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教育对比

中美教育对比

中美教育比较及我国教育发展之思考薛燕华


来源:本站 作者:编辑01 时间:2009-01-19 浏览: 29次 【打印论文】【收藏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教育理念及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比较,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美教育比较我国教育发展 [作者简介]薛燕华(1963-),女,江苏涟水人,海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外语教育、中西教育与文化比较。(海南海口571158) [中图分类号]G5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130-02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愈加激烈。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历史使命,比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美不同的历史文化及教育理念的比较 中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都带有浓重的民族特征。虽然两者之间有着很强的对立性,甚至是对抗性,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和借鉴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中外教育思想和方式的不同特点和优劣,对于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无裨益。 中美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美国大学的历史比中国晚很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多党派使社会中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其社会的开放性促使美国在教育发展上博采众长,建立灵活多样、讲求实效性和开发性的教育管理制度。所谓的“拓荒精神”(frontierspirit)或“开拓精神”(pioneeringspirit)一直是美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精神。中国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但主要处于封建主义状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是闭关自守的。 西方国家着重于个人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利,但一味向自然索取、与自然作战也助长了西方国家的极端个人主义、精神危机和环境问题。中国传统的主客二分的主体思维方向是自我反思型的内向思维,基本定式是情感体验型意向思维,途径是主体情感实践型思维,目的和意义在于自我超越。中国传统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它更强调内在的自我超越而非外在的彼岸超越,强调情感经验特征、人格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是对躬行践履的强调,着重于自我道德和身心修养、修炼,甚至在科技观里也是重智慧而轻技艺,因而可谓是生活实践观或指向内在的自我实践观,而非西方重视动手

能力的实践哲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君子。这一思想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整体性、直接性的特点,有内心体验、直觉体悟、灵感顿悟等方法,为道家、理学家、佛教思想家所推崇。融会贯通才能豁然开朗,但偏向则易疏于分析。西方近代教育则将认识论摆在突出位置,与实证科学相携并进,超越前古。而中国主张物我合一,忽视向外探索;强调反观内省,又同实际观测对立。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继承和对学术权威的尊重。与之相反,美国课程和学制则更强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及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能力。 二、中美教育制度的教学形式及内容的差异 美国中小学教育形式,与中国的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小学生一天仅上3节课,中学生一天只上6节课,下午3点左右放学,课外作业是有时间限制的,周末一般也不布置作业,如果某一门功课作业布置过多,该教师可能被学生或学生家长依法控告。美国中小学生所学课业知识在这个阶段要少于中国中小学生,中国初中二年级数理化课本的知识程度与美国一般同类学校的初中三年级持平,全国九届人大代表、教育家王敬东和鞠立民指出,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是全世界难度最大的。 美国的高校和中学都推行学分制、选课制和主辅修制,课程实行综合化,理论联系实际,抓好第二课堂,使学生们有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花样翻新的文娱活动、走向大自然的野外活动、充当志愿者的社会公益和实践活动、参加辩论会和竞选活动、打工挣钱来办刊办报或制作航模科技活动等,通过动手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新点子,实现寓教于乐。 中国教育的初级阶段重在打基础,主要是指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毋庸置疑,中国同龄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比美国孩子要扎实得多。但是,在中国的初等教育中,学生是学得多,悟得少;而在美国的初等教育中,学生是学得少,悟得多。中美两国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都有认识,但真正做到的只有美国教育。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认识上和实践上的异步:我们以为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就有利于智力开发和发展,以为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就有了一切,以为吸收知识就等同于开发智力。不可否认,吸收知识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观察力,增强思考力和丰富想象力,但是,智力的开发和发展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它需要适当的土壤与营养、健

康的心理环境、正常的社会环境等,如果忽视了这些需要,就只能开发出书呆子式的智力,而不利于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正是我国初级阶段教育的认识误区,也是我们要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理由。 美国的高等教育重视综合素质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校课程的设置上。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末都增加了社会、政治、心理、思维学科的教学量,引进了《文明公民概论》《法制课》等新课程。美国的许多大学都曾开设“九十年代大学生活”课程,其作用类似于国内高校的“生活导论”课和“思想品德修养”课,内容则有异有同,包括大学教育的作用、校园生活方式及生存技能等。 美国培养方式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灵活有度。首先,是课程上的灵活性。美国各大学开设了各种课程,每门课程规定相应的学分和任课教师的具体要求。每学期选修哪些课程,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然后征求导师意见,请导师签字、学校登记注册后即生效。其次,是学制上的灵活性。美国对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只规定必须达到的学分总量,没有入学考试、修业年限、年龄等方面的严格规定,只规定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至于学分在哪个学年完成则由学生自己决定。美国的大学每年都要吸收好几万的外国留学生。他们的到来,对于美国来说丰富了多元文化的内涵,吸收了世界各国教育的优点和长处,这些优秀人才在美国学成后,由于受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留在了美国,最终成了美国的人才资源。 中国的高校招生主要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所以新生主要是来源于全国各地的高中毕业生。我国的高等教育,本科大多数是四年制,有少部分是五年或六年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还或多或少地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尚有许多管理原则和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仍然采取“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相似,美国的本科也是四年制。不同的是,其课程设置在前两年是基础课程的教育,后两年才偏向于专业方面的教育。美国高校在学期的设定上与国内不尽相同,有的是一年两个学期,与国内类似;而有的则为一年四个学期,一个学期只有十周左右。在学分制下,学生的学习周期和老师的授课周期都大大缩短,使得课程的安排显得更为紧凑,专业性更强,并且每个学期内学生负担的课程数相应减少。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减少课程与课程之间在时间上的冲突,便于学生尽可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一段时间内把

