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美学第4版)》练习题总汇

《服装美学第4版)》练习题总汇

《服装美学第4版)》练习题总汇
《服装美学第4版)》练习题总汇

《服装美学》练习题总汇

一.名词解释

美论,美感,艺术,美感,快感,感觉,注意,联想,想像,情感,创作,

比例,对称,均衡,主次,对比,和谐,性感,角色,主题,形式,大师。

美的特质,现代美学,自然人化,本质力量,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综合艺术,表情艺术,造型艺术,艺术形象,艺术形式,形象思维,艺术构思,艺术风格,艺术灵感,艺术夸张,精神分析,形式法则,服装的点,服装的线,服装的面,艺术设计,姐妹艺术,时装绘画,音乐艺术,戏剧艺术,舞蹈艺术,语言艺术,诗词艺术,建筑艺术,电影艺术,形象艺术,广告艺术,店铺艺术,以人为本,人体比例,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职业环境,体型补正,美体标准,服装设计。

审美能力,服装艺术,形象思维,艺术灵感,服装文化,服装语言,流行服装,性别文化,中性服装,汉代深衣,唐代襦裙,波普设计,审美理想,审美想象

十二章纹,宽衣博带,天人合一,艺术服装,高级订制服装,服装的功能美。

柏拉图,真善美,假丑恶,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差异性,共同性,格式塔,形式美,人体美,服饰美,色彩美,材料美,工艺美,黄金比,形象美,职业装,服饰美,积淀说,无意识,时装画,设计美,创造性思维,服装设计表达,鉴赏,洛可可服装,巴洛克服装,服装起源说,功能性服装,服饰审美教育,服装材质美。二.填空题(附参考答案)

1.是西方古代美学思想的发源地。

2.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在中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3.在的大力推动下,美学在我国有了独立学科的地位。

4. 《大希庇阿斯》是在年前的作品。

5.柏拉图得出“美是”的结论。

6.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是、、。

7.和是美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

8.美的形象之所以使人感到可爱并具有感染力,就在于美的形象中蕴涵着人的,而人最珍贵的特性就是。

9.人们欣赏服装的过程,是对艺术作品的。

10.具有美的形式的共同特征被习惯地称作法则。

11.属于哲学范畴,属于伦理学范畴。

12.合乎规律性就是,合乎目的性就是。

13.空间艺术的美学特征,首先表现在,它通过由点、线、面、形、色、质等造型要素组合关系形成的表现力,给人以具有鲜明形式的直观的艺术形象。

14.服装作为生活艺术的一个门类,其艺术方面的独创性必须与其相协调,这样服装的独创性才能得以最终实现。

15.和是一件艺术作品的两个方面。

16.衡量一部艺术作品,不仅要看内容美,还要看其形式美,更要看。

17.服装艺术,是设计师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和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活动。

18.服装艺术是的一种形态,它生产的不仅是一种,同时也创造一种。

19.艺术构思的重要内容是。

20.在服装设计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21.服装艺术世界是由、和三者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

22.弗洛伊德在晚期把人格分为三部分,即被称为是三个层次的心理结构学说。

23.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是艺术的核心本质。

24.艺术美是、、三者的统一。

25.是艺术家或设计师的一种对艺术作品的实在创造。。

26.在各种美学及艺术流派中,就对服装专业学习的指导来说,弗洛伊德的和德国的最有代表性。。

27.是服装艺术自己独特的构形方式,它主要包括和两部分。

28.文化形态通常被划分为器物文化、行为文化和。

29.服装是一种物化的,以遮蔽的形式敞开身体自身的存在意义。

30.服装作为符号它不仅关联到服装的制作者、设计者,还与和密切相关。

31.服装设计在当前的市场运作模式主要是。

32.服装美源于女性的特征。

33.个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是由生理上的自然秉赋及通过学习和实践“习得”的两大因素构成,形成一个动态结构。

34.服装标志着人的文明进化的程度,服装表明人脱离了原始的、自然的蒙昧状态,实现了“”这一重要的自我本质力量的确认。

35.人的身体与人自身,不仅是自然的,更是的,人是在自然与的互动中生成并始终在这两者的张力中生存着。

36.服装起源于人类为了适应气候环境,成为服装的主要功能,这基于人类生理的需要。

37.如果将服装的“保护功能”深化,它还有另一层防止“”功能,如修女的服装就是内在抵抗力的一种象征符号,穿戴者品格坚定和纯洁,道德标准严峻。

38.服装是设计师和普通受众审美情趣和观念的交汇,这一交汇取消了传统艺术领域中高雅和通俗的区分,但主要呈现出消费品特色,最大程度获取利益。

39.80年代日本电视剧《血疑》的热播引发了山口百惠“幸子衫”的流行,这是影视偶像的效应。

40.服装设计的要素包括、和连接两者的。

41.、、,是当前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42.服装具有和双重功用。

43.服装设计的发展是的内在需求,是需要,是的发展需要。

44.高级时装设计是服装设计中的,通过的手法,使服装的更充分的表现出来。

45.“衣作绣,锦为缘”的后半句是指将各种装饰性元素运用在、以及的边缘。

46.中国服饰历史上明确出现性别区分的时代是,从那时开始,女子服饰规范化为。

47宋代朝服中的方心曲领,与整个时代的美学思想是相符合的,在当时的社会树立起之风。

48.希腊人的服饰通常是采用不经过裁剪和缝合的矩形面料,经过在人体

上、等方式,形成造型上的。

49.哥特式服装受影响,追求整体上的效果,在服饰剪裁上突破了之前的,从向方向发展。

50.对于审美反应的完整过程而言,是美感的出发点和归宿。

51.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情感教育,主要包括、和三个部分。

52.服装的造型美主要是通过对服装和的设计以及附件、配件等局部细节的造型表现出来的。

53.学校中服饰审美教育主要有和两种。

54.中国古代素来享有、的盛誉,《易.系辞下》曾记载:“黄帝、尧、舜、。”

