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ECU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汽车ECU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汽车ECU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汽车ECU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基于VT系统的汽车ECU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Document Management

Contents

1.1测试现状 (4)

1.2测试工程师难题 (4)

1.3测试工程师关注点 (4)

1.4汽车ECU自动化测试的趋势 (4)

1.5Vector测试工具链 (5)

1.6测试系统组成 (6)

1.7总结 (7)

关于文档

本文首先介绍了汽车ECU电控单元的测试现状,接着介绍了基于VT系统,总线仿真、分析和测试工具CANoe等进行ECU自动化测试的执行过程,可以参考本文进行ECU测试方案的规划和执行。

1.1 测试现状

随着汽车ECU电控单元的功能和网络复杂度的提高,质量、成本及开发周期的相互制衡,使得整车厂和供应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测试难题。对测试工程师来说,“高效地”测试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 ECU 测试平台及测试用例的开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测试工程师难题

目前,测试工程师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主要体现在:

一是由手动测试向自动化测试的转变;

二是测试项目越来越多。

1.3 测试工程师关注点

测试工程师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测试平台能否满足故障测试要求;

二是测试平台在新项目中的通用性;

三是测试平台是否具有可扩展性。

使用ECU自动化测试平台,能够提高测试的效率、精度和一致性,将测试人员精力分配至前端的测试规范和后端测试结果的分析,并且通过完善测试开发的流程,可以积累和管理测试库及测试数据,保障测试开发成果的复用性及测试平台的易扩展性。

基于CANoe软件,vTESTstudio测试用例编写工具、VN系列接口卡和VT 测试系统构建的ECU自动化测试平台,可实现对ECU进行高效地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效率的同时,有效地节约测试时间和人力成本。

1.4 汽车ECU自动化测试的趋势

相较于手动测试,自动化测试有几项特殊的优势,包括更快速地执行测试用例,更高的测试准确度和更高的可重用性。

进行汽车ECU自动化测试的一般方法是仿真ECU周边的残余总线,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外围器件。这实际上是在进行一个闭环仿真,即仿真ECU工作环境的同时观测ECU在特定测试状态下的行为,如下图所示。

此类测试的必要功能包括能够仿真总线,传感器和执行器,模拟和测量ECU的I/O以及脚本测试。所有的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Vector的测试工具链很好地完成。

ECU自动化测试环境简图

1.5 Vector测试工具链

如下图所示,Vector提供完整的工具链用于不同的ECU测试:

ECU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简图

(1) CANoe是集总线仿真、记录、测试于一体的汽车网络开发软件平台,其集成测试环境为测试系统构建及自动化测试过程提供了强大支持,包括:网络通讯及高层协议仿真、测试过程记录、测试脚本生成、测试面板开发、测试模式及函数库集成等。CANoe 还提供了灵活的测试面板设计功能,用户可直观的控制测试过程,并查看被控单元状态。CANoe同时支持CAN,LIN,FlexRay,

MOST,J1939,Ethernet等不同的车载总线类型。

(2) Vector 的VT 硬件测试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提供丰富可选的 I/O 板卡,用于仿真 DUT 输入信号并检测其输出,同时具有电流采集接口及电源的控制接口。与其它测试设备相比,VT 板卡还具有如下的特性:高度集成化,板载信号调理模块可覆盖汽车行业对信号仿真和采集的要求,部分板卡具有板载故障注入功能,满足诊断测试需求;无缝集成 CANoe ,可完全覆盖网络测试的需求,如交互层、网络管理、诊断协议等。

(3) 测试用例编写软件vTESTStudio 除提供脚本,流程图和表格化的开发界面外,还集成了需求管理、变型管理及缺陷跟踪接口,可以方便用户进行测试用例的开发与维护;可创建和编辑测试序列,定义测试用例的执行顺序;可使用 CAN 、LIN 、FlexRay 的数据库(DBC 、LDF 、FIBEX )中的元素;可使用诊断数据库(CDD 、ODX)中的元素;可以采用图形方式来参数化测试模式,链接和修改 CAPL 库中的测试用例;以测试规范的形式来输出测试列表,供检查复核。 1.6

测试系统组成

基于 VT 系统 的 ECU 自动化测试平台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CAN LIN

试用例

EtherCAT VN16××USB

数字及模拟I/O ECU 供电及点火

CAN

LIN

DUT(Device Under Test)诊断功能

PicoScope

CANStress D/DR

程控电源

汽车电控系统

VT 系统

CANoe

基于VT 的ECU 自动化测试平台整体架构

(1) 测试用例是依据相应的测试规范开发的测试脚本,可基于CAPL ,vTESTStudio 或CANoe.DiVa 实现。其中vTESTStudio 在提高测试用例编写效率和测试用例覆盖度方面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 (2) CANoe :提供测试执行和管理环境;

(3) VT 系统:I/O 信号的仿真及测试模块化硬件平台,可模拟传感器,执行器等外部设备;

(4) PicoScope:总线示波器,用于记录并解析总线物理电平,无缝集成于CANoe;

(5) CANStressDR:CAN总线干扰仪,可仿真模拟和数字干扰,可用于总线的一致性测试;

