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自动化系统无线专网建设方案研究

配电自动化系统无线专网建设方案研究

配电自动化系统无线专网建设方案研究
配电自动化系统无线专网建设方案研究

配电自动化系统无线专网建设方案研究

摘要:目前各行各业都在迅速发展,电力行业也越来越普遍。根据智能电网建

设的核心任务和六大目标需要建设覆盖广阔接入灵活的终端接入网,仅仅依靠光

纤接入网络已经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业务的通信需求,很多不易敷设光缆的

地区和特殊的移动业务,光纤接入网络从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上来考虑不可行。

而无线通信网络更适合分布较为分散的电力终端,尤其是满足移动业务终端的通

信需求。因此本文介绍了基于1.8GLTE无线电力专网建设方案的研究,从技术、

政策不同角度探索无线专网建设可行性;搭建配电自动化系统无线专网建设架构,并详细描述架构组成及各功能设备。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无线;专网;方案

1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客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配电自

动化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智能电网的提出,更是极大地助推了配电自动化的

发展。总结我国前段时间的配电自动化工作,总体来说应用水平还比较低,没有

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线路自动化覆盖面有限,形不成规模效益;“自动化孤岛”现

象严重,应用功能有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地区配电网网架结构、一次装

备以及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还不具备应用配电自动化的条件,出现所谓的“超前建设”现;有些系统的功能结构规划不合理、设备质量不过关;目前,具有自愈能力的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输电网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不仅能够满足

配电数据传输和实时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要求,而且成为骨干层通信网络的首

选通信方式。基于GPRS/3G的无线公网通信作为光纤通信技术的有效补充手段也

已经普及,多数应用在配电数据“三遥”站点采用光纤EOPN技术传输,“二遥”且

没有光纤经过的站点采用公网无线传输,光纤专网技术虽然提供的通信实时性、

安全性和传输带宽满足终端通信接入网的所有业务,但从成本、建设周期、维护

成本等方面都存在大量问题,尤其在光缆建设阶段,配电自动化业务主要部署在

密集的城区,管道光缆敷设困难,往往需要采用排管和顶管的方式,建设投资非

常高,整体上考虑经济性不合规。采集系统中。电缆屏蔽层载波通信技术同时取

得了突破,进入实用阶段,在一些地区配电自动化系统中获得成熟应用。

2无线电力专网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可行性分析

2.1技术可行性

目前在电力系统配用电接入网中应用的无线专网通信技术主要包括规模日渐

扩大的4G宽带LTE技术和与其竞争的230M无线电台、Mobitex、Wimax和McWiLL等技术。1.8GTD-LTE(TimeDivisionLongTermEvolution,时分长期演进)系统是工作频率为1785-1805MHz的TD-LTE系统。TD-LTE系统是LTE系统的时分模式。LTE是3GPP制定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运营商一般将LTE作为第四代移动

通信系统4G。中国政府在公网频率以外划定1447-1467MHz和1785-1805MHz两

个20MHz频段用于建立政府和重要行业的TD-LTE专网建设,即1.4GTD-LTE系统

和1.8GTD-LTE系统。系统特征指标未:(1)宏基站支持在线终端9600个;(2)宏基站下行峰值吞吐量300Mbps,上行峰值吞吐量150Mbps;(3)终端下行峰

值速率100Mbps,上行峰值速率50Mbps;(4)天线间耦合干扰小,易于多天线

增强传输和覆盖。宏基站城区覆盖可达10-20平方公里,郊区覆盖可达70-120平

方公里。230MHzTD-LTE系统是由中国普天公司独家推出的LTE系统,其针对电力223MHz-235MHz频段1MHz离散频点的特点,对LTE协议栈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和

学校校园无线覆盖网络建设方案

校园无线建设方案部分1.项目设计方案 1.1项目概述 本次投标项目为xxxx学校高中部建设无线网络。 1.2总体要求 为充分发挥xxxx学校网络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学校信息化发展需求,需要对校园网络系统增加无线网络覆盖。 整个学校网络系统主要分布在各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科技楼、艺术楼、报告厅等楼群内,主要用于教学、科研和管理,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应用、办公管理和通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是学校师生及管理人员所依托的重要资源,本次改造在原有的有线网络基础上增加无线网络覆盖。 系统要求“适度先进,留有扩展”,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高可靠性、可维护性好、性价比高的并具有良好商业信誉和优质售后服务的国产华为品牌。 1.3具体要求 1.3.1、网络应用要求:通过增加无线网络覆盖,使得校园内可以无线上网,为了保证用户无线上网的安全,增加配套无线安全设备。 1.3.2、网络管理要求:学校前期已经建设了有线网络系统、网管软件、IT运维管理平台,本次建设的无线网络系统需要无缝对接到现有系统中,建设后通过运维管理平台能够直观全面地监控所有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为了保证招标单位的应用,我公司可提供实现与现有系统无缝对接方案,无缝对接所涉及的所有费用由我公司承担。 1.3.3、无线网络安全要求: 基于有线的安全网关,对于无线扫描、无线欺骗、无线破解、无线DoS等攻击更是鞭长莫及,无法防护。本次项目提供无线防火墙安全策略,可根据AP或Station的安全属性定制无线网络准入规则,通过射频信号阻止非法用户接入,建立射频安全区,提供具有物理安全、可信的无线网络。