三.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1.公元前六世纪,就开始了对美的本质的探索。

A苏格拉底 B亚里斯多德 C柏拉图 D毕达哥拉斯2.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内容美、形式美属于。

A美的特征 B美的根源 C美的形态 D美的范畴

3.鲍姆嘉通建立了一门崭新的科学,取名为“爱斯特惕克”(Aesthetic)原意是。

A美学 B心理学 C感觉学 D哲学

4.在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的是。

A郑板桥 B王国维 C梁启超 D蔡元培

5.关于美学和科学的关系,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两者互不相关 B它们有一些联系,但不甚密切

C美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 D科学丰富美学,美学升华科学6.中国服装艺术的正确走向。

A模仿外国的服装大师

B改造外国的艺术作品

C“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深层挖掘中国的文化底蕴,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艺术,演绎中国风情”

D借鉴国外服装艺术,把握世界流行趋势,融入民族元素,走世界大融合的道路7.美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有。

A现实生活美、艺术美 B自然美、社会美

C社会美、艺术美 D现实美、自然美

8.标志衣装缝制开始的是。

A骨针 B绳带的使用 C织物的产生 D岩石画中的人物着装图9.《说文解字》中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美与善同意。”这里所说的“美善同意”是指。

A美的事物最初是与实用相结合的 B美和善是同一个意思

C美表达了善 D美和善一样是用来形容事物好坏的

10.对美的形象中的功利性,正确的说法是。

A很潜在 B没有功利性 C很突出 D被升华为形象

11.服装心理的研究属于。

A哲学范畴 B伦理学研究 C美学范畴 D社会学研究12.丑与恶的关系是。

A丑不等于恶 B丑等于恶 C丑包含恶 D恶包含丑1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此。”体现了自然美的。

A物质属性 B社会属性 C内部要素 D外在形式

14.作为其他心理因素的诱因,也是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A审美感知B审美情感C审美想象D审美理解

15.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自然美的美学家。

A黑格尔 B克罗奇 C歌德 D康德

16.第一次提出关于生活美的研究课题,为后人认识生产美开辟了一个通道。

A黑格尔 B歌德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克罗奇

17.服装美与生活美的关系是。

A服装美源于生活美 B生活美源于服装美

C服装美高于生活美 D服装美作为生活时尚,服务于生活美

18.生活美是美的第一个层次,通常包括和。

A自然美 B艺术美 C现实美 D社会美

19.作为美的第三个层次,更加集中地表现和更加鲜明地体现了美的本质特征。

A自然美 B生活美 C服装美 D艺术美

20.服装上各种各样的线具有不同的性格,女装的重要表现手段是。

A直线 B斜线 C曲线 D折线

21.优美的服装效果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A含蓄内秀的女性化性格 B女性化的款式设计

C优美的穿着环境 D难以扼制的激动情绪

22.文艺复兴将人体美的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其主要作品有。

A波提切里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

B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和《逐出伊甸园》

C乔尔乔内的《入睡的维纳斯》

D罗丹的《思想者》

23.服装的形式美分为外形式和内形式,其特点是。

A形式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

B形式美概括了美的形式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特征

C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D形式美与大自然的属性及其规律有着密切联系

24.给人以运动、轻盈、兴奋、骚乱、不稳定的感觉以及危机和空间变化感觉的是。

A水平线 B斜线 C垂直线 D曲线

25.作为形式美的点,与几何学里的点不同,它的构成与以下哪些方面有关。

A点的大小 B点的位置 C点的色彩 D点的排列及主观感受26.作为美学概念,并作为美感的一种形态,和含有不清晰的、不分明的、难以穷尽的审美意味。

A含蓄美 B朦胧美 C模糊美 D逼真美

27.是美学中重要的审美范畴与美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

A优美 B秀美 C崇高 D壮美

28.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列为审美范畴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代表是。

A朗吉努斯 B博克 C狄德罗 D康德

29.美感是

A一种概念的逻辑判断 B由强调情感的中介的一种具有审美趣味的判断

C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 D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

30.美感产生的心理过程有。

A美感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觉

B对审美对象个别属性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综合的知觉

C过去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调动,在头脑中产生组合新形象的创造性想像活动D人对审美对象在整体上进行把握,形成主观印象。

31.获得审美能力的途径有。

A通过实践体验,在创造活动中培养

B通过静观欣赏,对艺术美、自然美欣赏感受,不断积累

C通过不断积累经验

D多接触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陶冶自身审美水准

32.快感是。

A人在生理上的快适之感 B美感的初级阶段

C一定社会关系的心理活动 D味觉、嗅觉、触觉所产生

33.美感的美学观点认为。

A认为美感是纯粹主观的产物

B认为美感是审美对象的反映

C是客观对象的美引起主体愉悦的心理状态

D审美感官激发审美能力的产物

34.美感以哪种认识方式为基础。

A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 C逻辑思维 D分析判断

35.美感进行方式是。

A精神愉悦性 B潜伏功利性 C形象的直接性 D想像创造性36.美感表现方式为。

A精神愉悦性 B形象直接性 C潜伏功利性 D想像创造性

37.美感功利性的实质为。

A对物质欲望的占有和消耗 B精神上的需要和享受

C与功利性相对立而存在 D与功利性有关系

38.服装美感的差异性。

A由审美主体的境遇、性格、职业、文化修养、成长环境和实践活动等不同B造成审美主体观点、标准、能力的不同

C对同一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

D受特定审美趣味与审美观念的指导和制约

39.美感差异性表现在。

A时代差异性 B民族差异性

C阶级差异性 D因人而异的差异性 E自身差异性

40.美感共同性的特点有。

A在阶级社会中,某些对立阶级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产生共同审美B社会生活现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使得审美并非都与阶级相联系

C同一阶级不同阶层、不同爱好的共同性,甚至超越自身的阶级而站在另一阶级立场上审美

D自然美一般没有阶级性

E文学作品中,同情人民疾苦,揭露和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贪婪的作品,能够引起不同阶级的美感

F共同性与差异性有着辩证的关系

41.下列关于服装艺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服装艺术是艺术的一种形态,从属于艺术,具有艺术属性