(6) 其它设备:构建控制器工作和测试环境,包括程控电源,BOB箱等。

1.7 总结

随着车辆中电控单元功能和网络复杂度的增加,测试工程师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测试工程师需要根据其规范内容实施相关测试验证工作。然而传统的测试手段大多存在如下问题:

(1) 测试效率低,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手动测试,占用测试人员的大量测试时间;

(2) 覆盖度低,无法实现动态功能及功能匹配测试,极限工况和故障工况难以模拟或风险太大;

(3) 重用性和可扩展性低,难以适应控制器的不同变型。

随着测试需求的不断增多,传统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已力不从心。ECU自动化测试系统可模拟驾驶员、车辆及其工作环境,因而是自动化测试ECU的一种主流的方式,其具有以下的特点:

(1) 测试覆盖度,便于模拟各种工况和输入信号的各种状态组合关系,模拟/重现复杂的故障模式;

(2) 测试高效性,可实现高效地自动化测试,测试开发成果便于积累和复用,降低重复开发;

(3) 测试系统的复用性,可适应控制器变型,系统易于维护和扩展。

Vector(中国)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全球领先的总线开发工具、网络节点测试验证工具和嵌入式软件组件,同时为汽车总线网络的设计、建模、仿真、分析、测试以及ECU的开发、测试、标定和诊断等提供一系列强有力的软硬件工具,源代码和测试工程服务。

维克多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Vector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 398号舜元企业发展大厦A座16楼

电话:+86 21 – 6432 5353

WeChat/微信 YouKu/优酷

IT6500C系列电源的测试解决方案

IT6500C系列电源的测试解决方案 为了倡导可持续发展,电池成为了各类产品的主流储能供电源。针对电池,目前市面上也出现很多相关测量设备,比如内阻测试仪,充放电测试系统,电池模拟器等等。但极少数的厂家对电池的应用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以解决目前电池测试中的各类问题,如防止反接,再比如如何提高测量效率,降低设备成本等。 本文要介绍的是在电池应用中,艾德克斯完整的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一、电池内阻测试仪内阻是评价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市面上,对于单体的电芯筛选,多采用交流内阻测试仪,其优势是可将测量时间控制在8ms左右,测量效率高,非常适用于产线的快速点检。而对于大型电池组,如动力电池,蓄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受到测试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不方便进行交流内阻的测量,因此多采用直流内阻测试法,以对电池进行寿命预测和输出能力的评估。另外一方面,直流内阻不仅测试电池包本身内阻,还包含了极化电阻等,能更真实的反应电池供电时的内阻特性。 当然,对于完整的电池测试而言,除了内阻测试之外,还包括长时间的容量寿命验证,因此电源和电子负载也通常成为电池生产厂商以及使用电池厂商的标配测量设备。同时结合内阻的分析,通常实验室需要配置直流内阻测试仪,交流内阻测试仪或者一整套的测试系统。 在这里,我们特别推荐的是IT6500C系列的电源,将电源本身额外扩展了直流内阻测试功能,可省去实验室的成本投入。用户进入IT6500C的菜单,选择DCR测试项,输入电池容量后,即可轻松完成电池直流内阻的测试,并将结果显示在面板上。 二、电池内阻模拟功能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采用电池供电,如数码产品,电动工具,家用电器及电动汽车等,对于电池模拟器设备的需求也日益提升。 多数哪些用户会需要电池模拟器呢?比如如上列举的行业,都需要一台电源模拟电池给其设计产品的主板供电,已验证其产品不同工况下消耗的电流。比如手机在发送短信时消耗的电流,又或者接听电话时消耗的电流等。当然,一般的电源只能模拟电池对外输出的电压电流能力,却无法模拟电池的内阻,真实考量电池的输出电量能力。

软件测试论文

软件测试方法研究及软件测试学习心得 2013年3月 姓名: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老师:

目录 1 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相关背景 (2) 1.3 参考资料 (2) 2 软件测试概念 (3) 2.1 软件测试定义 (3) 2.2 软件测试概述 (3) 3 软件测试的原则 3.1 测试的基本原则(一) (4) 3.2 测试的基本原则(二) (4) 4 软件测试的内容 4.1 验证(VERIFICATION) (5) 4.1 确认(V ALIDATION ) (5) 5 软件测试的分类 5.1 常用分类........................................................................................... 6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6) 5.3 静态测试 (11) 5.4 动态测试 (12) 6 感想与致谢 (1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学期学习了软件测试这门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在计算机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各种领域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软件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个场合,为人们的办公,生活,学习,休闲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因此,当一个软件从雏形到真正的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计算机软件能一步到位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就有了软件测试,其目的是:第一是确认软件的质量,其一方面是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另一方面是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Do it right)。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想以我自己的观点来阐述一下我对软件测试的理解。 1.2参考资料 参考书籍: 1、Ron Patton 《软件测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张克东等《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自动化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Dustin,E.《软件自动化测试:引入、管理与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James A. Whittaker 《实用软件测试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5、Zadrozny 《J2EE性能测试》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Jones,C.《软件评估、基准测试与最佳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Edward Kit 《软件测试过程改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Hung Q.Nguyen 《Web应用测试》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9、Robert V.Binder《面向对象系统测试模型视图与工具(影印版)》 10、Rakitin,S.K.《软件验证与确认的最佳管理办法》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1、麦格雷戈《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参考网络资料

