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乌兰板村人饮初步设计 精品 精品

推荐-乌兰板村人饮初步设计 精品 精品

推荐-乌兰板村人饮初步设计 精品 精品
推荐-乌兰板村人饮初步设计 精品 精品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绪言

乌丹镇位于翁牛特旗中部,为旗政府驻地,交通十分便利。乌丹镇东界阿什罕苏木、海拉苏镇,南连梧桐花镇、桥头镇,西与广德公镇相依,北濒五分地镇。地理座标为:东经118°38ˊ-119°25ˊ,北纬42°46ˊ-43°16ˊ之间,全境东西长约47公里,南北宽约43公里,总面积20XX平方公里。乌兰板自然村属乌丹镇乌兰板村管辖,居住相对集中。受自然条件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地下水量较少,水位深,又由于连年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饮用水源井渐渐干涸,居民用水十分困难.该自然村现有530户,共20XX口人, 3872头(只)牲畜长期面临缺少饮用水,该地区严重缺水影响着这里人民的生活并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反应十分强烈。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难题,计划采用打深水井安装自来水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该村饮用缺水问题。

第二节水文地质

乌丹镇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左右,最冷一月平均气温零下11.5℃,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3℃,无霜期为130天左右,年降水量250—300毫米,年蒸发量2000毫米以上。最大冻层深度为1.8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4.2米/秒。

乌丹镇地貌类型为中部低山丘陵区,地层为二迭系下统青凤山组,岩性为上部深灰、灰紫色粉砂质板岩夹砂岩、凝灰岩,下部黄绿色砾岩、砂砾岩与酸性凝灰岩互层夹板岩,底部为砾岩。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为第三纪玄武岩及砾岩夹层,地下潜水层埋深35-50米,含水层厚度15米,承压水顶板埋深75米左右,承压水含水层厚度23米,单井涌水量多在300-1000立方米/日。

第三节工程任务和规模

此次工程的建设任务为:开发和利用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打配机电井1眼,安装变频调速自动恒压控制柜一套,无动力消毒设备一套,修建双层保温式机(泵)房一座,建筑面积12平方米,输配水管路总长41734米,主管路总长3280米,管外径为160毫米、110毫米、90毫米,管材为给水用PVC-U管材。支管路总长22554米,管外径分别为63毫米、50毫米、32毫米,管材为PE管材。入户管路总长15900米,管内径为20毫米,管材为给水用PE管材。供水规模191立方米/日,解决乌丹镇乌兰板自然村530户常住居民总计20XX人,3872头(只)牲畜的饮用水困难问题。

第四节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一、工程布置

乌丹镇乌兰板自然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布置详见1∶2000管网平面布置图。

二、主要建筑物

建设双层保温式机泵房一座,建筑面积为12平方米,其中:泵房面积为4平方米,平面尺寸为2米×2米;管理房面积8平方米,平面尺寸为3米×2.5米

打钢管井1眼,井深100米,井径300毫米。

第五节电气及机泵设备

一、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工程主要配电设备为配套30KVA配电变压器一台,管理房内配套微机变频调速恒压供水设备1台,变频功率为15KW,无动力消毒设备一套。

二、机泵设备选型和布置

水源井工程建设配套200QJ32-98潜水电泵1台,额定流量为32立方米/小时,额定扬程为98米,电机功率11KW。

第六节施工

乌丹镇乌兰板自然村地处乌丹镇郊,有乌-灯线从村边经过,交通十分方便,该村及其附近天然建筑材料丰富,砖、石等建筑材料可就近购买,运输方便。工程施工采取招投标制,工程在一年内实施完毕。

第七节环境保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和自治区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规定,对水源地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在水源地附近规定具体的防护范围。同时,在施工期间,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工程施工所涉及的周围环境不受任何影响。

第八节工程管理

该供水工程建成后,由乌丹镇乌兰板自然村选举成立用水协会对工程进行管理。主要对管道、闸阀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和搞好经营。

第九节设计概算

工程设计概算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有关概算定额和有关文件,工程概算总投资128.4万元。资金来源为国家投资和地方匹配。

第十节结论

乌丹镇乌兰板自然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兴建,不仅能满足目前该村居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而且符合乌丹镇村镇规划发展要求,对促进乌兰板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兴建此工程切实可行。

第二章水文

第一节项目区流域概况

乌丹镇乌兰板村地貌类型为中部低山丘陵区,全境地势西高东低,该村上游小流域治理工程标准高、质量好,水土保持措施得力,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第二节气象

乌丹镇乌兰板村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据翁牛特旗气象局资料查得:年平均气温6℃左右,最冷一月平均气温零下11.5℃,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3℃,无霜期为130天左右,年降水量250—300毫米,年蒸发量2000毫米以上。最大冻层深度为1.8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4.2米/秒。

第三节地下水单井涌水量分析

水源地位于乌兰板村西,区内地下水类型为山前坡洪积砂砾石孔隙潜水分布区,含水层时代为上更新世,岩性为砂砾石。

根据当地农灌井钻井资料分析,该处水源工程钻井深度为100米,岩层分布0—35米为亚砂土,35—50米为砂砾石,50—75米为砂质红粘土,75—98为粗砂加卵石,98-100为基岩。结合物探资料得出该区域,地下水潜水位埋深35米左右,含水层厚度为15米;深层承压水顶板埋深75米左右,承压水含水层厚度为23米,单井涌水量多在300-1000立方米/日。

第四节水质评价

该处水源工程取水层为深层承压水,该层水水质较好,经水质化验,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三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乌丹镇乌兰板村地貌类型为中部低山丘陵区,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属广大松散堆积物覆盖区,主要为黄土状亚沙土、亚沙土及少量黄土,在沟谷中有时可见红色、砖红色粘土以及冲积砂砾或残坡积碎石夹层。

第二节区域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区内地下水类型为山前坡洪积砂砾石孔隙潜水分布区,含水层时代为上更新世,岩性为砂砾石。地下水潜水位埋深35米左右,含水层厚度为15米;深层承压水顶板埋深75米左右,承压水含水层厚度为23米,单井涌水量多小于1000立方米/日,渗透系数8米/日。

