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初中地理《东南亚》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地理《东南亚》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著名新马泰旅游路线包括哪些国家吗?他们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通过学生回答从而引入新课《东南亚》。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位置、国家

活动:教师出示“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东南亚地形图”和“东南亚政区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找出:

①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中国、印度,说出他们位于东南亚的方位?

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有哪些国家?

③东南亚有哪些是临海国,哪些是内陆国,哪些是岛国?哪些国家与我国相邻?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①太平洋位于东部;大洋洲位于南部;印度洋位于西部,中国位于北部,印度位于西北部。

②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半岛的国家有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马来群岛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菲律宾。

③临海国: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内陆国:老挝;岛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与我国相邻的是越南、老挝、缅甸。

2.东方的“十字路口”

【过渡】东南亚位置特殊,被称为“十字路口”。为什么说东南亚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它的海上作用又体现在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活动:教师出示以下地图,学生4人为以小组,阅读地图并讨论:

【学生探究】

①为什么说东南亚地处东方“十字路口”的位置?

②十字路口的咽喉在哪里?

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

④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正好处于十字路口的交界处,是十字路口的咽喉所在,它沟通了东亚、东南亚、欧洲和非洲,是欧洲、非洲航行到东亚、东南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联系东西方的要冲,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

环节三: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今天的东南亚,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未来的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作用和战略地位将加重要。我国与东南亚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据悉,中国与泰国将合作开发克拉地峡运河,对于克拉地峡运河,它的位置在哪?其开通后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呢?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相关资料,我下次课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谈一谈你对“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的理解?

【参考答案】

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具体表现在:

①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②学会地理思维;

③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

④形成环境伦理观念;

⑤培养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

⑥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

2.请简述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参考答案】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考题: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 考题: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里看到,沿海地区的城市人口特别多,但是西部地区的人口却很稀少,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环节二:新课教学 【图片展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1-2-4“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下列问题: ①说说京、津、沪、苏、鲁、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千米2以上? ②说说人口密度在10人/千米2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③找出黑河—腾冲线,说说该线两侧人口密度的差异。 【教师讲述】我国的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尤其是东部沿海平原地区,人口最为稠密;该线西北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尤其是西部内陆高山、荒漠地区,人口最为稀疏。 【活动探究】比较人口密度的差异。根据图1-2-5 分别计算出两地的人口密度。据此试从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我国沿海和内陆地区的人口密度为何差异悬殊。 【教师提示】(1)自然条件差异: (2)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西部经济欠发达。 (3)从交通上看:东部交通便利;西部交通不便。 【活动探究】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新变化: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看图展开探究活动 从我国人口密度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南人口密度大;西北人口密度小。 学生阅读:我国城乡人口分布的变化 读图总结:突出表现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集中。 【巩固提高】 有人认为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应该把东部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人口比较稀疏的西部地区,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环节三:课堂小结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面试真题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面试真题第一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2015年5月12日15时05分在尼泊尔(北纬27.8度,东经86.1度)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同情。如果你们是救援小组,需要了解地震发生地区的具体情况,该如何做?(学生发言后,教师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经线 【教师活动】展示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经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概括什么是经线。 【师生总结】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叫作经线,又称子午线。 【学生活动】 (1)分别请学生上讲台来用准备好的彩线标示出两条经线。 (2)请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2~3条经线。 【教师活动】教师到各小组巡视,辅导同学。同时提问:这些经线有什么特点?(展示经纬仪并提示:从经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总结) 【学生回答】 (1)经线的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 (2)经线的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②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③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学生活动】请学生画出任意一条经线,并观察所画的经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这些经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度。 2.经度 (1)经度及其规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0°经线的位置,追问学生: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展示图片】展示有关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图片或影像。 【师生总结】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 【学生活动】 ①在地球仪上查找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位置,并在自制地球仪上标示出0°经线(本初子午线)。 ②经度是从0°经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 【教师总结】按规定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经度的变化规律就是从0°经线向西和向东到180°经线经度逐渐增大。 (2)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 ①在地球仪上找出东经30°、西经30°、西经150°、东经150°这几条经线。 ②在自制地球仪上画出东经90°、西经90°和西经180°这几条经线。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中国工业的发展》 1.题目:中国工业的发展 2.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许多工业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过去中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分布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而在辽阔的内地,现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内地发展的要求,国家对沿海地区的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同时全面推进中西部的工业建设。在过去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系列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地方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工业布局以沿海地区相对集中。近些年来,国家对工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陆续淘汰了一些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工业布局趋于相对平衡。东部沿海工业得以改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得以全面振兴,中西部地区和工业得以拓展和升级。许多城市将内城区的工业企业搬迁到郊县的工业园区,改善了工业布局和人居环境。 活动: (1)根据所见所闻,说一说家乡的工业发展情况。 (2)运用地图或其他资料,向同学或家人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布局和工业化情况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教学中要有学生参与的环节。 (3)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4)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国工业的发展情况。 答辩题目 1.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哪些? 2.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才能够体现出“启发性原则”?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教师展示中国举办智博会的相关图片资料,向同学们介绍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技术和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提问学生我国自建国以来工业发展的情况如何?目前存在着什么问题?由此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的资料和工业总量变化图,概括中国工业的发展情况。 【师生总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工业总量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一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制造业大国”相关资料,并进行展示,得出我国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如原煤、钢铁、水泥等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4)

