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水电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电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电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电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电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水电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对缓解我国能源压力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我国水电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电资源;开发;现状

水电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环保能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对江河的综合治理、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资源对经济的制约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在中长期规划中,都把开发水电能放在能源安全战略发展的重要地位。据统计,世界上大约2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的水电,而其他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总和还不到1%。水能资源条件的发达国家,水电平均开发度已达到60%以上。其中美国水电资源已开发82%左右,日本约84%,加拿大约65%,德国约73%,法国、挪威、瑞士均在80%以上[1]。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水电开发利用率仅为34%。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水电资源是缓解、补充能源的一种重要手段。

1我国水电资源开发现状

1.1水电资源的分布

我国是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能源资源绝对数量较大。根据1977—1980年第3次全国水力资源普查结果和近年来的全国复查结果[2],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94 400 MW[2-3],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过5.4亿kW,相当于年发电量60 829亿kW·h,相应年发电量为24 740亿kW·h;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01 795 MW,相应的年发电量为17 534亿kW·h。其理论蕴藏量和可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

1.2水电资源开发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水电事业发展成效卓著。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2005年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为1949年的700、550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2.5%、12.0%[4-5]。水电在电力工业中的比重,分别由建国初期的8.8%(装机)和16.5%(电量)提高到22.9%和16%[5-6]。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从建国初期的第25位上升到第1位。资料调查表明,2004年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 亿kW,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4,满足了全国约1/5的电力需求。小水电建设的发展,解决了我国近3亿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对发展农村水力资源、电气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显著。截至2005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1 738.8万kW。我国水电资源的发展成果显著(表1)。目前,我国还有一批超巨型、大(特)型水电站处于在建、待建和拟建中,已修建各类水电站逾6万座,其中大

小水电资源开发热的探讨

凉山小水电资源开发热的探讨 作者:陈代友 【摘要】:凉山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沿,地处四川省西南边陲,面积60423平方公里,州内山川纵横河流密布,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横穿州内及周边地区,在这仅占全国幅员面积6‰的土地上,却拥有全国10.5%的水能资源量和13.1%的可开发量。据统计,凉山的水能资源蕴藏总量达到710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4952万千瓦,占四川省技术水电可开发容量的33.5%,凉山的水能资源富甲天下。但由于在小水电的开发利用方面缺乏科学管理和规范,从而制约了小水电的发展和没有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凉山小水电目前的发展现状,浅谈如何充分利用凉山的水能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管理电网规划拓展市场探讨【前言】 当今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是能源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国家发改委预测:中国从1998一2020年能源消费将增长3倍。巨大的能源需求,谁来供应中国的能源?这是个能源安全战略问题。未来2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我国将面临十分严峻的能源形势:中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阶段,社会发现、经济建设对能源的依赖要比发达国家大得多。世界能源消耗量最大的是煤炭,中国的煤炭消耗更是占能源消耗总量的75%左右,其中50%以上的煤炭又直接用于发电。煤炭资源用于发电,一是浪费资源,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少一点,总有枯竭的一天;二是煤炭用于发电会排放大量CO2污染大气环境,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三是煤炭用于发电运输费用和耗煤的成本高。而水电开发以前开发技术不成熟,同时造价高、投资大、工期长、回报低、回收资金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电的发展。 2004年我国遭受了自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电荒”,全国26个省拉闸限电,电力缺口达40000MW。巨大的电力供应缺口带来了电力建设的高潮,在国家“西电东送”和“优先发展水电的能源战略指导下,区域性小水电资源的开发更成了争相投资的热门产业。水电是一项可持续开发的能源,也是绿色再生能源,只要地球水循环系统存在,水资源就不会枯竭。科学合理地开发水电资源,是一本万利

