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种方法测密度(最全)

多种方法测密度(最全)

多种方法测密度(最全)
多种方法测密度(最全)

多种方法测密度整理卷

一、有天平有量筒 1.用天平(含砝码)、量筒、水、细线测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 (对于密度比水小的物体可以采用细钢针压入的方法) ①用天平测出不规则金属块的质量为m

②向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测出其体积为V1 ③用细线系住被测物体,将其慢慢浸没到量 筒内的水中,测出总体积为V2 ④则被测物体的密度为:

2.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盐水的密度。

①将盐水注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示数为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与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m2

④则被测盐水的密度为:

3、有天平(无砝码)、有量筒-----等质量法 给你天平(无砝码)、量筒、烧杯、足量的水。请你测出酒精的密度

①把甲烧杯放到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放一个相同的乙烧杯,往甲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②再往乙烧杯中添加酒精,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③用烧杯分别量出烧杯内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V1、V2

④则被测酒精的密度为 二、有天平无量筒---—等体积法 3.用天平(砝码)、水、空瓶(或烧杯)测牛奶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 0

②将空瓶注满水,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为m 1 ③将水倒净擦干,倒满牛奶,测出总质量为m 2 ④则牛奶的密度为:

m 奶=m 2-m 0

V 奶=V 水= 4. 用天平(砝码)、水、溢杯(或烧杯)测出较大石块的密度(如有量筒可直接测V 排)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为m 1

②将溢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溢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2 ③将石块慢慢放入溢杯中,待水溢出后用天平测出溢杯、

m2

m1

水水=水ρ

ρ01m m m

-水

奶=ρρ?--0

102m m m m

剩余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m 3

④则石块的质量为: m 石=m 1 V 石=V 排= =

三、有量筒无天平

5.给你量筒,足量的水、针。在炎热的夏天请你测出一冰块密度 (1)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V1,

(2) 用针快速的将冰块压入量筒内的水面下,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2 (3) 松开手,待冰块熔化后,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3,

冰的密度:

6.用量筒、水、小刀、细针测出土豆(或橡皮泥、木块等)的密度。 ①用小刀将土豆切成空心的船形小块,在量筒内注入适量 的水,读出示数为V1

②将土豆块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示数为V2 ③用细针将土豆压入水中,使其下沉,读出示数为V3 ④则土豆的密度为:

质量:漂浮时m 物=m 排=ρ水V 排=(V2-V1)ρ水

体积:下沉时V 物=V 排=V3-V1

7.用量筒、水、果冻盒(或瓶盖、小烧杯等)测出铁块(或大樱桃等)的密度。 ①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果冻盒放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漂浮,读出示数为V1

②将小铁块放入果冻盒内,读出量筒示数为V2

③将铁块从果冻盒内取出放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下沉,读出量筒示数为V3

④被测铁块密度为:

质量:漂浮时m 物=m 排=ρ水V 排=(V2-V1)ρ水 体积:下沉时V 物=V 排=V3-V1

水排

ρ

m 水

-ρ321m m m

+=水

ρ?--1

31

2V V V

V =水

ρ?--1

31

2V V V

V

8.用量筒、水、木块、测盐水密度(被测液体的密度大于木块的密度) ①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读出示数为V1

②将木块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漂浮,读出示数为V2 ③将量筒倒净擦干,注入适量的盐水,读出示数为V3 ④将木块放入量筒内的盐水中漂浮,读出示数为V4 ⑤则盐水密度为:

水中漂浮: m 木=m 排水=ρ水V 排水=ρ水(V2-V1

盐水中漂浮:m 木=m 排盐=ρ盐V 排盐=ρ盐(V4-V3盐(V4-V3)=ρ水(V2-V1)

整理得:

四、无天平无量筒

9.用弹簧测力计、水、空玻璃瓶、测牛奶密度。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瓶的重力为G0

②将空瓶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水的总重力为G1

③将水倒净擦干,装满牛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总重力为G2 ④则牛奶密度为: m 奶= m 水

V 奶=V 水= 10.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测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为G

②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浸没于烧杯内的水中,读出示数为F ③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11.用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水测某种液体密度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为G ,然后吊着石块慢慢浸没于水中,读出示数为F1

②取出石块擦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石块浸没于被测液体中,读出示数为F2

g

G m =物g F

G g F V V 水水浮排物ρρ-=

==水ρρ?-= F G G 水—ρρ?-=

3

41

2V V V V g G G 02-g G G 01-=

水ρ

m 水

ρg G G 01-水

奶=

ρρ?--0

10

2G G G G

③则被测液体的密度为:

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V排一定,F浮与ρ液成正比,可得

12.用刻度尺、水、烧杯测长方体木块的密度

①用刻度尺测出木块的高为h1

②将木块正放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2

③则木块的密度为:

13.用均匀的木棒(一端缠细铁丝)、刻度尺、水、烧杯测某种液体的密度

①将木棒放入烧杯内的水中使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其在水中的深度为h1

②将烧杯内的水倒净擦干注入适量的被测液体

③将木棒放入烧杯内的液体中使其漂浮,用刻

度尺测出其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2

④则被测液体的密度为:

分析:木棒在两种液体中其底部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

14.用玻璃管(平底薄壁)、刻度尺、水、烧杯测某种液体的密度

①将玻璃管注入一定量的被测液体,测出其液面高度h1

②将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测出玻璃管在水中的深度为h2

③则被测液体的密度为:

分析: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压强相等。

浮水

浮液

F

F

=

ρ

ρ

1

2

F

G

F

G

-

-

=

ρ

ρ

ρ

ρ

1

2

F

G

F

G

-

-

=

G

F=排水

V

ρ=

)

(

2

1

1

h

h

S

sh-

=

ρ

ρ

m

m=

p

p=

1

2

gh

gh

ρ

ρ

=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得方法 一、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得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ρ=ρ 水 (V2-V1)/(V3-V1) 5、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得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得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得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

(h2-h1)/(h3-h1) 3、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得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得密度;

二、液体得密度: 1、称量法: 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得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得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计算表达:ρ=(M2-M1)/V 2、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

初中物理测密度的几种方法

一、 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 1、 :(天平、量筒)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 ρ= 1 2V V m - 2、等积法: 器材:天平、烧杯、水、金属块、细线 步骤:1)用天平测出金属块质量m1; 2)往烧杯装满水, 称出质量为 m2; 3)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将金属块取出,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ρ= 3 21m m m -ρ 水 或者------步骤: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1; 2)、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 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计算表达式:ρ=ρ水(m2-m3)/(m1-m3) 3、浮力法(1): 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细绳 步骤: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拉力F 。 密度表达式:ρ= F G G -ρ水

4、 浮力法(2):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 ρ= 1 21 2V V V V --ρ水 5、 浮力法(3):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 1 31 2h h h h --ρ水 6、 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悬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二、 测液体的密度: 1、 (天平、量筒)法: 器材:烧杯、量筒 、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 1)、将适量待测液体倒入 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 3)测出剩余液体与烧杯总质量m2.

实验报告固体密度的测量

= (注:以下不确定度的计算中质量m的单位为g、长度单位均用厘米(cm)) = 测量铜圆柱体直径、高度数据记录 测量值/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标准差直径d/mm 13.975 13.975 13.990 13.972 13.986 13.970 13.980 13.985 13.982 13.970 13.979 0.002252 高度h/mm 20.10 20.08 20.10 20.08 20.10 20.08 20.10 20.09 20.10 20.10 20.09 0.003 ρg/cm^3 8.848 8.857 8.829 8.861 8.834 8.863 8.842 8.840 8.839 8.855 8.847 0.003695 测量圆管内外径数据记录 测量值/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标准差 内径d/mm 10.40 10.40 10.36 10.40 10.38 10.4 4 10.40 10.36 10.42 10.4 4 10.40 0.008944 外径D/mm 13.08 13.10 13.10 13.12 13.12 13.10 13.12 13.08 13.08 13.08 13.10 0.005538 高度h/mm 19.76 19.76 19.76 19.78 19.76 19.76 19.78 19.76 19.80 19.80 19.77 0.005333 ρg/cm^3 7.741 7.677 7.578 7.607 7.565 7.780 7.607 7.640 7.77 7 7.829 7.679 0.030041

十种密度测量方法

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一、测物质密度的原理和基本思路 1.实验原理: 2.解决两个问题: ①物体的质量m ②物体的体积V 3基本思路(1)解决质量用: ①天平②弹簧秤③量筒和水漂浮:(2)解决体积用: ①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 ②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天平(弹簧秤)、水 ④弹簧秤、水利用浮力 二、必须会的十种测量密度的方法(无特殊说明,设ρ 物>ρ 液 ,就是物体在液体中 下沉。) 第一种方法:常规法(天平和量筒齐全) 1.形状规则的物体 ①.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步骤:天平测质量、刻度尺量边长V=abh 排 水 浮 gV F Gρ = =