二、地下水的补给和水化学特征

区域内的深层承压水水质绝大部分良好,因为都是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地下水排泄较为通畅,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型水为主。矿化度均小于1克/升,总硬度不超过25德国度,氯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小于100毫克/升,适宜工业用水,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

第三节工程地质及建筑材料

一、工程地质

乌兰板村为中部低山丘陵区,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属广大松散堆积物覆盖区,土壤大部分属黄土状亚沙土,河谷两侧分布有砂砾石层、地基承载力12-15吨/平方米。

二、建筑材料

乌兰板村及其附近5公里范围内砂、石骨料等建筑材料丰富,交

通方便。

第四章工程任务和规模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工程的必要性

一、社会经济现状

乌丹镇河乌兰板村现有居民530户,20XX口人,共有大小牲畜3872头(只),其中:大畜1307头,小畜2206只,生猪359口。乌兰板村人均耕地面积8亩,20XX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

乌兰板村人口构成表

二、工程建设必要性

乌丹镇乌兰板村由于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加之耕地土质差,粮食单产低,多年来,群众一直处于贫困状态。更令人挠头的事就是由于连年干旱水位下降,饮用水源井逐渐干涸,群众饮用水十分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镇党委、政府对乌兰板自然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十分重视,曾多次向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要求将工程列入计划,期望工程的早日兴建,尽快发挥其效益。

第二节供水现状和供水量计算

一、供水现状

目前,乌兰板村目前饮水主要依靠车拉的方式到别的村组拉水饮有,严重的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供水量计算

(一)居民生活用水量

参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基本要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取45升/日,管网漏失水量和不可预见水量按上述之和的10%计算,设计年限按10年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取三年平均增长率8.9‰,设计年限内发展人口为:20XX×(1+8.9‰)10=2201人

1.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Q1

Q1=2201×45×10-3=99.04立方米/日

2.牲畜用水定额大牲畜取40升/日,小牲畜取5升/日,生猪取30升/日。

最高日牲畜用水量Q2

大牲畜1307×40×10-3=52.28立方米/日

小牲畜2206×5×10-3=11.03立方米/日

生猪359×30×10-3=10.77立方米/日

Q2=52.28+11.03+10.77=74.08立方米/日

3.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Q3按前几项之和的10%计算

Q3=(Q1+ Q2)×10%

=(99.04+74.08)×10%

=17.31立方米/日

4.最高日用水量Q4

Q4=(Q1+ Q2 + Q3)

=(99.04+74.08+17.31)

=190.43立方米/日

根据以上计算,供水规模确定为191立方米/日

5.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6

供水方式采用定时供水,时变化系数取4,则

Q6=

244

191 =31.83立方米/时

配水管网起端的计算水量为31.83立方米/时,初步拟定利用额定流量32立方米/时系列水泵供水,配水管网起端的设计水量为32立方米/时。

第三节供水系统方案选择

一、水源选择

根据《翁牛特旗水利区划报告》和《翁牛特旗综合水文地质报告》,结合当地农灌井钻井资料分析,在该项目区内打一眼井深100米的钢管井,单井涌水量为50-500立方米/时,可满足最高日需水量190.43立方米/日,也可满足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31.83立方米/时。

二、给水系统方案选择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由于乌兰板村居住相对集中,同时群众要求解决饮水问题的呼声均很高,通过实地勘测踏察认为集中供水方案成熟可行。该供水方案可有效节省资金,提高供水水源水质保证率,从根本上解决该村的缺水问题。根据水源情况及工程设计供水量191立方米/日,计划在乌兰板村打一眼100米深的钢管井,供水通过水泵提水经变频调速自动恒压控制装置后,送入管网并送至用水户。

第五章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第一节工程位置选择及工程总体布置

一、工程规模

根据乌丹镇乌兰板自然村人口、牲畜与乡镇发展规划及国家用水量标准,该工程设计最高日供水能力为191立方米/日。

二、配水管网选择及布置

配水管网呈树枝状,输配水管路沿主要街道及规划路布置。输配水管路主管路总长3280米,支管路总长22554米,入户管路总长15900米。所有管线遍布整个给水区,以保证用水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从管网安全、工程造价、运行费用、当地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考虑,管径大于63的采用给水用PVC-U 管材,小于63的采用给水用PE 盘圆管材。

第二节 管网水力计算

一、水压

水压按乌兰板自然村发展要求,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最不利点自由水压为8米水柱高度。

二、最高时沿线流量

任何一管段沿线流量=人均用水当量×本管段用水人口数

人均综合用水当量计算公式为:q 0=

P Q ∑-集配Q 式中:q 0—人均综合用水当量(米3/时.人)

Q 配—配水管网设计流量(米3/时)

∑集Q —企业机关学校等用水大户最高时用水量之和(米3/时)

P —设计用水人口

配水管网起端的设计水量为32立方米/时,设计用水人口为2201人,则计算人均综合用水当量:

q 0=220132=0.014538845(米3/时·人)

管网沿线流量计算结果见表

三、节点流量及节点总流量

计算公式:节点流量=1/2×连接于该点上管段沿线流量

节点流量与节点总流量计算结果见表

四、管网水力计算

1.管路管径选择

计算公式:D =V Q

4

式中 D -管内径(毫米)

Q -管内流量(毫米)

V -经济流速 取0.6—1.0(米/秒)

π-圆周率 取3.14

2.水头损失计算:

h 1=iL

式中:h 1-沿程水头损失(米)

L -计算管段长度(米)

i -单位管长水头损失(米/米)

PVC -U 、PE 等硬塑料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i =0.000915Q 1.774/d 4.774

