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

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

1.青春期女孩和男孩身高发育曲线出现第一次交叉的年龄是————

A. 8~9岁

B. 9~10岁

C. 10~11岁

D. 11~12岁

2.以下哪一个不属于第二性征一一一一

A乳房B大小阴唇C阴毛 D.腋毛

3.对大样本人群进行体成分测定时首选的方法是一一一一

A.水下称重法

B.双能X线吸收法

C.皮褶厚度测定法

D.生物电流阻抗法

4.青春期体格发育遵循一一一

A头尾发展律 B.轨迹现象 C.正侧律 D.向心律

5.下列不属于婴儿期动作发育规律的是一一一一一

A.自上而下

B.由远及近

C.由粗到细

D.由整体到特殊

6.某小儿能独站,会叫爸爸、妈妈及模仿他人动作,会用手指拿勺子,可能年龄是————

A. 6~7个月

B. 8~9个月

C.10~11个月

D. 18个月

7.体重的第二个增长高峰是一一一一

A.生后第一年

B.学龄前期

C.学龄期

D.青春期

8.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是一一一

A.胎儿期

B.婴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9.从出生到成年,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生长模式可归类为一一一一

A.一般型、肌肉型、肥胖型、清瘦型

B.标准型、粗壮型、一般型、瘦弱型

C.早熟型、平均型、成熟型、中间型

D.一般型、神经系统型、淋巴系统型、生殖系统型

10.下列人体组织器官中,在青春期生长突增开始后才迅速发育的是一一一一

A.肌肉系统

B.脑

C.胸腺

D.卵巢

11.青春期女孩和男孩身高发育曲线出现第二次交叉的年龄是一一一一

A .9~10岁 B.11~12岁 C.13~15岁 D.16~17岁

12.成熟是指机体的一一一一

A.形态、生理和心理发育达到成人水平

B.形态和功能达到成人水平

C.系统和器官达到成人水平

D.组织和器官达到成人水平

13.体重发育不同于其他体格发育的指标是一一一一

A.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生长较快

B.男女在青春期出现两次交叉

C.可出现负增长

D.青春发育后期一般男高于女

14.青春期开始后生长速度再次加快,女孩身高最高年增长值可达一一一一

A 5~7cm

B 9~10cm

C 1~13cm

D 14~15cm

15.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下列只有一次生长突增的是一一——

A.眼球

B.肌肉系统C骨髓系统 D.心脏

16.大脑各功能区域成熟过程,发育最迟的是一一一一

A枕叶 B.颞叶C额叶D顶叶

17.下列各器官中青春期生长突增最早开始的是一一一一

A小腿 B.手C大腿D足

18.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培养主要在一一一一

A婴儿期B幼儿期C青春期D青年期

19.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重要指标是————

A大脑的髓鞘化程度B.大脑功能的不对称性C大脑的可塑性 D.大脑的可修复性

20.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期在————

A.婴儿期B小学低年级C小学高年级D青春期

21理解记忆已取代机械记忆而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时期在————

A幼儿期 B.学龄前期C学龄期 D.青春期

22.下列有关生长素描述不正确的是————

A幼年时缺乏将患侏儒症B.幼年时过多可引起巨人症

C.成年人过多将患肢端肥大症D幼年缺乏将患呆小症

23.下列内分泌系统中,与青春期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

A下丘脑-垂体-性腺轴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D下丘脑-垂体松果腺24.一一一一一的出现通常提示男女儿童已进入青春期。

A生长突增 B.长骨髓愈合 C.性器官发育 D.体成分变化

25.一般来说,男孩PHV所处时间段为————。

A.10岁以下

B. 11~12岁 C 13~15岁 D.16岁以上

26.关于青春期描述一一一一是错误的。

A第二性征在青春发育中期迅速发育B.体格生长高峰在青春发育早期

C男孩性早熟是指在11岁前发现睾丸增大D.女孩性早熟是指在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

27.男孩青春期发育的各指征中作为男性性发育的第一信号是一一一一发育。

A.阴茎

B.身高突增C第二性征 D.睾丸

28.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是指一一一一

A 8~18岁 B. 9~19岁 C. 10~18岁 D. 10~20岁

29.评价女性性发育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一一一一

A乳房发育B阴毛发育C月经初潮 D.卵巢发育

30.完整的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一一一一

A婴儿期 B.幼儿期C童年期 D.青春期

31一般来说,女孩的月经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出现在青春期的一一一一期,而身高突增高峰出现在青春期的——一一期。

A早、中 B.晚、早C中、早 D.晚、中

32.关于身高和体重的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一一一。

A身高稳定性不如体重,突增高峰也不如体重明显

B身高稳定性不如体重,突增高峰比体重明显

C体重稳定性不如身高,突增高峰也不如身高明显

D.体重稳定性不如身高,突增高峰比身高明显

[参考答案]

1-BBCDB6-CDADD11-CACBA16-CDCAC21-DDA AC26-CDDCB31-C 32-D

1.大量跨文化研究证实,躯干与下肢的比例关系,主要取决于

A.医疗条件

B.生活地区c体育锻炼D营养E种族遗传

2某小学组织了营养午餐,为了说明一个学期的营养午餐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好的一组评价指标应该是

A体重、坐高、握力、身高标准体重B身高、体重、坐高、握力

C身高、体重、肺活量、Rohrer指数 D.身高、体重、胸围、坐高

E.身高、体重、皮榴厚度、身高标准体重

3.人类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首先出现在

A经济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美国D日本 E.中国

4.人群身高、体重的发育水平,目前在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表现为

A.城市比乡村高B乡村比城市高C城乡之间差别不显著D有的场合下城市比乡村高,有的场合下相反E.说不清楚

5.研究双生子身高时发现,同卵双生子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与异卵双生子身高之间的相关

系数相比较时

A同卵双生子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与异卵双生子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几乎相同

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两者不存在规律性关系E说不清楚

6.许多调查研究发现,体校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与普通中学女生相比

A.前者早于后者

B.前者晚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D.两者之间无规律性差别E.说不清楚

7.在良好生活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其成年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体育锻炼

B.生活的地区C遗传因素D.营养E.社会经济状况

8.儿童少年在一天生活中,什么状态下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增多

A进餐时B看书时C休息时D.睡眠时E看电视时

9.目前,我国19~22岁男女青年平均身高最高的城市是

A.上海

B.哈尔滨C北京D.沈阳E.长春

10.按每公斤体重计算,每日总热能需要量最多的年龄是

A.生后8周婴儿 B 10个月婴儿 C 4岁幼儿 D. 14岁儿童 E.成人

11发热造成人体的机体功能失常,体温每升高l°C,基础代谢率增高

A 15% B. 12% c 23% D. 13% E. 14%

12.季节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一般来说,在时身高增长

A. 2~5月

B. 3~6月 C 3~5月 D 4~7月 E. 4~5月

13.季节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一般来说,体重在增长

A. 8~11月

B. 9~12月 C 10月到第2年的1月

D 1l月到第2年的2月 E. 9月到第2年的2月

14.青春期女孩坚持数月锻炼后

A瘦体重显著增加,体重下降

B.瘦体重增加不明显,体脂肪减少

C体脂肪相应减少,体重下降

D.瘦体重增加,体脂肪减少,体重下降

E.瘦体重显著增加,体脂肪相应减少,体重却变化不大

[参考答案}

1-E 2-E 3-A 4-A 5-B6-B 7-C 8-D 9-C l0-A11-D 12-C 13-E 14-E

1下列哪项发育指标属于形态指标?

A肺活量 B.心率C皮厚度D最大耗氧量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指标中,哪个指标不是形态指标?

