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州市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德州市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德州市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目录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与示范应用现状 (1)

1.1 产业规模迅速膨胀 (1)

1.2 推广应用力度不断加大 (1)

1.3 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2)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

2.1 指导思想 (2)

2.2 基本原则 (3)

2.3 目标任务 (3)

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4)

3.1 新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 (4)

3.2 太阳能LED灯照明示范应用 (5)

3.3生物质能清洁高效利用 (6)

3.4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6)

3.5智能电网建设 (6)

四、实施途径 (6)

4.1增强产业支撑能力 (6)

4.2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7)

4.3制定完善相关政策 (7)

4.4创新示范推广模式 (7)

五、保障措施 (8)

5.1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8)

5.2完善扶持政策措施 (8)

5.3健全完善推进机制 (8)

5.4营造舆论引导体系 (8)

六、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9)

七、效益分析 (10)

7.1经济效益 (10)

7.2环境效益 (11)

7.3社会效益 (11)

附件1:德州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 (12)

附件2: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项目 (15)

附件3:德州市生物质能发电示范项目 (17)

为促进各类新能源技术在全市的规模化应用,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德州市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规划的复函》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与示范应用现状

1.1 产业规模迅速膨胀。近年来,德州以太阳能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已形成以皇明、通裕、中大贝莱特、齐鲁客车、龙力等为骨干的企业群和太阳能、风电装备制造、地源热泵、电动汽车、生物质能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领域,真空管热水器、高效无机超导传热元件、菲涅尔透镜等多项产品产量居全国、全省前列,先后获得“中国太阳城”、“中国太阳谷”、“国家火炬计划德州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首批“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2009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能源产业城市”等称号。2010年新能源及配套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30.7%。

1.2 推广应用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德州市通过大力实施“百万屋顶”、“千村浴室”、“5555”光电示范等工程,以太阳能为重点的新能源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中心城区新建建筑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达到95%,全市城镇住宅小区达到50%,位列全省、全国前列。到2010年中心城区太阳能热水器建筑应用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集热器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启动实施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德州市金紫荆住宅小区33KW光伏发电系统已投入运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皇明集团微排大厦、皇明工程技术学院列入了国家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中国节能环保集团1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已并

网发电。2010年12月,德州市经济开发区被列入国家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总装机容量达到50MW。同时,大力实施太阳能与LED结合照明示范工程,太阳能路灯安装里程已达到102公里,安装各类太阳能灯12000余盏。

1.3 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目前,德州拥有太阳能产品专利600多项,承担国家863等太阳能科研课题20多项,全球首个顶级太阳能科研机构—国际太阳能技术科学院也落户德州。由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中国太阳谷”,汇集了全球高端太阳能核心技术,每年有500多项新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研发及生产基地。目前,全市真空管热水器、高效无机超导传热元件、菲涅尔透境、太阳能定日镜、太阳能自动化设备五项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1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清洁高效、多能互补、先进适用、综合协调”的原则,充分依托中国太阳城和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等城市品牌效应,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和产业发展高地。

2.2 基本原则

1.开发利用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成熟适用技术,扩大新能源应用范围,减少常规能源消耗,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重视应用先进成熟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又要重视研发具有发展前景的关键核心技术,筹划长远发展战略,为新能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3.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和落实新能源相关扶持政策,支持新能源技术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新能源推广应用的体制机制模式。

4. 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资源和技术比较优势,加快膨胀新能源产业整体规模,为示范推广提供强有力地产业支撑。同时,充分利用示范推广带来的市场需求,促进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3 目标任务。充分利用全市可再生能源资源,积极探索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采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各类新能源技术在供电、用热、供暖和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城市用能中的比重。到2015年,使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城市能源消费的8%左右。具体目标如下:

1、太阳能光热利用:到2015年,德州城区太阳能集热器保有量达到100万平方米,人均太阳能集热面积达到1.12平方米,新增太阳能建筑应用面积550 万平方米;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25万千瓦,每万人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74千瓦。

2、太阳能光电利用:到2015年,德州城区太阳能光伏系统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7.5万千瓦,每万人太阳能光伏系统装机容量达到2134千瓦。

3、太阳能照明系统:到2015年,全市累计推广LED灯6万盏,总功率达到2万千瓦。

4、地热能利用:到2015年,德州城区利用地热供热供冷面积达到620万平方米,占供热供冷总面积的18.5%。

5、新能源汽车:到2015年,在全市公交、出租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规模达到2000辆。

6、生物质利用:到2015年,全市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90兆瓦。

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3.1 新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根据全市城市综合体产业布局和城区建筑发展规划,到2015年德州城区将全面形成集行政、文化、商业等大型公共设施和居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高端综合区。围绕紧密结合城市综合体建设提升新能源示范应用的规模和水平,规划期内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3.1.1 太阳能光热、水源地源热泵建筑应用领域。在全市范围内鼓励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对热能消耗大、占地面积大的公益建筑、工业厂房和商业建筑,逐步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低层、多层居住建筑设计应用屋顶镶嵌式太阳能热水系统,12层以上高层居住建筑要设计应用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或采用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着力在太阳能高温热发电、采暖制冷、海水淡化等高端技术开发上取得突破,逐步建设太阳能中高温利用示范项目。同时,在德州城区重点选择一

定数量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或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采用浅层土壤源和地表水源等热泵技术,建设冷热联供的新能源示范项目。未来五年,规划建设30个太阳能、地源热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面积750万平方米。