水利发电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水利发电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水力发电利用江河水流从高处流到低处的落差所具备的位能做功,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为了有效利用天然水能,需要人工修筑能集中水流落差和调节流量的水工建筑物,如大坝、引水管涵等。因此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但水力发电效率高,发电成本低,机组启动快,调节容易。 国外发展现状: 全世界可开发的水力资源约为22.61亿kW,分布不均匀,各国开发的程度亦各异。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是三峡水电站,他的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 2002年底,全世界已经修建了49700多座大坝(高于15m或库容大于100万m3),大坝建设情况见下表,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其中中国的大坝有25000多座。世界上有24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90%以上的能源,如巴西、挪威等国;有55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50%以上的能源,包括加拿大、瑞士、瑞典等国;有62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40%以上的能源,包括南美的大部分国家。全世界大坝的发电量占所有发电量总和的19%,水电总装机容量为728.49GW。发达国家水电的平均开发度已在60%以上。 世界各国水能开发情况: 美国水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位 加拿大水电比重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 巴西水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四位。 挪威能源消费中水电占一半。 国内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水力发电这一方面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水能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力发电是借助水能资源,然后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利用,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新兴方式,这一种发电方式具有无污染、可再生、成本低以及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 策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 约、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 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57.5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2.18万人,土地面积518.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7亿m3,最大为30.43亿m3,最小为5.26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

增,最大为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 0.34m3/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续表单位:亿m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

课程开发计划

年级:09级教育学2班姓名:黄儒军学号:20090512442 《我的美丽家乡—垫江》课程开发计划一、开发背景 (一)国家和地方层面: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长远的规划,而垫江正处于西部地区,开发本课程让个多的人了解垫江,有助于垫江的发展,垫江的发展也就是对西部大开发的最好诠释。 (二)学校层面:开发本课程,通过向学生们介绍家乡,让他们热爱家乡,以家乡为自豪,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也让他们立志建设家乡。 二、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学校层面目标:体现学校关于利用当地特色资源提升自己优势,以及一切从学生出发,密切教师之间的合作的办学宗旨。 (二)实践上的目标:通过带领学生们走进家乡一年一度的牡丹节、油菜花节以及石磨豆花制作现场,通过他们的观察和带队老师的讲解,让其明白家乡牡丹节、油菜花节的特色之处,以及石磨豆花是如何制作的。 (三)学生层面的目标:了解家乡特色文化,如天然气资源—垫江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全国第二,开采量全国第一,具有发展天然气化工工业的良好条件。旅游文化—垫江牡丹节、油菜花节、双桂堂,饮食文化—垫江石磨豆花以及咂酒,同时让学生明白家乡的这些特色是垫江人宝贵的财富,建设家乡就应该利用好这些财富。 三、课程开发的理念和假设

(一)课程开发的理念:地方的发展应该是利用好地方特色,而且要通过地方人民自己动手,而且要保证热情,而这份热情源于我们对下一代进行的家乡文化教育。 (二)课程开发的假设:任何一所学校都应该有反映地方特色的课程,同时对于体现家乡特色的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培养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积极情操。 四、课程开发的资源和条件 (一)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 垫江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及牡丹节油菜花节等旅游项目,同时饮食文化也很突出。 (二)课程开发的必备条件: 充足的经费保障,组织的支持,地区的特色资源,课程开发团队(三)课程开发的不利方面 将表面的课程内化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显得比较棘手。 五、课程开发的内容框架 (一)简介:本课程拟定分为三个大部分,分别为,首先介绍家乡的天然气资源、牡丹花、石磨豆花,其次介绍这些资源对于国家、家乡建设的重要性,最后引导学生们思考作为家乡人的自己,应该如何面对家乡的这些宝贵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建设家乡。 (二)具体安排: 第一部分:认知篇(初一上): 第一篇美丽家乡概说 (1)

