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目次(征求意见稿)2020年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系统构成2

5技术要求2

6试验方法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门窗智能控制系统的构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用门窗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及运营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755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T 3785 电声学声级计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943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

GB 12663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控制指示设备

GB/T 15211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6796-2009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20138 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IK代码)

GB/T 29739 门窗反复启闭耐久性试验方法

GB/T 31070.1-2014 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JG/T 394 建筑门锁通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 windows and doors

实现对建筑门窗进行本地或远程智能化控制的功能性装置的总称。

3.2

管理/控制部分Management/controller section

通过现场手动操作,或探测环境参数的变化,向执行器发出相应控制指令的器件。

3.3

执行部分Executable section

执行管理/控制部分的命令,驱动门窗完成相关动作的设备组合。

3.4

智能管理平台Intelligent management platform

为门窗智能控制系统提供接入、记录、操控、查询等管理服务的信息系统。

3.5

辅助智能终端Auxiliary intelligent terminal

能够装载客户端应用软件,并通过客户端应用软件实现与系统对接的终端装置。

4系统构成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由探测/传感部分、管理/控制部分、显示/指示部分、执行部分和可选的音/视频采集部分、识读部分、辅助智能终端、第三方接口及智能管理平台组成(图1)。系统有多种构建模式,可根据系统规模、现场情况、安全管理要求等,合理选择。

图1门窗控制系统构成示意图

注:图中实框表示基础配置,虚框表示可选配置。

5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管理/控制部分

管理/控制部分应满足以下要求:

a)系统应具备存储能力,当供电异常或断电、重启、更换电池时系统均可自动保存信息;

b)配置报警器的系统,报警声压等级应符合GB 12663的要求;

c)管理控制部分与各部分连接采用无线通信的,在空旷条件下,通信距离不小于30米;

d)门窗智能控制系统必须内置安全机制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

e)门窗智能控制系统应配置手动控制或手动解锁功能;

f)应具有上报设备故障、状态、基本设置等信息的能力;

g)系统应有故障的现场指示功能;

h)系统应具备根据传感/探测信号触发设备联动的功能,其触发条件可由用户自主设置。

5.1.2探测/传感部分

探测/传感部分主要包括光线、雨水、风速、温度、空气质量、噪声、烟雾、可燃气体等探测/传感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采用电池供电的传感器,应具有低电量提醒功能;

b)宜具有数值显示或状态指示功能;

c)传感器需要易于安装和更换。

5.1.3显示/指示部分

系统应具有电源指示、运行指示功能,显示/指示可以是视觉和/或听觉的。

5.1.4执行部分

执行部分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

b)应具备轻柔闭合功能,保证门窗关闭时的运行速度不高于30 mm/s;

c)应具备实时状态反馈功能;

d)应具备运行速度、运行力矩调节功能;

e)应具备手动优先操作功能;

f)门锁应符合JG/T 394的规定;

g)应具有防误操作功能;

h)门窗智能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65dB(A)。

5.1.5音/视频采集部分

音/视频采集部分应满足以下要求:

a)门用智能控制系统的音/视频采集部分应具备访客视频通话功能和紧急通话功能,并符合GB/T 31070.1-2014的要求;

b)音/视频采集部分宜具有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功能,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5.1.6识读部分

识读部分宜有刷卡、指纹识别等功能,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5.1.7第三方接口

宜具备与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等第三方对接的功能接口,实现对系统的设置、控制及实时状态信息的获取。

5.1.8智能管理平台

智能管理平台应满足以下要求:

a)智能管理平台最高权限管理者为使用者分配账号、初始密码及使用权限,使用者可自行修改密码;

b)应记录系统更新升级、登陆时间、删除等信息;

c)应有用户设置、运行状态等数据的备份。

5.1.9辅助智能终端

辅助智能终端应满足以下要求:

a)客户端应用软件应易于下载、安装、使用和更新;

b)客户端应用软件应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c)添加系统设备时,应添加设备唯一的身份标识号码/序列号;

d)应具有远程控制功能;

e)应能接收系统推送的实时状态信息,信息接收的滞后时间应低于2 s;

f)应能获取系统采集的音视频信息。

5.2电源电压适应性

当交流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15%至+10%、直流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5%范围内变化时,系统应正常工作。

5.3安全性

5.3.1电气安全性

5.3.1.1电源安全性

电源适配器和/或电池应满足GB 4943的要求。系统工作电压不应高于36 V DC。

5.3.1.2抗电强度

系统带电主回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500 V直流电压,历时1min应无击穿现象。

5.3.1.3绝缘电阻

在环境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的条件下,系统带电主回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

5.3.1.4带电部件的防护

带电部件的防护应符合GB 4706.1的要求。

5.3.2运行安全

5.3.2.1防夹措施

系统应具备自动感应或监测可能造成人体夹伤的装置,并自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5.3.2.2制动响应

系统应保证门窗实现稳定可靠的制动,制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0 s。

5.4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a)安装在室内的设备应满足表1中I级的要求,安装在室外的设备应满足表1中I级或II 级的要求。

表1 环境适应性要求分级

项目I级II级

高温试验

(工作状态)+55℃16h+70℃16h

低温试验

(工作状态)-25℃16h-40℃16h

恒定湿热试验

(工作状态)+40℃

相对湿度93%96h+40℃

相对湿度93%96h

正统振动试验

(工作状态)频率10Hz-150Hz加速度2m/s2

扫频速率1 0ct/min三轴向各1个循环-频率10Hz-150Hz加速度5m/s2

扫频速率1 0ct/min三轴向各1个循环-

b)在承受各项气候和机械条件后,系统各设备应无任何电气故障,结构变形或接触不良现象,每项试验中或试验后系统功能均应正常。

5.5电磁兼容

系统应能承受GB 755中规定的以下电磁干扰的影响:

a)电源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b)静电放电抗扰度;

c)射频电磁场辐射扰扰度;

d)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e)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f)浪涌(冲击)抗扰度。

5.6标志和机械结构

5.6.1标志

系统设备的标志应满足以下要求:

a)系统中的设备应有清晰、永久的标志。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产品型号;

——序列号或批号;

——电源额定值,即正常工作电压、电流和频率(可选);

