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风电场测风塔选址

浅谈风电场测风塔选址

浅谈风电场测风塔选址
浅谈风电场测风塔选址

浅谈风电场测风塔选址

p笔者先后到张掖、肃北、阿克塞等地区实地勘察和走访进行风场选址,总结了一些经验,抛砖引玉,供大家交流。

1、以张掖地区为例浅析风成因

张掖地区海拔1,500公尺左右,属河西走廊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之——黑河水系,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

1.1 风成因浅析

张掖地区境内地势平坦、土地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晚上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因子形成的,白天因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上的自由大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谷地上面较冷的自由大气,由于补偿作用从相反方向流向谷地,称为反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坡面的空气迅速变冷,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成为山风,谷底的空气因辐合而上升,并在谷地上面向山顶上空分流,称为反山风,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1.2 “狭管效应”

张掖地区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南北山夹一谷的地形,成为东西风的通道。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

2、地形地貌对风的影响

2.1 地形的分类

对于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地形主要是平坦地形和复杂地形。风电场的平坦地形是指区域及周围5公里半径范围内其地形高度差小于50米,同时地形最大坡度小于3°的地形。而平坦地形以外的各种地形,主是复杂地形,可分为隆升地形和低凹地形。

2.2 摩擦力对风速的影响

在离地面1.5公里以下大气层被称为摩擦层。在摩擦层里,风扫过粗糙不平的地表面,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风速不仅会被削弱风速,同时也会改变风向。地面粗糙度越大,风速影响就越大。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

【摘要】风电场区域范围内的风能资源藴藏状况,是开发风力发电项目最基础的组成因素,能否客观的掌握其风能资源状况是项目成功和避免投资风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区域初步甄选风资源评估微观选址 1 概述 风能资源评估是整个风电场建设、运行的重要环节,是风电项目的根本,对风能资源的正确评估是风电场建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有的风电场建设因风能资源评价失误,建成的风电场达不到预期的发电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风能资源评估包括三个阶段:区域的初步甄选、区域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 2 区域的初步甄选 建设风电场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能量丰富,风向稳定的风能资源。区域的初步甄选是根据现有的风能资源分布图及气象站的风资源情况结合地形从一个相对较大的区域中筛选较好的风能资源区域,到现场进行踏勘,结合地形地貌和树木等标志物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确定风电场的开发范围。 风电场场址初步选定后,应根据有关标准在场址中立塔测风。测风塔位置的选择要选具有代表整个风电场的风资源状况,具体做法:根据现场地形情况结合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初步选定可安装风机的位置,测风塔要立于安装风机较多的地方,如地形较复杂要分片布置立测风塔,测风塔不能立于风速分离区和粗糙度的过渡线区域,即测风塔附近应无高大建筑物、地形较陡、树木等障碍物,与单个障碍物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的3倍,与成排障碍物距离应保持在障碍物最大高度的10倍以上;测风塔位置应选择在风场主风向的上风向位置。 测风塔数量依风场地形复杂程度而定:对于较为简单、平坦地形,可选一处安装测风设备;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风场,要根据地形分片布置测风点。 测风高度最好与风机的轮毂高度一样,应不低于风机轮毂高度的2/3,一般分三层以上测风。 3 区域风资源评估 区域风资源评估内容包括: 对测风资料进行三性分析,包括代表性,一致性,完整性;测风时间应保证至少一周年,测风资料有效数据完整率应满足大于90%,资料缺失的时段应尽量小(小于一周)。

风能资源的侦察兵—测风塔代表性选址及数量的选择

风能资源的侦察兵—测风塔代表性选址及数量的选择 如果将风电场开发项目比作一场战事,测风工程无疑是个周密安排的军事行动,此时测风塔就成为了行动中至关重要的侦察兵。 统计分析显示,测风数据10%的误差可能导致风场年产能30%左右的误差,因此,提高测风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风场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风电开发的部分行业规范和多年的项目经验,测风塔代表性选址及数量的选择是影响测风数据准确可靠的主要因素。 一、测风塔代表性选址 风电场测风塔安装时应设在最能代表风电场风能资源的位置上,需远离高大树木和障碍物,如果测风塔必须位于障碍物附近,则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与障碍物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该障碍物高度的10倍处安装,如果测风塔必须设立在树木密集的地方,则至少应高出树木顶端10m。 对于不同地形,具有代表性的测风塔位置选取方法也不同。 1、平坦地形 平坦地形是指在风电场区及周围半径范围5km内其地形高度差小于50m,同时地形最大坡度小于3°的地形。平坦地形在场址范围内同一高度层上风速分布是均匀的,风廓线仅与地面粗糙度有关。根据平坦地形气流运动机理,具有均匀粗糙度的平坦地形在场中央安装测风塔即可。地表粗糙度发生变化时风廓线的形状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对应上、下游地表的风廓线形状,在中间衔接发生急剧变化,测风塔应避开此类地区,在地表粗糙度变化前和变化后分别安装测风塔。对有障碍物时,测风塔安装时应避开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障碍物的外侧和尾流区,防止湍流使得测风数据偏小,失去真实性。 2、隆升地形 隆升地形对气流运动产生加速作用,一般在脊峰处气流速度达到最大。在盛行风向吹向隆升地形时,山脚风速最小,山顶风速最大,半山坡的风速趋于中间,一般为了更大程度

