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量价分析

量价分析

量价分析
量价分析

量价分析

量价分析的技术教学我们分两个阶段来给大家讲解,第一个部分:基础量价关系,第二个部分:经典量价关系。

第一部分:基础量价关系

一定义

1 成交量

成交量是一种供需的表现,分为广义的成交量与狭义成交量两种。

广义的成交量定义为:成交手数、成交金额、换手率;

狭义的成交量定义为成交金额。

2 换手率

换手率(TUN)=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本

相对指标,比较客观,有利于横向比较,能准确掌握个股的活跃程度和主力动态。找到“放量”与“缩量”的客观标准。

3 放量和缩量

没有具体的定义,是一个相对概念。怎么判定放量和缩量,看成交量的红绿柱状的长短就可以了。也可以结合换手率来判定:一般低换手就伴随着缩量,高换手就伴随着放量。

二成交量的软件表示

目前的软件主要用两个指标来表示成交量:

1 成交股数(VOL)

优点:适合于对个股成交量做纵向比较

缺点:忽略了各个股票流通量大小的差别

2 成交金额(AMOUNT )

优点:常用于大盘分析,个股使用时容易体现出资金进出情况

缺点:缺乏比较

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大,依据个人喜好而定。

三分析成交量的意义

在技术分析中,研究量与价的关系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成交量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原动力,市场价格的有效变动必须要

有成交量的配合。成交量是一种人气指标,成交量的大小可以反映该种股票受投资者关注的程度。

不过也不能把成交量的作用简单化、绝对化,由于国内股市中存在大量的对敲行为,成交量某种程度上也能骗人,因此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量虽是价的先行,但并不意味着成交量决定一切,在价、量、时、空四大要素中,价格是最基本的出发点,离开了价格其它因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交量可以配合价格进行研判,但决不会决定价格的变化,对于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被伪说法所蒙蔽。目前股票市场上对敲出现的很频繁。不管主力出于何种目的来进行对敲,我们分析成交量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这种情况排

除在外。还有一点:主力玩对敲的股票,散户最好不要去参与。就算以后涨上天,也不要羡慕。对敲以目前出现的频率来看,大部分是为了出货的。一旦对敲出货成功,下跌空间会非常大。宁波敢死队队长徐翔就喜欢用这样的方法来出货,不过是这种手法出现有一段时间了,业内都很清楚,散户往往会被突然出现的巨大买单迷惑。

四怎么来分析成交量

1 成交量的三个经典点表述:

第一:量是价的先行指标,也叫做量在价先。

第二:先见天量后见天价,也叫天量天价。注解:可以是当天见到天价,也可以是随后见到天价,都没有什么问题。一般情况下天量伴随着高换手就意味着卖点,短期的高位形成。第三:地量之后有地价,也叫地量地价。

2 看趋势

一般情况下,成交量在上涨趋势呈现放大;成交量在下跌趋势呈现递减。特殊情况下我们接下来回讲到。3 结合走势特点分析

从头肩顶、双顶、多重顶的头部形成过程看,很多股在其头部形成前往往出现急拉升,成交突然成倍放大。因此当股价

出现急拉升,成交成倍放大时应警惕头部将要现。

4 记住峰量和谷量的特点

成交量呈波浪式运动,成交量由小逐渐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形成一个个山峰,出现在“山顶”的那一条量,称为“峰量”,随着成交减少股价逐渐回落,出现在“山沟”最低的一条量,称为“谷量”。头部多出现“峰量,而底部多出现“谷量”。5 从换手率来分析

换手率是判断和衡量多空双方分歧大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低换手率表明多空双方的意见基本一致,股价一般会由于成交低迷而出现小幅下跌或步入横盘整理。高换手率则表明多空双方的分歧较大,但只要成交活跃的状况能够维持,一般股价都会呈现出小幅上扬的走势。

5.1 低换手率

对于换手率的判断,投资者最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换手率过高和过低时的情况。过低或过高的换手率在多数情况下,都可能是股价变盘的先行指标。

一般而言,在股价出现长时间调整后,如果连续一周多的时间内换手率都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如周换手率在2%以下),则往往预示着多空双方都处于观望之中。由于空方的力量已经基本释放完毕,此时的股价基本已进入了底部区域。此后即

使是一般的利好消息,都可能引发个股较强的反弹行情。注意大幅下跌后长期缩量,出现量芝麻点的股票,一般大牛股经常在里面产生。

5.2 高换手率

第一:高换手率在低位

对于高换手率的出现,投资者首先应该区分的是高换手率出现的相对位置。如果高换手率在低位出现,且此较高的换手率能够维持几个交易日,则一般可以看作是新增资金介入。由于是底部放量,加之又是换手充分,因此,此类个股未来的上涨空间应相对较大,同时成为强势股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对这种情形应作重点关注。

第二:高换手率在高位

如果个股是在相对高位突然出现高换手而成交量突然放大,一般成为下跌前兆的可能性较大。

个股利好出台时也会突然出现高换手,表明获利盘会借机出局,“利好出尽是利空”的情况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现的,对于这种高换手,投资者应谨慎对待。历史观察来看,当单日换手率超过15%以上时,个股进入短期调整的概率偏大,尤其是连续数个交易日的换手超过10%以上,则更要小心。中小板和创业板除外。

技术专题系列十五:量价分析详解(二)作者:金海升

股票的量价关系详解

量价分析的技术教学我们分两个阶段来给大家讲解,第一个部分:基础量价关系,第二个部分:经典量价关系。

第一部分:基础量价关系

四怎么来分析成交量

6 量价出现的8个规律

先来量价八卦图1、价平量增,为转强信号。

股价经过持续下跌,在低位区间出现股价企稳、成交量增加的现象,此时成交量的阳柱明显多于阴柱,说明底部在积聚上涨动力,有主力在进货,可以适量买进持股待涨。

有时也会在上升趋势中途出现“价平量增”,则说明股价上行暂时受挫,不过只要上升趋势未被有效击破,整理后一般仍会有行情。

要点:股价的所处区间很重要,价平量升出现在底部才更有意义。其他情况下出现意义都不是很大。定义为股价底部企稳蓄势。有一种极端情况叫做:放量滞涨。成交量放大,但

是股价没有多少涨幅。出现这种情况,坚决卖出。2 、量价齐升,买入信号。

成交量持续增加,股价趋势也转为上升,这是短中线最佳的买入信号,也为最常见的多头主动进攻模式,应积极进场买入与庄共舞。特别是底部区域或者在突破重要颈线位或其它重要技术压力位时更需要价涨量增。

破重要压力位的量价齐升更有效。

3、价升量平,持续买入信号。

成交量保持相对的等量水平,股价持续上升,可以上持股信号,也可以进行加仓。一般而言,股价的上涨都需要有增加的成交量作为扬升的基石,而这种股价一路涨升,成交量却保持一种相对平稳的运行状态的现象,可以说是在市场中一个特殊的案例。从成交量的平稳态势上来看,可以判断出场外的流通筹码相当稀少,主力高度控盘,而且都是一些成本十分低廉的筹码。4、价升量缩,继续持仓信号。

价升量缩呈现的是一种量价背离的现象,这种现象一般都会引起市场上投资大众的特别关注。成交量减少,股价仍在继续上升,最适宜继续持股。量减应当视之为浮动筹码很少,筹码的锁定性已经很强。还有另外一种情形,控制盘面的主力已经完全操纵股价,此时还只是稳步推升的阶段,远未到

开始大幅度拉升的阶段,因此才会有这种量价背离的现象出现。5、价平量减,为警戒信号

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上涨之后,成交量显著减少,股价进行横向整理不再上升,此为警戒出货的信号。应注意“久盘必跌”。如果突发巨量或天量并拉出大阳大阴线,无论有无利好或利空消息,均应果断派发。6、价跌量减,主要为卖出信号

价跌量减现象的出现,一般多为多头行情发展到了一定的上升幅度之后,开始需要调整的迹象日益明显,股价在控盘主力的有效调控之下,开始逐步有计划地回档调整,但由于市场上的流通筹码的锁定性能相当良好,成交量随着浮动筹码的进一步减少而渐渐萎缩,后市趋势的发展主要视控盘主力的操作意图而定。如果价跌量减出现在跌势初期,则后市仍将会继续下跌一段距离,直至有新的资金愿意介入时为止,短期内将会继续保持盘跌的状态,后市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容乐观的。如果在下跌末期,基本定义为底部区间,应该考虑进场。