精力集中到少数课程上也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教育理念及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比较,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美教育比较我国教育发展 [作者简介]薛燕华(1963-),女,江苏涟水人,海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外语教育、中西教育与文化比较。(海南海口571158) [中图分类号]G5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130-02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愈加激烈。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历史使命,比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美不同的历史文化及教育理念的比较 中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都带有浓重的民族特征。虽然两者之间有着很强的对立性,甚至是对抗性,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和借鉴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中外教育思想和方式的不同特点和优劣,对于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无裨益。 中美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美国大学的历史比中国晚很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多党派使社会中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其社会的开放性促使美国在教育发展上博采众长,建立灵活多样、讲求实效性和开发性的教育管理制度。所谓的“拓荒精神”(frontierspirit)或“开拓精神”(pioneeringspirit)一直是美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精神。中国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但主要处于封建主义状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是闭关自守的。 西方国家着重于个人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利,但一味向自然索取、与自然作战也助长了西方国家的极端个人主义、精神危机和环境问题。中国传统的主客二分的主体思维方向是自我反思型的内向思维,基本定式是情感体验型意向思维,途径是主体情感实践型思维,目的和意义在于自我超越。中国传统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它更强调内在的自我超越而非外在的彼岸超越,强调情感经验特征、人格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是对躬行践履的强调,着重于自我道德和身心修养、修炼,甚至在科技观里也是重智慧而轻技艺,因而可谓是生活实践观或指向内在的自我实践观,而非西方重视动手能力的实践哲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君子。这一思想始终潜移默化地

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整体性、直接性的特点,有内心体验、直觉体悟、灵感顿悟等方法,为道家、理学家、佛教思想家所推崇。融会贯通才能豁然开朗,但偏向则易疏于分析。西方近代教育则将认识论摆在突出位置,与实证科学相携并进,超越前古。而中国主张物我合一,忽视向外探索;强调反观内省,又同实际观测对立。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继承和对学术权威的尊重。与之相反,美国课程和学制则更强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及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能力。 二、中美教育制度的教学形式及内容的差异 美国中小学教育形式,与中国的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小学生一天仅上3节课,中学生一天只上6节课,下午3点左右放学,课外作业是有时间限制的,周末一般也不布置作业,如果某一门功课作业布置过多,该教师可能被学生或学生家长依法控告。美国中小学生所学课业知识在这个阶段要少于中国中小学生,中国初中二年级数理化课本的知识程度与美国一般同类学校的初中三年级持平,全国九届人大代表、教育家王敬东和鞠立民指出,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是全世界难度最大的。 美国的高校和中学都推行学分制、选课制和主辅修制,课程实行综合化,理论联系实际,抓好第二课堂,使学生们有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花样翻新的文娱活动、走向大自然的野外活动、充当志愿者的社会公益和实践活动、参加辩论会和竞选活动、打工挣钱来办刊办报或制作航模科技活动等,通过动手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新点子,实现寓教于乐。 中国教育的初级阶段重在打基础,主要是指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毋庸置疑,中国同龄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比美国孩子要扎实得多。但是,在中国的初等教育中,学生是学得多,悟得少;而在美国的初等教育中,学生是学得少,悟得多。中美两国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都有认识,但真正做到的只有美国教育。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认识上和实践上的异步:我们以为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就有利于智力开发和发展,以为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就有了一切,以为吸收知识就等同于开发智力。不可否认,吸收知识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观察力,增强思考力和丰富想象力,但是,智力的开发和发展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它需要适当的土壤与营养、健康的心理环境、正常的社会环境等,如果忽视了这些需要,就只能开发出书呆子式

