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件来源登记表——(食品药品,登记表)

案件来源登记表——(食品药品,登记表)

案件来源登记表——(食品药品,登记表)
案件来源登记表——(食品药品,登记表)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942892106.html,

案件来源登记表

(XX)食药监X案源〔年份〕X号

案件来源:□监督检查□投诉/举报□上级交办□下级报请□监督抽验□移送□其他

当事人: _ 地址: 邮编:_______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自然人:联系电话: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自然人身份证号码:

登记时间:年月日时分基本情况介绍:(负责人,案发时间、地点,重要证据,危害后果及其影响等)

附件:(现场检查笔录、投诉举报材料、检测(检验)报告、相关部门移送材料等)

记录人:XXX(签字)

X年X月X日处理意见:

负责人:XXX(签字)

X年X月X日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942892106.html,/ws/detail13595.html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s://www.doczj.com/doc/942892106.html,

食品安全事件整理

历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整理 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 2002年2月,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 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 2002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

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的“毒狗肉”。这些狗大多为土狗,很灵活,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毒杀。 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2003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 2003年12月3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佛山、江门两地的鱼翅、开心果加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用工业双氧水加工过的鱼翅成品、开心果等干果类食品成品。 2004年“陈化粮”事件曝光,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发现有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试验显示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 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

2013食品安全事件大汇总

2013食品安全事件大汇总 发布日期:2014-01-09 浏览次数:897 民以食为天,2013年,食品安全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和舆论中,食物的安全品质关乎到每一位群众切身的健康和利益,而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令我们瞠目结舌。这边是挂羊头卖老鼠肉的丧心病狂,那边是洗脚水做M 线的底线丧失。种种“疯狂”美食的背后究竟隐藏的是巨大的经济暗链,还是已经泯灭的良心。忘却意味着重演,在2013年底将这些令我们不快的新闻整理总结,不遗忘那些曾经使我们愤怒的一幕幕。 一、江苏无锡卫某等制售假羊肉案 2013年2月,在公安部统一协调下,江苏无锡公安机关出动200余名警力,在无锡、上海两地统一行动,打掉一特大制售假羊肉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3名,捣毁黑窝点50余处,现场查扣制假原料、成品半成品10余吨。经查,2009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卫某从山东购入狐狸、水貂、老鼠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添加明胶、胭脂红、硝盐等冒充羊肉销售至苏、沪等地农贸市场,案值1000余万元。 有关部门对肉类生产商鱼目混珠的不法行为进行最新一轮整治之际,中国的食品安全部门再次采取行动,治理多年来深陷丑闻之中的中国食品安全领域。中国的领导人正打算进一步建立公众对本土公司的信任,提振消费者支出。 其中一起案件发生在中国东部的无锡市,嫌疑人通过销售老鼠和水貂冒充的羊肉获利人民币1,000万元。为了回应最近的丑闻,浙江警方在与推特类似的新浪微博(Sina Weibo)上发布了一个如何分辨假羊肉的配图指南。一名微博用户回应说,原来我以前吃火锅大多数时候吃的都是老鼠肉。这名用户在这句话之后加了一个呕吐的表情。 二、广州江南市场检出大量来自山东日照“毒姜” 生姜,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必须品,可在2013年5月,山东潍坊地区曝光了部分姜农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植生姜现象,占据广州销售市场七成左右的山东生姜质量如何?记者从广州地区规模最大的果菜批发市场——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获悉,该市场在八个样品中检出一个含有涕灭威成分的样品,并已根据要求立即对该批来源于山东日照地区不合格的300斤生姜采取销毁处理。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2017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1、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预案。 2、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 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及时报告原则 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对发生的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食品安全公共事件,不得迟报、瞒报和漏报。 (3)处置与分析总结并重原则 认真落实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对特别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食品安全事故分级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四级。 (1)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件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3)发生跨地区(港澳台)、跨国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4)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理的。 (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件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3)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4)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3)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件影响范围涉及市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食品安全事件。 (4)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1)事件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给消费者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完整版)26种食品安全事件曝光