出现在下跌初期:

出现在末期:7、价跌量平,继续卖出信号

股价持续地下挫,而成交量却没能同步地有效放大,说明市场并没有形成一种一致看空的空头效应。多头不死,跌势不

止,在这种情形下多是控盘主力开始逐渐退出市场的前兆。由于成交量处于平稳运行状态,容易使投资者产生一种侥幸的心理,以为仅仅只是控盘主力在洗盘,因此往往不会轻易地抛出手中所持的筹码。8、价跌量增,高位横盘为卖出信号,低位为观望信号

价跌量增的出现,表明投资者在某种特殊因素的引导之下,已经相当看空后市行情的发展,纷纷加入到抛售的行列之中,以回避日后将要出现的更大风险。由于其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其中不乏控盘主力故意制作的骗局,因此在具体研判时,必须先行研究其所处形态的具体位置方可决定。

1 高位横盘时

当价跌量增处于某一整理形态位置时,一般多是多头行情突然出现某种较大的利空消息或不利因素的影响,投资者与控盘主力演出了一起多杀多的悲剧,纷纷夺路而逃。2 当价跌量增处于某一相对较低的形态位置时,或者是已经大幅度下跌了一段时间,一般有可能是控盘主力进行最后的震仓吸筹的行为所致,促使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纷纷在较低的价格区域出售筹码,诱骗他们出场观望,通过这个空头陷阱达到自己抢筹建仓的目的。目前这样的股票到处都是,导致的原因:恐慌性抛盘。技术专题系列十五:量价分析详解(完)作者:金海升

7 涨跌停板时的量价研判

跌停板与非涨跌停板时的量价研判是不同的。一般情形下,价涨量增被认为价量配合较好,后市涨势将会持续,可以继续追涨或持股。如果股价上涨时,成交量未能有效地配合放大,说明追高意愿不是十分强烈,后市涨势难以持续长久,可适当地轻仓。但在涨跌停板时,若股价在涨停板时,没有太多的成交量,则说明投资者心中的目标价位更高,不会在目前价位上轻易抛出,买方由于卖盘量太少,买盘无法买到,所以才没有多大的成交量。

注意点:

1 封住涨停的时间

封住涨停的时间越早,后市涨升的力度也就越大;封住跌停的时间越早,后市跌落的力度也就越大。

2 封住涨停的量能

封住涨停板的买盘数量大小和封住跌停板时的卖盘数量大

小说明买卖双方力量的大小程度,这个数量越大,继续原有走势的概率则越大,后续涨跌的幅度也就越大。

但这一条在实战中往往存在主力陷阱。实战中主力若是想出货,就会先以巨量的买单封住涨停板,以充分吸引市场的人气。原本想抛售的投资者则会因之而出现动摇,而其他的投资者则会以涨停板的价格追进,而主力则会借机撤走买单,填上卖单,自然很快就将仓位转移到了散户手中。

3 关注买单数量的变化

而主力若想买进筹码,就会先以巨量的卖单封住跌停板,以充分制造空头氛围,打击市场的人气,促使投资者出售所持的筹码,待吓出大量抛盘之后,主力就会先悄悄撤除原先挂上去的卖单,让在后面排队的散户卖单排到前面来,自已则开始逐渐买进。当卖盘被自己吸纳将尽之时,主力则又会重新挂出巨量跌停的抛单在跌停板上,如此反复地进行操作,从而增大自己的持仓量。

8 经验分享

市场往往认为成交量是不会骗人的,成交量的大小与股价的涨跌成正比关系。这种量价配合的观点有时是正确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是片面的,甚至完全是错误的。事实上成交量也会骗人,往往是主力设置陷阱的最佳办法,它对那些多少了解一些量价分析,但又似懂非懂的人一骗就上钩,许多人往往深受其害。

1、趋势是关键

成交量的变化关键在于趋势。趋势是关键,所谓的“天量天价,地量地价”,只是相对某一段时期而言的,具体的内容则需要看当时的盘面状态以及所处的位置,才能够真正确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在股价走势中,量的变化有许多情况,最难判断的是一个界限,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缩量,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律,也没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

绝对数据。

关于趋势大家可以回顾之前的技术教学内容:反转形态和持续形态。

2 温和放量能够更持久。

温和放量指成交量在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一样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也称作“量堆”。出现在底部时多说明有资金介入,回调时如不破趋势线则是较好的介入点,但回调时间有时较长有时较短。

3 突破重要压力或支持为,放量意味着原趋势的延伸。

重要的压力和支撑指的还是趋势的问题,不再细讲。回顾之前技术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经典的量价分析

一:底部的量价分析

1、三竭量超

在下跌过程中,随着跌幅加大,量不断放大,三次阳线放量,一次比一次大,虽然暂时出现上攻受阻,但强烈反攻一触即发。

案例:远望谷2、蜻蜓点水(分时图战法)

在底部构造过程中,出现小幅上涨,然后做一次试探性的放

量,试盘后回落洗筹,量快速萎缩到前期水平而价格坚挺(在当日的均价之上),量线回调时就是最佳进场点,强烈上攻一触即发。3、双凹洞量

在底部构造过程中,5日均量线上穿40日均量线,成为凹洞量也叫成交量圆底。股价恢复上涨后,再次缩量回落,当再次出现凹洞量时,就是双凹洞量为底部结束标志。凹洞的水池越深,上涨力量越大4、临界温度

股价在漫漫阴跌之后进入盘底区间,

1先持续放出换手率3%左右的苏醒量,

2出现中阳穿越长期下跌趋势线(60日均线)。

3突破后缩量回到落趋势线附近,就是最佳介入点。最强的是平移代替回落。

意义:这种带量过趋势线,意味着会出现波段反攻行情。

案例:苏常柴二反弹的量价分析

1 价二量一

在下跌过程中,出现量线提前金叉动作,然后股价以放量中阳确立反弹。第二个交易日出现缩量回调,就是最好的买点。标准的图形是:价格回落到放量中阳的2/3附近,量能回落到放量中阳的1/3以下。实际运用当中要懂得变通。

要点:股价回落的越低,量能萎缩的越厉害越好。也叫做量价背离。

案例:标准的案例没有找到,大家可以提供些。天舟文化:2 开门见山(三)

在下跌过程中,出现低位放量中阳(最好是涨停)当天换手超过3%,但不过5%。之后的两天连续有3%以上的换手,不过8%,就构成底部反弹的经典组合开门见三,一旦回落马上介入,通常有15%左右的空间。

注意:换手率是一般情况下的要求,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总体原则是连续放量,同时换手率持续放大。3、窗口对称临界点

在反弹初期,低位小幅放量,用红三兵小阳脱离底部。小幅提升放量开出跳空缺口(涨停最好),三天不补缺口,将阳线实体越拉越大,一旦跃过5%换手临界点,为加速急涨的前兆,也是底部股加速的经典动作。

经典案例:隆平高科4、倍量汇集切割线

在反弹初期,低位用小幅放量中阳切过所有的短期(5日、10日)均线后放量上攻,在长期均线(60日)附近,用倍量中阳完成对大均线的穿越。这种汇集成本的量价结构又叫双升切割线,在均线的共振下,是底部加速的重要标志。5、急量双三

在下跌过程中,低位以放量涨停脱离底部,起动当天换手超过5%,如果第二天继续大阳线伴随急量10%左右换手,

就代表该股将进入强烈的反涨阶段,第三天可马上介入,在换手再倍量附近卖出。三:攻击篇

1 长阳重炮+旭日东升

在连续缩量调整后,出现缩量的长阴线,然后依托均线,用长阳将阴线一举吞并,且伴随大的成交量,是强烈的反转走势,有短线连涨能力。2 高浪中阳+悬壁量

个股放量小幅上涨,冲过60日均线放出大换手后,快速缩量调整(量缩的越快越好)回落确认突破的有效性,然后出现经典高浪线(长上下影线的K线),为真正的主升行情。

运用3、反揉搓线+芝麻量

个股经过一轮放量上涨后,出现连续的缩量回调(量越小越好),然后在低位收出上影的高浪线,再收出长下影的倒T 形线,形成标准的反揉搓线,是调整到位,起动行情的重要标志。4、地量孕阳线