商业银行渗透测试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渗透测试 解决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商业银行渗透测试解决方案 一、渗透测试背景 银行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最密集、应用水平最高的行业之 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类银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银行产品的开 发推广、银行业务的展开、银行日常管理和决策的所依赖的关键 组成部分。这种依赖性使得银行面临着由于网络信息系统本身所带来的银行信息技术风险。

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基础网络信息技术的复 杂性和变化,其中面对互联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风险: 基于网络的电子银行,需要有完善的安全体系架构; 面向Internet 的银行业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威胁; 远程移动用户接入和内部用户接入Internet ,都可能引入不同类型的威胁源; 钓鱼网站对于银行网上业务和企业信誉的损害。 伴随银行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网上银行、门户网站等都进行 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更新和系统投产,同时,行内系统安全要求越 来越高,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篡改与重放、信息销 毁、信息欺诈与抵赖、非授权访问、网络间谍、“黑客”入侵、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病毒传播、特洛伊木马、蠕虫程序、逻辑炸弹等。这些攻击完全能造成信息系统瘫痪、重要信息流失。 二、渗透测试的目标 本项目经过渗透测试的方式,模拟黑客的攻击思路与技术手段,达到以下目标: 从攻击者角度,发现网银系统、信用卡网站、门户网站和中间业务等应用系统及网关入口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检测对外提供服务的业务系统(如网银系统、信用卡网站、门户网站等)以及行内重要业务系统的威胁防御能力。 深度挖掘渗透测试范围内应用系统各个层面(应用层、网络层、系统层)的安全漏洞; 检验当前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针对发现的安全风险及时进行整改,增强系统自身防御能力,提升安全保障体系的整体健壮性。 三、渗透测试原则与风险控制原则 遵循规范 渗透测试经过可控的安全测试技术对限定范围内的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测试,同时结合以下业界著名的测试框架组合成最佳实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践进行操作: ISECO M制定的开源安全测试方法OSSTMM-V2.2 开放Web 应用安全项目OWASP-v3 风险控制 渗透测试过程最大的风险在于测试过程中对业务产生影响, 为此我们在实施渗透测试中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小风险: 双方确认

电源测试方案

电源测试报告(型号:) Prepared By 拟制Date 日期 Reviewed By 评审Date 日期 Approved By 批准Date 日期 Authorized By 签发Date 日期

测试汇总: 测试项目数量测试结果 1.输入性能 2. 输出性能 3.保护功能 4. 安规要求 5. 可靠性实验 6. 电源冲击实验 7. 结构规格检验 问题汇总:

目录 1.输入性能 (4) 2.输出性能 (4) 3.保护功能 (5) 4. 安规要求 (6) 5. 可靠性实验 (6) 6. 电源冲击实验 (7) 7. 结构规格检验 (7)

1.输入性能 测试记录: 测试者测试时间测试数量测试结果 测试仪器:3位半数字万用表,调压器,电流表。 测试条件:提供可变稳压的可变电源, 测试标准:以规格书的标准参数为准。 项目ITEM 最小值最大值单位测试条件测试结果MIN MAX UNITS CONDITIONS Test Results 1.1 输入电压Input voltage VAC 额定负载 /1A 1.2 输入电流Input current A 85Vac输入 /额定负载 /1A 1.3 浪涌电流 Inrush current A At 25℃ cold start/Input 230VAC 测试方法: 1.输入电压测试:将电源的输出端加上额定负载(即标称电流的负载)检测电源正 常工作状态的输入最低电压与最高电压。 2.输入电流测试:将电源的输出端加上额定负载(即标称电流的负载)调整输入电 压85V-265V,检测电源正常工作输入的最小电流与最大电流。 3.浪涌电流测试: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 2.输出性能 测试记录: 测试者测试时间测试数量测试结果 测试仪器: 3位半数字万用表,调压器,电流表,示波器。 测试条件:提供可变稳压的可变电源 测试标准:以规格书的标准参数为准.

最新ACDC电源转换器测试方案汇总

A C D C电源转换器测试 方案

AC-DC电源转换器测试方案 摘要:AC-DC电源转换器测试方案 关键字:AC-DC电源模块, 交流电源 ·系统概述 该自动测试系统用于AC-DC电源模块的性能测试和分析。该系统硬件由AMETEK CI i/iX程控交流电源、AMETEK Sorensen SL程控直流电子负载、测试夹具、数据采集系统和示波器组成,具有测量稳定可靠、速度快和精度高的特点,可适用于电源单元的各种动、静态功能测试。该系统非常适合DC-DC电源转换器的测试。系统框图如下图。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系统组成 该系统由AMETEK CI i/iX程控交流电源,AMETEK Sorensen SL程控直流电子负载,数据采集系统USB-1208,Tektronix示波器,以及工控电脑等组成。如下图。借助Labview和Test stand 平台强大功能和灵活特