移动通信各阶段的特点及电力无线专网(LTE230)分析

一、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即利用金属导线、光纤等有形媒质传送信息的方式。无线通信是指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信方式。 在网络通信效果、网络安全性等方面,有线通信优于无线通信方式。在施工难度方面,有线通信除需要安装、调试设备外,还需要沿路敷设线缆,施工难度相比无线通信方式较高。在国家政策影响方面,有线通信方式较少涉及国家政策问题,而无线网络建设需要向国家或地方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专用的频率,同时在技术体制选择上需要符合相关频率的使用规定。随着无线应用的迅速发展,频谱资源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扩大。 二、1G-5G发展史 4G、5G等数字背后的G代表的是英文单词“Generation”,也就是“代”,5G就是第五代通信技术。从第一代到第五代,是人为划分的代别。它的定义主要取决于在速率、业务类型、传输时延以及各种切换成功率等方面具体实现的不同技术。 1.沟通的起源:1G(盛行年代:1980年后) 1986年,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在美国芝加哥诞生,采用模拟信号传输。即将电磁波进行频率调制后,将语音信号转换到载波电磁波上,载有信息的电磁波发布到空间后,由接收设备接收,并从载波电磁波上还原语音信息,完成一次通话。但各个国家的1G通信标准并不一致,使得第一代移动通信并不能“全球漫游”,这大大阻碍了1G的发

展。同时,由于1G采用模拟讯号传输,所以其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只能传输语音信号,且存在语音品质低、讯号不稳定、涵盖范围不够全面,安全性差和易受干扰等问题。 最能代表1G时代特征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并风靡全球的大哥大,即移动手提式电话。大哥大的推出,依赖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在中国80年代初期,移动通信产业还只是一片空白,直到1987年,为了迎接全运会的到来,在广东省建立了中国首个移动通信网络,这也标志着1G在中国的正式开始。 2.网络的开始:2G(盛行年代:1995年后) 由于1G有很多缺陷,在1999年1G网络被正式关闭,2G也随之而来。1G到2G就是模拟调制到数字调制的过程。和1G不同的是,2G采用的是数字调制技术。因此,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也在增加,随着系统容量的增加,2G网络下除了打电话语音沟通之外,还可以发短信以及上网。虽然数据传输的速度很慢(每秒9.6~14.4kbit),但文字信息的传输由此开始了,这成为当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在2G时代也是移动通信标准争夺的开始,主要通信标准有以摩托罗拉为代表的CDMA美国标准和以诺基亚为代表的GSM欧洲标准。最终随着GSM标准在全球范围更加广泛的使用,诺基亚击败摩托罗拉成为了全球移动手机行业的霸主。第二代移动通信为3G和4G奠定了基础,是通信行业坚实的一步。

重要大客户专网设计方案

重要大客户专网设计方案 一、专网用户的需求 1.大客户专网系统对网络的总体要求 ●整个网络采用开放式、标准化的结构,以利于功能的扩充和升级; ●通过与广域网的连接,提供和享用各种信息服务; ●具有较完善的网络安全机制; ●与原大客户计算机局域网络平滑连接,尽可能不改变原内部局域网。 2.网络结构的划分 大客户专网建议分为以下三部分: ●建设内部的办公业务网; ●建设与内网有条件互联以及实现各级信息共享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不同的地理位置之间能互联; ●以因特网为依托的公众信息网。 二、常用的几种接入方式 1.光纤 光纤的通信距离较长,单模光纤在不加中继的情况下可传输50km以上,因此用它来连接大楼之间的网络以及节点间距离较长的网络就比较适用。光纤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特别适用于不同地理位置之间的骨干连接。由于光纤和光缆自身的强度不高,容易受损或折断,因此对施工架设的要求较高,为确保光纤能长期稳定地运行,在城市中最好能采用地下管道埋设的方式,从而使光纤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2.宽带城域网及VPN技术 宽带城域网是以光纤网为基础、以TCP/IP为主建立起来的城市范围内的互联网,因此它具有光纤网络的所有特点,同时城域网中由于附加了相应的交换和路由设备,这使得用户能很容易地在此基础上完成网络构建。宽带城域网在接入部分均采用星形拓扑结构,网络可扩展性强,而且易于实现平滑升级。在宽带城域网上,用户还可以通过运用IP隧道(IPTUNNEL)的方式来实现虚拟专用网。这一方面使用户能享受到价格低廉的公用网设施,另一方面又能在逻辑上组建自己的专用网络,满足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较高要求。 在大客户专网之间采取此种方式互联,既可以保证线路拥有光纤的传输质量,同时又可降低相应费用。 3.ADSL ADSL是DSL的一种非对称版本,它利用数字编码技术从现有铜质电话线上获取更大的数据传输容量,同时又不干扰在同一条线上进行的常规话音业务。ADSL理论上能够向终端用户提供8Mbit/s的下行传输速率和1Mbit/s的上行传输速率。 ADSL这种接入方式比较适用于网络中用户对带宽需求较高,通信量较大而光纤短期内无法到位的地方。 4.DDN DDN技术是利用数字信道提供永久或半永久电路,以传输数字信号为主的数字通信网络。其最具吸引力的优点是传输时延短,支持语音、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目前在金融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目前常用的点对点DDN专线的速率范围为64kbit/s~2Mbit/s。这种接入方式优点十分明显,那就是安全可靠,因为对用户来说,相当于租用了一条直达电路。这对于网络中对带宽要求相对较低同时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企业是比较合适

