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金融政策及问题(DOC)

绿色金融政策及问题(DOC)

绿色金融政策及问题(DOC)
绿色金融政策及问题(DOC)

浅议绿色金融与国内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及问题

目前国内经济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加大了对节能环保行业的支持,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环保型企业才能得到长期发展。国内银行业要获得长远利益,必须加大对环保行业的投入,发展绿色金融,这种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一、绿色金融是国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金融”主要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是基于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方面是指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另一方面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明确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避免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世界各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纷纷出台各种文件推行“绿色金融”理念。我国提出绿色金融的概念相对较晚,具有标志性的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是自

2007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环境保护部)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继出台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金融”政策,为发展“绿色金融”奠定了基础。从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集中在银行业的绿色信贷。

发展绿色金融,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方面,具体来讲:

(一)发展绿色金融是支撑环保行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责任的提升,环保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必将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作为社会资金的最大提供者,银行业通过信贷杠杆约束污染企业发展、帮助污染企业进行治污工程、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环保产业,而环保产业带来的经济利润也会部分回流至银行业实现企业和银行的双赢。

(二)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银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银行业作为运营机构,也要考虑其自身的经营风险和收益。自1994年我国政府确立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后,环境风险已经越来越被金融机构所重视,发展绿色金融成为我国银行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绿色金融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

银行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不仅需要创新金融理念,践行绿色金融,推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需

要通过绿色金融的发展,助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满足我国发展新经济的需要。

二、国内银行业“绿色金融”相关政策的出台情况

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的监管机构,通过行使监管职能、制定规章,督促各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严格执行国家信贷政策,以此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银监会主要出台的政策有:

(一)2004年和2006年银监会先后发布《关于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和《关于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切实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对六类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和四类产需基本平衡但规模过大的行业(如水泥、煤炭、电力和纺织)实行严格贷款审批制度,严禁银行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行业提供资金支持,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关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生产和投资增长情况,对已投入的贷款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二)2007年5月,银监会联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税务总局、环保总局等8部委开展了一次全国性清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专项大检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大检查的通知》,监测、遏制资金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流动,以防止“两高”行业增长过快。

(三)2007年7月12日,银监会、环保总局和人民银行联合颁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于控制“两高”贷款,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调整和压缩“两高”行业贷款,继续强化对“两高”行业贷款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工作,并依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环保部门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项目,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并强调“各商业银行要将支持环保工作、控制对污染企业的信贷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四)2012年2月,银监会公布了《绿色信贷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贯彻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等宏观调控政策,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具体包括:

一是从三方面着力推进绿色信贷。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严密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关注并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

二是有效控制环境和社会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重点关注其客户及其重要关联方在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及相关风险,包括与耗能、污染、土地、健康、安全、移民安置、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有关的环境与社会问题。

三是加强绿色信贷的组织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树立绿色信贷理念,确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和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开展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明确高层管理人员和机构管理部门责任并配备相应资源,从组织上确保绿色信贷的顺利实施。

四是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完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明确绿色信贷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推动绿色信贷创新,实行有差别、动态的授信政策,实施风险敞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标识和统计制度,完善相关信贷管理系统。

五是在授信流程中强化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通过加强授信尽职调查、严格合规审查、制定合规风险审查清单、加强信贷资金拨付管理和贷后管理,从贷前、贷中和贷后三个方面加强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管理。

六是完善内控管理与信息披露。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绿色信贷的全面评估工作,将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建立绿色信贷考核评价和奖惩体系,公开绿色信贷战略、政策及绿色信贷发展情况。

三、国内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项目风险度偏高影响银行业拓展的积极性。

目前绿色金融主要方式还是绿色信贷,除了承担社会责任外,商业银行参与绿色金融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规避风险,拒绝向污

染企业贷款,避免企业遭环保部门查处而导致贷款不能收回之风险。二是谋取收益,银行可以通过抓住环保带来的机遇,参与一些节能环保项目来获利。然而这两种情况却由于种种现实的体制和技术原因难以达到。“绿色金融”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银行和企业的风险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当前污染企业并没有完全承担污染风险,一部分风险仍由地方政府承担着。同时,污染企业因为少了治污成本,经营状况反而可能好于普通企业;而一些环保项目由于投资期限长、管理成本高,收入不稳定,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商业银行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迫于盈利和市场份额的压力,缺乏发展“绿色金融”的动力。

