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冲压模具验收标准-外发模具

冷冲压模具验收标准-外发模具

冷冲压模具验收标准-外发模具
冷冲压模具验收标准-外发模具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模具设计规定

冷冲压模具验收标准(外发模具)

项目部:

品质部:

生产部:

设计部:

总经理:

1.0 目的

规范试模运作,使得模具能按时试模,同时减少一些无谓的试模,缩短模具交期,提升公司效益.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外发设计制作的所有模具.

3.0总则

模具设计前需给出《模具设计、制造、交付进度表》,表中需详细列出模具图纸设计、模具制造(线割/热处理/精磨等)及模具组装/试模三大阶段时间安排,并由供应商组织技术评审会议;表中需详细列出模具装配、初次试模交样时间。

供应商对图纸设计中的<<工序图>>及<<排样图>>完成后,设计方需要将上述资料递交峰川相关负责人,峰川相关责任人在接到上述相关资料后经过内部评审。然后与供应商进行双方沟通评审,确认模具设计方案,供应商在未收到峰川项目负责人书面确认模具方案时不得进行模具加工制造。且供应商不得随意更改模具设计方案及不按照图面要求加工,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供应商全部承担。原则上供应商需对《工序图》、<<排样图>>、设计进度及评审结果承担全部风险责任。模具设计寿命要求保证为100万次。整个设计过程中,峰川模具技术公司只作为技术支持。所有部件设计时必须考虑便于模修人员安装、拆卸。应尽量避免为更换冲头,而出现过多拆卸的情况。

图纸作为峰川验收的重要依据,所有模具零部件需确保与图纸一致,否则按照不合格品处理。模具交付后,峰川将按照图纸对模具零部件进行实测,如发现设计与制造不符合,将不予以验收。产品验收后,保留最终验收工件及全尺寸报告作为参考样品,后期模具更改完成后需保证产品质量与样品稳定一致。

模具尺寸不小于报价时模具预算尺寸,如模具为工程模工序数必须与报价时所报的工序数一致。

4.0实施细则

第一阶段:模具设计

设计图纸要求

A工艺流程图

1.工艺流程图中必须详细列出每道工位的内容,用不同颜色区分工作内容。OP10 、OP20、OP30 等为工位序号,颜色与工位对应。

2. 所有冲孔,原则上需要在同一个工位,一次冲压成型,易于保证位置度要求。所有孔的尺寸做上公差。

B结构总图

结构总图中必须附带所有部件装配关系,以及上、下模具视图,能清晰反应出整套模具的设计结构。在装配图中有详细的零部件清单。图纸需要包含全部零部件外形尺寸。总图将作为最终预算(报价)的重要依据。

C设计计算说明书

1. 峰川将冲床相应参数提供给设计方。

2. 供应商需要进行工艺计算,设计说明书中须包含冲裁力等计算数据,确保模具结构布置后,载荷均布并且理论重心位于整套模具中心,保证模具设计寿命。

3. 模具结构计算过程中,须考虑重心计算,将整套复合模具重心保证在安装板正中心位置,否则需进行配重。

4. 供应商需提供设计计算参数,作为模具设计寿命的依据。

5. 模具工艺节拍时间为连续模3s以内,工程模5s以内,设计寿命保证为100 万次。特殊产品如供应商不能保证此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申请。

D零部件图

1.所有零部件图纸名称及编号需保证与总图的一致性。并且详细注明热处理工艺、硬度及材料。

2.所有部件设计时必须考虑便于模修人员安装、拆卸。应尽量避免为更换冲头,而出现过多拆卸的情况。

3.制造过程中必须保证材料、热处理工艺及硬度与图纸的一致性,如出现实物与图纸不符将按照报废品处理,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供应商负全责。

模具结构要求

A、废料清理工作要求

1.落料空间足够,保证废料便于清理。

2.废料在下模中易漏落,不堵料,不跳料。

B、外购件要求

1. 导柱、导套统一使用钢珠型独立导柱组件(钢珠衬套)、或自润滑型独立导柱组件(自润滑导套)模式。导柱导套规格必须在模具方案时就给以明示,确保其强度;

2. 所有外购件清单必须在模具设计完成后,递交一份外购件清单,并说明外购件的规格,要求,数量以及供应商。

3.特殊外购件供应商必须得到峰川的认可方可采购,如氮气弹簧,气动装置,球头夹锁等

D、模具本体要求

1.模具交付时,必须保证每处限位柱均有等高块,便于换模起吊。并且防止模具运输过程中,部分与凹模啮合的冲头损坏。

2.模具本体要求结构牢靠,防止模具过于轻薄(如卸料板薄等原因)造成运行过程中的寿命缺陷。所有模具嵌块(入子)加工中需要考虑材料应力集中问题,不得有锋利边角。

3.所有模具大件需要考虑起吊螺纹孔,方便模具维修。

4.模具必须设计防错验证功能。

5.整套模具图纸必须标明总重量。

6.模具必须设计自动卸料钉(弹簧+顶料销),防止工件粘模。

7.模具本着易于峰川操作人员(操作习惯)、便于维修、安全等人性化原则。

8.原则上,模具所有板料(卸料板、垫板等)厚度不得低于35mm。

9.总装配高度不得高于模具滑块调整上限。

10.上、下模架板材料均选择为45#钢材。如出现闭模高度过高,影响到架模操作情况时,考虑上、下模架制作沉槽。

E、冲裁刀口模具设计结构必须考虑刃口处采用镶件(入子)结构,镶件需要按照标准尺寸加工,并在模具交付时,提供备件及实物相符的图纸。

F、具有整形功能的模具所有整形块具有独立调整功能,所有整形调整块之间保证足够的配合间隙,并考虑起吊螺纹孔。方便操作人员频繁、轻松调整环块高度。

G、冲头要求

1. 冲头直径原则上,必须选用优先数列如:D=5n(n为从1 开始的自然数)。所有冲头直径原则上设计尺寸不得低于10mm,如图所示:

2. 所有冲头必须采购进口或合资等著名供应商品牌,并提供清单及供应商信息。

3. 所有冲头安装位置,设计时采用快换结构,便于模具架于冲床上时快速安装拆卸。直径为D=5n

H、批次号代码及字母冲要求

1.批次号代码必须严格按照峰川项目产品图纸要求,且保证日期快速有效更换,备件需要考虑三套。

2.字母冲在字母深度方向,需要保证为锥度形式。

I、模具外观要求

1.模具所有非工作面,喷防锈漆及色漆,色漆颜色使用天蓝色。

模具备件要求

A、备件清单

1.所有易损件必须备一套备件,并附备件清单。

2. 备件清单应当包含所有易损件,并有相应的价格作为峰川后续备件采购依据。凡清单之外的物品在非特殊损坏情况下,需要保证整个生命周期(峰川提供客户该产品的合同终止日期)。

3. 备件清单中所有冲头(每样5PCS)、镶件(3 套)及字母冲(3 套),氮气弹簧(3PCS),其它(2PCS)。

第二阶段:模具制造

模具方案确认后,供应商必须严格按照确认的方案实施,不得擅自更改方案,如有必要必须得到峰川认可。模具制造期间各项进度必须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并每周更新进度状态给峰川。

第三阶段:模具试模

A:试模的执行

1.当模具完成后,供应商应提前3天通知峰川模具公司负责人,峰川公司将派专业人员来供应商现场共同对

模具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按图面要求进行生产。

2.经检查合格的模具,供应商应安排相关专业人员上模,峰川模具公司专业人员会前往现场进行验证。峰川模具公司只提供原材料。

3.在试模前要求要将模具开合几次,检查模具合模是否正常,当所有检查完成后,必须用洗模水将模具表面污渍清理干净后才可进行生产.

4.在试模时应关注以下:

a.模具方面:模具合模是否正常,顶料,脱料是否顺畅等。

b.产品方面:1.产品外观的检查2.产品尺寸的检查

B: 试模情况的验证

对于新模试模时以下人员,双方相关人员. 必须在试模现场进行验证.

验证主要包括:

a:模具生产时的稳定性。

b:员工操作时方便性。

当试模完成后,设计方需要做出《产品检测报告》及样板(5件)工作.

C: 试模情况的更改

1:设计方根据试模情况及《产品检测报告》,提出改模资料交峰川公司项目负责人。

2:经过修改后模具的验证参照试模情况的验证进行。

第四阶段:产品的确认

项目部负责人将《产品检测报告》同样板交顾客确认。(具体提供方式据客户要求).

第五阶段:模具、资料移交

1:资料移交

经过峰川确认产品合格后,设计方需对所设计的模具资料移交到峰川模具公司项目负责人处,其图面资料包括如下:

《产品图》《工序图》《组装图》《排样图》《模板图档》《模具镶件图》《模具用料清单》《配件采购清单》《产品检测报告》样板(5件)

2:模具移交

a:一个铭牌,按照峰川模具公司提供的要求,在模具上刻上标号.

b:铭牌必须保证面向操作者,即(模具正面).

c:具外形尺寸按照《组装图》验收。

d:模具内部镶件无破裂,碰伤现象。

e:模具所有非工作面,喷防锈漆及色漆,色漆颜色使用天蓝色.