式中:Q —管段计算流量m 3/s

d =管道内径m

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

即 H 局损=10%H 沿损

H 总损=H 沿损+H 局损

确定管径及水头损失详见表

3.计算管路节点、水压与自由水头

根据当地情况,选择节点41,地面标高600.00为供水最不利点,

用水高度8米,以此推算各节点的自由水头和水压线标高。

管网水力计算结果详见管网水力计算表及计算简图

第三节 取水建筑物设计

一、供水井平面布置

按水质化验结果及成井出水资料,决定将水源井布置在乌兰板村中。

二、管井结构设计

该工程所用的水源井,井壁采用钢管,井深100米,动水位深度为40米。

管井结构为:实管安装在隔水层部位,滤水管安装在与含水层相对应的位置,孔隙率为20%,采用包网滤水,在粗、中、细沙含水层,采用扁条状丝网,在卵石、砾石含水层采用方格状网,在管壁与包网间设置垫筋,包扎层数按含水砂层颗粒的大小而定,一般包扎1-2层。井管之间采用焊接,自井口往下至含水层的环状间隙中用粘土或粘泥填塞。

三、水泵选型

1.机电井动水位深度为40米,井位地面高程为595.429米,供水井地面处经计算所需水压标高为609.52米

水泵自井口至动水位需配40米内径为Φ70毫米钢管。

V=A Q V=

4

/07.014.33600/322 =2.31m/s V ≥1.2m/s

h 1=il

=(0.00107×2.312)÷(32÷1000)1.3×40×1.1

=35.03米

长沙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编制要求-长沙发改委

长沙市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编制要求 (提纲)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初设编制单位 4、初设编制依据 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效益及风险 8、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9、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需求分析 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 2、系统功能指标 3、信息量指标 4、系统性能指标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总体设计原则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第五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4、应用支撑系统设计 5、应用系统设计 6、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 7、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 8、网络系统设计 9、安全系统设计 10、备份系统设计 11、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12、其它系统设计 13、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14、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15、系统软硬件物理部署方案 16、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 17、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

18、初步设计方案相对可研报告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 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1、领导和管理机构 2、项目实施机构 3、运行维护机构 4、核准的项目招标方案 5、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方案 6、相关管理制度 第七章人员配置与培训 1、人员配置计划 2、人员培训方案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九章初步设计概算 1、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小一型工程)

**县***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2004年9月

1、综合说明 1.0.1 概况 1.0.1.1 工程地理位置 林云(下用***表示)水库地处塘芝县西部虹山东面的**乡**村,属**流域泸江水系, 坝址区地理坐标东经153°52′58″,北纬51°43′32″,距塘芝县城76.8km,其中塘芝至大田22km为二级路面,大田至小坝31km为四级路面,小坝至小河村3.2km为泥结石路面横穿库区,交通较为方便。 径流区属中山峡谷地区,流域内最高为所作底山,海拨高程2355.1m,一般海拨高程1980~2100m之间,森林植被覆盖较好。紧连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表水系发育,水质较好,水土流失不突出。流域气候温暖、多雨,属滇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第四系。 1.0.1.2 工程任务 林云水库工程是一项以灌溉为主,兼顾乡村人畜饮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库,而且它还是向上游引泄至规划水库洒尾科的中转水库。 水库总库容390万m3,兴利库容370万m3,最大坝高35m,灌溉12254亩,解决5510人的饮水困难。

1.0.1.3 兴建缘由 1.塘芝州水电局1997年完成的《塘芝盘龙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中,将林云水库列入近期开发项目。 2.塘芝县水电局1998年完成的《塘芝县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中,将林云水库列入首批开发项目。 3.塘芝县农业基础薄弱,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是省级重点贫困县。林云水库灌区虽已有原万亩迩廷大沟灌溉,但由于各山溪水库均为无坝引水土渠,供需矛盾突出,保证率低,缺水严重。灌区涉及四乡(镇)、71个自然村,灌区总面积12254亩中,目前尚有5454亩无水灌溉,四乡镇5510余人200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且己灌耕地保证率极低,粮食产量低,群众生活困难,急需解决水源问题。 4.兴建林云水库可以把原有的通过库区迩廷大沟有效的利用起来。林云水库的灌渠主要是利用原有的迩廷大沟。 迩廷大沟是修建于不同时期(多为清代民国时期修建)的引溪灌溉渠,它由1号、2号、3号、4号和5号等五条大沟组成。林云水库设计利用的是2号、3号、4号和5号四条,1号本工程未予利用。 2号、3号、4号三条大沟取水于虹山东麓的大箐内,沿地形盘山流经至东部的老龙、左塘、尾古等地灌溉农田。这三条沟的前段位置较高,且通过水库径流区内均高于水库最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设计总说明 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工程设计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3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内容应包括:功能分区原则,街景空间组织及与周围环境协调,交通组织等;1.4 总指标 1.5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2.总平面 2.1 设计说明书(设计总说明中未涉及但需要说明的内容) 2.2 设计图纸 (1)区域位置图 (2)总平面图 (3)竖向布置图(工程简单时可与总平面图合并编制) 3.建筑 3.1 设计说明书(设计总说明中未涉及但需要说明的内容) 3.2 设计图纸 (1)平面图 对多层或高层建筑的标准层,标准单元或标准间,应绘制放大平面图及室内布置图;单元式住宅平面图中需注明技术经济指标和标准套型。 (2)立面图 视建筑物的性质、繁简,选择绘制有代表性的立面。 (3)剖面 剖面应剖在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繁杂的部位。 4.结构 4.1 设计说明书

设计总说明中未涉及但需要说明的内容.如:结构选型,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的结构处理等。 4.2 内部作业 对复杂的建筑或构筑物进行结构方案比较,确定计算原则,并作必要的计算工作(计算书应经校对、审核).对已确定的方案应有平面布置图和必要的剖面图(初步设计一般不出图)。 5. 给排水 5.1 设计说明书(设计总说明中未涉及但需要说明的内容) 5.2 设计图纸 (1)给排水管道总平面图(单栋建筑可不出图) (2)室内给排水主要平面布置图及系统原理图,标注出室内外接管位置(或坐标), 管径及标高。 5.3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5.4 计算书(内部作业) 内容应包括:各类用水量计算,设备选型及构筑物尺寸计算等。 6. 电气 6.1 设计说明书(设计总说明中未涉及但需要说明的内容) 6.2 设计图纸 (1)供电总平面图(单栋建筑可不出图) (2)高、低压供电系统图 (3)配电、照明平面布置图及系统图 平面图一般只绘制内部作业草图,复杂工程或大型公建应出系统图(只绘至分配电箱)。 (4)自动控制与自动调节的方框图或原理图;控制室平面图 6.3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6.4 计算书(内部作业) 内容应包括:负荷计算;短路电流及继电保护计算;电力、照明配电系统保护配