(二)绿色金融缺乏相关的政策配套措施。

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但相关配套措施尚未跟进,没有明确银行绿色信贷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没有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以及有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业制定更加具体的风险管理政策,几乎所有政策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多元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另外,绿色信贷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从而降低了绿色信贷措施的可操作性。同时,由于缺少推进的激励机制,对环保做得好的企业和银行缺少鼓励性经济扶持政策,也难以有效吸引商业银行支持环保项目。

(三)绿色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不完善。

金融机构获得及时和有效的企业环保信息,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的信息沟通不及时,阻碍了企业

相关环保记录的传导和共享,导致商业银行对绿色金融项目积极性不高。环保部门和金融机构应该明确分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信息平台和企业征信系统等方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提供先决条件。

(四)绿色金融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绿色金融涉及的专业技术十分复杂且处于不断更新中,从实践经验来看,银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对于专业领域的技术识别和风险评估能力相对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促使商业银行倾向于将信贷资金投向于传统经济领域。

四、国内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的几点建议

(一)成立绿色专项基金,完善政策扶持方式。

政府牵头成立专项基金参与到绿色金融业务之中,为优质重点绿色金融项目担保,发挥专项基金的经济杠杆作用,以少量专项基金撬动金融机构庞大的资金资源。一方面有助于分担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信贷风险,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金融业务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绿色金融业务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有序发展。

同时,对投资绿色环保产业的企业,应在税收、贴息、土地等方面给予一定扶持,亦或对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领域的税率给予一定差别化政策,以鼓励金融机构在利率定价上向相关企业提供优惠,同时有助于促进绿色金融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

(二)建立配套制度建设,促进绿色金融有序发展。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绿色金融等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在诸多领域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不利于绿色金融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应根据科技、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发展变化,对相关法律法规做出修订和完善,为推进绿色金融的有效实施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机构应在理念、制度、产品和服务方面全方位加快创新,探索建立与绿色经济相适应的客户评价、业务管理、市场管理、风险定价等模式,建立专门的贷款审批流程和信用评级体系与标准,创新考核免责机制,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增加绿色金融人才储备。

绿色金融业务涉及到较深层次的技术领域。发展绿色金融就要求金融机构须增加人才储备、加快专业化队伍建设。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专业队伍建设首先应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金融机构可选择业务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产品经理、授信决策分析师,组成团队,参与项目评估、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环境风险管理方案拟订和实施,积累经验、学习技术,力争短时期内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国内同业交流、储备一定数量的业务人才。

案例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创新与难点(100分)

案例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创新与难点(100分)单选题: 1.上海保监局股权信息监管改革采用()的方式,实现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股权信息与工商企业登记信息的互联互通。(3.0分) A.互联网+保险中介监管 B.互联网+监管部门监管 C.保险中介+监管部门监管 D.互联网监管 2.基于综合化经营的探索,以及自贸区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发展需要,未来金融监管从机构监管转向()。( 3.0分) A.部门监管 B.功能监管 C.个人监管 D.上级监管 3.2015年,上海自贸区进行扩围,同时设立三个新的自贸区,其中不包括()。(3.0分) A.广东 B.天津

C.福建 D.浙江 4.上海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创型中小企业发展作用。(3.0分) A.新三板 B.科技创新板 C.中小企业板 D.创业板 5.围绕“金改51条”和“金改40条”,各金融监管机构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一共()个。(3.0分) A.24 B.25 C.26 D.27 6.上海保监局大力推进保险业务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大幅提升保险企业供给能力。(3.0分) A.航运保险产品登记制