性,可灵活地定制相应的测试程序集,以实现不同的测试要求。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系统功能 该系统主要功能如下: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a) 主要可测试项目: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功能(Functions)测试: - 输出电压调整(Hold-on Voltage Adjust) - 电源调整率(Line Regulation) - 负载调整率(Load Regulation) - 综合调整率(Combine Regulation) - 输出涟波及杂讯(Output Ripple & Noise, RARD) - 输入功率及效率(Input Power, Efciency) - 动态负载或暂态负载(Dynamic or Transient Response) - 电源良好/失效(Power Good/Fail)时间 - 起动(Set-Up)及保持(Hold-Up)时间 - 功率因数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缺陷漏测分析:测试过程改进

缺陷漏测分析:测试过程改进 一、漏测的定义 所谓漏测,是指软件产品的缺陷没有被测试组发现而遗漏到了用户那里,却最终被用户所发现。如果产品在用户那里出现问题,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缺陷越早被发现,发现和解决缺陷所花的成本就越小。如果缺陷是在测试组测试中发现的而不是被用户使用时发现的,那么所花的成本将小得多。如果缺陷是被开发组在开发过程中发现的,那么所花的代价将更小。因此,进行漏测分析、预防漏测、促使缺陷尽可能在开发过程的早期被发现,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有利于降低软件产品成本、提高软件产品质量。 二、漏测分析的目的 进行漏测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软件质量和开发测试过程得到持续改进。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分析开发和测试过程中漏测的缺陷,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漏测。测试过程的持续改进将提高测试环境的效果和测试执行的效率、降低遗留到用户处的缺陷数和缺陷解决成本,从而提升软件的质量、声誉和销售。在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中重视漏测分析并参与到漏测分析工作中的团队越多,漏测分析的效果就越好。如果开发和测试团队都重视漏测分析、并密切配合进行漏测分析工作的话,漏测分析将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漏测分析过程应该重点关注那些普遍、严重而解决成本高的问题。具体来讲,漏测分析的目标是: 对漏测进行分类以便于更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 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全过程的标识和变更 在对一些特殊的漏测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过程的一些局部进行标识和变更 运用度量数据说明过程变更的效果 三、如何进行漏测分析 漏测分析活动可以参照下面的建议进行。在熟悉了漏测分析流程以后,需要确定进行漏测分析活动的频度。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好是遵照一个时间表来定期进行漏测分析活动,一个月进行一次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频度。 1. 计划 这个过程是针对多项目组联合进行漏测分析而设置的,在联合项目组中实行该过程最有效。如果不可能组建联合项目组进行漏测分析,也可以修改该过程只在测试组内部实行。 制订计划如果不确定关注点的话,这个计划将难以有效实施。漏测分析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需要计划好进行漏测分析活动的确切的人员数目、活动时间。过程执行的效果完全取决于执行它的方式,如果不切切实实的做好计划,你的过程将不会得到太多的改进。 实际进行漏测分析活动时,只选择漏测分类的一部分子集进行分析,将有利于更有效的进行漏测分析工作。进行漏测分类前,需要在计划中确定选择哪部分子集进行分析。例如,如果漏测的严重度等级分为一到四级,一级严重度最高,四级严重度最低,那么也许只分析一、二级的漏测最合适,这样可以避免在那些对用户无关紧要的漏测缺陷上花太多的无用功;也可以只分析那些被关闭和修复了的漏测缺陷,因为如果分析那些没有被关闭和修复的缺陷,可能会漏掉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另外,还可以在进行漏测分析之前排除掉重复缺陷和那些由于用户错误操作引起的缺陷,这样就只需要分析那些有效的漏测缺陷,它们才能真正提供开发和测试过程需要改进的信息。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

XX项目 软件测试方案 编号:XX XX公司 2017年XX月

目录 1 文档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更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审阅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读者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参考文档..................................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提交文档..................................错误!未定义书签。 术语和缩略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测试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配置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手段............................................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元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成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验收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阶段及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过测试的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软件结构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用例表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关注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本输入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拉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增加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修改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删除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查询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导入导出........................................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接入与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错误!未定义书签。

渗透测试方案

渗透测试方案

四川品胜安全性渗透测试 测 试 方 案 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目录 (1) 1.引言 (3) 1.1.项目概述 (3) 2.测试概述 (3) 2.1.测试简介 (3) 2.2.测试依据 (3) 2.3.测试思路 (4) 2.3.1.工作思路 4 2.3.2.管理和技术要求 4 2.4.人员及设备计划 (5) 2.4.1.人员分配 5 2.4.2.测试设备 5 3.测试范围 (6) 4.测试内容 (9) 5.测试方法 (11) 5.1.渗透测试原理 (11) 5.2.渗透测试的流程 (11) 5.3.渗透测试的风险规避 (12) 5.4.渗透测试的收益 (13) 5.5.渗透测试工具介绍 (13) 6.我公司渗透测试优势 (15) 6.1.专业化团队优势 (15) 6.2.深入化的测试需求分析 (15) 6.3.规范化的渗透测试流程 (15) 6.4.全面化的渗透测试内容 (15)

7.后期服务 (17)