课程资源开发总结

课程资源开发总结 随着全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建设也方兴未艾,我校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我校的校本课程一直在实践和探索中前进,现将我校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作简要总结。 一、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体现在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和技艺掌握上,尤其要体现在学生审美情趣、创美能力等方面的显著提高以及对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和完善人格所具有的迁移作用。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音乐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其自身得以发挥,而且还体现在它作为学习其它各门课程的激励因素和工具,对提高教育质量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方面。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好人生的前提。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二、通过校本课程建设,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校本课程不是教学层面上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课程层面上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我们对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培训。实践证明,教师的成长不在于上岗前的培训和脱产培训,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发生在课堂上,形成于教学研究之中。由此可见,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能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① 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② 开展拜师工程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③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使用培训,使校本教研工作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全体教师中更好地开展。 ④ 要求教师制定自我学习计划,自问、自省,找出自己的优缺点,确定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也就是要求每个老师定“自培规划”。 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水电资源开发的困境应引起重视

中小水电的困境应引起重视 (2010-1-4 8:56:33) 来自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近几年来,云南怒江州中小水电快速发展,2009年底装机容量将达到85万千瓦,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持。但是,由于窝电严重、政府管理体制不顺,怒江州中小水电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对于这些难题,单靠怒江州难以解决,甚至云南省也难以全部解决,而是有赖于国家层面促进解决。 基本情况 怒江州地处滇西北。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两大山脉和怒江、澜沧江两大河流纵贯全境。受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的影响,怒江州具有双雨季的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加之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积雪蓄水和特殊的地形地貌,河流多,落差大,水流急,水涵养能力强,丰枯悬殊不大,极具中小水电开发优势,是发展水电的良好地域。 2003年6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保山市召开全省地方电力发展工作会议,随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小水电发展的决定》(云政发[2003]138号)。怒江州委、州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认真贯彻保山会议精神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水电发展的决定》,及时出台了《怒江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水电发展的意见》(怒政发[2003]188号文件),利用州内丰富的中小水电资源积极招商引资,掀起了中小水电开发建设的热潮。 2003年以来,进驻怒江州登记注册投资开发中小水电的企业多达54家,跟政府签订了70多条河流的开发协议,占怒江、澜沧江两大水系在怒江州内一、二级支流的40%左右,拟建中小水电站90多座,规划装机容量170多万千瓦。 预计到今年年底,怒江州2003年后建成投产电站46座,全部为中小水电,最大单站装机6万千瓦,总装机容量77万千瓦,总投资约计38亿人民币。加上2003年之前投产的30多座农村小水电站,怒江州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85万千瓦。按照年平均发电小时4500小时测算,发电量可达到38亿千瓦时。按照目前在建电站施工进度,怒江州中小水电装机到2010年底将突破100万千瓦,发电能力进一步增强。 水能资源是怒江州的优势资源,在怒江干流开发时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优先开发中小水电是怒江州各级党委、政府的明智选择。这既符合怒江州的客观实际,也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更是发展地方工业的必由之路。因为在“一穷二白”的地区发展工业,如果没有能源作基础,没有电力作动力,是不可想象的。 这几年,中小水电开发给怒江州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是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中小水电的快速发展,为怒江州的矿冶工业提供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一)当地水资源量 按1956~2003年48年地表水资源量系列计算成果,衡水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71亿,地表水资源量0.73亿m3,重复计算量0.31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4亿m3。 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 m3,仅为河北省省人均水平319 m3的48%,全国人均2238 m3的6.6%,世界人均7300 m3的2%;亩均水资源量76 m3/亩,远低于农灌需水量,是河北省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衡水市大规模地兴建引蓄水工程开始于1958年,经历了“63.8”洪水的衡水人民开始大规模开挖排沥河道、兴建除涝工程。进入七十年代后,相继修建了大量闸涵和排灌扬水站,增加了蓄水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截止2012年,初步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引、蓄、供、排、灌工程框架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卫千引水、中线引黄、中线引江、岗黄应急引水等调水线路;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主的蓄水体系,全市主要河道及较大支流河道上共有主要闸涵199处,其中各河主要闸涵37处,小型闸涵47处,分干渠道以上的闸涵115处。全市支渠以上河渠总长度5739 km,正常蓄水面积约86 km2,蓄水能力可达到3亿m3;全市3亩以上坑塘6018处,蓄水