——电路保护电流(可选)。

如果无法在产品本体上标识上述内容,则应在使用说明书中给出。产品的生产日期可以在产品的包装中给出;

b)手动控制装置应有清晰的用途标识;接线端子附近应有字母或数字的标识;连线应有编号、颜色或其他的标识。

c)标志应具有耐擦性,按照6.7.1.2的方法进行耐擦性试验。擦试后,标志应仍清楚可辨,标牌应不能被轻易揭掉,而且不得出现卷边。

5.6.2机械结构

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结构满足下列要求:

a)按键、开关等类似部件应便于用户操作。

b)按键、开关等类似部件操作应灵活可靠,正常使用情况下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不会造成危险。

c)系统安装后,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系统设备的接线端子应不能被用户接触到。

5.7外壳防护能力

5.7.1外壳防护等级

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外壳防护能力等级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安装于室内的设备外壳防护能力应符合GB/T 4208 中IP30的规定;

b)安装于室外的设备外壳防护能力按使用环境的严酷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符合GB/T 4208中IP33要求;

——Ⅱ级:符合GB/T 4208中IP44要求;

——Ⅲ级:符合GB/T 4208中IP54要求。

5.7.2外壳抗破坏能力

安装在户外的装置外壳宜具有抗破坏能力。按产品说明正常安装后,具有抗破坏能力的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a)符合外壳防护等级Ⅱ级要求;

b)符合GB/T 20138中IK05要求;

c)能抵御1min以内的破坏行为并能正常工作,破坏行为包括以下情况:

——用螺丝刀把装置卸下;

——将装置拉出;

——将按键拔出或塞死;

——用螺丝刀破坏;

——用打火机烧。

d)对带糖碳酸饮料的防护。

5.8反复启闭性能

系统的反复启闭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门控制系统应≥100000次;

b)窗控制系统应≥20000次。

5.9信息安全

5.9.1身份鉴别

辅助智能终端和/或智能管理平台应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一和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功能、登录失败处理功能等,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5.9.2权限控制

辅助智能终端和/或智能管理平台应授予不同帐户为完成各自承担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并在它们之间形成制约的关系。

5.9.3数据传输安全

辅助智能终端和/或智能管理平台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环境条件为:

——温度:15 ℃~35 ℃;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如无特殊说明,试验场地的环境噪声应不大于40 dB(A)。

6.1.2电气连接

待测设备应按制造商推荐的方法进行连接构成试验基本配置,待测设备的配置应满足实现系统功能的要求。

6.2基本要求试验

6.2.1管理/控制部分试验

按产品说明书操作,检查系统功能,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1.1的要求。

6.2.2探测/传感部分试验

检查各探测/传感设备是否符合5.1.2的要求。

6.2.3显示/指示部分试验

观察/检查系统是否符合5.1.3的要求。

6.2.4执行部分试验

a)按产品说明书操作,检查系统功能,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1.1 a),c),d),e),f),g)的要求;

b)按产品说明书操作,使用直尺、秒表进行测量,计算测量结果,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

5.1.4 b)的要求;

c)运行噪音应符合下列要求:

——声检测用声级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3785的规定;

——按照说明书操作,使系统处于运行过程中;

——声级计应放置在距离门窗边缘1.0 m、高度为1.5 m的位置,检测门窗稳定运行不少于三个周期的等效连续A声级值;

——门窗内、外两侧分别检测,取最大值, 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1.4 h)的要求。

6.2.5音/视频采集部分试验

按GB/T 31070.1-2014附录A、附录B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1.5的要求。

检查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功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2.6识读部分试验

检查刷卡、指纹识别等功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2.7第三方接口试验

检查系统是否有第三方接口,判定是否符合5.1.7的要求。

6.2.8智能管理平台试验

检查智能管理平台,判定是否符合5.1.8的相关要求。

6.2.9辅助智能终端试验

检查、测试辅助智能终端,判定是否符合5.1.9的相关要求。

6.3电源电压适应性试验

分别加载交流电源电压额定值的85%和110%两个电压值,或加载直流工作电压额定值的95%和105%两个电压值,检查系统各项功能,判定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注:如果有多种额定电压,则每种额定电压均须进行上述试验。

6.4安全性试验

6.4.1电气安全性试验

6.4.1.1电源安全性试验

检查电源适配器和/或电池,用万用表测试工作电压,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3.1.1的要求。

6.4.1.2抗电强度试验

用直流电压进行试验。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3.1.2 的要求。

6.4.1.3绝缘电阻试验

按GB 16796-2009中5.4.4.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3.1.3 的要求。

6.4.1.4带电部件的防护试验

按GB 4706.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3.1.4 的要求。

6.4.2运行安全试验

6.4.2.1防夹措施试验

用直径为20mm的橡胶棒进行试验,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3.2.1的要求。

6.4.2.2制动响应试验

从操作者发出制动指令时开始计时,到执行部分开始制动为止的时间。反复测试5次,取平均时间。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3.2.2的要求。

6.5环境适应性试验

按GB/T 15211规定的方法进行,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4 的要求。

6.6电磁兼容试验

按GB 755规定的方法进行。待测装置在待机状态、运行状态下进行试验。试验中允许待测装置具有指示功能的显示灯闪烁,不允许状态改变现象发生。具有显示功能的待测装置,试验期间显示屏不允许出现影响用户使用的显示异常状况。

6.7标志和机械结构试验

6.7.1标志检查

标准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检查系统中各设备的标志,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6.1 中a)、b)的要求;

b)对标志进行耐擦性试验,用一块浸有水的布手动擦试15s,再用一块浸有溶剂油的布手动擦试15s。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6.1 c)的要求。

注:试验用溶剂油是脂肪族(无环)溶剂已烷,其最大芳香烃的体积百分比含量约为0.1%,贝壳松脂丁醇(溶解溶液)值约为29,初始沸点值约为65 ℃,干涸点值约为69 ℃,比重约为0.7 kg/L。

6.7.2机械结构试验

目视检查,并用以下轴向力进行人工测试,试验时应确保待测装置无移动:

a)15 N,非常规轴向;

b)30 N,常规轴向力持续1min。

注:此测试只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件进行,对弱电设备基本不要求。

6.8外壳防护能力试验

6.8.1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按GB/T 4208规定的方法进行,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7.1 的要求。

6.8.2外壳抗破坏能力试验

对具有抗破坏能力的装置外壳进行如下试验:

a)按GB/T 4208规定的方法进行IP等级试验;

b)按GB/T 20138规定的方法进行IK等级试验,撞击应针对主要操控部件;

c)对于破坏行为试验,待测装置应按制造商的说明安装在增加牢固性的底座上进行测试,每一项测试应由一个人操作。测试可用以下一种或几种工具进行:

——直径4 mm和7 mm,长度60 mm~200 mm的2种常规的螺丝刀;

——常规的钳子;

——常规的打火机。

试验1:尝试卸下螺丝;

试验2:尝试拉出装置;

试验3:尝试拔出按键;

试验4:尝试把按键塞死;

试验5:尝试用螺丝刀破坏;

试验6:尝试用打火机破坏。

d)用0.33 L的罐装碳酸饮料淋湿设备。

待测装置若进行以上试验时发生任何选用的测试工具损坏则视为测试通过,继续进行下一项测试。在进行所有防破坏测试后,检查待测装置的功能,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7.2 的要求。

6.9反复启闭性能试验

试验前准备:

——调整程序使门窗能持续稳定运行,启闭之间时间间隔为(30±1)s;

——采用计数器对门窗的反复启闭进行计数;

——检测过程中可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维护保养;

——耐久性检测宜有影像记录。

按照GB/T 29739规定的方法进行反复启闭耐久性试验,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8的要求。

6.10信息安全

6.10.1身份鉴别

检查辅助智能终端或智能管理平台,判定是否符合5.9.1的要求。

6.10.2权限控制

检查辅助智能终端或智能管理平台,,判定是否符合5.9.2的要求。

6.10.3数据传输安全

使用信息安全测评工具箱测试辅助智能终端和/或智能管理平台,通过抓包工具获取通信双方数据包的内容,查看是否能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会话初始化验证(如SSL建立加密通道前是否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了会话初始化验证);并查看系统在通信过程中,对整个报文或会话过程是否进行加密。通过数据包重复工具重放通信双方数据包(控制指令和查询指令等)的内容,查看是否抗重放攻击能力。判定测试结果是否符合5.9.3的要求。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20

XXXXXXXXXXXXXX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践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无操作系统)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所在学院XXXXXXXXXXX 专业名称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XX 成绩 XXXXXXXXXXXXX 二○XX年XX月

综合实训任务书

目录 前言 (1) 1 硬件设计 (1) 1.1 ADC转换 (3) 1.2 SSI控制数码管显示 (3) 1.3 按键和LED模块 (5) 1.4 PWM驱动蜂鸣器 (6) 2 软件设计 (7) 2.1 ADC模块 (7) 2.1.1 ADC模块原理描述 (7) 2.1.2 ADC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8) 2.2 SSI 模块 (8) 2.2.1 SSI模块原理描述 (9) 2.2.2 SSI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0) 2.3 定时器模块 (10) 2.3.1 定时器模块原理描述 (10) 2.3.2 定时器模块流程图 (11) 2.4 DS18B20模块 (11) 2.4.1 DS18B20模块原理描述 (11) 2.4.2 DS18B20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2) 2.5 按键模块 (13) 2.5.1 按键模块原理描述 (13) 2.5.2 按键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3) 2.6 PWM模块 (13) 2.6.1 PWM模块原理描述 (14) 2.6.2 PWM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4) 2.6 主函数模块 (14) 2.6.1 主函数模块原理描述 (14) 2.6.2主函数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5)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门窗设计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门窗的设计姓名:狄源辉学号:101130137 班级:(1)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门窗设计 摘要:为了使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采用以 ARM7 为主控制芯片, 融合多路传感器的方法, 突破了传统的防盗门窗模式。综合考虑了室内外环境的安全因素,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门窗, 进行了以CO、煤气、甲醛以及风光雨传感器为主要信号获取单元,以声光报警器、排风扇和电动开窗器为执行机构的联合调试实验设计, 实验中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实验结果证明该设计切实可行。 关键词:传感器; ARM7; 信号采集; 智能门窗 Design of Intelligent Window Based on Embedded System Abstract: In order t o make home life mo re comfortable and secure, the intelligent w indow s and doo rs are designed based on embedded systems, which adopts the ARM7 based control chip and multichannel sensors, and breaks thro ug h the traditional mo del. It makes use of the CO, gas, formaldehyde, as w ell as the scenery as the main signal for the r ain sensor unit ,adopts the sound and lig ht alarm, row o f fans and electric w indow device as the implementing agencies. T he system is stable and reliabl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is feasible. Keywords : sensor s; ARM7; signals acquisition; smart w indows and doors 0 引言 随着21 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社会信息化和家居智能化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追求高质量、高科技舒适安全的家居生活, 充分享受由信息时代带来的生活上的便利。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子系统智能门窗,是在传统住宅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了门窗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是实现家居智能化的基础和前提,而门窗作为家庭与外界互通的门户, 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实现门窗的智能化是智能家居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1 系统的总体设计 智能门窗属建筑领域的附件, 它包括智能控制系统和门窗开关装置以及报警系统。该智能门窗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当室内燃气泄露, CO 和CO2 含量过高,甲醛、苯等有毒物质超标时, 能够控制窗户自动打开, 让空气形成对流,并启动排风扇向室外排出有害气体, 当室外环境不允许开窗时(比如风雨和沙尘天气) 由风光雨传感器传输信号到主控系统, 使其发出指令关闭窗户, 同时整个系统将以排风扇工作为主。如果状况仍未缓解,则启动警报装置。整个系统由主控芯片、各种传感器、报警器终端, 以及机械传动装置组成,控制芯片和传感器等直接固定在门窗上, 而报警终端则可固定在室内墙壁或容易引起主人警觉的地方。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正典系统窗技术标准和要求(门窗招标)-1

