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干地支相互作用一(详细笔记)

天干地支相互作用一(详细笔记)

天干地支相互作用一(详细笔记)
天干地支相互作用一(详细笔记)

未中丁火为用神,子未相害丁受伤,主本人身体有病。

食比日印

乾造:己丁丁甲

卯丑卯辰

日干偏弱,印星偏2旺,取比劫为用,忌木、水、金、土。

大运辛未,流年丙子,子未相害,未中丁火受伤,火主精神。所以,这年日主得精神分裂症。

丁火无根不受生,属于木多火塞。凡日主弱,印旺的人孤独,易患抑郁症。

才印日印

乾造:庚甲丁甲

辰申未辰

大运:乙丙丁戊己庚

酉戌亥子丑寅

435363738393

日主偏弱,印星偏弱,食伤偏旺,财星中和。取印、比为用,忌土、金、水。

83年癸亥,己丑大运,辞工作不干了,到黑龙江经商。

84年甲子,子未相害,未中的人元丁火喜用神受伤。所以日主有病,胳膊长瘤开刀了。

85年乙丑,丑未相冲,激起忌神之气,未中用神丁火也受伤,所以此年运气也不好。

86年丙寅、87丁卯喜用神到位,这两年运气挺好。

88戊辰年,己丑运,食伤太旺,食伤代表投资,食伤主为子女投资、为财投资,另也主有官司伤病灾。实际此年在黑龙江投资赔得穷困潦倒,回来了。

相害用神受伤时,往往主身体上的、精神上的伤害,象牢狱等都属精神上。

己巳年,巳火为用神,比劫为朋友,己为食神,与印星相合,就是投资建厂。巳申合,是朋友帮拉贷款。实际这年朋友帮拉贷款买厂子,当年赚20万,第二年赚10万。

93年走庚寅运,甲戌年运气一般。

95年乙亥。乙合庚,又合忌神,又有一家贷款,亥合寅,寅中丙火受伤,表面看挺好,实是丙火受伤,丙克庚金,得了一些财。

96年丙子年,子未相害,未中人元丁火受伤,又是身体有病。

97年丁丑,冲妻宫,丁克庚金,离婚又结婚,丁克一个,又得一个。

98、99年财运很好,庚辰年一般。

2001、2002年辛巳、壬午,贷款已还上,还剩有资产一千多万。

克(合)忌神时,就得忌神之力。

克(合)用神时,失去用神之力。

遇用神运:就得用神方面的好处。

遇忌神运:就会困忌神方面的事而遭灾。

第五节合化

一、天干合化

天干的合化,人们用得最多的是正化。即: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还有一种称为反化,即:

甲己合化木,乙庚合化木,丙辛合化火或金,丁壬合化火或水,戊癸合化土或水。

有的将正化与反化又划分为两类──夫从妻化和妻从夫化。

夫从妻化为: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木,丙辛合化金,丁壬合化火,戊癸合化水。

妻从夫化为:

甲己合化木,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火,丁壬合化水,戊癸合化土。

合是五行间具有吸引、亲合、凝聚之性的力量组合,那么,这种组合势必改变未合之前单个干或支的力量。干支力量的变化,不外乎增强或减弱两方面。那么到底谁的力量增强了,谁的力量减弱了呢?比如甲己合:

(1)正化:甲己合化土为正化,当化土成功后,己土的力量就比原来增强了,而甲木的力量则比原来大大减弱,甲木本可以克己土,但成化之后,由于甲的力量被己土诱化,使甲木失去了克土的力量,这时甲木实际上不但不克土,反而向土俯首称臣,即通常所说的夫从

妻化。

(2)反化:甲木力量极强,己土力量太弱,甲就不会对己服贴,不但不会随己化土,反而以自身的力量征服土,使己土服从于自己,这时己土就随甲化木,这样,甲的力量比原来增强,己的力量比原来减弱。

(3)合而不化:甲己力量悬殊不大,谁也不服谁,但彼此又相吸引,即对立又统一,互相牵绊,谁也摆脱不了对方的束缚,形成合而不化的局势。这时甲、己各自的力量都同时受到对方牵制,难以发挥,好比一个武士跌入罗网之中,难以施展拳脚。其余地支三合六合的道理类似。

所以,合的实质,就是使合局中的干支力量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是增强,就是减弱。表现形式为:或者此方力量增强而彼方力量减弱,或者彼方力量增强而此方力量减弱,或者双方同时减力,但绝不会彼此力量都同时增强。

合的作用就是增减或牵绊对方的五行力量

1.天干化合所主:

甲己合化土,为中正之合.安分守己,重信讲义.若命局无他土,又带七杀,则缺乏情义,诡计多端,性刚.甲日干合己,遇乙木,妻财暗损.丁火,衣禄成空.辛金,贵显高门.戊土,家殷大富.癸水,平生发福.庚金,家徒四壁.丙火,禄享千钟.己日干合甲,遇丁火,他人凌辱.乙木,自己遭遇.辛金,家殷大富.庚金,孤寒白屋.癸水,官职迁荣.

乙庚合化金,主仁义之合.刚柔兼备,重仁守义.若有偏官或坐死绝等弱运者,反固执己见,轻仁寡义.乙日干合庚,遇丙火,蹇难.壬水,荣华.丁火,似春花之笑日.己土,满堂金玉.辛金,若秋草逢霜.甲木,麻麦盈仓.庚日干合乙,遇辛金,暗损.丙火,相煎.丁火,如蛟龙得云雨.癸水,田园漂荡.壬水,财禄增减.戊土,不成巨富,逢壬水助方永保长年.

丙辛合化水,主威严之合.仪表威严,智力优秀.若带七杀或座死绝者,反性酷无情,乖僻寡和.女命逢支冲,合化之水,主性感纵欲.丙日干合辛,遇戊土,成名.乙木,官爵迁荣.癸水己土,家门显赫.壬水辰土,祸败.辛日干合丙,遇戊土庚金,功名.

丁壬合化木,主仁寿之合.心地仁慈,长命多寿.妇命若命局水过旺泄木,则为淫欲之合.若座死绝者,酒色破家.丁日干合壬,遇丙火,历年安逸.辛金,一进优游,富贵双全.戊土,活计消遣.癸水,生涯寂寞.乙木重重,财禄无成.庚金叠叠,功名莫望.喜甲临辰,禄封双美.喜己共酉,亦禄封双美.壬日干合丁,遇甲木,多遭仆马.辛金,广置田庄.丙火,英雄豪杰.癸水,辛苦经商.己土,佩印乘轩.戊土,漂蓬落魄.庚金,皓首无成.乙木,青年不遇.

戊癸合化火,主无情之合.相貌俊秀,薄情乏义.男多抱玩世之心,女则多嫁俊夫.戊日干合癸,遇乙木,终能显达.壬水,独自丰隆.丙火,难寻福禄.庚金,易见亨通.己土,妻子有损.辛金,谋略为拙.癸日干合戊,遇丙辛,一世多成败.甲己,历年劳心.丁火,仓库丰肥.庚金,田财殷实.乙木,官爵陆荣.壬水,财禄两全.辛金,财缘得失.己土,仕途蹭蹬.

合也是一种正常生克表现,被合化的失去本身属性、如甲已合土,甲木受伤,己土增力,夫从妻化,如甲己合化木,叫妻从夫化,甲己合化土,甲受伤,甲所代表的人事物受伤。合化后就按合化后的五行论。

2.干有五合正化: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3.反化:甲己化木、乙庚化木、丙辛化火、丁壬化火、戊癸化土或水。

4.天干化合要则:

A、相合能够成化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1、两五行紧贴。

2、化神旺真。

3、两五行合虽不是紧贴,但中间隔的是化神,可合化成功。

4、从化的一方必须是没有多少根气,说白了就是太弱或弱极才能从。

假如:甲己壬戊

戌巳申申

年干甲与月柱己合,甲未无根可以从土、所以甲已化土成功。

假如:己甲丁庚

亥寅丑子

子丑合,就是丑克水,双方都减力;寅亥合,实质亥生寅木,这种生合不论合化成功否,受生方都增力。此造甲己合,由于己土之根丑土远隔,又被子水台经,减力,而甲木临月今自坐强根,十分有力,所以甲不可能从己土,而是己土从甲木,甲己合化木成功,这是反化。