VPDN无线专网组网方案

VPDN无线专网组网方案 信息安全对于民航企业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各大民航企业,无不在信息化建设上进行了大力投入。以关键数据传输电路为例,各大航空企业均使用不同运营商的电路互为主备,甚至再开通第三条电路作为再备。随着WCDMA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组建无线专网,代替传统电路作为备份电路,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成为一种趋势。 以下为中国联通为民航企业所做VPDN无线专网组网方案: 1.1拓扑结构 图1专线备份VPDN组网方式 图1描述的是VPDN专网的网络拓扑图,采用本组网方式,航空企业所有专线备份设备都处于一个客户专用网络内,用户可以给自己给无线终端设备来分配IP地址。同时,采用本组网方式,航空企业专网和互联网完全隔离,数据保密性好,航空企业专网不会受到来自互联网上的黑客及病毒的侵袭,能够有效保证稳定的传输速率和带宽。下面分别对图中各个设备进行介绍。 ●WCDMA无线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航空企业需进行专线备份信息点。 ●联通GGSN:即网关支持节点, 用户通过WCDMA接入网络接入到GGSN,GGSN判断是VPN用户,向指定的LNS发起L2TP连接。 ●联通AAA服务器:负责对用户的域名进行鉴权认证,AAA服务器对登

录用户的域名和该用户的用户名密码核对验证。验证通过后,方可接入联通网络。 ●专线:采用联通的专线,此专线将联通的GGSN和用户的LNS设备连接起来。 ●用户侧路由器(LNS):需支持L2TP协议,RADIUS协议,要与GGSN 建立L2TP隧道。 ●企业AAA服务器:用于认证、授权、计费,实现对拨号用户名、密码和IP地址的管理,此服务器为可选配置,用于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航空企业内部营业网服务器:为用户侧应用服务器,在连接建立之后此服务器可以自由地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 1.2VPDN建立流程 SGSN GGSN 图2 VPDN连接建立流程 用户的拨号呼叫流程如下: 1)当终端的WCDMA无线路由器通过拨号呼叫到SGSN时,SGSN通过DNS解析APN接入归属GGSN的IP地址,然后在SGSN和GGSN间启动相应的GTP隧道协议,实现骨干网内的安全传输。 2)在用户认证阶段,GGSN向联通AAA服务器发送访问请求。 3)联通AAA服务器检查域名,发现这是航空企业的域名,依据域名确定LNS 设备的IP地址,并将L2TP隧道请求消息转发给航空企业的LNS设备,LNS设备对L2TP隧道建立请求进行通过处理,隧道建立。 4)WCDMA无线路由器与航空企业的LNS设备协商请求建立PPP连接。 5)航空企业的AAA服务器对WCDMA无线路由器用户名进行认证,返回相应的认证信息。

无线覆盖解决方案报告建议书模板范文(完整方案).docx

皮匠网—开放、共享、免费的咨询方案报告文库 咨询人士学习成长与交流平台 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 https://www.doczj.com/doc/9112407432.html, 办公大楼 无线覆盖解决方案 年

目录 1需求概述 (3) 2办公大楼总体规划 (4) 2.1办公大楼无线建设原则 (4) 2.2办公大楼无线建设目标 (6) 2.2.1无缝覆盖 (6) 2.2.2安全性 (6) 2.2.3扩展性 (6) 2.2.4高性能 (7) 2.2.5可管理 (7) 3锐捷无线网络总体架构设计 (8) 3.1基础网络技术选型 (8) 3.2基础网络结构设计 (8) 3.3整体网络拓扑设计 (9) 3.3.1核心层设计 (9) 3.3.2接入层设计 (10) 3.3.3无线网络设计 (11) 4网络安全设计 (13) 4.1无线接入认证设计 (13) 4.1.1终端智能识别的认证 (13) 4.1.2基于的无感知认证 (13) 4.1.3访客二维码认证 (14) 4.1.4用户短信自助注册认证 (14) 4.2无线安全技术设计 (14)

5锐捷无线方案特点和优势 (16) 5.1大幅提升干扰环境下的用户体验 (16) 5.2业务流量全面分流的本地转发架构 (17) 5.3基于用户、流量、频段的智能负载均衡 (17) 5.4灵活便捷的访客系统 (18) 5.5逐级深入的安全防护 (19) 5.6坚若磐石的可靠网络 (19) 5.7全面支持的无线网络 (20)

1 需求概述 办公大楼无线网络建设需要重点考虑两个方面:客户服务的信息化、内部管理的信息化。通过该无线系统为员工提供周到、便捷、舒适、称心的服务,同时提升办公大楼内部管理、运营效率,降低运作成本。 办公大楼无线网络的建设有以下几个关键难题: 、办公大楼的无线网络涉及多个系统,但各个系统相互独立,不能有效配合;办公大楼方希望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办公大楼无线信息化解决方案,简化部署,降低投资成本。 、办公大楼面积大且结构复杂,客户希望无线信号能无盲点覆盖,并且考虑到客户感受,要求无线设备及天线不能外露。 、办公大楼运维复杂,办公大楼运营后如何有效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快速定位网络故障。