A.体重

B.胸围C呼吸差D.皮脂厚度E.上臂围

3.头围,应考虑对几岁以下儿童测量才有实际意义?一一一一

A. 3岁以下

B. 6岁以下 C 6岁半以下 D. 7岁以下 E. 7岁半以下

4.青春期下列各形态发育指标中,哪一个指标男孩较女孩突增更明显? 一一一一

A手长 B.上臂围C小腿围 D.骨盆宽 E.肩宽

5.青春期下列各形态发育指标中,哪一个指标女孩较男孩突增更明显?一一一一

A.手长

B.上臂围C小腿围 D.骨盆宽 E.肩宽

6.反映儿童少年肌肉代谢水平的主要生化指标是一一一一

A.尿肌酐

B.尿羟脯氨酸C血红蛋白 D.总体钙 E.红细胞

7.反映儿童少年灵敏度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是一一一一

A 50m跑 B.10m×4往返跑 C 50m×8往返跑D立位体前屈 E.引体向上

8.能同时评价儿童少年心肺功能和运动训练水平的理想指标是一一一一

A肺活量、脉搏B.脉搏、血压C呼吸频率、心电图 D.最大耗氧量 E.呼吸差、肺活量

9关于横断面调查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一一一一

A调查规模大 B.调查时间短C需集中较多测试人员

D可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E.可制定生长发育参考值标准

10.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应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式? 一一一一

A分层随机B整群随机C系统整群随机D分层系统随机E分层整群随机

11我国儿童实足年龄的计算方法是一一一

A.调查年、月与其出生年、月之差B调查年份与其出生年份之差

C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 D.按阴历年份 E.以上都不对

12.调查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时,应采用一一一一为一组。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6个月 E.1岁

13.青春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测量,要求每一性别年龄组起码的人数应为一一一一

A 100人 B.100.~ 150人 C 150~175人 D.175~200人 E. 200~250人

14.下列哪项指标不属于生长发育复测指标? 一一一一

A身高B体重C血压 D.坐高 E.胸围

15.当误差发生率超过多少时,当天的全部检测数据无效

A 5% B. 10% C 15% D.20% E.25%

16.生长发育评价"标准"一般每隔应予以修订。

A 2~3年

B 3~4年

C 5~10年 D. 10~15年 E. 15~20年

17.在儿童少年卫生领域中,常用5个百分位数作为划分发育水平的等级标准,划分应有百分之多少的儿童属于中等发育水平

A. 48%

B. 49%

C. 50% D 51% E. 52%

18.生长发育评价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生长发育水平B生长发育速度C人体形态D发育匀称度E营养状况

19. Kaup指数是指

A体重(kg)/身高(cm)3 ×100 B.身高(cm)/体重(kg)×1000 C体重(g) ×1000/身高(cm)

D.体重(kg) /身高(cm)2×104 E体重(g)/身高(cm)

20.下列哪个指数不能用于评价儿童少年的营养状况?一一一一一

A. Quetelet指数 B BMI指数 C Rohrer指数 D. Erisman指数 E. Pelidisi指数

21等级评价法可评价一一一一

A.体型

B.发育水平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D.发育水平与匀称程度E有关发育指标之间的关系

22.曲线图法可评价一一一

A发育水平与趋势 B.发育速度与趋势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D发育水平与体型E发育水平、速度与匀称程度

23.相关回归法可评价一一一一

A体型与发育速度 B.发育水平与趋势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D发育水平与匀称程度E发育水平、匀称程度与体型

24.评价儿童少年发育匀称度最好的方法是一一一一

A.指数评价法

B.等级评价法C曲线图法 D.百分位数法E相关回归法

25.能够准确反映个体儿童发育水平、发育速度、发育匀称度的是一一

A曲线图法 B.体型图法C百分位数法 D.相关回归法 E.以上都不是

26.身高标准体重最好用于评价儿童的一——一

A现时营养状况 B.长期营养状况C现时和长期营养状况 D.体型 E.发育速度

27.比较客观句精确反映发育成熟程度的是一一一

A第二性征年龄 B.齿龄C骨龄 D.体重年龄 E.身高年龄

28.下列哪种情况为肥胖?

A体重高于身高标准体重10% B.体重高于身高标准体重120% C体重在身高标准体重90%~10%范围内 D.体块指数>24 E.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10%~20%

[参考答案]

1-CCAED6-ABDDE11-CECCD16-CDCDD21-BC DEE26-A 27-C 28-B

1.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

A.健康是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和虚弱

B.健康主要指躯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

C.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身体、心理两方面的良好状态

D.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良好状态

E.以上都不对

2.儿童多动症起病于一一一一

A 3岁前

B 5岁前

C 7岁前

D 7~10岁 E.青春期

3.儿童多动症常伴有——一一

A精神发育迟滞 B.儿童孤独症

C焦虑症D学习困难、行为或品行障碍 E.以上均不对

4.以下表现,除哪项外,都是学习困难儿童的临床表现?一一一一

A一门或多门功课成绩低下 B.阅读、计算、拼写困难

C智力低下 D.多动 E.注意力不集中

5.抽动不具备以下哪些特点?——一一

A突然发生B反复出现C快速D非节律性 E.可靠意志长期控制6.儿童期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为一一一一

A焦虑B恐惧C儿童癔症D抑郁 E.强迫行为

7.恐惧情绪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现象,约90%的儿童在其发育的某一阶段曾出现过恐惧反应,恐怖症与恐惧的区别是————

A恐怖症的情绪反应强烈

B恐怖症的患者往往有回避行为,恐惧情绪没有

C.恐怖症患者明知某些事物或情景事实上并不危险,却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百般劝解无效D恐怖症发生时不伴焦虑情绪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E.以上答案都不对

8.功能性遗尿是指儿童一一一一仍经常出现的不自主性排尿。

A 3岁以后 B.5岁以后 C 5~7岁 D. 7岁以后 E.10岁以后

9.对场所恐惧的患儿进行心理治疗时,先让患儿回想、哪些场合可引起紧张或恐惧,并按严重程度划分等级,然后按等级(由轻至重)逐步接近这些场合,使患儿对这些场合的恐惧逐步减轻。这种心理治疗方法为一一——

A系统脱敏疗法 B.正强化疗法C负强化疗法 D.行为矫正疗法 E.暴露疗法10.在一一一一阶段,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一些重复及强迫动作的现象,如:按一定的顺序摆放物品,或自己的书本,或生活用品,给更换位置便不高兴,一定要按他的习惯放好,才能放心,一般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并且在比较短的时期内便消失,和病态强迫症有本质区别。

A 3~7岁 B. 2~3岁 C 7岁之前D青春期 E.5岁后

11.学校健康教育中同伴教育的生理基础是一一一一

A青春期性发育过程 B.羊群现象

C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D.自发性集合倾向E独立意识的发展

12.青春期是一一一一开始表现的关键期,在青春期及时接受治疗将收到明显效果。

A精神性成瘾行为B不良性行为C青春期强迫状态 D.口吃 E.性心理障碍13.一一一一是孤独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区别要点。

A刻板行为 B.言语发育障碍C社交困难D智能发育迟滞E特殊仪式性行为

1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放在一一一一,这一时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转折期。

A.青春期B初入学儿童C学业衔接阶段D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 E.初高中阶段

15.患儿男性,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主要因不自主挤眼、张嘴、叫喊等两年而就诊。患儿两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挤眼、耸鼻、张嘴,开始症状间断出现,一年半前症状日益频繁,持续存在,并又出现耸肩、上肢突然抽动等。患儿对上述症状感到苦恼,但无法控制。该患儿考虑是一一一一

A.儿童强迫症B儿童多动症C抽动障碍 D.癔症 E.品行障碍

16.患儿男性,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主要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来就诊。患儿自上幼儿园起即开始好动,常常坐不住,不能安静坐下来昕故事或看图书。6岁上学后,老师经常反映患儿上课坐不住,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常东张西望。写作业也常常边写边玩。需有他人催促才能完成,而且经常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患儿常常丢三落四,话多,爱插话或接话茬,情绪不稳定,常因一点小事而发脾气,学习成绩仅能达到及格水平。该患儿考虑是一一一一

A.正常好动儿童B精神发育迟滞C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D.抽动障碍 E.学习障碍

17.患儿,女性,7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因不愿与母分离一月而就诊。一月前,患儿父母因家务事而发生争执,母一气之下回外祖母家住了一周。此后,患儿总担心母亲会离开自己,不愿去上学,也不愿让母亲去上班。反复劝解去了学校,上课也不安心,中午必给母亲打电话。晚上回到家,只要母亲还未到家,就坐立不安,生怕母亲不再回来,因此哭泣。母多次保证,仍总不放心,害怕母亲欺骗自己。该患儿考虑是一一——

A.儿童恐惧症

B.儿童社交恐惧症C正常儿童 D.儿童焦虑障碍E儿童癔症

18.患儿,男性,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就诊。患儿自6岁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常把"b"和"d","q"和"p"分不开,但是该儿童学习一直努力,但成绩仅为班级的中下水平,数学尤其不好,连续两学期成绩排在全班最后几名。近来老师经常反映患儿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有厌学情绪。经查智商为87,无视听觉障碍。该患儿考虑是一一一一