1. 引言 1.1. 项目概述 四川品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是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依托遍布全国的5000家加盟专卖店,四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线上线下结合的O2O购物平台——“品胜?当日达”,建立了“线上线下同价”、“千城当日达”、“向日葵随身服务”三大服务体系,为消费者带来便捷的O2O购物体验。 2011年,品胜在成都温江科技工业园建立起国内首座终端客户体验馆,以人性化的互动设计让消费者亲身感受移动电源、数码配件与生活的智能互联,为追求高品质产品性能的用户带来便捷、现代化的操作体验。 伴随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网站、系统、APP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更新和系统投产,同时,系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篡改与重放、信息销毁、信息欺诈与抵赖、非授权访问、网络间谍、“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特洛伊木马、蠕虫程序、逻辑炸弹、APT攻击等。这些攻击完全能造成信息系统瘫痪、重要信息流失。 2. 测试概述 2.1. 测试简介 本次测试内容为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 2.2. 测试依据 ※G B/T 25000.51-2010《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与评价(SQuaRE) 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 B/T 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电源测试方案

安徽巨森电器开关电源测试方案 开关电源在本公司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某些原因,某些成熟的产品可能要更换电源。对于这些电源的更换,在一段时间内,公司未出台电源测试的方法,处于条件限制,现针对开关/模块电源的更换应进行的测试,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公司新更换或新采用电源的测试方法。 一、测试项目 需测项目包括开关电源空载输出、额定负载时电压和电流输出、源效应、负载效应、纹波、耐压和绝缘电阻、短路保护(或过流保护点),产品老化试验。 测试参考各开关电源给出的详细参数说明书进行。 对于较重要的或功率在几十瓦以上的电源,其效率(或内部功率器件的工作温度)直接决定了它的可靠性、故障率,应予测试;此外尚有多项其他指标应根据不同要求安排测试,例如突加负载输出电压的瞬时跌落及其恢复时间、AC/DC 电源的输入功率因数和波形峰值比、电源的各项EMC 指标以及温度系数、时间稳定性等。 二、测试要求 1、测试人员需能正确使用数字万用表,识别开关电源的管脚图,能调节功率电源的输出电压,具有电相关知识。 2、测试仪器要求尽量使用精度高、分辨率高的仪器仪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仪器。 3、一般常规测试是在常温常压下测试的,对测试条件有特殊要求的需在要求条件下进行测试(比如有的需要模拟工作现场的环境,如室外、阴雨、暴晒等)。 三、测试方法和过程 3.1空载输出电压 将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调至开关电源的额定电压,用万用表测试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测几组数据(图中的电源开关电源表示所检开关电源)。

图1 空载接线原理图 3.2额定负载下开关电源输出 这一步测试包括额定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测试,首先要确定开关电源的额定负载,一般选择电阻作为负载。注意选择电阻的功率一定要远大于开关电源的输出功率,以减小电阻的发热,还可以加一些散热措施,如放置排风扇等。 额定负载计算公式: R0=U 2 /P 注:式中R0 为额定负载电阻值,U 为标称输出电压值,P 为额定功率。 确定了额定负载以后,将开关电源额定输入电压接上,接通开关电源的负载回路,在负载回路中串一电流表(为安全计,推荐采用串入精密分流电阻器测其压降,换算为电流值),测试回路中的电流,用万用表电压档测试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并记录电压电流值。接线图如2 所示,图中R0 为额定负载。 图2 额定负载接线原理图 3.3源效应(即电压调整率) 源效应为在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范围内,输入电压从低到高变化时,输出电压相对于标称输出的变化量。 将开关电源输入电压分别调至范围的下限和上限,用万用表测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并记录。 输入图3 源效应测试

软件测试方案(精选、)

手机移动APP测试流程及测试点 1 APP测试基本流程 1.1流程图 仍然为测试环境

1.2测试周期 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测试日期为一周时间。 1.3测试资源 测试任务开始前,检查各项测试资源。 --产品功能需求文档; --产品效果图; --测试设备(Android2.2-Android6.0等); --测试版本(1.01版); —积分兑换码 --其他。 1.4测试日报 1)测试人员每天需对所测项目发送测日报(如附件1)。 2)测试日报所包含的内容为: --对当前测试版本质量进行分级; --对较严重的问题进行例举,提示开发人员优先修改; --对版本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 3)产品上线前,测试人员发送产品上线报告。 4)上线报告所包含的内容为: ---对当前版本质量进行分级; ---附上测试报告(功能测试报告、兼容性测试报告、性能测试报告以及app可用性能标准结果); --总结上线版本的基本情况。若有遗留问题必须列出并记录解决方案。 附件1 : 项目测试日报

2测试内容 一、组内测试 1)App安装完成后的试运行,可正常打开软件。 2)App打开测试,是否有加载状态进度提示。 3)App打开速度测试,速度是否可观。 4)App页面间的切换是否流畅,逻辑是否正确 5)注册 --同表单编辑页面 --用户名密码长度 --注册后的提示页面 --前台注册页面和后台的管理页面数据是否一致 --注册后,在后台管理中页面提示 6)登录 --使用合法的用户登录系统。 --系统是否允许多次非法的登陆,是否有次数限制。 --使用已经登陆的账号登陆系统是否正确处理。 --使用禁用的账号登陆系统是否正确处理。 --用户名、口令(密码)错误或漏填时能否登陆。 --删除或修改后的用户,原用户登陆。 --不输入用户口令和用户、重复点(确定或取消按钮)是否允许登陆。--登陆后,页面中登陆信息。 --页面中有注销按钮。 --登陆超时的处理。 7)注销

公司渗透测试方案

■ 版本变更记录 时间 版本 说明 修改人 ■ 适用性声明 本文档是(以下简称“某某”)为XXX (以下简称“XXX ”)提交的渗透测试方案,供XXX 的项目相关人员阅读。 XXX 渗透测试方案 ■ 文档 编号 ■ 密级 ■ 版本 编号 ■ 日期 !