高校无线网建设方案

附件2 学院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1 校园网络建设背景 目前校园网为学校和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电信运营商提供宿舍网维护、出口带宽。目前整个校园网有线部分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由于建设年限比较旧,建议可以逐步进行替换,将原有百兆更换为千兆接入到桌面。 校园网有线接入认证NAS均在接入交换机,每台接入交换机都需要管理人员进行配置,网络面临了设备管理难得问题,需要进行将整体网络扁平集中认证。 校园内部也有移动WIFI,但是移动WIFI单独独立于校园网,学生移动终端使用原来越频繁,学校无法监控到学生日常上网行为。只有有线网络的校园网很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移动终端使用需求。

2 校园网络总体目标校园网络项目总体目标如下: 利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进一步扩展校园网的覆盖范围,使全校师生能够随时随地、方便高效 地使用校园网络; 满足校内日益增长的移动终端如PDA、手机、平板电脑对互联网访问的需求; 改善现有有线网络的网络体验; 提升校园网络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无所不在且安全优质, 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营模式,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战略; 2.1 项目建设目标 侧重实际应用,覆盖校园内大部分区域(包括宿舍楼、教学楼),为教学和学习生活提供切实 可用的无线网络环境; 采取通行的网络协议标准:目前无线局域网普遍采用802.11系列标准,因此校园无线局域网 将主要支持802.11n/802.11ac标准,从而提供可供实际应用的相对稳定的网络通讯服务; 全面的无线网络支撑系统(包括无线网管、无线安全,无线计费等),以避免无线设备及软件 之间的不兼容性或网络管理的混乱而导致的问题; 保证网络访问的安全性,支持802.1x、web-portal、MAC快速认证、pppoe认证等方式;并且 此次需要实现有线网和无线网的统一认证; 集安全、管控、优化于一体的网络出口解决策略; 采用扁平化的网络构架、方便管理和扩展,迎合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

电力无线专网在配用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力无线专网在配用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0-01T09:59:19.9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作者:卢先礼 [导读] 摘要:近年来,智能电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使得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作用逐渐突显出来。 (广东盛邦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智能电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使得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作用逐渐突显出来。无线通信系统在实践应用中,成本不高且部署方便,然而在阴影区域尚未存在有效的应对方法。无线专网作用的发挥需要有效融合电力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基于此,文章将电力无线专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在配用电自动化中的应用,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无线专网;配用电自动化;应用 一、电力无线专网发展阐释 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而建设重点也逐渐放在配用电智能化方面。正是因为配用电网络的分布相对广泛,且拓扑相对复杂,所以通信方式也逐渐实现了面状分布发展态势。要想对面状分布终端问题加以解决,无线通信方式的作用不容小觑[1]。 目前阶段,国内电网选用的无线通信方式,集中包括了无线公网方式与无线专网方式两部分。其中,无线公网能够有效地补充覆盖配用电节点业务,但却难以完全覆盖电力行业,特别是很容易受到无线公网时延大的影响。而无线专网能够有效地提高通信质量,且可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能够对电力配电通信网络当中的光纤通信加以补充,并实时监控业务[2]。但仍需注意的是,虽然无线方式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地下室与密集城区阴影区域覆盖方面却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改进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电力无线专网的优势与功能,进一步推广其应用的范围。 二、依托系统构建电力无线通信专网路径 (一)系统组成 以系统为核心的电力无线通信专网,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了核心网EPC、无线终端、网管与无线基站,如图一所示: 图一系统架构 (一)系统基本特点 第一,覆盖范围广泛且信号具有较强的绕射能力; 第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第三,传输数据信息更稳定; 第四,设备具备较强可靠性[3]; 第五,可维护效果理想; 第六,支持可拓展功能。 三、电力无线专网在配用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地下室方面 在地下室中选择使用了普天无线自中继系统,其核心技术就是无线技术,借助自组网技术优势,可以实现多跳传输的目标。此外,组网灵活性较强,系统实际功耗也不多。 此系统在实际应用方面,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有效融合,对电力无线专网处于大面积覆盖状态下的地下室阴影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系统本身组成包括三方面,即接入点、终端节点与路由终端。其中,接入点能够有效地实现远距离信号和近距离信号转换,而路由终端所负责的任务就是完成信号路由转换[4]。对于终端节点而言,则需要和电力终端完成有效地对接。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运行中,路由节点能够综合考虑网络实际的复杂性适当地增加,而终端节点也能够结合电力终端数量采取必要的增加措施,如图二所示: 图二地下室电力无线专网 (一)密集城区方面 将应用于城市部署过程中,由于存在诸多阴影区域,所以终端接入的难度较大。若仅选择方式,就必须在终端安装的过程中,对安装方式进行合理地判断,所以也直接提高了终端安装复杂性。若选择使用终端,即可结合终端信号的具体情况采取补盲措施,一定程度上优化网络部署的可行性[5]。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补盲的时候,补盲设备供电相对简单,但资源的传输却十分紧张。若可以达到无线回传的目标,就能够对这一问