A.正常儿童B精神发育迟滞C儿童多动症 D.品行障碍 E.学习障碍

19.一一一一具有即时性、便利性和匿名性等优点,对那些因心理抵抗、焦虑感和羞耻感强烈的学生能方便地提供帮助。

A面谈式咨询 B.团体咨询C电话咨询 D.信函咨询 E.专栏咨询

20.在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治疗者可能产生爱慕、眷恋甚至产生憎恨、敌意等情感,这一现象是一一——

A投射 B.转换C转移D补偿E抵抗

{参考答案]

1-DC D CE 6-ACBAA11-DEBCC16-C 17-D 18-E 19-C 20-C

21.判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应遵循的原则是一一一一

A.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B.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要求联系起来判断

C.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学校的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D.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儿童在发育的某个阶段所经历短暂的,通过干预即可痊愈

E.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特殊性、长期性,直接影响心理发展

22.ADHD起因复杂,对患儿的治疗,除在一定时期考虑服用药物以外,还可以用以下哪些方式?一一一一

A感觉统合训练 B.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C系统脱敏疗法D正性强化法

E.负性强化法

23.品行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一一一一

A反社会行为 B.活动过度及注意障碍C攻击性行为D.对立违抗行为 E.学习障碍

24.为防止儿童产生过度恐惧,学校、家长应该——一一

A从小培养儿童乐观、开朗、勇敢的性格

B.为了克服儿童的恐惧心理,家长面对自身厌恶的事物或情景时应自然流露恐惧情绪,让孩子了解父母也有恐惧情绪

C学校应尽量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

D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避免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生活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E要求儿童克服自己的恐惧情绪,不要安抚该儿童

25.纠正儿童吮指现象应该一一一一

A经常的提醒B时常纠正

C分散儿童注意力 D.让儿童用手做些事 E.减少儿童的压力或紧张情绪

26.少年儿童情绪问题包括有一一一一

A恐惧 B.经常说谎C焦虑 D.口吃 E.强迫观念

27.以下哪些原因可引发或加剧儿童习惯性抽动?一一一一一

A.突然惊吓

B.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炎等C因成绩不好,受到父母责打

D因为好奇,学习同学的抽动动作E到一个新环境,担心学习成绩跟不上

28.现代青少年要经历漫长的"性等待期",在这一阶段,如不能对出现的各种欲念和冲动进行正确疏导,将带来哪些不良后果?一一一一一

A发生婚前性行为,影响到青少年身心健康B.对遗精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加重心理负担

C适当手淫,缓解性冲动带来的紧张情绪 D.认为性欲是不对的,性行为是可耻的,进而出现社交恐怖症、强迫症等等E消极克制性冲动,导致性功能障碍

29.精神性成瘾行为主要包括一一——

A.吸毒B电子游戏机成瘾C网络成瘾 D.言情小说成瘾E滥用药物成瘾

30.学龄儿童中有5%~10%因感觉统合失调而导致心理发展的缺陷,通过感觉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因感统失调引起的一一一一

A.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B.学习困难C情绪障碍 D.学校恐惧症 E.儿童癔症

31下列哪些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一一一一

A ADHD B痛症C神经性厌食D逃学、偷窃 E.焦虑症

32.下列哪些是青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一一一一

A吸毒B溺水C神经性厌食D逃学、偷窃 E.焦虑症

33.在咨询过程中,求咨者可能表现出抵抗,下列哪些是抵抗的表现?一一——

A交谈时心不在焉,老看于表,注意力不集中B.对咨询者表现出憎恨、厌恶的情绪

C表面上态度谦和,但不涉及所要解决的实质内容D.交谈不积极,对咨询者问话不积极做出回应E.拒绝对咨询者透漏有关可能引起自身不快的信息

34.学校心理卫生服务内容广泛,其中学习指导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A入学适应教育 B.激发学习动机C学习方法指导 D.改善考试焦虑 E.预防学习疲劳【参考答案】

21-BE 22-ABDE 23-ACD 24-ACD 25-CDE26-ACE 27-ABCE 28-ABDE 29-BCD 30-ABCD 31-ABDE 32-ABCE 33-ACDE 34-ABCDE

1我国学生健康监测实施的时间一般为一一——

A 1~4月 B.5~8月 C 1~12月D任何时候都可以

2.儿童少年健康监测是指————

A定期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常见病进行监测观察

B.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确定少量点校和目标人群,按统一技术标准对学生生长发育和常见病进行长期的动态观察

C研究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并提出保健措施及指导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

D.定期对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进行监测,并观察其变化情况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中小学生的首位死因是意外死亡

B.儿童少年是所有群体中最健康的C月病假率是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D.学生常见病预防重点是预防重大传染性疾病4.关于近视,说法不正确的是一一一一

A眼轴长度正常而晶状体曲折力过强可引起近视B晶状体曲折力正常而眼球前后轴过长可引起近视C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 D.近视就是视力低下

5.反映龋齿流行状况的主要指标是一一一一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C牙别患龋率 D. DMFT

7.反映龋齿严重程度的指标是一一一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 龋患率C牙别患龋率 D DMFT

8.反映龋齿治疗状况的指标是————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 龋患率C牙别患龋率 D DMFT

9.关于龋齿的好发牙、好发部位,正确的是一一一一

A乳龋的好发牙是第1乳磨牙 B.恒龋的好发牙是第1、2恒磨牙,尤其是第1恒磨牙(俗称"六龄齿")。C乳龋的好发部位以咬合面为主 D.恒龋的好发部位以牙齿窝沟为主

10.相对于恒龋,乳龋发病特点是一一一

A龋患率高,龋均低,深龋多见B龋患率高,龋均高,深龋多见

C龋患率低,龋均低,深龋多见 D. 龋患率高,龋均低,浅龋多见

11关于近视,描述不正确的是一一一一

A.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B.主要由环境因素导致

C凡是近视,眼轴变长D视近工作时间过长是重要原因之一

12.一般而言,近视的遗传度为一一一一

A. 0.3

B.0.4

C. 0. 5

D. 0. 6

13.近点距离是指一一一一

A眼睛使用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字体或其他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离

B眼睛使用最小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字体或其他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离

C眼睛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字体或其他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离

D.眼睛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远一点字体或其他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离

14.高度近视大多与遗传有关,其遗传方式主要是一一一一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D.性染色体隐性遗传15.关于弱视,不正确的是一一一

A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小儿童 B.斜视性弱视多为器质性

C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 D.最佳治疗年龄为3-6岁,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16.关于沙眼,描述不正确的是一一一一

A病原为沙眼衣原体B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C预防重点是防止接触感染 D.我国学生沙眼发生率在60%左右

17.相对于乳龋,恒龋发病特点是一一一一

A龋患率高,龋均低,深龋少见B龋患率高,龋均高,深龋少见

C龋患率低,龋均低,深龋少见 D.龋患率高,龋均低,浅龋少见

18.导致龋齿的细菌,主要是一一一

A乳酸杆菌 B.双歧杆菌C葡萄球菌 D.变形链球菌

19. 龋齿病因明确,主要由以下哪些因素共同作用?一一一一一

A.变形链球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

B变形链球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

C乳酸杆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

D乳酸杆菌、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

20.提出龋齿形成的“四联因素学说"的是一一一一

A Keyes

B Newbrum

C Robert D.Young

21关于氟化物防龋,正确的是——一一

A.氟牙症指数大于0.8,则不需要饮水加氟

B.氟化用水应以氟牙症指数作为依据

C.局部用氟使用范围更广,但效果较差D氟化牙膏简便易行,但对乳龋效果较差

22.关于窝沟封闭,正确的是一一一一

A.窝沟封闭的材料是低分子树脂

B.封闭乳磨牙最好年龄在2~3岁

C封闭第一恒磨牙最好年龄在6~7岁D窝沟封闭是一劳永逸的好方法

23.身高标准体重筛查肥胖的标准是一一一一

A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10% B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

C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30% D.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40%

24.关于肥胖症,不正确的是一一一一一

A高糖、高热、高脂肪饮食容易导致肥胖B运动不足容易导致肥胖

C父母肥胖,子女发生肥胖的几率较大 D.限制饮食是治疗肥胖的有效手段

25.身高标准体重筛查营养不良的标准是————

A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60% B.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70%

C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80% O.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90%

26.儿童少年贫血的第二个高峰年龄是一一一一

A 11岁

B 12岁

C 13岁

D 14岁

27.儿童少年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一一一一

A缺乏营养知识B.生长发育需要较多的铁质C长期慢性疾病 D.摄入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28.关于儿童少年高血压的防治,不正确的是一一一一一

A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B.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个体应定期监测血压

