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洲欧洲自然地理概况教学提纲

亚洲欧洲自然地理概况教学提纲

亚洲欧洲自然地理概况教学提纲
亚洲欧洲自然地理概况教学提纲

亚洲欧洲自然地理概

亚洲自然地理概况

一、位置和范围

探究1、“位置”的知识体系怎样?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指半球位

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

相邻位置等等。常用词是“本区位于”

探究2、一个地区的“范围”怎样描述?

常用词是:“本区包括”

1、位置

⑴相邻位置及界线

亚洲与欧洲:

亚洲与非洲:

亚洲与北美洲:

亚洲与大洋洲:

⑵经纬度位置

纬度:10°S~80°N 赤道与北极圈双双穿过,地跨寒、温、热三带。经度:26°E~169°W 东西跨经度很大,达165°。

⑶半球位置

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⑷海陆位置

直接濒临三大洋

北--北冰洋

南--印度洋

东--太平洋

西--地中海、黑海(大西洋属海)

2、范围、半岛、岛屿和面积

⑴范围包括亚欧大陆的东部及东面和东南面的

(千岛群岛、库页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马来群岛等)许多岛屿。

⑵东部岛弧链,板块碰撞形成。

⑶南部三大半岛,分属三大板块。

中南半岛--欧亚板块

印度半岛--印度洋板块

阿拉伯半岛--小板块

⑷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0%。为世界第一大洲。

二、地形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平均海拔约1000米;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及沿海。

4、地势起伏极端;最高:珠峰/最低:死海

5、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最大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太平洋沿岸与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多地震。

探究:亚洲的地形对气候、河流有何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①使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②相对高度大的山地形成垂直变化显著的山地气候;

③海拔高峻的山地、高原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对河流的影响:

①高大的高原、山地多形成大河源头;

②受地势影响许多大河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四、河湖

1、河流众多,源远流长

2、地形起伏大,河流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3、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分流

北流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东流入太平洋: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

南流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萨尔温江

西部内流河:伏尔加河

4. 独具特色的湖泊

世界最大---里海世界最深---贝加尔湖半咸半淡---巴尔喀什湖陆地最低---死海

五、气候特征及成因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寒带极地(苔原)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⑴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①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河平原

②地中海气候地中海与黑海沿岸

③极地苔原气候北部沿海、北冰洋岛屿

④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⑤温带季风气候我国秦—淮以北,朝鲜半岛与日本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

⑥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⑦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秦—淮以南,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南部

⑧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中部和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大陆北部

⑨高原山地气候中部高原山地(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探究1: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热带草原气候相应纬度为热带季风气候所替代(气候特征相似,成因不同)

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位于大陆西岸

极地冰原气候无酷寒环境←高纬为海岛

探究2: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

⑵成因

地跨寒、温、热三带;距海远近差异很大;地形复杂多样。

2、季风性和大陆性显著

⑴季风气候显著(与其它洲相比)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广;三类季风齐全;风向、降水季节变化显著。

探究:亚洲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原因是什么?

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明显

⑵大陆性强

地域辽阔,广大地区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3、西北太平洋和孟加拉湾多台风(飓风)影响

小结:

1、亚洲的地形特征

⑴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⑵平均海拔约1000米;

⑶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及沿海。

2、亚洲的气候特征

⑴气候复杂多样;⑵季风气候显著。

3、亚洲的河流特征

⑴河流众多,源远流长

⑵地形起伏大,河流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⑶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分流

四、河、湖特征

1、河流众多,源远流长

2、地形起伏大,河流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3、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分流

⑴北流注入北冰洋:

⑵东流注入太平洋:

⑶南流注入印度洋:

⑷西部内流河:

(4、湖泊很有特色)

里海—世界最大(37万km2)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1620m)

巴尔喀什湖—半咸半淡

死海—陆地最低(-400m)

欧洲西部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

(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经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40oN-60oN,10oW-30oE

(3)相邻位置及界线: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

(4)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5)地形位置:像是亚欧大陆伸向大西洋的一个大半岛探究:欧洲的大陆轮廓有何特征?

海岸线曲折,多内海、海峡、半岛和岛屿

2、范围

1)轮廓特征

海岸线曲折,多内海、海峡、半岛和岛屿

2)重要水域

⑴北海

海运的重要水域、世界著名渔场、

重要的石油产区

⑵波罗的海

(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域)

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降水较多;

江河汇入淡水多; 海域封闭.

探究: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红海。副高控制、气温高、蒸发强;降水少;

几乎无江河淡水汇入;海域封闭

⑶英吉利海峡

①北海、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的咽喉

②波涛汹涌,多强风大雾

受西风和洋流影响

西宽东窄,呈喇叭型

③多佛尔(英吉利)海底隧道

3、重要半岛与岛屿

⑴南欧三大半岛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⑵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

二、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冰川地貌广布

1、地形以平原为主。

主要分布在中部,自西向东依次为西欧

平原、中欧(波德平原)和东欧平原

2、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0米。

3、山脉主要分布在南、北。

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4、冰川地貌广布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两侧的冰川湖(侵蚀、沉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幽深曲折的峡湾(侵蚀)

平原地区的冰碛丘陵(沉积)——波德平原

阿尔卑斯山地区的角峰、U形谷(侵蚀)——现代冰川

5、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喀斯特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冰碛湖

