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2.体位护理: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膝关节下可垫软枕。恢复期,下床活动时可住双拐,减轻关节负重。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更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抖晃膝关节等运动。 3.做好膝关节保暖,防止受凉。 4.遵医嘱膝部予中药贴敷、中药热熨、拔火罐、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5.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二)膝关节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关节活动度,对屈伸不利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

他意外事件发生。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 3.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患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疮。 4.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5.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低频脉冲、中频脉冲、红外线等;或采用中药热熨、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推拿治疗与自主功能锻炼的护理 1.治疗前告知患者整复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治疗后注意观察患者关节疼痛、活动度、是否肿胀等情况。 3.卧床休息,膝关节不能伸直者可在膝下垫软垫,增加患者舒适度。 4.指导患者进行自主功能锻炼:坐位或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肌肉,足向头部背屈,同时绷紧小腿肌肉,每次坚持三四秒,每分钟做10次,连续做三四分钟。每天可做三四遍。 (二)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术前2天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3)对于吸烟者劝其戒烟,预防感冒;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4)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及交叉配血等。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 详细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楚向东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根据60岁以上的成人中总计有10%~15%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此病与心血管疾病、创伤并列前3位,每年需手术治疗者达几十万人。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随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结合实际,在祖国医学中积极探讨、寻找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很有意义。目前该病的中医药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针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我院有自己一些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并由此浅谈一点中医治疗本病的策略。 一、病因病机认识 1.肝肾亏虚为本 祖国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但是我们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痹症,严格意义上讲应跳出“痹症”的范畴,因为膝骨性关节炎是因“虚”致病,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而并非风寒湿侵袭。这和一般痹症有着本质的区别。膝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非常高。这是因为人进入中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一方面,肝肾亏虚,气血不能化精生髓而充骨养骨,致使骨本身发生退变;另一方面,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易于侵入,留滞经络关节而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经脉闭阻,闭阻不通,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或关节积液,久则骨质畸形。所以我们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亏损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 2.瘀血痹阻为标 我们认为瘀血痹阻是是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贯穿始终的特征性病机。那么瘀血是怎么来的呢,瘀血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肝肾亏虚,气血生化无源,精亏血少,筋脉空虚,同时肾阳虚衰失去温煦推动作用,经脉滞涩,血气运行不畅形成瘀血。2、风寒湿侵袭,寒性凝滞,主收引,寒邪入经,则经脉滞涩,气血不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就是一种常见得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与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 膝关节得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关节炎得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与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与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

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得分级 根据Kellgren与Lawrecne得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 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 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四)鉴别诊断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の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 膝关节の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关节炎の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

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の分级 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の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 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 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四)鉴别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区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区别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 类风湿的概念须与风湿相区别。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科技医疗发展,人们对类风湿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病名是1858年由英国医生加罗德首先使用的。1896年舍费尔和雷蒙将该病定为独立的疾病,同年斯蒂尔对儿童型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了详细的描述。1931年塞西尔等人发现类风湿病人血清与链球菌的凝集率很高,1940年瓦勒发现类风湿因子。1945年卡维尔蒂、1961年斯勒芬分别提出类风湿发病机理的自身变态反应理论,并得到确定。1941年美国正式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名。目前,除中、英、美三国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名外,法国、比利时、荷兰称之为慢性进展性多关节炎;德国、捷克和罗马尼亚等称之为原发性慢性多关节炎;前苏联称之为传染性非特异性多关节炎;日本则称之为慢性关节风湿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其分类】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 (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5)有皮下结节;(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凡符合上述7项者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4项者为肯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3项者为可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标准不足2项而具备下列标准2项以上者(a.晨僵;b.持续的或

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 [概述]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在中年以后多发。国内的初步调查显示,骨性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为15%,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则达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性关节炎。该病的最终致残率为53%。临床上以关节肿痛、骨质增生及活动受限最为常见。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无地域及种族差异。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关节积液及骨性肥大,可伴有活动时的骨擦音、功能障碍或畸形。 (1)关节疼痛及压痛本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局部的疼痛和压痛。负重关节及双手最易受累。一般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导致活动受限。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关节肿胀早期为关节周围的局限性肿胀,但随病情进展可有关节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后期可在关节周围触及骨赘。 (3)晨僵患者可出现晨起时关节僵硬及黏着感,经活动后可缓解。本病的晨僵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 (4)关节摩擦音主要见于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由于软骨破坏,关节表面粗糙,出现关节活动时骨摩擦音(感)、捻发感,或伴有关节局部疼痛。 2、不同部位的骨性关节炎 (1)手以远端指间关节受累最为常见,表现为关节伸侧面的两侧骨性膨大,称赫伯登(Heberden)结节。而近端指间关节伸侧出现者则称为布夏尔(Bouchard)结节。可伴有结节局部的轻度红肿、疼痛和压痛。第一腕掌关节受累后,其基底部的骨质增生可出现方形手畸形,而手指关节增生及侧向半脱位可致蛇样畸形。 (2)膝关节膝关节受累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危险因素有肥胖、膝外伤和半月板切除。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严重病例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 (3)髋关节髋关节受累多表现为局部间断性钝痛,随病情发展可成持续性疼痛。部分患者的疼痛可以放射到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臀部。髋关节运动障碍多在内旋和外展位,随后可出现内收、外旋和伸展受限。 (4)脊柱颈椎受累比较常见。可有椎体、椎间盘以及后突关节的增生和骨赘,引起局部的疼痛和僵硬感,压迫局部血管和神经时可出现相应的放射痛和神经症状。颈椎受累压迫椎-基底动脉,引起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腰椎骨质增生导致椎管狭窄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以及马尾综合征。 (5)足跖趾关节常有受累,除了出现局部的疼痛、压痛和骨性肥大外,还可以出现拇外翻等畸形。 3、特殊类型的骨性关节炎 (1)原发性全身性骨关节炎以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和第一腕掌关节为好发部位。膝、髋、跖趾关节和脊柱也可受累。症状呈发作性,可有受累关节积液、发热等表现。可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将其分为两类:①结节型以远端指间关节受累为主,女性多见,有家族聚集现象。②非结节型以近端指间关节受累为主,性别和家族聚集特点不明显,但常反复出现外周关节炎。重症患者可有血沉增快及C反应蛋白增高等。 (2)侵蚀性炎症性骨关节炎常见于绝经后的女性,主要累及远端及近端指间关节和腕掌关节。有家族倾向性及反复急性发作的特点。受累的关节出现疼痛和触痛,最终导致关节的畸形和强直。患者的滑膜检查可见明显的增生性滑膜炎,并可见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和血管翳的生成。X线可见明显的骨赘生成和软骨下骨硬化,晚期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