高中地理《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地理《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展示图片】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思考: (1)城市化的发生是在什么时期开始的? (2)城市化的时间变化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的城市化曲线,基本上都是呈一个被拉长了的“S”形态。 2.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展示图片】“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展示材料】“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资料” 资料:伦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扩展。

【问题探究】结合上述图片和材料,探究如下两个问题: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从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张趋势和常见问题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教师总结】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展示图片】对照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2.13中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差异,思考: 【问题引导】 (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 (2)目前各处于城市化的那一阶段? (3)近20年来,各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有何差异? (4)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5)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教师总结:

环节三:课后作业 全班各自然组依次为空气污染调查组、水污染调查组、噪声污染调查组、固体废弃物污染调查组、光污染调查组、交通组、住房组、人口组、就业组、社会秩序组,调查武汉市近年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求: 1.网络搜集或走访调查。 2.图文资料真实,且具概括性。 3.注意安全和中学生形象。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在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并存? 【参考答案】 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方面的内部差异性比发达国家大得多,突出表现在“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并存。“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也可能并存于一个国家。例如印度,从总体上看,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属于“滞后”型,但具体到某个城市,例如孟买、加尔各答等,则又呈现“过度城市化”的特点,主要是人口向极少数大城市集中造成的。

2020下半年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三批)

2020下半年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三批) 2017下半年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三批) 初中地理《世界人口的分布》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7日上午天津市面试考题 1.题目:世界天口的分布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要有板书; (2)试讲十分钟左右; (3)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4)要利用地图进行教学。 答辩题目 1.世界天口稠密区有哪些? 2.能否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各地人口趋于平衡?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巴黎、纽约、东京等大城市人口稠密的照片,另一组是北极极地、撒哈拉沙漠、热带雨林的

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人口的区别,并让学生思考导致不同地区人口分布不同的原因,进而引入本课《世界人口的分布》。 (二)感知现象,合作探究 1.教师通过PPT展示动态人口卡通图片的方式,显示特定区域人口增长带来的直观感受,从而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 即: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每平方千米) 2.小组合作,深入理解人口分布。 活动一:教师PPT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分小组合作,分析人口稠密地区与人口稀疏地区分别是哪里,并且尝试分析原因。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一同归纳总结: “四密”:亚洲的东部、亚洲的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东部沿海与平原地区; “四疏”: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润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活动二: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 教师PPT展示世界地形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两幅地图分析图4.4中A、B、C、D四个地区。 (1)A、B均处于平原地区,为什么人口稀少? (2)C、D处在中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稀少? (3)通过表格的形式,归纳梳理出四地人口密度,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 3.归纳总结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少。 (2)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