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知识讲解

、无线网络建设目标 仓库部署无线网络及移动终端系统,建成无线扫码、无线仓储系统后,可以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入库管理:入库单即时通过无线网络提交给后台系统,管理员及时获取入库数据; 2?出库管理:当理货员到仓库领取图书时,仓库管理员在移动终端上通过无线网络下传出库单据并输入待出库的图书数量,主机数据库就会自动更改商品库存; 3?库存盘点:理货员手持移动终端,直接在货架上扫描商品条码,即时通过无线网络环境提交库存信息; 4?其它作业:人员调度管理、系统管理等。 无线扫码作业、无线仓储系统中,投标商必须保证仓库无线网络环境全覆盖, 并确保高效稳定的网络环境。 二、无线网络建方式 2.1瘦AP组建方式 传统FAT无线网络的部署需要网络管理员对网络中的每一个AP进行逐一配置,对其进行配置的话,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错,因此,不建议用户大规模部署使用。建议采用“无线控制器(AC)+瘦AP (FIT AP) +POE交换机+无线网络管理”的FIT AP组网方式,无线控制器(AC必须使用单独的机架式硬件设备,瘦AP 实现无线信号的处理,而用户管理、加密、漫游、AP管理等功能全部集中 到AC进行,这样可以简化整个网络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AP的供电采用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通过以太网线来汇聚AP的流量,同时为AP提供电源,这样可以简化布线,同时减少故障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本次FIT AP无线网络部署模式,是将所有的配置在AC上统一实现,AP本身零配置,可

实现无缝漫游,适合大规模无线组网。

无线定点图一初步 移动手扌寸终端 移动手持终端 (瘦AP 无线组建网络拓扑 路由器 服务器 控制器 汇聚交换机 POE 交换机 POE 交换机 POE 交换机 无线AP 无线AP 无线AP 无线 AP 移动手持终端 移动手持终端

电力无线专网一体化混合组网及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Smart Grid 智能电网, 2018, 8(5), 465-471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9112407432.html,/journal/sg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112407432.html,/10.12677/sg.2018.85051 The Research of Data Collection for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Based on Device Direct Connection and Northbound Interface Xingnan Li1, Zhan Shi1, Ying Wang1, Yong Ding2 1Guangdong Power Grid Company, Guangzhou Guangdong 2NARI Group Corporation,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Sep. 29th, 2018; accepted: Oct. 16th, 2018; published: Oct. 23rd, 201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integrated hybrid networking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electric 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is studied. Firstly, the unified modeling of the core network, wire-less network (including base stations, wireless terminals) and other different types of equipment in 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is carried out. Through distributed data acquisition, data ac-quisition and encapsulation are carried out for the network management of the core network,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other equipment in the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Then, different sub nets are divided and unified in the upper layer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and base stations is indirectly constructed by resident small area codes. Finally, based on the computer graphics technology, all the equipments are managed hierarchi-cally, and the different equipments of the core network and wireless network are managed com-prehensively in the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Mixed Network, Data Collection 电力无线专网一体化混合组网及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李星南1,施展1,汪莹1,丁雍2 1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 2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财政专网技术方案

*区财政专网建设意见 一、基本情况 1、设备状况 我局从2002年网络建设以来,现拥有光纤三组,其中一组2M光纤,连接省财政专网;一组20M光纤连接互联网;一组为政务专网专用线。 2、运行情况 从网络建设至2009年,我局网络带宽能够完全满足我局内部正常使用。但随着金财工程和财政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预计支付系统接入预算单位178家,业务银行6家。加之省厅要求在2012年前半年全省县区实行“大平台”建设,大部分预算单位现有的网络接入方式和带宽根本就满足不了本次改革的需要。 3、安全情况 目前,我们为节约财政开支,采用虚拟vpn技术进行访问加密,即密钥+密码的加密方式,其实还是与互联网没有物理隔离,财政数据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这种安全机制更不能满足财政“大平台”建设的要求。 4、产生原因 产生以上网络传输慢以及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实现专网管理。各预算单位光纤接入的带宽不足;单位电脑多,有限的带宽不足划分;打游戏、看电影等占用带宽资源多;维护不及时导致部分

电脑中毒占用大量带宽,;部分单位由于某些原因还在使用拨号方式上网等诸因素是造成网络传输缓慢和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为解决以上网络不足和为省厅“大平台”建设能够顺利在我区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制定以下财政专网(以下简称专网)网络建设要求。 二、建设要求 1、接入方式 我局凭借省财政厅“大平台”建设这个良好机遇,将我区财政网络一次建设到位,考虑到财政网络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网络建设的重复性和资源浪费,本次专网建设要求预算单位全部实现光纤接入,而且接入带宽不小于4M。 2、接入单位 本次专网接入点包括全区一级预算单位178家,银行6家(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商业银行和农联社),共计181家单位。各单位互联终端将由财政局统一进行IP地址分配和管理,易于对各单位互联终端进行监测和控制。以后需要增加或减少单位,能够按照现有的网络结构,在第一时间完成网络的接入工作。 3、安全要求 网络安全建设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专网上的数据包括全省财政收支全过程,直接关系到各级政府正常运行和财政数据安全,本次接入必须实现专网与互联网,政务专网等各种网络的物理隔离,确保专网建设的高安全性。

无线集群建设方案

无线集群建设 方案及配置报价书 深圳市亚奥新实业有限公司1998年7月27日

目录 第一部分商务部分 1、公司简介 2、用户培训 3、售后服务 4、资格证书 5、社会媒体形象 第二部分技术部分 1、前言 2、集群通信 3、 AO1000-WLL无线集群系统概述 4、 AO1000-WLL无线集群系统功能 5、 AO1000-WLL无线集群系统构成 6、 AO1000-WLL无线集群系统简介组网方案 7、工程设计说明 8、 AO1000-WLL无线集群系统技术指标 第三部分用户反馈

