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 (1)

一、职务犯罪内涵与外延 (2)

二、身份认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2)

(一) 国家工作人员 (2)

(二) 非国家工作人员 (3)

(三) 国有企业 (3)

(四) 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在量刑上的区别 (4)

三、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罪名概述 (5)

(一) 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犯罪 (5)

(二) 滥用职权实施的犯罪 (8)

(三) 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实施的犯罪 (8)

四、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基本情况 (8)

(一) 总体案发率高,年均案件数量较为平稳 (8)

(二) 贪污贿赂犯罪高发,中央企业私分国有资产犯罪、市属国企挪用公款

犯罪突出 (9)

(三) 犯罪主体以中年男性为主,职级学历较高 (9)

(四) 共同犯罪引发的窝串案现象突出 (10)

(五) 发案环节分散,重点问题突出 (10)

五、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发案环节及表现 (11)

(一) 财务管理 (11)

(二) 物资采购与保管 (19)

(三) 工程建设 (23)

(四) 经营销售 (27)

(五) 人事与薪酬管理 (29)

(六) 技术与服务 (30)

(七) 投资与融资 (31)

(八) 企业改制 (32)

六、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发原因分析 (34)

(一) 部分国企工作人员心理失衡,成为引发职务犯罪的根本诱因 (34)

(二) 内控管理制度缺位及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成为诱发国有企业职务犯罪

的重要原因 (34)

(三) 内外监督失力,成为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 (35)

(四) 国有企业的行业特质,成为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高发的客观原因 (36)

七、防范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对策及建议 (36)

(一)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企管理层次和水平 (36)

(二) 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37)

(三)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37)

(四) 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38)

一、职务犯罪内涵与外延

“职务”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及《辞海》中被解释为“职位规定应当担任的工作”。从职务一词的含义来看,其对产生职务的单位性质和行使职务的主体都无特别要求。

职务犯罪是指依照法律、章程或合同规定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员或依法履行职责的单位, 利用职务便利进行非法活动, 或在职务活动中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严重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 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仅仅是将职务犯罪进行了主体上的限定,即国有企业及其职工所实施的职务犯罪。

(一)职务犯罪的主体有三个层次:

一是从事公务的人员,例如受贿罪;

二是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担任职务的人员,这一部分既包括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会计和职工,也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国有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例如,职务侵占罪;

三是依法履行职责的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单位及其内设机构是职务犯罪主体一个特殊的存在。例如单位行贿罪。

而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中,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还可以是国有企业及其内设机构。

(二)职务犯罪在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例如贪污罪;也可以是过失,例

如玩忽职守罪。

(三)职务犯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不同罪名在所侵犯客体上略有不同。

(四)职务犯罪的界定与“职务”具有关联性,职务犯罪的共性表现为行为的

“渎职”特征。其行为方式既有作为也有不作为。

作为是指行为人积极的利用其职权实施犯罪,比如贪污罪。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为特定行为的职责,但其消极的不履行其职务致使发生刑法规定后果的行为,比如玩忽职守罪。

二、身份认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国有企业中有三种身份,一为国家工作人员,二为非国家工作人员,三为国有企业这一主体。不同的身份构成不同的职务犯罪。

(一)国家工作人员

1.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以下无特别提示的,“第**条”均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条文)

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2)2010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关于办理国家出

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0]49号)第六条规定:

经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提名、推荐、任命、批准等,

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应当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具体的任命机构和程序,不影响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经国家出资企业中负有管理、监督国有资产职责的组织批准或者研究决定,代表其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中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出资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出资企业中持有个人股份或者同时接受非国有股东委托的,不影响其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认定。

3)2001年5月2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

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规定:

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对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2.相关名词解释:

1)《关于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七条规定

本意见所称“国家出资企业”,包括国家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2)2003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

谈会纪要>的通知》第一条“关于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犯罪的主体”中第(四)点关于“从事公务”的理解

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履行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公务主要表现为与职权相联系的公共事务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财产的职务活动。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国有公司的董事、经理、监事、会计、出纳人员等管理、监督国有财产等活动,属于从事公务。那些不具备职权内容的劳务活动、技术服务工作,如售货员、售票员等所从事的工作,一般不认为是公务。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

非国家工作人员即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相对,所从事的为非公务活动。

(三)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及其内设机构作为主体实施的犯罪是单位犯罪。

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双罚制)

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06年9月2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国有单位的内设机构能否构成单位受贿罪主体问题的答复》中指出国有单位的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

因此,受贿罪的主体除单位外,还可以是单位的内设机构。

我国刑法中规定单位犯罪的罪名有:单位受贿罪、单位行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产罪等。

注意:并非企业实施的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均可以构成刑法上的单位犯罪。只有在刑法对单位实施该种行为的情形做出规定时,才可能构成刑法上的单位犯罪。

会较后者重。

三、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罪名概述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包括三大类:一是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犯罪;二是滥用职权实施的犯罪;三是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实施的犯罪。

(一)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犯罪

1.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

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

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

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

规定定罪处罚。

2.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第一百六十五条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

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第一百六十六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

(二)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的;

(三)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的。

4.贪污罪

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三)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四)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第三百九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5.职务侵占罪

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的即是贪污罪)

6.挪用公款罪

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

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7.挪用资金罪

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8.受贿罪

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八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9.单位受贿罪

第三百八十七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10.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11.隐瞒境外存款罪

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二款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12.私分国有资产罪

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一款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

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滥用职权实施的犯罪

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

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

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

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

第一百六十九条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

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

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实施的犯罪

1.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

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

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

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

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

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四、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基本情况

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基础和导向作用,增加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活力,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一直居高不下,不仅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直接危及经济体制的顺利改革及社会政治稳定。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有如下特征:(以北京市2009年至2013年的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数据举例说明)

(一)总体案发率高,年均案件数量较为平稳

从年度立案查处人数来看,2009年立案侦查77件88人,2010年立案侦查68件82人,2011年立案侦查69件87人,2012年立案侦查59件67人,2013年立案侦查60件70人(见图一)。从以上数据来看,近五年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数量较为平稳。

图一北京市检察机关查办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情况

(二)贪污贿赂犯罪高发,中央企业私分国有资产犯罪、市属国企挪用公款犯罪突出

在立案查处的394人中,受贿犯罪144件,占同期查办全部案件的43%,贪污犯罪138人,占比41.2%。中央企业私分国有资产案件较为突出,占查办全部案件的11.4%,其中有10起案件为企业领导为了本部门、本单位利益而截留单位公款,私设“小金库”用于发放福利、奖金。市属国企中挪用公款案件较为突出,占查办全部案件的13.6%。