初中地理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初中地理面试真题收集 目录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东南亚》 (2)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5)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众多的人口——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10)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14)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8)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地形和地势-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22)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农业——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25)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板块的运动》 (28)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东南亚》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地理 题目名称:《东南亚》 详情: 1、题目:《东南亚》 2、内容: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图7.19),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 南半岛就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 国山水相连;马来群岛在中南半岛的东 南方,有大小岛屿两万多个,我们习惯 上叫它南洋群岛(图7.20)。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图7.21)。

3、基本要求: (1)结合地图进行讲解; (2)试讲时间控制在十分钟; (3)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4)板书设计突出重难点。 解析: 初中地理《东南亚》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著名新马泰旅游路线包括哪些国家吗?他们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通过学生回答从而引入新课《东南亚》。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位置、国家 活动:教师出示“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东南亚地形图”和“东南亚政区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找出: ①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中国、印度,说出他们位于东南亚的方位? 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有哪些国家? ③东南亚有哪些是临海国,哪些是内陆国,哪些是岛国?哪些国家与我国相邻?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①太平洋位于东部;大洋洲位于南部;印度洋位于西部,中国位于北部,印度位于西北部。 ②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半岛的国家有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马来群岛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菲律宾。 ③临海国: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内陆国:老挝;岛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与我国相邻的是越南、老挝、缅甸。 2.东方的“十字路口” 过渡:东南亚位置特殊,被称为“十字路口”。为什么说东南亚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它的海上作用又体现在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活动:教师出示以下地图,学生4人为以小组,阅读地图并讨论: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6)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老师在PPT上给同学展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同学仔细观察,回答矿产资源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西气东输线路 【展示图片】读西气东输路线图,思考西气东输经过地区。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展示图片】读“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全国百分比图”,思考: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 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②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教师总结】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读图思考】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图5.3探讨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②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教师讲解】①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②开发利用现状。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完成课后活动3,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西气东输的意义。 【参考答案】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改善长江三角洲及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有哪些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问题的梯度性 总结性问题、加深性问题和引入性问题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由理解、记忆到分析、创造的顺序进行设计。 (2)问题的趣味性 陈述具体的问题之前,需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是地图、实验、故事、生活实例等。

上半年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二批

上半年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第 二批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初中地理《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地理《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谚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导入新课——亚洲的地形和河流。 (二)新课教学 1.亚洲地形特点 【活动一:知地形】 ①读“亚洲的地形”图,在三分钟内对照图例查找以下地形区,读取海拔信息,并尝试记忆它们在亚洲所处的位置。(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喜马拉雅山脉及其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②老师读出地形区,同学以抢答的形式,将代表该地形区的“名称条”和“高度条”标在地形图上,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记得最准,标的最快。 用珠穆朗玛峰的和死海的高差来讲解地势的概念。 【活动二】“说见闻” 前后四位同学为一小组,按照如下分工完成活动:组号为单号的按照情境1进行,双号的按照情境2进行。请每一位同学记清楚自己的分工。

情境1:你们小组自北向南沿80°E经线在亚洲陆地上旅行; 情境2:你们小组从西到东沿30°N纬线在亚洲陆地上旅行。 一路上你们会依次经过哪些地形区它们海拔多少请讨论后用流畅的语言与同学们分享你们在这条线上对地势变化的感受。 现在老师给大家呈现两幅非常熟悉的地形剖面图,而且他们就是沿着80°E和30°N作的亚洲地形剖面图。 教师总结:亚洲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转折:那么现在请大家回忆,老师刚才的那句话“水往低处流”,地形特点已经得出来了,那你此时认为亚洲的地形会对他的河流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 2.亚洲河流特点 【活动三】“识河流” ①读“亚洲的地形”图,在图中描画出以下四组河流,观察并总结其流向特点。 a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北冰洋)自南向北 b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太平洋)自西向东 c恒河,印度河;(印度河)自北向南 d锡尔河,阿姆河;自东向西