假如:乙庚戊壬

酉辰子子

乙木虽在辰中有一中气通根,但地支酉展合,辰中乙木受伤,所以乙庚合化金成功,辰酉合就是辰土生酉金,酉金克辰中乙木。

假如:乙庚戊甲

卯辰寅寅

天干乙庚、地支寅卯辰三会木,合化木成功。此造庚金无根,被木征服,从木而不能从金,因为金太弱。

合会木成功后实质是木的力量增强,而辰土受伤。辰土为胃和皮肤,所以这样的命局会有胃病、皮肤病。

若岁运地支出现土金,土、金不从木就合化不成功。如见申或酉金冲寅、卯破局,如见辰土也不行,见辰土虽不破局,但也是合而不化。

假如:庚丁壬甲

子卯寅辰

丁壬化木成功,寅卯辰三会木局也成功,子水生木,庚无根,遇此就是化气格,从木,从儿格,行水木运都行,从儿格不忌帮扶。忌火、土、金。有火,丁不从化。所以只能取水、木为用。

假如:戊丁壬乙

午巳午巳

丁壬反化火,日主一点根没有。财星太旺,日主丁火从财(说从财格也行,称化气格也可以,名称不同实质意义是一样的)。喜木、火、土;忌金、水。

假如:戊丁壬乙

午巳子巳

丁、壬各坐强根,所以谁也不能从谁,更不能合化木,因为木在原局太弱,此为合而不化。

B、合化规则

(1).不论正化反化,成化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从强而化,说白了,就是从谁的问题,谁旺从谁,绝对不能以五行个数来看,这与从格的道理是一样的。

(2).干支化合,有合化与只合不化之别.天干合化与否,须以日干为主,紧临月干或时干为合,且月支须为合化之同一五行方论合化.

如甲与己合土,须日干为甲,月干或时干为己;日干为己,月干或时干为甲,而且月支为辰戌丑未土月生人,与合化之土五行相同方可论化.

(3).还有两种情况也可合化:

一是年月天干相合,年支为合化之五行有根得化.如年庚月乙合金,年支为申金.

二是日干与月干或日干与时干合,月支不化,所化五行在其余三支为三合局或三会局也

可论化.如庚日与乙月合金,月支不是申或酉,但年日时支合成了申子辰或申酉戌,其化成功.

(4)、关于妒合争合的问题,也就是指出现多重合局的情况。如天干上有两庚金合一位乙木,便为争合;天干上有两乙木合一位庚金,此为妒合。一般而言,争合能够合化成功;妒合则只有相合之像,但最终不能合化成功。

(5)、被克制不能论合化。如对于丙辛相合,如果天干上透出戊已土,命局中土的力量强旺,旺土克制水的五行,所以天干丙辛合水而不能合化成功。

(6)、天干之合,凡隔干合与遥隔相合,均只论合而不伦化,如合而不化的,仍按原五行与其他干论生克(而不化,但被克之五行减力,主克之命不因为合而减力,如乙庚合而不化,乙木减力,更金不减力,但庚金本克乙木,此为贪合忘克。而对甲木照克不误。)

(7)、有根系不能论合化,如天干乙庚相合,如果乙木在地支有强根,这时的乙庚相合也不能合化成功。

(8)、不得月令者也不能合化成功,例如丁壬合木,必是寅月,卯月等木旺之时方可合化成功;如是亥、未月等月,丁壬也基本上能合化成功;但是如果月令为申、酉等秋天之时,丁壬合木是根本无法合化成功的

(9).天干合化时,月支为合化之同一五行,但被他支合化后不为合化同一五行,也不作合化论。

(10)天干合化,如被合之天干受重创,也只论合而不论化。

(11).岁运天干相合不用考虑月支是否为合化的同一五行,只要考虑两支中是否有一支为合化后的同一五行.如有就是合化成功.

(12).命局的任何一干与岁运之干相合,岁运之支必须为合化之同一五行,方可论合化成功.

5、天干合化的条件详论

合化的内容较多也较复杂,又是命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分别论述:

(一)、甲己合化土

1、土旺于辰戌丑未月,凡甲己在这四个月内易合化成功。但四柱中分别组成申子辰水局,寅卯辰木局,申酉戌金局,寅午戌火局(太旺时,火多土焦,土不受生),亥子丑水局,巳酉丑金局,巳午未火局(同三合火局),亥卯未木局成化时,或土月土被克制或遭泄耗严重时,甲己合化不能成功。

例一:庚辰己丑甲午丙寅

丑月土旺,寅午半合,丙火透出,都利于甲己化土的成功。

例二:庚辰己丑甲子乙亥

丑月水有余气,地支亥子丑会水局成功,年干透庚生水,年支湿土中藏水,四柱水旺于土,日、月干甲己合而不化。

例三:戊辰己未甲申丙子(夜子时)

未为燥土,年月干透戊己土当令有力,地支申子辰看似三合水局,实则四柱土旺土众能克住水,所以这种水局实际上是不成功的;土旺于水,甲己合土就能成化了(但化不彻底)。

例四:乙卯癸未己亥甲子

地支亥卯未三合木局,四柱中木旺于土,甲己合而不化。

例五:丁巳癸丑己未甲子

丑土当令,年柱丁巳双体生土,日支未为燥土,时日干甲己合化成功。

下面是一个土月甲己合土不能成化的例子:

壬寅甲辰己卯乙亥

辰土虽当令,但辰月木本有余气,现支会木局,时干透乙,众木成林,木有水生而强;己土虽透,却被结党之木合而重克,危在眉睫;剩下辰土虽当权得令,却不过是个光杆司令,以匹夫之勇,怎能抗劲敌之围攻。此四柱之土毫无生气,甲己合不但不能化土,反而从旺木

而化。

再看一个戌月不化之例:

庚申丙戌己酉甲子

支会金局成化,己土失根,甲已合土不化。

2、巳午月易化。巳午属火,为土的印枭,是促使甲己合化土的催化剂。但当四柱中巳午火被冲或被克制住时或火合会成局太过土不受生时,甲己合仍不能化。

例一:丙辰甲午己未乙亥

午月火旺土相,年日支为土之强根,又有丙火透出,甲己合化土成功。这种情况下,火就是甲己化土的催化剂。

例二:庚子壬午己亥甲子

火虽当令,却被众水结党围克,午火寡不敌众,自身难保,根本无力去生土。四柱水多土流,故甲己合化土不能成功。

例三:丁未乙巳甲午己巳

巳月火当令,柱中三会“巳午未”火局,丁火化神旺透,火势炎炎,火多土焦,甲己化土不成。

例四:壬寅丙午甲戌己巳

月令丙午旺火,与年日三合“寅午戌”火局,火太旺土不受生,故此甲己合亦不能成化。

3、寅、卯、申、酉、亥、子月,甲己合土难化,但整个命局火、土力量很强时却又能化。

例一:丙申己亥甲戌癸酉

地支三会金局,水当令又时干透癸,四柱金水两强,泄耗土气,土太弱,甲己合而不化。

例二:己未丙寅甲子己巳

寅月木旺火相,月干丙火透出,四柱形成木生火,火生土的流通之势,土不但不受木克,反而使木成为土的原神之原神,化敌为友,流通之势的最终受益者是土;故土虽生在木旺之月却力量强大。这种情况下的甲己合土就可以成化了。

例三:己未丙寅甲午己巳

寅月旺木生火,支会巳午未火局,月支透丙,可谓火势升腾,四柱无水调候,导致火多土焦;这时的火实际上不但不能生土,反而起了克土的负作用,所以此种情形下的甲己不能合化为土。此四柱与前一四柱只变换一个日支,情形就大不一样。平时说“差以毫厘,谬之千里”,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

从上述甲己合土能否成化的各种情形中可以看到:天干合化能否成功,虽然受月令的影响很大,但关键还是看四柱的整体组合,视所化之土行的印枭比劫(局)在四柱中的力量强弱而定。读者千万不要片面地认为甲己合土只有在辰戌丑未月和巳午月才能成化,其余之月在适宜的干支组合条件下同样可以成化,只是比火土之月的甲己合化困难得多。易化之月并非全都能化,难化之月并非全都不能化。这就叫法无定法,贵在灵活变通。虽无定法,却也有法,这个法就是前面讲的合化的条件。归纳起来,天干合化之法乃为活法。