26 种食品安全事件曝光 26 种食品安全事件曝光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在技术水平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不法商家也学会利用先进的技术来降低成本。从食品造假到滥用添加剂、非法添加化学物,基本所有只要能降低成本的手段都被不法商贩和黑心商家所利用,我们在感叹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在为人的道德水准的下降而愤概,同时也为监管不力而无耐。2012 年以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更引起了人们对食品的关注。 有报道称,给肯德基、麦当劳等知名快餐品牌供货的山西粟海集团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喂养肉鸡,45 天让肉鸡速成供货”,投喂的饲料“能毒死苍蝇”。

红牛添加剂事件 能量饮料行业巨头——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被曝在红牛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并未通过审核的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苯甲酸钠”这两种成分。而苯甲酸钠和咖啡因的“共同” 出现招来更大质疑。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两种成分混合后可能变成安钠咖,而国务院颁布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表明,安钠咖是一种兴奋型精神药品,临床上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抑制以及麻醉药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等症,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 2012 年2 月8 日,哈尔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对外表示,红牛饮料存在标注成分与国家批文严重不符等问题,红牛的配料中含有国家不允许在维生素功能饮料中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红,会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 信息时报讯(记者黄芳芳)据《北京晨报》报道,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联合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20 日发布《2012 中国纸质餐饮具质量情况追踪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市场上销售的很多方便面碗外层检出荧 光,很可能是使用了非食品级用纸,五谷道场、统一、辛拉面、白家、康师傅、今麦郎等6 大主流品牌全部中招。 思念汤圆吃出创可贴

案件审核审批意见的填写

案件审核、审批事项的填写 一、《案件来源登记表》处理意见的签署:《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要求应有明确的意见。 一般有三种表述: 1.本案需进一步核实、请XXX、XXX 进行核查。(内容不够确切,需进一步调查。适用举报投诉、移送、交办、其他的线索) 2. 建议立案调查(内容确实,可以直接立案查处。适用监督检查、监督抽验、部分协查的线索) 3.本案可调查后立案(初步判断内容比较确实,比如不合格药品协查函的办理) 负责人:承办机构的负责人。 二、《立案审批表》 承办部门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为落实案件办理第一责任人制度,有如下表述: 1.建议由xxx、xxx承办。 2.建议立案,由×××、×××承办。 3.建议本案由xxx、xxx承办。 4.建议不予立案,有具名举报投诉人的,建议告知举报投诉人。(建议立案的,同时指定两名或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负责调查处理,首名为第一责任人;不予立案的,建议不予

立案,有具名举报投诉人的,建议告知举报投诉人)。 审批意见:一般有两种表述: 1.同意立案。由XXX主办,XXX承办(协办)。 2.同意立案调查,本案自20XX年X月X日起立案,由XXX主办,XXX承办(协办) 。 三、《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审批表》 承办部门意见:建议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审批意见: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行政处罚决定审批表》 承办部门负责人意见:同意,报审核部门。 审核部门负责人意见:该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依据正确、处罚裁量适当。同意承办部门拟处罚决定。(另有“同意,报xx局长审批”表述) 审批意见:有不同的表述情形供大家参考:(依据《行政处罚法》第38条规定,《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38条) (1)同意行政处罚。 (2)决定作出行政处罚。 (3)同意行政处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移送司法机关。 (4)本案经集体讨论一致通过承办部门(办案部门)建议。(重大复杂案件)

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安全事件

江南,这些是我找到的资料,在做PPT的时候,适当删减,保留主题就可以了,制作的时候尽量简单明了,然后重点部分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字来标注,那样讲解起来会方便一些,加油啊!! 一、食品安全标准内容 (一)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二、食品安全事件为何频频重演? 多年生活在广州的东北人郑太太,这几天忙着向老家亲戚求教如何自己做面条、馒头、肉包。郑太太说,最近看到媒体曝光那么多食品有问题“只好尽量自己做”。 郑太太的担心和烦忧其实与很多消费者一样。近期,国内发生的一连串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刺激了人们本已敏感的神经,“瘦肉精”猪肉、上海染色馒头“牛肉膏”假牛肉、毒豆芽、石蜡墨汁造红薯粉等,其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无不来自食品中的外来“添加”,这不禁让人对谈“添加”而色变。 非法“添加”问题其实也引起国家高度重视。最近,从国务院到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等相继发布和出台一系列通知和公告,全国掀起一股严厉打击非法“添加”的旋风。与此同时,对非法“添加”者的惩罚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日前强调,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改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事实上,继2008年“三聚氰胺”地震后,我国已加码打击滥添加的违法行为,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频频出现,这不得不让人再次审视食品安全管理的问题。 问题食品添加剂市场随处可得 记者连日来走访广州部分食品批发市场,在一德路的批发市场,各种“精粉”食品添加剂随处可见,在一家店铺记者看见货架上摆放着各种猪肉精粉、牛肉膏、羊肉精膏、猪肉香粉、火锅红油等各种精粉、提香剂、上色剂,售价从十几元到几十元。在网上购物平台,“只需滴入一两滴,一锅清水就能变成鲜美无比的高汤”的“一滴香”、鸡膏等增香、增味的食品添加剂也多有销售,价格从几元至150多元都有。 记者看到,虽然有部分食品添加剂说明标签上标示有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不过有部分店家还会教买者多种“额外”的使用方法。比如使用量上,有店家称,为了增香,可放多一些。