2019年上半年《初中地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精选

2019年上半年《初中地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精选 一、考题回顾 初中地理《大陆漂移》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创设情境导入。展示喜马拉雅山“鱼龙”化石,提问为什么海洋中的生物会在世界屋脊发现。共同回答是由于海陆变迁导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海陆分布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进而引出大陆漂移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 活动:体验魏格纳的发现。 【教师活动】让学生在东西半球图上,找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用透明纸描出两个大陆的轮廓,标上洲名,沿线剪下来,变换位置拼一拼,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活动】学生将拼出的结果展示交流。通过拼合发现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可以拼合起来。 【教师讲解】正是有了这一发现,才使人类开始关注海陆的变迁,并最终揭开了海陆变迁的神秘面纱。那么,是谁最早发现了这个现象呢?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教材,总结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发现者为魏格纳,以及主要观点。 【教师讲解】大陆漂移说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大陆周围是一片大洋,后来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这种大陆漂移至今仍在缓慢地进行着,经测量,大西洋正在不断扩张,太平洋则在不断收缩。 2.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资料“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找出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学生活动】学生四人为一小组,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教师总结】(1)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非常相似。(2)大西洋两岸大陆生物有亲缘关系,一些古生物的化石也是同类的。(3)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环节三:巩固拓展 【教师提问】现在的南极洲地层中有很多煤,煤是由于温暖气候下大片森林埋入地下受高温、高压影响而形成的。那么,冰天雪地的南极洲过去怎么会有森林呢? 【学生回答】因为在很久以前南极洲曾位于温带或热带,只是后来的大陆漂移才来到南极地区。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搜集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证据。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板块构造学说。 【参考答案】 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板块构造学说,把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与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之中,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解释全球构造运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是海底扩张假说的具体引伸。 板块学说的立论依据在于,地表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被诸如大洋中脊、岛弧、海沟、深大断裂等构造活动带所割裂的几个不连续的独立单元,即板块构成的。几大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由于板块的强度很大,主要的变形只能发生在其边缘部分。换言之,即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各板块间的接合部才是活动带。因此,大陆边缘并不是板块的边界,海岭、岛弧和大断裂才是板块边界所在。对流带动板块由大洋中脊或海岭向两侧扩张,在岛弧地区或活动的大陆边缘沉入地下软流层完成对流的循环。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①扩张(或增生)型边界;②俯冲(或汇聚)型边界;③转换断层(或次生)型边界。 2.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什么?在设计导入时需要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常用的导入方法有设悬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生活实例导入法、视频导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2)

初中地理《东南亚》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地理《东南亚》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著名新马泰旅游路线包括哪些国家吗?他们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通过学生回答从而引入新课《东南亚》。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位置、国家 活动:教师出示“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东南亚地形图”和“东南亚政区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找出: ①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中国、印度,说出他们位于东南亚的方位? 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有哪些国家? ③东南亚有哪些是临海国,哪些是内陆国,哪些是岛国?哪些国家与我国相邻?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①太平洋位于东部;大洋洲位于南部;印度洋位于西部,中国位于北部,印度位于西北部。 ②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半岛的国家有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马来群岛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菲律宾。 ③临海国: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内陆国:老挝;岛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与我国相邻的是越南、老挝、缅甸。 2.东方的“十字路口” 【过渡】东南亚位置特殊,被称为“十字路口”。为什么说东南亚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它的海上作用又体现在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活动:教师出示以下地图,学生4人为以小组,阅读地图并讨论: 【学生探究】 ①为什么说东南亚地处东方“十字路口”的位置? ②十字路口的咽喉在哪里? 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 ④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正好处于十字路口的交界处,是十字路口的咽喉所在,它沟通了东亚、东南亚、欧洲和非洲,是欧洲、非洲航行到东亚、东南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联系东西方的要冲,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 环节三:小结作业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教 师 资 2 0 2 0 年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1、题目:《大洲和大洋》 2、内容: 3、基本要求: (1)了解大洋和大洲的基本知识。 (2)有师生互动 (3)试讲时间10分钟 教学设计逐字稿 教学过程: 导入: 师: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 (生: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生: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 (生:杨利伟) 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员,当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球上有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教 师 资 2 0 2 0 年 新授: 一、世界海陆分布(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6图2.1“世界海陆分布”,观察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后回答:“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生: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继续阅读图2.2“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 (生:地表的海陆分布:海洋:71%:陆地:29%)(板书) 师:请同学们继续读教材P27图2.3“地球还是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生: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 师: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 生: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师:是啊,我们的先辈们不知经过了多少探索才对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有了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跟随先人的脚步,一起来感受他们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请同学们阅读“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然后谈谈你的感想。 (生:数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外交使节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板书) 师:请大家阅读图2.5。(老师边指图,边讲解什么是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 师: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任意一个半岛、岛屿、海洋或大陆,并说出他们的区别。(学生在地球仪找出了很多半岛、岛屿、海洋,并能区别岛屿与半岛的概念) 游戏:搬动课桌通过搬动摆放课桌,了解半岛、岛屿、海洋、大陆、大洲、海峡区别。几排课桌组成大陆,旁边单独的课桌是岛屿,课桌之间为海峡。 (教师介绍冰岛与格陵兰岛名称由来,增加趣味性。) 小组活动:师: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请每组派个代表到台上给大家展示交流成果。 生:上台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读图册P14世界陆地各大洲面积比较图,试着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位次。 生:排次序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1、题目:《大洲和大洋》 2、内容: 3、基本要求: (1)了解大洋和大洲的基本知识。 (2)有师生互动 (3)试讲时间10分钟 教学设计逐字稿 教学过程: 导入:

师: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 (生: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生: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 (生:杨利伟) 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如果你是一 名宇航员,当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球上有什么?带 着这些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 洲和大洋(板书). 新授: 一、世界海陆分布(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6图2.1“世界海陆分布”,观察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后回答:“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生: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继续阅读图2.2“世界海洋和陆地 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 (生:地表的海陆分布:海洋:71%:陆地:29%)(板书) 师:请同学们继续读教材P27图2.3“地球还是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生: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 在陆地上的) 师: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 生: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师:是啊,我们的先辈们不知经过了多少探索才对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有了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跟随先人的脚步,一起来感

最新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各学科》试讲真题汇总

最新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各学科》试讲真题汇总初中语文 1口语交际讲解如何学习语文。 2冰心观舞记。 3济南的冬天。 4小山摇篮曲图文段。 5最后一课(七下)。 6中国石拱桥(让学生体会到说明文语言文字的准确性:①有朗读,让学生知道重音和停顿②让学生分析赵州桥的特点③适当板书。 7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8朱自清春:朗读前三段,讲拟人的修辞手法。 9江城子密州出猎:朗读,体会豪放的特点。 10石壕吏吏。 11写作:指导学生流畅的写一段话(关于写景或者写物的)。 12赵毅的论诗。 13紫藤萝瀑布;画出了了文中两句句话,分析写作技巧。 14钱塘江春行行。 15《马》布封;朗读划线句句子,表现作者情感;归纳野生马的性情特点;这篇文章很有趣味性怎么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板书。 16《背影》四次背影,体现父子情深。 17《岳阳楼记》引导学生体会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的写作特点,泛读,表现感情。 18口语交际课:《我的家乡》。 19《心声》:要求朗诵,设计问题,适当板书。作者感情。 20《陈涉世家》:三组六句句话,讲朗读时的停顿。重音、实词的意义及用法。21《乡愁》:表达情感,描写意象。 22《春夜洛洛城闻笛》:十分钟内讲完,有板书,教师有感情朗读课文,理理解诗文大意。 23《赤壁》:分析咏史诗的特点。