第四章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目录 1. 总体要求 (3) 2. 外门窗节能设计 (4) 3. 对材料的要求 (4) 4. 产品材料选择 (5) 附表:施工单位供货设备材料备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体要求 1.1 外门窗采用正典系统窗; 1.2 门窗数量及规格见门窗表、门窗详图及各层平面图;外门窗抗风压变形性能为4级, 气密性能为6级,水密性能为4级,隔声性能为3级;外门窗隔声量:商品房Rw+Ctr ≥35dB 1.3 外门窗均为断桥铝合金门窗;夹层及地上可开启窗,设可拆卸平开式纱窗;推拉门 和平开门不设纱扇;除注明者外,外门窗均立结构墙中。 1.4 门窗表中所示尺寸,均为洞口尺寸,生产厂商在制作前应现场测量准确,并根据不 同装饰面层,进行门窗尺寸的确定。 1.5 中标人应在不改变原图纸分格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提供深化设计图纸(包括平 面位置、门窗分格、构造详图、安装节点等),并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认可后方能 加工生产。门窗材料厚度、框料规格应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规范的强度、抗风、抗渗 等综合性能指标(建设单位提供相关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和图纸会审记 录等)。 1.6 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外侧采用氟碳喷涂,内侧为粉末喷涂;喷涂颜色和表面质感 见建设单位提供的样片;中标人制作的样片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后方可进行加工生 产。 1.7 门窗的制作应符合以下规范(但不限于) ⑴《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 ⑵《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GB/T5237.5)。氟碳漆喷涂 漆膜厚度应不低于三涂二烤,平均厚度≥40μm的要求。氟碳漆材料采用著 名合资厂产品,提供不少于10年品质保证。采用的品牌应在合同中明确。 ⑶《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T5237.4)。粉末喷涂涂层 厚度应符合局部厚度≥40μm的要求。粉末材料采用著名合资厂产品,提供 不少于10年品质保证。采用的品牌应在合同中明确。 ⑷《中空玻璃》(GB11944) ⑸《吸热玻璃》(JC/T511) ⑹《热反射玻璃》(JC693) ⑺《铝合金门窗拉手》(GB9301) ⑻《铝合金窗锁》(GB9302)

技术标准及要求(门窗补充)

技术标准及要求 一、技术条款概述 乙方必须参照国家、行业以及项目所在地现行关于铝合金门窗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中门窗表中对门窗类型、规格及用料的表述,综合考虑工程项目使用要求、门窗性能要求、材料构造性能和强度要求等所有技术性问题,以及加工制作、施工安装、成品保护、现场配合协调、竣工验收和保修等施工环节因素进行具体深化设计。铝合金门窗的深化设计应符合甲方提供的建筑效果的要求,并经设计院、甲方确认后方可加工安装。 二、标准及规范 本次招标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有关铝合金门窗工程材料、设计、施工及验收之现行标准、规范和规定。凡涉及到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和规定有重叠的部分按最高标准执行。若有最新标准、规范和规定颁布,应以最新的为准。主要标准、规范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 50327-200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2008 《建筑外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5-2008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119762002 《铝合金门窗》GB/T 8478-2008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 214-201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T 5237.1-2008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XXXXXXXXXXXXXX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践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无操作系统)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所在学院XXXXXXXXXXX 专业名称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XX 成绩 XXXXXXXXXXXXX 二○XX年XX月

综合实训任务书

目录 前言 (1) 1 硬件设计 (1) 1.1 ADC转换 (3) 1.2 SSI控制数码管显示 (4) 1.3 按键和LED模块 (6) 1.4 PWM驱动蜂鸣器 (7) 2 软件设计 (8) 2.1 ADC模块 (8) 2.1.1 ADC模块原理描述 (8) 2.1.2 ADC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9) 2.2 SSI 模块 (9) 2.2.1 SSI模块原理描述 (10) 2.2.2 SSI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1) 2.3 定时器模块 (11) 2.3.1 定时器模块原理描述 (11) 2.3.2 定时器模块流程图 (12) 2.4 DS18B20模块 (12) 2.4.1 DS18B20模块原理描述 (13) 2.4.2 DS18B20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3) 2.5 按键模块 (14) 2.5.1 按键模块原理描述 (14) 2.5.2 按键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4) 2.6 PWM模块 (15)

2.6.1 PWM模块原理描述 (15) 2.6.2 PWM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 (16) 2.6 主函数模块 (16) 2.6.1 主函数模块原理描述 (16) 2.6.2........................... 主函数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16 3.验证结果.. (17) 操作步骤和结果描述 (17) 总结 (18)

智能窗控制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控制技术 设计题目智能窗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 2013.12.23~2013.12.31 电气与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 1.课程设计的考核由指导教师根据设计表现、设计报告、设计成果、答辩等几个方面,给出各项权重,综合评定。该设计考核教研室主任审核,主管院长审批备案。 2.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参加本次设计时间不足三分之二或旷课四天以上者,不得参加本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4.课程设计结束一周内,指导教师提交成绩和设计总结。 5.设计过程考核和成绩在教师手册中有记载。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格式各专业根据专业不同统一规范,经教研室主任审核、主管院长审批备案。 注: 1.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在课程设计前发给学生,设计任务书放置在设计报告封面后和正文目录前。 2.为了节省纸张,保护环境,便于保管实习报告,统一采用A4纸打印(正文采用宋体五号字)或手写。

13/14学年第一学期 微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蔡长青刘文洲班级:自动1041.2 地点:PLC 实验室 课程设计题目:窗帘自动控制系统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微机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加以综合运用,进行微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初等训练,掌握运用微机控制技术的原理、设计内容和设计步骤,为从事相关的毕业设计或今后的工作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技术指标) 设计并制作一个窗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各种条件手动或自动控制窗及窗帘的开度。 1.系统包括遥控器,自选电光源、窗开闭机构。 遥控器由键盘和液晶显示器(显示窗和窗帘状态以及其它必要的信息)组成。 自制电光源由3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具有4种发光强度:灭、暗、较亮、亮。 窗帘高0.5米,宽1米,开闭用电机驱动,可以实现“全关、位置1、位置2及全开”四种开度。窗帘由电机、帘架、帘布组成。用1个发光二极管模拟窗的状态,亮代表开,灭代表关。 2.可以使用直流电机、异步电机或步进电机,定位传感器自选。 三、课程设计原则 1、尽可能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2、在满足控制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 3、保证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四、课程设计步骤 1、对控制系统任务和要求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控制任务; 2、对多个可行方案进行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3、进行详细的设计与论证 4、给出理论分析与计算, 5、给出系统总体框图、 6、给出核心电路原理图、 7、给出主要流程图、 8、给出程序清单及有关设计文件 9、撰写设计说明书 五、时间安排 时间内容备注 PLC实验室 12月23日集中讲解课程设计要求,分配设 计题目,明确任务和具体安排 12月24日检查任务书、检查设计方案PLC实验室 12月26日检查设计PLC实验室