第六阶段:试生产验收

1:供应商将上述资料移交到峰川模具相关人员后,应及时派遣相关专业人员前往峰川进行现场试模。(峰川公司提供材料、设备及相关辅助工具)。

2: 样品冲压后,峰川模具公司品质人员应做出《产品检测报告》及(PPK≥1.67,CPK≥1.33),峰川工程、品质人员应根据受控的二维图纸和3D图档进行验收。

3:要求每套模具冲压时连续生产2000件产品,其每件产品尺寸都符合图面要求,生产时模具无破裂现象,落料顺畅,工人操作方便。这样可确认该模具为合格模具。验收通过。

4:经过峰川验收通过后,设计方需要对该模具的操作要求注意事项向生产工人进行培训、指导,工人熟练操作后,方可完成。

冲压模具验收标准

1. 目的 对来自于外部的物料、内部加工的部品以及总成后的模具按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部品和模具满足预期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组成模具的部品及模具,包括采购的物料、委外和内部加工的部品。 3.定义 来料检验:外部购买的物料和委外加工部品的检验。 过程检验:内部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最终检验:模具总成后的检验,包括模具外观、可成形性、成形产品等的检验。 4.职责 4.1工程部负责相关检验数据的提供。 4.2质检部负责对物料、部品以及模具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4.3仓库对采购物资质量负责,并配合质检部做好来料检验工作。 4.4生产部协助做好过程检验,并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投入使用。 5.检验作业流程 5.1来料检验 5.1.1作业流程图 5.1.2作业流程 5.1.2.1仓管员在接收到外来的物料时,对物料种类、供应商、数量等信息进行确认, 确认无误后将物料存放在暂放区域,并以“待检品”予以标识同时通知品管。 5.1.2.2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对物料名称、规格、供应商、包装、标识等与相应的采购文件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5.1.2.3检验合格的物料贴上“合格”标签,仓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5.1.2.4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1.2.5采购担当将不合格物料的信息反馈给供应商,无法采用的物品予以退回同时填写《质量异常纠正措施单》。 5.1.2.6如特别采用的物料要修整的,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2过程检验 5.2.1作业流程图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与标准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BP-ZL-006 版本号:01 目的: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参照标准: 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 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外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 保护。 9.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0.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1.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顾客另有要求的除 外。 12.模具外形尺寸应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 13.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应在前模板或后模板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和 文字均为黄色,字高为50 mm。 14.模架表面不应有凹坑、锈迹、多余的吊环、进出水汽、油孔等以及影响外观的缺陷。 15.模具应便于吊装、运输,吊装时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吊环不得与水嘴、油缸、预复位杆等干涉。 三、模具材料和硬度 1.模具模架应选用符合标准的标准模架。 2.模具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型芯、动定模镶块、活动镶块、分流锥、推杆、浇口套)材料采用性能高 于40Cr以上的材料。 3.成型对模具易腐蚀的塑料时,成型零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或其成型面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4.模具成型零件硬度应不低于50HRC,或表面硬化处理硬度应高于600HV。 四、顶出、复位、抽插芯、取件 1.顶出时应顺畅、无卡滞、无异常声响。 2.斜顶表面应抛光,斜顶面低于型芯面。 3.滑动部件应开设油槽,表面需进行氮化处理,处理后表面硬度为HV700以上。 4.所有顶杆应有止转定位,每个顶杆都应进行编号。 5.顶出距离应用限位块进行限位。 6.复位弹簧应选用标准件,弹簧两端不得打磨,割断。 7.滑块、抽芯应有行程限位,小滑块用弹簧限位,弹簧不便安装时可用波子螺丝;油缸抽芯必须有行程 开关。

冲压模具表面镀铬处理技术规范_Stamping Shop

编号:CFMANJGS——S2011--003 No.: CFMANJGS——S2011--003 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公司ChanganFordMazda Automobile Co., Ltd. Nanjing Company 冲压车间项目 Stamping shop Program 冲压模具镀铬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tamping die Cr electroplated 设计(Designed by):____________________ 校核(Checked by):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查(Reviewed by):____________________ 审定(Confirmed by):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Date Mon Year 1. 项目介绍 1.1 目的:为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冲压车间确定一个合格的冲压模具表面镀铬(含模具运输)供

应商。 1.2 供货范围:冲压车间附表中需要镀铬的模具,所有镀铬模具的包装和运输。

1.3 时间要求:预计整个项目从2011年8月份开始启动,9月初完成,一副模具镀铬周期为3-4天(包含运输和加工)。 2. 模具包装运输要求 2.1模具在包装发运前进行防锈处理。 2.2模具平稳放置在车厢内,下方垫两根枕木,用垫木塞满模具与两侧车厢的间隙,最后再用链条、绳索将模具与货车连接固定。 2.3模具运输前需要作防雨遮盖。 2.4供应商应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与CFMA相关人员的联系,有问题及时反馈。 2.5供应商应尽一切努力保证按时完成运输作业。 2.6运输中产生的所有问题和后果均由供应商承担。 3. 模具镀铬技术要求 3.1根据CFMA的书面指示,选择对拉延模具的上模、压边圈及下模工作型面进行镀铬。 3.2所有冲压模具镀铬厚度为10--30μ,平面镀层厚度约为10--15μ,R角部位镀层厚度约为20--30μ; 3.3所有的模具镀铬后的表面硬度达到HRC64(HV800)以上。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模板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目的: 建立从模具结构、胶件质量及注塑成型工艺要求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 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打分, 望不断提高模具质量; 确保模具能正常投入生产, 并生产出合格质量的胶件, 满足产 品设计的要求。 1、模具结构部分 ( 1) 模具材料 ①模胚各板材所用钢质不低于1050钢。( 相当于日本王牌钢) ②胚司、边钉、回钉、中托司、中托边所用材料表面硬度不低 于HRC60。 ③啤ABS、 HIPS料前模及前模镶件, 用超级P20钢材( 如718、M238等) 。后模用一般P20钢材( 如MUP、 M202等) , 后模镶件用1050~1055钢或材质更好的钢材。 ④啤PC、 POM、 PE等腐蚀性材料前后模及其镶件均需用420 钢材( 如S136、 M300、 M310等) 。 ⑤啤镜面模具所用钢材为420钢材( 如S136、 M300、 M310 等) 。 ⑥斜顶、摆杆表面硬度不少于HRC35, 推板表面硬度不少于

HRC28。 ⑦如果客户指定应使用模具钢材时, 模厂应满足客户要求。 ( 2) 模具应具备结构 ①模具标识: 模胚外应按客户要求打上文字。模胚内按客户指定位置打上P/N号、胶件牌号, 一模多腔应打上模腔号, 多镶件应按 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 ②模具应安装合适的法兰圈, 并开标准码模坑。 ③三板模应安装扣锁并加锁钉, 以及应安装拉料钩及水口板, 先开 弹圈。 ④模具底板应开合格的顶棍孔, 孔位置应符合顶出平衡要求。 ⑤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 合模时, 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 否则 模具应先安装复位机构( 有行位结构的另行要求) 。 ⑥行位结构。 2行位运动应畅顺, 接触面应开油槽。

