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法运算性质

减法运算性质

减法运算性质
减法运算性质

减法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

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

减去。”的含义。

2、能运用减法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观察、发现、验证等方法让学生发现减法运算性质。并培养学生分析、研究、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根据题目中数据特点,灵活运用减法运算性质地进行计算,并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能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理解减法运算性质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把全班学生分成A,B两队,按照原运算顺序分别计算下面两组题。

第一组第二组

382-(182+76) 382-182-76

578-135-65 578-(135+65)

(1)计算比赛

宣布比赛结果,观察两组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得:各组的第一题、第二题结果均是相等的。

(2)引入新课

第二组的同学为什么能赢得今天的比赛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2.小丁丁看一本共231页的书。第一天看了19页,第二天看了21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1)分析题意:题目讲了一件什么事?提供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2)学生独立思考解题方法

(3)交流思考方法: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板书两种不同列式方法。

231-19-21 231-(19+21)

小结:要求出还剩多少页,既可以用总的页数依次减去第一天和第二天所看的页数;也可以用总页数减去两天所看页数的和。

【策略运用说明:通过比赛,抛出“第二组同学为什么能赢得今天的比赛”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解决问题,比较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初步感受减法的运算性质。】

(二)探索感悟

1、探索性质

350-64-36 350-(64+36)

228-28-57 228-(28+57)

482-75-25 482-(75-25)

452-126-152 452-(126+152)

816-253-153 816-(253-153)

(1)小组合作:把两边结果相同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2)学生交流:

你发现用等号连接的几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学生谈论)

得:能连线的算式参与计算的数据相同,计算结果相同;但符号和运算顺

减法的运算性质-练习题

减法的运算性质练习题 一、填空。 436-236-150=436-( + ) 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 =1000〇( +441) -(217+443)=895-- 二、判断。 638-(438+57=638-438+57 ( ) 901-109-91= 901-(109+91) ( ) 113-36-64= 133-(36+64) ( ) 3456-(481+519)= 3456-481-519 ( ) 35÷14 = 350÷2÷7 ( ) 3000÷4÷25= 3000÷(4+25) ( ) 三、你会填。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868-52-48-868○(52+ ) 1500-28-272=○(28○272) 415-74-26=○( ○ ) 113-36-64= ○(36○64) 四、在下面空格上填出适当的符号。 459 47 153=549-47-153 673-(173+48)=673 173 48 五、把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378-126+95 378-(126-95) 256-(80+34) 378-126-95 567-267-184 256-80-34 567-267+184 567-(267-184) 378-(126+95) 567-(267+184) 六、下面各题,怎样简算就怎样算。 640-237-163 735-148-35 403-203-56 738-(476+138) 355+260+140+245 645-180-245 1022-478-422 987-(287+135) 478-256-144 672-36+64 36+64-36+64 698-291-9 487-287-139-61 500-257-34-143 2000-368-132 1814-378-422 155+264+36+44 568-(68+178) 561-19+58 382+165+35-82 155+256+45-98 236+189+64 759-126-259 569-256-44

(完整版)《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5页信息窗3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吗?小丁丁也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共234页,他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能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把自己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1:我们是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第一天看的66页,再减去第二天看的34页,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生2:我们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两天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多少页没看。 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减掉第一天看的34页,再减去

第二天看的66页。 随学生板书:(一)234-66-34 ( =)234-(66+34)(三)234-34-66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小丁丁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好,请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都算完了吗?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生:用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66+34刚好是100。 师:是吗?谁还有不同的选择? 生:我选的是第三个算式,我认为第三种方法算起来也比较简单,因为234-34正好得200。 师:有道理。选第一种的请举手?噢,只有几个同学,“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4.比较、发现 师:前两种算法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生:两种算法都由三个相同的数组成,计算结果也相同,不同之处是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一样。 师:由于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请你用数学语言读一读。 234-66-34=234-(66+34)生个别读,齐读。 5.提出猜想 师:234-66-34变为234-(66+34)后,计算结果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只有在“234、66、34”这个三个数中有,还是在所有的三个数连减的运算中都存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个特殊的、偶然的问题出发去归纳探究内在于其中的一般又必然的规律。】 6.举例验证