日内瓦湖

冰碛湖指冰川消退时,冰碛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碛物阻塞河床、冰川谷潴水而成的湖泊。其形状多种多样,多分布在大陆冰川作用地区,也出现在遭受冰川作用过的山地。如中国西藏的帕桑错、布托青错、新疆的喀拉斯湖、腾格达峰北坡的天池、阿尔卑斯山的日内瓦湖等。

千湖之国——芬兰

封冻的冰层缓慢的运动对地面产生巨大的力量,因地面的硬度不同,会使地面变得凸凹不平。此外,巨大冰层本身沉重的压力,还会使地面下陷,冰层越厚,地面下陷就越深,所以冰川是形成湖泊的主要原因。

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峡湾——冰川在海岸刨蚀而形成

西欧平原波状起伏也是冰川作用

角峰——冰川在山地刨蚀而成

角峰指金字塔形尖峰,山坡呈凹形陡坡,顶峰突出成尖角。由冰斗不断扩大和后退,使山坡受到显著刻蚀,两个相邻冰斗间残留的岭脊,便成为尖锐的刃脊。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冰斗所夹峙的残留山峰,便成了角峰。如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和欧洲的勃朗峰都是角峰。

三、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1、气候特征

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气温日、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2、成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

(1)纬度

(2)地形

(平原、极少南北走向山脉----水汽深入内部)(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3)洋流

(4)海岸线曲折(海域深入内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欧洲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自西向东离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

四、航运发达的内河水网

1、内河航运发达

⑴自然原因:

地形平坦,水流平缓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河网稠密

冬季较温和,通航时间长

⑵人文原因:

城市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

2、主要河流简介

⑴多瑙河

德国西南部

黑海

干流经10国,注入黑海

⑵莱茵河

源于阿尔卑斯山,经瑞士、法、德(主体)、荷兰

北海

航运繁忙,治理很好

⑶伏尔加河

世界最长内流河(注入里海),欧洲最长河流,春汛明显,主要为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

基尔运河(北海---波罗的海)

运河:

多瑙河莱茵河运河

五、资源

北海(渔业、油气)

冰岛(地热)

英国(煤炭、铁矿石)

德国(煤炭、钾盐)

六.欧洲西部的经济

(一)经济概况

(1)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大洲,大多为发达国家;

(2)工农业和外贸均占世界重要地位。工农业产值约占世界三分之一、本区对外贸易很发达,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二分之一。

(3)工业中心多、工业区密集。

(二)农业生产

温和湿润,牧场辽阔:畜牧业,如荷兰、丹麦等;

北海渔场——渔业发达,如挪威;

南部光热充足——种植业和园艺业,如法国

(二)农业生产

1.分析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日照较少,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因此乳畜业发达。

在英国,畜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产值的70%以上。

荷兰、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的乳肉畜牧业大国。其中丹麦的乳畜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30%以上。

2.分析地中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适宜油橄揽、柑橘、柠檬、无花果和葡萄等果树的栽培,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

八、农业

乳畜业(畜牧业、养奶牛)发达,多分布沿海和大城市周围

原因(区位优势)

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

市场需求量大

交通便利

技术发达,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

2. 商品谷物农业(种植业)----冬小麦

法国是欧洲重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巴黎盆地

3. 地中海式农业(园艺业),分布地中海沿岸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型农业

绵羊、山羊和猪

小麦、大麦、油橄榄、柑橘、柠檬、

无花果、葡萄、花卉等

气候特征对水果种植有什么有利影响?

地中海气候对水果种植有何有利影响?

冬季温和多雨,利于果树安全越冬,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九、高度发展的二、三产业

1、工业发达,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兴工业发达(电子信息、宇航、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

2、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达;

英国中部区

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略成“十”字型。

德国鲁尔区

法国巴黎盆地

德国南部高新工业

意大利北部、中部轻工业区

(三)旅游业发达

七、增长缓慢的人口

白色人种

人口稠密

城市人口比重高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人口老龄化严重

欧洲自然地理概述

第五章欧洲西部 第一节欧洲西部自然地理概述 一、欧洲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面积1 016×104km2,是世界第六大洲。 欧洲的经纬度位置。以欧洲大陆而言,大部分地区都位于36°~71°08′N, 66°10′E~9°34′W之间。 欧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位于寒带的面积也不大,这样的纬度位置成为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的基础。 欧洲的海陆位置和洲际位置。欧洲大陆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同亚洲分界,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有白海、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比斯开湾、地中海等边缘海包围。欧洲地处大陆西岸,三面为海洋环抱,形似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大半岛,使大西洋和西风环流对欧洲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大陆轮廓及地形特征 水平轮廓破碎、大陆东宽西窄、多半岛、岛屿和内海、边缘海是欧洲自然地理的一大特点。 欧洲的地形特征是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突出。 (三)气候特征 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气候,海洋性显著、温带海洋

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典型是其主要特征。 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区包括; (1)极地冰原气候区。 (2)极地长寒气候区。 (3)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 (4)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5)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6)亚热带夏干气候区。 (7)高山气候区。 (四)河流与湖泊 1、河流 欧洲河流众多、水量比较充分,多国际性大河。欧洲具有河流多、河网密、水量丰富、分水岭不高、通航里程长等特征。长度在1 000km 以上的河流有伏尔加河、多瑙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顿河、伯朝拉河、莱茵河、北德维纳河、易北河、卢瓦尔河、维斯瓦河等。其中,经济意义最大的是莱茵河、多瑙河和伏尔加河。 2、湖泊 欧洲大小湖泊广布,但以北欧和阿尔卑斯地区分布比较集中,由于欧洲湖泊的形成主要与第四纪冰川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湖泊比较集中分布在第四大陆冰川中心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附近的北欧地区和山地冰川中心阿尔卑斯山区。 二、区域性人地关系基本问题