冷冲压模具概述

任务分析 本任务要求了解以下内容: ● 冷冲压模具概述。 ● 冷冲压的概念。 ● 冷冲压的特点。 ● 冷冲压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 冷冲压工序的分类。 ● 冲压设备及技术参数。 ● 曲柄压力机的主要结构类型。 ● 曲柄压力机的基本组成。 任务实施 冷冲压的概念 冷冲压的特点 冷冲压工序的分类 曲柄压力机的结构及组成 本章要点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2 1.1 冷冲压模具概述 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很多用具是用冲压方法制造的,例如不锈钢饭缸,它就是用一块圆形金属板料在压床上利用模具对圆形板料加压而冲出来的。可以看出,冷冲压是一种在常温(冷态)下利用冲模在压床上对各种金属(或非金属)板料施加压力使其分离或者变形而得到一定形状零件的金属压力加工方法。 冷冲压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在冷冲压加工中,冷冲模就是冲压加工中所用的工艺装备。没有先进的冷冲压技术,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 1.1.1 冷冲压的概念 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加工方法。它是一种压力加工方法,是机械制造中的先进加工方法之一。 1.1.2 冷冲压的特点 冷冲压加工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与其他加工方法(切削)比较,它有以下特点: ● 采用冷冲压加工方法,在压床简单冲压下,可以得到形状复杂、用其他加工方法 难以加工的工件。如汽车的前顶盖、车门等薄壳零件。 ● 冷冲压件的尺寸精度是由模具保证的,制出的零件一般不进一步加工,可直接 用来装配,而且有一定精度,具有互换性。因此,冷冲压加工的尺寸稳定、互换 性好。 ● 在耗材不大的情况下,能得到强度高、足够刚性而重量轻、外表光滑美观的零件, 因此,工件的成本较低。 ● 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材料利用率高(一般为70%~85%)。 ● 生产率高,冲床冲一次一般可得一个零件,而冲床一分钟的行程少则多次,多则 几百次。同时,生产出的毛坯和零件形状规则,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最近 几年发展起来的简易冲模、组合模具、锌基合金冲模等为单件大批量生产创造了 条件,因此,产品造价成本低。 冷冲压的缺点是模具要求高、制造复杂、周期长、制造费用昂贵,因而在小批量生产中受到限制。同时,冲压件的精度决定于模具精度,若零件的精度要求过高,用冷冲压生产就难以达到要求。 1.1.3 冷冲压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由于冷冲压具有表面质量好、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它还是一种经济的加工方法,

汽车模具验收标准及方法

1 模具静态验收 1.1 模具材质及硬度检验 材质检验:乙方应提供相应的原材料的材质报告, 进行相应的核对。硬度检验的标准主要是依据技术协议, 检查部位主要是冲裁模的刃口部位, 成形、拉深模的型腔受力部位等, 用便携式硬度仪进行检验。 1.2 冲裁刃口检验 冲裁刃口要求锋利、垂直, 主要的检验方法是目测, 要求刃口没有白光反光, 并选择适当的面作为基面, 用角尺检查垂直度。 1.3 表面粗糙度及堆焊质量检验 表面粗糙度及堆焊质量主要是对拉深、压弯、成形、翻边、整形模的主圆角部位进行检查, 使用对比块、目测和手感的方法检验。要求手感平滑、目测有极细的打磨纹理, 符合对比要求等。堆焊质量要求无气孔、无裂缝、刃口堆焊硬度达标、与本体过渡平滑。检验时目测无凹坑, 手感与本体过渡平滑, 用适当的探伤手段进行探伤, 用硬度仪进行硬度检查。 1.4 结合面间隙检验 要求镶块结合面间隙≤0.1mm , 镶块与基座之间无间隙, 检验方法是使用厚薄规塞相应的缝隙。顶出器与凹模间隙以及退料板与凸模间的间隙一般为料厚的0.3 倍~0.7 倍, 利用厚薄规进行检查。内导板间隙一般为0.06mm~ 0.1mm 且均匀, 用厚薄规检查间隙。 1.5 插销位置及柱销配合 要求在弹簧、橡皮、氮气缸等不受力的情况下, 插销的第一节能插入检验时在模具合拢的状态下, 手感插销插入和拔出自如。柱销配合要求松紧适宜, 检验方法为手感, 捶击渐进, 拔出不毛。 1.6 斜楔预应力弹簧及复位检验