B.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 C.航运保险产品实名制 D.航运保险产品公开制 7.人民银行推出银行间债券市场等对外开放新举措,探索实施()。(3.0分) A.正面清单管理 B.负面清单管理 C.全面清单管理 D.局部清单管理 8.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金融创新案例一共发布()批,共65个案例。(3.0分) A.四 B.五 C.六 D.七 9.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在金融改革中的重点是()。(3.0分) A.深化粤港澳合作 B.发展融资租赁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13T15:04:22.1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作者:张郁苓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 (武汉理工大学,430000) 第1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1.1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除此之外,我国环保总局也公布了有关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管内容的指导建议,同时,中国保监会以及国家环保总局也联合公布了有关环境污染在责任保险方面的指导建议。从那以后,我国的“绿色保险”、“绿色信贷”以及“绿色证券”三大金融业务的基本行业规范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规划,这也标志着中国的绿色经济有了新的起点。这三方面不仅相互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也各有侧重点,其主要表现为:绿色信贷主要是控制资金的流动;绿色保险重点是消除之前出现的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取利益,最终由政府为其买单,让当地群众承担环境污染的害处的弊端。同时,利用环境数据透明化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对公司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 1.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必要性 1、有利于共享经济结构层次调整的盛宴 随着政府对于绿色金融业不断的加大投入,以节能环保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的经济已初步进行较快的增长期。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在节能凑拢约束性相关指标方面的预估,通过清洁发展为机制的相关公司、企业,其融资规模大概是3500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我国国务院在相关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今年CO2气体排放量的降低额度必须维持在在4.0%及以上,除此之外,其还指明全年再开工的大型水利工程达27个,施工中的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投资也已达到了7000亿元人民币”。所以很多专家进行了预估,在将来的五年内,我国相关绿色产业的平均年投入资金会高达两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工程的建设与开发都为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较大的利润空间,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 2、助于降低行业信贷风险 国内在实施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优化的一系列的政策下,如钢铁、煤矿等一部分高污染产业结构调加快,这就让行业的风险进一步得到了提升,相应贷款不良率也日趋上升。把我国工银和建行于2015年6月末的信息当成对照,其有关制造行业的贷款不良率高达 1.95%、3.58%,该数据较其全行的贷款平均不良率分别高出了0.83和1.79个百分点。但是同期该两个银行有关水利设施、环保和公共设施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却仅有0.03%和0.05%。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政府确确的指明会在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能优化的政策前提下,对于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和优化信贷投向进行深入发展。 3、有利于开拓大型银行的海外市场 中国一带一路等相关经济战功的实施,使得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加快,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开展跨国的金融服务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国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仅将注册资金等经济因素作为考核指标,而且对于环境和社会发展因素也已经被纳入到指标当中,其也是时下众多跨国银行应用赤道原则的缘由。所以对走国际化道路的金松机构或是大型银行而言,对绿色金融进行深度发展,对其削弱、避免融资项目的国际合作风险,改进与消费者、区域政府、百姓和新闻媒体关系,保证国际业务的持续、稳定、健康进步意义非凡。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问题 2.1 银行自身的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绿色金融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因此传播到我国的时间更是有限的,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于绿色金融行业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导致了银行对于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也不高,主要表现在业务的交易规则缺乏、操作方式不清晰、利润空间不明确、产品的创新和风险管理一直也没有较完整的体系。所以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大多数银行对于其缺乏内在的动力,因此出现了观望的情况,不敢贸然进入,由此可知对于绿色金融的服务又是什么样的。 2.2 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单一 与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偏少,因此这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客户群体以及其业务的拓展范围。另外,由于缺乏创新的金融产业,就难以使用金融工具来减少或避免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比如绿色信贷业务可以通过风险评级工具来减少信用的风险等。因此绿色金融产业需要通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的创新出新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消费群体,这样才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措施 3.1 社会、政府方面的措施 2013年,山东省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计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山东省的支柱性产业。 2014年烟台市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打造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园的指导意见,以此来推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对世界气候的变化、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以及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了很好的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银监会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绿色信贷的指引以及能效信贷的指引等多项引导性政策,这种将监管性政策和产业性政策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银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活动,同时积极的调整信贷产品结构,努力减小或避免环境与社会风险,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做好相关的服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法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3.2 银行自身的措施 时下,恒丰银行的管理阶层也渐渐意识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恒丰银行的主管职门的信用风险评审部于2015年第10次党委会上就绿色信贷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汇总报告,经会议党委同意,明确了由信用风险评审部带领,对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支持绿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的需求不断扩大。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从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局出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支持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二)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四)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需要金融、财政、环保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解决项目环境外部性问题。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解决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 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五)构建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完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加强绿色信贷实施情况监测评价。探索通过再贷款和建立专业化担保机制等措施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对于绿色信贷支持的项目,可按规定申请财政贴息支持。探索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并将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指标评价结果、银行绿色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纳入相关指标体系,形成支持绿色信贷等绿色业务的激励机制和抑制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约束机制。

