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泡沫驱缓蚀剂的研制与应用

空气泡沫驱缓蚀剂的研制与应用

空气泡沫驱缓蚀剂的研制与应用
空气泡沫驱缓蚀剂的研制与应用

金属缓蚀剂

第十一讲金属缓蚀剂 陈旭俊徐瑞芬 缓蚀剂是一种在低浓度下能阻止或减缓金属在环境介质中腐蚀的物质。缓蚀剂又叫作阻蚀剂、阻化剂或腐蚀抑制剂等。 缓蚀剂保护技术已经发展为一项重要的防腐蚀技术,广泛用在石油、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动力和运输等部门。 一、缓蚀剂的分类 缓蚀剂的品种繁多,常用的如亚硝酸钠、铬酸盐、磷酸盐、石油磺酸钡、亚硝酸二环已胺等,至今尚难以有统一的分类方法。常见到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缓蚀剂作用的电化学理论分类 (1)阳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阳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阴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阳极区迁移,氧化金属使之钝化,从而阻滞阳极过程。例如,中性介质中的铬酸盐与亚硝酸盐。一些非氧化型的缓蚀剂,例如苯甲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等在中性介质中,只有与溶解氧并存,才起到阳极抑制剂的作用。 (2)阴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阴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阳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阴极区迁移,或者被阴极还原,或者与阴 离子反应而形成沉淀膜,使阴极过程受到阻滞。例如ZnSO 4、Ca(HCO 3 ) 2 、As3+、Sb3+ 可以分别和OH-生成Zn(OH) 2、Ca(OH) 2 沉淀和被还原为As、Sb覆盖在阴极表面, 以阻滞腐蚀。 (3)混合型缓蚀剂这种缓蚀剂既可抑制阳极过程,又可抑制阴级过程。例如含氮和含硫的有机化合物。 2.按化学成分分类 (1)无机缓蚀剂,如铬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 (2)有机缓蚀剂,如胺、硫脲、乌洛托品等。 3.按缓蚀剂所形成保护膜的特征分类 (1)氧化膜型缓蚀剂通过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附着力强的氧化膜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例如,铬酸盐、重铬酸盐、亚硝酸钠等。由于它们具有钝化作用,故又称为钝化剂。 (2)沉淀膜型缓蚀剂由于与介质中的有关离子反应并在金属表面生成有一定保护作用的沉淀膜,从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例如在中性介质中的硫酸锌、聚磷酸钠、碳酸氢钙等。 (3)吸附膜型缓蚀剂能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膜从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例如酸性介质中的许多有机化合物。 上述缓蚀剂所形成的三种保护膜的不同特征比较见表1。

空气泡沫驱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实用版

YF-ED-J425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空气泡沫驱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空气泡沫驱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 应用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摘要: 由于空气气源丰富,成本低廉,注 空气泡沫驱油逐步成为低渗透油田进一步挖掘 剩余储量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20xx年以来空 气泡沫驱技术已在中原油田采油五厂成功应用4 井次,目前仍在扩大试验之中。鉴于该技术对 安全的特殊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试验探 索,对空气压缩机、施工管线、注入井、生产 井等存在的隐患进行了安全评估,并作出了有 效管理控制,达到了消除安全隐患、高效施工 的目的。通过现场试验,提出了下步可能存在

的安全隐患和应对办法。 主题词:空气泡沫驱压缩机注气管线爆炸极限安全控制 一、引言 20xx年以来在中原油田采油五厂试验应用空气泡沫调驱4井次,无论从工艺的适应性或增油效果都显示了该技术广泛的优越性,目前仍在扩大试验之中。 但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高压空气压缩机组,设备、管网、井筒都处在高温、高压、高氧、强腐蚀的环境下,安全问题将成为工艺成败的决定因素。 众所周知,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当空气与天然气混合时,形成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易发生爆炸,同时空气和泡沫密度小,注入

氮气泡沫驱机理

一、氮气泡沫驱简介 我国现已发现的油田大部分属于陆相沉积储层,受地层非均质性及不利水油流度比的影响,水驱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而对于低渗、超低渗油藏,注水压力高,开采难度大,该类油藏普遍采取压裂措施,压裂后产量快速上升,但有效生产周期较短,表现为含水率快速上升,产油量快速降低。 与CO2和空气相比,氮气具有较高的压缩系数和弹性能量,且为惰性气体,无生产安全隐患。氮气密度小,在地层中可向油藏高部位运移,在高部位形成次生气顶,增加了油藏的弹性能。另外,氮气分子比水分子小很多,可以进入原来水驱不能进入的油藏基质,将基质的原油挤压、驱替出油藏,从而提高了采收率。但受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氮气更易沿高渗透层窜进,造成生产井产气量高,氮气含量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生产井气体正常使用造成一系列影响。 氮气泡沫驱是近年来国比较成熟的技术,泡沫在地层中具有较高的视黏度,遇油消泡、遇水稳定,在含水饱和度较高的部位具有较高的渗流阻力,封堵能力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加,可以有效增加中低渗透部位的驱替强度,同时发泡剂一般都是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水界面力。因此,泡沫调驱既可以改善波及效率,也可以提高驱油效率。 二、氮气泡沫微观渗流阻力分析 泡沫在多孔介质中产生的渗流阻力本质上是泡沫在孔道中产生的毛细管效应附加阻力。根据气泡在多孔介质中的存在状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种情况。 (1)液体近壁边界层引起的附加阻力 由于固体表面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靠近固体表面的水层具有不同于自由水的性质,这一水层称为静水边界层。 考虑固体表面的微观结构和水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可以清楚地知道润湿实际上是水分子(偶极子)时固体表面的吸附形成的水化作用。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固体表面的不饱和键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极性,水分子受到固体表面的作用并在固体表面形成紧贴于表面的水层,即静水边界层。静水边界层中,水分子是有秩序排列的,它们与普通自由水分子的随机稀疏排列不同。最靠近固体表面的第一层水分子,受表面键能吸引最强,排列得最为整齐严密。随着键能和表面势能影响的减弱,离表面较远的各层水分子的排列秩序逐渐渴乱。表面键能作用不能达到的距离处,水分子已为普通水分子那样的无秩序状态。所以静水边界层实际是固体边界与普通水间的过渡区域。图2-1所示的静水边界层结构充分地表示出固体表面附近水分子的排列状况。