C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D.发现高血压,应进行药物治疗

29.关于儿童少年糖尿病,不正确的是一一——

A以IDDM (I型)为主 B.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C大多具有"三多一少"症状 D.高血压是IDDM的独立危险因素

30.关于儿童少年时期患病主要特点不正确的是一一一一

A随着年龄的增加,总患病率减少 B.由感染性疾病向与学习、生活习惯有关的疾病转变C青春期心理行为问题比较突出 D.儿童少年死亡率较高

31关于我国学生近视发生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一一一一

A近视随年龄、学级的增加而增加B少数民族高于汉族

C城市高于农村D女生高于男生

1-BBDDB 6-DADBC 11-DC BBB16-BCDBB21-ACBDC26-DDDDDB

1小学生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一一一一一

A平衡B速度C耐力 D.力量E爆发力

2. 13~17岁少年最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一一一一一

A平衡 B.柔韧C灵敏 D.力量 E.节奏

3. 16~18岁青少年最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一一一一

A平衡 B.速度C力量 D.耐力E柔韧

4.体育锻炼适合童年期特点的卫生要求是一一一一

A从事力量耐力训练B.从事速度训练C全面发展训练 D.从事专项训练E从事基础训练

5.观察体育课运动量大小最主要的指标是一一一一

A.呼吸频率的增加

B.运动成绩显著C血压的增加 D.脉搏的增加E.以上都不是

6.我国中小学生体育课适宜的密度为一一一一

A 10%~20% B. 20%~30% C30%~40% D 40%~50% E.50%以上

7.在运动负荷适宜的体育课中,基本活动部分学生的脉搏应达到一一一

A. 80~100'次/分

B. 100~130次/分C 120~ 150次/分D. 130~180次/分 E. 180~200次/分

8.青春期男女学生体型性别差异明显,女生在什么能力方面占优势? ————

A.柔韧

B.速度C耐力 D.力量 E.节奏

9.跳高运动易发生踝关节、膝关节损伤,预防的关键是一一——

A充分的准备活动B.做好保护C反复讲解动作要领D.学习自救互救 E.检查场地设备10.下列哪种运动损伤后不宜用冷敷包扎?一一一一

A裂伤 B.拉伤C挫伤D扭伤 E.肌腱断裂

11.教育过程卫生的核心是一一一一

A.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B.适当组织文体科技活动

C创造轻松的学校环境氛围 D.提高身体素质 E.避免学习疲劳发展成过劳

12.教育过程卫生中用来评价学习负荷的主要指标是一一——

A学习内容的数量B学习内容的难度C学习时间D教学环境 E.教学方法

1.按国家教育部规定,小学生每日的睡眠时间应保证一一一一

A 6小时

B 7小时

C 8小时 D. 9小时 E. 10小时

14.中学每一节课适宜的学习时间为一一一一

A 30分钟 B. 35分钟 C 40分钟 D 45分钟 E. 50分钟

15.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应达到一一一一

A 30分钟

B 40分钟

C 50分钟 D. 1小时 E. 2小时

16.在编制课程表时,通常在早晨第一节课前安排短时间早读,这充分考虑了学生在学日中的大脑皮层的哪个功能活动特点?一一一一

A动力定型 B.终末激发C始动调节D镶嵌式活动E优势法则

17.在小学教学中,老师对每项活动持续的时间很短,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哪种功能活动特点? A始动调节 B.优势法则 C.动力定型 D.镶嵌式活动E保护性抑制

18.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常采用"读读、练练、讲讲"的教学方式,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哪种功能活动特点?一一——

A始动调节 B.优势法则 C.动力定型 D.镶嵌式活动E保护性抑制

19. "入学成熟"的提出,主要根据的是影响儿童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中的一一——

A年龄 B.性别C遗传 D.健康状况E学习和生活条件

20.以下哪种改变是判定学习负荷达到临界值的最佳指标?一一一一

A闪光融合频率增大 B.明视持久度增加

C出现疲倦的感觉D视觉运动反应时增加 E.上课做小动作

21明视持久度的表示方法为一一一一

A明视时间/注视时间 B.明视时间/注视时间×100%

C注视时间一明视时间 D.注视时间/明视时间 E.注视时间/明视时间×100% 22.常用的剂量作业试验是属于评价学习疲劳方法中的一一——

A健康调查法 B.生理学方法C行为观察法 D.教育心理学E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23.下列哪种测定疲劳的方法属于教育心理学方法?一一一一

A剂量作业试验 B.短时记忆量测定

C视觉反应时测定 D.明视持久度测定 E.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24.学生的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比应为一一——

A3:3:4 B.3:4:3 C 2:4 :4 D. 3:5 :2 E. 4:3:3 25.关于培养儿童少年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一一一一

A定时定量进餐 B.不挑食,不偏食

C每天食糖50g以上D每天食盐10g以下E吃饭时需细嚼慢咽

[参考答案]

1-ADDCD 6-CDA-AA 11-DCEDD 16-CBDAD 21-B-EBBC

1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意外伤害?一一一一

A.车祸

B.切割伤C自杀 D.溺水

2.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四E干预"?一一一一

A.教育干预

B.被动干预C强制干预D加强急救

3.购买了用于自杀的毒物、药物属于下列哪种自杀行为?一一一一

A自杀意念 B.自杀计划C自杀未遂D自杀准备

4.指向性干预适用于下列哪种人群?一一一一

A已现出暴力行为的青少年B.暴力的高危青少年C所有青少年D暴力行为受害青少年5.一一一一一已成为全球0~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

A心脏病 B.伤害C破伤风 D.艾滋病

6.乘飞机、坐汽车先系安全带,这种行为属于哪类健康促进行为?一一一一

A.日常健康行为B避免有害环境行为C预警行为D.保健行为

7.青少年意外伤害的第一位原因是————

A交通伤害 B.跌落伤C溺水 D.自杀

8.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物质滥用行为?————

A吸食毒品 B.滥用药物C吸烟D使用减肥药物

9.最常见的自伤行为是————

A用刀或其他器械切割B上吊C吞食异物D用头或拳头撞击某物

10.自伤造成住院的主要方式是————

A用刀或其他器械切割B上吊C吞食异物D用头或拳头撞击某物

[参考答案]

l-C 2-B 3-D 4-A 5-B 6-C 7-A 8-D 9-A l0-C

1设置新学校时.一般按一一一一规定其服务半径。

A新学校的环境 B.校址周围的交通条件

C人口数和密度 D.主要考虑人口的密度E离住宿区的远近

2.在《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中,现行标准以一一一一为一种型号,并采用单双号适用身高范围交错重叠的办法。

A 14cm

B 15cm

C 16cm D. l3cm E.17cm

3.教室最后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距离,小学不大于一一一一,中学不大于一一一一。

A 8m、9m B.7m、8m C 8.5m、9m D.8m、8.5m E.8m、8m

4.学校用地包括一一一一

A建筑物、周围通道、运动场地 B.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C建筑用地、田径运动场地、绿化用地D.建筑物、球场、绿化用地 E.建筑用地、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5.教室用房应有良好的朝向,美术教室宜一一一一向开窗为好。

A北 B.南C东南 D.西 E.东

6.教室内灯具距课桌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应低于一一一一

A. 1 6m

B. 2. 0m C 1 8m D. 1 9m E. 1 7m

7.教室自然采光的卫生要求,单侧采光的光线应自学生座位一一一一侧射入,双侧采光也应将主要采光窗设在一一一一一侧。

A.左、右

B.右、左C左、左 D.右、右 E.左、前

8.教室的大小主要根据一一一一决定。

A学校条件好,教室大;条件差,教室小 B.年级的学生总人数C教师的人数

D.同时在教室内的学生人数E全校学生的总人数

9.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距黑板水平距离不小于一一——

A. 1.5m

B. 2.0m C 2.5m D. 3.0m E. 3.5m

10.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793-1987)中,规定室内工作平面的光照度以一一一一为标准。

A平均值 B.最低值C最大值 D.自然光照度 E.单侧采光时,最内侧的照度值

11单侧采光的教室,教室的室深系数不应小于一一——

A 1:6

B 1:4

C 1:3

D 1:2 E. 1:5

12.单侧采光的教室,教室的投射角不小于一一一一

A 21°-22° B. 20°-22°. C 21°-23° D. 20°-24° E. 21°-24°

13.教室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一一一一

A. 1.0%

B.0.5% C 1.5 % D. 1.6 % E.2.5%

14.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规定,教室课桌面的平均照度不低于一一一一lx。

A. 200

B. 175

C.250

D. 300

E. 150

15.《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规定,黑板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一一一—lx。