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东欧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范围: 东欧位于欧洲东部,西濒波罗的海,北濒巴伦支海,南濒黑海、里海为界。包括:东欧平原区、乌拉尔山区、克里木半岛 二、地形: 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 乌拉尔山脉,东欧平原。 三、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为主,东欧平原中南部;东欧平原北部为苔原气候;东欧平原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黑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四、水文: 特征:河网稠密,数量多,流程长。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伯朝拉河。 湖泊多为冰川湖,拉多加湖是欧洲第一大湖。 五、植被、土壤 大部为亚寒带针叶林一一漂灰土 六、资源: 矿产资源:铁矿资源:库尔斯克(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异常区) 石油资源:伏尔加一乌拉尔油田 煤炭资源:伯朝拉煤田、莫斯科煤田、顿涅茨克油田 有色金属:乌拉尔山区、

西欧的自然地理特征 范围: 位于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法兰西和荷比低地; 地形: 以平原为主。主要地形单元:西欧平原,巴黎盆地,奔宁山脉、中央高原、 洛林高原、阿登高原、伦敦盆地。 不列颠群岛(西北高东南低),法兰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特征: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有雨,冬雨较多;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多云雾天气,湿度大;在法国临近地中海的地区有一小部分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植被: 植被类型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山毛榉、橡树等为代表性树种。地中海沿海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河流: 河网密布,运河航运发达。河流补给类型为降水。主要河流有卢瓦尔河、加龙河、塞纳河、罗纳河、泰晤士河、黑文河。 资源: 煤:奔宁山脉,里尔煤矿区,比利时阿登高原 油田:北海 铁矿:洛林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地理教案)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地理教案)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海岸线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影响欧洲西部重要的地理事物教学难点欧洲西部与西欧的区别冰川作用对海岸线地形湖泊的影响教具自然环境教学课件(导入)大家能否说出一些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位于哪个大洲?(课件展示)欧洲西部的范围及划分(引导学生明确西欧和欧洲西部的区别)(讲解)欧洲西部是指不包括原苏联的欧洲部分的地区,按地理位置又可分为:北欧南欧西欧中欧西部分。 (课件展示)欧洲西部的位置(提问)本地区北南西三面都面临哪些海洋?(讲解)本区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濒地中海,从形状上看好像亚欧大陆向大西洋突出的一个大半岛。 (提问)从纬度位置看,本地区绝大部分处于哪两条纬线之间?这样的纬度位置对它的气候有什么影响?(讲解)本地区大部分处于~之间,位于北温带,并决定了在气压带和风带中的位置―西风带,这对欧洲西部的气候产生重大的影响。 (课件展示)欧洲西部主要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及景观图片(引导学生依次确认欧洲西部的半岛岛屿内海和海,利用景观图片帮助记忆名称和分布)(课件展示)欧洲西部轮廓与非洲轮廓对比图(提问)对比两个地区的海岸线有何不同?(讲解)非洲海岸线比较平直,而欧洲海岸线十分曲折,沿海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对外贸易。

其中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联系了地中海和大西洋,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课件展示)直布罗陀海峡(承转)(课件展示)欧洲西部的地形(提问)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以何为主?平原有哪些,分界线在哪里?平原的特点,读出海拔,看平坦的状况本地区还有那种地形分布较广?主要的山脉都有哪些?分布在哪里?(总结)整个欧洲的海拔都很低,是世界最低的大洲。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北海沿岸和波罗的海沿岸,主要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以莱茵河为界。 地形向大西洋开放,适合海风吹入。 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的阿尔卑斯山系。 (课件展示)阿尔卑斯山脉及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景观图(提问)欧洲西部的山脉两侧都分布有湖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海岸还非常弯曲,多峡湾,那么这种地理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讲解)欧洲西部现在的地形分布及特征,主要是长期以来内力作用的结果,但外力作用也对本区的地形有明显的影响。 例如,西欧和中欧的平原地区有低缓的波状丘陵,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众多,半岛西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南欧年轻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着湖泊等等,这些都是受到冰川作用的影响。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板书设计第十四章欧洲西部第一节自然环境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知识总结