(三)犯罪主体以中年男性为主,职级学历较高

从犯罪主体年龄来看,35岁至55岁中年涉案人员所占比重较大,占全部查办案件比例的68.3%;35岁以下36人,占查办案件总人数的9.1%;55岁以上89人,占比22.6%(见图二)。所有犯罪主体中,男性共有348人,占88.3%,居于绝对高位;女性犯罪46人,占11.7%,相对较低。

在所有涉案人员中,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共有315人,占比83.3%,其中市属国企“一把手”涉案人员共有40人,更是达到同期市属国企查办案件总数的21.6%。在所有涉案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人员173人,占46.4%,硕士以上学历39人,占10.4%,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数量超过半数(见图三)。

图二北京市检察机关查办国有企业职务涉案人员年龄情况

图三北京市检察机关查办国有企业职务涉案人员文化程度情况(四)共同犯罪引发的窝串案现象突出

随着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工作人员单独作案难度系数不断增大,为了顺利地捞取非法利益,结伙作案成为国企领域职务犯罪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国企工作人员与社会人员里应外合勾结作案、国企高管人员与下属串通作案等等,该种方式直接导致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领域串案数量的不断攀升。

(五)发案环节分散,重点问题突出

国有企业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采购与保管、工程建

设、经营销售、人事与薪酬管理、投资与融资、技术与服务、企业改制八大环节(见图四)。在这些环节中,私设“小金库”、单位一把手霸权、招标投标环节暗箱操作、下属单位管理松懈、单位犯罪等问题凸显。

图四北京市检察机关查办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发案环节情况

五、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发案环节及表现

(一)财务管理

1.公款报销虚假名目开具的真发票

1)财务人员利用负责报销的职务便利,使用公款报销私人消费。

【典型案例1】——贪污罪

金某某,女,1968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中国石油某建设公司财务处原会计。

“美容”消费引出疑问国有公司暗藏蛀虫

2009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石油某建设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有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由于该项目开展顺利,经济效益好,所以日常到公司财务处报销各种业务发票的数量多、金额大。中国石油工程某建设公司财务处王某某、蔡某某、金某某,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在哈萨克斯坦项目正常报销手续中,把个人消费发票混在该项目业务办公发票中报销,具体采用金某某将个人消费发票计入账目、蔡某某稽核通过签字、王某某开出现金支票,再由金某某持现金支票从银行套现的方式,将日常个人消费发票使用项目公开予以报销,后三人按照个人夹带发票数额进行分赃。在侥幸心理和强大的贪欲驱使下,金某某、蔡某某、王某某,通过在正常报销中夹带个人消费发票的形式套取公款,先后四次夹带报销个人消费发票,贪污单位公款数额共计人民币9.5万余元,其中金某某个人实际所得6.5万余元。

2011年年底,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办案中发现,中国石油某建设公司在北京某女子世界健身俱乐部进行美容、美体消费,并以“办公用品”、“健身费”名义开具了发票若干张。检察人员觉得事情蹊跷,顺藤摸瓜,发现实际

消费的人名叫“金某”。检察机关到该公司调查取证,在查账中金某某向公司纪委主任交代了自己利用工作便利,在其负责的哈萨克斯坦项目报销业务中,报销了数万元个人消费发票的事实。

2012年11月23日,西城区人民法院以金某某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法律解读】之贪污罪(行为本质是“变国企的钱财为自己的钱财”)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贪污罪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三)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四)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第三百九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中“一、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之“(一)贪污案”规定: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个人贪污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

2、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扩款物,以及贪污

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的。”

【案例分析】

按照传统的犯罪构成四要件说,金某某贪污案中,主体上,金某某作为中国石油某建设公司财务处原会计,监督、管理国有资产,从事的是公务活动,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主观上,金某某具有贪污国有财产的故意。

客体上,金某某的行为既侵犯了国有财产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有企业的正常活动及其职务的廉洁性。

客观上,金某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骗取公共财产的行为。

金某某的行为完全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应以贪污罪论处。

同时,金某某贪污数额为6.5万元,应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然而,参照2009年4月修订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三、常见量刑情节”之“6、对于自首情节...(2)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40%”,金某某可以在基准刑的基础上减少10%~40%,最后确定对金某某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拓展阅读】之“自首”

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对自首做出界定,即“自动投案+如实供述”,两者缺一不可。

自动投案的情形主要包括:

1)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

司法机关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的;

2)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

的;

3)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

自己罪行的;

4)因特定违法行为被采取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

离戒毒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主动向执行机关交代尚未被

掌握的犯罪行为的;

5)罪行未被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盘问、教育

后,主动交代了犯罪事实的;

第二款为“特别自首”,主体只能是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的是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

罪行。

第三款为坦白,规定坦白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国企一把手利用不受监督的财务大权,授意财务人员将个人消费款

项在公司随意报销

【典型案例2】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朱某,男,1961年9月出生,硕士文化,中共党员,某公路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1998年8月,朱某由部委机关被分配到部直属企业某交通经济开发中心(全民所有制企业,以下简称“某中心”)工作。1999年3月,某中心划归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性质不变。经某中心提名,朱某于2005年2月任某中心出资企业——某公路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负责主持公司的全面工作。

他人之手报发票家庭开销用公款

朱某在担任总经理不久,就打起了公司的主意。2005年6月29日,朱某授意公司临时员工王某,以报销礼品费为名,在某公司财务报销一张北京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具的金额为7100元的发票,发票显示所购商品为索尼牌相机一部。王某作为经办人在领款人处签名,再由朱某在支出凭单上审批,这样一来,看上去钱是王某领的,但实际上这笔钱被朱某拿走。后经鉴定,这张发票系假票。

因事后无人发现,朱某变的肆无忌惮。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间,朱某先后26次以自己不方便为自己签字报销为由,要求公司会计、出纳等人经手为其报销票据,其本人在审批处签字并实际领款,报销项目包括餐饮、住宿、购买数码相机、冲印照片、配眼镜等私人消费,共计74万余元。

案发后,检察机关查证朱某的家庭财产共计人民币1230.1万余元,除扣押在案的贪污犯罪所得和合法收入以外,朱某对价值人民币869.3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2010年12月1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朱某有期徒刑十二年;以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七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八年。

【法律解读】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第三百九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根据1999年9月9日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出合法收入,差额巨大,而本人又不能说明其来潦是合法的行为。