A. 150

B. 175 C 200 D 250 E. 300

16.《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度卫生标准》规定,课桌面和黑板面照度均匀度不低一一一一。

A. 0.6

B. 0.7 C 0. 75 D 0. 8 E. 0.9

17.我国《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l7226-1998)规定,教室内空气中CO2最高允许浓度为一一一一。

A 0.14% B. 0.13% C 0.16% D 0.15% E. 0.17%

18.为加强教室的自然通风,教室气窗总面积不得少于教室地面积的一一一一。

A.1/50-1/60

B.1/50-1/70

C.1/60-1/70

D. 1/60-1/80

E. 1/70-1/80

19.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中小学校教室的温度为一一

A 16-17°C B. 18-20°C C 12-15°C D. 16-18°C E. 17 -18°C

20.目前,日本和中国以一一一一作为确定桌椅高差的依据。

A坐姿肘高 B.坐姿肘高加2-2.5cm C 1/3坐高D桌高 E.椅高

1-CBDBA 6-ECDBB 11-DBCEC 16-B-DADC

1目前医疗卫生观念正在从"一一一一"向"自助型"转变。

A服务型 B.依赖性C利用型 D.服从型

2.下列哪项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成年期常见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一一一A近视 B.贫血C肥胖 D.营养不良

3.下列哪项不属于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法?一一一一

A头脑风暴 B.示教C同伴教育 D.角色扮演

4.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项?一一一一

A行为评价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结局评价

5.一一一一称为"项目的质量控制审查"。

A.需求评价

B.过程评价C效应评价 D.结局评价

6.一一一一在健康教育活动的近期和中期进行。

A.需求评价

B.过程评价C效应评价 D.结局评价

7.最常用于效应评价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法是一一一一

A问卷调查B行为观察C自我评估 D.家长访谈

8.可以把现场直接观察结果以量化方式和时间顺序纪录,以了解教育活动在促进学生态度和行为改变的效应的评价方法是一一一一

A问卷调查B行为观察C个别交谈 D.家长评估

9.下列哪种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可以分别从"形成率"和"参与率"两个角度选择?一一一一A健康知识 B.健康状况C健康信念 D.健康行为变化

10.生长发育水平和常见病患病率比较常用于哪项评价?一一一一

A过程评价B需求评价C近期效应评价 D.中、长期效应评价

11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4年底全国HIV感染者约为————

A6万 B.46万 C 86万 D.126万

12.下列哪种行为会传播艾滋病? ————

A握手 B.蚊虫叮咬C使用公用电话D不洁性交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活技能具体表现?————

A自我认识能力 B.人际关系能力C才艺展示能力D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B

6-C 7-A 8-B 9-D 10-D

11-C 12-D 13-C

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少年卫生学试卷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2级预防本科儿少卫生学考试 试题 一、名词解释(2分?10=20分) 1、骨骼年龄 2、弱视 3、始动调节 4、疲劳 5、BMI指数(body mass index) 6、保护性抑制 7、ADHD(attention deficit with hyperactivity disorder) 8、矮身材 9、生长关键期 10、玻地面积比 二、填空题(1分×10=10分) 1、女孩月经初潮常出现在身高突增高峰之。 2、为了获得生长发育水平正常值,应采用调查方法,而不宜采用追踪性调查。 3、研究是判断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哪个影响更大的一种较好方法。 4、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 5、儿少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 6、教室课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7、一切机能的培养和训练都是的形成过程。 8、年龄别身高生长曲线,男女之间有次交叉。 9、为保证教室的采光,玻地面积比不应低于。 10、人体各部位的长度,从出生到成年,躯干约增长2倍, 约增加4倍。 三、单选题(1分×10=10分) 1、身高标准体重,也叫按身高的体重,最好用于评价儿童的 A、现实的营养状况 B、长期的营养状况 C、现实和长期的营养状况 D、体型 2、儿童在良好环境下生长至成年其身高与父母平均身高之间的遗传度是 A、0.55 B、0.45 C、0.75 D、0.65 3、学龄儿童与清洁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的常见病是 A、近视眼 B、脊柱弯曲异常 C、蛔虫感染 D、鼻炎 4、头围,应重点考虑对几岁以下儿童测量 A、3岁以下 B、6岁以下 C、6岁半以下 D、7岁以下 5、人类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secular change of growth),首先出现在 A、经济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日本 D、美国 6、曲线图法可评价 A、发育水平与趋势 B、发育水平、速度与匀称程度 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D、发育水平与体型 7、我国儿童实足年龄的计算方法是 A、调查年份与其出生年份之差 B、调查年、月与其出生年、月之差 C、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 D、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再减1 8、身高标准体重筛查肥胖的标准是 A、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10% B、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 C、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30% D、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40% 9、从胎儿到成人,出现的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在 A、胎儿期 B、婴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10、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达到 A、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四、多选题(1分×10=10分)1、儿少卫生学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 A、心理卫生 B、教育过程卫生 C、疾病防治 D、生长发育 E、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2、可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家庭因素有 A、独生子 B、多子女 C、父母离异 D、缺乏母爱 E、寄养 3、下列哪种教学方式是采用了大脑皮层的镶嵌式活动特性 A、早晨安排早自习 B、年龄越小,安排的一节课的时间越短 C、在一节课教学中采用“听一听,看一看” D、学日中安排不同内容的课程 E、反复训练正确的握笔姿势 4、从胎儿到成年,人体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有如 A、骨骼系统 B、肌肉系统 C、心脏 D、眼球 E、消化系统 5、学校教学楼的楼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 A、便于行走 B、保证学生安全 C、便于疏散 D、美观 E、造价低廉 6、幼儿期患病率有所增高的疾病是 A、消化道疾病 B、龋齿 C、风湿病 D、沙眼 E、脊柱弯曲异常 7、常用的评价疲劳的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是 A、校字法 B、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定 C、运动条件反射法 D、校图形法 E、脑电测定 8、儿童少年在一天的生活中,什么状态下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增多? A、进餐时 B、体育锻炼时 C、看书时 D、睡眠时 E、休息时 9、肥胖对身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体型、体态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 B、体型、体象带来的心理苦恼 C、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成年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D、肥胖易导致儿童免疫功能下降 E、肥胖者对粮食的消耗造成巨大浪费 10、评价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中最基本的指标是 A、身高 B、坐高 C、体重 D、皮褶厚度 E、胸围 五、简答题(5分×6=30分) 1、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如何确定合适的桌椅高差 3、判定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依据包括哪些内容? 4、以婴幼儿期的动作发育说明“头尾发展律”(cephalo-caudal pattern)。 5、简述儿童少年发生肥胖的易感期。 6、制订儿童少年学校作息制度应符合哪些原则? 六、论述题(10分×2=20分) 1、什么叫赶上生长(catch-up growth)?请举例说明。 2、试述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环境因素。 【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2分?10=20分) 1、骨骼年龄:简称骨龄。是一种生物学年龄(发育年龄),是根据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骨龄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的较精确指标。 2、弱视: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但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屈光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的称弱视。 3、始动调节:皮层工作能力在工作开始时水平较低,经启动过程后逐渐提高,称始动调节。 4、疲劳:因脑力工作时间或/和时间超负荷,导致皮层细胞的功能消耗超过限度,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现象。 5、BMI指数(body mass index):体重kg/身高cm2 ×104,反映人体的充实程度,是一种营养指数。

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100401K 专业名称:预防医学(Public Health)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态度,掌握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保健、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具有初步科研能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毕业后能从事卫生行政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传染病控制与职业病、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改进人群工作、居住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与人群合理营养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能力: (一)态度要求: 1.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愿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2.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3.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公正执法,以保护人民健康、控制疾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为己任; 4.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充分认识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5.具有创新精神,重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探索; 6.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二)知识要求: 1.基本掌握相关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医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研究方法,指导今后的卫生防病工作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及其异常情况下的各种变化特征; 3.掌握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发病原因、发生机理及诊断和防治原则; 4.掌握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及心理行为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理论知识; 5.掌握不同环境条件下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特点及影响因素; 6.掌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宏观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卫生毒理学方法; 7.掌握不同条件下对健康有害因素的识别、监测和评价的知识; 8.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知识及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监督执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9.掌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知识和方法。 (三)能力要求:

2012级儿童少年卫生学考题 厦门大学预防医学考试

2012级儿少考题 一、名解(4*5分) 1.学习障碍 2.性早熟 3.赶上生长 4.学校卫生监督 二、填空(20*1分) 1.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青春期的发育分为早熟型、一般型、晚熟型三型。 2.体格发育指标包括纵向测量、横向测量、重量测量三类。 3.儿童心理发育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力五方面。 4.儿童内部语言的发育大体经过出声思维期、过渡期、无声思维期三个过程。 5.【这道题记不清了,是一个诊断标准中对智商的要求,具体疾病不确定是不是这个“精 神障碍”】精神障碍的诊断中,智商标准是。 6.学校健康教育包括: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自我意识、发展健康行为技能三个方面。 7.横断面调查可用于建立生长发育标准,追踪调查可用于制定某些与生长速度相关 的正常值或标准。 三、单选(10*2分) 1.关于生长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开始,经历了胎儿、儿童、青春期直至成年期 B.生长是质的改变 C.生长发育过程基本结束时,个体达到成熟 D.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 E.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关键生长期 2.女孩月经初潮和男孩遗精出现在青春期中期,身高突增出现在青春期早期。 3.学校预防性监督的内容不包括。 4.学校食物中毒5~99人,没有出现死亡,是IV 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影响坐姿的最主要因素是(桌椅高差?) 6.是我国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最主要的原因。 7.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特点,错误的是: A. B.只与后天有关,与遗传没有必然联系 C. D.良好的可塑性 8.学日中大脑工作能力 4 型兴奋性很早就下降。 9.关于学习障碍的表述,错误的是。(智商<70) 10. 四、简答(4*7分) 1.简述学习周大脑工作能力变化规律。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word版本

《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03010 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 英文名称: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45 学分:2.5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建议教材: 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

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本科生专业培养计划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各项工作的高级公共卫生专门人才。(二)总体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和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疾病控制中心、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监测、社区医疗等机构从事预防、卫生管理、保健工作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儿童少年卫生学 填空题

44、青春期的年龄范围一般定为10-20 岁。 45、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18 岁以下的人群都界定为儿童。 46、婴儿出生后最先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就是气质。 47、青春期生长发育突增,女孩比男孩约早2 年。 48、人体各部位的长度,从出生到成年, 头颅约增长一倍,躯干 约增长两倍,上 肢_下肢约增 长三倍,约增长四倍。49、青春期的晚熟少年,其骨龄通常 小于时间年龄。 50、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四种生长模式的一 般型包括:全身的肌肉、骨骼、主 要脏器和血液流量等。51、一般说来,女孩的月经年龄和男孩的首 次遗精出现在青春期的中期。 52、小儿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将引起 侏儒症。 53、青春期及其前后,男性肺活量一直 大于女性肺活量。 54、关于青春期的起动机制,目前较为统一 的观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和下 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起着决 定性作用。 55、年龄性别体重生长曲线,男女之间有 两次交叉。 56、人体身高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常出现在 青春发育期。 57、目前常用的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 童年期、青春发育期这一生长发育年龄 分期方法是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特 点和生活及学习环境的 不同而划分的。 58、青春期早熟少年,其骨龄通常大于 时间年龄。 59、属于神经系统型生长模式的器官有: 脑、脊髓、视觉器官 或眼球等。 60、最简易易行的测量体成分的方法是 皮褶厚度。 61、在青春发育后期,男性的肺活量、握力 比女性增长更快。 62、女孩月经初潮常出现在身高突增之 后。 63、对于女孩的平均初潮年龄,欧美经济发 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 早。 64、年龄性别身高生长曲线,男女之间有 两次交叉。 65、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 早1-2 年左右。 66、Scammon把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生长模 式大体归为四种 类型:一般 型、神经系统 型、 和 。 67、少年儿童期,若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 引起巨人 症。68、婴儿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粗大运 动、精细 运动、言 语和 社会性等方面。69、一般来说,身高的突增高峰出现在青春 期的早 期。 70、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通常在10 岁时达到一生的 最高峰。 71、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发展呈现在很大的矛 盾性,主要表现在 反抗与依 赖、闭锁 性与开放 性、勇 敢与懦弱、高傲与自卑及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44、10-20 45、18 46、气质47、2 48、头颅;躯干;上肢;下肢49、小于50、全身的肌肉、骨骼、主要的脏器;血流量51、中52、侏儒症53、一直大于54、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55、两56、青春发育57、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生活及学习环境58、大于59、脑、脊髓、视觉器官;眼球60、皮脂厚度或称皮褶厚度测量61、更快62、后63、早64、两65、1-2 66、一般型、神经系统型、淋巴系统型、生殖系统型67、巨人症68、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性;社会性69、早70、10 71、反抗与依赖、

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讲义--0401

一、生长发育调查 (一)常用的调查指标和方法 1.调查指标 常用的调查指标有以下几类: (1)形态指标:最基本的形态指标有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 身高表示立位时头、颈、躯干、下肢的总高度,是身体长度的重要指标,其内涵主要是骨骼,能为准确评价生长水平、发育特征、生长速度提供重要信息;未满2周岁的婴幼儿要卧位测量,称“身长”。 体重是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的重量总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骨骼、肌肉、体脂肪和内脏重量增长的综合情况,是最易变化和最活跃的指标,它和身高的比例还可辅助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坐高表示头、颈、躯干的总高度,反映躯干发育。胸围表示胸廓的围长,间接反映胸廓的容积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能反映体育锻炼的效果。 臀围、腿围和各部位皮褶厚度可用于评价营养状况。婴幼儿头部发育变化大,应考虑对6岁以下(尤其3岁以下)小儿测量头围。要了解青春期体态变化特征应测量肩宽、骨盆宽和上、下肢长度;要观察青春期性发育情况可询问女孩月经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发生年龄,并检查第二性征,如乳房、阴毛、腋毛、胡须及喉结等的发育状况。 有些指标的测定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应根据人力物力条件及特殊调查目的选用,如要了解骨骼发育状况,常用手腕部X线摄片,通过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形态变化、钙化程度和干骺融合情况确定骨龄;利用水下称重法、双能X线吸收法等测定人体成分的变化,可较精确地判定营养状况及肥胖程度。 (2)功能指标:儿童少年的生理功能发育与形态发育有所不同,生理功能发育变化迅速,对外环境的影响更敏感,受体育和劳动锻炼的影响大。常用生理功能指标有:反映肌肉力量的握力、拉力、臂肌力等;反映呼吸功能的呼吸频率、呼吸差、肺活量、肺通气量等;反映心

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56-2-10

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 56-2-10

问题: [单选,A1型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学习障碍”的患儿在以下哪个方面存在有区别() A.多动 B.智力低下 C.学习困难 D.不良情绪 E.无明显区别

问题: [单选,A1型题]某班十几名学生突然出现脸似红布,胡言乱语,小腿抖等症状,患儿被送到医院。经详细体格检查,排除了传染病、食物中毒、过敏等疾病,这些孩子可能患有下面哪种疾病() A.强迫行为 B.恐惧 C.心境障碍 D.雷特综合征 E.儿童癔症

问题: [单选,A1型题]对于儿童期常见的心理一行为问题,下列哪种在女童中的患病率高于男童() A.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B.习惯性抽动 C.儿童癔症 D.儿童孤独症 E.品行问题 (天津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8e9857454.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某3岁小儿,总是喜欢一个人玩耍,对父母似乎没有特别的感情,喜欢重复看特定的电视广告。经医生检查发现,其智力发育落后于一般儿童,但无语言发育障碍。其可能患有() A.阿斯伯格综合征 B.雷特综合征 C.儿童瓦解型精神障碍 D.儿童孤独症 E.心境障碍

问题: [单选,A1型题]某中学要设立一心理咨询室。对于求咨者和咨询者位置关系的设立,你认为存在错误的是() A.心理咨询的位置关系以面对面坐法最常见 B.面对面的坐法可能会加重初次求咨者的心理负担 C.并排坐可减少求咨者的紧张不安,但这场景常是关系亲密的象征,对内向、拘谨或异性青少年应该避免 D.较理想的位置关系是求咨者坐在咨询者的右侧位置 E.求咨者和咨询者之间宜放置一小桌