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

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案范文三篇本节课是在理解与掌握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习四则运算中的连减简便算法。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并利用性质进行有关的简算。 2、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及综合概括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李叔叔看一本书,昨天看到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 学生汇报。 生每回答一个问题,师问: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板书三种方法。 (1)234-66-34 (2)234-(66+34) (3)234-34-66 师:请你告诉我他们的结果。(只板书最后结果) 结果相等,那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等于号)板书。

2、请你观察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师总结。(生如果说不出,可以引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是不是所有的从一个数里面连续减去两个数,都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呢?请大家试着在草稿纸上举例验证。 学生汇报。 师:像这样的式子你能举得完吗?写不完怎么办? (生:用字母表示) a-b-c=a-(b+c) a-b-c=a-c-b 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先减第二个减数,再减第一个减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的运算性质” 生齐读。 3、这三种解法都是正确的,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 生汇报,大部分人应该会选择第二种和第三种。 师总结:凑整。(两个减数能凑整)、去尾变整(被减数和一个减数有相同部分) 三、巩固练习 1、请你说说哪个小朋友最会运用今天所学知识使计算变得简单了呢? ① 354-74-26 =354-(74+26) =354-100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四年级《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本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四年级《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本一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在做计算时,总是希望做得又对又快.你要仔细肯定能实现你的愿望,对于有些题目,运用简便方法计算,那将做得又对又快,有兴趣学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教学例1. ①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9页情景图. ②师:李叔叔爱看书,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③生看题,理解题意. ④师:看到第66页,是什么意思? 生:看了66页. 师:请你帮忙算算,还剩多少页没看? 生演算,小组里交流. ⑤生汇报. 生甲:234-66-34 生乙:234-66-34 =168-34 =234-(66+34) =134(页) =234-100 =134(页) 生丙: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⑥师:他们是怎样计算的? 生甲:我是从左往右按顺序算的.

生乙:我发现两个减数相加得100,再用234减去100,得134,这样算比较简便. 生丙:我发现234-34,刚好得200,200-66得134,这样算比较简便.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算得对. ⑦议一议,你喜欢哪种方法?学生自由讨论. ⑧师:遇到这类比较有特点的题目时,可以采用生乙、生丙的简便算法比较好.一个数连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一个数连减去几个数,如果一个减数与被减数有相同的部分,把它先减去比较简便. 2.完成第39页“做一做”的第1题. 528-53-47 470-254-46 545-167-145 生汇报. 生甲:528-53-47 生乙:470-254-46 =528-(53+47) =470-(254+46) =528-100 =470-300 =428 =170 生丙:545-167-145 =545-145-167 =400-167 =233 3.教学例20. ①出示教材第40页例2图. 师:看图,说说你所见的. ②师:看左图,这四本书中,哪三本的总价在100元左右? 生甲: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就知道了. 列式:56+31+19 56+31+24 56+19+24 31+19+24 生乙:我是这样计算的,先算出四本书的总价,再与100元比较,多的钱与哪本书的价钱接近,把它除去,那么另外三本书的总价钱在100元左右. 生按上面的方法试一试.