自贸区税收政策和创新税收服务措施概览和简要分析

自贸区税收政策和创新税收服务措施 概览和简要分析 一、厦门自贸区的范围 福建省将厦门、平潭、福州三地“捆绑”申报海西自贸区,在市政府上报的方案中,厦门自贸区的范围包含象屿保税区、象屿保税园区(含东渡港区)和海沧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厦门本岛空港、翔安空港新区。 二、厦门自贸区的规划目标 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立足综改、借鉴上海、对接台湾、先行先试”的改革思路,制定《厦门自贸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的规划目标主要有: (一)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部整合,优化区域功能。 (二)加快公共监管平台的建设,推动贸易便利化。如建设厦门“关港贸”一体化信息平台。 (三)加强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对接,扩大对台先行先试领域。如推动厦门与台湾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对接,对台海运快件监管中心和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场所正式投入建设并启动相关业务。 (四)实行“审批清单”管理模式,推动审批制度改革。如推行“格式化”审批服务模式。 (五)加快金融制度创新,探索实施两岸跨境人民币、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如推广飞机融资租赁业务模式,开展出口融资租赁服务。 (六)做好特殊监管区域关内关外整合工作。如在象屿保税区实现“区

港联动”。 三、自贸区税收政策及影响分析 由于厦门自贸区的申请尚未获批,下面我们以上海自贸区已明确实施的税收政策为基础,梳理自贸区的税收政策,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目前上海自贸区现已明确六项税收政策,其中两项鼓励投资,四项鼓励贸易,涉及到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等至少五个税种,既涉及到征税方面优惠,也涉及到退税方面的优惠。还有三项待探索、研究的政策,其中两项是旨在促进向境外投资的税收政策,剩余一项是会间接影响到税收的监管服务模式改革政策。 (一)两项促进投资的政策: 1.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政策。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过5年时间内分期交纳所得税。 2.股权激励政策。对试验区的企业以股份或出租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奖励,技术人员一次性缴纳税款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四项促进贸易的政策: 1. (飞机租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优惠。对试验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司设立项目子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的空载在25吨以上的给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享受减按5%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

目前我国水处理设备行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水处理设备行业现状分析 2011年04月15日上海研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我国水处理设备行业的发展是与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分不开的。国产水处理设备的生产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当时产品的标准化、成套化、系列化水平都很低,定型产品较少。进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水处理专用设备和与之配套的通用设备的生产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水处理设备分类 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构筑物、机械设备和电气、自控设备等。按行业惯例,水处理设备主要分为通用机械设备和专用机械设备。 通用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水处理用风机、水处理用阀门、水处理用水泵等;专用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拦污设备,排泥排砂机械设备,污泥处理设备,沼气利用设备和加药、消毒设备等。随着中水回用的推广,膜技术、膜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电渗析、反渗透膜及相关机械装置的发展迫在眉捷;污泥后处置是未来几年水处理行业发展的关键设备,其中输送、翻转、干燥、除臭机械及装置是开发的重点。 按行业标准HJ/T11-1996《环境保护设备分类与命名》,水处理设备可分为物理法处理设备、化学法处理设备、物理化学法处理设备、生物法处理设备和组合式水处理设备,其中每一大类中还细分为很多小类。 目前的市场状况 为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全国环境保护投资约需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其中,水污染治理是投资的重中之重,约需资金6400亿元;大气污染治理约需资金6000亿元;固体废物治理约需资金2100亿元;核安全与放射性废物治理约需资金150亿元;农村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约需资金300亿元;环保能力建设约需资金350亿元。 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正在加快,截至2008年10月,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459座,日处理能力8553万吨。2008年1月~12月我国环境保护设备共生产11.79万套,同比增长26.28%,但增幅比2007年同期下降3.63个百分点。其中,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共生产10230套,同比减少1.16%,比2007年同期增幅减少5.6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水处理设备市场广阔。 生产企业分布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专用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有40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一带,大约占全国同类企业总数的70%左右,大型骨干企业也多集中于此,如无锡通用机械厂有限公司、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天雨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兴泉溪环保有限公司等。 产品的质量状况 由于专用水处理设备产品的特殊性,大部分企业都是以销定产,生产不连续、一致性差,而且产品种类繁多,产品标准滞后,造成产品的质量不稳定。有些小