B服装艺术本质上属于一种精神劳动

C服装艺术是一种实践活动,它生产的是一种物质产品

D服装艺术源于生活,具有双重文化的性质,即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42.按照艺术的物化结构可把艺术分为。

A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B实用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

C语言艺术、表情艺术、空间艺术

D时间艺术、造型艺术、实用艺术

43.美学中的艺术形象是

A泛指人或事物形体外貌的“形象”

B源于人类现实生活并具有具体性

C艺术作品中渗透着艺术家审美意义的、反映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具体而生动的形象

D艺术创作的直接结果

44.关于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且。

A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是一件艺术作品的两方面,它们各自独立地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

B艺术形式是艺术作品中内容诸多要素的组织结构和存在方式,它与艺术内容共为艺术作品的两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C艺术内容决定艺术形式,同时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D艺术形式表现艺术内容

45.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重要区别是。

A形象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

B形象思维中包含着情感

C形象思维能够启迪理性

D形象思维不脱离具体形象

46.艺术构思活动的中心内容是。

A提炼主题 B创造典型形象

C构建结构布局 D创造审美情感

47.不属于形象思维特点的是。

A形象思维不脱离具体形象

B形象思维始终贯注着艺术家强烈的感情

C形象思维在整个审美过程和创作过程中受情感的诱导和推动

D形象思维可以脱离具体形象

48.艺术家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艺术风格的形成 B艺术构思的形成

C艺术结构的完整 D艺术情感的饱满

49.格式塔心理学所谈到的“形”,非常强调它的。

A整体性 B感观性 C客观性 D局部性

50.美学的首要任务是描述和阐述审美对象所产生的。

A一般效果 B实际效果 C特殊效果

51.在绘画透视中所造成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暖远冷”都属于。

A空间距离 B象征空间距离 C现实空间距离 D时间距离52.弗洛伊德的哪部代表作被称为是一部与《物种起源》、《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著作。

A《西方美学史》 B《美学散步》 C《梦的解析》 D《诗学》53.格式塔的形指的是

A它是一种静态的和不变的形

B它是“完形”,是由一个整体的各个要素或部分简单地相加。

C它是由一个整体的各个要素或部分组成,但又不等于它的所有部分简单地相加之和。

D它认为整体性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原有的,而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整体。

54.格式塔心理美学认为有两种力在支配着审美知觉。

A一种是外在世界对审美对象心理上的力

B一种是外在世界的物理的力

C一种是内在世界的心理上的力

D一种是内在世界的物理的力

55.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原我、自我和超我,以下有关三种人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我”是心理的第一个层次,是在潜意识状态下进行的

B“超我”的大部分是在意识状态下进行的

C“超我”对“自我”和“原我”施行压制和监督

D三个人格层次,经常处于矛盾斗争之中,既统一又对立

56.男性身长较高,宽肩窄臀,女性肩宽较窄,以胸部为明显的性特征,请指出这句话描述的是

A第一个审美层次 B第二个审美层次 C第三个审美层次 D都不是57.审美距离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A时间距离 B空间距离 C心理距离 D功利距离

58.将国外T型台上引起轰动的时装系列,搬到国内市场上就会造成一种离现实很远的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官方的学院派只注重抒发自己的思想,而没有设计适应市场销售的服装,所以觉得很远

B设计时把“度”放在高层次上,当面对低层欣赏者时,距离变远

C运用审美学说不恰当

D以上都不对

59.弗洛伊德在晚期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即被称为,是三个层次的心理结构学说。

A 原我

B 自我C本我D超我

60.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具体把握,是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理解美、发掘美的过程。

A艺术欣赏B艺术鉴赏C艺术创作D艺术实践

61.时间艺术包括。

A音乐B电影C戏剧D文学

62.功能性服装包括。

A防火服B防辐射服C宇航服 D 潜水服

63.服装艺术物质层面的存在价值体现在。

A保暖性B散热性C排湿性D透气性

64.服装的社会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A 遮羞说

B 保护色

C 环境适应

D 护符说

65.服装设计中的“性”主题能达到的预期效果是。

A 强调男女生理特征、拉大性别差距 B定义性别角色、形成性吸引力

C 显得与众不同

D 穿着舒适得体

66.服装的重要功能是为了保护身体,其涵义包括:。

A 原始人直立行走后保护裸露的性器官

B 保护身体不受野兽及恶劣环境的伤害

C 防止“道德危险”,服装就是内在抵抗力的一种象征符号

D武士的盔甲,足球运动员的护膝、护垫等都是保护功能在现代的多元化

67.中国自古就被成为“衣冠大国”,这意味着中国文化借助服装的要素来实现区别阶级、维护伦常的社会功能。

A型制 B、色彩 C服章 D面料

68.服装是承载、诠释、创造文化的符号体系,服装的这一特性使得它与文化所包蕴的族群政治、阶级象征、身份角色等诸多社会问题产生了日益内在和密切的关系。服装这一符号体系可以表达的内容是。

A寻求自我理解 B获得族群认同 C进行身份诉求 D表达社会情感69.服装如同一套标签语言,对着装者的、、等身份进行深入的说明,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A 阶级阶层 B性别年龄段 C隐私经历 D种族地狱

70.服装借助现代传媒和技术迅速吸收高雅文化或民间文化的特点创出新的模式,通过批量生产得到复制成为流行,主要呈现出特征。

A模式化 B类型化 C流行化 D 个性化

71.20世纪后,服装的中性化与女性对男性服装的模仿相伴相生,并越来越盛行,其原因是。

A科学的进步尤其是成衣制造技术的成熟 B妇女解放的政治女权主义的兴起C社会化的劳动分工趋同导致的男女差异弱化 D 意趣化的身份游戏72.服装产业的创新包括:_________

A创造一种新的服装产品B获得新的服装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供给来源C赋予服装产品一种新的特征D采用一种新的服装生产工艺或方法73.服装设计表达中的对比包括:_________

A相似元素的并置B不同质地材料的组合

C差异性元素的并置D不同色彩的组合

74.服装设计表达的审美特性表现为:

A服装设计表达反映出设计师的艺术素养和技能

B服装设计通常采用一种理想化的表达

C服装设计表达表现出设计师的情感和智慧

D服装设计图稿是根据人的真实身体比例来进行绘制的

75.服装设计需要适应人的心理需求,根据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下哪些属于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A生理需求、安全需求B归属和爱的需求

C尊重与自我尊重的需求D自我实现的需求

76.服装设计中的侧向思维特性包括:

A把非服装的艺术元素或手法运用到服装设计中

B以一个事物为思维中心,然后将每一可能出现的概念都提出来

C将服装设计领域和其他领域联系起来,从其他领域中获得设计灵感

D在思维取向上转换角度,撇开惯常的方法或角度去想问题

77.在欧洲的风格中,充分体现出与宗教息息相关的神性奢华。

A波普服装B拜占庭服装C洛可可服装D哥特式服装

78.唐代女子穿着的服装有:

A半臂B高腰襦裙C曲裾袍D褙子

79.3、最能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风流的服装样式特征是:

A曲裾深衣B广袖衣C宽衣长衫D方心曲领袍服

80.文艺复兴服装的美学精神在于:

A注重穿着者随意舒适的身体感觉的人本化设计

B通过服装强调身体的性别差异,注重人的身体自然属性的表达

C通过服装将人在世俗世界中的存在价值标识出来

D通过服装来美化身体,是服装美走向自觉的开端

81.以波烈特为代表的西方十九世纪初的现代时装设计的美学意义在于:A追求身体解放的自由之美

B通过设计服装来引导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C不再通过服装对身体的外在压制束缚来突显人内在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D利用反叛的风格、低成本的制作来实现大众化的设计

82.黄金比用公式可表示为:A﹕B=(A+B)﹕A,其计算结果是。

A 1:﹕1.618 B3/5 C2/3 D5/8

83.事物中相同或相似的形式要素之间,相称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称为。

A平衡 B对等 C对称 D均衡 E和谐

84.人体是左右对称的,下列属于对称的人体结构要素是。

A足 B鼻 C乳 D口 E耳

85.在服装款式设计及人体造型方面,对称具有等美学特征。

A稳定 B朴实、大方 C严肃、传统 D感性 E理性

86.对称的形式一般有。

A多轴多称 B上下对称C左右对称 D回转对称

87.均衡的特点有。

A在支点两侧的造型要素不必相等或相同

B它富有变化,形式自由

C它的造型方式具有活泼、跳跃、运动、丰富的造型意味

D严肃、稳定、大方、传统

88.均衡与对称之间的关系有。

A均衡和对称都应属于平衡的概念

B都属于形式美法则

C参考支点或轴线两侧的造型要素必须是相同或相似的

D均衡可以看作是对称的变体,对称也可看作是均衡的特例

89.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出比例安排的是。

A“天圆地方” B“羊大为美”

C“立七、坐五、盘三半” D“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90.东方人的正常比例为。

A人的身高大约为七个头长 B人的身高大约为八个头长

C人的身高大约为九个头长 D人的身高大约为六个头长

91.双排扣西装中的纽扣配置属于。

A回转对称 B左右对称 C上下对称 D双轴对称

92.以一根轴线为基准,在轴线的两侧进行造型因素的对称构成,称为 B 。

A回转对称 B左右对称 C多轴对称 D上下对称

93.整齐又称为。

A整洁 B单纯齐一 C整齐一律 D有序排列

94.下列属于整齐一律法则应用的是。

A企业中统一的职业服 B城市中规划有序的电线杆

C统一着装,步调一致的军人仪仗队 D街道两侧成线形排列的树木95.声音要素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称为。