能力可达3亿m3。9条骨干排沥河道按照正常水位蓄水能力可达1亿m3左右。机井保有量总数达7.5万眼,咸淡混浇井组12500组,地下防渗管道达27000 km。 按统计,近三年年平均供水总量为17.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7亿m3占16%,地下水开采量13.9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95亿m3,深层地下水10亿m3)占80%,微咸水0.6亿m3占4%。全市近三年年平均总用水量17.42亿m3,其中城乡工业生活用水2.34亿m3,农田用水14.2亿m3,河道外生态用水0.08亿m3,河湖坑塘生态调蓄补给0.8亿m3。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占总用水量的82%。

我国水力发电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水力发电的现状和前景 前言 电力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动力能量,水力发电是电力工业的一个门类。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水电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水电在我国的兴起是有其深刻的背景的。 首先,我国有大规模利用水能资源的条件和必要性。我国水能资源丰富,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在世界各国中均居第一位。但是目前我国水能的利用率仅为13%,水力发电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总量也大幅度增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常规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甚至需要依靠进口。预计到2010年我国大约需要进口1亿t石油,并且其进口依存度将达40%左右,甚至更高。在这样的情势下,发展新能源就显得特别重要而紧迫。而水能就是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其次,发展水电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常规发电方式,煤的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使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引发酸雨和“温室效应”等多方面的环境问题。而核能发电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一旦泄漏造成污染,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水力发电不排放有害的气体、烟尘和灰渣,又没有核辐射污染,是一种清洁的电力生产,具有明显的优势。 再次,水力发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工程建设技术、水轮发电机组制造技术和输电技术于完善,单机容量也不断增大。并且水力发电成本低廉,运行的可靠性高,故其发展极为迅速。 l 我国水能资源概况 我国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巨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据统计,我国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6.76亿kw,年发电量5922亿kwh;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3.78亿kw,年发电量9200亿kwh。 由于气候和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水能资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流域的分布很不均匀;此外我国水能资源的突出特点是河流的河道陡峻,落差巨大,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大河流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等,天然落差都高达5000 m左右,形成了一系列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河流,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充分了解我国水能资源的特点,才能在开发过程中因地制宜,合理地充分地利用水能资源。 2 我国水电开发现状 一个世纪,特别是建国以来,经过几代水电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中国的水电建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水电建设更是迅猛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50年代至60年代初,主要修复丰满大坝和电站,续建龙溪河。古田等小型工程,着手开发一些中小型水电(如官厅、淮河、黄坛口、流溪河等电站)。在50年代后期条件逐步成熟后,对一些河流进行了梯级开发,如狮子滩、盐锅峡、拓溪、新丰江、新安江、西津和猫跳河、

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一、课题的提出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材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方式。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本可以适当地选用课外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英语课程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音像设备、电视机等多媒体设备和常规的教学设施,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资源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我校的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和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注意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英语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以多种课程资源利用下小学英语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多种资源进行英语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3、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全面地锻炼我校英语学科教师队伍,切实提高英语教师英语素养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 (一)本课题设计和指导思想 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应用各种教学资源,研究小学英语教与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实现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本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所说的“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基于现代教育环境下英语学与教的研究,主要指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如何教好英语和如何学好英语的理论、方法与模式以及研究和开发利用英语课程资源。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教材所包含的具体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和教师发现教材本身的魅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2、除英语教材以外,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录像资料、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 3、鼓励学生制作班级小报、墙报;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资源。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收集有关英语课题资源资料,学习有关教育理论,进行课题研究的论证和研究方案的设计。组织课题研究组对参加研究教师进行资源收集的培训。开题:邀请有关专家教师作进一步论证。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创新型教与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教学素材库的建设;组织教师研究开发多种英语课程资源并尽可能系列化;推出利用课程