26种食品安全事件曝光

26种食品安全事件曝光 26种食品安全事件曝光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在技术水平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不法商家也学会利用先进的技术来降低成本。从食品造假到滥用添加剂、非法添加化学物,基本所有只要能降低成本的手段都被不法商贩和黑心商家所利用,我们在感叹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在为人的道德水准的下降而愤概,同时也为监管不力而无耐。2012年以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更引起了人们对食品的关注。 有报道称,给肯德基、麦当劳等知名快餐品牌供货的山西粟海集团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喂养肉鸡,45天让肉鸡速成供

货”,投喂的饲料“能毒死苍蝇”。 红牛添加剂事件 能量饮料行业巨头——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被曝在 红牛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并未通过审核的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苯甲酸钠”这两种成分。而苯甲酸钠和咖啡因的“共同”出现招来更大质疑。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两种成分混合后可能变成安钠咖,而国务院颁布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表明,安钠咖是一种兴奋型精神药品,临床上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抑制以及麻醉药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等症,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 2012年2月8日,哈尔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对外表示,红牛饮料存在标注成分与国家批文严重不符等问题,红牛的配料中含有国家不允许在维生素功能饮料中使用的人工合 成色素胭脂红,会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 信息时报讯(记者黄芳芳)据《北京晨报》报道,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联合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20日发布《2012中国纸质餐饮具质量情况追踪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市场上销售的很多方便面碗外层检出荧光,很可能是使用了非食品级用纸,五谷道场、统一、辛拉面、白家、

最新食品安全事故汇总

2009年食品安全事故

2009年食品安全事件记录 来源:作者:日期:09-11-30 近年来,我国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劣质奶粉、“苏丹红”辣酱、毛发酱油、石蜡火锅底料、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问题食品”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恶果之重,已到了令人谈“食”色变的地步。商务部《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目前上市食品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但食品安全仍存在超标、法律法规缺失、检测及环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沉重地打击人们的饮食信心……中国的食品怎么了?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本篇文章将持续更新2009年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大家能够有个清醒的认识: 一、多美滋婴儿奶粉问题 起因:浙江多省63名婴儿在饮用多美滋婴儿配方奶粉后出现肾结石的症状。 进展: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上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已与2009年2月11日开始对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的“多美滋”奶粉的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最后确认只是虚惊一场,经相关部门查实该奶粉并无质量问题。 疑问:那这63名婴儿是因何而得肾结石的? 二、蒙牛特仑苏OMP奶 起因:蒙牛特仑苏OMP牛奶由于添加安全性不明物质OMP,它是蒙牛于2006年宣布与某机构联合研发,从牛奶中发现的一种微量存在的天然活性牛奶蛋白。蒙牛声称,这种OMP蛋白对人体骨密度提高和促进骨骼合成代谢具有独特机理和功效。但在中国对OMP的安全性尚未做出明确规定。 进展: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于2月11日通过其官方网站,对蒙牛牛奶产品添加OMP一事做出正式回应称:“目前国家正在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对蒙牛特仑苏牛奶中的OMP物质的安全性,质检总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研究。对研究结果,将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结果:卫生部质检总局等国家六部委组织认定,饮用特仑苏OMP牛奶没有健康危害。 反思:对于食品行业,为什么企业可以在产品中随意加入未经检验添加剂? 三、韩国的好丽友食品、海太饮料 起因:韩国的好丽友食品、海太饮料等6家生产商生产的食品和饮料由于使用了可能含有三聚氰胺的西班牙产的食品添加剂,相关食品已被下令召回。 进展:据好丽友食品的相关人士说,国内北方市场产品均是河北廊坊生产基地生产的,而上海等南方市场的产品均是上海青浦生产基地生产的。国内产品的原料采购与韩国总部是完全独立的,大部分都使用国内原料,奶粉全部从法国、新西兰进口,食品添加剂也有从法国、日本进口的,但是从未使用过来自西班牙的食品添加剂。 结果:还好,我们国内的好丽友食品都是在国内生成的,没有检测到三聚氰胺。 反思:加强进口食品的安全检查,不能完全相信“全进口”。 2010-9-14 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麦乐鸡阴霾尚未彻底散去,在三聚氰胺复出江湖的消息让人紧张之余,真功夫的假排骨又在公众滴血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需知,真功夫可是中国最大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在全国拥有近360家门店,如此“巨无霸”企业的食品安全尚不过关,我们明天还敢吃什么呢? 事件一:麦乐鸡事件事件简介:美国媒体曾经曝出,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麦当劳中国公司对此发函回应称,这两种物质含量均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完整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汇总,推荐文档