③.表达式: 2.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①.仪器:天平、量筒、水 ②.步骤: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V=V 2-V 1 ③.表达式: 3.测量液体的密度: ①.仪器:天平、量筒、小烧杯。待测液体。 ②.步骤:第一步:天平测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 1质量、第二步: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为V ,第三步: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m 2。 ③.表达式: 【想一想】 为什么不测空烧杯的质量如果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再装入适量液体,然后将全部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也能测出密度,这样做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 【想一想】假如被测固体溶于水,比如:食盐、白糖、如何用量筒测出体积 第二种方法:重锤法(ρ液>ρ物) 1:仪器: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重物(石块) 2:步骤: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溢水杯和水.待测木块 2.步骤:①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 ③将石块和木块用细线栓在一起石块在下木块在上之间有适当距离。将石块浸没在量筒中,记下体积V 1④将木块浸没量筒中。记下体积V 2 3.表达式: 【想一想】为什么要把石块放入量筒中在记录数据V 1 为什么没有记录装入量筒中水的体积 第三种方法:溢水等体积法(有天平、没有量筒) 1.器材:天平砝码、小烧杯、水、溢水杯、待测物体 2.步骤: 3:表达式: 第四种方法:密度瓶法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2.步骤: 1 2V V m -= 物ρ

11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量密度的方法测(中考必备) 一、弹簧秤读数差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1: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如何测石块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推导:F浮=G1-G2 V石= V排=F浮/ρ液g=(G1-G2)/ρ水g ρ石=G石/V石g=G1÷( G1-G2)/ρ水g= G1ρ水/(G1-G2) 二、比较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例2: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将石块浸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G3 (4)推导: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G1-G2即ρ水gV石= G1-G2 在奶中受到的浮力:F2=G1-G3即ρ奶gV石= G1-G3 两式比较得:ρ奶= (G1-G3)ρ水/(G1-G2) 三、沉锤法: 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3(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现有一木块、一铁块、足量的水、细绳、弹簧秤、测木块密度 方法:

(1)细绳系住木块,用弹簧称称出木块在空气中重G1 (2)在木块下再系一铁块,将铁块浸没水中记下示数G2 (3)将木块、铁块都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3 (4)推导: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2-G3 木块的体积为:V木= V排=F浮/ρ液g=( G2-G3)/ρ水g 木块的密度为:ρ木= G木/V木g=G1ρ水/(G2-G3) 四、曹冲秤象法: 用此法可测固体密度,也可测液体密度。 例4:现有量筒、一个烧杯、足量的水、如何测一石块的密度。 方法:(1)将石块放入烧杯底部中央,再把烧杯放入水中,在烧杯和水面相交处作记号。 (2)将石块取出,向烧杯中倒水,一直到记号处与水面相平。 (3)将烧杯内的水倒入量筒内,记下体积V1 (4)量筒内放入石块,使其浸没,记下体积V2 (5)推导:m石=m水=ρ水V1 V石=V2-V1 ρ石= m石/V石=V1ρ水/( V2-V1) 五、漂浮法: 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5:现有蜡块、量筒、足够的水、如何测出蜡块的密度。 方法:(1)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2)将蜡块放入水中,静止后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 (3)使蜡块浸入(可用手压)水中,记下体积V3 (4)推导:F浮=G 即ρ水gV排=m蜡g V排=V2-V1 V蜡=V3-V1 ∴ρ蜡=(V2-V1)ρ水/(V3-V1) 六、排水法:

固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固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初中物理中有关固体密度的测定专门介绍甚少,其实方法很多,特别在中考试题中更是花样繁多,甚至别出心裁,正因为固体密度的测定所运用到的物理知识广,方法灵活,所以学生难以掌握,容易失分,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方法。 一定义法:(定义法分形状规则的和形状不规则的) 1形状规则的(器材:天平,刻度尺待测物体) (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 (2)用刻度尺测出有关长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 ρ=m/V 2形状不规则的: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待测物体) (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设为m (2)量筒中装适量的水量出体积设为V 1 (能浸没待测物体而水又不溢出为适量) (3)将物体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水上升到的体积设为V 2(V 物 =V 2 —V 1 ) (4)物体的密度ρ=m/( V 2—V 1 ) 问题:1、若物体在水中不会下沉该怎么办? 2、若物体溶于水该怎么办? 二弹簧秤二称法:(器材:弹力秤,水,细线,待测物体) (1)用弹簧秤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设为G 1(V 物 =G 1 /ρg=V 排 ) (2)用弹簧秤称出物体在水中的重力设为G 2 (F 浮 =G 1 —G 2 = V 排 ρ 水 g) ρ=G1ρ水/(G1-G2) 三量筒三测法,(器材:量筒,水,待测的碗状物体)(1)量筒里盛适量水设体积为V 1 (2)将待测的碗状物体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设水上升到V 2 【因为F 浮=G 即(V 2 —V 1 )ρ 水 g=G】 (3)将待测的碗状物体浸没在水中设水上升至V 3【 G=( V 3 —V 1) ρg】 ρ=(v2-v1) ρ水/(v3-v1) 问题:3、去掉量筒换用烧杯和刻度尺以上实验你如何完成? 4、你如何根据以上器材测薄金属片的密度,测橡皮泥的密度,测玻璃的密度。 密度测量的方法虽然很多,变化无穷,但万变不离其中。以下两题供大家思考 问题:5、给你一根细绳,一支吸管,一小块金属,装有水的水槽,一个底下固定一铁块并能直立漂浮在水中的量筒,请利用上述器材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 (1)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及所测物理量。 (2)根据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小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6、给你一架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平衡的天平和一个量杯、细线、一些细 砂及适量的水。请测出一块小矿石的密度。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及要测的物理量 (2)推出用所测物理量表达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四、天平三测法测金属块的密度(器材:天平,烧杯,水,细线,待测物体) (1)烧杯装满水用天平称出质量为m 1 (2)将金属块用细线放入杯中水溢出称出质量为m 2 (3)将金属块取出称出剩余水和杯的质量为m 3

力学专题二:多种方法测密度

05西毕 39.(4分)如图16所示,某同学利用浮力知识测量物体A的密度。他把 物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当把A 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6F。此时物体A排开水 的重力为_______________;物体A的密度为 ________________kg/m3。 39.(4分)0.4F;2.5×103 05西二 42.(2分)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体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1(甲)所示。A 浸没在装满某种液体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1(乙)所示。把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22所示。由此可知,A的密度为????????g/cm3,液体的密度为????????g/cm3。(g = 10N/kg) 42.(2分)2.5;1.5 49.(4分)利用一把直尺,两个物块和几根细线,就可以做成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液体密度秤。具体做法如图25所示,用细线拴在直尺的重心O点处,并把直尺挂在铁架台上,在A点挂物块G1,在距O点20cm的B点挂物块G2时。直尺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把G1浸没在水中,G2移至距O点10cm的C点时,直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把C点标记为1.0。如果把G1浸没在酒精(ρ酒精=0.8g/cm3)中,标记为0.8的D 点到O点的距离是多少? 06西一 38.(1分)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将一块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进行如图16所示的测量。根据图示情况,可以计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等于______________kg/m3。 38.(1分)1.1×103;

06西二 35.小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12 所示的实验。他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做出了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h 关系的图象,如图13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⑴AB 段表示圆柱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填: “变大”或“变小”);BC 段表示浮力不变,不 变的原因是圆柱体_______________不再发生 变化。 ⑵圆柱体的密度ρ =___________g/cm 3。 35.(3分)⑴变大;排水体积(浸水体积);⑵3。 38.在课外小组里,肖英和其他同学利用木棍、铁块和细绳等材料制作了一杆可以测量液体 密度的“密度秤”。把细绳系在木棍的重心O 处并把木棍挂起,M 和N 是两个铁块。当M 在A 点,N 在B 点时,木棍如图15所示平衡。把M 浸没在水中,N 移至C 点时,木棍再次水平平衡。把M 浸 没在某种液体中,N 移至D 点时,木棍又处于水平平衡。 可知被测液体的密度________水的密度(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38.(1分)大于 07中考 37.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红利用一架天平、一个 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1; ⑵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 ⑶ ,在天平右盘添加适当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 3; ⑷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 37.(3)用细线把石块拴好,使其浸没在天平左盘上的烧杯内的水中,石块不接触烧杯(1分) (4)ρ= ()231m m m -水ρ (2分) 08西一 40.小玲将一块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然后又将此矿石浸没 在水中,测力计两次示数分别如图26(甲)、(乙)所示。 ⑴矿石受到浮力的大小为F =_________N ; ⑵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_kg/m 3。