水能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水能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论述了可再生资源的的水电资源的利与弊。随着世界化石能源资源的日益减少,这种能源紧缺的局面将会越来越严峻,而解决我国能源供应不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应用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资源中,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各种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开发成本和效率都还难以满足大规模电网的需要。水电是目前惟一可以进行商业化大规模应用的可再生能源。此外,可再生能源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它可以重复利用,源源不断,但是,它也有最致命的弱点,就是不能保存,如果不开发利用,它就要随着时间流逝。 关键字:水电站生态环境水能资源可再生资源 1 前言 从环境方面看,水电减少煤炭燃烧导致的污染排放的效益也是无可替代的。虽然,现在的脱硫、洁净煤燃烧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燃煤的空气污染,但是,目前我国解决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还只有减少燃烧量。而开发大型水电可以减少排放,缓解环境污染,这也是国际社会改变态度支持大型水电开发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水电站的建设还产生了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经济利益,作为一种相对清洁的发电模式,它有效地保护了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环境效益。然而任何水利工程的兴建对于河及人类社会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水电站在给人类带来经济和环境利益的同时,也对河流及其下游生态系统产生了对层次的负面影响如导致下游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2.水能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方面 巨大的水库可能引起地表的活动,甚至有可能诱发地震。水库诱发地震的时间与蓄水过程密切相关。一般在水库蓄水后不久即开始发生地震, 地震活动的加剧、高潮或强烈地震的发生, 常出现在库水蓄到最高水位的第一、第二个蓄水周

中国小水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重点

中国小水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中国小水电发展概况 1.1资源条件 我国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按20世纪80年代初标准,把1.2万千瓦以下水电站称为小水电站,我国小水电理论蕴藏量达1.6亿千瓦,相应的年电能为13000亿千瓦时,可开发装机容量70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000~2,500亿千瓦时。按现在的标准,把5万千瓦(按每千瓦投资7000~8000元估算,总投资在4亿元以下)以下水电站称为小水电,则这些数字将大大增加。 我国的小水电资源分布很广,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有1500多个县有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其中可开发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县有1100多个。 1.2特点与优势 1)小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 2)小水电资源规模适中,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适合国家鼓励、引导集体、企业和个人开发。 3)小水电资源可以就近供电,就近消纳,不需要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发电成本和供电成本相对较低。 4)小水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电站的有益补充,可为“西电东送”提供有力的支撑。 5)小水电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相比,其技术比较成熟、造价低,非常适合为分散的农村供电及电气化建设,其开发利用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3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中国农村无电可用的问题,政府结合江河治理开发农村水电,解决照明和生产用电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村还是主要靠农村水电供电。目前仍有800多个县主要靠农村水电供电。通过开发农村水电,累计解决了5亿多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中国有1500多个县开发了农村水电,共建成水电站4.8万座。2003年全,年发电kW万3120,全国农村水电总装机达到kW万270国新增农村水电装机 量1100亿kW。h,均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和年发电量的40%.2003年中国农村水电增加值482亿元,税利84亿元,其中税收42亿元。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务院部署开展了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建成了653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县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人均用电量“5年翻一番”、“10年翻两番”的目标,经济结构显著改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水电已经成为中国广大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是中西部地区税收的重要支柱、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及对策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 约、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 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万人,土地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亿 m3,最大为亿m3,最小为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增,最大为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部分以洪水形式流走;入境水由于没有相应的调蓄工程,再加