五桂山风电场测风塔微观选址报告

测风塔选址报告 一、测风塔选址 中山市广东省辖地级市,是中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五桂山是中山市唯一的山系,最高处约580m。五桂山区地形平面轮廓似一个紧握而向上举的拳头,南北狭长,东西短窄。山间植被茂盛,仅有小路可以通行。山体表面土层较浅,基底为花岗岩。 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受南亚热带季候风侵袭,4月至9月盛行东南季风,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受季风及当地山地地形影响,规划区域内风况较好,可能具有风电场开发价值。为详细收集风数据,建议立测风塔开展测风工作。 规划区域拐点坐标如下:坐标 1 E113°21'51.32" N22°29'7.21" ;坐标 2 E113°29'41.16" N22°29'7.21" ;坐标3 E113°28'46.03" N22°22'51.98" ;坐标4 E113°21'27.92" N22°21'50.04" 。所规划区域如下图所示: 图1 风电场规划图 经实地踏勘,五桂山风场内有一区域安装有电视发射塔和军用设施,坐标为

E113°27'39.72" N 22°25'25.62" ,海拔约540m 。根据客户经理段玉平介绍,当地管理部门要求场地周围500m 内不允许安装其他设备,且场地相关区域内安装设备的高度也不允许超过电视发射塔的高度。 综合考虑测风塔位置的代表性及交通运输条件,初步选定的测风塔坐标为E113°26'23.58" N22°24'50.28"。测风塔位置表及位置图如下: 表1 测风塔位置表 测风塔名称 坐 标 海 拔 塔1 E113°26'23.58" N22°24'50.28" 421m 图2 测风塔位置图

风电场选址的分析

风力发电厂选址及项目申报 学 习 资 料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风力发电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和考虑

1:一般要求年平均风速在6米/秒以上(60-70米高度),山区在5.8米/秒以上。 2:年3-25米/秒的风速累计小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3000-5000)。 3: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150瓦/平方米以上。 4:每台机的平均间距为叶片直径的4-6倍。 5:并网条件好,要求风电场离接入的电网不超过20公里。 6:离居民区300米以上的距离。 7:目前,风力发电项目的单位投资为7000-10000元/千瓦,一座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的投资约为4-5亿元。 8:风电厂的开发首先由当地市级政府与拟投资开发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根据协议明确的范围开展前期的测风工作。在取得测风资料后,开展项目的论证工作,论证能满足开发的要求,便可启动相应的报批程序,开展预可研的编制工作,及相关的前期工作。预可研审查通过后,就可以开展可研报告的编制及其它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后向省或自治区发改委申报项目,由省统一向国家能源局申请核准。在得到核准后,便可以开展项目的建设。整个项目从开始到投产周期约为四年左右。 9:另外,还需要考虑电价、风向、地形、地质、气候、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等一系列因素。 需要收集的资料:收集风电场附近气象台等长期的测风数据,如风速、风向、温度、气压及湿度等,具体有:

a)30年的逐年逐月平均风速; b)代表年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 c)与风电场测站同期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 d)累年平均气温气压数据; e)最大风速、极端风速、极端气温及雷电等数据。 f)整理风速频率曲线、风向玫瑰图、风能玫瑰图、年日风速变化曲线、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小时等主要参数。 另外,还需要明确电价、电网接入的可能性、电网接入的变电站离可能选择的风场的距离、当地对生态的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政策以及林地保护问题、道路交通等。 风力发电站的选址和设想 现在风力发电站大多数采用未经改造的自然风进行发电,其年平均风速在3m/s以上,运行风速达到4m/s以上,单机出率只有几百至几千千瓦。如果采用多台发电机联合运行发电,就每台机组之间纵横相距20~30m,不仅需要比较宽阔的场地,而且,单机容量少,每千瓦(Kw)投资高,因此,阻碍了风力发电站的发展。为此,如何选择风力发电站站址和集聚风力就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风力的产生是由于太阳能照射作用,使地表岩石、海洋、砂滩、森林间产生不同的温度,致使空气产生对流,同时,星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和地球自转作用,会产生夏炎冬寒、白暖夜凉、地表热高空冷,造成不同时节不同的风向和风力,另外,地形地貌对风向和风力聚集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风力发电站象筑坝蓄水发电站一样,需要进