个股连续下跌后,出现长下影的标准锤子线,然后小幅回攻,在冲击长阴顶部时回落。先在低位收出长下影的纺锤线,关键是第二日,以小实体地量的孕阳线收盘(成交量越小越好)表明股价已跌无可跌,即将进入反攻。

第五篇:量价十法

1、对应地量头肩洗盘(用来捕捉整理后的个股)

个股连续上涨后(涨势越猛越好)出现回抽10日线的缩量动作(KISS线),发动新的攻势,然后再次缩量回落打破30日均线,构筑头肩顶的时候,出现上次的对应地量(关键在于缩量的绝对值不能小于2%换手)就是利用头肩形态洗盘,而对应的地量就会成为发动新攻势的最佳时机。

2、低量摇橹线(用来捕捉严重超跌股)

个股连续下跌(通常会出现大背离),在长阴线(放量出现恐慌盘最好)后,出现下影的缩量纺锤线,关键是再次回落时出现下影更长,上影也长,实体反抱的纺锤线,就构成了著名的底部低量摇橹线组合,是底部强烈反弹的前兆。

3、巨量阳空中突破

个股连续上涨后(最好是中期均线60日均线向多头发散),在大均线上方腾空位置,做强势头肩洗盘(距离均线越远,突破越有力),在整理的尾声(不能过分缩量),以加速换手(5%以上)用中长阳做突破前高的动作,是强烈的加速前兆,短线爆发力很强。

4、增量长阳夜星十字

个股低位上涨后(最好在中期均线附近),在大均线附近,用放量中阳向上突破,第二天放量收出长上影的夜星十字,如果在中期均线附近的话,并不是短线见顶的信号,反而是为多头的攻击指明了方向,也叫仙人指路。(高端长上影十字是转折,低端上影十字,尤其在均线附近,是上涨的信号,指到哪打到哪。)

5 、十字高开阴约会线

个股低位小幅上涨后,在收出缩量上影十字线的第二天,出现大幅高开平顶回落的阴线。高开阴线的收盘和昨天的十字线收盘基本相同,且成交量只是小幅放大,则是利用消息强力洗筹的动作,后市一旦高开,很容易出现短线急涨。(阴线量不能太大,如果太大,说明有主力在出场。)

6、缩量临界白领线

个股在低位反复震荡构筑大型的整理形态,而成交量呈现明显的凹洞量洗盘的特点,在上攻形态上顶边时,出现明显量缩,波动幅度非常小的白服+白领线的量价结构,是多头放量突破形态的最后准备动作,是明显的波段入场点。(开出十字线或小阴时叫黑鞋,在黑鞋后出现中阳线,叫白服线。通常白服线是有上影的,在上影线部分,出现量缩小实体阳线,这根阳线叫白领线,它是强势上攻的整理形态,随之而

来的是再度拉起。)

7、放量加速兵线

个股低位小幅放量上攻,在放量中阳的第二天,以长下影的十字缩量收盘,在第三日本应调整,但是不调反而以放量的上下影阳线(影线和实体都创出新高)强行突破,就构成了放量加速三兵线,是短线爆发的前兆!

8、中阴KISS线

个股经过一轮猛烈上攻后,缩量回落,在用长阳做假突破后,用连续的阴线回打,特别是用中阴回落到突破长阳的根部时,5,40日均量线出现了第一次初吻KISS线,不但不是卖出的机会,反而是买进良机。

9、高价母子十字放量

个股经过一轮连续下跌后,在低位不断出现连续的小阳线筑底,然后小幅上涨,遇到中期均线的反压后出现回落,然后以高开的高价母子十字放量收盘,表明股价已经拒绝下跌,是底部爆发的经典量价组合。

10、阳加跳空十字缩量

个股经过长期下跌后,在低位企稳,然后出现底部的低换手

大阳。在大阳后进入整理阶段,在连续的整理缩量后,出现跳空阳站稳,在第二天以跳空缩量十字开出,就是整理结束进入主升浪的标志,通常是底部三浪的起动点。

价量时空-分析

(说明)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最起码道除了量价时空及其关系。希望大家吸取其精髓,应用到期货的操作中。 对于这四大要素的解读,版本很多,下面取其精华,结合鄙人的个人体会,详述如下: 1、价 可以从排序中看出,‘价’是四大要素之首,它包括如下含义:1)首先是个股本身所具备的价值,这一点涉及基本面分析了,因为个股的价格归根结底是由其基本面决定的。但这里要强调一点,个股的价值投资并不能简单以现在的业绩论英雄,业绩只能说明过去,而不能说明将来,价格和价值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而股票投资正好就是投资未来的艺术。当个股业绩很好的时候,往往市场早已经提前炒作,是它价格达到历史高点的时候,而它的业绩能一直这样维持吗?这需要好好斟酌,仔细进行行业分析、财务分析,一般来说,能够维持长期高增长的股票是非常少的,大多聚集在垄断行业、特殊资源行业之中。在目前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屡见不鲜的情况下,进行财务分析要具有专业水准才行。 2)其次是个股目前价格在市场价格体系中的位置。我们可以把市场所有的股票价格大致分成高价区、中价区和低价区。看看我们的目标

股目前处于什么位置,从概率上来说,目标股目前价位越低,它的上涨空间也就越大了。

3)对照目标个股同行业以相关行业个股的价格分布,看看目标股所处位置,当然,即使是同行业个股的自身情况往往差别很大,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对照目标个股自身的历史价位分析个股目前的位置,这一条可以说才是最重要的,技术分析本身就是依据历史经验,得出一个关于概率而非必然的结论,而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当然来源于个股本身。一般来说,个股目前价位距离其本身历史高点、近期高点越遥远,它上涨的概率自然越大,而一旦突破历史高点,那么也说明这一个股或者市场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到了调整对该个股的固有认识的时候了。2、量 对成交量的分析是仅次于价格分析的,其实作为对市场价格短期运动的分析,成交量分析的价值更甚于价格分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时候市场的行为并非完全理性的,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围绕股票本身的价值进行波动,但又并不限于股票本身的价值,股票买卖的并不仅仅是现在,还有未来,正因这一特性,股票才有了如此动人的魅力。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新兴市场,人为控制股价的色彩浓厚,更需要我们提高对成交量分析的重视。因为对一个价格的认同与否,需要以成交来体现:

(完整版)量价分析总结

量价分析总结 ㈠总体概述 Ⅰ将股市看作商品市场,股市行情阶段及与商品市场的类比 1.股市与商品市场的类比 ⑴大盘/指数盘≈商品; ⑵K线指数≈商品价格; ⑶交易量越大越表明 商品市场商品畅销(受欢迎)。 股市中则表明买卖愿望都很强,是市场对商品价值是否值当前价格出现分歧的表现(空头认为后市商品会降价所以愿意卖,多头认为后市商品会涨价所以愿意买)。

2.股市行情阶段与商品市场的类比 ⑴股市行情阶段包括 底部盘整期、底部即将反弹时、震荡上涨行情、主涨阶段及顶部盘整期、即将开始反转下跌时、震荡下跌行情中、主跌阶段、下跌触底。 ⑵几个阶段特点总结 底部盘整期:地价地量,此时抄底需时间成本等待上涨行情到来。 底部即将反弹的信号 底部开始放量上涨,此时是最佳买入时机(买入就能上涨,无需时间成本)。 震荡上涨行情 连续上涨-回调过程,主要找到回调时机进行短线高抛低吸以获得高于大盘的收益。还需量价分析判断行情是否将终结,因为单边上涨行情不一定能持续(甚至到主涨阶段)。 能进入主涨阶段的条件 之前有至少三个波段的上涨-回调过程,继续放量大涨。主涨阶段涨势更疯狂,但需注意在后市触顶前要及时卖出。 顶部逃顶卖出信号 交易量开始减少为触顶信号,应开始卖出;在顶部开始放量下跌为进入下跌行情的信号,应及时在之后的二次确认回踩反弹时清仓(最后的卖出机会)。