西欧 自然环境特征 一:位置范围 1.位置:纬度位置:北温带为主,35oN-60oN,10oW-20oE 海陆位置:北接北冰洋,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 3、轮廓特点:曲折的海岸线 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着名的海湾 二:地形: 1:特征: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深受冰川影响 2:分布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3:冰川地貌: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千湖之国”芬兰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众多半岛西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 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 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 三:气候:海洋性特征显着 1:特征:海洋性特征显着 2: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3:温带海洋性气候显着:成因 四:河湖 1:特征: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2:主要河流: 莱茵河发源在瑞士,流经德国鲁尔区,注入北海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注入黑海。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基尔运河: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 3:欧洲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自然原因:该地区河流径流量丰富、水流平稳汛期不明显、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经济因素:主要河流流经国际较多,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各河流之间有众多的人工运河连接,形成了完善的内河运输网,提高了河流的航运价值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温州翔宇高中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导学案主备人:朱志刚审核人:罗瑛编号:DL05 2015.2.6 学科班级小组学号姓名教师评价 课题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课时 1 教学目标[A类]: 1.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2.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并能分析其相互关系。[B类]: 阐述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会认识大洲的一般方法。 预习作业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____(东西半球)、____半球(南北半球) 2、纬度位置:方法是先读最南最北的纬度,看有那些特殊的纬线穿过,然后概括出纬度位置特点,通常表述为位于XX带(五带)。 3、海陆位置:方法是了解区域所处的大陆或洲、地区,按方位认识周围的大洲和海洋。 在上图中画出亚洲与相邻大洲的分界线 (1)大陆:亚洲位于____大陆的____部。 (2)大洲:亚洲西北连D____洲,西南是E____洲,东北是F____洲,南望G____洲 (3)洲界:亚欧分界线是H______山脉,I______河,J______海,K____山脉,L______海,______海峡。

预习作业亚非分界线是M______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是N______海峡 (4)海洋:亚洲北临A______洋,南临B______洋,东临C_____洋 二、亚洲与河流 1.读上图和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原:(1)_____高原,(3)_____高原,(4)_____高原 山脉:(7)_____山脉 平原:(11)______平原,(12)____平原,(14)____平原 小结:亚洲地形三大特点:①地形以_____、___为主;②地表起伏_____、_______, ③地势______、_______。 2.在上图中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的位置、流程及流向。 河流流向、注入大洋 东 亚 长江 黄河 黑龙江 南 亚 印度河 恒河 北 亚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小结:亚洲水系两大特点: ①是大河多发源于________,顺地势呈____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②是______面积广大。 3.亚洲的湖泊: 世界最深的湖泊――;世界海拔最低的湖泊―― 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在图中找出该湖的咸淡水分布)

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东欧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东欧位于欧洲东部,西濒波罗的海,北濒巴伦支海,南濒黑海、里海为界。包括:东欧平原区、乌拉尔山区、克里木半岛 二、地形: 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 乌拉尔山脉,东欧平原。 三、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为主,东欧平原中南部;东欧平原北部为苔原气候;东欧平原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黑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四、水文: 特征:河网稠密,数量多,流程长。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伯朝拉河。 湖泊多为冰川湖,拉多加湖是欧洲第一大湖。 五、植被、土壤 大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漂灰土 六、资源: 矿产资源:铁矿资源:库尔斯克(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异常区) 石油资源:伏尔加—乌拉尔油田 煤炭资源:伯朝拉煤田、莫斯科煤田、顿涅茨克油田 有色金属:乌拉尔山区、 西欧的自然地理特征 范围: 位于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法兰西和荷比低地; 地形: 以平原为主。主要地形单元:西欧平原,巴黎盆地,奔宁山脉、中央高原、洛林高原、阿登高原、伦敦盆地。 不列颠群岛(西北高东南低),法兰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特征: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有雨,冬雨较多;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多云雾天气,湿度大;在法国临近地中海的地区有一小部分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植被: 植被类型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山毛榉、橡树等为代表性树种。地中海沿海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河流: 河网密布,运河航运发达。河流补给类型为降水。主要河流有卢瓦尔河、加龙河、塞纳河、罗纳河、泰晤士河、黑文河。 资源: 煤:奔宁山脉,里尔煤矿区,比利时阿登高原 油田:北海 铁矿:洛林 铝土矿和铀矿:中央高原 水能:水能资源丰富。 南欧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范围 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以及附近岛屿等。 地形地势 地形比较复杂,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该地区属于新生代的褶皱山地,主要山地有:阿尔卑斯山脉、迪那拉山脉、喀尔巴阡山、亚平宁山脉,平原有:多瑙河中下游平原、波河平原。 气候 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亚平宁半岛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伊比利亚半岛内部是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阿尔卑斯山区是高山气候。 水文 南欧多半岛,河流较短小,主要河流有波河,大部分地区都是降水补给为主,

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东欧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东欧位于欧洲东部,西濒波罗的海,北濒巴伦支海,南濒黑海、里海为界。包括:东欧平原区、乌拉尔山区、克里木半岛 二、地形: 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 乌拉尔山脉,东欧平原。 三、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为主,东欧平原中南部;东欧平原北部为苔原气候;东欧平原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黑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四、水文: 特征:河网稠密,数量多,流程长。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伯朝拉河。 湖泊多为冰川湖,拉多加湖是欧洲第一大湖。 五、植被、土壤 大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漂灰土 六、资源: 矿产资源:铁矿资源:库尔斯克(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异常区) 石油资源:伏尔加—乌拉尔油田 煤炭资源:伯朝拉煤田、莫斯科煤田、顿涅茨克油田 有色金属:乌拉尔山区、 西欧的自然地理特征 范围: 位于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法兰西和荷比低地; 地形: 以平原为主。主要地形单元:西欧平原,巴黎盆地,奔宁山脉、中央高原、洛林高原、阿登高原、伦敦盆地。 不列颠群岛(西北高东南低),法兰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特征: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有雨,冬雨较多;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多云雾天气,湿度大;在法国临近地中海的地区有一小部分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植被: 植被类型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山毛榉、橡树等为代表性树种。地中海沿海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河流:

河网密布,运河航运发达。河流补给类型为降水。主要河流有卢瓦尔河、加龙河、塞纳河、罗纳河、泰晤士河、黑文河。 资源: 煤:奔宁山脉,里尔煤矿区,比利时阿登高原 油田:北海 铁矿:洛林 铝土矿和铀矿:中央高原 水能:水能资源丰富。 南欧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范围 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以及附近岛屿等。 地形地势 地形比较复杂,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该地区属于新生代的褶皱山地,主要山地有:阿尔卑斯山脉、迪那拉山脉、喀尔巴阡山、亚平宁山脉,平原有:多瑙河中下游平原、波河平原。 气候 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亚平宁半岛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伊比利亚半岛内部是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阿尔卑斯山区是高山气候。 水文 南欧多半岛,河流较短小,主要河流有波河,大部分地区都是降水补给为主,而且大多都是冬汛。湖泊在南欧较少。 植被 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性树种油橄榄等。 资源 自然资源较少,分布不均,水能资源丰富。 中欧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范围: 位于欧洲中部。主要包括波德平原、中部块状山地、阿尔卑斯山地、喀尔巴阡山和多瑙河中下游平原。

欧洲西部教案(自然地理特征)

陕西延安中学教案 【课题】欧洲西部(第1课时) 【授课时间】2011-4-1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欧洲西部以平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2.海洋性显著的气候。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欧洲主要的地形区、岛屿、海沪河流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4.学会分析欧洲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教学重点】上1和2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堂设计】(含课前练习、导语、知识传授序列及其对应的方法、演绎或实验过程、师生双边活动、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等等) 欧洲西部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挪威、瑞典、芬兰、冰岛、丹麦5国。 英国、爱尔兰、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 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

西部欧洲政区图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轮廓破碎、平原为主、冰川地形广布 (1)曲折的海岸线: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一洲。 ①轮廓特征:欧洲在亚洲西面,好象是亚欧大陆两部向大西洋伸出的一个大半岛。面积约1,000万平方公里,不到亚洲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七大洲中,仅大于大洋洲。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边缘海和海湾。 ②主要的半岛:有北部的斯堪的亚半岛,南部地中海沿岸的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③主要的岛屿:不列颠群岛、爱尔兰岛、和冰岛、科西嘉岛、撒丁岛、西西里岛等。 ④主要的内海:有北面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爱琴海和黑海。 ⑤主要的边缘海和海湾:有北海和比斯开湾。 ⑥地中海重要地位:其中地中海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又叫陆间海),西经直布罗陀与大西洋相通,在世界交通中占重要地位。 (2)平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欧洲地理知识点归纳 欧洲地理知识点

欧洲地理知识点归纳欧洲地理知识点 欧罗巴洲(Europe),名字源于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希腊语:Ευρ?πη?),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接下来X为你整理了欧洲地理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欧洲地理知识点(1):地理位置 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 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宛如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大半岛。 欧洲的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内,它是世界上有人定居的各洲中距离赤道最远的一洲。它没有热带。 欧洲四个极点的位置分别是:东为北乌拉尔(东经66°10’);最西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罗卡角(西经9°31’);最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诺尔辰角(北纬71°8’);最南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马罗基角(北纬36°)。 从海陆位置看,欧洲面对大西洋,背靠亚洲腹地,处于大陆西岸的位置。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在大气环流系统中属于西风带,因此,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终年吹拂西风,各地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 水平轮廓破碎是欧洲自然地理的一个显着特点。总面积

的1\3以上属于半岛和岛屿,其中半岛面积又占全洲面积的27%,这在世界各大洲中是独一无二的。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次大的半岛有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科拉半岛、日德兰半岛,克里木半岛和布列塔尼半岛等,欧洲诸岛屿中以大不列颠岛为最大,著名的大岛还有冰岛、爱尔兰岛、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和克里特岛等。 众多的半岛和岛屿把欧洲大陆边缘的海洋分割成许多边缘海、内海和海湾。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比斯开湾是欧洲较大的边缘海,白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等则深入大陆内部,成为内海或陆间海。 巴伦支海是北冰洋的一个边缘海,介于欧洲大陆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和北地群岛之间,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巴伦支海是亚欧大陆北面各边缘海中深度最大的一个,它的绝大部分在200~400米之间,平均深度为229米。它有广阔的水道与北冰洋相连,因此海水的盐度与大洋的盐度相近,接近于35%。巴伦支海与北冰洋的其他边缘海不同,由于西南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即使在严冬时节,表面水温也可达4℃左右,因此这里虽然地处高纬,但是海水却终年不冻。 白海实际上是巴伦支海深入欧洲大陆内部的一个海湾,本身又有三个海湾:坎达拉克沙湾、奥涅加湾和德文斯克湾。

欧洲西部(人文地理特征)

陕西延安中学教案 【课题】欧洲西部(人文地理特征) 【授课时间】2018-4-1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欧洲的工农业发展、人口、居民特征。 2.德国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 3.鲁尔区的位置及发展条件。 4.能够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件及综合整治的主要途径。 能力目标 能够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一个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及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 【教学重点】上3和4 【教学难点】上4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本节是农业这一章的基础课。可适当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比如:我国最早栽培的农作物,栽桑养蚕、谷子、茶叶、水稻、大豆等;农业的发展历史,袁隆平培养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对农业的贡献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课堂设计】(含课前练习、导语、知识传授序列及其对应的方法、演绎或实验过程、师生双边活动、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等等) 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了重工业。许多国家从国外进口原料、燃料、粮食,向外出口工业 制成品。本区的对外贸易很发达,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的二分之一以上,其中德国居第