水力发电的研究综述

水力发电的研究综述 摘要:电力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动力能量,水力发电是电力工业的一个门类。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水电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水电在我国的兴起是有其深刻的背景的。 关键词:我国水力发电现状前景 前言 电力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动力能量,水力发电是电力工业的一个门类。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水电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水电在我国的兴起是有其深刻的背景的。 首先,我国有大规模利用水能资源的条件和必要性。我国水能资源丰富,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在世界各国中均居第一位。但是目前我国水能的利用率仅为13%,水力发电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总量也大幅度增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常规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甚至需要依靠进口。预计到2010年我国大约需要进口1亿t石油,并且其进口依存度将达40%左右,甚至更高。在这样的情势下,发展新能源就显得特别重要而紧迫。而水能就是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其次,发展水电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常规发电方式,煤的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使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引发酸雨和“温室效应”等多方面的环境问题。而核能发电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一旦泄漏造成污染,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水力发电不排放有害的气体、烟尘和灰渣,又没有核辐射污染,是一种清洁的电力生产,具有明显的优势。 再次,水力发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工程建设技术、水轮发电机组制造技术和输电技术于完善,单机容量也不断增大。并且水力发电成本低廉,运行的可靠性高,故其发展极为迅速。 l 我国水能资源概况 我国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巨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据统计,我国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 6.76亿 kw,年发电量 5922亿kwh;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3.78亿kw,年发电量9200亿kwh。 由于气候和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水能资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流域的分布很不均匀;此外我国水能资源的突出特点是河流的河道陡峻,落差巨大,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大河流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等,天然落差都高达5000 m左右,形成了一系列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河流,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充分了解我国水能资源的特点,才能在开发过程中因地制宜,合理地充分地利用水能资源。 2 我国水电开发现状 一个世纪,特别是建国以来,经过几代水电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中国的水电建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水电建设更是迅猛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50年代至60年代初,主要修复丰满大坝和电站,续建龙溪河。古田等小型工程,着手开发一些中小型水电(如官厅、淮河、黄坛口、流溪河等电站)。在50年代后期条件逐步成熟后,对一些河流进行了梯级开发,如狮子滩、盐锅峡、拓溪、新丰江、新安江、西津和猫跳河、以礼河等工程。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开工的有龚嘴、映秀湾、乌江渡、碧口、凤滩、龙羊峡、白山、大化等工程。70年代初第一座装机容量超过1000 MW的刘家峡水电站投产。80年代容量2715 MW的葛洲坝水电站建成,之后一系列大水电站相继建设,容量18200MW的三峡工程也于1994年正式开工;到2000年底,全国规模超过1000 MW已建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计划方案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

浅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美术教育条件落后与潜在资源丰富,美术课程资源多样与开发利用薄弱的矛盾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从校内与校外两方面提出关于如何开发与利用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引言 在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现美术课程总目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就已经包含了同其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关的条文,如1992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大纲(试用)》中就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美术专用教室,逐步增加美术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教学挂图及幻灯片、录像片,同时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教具和学具”。[1]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更是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在《标准》第四部分中(查看原文)把它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等并重。[2] 相对于城市,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比较薄弱。很多农村小学甚至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再加上缺少健全应有的文化设施与美术教学资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根本无法正常进行。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彰显。因此,教师应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和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美术课标的精神,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认知特点出发,变被动为主动,学会开发与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课程资源,发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一、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第三节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我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水电建设力度,水电开发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截至2011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3亿千瓦,是世界上水电装机容量最人的川家。相对其他清洁能源而言,水电成木低,技术成熟,出力特性较好,是实现2020年15%非化石能源目标的首选能源。 一、大型水电基地建设 (一)建设大型水电基地有利于加快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根据2005年全国水能资源复查的结果我国水电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容量为54亿乙千瓦。发达国家水电开发率一股在60%以上,而截至2011年底,我国水电开发率仅为43%左右,未来开发潜力巨大。 建设大型水电基地是开发利用我国水能资源的主要形式。我国水能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长江、金沙江、怒江、黃河等大江大河上,具有很好的集中化开发和规模化外送的条件。我国水电技术能力不断增强,水电站设计和施工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水电机组的制造和安装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峡、龙滩等一批自主设计制造的70万千瓦机组已投运多年,建设大型水电基地面临的技术障碍较小。 长江干流上游、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乌江、南盘江红水河、澜沧江、黄河上游、黄河北干流、东北、湘西、闽浙赣和怒江等13个大型水电基地(见图3-2)规划装机容量合计约32亿千瓦,约占我国水电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的60%; (二)大型水电基地优化开发重点及时序 我国未来水电开发重点地区1要是西南的四川、云南和西藏地区。从我国13个大型水电基地的开发程度看,闽浙赣、湘西、长江干流上游等主要位于东中部地区的大型水电基地

