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徽商精神及其启示

关于徽商精神及其启示

关于徽商精神及其启示
关于徽商精神及其启示

1 关于徽商精神及其启示徽商一个曾经创造了辉煌历史的封建商帮在其长期艰辛创业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融东方儒家文化徽人意志品格为一体的独特的商业经营理念和风格这就是“徽商精神”。它既蕴含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融合了中华民族的聪明睿智和优秀品格是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微观铸塑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徽商精神”的内涵所谓“徽商精神”是指古代徽州商人在长期的经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且为徽商主流群体认可的思想意识意志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操守是徽州商人群体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感情等的综合反映。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徽州山多田少耕地贫瘠在生存的压力下徽州人被迫走出山区“藉经商以求富”。所以大多数徽州商人在经商之初都是小本起家这使徽州商人在与其它商帮的竞争中面临着先天不足。正是凭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高超的经营艺术徽州商人得以在逆境中迅速崛起诚如胡适所言一般徽州商人多半是以小生意起家刻苦耐劳累积点基金逐渐努力发展。有的就变成富

2 商大贾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徽商创业成功的精神支柱。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徽人经商之时既面临着当时诸多商帮的激烈竞争更受到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和轻商贱商观念的强烈束缚。为了正其名徽商创造性地提出了儒贾并重“贾为厚利儒为名高”的儒贾观为了开拓市场徽商“足迹几遍天下”为了增强自身的

竞争能力徽商创造性地实施了多种资本经营方式包括贷本经营、合资经营、委托资本经营等为了战胜竞争对手徽商提出了富有远见的经营之道如“贸迁货集市不二价”的诚信原则“义利双行”“以义取利”的义利观“趋时观变”“因俗时变”的机智灵活的市场营销观等等。正是这种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徽商得以迅速站稳脚跟称雄商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是徽商创业成功的制胜法宝。三尊儒业儒的求知精神。徽州素有“东南邹鲁”、“礼仪之邦”的美名程朱理学在徽州拥有雄厚的社会根基这使得徽人在为生计所迫而外出经商时依然是“尊儒”有加。“贾而好儒”成了徽商的一大特色。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徽商是一个儒味很浓的商人集团。在徽商的人员构成中以“业儒”出身者居多。他们或因各种原因而不得不弃儒从贾或在“张3 贾”获利之后转而“业儒”或“从贾”之后还是好学不倦亦贾亦儒。“好儒”、“业儒”成为徽商不同于其它商帮的最大特色也成为徽商具有更高文化程度与素质的根源。第二、徽商热衷于延师课子、捐资办学、振兴儒业。在徽商中“富而教不可缓也”是共识因此当他们经商富裕之后多不惜重金而延师课子。同时为了给乡人或族人一个很好的“业儒”环境以“振儒业”他们又不惜重金捐资办学修建书院。明清两朝“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徽州书院之盛无疑是徽商慷慨资助的结果。同样徽州“儒学之盛”应是这一结果的延伸。第三、徽商崇尚儒道经商。由于自幼受

到儒学教育大多数徽商能“本大道为权衡绝无市气协同人于信义不失儒风”。因此儒家的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的思想始终贯穿于徽商的经营理念当中成为大多数徽商的经营哲学。由于“尊儒”徽人在经商过程中大都善于审时度势决定取予运以心计精于筹算由于“尊儒”徽人精于儒道经商而以诚为本、以信接物以义取利。尊儒业儒的求知精神是徽商创业成功的智慧源泉。四诚实守信的敬业精神。徽商素以“尊儒”、“业儒”而闻名儒家的诚信观始终贯穿于徽商的经营艺术中以诚待人、以信服人成为众多徽商的信条。徽商诚信为本的经商作风深深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 4 任结果徽商经营之处往往出现顾客“绾毂归之”、“归市如流”的局面。诚实守信的敬业精神是徽商创业成功的立足之本。五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徽州是程朱理学的故乡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家族观念、地域观念很强加之古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积习这使得徽人在经商过程中特别重视血缘和地缘关系并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结成凝聚力极强的商帮即徽帮正如《歙事闲谭》中所记“吾徽人笃于乡谊又重经商商人足迹所至会馆义庄遍行各省。”通过这些会馆与义庄徽商一方面便于互帮互助同舟共济共同面对内外挑战另一方面交流市场信息整合商业资源构建商业网络共同打造市场。正是徽商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铸就了徽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是徽商创业成功的坚实后盾。六敢于冒险的开放精神。这种开放

精神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徽州海商的身上。长期以来许栋、汪直等明代徽州海商一直被史学界视为“海寇”他们的行为和作用也一直受到负面评价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全面的。作为明代嘉靖年间东南沿海最主要的民间海外贸易力量其影响和作

用应该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想以经济的视角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出发对他们的行为及其造成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与

考察5 以期作出更为客观的经济学诠释。从明中叶以来的各种史料看几乎无一例外地称许栋、汪直及其统辖的海商集团为“寇”。要对这一定性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判断首先就必须对明朝的对外经济政策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进行考察。

明朝的对外经济政策始终贯穿着两根主轴即朝贡贸易制度

与锁海政策。朝贡贸易制度明确而严格地规定了朝贡诸国的朝贡期限和规模实质上是用制度来规范官方的对外贸易行为。由于朝贡间隔时间长一般为三年一贡日本因诸多原因而独定十年一贡可以说明朝的官方对外贸易规模相对而言是