自贸区金融政策解析

自贸区金融政策解读 暨中小微企业自贸区跨境融资策略培训班 日期:年上海月日;深圳月日 讲师:陈老师 学费:¥元人(含授课费、资料费、天午餐及茶点等) 本课程有名额限制,额满顺延到下期,欲报名从速。 【博传培训;咨询热线;客服】 【培训对象】适合所有中小微企业及大中型企业老板,财务,营销,海外投融资等人员 课程背景: 中小微企业跨境融资一直是一个难题,现在自贸区的建设,为中小微企业跨境融资提供了一个 切实可行的平台。而如何合理合法地利用自贸区的优势,实施跨境融资,本课程,将通过详实的案例和政策解读,为中小微企业跨境融资进行点评,为中小微企业跨境融资提供策略和方法。 粤津闽三大自贸区挂牌已有半个月,银行纷纷跻身其中布局跨境金融业务。据了解,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以及浦发、中信、兴业、招商等多家股份制银行,都在建基于跨境融资业务的综合金融创新平台,通过“一站式”服务增加跨境贷款投放量。 在自贸区政策下,跨境贷款融资成本低。广东自贸区的《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可申请跨境人民币贷款,这一政策在自贸区内延续。农行广东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贷款业务的优惠利率为.至,远比境内融资低。 同时,允许企业借外币外债,这意味着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做相应的套期保值,如远期结售汇、期权等方式,锁定汇率。 【课程大纲】 一、自贸区金融与离岸金融政策解读 、跨境投融资与跨境信托 、离岸金融与离岸金融衍生 、全球供应链贸易融资 、自贸区跨境融资租赁 二、自贸区离岸金融业务 *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化(人民币与外汇业务同区化) *跨境财富管理,离岸金融业务 .离岸对冲基金 .离岸置业(房地产) .离岸与跨境资产管理 .离岸投资与离岸资产重组 .离岸消费 .跨境人民币资产管理与离岸人民币业务 .金融资产离岸管理 .金融租赁与离岸金融租赁 三、自贸区账户与跨境融资平台 、自贸区央行条细则解读

案例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创新与难点100分(专业技术人员考试)

案例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创新与难点(100分) (题目顺序会改变,答案不变) 一、单选题 1.上海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创型中小企业发展作用。(3.0分) A.新三板 B.科技创新板 C.中小企业板 D.创业板 我的答案:B√答对 2.围绕“金改51条”和“金改40条”,各金融监管机构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一共()个。( 3.0分) A.24 B.25 C.26 D.27 我的答案:C√答对

3.2015年,上海自贸区进行扩围,同时设立三个新的自贸区,其中不包括()。(3.0分) A.广东 B.天津 C.福建 D.浙江 我的答案:D√答对 4.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金融创新案例一共发布()批,共65个案例。(3.0分) A.四 B.五 C.六 D.七 我的答案:C√答对 5.基于综合化经营的探索,以及自贸区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发展需要,未来金融监管从机构监管转向()。(3.0分) A.部门监管 B.功能监管 C.个人监管 D.上级监管 我的答案:B√答对

6.上海自由贸易区金融改革一共经历了()个阶段。(3.0分) A.2 B.3 C.4 D.5 我的答案:B√答对 7.上海保监局大力推进保险业务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大幅提升保险企业供给能力。(3.0分) A.航运保险产品登记制 B.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 C.航运保险产品实名制 D.航运保险产品公开制 我的答案:B√答对 8.上海保监局股权信息监管改革采用()的方式,实现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股权信息与工商企业登记信息的互联互通。(3.0分) A.互联网+保险中介监管 B.互联网+监管部门监管 C.保险中介+监管部门监管 D.互联网监管 我的答案:A√答对

绿色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

绿色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绿色发展基金,破除绿色资金瓶颈,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但是我国仍处在绿色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金融创新;环境保护 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多层次、多类型的市场需求,尽管我国不断推出一些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新的金融产品,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市场上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而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所占比重明显较少,碳期货及碳期权等衍生工具市场几乎还是空白。产品创新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绿色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二是我国对绿色金融产品只做局部创新;三是金融机构开展业务不注重安全、经营风险等问题。(二)政策支持和法制建设不完善。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没建立起发展绿色金融相关的政策体制和法律环境。在政策支持上,我国公布的开展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体制和法律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国家对环保产业的贷款缺乏相对应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对金融机构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可能出现的风险缺乏相对应的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坏账准备的计提等补偿政策,从而影响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在法治建设中,缺乏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来指导绿色金融的发展,以规范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这直接导致绿色金融的发展缺乏贯彻执行的法律依据,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保障。(三)市场深度和广度不够。虽然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已达23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绿色信贷市场40%的份额,但是绿色信贷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占比还是很小,产品涉及范围有限。在市场深度方面:中国低碳金融发展报告显示,18家总资产较多的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数量与总资产之比约为1.81%,在这些金融机构中,兴业银行位于首位,其绿色信贷所占比例只有3.46%。并且绿色信贷主要用于政府介入的环境保护项目,用于中小环境保护企业的绿色信贷很少。在市场广度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在设计产品时往往只重视融资渠道,而忽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2018年,中国抓住良好发展机遇,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 一、高质量发展为绿色金融持续注入新动力 2018年,中国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各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2月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自2018年1月1日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阶段,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继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后,2018年3月,中国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赋予其更高的法律地位和更强的法律效力。生态文明成为重要的国家意志,进一步深化了绿色发展共识、推动了绿色发展实践。2019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又一制度支撑。可以说,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转型的新发展要求,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更加坚定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发展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自发选择。 在国际上,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