目录 一.概述 (1) 1.1 项目背景 (1) 1.2 实施目的 (2) 1.3 服务目标 (2) 二.远程渗透测试介绍 (3) 2.1 渗透测试原理 (3) 2.2 渗透测试流程 (3) 2.3 渗透测试的风险规避 (7) 2.4 渗透测试的收益 (8) 2.5 渗透工具介绍 (9) 2.5.1 系统自带工具 (10) 2.5.2 自由软件和渗透测试工具 (11) 三.项目实施计划 (12) 3.1 方案制定 (14) 3.2 信息收集 (14)

3.3 测试实施 (16) 3.4 报告输出 (25) 3.5 安全复查 (26) 四.交付成果 (26) 五.某某渗透测试的优势 (26) 附录A某某公司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1.1 项目背景 XXX成立于1992年,注册资金7亿元,具有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级资质,总资产300多亿元,是一个涵盖房地产开发、商业管理、物业管理、商贸代理、综合投资业务的大型集团企业。 多年来,XXX信息系统的发展与信息化的建设密不可分,并且通过领导重视、业务需求、自身努力已经将信息化程度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但近年来针对XXX信息系统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严重。随着业务需求不断地增加、网络结构日趋复杂,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威胁的主体及其动机和能力、威胁的客体等方面都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于控制。 XXX信息系统的建设是由业务系统的驱动建设而成的,初始的网络建设大多没有统一的安全规划,而业务系统的业务特性、安全需求和等级、使用的对象、面对的威胁和风险各不相同。在支持业务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系统进行区域划分,进行层次化、有重点的保护是保证系统和信息安全的有效手段,信息安全体系化的建设与开展迫在眉睫。

软件测试的起源与发展

软件测试的起源与发展 软件测试的概念与定义 软件测试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早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那时软件规模都很小、复杂程度低,软件开发的过程混乱无序、相当随意,测试的含义比较狭窄,开发人员将测试等同于“调试”,目的是纠正软件中已经知道的故障,常常由开发人员自己完成这部分的工作。对测试的投入极少,测试介入也晚,常常是等到形成代码,产品已经基本完成时才进行测试。 直到1957年,软件测试才开始与调试区别开来,作为一种发现软件缺陷的活动。由于一直存在着“为了让我们看到产品在工作,就得将测试工作往后推一点”的思想,潜意识里对测试的目的就理解为“使自己确信产品能工作”。测试活动始终后于开发的活动,测试通常被做为软件生命周期中最后一项活动而进行。当时也缺乏有效的测试方法,主要依靠“错误推测ErrorGuessing”来寻找软件中的缺陷。因此,大量软件交付后,仍存在很多问题,软件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 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个阶段开发的软件仍然不复杂,但人们已开始思考软件开发流程的问题,尽管对“软件测试”的真正含义还缺乏共识,但这一词条已经频繁出现,一些软件测试的探索者们建议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开始阶段就根据需求制订测试计划,这时也涌现出一批软件测试的宗师,BillHetzel博士就是其中的领导者。1972年,软件测试领域的先驱BillHetzel博士(代表论著《TheCompleteGuidetoSoftwareTesting》),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大学组织了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关于软件测试的会议。在1973年,他首先给软件测试一个这样的定义:“就是建立一种信心,认为程序能够按预期的设想运行。Establishconfidencethataprogramdoeswhatitissupposedtodo.”后来在1983年他又将定义修订为:“评价一个程序和系统的特性或能力,并确定它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软件测试就是以此为目的的任何行为。Anyactivitiesaimedatevaluatinganattributeorcapabilityofaprogramorsystem.”在他的定义中的“设想”和“预期的结果”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用户需求或功能设计。他还把软件的

项目一网站系统渗透测试报告

XXXX有限公司 网站系统渗透测试报告2008年5月18日

目录 一、概述 (3) 1.1 渗透测试范围 (3) 1.2 渗透测试主要内容 (3) 二、脆弱性分析方法 (4) 2.1工具自动分析 (4) 三、渗透测试过程描述 (5) 3.1脆弱性分析综述 (5) 3.2脆弱性分析统计 (5) 3.3网站结构分析 (6) 3.4目录遍历探测 (6) 3.5隐藏文件探测 (8) 3.6备份文件探测 (8) 3.7 CGI漏洞扫描 (9) 3.8用户名和密码猜解 (9) 3.9 验证登陆漏洞 (10) 3.10 跨站脚本漏洞挖掘 (11) 3.10 SQL注射漏洞挖掘 (12) 3.11数据库挖掘分析 (17) 四、分析结果总结 (18)