震荡下跌行情 连续下跌-反弹过程,主要找到反弹时机进行短线高抛低吸(博反弹)以获得高于大盘的收益,但不建议博反弹。还需量价分析判断行情是否将终结,因为单边下跌行情也不一定会持续(甚至到主跌阶段),可能半路又反转进入上涨行情或震荡横盘期。 能进入主跌阶段的条件 之前有至少三个波段的下跌-反弹过程,继续放量大跌。主跌阶段跌势更疯狂,但需注意在后市触底后逢低抄底。 ※进入几个关键时期的量价信号 盘整期:交易量减少,处于地量,一般出现在底部或单边行情结束时。 底部开始上涨信号:底部开始放量大涨,之后需经过回调二次确认后正式进入多 头行情。 进入主涨阶段的信号:之前有至少三波上涨-回调波段,再次出现放量大涨。触顶逃顶信号:大盘涨到高位时交易量开始减少为触顶信号,应开始卖出。 触顶开始下跌的最后卖出机会:在顶部开始放量下跌为进入下跌行情的信号,应 及时在之后的二次确认回踩反弹时清仓。 进入主跌阶段的信号:之前有至少三波下跌-反弹波段,再次出现放量大跌。

量价关系分析实战(图)

量价关系分析实战(图) 量价关系分析实战(图) 正常的“价涨量增,价跌量缩”同步的情况下,并无必要特 别加以注意,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在“量价背离”的情况下,买卖 股票时要特别加以分析。这里需要纠正一个量价分析中被忽略了的问题。价涨量增的真实原因除股价上涨后续资金及时跟得上外,大量获利盘的存在和涌出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获利盘涌出,成交量就不会放大。在C段,价涨量不增的原因是没有获利盘存在。因此,在庄家和跟庄者绝对控股下也会出现价涨量不增的背离情况。(一) 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是市 场行情的正常特性,表示后市价格还将继续上扬。(二) 股价创新高,量却没有突破前期量在一个波段的涨势中,价格随着递增的成交量和换手率而上涨,突破前一段高峰,创下新的高价,股价继续上涨,此时股价创新高,量却没有突破前期量。此波段行情说明上涨行情已接近尾声,大量的获利筹码集中在庄家和跟庄者手中,公众追高意愿不足,这是价格趋势潜在反转的信号。图4-11所示是量价背离示意图。该图说明在股价上升趋势中,获利筹码集中在庄家和跟庄者手中,浮动的获利筹码越来越少,散户追高意愿不足,庄家和跟

庄者在投机拉升股价时很少有人跟进。这时庄家和跟庄者很可能在高位制造多头陷阱或者走逐阶下降派发走势。 图4-11 发生在股价上升时的量价背离示意图(三) 股价创新高量没有放大的实战案例图4-12所示是上海股票黑龙股份(600187)1999年10月至2000年6月的日K线图和成交量走势图。图4-12 股价上升时量价背离的实战案例在图4-12中:● 黑龙股票的股价在低位投机拉升时,庄家和跟庄者大量吸筹建仓,形成低价大成交量期。庄家和跟庄者在股价低位控制了大部分流通筹码。 ● 在股价继续投机拉升过程中,成交量呈萎缩状况。在股价上升后期,股价迅速上升,但成交量进一步萎缩,形成明显的量价背离和高价小成交量期。这是庄家和跟庄者控股并锁定了大部分流通筹码所致。(四) C段中价格上涨,成交量却逐渐萎缩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减而回升,价格上涨,成交量不涨反而逐渐萎缩,发生量价背离和无量上涨,这种情况大部分发生在C段。图4-13所示,在C段中股价发生反弹,股价上升而成交量萎缩,发生量价背离和无量上涨,这说明股价还没有降到位,仍有下降的空间。图4-13 发生在股价反弹的量价背离示意图 1. 发生在股价反弹的量价背离案例一图4-14所示是上海二纺机股票(600604)1998年2月至1998年9月的日K线图和成交量走势图。在图4-14中:● A、B和C三部分处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82638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1.目的 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分析管理。 3.职责 质管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的归口管理; 公司计量室负责每年对公司在用测量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 各分公司(分厂)质检科负责新产品开发时测量系统分析的具体实施。 4.术语解释 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偏倚(Bias):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稳定性(Stability):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总变差,即偏倚随时间的增量。 重复性: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由同一位检验员,采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再现性: 再现性(Reproductivity) 是指由不同检验员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分辨率(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 可视分辨率(Apparent Resolution):测量仪器的最小增量的大小,如卡尺的可视分辨率为。有效分辨率(Effective Resolution):考虑整个测量系统变差时的数据等级大小。用测量系统变差的置信区间长度将制造过程变差(6δ)(或公差)划分的等级数量来表示。关于有效分辨率,在99%置信水平时其标准估计值为GR&R。 分辨力(Discrimination):对于单个读数系统,它是可视和有效分辨率中较差的。 盲测:指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检验员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也不知道所测为那一只产品的条件下,获得的测量结果。 计量型与计数型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可用具体的连续的数值来表述,这样的测量系

基于价量关系的技术分析有效性实证分析

基于价量关系的技术分析有效性实证分析 张国政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及管理学院, 200433) 摘 要:最近几年,技术分析有效性检验已成为金融市场有效性检验的热点领域。价量关系是技术分析的核心,与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密切相关。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对上证综合指数价格与成交量的计量分析, 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即系统存在经济机制制约着价格与成交量之间的变动;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的校正速度;价格与成交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说明价量关系有统计基础;动态分析给出了价量之间交互影响的具体特征的描述。总体而言,本文支持在我国股市技术分析有效的观点。 关键词:技术分析;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脉冲响应;方差分解 引言 自七十年代以来,关于金融市场有效性的讨论几乎没有中断过。法马(Fama,1970)指出,所谓市场有效即价格及时充分地反映了所有可得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分为三个层次:弱式有效,即价格反映了所有的历史信息;半强式有效,即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可得的信息;强式有效,指价格反映所有可得的信息,包括公开的和私人的。 根据市场有效假说,对证券价格建立预测模型是没有意义的。而经典文献争议最大之处就集中在股票收益的可预测性上。早期的研究支持随机游走假说,认为收益可预测的可能在统计意义上和经济意义上都太小。而近几年的一些研究表明:存在着股票收益可以利用过去的收益进行预测的证据。 早期对收益可预测性的研究实际上否定了所谓技术分析的应用。但现在看来,下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最近几年,技术分析有效性检验已成为金融市场有效性研究的热点领域,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 一、技术分析有效性检验概述 技术分析,指的是利用市场的内部因素,归结起来就是交易量和股票价格水平,分析市场的运动模式并作出其趋势预测。其方法论是建立在股票市场的历史倾向于重复自身这一假设基础上的。按照技术分析的假设,市场价格总是以既定的趋势变化和演进,而这些趋势是可以预测的。显然,技术分析的概念与市场有效性概念是相互矛盾的,即若市场有效,价格反映了所有可得的信息,则技术分析不可能获得额外收益。这一结论实际上立足于静态层面,而另一方面,技术分析的有效性是一个伴随着证券市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强式有效的弱进程概念。即证券市场有效性越强,技术分析的有效性相对越弱。反之,在有效性越弱的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的有效性相对就越强。由于这种关系,从事金融市场有效性研究的学者们很早就对技术分析有着浓厚兴趣。 但是,技术分析有效性检验的结果在解说金融市场有效方面似乎仍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联合假设问题。法马在文献[1]中指出,市场有效性本身是不能检验的,对价格是否恰当的反映了信息的检验必须在一个资产定价模型中进行。即使发现了收益行为的某个异例,它既可能是由于市场无效,也可能是由于采用的均衡模型有问题。出于同样的原因,收益可预测性研究的肯定性结论也存在两种解释:一是市场无效,价格不合理地偏离了其基础价值;二是市场有效,收益