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切实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提前完成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自主承诺目标;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72%下降到2017年的6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13.8%,预计到2020年可完成占比达到15%的目标;清洁能源投资连续九年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在国际投资过程中大力推广责任投资理念,在“一带一路”等涉及的对外投资中积极贯彻落实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原则,着力推动相关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国际可持续投资的巨大需求也将催生中国更加广阔的绿色金融市场。 二、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新成绩和新进展 从国内来看,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2018年,中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过2800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6000亿元,位居全球前列。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新增1.13万亿元,占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贷款增量的14.2%。2018年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合计224.2亿元。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PPP、绿色

节能环保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节能环保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行业运行现状 在政策不断加码的形势下,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迎来难得发展良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大气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和相关行业排放标准不断加严,环保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一、行业供给:继续维持高速增长 目前,我国在环保设备方面,包括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和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等领域达到相当的规模和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的投资较为集中;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及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的投资前景也较为广阔。 最近几年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内需的扩大给环保设备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环境矛盾在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成为当下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环保设备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并且将主要集中在空气污染整治、低排放、绿色节能领域等,行业前景非常乐观。 2017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总产量37.57万台,较2016年增长3.5%,增速与2016年相比降低33.08个百分点,三年来,首次下滑。 表12013年-2017年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业产品产量及增速

二、行业经营情况 (一)规模情况 根据纳入统计口径的1681家规模以上环保装备企业统计,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680亿元,同比增长在9.6%左右,据此推算,2017年全行业年产值将达到6000亿元。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环保装备产业的技术也不断进步,突出表现为进口替代效果明显,自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发展前景日趋明朗。 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大力支持及环保投资的日益增长下,我国环保设备行业规模将继续扩大,市场空间持续扩容,预计到2023年,我国环保设备行业产值将有望超过9500亿元。 图12018-2023年环保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二)效益情况 2016年环保设备行业销售收入达到了3327.04亿元,相比上年增长3.28%。另外,从2011年到2016年,环保设备行业利润总额从1087.69亿元增长到2392.81亿元,且仅有2015年出现下滑,其余年份均实现同比增长,反映出行业良好的经营态势。预计2017年,环保设备行业销售收入达到3432.56亿元,利润总额为2552.10亿元。

舟山自贸区政策汇总

舟山自贸区政策概述 一、相关政策文件 1、浙江省国家税务局、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创新税收服务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国税发〔2017〕96号 2、舟山市《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暂行办法》2017.8 3、舟山市《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产业培育和扶持暂行办法》2017.8.3 4、舟山市《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暂行办法》2017.5.19 5、国务院办公厅《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年版)》国办发〔2017〕51号 6、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关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资租赁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2017.7.7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16号) 8、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2017.6

9、舟山市普陀区政府《关于积极服务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普陀片区发展的若干意见》2017.6 10、浙江省人民银行、省外汇管理局《关于金融支持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11 11、浙江省人民银行、省外汇管理局《推进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2017.11 12、海关总署《关于支持和促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署加发〔2017〕72号 13、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市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舟政办发〔2015〕3号 二、优惠政策详析 1、企业落户方面 (1)放宽限制条件,助推特色落户 放宽企业名称行业限制,允许注册资本1亿以上、业务范围涉及5个行业以上的企业申请无行业企业名称。允许自贸区内的企业名称冠以“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浙江自贸区”等字样。允许母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拥有3个以上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册资本之和在3000万元以上的海洋新兴产业、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组建集团。(普陀区政府文件)