24冰心:《繁星和春水》;推荐学生阅读,理理由使人信服,指导朗读。 25写作文:以月亮为题,借物抒情。 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诵读,重点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体会作者感情,提升学生鉴赏品味;正确流利利地朗读课文,要有板书。 27《傅雷雷家书》。 28《采薇》:最后一段并朗读。 29鲁迅:《雪》。讲解散文诗的特点,范读第一段。 30《湖心亭看雪》(八上)要求讲解白描手法和它的写作特点。 31《皇帝的新装》:朗读 3-5段,体现作者情感,设计活动使学生理理解老老大臣和官员心理理活动的异同。 32《秋天》:赏析第三段,作者的思想感情。 33《月亮上的足迹》:前三段,体会作者情感,大量量数字的作用。 34《看云识天气》的综合活动设计,收集关于天气的谚语。 3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八下)范读,快速指导学生背诵,根据试讲内容写板书。 36《送东阳马生序》,翻译。 37《口技》(七年年级下)讲解课后练习题,指导学生理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的用法。 38《观沧海》,字音,停顿,写景的作用,抒情。 39《约客》(1)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2)引导学生在理理解诗的基础上背诵( 3)你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40《天净沙秋思》;朗读,帮助分析意境。 41《观沧海》;景物描写的作用。 42《次北北固山下》;有感情朗读诗句句,注意断句句,设计活动,注意板书,如何讲解古诗词。 43《故乡》(九上)分析中年年闰土的形象。 44《风雨》;理理解感情,让学生学会其中的描写方法。 45《故宫博物馆》课堂写作;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顺序。 46《走一步,再走一步》;分析作者的心理理活动。

初中地理-(2套)

初中地理面试真题 真题一

1.试讲题目:《聚落与环境》 2.内容: 聚落与环境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聚落。 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的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图4. 12) 3.基本要求: (1) 如果教学期间需要其他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演示即可; (2) 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 请在10分钟之内完成试讲内容。 《聚落与环境》 答辩题目: 1. 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2. 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有哪些好处?

【试讲答案】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初中地理组的01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聚落与环境》,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图”。 师:观察一下两张图片都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随我一起来总结:城市与乡村,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师: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聚落的庐山真面目。 二、新课教学 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师:什么叫聚落呢?它又分为什么类型呢? 师:A同学,请你来回答。 师:A同学说的很好,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地方,分为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 城市与乡村在景观上的差异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城市与乡村景观图”。 师:城市和乡村的景观有什么差异?同学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比较:房屋密集度、高度,交通特点,人口分布情况,生产活动类型。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并发表观点。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也很活跃。我们来共同总结一下: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乡村城市 交通特点不发达发达 人口分布分散密集 建筑特点稀疏、低矮密集、高大 生产活动农业非农业 造成城市与乡村景观差异的原因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城市与乡村景观差异图”并思考下列问题: 城市与乡村在景观上为什么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 种植业和畜牧业更多的出现在乡村,服务业和工业更多的出现在城市,这是什么原因呢?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师: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我们来共同总结一下:乡村和城市都是人类的居住地,是聚落的两种形式。聚落依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乡村、城市等不同的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等农业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工作。正是因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地理《亚洲—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考题:初中地理《亚洲—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一、考题回顾错误! 二、考题解析 初中地理《亚洲—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谚语导入:采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中国古老的谚语进行导入。 (二)新课教学 1.亚洲地形特点 分层设色地形图,它是一种用不同颜色来代表不同的海拔高低,用以展示地球表面五种基本类型的地图。(高原、平原、盆地、山地和丘陵)人们又把某一地区具体的地形叫做地形区。下面咱们就从地形区着手来分析亚洲的地形。 【活动一:知地形】①读“亚洲的地形”图,在三分钟内对照图例查找以下地形区,读取海拔信息,并尝试记忆它们在亚洲所处的位置。 ②请大家一会根据老师的提示,我读出一个地形区,大家举手抢答,第一举手的同学,将代表该地形区的“名称条”和“高度条”标在大家右侧的地形图上,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记得最准,标的最快。 用珠穆朗玛的和死海的高差来讲解地势的概念。 【活动二】“说见闻”前后四位同学为一小组,按照如下分工完成活动:组号为单号的按照情境1进行,双号的按照情境2进行。请每一位同学记清楚自己的分工。 情境1:你们小组自北向南沿80°E经线在亚洲陆地上旅行; 情境2:你们小组从西到东沿30°N纬线在亚洲陆地上旅行。 一路上你们会依次经过哪些地形区?它们海拔多少?请讨论后用流畅的语言与同学们分享你们在这条线上对地 势变化的感受。 现在老师给大家呈现两幅非常熟悉的地形剖面图,而且他们就是沿着80°E和30°N作的亚洲地形剖面图。 教师总结:亚洲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河流特点 【活动三】“识河流” ①读“亚洲的地形”图,在图中描画出以下四组河流,观察并总结其流向特点。 a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北冰洋)自南向北流;b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太平洋)自西向东;c恒河,印度河;(印度河)自北向南;d锡尔河,阿姆河;自东向西 教师总结: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 (三)作业 作业:北美洲的地形和河流分别有什么特点?两者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呢? 板书设计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地理题本梳理讲义