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评估中测风塔选址的影响研究

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评估中测风塔选址的影响研究 摘要:不断加剧的全球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能源危机,世界各国都开始了节 能减排的新型低碳经济模式发展建设。可再生资源的发展利用是应对环境、能源 问题、气候变化以及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更是我国能源的战略规划,改变 电力资源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风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开发与 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评估中测风塔选址的 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评估测风塔选址影响 风电场的风能资源的评估工作,是开发风能资源中最基础的工作。在风力资 源开发前,风能资源评估以及风电场的选址十分重要。测风塔对风能资源评估、 风电场选址、风电场规划设计、风况的实时监控、预测超短期以及数值预报输出 数据、数值模式参数矫正等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风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测风塔在风电场风资源评估中的作用 在我国的西北、东北、东部沿海、华北地区及部分内陆,如洞庭湖西岸、鄱 阳湖畔等都集中着大量的风能资源。评价地区风能潜力及风能大小,需要风能密 度(即风功率密度)来进行衡量。而风功率密度的大小受到了地区的空气密度及 风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被风能利用的风速大多集中在3m/s-25m/s。根据风功 率密度的大小,可以将其分成7个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风功率密度等级表 风电场的选址都是在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因此提前掌握风电场建立地 区内的风能资源情况,可以对风电场的建立进行有效的评估,合理选择风电场建 立地区,将风力资源的利用提升到最大效益。所以,这就需要建立测风塔,并在 该地区进行一年以上的不间断风场气象观察,详细了解该地区最新的气象变化。 然后再参照《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以及《GB-T18710-2002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 估方法》等对测风塔收集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准确判断该地区风电场 建立的可行性,并预测其经济效益,为风能资源的利用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测风塔测风塔气象监测系统 测风塔气象监测系统主要由通信模块、数据收集模块、气象传感器以及太阳 能电源构成(具体系统构架如图2所示)。该系统不仅有多个信息通道接收能力,还能根据实际通讯情况,自行选择通讯分组无线电业务、无线甚高频等多个信息 通道完成远程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太阳能电源存储电源可以维持30d的正常运作。 利用测风塔气象监测系统可以对风电场建立地区提前进行气象数据收集与风 能资源评估,在风电场投运后还可进行气象信息的实时监控与发电能力的预测。 风电场开发阶段的应用 风电场开发阶段需要根据风电场建设地区的是实际地貌,建立起多个测风塔,才能对该地区内的风能资源分布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评定与收集。测风塔会根据收 集到的地区梯度气象数据,分析出该风电场区内不同地区的风向及风速分布,从 而利用测风塔对风电场地区提前进行气象数据收集与风能资源评估,帮助风电机 组基座完成微观选址规划。一般情况下,测风塔都是建立在风电场的中央部位, 其建设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一般为70m,有时也可至100m或120m, 其数据收集大多是实时传输或者间隔取数。

风电场宏观选址原则及流程

风电场宏观选址原则及流程 2010-9-29

1.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2.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有效风速小时数8000h左右,且测风塔在整个风场中所处位置具有代表性,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于200W/m2;盛行风向相对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风速从6~7米/秒不等,根据初步选定的机型,年等效利用小时一般要求大于2000小时。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规划 3)满足电网连接和规划要求 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拟选场址周围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

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指导手册

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指导手册 国电电力广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二○一○年十一月