浅析上海自贸区对推动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56306324.html, 浅析上海自贸区对推动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作者:辜月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35期 【摘要】上海自贸区的成功建立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而我国建立自贸区的战略规划,实际上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内外双重挑战的必然产物。除航运、物流、生产方面的国际化外,全面开放金融服务业、资本项目并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才是自贸区最重要的实验目的。本文以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建立为起点,阐述了上海自贸区的背景、涵义以及经济政策,分析了上海自贸区对推动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一般影响。 【关键词】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金融服务业经济改革 一、上海自贸区建立的背景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貿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面对中国加入WTO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贸易国,美国要捍卫全球贸易霸主地位,采取三大步骤欲捍卫霸主地位,并逐步架空WTO:第一是在东半球,与太平洋沿岸国家建立TPP贸易同盟,第二是在西半球团结欧盟建立TTIP贸易同盟,第三是在全球建立PSA服务贸易同盟,而这三个同盟都把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全球第二大进口国中国排除在外。中国建立自贸区既利于捍卫中国在全球贸易竞争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利于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接轨。 二、上海自贸区的涵义以及经济政策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1],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 国自由贸易区范畴。该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 Trade Zone缩写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这种方式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或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盘作为市场对外做买卖(贸易),对该地盘的买卖活动不过多的插手干预、且对外运入的货物不收或优惠过路费(关税)。与国际上传统自由贸易区(FTA)不同的是,传统

绿色金融政策及问题(DOC)

浅议绿色金融与国内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及问题 目前国内经济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加大了对节能环保行业的支持,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环保型企业才能得到长期发展。国内银行业要获得长远利益,必须加大对环保行业的投入,发展绿色金融,这种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一、绿色金融是国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金融”主要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是基于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方面是指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另一方面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明确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避免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世界各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纷纷出台各种文件推行“绿色金融”理念。我国提出绿色金融的概念相对较晚,具有标志性的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是自

2007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环境保护部)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继出台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金融”政策,为发展“绿色金融”奠定了基础。从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集中在银行业的绿色信贷。 发展绿色金融,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方面,具体来讲: (一)发展绿色金融是支撑环保行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责任的提升,环保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必将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作为社会资金的最大提供者,银行业通过信贷杠杆约束污染企业发展、帮助污染企业进行治污工程、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环保产业,而环保产业带来的经济利润也会部分回流至银行业实现企业和银行的双赢。 (二)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银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银行业作为运营机构,也要考虑其自身的经营风险和收益。自1994年我国政府确立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后,环境风险已经越来越被金融机构所重视,发展绿色金融成为我国银行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绿色金融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 银行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不仅需要创新金融理念,践行绿色金融,推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需

上海自贸区税收政策梳理

上海自贸区税收政策梳理 目前上海自贸区税收相关问题的政策依据主要来自于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通知中表示,将探索与试验区相配套的税收政策。 首先,实施促进投资的税收政策。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缴纳所得税。对试验区内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企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奖励,实行已在中关村等地区试点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政策。(根据《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行动计划(2011–2015年)》(京发〔2011〕8号)提出的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政策:“对于科技创新创业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奖励,技术人员一次性缴纳税款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其次,实施促进贸易的税收政策。将试验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对试验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司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并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享受相关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对设在试验区内的企业生产、加工并经"二线"销往内地的货物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根据企业申请,试行对该内销货物按其对应进口料件或按实际报验状态征收关税的政策。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对试验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但生活性服务业等企业进口的货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定明确不予免税的货物除外。完善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适时研究扩大启运地、承运企业和运输工具等试点范围。

浅析我国环保设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环保设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作为21世纪新兴产业之一的环保设备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本文介绍了我国环保设备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环保设备产业合理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环保产业;发展;对策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瞩目的几大问题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资源的过渡消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已经严重阻碍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政策趋势。所谓环保产业是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科研设计、产品生产、经营销售、资源综合利用、信息服务、建设工程等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分为三个方面:环保设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环保设备产业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子产业。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环保设备产业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环保设备产业现状 (一)我国环保事业现状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2009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比2009年增加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比2009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238.1万吨,比2009年减少3.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2009年减少1.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2009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量2185.1万吨,比2009年减少1.3%。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2009年减少2.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2009年减少14.3%。氮氧化物排放量1852.4万吨,比2009年增加9.4%。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2009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6.2亿吨,比2009年增加16.9%;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2.4亿吨,比2009年增加14.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5.7亿吨,比2009年增加20.5%;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98万吨,比2009年减少29.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2009年减少0.3个百分点。 全国共统计了城市污水处理厂2881座,比2009年增加689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2.9%,比2009年提高9.6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我国环保事业正稳步向前发展,但是环保形式依然严峻,环保事业的发展需求依然迫切。 (二)我国环保设备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计划达到14000亿元,在我国的环保投资中,环保机械占据着重要地位,环保机械制造业未来空间广阔。根据我国环保机械设备“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环保设备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5%以上,2020年要达到2400亿元。2011年我国环保机械制造业总产值将达到500亿-60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为12%-16%,与我国环保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及环保机械“十一五”规划相比,增速虽不快,但在未来两年里提升空间却很大。 2011年10月,我国政策进入密集出台期,近期公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