A旋律 B节奏 C韵律 D音符

96.在美学史上,最早发现节奏的表现力与和谐美相联系的是。

A古埃及人 B古希腊人 C英国人 D德国人

97.“人一生下来就有喜爱节奏的天性,节奏是艺术所必须的。”这是C的观点。

A鲍姆嘉通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布洛

98.在服装造型与表现方面的内容对比有。

A松与紧 B甜与酷 C成熟与幼稚 D职业与休闲 E浪漫与保守99.是指审美对象各组成要素及部分之间处于矛盾统一相互协调的一种状态。

A优美 B整齐 C和谐 D对称

100.服装设计方面的整体性表现在。

A衣服造型要素构图的整体性

B衣服与服饰搭配组合的整体性

C衣饰与特定相貌的穿着者所组成的整体性

D着装状态与穿着环境的整体性

E服装主题与社会文化思潮及流行的整体性

101.在平面造型艺术中,艺术作品的空间是根据通过构图等造型手段在平面空间中创造出来的立体效果。

A虚实原理 B意境创造 C透视原理 D构图原理

102.在服装艺术实践中,面对艺术作品,以下不属于我们应有的艺术态度是。

A鉴赏 B提炼 C创作 D欣赏

103.艺术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A利用并充分发挥特定材质的艺术效果

B提高生产过程的技艺

C利用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产品效果

D在保证产品实用性的前提下提高其审美性

104.以下不属于时装画主要目的的是。

A传达设计信息和方案 B指导消费 C指导生产 D展示着装效果105.在姐妹艺术的音乐和舞蹈中,常被服装所引用的一种基本要素是。

A抒情性 B比例 C节奏 D情感

106.演员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因素的是。

A服装 B表演 C装饰 D化妆

107.在进行舞台服装设计时,应注意。

A根据导演意图,认真理解人物在不同情况下的角色,分析人物性格和外部形象特征

B区分人物年龄、性别、身份、生活趣味等

C强化夸张效果,以加强舞台的视觉效果

D显示剧情发生的时代、民族和地区等各方面特征

108.以下不属于建筑与服装设计共同点的是。

A都是以人体为灵感来源进行创作的

B以物质资料和生产技术为基础,旨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

C以艺术审美的对象,是人们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

D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在形式上的反映

109.进行电影服装设计时,应注意的是。

A年代的变迁 B地区的民族特征 C剧情的发展要求 D人物的性格特征110.以下属于人的社会属性的是。

A性格 B年龄 C性别 D人体

111.以下不属于人的社会属性的是。

A人体 B身份 C爱好 D性别

112.各类艺术形式中,与情感联系最为直接、最能直接表现和激发欣赏者情感的是。

A文学 B绘画 C戏剧 D音乐

113.下列不是音乐基本要素的是。

A旋律 B曲式 C调式 D力度

114.以下要素中服装设计师在运用时最能够与音乐构成默契的是。

A造型要素之间数的关系 B线条 C色彩 D肌理115.建筑通过多种因素构成自身的节奏感,而以下不属于此因素的是。

A比例 B结构 C实用 D色彩

116.美育的主要形式是。

A 艺术教育B美术教育C音乐教育D素质教育

117.服装的工艺美主要包括环节。

A剪裁之美B缝纫之美C熨烫之美D包装之美118.服饰的视觉美主要包括。

A造型美B色彩美C材质美D象征美

119.形成自觉的服装行为观念,需要把握关系。

A服与装B服装与人C上衣与下裳D服装与自然环境四.简答题

第一章:现代美学的探索

1.苏格拉底所说的“美的本身作为一种特质”是什么意思?

2.《大希庇阿斯》是否有讽刺现实人类之嫌疑?

3.鲍姆嘉通为什么要鲍姆嘉通创立“美学”?

4.鲍姆嘉通的职业背景,决定了他的美学体系必然带有什么特点?

5.举例说明美学三大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

6.如何理解美学与其他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

7.结合示例讨论服装的三属性?

8.试述服装的艺术性中包含的功利性?

9.服装的经济性是否与艺术性相矛盾?

10.结合服装设计作品,谈谈学习服装美学的目的?

11.结合服装设计作品,理解服装美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基础美论

1.谈谈你对“美的定义”的理解?

2.前人对美的探索途径有哪几个方面?

3.如何理解“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形式的和谐”等定义?

4.试述服装美的四个基本特征?

5.请简要评析什么是“美的功利性”,它有哪些特征?

6.如何理解“美的规律”?

7.请结合服装设计示例,分析什么是“真”、“善”、“美”?

8.请分析“善”在服装美中有哪些特征和意义。

9.请列举一个失“真”的例子。

10.请简要叙述丑的三个特征。

11.举例说明真善美之间的矛盾关系。

12.什么是丑?丑与美有什么关系?

13.结合大学生剪旗袍的示例,分析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关系及时代性?

14.试述服装的艺术美与艺术丑。

15.结合着装实例说明丑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16.以服装搭配为实例,分析“丑的形式”?

17.试术“美的种类”中四个概念的三个层次关系?

提示: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艺术美。

18.收集艺术作品(图片),分别讨论美的各个“种类”?

19.举例说明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在服装上的表现。

20.试述服装美与生活美的关系。

第三章:美感与心理

1.试述人们获得审美能力一般是通过途径?

2.举例说明美感与快感的关系?

3.什么是审美的差异性?

4.举例说明美感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哪六个方面?

5.什么是审美的共同性

6.如何理解差异性与共同性之间的辨证关系?

7.举例说明知觉与表象之间的关系?

8.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9.举例说明审美心理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10.如何对服装进行审美评价?

11. 理解在审美中的作用?

第四章:艺术创作与流派

1.结合艺术示例,分别说明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综合艺术的定义和属性?

2.选择时装设计图片,理解并描述其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区别?

3.分析艺术的一般属性和服装艺术的特殊属性?

4.谈谈服装艺术的独创性与普通艺术独创性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5.结合实例,叙述服装艺术的目的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6.按照艺术创作的步骤,尝试设计一个系列的表演性时装?

7.获取艺术创作灵感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8.收集表现“性”的时装图片,分析具体的表现方法?

9.结合时装图片实例,谈谈阿恩海姆的“完形”是什么意思?

10.艺术美具有哪几方面的特征?

11.一件艺术作品包含哪两方面?两者的关系如何?

12.服装艺术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如何?

13.服装艺术中包含哪些艺术门类的内容?

14.试述服装设计中的形象思维及其作用。

15.举例说明服装的艺术风格及各种风格之间的关系。

16.灵感光顾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17.艺术作品为什么需要夸张?

18.艺术构思有哪些重要特征?

19.简述格式塔的“完形”。

20.试用弗洛伊德的“三我”解释服装。

21.简述服装艺术的存在价值。

22.简述服装艺术的地位。

23.简述服装艺术构形方式的独特性。

24.简述服装艺术的时效性和区域性

25.如何理解服装艺术的商业属性?

26.高级订制服装与高级成衣的区别。

第五章:服装与形式美法则

1.用图例分析服装上的各种比例。

2.对称与均衡各有什么美的意义?

3.什么是形式?什么是形式美?

4.什么是服装美的“内容”?

5.形式与内容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6.试列举点、线、面在服装上的应用?

7.什么是黄金分割比?

8.对称与均衡的同异点各是什么?

9.结合示例说明主次原理的应用?

10.结合示例说明对比原理的应用?

11.古希腊人提出的“美是和谐与比例”是什么意思?

12.试述不同色彩的情感联想?

第六章服装的社会文化内涵

1.如何理解“服装是文化的物质载体”这一论断?

2.根据李泽厚的“积淀说”尝试解析服装文化的社会心理结构要素。

3.服装如何是符号能指的游戏?

4.举例说明服装在社会层面的起源,并谈谈你的看法

5.试述服装在大众文化背景中的公共性。

6.试述服装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下的商业内涵。

7.举例说明服装与人的身体和性别的关联,谈谈你对服装性别走向的看法。第七章服装设计审美与创造

1.中国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的审美风格出现的重大改变是什么?

2.为什么欧洲近代服饰出现矫饰的倾向?

3.怎样理解波普风格的服装的出现?

1.服装功能设计与人的审美心理需求有何关系?

2.服装设计表达的艺术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怎样理解服装设计中灵感的来源?

4.生活中为什么需要情感化的服装设计?