(二)、乙庚合化金

1、金旺于申酉月,相于四季土月,故乙庚合金最易在申酉月成化,其次在土月,土月中辰戌丑未月又各有差异。

例一:戊申庚申乙未丙子

申月金旺,又得土生,乙庚合化十分顺利。

例二:丁巳庚戌乙酉甲申

申酉戌会金局,年柱火炼秋金,使金更加刚强,日月干乙庚合金必化。

例三:丁丑庚戌乙酉己卯

戌月土旺生金,时干透己,酉戌半会冲破卯木,使木不克土。年干一点丁火正好使秋金得炼,丑为湿土,可以润金,燥湿得宜,诸多因素皆利于金,故乙庚合金顺利成化。

例四:乙酉庚辰己巳丁卯

辰土当令,日干透己生金,辰酉合金助乙庚合化之力,故乙庚合金成化。

例五:丁未丁未庚午乙酉

未月火本有余气,年月双透丁火,可谓火旺土燥;四柱无水,燥土不能生金。这种情况下,庚虽通根时支酉金,毕竟受克无生,势单力薄,乙庚合金不成功。

例六:丁未癸丑庚午乙酉

此与例五只变换月柱,而月支仍为土,但情势却大不一样:丑为湿土,晦火生金,未丑一冲增旺土势,酉丑半合金局,癸水透出,丁火有根,水火既济,调候得宜,乙庚合金得化。由此可见,土的燥湿对乙庚合金能否成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2、申酉月,当金寡不敌众而被克破或泄耗严重时,乙庚合金也不能化,这与前面讲的辰戌丑未月土被克破或泄耗严重时甲己合土不能成化的道理一样。其余如亥子月水被克破时丙辛合水不能成化,寅卯月木被克破时丁壬合木不能成化,巳午月火被克破时戊癸合火不能成化的道理也是一样。

例一:甲子壬申乙亥庚辰

三合水局成功,金被泄太重,故乙庚合而不化。

例二:庚午乙酉丙午甲午

三午克一酉,天干丙火透出克抑化神,乙庚化金不成。

例三:庚寅乙酉丙午戊戌

三合火局克制当令之金,乙庚合化不能成功。

例四:乙卯乙酉丙午庚寅

酉虽当令,但柱中木火克耗交加,丙火透于乙庚之间,乙庚化金受阻难以成功。

3、辰戌丑未月,当土太强旺,而金太衰弱时,则会导致土多埋金,这时乙庚合金也不

能化。土多埋金就是常说的生多为克。就如饭能充饥,对人可以说是生的作用,但暴饮暴食,就会妨碍消化,导致病患,食量超过极限,还会把人撑死。这就是生多为克的道理。还有一种属于过分衰弱不受生的情况,如火太弱,只有一点烛光,要是劈头盖脑地在烛火上压上一大堆柴,反而一下子使烛火窒熄。

例:乙未庚辰己未戊辰

四柱土旺土众,庚金虚浮无根,无所依倚,势单力薄,过分衰弱,不但不受土生,反被厚土埋没,乙庚不能合化为金。

4、亥子寅卯月,金休囚,乙庚合金难化,但若干支组合中土或金势众而强,乙庚合仍能化。

例:辛酉庚寅乙酉庚辰

地支辰酉合助天干乙庚合金之化,四柱群金结党,天干乙庚合而向金。寅虽当令,毕竟独木难支,根本无力阻碍乙庚之合化,所以此时乙庚合金顺利成化。

(三)、丙辛化水

1、水在亥子月当令而旺,申酉月为相,丙辛合水,在这四个月易化。这个道理与甲己合土,乙庚合金易于旺相之月化的道理一样,就不赘述。

2、亥子申酉月,当支合会成土局,整个命局中水的力量不强,丙辛合也不能化水。

3、辰戌丑未月:戌未为燥土,是水的劲敌,它可以阻碍丙辛合化水,但若整个命局戌未土势寡而弱,水势众而强,丙辛合仍可化水,若更得旺金生助,则更易化,因为旺金可以化土生水。丑辰为湿土藏水,若水的力量较强时,丑辰不但不克水,反而助水,丑可会成亥

子丑水局,辰可合成申子辰水局。所以,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丙辛合化水在丑辰月比在戌未月容易得多,在未月比在戌月则更难化,因为未月为季夏,是土最为炎燥的季节,戌月寒露来临,气温下降很大,土虽当令,却是燥而不热,加之戌月可会金局,在水受生的情况下,亦可助水势。所以未月之土克水的力量最大。

例一:辛亥辛丑丙子癸巳

丑月水有余气,支会水局,丑土反助水,时支透癸,皆为丙辛合化水的有利因素,月日丙辛合水,年干辛金不但不与月干辛金争合丙火,反而生水助化。所以月日丙辛合化水必成。

例二:己亥辛未丙子癸巳

未月火炎土燥,己土丙火皆旺透,月时巳未拱午,生土克水;年支亥水既被己土当令盖头而克,又遭月令贴身相攻,元气殆尽;日支子水,既被未土克,又遭丙、巳两火煎熬,一番折腾,也是元气大伤;时干癸水更是犹如蒸气,所以合局水的干支虽数量有三,却是残兵败将,这种情况下,丙辛合欲化水,就失去了根基而不能化。

两相比较,例一丑土助水,例二未土克水,例一寒水得巳火暖反增水的活力,例二燥热之天,水被火蒸,巳火只能加速水的蒸发。例二丙辛之合由于不能化水,丙火得势就起了克辛金的作用,不如例一丙辛合那样的鱼水之情了。

未戌月丙辛虽不易成化,但若四柱组合得当,金水较旺时,丙辛亦可合化成功。请看下面两造:

例三:癸亥壬戌辛酉丙申

戌土被旺金所泄,壬癸水透出引通金水秀气,丙辛化水顺利成功。

例四:庚子癸未辛亥丙申

虽未月燥土当令,喜“子、癸、亥”三水围而滋润,未土燥气可除;庚通申金强根透出化泄土气,癸水化神旺透又吸纳金气,故丙辛化水成功。

4、寅卯巳午月: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丙辛合化水在此四个月比未戌月易化,比丑辰月难化,而在寅卯月又比巳午月易化。其中的道理也就是生克力量变化的差异,请读者自悟。

(四)、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在各月能否合化成功的道理与上述类似,现列出部分命例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思路。待熟练后,大家亦可按照这种思路逐步地找些例子分析,久而久之,就能深刻领悟并灵活运用了。

丁壬化木:

例一:甲子丙寅丁亥壬寅

寅月余寒之木得丙火照暖,甲木化神乘旺透出,丁壬顺利成化。

例二:己酉丁卯壬申辛丑

卯虽当令,然遭申、酉金夹而克之,木气被伤,丁壬合而不化。

例三:乙卯壬午丁卯癸卯

木势成林,火气难以泄耗旺木,丁壬化木成功。

例四:甲子壬申丁卯甲辰

当令申金被三合水局泄化,甲木两透,丁壬合而必化。

例五:丙戌己亥壬戌丁未

亥水被众土围克无力生木,局中土旺,土重木折,故丁壬合而不化。

例六:乙卯癸未丁卯壬寅

两卯合未化木,土被克制,木势乘旺,丁壬顺利化木。

例七:癸亥壬戌丁卯甲辰

戌月木进气,又亥卯半合,卯辰半会同时助化,甲木化神透出,丁壬化木成功。戊癸化火:

例一:丁巳癸卯戊戌丁巳

月、日柱天合地合,戊癸得年、时柱旺火及地支卯戌合火之助,顺利合化。

例二:壬寅癸卯戊戌乙卯

木势太旺,火气无从引发,戊癸化火不成。

例三:庚子壬午戊子癸亥

午火虽当令,但被壬亥、子水围克,化神被伤,戊癸合而不化。

例四:丁巳己酉癸未戊午

地支三会“巳午未”火局,丁火化神旺透,戊癸合而成化。

例五:癸巳辛酉癸未戊午

辛酉提纲双体力强,柱中无火透出,地支巳酉合金、午未合土,使“巳午未”火局不成,戊癸合而不化。

例六:戊午癸亥丁卯丙午

亥水当令,喜日支卯木与之半合,化水生火,丙、丁火透,戊癸合必化。

例七:丁巳癸丑戊午丁巳

丑月湿土当令,柱中旺火天透地藏,丑土势单力薄,晦火无力,戊癸化火成功。

例八:乙丑癸未戊辰壬戌

未月火虽有余气,但地支“辰戌丑未”会成土方局,土势太旺,晦火无光,戊癸合火不化。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天干合化成功必须依赖地支的助益,地支为根基,为根本,没有强有力的地支力量作后盾,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离开地支的助益就无从谈天干的合化成功。这种对天干合化有助益的地支及其地支组合称为天干合化的“化神”。化神力量足够,合化则能成功,这样化神称为“真化神”,合化成功称为“真化”;化神力量不足,合化则不能成功,这样的化神就为“假化神”,合而不化则称为“假化”。命局干支一体,不可割裂,由此可见一斑。