特殊方法测密度专项训练

特殊方法测密度专项训练 类型1双有型 1. 某同学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第1题图 (1)在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因矿石体积较大,他借助于溢水杯,用细线将矿石拴好后缓慢放入水面恰好与溢水杯相平的溢水杯中,并用空烧杯收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他测出的矿石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 小亮同学利用“等效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第2题图 (1)如图甲所示,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烧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则花生米完全浸没在水中下沉时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2)如图乙所示,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充分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处于________状态,随即停止加盐. (3)如图丙所示,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________g. (4)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9 g,如图丁所示,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 (5)通过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可知花生米的密度,本实验中花生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类型2缺天平 3. (2016北京)小曼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圆柱体物块、石子、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某未知液体的密度.如图是小曼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 kg/m3,g取10 N/kg.实验过程如下:

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教案

固体密度测量实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密度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用天平、量筒等常规方法测量物质密度; 3、会运用学过的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等知识,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密度的公式,明确要想测出物质密度,需从质量和体积入手思考设计 实验; 2、明确测量密度的常规方法——排液法; 3、围绕“排液法”的器材选择和实验思路,逐步换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 生对产生的新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揭示学生思维中的矛盾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探究性的专题逐步创 设成阶梯型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发创造性思维,以产 生积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知道测量密度的常规方法——排液法 2、掌握密度的公式,并能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等物理知识推导出密度的 表达式。 二、难点: 1、对于密度测量中的一些非常规方法的理解以及方法过程的先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的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回顾一下:1、密度的公式:V m =ρ 2、常规的器材——天平用于测量质量、 量筒用于测量体积 3、方法——排液法 具体方法:浸没时 V 物= V 排液= V 2-V 1 变化一下:没有量筒,对于规则物体的体积——刻度尺 强调:排液法的适用性更加广泛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提高一下:针对排液法的应用,提出两个可能遇到的问题: 1、 如果被测固体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此时的 V 物≠V 排液 ,怎么办? 方法:悬沉法 针压法 2、 如果被测固体易于液体反应或易溶于液体,怎么办? 方法:排面(细沙)法 方法与排液法相似

(完整版)初中物理特殊方法测密度

密度的特殊测量 一、测定液体的密度 1、3M求密度 (1)用天平测定玻璃杯的质量m1; (2)将玻璃杯盛满水测出杯和水的质量m2,则玻璃杯的容积v杯=v (m2-m1)/ρ水; 水= (3)将杯内水倒尽盛满待测液体,则v液=v杯=v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液体的质量m3;则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m3-m1)ρ水/(m2-m1) 2、3V求密度 (1)在量筒内盛适量的水,将空杯放入量筒内漂浮,记下此时量筒内水面到达的刻度v1; (2)将适量待测液体倒入杯内(杯漂浮),记下此时量筒内水面到达的刻度v2; (3)将量筒内水倒尽,再将杯内液体倒入量筒内测出体积为v液;则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v2-v1)ρ水/v液。 3、3H求密度 ①在柱形容器内盛入适量的水,将大杯放入水面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容器内水面到达的高度h1; ②用小杯盛满水倒入大杯内(大杯仍漂浮),测出此时容器内水到达的高度h2,设柱体容器的底面积为s;则小杯的容积v杯=v排=s(h2-h1); ③将大杯内水倒尽,用小杯盛满待测液体;将液体倒入大杯放入柱形

容器内(大杯仍漂浮)测出此时容器内水面到达的高度h3;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h3-h1)ρ水/(h2-h1) ①在平底试管中装入适量细沙使之直立浮在水中,用刻度尺量出浸入水中部分长度h1; ②取出试管擦干水使之直立浮在被测液体中,量出浸入被测液体中部分长度h2;ρ液=h1ρ水/h2。 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 1、有天平(或弹簧称)无量筒 (1)规则的实心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①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②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边长为a(或长方体长、宽、高:a、b、c;或用细线和刻度尺测圆柱体横截面周长c圆柱体高h); 固体密度为:ρ正=m/a3ρ长=m/abc; ρ圆=4πm/(c2h)(2)不规则实心几何体(能沉入水中,如小石头等) ①将细线系住小石头,用弹簧称测小石头的重G; ②在容器内盛适量水,将小石头浸没水中,此时,弹簧称示数为G’;固体密度为:ρ物=Gρ水/(G-G’) 2、有量筒、无天平 (1)只能漂浮的固体物(不吸水) ①在量筒内盛适量的水,记下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 ②将大小合适的被测物放入量筒内水面漂浮,记下量筒内水面达到的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汇总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汇总 钢城实验学校 闫晓丽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密度的测量贯穿整个力学内容,测量的方法涉及到质量、密度、浮力、压强、机械等知识,然而在教学教材中只简单的介绍了利用测质量、体积从而计算密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本论文,正是要较全面的搜索、概括、归纳固体密度的各种测量方法。 (一)v m 法: 1.基本法 原理:ρ=m/V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 2。 表达式:) (12v v m -=ρ 测固体体积方法如下: ①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例题:(2010年重庆物理中考试题)17.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 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 3)。他 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组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 、B (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16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着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 g ;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 如图16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 cm 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 g/cm 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 (5)适量的水”的含义 是 。