四年级美术上册《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人教版

《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教学目标: 1、促使学生理解色彩的概念和作用。 2、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色彩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感受色彩给人带来的情感效果。 难点:理解并体会什么是复色、间色和原色,以及复色的调配与运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生准备:画笔,调色板和水粉等。 教学设计: 1、课堂导入。 (1)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色彩场景引入。(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色彩元素)(2)教师: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放眼望去,红的杜鹃、紫的罗兰、粉的桃花,五颜六色,绚丽多姿。然而同样的场景,当夜色降临之后便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为什么?白天的美丽是谁装点?夜晚为什么就看不到呢?为什么光到达地面就变成五颜六色呢? 2、课堂发展。 (1)教师揭示自然界光与色的物理现象。 同学们,如果没有光(人工光自然光)那么我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有光的作用,我们才能看到五颜六色的景物,因为颜色是一种视觉信息,不同的颜色会给我们产生不同的感觉。 那么我们又如何能看到色彩呢? 学生活动:讨论色彩的物理特征,理解色彩的三要素。 教师总结:颜色是一种视觉信息,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发射出部分色光,色光进入我的眼睛,我们便会感受到某种色彩。因此,不同的光线可以令我们对色彩产生不同的感觉。

(2)教师介绍和引入色彩三要素的基本知识。 学生理解色彩三要素的含义。 4、课堂练习。 (1)作业要求: a、看一看:画家怎样使用丰富的颜色表现景物。 b、议一议:分析一块复色是由哪几种颜色调配而成。 c、试一试: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一副由复色组成的作品。 (2)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5、讲评作业。 将优秀作业生生之间相互传递,以资鼓励,并指出作业中的通病,提出修改意见。

项目初步设计及其具体内容

项目初步设计及其具体内容(范例) 项目初步设计封面: 封面要求如下: 项目名称: 主管部门: 建设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项目监管责任人:(一般为厅相关业务单位负责人)项目法人代表及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建设期限: 编写单位(章)、人员及联系电话: 编写时间: 二.格式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包括项目建设背景、目标和任务,设计依据,设计范围等。 第二章总平面布置 包括项目总图布置和总图主要技术指标等。 第三章设计内容 (即:主要建设内容)第四章工艺设计 1、工艺技术方案 (1)拟建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拟建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3)编制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4)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2、设备方案: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 设备,阐述拟选工艺设备和附属配套设备的依据和理由,并编制仪器 设备清单,将已有和新增分别列表;仪器设备清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等。 第五章建筑、结构设计 (含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设计范围、设计内容等)。 第六章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含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等。 第八章农业生产措施及基础设施设计 含田间工程、育秧大棚、网室、附属工程设计及田间耕作机械选型说明。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设计。 1、对于有污染的项目,要提出具体处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污染物处理后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2、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和加工项目要对有可能发生威胁人身、生

产设施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十章工程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1、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内容。包括估算说明和总投资估算表、单项工程 投资估算表、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的编制。 (2)投资估算编制说明。要分别对总投资估算、单项工程投资 估算表和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中的工程量核定、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 (仪器设备指规格)、单价(或单位工程造价)及各种税费费率的取 值依据和理由做逐一说明。 (3)编制投资估算表。 1)总投资估算表:按工程建设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三 项合计为项目建设总投资(或称固定资产总投资)。 2)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按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凡单独设计、 单独 独立发挥作用的单体工程(如独立建设的科研实验楼、库房、 温室、渠 系、打井等),均应编制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土建 田间工程、 配套工程等估算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单位、工程 单价、合价。 3)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根据仪器设备清单编制仪器设备投资 估算表,按实验室仪器设备、农机具、其他设备(主要指通用设备、 家具及其他设备)分列。仪器设备估算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 位、数量、单价、合价。 (4)投资估算依据。 1)采用当地或行业部门现行的土建、水利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概 算定额的,但要说明这些指标或定额的颁布部门及颁布时间。 以主管 部门有关项目投资估算编制要求文件为依据的,说明文件名称与文 号。 2)工程量与仪器设备数量以建设方案确定的数额为准, 算方法与施工、 工程、 但应对计

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管理办法(试行)

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 审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管理,提高初步设计审批效率和工程设计质量,依据《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水厂(以下简称“规模水厂”)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项资金进行建设,供水规模1000m3/d以上或覆盖人口10000人以上,工程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村镇供水工程。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凡新建、改建或扩建达到规模水厂标准的供水工程,必须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第三条省水利厅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水厂初步设计审批和管理工作;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受省水利厅委托,负责规模水厂初步设计审查工作。 第二章审批程序 第四条规模水厂初步设计审批程序为审批申请、组织审查和设计批复。 第五条规模水厂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完成后,由县级水利、发展改革部门联合向省水利厅提出初步设计审批申请,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