减法运算性质

减法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 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 减去。”的含义。 2、能运用减法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观察、发现、验证等方法让学生发现减法运算性质。并培养学生分析、研究、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根据题目中数据特点,灵活运用减法运算性质地进行计算,并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能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理解减法运算性质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把全班学生分成A,B两队,按照原运算顺序分别计算下面两组题。 第一组第二组 382-(182+76) 382-182-76 578-135-65 578-(135+65) (1)计算比赛

宣布比赛结果,观察两组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得:各组的第一题、第二题结果均是相等的。 (2)引入新课 第二组的同学为什么能赢得今天的比赛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2.小丁丁看一本共231页的书。第一天看了19页,第二天看了21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1)分析题意:题目讲了一件什么事?提供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2)学生独立思考解题方法 (3)交流思考方法: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板书两种不同列式方法。 231-19-21 231-(19+21) 小结:要求出还剩多少页,既可以用总的页数依次减去第一天和第二天所看的页数;也可以用总页数减去两天所看页数的和。 【策略运用说明:通过比赛,抛出“第二组同学为什么能赢得今天的比赛”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解决问题,比较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初步感受减法的运算性质。】 (二)探索感悟 1、探索性质 350-64-36 350-(64+36) 228-28-57 228-(28+57) 482-75-25 482-(75-25) 452-126-152 452-(126+152) 816-253-153 816-(253-153) (1)小组合作:把两边结果相同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2)学生交流: 你发现用等号连接的几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学生谈论) 得:能连线的算式参与计算的数据相同,计算结果相同;但符号和运算顺序不同。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整数的运算性质——减法运算性质 教学设计: 四年级第二学期“整数的运算性质——减法运算性质”的学习是建立在 学生已初步掌握和理解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 生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 去的计算方法,以使学生较为灵活地对某些计算采用变式,使计算达到简便 的效果,为学生合理计算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打下基础。 教材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数学工具(计算器) 进行主动探究,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减法的运算性质。在学 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帮助学生把多种分散、局部性的 认识,进行聚类、清晰化的处理,形成相对完整的、丰富的概括、提炼和抽 象出“减法运算性质”的结论表述和字母表达式,增强学生对减法运算性质 的特点把握,增强学生对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巧算所需前提条件的敏感度,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系统而科学的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2、能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 2、经历使用计算器参与探索计算过程,感受计算工具的功能。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 4、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的过程。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减法运算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减法运算性质抽象的概括。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设计: 一、引入 1、出示多媒体:小丁丁看一本书,共231页,第一天看了19页,第二天看了21页,剩下多少页没有看? 2、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2、通常两种情况: 231-19-21 231-(19+21) =231-21-19 =231-20 =210-19 =191 =191 3、分别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生:反馈解题思路。 4、观察这两种算法,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生:数字和计算结果相同;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不同。 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来连接?等号 板书:231-19-21=231-(19+21) 5、像这样的情况是数字上的一次巧合,还是藏着怎样的规律呢?请小组间尝试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并记录在书P6的表格中。 6、小组间举例。 7、你们发现什么规律,尝试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概括: 师加以提炼: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 板书:减法的运算性质。 8、尝试用字母或符号来表示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板书)★-?-■=★-(?+■)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题

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案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天师附小王红梅学习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理解与掌握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习四则运算中的连减简便算法。本节课学习连减的简便计算,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感知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可以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后一个减数,再减去前一个减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我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通

过全班交流解题方法时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观察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简便算法,并且探讨选择简便算法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根据数字特点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1、对口令游戏 2、叙述:同学们喜欢整十、整百数之类的吗?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会用凑整的方法使得计算更简便,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一起来解决一个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初学交流 (1)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自己尝试解答。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 (3)体验多种计算方法 a.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板书三种不同算式)234-66-34=234-(66+34) 234-66-34=234-34-66 b.你是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为什么? c.那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这三种的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2.合作引领: (1)举例: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5页信息窗3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吗?小丁丁也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共234页,他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能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把自己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1:我们是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第一天看的66页,再减去第二天看的34页,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生2:我们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两天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多少页没看。 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减掉第一天看的34页,再减去第