股票的量价分析

量价分析第一讲 一、量价理论基础 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寻找成交量和价格之间的必然的逻辑关系,是错误的思维,应该是根据成交量和价格的变化,来分析大众对这只票的心理和买卖意愿与买卖力道,寻找股价阻力最小的方向,从而确定该进入市场还是该退出市场。价格的高位和低位一般都是以大换手率为标志的,因为这样才能完成筹码的派发和收集。 如某只票一路缩量阴跌,突然某日放量上涨,说明之前阴跌时,没人买,现在的放量,是买盘涌入。为什么很多股票在高位上涨时,不放量还能继续涨呢?因为主力有大量筹码,散户手里没多少筹码,涨,也没人卖,所以可以缩量继续涨,主力想怎么拉就怎么拉。 放量,是有假的,主力可以对倒放出来;缩量,主力是没有办法做出来的。人们老是抱怨K线和成交量有骗线,那是因为他们识别不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通过量来识别K线的真伪,也是一种看图的方法,不参照量,光看K线,是容易被骗线迷惑的。单根量也不容易识别的,一般要通过一组量来识别。放量与缩量,通常能显示大众的心理或主力的心理,所以,做股票,有时只需要的K线和成交量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的指标。什么价涨量升、价涨量缩等等,反映的是买卖的心理状态,也反应了一只股票的市场状态,根据这种状态来确定可以进入或是不可以进入,这才是正途。如果我们以量升就推测价要涨等等,想藉此寻求其必然联系,那是误入歧途。 大多数人喜欢看股票放量,不喜欢看缩量,其实相当部分的人看到了“假”的,没去看真的,“放量”只有在关键位置才有意义,除此之外,大多数的放量都没意义的。“关键位置”,主要是指关键的阻力位和支撑位,一旦这些关键位突破后,就需要看缩量了。要看阻力位和支撑位放不放量,那么这个阻力位和支撑位主要应该以成交密集区来确定。 下降通道中的股票,缩量阴跌,多半是有人卖,无人买,所以,缩量阴跌的票,多半还要跌。如果一旦放量,就“有可能”是新的买方力量的增强,真与假,又要通过以后的缩量来加以甄别价量分析,是要结合K线的所处位置来看的。 换手率、涨幅、K线位置、趋势、市场心理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揣度买方和卖方谁是主导。 同一种量价形态,牛市跟熊市分析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不一样,因为市场心理不一样;个股的量价分析跟大盘的量价分析也有不同,因为个股更注重控盘程度,大盘更注重大众的参与度,更注重入市的资金量。 总之,放量有可能做假,缩量相对较真,重点要从缩量处分析,因为这是主力“不作为”的情况下的市场状态,是一种相对较真实的状态,从这里缩量来分析是因为买的少还是卖的少,然后再根据趋势和K线的位置来分析主力是做多的意愿还是做空的意愿,从而决定我们是进场还是观望。当然,缩量与放量,并不一定拿两天来比较,更多的时候是拿两段时间来比较。我更多的时候是比较换手率。 比如,今天某只票的换手率比昨天的换手率低,就是缩量。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缩量,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律,也没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绝对数据。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势”,即放量的趋势和缩量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把握来自于对前期走势的整体判断以及当时的市场变化状态,还有很难说明白的市场心理变化。我通常是以换手率进行研判,从换气率来把握量的“势”。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典型的现象是一只股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地量(换手率大多数时候小于3%)后,上涨初期需要价量配合,上涨一段后则不同了,主力控盘个股的股价往往越是上涨成交量反而萎缩了,直到再次放量上涨或高位放量滞胀时反而预示着要出货了。股价的上涨根本没有抛盘,因为大部分筹码已被主力锁定了,在没有抛压的情况下,股价的上涨并不需要成交量的,股价在下跌过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现象,实际走势中往往出现无量阴跌天天跌的现象,只有在出现恐慌性抛盘之后,再次放量才会有所企稳。其实放量下跌说明抛盘大的同时接盘也大,反而是好事,所以说顶和底都是要以放量为标志的。 股票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我们通过K线图上的阴阳K线和放大或缩小的成交量,能不能管窥阻力最小的方向呢?如果能,我想,有K线,均线,成交量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的指标了。一只股票量的运行轨迹通常是:一段芝麻量,然后开始温和放量,股价开始上涨,这个时期是吸货过程,如果吸货完成了,股价会向下打压,当再次股价向上的时候,如果放量,则不能判断主力是否吸货完毕,如果是缩量上涨,那就是没有抛盘了,那么股价就会沿这个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当涨一定程度后,放量滞涨,股价向上的阻力大,向下的阻力小,股价向下运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然后常常会缩量阴跌,这时候的缩量,通常是因为没有接盘,直到出现恐慌性抛盘后放量,才会是底,这时候的放量表明抛盘大,接盘也大,如果接盘不大,抛盘怎么成交呢。这时候,底部区域已经悄然到来。 然后又重复以上过程。 成交量的放大,是表示分歧很大。可能是: 1、大众不看好,抛,少数人看好,接。(类似于主力接盘); 2、少数人不看好,抛,大众看好,接!(类似于主力诱多出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大多数的股票而言,搏奕的对象是散户(大众)跟主力(少数),所以,你只有确认了是散户在进,才能说“大众

(完整版)量价分析从入门到精通(笔记)

量价分析从入门到精通(笔记) ·天量要撤离,股价回调不破MA30,后市量价齐升时,可买回。 ·股价横盘,振幅小,说明主力控盘度高。 ·价涨量平或价涨量缩,很多是因为主力控盘度很高,大量筹码已经被锁定。 ·阶梯式上涨的分时线,正常情况是拉升放量,横盘缩量。如果拉升后横盘并未缩量,则说明主力在出货。 ·量盘冲高回落,如果十点半还没拉上去,那么当日再次上涨的概率比较小。 ·头肩顶: 左肩顶部成交量最大,中间头部成交量次之,右肩顶部成交量最小。 颈线是头肩顶中间的两个低点连线。 当股价跌到颈线附近,会有小反弹,但成交量继续缩小。 当股价跌破颈线后,反弹的高点就是颈线。 当股价跌破颈线后,最小跌幅为头部到颈线的垂直距离。 颈线和成交量是头肩顶是否成立的关键标准。 ·头肩底: 颈线是中间两次反弹高点的连线。 右边高点成交量比左边高点要大。 股价突破颈线后,会有一次回落确认,其低点就是颈线位置。 ·潜伏底:股价长期水平运行,某一天突然放量拉升,这类股后期涨幅巨大。 ·圆弧底:右侧放量突破左边高点后,股价会回踩此点位后再上涨。 ··日线级别的中继形态 ·上升楔形(远端相交的两条通道线) 股价下跌过程中的一种整理平台,高点和低点都在不断抬高。但成交量却越来越小。

上冲乏力后,股价开始下跌,跌破楔形下轨后,开始放量暴跌。 ·下降楔形(远端相交的两条通道线) 股价上涨过程中的一种整理平台,高点和低点不断下移。成交量越来越大。当获利盘被消化后,股价会突破楔形上轨,重回上升轨道。 ·上升三角形(上轨水平,下轨逐步抬高) 股价上涨过程中的一种整理平台。 股价未突破上轨前,成交量逐步萎缩;当股价突破三角形上轨后,成交量明显放大。·下降三角形(下轨水平,上轨逐步下移) 股价下降过程中的一种整理平台。 股价未跌破下轨前,成交量逐步萎缩;当股价跌破三角形下轨后,成交量明显放大。·矩形箱体(股价在上下水平的两条线内震荡) 矩形箱体震荡结束后,股价按原来的方向运行。 矩形箱体震荡期间,股价变化趋于稳定,成交量也趋于稳定。 ··缺口 ·突破性缺口(成交量突然明显放大) 股价运行到关键的压力或支撑位,高开高走或低开低走,K线上出现一个空档,就叫突破性缺口。此缺口出现后如果三日不回补,它将是股价强有力的支撑或压力。·普通缺口(成交量没有明显变化,可能会萎缩) 只能短时间改变股市运行方向,没有多大意义,很快将会回补这一缺口并向原来方向运行。 ·衰竭缺口(成交量比巨量小点,但比平时的量要大点) 当股价运行到上涨或下跌阶段末期时,有时会出现连续的缺口,当这些缺口出现后不久,股价运行方向很可能改变。