前言 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是风电建设的基础,没有良好的风电前期工作,就难以摸清和掌握风能有效资源,做好风电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是公司现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前期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务必竭尽全力做好前期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快捷、有效地进行前期工作?”这是每个项目经理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积极学习、勤于交流,不断丰富知识和经验、提高工作能力,为我们这个共同的问题找出最好的答案。 本手册是对公司前期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希望可以给项目经理的工作带来帮助,由于各地情况不尽相同,以下内容供项目经理在工作中参考,希望大家多沟通、多交流,不断补充、完善本手册,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风电项目前期工作从内容划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重点是把握与风电相关的国家、地方政策,政府工作程序、习惯。前期项目经理应经常通过网络、报刊杂志、与政府部门沟通等方式熟悉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风电的政策和相关规定,确定清晰的工作思路,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避免走弯路。与政府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关系,学会借助政府的帮助完成工作目标。前期项目经理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接触中,要充分了解相关人员的工作习惯,在必要时应对其进行有效的督促。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时刻留意与项目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种信息,善于灵活地转换思路,使工作更快捷、有效。 2.与设计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互动,重点是把握与风电前期工作相关的技术和规范。前期项目经理应熟悉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核准必须的支持性报告等编制规范,能对风电项目各种报告进行整体把握,在报告初稿出来后能够及时审核,指出其中明显的不足和错误,并督促设计单位及时改进,缩短报告定稿时间,保证项目的推进速度。

测风塔数据收集和处理标准化手册

测风塔数据收集和处理标准化手册

四.测风塔立塔标准与设备配置 4.1测风塔选址 4.1.1测风塔选址的一般原则 测风数据给风电场设计和建设提供基础性的支持。测风数据能够为判定一个地区风能状况、风电机组选型、布机方案和年发电量计算提供依据,特别是在复杂气候和地形条件下,风场场区不同区域的风资源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测风数据不能客观反映风能资源状况那么将会对风电场设计和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测风塔仅具有位置的代表性是不足的。测风应该遵循3R原则,即正确性(Right)、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可靠性(Reliability)。 一.正确性 正确性(Right)是指正确的设立测风塔包含着正确安装测风塔和正确选取测风设备。安装测风塔之前需要对经过前期宏观选址工作场区位置有初步的认识,首先要了解该地区主导风向,确定主导风向能够帮我们选取正确安装位置,避免选到了背风区域或者湍流大、可能产生负切变的区域;能够帮我们正确的确定传感器支架方位,减少塔影效果的影响。其次,要了解当地气候特征,主要是了解极端性气候特征。如某些测风塔容易遭受裹冰,那么我们在建设测风塔时就要增加测风塔的强度或者采用自立塔而不是斜拉线塔;针对雷暴天气多,测风塔接地电阻小于4Ω的前提下,需要考虑避雷针的单独设计(如鱼叉型避雷针、用铜线直接接地)、增加额外的降阻措施(如加降阻剂、石墨棒、铜棒等);场区潮湿、雾气严重,那么记录仪需要增加干燥剂且用密封箱和电缆密封件,接线部位要做好防锈蚀处理,数据线要考虑使用铠装型电缆线。 二.代表性 测风塔的代表性应有两层含义:测风塔安装地点具有代表性、测风数据具有代表性。 (1)测风塔安装地点要具有代表性。 即测风塔选址要能够最大限度的代表测风塔周边场区的风资源分布特性,一般海拔越高风速越大,测风塔所能代表的区域范围有限,因此需要通过加密测风塔的方式减少代表性差的问题。海拔梯度比较大的场区,建议设置三个不同海拔等级,在每个等级海拔较高、视野开阔四周无临近山峰阻挡、场地附近无小山包或者突出的树丛的地方安装测风塔。如果海拔梯度变化不明显的场区,应将测风塔安装在场区平均海拔高度位置,选取地点的地形地貌能够与整个场区绝大多数情况吻合。 (2)测风数据要有代表性。 指的是测风数据必须能够为将来风电场建设提供有代表性的数据。一是安装有代表性传感器。风速、风向、气压、温度这四种传感器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传感器测量高度应具有代表性。参照目前的比较流行的兆瓦级风机轮毂高度,测风塔高度应选取80m以上,如果条件允许推荐选取100m乃至更高的测风塔。植被茂密的区域,接近树冠层的10m高位置安装风速风向没有太大价值,应根据实际状况抬高底层风速风向的安装高度。为了避免固定风速风向的撑杆和塔影效果的影响,风速和风向安装位置应错开。 三.可靠性 可靠性主要表现在测风过程中测风设备及其附属配件稳定可靠、测风塔安装、检修、维护有可靠的文

(完整word版)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一、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一)风电项目宏观选址工作流程说明图解

风电场宏观选址流程说明 一、流程总说明 1.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公司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2.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