第八章古今中外的服装风格

1.中国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的审美风格出现的重大改变是什么?

2.盛唐气象是如何在女子服装上表现出来的?

3.为什么欧洲近代服饰出现矫饰的倾向?

4.怎样理解波普风格的服装的出现?

5.西装领带和T恤牛仔的服装为什么会被世界普遍接受?

第九章姐妹艺术与设计艺术

1.时装画与传统绘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音乐的基本要素有那些?

3.简述为什么音乐能够传情。

(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1-12-31 浏览次数: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__PTSS110054 _ 开课院系:___社会科学基础部____考试形式:开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2. 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5.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2.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 3. 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途径。

4. 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之区别何在?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看法。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发挥、有所见解,特别是最后一道论述题,酌情给分。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和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后思考题

题目: 你知道吗,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些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数学家刘徽在注文中用“以盈补虚”的方法加以说明。如果三角形的底12厘米,高6厘米,用如下图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那么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是___厘米,宽是___厘米,面积是___平方厘米.(“广”指三角形的底,“从”指三角形的高) 考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分析:观察图形发现,按照图形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那么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是三角形的底,宽是三角形高的一半,求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除以2. 解答: 6÷2=3(厘米) 12×3=36(平方厘米) 答:将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那么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3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2,3,36.

题目:阅读并思考. 2 000多年前,我国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着有关土地面积计算的内容,具体介绍了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半广以乘正从”(“广”指三角形的底,“从”指三角形的高),著名数学家刘徽在注文中用“以盈补虚”的方法加以证明,并配有生动形象的图(如图). (1)“广”指三角形的( ),“从”指三角形的( );转化成的长方形的宽是原三角形底的( );“半广以乘正从”的含义是( ). (2)古人运用了( )的策略求三角形的面积. 解答: (1)“广”指三角形的( 底边),“从”指三角形的(高 );转化成的长方形的宽是原三角形底的(2倍);“半广以乘正从”的含义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高与底边边长乘积的一半). (2)古人运用了( 推理)的策略求三角形的面积 故答案为: 底边;高;2倍;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高与底边边长乘积的一半;推理. 根据题意可知,“半广以乘正从”.“广是指三角形的底边,正从是指底边上的高.整句话的意思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高与底边边长乘积的一半,据此解答.

历年马基试题精华整理版

历年马基试题 【辨析题】 1、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答:不完全正确。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就其现实性即它们的具体实现来说是有限的。(1分)然而,有限与无限是对立的统一。有限是无限的环节、部分和因素,有限包含、体现着无限。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的本性,决定有限的界限必然不断地被打破和超越,而趋于无限。(2分)人类已有的认识和实践的成果不是限制、束缚新的认识和实践的框框,而是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3分) 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答:错。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分)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3分) 3、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答:错。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1分)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1分)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3分) 4、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是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答: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工人的劳动,而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不仅补偿劳动力的工资,还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5、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标准。 答:不完全正确。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但生产力起间接作用。 6、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答:错。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但量与事物的存在则不是直接同一的。量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并不影响事物性质的变化,只有量变突破度,才会引起质变。 7、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错。本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如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盲目的,这有合理之处,但是,不能以此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马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1.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结合当前实际和相关材料谈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答:(1)唯物史观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基本前提,第一次科学而彻底的解决了历史创造者这一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2)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4)改革开放35年来,我党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之作出创造性的中国化表述,如:邓小平同志,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结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表明了我党不断把群众观与实际相结合,此对群众观点和路线的贯彻运用和实际发展。 (5)时下,结合实际,我深深地感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把根植人民、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作为我们衡量一切工作成败的根本点,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各项任务而奋斗;党的历史和中外社会主义实践表明:人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今中,试观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只有加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心贴心,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才能激发与活化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能主动性与创造性,夯实并筑牢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党的事业坚如磐石,稳若泰山,坚持群众史观,一方面,必须摆脱“四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避免“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另一方面,必须面对英雄史观、帝王史观、神学史观、唯抑制史观,坚信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与中国具体事迹相结合的产物,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应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根据时代条件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我党对三大规律的(人类社会发展、执政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把此社会矛盾学说推向了中国化的新阶段。时下,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全面创新马克思主义,这是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关键。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习题参考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通版教案习题参考答案 第1讲小数乘法(一) 考点题库一 1.(竖式略)24.5 129.6 16 11.9 2.75×1.28=96(元) 3. ② 4. 3.6+3.2+3.6+4+3.6=3.6+3.2+3.6+(3.6+0.4)+3.6=3.6×5=18 5. 200×1.5=300(千米/时) 6.分析:20千克减去2千克是第二次没取前的一半,18千克乘2是第二次没取时的质量,即36千克,36千克再加上1.5千克是整袋米质量的一半。 解答:(20-2)×2=36(千克)(36+1.5)×2=75(千克) 7. 2.7×2×2=10.8(千米) 考点题库二 1. 0.36 0.0006(验算略) 2. 31.4×80.6=2530.84(元) 3.<><= 4.(1)7.98×2.6≈21(小时)(2)22 5.6千米 192.2千米 ①(225.6+192.2)÷100×6.5=27.157 ②提示:可以比较吉林—四平和四平—沈阳这两个路程的长短。 5.(答案不唯一)9.7×2.5=24.25 0.097×2.5=0.2425 97×250=24250 0.97×2.5=2.425 6. 6÷2=3 75.2×3=225.6 7. 提示:因为105×16=1680, 所以0.00……00105×0.00……0016=0.00……00168。 100个 125个 226个 考点题库三 1. 0.14 0.95 9.25 2. 1.65×16=26.4(米)≈27(米) 提示:此题中如果舍掉了0.4米,则所买布料就不够了。 3.(1)B (2)B (3)C (4)A 4. 13.6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 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 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 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3、马克思17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3)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的存在形式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②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马基辨析、材料题题库完整