智能家居家电控制系统系统设计说明

xx家电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一、定义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在国外常用Smart Home表示。与智能家居含义近似的有家庭自动化(HomeAutomation)、电子家庭(ElecctronicHome、E-home)、数字家园(DigitalFamily)、家庭网络(Home Net/Networks for ome)、网络家居(Network Home)、智能家庭/建筑 (IntelligentHome/Building),在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还有数码家庭、数码家居等称法。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是一个居住环境,是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的居住环境,实施智能家居系统的过程就称为智能家居集成。 智能家居集成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由于智能家居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协议的不同,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都采用综合布线方式,但少数系统可能并不采用综合布线技术,如电力载波,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一定有对应的网络通信技术来完成所需的信号传输任务,因此网络通信技术是智能家居集成中关键的技术之一。安全防范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在小区及户内可视对讲、家庭监控、家庭防盗报警、与家庭有关的小区一卡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家居设备自动控制模块中,对于家庭能源的科学管理、家庭设备的日程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视频技术是实现家庭环境舒适性、艺术性的重要技术,体现在音视频集中分配、背景音乐、家庭影院等方面。 二、表述 智能家居其实有两种表述的语意,定义中描述的,以及我们通常所指的都是智能家居这一住宅环境,既包括单个住宅中的智能家居,也包括在房地产小

门窗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样本

门窗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1、木门制作与安装工程 本工程装饰木门必须采用成品门, 不得现场加工制作, 木门材质颜色及其配件以实物样板为准, 质量不得低于实物样板。 (1)木门制作与安装工程材料要求: 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 ①板材: 室内装饰工程中的木门应采刚厚木夹板, 细木工板, 中密度纤维板材料, 在潮湿环境内须采用防水胶合板。 ②小五金: 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小五金, 且有相应的合格证等资料。 ③油漆: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油漆涂料。 (2)木门: 必须采用成品门, 不得现场制作。 (3)装饰木门的安装工艺 ①门框的安装 安装方法: 门框有两种安装方法, 其施工工艺如下: a先立口法。在砌墙前把门框按图纸位置立直、找正, 并固定好。这种施工方法必须在施工前把门框做好运至现场。 b后塞口法。在砌墙时预先按门尺寸留好洞口, 在洞口两边预埋木砖, 然后将门框塞入洞内, 在木砖处垫好木片, 并用钉子钉牢(预埋木砖的位置麻避开门扇安装铰链处)。 ②施工要点 a先立口安装施工:

当砌墙到室内地坪时, 立门框: 碰到窗台时, 立窗框。 立口前, 按照图纸上门的位置、尺寸、把门的中线和边线画到地面或墙上。 砌墙过程中不要碰动支撑, 井应陌对门框进行校正, 防止门框山现位移、歪斜等现象。砌到放术砖的位置时, 要校核是否垂直, 如有不直, 在放木砖时要随时纠正。否则, 木砖砌入墙内, 将门框固定, 就难以纠正。每边的木砖不少于2~3块。 同一墙面的木框应安装整齐。可先立两端的门框然后拉一通线, 其它的框按通线竖立。 这样可保证同排门框的位置的标高一致。 立框时, 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特别要注意门的开启方向, 防止出现错误难以纠止。 注意图纸上门框是否是在墙中, 还是靠近墙里皮。如果是里皮的, 门框应出里皮墙面(即内墙面)20mm, 这样抹完灰后, 门框正好和墙面相平。 b塞口安装施工: 门洞口要按图纸上的位置和尺寸留山。洞口应比门口大30~40mm(每边大15~20mm)。砌墙时, 洞口两侧按规定砌入木砖, 木砖大小约半砖, 间距不大于1.2m, 每边2.3块。 安装门框塞进门洞内, 用木楔临时固定, 用线锤和水平尺校止。校正后, 用钉子把门框 钉牢在木砖上, 每个木砖上应钉两个钉子, 钉帽砸扁冲入梃内。 立口时, 一定要注意门的开启方向。

高中通用技术《控制与设计》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控制与设计》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控制与设计》教案 第一节:什么是控制 / 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控制的概念及在现在生活中的应用 】 2、分析典型案例,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3、熟悉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能画出一个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4、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过程与方法: [ 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充分利用技术的作用,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 复习重点: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复习难点: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 教学策略

教法: 本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们采用“案例情景—机理分析—总结归纳-认识提升”的模式展开。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的教与学置于具体的案例情景当中,通过丰富而贴近生活的案例使学生从生活体验到理性分析的思维升华过程。同时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想法。通过富有吸引力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回想和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本着“回想—分析—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步步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思维升华的过程。 学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方式,特别是理解闭环控制的工作过程以及其构成的作用。 教学过程 ) 引入:知识铺垫:通过系统与设计过度到 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家庭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深入千家万户。 家庭智能化即智能化家居 (Smart Home),亦称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 )、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 )、电子家庭(E-home)、智能化住宅(Intelligent Home )、网络家居(Network Home )、智能屋(Wise House, WH)、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等。它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力自动化、信息、结构化布线、无线等技术将所有不同的设备应用和综合功能互连于一体的系统。它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家电、通信、家电设备自动化、远程医疗、家庭办公、娱乐等功能,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安全、便利、舒适、节能、娱乐、高效、环保的居住环境。其从控制层次来分,一般由中央控制中心、家居智能控制终端、小区智能控制系统、家庭网关和外部网络几部分组成。 1智能家居系统体系结构 家居系统主要由智能灯光控制、智能家电控制、智能安防报警、智能娱乐系统、可视对 讲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等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智能家居系统结构框图 2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2.1照明及设备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和集成技术建立一个 由家庭到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综合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系统中照明及设备控制可以通过智 能总线开关来控制。本系统主要采用交互式通信控制方式,分为主从机两大模块,当主机触 发后,通过CPU将信号发送,进行编码后通过总线传输到从模块,进行解码后通过CPU触 发响应模块。因为主机模块与从机模块完全相同,所以从机模块也可以进行相反操作控制主

智能化窗户控制系统软件说明

智能窗户控制系统软件V1.0设计说明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软件总体设计 (2) 1.1. 软件需求概括 (2) 1.2. 定义 (2) 1.3. 功能概述 (2) 1.4. 总体结构和模块接口设计 (3)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4) 2.1. 功能设计 (4) 第三章软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 3.1. RF解码过程程序设计介绍 (6) 3.2. RF对码过程设计 (7) 3.3. 通信程序设计 (9) 3.4. IIC程序设计介绍 (10) 3.5. 接近开关程序设计 (13) 3.6. 震动开关检测程序设计 (14) 3.7. 墙面按键程序设计 (16) 第四章智能窗户控制系统的设计 (18) 第五章实测与结果说明 (19) 第六章结论 (19)