1、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点评:在中国许多县级以下的农贸市场里许多食品特别是炒货,都是自制自销的,这些摊贩在市场上有摊位店铺,在家里或其它较隐的地方有自开的加工厂。加工爪子花生等一些炒货,这些加工厂所用的场所完全没有卫生可言,也没有任何审批手续,就是有往往都是很形式的东西,他们加工时所用的油当然不会是好油,来源渠道也完全不清楚,反正会有人专门到店铺里来推销,会自动送上门来,加工者并不管油到底好不好,只要便宜就行,他们明知不会是好油,但也不会想到可能是毒油,他们的商品会通过各种渠道流通到全国各种经营场所。包括各种大型超市。特别是各种宾馆酒家等,事实上炒货的“脏”说出来足可让人大倒胃口,他们所谓的工厂办了十几年,从来就没有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去过,一,他们的厂是地下的,二,这方面好象没有人去管,当地zf为了地方经济往往都是采用宽松政策,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这食品到底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三,从来就没有人问过、查过商贩货物的来源和渠道,四,对于炒货并没有一些相关的较详细的法规可寻可依,特别是对一引起自产自销的小作坊,完全就没有相关措施。五,中国人喜欢“运动”,往往是发现严重问题后就来一下“运动”,而不法商人为了利益是挖空心思,无孔不入,无时不动,而监督部门则是上面叫动他才动,在“运动”与“运动”的时间里,谁去保证商品的质量呢? 2、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除了法律方面的局限性,还在于我们广大民众特别是官员对各种知识的贫乏,试想:在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曝光之前,又有几位官员清楚“瘦肉精”“苏丹红”“牛肉精膏”等概念呢?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中,最需要监管的是流通渠道和商品来源,可是监督部门人浮于事,有几个真正为人民的生命安全着想并时时牵肠挂肚呢? 3、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现代这个金欲泛滥的时代,为了达到利益,许多商人根本无良心可言,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我们为人师表的老师们为什么也要加入追逐利益的洪流呢?目前有许多学校和教师为了吃回扣,挖空心思赚学生的钱,本来应该退还学生的多余的学费,他们总是千方百计的拿来化悼,买水果,买牛奶。买各样次劣的学习用具等,所以造成上述情形学校方面责任是很大的,家长们虽然不敢说,但心里并不舒服,家里好牛奶多了,你学校何必多此一举呢,是真心为学生好吗? 4、2002年2月,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中国中秋吃月饼的传统几千年了,但是可能以前几千年也没有现在一年吃悼的月饼多吧,月饼越来越贵,质量越来越坏。多少商家每年大量卖不完的月饼到哪去了,官家去管过吗,去查过吗?就象现在全国众多的小杂货店的面包类小儿果冻小儿饮料等食品,还不是都回到黑加工厂去了,象哈尔滨香香鸟食品有限公司这样的大公司都要做的事,那些多如牛毛的无证的黑加工厂岂不更加了。 5、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用化工原料或化工用品制造假食品,早在此事件发生之前就有报道过,问题是:时至今日,根本就没有专门的时间或专门的人,专门的部门去监管那些化工原料(比如走私的工业用油)的来龙去脉。工业用油或劣质食品用油仍然到处泛滥。。。 6、2002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这种假“白砂糖”假红糖早在80年代就已经有了,因为这种