二天看的66页。 随学生板书:(一)234-66-34 (=)234-(66+34)(三)234-34-66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小丁丁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好,请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都算完了吗?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生:用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66+34刚好是100。 师:是吗?谁还有不同的选择? 生:我选的是第三个算式,我认为第三种方法算起来也比较简单,因为234-34正好得200。 师:有道理。选第一种的请举手?噢,只有几个同学,“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4.比较、发现 师:前两种算法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生:两种算法都由三个相同的数组成,计算结果也相同,不同之处是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一样。 师:由于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请你用数学语言读一读。 234-66-34=234-(66+34)生个别读,齐读。 5.提出猜想 师:234-66-34变为234-(66+34)后,计算结果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只有在“234、66、34”这个三个数中有,还是在所有的三个数连减的运算中都存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个特殊的、偶然的问题出发去归纳探究内在于其中的一般又必然的规律。】

小学数学四年级《减法的运算性质》

小学数学四年级《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案范本三篇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四年级《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本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在做计算时,总是希望做得又对又快。你要仔细肯定能实现你的愿望,对于有些题目,运用简便方法计算,那将做得又对又快,有兴趣学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教学例1。 ①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9页情景图。 ②师:李叔叔爱看书,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③生看题,理解题意。 ④师:看到第66页,是什么意思? 生:看了66页。 师:请你帮忙算算,还剩多少页没看? 生演算,小组里交流。 ⑤生汇报。 生甲:234-66-34生乙:234-66-34 =168-34 =234-(66+34) =134(页) =234-100

生丙: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⑥师:他们是怎样计算的? 生甲:我是从左往右按顺序算的。 生乙:我发现两个减数相加得100,再用234减去100,得134,这样算比较简便。 生丙:我发现234-34,刚好得200,200-66得134,这样算比较简便。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算得对。 ⑦议一议,你喜欢哪种方法?学生自由讨论。 ⑧师:遇到这类比较有特点的题目时,可以采用生乙、生丙的简便算法比较好。一个数连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一个数连减去几个数,如果一个减数与被减数有相同的部分,把它先减去比较简便。 2.完成第39页“做一做”的第1题。 528-53-47 470-254-46 545-167-145 生汇报。 生甲:528-53-47生乙:470-254-46 =528-(53+47) =470-(254+46) =528-100 =470-300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第4课时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课本21页例4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2)使同学们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同学们的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2、出示自学要求 (1)自学课本P21 例4 (2)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什么? (3)在哪种减法算式中,可以运用简便计算呢?举例说明。 (4)连除算式中的简便计算和连减算式中的简便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你有什么困惑? 二、自学检查。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思考问题。 三、合作探究。 1.教学例1。 ①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9页情景图。 ②师:李叔叔爱看书,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③生看题,理解题意。 ④师:看到第66页,是什么意思? 生:看了66页。 师:请你帮忙算算,还剩多少页没看? 生:学生演算,小组里交流。 ⑤学生汇报。 生甲:234-66-34 生乙:234-66-34 生丙: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页)=234-100 =200-66 =134(页)=134(页) ⑥师:他们是怎样计算的? 生甲:我是从左往右按顺序算的。 生乙:我发现两个减数相加得100,再用234减去100,得134,这样算比较简便。 生丙:我发现234-34,刚好得200,200-66得134,这样算比较简便。