第一部分商业部分

一、深圳市亚奥新实业有限公司 简介 朝气蓬勃的亚奥新通信 ?深圳市亚奥新实业有限公司是深圳市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控股公司是承办亚运会及经营管理亚运村、并在多种产业上投资的大型企业集团──北京北辰集团。 ?深圳市亚奥新实业有限公司于1994年12月成立,公司以“优秀人才、优秀品质、优秀服务,服务于优秀民族”为宗旨,致力于发展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在管理上公司全面推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在人才策略上广为接纳和储备在计算机、通信、现代化生产及现代化管理方面具有出色能力的专业人才,目前90%以上员工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形成良好的人才知识结构。 ?深圳市亚奥新实业有限公司是从事程控交换机开发、生产的厂家之一,公司自成立时起,就致力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向广大用户先后推出了以程控交换为平台的交换系统、调度系统和网上传输设备,同时还致力于无线集群系统、会议电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公共安全网络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综合业务数字网、

无线网络设计方案

博通公司 计算机网络无线建设项目 技 术 方 案 开拓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12月

目录 前言---------------------------------------------------------------------------3 公司介绍---------------------------------------------------------------------3 项目概况---------------------------------------------------------------------4 需求分析---------------------------------------------------------------------5 无线网络设计思路---------------------------------------------------------8 售后服务承诺--------------------------------------------------------------------17 总结---------------------------------------------------------------------------------18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客户/服务器计算、分布式处理、国际互连网(Internet)、内部网(Intranet)等技术被广泛接受和应用,计算机的联网需求迅速扩大,网络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目前尽管有线网络以其传输速度高,产品品牌及数量众多和技术发展速度快等优点,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在一些特殊的环境和特定的行业里依然有许多令IT数据管理公司头疼多年的LAN(网络/局域网)布线问题存在。 随着wireless(无线)技术的出现,在诸多计算机联网技术中,无线网(Wireless Network)以其无需布线、在一定区域漫游、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在许多这些应用场合发挥着其他联网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无线局域网应用逐渐增多,它将扩展有线局域网或在某些情况下取而代之。可以预期,在未来信息无所不在的时代,无线网 将依靠其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可移动性和极强的可扩容性,使人们 真正享受到简单、方便、快捷的连接。 二、公司介绍 开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阿是巴南地区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最强的一级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公司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超过300家客户提供各种无线网络的搭建服务。它当初的注册资本高达500万,可承担工程合同额2000万元以下的各类通信工程。多年来在网站开发、网络营销与网络搭建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并以其优质的服务、快速的响应在客户与同行中享有很好的声誉。我们秉承“服务至上”的理念,