要求在自由状态下, 斜契预应力弹簧不受力。手感弹簧能旋转, 前后稍有窜动。斜楔复位的技术要求为斜楔复位后应碰到缓冲块, 检验方法是目测斜楔是否碰到缓冲块。 1.7 废气孔、排气孔和排气管检验 废气孔应畅通无阻, 检验时用端面为平面的细铁棒从废气孔插入, 感觉是否畅通。排气孔、排气管要求畅通, 上模排气管要求管头弯曲朝侧下方, 检验方法是使用压缩空气吹, 观察孔及管路的情况。 1.8 闭合高度、压板槽位置及宽度定位缺口位置 闭合高度技术要求为模具合模时刚性限位无间隙, 合模状态下上模座平行度≤0.1mm/m , 平面度≤0.15mm/m 。检验方法为使用数控铣床, 将模具吊到铣床的等高垫板上, 抽动垫板不松动, 开动铣床用百分表打模具上平面, 检查上模座平行度、平面度以及闭合高度是否符合生产机床技术要求。要求压板槽位置、宽度定位缺口位置符合机床的技术要求, 位置度为±0.5mm , 宽度±1mm。检验方法为使用数控铣床在检验闭合高度的同时检查压板槽与定位缺口的位置, 用卡尺测量压板槽宽度与压板厚度。 1.9 其它部件检验 所有容易掉入杂物的活动部位都要有防护板, 并能有效工作。对起重部件(包括模具内大部件的起重装置) 要求固定式起重棒无松动, 插入式起重棒防脱环有效。模具内部较大的零部件有起吊螺孔并符合要求。 1.10 标识、标记及油漆检验 镶块按一定的规则用钢印把编号打在镶块上。凡是顶出器吊出要拆除的镶块为特殊镶块, 要求进行特殊镶块的标识。铭牌要符合技术协议的相关内容。所有的非加工面必须涂上规定颜色的油漆, 各种安全标记必须分明一致。 2 模具的动态验收 2.1 各部位动作检验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 冲裁 冲裁是利用冲模使部分材料或工序件与另一部分材料、工(序)件或废料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冲裁是切断、落料、冲孔、冲缺、冲槽、剖切、凿切、切边、切舌、切开、整修等分离工序的总称。 切开 切开是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局部而不是完全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切开而分离的材料位于或基本位于分离前所处的平面。 切边 切边是利用冲模修边成形工序件的边缘,使之具有一定直径、一定高度或一定形状的一种冲压工序。 切舌 切舌是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局部而不是完全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局部分离的材料,具有工件所要求的一定位置,不再位于分离前所处的平面上。 切断 切断是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分离的材料成为工件或工序件。 扩口 扩口是将空心件或管状件敞开处向外扩张的一种冲压工序。 冲孔 冲孔是将废料沿封闭轮廓从材料或工序件上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在材料或工序件上获得需要的孔。 冲缺 冲缺是将废料沿敞开轮廓从材料或工序件上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敞开轮廓形成缺口,其深度不超过宽度。 冲槽 冲槽是将废料沿敞开轮廓从材料或工序件上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敞开轮廓呈槽形,其深度超过宽度。 冲中心孔 冲中心孔是在工序件表面形成浅凹中心孔的一种冲压工序,背面材料并无相应凸起。 精冲 精冲是光洁冲裁的一种,它利用有带齿压料板的精冲模使冲件整个断面全部或基本全部光洁。 连续模 连续模是具有两个或更多工位的冲模,材料随压力机行程逐次送进一工位,从而使冲件逐步成形。 单工序模 单工序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冲模。 组合冲模 组合冲模是按几何要素(直线、角度、圆弧、孔)逐副逐步形成各种冲件的通用、可调式成套冲模。平面状冲件的外形轮廓一般需要几副组合冲模分次冲成。 压凸 压凸是用凸模挤入工序件一面,迫使材料流入对面凹坑以形成凸起的一种冲压工序。 压花 压花是强行局部排挤材料,在工序件表面形成浅凹花纹,图案、文字或符号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压花表面的背面并无对应于浅凹的凸起。 成形 成形是依靠材料流动而不依靠材料分离使工序件改变形状和尺寸的冲压工序的统称。 光洁冲裁 光洁冲裁是不经整修直接获得整个断面全部或基本全部光洁的冲裁工序。扭弯扭弯是将平直或局部平直工序件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扭转一定角度的冲压工序。 卷边 卷边是将工序件边缘卷成接近封闭圆形的一种冲压工序。卷边圆形的轴线呈直线形。 卷缘 卷缘是将空心件上口边缘卷成接近封闭圆形的一种冲压工序。 拉延 拉延是把平直毛料或工序件变为曲面形的一种冲压工序,曲面主要依靠位于凸模底部材料的延伸形成。 拉弯 拉弯是在拉力与弯矩共同作用下实现弯曲变形,使整个弯曲横断面全部受拉伸应力的一种冲压工序。 胀形 胀形是将空心件或管状件沿径向往外扩张的一种冲压工序。 剖切 剖切是将成形工序件一分为几的一种冲压工序。 校平 校平是提高局部或整体平面型零件平直度的一种冲压工序。 起伏成形 起伏成形是依靠材料的延伸使工序件形成局部凹陷或凸起的冲压工序。起伏成形中材料厚度的改变为非意图性的,即厚度的少量改变是变形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是设计指定的要求。 弯曲 弯曲是利用压力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被弯成有一定曲率、一定角度的形状的一种冲压工序。 凿切

(设备管理)冲压生产线相关设备验收标准

冲压生产线相关设备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冲压生产线相关设备(大型设备),如大型机械压力机、油压机、自动化生产线等验收项目,验收要求及检测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模具工装厂商、大型汽车覆盖件生产厂家的设备验收及资料的提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3验收程序:验收方式分预验收和终验收, A在买方到场的情况下,预验收在卖方的制造工厂进行,终验收在买方的生产工厂进行。 B.设备的验收标准: 1.买卖双方确认的技术要求及技术资料。 2.设备的静态精度检查标准 3.设备的运转可靠性(通过空运转、生产试运行来评价) 4、相关中国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卖方提出并经买方确认的技术标准。 5、各台设备可分别实施初验收。 6、卖方卖出的设备中,如存在规格相同、功能相近的可取1台实施初验收。 3.1预验收: 3.1.1 压力机 ?在供方工厂内进行。