知道了合化成功必须有一定条件的道理,反过来就容易理解合而不化的含义了。合而不化,前提是“合”,结果是“不化”。不要把并不相合的两干看成合而化,合与不合是有区别的。

例一:戊寅

己未

甲寅

丁卯

甲己紧贴,各无天干冲克,故甲己之合成立,但木土力量悬殊不大,谁也化不了谁,所以甲己合而不化。

例二:癸卯己未甲寅庚午

庚金与甲木紧贴相冲克,似可破甲己之合,但实际上庚金虚浮无根,又被截脚,自身难保,哪有余力冲甲木,所以此造甲己合仍成立,但同样不能成化。

例三:庚申甲申己卯乙丑

庚金当令,与甲木紧贴相冲克,甲木弱,不堪冲击,与己虽紧贴,却是有合之心,无合之力,所以甲己似合而非合。

合而不化的实质就是使合的双方都因受彼此的相互牵制而同时削弱了力量。如上述的例一、例二,甲己各自都有一定的力量,且双方力量又悬殊不大,一方要想使另一方完全服从,是办不到的;但如果一方要想完全摆脱另一方的牵制,也办不到;并且由于天干五合为亲合,阴阳异性,情投意合,虽不愿完全顺从对方,但也不愿完全脱离对方,而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有点“剪不断,理还乱”的意味。这种情形就好比小家庭中的一对怨偶那样,爱怨交

织,在一起总不免发生一些不大不小的纠纷,长时间不在一起又心中牵挂,所以虽然合在一起不如意,离异却又舍不得。这种情况下,爱归爱,怨归怨,最终还是勉强凑合,作一世有情的冤家。既然勉强凑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就得相互约束,一方想不负责任地随心所欲,必然受到对方的干涉。这就是合而不化的情形。

合而不化与合化成功,其力量强弱不同,作用大小不同,表现在人事上,不但其吉凶程度不同,而且其心性趋向也不同。

合而不化的两干,既然相互牵制,那么是否意味着不与其他干支发生关系呢?有的认为:“合而不化,为独立五行,均不再与他干支论生克或刑冲。但大运流年又出现其一,为媾合增其合力。”事实上,干支合而不化的四柱多的是,如果合而不化的干支,就成为独立五行,不再与他干支发生生克刑冲,那么怎样去衡量合而不化的干或支的五行力量呢?既然不再与其他干支发生关系,不就等于从四柱中消失了吗?这还成其为四柱吗?金木水火土五行,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互作用的,只是其作用力的大小不同而已。比如金,木耗金之气,水泄金之力,火制金之势,土生助金之威。如果五行流通,则循环相生。不可能因乙庚合而不化,火就不克庚,土就不生庚,水木就不泄耗庚。要真是这样,合而不化的干支就等于与其他三行隔绝。那样,合而不化的两行代表的人事吉凶不就等于永远静止不变了吗?如果日干被合而不化,不就意味着命主从一生下来便自始至终不与外界发生任何关系吗?这样的人怎样生长发育,怎样生活、工作?实在不可想象!当岁运出现相合的某一干(或支)时,一般认为“为媾合增其合力”。其实,若按媾合为争合不化的观点推论,增其合力就等于加大“隔绝”的力量;若按争合能化推论,成化的流年则吉凶变化可测,不化的流年吉凶则仍如前述的静止状态;而事实上,合而不化的四柱不但多,就是在有岁运介入的情况下,不化的比例也很大,但这些命主的吉凶却是客观地变化着的。我们不能违背事实而空谈理论。

在“合的实质”一节里,我们讲到合而不化是相互牵制,但牵制并非意味着两行就完全静止,只是说因牵制而使彼此力量削减,导致对其他干支的作用力也相应地削减,而并非不起作用;反过来说,其他干支同样也对合而不化的干支发生作用。

例:甲辰丙子戊戌癸丑

戊癸合火不化,戊癸反化条件也不够,属合而不化。癸水在子月当令旺透,本可对月干丙火重克,但因戊癸合,癸水的力量就受到戊的牵制,并且戊居丙、癸之中,对丙火起了一定的屏蔽作用,而对癸克火则起了阻隔的作用。虽然戊癸合火不能成化,但局中有丙火透,戊的坐支又藏火,因此戊癸合毕竟有化火的意向。这样,癸水一方面因贪合而对丙火减克,另一方面受戊癸合火的诱导,对丙火多少起了点恻隐之心。假设日干是癸,时干癸水则与日干串通一气,彻底征服丙火。但该造的癸水,只能说是贪合减克(针对丙火而言),还没达到贪合忘克的程度。所以癸水对丙火仍有克力。假设癸水自身原本的力量为10,现在被戊合住了4,剩余的6,是戊无法合住、无法控制的,所以,这部分剩余力量就成为癸水自由支配的力量。这时癸就可以越过戊而对丙施加6的克力。这里所列出的数字,只是为了形象说明问题而进行的假设,读者切莫教条照搬。实际上,甲木还能化去癸水的部分力量,所以癸水对丙的克力并不足6。希望读者领悟这种思路,灵活运用。从另一方面来说,该造甲木仍泄癸水(但因木太弱,所以泄力极小),丙火可以耗癸水,其余地支同样可以不同程度地对癸发生作用,只是这种作用要小一些,因为必须先透过戊癸合的外围才能癸发生关系,而要透过外围就得消耗一部分力量。就戊癸二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同样是处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原局戊比癸弱,当岁运中土的力量介入,戊得到帮助,就欲征服癸;当火的力量特别强大,完全可以战胜水时,戊与癸都顺从于火,于是戊癸合化火成功;原局癸比戊力量强,癸一方面贪恋戊,另一方面又想自在逍遥,因本身能量较大,需要释放,在原局中癸水是处于半自由状态,当岁运再给癸水加上一股强大的力量时,癸水就凭自身的强大实力,反过来征服戊土,使戊从癸而化,这就好比一个懦弱的丈夫不得不服从精明强悍的妻子一样。

6.天干合的向背

两干相合,不管是合化成功,还是合而不化,与其他干支之间都有一个向背的问题。所谓向,就是对某一行有生助;所谓背,就是对某一行有克损。就相合的两干之间而言,也有一个向和背的问题,但这种向背在合而不化的状态下又同时具有向和背的双重性。

例一:甲辰己巳戊辰壬子

四柱土众又得火生,其势最强,日干又透戊,甲己合化土,势在必然。甲己既然化为土,就帮扶日主,这种帮扶对日主而言是向;土克水,甲己化土对时柱而言为背。合起来就称为向日背时或向土背水。就甲己二者之间的向背看,合化的结果是向己背甲。

例二:甲辰己巳癸酉壬子

甲己合而不化,土比木强,有化土的意向,故这种情形仍然是背水向土(但己土如无甲合,己克癸之力则大一些)。由于合,甲己相互贪恋,为相向;由于不化,甲己各自都想逍遥自在,彻底挣脱对方的束缚,为相背。这种既相向又相背的特性是同时存在的,形成对立统一。

7.总结

归纳起来,天干合的向背在命局中有以下情形:

(1)、正化成功:

(1)甲己合,向土金而背木火水;甲完全向己而不背。

(2)乙庚合,向金水而背木土火;乙完全向庚而不背。

(3)丙辛合,向水木而背金火土;丙辛同心向水。

(4)丁壬合,向木火而背土金水;丁壬同心向木,木有情又生火。

(5)戊癸合,向火土而背木金水;戊癸同心向火,火有情又生土。

天干地支配十神分析大全

天干地支配十神分析大全 十神为日元与其他五行生克泄旺的名称,日元为我,生我的五行为印星,克我的五行为官杀,我生的五行为伤食,与我五行相同的为比劫,被我克的五行为财星。 与我阴阳相见的为正印、正官、劫财、伤官、正财。 与我同阴或同阳的为七杀、偏印(枭神)、比肩、食神、偏财。 十神相克歌诀为:「财克印,印克食伤,食伤克官杀,官杀克身,身克财。」 日干六神 比和者我生者我克者克我者生我者 比肩劫财食神伤官偏财正财七杀正官偏印正印 甲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乙日乙甲丁丙己戊辛庚癸壬 丙日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 丁日丁丙己戊辛庚癸壬乙甲 戊日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 己日己戊辛庚癸壬乙甲丁丙 庚日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 申日辛庚癸壬乙甲丁丙己戊 壬日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癸日癸壬乙甲丁丙己戊辛庚 依五行生克,我为日主,十神相生歌诀为:「财生官杀,官杀生印,印星生身,食伤生财。」