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案件评析】

本案中,朱某是国家机关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属于国家工作

人员;

主观上,朱某是故意,明知财产不合法而故意占有,案发后又拒不说明财产的真正来源;

客体上,朱某的行为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客观上,周某的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

综上,朱某的行为完全符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构成要件;且不能说明财产来源的有869.3万元,超过30万元的立案标准,具有“数额特别巨大”这一情节,应当以巨额资产来源不明罪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国企领导与财务人员合谋,公款报销私人消费

2.通过应收账款不入账、虚构业务开具现金支票等手段,骗取公款

【案例3】(贪污罪)北京某医药有限公司原出纳张某,利用其负责该单位银行存款、银行转账和现金支票、制作会计凭证及管理财务印鉴的职务便利,多次采取开具现金支票提现和收取该单位现金贷款不入账等方式,侵吞单位公款共计527万余元。

3.有关人员向本单位介绍会计业务收取业务分成款

【案例4】(受贿罪)中国某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财务资产副总经理金某某与该公司总会计师魏某某在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承揽该公司会计业务过程中,要求该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员按照合同标的额50%的比例返还“业务分成”。

4.挪用单位公款借给他人使用等

【典型案例5】

刘某,男,1950年12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北京某地勘队(以下称“某地勘队”)计财科原科长。

周某,男,1953年2月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北京某地勘队计财科原主管会计、副科长。

正副科长相勾结密设账户图便利

1998年7月,某地勘队有资金盈余,因担心资金被上级单位提走,刘某就找到周某商量,并出主意欲以某地勘队下属国有企业某地质工程公司(以下称“某地质公司”)的名义重新在农行开设一个银行账号,将多余的钱转出去,以方便使用。周某表示同意。

同挪资金入银行收完利息“金库”藏

周某的弟弟在邮局上班,1998年3月,其为了完成拉存款的业务,就找周某帮忙,周某满口答应。因周某和刘某都有过将单位存款挪用牟利的想法,周某于是找到刘某问能否帮忙,刘某听完就同意了。之后,周某具体操办,从单位银行账户向邮局转入200万元,存期3个月。存款到期后,刘某和周某将利息平分,但因害怕将挪出去的200万元再入单位账目易引起注意,二人将这笔款“藏”到私设的账户上(案发前归还)。

刘某和周某除合谋利用“小金库”购买国债、外借赚取利息外,1998年5月刘某还应朋友的请求擅自将公款300万元直接借出用于炒股盈利,事后通过虚构转账凭证的形式予以平账。

直到2010年2月,某地质公司财务部人员接银行通知前去对账时,发现存在私设账户及挪用公款的情况。经缜密调查,检察机关发现在1998年至2000年之间担任某地勘队计财科科长的刘某和副科长周末具有重大嫌疑。经法院审理

查明,刘某、周某共同贪污公款共计830万元,挪用公款200万元,刘某个人单独贪污300万元。2012年9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刘某犯贪污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犯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周某犯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犯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法律解读】之挪用公款罪(行为本质是非法“借用”国企的钱财)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2002年4月28日颁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阐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情形有:

(一)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二)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三)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根据1999年9月9日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根据1998年5月9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虽未达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恶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形。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万元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起点。挪用公款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其他情形,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执行。

1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

重损失的

【典型案例6】

被告人黄某某,男,1962年7月8日出生,大学文化,武汉某机械厂原财务部部长。

黄某某自1980年起在某机械厂财务部工作,于2013年12月担任财务部部长。2014年5月3日13时许,被告人黄某某接到自称银行、公安机关等单位人员的电话,假称其涉嫌利用单位账户参与犯罪活动,要求配合检察机关的查询工作。黄某某对电话内容不加甄别,盲目遵从对方的指令,于2014年5月4日中午对会计朱某某、出纳刘某谎称工作需要,骗取二人手中分别保管的本厂银行电子划拨操作卡和授权卡(简称提交和授权U盾),以及使用密码,明知违反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仍独自同时使用两个U盾,于当晚至次日凌晨配合对方指令进行网银账户操作,导致某机械厂的银行账户在2014年5月4日21时许至次日凌晨间,被对方汇划转账17笔共计人民币1700万元。某机械厂于同年5月8日报案,并于次日将黄某某送交公安机关。上述转账资金均未能追回,该厂遭受损失计人民币1700万元。

经湖北省某法院查明,黄某某犯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法律解读】之“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

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10年5月7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十六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2013年1月9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伤亡达到前款第(一)项规定人数3倍以上的;

(二)造成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前款规定的损失后果,不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致使损失后果持续、扩大或者抢救工作延误的;

(四)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案例分析】

本案中,黄某某任职于某机械厂,该机械厂属于国有企业,因此黄某某属于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

主观上,黄某某为过失,黄某某在配合他人的指令进行网银操作时,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单位网银的账号密码信息泄露,危及财产安全,而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单位财产被划走,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客体上,黄某某的行为侵犯了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公司的管理秩序;

客观上,黄某某在明知违反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故意逾越职权,独自同时使用两个U盾,致使某机械厂损失1700万元。

综上,黄某某的行为完全符合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对滥用职权罪的量刑指导,黄某某造成国有公司1700万元的损失,属于“特别重大损失”,对黄某某应当以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物资采购与保管

1.具有采购决定权的工作人员收受供应商贿赂,在物资采购中为供应商谋

取利益

【典型案例7】

杨某,男,1963年7月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以下称“二炼钢厂”)设备科原备件负责人。

二炼钢厂下属备件复修厂(以下称“备件厂”)厂长央某,为了得到二炼钢厂的照顾、增加业务量,产生向二炼钢厂设备科备件负责人杨某行贿的想法。从1998年至2003年,央某每年春节前都开车到杨某家,在车上送1万或者2万,共计给了10万元。为此,杨某也在业务中给予了央某“帮助”。

工作多年想买房免费买房收贿赂

2003年八月份,央某得知杨某想买房子,于是,带着杨某去看了一套位于八角的房屋,房子属于备件厂,户名是央某。房子评估价27.6万余元。杨某看完房子很满意。2003年底办理过户的时候,央某约杨某见面,把事先从单位“小金库”取出的27.6万元现金交给杨某,并说这房子送给杨某了,让他把这些钱交给备件厂的出纳和会计。当天晚上,杨某就带着这27.6万元交到备件厂,办理了相关手续。最终,杨某只花了4000元过户费就“买”了一套房子。