?预验收对象:所购压力机。 ?验收内容:压力机几何精度、位置精度、动态精度,确认压力机功能以及满负载工作测试,并由供方出具出厂检验报告;核对压力机备品、附件清单。 ?时间:在发货前3~4周,由设备购买方到供方工厂进行为期2周的预验收。 3.1.2 自动化 ?在供方工厂内进行。 ?预验收对象:所有的自动化设备。 ?验收内容:自动化系统的几何精度、位置精度、动态精度,确认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以及满负载工作测试,并由供方出具出厂检验报告;核对自动化系统备品、附件清单。 ?时间:在发货前,由设备购买方派人员到供方工厂进行详细的预验收。 3.2终验收: ?在购方工厂内进行。 ?验收对象:压机和自动化系统所有的内容。 ?终验收内容与预验收相同。 ?双方技术协议所规定的所有内容。 ?在购方正式批量生产3个月后进行,以生产一个班次合格品为最终验收合格。 4验收项目、验收要求和检验方法 (1)外观检验 a、设备表面不应有图样未定的凸起、凹陷和粗糙不平,板料和铸造的门、盖接合处不应有边缘不平整现象。 b、设备所有零件和附件的未加工面、应根据表面情况打底漆。打底漆前应仔细去除铁锈、型砂、油污及其它污物。涂漆表面应完整、光滑、均匀和色调一致,不应有斑点、皱纹、气泡和粘附物。 c、设备及附件的油漆颜色应符合有关规定或技术协议的要求。 d、电气线路、气体管路、润滑系统和液压的外部管路,应沿外轮廓安装,不应与其它存在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发生摩擦。 (2)机械压力机主要参数的验收规范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目的: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参照标准: 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 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 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 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 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 -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 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

冲压模具讲座 第一章 概论 一、冲压加工得重要性及优点。 1、重要性:冲压工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得各个部门中,几乎都有冲压加工产 品。如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电机,仪表,铁道,邮电,化工以及轻工日用产品中均占有相当大得比重。 2、优点:1)生产率高。2)精度高,质量稳定。3)材料利用率高。4)操作简便,特别适宜于大 批量生产与自动化。 二、冲压加工得概念。 1. 概念:即利用压力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模具对板材施加压力,从而获得 一定形状与 尺寸零件得加工方法。 冲压加工得三要素:冲床,模具,材料。 冲压就是生产中应用广泛得一类加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薄板料零件得加工。在产品零件得整个生产系统中,冲压只就是一个子系统,所涉及得也仅就是产品制造过程得一部分。随着市场对产品成本与周期等要求得提高,从系统得整体优化中确定相关得各要素已成为技术与管理发展得重要方向。 影响冲压加工得因素: 三、冲压工序得分类。 冲压工艺按其变形性质可以分为材料得分离与成形两大类,每一类中又包括许多不同 得工序。 冲压得基本工序: 1、冲裁: 1) 落料: 为准,间隙取在冲子上 ; 2)冲孔 :模具沿封闭线冲切板料,冲下得部分就是废料,设计时尺寸以冲子为准,间隙取在模仁上。 2 、剪切: 3、切口:, 4、切边:将拉深或成形后得半成品边缘部分得多余材料切掉。 5、剖切:将半成品切开成两个或几个工件,常用于成双冲压。 切口 切边 剖切 6、弯曲:用模具使材料弯曲成一定形状(V 型/U 型/Z 型弯曲)。 7、卷圆:将板料端部卷圆。 8、扭曲:将平板得一部分相对于一部分扭转一个角度。 弯曲 卷圆 扭曲 9、拉深: 将板料压制成空心工件,壁厚基本不变。 10、变薄拉深:用减小直径与壁厚,增加工件高度得方法来改变空心件得尺寸,得到要求得底厚,壁薄得工件。 冲压加工系统 人冲 压 工 艺 安 全 自 动 化 安 装 润 滑 生 产 管 理 质 量 管 理 价 格 管 理 运 输 废 料 处 理 噪 音 对 策 后 序 工 艺 压力 机 模具 材料 辅 助 装 置 具 软 件 硬 件

模具验收标准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 、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与使用要求。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与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与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与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9、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0、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1、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顾客另有要求的除外。 12、模具外形尺寸应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 13、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应在前模板或后模板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与文字均为黄色,字高为50 mm。 14、模架表面不应有凹坑、锈迹、多余的吊环、进出水汽、油孔等以及影响外观的缺陷。 15、模具应便于吊装、运输,吊装时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吊环不得与水嘴、油缸、预复位杆等干涉。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规范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规范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 8、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9、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10、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1、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2、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顾客另有要求的除外。 13、模具外形尺寸应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

冲压模具技术要求

冲压模具技术要求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技术要求 1.冲裁凸凹模刃口间隙不均匀度≤0.03mm; 2.成形凸凹模刃口间隙不均匀度≤0.06mm; 3.模具闭合时,长宽高尺寸为405×343×;模具开启时,卸料板行程为21.5mm; 4.本模具采用开式压力机J23—63; 5.检查各个活动机构是否适当,保证没有松动和卡死现象,导柱和导套之间的相对运动既能保持精度又无阻滞现象,模具的开合过程流畅; 6.装配后进行试模验收,推出机构与其他零部件不得有干涉现象,制件质量要达到设计要求,不能有变形,如有不妥,修模再试; 7.模具制造按GB2854—81“冷冲模架技术条件”和GB2870—81“冷冲模零件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执行,模架按Ⅰ级精度验收; 8.制件表面不平度≤0.15mm。 技术要求 1.冲裁凸凹模刃口间隙不均匀度≤0.03mm; 2.成形凸凹模刃口间隙不均匀度≤0.06mm; 3.模具闭合时,长宽高尺寸为405×343×;模具开启时,卸料板行程为21.5mm; 4.本模具采用开式压力机J23—63; 5.检查各个活动机构是否适当,保证没有松动和卡死现象,导柱和导套之间的相对运动既能保持精度又无阻滞现象,模具的开合过程流畅;