水电资源的现状与未来浅析

水电资源的现状与未来 一、发展水电的优越性 召开第14届世界能源大会后的主要结论之一是:在21世纪的上半期,作为化石燃料替代品的再生能源中,只有水电资源成为主要资源。世界上还有70%以上的水能源可供开发,特别是水能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水电开发潜力很大。 通过国内实践,总结出水电有6大优点: 1)它是再生能源,虽有丰枯年差别,但没有用完的顾虑;而火电、核电消耗的是有限的油、煤、气、铀等资源。 2)发电成本低,水电的成本仅为火电的1/4左右;经济效益高,水电是火电的3倍左右。 3)水电是清洁能源,可改善自然环境;而火电排放烟尘、氧化硫、氮氧化物、温室气体、放射性物资,特别是烧高硫煤会出现酸雨。核电则会产生很难处理的核废料。 4)水电有防洪、灌溉、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众多社会效益,火电效益相对较少。 5)效率高,大中型水电站为80%~90%,而火电厂为30%~50%;厂用电率,水电站为0.3%,而火电厂为8.22%。

6)水电机组起停灵活,输出功率增减快,可变幅度大,是电力系统理想的调峰、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 然而一切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水电也有负面影响,例如:坝后水流量减少,会增加泥沙淀积,江水自净能力降低;淹没地段要移民,搬迁文物;对鱼类产卵,回游产生影响;淹没地段容易产生滑坡;高坝容易诱发地震。近年对开发怒江,环保派与开发派有较大争论,使怒江开发陷入停顿状态。 现在,葛洲坝将到运行15年时,有关部门作了总结,充分说明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已向华中和华东电网输送电量1879亿kW?h,创造直接工业产值150亿元。葛洲坝电站通过革新挖潜,使其最大输出功率由设计时的271.5万kW提高到286.8万kW;机组运行的最低水头由设计时的8.3m降低到5.8m;即使遭受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机组也能正常运行。近16年已累计节约原煤8000多万t,其节煤效益和煤运交通减荷效果约相当于3~5座装机60万kW的火电厂,年产煤1000万t的煤矿和一条综合运力达1100万t的铁路功能。1998年长江7次洪峰形成时,在隔河岩水库及漳河水库关闸同时,葛洲坝水利枢纽控制下泄流量,最多时削减流量2000m3/s,并维持29h,直接降低沙市水位25cm,大大减轻了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危害程度。 二、世界开发水电情况 目前世界上大约21%的电量来自水电。近45年来世界水能资源开发仍然保持较快的速度。1950年共有水电装机容量7200万kW,1970年水电装机容量19065万kW,发电量11650亿kW?h,1990年达62843万kW和21615亿kW?h,1995年已达70893万kW和25325亿kW?h。45年内,水电装机容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5.2%。可以看出国土面积较小的发达国家开发率最高,而那些面积大而水能资源又处于边远地区的国家尚可进一步开发。又据另一资料刊载,2004年在各国电力系统中水电量所占比重,挪威为9819%,巴西为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1水资源状况 4.1.1水资源分区 水资源分区采用区域区划的有关规定和方法,在高级分区中以水 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自然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保持行政区域和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适应水资源评价、供需分析、合理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等工作的需要。 根据贵州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分区成果,石阡县全境属于长江流域一级水资源分区;二级水资源分区包括乌江和洞庭湖水系;三级分区包括乌江思南以上和洞庭湖水系的沅水浦市镇以上;四级分区为思南以上的余庆河~石阡河、沅江浦市镇以上的施洞以上四级分区。结合石阡县河流分布状况,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特点,综合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今后规划等因素,将石阡县划分为6个水资源五级区:直汇乌江区、余庆河区、本庄河区、黑滩河区、石阡河区、汇入沅江流域区。石阡县全县面积为2165.49km2,其中境内乌江流域面积为2070.51 km2,占全县面积的95.6%,境内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为94.98 km2,占全县面积的4.4%。石阡县河流水系及水资源分区见图 1和图2。各水资源区面积见表4.1.1-1。 表4.1.1-1石阡县水资源分区表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分区面 积 (km2) 长江乌江思南以上 余庆河~石阡 河 直汇乌 江 36.84