接送孩子常借车听者有心送捷达

一来二去,央某与杨某的关系迅速升温。杨某利用自己设备科备件负责人的职权,在做采购计划时,多给央某的工厂分配了一些份额,使他们工厂挣了不少钱,并且在现场监督时也不为难他们,让他们能够顺利完工。杨某因为经常要接送孩子,平时总喜欢借央某厂里的公车使用。2004年8月,央某跟杨某说,总借公车给杨某也不方便,厂里给杨某拿些钱买一辆车,“算借给您用”。后来,央某便从单位支取了12万元现金给杨某,杨某用妻子的身份证买下了一辆捷达。杨某交代,用妻子的名义买车,主要是怕以后有什么问题。因为他知道央某给钱买车“不是什么好事”。车过户后,杨某把购车发票给了央某,说以后还钱给他。央某把发票入到备件厂账上,不再提购车款的事,杨某虽提了几次但一直没有给他购车款。

至此,杨某收受央某贿赂款共计49.6万余元。2011年11月,北京市石景

山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十一年。

【法律解读】之受贿罪

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八十八条第一款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根据2003年11月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中第三条“关于受贿罪”第一点“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指出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既包括利用本人职务上主管、负责、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也包括利用职务上有隶属、制约关系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担任单位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通过不属自己主管的下级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应当认定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根据2007年7月8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列交易形式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第一,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的;

第二,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的;

第三,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

第四,以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收受贿赂;

第五,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收受贿赂;

第六,以赌博形式收受贿赂2;

第七,特定关系人3“挂名”领取薪酬;

第八,由特定关系人收受贿赂;

第九,收受贿赂物品未办理权属变更4,例如以借为名收受贿赂;

2注意区分贿赂与赌博活动、娱乐活动的界限。具体认定时,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赌博的背景、场合、时间、次数;(2)赌资来源;(3)其他赌博参与者有无事先通谋;(4)输赢钱物的具体情况和金额大小。

3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

4认定以房屋、汽车等物品为对象的受贿,应注意与借用的区分。具体认定时,除双方交代或者书面协议之外,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有无借用的合理事由;(2)是否实际使用;(3)借用时间的长短;(4)有无归还的条件;(5)有无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 (1) 一、职务犯罪内涵与外延 (2) 二、身份认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2) (一) 国家工作人员 (2) (二) 非国家工作人员 (3) (三) 国有企业 (3) (四) 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在量刑上的区别 (4) 三、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罪名概述 (5) (一) 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犯罪 (5) (二) 滥用职权实施的犯罪 (8) (三) 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实施的犯罪 (8) 四、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基本情况 (8) (一) 总体案发率高,年均案件数量较为平稳 (8) (二) 贪污贿赂犯罪高发,中央企业私分国有资产犯罪、市属国企挪用公款 犯罪突出 (9) (三) 犯罪主体以中年男性为主,职级学历较高 (9) (四) 共同犯罪引发的窝串案现象突出 (10) (五) 发案环节分散,重点问题突出 (10) 五、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发案环节及表现 (11) (一) 财务管理 (11) (二) 物资采购与保管 (19) (三) 工程建设 (23) (四) 经营销售 (27) (五) 人事与薪酬管理 (29) (六) 技术与服务 (30) (七) 投资与融资 (31) (八) 企业改制 (32) 六、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发原因分析 (34) (一) 部分国企工作人员心理失衡,成为引发职务犯罪的根本诱因 (34) (二) 内控管理制度缺位及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成为诱发国有企业职务犯罪 的重要原因 (34) (三) 内外监督失力,成为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 (35) (四) 国有企业的行业特质,成为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高发的客观原因 (36) 七、防范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对策及建议 (36) (一)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企管理层次和水平 (36) (二) 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37) (三)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37) (四) 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38)

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两篇

【篇一】 近年来,为推动全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强化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制警示教育,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的实效性,"让廉洁伴随每一位干部,让阳光洒向所有公务员",安岳检察院创造性地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建立了全省第一个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室,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具体生动的视听资料、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强警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实现了警示性、震慑性、教育性的有机结合,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安岳电台、电视台、资阳电视台、中国职务犯罪预防网、正义网、检察日报等都作了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我们的作法是: 一、领导重视,建立一个组织。腐败现象,严重影响执政党的形象和国家法治的统一,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政治稳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对于腐败现象,既要从严治标,更要着力治本,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医学亦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为进一步深化预防职务

犯罪工作,我院高度重视预防警示教育,成立了预防警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顺利开展预防警示教育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协作配合,构建一套机制。我院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预防警示教育工作始终置于县委的领导下,立足检察职能,分类分层次开展教育,与县纪委、监察局、直属党委、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建立了预防警示教育的工作机制-联席会制度,即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联手预防。首先,建立基地,为预防警示教育提供载体。与县纪委监察局合作,联合建立了党风廉政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室,地点设在检察院,警示教育室收录了近年来发生在我县的部分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悔过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相关法条,警示教育期刊、手册、光蝶、磁带,图文并茂、画面精美、内容翔实,集弘扬正气、反面警示、法规简介等综合教育内容于一体,全方位展现了预防警示教育功能。与县委党校合作,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廉政教育基地,为预防警示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场所保证,成为反腐教育的特殊课堂。 其次,协作配合,联手开展预防警示教育。县委党校,是党员干部成长的摇篮,直属党委是党员的家,纪委是反腐倡廉的组织协调机构,

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试题

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是(B)。 A 公安机关 B 检察机关 C 人民法院 2、预防职务犯罪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 。 A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B 打防并举,重在打击 C 打防并举,重在预防 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主要是(B) 。 A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 国家工作人员 C 一般人员 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渎职犯罪的主体是 (A)。 A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 国家工作人员 C 一般人员 5、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最大优势(A) 。 A 查办案件的职能优势 B 思想道德教育优势 C 机构设臵优势 6、非由于举报人主观故意而造成的举报失实,对于举报人(B)。 A应追究法律责任 B不追究法律责任C 给予行政处分 7、监察、审计、质监部门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过程中,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 (A) 。 A 人民检察院 B 人民法院 C 公安机关 8、除特殊情形外,行贿数额在(A)以上的,应当立案。 A 1万元 B 3千元 C 5千元 9、 (A) 是腐败最严重的表现形式。 A 职务犯罪 B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C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1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 (B) 。