6.装配后进行试模验收,推出机构与其他零部件不得有干涉现象,制件质量要达到设计要求,不能有变形,如有不妥,修模再试; 7.模具制造按GB2854—81“冷冲模架技术条件”和GB2870—81“冷冲模零件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执行,模架按Ⅰ级精度验收; 8.制件表面不平度≤0.15mm。 技术要求 1.本模具为倒装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由于要求在凸缘上冲孔,故要在拉深完全完成的前提下进行冲孔. 2.该模具闭合高度为233mm. 3.本模具使用J21-25开式压力机. 4.模具制造按照GB2854-81"冷冲模架技术条件"和GB2870-81"冷冲模零件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 5.冲裁与拉深间隙都要均匀.冲裁双边间隙Zmin=0.1mm Zmax=0.14mm,拉深双边间隙Z=1.1mm 6.导柱导套的轴线与模座上下面垂直公差为4级.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目的: 规范新模具及模具修改后的验收操作,提高模具验收的质量,使模具能够满足客户产品的要求。 范围: 适用于注塑模具和模具修改后的验收。 职责: 项目部: 1)新产品:负责新产品(注塑模)开发,确保模具能正常投产,并协助内部解决相关 技术问题,在模具投产期,必须确保产品结构合格,符合生产要求,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出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内部的生产; 2)改模:根据客户或者内部提出的改模建议,做出合理评估,对模具进行设计更改, 完成后需对改模后的产品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发相关技术文件指导生产。 模具部: 1)对新开模具开发及改模模具进度进行跟踪,负责信息交流及传递。 2)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完成新模的生产或者模具的改模 3)对模具的镶件和相关部分零件图完成尺寸检测并且记录在案 4)配合项目工程师试模跟踪 品质部: 1)对于新开发的产品进检需根据技术部的最新产品图纸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检测,并记录 相关数据; 2)对于改模牵涉的产品,改模以及牵涉的尺寸进行检测,并且记录相关数据 生产部: 1)负责接收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具; 2)对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进行试模验证,验证合格后送样技术部及品质部重新确认 结构外观,合格后负责人需在产品上签名确认,之后方可安排生产; 3)跟进新模具试模到验收过程中的生产状态,; 4)协助项目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合理建议; 5)执行办理新模具的移交验收事项。 验收程序 新模具验收流程: 1)汽车客户群,模具制作完成、试模结束,样品经确认后,合格后,封实物合格样,确 认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20000模次后,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 2)普通客户群,相关质量可按现有品质要求确认,确认合格后,封存实物合格样,确认 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5000模次后,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改模验收流程: 1)因客户需求改变产品结构尺寸或内部在使用时提出改变产品结构尺寸,由项目部/品 质部评估可行后,发改模指令单,由计划部回复下模时间,再由模具部安排改模2)改模完成后,安排试模验证,并送项目/品质部评估确认,评估确认合格后,封存实 物合格样,并下发相关文件后方可安排生产。

外发冲压模具验收标准

外发冲压模具验收标准 (ISO9001-2015) 1.0 目的 规范模具设计,制造,验收等流程,缩短模具交期,提升公司效益。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外发设计制作的所有模具。 3.0 总则 3.1模具设计前需给出《模具设计、制造、交付进度表》,表中需详细列出模具图纸设计、模具制造(线割/热处理/精磨等)及模具组装/试模三大阶段时间安排,并由供应商组织技术评审会议;表中需详细列出模具装配、初次试模交样时间。 3.2供应商对图纸设计中的<<工序图>>及<<排样图>>完成后,设计方需要将上述资料递交XX相关负责人,XX相关责任人在接到上述相关资料后经过内部评审。然后与供应商进行双方沟通评审,确认模具设计方案,供应商在未收到XX 项目负责人书面确认模具方案时不得进行模具加工制造。且供应商不得随意更改模具设计方案及不按照图面要求加工,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供应商全部承担。原则上供应商需对《工序图》、<<排样图>>、设计进度及评审结果承担全部风险责任。模具设计寿命要求保证为100万次。整个设计过程中,XX模具技术公司只作为技术支持。所有部件设计时必须考虑便于模修人员安装、拆卸。应尽量避免为更换冲头,而出现过多拆卸的情况。 3.3图纸作为XX验收的重要依据,所有模具零部件需确保与图纸一致,否则按