前言 目的 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是软件开发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开发人员在完成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基础上完成概要设计规定的各项模块的具体实现的设计工作。 第一章软件总体设计 1.1.软件需求概括 本软件采用传统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编程的软件设计方法。 本软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RF遥控解码 (2)键盘扫描 (3)通信 (4)安全检测 (5)电机驱动 1.2.定义 本项目定义为智能遥控窗户系统软件。它将实现人机互动的无缝对接,实现智能关窗,遥控开关窗户,防雨报警等功能。 1.3.功能概述 1.墙体面板按键控制窗户的开/关 2.RF遥控器控制窗户的开/关 3.具有限位,童锁等检测功能 4.实时检测大气中的温湿度,下雨关窗 5.具有防盗,防夹手等安全性能的检测

住宅铝合金门窗施工技术要求范文

富兴集团房地产开发项目 | 铝合金门窗施工技术要求 : 项目部: 项目公司(甲方): 签发(签章):

》 项目概况表 项目名称:日期: ) 住宅铝合金门窗施工技术要求 一,说明 本技术文件适应于:房地产项目开发的中、高档或豪华住宅楼盘的门窗项目施工。 铝合金门窗项目应由具有铝合金门窗或或幕墙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设计、施工,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自动化机械制作厂房且经甲方、监理等专业人员考察认可;方能承接本项目的合同任务。 承建商应在合同签定前完成深化设计图纸(包括型材模具图、风压计算书)报甲方审批签字;在本项目开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及审批的深化设计方案完成施工图的设计及报审,并分别制作“材料色板”、“材料及配件样板”、“实物样板”各一套,并按材料样板报审程序完成审批。; 本次投标报价必须满足本技术要求文件、门窗工程量清单、材料及配件配置要求;并满足按此技术要求而进行的制作安装的质量保证措施、技术标的编制,否则视为不合格技术标;投标方应在合同中确认的所有“材料及配置要求”,乙方单方面不得任意改变。

二,有关材料的技术要求 本项目所有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或地方标准及有关规定(或文件要求)。 铝合金型材应批量提交有效检测报告,其中化学成分必须满足:镁含量为4.5-9%,封孔质量应≤30mg/dm2,耐盐雾性应大于9级的要求,粉末喷涂涂层厚度不小于40μm,不大于120μm的范围。 铝合金型材必须满足:整个合同范围门窗型材的平均用量应大于8.5kg/m2,其中窗主型材(主要受力部位)壁厚不小于1.4mm;门主型材(主要受力部位)壁厚不小于2.0mm;幕墙主要型材(主要受力部位)壁厚不小于3.0mm。大型门窗(大于6-10㎡的单个门窗)的铝合金主型材壁厚应经过计算确定,其型材的钢度、强度、惯性矩应按不同部位的风压等荷载进行分别设计,对于需要型材加厚的部位应采用加强型钢肋等形式,提高抗风压能力,降低工程造价(铝合金的型材的加强型钢肋应补充设计及计算书)。. ;型材结构型式:欧标55-95系列,除应满足国家“三性要求”外,还应满足国际标准的开启性能、耐久性能、节能隔音性能等;其中:窗框外侧应设置大于350mm的“挡水翼”,确保窗边防水性能,应采用室内圆弧型玻璃压线,固定扇与开启扇玻璃应在同一平面内(平衡式设计),型材结构应适用于附加中挺、附加型钢肋,适用于“欧标槽”的国际标准的配件系统,对大型或超重型窗扇不得设计平开窗扇。 型材结构型式为欧式ALUK门窗体系,实物参观:广州星河湾\汇景新城等项目.实物样板已陈列在广东富盈集团。 : 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 本项目采用“氟炭叁涂闪古铜色”的型材表面喷涂处理,颜色应符合实物样板的要求。 型材喷涂质量稳定,且应提供涂层20年以上质量保证证明书。其喷涂线必须为国家大型生产企业的生产线如:广铝、亚铝、兴发、坚美、中亚等品牌。 玻璃颜色应符合审批之样板 玻璃原片应为质量稳定的国家大型生产企业的浮法玻璃,其颜色\表面平整度满足质量标准,厂家:如“洛玻”“南玻”“信义”等系列产品。 玻璃厚度必须不小于5.0 mm;幕墙玻璃厚度必须不小于6.0 mm;大块玻璃的厚度应经过“抗风压”计算其玻璃厚度,其中单块玻璃大于㎡的厚度必须不小于6.0 mm。其中所有厅房门窗

门窗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内容

门窗工程施工技术规要求 1、木门制作与安装工程 本工程装饰木门必须采用成品门,不得现场加工制作,木门材质颜色及其配件以实物样板为准,质量不得低于实物样板。 (1)木门制作与安装工程材料要求: 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 ①板材:室装饰工程中的木门应采刚厚木夹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材料,在潮湿环境须采用防水胶合板。 ②小五金: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小五金,且有相应的合格证等资料。 ③油漆: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油漆涂料。 (2)木门:必须采用成品门,不得现场制作。 (3)装饰木门的安装工艺 ①门框的安装 安装方法:门框有两种安装方法,其施工工艺如下: a先立口法。在砌墙前把门框按图纸位置立直、找正,并固定好。这种施工方法必须在施工前把门框做好运至现场。 b后塞口法。在砌墙时预先按门尺寸留好洞口,在洞口两边预埋木砖,然后将门框塞入洞,在木砖处垫好木片,并用钉子钉牢(预埋木砖的位置麻避开门扇安装铰链处)。 ②施工要点 a先立口安装施工: 当砌墙到室地坪时,立门框:碰到窗台时,立窗框。 立口前,按照图纸上门的位置、尺寸、把门的中线和边线画到地面或墙上。

砌墙过程中不要碰动支撑,井应陌对门框进行校正,防止门框山现位移、歪斜等现象。砌到放术砖的位置时,要校核是否垂直,如有不直,在放木砖时要随时纠正。否则,木砖砌入墙,将门框固定,就难以纠正。每边的木砖不少于2~3块。 同一墙面的木框应安装整齐。可先立两端的门框然后拉一通线,其他的框按通线竖立。 这样可保证同排门框的位置的标高一致。 立框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特别要注意门的开启方向,防止出现错误难以纠止。 注意图纸上门框是否是在墙中,还是靠近墙里皮。如果是里皮的,门框应出里皮墙面(即墙面)20mm,这样抹完灰后,门框正好和墙面相平。 b塞口安装施工: 门洞口要按图纸上的位置和尺寸留山。洞口应比门口大30~40mm(每边大15~20mm)。砌墙时,洞口两侧按规定砌入木砖,木砖大小约半砖,间距不大于1.2m,每边2.3块。 安装门框塞进门洞,用木楔临时固定,用线锤和水平尺校止。校正后,用钉子把门框 钉牢在木砖上,每个木砖上应钉两个钉子,钉帽砸扁冲入梃。 立口时,一定要注意门的开启方向。 ③门扇的安装 A.施工准备:安装门扇前,先要检查门框上、中、下三部分是否一样宽,如果相差超过5mm,就必须修整。核对门扇的开启方向,并打记号,以免把扇安错。安装前,预先量出门框口的净尺寸,考虑风缝(松动)的大小,再好进一