A 滥用职权罪 B 玩忽职守罪 C 徇私舞弊罪 11、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 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 (A) 。 A 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B 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刑事责任 C 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予行政处分 12、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 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c)追究刑事责任。 A 侵占罪 B 受贿罪 C 贪污罪 13、2005年1月,中央发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 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A) 。 A 、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B、依法治国,注重预防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一靠教育,二靠法制 14、2005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主要目标是, 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A)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体系。 A、权力运行 B、法律和制度 C、行政监察 D、严厉惩治腐败 15、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 占有公共财物的,是 (B) 罪。 A、挪用公款 B、贪污 C、职务侵占 D、私分国有资产 16、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 费,归个人所有的,以 (B) 论处。 A、贪污 B、受贿 C、私分国有资产 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17、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 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 (C) 论处。 A、介绍贿赂 B、行贿 C、受贿 D、贪污 18、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是介绍贿赂罪。其中,对涉

学习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学习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精选多 篇) 学习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在经济犯罪案件中,职务犯罪占有相当的比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缺乏有效、有力的监督所致。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实践证明,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治理和遏制腐败的重要途径。按照中纪委三次全会的精神,要想从根本上有效遏制各种职务犯罪的消极腐败现象,我认为,必须大力强化以下几方面的监督。 一、强化自我监督

自我监督,是指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倡导自省自律,自我调控,自我约束,就可以少犯或不犯错误。自我监督来源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抓好宣传教育这个基础。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加强对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是要以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党章为重点,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认真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二是要结合实际,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两个务必”的教育,把握执政为民这个本质,使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越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是要继续开展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重自警,身体力行,真正做到依

法行政和廉洁从政,经受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四是要深入开展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教育。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弘扬正气,鼓舞斗志;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引以为戒,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增强道德约束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强化组织监督 组织监督是依托现有的组织系统,依据管理原则和纪律,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所属成员实施的监督。实践证明,这种监督是最有效、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监督,在监督机制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是对权力监督的主要渠道之一。因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但同样监督也需要权力,缺乏权力的监督是无效的监督。就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而言,要想改变“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就必须要加强上级领导班子对

职务犯罪预防测试题答案

职务犯罪预防测试题 单位姓名职务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 1、《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是从2006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错) 2、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以属地管理为主,级别管理为辅(对) 3、预防职务犯罪实行领导责任制(对) 4、检察机关应当结合侦查职能,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议,指导和配合有关单位做好预防工作,开展预防有关职务犯罪的教育、宣传和咨询(错) 5、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应当对新招录得人员和拟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人员,进行预防职务犯罪的岗位培训(错) 6、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市政、水利、交通、电力等工程建设领域和政府采购、药品采购等市场建立行贿档案查询系统,依法实行廉洁准入、退出制度和失信惩罚制度。(对) 7、单位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负责人在进行年度述职时,应当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组成部分,接受群众评议(错) 8、检察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针对存在职务犯罪隐患的单位和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并督促被建议部门和单位限期整改(对)9、提出检察建议只要采用书面形式送达被建议单位,不必抄送其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错) 10、有关单位在接到建议后,应当及时整改,并在30日内以书面形

式向提出建议的机关或者部门反馈落实情况(对) 1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直接责任人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错) 12、为了预防职务犯罪,推进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对) 13、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可以依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履行职责(错) 14、检察机关应当结合法律监督职能,结合查办案件,指导和配合发案单位进行系统预防(错) 15、对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犯罪,索取或者收受贿赂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对) 16、提出检察建议,应当立足检察职能、结合执法办案工作,坚持严格依法、准确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对) 17、《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所称的职务犯罪,是指贪污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错) 18、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以级别管辖为主,属地管辖为辅。(错) 19、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负责人在进行年度述职时,应当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组成部分,接收群众评议。(对) 20、《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于2006年3月31日在江苏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错)

卫生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2012年3月1日下午,我院领导及其中层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参加了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大会,听取了济南市检察院领导的讲话,会后我认真对照反思,使自己深刻认识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对于干部员工进一步认清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站稳立场,严守工作纪律,促进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参加警示教育活动,我有如下几点感悟: 一、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近几年来,在整个医疗系统,在加强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通过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大力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预防职务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建设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在员工中减少和杜绝了吃、拿、卡、要等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和服务水平。预防职务犯罪是当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一个重点,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自警、自省,明明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尤其是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更有责任在员工中开展警示教育和宣传,对发现的一些苗头性问题提前打招呼,促使一些人及时悬崖勒马,保证自己和其他员工特别不出问题,有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解决。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可以使广大干部员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关系到医院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安定幸福。作为一

名有责任心的员工,我们要把医院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要做到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犯罪分子最终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些职务犯罪分子锒铛入狱后,才思及自由之身的宝贵,才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辜负了党和国家的培养,而且葬送了个人的政治生命,并给家庭、父母、妻子、儿女抹上浓重的阴影,我们必须引以为戒! 二、教育和监督是反腐倡廉的固本之举。一些单位、部门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所以屡禁不止,有的情况还日趋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基础环节在员工教育中的重要现实意义,对关键岗位人员和干部疏于教育和监督、管理。邓小平关于“最大的失误在教育”的论述,仍具现实针对性。党风廉政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教育。早在1986年他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他的“教育防腐治腐”思想就是通过解决好人的“德”的问题去增强抵制腐败的能力。一些案件足以说明,关键还必须靠人的自觉。一旦有了自觉性,人们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模范地去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规定。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最基本的,要靠教育,靠法治。要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思想素质,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人的自觉性从何而来,最直接的最根本的是靠学习和教育。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思想防范是反腐倡廉的固本之举。从众多的职务犯罪分子沉痛的忏悔中不难发现,尽管他们走向罪恶深渊的轨迹有所不同,但起点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忽视学习,忽视接受教育,忽视世界观改造。所

国有企业犯罪案件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精选多篇)

国有企业犯罪案件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精选多篇) 第一篇:国有企业犯罪案件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文章标题:国有企业犯罪案件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呈现出无限生机和活力,为繁荣社会主义经济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国企在改制重组、租赁等过程中,国企领导干部中贪污、私分国有资产等犯罪仍然比较突出,群众对此反响强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发展。 一、当前国企中犯 罪案件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1、涉案多为企业中主要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具有职权性。根据2014年以来查处这类案件中,涉嫌职务犯罪的这些人员均在领导岗位或关键岗位,掌握着人财物,具有职权性。尤其是企业“一把手”职务犯罪居多,一直是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主要主体。 2、共同作案数量增多,具有纠合性。在共同作案中,有的是企业领导抱成一团,犯罪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在犯罪之前都已形成一个利益团体,他们消除障碍、排斥异己,然后共同实施犯罪。 3、犯罪手段复杂,呈现多样化、智能性。从所查办的经济案件的调查情况看,犯罪分子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呈现多样化。有的是贪污或几人将小金库私分,使国家资产流失。有的采取用假发票套取现金