目录 内容摘要 (1) Abstract (1) 一、引言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2) 二、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现状 (2) (一)探索可兑换的资本项目的创新金融改革 (2) (二)发展对内对外开放的金融服务业 (3) (三)全面推进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 (4) 三、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发展 (6) (一)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的联动更加紧密 (6) (二)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 (6) (三)加快面向国际交易平台的建设 (7) 四、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前景展望 (7) (一)不断放宽准入与公平竞争 (7) (二)突破利率市场化 (8) (三)开放资本项目 (8) (四)建设离岸金融中心 (9) 五、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致 (10)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专业:金融学学号:7044113065 学生姓名:钱家乐指导教师:熊懿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加速,我国将上海自由贸易区试行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家国际自由贸易区,推动上海贸易和经济的自由发展,甚至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本文以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了解了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现状的基础之上,探讨上海自贸区在发展过程中完成的一系列的重要的举措,梳理和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推动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不断向前,并对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期待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能给上海经济甚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现状与发展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Financial Reform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hina will become a free trade zone in Shanghai pilot China first international free trade zone, to promote free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and even affect the whole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takes Shanghai FTA financial refor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quo of Shanghai FTA financial reform of Shanghai, the completion of the FTA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 series of important initiatives, comb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promote Shanghai FTA financial reform forward,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hanghai FTA financial reform are put forward, looking forward to Shanghai FTA financial reform to Shanghai economy and even the whole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ject new vitality. Keywords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Financial reform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上海各地区税收优惠政策

上海地区税收优惠原则: 1.所有税务优惠均为地方政府行为,无实质性文件或优惠措施,需要与当地政 府进行沟通; 2.上海地区前期股权转让/个税缴税没有优惠,主要的优惠体现在之后的税款 返还; 附:关于股权转让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59号文]与[109号文]的特殊性税务处理适用范围 股权(资产)转让方应按照公允价值确认股权(资产)转让所得,同时股权(资产)的收购方以公允价值确认取得的计税基础。而如果适用特殊重组,则可以从总体上实现递延纳税的好处,即在股权(资产)收购时暂不确认所得,待将来对外转让获取收益时再缴纳企业所得税。 1. 股权转让产生的增值额纳税计算: 公允价值-投资成本 以股权转让为例,假设A公司持有B公司100%的股权,投资成本为1000万元,现A公司欲将其持有的B公司的股权转让C公司,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C公司以定向增发股票作为向A公司支付的对价。一般情况下,A公司应按照公允价值确认股权转让所得500(=1500—1000)万元,同时C公司以

1500万元作为其对B公司的投资成本。将来,C公司以2500万元转让B公司股权时,则需就1000(=2500—1500)万元的增值额纳税。 特点: ?可以实现纳税递延 ?重组交易的股权(资产)比例不得低于被收购方股权(资产)的75% ?同样适用于集团内部企业间的股权和资产转让(划转) ?高额税负 59号文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交易方可以选择适用特殊税务处理。以上述股权转让为例,如适用特殊税务处理,则A公司不需确认股权转让所得,C公司则以A公司的投资成本1000万元作为此次股权收购的计税基础。这也就意味着,将来C公司以2500万元将B公司股权转让时,其需要就增值额1500 (=2500—1000)万元缴纳所得税。 3. 特殊性税务处理适用范围扩大 [109号文]: ?没有对价支付形式和比例要求 ?没有股权(资产)比例要求 ?将股权、资产收购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之一,即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资产)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资产)的比例由75%降低至 50%,大大扩展了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企业重组范围。 ?集团内部的股权(资产)划转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大大放宽。 ?主体要求:划转应发生在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以及受同一或相同多家居民企业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 ?作价要求:应按账面净值划转;并按原账面净值计算扣除折旧 ?合理商业目的要求: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