氮气泡沫驱体系的筛选与注入性能评价

氮气泡沫驱体系的筛选与注入性能评价 针对火山岩裂缝性油藏的特点,使用Waring Blender法评价了几种氮气泡沫体系起泡剂的起泡性能,优选出HZ-1是最适合该类型油藏的氮气泡沫起泡剂:该起泡剂的的耐盐性较好,在高矿化度下任可保持较高的起泡体积与较长的半析水期,最佳浓度为0.8%,最优气液比为2:1。驱油实验表明,现场应用选择注入量为0.6PV时效果最优。 标签:氮气泡沫体系;注入性能;驱油实验 引言 氮气泡沫是近些年来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三次采油新技术。氮气泡沫具有很高的视粘度,具有“堵大不堵小,堵水不堵油”的特性,可以有选择地封堵高渗层,大量注入的氮气还可以保持地层压力,减缓底水锥进,降低油井含水率。HST 油田是大型块状火山岩裂缝型油藏,储层具有裂缝性与孔隙性双重特征,非均质性强,受到储层裂缝发育与边底水影响。该油田2005年注水开发,注水波及情况不均。注水突破后形成无效注水通道循环,而常规堵水措施由于受高温高井深的影响,一直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开发这类油藏成为世界级技术难题。作者针对火山岩裂缝性油藏的非均质性,研究了浓度、温度、矿化度等因素对起泡剂性能的影响,优选出一种适合该类型油藏的氮气泡沫体系,优化注入参数,评价体系驱油能力,为现场应用提供依据[1-4]。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 起泡剂五种:PCS、HZ-1、ABS、PZ-2、DF-1。HST油田地层采出水、去离子水、稳定剂:分子量为2000万的聚丙烯酰胺(北京恒聚)。 1.2 实验仪器 Waring Blender搅拌器;电磁搅拌器;电子天平;秒表;恒温干燥箱。 1.3 实验方法 使用Waring Blender法评价氮气泡沫的性能,筛选出合适的体系。将起泡剂用地层水配制成相同浓度的溶液100mL,设定搅拌器转速6000r/min,搅拌2min 后读取泡沫体积,随后记录泡沫液中析出50mL液体所需的时间。改变起泡剂的浓度可以考察浓度对起泡性能的影响;改变溶剂的矿化度可以评价起泡剂的耐盐性;改变实验温度可以评价温度对起泡剂性能的影响,使用填充砂管实验研究起泡剂浓度、注入量与气液比对注入性能的影响。

空气泡沫驱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空气泡沫驱安全控制技术的研 究应用(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空气泡沫驱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新 编版) 摘要:由于空气气源丰富,成本低廉,注空气泡沫驱油逐步成为低渗透油田进一步挖掘剩余储量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2007年以来空气泡沫驱技术已在中原油田采油五厂成功应用4井次,目前仍在扩大试验之中。鉴于该技术对安全的特殊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试验探索,对空气压缩机、施工管线、注入井、生产井等存在的隐患进行了安全评估,并作出了有效管理控制,达到了消除安全隐患、高效施工的目的。通过现场试验,提出了下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应对办法。 主题词:空气泡沫驱压缩机注气管线爆炸极限安全控制 一、引言 2007年以来在中原油田采油五厂试验应用空气泡沫调驱4井次,

无论从工艺的适应性或增油效果都显示了该技术广泛的优越性,目前仍在扩大试验之中。 但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高压空气压缩机组,设备、管网、井筒都处在高温、高压、高氧、强腐蚀的环境下,安全问题将成为工艺成败的决定因素。 众所周知,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当空气与天然气混合时,形成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易发生爆炸,同时空气和泡沫密度小,注入压力高,因此对注入设备、地面管线及井筒的安全要求远大于常规的调驱施工。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现场探索,对空气压缩机、施工管线、注入井、生产井等存在的隐患进行了安全评估,编制了注空气现场试验安全控制预案,并作出了有效管理控制,达到了消除安全隐患、高效施工的目的。 二、空气泡沫驱安全控制技术应用 注空气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安全控制;采出气的爆炸极限研究和临界氧含量监测;注气管线安全控制;注入井井筒安全控制。

空气泡沫驱

空气泡沫驱理论: 泡沫流体应用于油田, 在国内外已有 4 0 多年的历史。最初的泡沫驱为了防止因注气的气体粘度过低而导致发生过早气窜的现象, 只是简单的加活性剂水溶液进行处理。但在实践中由于常规泡沫稳定性较差, 阻碍了它的推广应用。空气泡沫驱油技术是在常规泡沫驱和注空气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三次采油新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注空气时空气与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反应, 产生烟道气形成烟道气驱。空气泡沫驱技术除具有常规泡沫的驱油机理外, 还有空气驱时的低温氧化效果。 空气泡沫驱时, 原油在油藏温度下自发发生氧化反应消耗空气中氧气, 生成烟道气实现烟道气驱,利用泡沫降低气体流度, 提高波及系数, 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目的。 (1) 空气注入油藏以后, 氧气和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反应, 氧气被消耗, 生成碳的氧化物, 并且反应产生热量使油层温度有所升高, 促使原油粘度降低, 膨胀产生驱动效应。 (2) 对陡峭或倾斜油藏来说, 顶部注空气还可产生重力驱替作用; 在油藏温度下通过原油低温氧化把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 实现氮气驱或间接烟道气驱; 烟道气有85% 的N 2 , 15% 的CO 2 , 在注入压力下,易溶解于原油中, 发展为混相驱。 (3) 泡沫能够堵大不堵小, 堵水不堵油; 封堵高渗夹层, 泡沫与空气交替有效防止气窜, 达到调驱目的, 可较好驱扫残余油, 实现注水未波及驱油的效果, 提高原油驱替和波及效率。 (4) 泡沫能减低水和气的相对渗透率, 增加裂缝油藏及高渗夹层不均质油藏的水驱和气驱采收率,同时起泡剂本身是活性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能较大幅度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改善岩石表面润湿性, 提高注入剂洗油效率, 从而提高油藏产油量和采收率。 (5) 空气泡沫驱综合了注气、泡沫两种驱替作用, 充分发挥泡沫驱和空气驱两种技术的优点, 能更大幅度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