最新整理20XX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20X X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20**食品安全事件盘点中,违规使用食品卫生事件频发,多以食品中出现异物为主,增加食品安全风险。肉制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给消费者敲响警钟。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食品安全事件盘点,供大家参考。 20**食品安全事件盘点1、食品维权案例 金鼎轩回炉顾客剩水丑闻曝光涉事者称压力大 20**2月15日,一条曝光金鼎轩地坛店服务员将客人没喝完的水倒回水桶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昨天,《记者来到视频拍摄地点回访时,该店的吴经理表示,服务员倒回去的水没有任何人碰过或是喝过。 2、餐饮卫生安全事件 陕西老人吃面后身亡帮忙办丧事4人又中毒 20**2月16日陕西老汉家中吃面条死亡,村民帮忙办丧事时不料又有4人食物中毒,事件详情,佰佰安全网与您一同关注了解。 85℃三明治现活蚯蚓续官方:将依调查结果处罚本月15日,吴女士在85度C福州信和店买了个三

明治,放到嘴巴时才发现,三明治当中竟然有一条长约5厘米的活蚯蚓,昨日,记者从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目前还未查出活体蚯蚓的来源。截至昨晚,事发已3日,但三明治中的活蚯蚓到底从何而来,至今不明。 东莞一电子厂多人食用扁豆食物中毒 20**2月20**2月27日广州真光中学大量学生出现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到医院就诊疑似诺如病毒传染。事件详情,佰百安全网与您一同关注了解。 3、肉质品安全 福喜过期肉一审两公司被罚240万元 20**2月1日上海法院依法对上海福喜肉案涉案两 公司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生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罚款240万元,涉事人员均被判有期徒刑。 4、食品安全政策 广东拟规定网上销售未经许可不得卖冷荤凉菜 20**2月25日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广州拟规定未经许可不得网上销售冷荤凉菜。食品安全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网上销售冷荤凉菜食品安全隐患多,为降低风险,广州新增规定未经许可不得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令狐采学 ①“皮革奶”事件概述 2005年,山东等地曝出在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事件,引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重视,曾经大力整顿。当时山东省工商部门至少查获2.8万多件使用水解蛋白的乳制品,有200多家小厂从事这类生产。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司于2009年2月份接到了一封举报信,举报浙江金华晨园乳业有限公司在生产乳制品的过程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粉”,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蛋白质含量的目的。金华市质监局、兰溪市质监局于3月5日配合浙江省质监局,对晨园乳品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在当场查获60公斤无标签白色粉末,经鉴定该粉末为皮革水解蛋白粉。浙江省质监局在3月18日对浙江晨园乳业八个批次的产品抽样检测,其中三批次成品两批次半成品含有皮革水解蛋白成分。目前证据表明,早在2008年10月20日监管部门在晨园乳业公司当天生产的含乳饮料中,检测出了这种皮革水解物。晨园乳制品公司在生产经营中,无视国家法律的规定,漠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滥用非食品添加剂,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2010年8月,质检总局再次与农业部等5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非法制售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

明确要求严禁使用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作为食品原料,加大打击力度。 2011年2月17日下午一条被广大网友热议的名为《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报道。此报道一经发布,便被纷纷转载,从而迅速地登上了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首页。报道中声称,不法商家把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提炼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将其掺入奶粉中,企图以此来提高奶里的蛋白质含量好蒙混过关。 二.“皮革奶”事件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乳制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乳制品公司生产提供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高质量乳制品,成为了其承担社会责任中重要的一部分。皮革奶事件的发生首先是对当地奶农及乳品产业造成重创,浙江晨园乳业公司爆发的皮革奶事件,不仅将金华的乳业发展推入了冬天,同时也在全国的乳业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金华作为我国南方地区有名的奶业基地之一,被誉为“南方奶牛之乡”,皮革奶事件的爆发对金华当地乳业甚至国产乳业造成沉重打击,引发了一系列连锁的反应。不管是上游的养殖环节、收购环节还是中下游的生产环节都受到了影响。奶农是乳制品产业链的第一节,奶农体会最深刻的是“奶贱伤农”。对于金华的奶农来说,在2007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后他们已经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鲜奶的收购价格一路卜跌至