减法的运算性质-练习题2019

g 减法的运算性质 练习题 一、填空。 436-236-150=436-( + )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 =1000〇( +441) -(217+443)=895- - 二、判断。 638-(438+57=638-438+57 ( ) 901-109-91= 901-(109+91) ( )113-36-64= 133-(36+64) ( ) 3456-(481+519)= 3456-481-519 ( )35÷14 = 350÷2÷7 ( )3000÷4÷25= 3000÷(4+25) ( )三、你会填。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868-52-48-868○(52+ )1500-28-272= ○(28○272) 415-74-26= ○( ○ )113-36-64= ○(36○64)四、在下面空格上填出适当的符号。 459 47 153=549-47-153673-(173+48)=673 173 48五、把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378-126+95378-(126-95) 256-(80+34)378-126-95 567-267-184 256-80-34567-267+184567-(267-184)378-(126+95) 567-(267+184) 六、下面各题,怎样简算就怎样算。640-237-163 735-148-35 403-203-56 738-(476+138) 355+260+140+245 645-180-245 1022-478-422 987-(287+135) 478-256-144 672-36+64 36+64-36+64 698-291-9 540-134+66 500-257-34-143 2000-368-132 1814-378-422 155+264+36+44 568-(68+178) 561-19+58 382+165+35-82 155+256+45-98 236+189+64 666-111+89 569-256-44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减法的运算性质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2.能运用减法性质使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理性思考。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 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重点: 1.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2.能运用减法性质使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 1.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2.能运用减法性质使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二、减法运算性质合作探究1.多媒体出示小丁丁看书。 小丁丁看一本书,共231页。 第一天看了19页,第二天看 了21页,还剩多少页没有 看? 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2.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填在表 格中。 3.仔细观察例子,你有什么发 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师归纳:减法运算性质 我们要注意什么? 讨论:运用减法性质对计算有 什么作用? 5.怎样简算以下两题? 200-75-125= 456-(56+178)= 6.试一试: 运用减法运算性质填空 293-89-72= -(□) 90-(16+57)= □□ 1.独立计算。 反馈 思路分析 说出数量关系 2.比较两种方法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 231-19-21=231- (19+21) 3.举例。 4.同桌用数学语言进行 概括。 用字母表示。 a-b-c=a-(b+c) 明确能使计算简便 5.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6.学生自己解答 交流:

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三、练习 1.完成书本的“练一练” 760-78-22 864-36-64 149-(49+53) 评价作业情况 2.补充练习: 811-167-33 1317-(317+780) 3013-478+522 919-270-419 67×14+14×32 419-(19+236) 注明:第三题特意将后面的加 法没加括号,引起学生做题时 注意。请3名学生板演。 指名学生评价作业情况。 这一题有学生做错的,原因是没有看清有无括号,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板书设计 减法运算性质 例题:小丁丁看一本书,共231页。第一天看了19页,第二天看了21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231-19-21 = 231-(19+21) a-b-c=a-(b+c) 30-12-8 = 30-(12+8) 200-75-125= 456-(56+178)= a-(b+c)= a-b-c 反思与重建 对于减法运算性质的认识,通过学生举例,用不完全归纳法来认识,先用自己的话说说,然后用字母公式来表达。在计算中,特意放入不能简算的题目,培养学生思维的辩异性!作业中,有如下错例:2365-(307+365)

减法的运算性质_练习题

减法的运算性质练习题 姓名分数一、填空。 436-236-150=436-( + ) 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 =1000〇( +441) -(217+443)=895-- 二、判断。 638-(438+57=638-438+57 ( ) 901-109-91= 901-(109+91) ( ) 113-36-64= 133-(36+64) ( ) 3456-(481+519)= 3456-481-519 ( ) 35÷14 = 350÷2÷7 ( ) 3000÷4÷25= 3000÷(4+25) ( ) 三、你会填。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868-52-48-868○(52+ ) 1500-28-272=○(28○272) 415-74-26=○( ○ ) 113-36-64= ○(36○64) 四、在下面空格上填出适当的符号。 459 47 153=549-47-153 673-(173+48)=673 173 48 五、把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378-126+95 378-(126-95) 256-(80+34) 378-126-95 567-267-184 256-80-34 567-267+184 567-(267-184) 378-(126+95) 567-(267+184) 六、下面各题,怎样简算就怎样算。 640-237-163 735-148-35 403-203-56 738-(476+138) 355+260+140+245 645-180-245 1022-478-422 987-(287+135) 478-256-144 672-36+64 36+64-36+64 698-291-9 487-287-139-61 500-257-34-143 2000-368-132 1814-378-422 155+264+36+44 568-(68+178) 561-19+58 382+165+35-82 155+256+45-98 236+189+64 759-126-259 569-256-44 216+89+11 514+189-214 369-256+156 512+(373-212)