稠油氮气泡沫调驱效果分析——【油气田开发技术新进展】

稠油氮气泡沫调驱效果分析 1. 稠油基本概况 (1)稠油及分类标准①稠油:在油层条件下,粘度(不脱气)大于50mPa?s的原油或脱气粘度大于100mPa?s 的原油。常称的重油(Heavy Oil),沥青砂(Tar Sand,Bitumen)都属于稠油范围。②分类 2. 稠油热采开发方式 原油粘度(mPa?s):50~100:水驱。100~500:水驱、非混相、泡沫。500~10000: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10000~100000:SAGD。 3. 国内稠油生产发展趋势 (1)资源动用:扩大特稠油/超稠油储量的动用程度(2)提高稠油采收率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方式,且呈现热力复合(化学驱、气体、溶剂等)驱替方式。热力采油和蒸汽吞吐是稠油开采的主要途径。稠油油藏历经注蒸汽开采后的特征:(1)剩余油的流动性越来越差——稠油流体的非均相特征;(2)储层强非均质出现汽窜(负效应)——热连通逐渐加强汽窜造成热效率低,油气比低;(3)油层热效率越来越低——油层回采水率越来越低,后续注热效率低,加热范围小。薄油层的加热效率较低,直井开采效率低。 4. 稠油注蒸汽窜流状况: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均有汽窜现象。解决蒸汽吞吐汽窜方法:组合吞吐、调剖、改变受干扰井的工作制度或关井。当蒸汽吞吐转蒸汽驱后,一旦出现汽窜,只能依靠调流和调驱方式。汽窜程度、井底结构及稠油开发阶段的差异都将影响注蒸汽井调剖方法的选择。稠油油藏提采技术:(1)热力采油改善开发效果方法;(2)热力复合驱替技术;(3)复杂结构井型热力采油技术。 一、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调驱机理与适应性:泡沫驱机理(1)泡沫体系调剖→提高波及效率(2)表活剂洗油→提高洗油效率。泡沫发泡方式:(1)地面起泡方式(相对较 1

缓蚀剂的分类以及主要用途

缓蚀剂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缓蚀剂 英文名称:inhibitor;corrosion inhibitor 其他名称:防锈剂 定义1:在腐蚀体系中添加少量即可使金属腐蚀速率降低的物质。 应用学科:船舶工程(一级学科);船舶腐蚀与防护(二级学科) 定义2:一种当它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工程材料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质。 应用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水资源开发技术(三级学科) 定义3:在基体材料中添加少量即能减缓或抑制金属腐蚀的添加剂。 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表面工程(二级学科);防锈(三级学科)

缓蚀剂定义和分类 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材料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因此缓蚀剂也可以称为腐蚀抑制剂。它的用量很小(0.1%~1%),但效果显著。这种保护金属的方法称缓蚀剂保护。缓蚀剂用于中性介质(锅炉用水、循环冷却水)、酸性介质(除锅垢的盐酸,电镀前镀件除锈用的酸浸溶液)和气体介质(气相缓蚀剂)。 缓蚀剂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从不同的角度对缓蚀剂分类。 (1)根据产品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聚合物类缓蚀剂。 ①无机缓蚀剂无机缓蚀剂主要包括铬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钼酸盐、钨酸盐、聚磷酸盐、锌盐等。 ②有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主要包括膦酸(盐)、膦羧酸、琉基苯并噻唑、苯并三唑、磺化木质素等一些含氮氧化合物的杂环化合物。 ③聚合物类缓蚀剂聚合物类缓蚀剂只要包括聚乙烯类,POCA,聚天冬氨酸等一些低聚物的高分子化学物。 (2)根据缓蚀剂对电化学腐蚀的控制部位分类,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和混合型缓蚀剂。 ①阳极型缓蚀剂阳极型缓蚀剂多为无机强氧化剂,如铬酸盐、钼酸盐、钨酸盐、钒酸盐、亚硝酸盐、硼酸盐等。它们的作用是在金属表面阳极区与金属离子作用,生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氧化膜覆盖在阳极上形成保护膜。这样就抑制了金属向水中溶解。阳极反应被控制,阳极被钝化。硅酸盐也可归到此类,它也是通过抑制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来达到缓蚀目的的。 阳极型缓蚀剂要求有较高的浓度,以使全部阳极都被钝化,一旦剂量不足,将在未被钝化的部位造成点蚀。 ②阴极型缓蚀剂抑制电化学阴极反应的化学药剂,称为阴极型缓蚀剂。 锌的碳酸盐、磷酸盐和氢氧化物,钙的碳酸盐和磷酸盐为阴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能与