1、申请审批文件; 2、初步设计文本(送审稿)及附件。 第六条省水利厅在接收申请材料后进行合规性预审,并在5个工作日内明确是否具备审查条件。若不具备审查条件,省水利厅向申请单位说明原因,并提出明确要求;若具备审查条件,则委托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组织审查。 第七条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接受委托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审查。审查应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形成专家审查意见。对审查结果不合格的,设计单位应修改完善后重新报审。 第八条县级水利部门应督促设计单位按专家审查意见,在10个工作日内将设计报告修改完善,并形成报批稿报送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 报批稿中应附具针对专家审查意见而进行修改的说明。 第九条省农村饮水管理总站在10个工作日内对报批稿初审后报省水利厅。省水利厅在15个工作日内正式批复。 第十条经审批后的初步设计原则上不予变更。确需设计变更的,应按照《安徽省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意见》(皖水基[2011]332)执行。 第三章设计质量管理 第十一条承担初步设计编制任务的单位,对于Ⅰ-Ⅲ型供水工程,应具有水利行业(或相关专项)或市政行业(给水工程)乙级以上设计资质;对于Ⅳ-Ⅴ型供水工程,应具有水利行业(或相关专项)或市政行业(给水工程)丙级以上设计资质。 第十二条设计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成立项目设计组,明确项目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及各专业责任人,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要求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要求 初步设计文件应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供,若为多家设计单位联合设计的,应由总包设计单位负责汇总设计资料。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说明、资料和图纸等部分。文件须装订成A3文本图册(大图可折成A3规格),并加盖建设方、设计方、报建人、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图章。设计文件上签字、盖章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结构工程师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文件应按:透视效果图、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人员名单(签名、盖章)、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项目的历次批文复印件、设计总说明、分专业说明、分专业图纸等顺序装订(含设计概算)。各专业图纸须签字齐全。 文件的质量、内容和深度要符合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筑工程除按建设部《关于批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通知》(建设〔1992〕102号)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设计说明部分应包括:总说明及建筑篇、结构篇、给水排水篇、电气篇(强电、弱电)、空调与通风篇、消防篇、人防篇、环境设计与保护篇、劳动安全篇、概算篇等各专业篇章说明。 l、设计总说明应包括:设计依据(各种文件、法规、地理、气候条件)、工程概况、工程设计的范围及规模、设计的特点及指导思想、交通组织及停车、园林绿化布置及指标、消防、环保、劳动保护、职业卫生、人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室内外装修标准、设备、电气系统标准及用量组成、外部市政条件、节水节电等措施、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结构选型及特点、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总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概算投资额,水、电、建材消耗量)等。 2、建筑篇说明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场地条件及总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交通环境设计、功能布局、水平及垂直交通设计、单位平面、立面、剖面设计,地下室及屋面防水措施、门窗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地面建筑基底面积、覆盖率、容积率、绿地率等)。 3、结构篇说明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工程地质概况、荷载取值、抗震设防烈度、结构安全等级及抗震等级、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结构选型、基础

画家的调色板美术教案

画家的调色板美术教案 画家的调色板美术教案篇一:教师招聘美术学科“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教师招聘美术学科“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对颜色进行区分,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关系,以及配色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参与配色练习,以及用色彩来绘制一幅图画,从而掌握一些配色的小技巧,能够更加流利的运用色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色彩的调配,激发了学生的绘画兴趣,同时对绘画也有了新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关系,学会掌握运用复色的方法来进行调色练习。难点:掌握运用间色与间色的调配方法来进行调配出多种颜色,并能够熟练的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参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水粉颜料、笔、水、调色盘 【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同学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环境中,那么大家抬头环顾一下四周,是不是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一些星星点点的颜色存在呀,那么如果突然有一天在我们生活中没了颜色的存在,那么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下面同大家一起来最一个小游戏来感受一下,同学们请拿出大家准备好的布拿出来,然后把她蒙在自己眼

睛上,大家感受一下如果我们的世界没了色彩将会是什么样。(10秒)下面我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 学生:感觉一片漆黑,灰蒙蒙的给人感觉很压抑。 老师:刚刚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不了色彩的存在,那么既然同学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里,我们为何不用我们手中的画笔绘制出来呢。今天呀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绘制一幅充满色彩的世界。在此之前先带领大家熟悉一些基础知识。 2.讲授新知: 老师:同学们抬头看一下老师手中所拿的图片,然后同学们仔细欣赏一下老师手中的图片观察一下图片中三原色的运用,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来思考一下上节课我们所提到过得三原色是什么?请同学回答一下。 学生:红、黄、蓝 老师:接下来同学们想一想这几种颜色能调制出颜色吗,如果能会调制出什么颜色呢,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来验证下,请 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工具,找出红黄蓝三个原色,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下颜色的调配,完成的小组举手示意老师,然后请几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三原色能够调制出什么颜色。 老师总结学生回答:通过以上的实践,可以得出另外三种颜色: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老师:刚刚同学们做的都非常好,那么同学们再来看一下咱们课本中所为大家展示的莫奈所作的垂柳这幅图画,那么大家跟之前的几张图片来比较一下看一下这两幅画中在色彩上有怎样的区别? 详细内容:/html/2015/shuoke_0731/136899.html 更多教师招聘信息的学习与交流可访问中公教师论坛-园丁俱乐部-师说论坛

项目初步设计及其具体内容

项目初步设计及其具体内容(范例) 一.项目初步设计封面: 封面要求如下: 项目名称: 主管部门: 建设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项目监管责任人:(一般为厅相关业务单位负责人) 项目法人代表及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建设期限: 编写单位(章)、人员及联系电话: 编写时间: 二.格式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包括项目建设背景、目标和任务,设计依据,设计范围等。 第二章总平面布置 包括项目总图布置和总图主要技术指标等。 第三章设计内容 (即:主要建设内容) 第四章工艺设计

1、工艺技术方案 (1)拟建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拟建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3)编制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4)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2、设备方案: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阐述拟选工艺设备和附属配套设备的依据和理由,并编制仪器设备清单,将已有和新增分别列表;仪器设备清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等。 第五章建筑、结构设计 (含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设计范围、设计内容等)。 第六章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含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等。 第八章农业生产措施及基础设施设计 含田间工程、育秧大棚、网室、附属工程设计及田间耕作机械选型说明。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设计。 1、对于有污染的项目,要提出具体处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污染物处理后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2、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和加工项目要对有可能发生威胁人身、生

产设施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十章工程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1、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内容。包括估算说明和总投资估算表、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的编制。 (2)投资估算编制说明。要分别对总投资估算、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和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中的工程量核定、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仪器设备指规格)、单价(或单位工程造价)及各种税费费率的取值依据和理由做逐一说明。 (3)编制投资估算表。 1)总投资估算表:按工程建设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三项合计为项目建设总投资(或称固定资产总投资)。 2)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按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凡单独设计、单独施工、独立发挥作用的单体工程(如独立建设的科研实验楼、库房、晒场、温室、渠系、打井等),均应编制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土建工程、田间工程、配套工程等估算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单位、工程数量、单价、合价。 3)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根据仪器设备清单编制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按实验室仪器设备、农机具、其他设备(主要指通用设备、家具及其他设备)分列。仪器设备估算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合价。 (4)投资估算依据。