测量密度的几种方法

密度测量几种方法 纵观多年的中考试卷,密度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同时又是中考的热点,密度的考查主要以操作性的实验题型出现,在考查知识的同时兼顾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按照教科书,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利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被测物的质量m和体积v,则可算出被测物的密度,这是最基本的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则往往是天平、量筒不会同时具备,此时只要适当有些辅助器材,同样可以完成测定物质的密度,现将几种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提供如下。 有弹簧测力计F浮=G-F水示漂浮F浮=G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 一、测固体密度基本原理:ρ=m/V 1.常规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完全浸没后读出体积为V2。 表达式:ρ=m/(V2-V1) 2.浮力法——弹簧测力计(缺天平和量筒) 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细绳、烧杯 步骤: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 表达式:ρ=Gρ水/(G-G′) 3.浮力法——天平(缺量筒) 器材:天平、金属块、水、细绳、烧杯 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1 2.用天平上称出装满水烧杯质量m2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水中,当停止溢水后将金属块取出,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表达式:ρ=m1ρ水/(m2-m3) 你对实验过程有什么评价 如果测量物体(木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步骤有什么变化需要添加什么器材 4.浮力法----量筒(缺天平)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2.将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漂浮后读出体积 V2 3.用细针插入木块使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表达式:ρ=ρ水(V2-V1)/(V3-V1) 如果测量物体(金属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步骤有什么变化需要添加什么器材 二、液体的密度: 1.常规法: 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表达式:ρ=(m2-m1)/V 你对实验过程有什么评价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 2.等积法 器材:烧杯、水、待测液体、天平 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往烧杯内倒满水,用称出总质量m2 3.倒去烧杯中的水,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3 计算表达:ρ=ρ水(m3-m1)/(m2-m1)

多种方法测密度(最全)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多种方法测密度整理卷 一、有天平有量筒 1.用天平(含砝码)、量筒、水、细线测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 (对于密度比水小的物体可以采用细钢针压入的方法) ①用天平测出不规则金属块的质量为m ②向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测出其体积为V1 ③用细线系住被测物体,将其慢慢浸没到量 筒内的水中,测出总体积为V2 ④则被测物体的密度为: 2.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盐水的密度。 ①将盐水注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示数为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与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m2 ④则被测盐水的密度为: 3、有天平(无砝码)、有量筒-----等质量法 给你天平(无砝码)、量筒、烧杯、足量的水。请你测出酒精的密度 ①把甲烧杯放到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放一个相同的乙烧杯,往甲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②再往乙烧杯中添加酒精,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③用烧杯分别量出烧杯内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V1、V2 m2 m1 V

v1.0 可编辑可修改 ④则被测酒精的密度为 二、有天平无量筒---—等体积法 3.用天平(砝码)、水、空瓶(或烧杯)测牛奶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0 ②将空瓶注满水,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为m1 ③将水倒净擦干,倒满牛奶,测出总质量为m2 ④则牛奶的密度为: m奶=m2-m0 V奶=V水= 4. 用天平(砝码)、水、溢杯(或烧杯)测出较大石块的 密度(如有量筒可直接测V排)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为m1 ②将溢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溢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③将石块慢慢放入溢杯中,待水溢出后用天平测出溢杯、 剩余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m3 ④则石块的质量为: m石=m1 V石=V排== 三、有量筒无天平 5.给你量筒,足量的水、针。在炎热的夏天请你测出一冰块密度 水 排 ρ m 水 - ρ 3 2 1m m m+ 水 水 = 水 ρ ρ 1 m m m-水 奶 =ρ ρ? - - 1 2 m m m m