通用技术控制与设计方案_通用技术控制与设计

通用技术控制与设计方案_通用技术控制与 设计 【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控制与设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通用技术控制与设计,供大家参考! 复习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控制 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控制的概念及在现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分析典型案例,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3 、熟悉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能画出一个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4 、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过程与方法: 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利用技术的作用,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 复习重点: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复习难点: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教法: 本章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们采用”案例情景--机理分析--总结归纳-认识提升”的模式展开。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的教与学置于具体的案例情景当中,通过丰富而贴近生活的案例使学生从生活体验到理性分析的思维升华过程。同时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想法。通过富有吸引力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回想和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本着”回想--分析--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步步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思维升华的过程。 学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方式,特别是理解闭环控制的工作过程以及其构成的作用。

引入:知识铺垫:通过系统与设计过度到 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 第一节什么是控制 1、控制的概念: 2、控制的应用: 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 1、控制系统: 【案例分析】 自行车速度的控制的实现过程、电风扇风速的控制过程、自动门的控制过程、遥控电视频道更换的控制过程、航空模型的控制过程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生活智慧人生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广东领航者科技有限公司

一、概述 本方案设计采用witlife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维德莱夫品牌源自澳大利亚,始创于1989年, Witlife维德莱夫—智能生活·智慧人生,系智能化酒店,智能化家居的领航者,在大洋洲和大中华地区设有研发和业务机构。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经销商和代表处。为智能化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为智能化领航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不变的核心理念:为智能生活,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的全程智能服务,实现超乎客户满意的惊喜。 Witlife维德莱夫大中华地区总部成立于2010年,Wit life维德莱夫是一家专业从事家庭智能化控制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球知名企业,是全球知名的智能家居公司。 Witlife维德莱夫智能家居系统,是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通讯技术、无线射频(RF)技术于一体的智能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显示、即时控制、预设控制、远程控制等功能,可以用家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RF遥控器、触控面板等多种方式进行控制。通过网络可以完全掌控家庭、酒店所有的灯光、空调、电视、音响、热水器、饮水机、电饭煲、房门、窗帘、供养、浇花等。 Witlife维德莱夫,智能生活,智慧人生,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推出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家居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现代住宅中的安防监控、灯光窗帘、温度湿度、音乐影院等智能控制,并能无

缝接入小区网络对讲、家庭物联网。 二、网络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标准 本设计方案主要参照以下设计标准: 1、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EN50090 (欧洲电工标准) 三、智能家居系统结构原理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网络架构,分散控制各个子系统,最适合现代家居的应用,其结构如下: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结构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是网络点,网络点通过网络线接入路由器构成的家庭局域网。可以高速双向传输控制、信息、视频、音频等。 由上图可看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平台能够搭载各种控制子系统,除了继电器控制信号,它能控制任何控制协议,传输任何音频、视频、信息数据,并能双向反馈。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具有: ?居家安防控制 ?居家监控系统 ?灯光智能控制

智能的门窗控制系统需求简介

智能门窗控制系统需求简介 家居除了讲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环保环境外,还得讲究安全环境、舒适环境和智能环境。如果在你的家居里安装上智能窗,就可以大大提高您家的安全、智能、舒适度,彰显您的个性,使您的家居更添华贵、高档、时尚、更具时代感。 一、智能门窗功能简介: 1、防风防雨 当系统探测到风雨时,会自动帮您把窗关上,您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的时候没有管好家中的窗户了。安防报警: 当系统探测到燃气泄漏时,会自动报警并开窗换气;当有不速之客试图从窗户闯入时,窗户会自动关闭,亮灯、报警,这样您家真正成了铜墙铁壁的现代化家居了。 2、自动运行 远出归来,可通过手机、电脑提前打开窗户,到家前让家中空气流动流动…… 3,远程控制, 支持手动、遥控、远程、情景模式等多功能的方式。 4、定时开关 你可以对天窗设置定时开关的功能,这样您再也不用为了给房间透气而去频繁开关天窗而烦恼了。 5、控制多样化 支持手动、遥控、远程、情景模式等多功能的方式。 6、人性化设计

LED背光功能,即使在夜间也能确定开关的准确位置操作简单,没有复杂的界面,老人、孩子都可以使用 安装简单,产品可以自由选用,满足不同家庭个性化要求 用户发送信号流程图

二、服务器端的功能要求: 1、服务端要求: [1]用户发送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用户通过无线把信号发出,这部分功能是客户端子系统的基本部分,这个功能是以后没个操作的基础。系统要求做到即能够从其它子系统中共享一部分信息,又有方便的操作手工输入控制信息。这部分要求对输入的信号进行简单的处理,供智能门系统进行查询和调控。 [2]用户发送信号的存储: 将用户的信号存储到智能门的控制系统中,以备以后的信号确认以及输出。 [3]信号的传递及接收: 将用户所须的发送信息由无线传到智能门控制系统的服务器上,并且使智能门系统接收信息,然后存储起来等待输出。 [4]智能门遇阻返回: 这一功能是在上一功能的基础上,发送信号到智能门控制系统中,电动门接到信号执行,如果中途遇到阻碍就自动执行系统提示返回。 [5]智能门系统自动服务: 智能门控制系统自动更新时间日期,到电动门的LCD显示屏幕上。 [6]智能门自动安全系统: 智能门一旦接受到不明信号,就会启动报警信号,发出警报。 2.客户端子系统: 通过无线将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库相连,将从客户端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实现接收信号,信号生成,信号处理,信号存储等子系统。以单片机成本核