命局旺弱分析 一般可分为三步走: 1:分析日干的旺弱,分清命局的用神和忌神。 2:看八字中原命局的组合关系,分清好组合及坏组合。提取八字信息。(如:财运,官运,事业,婚姻,父母,子女等等一些情况。) 3:看大运流年和命局的作用关系,定事情发生的时间,也就是应期。(这一点也最重要,其意义不说也知道。直接关系到预测准确率的高低。) 在讲解第一点(分析日干的旺弱,分清命局的用神和忌神)之前,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说明白:那就是分析八字旺弱的生克路线的看法。 年干月干日干时干 年支月支日支时支 分析日干旺弱的总体原则是::从两头向中间作用。同柱地支作用天干,天干不对地支作用: 一:同柱之间相互作用:支作用于干,干不作用于支。 年支对年干作用,年干不作用于年支:如庚辰年柱:年支辰生年干庚金,庚得生而旺。如:壬午年柱:年支午耗年干壬,壬水减力。而不说:壬水克午火,年支午火减力。 月柱,日柱,时柱的看法与年柱分析方法相同。 二:天干对天干作用:由外向里作用关系: 年干作用于月干,月干作用于日干。时干作用于日干。 如:甲丙戊庚日干为戊,分析如下:年干甲木生月干丙火,丙火得生而力大,丙火生戊土日主。时干庚金泄日主戊土。 如:甲庚戊庚日主为戊,分析如下:年干甲木耗月干庚金,月干庚金减力,庚金减力力弱,泄日主戊土力小。时上庚金泄日主戊土力大。 日主只是被动地接受它干对自己的作用。 (注:天干隔不作用:如上两例:年干甲木皆不能越过月干而直接作用于日主,年干只能通过对月干的影响,使月干增力或减力,增力或减力后的月干再对日主作用。) 三:地支对地支作用,同样要遵守隔不作用的原则: 年支对月支作用,月支对日支作用,日支也对月支发生作用(也就是说:月支和日支是相互对对方发生作用的)。时支对日支发生作用。 如:寅亥午辰日支为午火:分析如下:年支寅合月支亥水,亥水稍减力,亥水在克日支的午火。时支辰土晦日支午火。 如:寅申午寅日支为午火:分析如下:年支寅冲月支申金(不看成:月支申金冲克年支寅木),日支午火得时支寅木生助,午火增力,克月支申金。月支申金两次受伤。申金力弱。

天干地支与五行关系

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关系 天干五行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已同属土,戊为阳土,已为阴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地行五行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已午属火,午为阳火,已为阴火;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戍丑未属土,辰戍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大吉祥诱导数 1、3、5、8、1、13、15、16、21、23、24、25、29、31、3 2、3 3、35、37、41、45、47、48、52、57、63、65、67、68、81 次吉祥诱导数 6、7、17、18、27、30、38、51、61、75 凶险多灾诱导数(代表逆境,病难、浮沉多灾等) 2、4、9、10、14、19、20、22、26、27、28、34、36、42、4 3、4 4、46、49、54、56、58、60、62、64、66、69、70、71、72、73、74、76、78、79、80 妇女孤、独、寡运诱导数(夫妻两虎相斗) 21、23、26、28、29、33、39 妇女德行优良诱导数 5、6、8、11、13、15、16、24、31、32、35 败家运诱导数(凶险病弱,家族缘薄) 2、4、9、10、12、14、19、20、22、26、36 孤独运诱导数(妻凌夫或夫克妻) 4、10、12、14、22、34 财运诱导数(多钱财,富贵) 15、16、23、24、32、33、41、42 首领诱导数 3、13、16、21、23、31、33、41 短命运诱导数(若天、地、人三格中有此二格者,难逃此命) 4、9、10、14、19、20、28、34、44 遭难诱导数 9、10、14、19、20、22、28、30、36、40、44、50、52、54、56、59、80 品行外柔内刚诱导数12、14、51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方法二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雁荡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方法三 (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方法四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这是由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而来的。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天子死为“崩”或“驾崩”,也有成天子死为“星驾”,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为“不禄”,庶人(平民)死为“死”。不满20岁死曰“殇”,青壮年死谓之“夭亡”,老年死谓之“寿终”。

天干地支关系表

天干地支关系表 十天干合化: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十天干相克: 甲、乙木克戊、己土;戊、己土克壬、癸水;壬、癸水克丙、丁火;丙、丁火克庚、辛金;庚、辛金克甲、乙木。 十天干相冲:甲庚相冲、乙辛相冲、壬丙相冲、癸丁相冲。戊己土居中央,故无冲。 地支三会:寅卯辰三会东方木, 巳午未三会南方火, 申酉戌三会西方金, 亥子丑三会北方水. 地支三合:申子辰合化水, 亥卯未合化木, 寅午戌合化火, 巳酉丑合化金. 生地半合:申子半合水, 亥卯半合木, 寅午半合火, 巳酉半合金. 墓地半合:子辰半合水, 卯未半合木, 午戌半合火, 酉丑半合金. 地支六合:子丑合土, 午未合土, 寅亥合木, 卯戌合火, 辰酉合金, 巳申合水. 地支暗合:寅丑暗合,午亥暗合,卯申暗合。印证婚期、桃花运和得贵人助。 地支相冲:子午相冲, 丑未相冲, 寅申相冲, 卯酉相冲, 辰

戌相冲, 巳亥相冲. 地支相刑:寅刑巳, 巳刑申, 申刑寅, 为无恩之刑. 未刑丑, 丑刑戌, 戌刑未, 为恃势之刑. 子刑卯. 卯刑子, 为无礼之刑. 辰午酉亥为自刑 地支相害:子未相害, 丑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凡四柱地支中有六合、三合局, 主人容貌姿美, 神气安定, 好生恶死, 心地平直, 周旋方便, 聪慧疏通. 合为吉神则吉, 合为凶神则凶. 相生之合最吉, 相克之合不吉, 死绝之合则一 生不得志. 三合化局中, 化吉为吉, 化凶为凶. 十二地支暗藏:子宫癸壬,丑宫己癸辛,寅宫甲丙戊,卯宫乙甲,辰宫戊乙癸,巳宫丙戊庚,午宫丁丙己,未宫己丁乙,申宫庚壬戊,酉宫辛庚,戌宫戊辛丁,亥宫壬戊甲 比肩: 按甲见甲见寅,乙见乙见卯,丙见丙见巳,丁见丁见午,戊见戊见辰戌,己见己见丑未,庚见庚见申,辛见辛见酉,壬见壬见亥,癸见癸见子,皆为比肩。 劫财: 按甲见乙见卯,乙见甲见寅,丙见丁见午,丁见丙见巳,戊见己见丑未,己见戊见辰戌,庚见辛见酉,辛见庚见申,壬见癸见子,癸见壬见亥,皆为劫财。 禄: 按甲见寅,乙见卯,丙戊见巳,丁己见午,庚见申,辛见酉,壬见亥,癸见子,皆为禄。 羊刃: 按甲见卯,乙见寅,丙戊见午,丁已见巳,庚见酉,

西周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

西周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 西周(公元前1122 -公元前771)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周武王发周武王元年公元前1122年己卯年周武王发周武王二年公元前1121年庚辰年周武王发周武王三年公元前1120年辛巳年周武王发周武王四年公元前1119年壬午年周武王发周武王五年公元前1118年癸未年周武王发周武王六年公元前1117年甲申年周武王发周武王七年公元前1116年乙酉年周成王周成王元年公元前1115年丙戌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年公元前1114年丁亥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年公元前1113年戊子年周成王周成王四年公元前1112年己丑年周成王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111年庚寅年周成王周成王六年公元前1110年辛卯年周成王周成王七年公元前1109年壬辰年周成王周成王八年公元前1108年癸巳年周成王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107年甲午年周成王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106年乙未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一年公元前1105年丙申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二年公元前1104年丁酉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三年公元前1103年戊戌年周成王周成王十四年公元前1102年己亥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五年公元前1101年庚子年周成王周成王十六年公元前1100年辛丑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七年公元前1099年壬寅年周成王周成王十八年公元前1098年癸卯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九年公