(2070.51km 2 ) 余庆河 336.11 本庄河 171.23 黑滩河 79.24 石阡河 1447.09 洞庭湖水系 沅江浦市镇以上 施洞以上 (94.98km 2) 汇入沅江 94.98 4.1.2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4.1.2.1 降雨的时空分布特点 根据石阡县境内站网布设状况,选择石阡气象站、石阡水文站、石固雨量站、坪山雨量站、聚凤雨量站、本庄雨量站、白沙雨量站、扶堰雨量站、甘溪雨量站、中坝雨量站、尧寨雨量站等站进行分析,依据各站实测资料,并以石阡气象站为参证站,对各站降雨资料进行插补延长,计算各站多年平均降雨量成果见表4.1.2-1。 表4.1.2-1 石阡县境内雨量站情况表 站名 降雨量均值(mm ) Cv 观测项目 备注 石阡气象站 1103.3 0.16 降雨、蒸发、气温等 Cs=2Cv 石阡水文站 1093.4 0.16 降雨、径流等 石固雨量站 1016.9 0.19 降雨 坪山雨量站 1191.4 0.21 降雨 聚凤雨量站 1069.0 0.18 降雨 本庄雨量站 1145.6 0.17 降雨 白沙雨量站 1141.2 0.18 降雨 扶堰雨量站 1150.2 0.21 降雨 甘溪雨量站 913.6 0.17 降雨 中坝雨量站 1051.0 0.16 降雨

浅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变革策略

2012年第0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8期) Total No .278 收稿日期:2011—10—16 作者简介:王冬颖(1986—),女,辽宁盘锦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浅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变革策略 王冬颖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当前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仍然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师的课程资源认识、开发意识和能力及其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结构单一化等几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并提出了改进策略。关键词:课程资源;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023—0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作为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 素,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当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变革策略。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对课程资源认识的偏差 由于对课程资源问题缺乏深入研究, 很多老师把课程资源狭隘地看作是教具、仪器、设备、设施、环境等条件性课程资源,因此忽视了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即使是更看重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闲置和利用不当的问题,比如,目前就有很多学校把实验室、微机室等作为应付上级评估的摆设,不能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这样就缩小了资源可开发和利用的范围。 (二)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缺乏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已经形成完全按照课程计划进行教学的习惯,在教学中循规蹈矩地执行课程计划,缺乏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们甚至把教科书看作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把课程改革竟看作是教科书的改编。不可否认,教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但是教材的开发和利 用不能仅限于学科知识,应该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发生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当前由于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能力的缺乏,使得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大量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有效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导致很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构单一化 长期以来, 课程资源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教材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基地、 内容和条件方面单一,未能形成有机整体。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育实践中的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结构单一的局面有所改变,但变化不大,依然出现偏重一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其他课程资源的情况,具体表现如下: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上,看中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对校外课程资源的拓展和利用不够,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丰富的社会性课程资源和乡土地理、民间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检验等广泛的乡土资源。 从课程素材与内容上来看,偏重知识资源特别是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忽略学科知识的新进展和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远离学 3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