减法的性质

减法的简便运算 一、教学内容: 第21页的例题、做一做,及P22页的练习六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的减法运算性质,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的简便计算方法。 2.通过简便算法的教学,会熟练运用连续减去几个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连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简便算法的教学,初步培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周末你最想做什么呢?对!多读书对我们有好处。(出示卡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叔叔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这次李叔叔为骑自行车旅行可做了准备,他到书店买了一本《自助旅行》的书。 二)探究交流 李叔叔买完书后就迫不急待地看。瞧,他在看自助旅行的书呢,现在他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帮他解决,能帮帮他吗? 1.学习例题。(出示主题图) (1)请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我昨天看到66页”这里的66页表示什么?(昨天一共看了66页) 你还想知道什么?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还剩多少页没看?) 问:你们想怎样计算呢? 请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3)学生交流,计算后汇报。 (让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说出每种解法的理由) 生汇报,师板书: 第一种:234-66-34 第二种:234-(66+34)第三种:234-34-66 =168- 34 =234 -100 =200- 66

=134(页)=134(页)=134(页)(4)解释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列出了三个算式。 谁看懂列的式子,解释一下。(教师板书) 第一种:234-66-34 用书的总页数减去昨天看得66页,再减去今天看得34页,就是剩下的书的页数。(思路非常清) 第二种:234-(66+34)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我们先用66+34算出昨天和今天看书的页数和,然后再用总页数减去 66+34的和,就是剩下书的页数。 第三种:234-34-66 从这本书中先去掉今天看的页数,再去掉昨天看的页数,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 (5)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你喜欢那一种方法?自己再说说计算的过 (6)比较三种计算方法的不同: 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种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先与同桌交流交流。 引导得出结论: ①、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计算方法,可以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 ②、选择算法的依据: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选择合适的算法,以连减的简便计算为原则。 计算时,如果减去的两个数能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那就选择第二种算法,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如果减去的一个数后,能得到整十数或整百数,那就运用第三种算法,交换位置。 ③举例:238-46-54 186-27-73 哪种方法简便? (7)总结归纳: 从上面可以看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这是减法的运算性质。 (8)用字母表示减法的运算性质。 谁能把我们的发现像加法、乘法运算定律那样用字母公式来表示一下? 学生尝试,归纳板书:a-b-c=a-(b+c) = a -c-b

四年级数学下册 减法运算性质教案 沪教版

减法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减法运算性质,知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掌握减法性质的字母表示方法。 2.能运用减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主动探究减法运算性质。 2.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概括能力,体验字母表示方法的优越性。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的意识。 2.在体验探究成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探索、理解减法运算性质。 教学用具准备: 计算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出示问题: 小丁丁看一本书,共231页。第一天看了19页,第二天看了21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2.引导学生审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交流解法。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通常学生在解答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解法一: 用书的总页数先减去第一天看的页数, 231-19-21 再减去第二天看的页数, =231-21-19

得出剩下还没有看的页数。 =210-19 =191 解法二: 231-(19+21) 将第一天与第二天看的页数相加, =231-40 再从书的总页数中减去。 =191 二、探究新知 1.比较、发现。 师:这两种算法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生:两种算法都由三个相同的数组成,计算结果也相同,不同之处是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一样。 师:由于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请你用数学语言读一读。 231-19-21=231-(19+21) 生个别读,齐读。[说明:这是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的“语言的渗透”,为学生用数学语言归纳概括运算性质奠定基础。] 2.提出猜想。 师:231-19-21变为231-(19+21)后,计算结果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只有在“231、19、21”这个三个数中有,还是在所有的三个数连减的运算中都存在?[说明:通过教师的追问,引导学生从一个特殊的、偶然的问题出发去归纳探究内在于其中的一般又必然的规律。] 3.举例验证。 师:下面,我们就任意找三个整数来试一试,可以利用计算器来快捷的计算结果。[说明: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主动探究减法运算性质。] 生:利用计算器举例验证并进行小组交流 [说明:在学生独立举例验证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所选数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如减数是整十数、整百数,两三位数、特殊的数0和1等特殊情况,指导学生规范的记录格式,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比较科学的、严密的规律研究方法。] 师:[说明: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我们是在怎样的数的范围里进行举例验证的?我们每人举了1个例子,全班就有几十个例子,当然还可以举很多,这些例子都成立吗?有没有反例存在?