特殊方法测密度

器材:天平、待测试管,足够多的水 (1)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读取示数V1 (2)将试管开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 此时量筒示数V2 (3)使试管沉底,没入水中,读取量筒示数V3 器材:量筒、足够的水、待测液体、密度较小的固体 (1)量筒内装有体积为V1的水 (2)将一密度较小的固体放入水中,测得体积为V2 (3)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液体,测得体积为V3 (4)再将固体放入该液体内,测得体积为V4 测密度的特殊方法 一、有天平,无量筒(等体积替代法) 1.固体 m 0m1m2 表达式: 2.液体 01m2 表达式: 二、有量筒,无天平 1.固体 V 1 V 2 V 3 表达式: b、 V 2 V 3 表达式: 液体 仪器:大石块、小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的水、够 长的细线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0 (2)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 m1 (3)用细线拉着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 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m2 仪器: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 平和砝码 (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0 (2)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 为m1 (3)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 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m2 器材:量筒、待测固体、足够的水和细线、木块或塑 料盒 (1)将一木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测得体积为V1 (2)将待测固体放在木块上,测得量筒示数为V2 (3)然后通过细线将固体也放入量筒内,此时量筒 示数为V3

器材:弹簧测力计、待测液体、石块、烧杯、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用细线系住石块,用调整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得金属块的重力G 0 ( 2) 将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悬挂 着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不触及烧杯侧壁和底 部,此时示数为F 1 (3) 将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待测液体,用弹簧测力 计悬挂着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不触及烧杯 侧壁和底部,此时示数为F 2 V 1V 2V 3V 4水液水液 表达式: 三、 只有弹簧测力计 1. 固体 G 0F 表达式: 2.液体 G 0F 1F 2水液 表达式: 练习: 1美术课上同学们用橡皮泥捏动物模型时,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课后,他们取了同一块橡皮泥,采用了两种实验方案,来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方案一:选择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实验,操作过程按图甲所示顺序进行。 (1)由图示的实验操作过程,写出通过实验测量出的物理量。 ① ;② ;③ 。 (2)请你评估,这一实验测算的密度结果 (“偏大”、“偏小”或“准确”)。 方案二:选择弹簧测力计(如图乙)、细线和装有水的杯子。实验过程如下: A .橡皮泥用线系好,挂在测力计上读出示数F 1,即 ; 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足够的水和细线、石块 (1) 用细线系住石块,用调整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得石 块的重力G 0 (2)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固体,将其完全浸没在盛有 水的烧杯内,此时示数为F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一、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ρ=ρ水 (V2-V1)/(V3-V1) 5、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

(h2-h1)/(h3-h1) 3、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二、液体的密度: 1、称量法: 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计算表达:ρ=(M2-M1)/V 2、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

9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测量密度的方法(中考必备) 一、用天平和量筒直接测密度 例1、现有天平、量筒、烧杯、水和大头针,试测出一小块木块的密度。 测量步骤: ⑴用天平测出小木块的质量m1 ⑵用量筒取适量水,体积V1 ⑶用大头针使小木块浸没在水中,测出小木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⑷表达式:ρ木=m1 /( V2-V1) 二、弹簧秤读数差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2: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如何测石块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推导:F浮=G1-G2 V石= V排=F浮/ρ液g=(G1-G2)/ρ水g ρ石=G石/V石g=G1÷( G1-G2)/ρ水g= G1ρ水/(G1-G2) 三、比较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 例3: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将石块浸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G3 (4)推导: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G1-G2即ρ水gV石= G1-G2 在奶中受到的浮力:F2=G1-G3即ρ奶gV石= G1-G3 两式比较得:ρ奶= (G1-G3)ρ水/(G1-G2) 四、漂浮法: 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4:现有蜡块、量筒、足够的水、如何测出蜡块的密度。 方法:(1)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2)将蜡块放入水中,静止后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 (3)使蜡块浸入(可用手压)水中,记下体积V3 (4)推导:F浮=G 即ρ水gV排=m蜡g V排=V2-V1 V蜡=V3-V1 ∴ρ蜡=(V2-V1)ρ水/(V3-V1) 、 例5、已知水的密度为ρ1,为了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ρ2,给你一只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平底试管,一些小铅粒,两个烧杯,一个烧杯内盛待测液体,如图 ⑴要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仪器是。 ⑵写出简要的测量步骤 ⑶求出液体的密度ρ2