缓蚀剂技术全集

gi001.缓蚀剂技术全集---中国热门致富技术网 [200610112446]--用于封闭式循环水系统的缓蚀剂 一种专用于封闭式循环水系统的液体型缓蚀剂,并涉及它的应用和制备方法。本缓蚀剂含有下述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硼砂5.5-10%、苛性碱1.0-3.0%、硅酸盐3.5-4.2%、亚硝酸盐6.4-12.4%、2-巯基苯并噻唑0.1-1.0%,剩余为水。本缓蚀剂采用了多种抑制剂和有机增效剂,能够有效的防护黑色金属、铜及铜合金等有特殊的防护功能。利用本发明的缓蚀剂可以使系统的碳钢腐蚀速率从不加药时的2毫米/年降至小于0.02毫米/年。所述缓蚀剂不含贵金属和重金属,遇到偶然泄漏或排放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00710045915]--一种绿色环保型金属防腐蚀缓蚀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绿色环保型金属防腐蚀缓蚀剂,属防腐蚀化学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金属防腐蚀缓蚀剂,是由肌醇六磷酸酯PA和聚丙烯酸钠PAAS组成;将上述两种物质配制成混合溶液的总浓度为25~35mg/L;并且肌醇六磷酸酯PA和聚丙烯酸钠PAAS的浓度比,即PA∶PAAS=1.5~2.0∶1;构成一种含有肌醇六磷酸酯PA和聚丙烯酸钠PAAS的复配型金属防腐蚀缓蚀剂。本发明的PA与PAAS的复配溶液缓蚀剂具有良好的对金属的防腐蚀缓蚀作用,具有用量低、缓蚀阻垢能力强的突出优点;另外对环境无污染。 [200610047126]--一种尿嘧啶类碳钢酸洗缓蚀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缓蚀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用以防止碳钢及其制品在酸洗过程中不必要的腐蚀和酸液消耗的一种尿嘧啶类碳钢酸洗缓蚀剂及其应用。其缓蚀剂为尿嘧啶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组合,其应用是用加有缓蚀剂的清洗液浸没清洗碳钢。其中:清洗液为0.1mol/L-1mol/L浓度的酸洗液,每升酸液中加入 0.001g-2.0g缓蚀剂在室温时浸没0.5-4h。本发明缓蚀剂的成分是尿嘧啶类化合物,其为遗传物质核酸的组成部分,因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无毒无害。并且采用本发明的缓蚀剂清洗碳钢及其产品的表面,能防止在酸洗过程中基体金属的过度浸蚀和酸液的过度消耗,其用量低、效率高、持续作用能力强。 [200610086811]--酯类润滑油用缓蚀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酯类润滑油用缓蚀剂,属于苯并三唑衍生物,是为了解决酯类润滑油在使用环境下由于氧化作用产生游离酸、形成腐蚀性介质,而使金属铜腐蚀的问题。采用苯并三唑与一元不饱和酸的酯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含有苯并三唑结构的酯类缓蚀剂,其结构式如上。本发明主要用于酯类润滑油。 [200710117759]--水基携带非活性硝酸酸化缓蚀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基携带非活性硝酸酸化缓蚀剂,由固体组分和液体组分组成;其中,固体组分包括:硫脲20~40%、硫代硫酸盐8~25%、乌洛托品40~70%,碘化钾2~5%,十二烷基苯磺酸2~10%;液体组分为:苯胺50~80%和异丙醇20~50%组成;上述比例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能够实现目标地层温度在90℃左右时,腐蚀速率不超过10g/m2h,而缓蚀率在99%左右。 [200710039755]--一种用于不锈钢管凝汽器的低磷阻垢缓蚀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不锈钢管凝汽器的低磷阻垢缓蚀剂,其含有0.5~1mg/L的羟基亚乙基二膦酸。还含有0.5~2mg/L的水解聚马来酸酐和1~2mg/L的聚天冬氨酸,低磷阻垢缓蚀剂的总质量分数之和为3mg/L。不锈钢在本发明总浓度为3mg/L的低磷阻垢缓蚀剂存在下在浓缩不同倍率的冷却水中的极化曲线表明,随着浓缩倍率的增加直至浓缩到6倍,不锈钢都没有发生点蚀,过钝化电位一直保持在900mV以上,本发明对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其在50℃下进行静态阻垢实验证明阻垢率高达93%以上。 [200710039754]--一种用于不锈钢管凝汽器的绿色阻垢缓蚀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不锈钢管凝汽器的绿色阻垢缓蚀剂,其组成是:2~6mg/L的水解聚马来酸酐和2~6mg/L的聚天冬氨酸。所述绿色阻垢缓蚀剂中水解聚马来酸酐和聚天冬氨酸的总质量分数之和为8mg/L。不