系统门窗技术要求最新

系统门窗技术要求 一、设计说明 1、本次招标的门窗工程相关设计图纸与说明请各投标单位认真阅读、理解并须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复核、计算,如有疑问可在招标方规定的时间内(年月日前)由招标方视具体情况组织设计方进行答疑和技术交底。 2、设计图纸中所涉及设计规范详见招标方提供的工程设计说明。门窗材料除玻璃外均要求由系统门窗公司提供。 3、成品门窗(五性)须达到的性能指标如下: 抗风压性能:不低于6级标准(基本风压取值系数为M2,同时要求强度满足地区最大负风压作用的求)。 气密性能:不低于6级标准。 水密性能:不低于4级标准。 保温性能:>K≥。 隔声性能:不低于3级标准。 4 门窗系列选择 平开窗不低于55系列。 平开门不低于55系列。 推拉门不低于55系列。 折叠门不低于70系列。 5.所选用的门窗系列必须是成熟产品,市场应用不低于3年时间,并在多个高端项目得到使用。 二、材料选用要求 本招标技术要求如果低于现行国家及行业规范,应以现行国家及行业规范为准。投标时应及时通知招标单位,否则一切责任归于中标单位。 1、铝合金: 铝合金型材:系统门窗采用系统门窗指定断热铝合金型材(所有型材断面型式提供样品)。铝构件及装饰件均应为挤压成型,挤压精度为超高精级;合金型号为6063-T6。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提供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的门窗主要构件计算书。 所有外墙用的铝型材的误差应为高精级,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隔热条采 用欧洲进口产品,材质为PA66,在200摄氏度的高温下15分钟内不会变形,具有更高的强度及寿命;隔热条与铝型材的复合剪切力不小于45N/mm. 铝型材室外所有可视外表面都应为3涂层氟碳喷涂( PVDF)系统(颜色为深暖灰色,详见附图),所有室内可视外表面都应为粉末喷涂系统。表面处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铝合金型材主受力杆件的主要受力壁厚:窗不小于、门不小于(对受力杆件的壁厚要求必须满足最新规范要求);平开门窗框采用腔式结构,角码组角连接。 铝型材需由一定规模品牌大厂生产。中标单位在具体项目实施中提供有关铝型材加工合同移交甲方备案,以及有关质保书、检测报告、发货单和发票复印件等证明文件。若中标方委托另外的镀锌铝型材加工厂,须经得发包方认可。 系统商和投标单位必须对具体门窗类型提供五金件配置表,提供所有类型典型门窗最不利部位计算书以明确五金件选型的安全、可靠。 投标单位述标时需提供本项目所有系统的采购、加工手册,验阅后返还。 门窗安装过程及安装完毕,应有有效的型材成品保护,并制定专项成品保护方案。 2、玻璃 双层中空钢化玻璃,玻璃的选用应保证无明显的色差,中空玻璃内铝隔条采用高质量产品;并要求连续折弯。 玻璃规格:双层钢化中空玻璃:5LOW-E +12A+5; 应满足隔声、采光、隔热、保温、安全、力学等各项性能; 玻璃结构形式的总体厚度应与系统相匹配,双面玻璃均要有3C钢化节能标识; 招标方将按照国家规范对玻璃质量的要求对进行验收,如玻璃质量低于国家标准,门窗单位应无条件进行更换,更换时间以工程部要求为准。 玻璃运输安装过程及完工后应有有效的贴膜成品保护,防止划伤。 3、五金件及辅材 所有五金件必须为本系统门窗原配进口五金,应采用多点锁。为保证使用方便和严密性,锁闭系统采用联动机构。 所有五金配件在安装完成可见面上需标注产品型号,以便现场工程师确认。 五金配件型号根据门窗扇的重量进行设计选配(标称承载能力应大于实际荷载的

塑钢门窗技术要求

塑钢门窗技术要求1.材料质量及技术要求: 1.1.塑钢型材 1.1.1.塑钢门窗型材的选用应符合下表要求: 门窗形式主要配件型材要求 窗平开窗配两点锁.传动执手.滑撑符合国家标准GB/T8814-2004有关规定,白材,耐水 泥砂浆腐蚀。上悬窗、平开窗、采用LG秀美60系列; 平开门采用LG60系列加固型型材。推拉门采用LG80 系列;推拉窗采用LG80系列;推拉门、平开窗型材 截面主要受力部位最小实测壁厚应不小于㎜;平开门 主要受力部位最小实测壁厚应不小于㎜;推拉窗主要 受力部位最小实测壁厚应不小于㎜ 推拉窗配大月牙锁双滑轮 上悬窗配两点锁.传动执手.滑撑 门平开门 配多点锁;门扇宽度超过950 时配3个活页 推拉门配月牙锁双滑轮 1.1. 2.塑钢门窗的扇和框均应使用450碰角制作,严禁其他连接方式; 1.1.3.塑钢推拉门窗下滑应设置泄水孔(必须用专用模具冲压成孔),保证槽内积水顺畅排出;1.1.4.推拉门窗及平开窗采用厚钢衬。平开门采用厚钢衬。型材腔体要求满钢。 1.1.5.塑钢推拉门窗应设置防脱轨装置和限位器; 1.1.6.中标单位在厂内制作完毕后至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期间内,型材室内、室外所有外露面均应有 保护膜或纸胶带保护;该保护膜或纸胶带在竣工验收前由中标单位接招标单位通知后自行清除; 1.1.7.塑钢门窗型材的基材应满足: GB/T8814-2004《门、窗未增塑聚氯乙稀(PVC-U)型材》、JG/T140-2005《未增塑 聚氯乙稀(PVC-U)塑料窗》、JG/T180-2005《未增塑聚氯乙稀(PVC-U)塑料门》 等; 型材壁厚检查只允许符合规范B类要求,否则按不合格论; 1.2.玻璃 1.2.1.玻璃的选用应符合下表: 门窗部位种类厚度规格颜色备注 卧室及客厅等 5+6A+5≥5mm中空玻璃 浮法白玻璃 玻璃为浮法白玻(汽车级), 选用必须满足《建筑玻璃应用 技术规程》(JGJ113-2009) 厨房≥5mm中空玻璃楼梯间≥5mm中空玻璃

苏教片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全套教案(最完整版)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全 册 教 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分析“技术的”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人类需求技术的。使学生感受技术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直观图片、详实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 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 ⑴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 ⑵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 ⑶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

的学习,注重探究和实验。教学内容 [板书](一)技术的含义[板书]1.技术的产生创设情境 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4页内容 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 结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阅读教材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板书]2.技术的发展创设情境 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阅读教材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 归纳总结讨论: 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 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 总结: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讨论并回答案例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