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

食品安全案例分析 案例:王申良等生产、销售“毒腐竹”被判刑 一.基本案情 2014年1月7日,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检察院向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提起公 诉,指控被告人王申良、关参风、孙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济宁市任城 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鲁电水泥厂东南角出租厂房内,被告王申良、孙某夫妇在没有取得相关手续的情况下,雇佣被告人关参凤等十几名工人非法生产腐竹,在生产过程中非法添加“增筋剂”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并进行销售活动,销售金额为337.8367万元。 王申良、关参风、孙某等人明知在腐竹中添加“增筋剂”等非食品原料会对 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为了牟取暴利,仍然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添加,并进行销售,其行为均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二.产生原因 1.相关部门监测力度不足; 2.相关生产人员贪图利润,无社会责任感。 三.法律责任 2014年4月4日,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以共同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 品罪判处被告人王申良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00万;判处被告人关参凤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30万元;判处被告人孙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四.预防措施

1.卫生部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规范市场的监督管理并追究生产者法律责 任; 2.由于非法食品添加剂所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这与部分生产者的道德水准不高有莫大关系,应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 3.国家加大执法力度,加大犯罪成本。 案例:亨氏公司高蛋白营养米粉严重铅超标 一.基本案情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14年二季度流通环节食品抽检中,发现亨氏联合有限公司生产的AD钙高蛋白营养米粉严重铅超标。对此,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时间向省内各市市场监管局下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专项清查行动,对全省涉及经营该批次亨氏米粉的食品经营户进行了检查,封存9.4吨问题批次产品。浙江省食药监局已约谈了生产企业亨氏联合有限公司,并责成生产企业密切配合各地查处工作。 二.产生原因 1.相关部门监测力度不足; 2.相关生产人员贪图利润,无社会责任感。 三.法律责任 2014年8月15日,亨氏联合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致歉,称召回问题批次的“AD 钙高蛋白营养米粉”,并预防性召回与该批次产品所用同批“脱脂豆粉”原料的另 外3个批次。消费者可以将包装盒、小票、个人收款银行卡信息、联系方式等以邮

食品安全事件大汇总

食品安全事件大汇总 时间:2012-06-21 20:53: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而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真让老百姓担心起这片“天”。那么,我们的食品安全究竟有什么问题?又有什么能够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 近年来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最近的“地沟油”等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接二连三的发生,保障食品安全本身就是食品生产企业最低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然而那些企业却没有做到。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且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着我们的神经,更拷问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1.事件名称:双汇瘦肉精事件 爆发时间:2011年3月15日 罪魁祸首:瘦肉精 具体事件: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肥腻的肉,这也导致饮食习惯吃瘦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瘦肉精事件一出大家都在徘徊这肉还吃不吃? 2、事件名称: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 爆发时间:2011.3.25 罪魁祸首:残余农药(磷)严重超标 具体事件:河南南阳4个家庭的10口人中毒住进医院。中毒原因系在流动菜贩购买残余农药超标的韭菜。这些菜贩,以前他们就没有种过韭菜。就在一边庄稼地中间种了一点,也没有种植的经验,自己私自使用一些违禁的农药,就造成了超标的现象。中医上说,春天是生发阳气的时节,而韭菜性温,可以增强人体脾胃之气。然而,就在3月下旬,本该补气健脾的韭菜却让河南南阳4个家庭的10口人中毒住进医院 3、事件名称: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 爆发时间:2011.4.7 罪魁祸首:亚硝酸盐 具体事件:4月7日平凉市崆峒区发生牛奶中毒事件,39名中毒患者被送往当地两家医院救治,患者以14岁以下儿童居多。其中,3名婴幼儿死亡,均不到2岁,最小的不到2个月。最终该事件确认为亚硝酸盐特大投毒案件。 作为防腐剂而应用在肉质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一般腌制品、发酵的食物、咸鱼、腊肉、熏肉、酸菜等中会存在亚硝酸盐,牛奶中添加亚硝酸盐是头一次,误食亚硝酸盐后可造成心脏呼吸衰竭,心肌受到创伤,形成心肌炎;亚硝酸盐还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 4、事件名称:三黄鸡遭曝光