浅谈中高渗油藏空气泡沫驱油机理

注空气泡沫驱油综合了空气驱与泡沫驱的优点,成本很低,安全可靠,它适用的油藏种类、深度、范围较为广泛,尤其适用于高含水、非均质严重、存在裂缝或大孔道的油藏,是相对较廉价、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三次采油方式之一。深入研究空气泡沫驱油机理,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空气泡沫驱油机理的认识,为空气泡沫驱矿场试验提供依据,对指导实际油田空气泡沫驱采油具有现实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注空气驱油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以来,提高采收率成为当今石油工业发展的热点。提高采收率项目,尤其是注空气驱油及其配套技术逐渐完善。1985年至今,美国对低渗轻质油油藏进行注空气二次和三次采油先导性试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技术成果,引起了广泛影响。 在国内,注空气驱油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庆油田、新疆油田和胜利油田对此项技术分别进行了实验性研究。2004年9月吐哈油田注空气可行性研究获得良好成果。由其突出的是胜利油田和中国石油大学合作立题,在室内进行了相关的机理研究试验和现场前期工作。 1.2华北油田现状分析 从华北油田开发现状看,注空气采油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华北油田油藏部分属于中低渗透油藏,如何提高 这些油藏的开发水平,开发新区块,探 索新的可替代资源提高采收率的研究 工作刻不容缓。华北油田部分老油区也 急需开展三次采油工作,以寻找继注水 开发打后期的提高采收率的接替技术。 所以注空气驱油技术是华北油田这种 双低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是目 前挖掘低渗透剩余油最廉价、最有发展 前景的三次采油方法之一。 2注空气提高采收率 2.1适用条件 国内外研究及实践证明,适合注空 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条件如下:①油藏 岩石中最好含有粘土矿物和金属,催化 氧化反应;②地层条件中垂向变化和地 层倾角,对重力驱油起到双驱作用;③ 注空气泡沫驱油技术适用于进入注水 开发后期的各类油藏;④油藏原油的相 对密度要小于0.9340。油层深度越深, 温度越高,实施条件越好。高温高压能 提高氧气的利用率和混相能力。 2.2原油的氧化反应 注空气不但具有一般注气的作用, 而且具有氧化产生的其他效果—— —低 温氧化和烟道气驱。空气注入轻质油藏 后,氧气和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反应,氧 气被消耗,生成碳的氧化物,并且反应 产生的热量使油层温度有所升高,促使 轻质组分蒸发。因此,直接起驱替作用 的并不是空气,而是在油层内生成的 CO、CO2、以及由N2和轻烃组分等组成 的烟道气。原油氧化反应主要分两大 类:一是加氧反应:烃+氧一加氧化产 物。这里的加氧产物包括有机酸、乙醛、 烷基过氧化氢等。因为加氧反应常在 350℃以下发生,所以常称为低温氧化反 应。二是裂解反应:烃+氧一二氧化碳+ 水。 2.3轻质油藏注空气驱油机理 轻质油藏注空气驱油机理是多方 面和复杂的,对不同的特定油藏来说驱 油的主要因素也各不相同。主要原因有 以下几点:空气由于氧化反应而使得注 入气以N2为主,反应形成烟道气,产生 一定的热量。 2.3.1氧化反应过程 轻质油藏注空气过程根据原油与 氧气发生低温氧化的不同反应阶段,可 以划分为3个区域,不同区域具有以下 不同的特征: (1)氧化反应前缘区。是一个较大 的氧化带,在这里氧气与原油发生反应而 被消耗,氧气的浓度从21%逐渐降至0。 (2)氧化反应后缘区。为注入井附 近油藏带,该区被注入空气所驱替,部 分原油被氧化,剩余油饱和度较低,并 且不再耗氧。 (3)氧气未波及区。是位于氧化带 前方的一个较宽的烟道气驱带,为烟道 气以及少量轻质油组分驱油的过程。 当空气注入油藏后,油藏中的原油 饱和度很快降低,原油受到驱替,生成 浅谈中高渗油藏空气泡沫驱油机理 李楠田敏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空气泡沫驱综合了空气驱油和泡沫驱油的双重优势,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提高采收率新方法,阐述了空气泡沫驱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注空气/空气泡沫提高采收率机理及其安全性,空气 泡沫驱可用于中高渗油藏的调驱或驱油,效果较好。指出对注空气泡沫提高采收率技术在相关油田的应 用与推广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空气泡沫;低温氧化;驱油机理;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TE357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0-05-28 应用技术 185 P I ONEERING WITH SCIENCE&TECHNOLOGY MONTHLY NO.82010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与实践

doi:10 3969/j issn 1006 6896 2010 07 011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与实践 由艳群 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 摘要:针对大庆油田老区注入水无效循 环问题,开展了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首 先进行氮气泡沫层内封堵机理研究,针对不 同渗透率储层,筛选了3套配方体系,讨论 了影响氮气泡沫质量的因素;并利用H QY -3型多功能物理模拟装置测定了氮气泡沫 调剖的各参数。非均质岩心实验表明,氮气 泡沫驱能提高油田采收率,在改善大庆油田 聚驱后油藏的开发效果方面效果明显。 关键词:泡沫;控制水窜;稳定性;阻 力因子 大庆油田老区已进入到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 注入水窜流严重。依靠化学深、浅调剖改善注水井 吸水剖面,提高采收率的效果逐年变差。为控制产 水,降低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油井产油量,开展了 注泡沫控制水窜技术研究[1-2]。泡沫不仅具有显著 的选择性封堵的特点,而且具有明显的提高驱油效 率的作用,能明显控制水窜。 1 泡沫剂体系及封堵机理 氮气泡沫驱替液主要由发泡剂、稳泡剂和水组 成,本文研制了3种氮气泡沫驱替液。从表1中可 以看出,氮气泡沫驱替液的表界面张力要比纯水低 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氮气泡沫驱替液含有大量的表 面活性剂分子[3]。根据Gibbs原理,系统总是趋向 较低表面能的状态,低表面张力可使泡沫系统能量 降低,有利于泡沫的稳定。 表1 泡沫驱替液的组成和性质 名称发泡剂 浓度/ % 稳泡剂 浓度/ m g L-1 发泡 体积/ mL 半衰期/ h 表面 张力/ m N m-1 界面 张力/ mN m-1 SW-10 33048028 625 30 27 SW-20 370047551 725 60 30 SW-30 5150047515925 70 32 泡沫剂注入地层后,在氮气驱替作用下形成泡沫,该泡沫体系能有效封堵高渗透层,迫使后续液体转向含油饱和度高的部位驱替原油,从而提高波及系数[4]。 泡沫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在含油饱和度高的油层部位,泡沫剂易溶于油,不起泡,也不堵塞孔隙孔道,能提高洗油效率。 2 物理模拟实验 评价泡沫在岩心中的封堵能力实验装置采用一维单管模型,实验时单管模型水平置于恒温箱内,单管模型长30cm,直径2 5cm。 (1)最佳气液比优选。气液比对氮气泡沫的质量影响明显,从气液比对封堵性能影响实验表明, 3种泡沫剂体系的最佳气液比都在11~21之间(见表2)。 表2 不同体系的最佳气液比优选 气液比 阻力因子 WT-1W T-2W T-3 实验条件1266 672 2109 6 11100 0123 4154 8 32100 8128 6151 3 2199 6123 2146 4 3172 886 189 6 T=45! P=1 0M Pa K=1 05 m2 V=4m L/min (2)注入方式确定。氮气泡沫调剖的注入方式有两种,一是气和泡沫剂交替注入,二是气和泡沫剂同时注入。室内实验表明,气液混注效果明显好于气液交替注入,在气液交替注入中,交替的频率越高,交替段塞越小,阻力因子越大,泡沫封堵效果越好(见表3)。 表3 注入方式筛选实验 注入方式 基础 压差/ M Pa 工作 压差/ M Pa 阻力 因子 实验条件气、液混注0 066 42107 气、液交 替注入 0 5PV液1PV气0 064 7579 16 1PV液2PV气 0 064 2270 33 气液比21,加 1M Pa回压,注入速 度2mL/min (3)注入速度确定。从不同注入速度产生的阻力因子看,在低注入速度下,随注入速度的增加,泡沫产生的阻力因子增大(见表4)。在现场应用时,为扩大油层纵向波及体积,应在低于地层破裂压力下,尽量提高注入速度。 表4 氮气泡沫调剖注入速度对封堵效果的影响注入速度/ mL min-1 基础压差/ M Pa 工作压差/ M Pa 阻力 因子 实验条件 0 50 02251 54668 7 1 00 026 2 2787 3 1 50 0295 2 90898 6 3 00 0403 9498 5 4 00 0424 18299 6 浓度:0 5% T=45! P=1 0M Pa 气液比=11 K=1 02 m2 21 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9卷第7期(2010 7)