12、特殊方法测密度

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石块、笔或橡皮筋 (1)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放入烧杯内,然后烧杯放入盛有水 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 (2) 取出塑料盒内的固体,往里缓慢倒入水,直到量筒内液面 达到标记的高度 (3) 将烧杯内水倒入量筒内,读取示数为V 1 (4) 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示数为V 2,然后通过细线将固 体放入液体内,测得此时示数为V 3 11.特殊方法测密度 1、测密度一般都用密度的定义ρ=m/v 计算,找出质量和体积,从而得到密度的表达式。但有时因为缺少工具不能直接得到关于质量和体积的数据,就只有通过学过的知识进行转化或者代换。 2、也有少数可以直接得到液体的密度,比如压强直接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浮力也与液体的密度直接有关,但是固体的密度很少可以直接得到,除开知道重力和体积。 一、 有天平,无量筒(等体积替代法) 1. 固体 m 0 m 1 m 2 表达式: 2. 液体 m 0 m 1 m 2 水 液体 表达式: 例: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 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上图b 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 3= g (2)请按照上图a 中的实验数据计算:①酱油的体积为 cm 3;②酱油的密度 ㎏/m 3 二、有量筒,无天平(曹冲称象法) 1、固体 V 1V 2V 3 表达式: 0120 012 m m m m m m m ρρ+-= +-水 水 m =仪器: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多的水、足够长的细线 (1)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0m (2) 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1m (3) 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溢出后, 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2m 10 2010 m m m m m m ρρ--= -水水 m =仪器: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 (1) 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0m (2) 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1m (3) 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 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2m 1 32 V V V ρρ= -水

2017年-一模-特殊法测密度(教师版)

1.(石景山)小明想测量马铃薯的密度,他选择了以下器材:烧杯、清水、天平和砝码、量筒、盐和 玻璃棒,设计并完成了实验。 (1)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将马铃薯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发现马铃薯沉入水中,原因是马铃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选填“大”或“小”)。 B.往烧杯里的水中逐渐加盐,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直到马铃薯悬浮在盐水中为止。 C.取出马铃薯后,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如图20甲所示,则m1=g。 D.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20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cm3 E.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120g. (2)通过分析,可得出马铃薯的密度ρ =__________kg/m3。 (3)以上测量马铃薯的密度的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 A.控制变量法B.转换法C.理想实验法D.放大法 【答案】(1)大; 153 ; 30(2)1.1×103(3)B 2.()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台面上。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______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0甲所示,则烧杯及杯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20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6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答案】(1)水平 161(2)50(3)1.1×103 图20 乙 mL 3 50 40 10 30 20 100g 50g 甲0 1 2 3 4 5 g 甲 图20

测量固体密度方法

测量固体密度方法 一、规则外形的固体密度的测量 方法1:天平和刻度尺法。用天平测m;用刻度尺量出长方体的长a ,宽b,高 c,可得体积 V=abc。最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密度ρ=m/abc。 方法2:弹簧称和刻度尺法。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G,可得质量m=G/g,测 体积同上法,则密度可得ρ =m/abcg。 二、不规则外形固体密度的测量 (一)有天平(弹簧秤)、有量筒 方法1:天平、量筒、水、细针。此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用 天平测质量m,用压入法测体积:把 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V1,放入物体 块并用细针把物块压入浸没水中下 V2,得V=V2-V1则密 度为ρ=m/V2-V1

方法2:天平、量筒、水、细线、金属块。 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用 天平测质量m,用助沉法测体积:把 适量水倒入量筒,再用细线栓住金 属块放入水中记V1,然后把金属块 和物块栓在一起沉没水中记下V2, 可得密度ρ=m/V2-V1。 (二)无天平(弹簧秤)、有量筒 (物体的密度〈水的密度〉 方法1:漂浮法测质量。根据二力平衡G=F=G,所以m=m。因此在量筒内倒 入适量水记下V1,把物块放在水面 漂浮记下V2,则得m物=m=ρ水 (V2-V1),再用细针把物块压入液面 下记下V3得V物=V3-V1,可知 物体密度为ρ=m/V=ρ(V-V)/V-V。 (物体密度〉水的密度) 方法2:量杯、水、小杯。

把适量的水倒入量杯,放入小杯漂浮 记下V1,在把物块放入小杯中记下 V2,得V=V2-V1,m=ρ水 (V2-V1),然后取出小杯和物块记下 V3,把物块投入量杯中记下V4,得 V=V4-V3,根据密度公式ρ= m/V=ρ(V2-V1)/V4-V3,计算出物块 的密度。 方法3:用杠杆、钩码、量筒、水、细线、直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mgL=mgL,测出物 块的质量m=mL/L。用量筒和水测出 V=V-V,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ρ =mL/L(V-V)。 (三)有天平(弹簧秤)、无量筒 (物体密度〉水的密度) 方法1:用天平、小烧杯、溢水杯、水、细线测固体的密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