儿童少年卫生学(文本)(1)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第一节生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 生长发育是儿童少年群体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是健康状况的反映,群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则是社会发展、卫生保健和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 对该群体发育规律的全面了解,对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丰富儿少卫生学的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也是制定儿童少年卫生保健政策和行动纲领的基础和前提。 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统一,这一复杂的生物学现象需要运用不同的指标。 随着基础医学和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生长发育的研究内容呈现出从整体水平到基因与代谢水平的整合。 一、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 (一)生长(growth) 生长是指身体各部分以及全身在大小、长短和重量上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成分的变化。即生长包含形态生长(morphological growth)和化学生长(chemical growth)。 (二)发育(development) 发育是指身体组织、器官、各系统在功能上不断分化与完善的过程,也包括心理、行为和体力的成熟过程。发育一词,通常在生理功能和心理行为方面使用较多。 生长和发育密不可分,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寓于生长之中。对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形态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功能的分化和增强。因此,常常把生长发育一起表述,或用“发育”一词代替“生长”或“生长发育”。 (三)成熟(maturity) 成熟是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素质达到成人的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殖养育下一代的能力。 成熟水平或称之为成熟度(maturity degree)是指特定的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对发育水平,即当时的发育水平与成人水平的百分比。 (四)生长发育可塑性(plasticit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生长发育可塑性是指人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积极或消极的内外环境及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的能力,也就是生长发育的可能性,意味着生长发育的状态可以被生活经历塑造。 生长发育的可塑性还表现为神经发育的可塑性,即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对神经活动及环境改变作出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应答反应。 二、生长发育指标体系 (一)体格发育指标 体格发育(physical growth)通常是指身体外部形态的发育,是人体整体发育的重要方面。体格发育有很多测量指标,大体归为三类,即纵向测量、横向测量和重量测量。 1. 纵向测量

重庆医科大学考研卫生综合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预防专业使用) 目录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第二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三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第五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第六章教育过程卫生 第七章儿童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 第八章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第九章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第十章学校卫生监督

课程简介 儿童少年卫生学(以下简称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研究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状况以及与他们学习和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为成年期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达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本课程内容包括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儿童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儿童少年卫生服务等三部分。其总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儿少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儿少卫生学的相关技能操作,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儿少卫生学方面具有初步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医师。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堂讲授、自学、演示、讲座、实际操作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提问、作业、考核等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本大纲适用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建议本课程理论课为54学时,实验课为18学时,共72学时。 课程目标 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培养学生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独立工作

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3-2-10

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3-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关于“赶上生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赶上生长"之前一定有阻碍生长的因素存在 B.所有疾病恢复过程必然伴随儿童"赶上生长" C."关键生长期"生长发育被干扰,可出现永久性的缺陷和功能障碍 D.及时治疗疾病,有助于儿童出现"赶上生长" E."赶上生长"是儿童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偏离正常生长轨迹的现象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面关于“青春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个体从出现第二性征到性成熟的生理发展过程 B.是个人从儿童认知方式发展到成人认知方式的心理过程 C.是个体从社会经济的依赖性到相对独立状态的过渡 D.青春期的年龄范围公认应界定在12~18岁 E.女性青春期的发育的开始早于男性,结束的也早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些不属于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A.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同步 B.成人感和独立意向增强 C.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分化 D.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增加 E.自我评价能力趋于成熟 (世界杯分组 https://www.doczj.com/doc/8e9857454.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关于利用儿童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错误的建议是() A.提供儿童充足的高糖、高脂、高蛋白食品 B.让儿童青少年远离装修等污染源 C.避免儿童膳食热能供给大幅度波动 D.避免儿童从事剧烈的体育锻炼 E.合理安排儿童的作息时间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引起生长长期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 A.政治 B.经济 C.卫生 D.营养 E.遗传

2020年公卫医师《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公卫医师《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A1 1、对于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 B、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 C、保证中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D、保证小学生每天有半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E、饭前、饭后1小时内不宜组织剧烈运动 2、中小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的活动、体育锻炼、游戏、休息。徒步往返学校等)应该为 A、小学生不少于2~2.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1.5~2小时 B、小学生不少于2.5~3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 C、小学生不少于3~3.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 D、小学生不少于4~4.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3~3.5小时 E、小学生不少于5~5.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4~4.5小时 3、学校卫生标准(GB/T17223-17224,2012)要求,小学生、初中生以及高中生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不宜少于 A、12小时,11小时,10小时 B、11小时,10小时,9小时 C、10小时,9小时,8小时

D、9小时,8小时,7小时 E、8小时,7小时,6小时 4、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每节课时间是 A、小学20分钟,中学30分钟,大学40分钟 B、小学30分钟,中学35分钟,大学40分钟 C、小学40分钟,中学45分钟,大学50分钟 D、小学45分钟,中学50分钟,大学60分钟 E、小学45分钟,中学50分钟,大学90分钟 5、学习、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是 A、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 B、识记、保持、再认、回忆 C、胆碱能神经元动作电位 D、内流钙离子 E、经典条件反射 6、老师的提醒使娟娟很快适应了课堂学习,是老师应用了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征的 A、始动调节 B、动力定型 C、优势法则 D、保护性抑制 E、镶嵌式活动

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目的:研究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界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 对象:出生至发育成熟为止成长中的一代(0—25岁),重点对象:7—18岁1 研究对象特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2在学校接受教育 3集体生活 主要研究内容:1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2 疾病预防(预防学生常见病为主;重视学校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成人期疾病早预防;以青春期少年为重点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3学校健康教育 4心理卫生 5教育过程卫生6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7学校卫生监督 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和全身大小、重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属两量变。 发育: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体力、心理和行为上的成熟,属质变。 成熟:指生长和发育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里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养下一代能力。 研究生长发育意义:1探讨人类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评价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发育状况 3研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为制定学校教育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5生长发育机制研究 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一阶段性和程序性 阶段性:婴儿0-1 幼儿前期 1-3 幼儿期 3-6 童年期 6-12 青春期10-20 青年期 18-25;)程序:1头尾发展律(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由上至下、由近而远) 2近侧发展律(瘦的精细动作,近-远,粗-细,简单-复杂) 3向心律(童年期和青春期,下肢先于上肢,四肢遭遇躯干,)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第一突增期:胎儿四个月开始至出生后一年,身高(胎儿中期4-6个月)体重(胎儿后期7-9个月) 第二突增期;青春期(女 9-11至13-15 男 11-13至15-17) 突增期意义:补充适当的营养2保证充足的睡眠3保证足够的锻炼 三、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及协调性 Scammon生长模式: 1一般型:肌肉、骨骼脏器等,两次突增 2神经系统型:一次突增,先快后稳 3淋巴系统型;一次突增,有升有降 4生殖系统型:一次突增,先慢后快 四、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1生长轨迹现象:在外环境五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 2赶上生长:因某种因素生长发育受阻的儿童,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

很全面的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总结

儿童少年卫生学 绪论 1、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andadolescenthealth):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 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少卫生学的目的:研究正在发育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 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健康。 目标:保护、促进儿童少年健康。 3、儿少卫生学发展特征:⑴高度重视主要服务对象中小学生三大特点:①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②在学校接受教育;③集体生活。⑵制定工作目标和提出干预措施时,关注其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常见病和伤害防治,还考虑其心理-情绪-行为发展特征和实际需求。 ⑶核心任务是针对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发展过渡性特点和特殊问题,提供良好的教育、保健和医疗服务。 4、儿少卫生学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中小学群体(7-18 岁儿童少年,即儿童期与青春期)。年龄范围:0~25 岁,即出生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 二、儿少卫生学的学科内容 1、生长发育: 2、疾病防治: 3、心理卫生 4、学校健康教育: 5、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 三、警惕“现代文明"对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带来的负面影响 1、儿童耐力素质停滞或下降 耐力:表现在肌肉静止性耐力和速度耐力两方面 其中: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耐力跑等指标出现负增长 2、学生营养状况的“双峰现象” 肥胖(obesity):1985年肥胖的检出率约为0.2%和0.1%,超重率1%-2%1995年肥胖检出率男6%-8%,女4%-6%; 2000年前后,超重+肥胖: 男孩:7-9岁:25.4%,10-12岁:25.5%;女孩:7-9岁:17.0%,10-12岁:14.3%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营养素摄入不平衡,以及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等不良习惯造成。 3、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传染病已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控制或消灭,但近视、龋齿、脊柱侧弯等与现代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率却是有增无减,有些甚至还在上升。 如:视力低下检出率(主要是近视): 小学22.7%,初中55.2%,大学76.7%。 4、心理行为问题增多,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学龄期主要行为问题,青春期主要行为问题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研究意义: ①探讨生长发育规律、机制特点和动向 ②研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③为制定发育评价标准及卫生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生长发育概念 1、生长(growth):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第六版) 教学大纲 (供成人教育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使用) 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二OO八年十一月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主任:李晶开课单位: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 课程编码:105003 课程中文名称: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课程英文名称:Maternal,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是根据国家学科调整,将儿童保健、儿童少年卫生及妇女三个学科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阐述的新的学科体系。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童年期和青春期儿童心理卫生等)、以及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儿童的健康状况监测及常见病的预防等内容,为将来解决儿童少年卫生、妇幼保健以及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妇幼保健学是以妇女和儿童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妇女的青春期、生育期、节育期、更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和保健要求,以及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卫生服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遗传等方面因素,综合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的新型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妇幼保健的基本知识及规范的保健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修课程要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如卫生统计学)等课程本课程计划:24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4学时。 选用教材: 1.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 1.叶广俊主编:儿童少年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儿童少年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