一、概述 按照XXXX渗透测试授权书时间要求,我们从2008年某月某日至2008年某月某日期间,对XXXX官方网站系统https://www.doczj.com/doc/971041516.html,和https://www.doczj.com/doc/971041516.html,:8080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脆弱性扫描,同时结合XX 公司安全专家的手工分析,两者汇总得到了该分析报告。 1.1 渗透测试范围 此次渗透测试的主要对象包括: XXXX官方网站(保卡激活业务)、SSL VPN业务、互联网代理业务。 注:由于SSL VPN和互联网代理业务通过远程互联网无法建立连接,所有本报告中描述的测试过程和测试漏洞都是针对XXXX官方网站系统。 1.2 渗透测试主要内容 在本次渗透测试过程中,XX公司通过对对XXXX网站结构分析,目录遍历探测,隐藏文件探测,备份文件探测,CGI漏洞扫描,用户和密码猜解,跨站脚本分析,SQL注射漏洞挖掘,数据库挖掘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测试,得出了XXXX 网站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点,针对这些风险点,我门将提供XXXX安全加固建议。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考题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考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软件测试过程管理 1. 关于软件测试模型,描述正确的是(C) A. V模型测试的对象就是程序本身,测试与开发可以同一阶段进行 B. W模型测试的对象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可以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 C. H模型软件测试过程活动完全独立,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 D. X模型是事先计划再进行测试。 2. 制定测试计划的步骤:(D) A. 确定项目管理机制预计测试工作量测试计划评审 B. 确定测试范围确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标准、预计测试工作量 C. 确定测试构架确定项目管理机制预计测试工作量测试计划评审 D. 确定测试范围确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标准确定测试构架确定项目管理机制预计测试工作量测试计划评审 3、编写测试计划的目的是:(ABC)(多选) A、使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B、使项目参与人员沟通更舒畅 C、使测试工作更加系统化 D、软件工程以及软件过程的需要 E、软件过程规范化的要求 F、控制软件质量 4、某公司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了CMM2认证,表明该公司(C)。 A. 开发项目成效不稳定,管理混乱 B. 对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建立了定量的质量目标 C. 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级管理制度和规程,可对项目的成本、进度进行跟踪和控制 D. 可集中精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优化软件过程 5. (B )可以作为软件测试结束的标志。 A.使用了特定的测试用例B.错误强度曲线下降到预定的水平C.查出了预定数目的错误D.按照测试计划中所规定的时间进行了测试 6.软件测试计划的内容应包括(D)。 A. 测试目的、背景 B. 被测软件的功能、输入和输出 C. 测试内容和评价标准 D. 以上全部 7.下面不属于软件测试过程中的输入类的是(B)。 A. 软件配置 B. 测试用例 C. 测试配置 D. 测试工具 8. 下列不属于测试需求分析阶段的输入的是(A)。 A. 软件测试的方法与规范 B.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C. 软件测试计划 D.软件设计说明

软件系统测试方案模板

XXXX系统测试方案

1测试计划 1.1应用系统测试目的 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XXXXX项目提供质量保证,它是确保项目成功和双方利益重要手段,保证系统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验证功能测试范围内的系统功能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应用系统是否实现了经过各方确认过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约定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 用户对应用系统的使用方式满意,确实方便了用户,提高了用户的效率,达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 应用系统经过功能测试,能稳定运行,达到上线正式运行的各项要求。1.2依据标准 1.2.1用户文档 1、《用户需求文档》 2、 1.2.2测试技术标准规范 1、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 2、GB/T 16260-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3、GB/T 18905-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

4、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5、CSTCJSBZ02应用软件产品测试规范 6、CSTCJSBZ03软件产品测试评分标准 1.3项目组织 1.3.1项目特点分析 1、重点考虑测试时间和测试质量的结合,将根据验收测评服务协议中的要求,按时完成测试任务,合理调整投入的人力资源,同时合理安排测试工作时间,做到优质高效。 2、我公司针对该项目成立了质量控制组和项目监督组,负责测试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 3、在本次项目测试工作过程中需要开发方和系统用户的共同参与,项目的协调和工作的配合很重要,为此我公司将配备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管理和协调该项目。 4、本次测试为了更加满足业务需要,测试人员将严格按照需求进行测试,并对开发方和系统用户有争议的问题汇总,进行最后需求确认。 5、根据XXXX项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充分考虑到项目的特点,我公司将投入相关经验的测试工程师,提高测试组的整体实力。

渗透测试方案讲解

四川品胜安全性渗透测试 测 试 方 案 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目录 (1) 1. 引言 (2) 1.1. 项目概述 (2) 2. 测试概述 (2) 2.1. 测试简介 (2) 2.2. 测试依据 (2) 2.3. 测试思路 (3) 2.3.1. 工作思路 (3) 2.3.2. 管理和技术要求 (3) 2.4. 人员及设备计划 (4) 2.4.1. 人员分配 (4) 2.4.2. 测试设备 (4) 3. 测试范围 (5) 4. 测试内容 (8) 5. 测试方法 (10) 5.1. 渗透测试原理 (10) 5.2. 渗透测试的流程 (10) 5.3. 渗透测试的风险规避 (11) 5.4. 渗透测试的收益 (12) 5.5. 渗透测试工具介绍 (12) 6. 我公司渗透测试优势 (14) 6.1. 专业化团队优势 (14) 6.2. 深入化的测试需求分析 (14) 6.3. 规范化的渗透测试流程 (14) 6.4. 全面化的渗透测试内容 (14) 7. 后期服务 (16)