(完整版)量价关系实战分析图解

量价关系实战分析图解 正常的“价涨量增,价跌量缩”同步的情况下,并无必要特别加以注意,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在“量价背离”的情况下,买卖股票时要特别加以分析。 这里需要纠正一个量价分析中被忽略了的问题。价涨量增的真实原因除股价上涨后续资金及时跟得上外,大量获利盘的存在和涌出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获利盘涌出,成交量就不会放大。 在C段,价涨量不增的原因是没有获利盘存在。因此,在庄家和跟庄者绝对控股下也会出现价涨量不增的背离情况。 (一) 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 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是市场行情的正常特性,表示后市价格还将继续上扬。 (二) 股价创新高,量却没有突破前期量 在一个波段的涨势中,价格随着递增的成交量和换手率而上涨,突破前一段高峰,创下新的高价,股价继续上涨,此时股价创新高,量却没有突破前期量。 此波段行情说明上涨行情已接近尾声,大量的获利筹码集中在庄家和跟庄者手中,公众追高意愿不足,这是价格趋势潜在反转的信号。 图4-11所示是量价背离示意图。该图说明在股价上升趋势中,获利筹码集中在庄家和跟庄者手中,浮动的获利筹码越来越少,散户追高意愿不足,庄家和跟庄者在投机拉升股价时很少有人跟进。这时庄家和跟庄者很可能在高位制造多头陷阱或者走逐阶下降派发走势。 图4-11 发生在股价上升时的量价背离示意图 (三) 股价创新高量没有放大的实战案例 图4-12所示是上海股票黑龙股份(600187)1999年10月至2000年6月的日K线图和成交量走势图。

图4-12 股价上升时量价背离的实战案例 在图4-12中: ●黑龙股票的股价在低位投机拉升时,庄家和跟庄者大量吸筹建仓,形成低价大成交量期。庄家和跟庄者在股价低位控制了大部分流通筹码。 ●在股价继续投机拉升过程中,成交量呈萎缩状况。在股价上升后期,股价迅速上升,但成交量进一步萎缩,形成明显的量价背离和高价小成交量期。这是庄家和跟庄者控股并锁定了大部分流通筹码所致。 (四) C段中价格上涨,成交量却逐渐萎缩 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减而回升,价格上涨,成交量不涨反而逐渐萎缩,发生量价背离和无量上涨,这种情况大部分发生在C段。 图4-13所示,在C段中股价发生反弹,股价上升而成交量萎缩,发生量价背离和无量上涨,这说明股价还没有降到位,仍有下降的空间。 图4-13 发生在股价反弹的量价背离示意图

图像分析基本原理及分析过程

图像分析基本原理及分析过程 概述 在生物及医学研究中,对图像的判读与分析特别是对显微镜下微观图像的观察研究从来都是重要的研究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分析图像的方法也从眼观尺量进入到了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的阶段。计算机软件的发展速度呈加速前进,采集图像的设备也不断更新,这使得我们能有更多的手段来分析测量复杂的生物图像。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CCD数码相机来采集图像。使用功能比较强大的图像分析软件来进行图像分析测量。相比之下,在不太久远的十来年前使用的图像分析仪及单色的图像采集摄像机已经过时了。而图像分析的手段也比以前丰富。简单地引用以前的分析方法未必就是最佳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需要我们依据软件及相机的情况设计与研究目标相适应的分析方法。 分析测量图像绝不仅仅是一个软件使用的问题,而是从实验设计开始,就要综合考虑研究目标、样品制作方法、拍摄方式、选择视野等各方面因素,最后才是通过软件实现最有效的图像分析测量。一个完整的图像分析过程应该包括: 1.明确需要测量分析的对象。 2.使用适当的方法拍摄下这个对象,包括进行适当的染色及取样,采集到突出显示的测量对象的照片。 3.分析照片上的图像元素,确定能反映测量对象的图像图形 4.测量照片上的图形的测量参数,进而得到测量对象的测量数据 5.对测量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图像分析的最佳效果,是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可以自动地判断测量目标,准确分析测量出目标对象的数值。由于生物图像的复杂性,软件往往作不到这一点。此时只能退而求其次,采取抽样统计,手工选择等方法进行近似的测量。测量方法本身有时候也能成为一个研究课题。 一、把研究目标转换到图像分析问题上。 在丁香园混了好几年了,虽然很喜欢与大家讨论图像分析的问题,但是却经常对一些求助视而不

《股票量价分析》读书笔记

《股票量价分析》读书笔记 一、三个基本定律: (一)供求定律: 当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即买压大于卖压;需求小于供给,价格下跌,即卖压大于买压。 (二)投入产出定律: 成交量作为投入,价格作为产出。投入大的产出量,产生大的价格变动。投入小的成交量,产生小的价格变动。 1.确认: 成交量小,价格实体小; 成交量大,价格实体大。 价格变动,成交量支撑,即高成交量或逐渐增加的成交量,视为有效变动。 2.异常: 成交量小,但是价格实体很大; 成交量大,但是价格实体很小。 价格变动,成交量未提供支撑,即低成交量或逐渐减少的成交量,视为无效变动。 (三)因果定律: 小的成交量,引起小的波动; 大的成交量,引起大的波动; 整理震荡的时间越长,后续反转的可能性越大,反转越显著。 二、单根K线:微观判断 (一)高实体K线图 强烈的市场情绪。 如果成交量确认,即高成交量,则局内人参与。说明价格变动的趋势是真实的。高实体+高成交量;低实体+低成交量。如高实体阳线+高成交量,继续持有;高实体阴线,下跌。 如果成交量异常,即低成交量,则视为警示信号。异常:代表测试或虚假变动。 高实体阳线+低成交量,常常发生在刚开市时,测试OK,继续下跌;

(二)低实体K线图 没什么市场情绪。 市场停滞、盘整、反转,常常出现低实体K线图。 找到异常,即高成交量。很可能后续会跟上一根射击十字星。 低实体阴线图+高成交量,可能跌不动了。低实体阳线+高成交量,可能涨不动了。巨大的成交量,已经无法推动价格变动。价格变动的趋势已经接近到头了,牛市的顶部,熊市的。市场已经运行至一定价位,更多投入,不再使得价格能够继续上涨,新的买方进来,原来的买方了解头寸。是专业人士发动的第一个信号,市场走弱并且挣扎于保持现有水平一个早期警告。了结头寸。 (三)影线 长度表示市场的情绪; 如果没有影线,表明朝着收盘价方向的市场情绪强势。 (四)长腿十字线 价格走势不明确。 作为趋势反转潜在信号的预测能力。潜在的。 取决于先前的价格行为。如果经历了一段上涨趋势后,是下跌的第一个信号。 如果经历了一段下跌后,也许预示着反转。 配合成交量,如果成交量很低,代表异常,市场被操控。是局内人将交易者头寸洗出去的一个机会。 (五)射击十字星 上涨弱势,卖压胜,代表局内人强行卖出。可以出现在任何位置中。 连续或相近位置出现两根到三根,情绪增强,三次很强烈。如果成交量增加,进一步确认。永远不存在任何异常,只是强弱不同。 1.在上涨趋势中: 射击十字星+低成交量:预示着上涨暂停或短期回调。 后续如果又出现一根射击十字星,且成交量有所增加,则进一步确认弱势。

量价分析(图解)