缓蚀剂

酸化缓蚀剂的种类 添加于腐蚀介质中能明显降低金属腐蚀速度的物质称为缓蚀剂,它是目前油井酸化防腐蚀的主要手段,其费用占酸化总成本比例较大。 对高温深井采用高浓度酸施工或较长时间的酸化施工都可能对设备和管线产生严重的腐蚀。钢材经高浓度的酸液腐蚀后容易变脆,同时被酸溶蚀的金属铁成为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还会造成对地层的伤害。 酸液对金属铁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由于铁的标准电极电位较氢的标准电极电位负得多,H+会自动地在金属铁表面获取电子还原成H2逸出。这就构成了原电池,使铁不断地氧化成铁离子而进入溶液。制造油管的钢材含有杂质导致腐蚀更为加剧。其反应如下: 阳极反应(氧化):Fe→Fe2++2e- 阴极反应(还原):2H++2e-→H2↑ 总反应:Fe+2H+→Fe2++H2↑ 有氧存在时,部分铁以Fe3+的形式进入酸液中,并得以稳定。 按缓蚀机理,缓蚀剂可分为阳极型和阴极型。阳极型缓蚀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缓蚀剂与金属表面共用电子对,由此而建立的化学键能中止该区域金属的氧化反应。基于这个机理,缓蚀剂的极性基团的中心原子应具有孤对电子,如极性基因中含有O、S、N等原子。阴极型缓蚀剂主要通过静电引力作用,使其吸附在阴极区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酸液对金属的腐蚀。多数缓蚀剂同时兼有上述两种作用,通过控制电池的正负极反应达到缓蚀目的。还有一类有机缓蚀剂通过成膜作用,隔离或减少酸液与金属的接触面积而抑制腐蚀。作为良好的有机缓蚀剂应具有一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以达到吸附的稳定性和膜的强度。 鉴于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炼油催化剂的毒化,以往曾广泛采用的砷化合物缓蚀剂,如亚砷酸钠,三氯化砷等无机缓蚀剂,尽管它们在高温(260℃)下仍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而且价格低廉,目前已不再使用。 由于大多数缓蚀剂为强阳离子物质,使用不当会使油藏的润湿性改变,从而产生新的伤害。所以在足够的缓蚀性能条件下,不要过多使用。砂岩酸化时,应避免含有缓蚀剂的酸液进行重复酸化。 目前大量使用的是有机物缓蚀剂,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醛类 醛类缓蚀剂主要使用的是甲醛。由于醛类具有极性基团—CHO,其中心原子O有两对孤对电子,它与Fe的d电子轨道形成配位键而吸附在金属表面从而抑制了金属的腐蚀。 2含硫类活性剂 硫醇:R—SH,R:C12~C18 3含氧类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非极性基定向排列成了疏水膜保护层。膜的强度与碳链长度有关,膜厚而致密则屏蔽效应好,但随碳链增长,它在水中或酸中溶解性降低。 4磺酸盐活性剂 烷基磺酸钠:R—SO3Na R:C12~C18 烷基苯磺酸钠:R:C8~C14 5胺类 胺类化合物的氮原于有自由电子对,使其具有亲核性。例如烷基胺在盐酸中有如下反应: 烷基胺作缓蚀剂,R通常为C12~C18 6吡啶类缓蚀剂 吡啶类缓蚀剂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酸液缓蚀剂。我国各油田常用的7701、7623和7461-102都是吡啶类缓蚀剂。例如:7701缓蚀剂主要成分为氯化苄基吡啶,是由制药厂的吡啶釜渣在乙醇等试剂中与氯化苄反应制得。 如果用喹啉替换吡啶,就可得到类似的缓蚀剂氯化苄基喹啉季铵盐。 常用配方为:质量分数1.0%的770l+质量分数0.5%乌洛托品,可以在90~190℃温度下,质量分数为15%~28%的盐酸中使用。

缓蚀剂防腐及其在石油机械中的应用(1)