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1、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归纳减法的运算性质,发展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减法的运算性质,灵活、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笑猫日记》一共252页,小明第一天看了48页,第二天看了52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2、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3板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减法的运算性质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学提纲 (1)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你能说说解决这道问题你所用的数量关系式吗?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正确的算式。 (3)请先独立思考,再跟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2、比较分析,通过对这两个算式的比较,你有什么新的数学发现? 三、提出猜想,举例验证,汇报结果

1、这个发现是只在252,48,52这三个数中有,还是所有的三个数连减中都有?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证明?请孩子们四人为一小组,举例验证。 2、汇报结果。 3、板题:减法的运算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它们的和。 4、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减法的这一运算性质吗? 5、为什么要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什么哪种方法也可以使我们的计算简便? 四、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1032—()—()=1032—(44 156 ) 715—(15 38)=715—()—38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90—46—154 876—(76+297)438—162—38 2、爸爸有1230元,买食品用去318元,给孩子买玩具用去了182元,他还有多少元? 五、梳理知识,反思评价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减法的运算性质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减法的运算性质 姓名:向代江工作单位:来凤县实验小学 学科年级:四年级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及解读】 新课标将数学课程分为四大部分,本节课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的第二部分:数与运算。新课标对用字母表示数中运算定律的要求是:探索了解运算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教材分析】 减法的运算性质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继加法的运算定律之后的引导学生思考的又一个问题。本课的内容是本单元关于运算定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初步掌握和理解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的计算方法,以使学生较为灵活地对某些计算采用变式,使计算达到简便的效果,为学生合理计算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材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生活事例,进行主动探究,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减法的运算性质。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帮助学生把多种分散、局部性的认识,进行聚类、清晰化的处理,形成相对完整的、丰富的概括、提炼和抽象出“减法运算性质”的结论表述和字母表达式,增强学生对减法运算性质的特点把握,增强学生对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巧算所需前提条件的敏感度,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系统而科学的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2、能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 2、经历探索计算过程,感受简算的方便。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 4、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的过程。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混合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定律以及加法的运算定律,并且初步了解了探究规律的方法并能试着用已学过的知识对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经历利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简便计算的方法,会正确使用运算定律。

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 一、填空: 436-236-150=436-(□+□) 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 □-(217+443)=895-□-□ 16÷2÷4=16÷(□〇□) 210÷(7×6)=210〇(7〇6) □÷(25×7)=350〇(□〇□) 二、判断: 638-(438+57=638-438+57 () 901-109-91= 901-(109+91)() 113-36-64= 133-(36+64)() 3456-(481+519)= 3456-481-519 () 35÷14 = 350÷2÷7 () 3000÷4÷25= 3000÷(4+25)() 三、你会填。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868-52-48-868○ (52+_____) 知识改变命运

1500-28-272=_____○(28○272) 415-74-26=____○(____○____) 113-36-64= _____○(36○64) 四、在下面空格上填出适当的符号。 459____47____153=549-47-153 673-(173+48)=673____173____48 五、 1.用字母a、b、c代表任意的三个数,表示减法的运算性质。 2.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六、把左右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378-126+95 知识改变命运

378-(126+95) 378-126-95 256-(80+34) 256-80-34 256-(80+34) 567-267-184 567-(184+267) 567-267+184 知识改变命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