量价分析 ——对股票量价的认识 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寻找成交量和价格之间的必然的逻辑关系,是错误的思维,应该是根据成交量和价格的变化,来分析大众对这只票的心理和买卖意愿与买卖力道,寻找股价阻力最小的方向,从而确定我们该进入市场还是该退出市场。价格的高位和低位一般都是以大换手率为标志的,因为这样才能完成筹码的派发和收集。 举个例吧,某只票一路缩量阴跌,某一日,它突然放量上涨,这说明了什么?比较起来看,说明之前阴跌时,没人买,现在的放量,是买盘涌入。为什么有相当多的票,在高位,上涨的时候,不放量,但继续涨?因为主力有大量筹码,散户手里没多少筹码,涨,也没人卖,所以可以缩量继续涨,主力想怎么拉就怎么拉。你要明白,放量,是有假的,主力可以对倒放出来,缩量,主力是没有办法做出来的,人们老是抱怨K线和成交量有骗线,那是因为他们识别不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通过量来识别K线的真伪,也是一种看图的方法,不参照量,光看K线,是容易被骗线迷惑的。单根量也不容易识别的,一般要通过一组量来识别。放量与缩量,通常能显示大众的心理或主力的心理,所以,做股票,有时只需要的K线和成交量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的指标的。什么价涨量升、价涨量缩等等,反映的是买卖的心理状态,也反应了一只股票的市场状态,根据这种状态来确定我们可以进入或是不可以进入,这才是正途,如果我们以量升就推测价要涨等等,想藉此寻求其必然联系,那是误入歧途。大多数人喜欢看股票放量,不喜欢看缩量,其实相当部分的人看到了“假”的,没去看真的,“放量”只有在关键位置才有意义,除此之外,大多数的放量都没意义的。“关键位置”,主要是指关键的阻力位和支撑位,一旦这些关键位突破后,就需要看缩量了。要看阻力位和支撑位放不放量,那么这个阻力位和支撑位主要应该以成交密集区来确定。我有时在思考一个问题,不同的方式找出的阻力位和支撑位,是否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来确认它是否突破? 下降通道中的股票,缩量阴跌,表示的市场含义是什么?多半是有人卖,无人买(假如我们自己是那只股票的持有者,身临其境,自然会明白),所以,缩量阴跌的票,多半还要跌。如果一旦放量,就“有可能”是新的买方力量的增强,真与假,又要通过以后的缩量来加以甄别价量分析,是要结合K线的所处位置来看的。 换手率,涨幅,K线位置,趋势,市场心理结合起来,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揣度买方和卖方谁是主导。 同一种量价形态,牛市跟熊市分析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不一样,因为市场心理不一样;个股的量价分析跟大盘的量价分析也有不同,因为个股更注重控盘程度,大盘更注重大众的参与度,更注重入市的资金量。 总之,放量有可能做假,缩量相对较真,重点要从缩量处分析,因为这是主力“不作为”的情况下的市场状态,是一种相对较真实的状态,从这里缩量来分析是因为买的少还是卖的少,然后再根据趋势和K线的位置来分析主力是做多的意愿还是做空的意愿,从而决定我们是进场还是观望。当然,缩量与放量,并不一定拿两天来比较,更多的时候是拿两段时间来比较。我更多的时候是比较换手率。比如,今天某只票的换手率比昨天的换手率低,就是缩量。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缩量,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律,也没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绝对数据。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势”,即放量的趋势和缩量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把握来自于对前期走势的整体判断以及当时的市场变化状态,还有很难说明白的市场心理变化。我通常是以换手率进行研判,从换气率来把握量的“势”。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典型的现象是一只股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地量(换手率大多数时候小于3%)后,上涨初期需要价量配合,上涨一段后则不同了,主力控盘个股的股价往往越是上涨成交量反而萎缩了,直到再次放量上涨或高位放量滞胀时反而预示着要出货了。股价的上涨根本没有抛盘,因为大部分筹码已被主力锁定了,在没有抛压的情况下,股价的上涨并不需要成交量的,股价在下跌过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现象,实际走势中往往出现无量阴跌天天跌的现象,只有在出现恐慌性抛盘之后,再次放量才会有所企稳。其实放量下跌说明抛盘大的同时接盘也大,反而是好事,所以我说顶和底都是要以放量为标志的。 利物莫说过:股票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我们通过K线图上的阴阳K线和放大或缩小的成交量,能不能管窥阻力最小的方向呢?如果能,我想,有K线,均线,成交量就够了,不需要太多

量价分析换手率战法大全

量价分析换手率独家战法大全 绝大多数股票的每日换手率在1%-25%之间(不包括上市前三日的上市新股),大量股票的日换手率集中1%-21%之间,大约70%的股票的日换手率低于3%。也就是说,3%是一个重要的分界,3%以下的换手率非常普通,通常表现没有较大的实力资金在其中运作,当一只股票的换手率在3%-7%之间时,该股已进入相对活跃状态,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10%的日换手率在强势股中经常出现,属于股价走势的高度活跃状态,一般来说,这些股票正在或者已经广为市场关注。日换手率10%-15%的股票如果不是在上升的历史高位区或者见中长期顶的时段,则意味着强庄股的大举运作,若其后出现大幅的回调,在回调过程中满足日最小成交量或成交量的1/3法则或1/10法则则可考虑适当介入,当一只股票现超过15%的日换手率后,如果该股能够保持在当日密集成交区附近运行,则可能意味着该股后市具潜在的极大的上升能量,是超级强庄股的技术特征,因而后市有机会成为市场中的最大黑马。 日换手状态盘口资金介入程度操作策略走势趋向 01%-03%冷清不关注散户资金观望无方向 03%-07%相对活跃适当关注试探介入原则观望小幅升或跌 07%-10%高度活跃高度关注大举介入考虑买或卖稳步升或跌

10%-15%非常活跃重点关注深度介入大举买或卖大幅升或跌 15%-25%极度活跃极度关注全线介入短线进或中线清暴涨或暴跌 成交量选股六原则 1)任何进出,均以大盘为观察点,大盘不好时不要做,更不要被逆市上涨股迷惑。 2)在多数情况下,当量缩后价不再跌,一旦量逐步放大,这是好事。 3)在下跌过程中,若成交量不断萎缩,在某天量缩到“不可思意”的程度,而股价跌势又趋缓时,就是买入的时机。 4)成交量萎缩后,新底点连续2天不再出现时,量的打底已可确认,可考虑介入。 5)成交量萎缩后,呈现“价稳量缩”的时间越长,则日后上涨的力度愈强,反弹的幅度也愈大。 6)量见底后,若又暴出巨量,此时要特别小心当日行情,一般情况下,量的暴增不是好事,除非第二天量缩价涨,否则是反弹而已。 如何挑选底部放量黑马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测量系统的影响测量结果的变异来源及其分布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分辨力、偏差、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假设试验分析等。分辨力、偏差、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分析方法适用于计量型测量系统的研究,假设试验分析法适用于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不可重复的测量系统可选用控制图法分析。 2术语 2.1测量系统: 是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2测量系统分析: 是指检测测量系统以便更好地了解影响测量结果的变异来源及其分布的一种方法。 2.3分辨力 指一测量仪器能够检测并忠实地显示相对于参考值的变化量。 2.4偏差 是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2.5稳定性(或称飘移) 是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样本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2.6线性 是指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差值的差值。 2.7重复性 即设备变差:是指由一个评价人,采用同一测量设备,多次测量同一样本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2.8 再现性 即评价人变差:是指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同一测量设备,测量同一样本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变差。 2.9 计数型测量系统 测量数值为一有限的分类数量的测量系统。 2.10计量型测量系统

能获得一连串数值结果的测量系统。 3 准备工作 3.1 应该事先决定好测量员数量,测量样本的数量及重复测量的次数。 3.2 测量员应该从那些平时经常操作测量设备的人中选出。 3.3 测试的样本必须从流程测量中选出,并代表该流程的控制范围,每个样本应被看作代表产品偏差的整个范围来进行分析的,每个样本将会进行多次测量,为了便于认别每个样本,必须对它们进行编号。 3.4 按照指定的测量程序,确保测量方式正确。 3.5 所有的分析方法都应确保每次读数的统计独立性,为了减少可能得出的错误的结果,应该采取下列步骤: a) 测量必须是随机进行,以确保在分析研究中任何测出的偏差或改变随机分布。测量员应该不知被测量 的是哪一个样本,以便避免任何已知的可能偏差。但对于进行分析研究的人必须知道被测量样本的号码,并记下相应的测量数据。 b) 在读数时,应当读取最小的读数,如果可能的话,读数应当是设备的最小刻度的一半,如果最小的刻 度是0.001,则进行统计的最小刻度应当在0.0005 之间变动。 c) 每个测量员必须使用相同的程序,包括所有相同的步骤来获取读数。 4 分辨力分析 4.1 如果测量系统的分辨力不足,则不是一个合适的系统来识别过程的变差。 4.2 如果不能检测到过程的变差,则该分辨力用于分析是不可接受的;如果不能检测出特殊原因的变差,用于控制是不可接受的。 4.3从R图可以分析测量系统的分辨力是否足够,判断准则如下: A、如果极差图中只有3种以下(包括3种)的极差值在控制限值内时,则该分辨力不足。 B、如果极差图只有4种的极差值在控制限值内且超过1/4以上的极差值为0,则该分辨力不足。 C平均值Xbar图中,如有少于一半平均值点落在控制限之外,则该分辨力不足。” 4.4 分辨力分析数据来源于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方法所收集的数据。 5 偏差分析 5.1 独立样本法: a) 选取一样本并确定其相对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如果没有这样的样本,则选择一个处于产品测量中值的 生产样本作为偏差分析的标准样本。可在实验室里精确测量该样本10 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参照真 值,如果需要分析测量范围的低端、高端和中值的标准样本,应分别作分析。 第 2 页共11 页