精品资料推荐 缓蚀剂防腐及其在石油机械中的应用 概述钢铁材料作为主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的各个领域,钢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同各种腐蚀性介质接触。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如设备、管道由于腐蚀穿孔造成的泄漏,不仅结构本身被破坏,还浪费了能源,污染了环境。 将少量物质加入腐蚀环境中,借助该物质在金属表面上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降低金属材料溶解速度的方法称为缓蚀剂防腐,所加物质即缓蚀剂。与其它防腐方法相比,采用 缓蚀剂防腐,由于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投资少,收效快,因而十分适用于石油、化工、机 械等部门,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防腐措施。 缓蚀剂防腐具有以下特点: (1) 缓蚀剂用量极少,浓度一般为几个ppm至2%,基本不改变介质体系,成本低; (2) 缓蚀效率高,可以节约大量钢材,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如酸洗时使用缓蚀剂可以 使损耗减少90%以上; (3) 使用缓蚀剂防腐,可以使一些先进的工艺流程得以实现; (4) 缓蚀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不同的腐蚀体系一般应选用不同的缓蚀剂配方, 甚至同 一体系,在温度、浓度、流速改变时,所用缓蚀剂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每一个具体的腐蚀体系应通过实验来确定适宜的缓蚀剂种类及浓度,不可生搬硬套; (5) 缓蚀剂可能随时间而消耗, 随介质而流动, 因此缓蚀剂的应用场所多限于循环和半 循环体系。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1. 吸附理论许多有机缓蚀剂属于表面活性物质,其分子由亲水疏油的极性基和亲油疏水 的非极性基组成。在介质中,极性基定向吸附排列在金属表面,从表面排除水分子和氢离子等 致腐离子,使之难于接近金属表面,从而起到缓蚀作用。 2. 成膜理论缓蚀剂能与金属或腐蚀介质的离子发生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不溶或难溶的 具有保 护作用的各种膜层,阻止腐蚀过程,起到了缓蚀作用。 3. 电极过程抑制理论缓蚀剂的加入抑制了金属在腐蚀介质中的电化学过程,减缓了电化 学腐蚀速度。缓 蚀剂的存在可能分别增大阴极极化或阳极极化,也可能同时增大阴极极化和阳极极化。 上述三种理论具有内在联系,即缓蚀剂与金属相互作用使金属表面状态发生变化, 阻止或减缓腐蚀过程。 缓蚀剂的协同效应

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研究生作业 摘要:分析空气泡沫在油藏孔隙尺度上的渗流特性和驱油过程。观察分析了空气泡沫的生成、运移、破灭及再生过程以及微观尺度上的驱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泡沫综合了注气、活性水、泡沫三种驱替作用,具有堵塞大孔隙而不堵小空隙、封堵水而不堵油的特点。泡沫可以较好地驱扫残余油,封堵高渗夹层,泡沫与空气交替有效防止气窜,达到调驱的目的。泡沫驱油的微观机理主要体现在不仅扩大了微观波及体积而且提高了微观采油效率。 注空气驱油技术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注空气驱油气体来源 广,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气源丰富,成本廉价,氧化反应产生的热效应也可增加采收率,但对我国大多非均质薄层、无倾角的水平地层来说,由于气窜和粘性指进,单纯注空气的驱油效率受到限制,并导致氧气窜到油井引起一些安全隐患。禾I」用泡沫能降低水和气的相对渗透率,增加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可大幅度提高油藏采收率,但是泡沫驱中泡沫稳定性严重影响了泡沫驱的发展,其影响范围为井筒周围不超过100米的范围,而且泡沫中表面活性剂易被大量吸附在岩石表面,增加了泡沫的作业成本。因此,注空气泡沫能充分发挥泡沫和空气驱两种技术的优点,用泡沫作为调剖剂,空气作为驱油剂,既能大规模注入提高地层压力,又能有效避免水窜和气窜问题,从而提高单井产油量、驱油效率以及采收率,成本很低,安全可靠,具有较强实际应用价值,是非均质强、高含水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最具发展前景的三次采油方式之一。 1空气泡沫驱技术的起源 泡沫流体应用于油田,在国内外已有40多年的历史。最初的泡沫驱为了防止因注气的气体粘度过低而导致发生过早气窜的现象,只是简单的加活性剂水溶液进行处理。但在实践中由于常规泡沫稳定性较差,阻碍了它的推广应用。空气

氮气泡沫注入调节装置使用技术要求

氮气泡沫注入调节装置使用技术要求

目录 1、总则 (3) 2、卖方的责任 (3) 3、标准与规范 (4) 4、使用条件 (5) 5、设计与制造 (5) 6、检验 (13) 7、技术文件及交付进度 (13) 8、供货范围 (14) 9、供货期 (14) 10、质量保证 (14) 11、附图 (15)

1、总则 1.1本技术要求仅限于氮气泡沫注入调节装置的技术要求,内容包括调节装置的设计、选材、制造、检查和试验的基本要求,本要求与相关法规、标准、数据表、图纸等之间的任何矛盾应在工程实施阶段由卖方负责澄清。 1.2本规定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并未充分引述相关规范和标准的条文,故在具体工程实施阶段,应要求卖方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国家最新标准、规范提供优质产品。 1.3本规定所列标准、规范如与卖方所执行的不一致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且卖方应充分描述本技术规定与相关法规的不同点。 1.4卖方应提供买方要求的全部资料和数据,不应用假设条件及未经试验的数据来掩盖产品参数的缺陷。 1.5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进行制造、检验、试验、包装运输、安装和运行。 1.6为确保调节装置正确的安装、操作及维修,卖方应提供所有必需的设备、工具和附件及其清单,即使这些设备和工具在相关资料中没有列出。 1.7调节装置应是经过检验合格的并经过运行实践的、性能优良、技术先进、价格合理的成熟的产品,而不应是试制品或不成熟的产品。 1.8本技术要求为本项目氮气泡沫注入调节装置的设计、生产、检验、测试以及供货方面的基本原则和最低要求。 1.9本技术要求经供需双方确认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0本技术要求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友好协商确定。 2、卖方的责任 1.11本技术要求与相关法规、标准、数据表、图纸等之间的任何矛盾应由卖方负责澄清。 1.12无论买方提供的技术文件是否有误,均不能免除卖方的责任,由技术文件错误引起的纠纷,由卖方承担责任。