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高峰

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高峰 发表时间:2018-12-17T10:20:15.31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作者:高峰[导读] 摘要:无线专网这项技术被称作是在全球内,使用微波对于互联网进行接入的技术。 (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山西朔州 036000)摘要:无线专网这项技术被称作是在全球内,使用微波对于互联网进行接入的技术。因此,电力当中使用的通信网具有大量的、复杂的进行参数收集的点,此类进行参数采集的单点,其输送的效率不大。而且,在电力通信网络进行正常运行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实施大量的优化改良。因此,电力通信网络需要有便捷的接入条件及高效的网络,以构成方式平稳、高效地开展输送保障,更加便捷的运行期间使 用的对策。 关键词:无线专网技术;电力通信网;应用 1电力无线专网特性 第一,施工难度较低:无线专网基站和终端一般都是安装于电力自有物业,无需和其他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因此施工协调难度低也不会破坏环境的原有建设与规划,并且基站的建设可以依附于高楼或者自有电力设备,无需重新再建设基站,具有施工成本低、周期短、难度低等优势。第二,系统抗毁性较高:由于无线专网通信的传播载体为无线电波和无线设备是依附于电力自有设备上,无线电波和电力自有设备均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具有很强的抗毁性。即使在大面积部署后遇到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也可以快速恢复通信,无线专网具有恢复难度低、恢复周期短的优势。第三,系统可维护性较好:当无线专网系统出现故障,网管可将问题迅速定位到每个终端,并且由于无线网络传播载体为无线电波的缘故,因此可以更加精准的定位到问题,进行问题的精准修复,具有系统后期可维护性较好、修复工作量较小的优势。第四,系统可扩展性较强:无线网络建设不易受地域、环境和距离的限制,因此具有扩展性好、扩展规划易、扩展周期短等优势,切合于未来电力业务大面积扩展的趋势,方便进行大规模扩展。第五,服务质量优:电力无线专网在网络资源分配、业务服务、优化调整、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实时自我调配,因此在响应及时性、服务质量等方面优于其他通信方式。第六,安全优势:无线专网可根据电力业务安全需求在核心网、基站、终端等多个层面采取安全措施,全面综合提升无线通信安全性;因此具有很强的安全性。 2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应用的意义 2.1可应用授权的230MHz频段 低频段具备覆盖范围大、覆盖领域广的优势,可达到县域电力通信网络中分散客户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组网成本。因此,在广覆盖、低成本无线通信系统建设过程中,低频段是一项宝贵的、难得的频率资源。在电力领域中,230MHz频段是专用型频段,其覆盖距离大约为6倍左右的2.4GHz频段。但在最开始部署时无线系统并不会过高运用此频率段,如数传电台。其实通过研究发现,数传电台与2G技术体制所运用的频谱效率类似。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我国也在大力升级和改造低频段通信技术。在230MHz频段可运用TD-LTE宽带技术,完全能够取代数传电台进行工作,是在升级和改造当前电力无线通信体制,得到了我国无线电监测中心大力认可。其结合30MHz频段特点,运用相对应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有效传输带宽数据信息,并结合传统信息系统,进而达到了建设智能化和信息化农网现实需求。 2.2具备支撑庞大的客户群进行在线交流的功能 在进行参数传输时,客户占据了大量无线电方面的资源,在输送无线参数以后,便会将无线资源进行输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于无线方面的资源效率以及质量进行利用。TD-LTE这项技术还具备实时在线功能,不止能够将业务在实时性方面提出的相关要求进行满足,同样可以极大的提升业务全方位的效率。 2.3具有承受大量高宽带类型的服务方面的能力 使用这项技术,可以将无限的专用网组建成功,能够承担多种类型的业务。例如:进行配电状态的自动化、传统意义的语音、高速参数、收集使用电力资源的信息、流媒体等,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项技术完成了智能化在进行农网组建期间提出的相关需求。 2.4频谱水准优 联系实际工作时总结出来的经验,将无线专网技术使用到通信行业当中,对于频谱资源而言,其储备量不够充足。这项技术可以利用频谱在宽度上存在的差异,将其在进行实际应用时具备的灵活性以及有效性表现出来。 2.5能够保证客户身份信息的安全 在TD-LTE系统中运用两种保护机制来保护用户身份,即:临时身份标识机制、永久加密身份标识机制。永久加密身份标识指的是在空中对接口过程中尽量加密传输的身份标识。临时身份标识指的是在空中接口过程中,尽量运用一个频繁更新的身份标识来取代永久身份标识,进而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3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目前电力无线专网使用的技术体制主要包括230MHz数传电台、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McWil(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路)、TD-LTE(分时长期演进)等,现对主要技术应用展开分析:第一,230MHz数传电台由于调制方式相比于其他目前使用较多的技术体制比较落后,频谱利用率不高,并且数据采集方式仅限与串行的方式,方式单一,不能并行收集数据,具有采集率低下和灵活性不高的问题。在通信过程中容易造成重要信息或者设备故障信息不能及时上传,带来系统瘫痪等问题。 第二,WiMAX的工作频段主要是在2-11GHz范围内,由于其工作频段范围较短,导致其信号的绕射能力和抗遮挡能力较差,因此在电力通信相关的业务建设中只适合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这样可以减少信号的衰减。故该技术的特征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对地势选择具有很高的严苛性,因此不能大面积的推广该技术。 第三,McWill是由旧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弥补了旧通信技术中的缺点,对WiMAX中抗遮挡能力差的缺点进行了改善,提高了信号的抗遮挡能力,具有更强的抗干扰性,具有更强的覆盖能力。但是该技术目前可使用的频段不多,缺少成熟强大的终端芯片开发商,因此该技术应用不够广泛,处于研究成长阶段。

农村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农村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农村信息化”重要实现对农村的最后一公里网络覆盖,提供农村信息网络教育、科技兴农、农业资讯、村务短信及时通及接入服务,满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并提供基本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实现村村通。 1、建设范围 (1)、要求对所有的镇、乡的居民能够提供无线宽带服务、IP电话等多种服 务。对乡镇内的一些主要的公共区域进行无线网络热点的覆盖,包括:主要的街道、路段的十字路口,办公楼、主要的工业园区、银行、金融区、繁华商场、公园、广场、酒店、医院等建筑周围的区域。对于居民社区,可以利用原有的有线传输网络,在社区内搭建无线网络平台,对社区内的居民以及社区内的公共场所进行无线网络热点的覆盖。 (2)、扩展性应用:对于主要的交通要道以及公共场所,利用搭建好的无线 网络平台,进行布设监控摄像头,对一些紧急的交通事故及突发性事件进行实时监控,监控摄像头所采集的实时监控录像通过无线网络平台及时的传回当地的交通、警局和消防监控中心。 2、无线网络设计的原则 设计原则: (1)、无线技术方案 可以同时使用室内产品2108和室外产品5108之间的无缝配合能力可整合室外mesh网和室内mesh网,充分利用有限的室外或室内的传输资源,构建更大规模的、跨越室内室外的无线网络。

部署安装简单–自动配置、自动发现 节点可以自我配置,当一个网络节点启动,该节点内的各模块互相自动发现并且确定它们的位置和在节点内的角色,包括该接口为有线或无线连接网络。 然后网络节点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模块自动发现Access/One网络内其他的节点。节点使用基于多个决策因素的算法连接到网络服务器(Network Server)。网络服务器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网络,用户连接模块用于无线接入用户到网络中,网络连接模块用于提供有线或无线的到局域网的连接,网络服务器模块、用户连接模块和网络连接模块自动的从DHCP服务器上请求及获得IP地址。 网络稳定可靠–自动调节、链路自愈 消除无线干扰–智能信道选择 支持DFS(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动态频率选择功能,具有智能选频能力。无线频谱中利用率最低、最不拥挤的信道将被使用。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干预,使用灵活,极大的提高了无线网络效能。 语音优先级支持 Mesh网络能够辨认出语音数据包,并给予语音业务最高的优先级别。同时,支持VoWLAN,在端到端的mesh骨干网络中为语音数据的传输提供有效的保证。 (2)、安全性原则 系统的高安全能力确保未经确认和授权的接入点(AP)或无线终端(STA)无法

无线网络优化方案.