案件受理登记表

案件受理登记表 案号:宜建罚字[]第号

立案审批表 宜建罚字[]第号

安庆市建设监察大队 重大案件集体讨论记录 案由:违法转包 当事人:安徽长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讨论时间:年月日 地点:安庆市建设监察大队会议室 主持人:陶文平汇报人:章汉富记录人:刘自杨 参加人:周微、李涌、苏登 主要违法事实(证据、依据、办案程序及处罚意见): 年月日,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中,省厅检查组对长江航运公安局安庆分局业务用房、消防泵房及附属工程进行了检查。检查中发现,该项目的施工单位是安徽长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但是现场的主要管理人员都不是该公司的人员,且施工现场的负责人任祥志与安徽长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无人事劳动关系,劳务分包合

同、混凝土及设备租赁合同都是由任祥志签订的,所以检查组认为安徽长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涉嫌将该工程违法转包。 市建设监察大队依法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询问,并调取了施工合同等相关证据资料。根据询问笔录和相关证据资料,认定当事人涉嫌违法转包,该行为违反《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转包:(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或未派驻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不履行管理义务,未对该工程的施工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七条“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的规定。 建议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零点五以上百分之一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的规定,责令该当事人立即整改并处合同造价(¥:元)的百分之一共计人民币玖万壹仟零陆拾陆员壹角(¥;元)的罚款。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 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2017 年以前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接二连三地被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内,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机制的逐步完善,但另一方面,也不禁使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商贩肆无忌惮的生产这些严重伤害身体健康的食物?难道仅仅是金钱的驱使么?蚊蝇聚集的黑作坊生产的小面包、为使油条更脆口而添加洗衣粉的油条、 用大便做的臭豆腐、牛肚小作坊臭气熏天、用劣质陈化米做的米粉、用福尔马林浸泡的鱿鱼……黑作坊食品换上新包装堂而皇之地走入公众视野,摆上货架公开售卖。最近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更是激起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又一轮担忧。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十年被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哪些蝴蝶效应与反思。一、2005 年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 事件回放: 2005年6月5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孔雀石绿” 。有关方面将此事迅速通报给欧洲国家所有的食品安全机构,发出食品安全警报。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消息说,任何鱼类都不允许含有此类致癌物质,新发现的有机鲑鱼含有孔雀石绿的化学物质是“不可以接受的” 由此,2005年7月7日,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关于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违

法经营、使用“孔雀石绿”的行为。 2005年6月,《河南商报》记者对湖北、河南等地的养鱼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辽宁《华商晨报》记者对辽宁的养殖场和鱼药商店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在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很多渔民仍然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鱼贩也常使用孔雀石绿。至于卖孔雀石绿的鱼药商店,由于孔雀石绿市场的存在,仍然在买卖孔雀石绿。 2005年11月,继三款“珠江桥牌豆豉鲮鱼罐头”被查出含致癌物孔雀石绿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布的食物最新测试结果显示,“鹰金钱”牌金奖豆豉鲮鱼和甘竹牌豆豉鲮鱼等三个食物样本被查出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绿”。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媒体率先报道了山东产多宝鱼药残超标情况。2007 年4 月,山东省日照市一养殖企业正式起诉台湾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在山东青岛的独资企业青岛统一饲料农牧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产品“孔雀石绿”超标。 最新进展: 为了减少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的现象,2013年5月1日,佛山开始试行水产品产 地标识准入制,对桂花鱼、生鱼、黄骨鱼三种价格较昂贵的鱼类配上身份证”,即追溯码,可以查到具体的鱼塘,该规定试行至今,其中有2 个月查出鱼类非法添加了孔雀石绿。根据佛山市农业局发布的7 月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高明区的2 份草鱼样本查出孔雀石绿残留。有统计发现,2013年以来鱼类产品已经4 次查出孔雀石绿残留。“孔雀石绿”危害: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的副作用。它能溶解很多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能引起鱼类的鳃