教资面试 初中地理题本梳理

目录 初中地理《人口——不同的人种》 (1) 初中地理《多变的天气—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9) 初中地理《气温的分布》 (15)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 (22)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 (22) 初中地理《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8)

1 初中地理《人口——不同的人种》 一、题本 1.题目:人口——不同的人种 2.内容: 不同的人种 你见过白种人和黑种人吗?我们能把他们辨别来,是因为他们皮肤的颜色,头发的形式,面部的特征等,都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从世界人种分布图(图4.11)中可以看出: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区。 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一些有种族偏见的人,把某个人种说成是“高等”或“低等”的,并对“低等种族”的人甲乙歧视和压迫,都是应该遭到反对并且谴责的言行。 3.基本要求:

(1)教学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请在10分钟之内完成试讲内容。 2

3 二、教案《人口——不同的人种》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三类人种的划分依据,能够根据不同的外貌特征识别不同的人种。说出三大人种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地图和图片,学习从地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对待人种的态度,感知平等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区别。 【难点】 树立正确的人种观念,懂得平等和尊重他人。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播放《指环王》攻城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世界上的人种多样性,进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探索人种特点 展示图片:分别白、黑、黄三种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讨论下列问题: (1)这三种人种分别有哪些特点? (2)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他们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3)猜猜人种划分的依据有哪些? 学生先观察图片独立思考,然后再四人为一组讨论上述三个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填写下表,并总结人种划分依据和结果 人种 皮肤头发面部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2.探索人种分布 展示“世界人种的分布”图,学生读图思考: ①我们读图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②指出三种人种的分布的地区?

初中地理试讲题目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认定试讲题目 1、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两个框题。 2、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一个框题。 3、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两个框题。 4、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两个框题。 5、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课时完成)。 6、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一个框题。 7、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两个框题。 8、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第一课时——?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两个框题。 9、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第一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两个框题。 10、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独特的

自然环境?一个框题。 11、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两个框题。 12、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一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一个框题。 13、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一个框题。 1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第一课时——?时空分布不均?一个框题。 15、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两个框题。 16、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课时完成)。 17、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两个框题。 18、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课时——?江海交汇之地?、?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两个框题。 19、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课时完成)。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 初中地理《东南亚》 一、考题

二、考题解析 初中地理《东南亚》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著名新马泰旅游路线包括哪些国家吗?他们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通过学生回答从而引入新课《东南亚》。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位置、国家 活动:教师出示“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东南亚地形图”和“东南亚政区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找出: ①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中国、印度,说出他们位于东南亚的方位? 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有哪些国家? ③东南亚有哪些是临海国,哪些是内陆国,哪些是岛国?哪些国家与我国相邻?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①太平洋位于东部;大洋洲位于南部;印度洋位于西部,中国位于北部,印度位于西北部。 ②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半岛的国家有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马来群岛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菲律宾。 ③临海国: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内陆国:老挝;岛国:印

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与我国相邻的是越南、老挝、缅甸。 2.东方的“十字路口” 【过渡】东南亚位置特殊,被称为“十字路口”。为什么说东南亚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它的海上作用又体现在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活动:教师出示以下地图,学生4人为以小组,阅读地图并讨论: 【学生探究】 ①为什么说东南亚地处东方“十字路口”的位置? ②十字路口的咽喉在哪里? 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 ④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正好处于十字路口的交界处,是十字路口的咽喉所在,它沟通了东亚、东南亚、欧洲和非洲,是欧洲、非洲航行到东亚、东南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联系东西方的要冲,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 环节三:小结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