于200W/m2;盛行风向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风切变较小;湍流强度较小;无破坏性风速。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风速从6~7米/秒不等。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3)满足联网要求 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拟选场址周围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机械、吊装设备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场内施工场地应满足设备和材料存放、风电机组吊装等要求。 5)保证工程安全 拟选场址应避免洪水、潮水、地震、火灾和其它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气象灾害(台风)等对工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风力发电场的构成特点与选址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f12635319.html, 风力发电场的构成特点与选址分析 作者:阚健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03期 摘要:相较于其他发电厂,风力发电场具有一些不同的构成特点;风力发电场的主要作 用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借助于输电线路向电网输送,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就需要科学的选址。本文简要分析了风力发电场的构成特点和选址,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风力发电场;构成特点;选址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一、风力发电场的技术概况 1 风电场的概念 风力发电场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组、输变电设备以及其他的建筑设施等内容,结合相应的规则,来排列多台风力发电机组,将获取的风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借助于输电线路向电网中输送。通过风电场的建设,可以对风能有效的利用。 2 风电场的特点 相较于一般的发电厂,风力发电场具有一些特性,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风力资源比较的丰富,风能是风电场的发电资源,只有大气能够流动,就有风产生,因此它是无限利用的;其次风力发电的环保性较好,风力发电属于绿色产业,不需要消耗大量的常规能源,在发电过程中,不会将任何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可以对大气环境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然后是分散生产的特点,因为风力发电机组只有较小的单机容量,每一个风电场具有较多的发电机组,因此,风电场电能生产的分散性特征较为明显,如果建设的风电场有着百万千瓦级规模,需要的风力发电机组有几百台之多,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广泛分布;另外,风电场还有着多样化的机组类型,风力发电过程中,应用了较多类型的发电机,包括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等。在风电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组等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为风能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强,那么波动性也必然存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中。 二、构成及分类 1 风电场的基本构成 风电场风力发电系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风电场、电网和负荷,风力发电系统可以有效的生产、传输和变换风电,并且将监控保护的功能给发挥出来。在整个风电系统中,非常

风电场测风塔选址

风电场测风塔选址 摘要:本文通过实际区域浅析风的成因,分析地形地貌对风速的影响,以笔者实际经历说明风向与地形地貌对测风塔选址的影响,科学合理布置测风点,以便更客观的评价风电场的风资源情况,即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又能减少人力、财力的浪费。 关键词:风电场测风塔选址 甘肃省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河西下头廊,在这一绵延1000多公里的狭长走廊内分布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在酒泉玉门、瓜州等地都有建设大中型风力发电站的良好条件。然而要建立一个风电场,首先是风电场选址,这对风电场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先后到张掖、肃北、阿克塞等地区实地勘察和走访进行风场选址,总结了一些经验,抛砖引玉,供大家交流。 1、以张掖地区为例浅析风成因 张掖地区海拔1,500公尺左右,属河西走廊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之——黑河水系,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 1.1 风成因浅析 张掖地区境内地势平坦、土地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晚上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因子形成的,白天因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上

的自由大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谷地上面较冷的自由大气,由于补偿作用从相反方向流向谷地,称为反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坡面的空气迅速变冷,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成为山风,谷底的空气因辐合而上升,并在谷地上面向山顶上空分流,称为反山风,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1.2 “狭管效应” 张掖地区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南北山夹一谷的地形,成为东西风的通道。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 2、地形地貌对风的影响 2.1 地形的分类 对于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地形主要是平坦地形和复杂地形。风电场的平坦地形是指区域及周围5公里半径范围内其地形高度差小于50米,同时地形最大坡度小于3°的地形。而平坦地形以外的各种地形,主是复杂地形,可分为隆升地形和低凹地形。 2.2 摩擦力对风速的影响 在离地面1.5公里以下大气层被称为摩擦层。在摩擦层里,风扫过粗糙不平的地表面,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风速不仅会被削弱风速,同时也会改变风向。地面粗糙度越大,风速影响就越大。 2.3 障碍物对风速的影响