复习资料 辨析题部分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并非就是市场经济。 正确。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形态。只有建立了统一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商品经济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只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才能成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经济关系货币化,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经济运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货币化的商品经济。只有在开放条件下,才能与世界经济接轨,把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起来,形成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开放化的商品经济。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容和基础。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影响价格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既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 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所以,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必然的,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1)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权利 2、国家 3、政治权力 4、政党 5、政治文化 6、两党制 7、政治统治 8、联邦制 9、政治管理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 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 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 国家 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 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 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7、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8、联邦制国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或行政区域通过政治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联邦制国家的具体特点如下: (1)国家具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且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各联邦成员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在对外关系中,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人教版

燃梦教育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口算。(6分) ??????二、填空题。(第7题4分,其余每空分,共13分) 1、求4个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用()计算比较简单。 2、5.035.2?的积是()位小数,如果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改为()。 3、?的积是()位小数,5.21.3?的积是()位小数。 4、由7个1,9个和5个组成的数是( ),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5、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 )倍。 6 >:”,”< ”或者”=”。 ?? ????、根据44?4分) ??()×()=()×() 8、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三、判断题。(5分) 1、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5、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四、计算题。(33分) 1、用竖式计算。(12分) ?=??(验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前3题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21分) ???????????(–)???五、按要求保留小数。(9分) 六、应用题。(34分) ㈠只列式不计算。(6分)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加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倍,? 列式: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减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倍,? 列式: 3、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连乘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一台拖拉机一天耕地公顷,? 列式: ㈡解决问题。(5+6+6+5+6=28分) 1、一个长方形小院,长米,宽米。这个小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2、一只梅花鹿高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倍。 ⑴长颈鹿有多高?⑵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3、 ⑴面包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⑵小轿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菜站运来吨黄瓜,运来的土豆是黄瓜的倍,运来土豆和黄瓜一共多少吨? 5、 (1)百货店进了五双手套和两条围巾共需多少钱? (2)爸爸带了25元钱想买这三样东西(各买一件),够买吗? 物 品 手套 围巾 帽子 单 价 元/双 元/条 元/顶 大货车的速度是 45千米/时 面包车的速度是大货车的倍 小轿车的速度是 面包车的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与答案

绪论 1.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从18世纪60年代起,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了,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法国、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上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在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绶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法国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 1838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发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作为历史发展主要动力的无产阶级已经独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与其历史任务相适应的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3)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在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事业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去,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4)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失业,民主生活权利的大量剥夺,无情的经济战争,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外债和相关机制的恶化,军火工业及其贸易,核武器的扩散,种族间的战争,幽灵般的国家(如黑手党、贩毒集团等等),国际法以及相关机构的非正义状态。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于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现实社会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并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人民一举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6]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思考题答案

有效电子数:不是所有的自由电子都能参与导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只有能量接近费密能的少部分电子,方有可能被激发到空能级上去而参与导电。这种真正参加导电的自由电子数被称为有效电子数。 K状态:一般与纯金属一样,冷加工使固溶体电阻升高,退火则降低。但对某些成分中含有过渡族金属的合金,尽管金相分析和X射线分析的结果认为其组织仍是单相的,但在回火中发现合金电阻有反常升高,而在冷加工时发现合金的电阻明显降低,这种合金组织出现的反常状态称为K状态。X射线分析发现,组元原子在晶体中不均匀分布,使原子间距的大小显著波动,所以也把K状态称为“不均匀固溶体”。 能带:晶体中大量的原子集合在一起,而且原子之间距离很近,致使离原子核较远的壳层发生交叠,壳层交叠使电子不再局限于某个原子上,有可能转移到相邻原子的相似壳层上去,也可能从相邻原子运动到更远的原子壳层上去,从而使本来处于同一能量状态的电子产生微小的能量差异,与此相对应的能级扩展为能带。 禁带:允许被电子占据的能带称为允许带,允许带之间的范围是不允许电子占据的,此范围称为禁带。 价带:原子中最外层的电子称为价电子,与价电子能级相对应的能带称为价带。 导带:价带以上能量最低的允许带称为导带。 金属材料的基本电阻:理想金属的电阻只与电子散射和声子散射两种机制有关,可以看成为基本电阻,基本电阻在绝对零度时为零。 残余电阻(剩余电阻):电子在杂质和缺陷上的散射发生在有缺陷的晶体中,绝对零度下金属呈现剩余电阻。这个电阻反映了金属纯度和不完整性。 相对电阻率:ρ (300K)/ρ (4.2K)是衡量金属纯度的重要指标。 剩余电阻率ρ’:金属在绝对零度时的电阻率。实用中常把液氦温度(4.2K)下的电阻率视为剩余电阻率。 相对电导率:工程中用相对电导率( IACS%) 表征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把国际标准软纯铜(在室温20 ℃下电阻率ρ= 0 .017 24Ω·mm2/ m)的电导率作为100% , 其他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之相比的百分数即为该导体材料的相对电导率。 马基申定则(马西森定则):ρ=ρ’+ρ(T)在一级近似下,不同散射机制对电阻率的贡献可以加法求和。ρ’:决定于化学缺陷和物理缺陷而与温度无关的剩余电阻率。ρ(T):取决于晶格热振动的电阻率(声子电阻率),反映了电子对热振动原子的碰撞。 晶格热振动:点阵中的质点(原子、离子)围绕其平衡位置附近的微小振动。 格波:晶格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在晶格中传播,这种波称为格波,它是多频率振动的组合波。 热容:物体温度升高1K时所需要的热量(J/K)表征物体在变温过程中与外界热量交换特性的物理量,直接与物质内部原子和电子无规则热运动相联系。 比定压热容:压力不变时求出的比热容。 比定容热容:体积不变时求出的比热容。 热导率:表征物质热传导能力的物理量为热导率。 热阻率:定义热导率的倒数为热阻率ω,它可以分解为两部分,晶格热振动形成的热阻(ωp)和杂质缺陷形成的热阻(ω0)。导温系数或热扩散率:它表示在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热量。热导率的单位:W/(m·K) 热分析:通过热效应来研究物质内部物理和化学过程的实验技术。原理是金属材料发生相变时,伴随热函的突变。 反常膨胀:对于铁磁性金属和合金如铁、钴、镍及其某些合金,在正常的膨胀曲线上出现附加的膨胀峰,这些变化称为反常膨胀。其中镍和钴的热膨胀峰向上为正,称为正反常;而铁和铁镍合金具有负反常的膨胀特性。 交换能:交换能E ex=-2Aσ1σ2cosφA—交换积分常数。当A>0,φ=0时,E ex最小,自旋磁矩自发排列同一方向,即产生自发磁化。当A<0,φ=180°时,E ex也最小,自旋磁矩呈反向平行排列,即产生反铁磁性。交换能是近邻原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能,各向同性,比其它各项磁自由能大102~104数量级。它使强磁性物质相邻原子磁矩有序排列,即自发磁化。 磁滞损耗:铁磁体在交变磁场作用下,磁场交变一周,B-H曲线所描绘的曲线称磁滞回线。磁滞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铁 =? 磁体所消耗的能量,称为磁滞损耗,通常以热的形式而释放。磁滞损耗Q HdB 技术磁化:技术磁化的本质是外加磁场对磁畴的作用过程即外加磁场把各个磁畴的磁矩方向转到外磁场方向(和)或近似外磁场方向的过程。技术磁化的两种实现方式是的磁畴壁迁移和磁矩的转动。 请画出纯金属无相变时电阻率—温度关系曲线,它们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电阻产生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高温下电阻率与温度成正比? 1—ρ电-声∝T( T > 2/ 3ΘD ) ; 2—ρ电-声∝T5 ( T< <ΘD );