的方式侵吞公款,这类案件占一定比例。有的领导干部借采购、扩建虚增发生费用,造假达到贪污的目的。有的国企销售部门人员将索要货款不交公挪于私用;有的借承包之机,把企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资金用于建私房等或借于他人,个人收取利息从中牟利,致使企业资金难以追回,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几年,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电脑的广泛应用,财务人员利用微机犯罪案件也时有出现,这种智能型的犯罪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4、犯罪性质多为贪污、挪用公款罪,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过去经济案件几十万元大案很少见,现在犯罪数额在百万元甚至几百万元大案也屡见不鲜,而且犯罪数额与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往往成正比。 5、受贿犯罪依然存在,但更加隐蔽。贿赂行为在某些行业、某些部门、某些手握重权的人身上依然存在,只是形式更加隐蔽,手段更为狡猾,不易被人发现,不易被调查取证。 二、导致国企犯罪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 1、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职务犯罪的内因。纵观国企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究其主观原因,大都是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同时,失衡心态得以滋长,思想上的免疫功能哀退所致,绝大多数涉案人员平时不注重政治学习,不关心政治,放松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甚至恶性膨胀,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思工作,不干工作,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职务犯罪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人民痛恨职务犯罪,要求惩治、消灭职务犯罪,以维护自已的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职务犯罪由于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打击是治标之举,预防才是治本之策。从内因方面,我们要不断优化、强化自身的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应劣化、弱化外因,消除引发职务犯罪的外部因素。我仅从加强自身修养、坚守本职工作,珍惜个人前程等方面谈下心得: 一、加强自身修养,尤其是职业道德修养,远离职务犯罪。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具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当今,市场经济把每个人都推向市场,利益驱动越来越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面对挫折的乐观程度、情绪控制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都是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客观的社会生活中,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修养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需要的一种道德活动。 二、坚守本职工作,珍惜工作成果,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在漫长的人生中,每个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渡过的。可以说工作就是我们生命的舞台,工作的成败就是我们人生的成败。我们只有好好珍惜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

做得尽善尽美,才能获得人生中的最高成就、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长久。只有珍惜工作,我们才能热爱工作,才能释放出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会全力以赴地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从而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工作岗位是我们人生旅途拼搏进取的支点,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舞台。我们应该通过珍惜工作岗位,进而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珍惜个人前程,保持清醒头脑,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双赢。珍惜个人前程关键要遏制住贪欲,在政治上、工作上、廉洁自律上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一是在政治上有更强的素质。在现实问题面前就不困惑,在大是大非面前就不摇摆,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前程为自己着想,珍视亲情为家庭着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二是在廉洁自律上有更高的要求。常到贫困之地、艰苦创业之地、警示教育之地走走,警醒自己。坚持无论有监督与无监督,都要严格要求自已。始终保持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争创一流的工作干劲、严于律己的廉洁要求。 珍惜工作岗位、珍惜集体荣誉、珍惜个人前程、珍惜家庭幸福,严守法纪、秉公尽职,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2020年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2020年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2020年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2020年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我公司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及各部门重点岗位人员一起学习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职务犯罪由于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的职务、掌握一定的权力而表现出其比一般犯罪更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更大的显著特征。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打击是治标之举,预防才是治本之策。 通过参加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的学习,对于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就预防职务犯罪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自身修养,尤其是职业道德修养,远离职务犯罪。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具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当今,市场经济把每个人都推向市场,利益驱动越来越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面对挫折的乐观程度、情绪控制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都是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客观的社会生活中,要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修养水平,以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需要的一种道德活动。 二、坚守本职工作,珍惜工作成果,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在漫长的人生中,每个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可

以说工作就是我们生命的舞台,工作的成败就是我们人生的成败。我们只有好好珍惜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才能获得人生中的最高成就、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长久。只有珍惜工作,我们才能热爱工作,才能释放出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会全力以赴地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从而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工作岗位是我们人生旅途拼搏进取的支点,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舞台。我们应该通过珍惜工作岗位,进而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珍惜个人前程,保持清醒头脑,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双赢。珍惜个人前程关键要遏制住贪欲,在政治上、工作上、廉洁自律上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一是在政治上有更强的素质。在现实问题面前就不困惑,在大是大非面前就不摇摆,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前程为自己着想,珍视亲情为家庭着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二是在廉洁自律上有更高的要求。常到贫困之地、艰苦创业之地、警示教育之地走走,警醒自己。坚持无论有监督与无监督,都要严格要求自已。始终保持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争创一流的工作干劲、严于律己的廉洁要求。 珍惜工作岗位、珍惜执法权力、珍惜集体荣誉、珍惜个人前程、珍惜家庭幸福,严守法纪、秉公尽职,减少执法过程中的弹性和随意性,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5·25”商州监狱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商州区麻池河信用社 房芳

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2012年5月24日至25日,区联社组织职工参观了商州监狱,通过3名职务犯罪人员的现场忏悔和现身说法,以及商州区监狱领导、商州区纪委领导对职务犯罪的成因、危害,联社领导班子对违纪职工的处理,并结合信用社业务特性,对职工预防职务犯罪进行了警示教育活动,这次警示教育活动使我们信用社职工受到了强烈振撼,特别是服刑人员山阳县道路运管原所长因8万元而犯罪的报告,流露的真情实感,使自己真切体会到了监狱高墙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令人触目惊心,极大的震憾了我的心灵,更使我感到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严格的约束自己,依法合规经营,认真执行各项法规、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手莫伸,伸手必被抓。通过实地参观监狱和高墙电网,通过听取现行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对我的震撼力、对心灵的触及深度是其它形式难以达到的,教育的效果能够深入人心,能够经久不忘。监狱现身说法的服刑人员,他们的犯罪行为都是职务犯罪,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曾经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给家人带来无比的痛苦,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自己要以此为鉴,牢固树立廉洁自律