风电场选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选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摘要】随着世界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一次能源的逐渐减少,人们对可再生能源越来越重视。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当今世界技术最成熟、最环保、最具大规模和商业化开发的新能源。风力发电场的建设正以每年1000万千瓦的装机增长,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可观,因此风电场选址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风电场宏观选址;微观选址 前言 理论上风资源丰富、风向稳定、风能分布集中、破坏性风速较小的风场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是一个理想的风电场,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但实际上好多风资源较丰富的地方往往受到接入电网、地质、地形、交通运输、地质灾害、矿产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进行开发利用。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围观两方面入手,简单介绍风电场选址及风机布置需要考虑的因素。 1 风电场宏观选址 风电场的宏观选址是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对形成风的各种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交通运输、接入系统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风资源较好,具备装机条件的风场。风电场宏观选址是整个风电场建设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风资源:风资源是风场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风资源,一切都是空谈,良好的风资源才能提高整个风场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风功率密度等级达到2级及以上的区域具有开发价值。风力发电机组一般在3~25m/s风速区间可以进行发电,小于3m/s风速风机叶片虽然有转动但是机组仅做无用功,大于25m/s时,为考虑风机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停机。 (2)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分为:山脉、丘陵、河流、湖泊、海滨、沼泽等。地貌分八种: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等。假如以图形表示,也就是用等高线绘制出来的地形图。对于内陆风电场,风资源较好的地方,都有其特殊的地形、地貌。 (3)工程地质:风电机组基础位置最好是承载力强的基岩、密实的壤土或者粘土等。良好的地质条件可以减少风机基础的处理量,减少工程造价。 (4)交通条件: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如山脊、戈壁滩、草原和海岛等,必须拓宽现有的道路并新修部分道路以满足大部件运输,其中有些部件的长度可能超过30米。如GW70/1500型风机叶片直径长约34m。 (5)电网连接: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需要与电网连接,厂址选址时候应尽量靠近电网,对于小型风电项目而言,要求距离10~35kV电网较近;对于较大

风电场选址与风资源的关系

风电场选址与风资源的关系 众所周知,风况是影响风力发电经济型的一个重要因素风能资源的评估是建设风电场的关键所在。风能资源评估是整个风电场建设、运行的重要环节, 是风电项目的根本, 对风能资源的正确评估是风电场建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 有的风电场建设因风能资源评价失误, 建成的风电场达不到预期的发电量, 造 成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风资源进行详细的勘察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风资源的研究和评价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风电场所在的区域的风能质量要好 所谓质量就是风区年平均风速较高,一般要大于6—7m/s,不同高度的年平均速度参考值是按风切变指数为1/7推算的,并且风速的年变化相对较小为好。风功率密度大,一般情况下10m高度的风功率密度要在150—200w/m2,在高度为30m高度的风功率密度范围为240—320w/m2,在高度为50m高度的风功率密度应该在300—400w/m2。风频分布较好,可以利用的小时数较高,30m高处的年有效风力时数应该在6000小时以上为佳。 (2)风向要基本稳定(即主要要有一个或者两个盛行主风向) 所谓的盛行主风向就是指出现频率最高的方向。一般来说某一地区基本上只有一个或者两个盛行主风向,并且方向一般相反。风能密度方向分布为全年各扇区的风能密度与全方位总风能密度的百分比。在这方面的一般用风向玫瑰图和风能玫瑰图来进行选取风能的盛行风向。风电场内的机组位置的排列就取决于风能密度的方向和地形的影响。此外,风能的主导频率应该在30%以上,风向的稳定性可以增大风能的利用率、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3)风速的变化要小 风电场选址是应尽量选在不要有较大的风速日变化和季变化的地方。不然的话,这会影响风机的效率,以及风机的寿命。变化越小,机组运行越稳定,对电力系统和电机本身都是好的。此外,可以用各月的风速(或风功率密度)日变化曲线图和全年的风速(或风功率密度)日变化曲线图,与当地同期的电网日负荷曲线对比,两者相一致或者接近的部分越多越好,表明风电场的发电量与当地负荷相匹配,风电场输出的电力变化接近负荷需求的变化。 (4)风力发电机组高度范围内风的垂直切变要小 风力发电机组选址时要考虑因地面的粗糙度而引起的不同的风速廓线,当风的垂直切变非常大的时候,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十分不利,对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近地层中, 风速随高度有显著变化, 但由于地面粗糙度不同,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也就不同.风速随高度的增大, 是风速受地面粗糙度的影响而引起的, 大气低层常用指数公式表示风速和高度的变化关系: V n /V 1 =(Z n /Z 1 )a式中的 V n 为高度为Z n 处得风速,V 1 为在高度Z 1 处的已知风速,a为指数。在我国,常用 的指数值分为三类,分别为0.12、0.16和0.20。

风电场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

目录 1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风能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程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建设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2项目选址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3项目建设区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区域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场地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4方案比选 ..................................................................................... 错误!未定义书签。5项目建设影响评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地质灾害危险性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楚雄州勘测规划设计院