元前1097年甲辰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年公元前1096年乙巳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1095年丙午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二年公元前1094年丁未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三年公元前1093年戊申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92年己酉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五年公元前1091年庚戌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六年公元前1090年辛亥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七年公元前1089年壬子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八年公元前1088年癸丑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九年公元前1087年甲寅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年公元前1086年乙卯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一年公元前1085年丙辰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二年公元前1084年丁巳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三年公元前1083年戊午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1082年己未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五年公元前1081年庚申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六年公元前1080年辛酉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七年公元前1079年壬戌年周康王周康王元年公元前1078年癸亥年周康王周康王二年公元前1077年甲子年周康王周康王三年公元前1076年乙丑年周康王周康王四年公元前1075年丙寅年周康王周康王五年公元前1074年丁卯年周康王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73年戊辰年周康王周康王七年公元前1072年己巳年周康王周康王八年公元前1071年庚午年周康王周康王九年公元前1070年辛未年周康王周康王十年公元前1069年壬申年周康王周康王十一

中国年号干支公元纪年对照表

中国历史年号·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从公元元年起) 汉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二十二年丙午46 二十三年丁未47 二十四年戊申48 二十五年己酉49 二十六年庚戌50 二十七年辛亥51 二十八年壬子52 二十九年癸丑53 三十年甲寅54 三十一年乙卯55 三十二年丙辰56 中元元年丙辰56 二年丁巳57 永平元年戊午58 二年己未59 三年庚申60 四年辛酉61 五年壬戌62 六年癸亥63 七年甲子64 八年乙丑65 九年丙寅66 十年丁卯67 十一年戊辰68 十二年己巳69 十三年庚午70 十四年辛未71 十五年壬申72 十六年癸酉73 十七年甲戌74 十八年乙亥75 建初元年丙子76 二年丁丑77 三年戊寅78 四年己卯79 五年庚辰80 六年辛巳81 七年壬午82 八年癸未83 九年甲申84 元和元年甲申84 二年乙酉85 三年丙戌86 四年丁亥87 章和元年丁亥87 二年戊子88 永元元年己丑89 二年庚寅90 三年辛卯91 四年壬辰92 五年癸巳93 六年甲午94 七年乙未95 八年丙申96 九年丁酉97 十年戊戌98 十一年己亥99 十二年庚子100 十三年辛丑101 十四年壬寅102 十五年癸卯103 十六年甲辰104 十七年乙巳105 元兴元年乙巳105 延平元年丙午106 永初元年丁未107 二年戊申108 三年己酉109 四年庚戌110 五年辛亥111 六年壬子112 七年癸丑113 元初元年甲寅114 二年乙卯115 三年丙辰116 四年丁巳117 五年戊午118 六年己未119 七年庚申120 永宁元年庚申120 二年辛酉121 建光元年辛酉121 二年壬戌122 延光元年壬戌122 二年癸亥123 三年甲子124 四年乙丑125 永建元年丙寅126 二年丁卯127 三年戊辰128 四年己巳129 五年庚午130 六年辛未131 七年壬申132 阳嘉元年壬申132 二年癸酉133 三年甲戌134 四年乙亥135 永和元年丙子136 二年丁丑137 三年戊寅138 四年己卯139 五年庚辰140 六年辛巳141 汉安元年壬午142 二年癸未143 三年甲申144 建康元年甲申144 永嘉元年乙酉145 本初元年丙戌146 建和元年丁亥147 二年戊子148 三年己丑149 和平元年庚寅150 元嘉元年辛卯151 二年壬辰152 三年癸巳153 永兴元年癸巳153 二年甲午154 永寿元年乙未155 二年丙申156 三年丁酉157 四年戊戌158 延熹元年戊戌158 二年己亥159 三年庚子160 四年辛丑161 五年壬寅162 六年癸卯163 七年甲辰164 八年乙巳165 九年丙午166 十年丁未167 永康元年丁未167 建宁元年戊申168 二年己酉169 三年庚戌170 四年辛亥171 五年壬子172 熹平元年壬子172 二年癸丑173 三年甲寅174 四年乙卯175 五年丙辰176 六年丁巳177 七年戊午178 光和元年戊午178 二年己未179 三年庚申180 四年辛酉181 元始元年辛酉 1 二年壬戌 2 三年癸亥 3 四年甲子 4 五年乙丑 5 居摄元年丙寅 6 二年丁卯7 三年戊辰8 初始元年戊辰8 新始建国元年己巳9 二年庚午10 三年辛未11 四年壬申12 五年癸酉13 天凤元年甲戌14 二年乙亥15 三年丙子16 四年丁丑17 五年戊寅18 六年己卯19 地皇元年庚辰20 二年辛巳21 三年壬午22 四年癸未23 更始元年癸未23 二年甲申24 三年乙酉25 东汉建武元年乙酉25 二年丙戌26 三年丁亥27 四年戊子28 五年己丑29 六年庚寅30 七年辛卯31 八年壬辰32 九年癸巳33 十年甲午34 十一年乙未35 十二年丙申36 十三年丁酉37 十四年戊戌38 十五年己亥39 十六年庚子40 十七年辛丑41 十八年壬寅42 十九年癸卯43 二十年甲辰44 二十一年乙巳45

后天八卦与天干地支关系及内涵

后天八卦与天干地支关系及内涵 后天八卦与天干地支关系及内涵 转自新浪博客 八卦分为先后天,后天八卦图又称文王八卦图,即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如象征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即是序数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这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邵子曰:“乾统三男于东北,坤统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为阳,巽、离、坤、兑为阴”。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这句话与十干、十二支关系密切。后天八卦天干地支及其内涵参考如下:

震宫(乙、卯): “蒂”拱露出地面,植物沐浴阳光风雨成长。喻新生、发展、向前、向上、不后退、直性子、冲动、莽撞、受伤、挫折、赌博。 巽宫(丙、辰、巳): 齐字义,为谷穗丰满成熟(喻不能再继续发展,可见,周武王封姜尚为齐王乃阴谋遏制)。巽为中女,发育已经成熟。技艺高超,执法部门掌握实权,商业利润丰厚,不会再有发展,阻塞,不通畅,倔强,顽固,闭塞,深山老林。 离宫(丁、午): 一目了然,光明,文明,礼貌,礼仪场合,大慈大悲菩萨,贵显,美丽,炫耀,最高层,高瞻远瞩,贵族子弟,高科技,奢侈品,巅顶,潜在危机。 坤宫(己、戊、未、申): 致役,走向衰败之义。木之墓地,火之灭地。日仄之时,阳气灭绝,文明消失,死亡,立秋,阴气始生,老家,故土,祖国,母亲,老妪。 兑宫(辛、酉): 阴气正旺,阴柔之美,腼腆恬静,装模作样,表演,歌舞女,放荡,敛耻,约束,男人霸占享受,女人顺从,执行机构、中层干部、规章制度,服从。 乾宫(壬、戌、亥):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奇数月i=0,偶数月i=6,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清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清溥仪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己酉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乙亥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壬戌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辛亥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辛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丙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丙辰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癸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壬寅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甲申年 明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年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辛酉年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庚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癸酉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丁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壬午年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丙寅年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戊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公元1466年丙戌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丁丑年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庚午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丙辰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丙午年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乙巳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癸未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己卯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戊申年 元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至正元年公元1340年庚辰年

天干地支详细解说讲解

干支 ?干支释义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本作“天干地枝”,本义是说植物受天地雨露生干发枝的生长过程。后来,古人延伸运用,用天干和地支来纪时。 天干共十位,依次是1甲、2乙、3丙、4丁、5戊、 6己、7庚、8辛、9壬、10癸。 地支共十二位,依次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干支纪时 在我国历史上,古人曾经长时期用干支表示年月日时。 (一)表示年份 古人用干支各按先后顺序依次相配,得到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用以纪年,经六十年周而复始,这样循环不已,永无穷尽,久而不乱。 六十甲子依次为: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