的思想,筑牢反腐防线。在廉洁问题上犯不得一点糊涂,抱不得一点侥幸思想,监狱中现身说法服刑人员,只因一时私心起,想借职务之便打点“擦边球”,捞点好处,结果偷鸡不成反丢一把米,除了钱财,获了重刑,害了自己和家庭,确确实实发人深省,无论在任何时候,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给自己“开口子”,必须态度鲜明,拒腐永不变。 二、要知足常乐,甘于平淡,乐于奉献。三位服刑人员因贪欲之念,没有珍惜手中的权力,葬送了美好前途,毁掉了幸福家庭,失去了可贵的自由,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自己决不贪图财富、享受,不能一切都向钱看,不能搞攀比,要比只能比工作能力,比成绩,比表扬,要甘于平淡,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履行岗位职责和权力时,才能真正做到廉洁奉公,才能做到以清风明月般的心境去演绎美好的人生。 三、要切实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拒腐防变能力,塑造自身“不坏”之身,几位服刑人员,无一不是放松了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逐渐放松了反腐警惕性,最终走向了腐败犯罪深渊。作为一名信贷人员,要拒腐防变,情系“三农”,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不断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纪国法的学习,更要加强自身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廉洁规定,

浅谈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浅谈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所实施的贪污、贿赂等犯罪行为,是经济领域腐败现象的最集中、最典型的反映和极端表现。预防职务犯罪是在职务犯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因素和条件,以最大限度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的社会预防活动。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集中力量查处了一批职务犯罪大案要案,对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遏制。但由于我们国家在机制、体制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不健全等原因,当前职务犯罪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研究和掌握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的形成、原因及预防,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中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以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国有企业管理的角度,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初浅的探讨。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形成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经过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涉及国有企业的职务犯罪案件,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1、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案件。贿赂是受贿者和行贿者之间的权钱交易,其主要特征是掌握权力的一方(受贿者)通过直接或间接操纵另一方(行贿者)谋取利益,而获得对方的金钱或物质利益。这种畸形的交易关系是通过权钱交换,以牺牲国家或集体利益为代价,来满足个人的贪欲。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基建工程、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等是易发生职务犯罪的重点环节。 2、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挪用公款案件。贪污、挪用公款是职务犯罪中又一种更加广泛的形式,其主体不仅包括具有一定权力的企业各级领导人员,还包括直接从事管理公共财物岗位的人员,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利进行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活动。犯罪的主要共同特点都是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主管、经手的公共财物采取侵吞、盗窃、骗取或挪用等非法手段占为己有。 3、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渎职犯罪案件。渎职是职务犯罪中的另一种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在担任职务期间,在工作中因不正确履行或不履行职务,有的是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例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对外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因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有企业利益遭到重大损失,构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经济合同失职罪。更有甚者,有的企业领导人员为达到非法敛财之目的,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串通外商不法分子进行非法交易,致使国有企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二、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前,产生企业职务犯罪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机制、体制方面的原因,又有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原因,现归纳以下四种原因: 1、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当前,我们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折

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份

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3份 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篇一】 按照中央及上级文件精神,反腐败工作必须做到“惩防并举”,从而最大限度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寻甸检察院历来高度重视职务犯罪预防在反腐败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预防工作力求突出针对性,真正取得实效,不流于形式。 春节刚过,受寻甸县林业局邀请,寻甸县院职务犯罪预防科按照院领导安排,于2017年2月7日,对寻甸县林业局领导、科室人员、各林业站站长一行50余人开展了职务犯罪警示教育。 在当天的预防警示教育过程中,针对林业局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指导全县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管护;编制林业资源采伐限额,审批、许可、监督采伐;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县森林防火工作。在工作中不正确履职,极易产生渎职类犯罪。寻甸县院预防科有针对性的选取渎职犯罪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案例,向林业局工作人员进行解读,并组织林业局工作人员观看了警示教育片《不作为之害》,目的是使林业局工作人员深刻认识自身岗位职责,认真履职,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失职、滥用职权等触犯法律的行为,给国家、人民造成损害。 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篇二】 “儿子,你丢掉的是官,失去的是自由。”这段探监对话,来自重庆市长寿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真实还原的“亲属探监”现场。听完这番话,来自云南昭通的检察官

陈鸣梅流泪了:“我作为一名有着多年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经验的检察官,看到这样的场景都深受触动。” 作为深度体验式警示教育基地,长寿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开放不到一个月,已经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177批次、近4800名参观者。“形式新颖、震撼心灵、引人警醒”,有参观者这样评价教育基地。 教育基地共有8个展厅,模拟一名领导干部少年苦读、青年成就、中年堕落、悔不当初的个人成长路径和心路历程。展厅的设置也别出心裁,“学之路”展厅里,投影屏幕镶嵌在大树、绿叶之中,朝气蓬勃;“身之狱”展厅采用实体布展,光线幽暗,色调灰冷,案件查办、案件庭审、亲属探监、监所服刑、反思忏悔等实景呈现。加上人体感应、人机交互、电影配乐、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在互动体验中增强了代入感。 “传统警示教育基地的案例分析和展示,过于严肃生硬,参观者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全程参与教育基地创办的长寿区检察院检察长梁经顺说,“这个教育基地在国内首次以个人成长历程为主线,体验式警示教育贯穿始终,更容易激发参观者的共鸣,更能吸引人感染人。” 据了解,教育基地600平方米的展厅收录文字材料10万余字、图片资料310余幅、影像资料2000余个。除了引导参观者强化内心体验,教育基地还以深度剖析诱因为重点,对“诱发职务犯罪具有规律性、常见性的十大内部因素和十大外部因素”等主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争取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成因分析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成因分析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暴露出的职务犯罪问题,不仅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打消国企改革积极性,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因此,作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深入解剖国有企业滋生职务犯罪的源头性问题,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实效。关键词:国有企业;职务犯罪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外部因素 (一)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权力失去制约。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也曾指出,“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权力大致可以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两种。其中所有权是由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掌握,最终归属于全体人民。而经营权则由国有企业享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大多是由政府委派,其权力是建立在政治权力至上并以经济权力表现出来的一种权力。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其最终所有者是人民,而人民不能亲自去行使监督权,只能是委托国家,国家在委托给政府和相关部门。而这些政府和部门并非真正的所有者,因此,其工作人员极易有以权谋私的行为。因此,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权力、义务失衡