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试行)

总则 1为适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求,加快工程前期工作进度,规范工程设计,确保工程设计质量,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和《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等有关规程规范,结合我省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特点和实际,特编制《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主要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重点和基本要求,统一报告编制格式和章节内容。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类型的划分。按供水形式划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大类,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依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表,按供水规模可分为Ⅰ-Ⅴ型供水工程。 3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资质的要求。对于Ⅰ-Ⅲ型供水工程,承担设计任务及其相应的勘察、试验、研究工作的单位,必须具有水利工程(或相关专项)或市政行业(给水工程)乙级或乙级以上设计资质;对于Ⅳ-Ⅴ型供水工程,承担设计任务及其相应的勘察、试验、研究工作的单位,必须具有水利工程(或相关专项)或市政行业(给水工程)丙级或丙级以上设计资质。 4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依据及重点。应贯彻执行《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该规范没有规定的,可采用类似规范。在认真进行调查、勘察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就工程的供水范围、规模、水源、总体布置、水处理工艺、主要建(构)筑物及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使农饮工程达到水源可靠、方案可行、造价经济,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报告文字应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图纸完整、规范。 5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 1)分析供水区供水现状,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根据规划(可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 设计总说明 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 工程设计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3 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内容应包括:功能分区原则,街景空间组织及与周围环境协调,交通组织等; 1.4 总指标 1.5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2. 总平面 2.1 设计说明书(设计总说明中未涉及但需要说明的内容) 2.2 设计图纸 (1) 区域位置图 (2) 总平面图 (3) 竖向布置图(工程简单时可与总平面图合并编制) 3. 建筑 3.1 设计说明书(设计总说明中未涉及但需要说明的内容) 3.2 设计图纸 (1) 平面图对多层或高层建筑的标准层,标准单元或标准间,应绘制放大平面图 及室内 布置图;单元式住宅平面图中需注明技术经济指标和标准套型。 (2) 立面图视建筑物的性质、繁简,选择绘制有代表性的立面。 (3) 剖面剖面应剖在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繁杂的部位。 4. 结构

4.1 设计说明书设计总说明中未涉及但需要说明的内容.如:结构选型,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的结构处理等。 4.2 内部作业对复杂的建筑或构筑物进行结构方案比较,确定计算原则,并作必 要的计算工作(计算书应经校对、审核).对已确定的方案应有平面布置图和必要 的剖面图(初步设计一般不出图)。 5. 给排水 5.1 设计说明书(设计总说明中未涉及但需要说明的内容) 5.2 设计图纸 (1)给排水管道总平面图(单栋建筑可不出图) (2)室内给排水主要平面布置图及系统原理图,标注出室内外接管位置(或坐 标), 管径及标高。 5.3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5.4 计算书(内部作业)内容应包括:各类用水量计算,设备选型及构筑物尺寸计 算等。 6. 电气 6.1 设计说明书(设计总说明中未涉及但需要说明的内容) 6.2 设计图纸 (1)供电总平面图(单栋建筑可不出图) (2)高、低压供电系统图 (3)配电、照明平面布置图及系统图平面图一般只绘制内部作业草图,复杂工程或大型公建应出系统图(只绘至分配电箱)。 (4)自动控制与自动调节的方框图或原理图;控制室平面图 6.3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6.4 计算书(内部作业)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编制 要求 一、说明 (一)本文件是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以及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以下可简称“初步设计报告”)的指导性文件。 (二)项目初步设计工作的任务旨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细化项目需求、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方案、投资概算、风险及效益分析等内容。 (三)项目建设单位应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四)项目建设单位和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单位主要依据项目审批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以下同)的批复等,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工作并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五)初步设计报告需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准。初步设计报告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内容有较大变化,其调整投资未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须以独立章节对变更部分进行定量补充论证;对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应报请原项目审批部门批准。 二、格式和提纲 初步设计报告应参考如下格式和提纲进行编制: (一)封面格式: ××××(项目全称)初步设计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 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二)扉页格式:

编制单位:×××××(盖章) 编制单位负责人:×××(签章) 编制项目负责人:×××(职称) 主要编制人员:×××(职称) 参加编制单位:×××(盖章) (三)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 4、初设及概算编制依据 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效益及风险 8、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9、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需求分析 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 2、系统功能指标 3、信息量指标 4、系统性能指标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总体设计原则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第五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导则

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导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就是评审中心根据项目审批机关的委托要求,对建设单位报送的初步设计文件(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工程概算)进行评价审查并编写评审报告的咨询工作。 (一)本导则规定了工程初步设计评审的组织实施、内容、报告编写等基本要求,适用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评审工作。 (二)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应根据项目自身情况、行业特点与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在遵循本导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确定评审的内容与重点。 第二章评审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二条评审任务的承接与下达。中心根据省发改委与其它单位委托的评审项目,按照各业务处的专业特点与工作量的情况,将评审任务下达到各业务处室。 第三条评审工作的组织。各处室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工作安排,提出具体实施意见,编制评审工作实施方案。项目评审工作应按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水平及任务繁简程度、协作配套范围等情况,采取项目处组织有关专家成立项目组与专家组的方式,进行评审。 第四条评审工作的实施

工程初步设计评审程序为:项目组初步评审、专家评审(专家预审)、评审大会、编制评审报告等。评审程序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初步设计评审程序框图 (一)初步评审由项目组进行,包括设计资质符合性审查、设计文件与内容的完整性审查、工程概算编制依据与方法审查、设计深度初步评价等。设计资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文件,应重新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机构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完整性、编制方法与深度等方面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应由设计单位补充、修改后再组织评审。根据委托机关要求或项目评审需要,部分项目应委托同级设计机构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复核并提供书面复核意见。 (二)专家评审(专家预审)包括聘请专家组、专家审阅设计文件