2

第二模块世界地理第8课欧洲西部(人文地理特征) ,本区许多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每年因衰老而死个国家,梵蒂冈是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不到0.5km2(0.44 km2)。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陆上与法国、波兰、瑞士等9个国家接 壤。在交通方面,连通欧洲东西和南北部的铁路都经过这里,有欧洲陆上“十字路口” 之称。北部濒临波罗的海和北海,海上交通也十分便利。 教学过程 3

亚洲欧洲自然地理概况教学提纲

亚洲欧洲自然地理概 况

亚洲自然地理概况 一、位置和范围 探究1、“位置”的知识体系怎样?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指半球位 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 相邻位置等等。常用词是“本区位于” 探究2、一个地区的“范围”怎样描述? 常用词是:“本区包括” 1、位置 ⑴相邻位置及界线 亚洲与欧洲: 亚洲与非洲: 亚洲与北美洲: 亚洲与大洋洲: ⑵经纬度位置 纬度:10°S~80°N 赤道与北极圈双双穿过,地跨寒、温、热三带。经度:26°E~169°W 东西跨经度很大,达165°。 ⑶半球位置 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⑷海陆位置 直接濒临三大洋 北--北冰洋

南--印度洋 东--太平洋 西--地中海、黑海(大西洋属海) 2、范围、半岛、岛屿和面积 ⑴范围包括亚欧大陆的东部及东面和东南面的 (千岛群岛、库页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马来群岛等)许多岛屿。 ⑵东部岛弧链,板块碰撞形成。 ⑶南部三大半岛,分属三大板块。 中南半岛--欧亚板块 印度半岛--印度洋板块 阿拉伯半岛--小板块 ⑷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0%。为世界第一大洲。 二、地形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平均海拔约1000米;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及沿海。 4、地势起伏极端;最高:珠峰/最低:死海 5、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最大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太平洋沿岸与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多地震。 探究:亚洲的地形对气候、河流有何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①使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②相对高度大的山地形成垂直变化显著的山地气候; ③海拔高峻的山地、高原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对河流的影响: ①高大的高原、山地多形成大河源头; ②受地势影响许多大河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四、河湖 1、河流众多,源远流长 2、地形起伏大,河流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3、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分流 北流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东流入太平洋: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 南流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萨尔温江 西部内流河:伏尔加河 4. 独具特色的湖泊 世界最大---里海世界最深---贝加尔湖半咸半淡---巴尔喀什湖陆地最低---死海 五、气候特征及成因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知识总结

自然环境特征 一:位置范围 1.位置:纬度位置:北温带为主,35oN-60oN,10oW-20oE 海陆位置:北接北冰洋,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 3、轮廓特点:曲折的海岸线 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二:地形: 1:特征: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深受冰川影响2:分布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3:冰川地貌: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千湖之国”芬兰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众多半岛西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 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 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 三: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1: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2: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3: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成因

四:河湖 1:特征: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2:主要河流: 莱茵河发源在瑞士,流经德国鲁尔区,注入北海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注入黑海。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基尔运河: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 3:欧洲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自然原因:该地区河流径流量丰富、水流平稳汛期不明显、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经济因素:主要河流流经国际较多,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各河流之间有众多的人工运河连接,形成了完善的内河运输网,提高了河流的航运价值 4:湖泊: 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五:资源 石油(北海)煤(英国、德国)铁(法国) 社会经济特征 一:农业 1:农业类型: 乳肉畜牧业(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粮食生产(法国) 家禽生产(丹麦)园艺生产(荷兰) 地中海农业(法国:葡萄、柑橘、油橄榄、无花果)

世界地理基础知识汇总完整版

《世界地理》基础知识汇总 分析区域地理方面: 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自然带、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农业、工业、人口城市) 重点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40;北纬50、60 重点经线:0、10°E、20°E、30°E、40°E、50°E、60°E、90°E、120°E、120°W、90°W、80°W、60°W 重点海峡运河: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 海域:红海、黑海、北海、南海、东海、里海、孟加拉湾、地中海、日本海、阿拉伯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波罗的海 一、大洲和大洋 ⑴七大洲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⑵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二、七大洲地形特色

三、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四、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五、世界主要河流湖泊

六、世界的自然资源

七、世界的人口 (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2)分布及原因: (3)人口问题 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八、人种、民族、语言、宗教 (1)人种:黄、白、黑 [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4)宗教

欧洲西部自然特征

欧洲西部自然特征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掌握欧洲西部的位置特征、地形地势特征。 2、理解欧洲西部中部以平原为主、主要山脉呈东西走向的地形特点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 3、通过分析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理解各欧洲河流航运价值大的自然因素。 一、位置、范围 1、欧洲西部在世界中的位置 半球位置:在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欧大陆的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黑海。 纬度位置:位于北纬40度---北纬60之间,主要位于北温带 2、范围: (本区位于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包括北欧、南欧、西欧、中欧。