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之一。理论上我国《公司法》在权力制约上存在很大缺陷,尤其是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董事会行使决策权,加剧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权力失去制约现象的存在。实践中,股东大会和董、监事会的职权不能有效地得到落实。使得公司各机关之间,各部门之间缺乏权力制横,只是存在整个公司上下级之间的指挥与服从关系,而没有专门机关对行政机关的有效监督与制约。 (二)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打击力度不大。首先在立法方面,立法视野过窄,法制不健全。立法滞后和法律制度不健全是职务犯罪滋生重要的因素。在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法律理论研究滞后,立法技术不高。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表现为不足和不协调。特别是一些法律法规,于刚刚起步,许多条文直接搬用了国外的立法,存在不少漏洞和不足。行政法制建设不足,导致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规范与程序制约而滥用权力。这就为有关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提供了可乘之机。有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尚未出台,对企业资产流失的责任追究缺乏一个可行性的操作规定。1997年3月修订的《刑法》虽对国有资产流失罪有规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明显不适应形势。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过于原则,在实践中难以运用。还有民主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使民主监督无法落实。惩处职务犯罪的刑事法律制定视野过窄,远不能够适应打击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后,由腐败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我党对腐败的打击力度亦愈来愈大,但是难以最有效地遏制腐败特别是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猖獗活动。进入新世纪后,我党开始调整反腐败斗争的策略,将反腐败斗争从重打击惩治,调整到重教育预防上来。 通过学习,使我对什么是职务犯罪、如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的方针、原则和主体是什么等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使我思想上产生了很大震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体会颇深。 一、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 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切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 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是一个浅显明了的道理。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少数干部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放弃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理想信念和法制观念,在权力关、地位关、金钱关和美色关面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了有悖于原则的事,把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在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堕落腐化,“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金钱,不讲原则”,从而踏上了不归路。“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活生生的事例,引人警醒,促人反思。我们一定要注重学习,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面对功名利禄心不动,灯红酒绿眼不迷,不义之财手不伸,污泥浊水身不沾,真正筑牢防腐、防贪、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尽管目前我们的法制还不健全,监督还难以到位,但作为干部应严于自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时刻想一想,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及时改进和纠正。只有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一身正气,洁身自好,才能抵御各种不正之风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解说稿

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 解说稿 各位同志,下午好!欢迎参观﹡﹡﹡基层干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我是***,接下来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教育基地,希望大家在本次参观中,能有所收获。现在请随我到教育基地开始参观。 前言:﹡﹡﹡基层干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是经市委批准,﹡﹡检察分院党组研究决定在﹡﹡﹡﹡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农村基层干部和涉农职务犯罪的发生。我们将深入农村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创造性地开展涉农职务犯罪和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推动全区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中央、省、地领导关注三农: 近年来,中央、省、地区各级领导都十分关注“三农”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曾亲自深入﹡﹡﹡农村进行调研,指导农民的生产、生活;刚上任不久的省委书记﹡﹡﹡、省长﹡﹡﹡也时常来到﹡﹡﹡农村,慰问老党员生活,看望困难群众;市委﹡﹡﹡书记、行署﹡﹡﹡专员等地区领导也时常到各地农村开展帮扶活动,关心农业发展状况,倾听群众心声。 二、群众呼声:

正是有了各级领导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热情,同时使群众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涉农政策执行的监督过程中来。近年来,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时有发生。这些是检察机关收到的群众举报、控告、申诉等材料(在展板上指出),对此,检察机关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根据他们提供的有关线索,认真调查取证,最终将涉嫌职务犯罪的有关干部绳之以法,为国家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三、基层腐败,动摇根基,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根本。 ﹡﹡﹡区是由时任﹡﹡省委书记的﹡﹡﹡同志亲自倡导,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下辖﹡县﹡市﹡区,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以上,“三农”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各项“三农”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2008年至2010年,国家在农村低保及其他社会救济款,新农合及农村医疗卫生,危房改造工程,退耕还林及天然林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入逐年大幅上升。这些支农惠农资金、项目在下拨和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不高,宗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利用手中的权利损公肥私,贪污、挪用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导致涉农职务犯罪的发生,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共同犯罪,其中窝案、串案比例较高,约占﹡%以上。具体表现为村干部“黄金搭档”作案,乡镇干部沆瀣一气,涉农部门内部流水线作案及农村基层干部与涉农部门工作人员上下串

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新生事物、新生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由此给党风廉政建设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甚至少数的高级领导干部,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经不起来自各方面物质利益的诱惑、糖衣炮弹的攻击而沦为阶下囚的事例屡见不鲜。 目前我国正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公民的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正处于转型阶段,社会环境的变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外在因素,其对公职人员犯罪心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对案例篇十几名罪犯的犯罪道路的认识,我认为他们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私欲观念的存在,诱发了他们的贪婪心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私有心理和私有观念的存在本是正常的社会现象,然而,过去的一段时期里,我国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经济建设上面,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放松,加上一些传媒过分地渲染西方国家高消费的物质享乐,对社会风气起着不良的导向作用,使不劳而获、享乐至上等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有了广泛的市场。一些公职人员把正常的私有心理和私有观念内化为贪婪的自私自利心理。在这种不良心理支配下,

外化为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行为。 2、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使一些公职人员产生对商品金钱顶礼膜拜的心理,外化为权钱交易行为。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开放性和资源配置市场化,以及商品交易和流通的平等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消极的负面效应,如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追求价值,信奉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特别是一些以工资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公职人员,现阶段的经济收入与消费支出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产生不平衡心态,在思想上萌发权钱交易的念头,一旦有适当的环境和条件,就会把权力作为私有化了的商品进行交易,换取金钱。 3、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制度的漏洞,增强了一些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职务犯罪受社会控制能力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控制能力强,就能较有效地控制职务犯罪。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一些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监督制约机制不落实,增强了那些意志比较薄弱的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从而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犯罪。 通过学习以及观看等廉政录像片,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干部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1、树立公仆意识,正确对待权利。 腐败现象的本质是以权谋私,而决策权又是权利行使的

浅谈如何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2

浅谈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人员职务犯罪发案率也呈上升趋势,且涉案金额明显增多,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损失,有的甚至直接导致了国有公司的破产和倒闭、员工下岗,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集中力量查处了一批职务犯罪大案要案,对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遏制。但由于我们国家在机制、体制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不健全等原因,当前职务犯罪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研究和掌握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的形成、原因及预防,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中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以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国有企业管理的角度,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初浅的探讨。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涉及国有企业的职务犯罪案件,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一)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案件。贿赂是受贿者和行贿者之间的权钱交易,其主要特征是掌握权力的一方(受贿者)通过直接或间接操纵另一方(行贿者)谋取利益,而获得对方的金钱或物质利益。这种畸形的交易关系是通过权钱交换,以牺牲国家或集体利益为代价,来满足个人的贪欲。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基建工程、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等是易发生职务犯罪的重点环节。 (二)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挪用公款案件。贪污、挪用公款是职务犯罪中又一种更加广泛的形式,其主体不仅包括具有一定权力的企业各级领导人员,还包括直接从事管理公共财物岗位的人员,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权利进行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活动。犯罪的主要共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