绪论 1、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 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通过研究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卫生措施,使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2、研究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目的意义: 目的:研究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 意义:利用有利因素,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为儿童少年实现社会化,提高身心发育和健康水平,维护终身良好的生命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儿童少年卫生学具体研究些什么(详细参考PPT&书本第一页下面到第三页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四大条和概念)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大多数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具有的现象。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遗传、环境多种因素的不同,导致生长和发育有早有晚,速度有快有慢,个体差异很大。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其特殊性,又都遵循着一些普遍的规律。 (一). 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 阶段性:人为地划分为六个阶段: A婴儿期(infant period):0-1岁 B幼儿前期(toddler period):1-3岁 C幼儿期(early child period):3-6岁,也称学龄前期 D童年期(child period):6-12岁 E青春期(addescence):约10-20岁,女比男早1-2年 F青年期(youth period):约18到25岁程序性——各阶段顺序衔接,不能跳跃。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的基础。任何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将对后一阶段产生影响。 cephalocaudal pattern):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胎儿期躯干生长最快,2-6岁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因此儿童身体比例不断变化。从动作发育来看,首先从头部活动开始,先会抬头转头,继而从颈发展到躯干,能翻身、能坐,最后发展到腿和脚,能爬、能站立和能行走等,即发育顺序是头颈躯干腿足。 向心规律(centripetal pattern) :是童年期和青春期形态发育的顺序。即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 青春期发育顺序:足——下肢——上肢——躯干 (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身体各部生长速度不均等,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年期,全身大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 第一次生长突增高峰:从胎儿4个月到出生后1年 第二次高峰:青春发育早期(女10岁,男12岁)三年后,速度又减慢,到女17岁,男20岁左右,身高停止增高。 (1)第一次突增高峰在胎生中期(妊娠4-6个月),3个月约增加了27.5cm,占新生儿身长的一半以上,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的阶段。 (2)出生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但仍保持较大的增长速度,第一年身长增加20-25cm,比出生时身长(50cm)增加40-50%,第二年身长约增加10cm。 (3)2岁以后至青春期以前,生长速度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约增加4-5cm,直至青春期开始。(女10岁,男12岁) (4)第二次生长突增发生在青春期,在青春发育早期开始(女约10岁,男约12岁),身高年增值5-7cm,处在生长速度高峰(PHV)这一年可达10-12cm,男孩可能更高些。年增加率一般为3%-5%。这一阶段约持续3年。 (5)之后进入青春发育中期,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直至女17-18岁,男22岁左右,身高基本停止

广东药学院 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 含07 09级试题

绪论(掌握) 1.儿童少年卫生学定义(09名解) 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出生至发育成熟为止成长中的一代(0—25岁),重点对象:7—18岁 3.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1)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2 )疾病预防(预防学生常见病为主;重视学校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成人期疾病早预防;以 青春期少年为重点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3)学校健康教育 4)心理卫生 5)教育过程卫生6)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7)学校卫生监督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掌握) 概念:生长、发育、成熟 1、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和全身大小、 重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属量变。 2、发育: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体力、心理和行 为上的成熟,属质变。 3、成熟:指生长和发育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理 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养下一代能力。 第一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 1、阶段性(背):婴儿0-1 幼儿前期 1-3 幼儿期(学前期)3-6 童年期 6-12 青春期10-20 青年期 18-25; 2、程序性(掌握):1)头尾发展律(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由上至下、由近而远)2)近侧发 展律(手的精细动作,近-远,粗-细,简单-复杂)3)向心律(童年期和青春期,下肢先于 上肢,四肢早于躯干) (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两个突增期的时间:第一突增期:胎儿四个月开始至出生后一年,身高(胎儿中期4-6个月) 体重(胎儿后期7-9个月);第二突增期:青春期(女 9-11至13-15 男 11-13至15-17)。 两次交叉的原因:第一次交叉:女生突增开始,男生尚未开始;第二次交叉:女生突增开始 下降,男生突增开始。 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还包括身体各部分发育速度的不均衡。 掌握突增高峰期的意义:1补充适当的营养2保证充足的睡眠3保证足够的锻炼 (三)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及协调性 Scammon生长模式:1)一般型:肌肉、骨骼脏器等,两次突增2)神经系统型:一次突增, 先快后稳3)淋巴系统型;一次突增,有升有降4)生殖系统型:一次突增,先慢后快 (四)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概念:生长轨迹现象、赶上生长、生长关键期 1生长轨迹现象:由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潜力及各系统发育的顺序受到遗传基因的控制,在外 环境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 2赶上生长:因某种因素生长发育受阻的儿童,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 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儿童在其患甲状腺功能低下治疗后的生长特点符合“赶上 生长”)(08试题简答) 3生长关键期:器官和组织的快速生长期,此时受到干扰,常导致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性障 碍。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题

儿童少年卫生学复习题 16预防专升本 一、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是 A.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B.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 C.无病就是健康 D.没有疾病和虚弱 E.以上都对 2.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公害病 A. 黑脚病 B. 克山病 C. 大骨节病 D. 地甲病 E. 痛痛病 3.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CO2 B. NOx C. SO2 D. O3 E. CO 4. 酸雨是指降水的pH小于 A.6.6 B. 5.6 C. 4.6 D. 3.6 E. 2.6 5.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持水中有一定量的余氯 B. 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 C. 除去水中有毒物质 D. 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 E. 预防水型地方病的发生 6.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不包括 A.公害病 B.职业病 C.传染病 D.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E.食源性疾病 7.抗干眼病维生素是指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B2 D.维生素D E.维生素C 8.EPA、DHA的良好食物来源是 A.花生油 B.豆油 C.牛肉D.海水鱼 E.大米 9.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解毒药是 A.葡萄糖 B.维生素E C.巯基类药物 D.维生素D E.亚甲蓝维生素C 10.铁的良好食物来源不包括下列哪项 A.猪肝 B.鸭血 C.瘦肉D.牛奶 E.鸡肝 11.与老年骨质疏松关系较密切的营养素有 A .铁、碘 B .氯化钾、必需脂肪酸 C .钙、维生素D D .葡萄糖、必需氨基酸 E.铁、铜

12.我国居民能量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A.薯类B.蔬菜C.粮谷类D.肉类E.蛋奶类 1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B.各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C.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D.各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E.限制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14.有利于肠道钙吸收的因素有 A.氨基酸、乳糖、维生素D B.植酸、氨基酸、乳糖 C.抗酸药、乳糖、钙磷比 D.乳糖、青霉素、抗酸药 E.草酸、维生素D、乳糖 15.天然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 A.瘦猪肉 B.鸡蛋 C.牛奶 D.鱼 E.大豆制品 16.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 .苯丙氨酸 B .蛋氨酸 C .苏氨酸 D .赖氨酸 E.精氨酸 17.工厂组织工人定期健康查体,属于哪一级预防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E.五级预防 18.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性质可分为 A.异常气象条件、噪声、振动、辐射线 B.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 C.生产过程性有害因素、劳动过程有害因素、劳动环境有害因素 D.细菌、病毒、霉毒 E.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工具性因素 19.关于职业病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病因明确 B.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C.接触人群中常有一定发病率 D.症状典型,多有特效疗法 E.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良好 20.决定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剂量的最主要因素 A.毒物的溶解度与挥发度 B.环境中毒物的浓度与接触时间 C.毒物联合作用 D.个体状态 E.环境条件 21.驱铅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A.葡萄糖醛酸 B.依地酸二钠钙 C.硫代硫酸钠 D.二甲基硅油 E.阿托品 22.某工人从事箱包粘合工作3年,因皮肤、粘膜出血及紫癜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疑为职业性中毒,可能毒物是 A.CS2 B.CCl4 C.正已烷 D.二甲苯 E.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