照不合格品处理。模具交付后,XX将按照图纸对模具零部件进行实测,如发现设计与制造不符合,将不予以验收。产品验收后,保留最终验收工件及全尺寸报告作为参考样品,后期模具更改完成后需保证产品质量与样品稳定一致。3.4模具尺寸不小于报价时模具预算尺寸,如模具为工程模工序数必须与报价时所报的工序数一致。 4.0 实施细则 4.1 第一阶段——模具设计 4.1.1 设计图纸要求 4.1.1.1 工艺流程图 (1)工艺流程图中必须详细列出每道工位的内容,用不同颜色区分工作内容。OP10 、OP20、OP30 等为工位序号,颜色与工位对应。 (2)所有冲孔,原则上需要在同一个工位,一次冲压成型,易于保证位置度要求。所有孔的尺寸做上公差。 4.1.1.2 结构总图 结构总图中必须附带所有部件装配关系,以及上、下模具视图,能清晰反应出整套模具的设计结构。在装配图中有详细的零部件清单。图纸需要包含全部零部件外形尺寸。总图将作为最终预算(报价)的重要依据。 4.1.1.3 设计计算说明书 (1)XX将冲床相应参数提供给设计方。 (2)供应商需要进行工艺计算,设计说明书中须包含冲裁力等计算数据,确保模具结构布置后,载荷均布并且理论重心位于整套模具中心,保证模具设计寿命。

冲压模具验收单

模具验收单 品名:模号:模具供应商: 模具重量: kg类型:模具尺寸(长x宽x高): 进料方向_________冲压材料:材料尺寸: 冲次/分钟:_______ 模具材料冲床压力 KN步距 mm 检查原因:?新模?设计变更?修模 检查要点结论 供应商检查本公司检查 1.模具编号:模号铭牌完整清晰。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2.外形制作、码模:上下模座外形与机台面积相适应,模座上要攻吊装螺丝孔, 依照模具的大小选M14或M16。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3.模板倒角为C2,模座倒角为C5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4.闭合高度、压板槽位置及宽度定位缺口位置闭合高度技术要求为模具合模时刚性限位无间隙, 合模状态下上模座平行度≤0.1mm/m , 平面度≤0.15mm/m 。检验方法为使用数控铣床, 将模具吊到铣床的等高垫板上, 抽动垫板不松动, 开动铣床用百分表打模具上平面, 检查上模座平行度、平面度以及闭合高度是否符合生产机床技术要求。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5.压板槽位置、宽度定位缺口位置符合机床的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为使用卷尺和测量置度为±0.5mm , 宽度±1mm。卡尺测量压板槽宽度与压板厚度。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6.导柱及导套。导柱伸进导套的高度至少等于导套高度一半.导柱不可松动,导向面粗糙度。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7.模具受力平衡,弹簧分布均衡,且能有效脱料。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8.导正钉:导正钉的直径,长度及导向是否合理,导正钉的弹簧力不能太大。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9.冲裁刀口间隙合理,目测要求刃口没有白光反光,冲裁制件毛刺不高于0.1。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10.落料,切边,冲孔模具安装弹簧防护板、限位柱。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11.卸料板螺丝限位,卸料板与上模板之间安装限位柱,限位柱的长度,直径及弹簧强度要合理。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12.切料凸模要可以在卸料板内快速顺利活动,凸模和对应的模板位置要刻上凸模代号,上模凸模与固定板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隙,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13.切断和折弯的镶件,要刻上编号分类保管,镶件要做防呆以免装错。下模镶件用螺丝固定或者紧配,下模板上要打孔以便把镶件顶出来。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14.折弯滑块和冲子:滑块表面要热处理增加耐磨性。滑块和滑块顶杆要加R角。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合格_________ 不合格_________ 不适用______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四川德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目的: 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参照标准: 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 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 (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 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 痕)。 4.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 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 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 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 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 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 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 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9.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 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冲压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冲压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一.冲压概述 1. 沖压原理: 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简单的定义是利用冲模对金属板料进行加工以得到所需要的零件形狀和尺寸.) 2. 沖压模具: 冲压模具,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3. 沖压模具加工的特点: A: 可沖制出各种形狀复杂、精度一致的制件,且可以保证互換性; B: 操作简便,易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C: 节约能源,制造成本低; D: 冲压件表面质量好; E: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二.冲压模具的构成 模具是由模板,零件及标准件组成 1.模板(八块板): 上模部分(五块): 模板代号、材料模板名称 P01A (S45C/A7075)DIE(P) SET 上模座 P02A (SKD11) BACKING(P) PLATE 上模垫板 P03A (SKD11) PUNCH PLATE 冲子(凸模)固定板 S02A (SKD11) STOPPER PLATE 剥板背板 S01A (SKD11) STRIPPER PLATE 卸料板 下模部分(三块): D03A (SKD11)DIE PLATE 下模板 D02A (SKD11) BACKING(P) PLATE 下模垫板 D01A (S45C) DIE(P) SET 下模座 模具材料补充: 1. SKD11是日本牌号相对中国材料是Cr12MoV 。 Cr12MoV 这是一种耐磨性能较佳的通用冷作模具钢,有着良好的淬火性,并且淬火变形量小.SKD11材料易于车削,耐磨性良好。在300 ~400℃时仍可保持良好硬度和耐磨性,韧性较Cr12 钢高,淬火时体积变化最小。可用来制造断面较大、形状复杂、经受较大冲击负荷的各种模具和工具。例如,形状复杂的冲孔凹模、复杂模具上的镶块、钢板深拉深模、拉丝模、螺纹挫丝板、冷挤压模、冷切剪刀、圆锯、标准刀具、量具等。 2. A7075 铝合金 3. S45C 日本的牌号,中国的45#钢,高级优质碳钢,耐磨性优良,但延展性减少,淬火易变形和开裂,故热处理极为重要,且回火后必须急冷,以避免回火脆性发生。 2. 零件 1)下料冲子/成形冲子(PG冲子) 2) 冲子固定块SKD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