画家的调色板

画家的调色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复色,用掌握的复色的色彩知识画一幅关于四季的色 彩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图片来认识复色,游戏来调配复色。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了解色彩魅力,了解复色 的魅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认识复色,如何利用三原色、间色调配出美丽的复色。 2、运用复色创造一幅表现季节或者心情的画 三、教学难点:1用绘画或者拼贴的方法绘制一幅由复色组成的作品。 2、学会用复色表达内心情感。 四、工具准备:2张水粉纸、水粉颜料、水粉笔、小水桶(矿泉水瓶)、 调色盘、铅笔、橡皮擦、白色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复习原色、间色,导入课题,让学生了解复色。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三原色三间色吗?生活中除了这六种色彩之外还有哪些美丽的颜色呢?这些颜色叫什么? 生:(红绿、蓝紫、天蓝等) 小结:我们的生活当中除了三原色红黄蓝,间色橙绿紫外还有其他很多很多的色彩如同学们所说的红绿,蓝紫等等,那这些颜色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就叫做复色。 师:他们是如何被画家调配出来的?今天啊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家调色板。

。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三原色,红、黄、蓝和间色橙、绿、紫直接开门见山的引出本课主题美丽的颜色--复色,让同学们有个直观的认识。 2、板书课题-----画家的调色板 3、老师刚刚有提到一个词复色。那么什么叫复色呢(复色的概念)?他们和我们的三原色和三间色比有什么特点?翻开课本第二页的知识窗告诉老师什么叫复色。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家的调色板找一找有哪一些复色? 生思考师小结:画家的调色板上有很多的复色,复色是间色与间色或三原色不等量相混而成的颜色,复色的色彩变化丰富色调沉稳,但色泽上不如原色和间色鲜明。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时无刻都有复色的存在。 设计意图:从画家的调色板上的颜色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 (二)、发展环节 1、引导学生调配复色 师:刚刚老师给大家讲了什么是复色,同学们先想一想怎么调配复色?现在老师指定两种颜色紫和橙色,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调配,在调配之前你们觉得这些颜色调配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生动手 师:和你们预计的效果一样吗?同学们观察每个学生老师手上的两种调配结果告诉老师那个颜色更漂亮?那为什么同样的颜色调配但是最后的效果却不一样呢? 小结:复色的调配就是用间色和原色,间色和间色不等量调配得出的。

初步设计审批申请报告范文本

初步设计审批申请报告范文本 ×××公司(企业名称) ××发【××】××号 关于报送《×××工程项目申请报告》的报告 省(市)发改委: ×××工程位于××河上,属于××流域,工程规模为××××,坝型为××。××工程主要包括大坝枢纽、溢洪道、灌溉(供水)发电洞等主要建筑物组成。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该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防洪规划报告、取水许可报告及水土保持报告经省水利厅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经省(市、县)环境保护局批准,水库用地预审报告经省(市、县)国土资源厅(局)批准。 ×××工程的概算总投资为¥¥¥¥万元。《×××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已由×××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完成,现随文上报,请予核准。 年月日(企业章) 附件:×××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主题词: 抄送: 附件: ×××工程 项目申请报告 ×××工程咨询公司 年月日 (《项目申请报告》主要内容编制说明) 第一章、项目申请单位概况及项目建设机构组建方案 叙述项目筹建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拟建项目公司的母公司现有公司的基本情况,项目法人组建方案,项目贷款和资本金比例,公司资金情况,人员构成,以往类似工程业绩,社会对公司的信任度等情况。 第二章、拟建项目情况 主要阐述拟建项目的设计情况,应按照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编写。 第三章、防洪安全 重点分析说明工程流域内的洪水特征、防洪现状和防洪要求,选定防洪标准,确定防洪工程的总体方案及对上下游主要防洪对象的影响等。 第四章、工程安全 重点分析工程主要建筑物的设计情况,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是否达到国家现行的规程规范要求等。 第五章、水资源开发利用 重点论述水库工程所在流域的基本情况、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对上下游用水户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不利影响等。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 重点论述拟建工程对流域生态的影响,评价其有利和不利的因数,需要进行环境整治的要提出环境治理方案并估算其投资。

人饮工程监理报告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报告 怀化市水利电力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2011年月日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监理工程报告 审核:陈志铭(怀化市水利水电咨询监理公司总经理) 编写:杨国良(辰溪县人饮工程监理部现场监理工程师) 审核:杨湘华(辰溪县人饮工程监理部总监理工程师) 怀化市水利电力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辰溪县人饮工程监理部 2011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监理规划 第三章监理过程 第四章监理效果及建议 第五章附件 1、监理机构的设置与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2、工程建设监理大事记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简述 辰溪县集镇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位于罗子山乡、船溪乡、寺前镇、田湾镇、石马湾乡、谭家场乡主要建设安全饮水工程。 1、罗子山乡桂林饮水安全工程地处辰溪县罗子山乡境内,罗子山位于辰溪县东南部,距县城79公里,东邻溆浦县小横垄乡,西连龙头庵乡,南接上浦溪瑶族乡,北接黄溪口镇,乡东南面是罗子山,海拔1378.7m,是全县最高峰,辖10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共7150人。其中瑶族人口5005人,占总人口的70%。土地总面积63.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5.67公顷(其中水田4393亩,旱地5142亩)。 2、船溪乡位于辰溪县境北部,东临沅陵县用坪乡,西隔沅水与泸溪县隔河相望,南接板桥乡,北接沅陵县管箕湾镇,长9公里的S223省道穿境而过,全乡土地总面积70.0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有一个渔业队,共13286人,其中讲“佤乡话”的8310人。 3、寺前集镇饮水安全工程地处辰溪县寺前镇境内,寺前镇位于辰溪县南部,距县城22公里,东连火马冲镇,南与长田湾,小龙门乡相接,西靠石马湾乡,北邻石碧乡,辖11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126个村民小组,4851户,总人口18678人。其中农业人口13762人,非农业人口4916人,总面积4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1公顷(其中水田8640亩,旱地1875亩)。 4、田湾集镇饮水安全工程位于辰溪县田湾镇境内,供水区域为本

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导则

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导则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导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工程初步设计评审是评审中心根据项目审批机关的委托要求,对建设单位报送的初步设计文件(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工程概算)进行评价审查并编写评审报告的咨询工作。 (一)本导则规定了工程初步设计评审的组织实施、内容、报告编写等基本要求,适用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评审工作。 (二)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应根据项目自身情况、行业特点和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在遵循本导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确定评审的内容和重点。 第二章评审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二条评审任务的承接和下达。中心根据省发改委和其它单位委托的评审项目,按照各业务处的专业特点和工作量的情况,将评审任务下达到各业务处室。