12前期测风塔实施细则

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前期测风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建及拟建前期测风塔的管理,保证前期测风工作顺利开展,依据《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期测风工作管理办法》、《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前期测风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测风塔的建设 第三条计划发展部负责配合中能公司共同完成测风塔的微观选址工作。 第四条计划发展部负责测风塔工程的征地及补偿、施工手续办理、负责配合中能公司协调设备的二次搬运、测风塔及设备看护工作。 第五条计划发展部负责配合中能公司进行测风塔生产、建设施工、测风设备安装调试、测风数据远程接收及监控工作。 第六条测风工程建设完成后,计划发展部应协调公司相关部门安排专责人员对测风塔及测风设备的工程质量进行逐项验收,收集保管好测风塔钥匙,并与中能公司办理移交手续。 第三章测风塔的运行维护 第七条根据集团相关规定,中能公司负责1年质保期内测风设备的维修及技术服务工作,根据测风数据的检查结果和项目单位日常现场察看结果,初步分析出现异常数据的故障原因,根据故障现象和影响程度合理安排维修。计划发展部应安排专门维护人员配合测风塔维修工作。维护人员应按照中能公司的指导意见对测风设备的疑似故障进行排查,提高维修效率,确保数据有效完整率符合国家规范。 第八条测风满1年以后,对于需要在原址继续前期测风的测风塔,计划发展部在征得公司主管领导的同意后,可以与中能公司签署后续测风技术服务合同,配合中能公司继续对该测风点进行日数据核查、风资源分析月报等工作。 第九条测风满1年以后,测风塔及测风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由计划发展部具体负责;计划发展部可根据实际情况,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委托中能公司继续提供技术指导和有偿服务。对于质保期外的设备故障,维修按以下原则进行: (一)根据公司相关项目的工作进展状况,对于测风数据已满1年未满2年的测风塔,风速仪、风向标个别损坏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维护;对于轮毂高度风速风向仪器全坏的,由计划发展部提出维修意见报公司领导批准后,联系并配合中能公司开展维修工作,同时做好维护合同的签署工作; (二)测风数据已满2年的测风塔原则上不再维护。确实存在继续测风必要的,计划发展部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向中能公司通报情况并提出加固或重建的处理意见,经中能公司同意后由计划发展部负责组织安排,技术工作可委托中能公司具体实施。 第十条在不具备通信信号或者信号较弱的海域,计划发展部根据实际情况,负责派人或者委托其他部门每月取一次数据,并清空存储卡,在每月5号将上月测风数据发到中能公司的指定邮箱,以保证中能公司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对于具备无线发送数据条件的测风塔,计划发展部应安排专人每3个月取一次数据,并清空存储卡,防止数据缺失或被盗。清空存储卡前必须确保数据提取成功并做好U盘备份。 第十一条计划发展部负责委派专人对在运行的测风塔及测风设备进行现场定期检查及维护,包括查看塔体是否倾斜,拉线是否松动,测风仪是否正常等内容。要求在安装1年内每半年检查1次,1年以后每3个月检查1次。 第十二条测风塔的测风数据提取、测风塔及设备定检及维护工作须做到专人专责,可以要求中能公

浅谈风电场测风塔选址

浅谈风电场测风塔选址 p笔者先后到张掖、肃北、阿克塞等地区实地勘察和走访进行风场选址,总结了一些经验,抛砖引玉,供大家交流。 1、以张掖地区为例浅析风成因 张掖地区海拔1,500公尺左右,属河西走廊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之——黑河水系,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 1.1 风成因浅析 张掖地区境内地势平坦、土地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晚上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因子形成的,白天因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上的自由大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谷地上面较冷的自由大气,由于补偿作用从相反方向流向谷地,称为反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坡面的空气迅速变冷,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成为山风,谷底的空气因辐合而上升,并在谷地上面向山顶上空分流,称为反山风,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1.2 “狭管效应” 张掖地区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南北山夹一谷的地形,成为东西风的通道。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 2、地形地貌对风的影响 2.1 地形的分类 对于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地形主要是平坦地形和复杂地形。风电场的平坦地形是指区域及周围5公里半径范围内其地形高度差小于50米,同时地形最大坡度小于3°的地形。而平坦地形以外的各种地形,主是复杂地形,可分为隆升地形和低凹地形。 2.2 摩擦力对风速的影响 在离地面1.5公里以下大气层被称为摩擦层。在摩擦层里,风扫过粗糙不平的地表面,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风速不仅会被削弱风速,同时也会改变风向。地面粗糙度越大,风速影响就越大。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方法.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方法2017-07-21 科技论坛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方法 高兴建 (黑龙江华富风力发电穆棱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穆棱157500) 摘要:风能资源评估是整个风电场建设、运行的重要环节,是风电项目的根本,对风能资源的正确评估是风电场建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 有的风电场建设因风能资源评价失误,建成的风电场达不到预期的发电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针对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微观选址方法1风能资源评估 风能资源评估包括三个阶段:区域的初步区域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甄选、 1.1区域的初步甄选 建设风电场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能量丰 区域的初步甄选是根富,风向稳定的风能资源。 据现有的风能资源分布图及气象站的风资源情况结合地形从一个相对较大的区域中筛选较好的风能资源区域,到现场进行勘探,结合地形地貌和树木等标志物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确定风 应电场的开发范围。风电场场址初步选定后, 根据有关标准在场址中立塔测风。测风塔位置的选择要选具有代表整个风电场的风资源状况,具体做法:根据现场地形情况结合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初步选定可安装风机的位置,测风塔要立于安装风机较多的地方,如地形较复杂要分片布置立测风塔,测风塔不能立于风速分离区和粗糙度的过渡线区域,即测风塔附近应 地形较陡、树木等障碍物,与单无高大建筑物、 个障碍物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的3倍,与成排障碍物距离应保持在障碍物最大高度的10倍以上;测风塔位置应选择在风场主风向的上风向位置。测风塔数