3.1.2 光电建筑一体化领域。太阳能光伏电站重点支持装机容量300千瓦以上,在居住建筑、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上采用太阳能屋顶、光伏幕墙等方式,与建筑工程进行同步设计、施工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

未来五年,每年新建4个太阳能居住小区及2个公共建筑光伏电站项目,年新增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左右,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量400千瓦。同时,按照国家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的要求,在德州市经济开发区选择20个公用建筑建设太阳能屋顶电站系统,规划总装机容量100 兆瓦,总投资约45 亿元。

3.2 太阳能LED灯照明示范应用。在城区新建公共绿地、广场、公园、景区以及城市道路的照明、交通信号灯、广告牌、标志牌要安装太阳能光伏照明系统,并逐步对既有城市绿地、广场、公园、景区等公共场所(设施)及城市道路进行太阳能光伏照明技术改造。同时,新建住宅小区内的路灯、草坪灯等庭院照明以及政府机关、医院、宾馆等公共建筑照明要安装太阳能光伏照明系统。到2015年城区太阳能路灯达到5万盏,太阳能庭院照明灯1万盏,总投资约6亿元。

3.3生物质能清洁高效利用。规划期内,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推动实华公司生物质直燃发电、绿能公司垃圾焚烧发电等7个生物质发电工程建设。到2015年,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90兆瓦,总投资17.2亿元。

3.4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大力推进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制和应用,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开通东风路-太阳谷大道-东方红路-迎宾路等2-3条新能源公交线路。

3.5智能电网建设。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鼓励和支持供电公司采用电网智能调度、智能化变电站和智能化设备的关键技术,加快推进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吸纳新能源电力的能力。

四、实施途径

4.1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一是以扶持龙头企业为抓手,提高产业集群水平。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建设若干个新能源产业园区,推进和带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区域特色,带动新能源配套产业的发展。鼓励新能源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以招商选资为重要手段,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紧跟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潮流,加快形成我市招商选资的政策洼地,吸引国内外制造厂商和研发机构来我市投资办厂和建立研发中心,加快

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优势企业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项目。积极推进补链式招商,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完善我市新能源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

4.2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在光伏、风电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建立若干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以及企业间开展合作,建立区域技术联盟,形成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今后5年全市重点建设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控制、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设备、生物质能开发、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等10个左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立1—2个国家级新能源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4.3制定完善相关政策。一是出台两个意见。近几年来,我市已经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的意见》、《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下一步将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后出台实施,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的规模水平。二是制定两个标准。明确新能源产品性能、能效、试验和检测方法以及系统安装、设计等方面的规范,尽快出台中国太阳城建设标准体系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地方标准体系。

4.4创新示范推广模式。一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研究制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支持办法和建立综合节能优化技术服务平台等方式,整合政策、信息、技术、资金和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能效评估、方案制定、合作开发、

项目实施和资金渠道等全方位、高效率的一站式综合节能技术服务,重点推广新能源领域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二是探索碳排放交易新模式。启动建筑碳排放交易研究工作,鼓励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减少的排碳量在国内外碳排放交易市场上交易。

五、保障措施

5.1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为顺利推进实施德州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规划,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设立新能源示范应用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能源示范工程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市直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多渠道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优先安排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新能源示范应用项目。

5.2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市规划、住建、交通等部门要在公共设施、道路、住宅小区等建设工程项目中积极鼓励推广使用本市新能源企业的产品。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新能源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建设的有关规定,确保新能源发电项目及时接入电网。

5.3健全完善推进机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重大新能源项目,发改、国土、环保、规划等部门要主动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帮助办理立项、环评、选址等有关要件。制定行之有效的检查监督制度,将新能源开发利用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考核指标,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5.4营造舆论引导体系。加强舆论宣传,倡导绿色能源消费理念,组织开展新能源产品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加快新能源推广

应用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推广光伏等新能源技术和产品,树立新能源应用典型,表彰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的企业和单位,营造有利于新能源示范应用的良好环境。

六、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为强化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的组织领导,成立“德州市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协调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局、规划局、科技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和德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运河开发区管委会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与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市发改委负责。

市发改委负责制订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尽快将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在全市新能源、生物科技及节能环保专项资金中安排相应的补助资金。

市经信委负责培育和支持合同能源管理企业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并加强监督指导。

市住建局负责制订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领域的相关政策和技术规范;负责组织开展太阳能空调、地源热泵新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研究;负责积极争取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扶持资金,组织实施300万平方米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市规划局负责将新能源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城市综合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

市科技局负责支持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新能源自主创新平台,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抢占制高点,尽快形成新的优势。重点支持太阳能热利用、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地热利用等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

市财政局负责牵头做好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等方面的资金争取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保证符合规划的新能源重点示范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并优先办理用地手续。

德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运河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结合各自辖区特点,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落实到具体项目。

市直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本工作方案和领导小组的决定,组织落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配合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

七、效益分析

7.1经济效益。新能源示范推广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通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能够为新能源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及其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有力地促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据测算,未来五年实现全市新能源开发

利用目标,将为全市增加直接市场需求80亿元。此外,还将间接拉动新能源技术开发服务、销售维修服务乃至特色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

7.2环境效益。通过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未来五年全市可以实现替代常规能源约52.2万吨标准煤,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0.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3.9万吨,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约2万吨。

7.3社会效益。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规划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在更大范围扩大中国太阳城和新能源之都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能够为全市相关产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和维护稳定,为加快幸福和谐德州建设步伐创造有利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1:德州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

附件2: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项目

15

16

附件3:德州市生物质能发电示范项目

1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