二、地形 读欧洲西部的地形图、气候类型分布图 1、描述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 ⑴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 ⑶冰川作用明显:①平原波状起伏—波德平原②峡湾海岸—挪威沿海海岸③湖泊多—在斯堪的纳维亚山区、阿尔卑斯山区有许多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 2、简述欧洲西部气候分布特点。 三、气候 问题:通过以上结论分析位置、地形对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 ①纬度因素:大部分位于30°N~60°N之间,属于温带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海陆位置:②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受来自大西洋上西风影响大,大陆轮廓破碎,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地形:③地形:中部为平原,南北山地少东西延伸走向,有利于湿润的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欧洲西部的海岸线破碎,有利于西风的深入。 ④洋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四、欧洲西部河流的特征 ①河网密布,水量充沛←降水多,地形平坦; ②无长河←大陆轮廓曲折,山岭限制 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⑴自然原因: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各月降水比较丰富,水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②地势低平,水流平稳;③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④冬季无结冰期。 ⑵社会经济原因:经济发达,区内贸易量大 拓展提升题: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注意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 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2)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欧洲1欧洲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

二、欧洲 1.欧洲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36°~70°N,10°W~66°E之间。欧洲主要位于北温带,寒带的面积较小,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三面环海,大西洋和盛行西风对欧洲气候具有深刻影响。 (2)大陆轮廓 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为300m,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平原约占总面积的60%。大高加索山脉的主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m,是欧洲最高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曾是大陆冰川中心,阿尔卑斯山是山地冰川中心,冰川地貌突出。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欧洲的南部和北欧的冰岛火山、地震频繁。 欧洲的大陆轮廓破碎,东宽西窄,多半岛、岛屿、内海和边缘海。主要半岛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日德兰半岛等;主要岛屿有大不列颠群岛、冰岛、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等;主要内海包括波罗的海、地中海、黑海和白海等。 (3)气候特征 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海洋性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典型。欧洲大部分地区最冷月均温在0℃~16℃之间,最热月均温在8℃~24℃之间,气温年变化小,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500~1000mm,山地迎风坡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降水量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欧洲气候类型包括极地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冬暖夏凉,年较差小,降水丰沛,全年多雨,秋冬降水较多,日照少。欧洲南部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年降水量600~1000mm。 (4)河流和湖泊 欧洲河流众多,水量较大,多国际性大河。欧洲具有河流多、河网密、水量丰富、分水岭不高、通航里程长等特点。河流补给类型包括雨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和冰川补给三种。长度在1000km以上的河流有伏尔加河、多瑙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顿河、伯朝拉河、莱茵河、易北河、卢瓦尔河等,其中,经济意义最大的是莱茵河、多瑙河和伏尔加河。欧洲湖泊的形成与第四纪冰川作用关系密切,湖泊集中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附近。 (5)自然资源 ①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仅次于亚洲的人口稠密地区,人均拥有土地资源量较少。

湘教版地理七下[亚洲及欧洲]word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下[亚洲及欧洲]word教案亚洲及欧洲 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二、教学目标: 1、记住亚洲及欧洲的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和人文地理 (人口、宗教、人种、经济、城市)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 3、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三、重点:掌握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 四、难点:学会分析各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五、教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讨论归纳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哪个?(出示“世界海陆分布”图)-------亚欧大陆 (二)自主学习,构建系统 1、阅读教材第一节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说出亚、欧洲的地理位置 任务二:说出亚欧的地形特点 任务三:说出亚欧洲的气候特点 任务四:说出亚、欧洲的河流特点 任务五:说出亚、欧洲的人口和国家概况 2、强化记忆,填写复习指导第36页知识梳理 (三)汇报交流,归类解析 1、汇报交流

2归类解析(多媒体辅助教学) 任务一:地理位置 分析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亚洲地理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向望。 任务二:地形特点 地形特征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类型 4、地形分布 亚洲地形特点: 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分布特点是中 间高,四周低。 欧洲地形特点: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南 北两侧。 任务三:气候特点(读《亚欧气候类型》图) 亚洲气候特点: 1 复杂多样性(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2 大陆性强 3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比较表格: 欧洲气候特点:1 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原因:纬度、海陆、地形、洋流) 2 海洋性特征显著 3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对比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任务四:河流特点