量依风场地形复杂程度而定:对于较为简单、平坦地形,可选一处安装测风设备;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风场,要根据地形分片布置测风点。测风高度要最好风机的轮毂高度一样,应不低于风机轮毂高度的2/3,一般分三层以上测风。 1.2区域风资源评估 区域风资源评估内容包括: 对测风资料进行三性分析,包括代表性,一致性,完整性;测风时间应保证至少一周年, 资测风资料有效数据完整率应满足大于90%, 料缺失的时段应尽量小(小于一周)。根据风场测风数据处理形成的资料和长期站(气象站、海 《风电场风资洋站)的测风资料,按照国家标准 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计算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代表年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风电场测站全年风速和风功率日变化曲线图,风电场测站全年风速和风功率年变化曲线图,风电场测站全年风向、风能玫瑰图,风电场 风能玫瑰图,风电场测站的风切测站各月风向、 变系数、湍流强度、粗糙度;通过与长期站的相关计算整理一套反映风电场长期平均水平的代 地表粗糙度、障表数据。综合考虑风电场地形、 碍物等,并合理利用风电场各测站订正后的测风资料,利用专业风资源评估软件(WASP、WindFarmer等),绘制风电场预装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风能资源分布图,结合风电机组功率曲 按照国家标准《风力发线计算各风机的发电量。 电机组安全要求》(GB1845.1-2001)计算风电场预装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湍流强度和50 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提出风电场场址风况对风电机组安全等级的要求。根据以上形成的各种参数,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评估,以判断风电场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1.3微观选址目前,国内微观选址通常采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风电场设计软件WASP及WindFarmer进行风况建模,建模过程如下:

地理高考答题思维建模:光伏发电选址、风电的区位(附:典题精练及解析)

地理高考答题思维建模:光伏发电选址、风电的区位(附:典题精练及解析) 有了答题思维思维模板,结合图文材料,按照题型(分析、说明、简述等要求有理有据有逻辑;指出,说出写出结论即可)。多插一句哈,高考题材料没有废话,每个标点符号都有意义;图形除了定位功能外,特别注意图例,每一个图例的出现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典题精练】 (2020·汕头期末)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太阳能发电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土耳其是欧盟自贸区成员国,近年来能源需求增长迅速,进口的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为75%。2014年,土耳其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再生能源发展,对再生能源上网电价予以补贴。目前,土耳其拥有成熟的光伏产业供应链,但国内仅从事简单的生产,光伏总投资的85%都需要进口。为积极应对美欧贸易壁垒,我国C公司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郊外的自由贸易区,投资建设了该国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厂。下图是土耳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简述土耳其国内大力推广光伏发电的原因。(6分) (2)分析我国C公司在伊斯坦布尔自由贸易区投资光伏组件厂的有利条件。(8分) (3)指出目前土耳其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分) (4)说明光伏产业发展对土耳其的有利影响。(6分) 答案: (1)土耳其以温带大陆性和地中海气候为主,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太阳能属清洁可再生能源,环境效益好;土耳其能源需求增加迅速,市场需求量大,而化石类能源短缺。(6分) (2)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路和海峡经过,水陆交通便利;土耳其为欧盟成员国,产品可规避贸易壁垒;位于自由贸易区,政策条件好;(地租、劳动力成本较欧洲成本低)。(8分) (3)土耳其国内主要从事简单光伏产业生产,产品附加值低;对外依赖程度高,外部市场竞争大,产业优势不明显。(4分) (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