1. 引言 1.1. 项目概述 四川品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是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依托遍布全国的5000家加盟专卖店,四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线上线下结合的O2O购物平台——“品胜?当日达”,建立了“线上线下同价”、“千城当日达”、“向日葵随身服务”三大服务体系,为消费者带来便捷的O2O购物体验。 2011年,品胜在成都温江科技工业园建立起国内首座终端客户体验馆,以人性化的互动设计让消费者亲身感受移动电源、数码配件与生活的智能互联,为追求高品质产品性能的用户带来便捷、现代化的操作体验。 伴随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网站、系统、APP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更新和系统投产,同时,系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篡改与重放、信息销毁、信息欺诈与抵赖、非授权访问、网络间谍、“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特洛伊木马、蠕虫程序、逻辑炸弹、APT攻击等。这些攻击完全能造成信息系统瘫痪、重要信息流失。 2. 测试概述 2.1. 测试简介 本次测试内容为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 2.2. 测试依据 ※GB/T 25000.51-2010《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与评价(SQuaRE) 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B/T 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软件测试过程改进模型入门介绍

软件测试过程改进模型入门介绍 转自51testing 摘要:测试常被看作是一个昂贵且不可控的过程。测试花费太多的时间,耗费的比计划投入的多,无法提供充分的关于测试过程本身的质量情况。因此,信息系统的质量和商务风险难以判断。 很多组织意识到改进测试过程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实际上为了改进和控制测试过程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步骤以及什么次序是困难的。 基于实践知识和测试过程开发经验,测试过程改进模型(以下简称TPI)被开发出来。TPI提出了一个组织内测试过程成熟度的观点。 在这份文件里将介绍TPI的内容和结构。同时,测试过程改进的一些方面及面临的挑战也将做些讨论。 1、概述 测试常被看作是一个昂贵且不可控的过程。测试花费太多的时间,耗费的比计划投入的多,无法提供充分的关于测试过程本身的质量情况。因此,信息系统的质量和商务风险难以判断。 很多组织意识到改进测试过程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实际上为了改进和控制测试过程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步骤以及什么次序是困难的。 基于实践知识和测试过程开发经验,测试过程改进模型(以下简称TPI)被开发出来。TPI提出了一个组织内测试过程成熟度的观点。 在这份文件里将介绍TPI的内容和结构。同时,测试过程改进的一些方面及面临的挑战也将做些讨论。 2、软件测试的目的 一个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测试活动可以这样来加以说明: 测试活动是从测试计划、测试准备到测试执行、测试分析这样一个过程,测试的目标是对信息系统(泛指软件)的特性进行确认,以发现该系统应有状态与实际状态的差异。 测试计划和测试准备活动用以定义测试过程何时开始。在任何测试方法应用前(即测试执行阶段前),测试过程要求有明确的计划和准备阶段。 测试可以降低系统质量的不确定度级别,但是测试效果的好坏依赖于系统发布所带来的风险,还有我们愿意花费在降低不确定度等级上的时间和资金。

商业银行渗透测试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渗透测试 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渗透测试解决方案 一、渗透测试背景 银行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最密集、应用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类银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银行产品的开发推广、银行业务的展开、银行日常管理和决策的所依赖的关键组成部分。这种依赖性使得银行面临着由于网络信息系统本身所带来的银行信息技术风险。 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基础网络信息技术的复杂性和变化,其中面对互联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风险:基于网络的电子银行,需要有完善的安全体系架构; 面向Internet的银行业务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威胁; 远程移动用户接入和内部用户接入Internet,都可能引入不同类型的威胁源; 钓鱼网站对于银行网上业务和企业信誉的损害。 伴随银行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网上银行、门户网站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更新和系统投产,同时,行内系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篡改与重放、信息销毁、信息欺诈与抵赖、非授权访问、网络间谍、“黑客”入侵、

病毒传播、特洛伊木马、蠕虫程序、逻辑炸弹等。这些攻击完全能造成信息系统瘫痪、重要信息流失。 二、渗透测试的目标 本项目经过渗透测试的方式,模拟黑客的攻击思路与技术手段,达到以下目标: 从攻击者角度,发现网银系统、信用卡网站、门户网站和中间业务等应用系统及网关入口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检测对外提供服务的业务系统(如网银系统、信用卡网站、门户网站等)以及行内重要业务系统的威胁防御能力。 深度挖掘渗透测试范围内应用系统各个层面(应用层、网络层、系统层)的安全漏洞; 检验当前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针对发现的安全风险及时进行整改,增强系统自身防御能力,提升安全保障体系的整体健壮性。 三、渗透测试原则与风险控制原则 遵循规范 渗透测试经过可控的安全测试技术对限定范围内的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测试,同时结合以下业界著名的测试框架组合成最佳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