热分析常用方法及谱图

常用的热分析方法 l热重法(Thermogravimetry TG) l 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l 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l 热机械分析(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TMA) l 动态热机械法(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DMA) 谱图分析的一般方法 《热分析导论》刘振海主编 《分析化学手册》热分析分册 TGA DSC 分析图谱的一般方法——TGA 1. 典型图谱 分析图谱的一般方法——TGA的实测图谱

I、PVC 35.26% II、Nylon 6 25.47% III、碳黑14.69% IV、玻纤24.58% 已知样品的图谱分析 与已知样品各方面特性结合起来分析 如:无机物(黏土、矿物、配合物)、生物大分子、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等热分析谱图都有各自的特征峰。 与测试的仪器、条件和样品结合起来分析 仪器条件样品 应用与举例 TGA DSC/DTA TMA 影响测试图谱结果的因素——测试条件 TGA 升温速率 样品气氛

扫描速率 样品气氛 升温速率对TGA 曲线的影响 气氛对TGA 曲线的影响 PE TGA-7 测试条件: 扫描速率:10C/min 气氛:a. 真空 b. 空气 流量:20ml/min 样品:CaCO3(AR) 过200目筛,3-5mg 扫描速率对DSC/DTA曲线的影响气氛对DSC/DTA曲线的影响 气氛的性质

两个氧化分解峰 曲线b: 一个氧化分解峰, 和一个热裂解峰 影响测试图谱结果的因素——样品方面 TGA/DSC/DTA 样品的用量 样品的粒度与形状 样品的性质 样品用量对TGA/DSC/DTA曲线的影响 样品的粒度与形状对曲线的影响——TGA/DSC/DTA 样品的性质对曲线的影响——TGA/DSC/DTA TGA/ DSC/DTA 热分析曲线的形状随样品的比热、导热性和反应性的不同而不同。即使是同种物质,由于加工条件的不同,其热谱图也可能不同。如PET树脂,经过拉伸过的PET树脂升温结晶峰就会消失。 PET 树脂的DSC 曲线 TGA应用 成分分析 无机物、有机物、药物和高聚物的鉴别与多组分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游离水、结合水、结晶水的测定,残余溶剂或单体的测定、添加剂的测定等。 热稳定性的测定 物质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的测定,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等 居里点的测定 磁性材料居里点的测定 可用TGA测量的变化过程

量价分析法

量价分析法 量价关系分析 1.价涨量增 2.价涨量缩 3.价涨量平 4.价稳量增 5.价稳量缩 6.价稳量平 7.价跌量增 8.价跌量缩 9.价跌量平10.涨跌停板量价关系 1.价涨量增 在上涨趋势初期,若成交量随股价上涨而放大,则涨势已成,投资者可跟进;若股价经过一段大涨之后,突然出现极大的成交量,价格却未能进一步上涨,这一般表示多头转弱,行情随时可能逆转。 2.价涨量缩 呈背离现象,意味着股价偏高,跟进意愿不强,此时要对日后成交量变化加以观察。若继续上涨且量增,则量缩属于惜售现象;反之,则应减仓,以免高位套牢。 3.价涨量平 若在涨势初期,极可能是昙花一现,不宜跟进。 4.价稳量增 若在涨势初期,显示有主力介入,股价随时可能变化,可跟进。 5.价稳量缩 说明投资者仍在观望。若在跌势中,表示在逐渐筑底,可逐步建仓。 6.价稳量平 多空势均力敌,将继续呈盘整状态。 7.价跌量增 在连跌一段后,价微跌量剧增,这可视为底部,可介入;若在跌势初期,则日后将形成跌势;在持续涨势中,则为反转为跌势的讯号。 8.价跌量缩 若在跌势初期,表示跌势不改;若在长期下跌后,则表示行情可能将止跌回稳。 9.价跌量平 表示股价开始下跌,减仓;若已跌了一段时间,底部可能出现,密切注意后市发展。 10.涨跌停板制度下的量价关系 由于跌停板制度限制股票一天的涨幅度,使多空的能量得不到彻底的宣泄,容易形成单边市。很多投资者存在追涨杀跌的意愿,而涨跌停板制度下的涨跌幅度比较明确,在股票接近涨幅或跌幅限制时,很多投资者可能经不起诱惑,挺身追高或杀跌,形成涨时助涨、跌时助跌的趋势。而且,涨跌停板的幅度越小,这种现象就越明显。目前,在沪、深证券市场中ST板块的涨幅度由于限制在5%,因而它的投机性也是非常强的,涨时助涨,跌时助跌的现象最为明显。 在实际涨跌停板制度下,大涨(涨停)和大跌(跌停)的趋势继续下去,是以成交量大幅萎缩为条件的。拿涨停板时的成交量来说,在以前,看到价升量增,我们会认为价量配合好,涨势形成或会继续,可以追涨或继续持股;如上涨时成交量不能有

量价分析全集 图解

量价分析全集(图解) K线图与成交量 成交量是指一个时间单位内对某项交易成交的数量。一般情况下,成交量大且价格上涨的股票,趋势向好。成交量持续低迷时,一般出现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阶段,市场交投不活跃。成交量是判断股票走势的重要依据,对分析主力行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成交量含义 1、说明个股的活跃程度与对当前股价的认可程度。个股的运动一般都经历盘旋———活跃———上升———盘旋的循环过程,作为股价运动的第二阶段,即通常所说的股性被激活阶段,也就是成交量活跃的过程。当一只个股处于底部蛰伏期时,其市场表现不活跃,该阶段的成交量低迷。股价的上升必然导致获利盘与解套盘的增多,多空分歧加大,相应地,股价的进一步上升需要有更多能量的支持,而活跃的成交量正是对该现象的客观反映。多空双方对股价的认可程度分歧越大,成交量也就越大。理论上,多空双方对股价分歧最大的位置应该是在盘整区域的箱体顶部,从股价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在箱体顶部附近的放量也确实对股价的突破有一定参考意义。 2、成交量的活跃还与个股突破后的爆发力度有关,表明市场的内在强度。换手率越高,参与的投资者越多,一旦市场向某个方向突破,

原来巨大的多空分歧因一方的胜利使市场产生一边倒,迫使另一方返身加入,这种合力足以使市场产生巨大的波澜。 统计结果表明,当一段时间的累计换手率达到300%以上时,个股进入突破前的临界状态,这为我们把握入市时机提供了较好的早期信号。主力资金介入个股具有较高的成本,这一特性使主力不可能在控盘后仍维护长时间的低位盘整,而累计换手率正是对该状况所作的较好描述,它能估计市场是否进入临界状态。另外,放量前的成交量走势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个股的活跃程度反映了进入该股中的主力是新主力还是老主力,主力的实力如何,有助于对主力控盘程度的判断。这事实上是从成交量的角度对股价的盘整作补充描述。一般,新主力介入时,由于介入控盘过程较长,成交量会相对活跃,而一旦进入控盘阶段后,主力又难以容忍其它投资者跟庄,不会长时间在其成本区域附近徘徊,会迅速拉高,这就会产生第一波的上升行情,即性质上为脱离成本区的行情。期间最主要特征是距离长期底部区域不远,即前面所论述的低位盘整。而一旦脱离成本区域后,股价还会产生中级调整,这时调整可能以横盘为主,而最终的结果是在经过中级盘整后,股价继续向上,即整体走势呈现之字形形态,或者说,波浪理论中的主升浪阶段就是该阶段的真实反映。需要指出的是,与底部区域的盘整相比较,脱离成本区域后的盘整阶段成交量会相对较小,但也满足我们所定义的盘整,这种盘整一般属于老主力所为,其后股价的上升空间则取决于第一波行情上升的力度等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