亚洲欧洲自然地理概况

亚洲自然地理概况 一、位置和围 探究1、“位置”的知识体系怎样?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指半球位 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 相邻位置等等。常用词是“本区位于” 探究2、一个地区的“围”怎样描述? 常用词是:“本区包括” 1、位置 ⑴相邻位置及界线 亚洲与欧洲: 亚洲与非洲: 亚洲与北美洲: 亚洲与大洋洲: ⑵经纬度位置 纬度:10°S~80°N 赤道与北极圈双双穿过,地跨寒、温、热三带。 经度:26°E~169°W 东西跨经度很大,达165°。 ⑶半球位置 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⑷海陆位置 直接濒临三大洋 北--北冰洋 南--印度洋 东--太平洋 西--地中海、黑海(大西洋属海) 2、围、半岛、岛屿和面积 ⑴围包括亚欧大陆的东部及东面和东南面的 (千岛群岛、库页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岛和马来群岛等)许多岛屿。 ⑵东部岛弧链,板块碰撞形成。 ⑶南部三大半岛,分属三大板块。 中南半岛--欧亚板块 印度半岛--印度洋板块 阿拉伯半岛--小板块 ⑷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0%。为世界第一。 二、地形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平均海拔约1000米;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及沿海。 4、地势起伏极端;最高:珠峰/最低:死海 5、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最大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太平洋沿岸与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多地震。 探究:亚洲的地形对气候、河流有何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①使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②相对高度大的山地形成垂直变化显著的山地气候; ③海拔高峻的山地、高原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对河流的影响: ①高大的高原、山地多形成大头; ②受地势影响许多大河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四、河湖 1、河流众多,源远流长 2、地形起伏大,河流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3、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分流 北流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东流入太平洋:、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 南流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萨尔温江西部流河:伏尔加河 4. 独具特色的湖泊 世界最大---里海世界最深---贝加尔湖半咸半淡---巴尔喀什湖陆地最低---死海五、气候特征及成因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寒带极地(苔原)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⑴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①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河平原 ②地中海气候地中海与黑海沿岸 ③极地苔原气候北部沿海、北冰洋岛屿 ④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⑤温带季风气候我国—淮以北,朝鲜半岛与日本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 ⑥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⑦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淮以南,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南部 ⑧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中部和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大陆北部 ⑨高原山地气候中部高原山地(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探究1: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热带草原气候相应纬度为热带季风气候所替代(气候特征相似,成因不同) 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位于大陆西岸 极地冰原气候无酷寒环境←高纬为海岛 探究2: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

欧洲西部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 2、通过对地形、海陆位置的学习,掌握欧洲西部海洋性显著的原因。 3、了解欧洲西部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教学重点:欧洲西部海洋性显著的原因。 教学难点:欧洲西部冰川广布的原因。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以“我的朋友”写的一封信为线索,将较为零散的知识串连起来。整堂课以我的朋友的口吻介绍欧洲西部,并为我的朋友答疑解惑,设置学生小组讨论活动,解决本堂课的重难点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一、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读信,播放视频,让学生猜他去了哪里? 2.读信,说明课题——欧洲西部。 3.读信,引出欧洲西部在世界上的位置,说明其在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欧大陆的西部。并让学生据图描述欧洲西部的经纬位置和海陆位置。 4.读信,说明欧洲西部的大致范围,包括三十多个国家。强调欧洲西部并不等于西欧。 5.读信,简介欧洲西部的主要半岛、岛屿及海湾。 二、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 读信,投影特殊地貌的相关图片,设置学生小组活动,讨论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 在此处对冰蚀作用进行简单讲解,后总结地形特征。 (二)气候 1.读信,说明欧洲西部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及其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设置学生小组活动,讨论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的原因?(提示:从地形、海陆分布等方面分析) 2.用此处世界面积最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之外,还有地中海气候。将地中海气候广布的原因作为课外延伸作业。 (三)河流和湖泊 读信,引出河流的相关分布及说明重要的河流。设置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欧洲西部河流的水文特征。说明其湖泊多受冰川作用。 (四)土壤和植被 读信,说明气候类型对植被的影响,引出欧洲西部的土壤及植被。 三、总结本节课的相关知识。 读信的最后一段,播放视频,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作业。

欧洲西部 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欧洲西部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36oN-70oN(属于北温带),10oW-30oE 经过的经纬度:20°W(冰岛)、0°本初子午线、20°E 40°N、60°N、66°34′N等 2.海陆位置:北接北冰洋,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二、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和南欧(原苏联以外的欧洲部分) 北欧: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5个) 西欧: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个) 中欧:德国、波兰、瑞士、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奥地利、 列支敦士登、(8个) 南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摩纳哥、圣马力诺、 梵蒂冈、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马耳他、 三、自然区域特征 1.海陆轮廓 (1)海岸线十分曲折(对比非洲) (2)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2.地形 (1)类型: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2)分布平原:波德平原(莱茵河以东)西欧平原(莱茵河以西)北海、波罗的海沿岸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及勃朗峰(4810m):由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 (3)深受冰川作用影响千湖之国——芬兰,挪威西海岸的峡湾 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的湖泊

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 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 北部:受冰川作用,多峡湾、冰碛湖、海岸线曲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为典型。 南部:受冰川刨蚀,多U 形谷、角峰、冰斗、冰碛湖,冰碛物的堆积形成波状丘陵。 以阿尔卑斯山地区最典型。 欧洲西部受冰川作用影响的实例: ①挪威西部沿海的峡湾 ②冰川作用为主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③平原呈波状起伏 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 3.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比气候为主 南欧 :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西欧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地势低平,北大西洋暖流带来的暖湿空 气易进入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 南部的三大半岛,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以常绿灌木丛林为主;也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柠檬、无花 果、葡萄和油橄榄。 4.河流及湖泊 特点:河网较密,水量充沛且全年流量稳定(气候导致),河流短小 (因大陆轮廓曲折和山岭限制)。各河之间多有运河沟通,利于航运。 欧洲西部发达的内河航运网的形成条件: (1)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流平缓; (2)该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使河流水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小; (3)最冷月气温大于0℃,河流无结冰期; (4)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小,河道不易淤积; (5)各河流之间大都有运河沟通,形成了稠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 (6)该地区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 (1)多瑙河:发源自德国西南部山地,注入黑海,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 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的一条国际性河流。 (2)莱茵河:源自瑞士,流经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注入北海(荷兰鹿特丹)。被称为“黄金水道”,是欧 洲乃至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3) 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脉南北两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