第三条评审工作的组织。各处室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工作安排,提出具体实施意见,编制评审工作实施方案。项目评审工作应按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水平及任务繁简程度、协作配套范围等情况,采取项目处组织有关专家成立项目组和专家组的方式,进行评审。 第四条评审工作的实施 工程初步设计评审程序为:项目组初步评审、专家评审(专家预审)、评审大会、编制评审报告等。评审程序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初步设计评审程序框图 (一)初步评审由项目组进行,包括设计资质符合性审查、设计文件和内容的完整性审查、工程概算编制依据和方法审查、设计深度初步评价等。设计资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文件,应重新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机构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完整性、编制方法和深度等方面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应由设计单位补充、修改后再组织评审。根据委托机关要求或项目评审需要,部分项目应委托同级设计机构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复核并提供书面复核意见。 (二)专家评审(专家预审)包括聘请专家组、专家审阅设计文件及填写专家咨询意见表、专家组踏勘现场、召开专家评审(预备)会并形成专家组评审意见等工作环节。专家组

画家的调色板 教学设计 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教学基本功复赛教学设计

《画家的调色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复色,掌握调和复色的方法,能调出漂亮的 复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了解复色,分析调色的方法以及创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感受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色彩使学生赞美自然、热爱生活, 把学到的色彩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 观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调出漂亮的复色 教学难点:能大胆的调和复色,调出丰富的复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调色板图片)生答:调色板。师:对,这是我们平时画画用的调色板(板书调色板) 那这是什么(出示第二张图片)生答:也是调色板。师:对,这个调色板是不是不太一样,对,这是画家的调色板(板书:画家的调色板)来,我们看看这个调色板在颜色上跟它比有什么不一样?生答:颜色更多。 师:为什么看上去颜色那么多呢?因为它是由很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调成的。那这种颜色呢就叫做“复色”(板书)。复色就是由不等

量的三原色调和而成的。那你们还记得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吗?生:红黄蓝(板书)师:那他们能调成什么颜色?生:橙绿紫(板书)。那橙绿紫叫什么色?生:间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色彩的不同,从而引出复色的概念,通过层层问题让学生复习学过的色彩知识。 二、欣赏评述 我们一起来看两幅图,看哪一幅用到了复色?观察一下它的色彩感觉有什么不同?生:更丰富(板书:丰富)师:还有吗?谁有其他感受?生:更加自然。师:板书自然。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复色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优势是什么?丰富和自然。 我们再来看一幅作品,这是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垂柳,看他复色的运用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我们一起来看这翻滚的树叶就像闪闪发 光的瀑布一样落下,翡翠绿、耀眼的金色的条文使画面充满了活力,画面中丰富的色彩层次给人带来温暖又柔和的感觉。你们感受到复色产生的美了吗?那复色具体是怎么调出来的呢?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欣赏画家的作品感受复色的丰富与自然,以及复色产生的美感。 三、发现探索 看这是老师调出来的一种复色,请你们猜一猜他是哪两种颜色调成的?(橙色和紫色)这两种颜色是什么色?(间色)所以说两种间色能不能调成复色?再看一张色卡也是两种间色调成的复色。再看这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XX县XXXX供水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 1 综合说明 XX县XXXX供水工程位于XX县城西北25公里处,该项目涉及XX 乡的XX村、景村、洛城村、关村、豆村、西沟村、程家塬村、后沟塬村8个行政村,现状人口7740人,饮水不安全人口6148人,设计供水人口8136人。我院受XX县水利局委托,按照《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编制了XX县XXXX供水工程初步设计。XXXX供水工程由水库取水工程、原水输水管道工程、水厂工程、配水干管、配水支管网及进户工程五部分组成。供水水源为地表水,由原XX水库供水。其中,修建取水构筑物1处,埋设原水输水管道4公里,新建水厂1处,埋设φ160U-PVC给水管道942米,埋设φ125U-PVC给水管2000米,埋设φ110钢管2100米,埋设φ110U-PVC给水管道605米,埋设φ90U-PVC给水管道1784米,埋设φ75U-PVC给水管2685米,埋设φ63U-PVC给水管道8002米,埋设φ50U-PVC给水管道26082米。设计供水规模600m3/d,工程概算总投资526.25万元,综合水价2.50元/m3。 该项目实施后,将彻底解决XX乡8个行政村的供水紧张局面,极大改善XX乡特别是XX5个行政村的居民生活和XX乡的基础设施条件,将对XX乡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工程概况 2.1自然概况 XX县XX乡位于XX县城西北边陲,距县城25km,西面、北面环

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乡总人口约7740人,辖8个行政村,总面积70.49平方公里。 项目区内有小(二)型水库1座,位于北申家河流域上游,属千河一级支流,渭河二级支流。XX水库总库容56.5万m3,均质土坝,有效库容45万m3,淤积高程1139.0米,正常蓄水位1161.5米,坝顶长105米,坝高30米,坝顶高程1165.0米,放水工程为卧管,右岸开敞式溢洪道, 属Ⅴ等小⑵型工程。 2.2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项目区总面积70.49平方公里,辖XX村、景村、洛城村、关村、豆村、西沟村、程家塬村、后沟塬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740人,项目区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 2.3 供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XXXX地区目前的供水现状为分散式小规模供水,各村组各自为阵,供水水源为泉水,配水没有到户,在村组设有几处公共取水点,取水极为不便。目前XX地区泉水现状供水能力根本无法满足XX地区群众的正常的用水需求。另外,遇到干旱年份,泉水水位下降,出水量更少,供水矛盾十分突出。泉水水质虽经检测基本符合农村饮用水标准,但并未进行消毒防止二次污染,所以群众饮水不安全。目前,XX地区的供水工程设施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甘露工程项目实施时修建的,当时的设计标准低,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管网渗漏,已很难适应当前XX地区的供水需求。 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XX地区的供水现状和存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项目区群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