缓蚀剂的应用

1.8缓蚀剂的实际应用 1.在酸性环境中的应用 生活生产当中金属材料及设备与酸类物质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为了清洗掉在钢铁表面上的铁鳞和铁锈,需要对该材料进行酸浸酸洗;又如在工业设备上的铁锈铁垢也需要通过酸洗的方法来进行对设备清洗;而在油井中处于对出油速度的考虑或者说是为了提高出油率,要不断向地下油层内加入酸从而来溶解岩层厚度;此外,酸的一些贮运工具等。在这些情况下,为了保护设备,延长工程材料的使用寿命,经常都需要采用酸性介质的缓蚀剂来保护与酸性介质接触的或处于酸性环境中金属材料。大体来说,酸性介质的缓蚀剂可以分为两大类: (1)无机缓蚀剂如Sb3r、AS3+、Sn2+、Bi3+、Fe3+、Fe2+、Cu、Br-2+和I-等。 (2)有机缓蚀剂据文献报道,已研制成功并得到实际运用的有机缓蚀剂作为酸性介质缓蚀剂的炔醇、有醛、有机酸等其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由于氮含有多对电子,所以有胺、吡啶、喹啉、吡咯烷、苯胺、嘧啶、哌啶、硬脂酰胺等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含硫的有机化合物;含磷的有机化合物等。很多酸性体系缓蚀剂一般都采用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多组分化学复合物。 2.在水系统中的应用 有文献报道,已经有多种缓蚀剂成功研制运用于来保护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采暖设备与管道、饮用水系统、水冷却器等。 所谓水质稳定技术是指通过添加具有缓蚀、消垢和杀菌灭藻作用的各种化学药剂来控制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腐蚀、结垢和生物繁殖,从而使得设备安全运转得以保证的技术。 在水质处理中常用的高效缓蚀剂有:聚磷酸盐、有机磷酸盐、锌盐、硅酸盐、重铬酸盐和铬酸盐等。 3.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中的应用 由于在原油、天然气内含有H 2S、CO 2 有机酸等会给采油采气的管道和设备造 成比较轻微的腐蚀,日积月累,时间长了,由于硫化氢中氢的长期存在造成金属设备的穿孔或着形成层状会慢慢剥落,甚至更危险情况有可能造成应力腐蚀破裂和氢损伤。其中在石油天然气开采方面,抗硫化氢气体的缓蚀剂是吸引科学家们关注和研究最多的一类缓蚀剂,已有许多缓蚀剂成功研制并商品化,具体来说有咪唑啉、兰4-A、1014、粗喹啉、氧化松香胺等。 4.在炼油工业中的应用 与石油天然气开采情况类似,由于原油中含有多种无机盐、硫化物、环烷酸等物质组成,显然会对炼油厂中的常压、减压设备、管线和油罐等造成比较严重腐蚀,所以通常情况下也需要用缓蚀剂对设备进行有效的保护,比如已经广泛被采用尼凡丁-18、4502Nacol 65 AC等有效缓蚀剂。 5.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任何缓蚀剂的自身保护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在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多,但也有一些已经应用成功的实例。 (1)熬碱锅的防护由于烧碱溶液是在铸铁制的熬碱锅中通过蒸发而获取碱,所以毋庸多异,会给熬碱锅造成比较严重腐蚀。在这种情况下也经常用缓蚀剂来保护锅炉,比如以硝酸钠为缓蚀剂应用为例,不单可以起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效果和作用,而且会减少碱中Fe3+的含量从而使制碱的质量得到改善和有效提高。 (2)碳化塔的防护在碳酸氢铵厂中时常采用硫化钠溶液预膜的方法来减缓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1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种,即电化学机理和物理化学机理[1]。电化学机理是以金属表面发生的电化学过程为基础,解释缓蚀剂的作用。而物理化学机理是以金属表面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为依据,说明缓蚀剂的作用。这两种机理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但它们并不矛盾,而且还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 1.1缓蚀剂的电化学机理 金属的腐蚀大多是金属表面发生原电池反应的结果,这也是造成浸蚀腐蚀最主要的因素,原电池反应包括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1]。如果缓蚀剂可以抑制阳极、阴极反应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原电池反应将减缓,金属的腐蚀速度就会减慢。把能够抑制阳极反应的缓蚀剂称为阳极抑制型缓蚀剂;能够抑制阴极反应的缓蚀剂称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而既能抑制阳极反应又能抑制阴极反应的缓蚀剂称为混合型缓蚀剂。 重铬酸钾、铬酸钾、亚硝酸钠、硝酸钠、高锰酸钾、磷酸盐、硅酸盐、硼酸盐、碳酸盐、苯甲酸盐、肉桂酸盐等都属于阳极型缓蚀剂。阳极型缓蚀剂对阳极过程的影响是:(1)在金属表面生成薄的氧化膜,把金属和腐蚀介质隔离开来;(2)因特性吸附抑制金属离子化过程;(3)使金属电极电位达到钝化电位[2]。 阴极型缓蚀剂主要通过以下作用实现缓蚀:(1)提高阴极反应的过电位.有时阴离子缓蚀剂通过提高氢离子放电的过电位抑制氢离子放电反应,例如,Na2C03、三乙醇胺等碱性缓蚀剂都可以中和水中的酸性物质,降低氢离子浓度,提高析氢过电位,使氢离子在金属表面的还原受阻,减缓腐蚀;(2)在金属表面形成化合物膜,如有机缓蚀剂中的低分子有机胺及其衍生物,都可以在金属表面阴极区形成多分子层,使去极化剂难以达到金属表面而减缓腐蚀;(3)吸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腐蚀反应中阴极反应物的浓度,从而减缓金属的腐蚀。 混合型缓蚀剂对腐蚀电化学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与阳极反应产物反应生成不溶物,这些不溶物紧密地沉积在金属表面起到缓蚀的作用,磷酸盐如Na3P04、Na2HP04对铁、镁、铝等的缓蚀就属于这一类型;(2)形成胶体物质,能够形成复杂胶体体系的化合物可作为有效的缓蚀剂,例如Na2Si03等;(3)在金属表面吸附,形成吸附膜达到缓蚀的目的,明胶、阿拉伯树胶等可以在铝表面吸附,吡啶及有机胺类可以在镁及镁合金表面吸附,故都可以起到缓蚀的作用[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