盘点近年来被曝光的十大食品安全事件

盘点近年来被曝光的十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内,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机制的逐步完善,但另一方面,也不禁使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商贩肆无忌惮的生产这些严重伤害身体健康的食物?难道仅仅是金钱的驱使么? ????蚊蝇聚集的黑作坊生产的小面包、为使油条更脆口而添加洗衣粉的油条、用大便做的臭豆腐、牛肚小作坊臭气熏天、用劣质陈化米做的米粉、用福尔马林浸泡的鱿鱼……黑作坊食品换上新包装堂而皇之地走入公众视野,摆上货架公开售卖。最近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更是激起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又一轮担忧。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十年被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哪些蝴蝶效应与反思。 ????一、2005年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 ????事件回放: ????2005年6月5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孔雀石绿”。有关方面将此事迅速通报给欧洲国家所有的食品安全机构,发出食品安全警报。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消息说,任何鱼类都不允许含有此类致癌物质,新发现的有机鲑鱼含有孔雀石绿的化学物质是“不可以接受的”。 ????由此,2005年7月7日,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关于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违法经营、使用“孔雀石绿”的行为。 ????2005年6月,《河南商报》记者对湖北、河南等地的养鱼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辽宁《华商晨报》记者对辽宁的养殖场和鱼药商店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在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很多渔民仍然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鱼贩也常使用孔雀石绿。至于卖孔雀石绿的鱼药商店,由于孔雀石绿市场的存在,仍然在买卖孔雀石绿。

食品安全案例汇总

食品安全案例分析——“食”面埋伏 摘要:作为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地沟油”事件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我国对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日益重视,更是折射出我国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食品安全领域的行政监管漏洞、食品卫生检测标准滞后、企业诚信缺失、法律惩治不力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四个部分对地沟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从事件的成因。第二部分:从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着手。第三部分:地沟油检测技术。第四部分:世界各国关于地沟油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地沟油食品安全卫生检测 Abstract: As a typical case of food safety issues, the emergence of "gutter oil" , not only reflects that our country ha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and health problems, but also reflects in rapidly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has caught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food hygiene inspection standard lag, lack of enterprise credibility, lack of legal punishment. In this article the gutter oil food safety problems are ed in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 the cause of from the event. The second part:discuss from the food safety regulatory aspects. The third part: cooking oil testing technology. The fourth part: the world of cooking oil processing measures. Key word: gutter oil food safety and hygiene inspection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古语还有云,病从口入。食品质量的不安全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分外的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 下面来谈谈一个全年都困扰着我们的食品安全事件——阴魂不散的地沟油。 事件成因

近年来的公共食品安全事件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2005年食品安全事件 1、苏丹红事件席卷全国2005年2月,在英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第一食品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发现了被欧盟禁用的苏丹红(一号)色素。不到1个月,苏丹红事件席卷中国。 2、立顿速溶茶涉嫌氟超标2005年3月下旬,据媒体报道,美国的一个医疗项目研究,发现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普通型速溶茶的氟化物含量为 6.5ppm,大大超过美国环保局制定的饮水氟化物含量不得超过4ppm的标准,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规定的瓶装水及饮料标准为:氟化物含量不得超过2.4ppm。 3、雀巢奶粉被指碘超标5月底,浙江省工商局公布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20040921批次碘含量超标,为不合格产品。 在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超标曝光10天之后,雀巢 中国有限公司首次正式向消费者表示道歉并退货。 4、光明被指回收过期变质奶再生产2005年6月5日,新闻媒体曝光了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回收过期变质奶再生产的情况,随后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接着,媒体再次曝光了光明乳业乳品二厂存在“早产奶”的问题。 5、啤酒甲醛风波引发消费者恐慌2005年7月5日,有媒体报道,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95%啤酒加甲醛”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青岛、华润、燕京啤酒三巨头对啤酒95%含有甲醛的说法纷纷持异议,并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醛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是两回事,并称早已停用。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发言人指出,该署2002年至2004年抽查了内地120个啤酒样本,检查其中是否含有防腐剂及甲醛等成分,结果全部样本均合格。 6、哈根达斯深圳黑作坊被查2005年6月16日,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罗湖分局等单位接到群众举报,称一家地下加工厂在生产著名的哈根达斯品牌冰激凌蛋糕。随后执法人员前往调查发现,这个无牌照的地下作坊,竟然就是哈根达斯深圳品牌经营店的正宗加工厂,并且一个作坊供应着深圳哈根达斯全部5家品牌经营店的货源。 7、PVC保鲜膜被列入禁用黑名单2005年10月,一则关于日韩致癌聚氯乙烯(PVC)食品保鲜膜转道中国的报道再次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国家质检总局决定,鉴于在检查中发现我国PVC食品保鲜膜中含有DEHA增塑剂的情况,禁止企业在生产PVC保鲜膜时使用DEHA。 8、鲮鱼罐头在港被检出孔雀石绿自2005年7月国内发现鱼类残存孔雀石绿以后,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加强输港鱼类及产品的检验,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