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二)表示月份 表示月份有两种方法,可以只用地支,也可以干支并用。 用地支表示月份,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每年是相同的,固定不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古人用地支表示月份与我们今天常说的月份不同,古人所言月建以十二节令为准,即立春后为正月,惊蛰后为二月,清明后为三月,立夏后为四月,芒种后为五月,小暑后为六月,立秋后为七月,白露后为八月,寒露后为九月,立冬后为十月,大雪后为十一月,小寒后为十二月。 如果同时用天干和地支表示月份,地支保持不变,支前配上天干。怎么配置天干呢?说起来比较复杂,因年而变,随着年份天干的变化而变化,共有五种情况,有五虎建元歌:甲己之年丙寅首,乙庚之岁戊寅头 丙辛之年庚寅上,丁壬壬寅顺行流 戊癸甲寅正月起,十干年月好追求 歌诀解释:“甲己之年丙寅首”意思是说,逢甲、己之年,即甲子年、甲戌年、甲申年、甲午年、甲辰年、甲寅年、己巳年、己丑年、己亥年、己酉年、己未年,则正月是丙寅,二月是丁卯,三月是戊辰,四月是己巳,五月是庚午,六月是辛未,七月是壬申,八月是癸酉,九月是甲戌,十月是乙亥,十一月是丙子,十二月是丁丑。余句仿此理解。 当路莫栽荆棘草他年免挂子孙衣- 1 -

金口诀天干地支关系

金口诀 十天干之间的相互关系: 1、相生:甲木生丁火,乙木生丙火,丙火生已土.丁火生戊土,戊土生辛金, 已土生庚金,庚金生癸水,辛金生壬水,壬水生乙木,癸水生甲木. 依据阴阳互生的原理来确定的,阴能生阳,阳能生阴,阳不生阳,阴不生阴2、相克:甲克戊、乙克已、丙克庚、丁克辛、戊克壬、 已克癸、庚克甲、辛克乙、壬克丙、癸克丁. 因同性相见而克,故阳干克阳干,阴干克阴干. 3、相合: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戌与癸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4、相冲:甲庚相冲、乙辛相冲、丙壬相冲、丁癸相冲。 十二地支的五行生克制化: 1、相生:寅卯木生巳午火,巳午火生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生申酉金, 申酉金生亥子水,亥子水生寅卯木. 2、相克:寅卯木克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克亥子水, 巳午火克申酉金,申酉金克寅卯木. 3、相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六对)4、相合:子丑合化土,为克合;寅亥合化木,为生合;卯戌合化火,为克合; 辰酉合化金,为生合;巳申合化水,为克合;午未合化土,为生合.5、三合局:申子辰合水局、亥卯未合木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 凡课中见三合局,无冲破者点事已定求望成功,见冲破难成不成,成中有破,事有变动. 6、十二支生、旺、墓三合局: 所谓生、旺、墓,是主事初、中、末三个阶段. 水,生在申,旺在子,墓在辰,求望开始于申月日时,成于子月日时,终于辰月日时.木,生在亥,旺在卯,墓在未,凡交易婚姻、喜庆和合事,都成于亥卯未月日时. 火,生在寅,旺在午,墓在成,凡文书、信息家中团聚,一般在正、五、九月. 金,生在巳,旺在酉,墓在丑,主阴私和合事,又主,各种事成于巳酉丑年月日时.如课中见辰、戌、丑、未,为合土局,是一种借局,土有生万物之功,求人望事迟缓,牵连阻隔不通,万事忧愁,苦心求成,枉费心机. 7、相害(也称“六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8、三刑: (1)、无礼之刑:子刑卯、卯刑午、午刑子. (2)、无恩之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 (3)、恃势之刑:丑刑未、未刑戌、戌刑丑. (4)、自刑:辰刑酉、酉刑亥、亥刑辰. 9、三会局: 寅卯辰三会东方木,巳午未三会南方火,申酉戌三会西方金,亥子丑三会北方水。 根据上一篇文章,我们可以推导出下面的这张用数表,而这张表则可以用在预测双色球、大乐透、七乐彩等一系列彩票上面。《五行衍数表》

小学数学 数学故事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 咱们中国虽然是以十进制为主流,不过也还有其他的一些。比如,咱们古代记时辰,也是分一天为12个时辰。 这记时用的12个字分别就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十二个字就叫“地支”。 夜里11点到1点,就叫子时,每个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依次类推,就能出丑时、寅时、卯时等等。哪位同学有兴趣,也不妨算一算,自己是何“时”出生的。 亥时一过,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就又是新子时。这12个字循环往复,轮回使用,正反映了一种周而复始的现象,一种周期性的运动。 不过,它也可以看作是“逢十二进一”,是一种十二进制记数法。 可能有人会说,这“逢十二进一”,进的那高一位的“数”在哪呢? 这里给大家打个比方。比如说有一块自动日历表,那么每到夜里12点(也就是“子夜”)就会咔嚓一声,日历框里换了个新的日子。而时间呢,依然是从0点开始重新往前去。您看,这新的一天不就等于往前进的一位吗? 不过我国古代最早是把一日分为百刻,是用十干来记时。后来才把一日分为12辰,用地支(12支)来表示。 十干,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天干,一共有10个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魏晋时还有“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的说法,就相当于后世的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这就说明了记时是用过天干的,因为一日百刻,甩十干比较方便。 那么记日又怎么办呢?早在夏代,就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10个字来记日。 不过,大家也可以看出来,这种词法十天一轮换,太短,容易把日子弄混了。 后来,人们就想了个办法,把天干的10个和地支的12个字配合起来,依次组合,比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 有心人动手亲自这么一搭配,就会发现点小问题: 天干只有10宇,而地支有12个字,等到天干的最后一个字“癸”和地支中的第10个字“酉”搭配成“癸酉”后,天干的10个字已经用完了,地支还余两个字“戍”,“亥”。 怎么办呢?就把天干10个字依次重新再使用,配合成“甲戌”,“乙亥”,“丙子”,“丁丑”,等等。以后不管是“干”,还是“支”,用到最后一个字了,就都 这么从头循环使用。 那么,这么一搭配,会出现多少个不同的情况呢?什么时候再出现一开头的“甲子”呢? 这个问题倒也不复杂,是个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 因此,上面的正确答案就是60,共能配合成六十组,循环使用,就叫做“六十甲子”。 这种干支搭配最早是用来记日的,殷商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的一块牛胛骨上,就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 后来到了东汉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就开始用来记年了。直到现在,咱们中国的日历上,还有这种记年方法。这记年,也是60年一轮换,所以叫“六十花甲子”。因此,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遇到两个甲子年,或者是其他两个相同名称的农历记年,那他肯定超过了六十花甲。 不用我说,大伙也明白,这六十次一轮回,当然也可以看作是“六十进位制”。

公 元 干 支 纪 年 对 照 表

公元干支纪年对照表 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干支纪年1864 1924 1984 甲子 1894 1954 2014 甲午1865 1925 1985 乙丑 1895 1955 2015 乙未1866 1926 1986 丙寅 1896 1956 2016 丙申1867 1927 1987 丁卯 1897 1957 2017 丁酉1868 1928 1988 戊辰 1898 1958 2018 戊戌1869 1929 1989 己巳 1899 1959 2019 己亥1870 1930 1990 庚午 1900 1960 2020 庚子1871 1931 1991 辛未 1901 1961 2021 辛丑1872 1932 1992 壬申 1902 1962 2022 壬寅1873 1933 1993 癸酉 1903 1963 2023 癸卯1874 1934 1994 甲戌 1904 1964 2024 甲辰1875 1935 1995 乙亥 1905 1965 2025 乙巳1876 1936 1996 丙子 1906 1966 2026 丙午1877 1937 1997 丁丑 1907 1967 2027 丁未1878 1938 1998 戊寅 1908 1968 2028 戊申1879 1939 1999 己卯 1909 1969 2029 己酉1880 1940 2000 庚辰 1910 1970 2030 庚戌1881 1941 2001 辛巳 1911 1971 2031 辛亥1882 1942 2002 壬午 1912 1972 2032 壬子1883 1943 2003 癸未 1913 1973 2033 癸丑1884 1944 2004 甲申 1914 1974 2034 甲寅1885 1945 2005 乙酉 1915 1975 2035 乙卯1886 1946 2006 丙戌 1916 1976 2036 丙辰1887 1947 2007 丁亥 1917 1977 2037 丁巳1888 1948 2008 戊子 1918 1978 2038 戊午1889 1949 2009 己丑 1919 1979 2039 己未1890 1950 2010 庚寅 1920 1980 2040 庚申1891 1951 2011 辛卯 1921 1981 2041 辛酉1892 1952 2012 壬辰 1922 1982 2042 壬戌 1893 1953 2013 癸巳 1923 1983 2043 癸亥 收藏分享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2)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u第一声)、亥。 十二地支又与十二生肖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天干地支纪年法 ? ? 源于 中国