的智力,而不利于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正是我国初级阶段教育的认识误区,也是我们要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理由。 美国的高等教育重视综合素质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校课程的设置上。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末都增加了社会、政治、心理、思维学科的教学量,引进了《文明公民概论》《法制课》等新课程。美国的许多大学都曾开设“九十年代大学生活”课程,其作用类似于国内高校的“生活导论”课和“思想品德修养”课,内容则有异有同,包括大学教育的作用、校园生活方式及生存技能等。 美国培养方式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灵活有度。首先,是课程上的灵活性。美国各大学开设了各种课程,每门课程规定相应的学分和任课教师的具体要求。每学期选修哪些课程,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然后征求导师意见,请导师签字、学校登记注册后即生效。其次,是学制上的灵活性。美国对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只规定必须达到的学分总量,没有入学考试、修业年限、年龄等方面的严格规定,只规定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至于学分在哪个学年完成则由学生自己决定。美国的大学每年都要吸收好几万的外国留学生。他们的到来,对于美国来说丰富了多元文化的内涵,吸收了世界各国教育的优点和长处,这些优秀人才在美国学成后,由于受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留在了美国,最终成了美国的人才资源。 中国的高校招生主要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所以新生主要是来源于全国各地的高中毕业生。我国的高等教育,本科大多数是四年制,有少部分是五年或六年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还或多或少地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尚有许多管理原则和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仍然采取“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相似,美国的本科也是四年制。不同的是,其课程设置在前两年是基础课程的教育,后两年才偏向于专业方面的教育。美国高校在学期的设定上与国内不尽相同,有的是一年两个学期,与国内类似;而有的则为一年四个学期,一个学期只有十周左右。在学分制下,学生的学习周期和老师的授课周期都大大缩短,使得课程的安排显得更为紧凑,专业性更强,并且每个学期内学生负担的课程数相应减少。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减少课程与课程之间在时间上的冲突,便于学生尽可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一段时间内把精力集中到少数课程上也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 中国上大学难进易出,

而美国上大学易进难出,其实质性不同还在于:美国高校开放起跑线,在终点线上对学生优胜劣汰;中国高校以起跑线判断胜负,开放终点线。在美国高校学习,起跑是竞争,过程是竞争,冲刺更是竞争,学生始终面临竞争的压力。美国高校是一个“大进小出”的冶炼炉,而中国高校却是一条进多少出多少的“传送带”。特别是中国的高考是一考定终生,而美国高校的录取除了不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外,就考试本身而言有多次机会,并在这些考试中取成绩最高的一次作为参考。另一方面,美国的大学是开放性大学,面向世界,广纳英才,利用了全世界的人才资源。 三、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思考 20世纪70年代后各国教育改革不仅朝向科学化,而且趋于民主化、国际化。课程改革则强调知识的基础性与系统性及学生能力的开发。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是:知识经济是对智力和知识的占有和配置,知识成为首要财富。创造性是人才观的核心,个性及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教育观的基点。必须告别“没有人的教育”,推广“合格特色”的教育模式,提倡“求实求证求用”的治学态度。这些趋势都在为各国教育思想大厦的营造不断地添砖加瓦。 通过以上对比和分析,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初等教育比较完善,而美国的高等教育比较完善,在对大量事实进行调查、归纳、分析、研究之后,我们可以找出更加深层次或更加实质性的东西,也就是说我国教育中仍存在着有待认识和改革的问题。 中国教育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使我们找到了深层次原因,为我国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一系列很好的课题,使我们受到启发。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模式,到教育手段,都应该有一个全新的改变,从而帮助我们冲破误区,锐意改革,摒弃不足,取长补短,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真正植根于中国教育。借鉴应当是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首要目的,要充分发挥比较教育的借鉴功能,使之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服务。 六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美籍华人都对中国教育的着眼点不是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批评,他们从不同角度作了深刻分析。其共同精神是:中国教育过多强调书本知识和书面应试能力,而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讲、不敢想;学生不是“学问”,而是“学答”,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不足;在学校里考第一并不代表什么,许多科学家并不是年年考第一的好学生;做学问应像在旷野或森林中寻找回家的路一样,需要有开创性的探索精神。 因此,我国教育的当务之急应是想方设法地学习、汲取别国经验和教训来改

善本国教育。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信息资源重整有利于第三世界和欠发达地区的科学、文化、教育乃至社会的整体进步。二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科学分析和借鉴国际上有价值的思想成果,对发展和完善自身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加重大的成功和突破。 [参考文献] [1]郑立信,顾嘉祖.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潘懋元.高等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郝云龙.中美高等教育之比较及其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6). [4]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吴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J].高教研究参考,2006(3). [6]杨振宁.杨振宁教授对中美教育的比较反思[J].复旦教育,2000(2). [7]刘黎,赵德龙.中美高等教育之比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3). [8](美)卡普洛.美国社会发展趋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 [9]冯增俊.比较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10]黎仰安.中美物理教育比较[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 [1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2]陈治刚,张承谟,汪尧田,汪明.英美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中美教育比较及我国教育发展之思考 薛燕华

本篇论文转自中国论文引擎 https://www.doczj.com/doc/959898281.html,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959898281.html,/zhiyejiaoyu/200901/19-645288.s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