无线网络优化方案 调整 AP 覆盖方向或天线角度 应用说明: 在设备的工程安装过程中,合理选择 AP 的位置,合理调整 AP 的覆盖方向或外置天线的角度,尽量减少覆盖盲点和同频干扰,改善信号覆盖质量。目标覆盖区域的信号覆盖强度目标 -65dBm~-70dBm。 信道规划 应用说明: 信道规划和功率调整将是 WLAN 网络的首要的、最先实施的优化方法。在实际的安装部署中, 通常一个 AP 的信号覆盖范围可能很大, 但为了提高覆盖信号质量以及接入密度,又必须部署相应数量的 AP ,造成 AP 的覆盖范围出现重叠, AP 之间互相可见。如果所有的 AP 都工作在相同信道,这些 AP 只能共享一个信道的频率资源,造成整个 WLAN 网络性能较低。 WLAN 协议本身提供了一些不重叠的物理信道,可以构建多个虚拟的独立的 WLAN 网络, 各个网络独立使用一个信道的带宽, 例如使用 2.4G 频段时可以使用 1、 6、 11三个非重叠信道构建 WLAN 网络。 同时信道规划调整需要考虑三维空间的信号覆盖情况,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要做到无线的蜂窝式覆盖,最大可能的避免同楼层和上下楼层间的同频干扰。 强烈推荐:802.11n 网络在实际部署时,无论是 2.4G 频段或 5G 频段,建议都采用20MHz 模式进行覆盖,以加强信道隔离与复用,提升 WLAN 网络整 体性能。 功率调整

应用说明: 信道规划和功率调整将是 WLAN 网络的首要的、最先实施的优化方法。完成信道规划就相当于完成了多个虚拟 WLAN 网络的构建。 AP 发射功率的调整需要逐个关注每个虚拟 WLAN 网络,通过调整同一信道的 AP 的发射功率, 降低这些 AP 之间的可见度, 加强相同信道频谱资源的复用, 提高 WLAN 网络的整体性能。 禁止弱信号终端接入 应用说明: 在 WLAN 网络中, 信号强度较弱的无线客户端, 虽然也可以接入到网络中,但是所能够获取的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要比信号强度较强的无线客户端差很多。如果弱信号的无线客户端在接入到 WLAN 网络的同时还在大量地下载数据,就会占用较多的信道资源,最终必然对其他的无线客户端造成很大的影响。 禁止弱信号客户端接入功能,通过配置允许接入的无线客户端的最小信号强度门限值,可以直接拒绝信号强度低于指定门限的无线客户端接入到 WLAN 网络中,减少弱信号客户端对其他无线客户端的影响,从而提升整个 WLAN 网络的应用效果。 对于信号强度比较弱的终端,或者距离比较远的终端,关闭低速率应用后可能会出现丢包现象。但是正常的室内覆盖,信号强度可以保证,所以要求在室内覆盖情况下此功能为必选项。 低速率用户限制,对于典型的“占着信道不使用的情况”进行限制,这个 数值建议在 -75到 -80,前提是要做好信号覆盖: 调整 Beacon 帧发送间隔 应用说明:

校园无线网络设计方案

潍坊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网络系统集成综合设计 设计项目:无线校园网方案设计 学生姓名:潘彬彬 学号: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2011级2班 指导教师:赵艳杰 2014 年9 月 一、任务与具体要求 设计一套较为完整的无线网络,以满足学校师生教学、办公、娱乐以及无线应急等项目。 二、设计说明书包括的内容 1、需求分析 2、无线网络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3、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三、应完成的图纸 四、评语及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目录 一、前言...................................................... 1.1概述 ............................................................................................................................................... 1.2需求分析 ....................................................................................................................................... 1.2.1建设背景............................................................................................................................. 1.2.2总体建设目标..................................................................................................................... 1.2.3具体实施目标..................................................................................................................... 1.3校园无线网在教育中的发展与应用............................................................................................ 1.3.1教学网络............................................................................................................................. 1.3.2图书馆网络......................................................................................................................... 1.3.3行政办公网络..................................................................................................................... 1.3.4教工、学生宿舍网络......................................................................................................... 1.3.5无线应急网络..................................................................................................................... 二、校园无线网的设计方案...................................... 2.1概述 ............................................................................................................................................... 2.2 WLAN 的工作机制...................................................................................................................... 2.3硬件设备的选购............................................................................................................................ 2.3.1核心交换机的选购............................................................................................................. 2.3.2 POE交换机的选购 ............................................................................................................ 2.3.3光纤收发器的选购............................................................................................................. 2.3.4服务器的选购..................................................................................................................... 2.3.5无线路由器的选购............................................................................................................. 2.4校园无线网设计分析.................................................................................................................... 2.4.1设计原则............................................................................................................................. 2.5设计方案 ....................................................................................................................................... 2.5.1主要拓朴图......................................................................................................................... 2.5.2校园无线网络的三种典型应用及解决方案..................................................................... 三、安全防范.................................................. 3.1概述 ............................................................................................................................................... 3.2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认证................................................................................................................ 3.2.1开放认证............................................................................................................................. 3.2.2共享密钥认证..................................................................................................................... 3.3安全运维管理................................................................................................................................ 3.4无线安全问题及对应策略............................................................................................................ 四、结束语.................................................... 五、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