马基论述题题目+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论述题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解: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 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见下题)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 一、填空。(15分) 1、13.5×0.5表示( )。 2、13.5÷0.5表示( )。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4、计算0.756÷0.18,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变成()÷()再计算。 5、在○里填上>、<或=。 19.7×2.6○19.7 36×0.5○36÷2 35.6○35.6÷0.25 6、1200平方米=()公顷 5.2吨=()吨()千克 1.05米=()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为1.2分米,面积是()。 8、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安阳开往郑州,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1.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列出综合算式是(),也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的后边()里打“√”,错误说法后边的()里打“×”。(4分)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2.5×4.4可以这样简单的计算:2.5×4×0.4。() 3、5.32727…….可写作5.327。() 4、两个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里。(3分) 1、3.14×102的正确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①3.41×100×2 ②3.14×100+2 ③3.14×100+3.14×2 2、食堂运来10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正确的列式为:()。 ①10÷(10÷40-5) ②10000÷(10000 ÷40-5)③1000÷(40-5)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5倍,高扩大5倍,面积()。 ①扩大5倍②不变③扩大25倍 四、计算。(48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1.5×4= 0.12×3= 0.49÷0.7= 6.4×0.2+3.6×0.2=42÷0.6= 7 2.8÷0.8= 1.5÷30= 3×0.2×0.5= 2、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99×2.45 5.6÷1.6 1.25×32+215×9.76×0 9.85× 2.3-8.85×2.3 3、求未知数x。(6分)(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模拟及答案马基部分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马基部分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真题和答案选 (马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爱迪生在创造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她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创造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因此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她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实践中能够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爱迪生把每一次的实验的结果都看成了认识过程中的相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爱迪生说她一次也没有失败。故A正确。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经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答案】 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的重复性高,社会规律的重复性低。二是自然规律不需要人去参与,自然而然就能够出现,社会规律需要有人的参与才能体现出来。A本身表述错误,B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也是错的,D说法也不准确,因此C是正确答案。 评价:此题不是很难,还是沿用了往年以材料带考点的形式。从此题中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的结论:一是马原的基础知识很重要,特别是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建议预备考研的同学在复习时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二是掌握好答题技巧,建议大家在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思考题2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思考题 一、辨析题 1.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必须坚持真理的一元性。 3.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它确立了崇高的社会理想。 4.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5.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6.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7.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它与社会存在相互独立,并行不悖。 8. 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生存、生活。”试阐述其中的哲学道理。 9 .《田忌赛马》:“以君之下驷与彼驷,上驷与彼中驷,中驷与彼下驷。”它包含什么辩证法原理? 10. 抓典型,以点带面 11. 在认识上“跟着感觉走”是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12.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单一的,这就是生产力。 13.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5.简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6.如何理解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如何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8.如何理解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辨证统一关系? 9.如何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3.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来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最新五年级数学上册思考题.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思考题 1、五年级数学上册思考题是40 岁,妈妈的年龄是秦奋的 4 五年级数学上册思考题 2、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机场向相反方向飞行, 3 小时共飞行3600 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 倍,求它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3、弟弟有课外书20 本,哥哥有 25 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 2 倍? 4、甲乙两个仓库共存粮170 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 吨,给乙库运进10 吨,这时甲库存粮 是乙库的 2 倍,两个粮库各存粮多少吨? 5、某停车场规定: 2 小时内收停车费 3.5 元,超过 2 小时,每小时收 1.5 元(不足 1 小时按 1 小时计算) .王叔叔在该停车场停车7. 2 小时,应付停车费多少元? 6、下面是小华家6、7 月份用电量情况 .电费的单价是0.54 元/千瓦时,小华家应付电费多少元? 6 月底读数七月底读数实际用电量 电量 /千瓦时408506 7、某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 3 千米以内 5 元;超过 3 千米,每千米 1.4 元(不足 1 千米按 1 千米计算) .李叔叔乘出租车去离家19.8 千米远的商城,他应付车费多少元? 8、为了鼓励货车合理装载,减少重载车对高速公路的损害,某市对各列货车的高速公路里 程费进行记重收费.收费方案如下: 类别记重显示数 /吨计费办法 122 及以下按每千米每吨0.09 元收费 222----30不超过22 吨的部分按 1 收费,其余按每千米每吨0.15 元收费( 1)某次某货车记重显示为18 吨,从甲地开往相距100 千米的乙地,货车需要付高速公路里程费多少元? ( 2)某次某货车记重显示为28 吨,开往距离为200 千米的某地,货车需要付高速公路里程费多少元? 1 / 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