取义于 树木的干和枝 ? ? 能 功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 名称,叫“干支纪年法”。天干地支纪年法 折叠编辑本段六十甲子 1 ~10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11~20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21~30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31~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41~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51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 戌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2009年的立春是二月四日,所以2009年2月4日立春之后才是己丑年,在此之前应是戊子年。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干支纪年,这一点不熟悉的人容易搞错,应特别注意。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和发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 一些学者从中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中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

中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 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 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 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天干地支纪年 法同时可纪年、月、日、时,分别称为“年柱、月 柱、日柱、时柱”。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文化 的集中体现,它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 天干地支纪表我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 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 庚、辛、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十二地支又与十二生肖对应: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10位天干和12位地支相搭配(奇数位配奇数位,偶数位配偶数位),最小可组成60位,由此形成了六十个干支,称为“六十干支”,又因以甲子开头而又称“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即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后来六十甲子被用以记录时间,即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其中纪年法使用最广泛,如今仍然是我国夏历(农历)的纪年方法,即“干支纪年法”,称为农历(夏历)某某干支年,农历年与公历年并不重合,如2013年是农历癸巳年(西元2013年2月10日春节至2014年1月30日除夕)。

历朝干支纪年对照明细表

我国历朝干支纪年对照明细表 天 干 地 支 十 二 生 肖 对 照 肖属: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干支: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干支: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干支: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干支: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庚戌 辛亥 干支: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干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公元前: 2997 2996 2995 2994 2993 2992 299 l 2990 2989 2988 2987 2986 干支: 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公元前: 2985 2984 2983 2982 2981 2980 2979 2978 2977 2976 2975 2974 干支: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公元前: 2973 2972 297 l 2970 2969 2968 2967 2966 2965 2964 2963 2962 干支: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庚戌 辛亥 公元前: 2961 2960 2959 2958 2957 2956 2955 2954 2953 2952 2951 2950 远古代 伏羲01伏羲02伏羲03伏羲04 干支: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公元前: 2949 2948 2947 2946 2945 2944 2943 2942 2941 2940 2939 3938 伏羲代 伏羲05伏羲06伏羲07伏羲08伏羲09伏羲10伏羲11伏羲12伏羲13伏羲14伏羲15伏羲16 干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公元前: 2937 2936 2935 2934 2933 2932 2931 2930 2929 2928 2927 2926 伏羲代 伏羲17伏羲18伏羲19伏羲20伏羲21伏羲22伏羲23伏羲24伏羲25伏羲26伏羲27伏羲28 干支: 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公元前: 2925 2924 2923 2922 2921 2920 2919 2918 2917 2916 2915 2914 伏羲代 伏羲29伏羲30伏羲3l伏羲32伏羲33伏羲34伏羲35伏羲36伏羲37伏羲38伏羲39伏羲40 干支: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公元前: 2913 2912 2911 2910 2909 2908 2907 2906 2905 2904 2903 2902 伏羲代 伏羲4l伏羲42伏羲43伏羲44伏羲45伏羲46伏羲47伏羲48伏羲49伏羲50伏羲51伏羲52 干支: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庚戌 辛亥 公元前: 2901 2900 2899 2898 2897 2896 2895 2894 2893 2892 2891 2890 伏羲代 伏羲53伏羲54伏羲55伏羲56伏羲57伏羲58伏羲59伏羲60伏羲61伏羲62伏羲63伏羲64 干支: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公元前: 2889 2888 2887 2886 2885 2884 2883 2882 2881 2880 2879 2878 伏羲代 伏羲65伏羲66伏羲67伏羲68伏羲69伏羲70伏羲7l伏羲72伏羲73伏羲74伏羲75伏羲76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方法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来源】 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

《天干地支关系详细》

天干地支的刑冲合害等作用关系的整理与复习 (一)合的基本含义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等等,这些我们口诀上背熟的东西就是合的最基本的东西,但在具体情况上,我们还要做具体的分析,现详析如下: 1、天干五合 甲与己合,正化为土。甲,阳木也,其性仁,位处十干之首,己,阴土也,镇静淳笃,有生物之德,故甲己为中正之合。 命局中甲特别旺,而土无根无生无助的情况下,甲己之合就不是化土,而是化木了,妻就要从夫化。当命局中甲己都有有根,或有生有助时,甲己合就是合而不化,要论生克,即甲木克己土,或甲木牵制了己土,或己土牵制了甲木,这样的合,我们常常称它为合绊,为被合的双方都减力,力量的发挥都受到了削弱。“甲逢己生旺。人怀中正心" ,带此合主人尊崇重大,宽厚平直。如带煞而五行无气则多嗔好怒,性耿不可屈。 乙庚合,正化为金。乙,阴木也,其性仁而太柔,庚,阳金也,坚强不屈则刚柔相济,仁义兼资。名为仁义之合。当命局中乙木无根、无生、无助,而金又旺相成势时,乙就随庚而化作金,这叫妻从夫化,但当命局中木旺而成势,庚无生无根无助时,庚就要随乙化为木了,这是夫从妻化。当二者都有根或有生或有助时,就为合而不化,为绊住,于是就论生克,是庚金克乙木。"乙逢庚金旺。长存仁义风" ,故主人果敢有守,不惑柔佞,周旋唯仁,进退唯义。 丙辛合,正化为水。丙,阳火也,辉赫自盛,辛,阴金也,克刃喜煞。故丙辛为威制之合。主人仪表威肃,人多畏惧,冷漠酷毒,好贿喜淫。丙辛化水是比较难的一种化,要求更严,一要丙火无根无生无助,二要金的力量不要太强,太强也不愿意化水,金可以有根、有助,但只有一个好了,不能多,三要命局中水旺而成势,这样才化出水来。如果其中一个无根无生无助,而另一个又旺而成势的话,则可能是化火或化金,或至少要这样的理解,其中无生无根无助的一个要失去作用。如果二者均有生或有根或有助的时候,就为绊住,两者的作用发挥都受影响,并且要论生克,即丙火克辛金。主人仪表威肃,人多畏惧,冷漠酷毒,好贿喜淫。若带煞或五行死绝则寡恩少义,无情之人。妇人得之,与天中、大耗、咸池相并者,貌美声卑,夭冶而淫。 丁壬合,正化为木。壬者,纯阴之水,三光不照,丁者,藏阴之火,自昧不明。故丁壬为淫匿之合。 这个要求没那么严格,只要命中木化神旺而成势,又处月令旺相的话,都比较容易化为木,但如果双方有根,木又不旺而成势的话,就要论绊住,双方减力,而且为壬水克丁火。主人眼明神娇,多情易动,不事高洁,枕欢溺色,于我则吝,于彼则贪。说到这有个命例大家欣赏一下通榆人一对双。坤造:己巳壬申丁未丙午确实是淫匿姐俩都和父亲有了孩子,母亲气跑了。我们在痛斥他们的同时更应该理解人就是命所左右的,和他们无关,周易的博大精深在这里真的得以体现了。姐俩都这样因为是一对双。还有论到合了,男合主秀,女合主淫,天干丁壬合,地支巳申、未午两两相合。不看别的仅从几个合就可直断淫,和他爹过是淫上加淫,大逆不道。我当时就断她淫,和别人抢老公。实质是和她妈抢的老公。 戊癸合,正化为火,戊,阳土也,是老丑之夫,癸,阴水也,是婆娑之妇,老阳而少阴,虽合而无情,故无情之合。这个化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要癸水无根无生无助,命局中火旺而成势,而且要没有湿土晦火的情况下,戊癸才有希望化火。如果二者均有生或有根或有助,则也是论绊住,双方作用发挥受到影响,且为戊土克癸水。主人美丑无常、老少异态;如戊得癸则娇媚,姿美得所,男子娶少妇,妇人嫁美夫;若癸得戊则形容古朴,老相俗尘,男子娶老妻,妇人嫁老夫。我朋友乾造:癸卯戊午己丑乙亥天干没有化神戊癸绊住合克,癸水为父早逝之兆岁运待机而应,癸丑运癸未年父病逝。实战命例乾造:乙丑戊寅癸巳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