很小的。与此同时明朝政府又用严厉的锁海政策来限制民间的海外贸易发展《续文献通考》卷二十六记云“洪武二十七年正月命严禁私下诸番互市者。帝以海外诸国多作绝其往来……。命礼部严禁绝之。违者必置之重法”。朝贡贸易制度和锁海政策从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上紧紧束缚了明朝的对外经济交往。与明朝封闭保守的对外经济政策相冲突的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当时的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相互间都

有强烈的进行贸易的需求和愿望。从海外市场看当时的海外诸国对中国商品有巨大而强烈的需求。如史料记载苏禄菲律宾人“虑我舟 6 之不往也每返棹辄留数人为质以冀后日重来”“见华人舟跫然以喜不敢凌厉相加故市法最平”日本则“彼中百货取资于我最多者无若丝次者瓷最急者无如药通国所用辗转灌输即南北并通大厌多也”“大抵日本所须如室必布席杭之长安织也妇女须脂粉扇漆诸工须金银箔悉武林造也他如饶之瓷器湖之丝棉漳之纱娟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从国内市场看随着国内经济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对外贸易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而海外市场丰厚的回报则大大强化了这种愿望。如当时生丝价格国内约每担60银两到日本可卖到五六百银两毛利达十倍同样在与东南亚进行贸易时当地“土人以珠与华人市场大者利数十倍”。当商人对外贸易的强烈愿望遭遇明朝保守的对外政策的梗阻时一部分商人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不惜铤而走险落海为寇。诚如明人王圻所言“盖堆商道不通而利之所在人必趋之不免巧生计较商转而为寇商道即通则寇转而为商”。许栋、汪直等徽州海商正是这一矛盾的产物他们虽为海寇但并没有丧失作为商人而趋利的本性他们是海商与海寇的混和体。所以当许栋与福建海商李光头盘踞7 宁波之双屿时要“勾倭人及佛朗机诸国入互市”而汪直在与胡宗宪派出的人员谈招抚的条件时亦是提出“惟愿进贡互市而

已”。可见许栋、汪直等徽州海商之所以为寇其根源在于明朝政府的锁国政策是明朝封建政权无视国内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无视商人合理趋利的本性采取高压的对外贸易政策所致从经济发展与演变规律的角度看是中国早期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商人利益集团在封建政权高压政策下的一种扭曲形态他们不是海寇而是有着海寇表象的真正的海商。那么明代徽州海商的社会影响到底怎样呢我认为做为海寇徽州海商有对社会造成破坏性作用的一面并且由于其巨大的影响而产生了相应的巨大的破坏性。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做为海商其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同样是巨大而深远的。1、极大地促进了明代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史学界一般认为许栋、汪直等徽州海商对江浙沿海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工商业城市化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我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据史料记载明代工商业城市的加速发展与繁荣启端于明中叶的嘉靖年间而受倭患冲击最为严重的江浙地区则占据了明代大商业都市的三分之一大抵也是在这一8 时代长江三角洲一带迅速成为国内市场的一个中心区域。也许学者会把它归因于当时国内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概括是不全面的它忽视了规模巨大的民间海外贸易的影响。从各种史料的记载上看明朝中叶江浙一带的私人海上贸易是非常繁荣的。首先从从事民间海外贸易的人数上看虽然史料没有明确地记载有关从事海外贸易的人数但从诸多的有关

倭寇的记载中间接地印证了某些事实。如沈越的《嘉隆两朝闻见录》卷八中记载“沿海通倭之奸民前后勾引关匿主藏者不可胜计。”郑晓的《与彭草亭书》记载“小民迫于贪酷相率入海为盗”。《明史》记载“闽人资衣食于海”朱纨传。“滨海奸民尽操其利”日本传。胡宗宪的《筹海图编》记载“今之海赋动计数万皆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下数千其余则中国之赤子无赖者入而附之耳”等等。这些史料虽然是从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对这些“奸民”进行了带有贬义的描述但都道出了沿海人民或“迫于贪酷”或“嗜利忘禁”而“入海为寇者众”的事实。可见当时打着倭寇的旗号而从事民间海外贸易的人员是很多的。其次从民间海外贸易的规模上看据万表《玩鹿亭稿》记载嘉靖初年宁波一带通番者“不可数计”。9 在浙江海面上经常出现成群结队的私人海商船队甚至出现一天航行于舟山群岛的商船达“一千二百九十余艘”。而当时做为私人海外贸易港口的浙江定海的双屿港嘉靖时期海上私商的双桅、三桅大船更是“连樯往来”纷至沓往一片繁忙景象。与这种繁忙的民间海上贸易相对应在沿海的一些工商业城市客栈店主也是“明知海赋贪其厚利任其堆货”甚至“为之打点护送”。而“关津略不盘诘”。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明代中期江浙一带私人海上贸易不仅参与者众而且规模很大。更主要的是在海外贸易环节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为海外贸易组织货源的遍布城乡的牙行和势家以及为海外贸易提供货源的广大

小商品生产者。这是一个由私人海上贸易集团、牙行、势家、小商品生产者等组成的庞大的从事对外生产贸易的网络必

然成为推动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强大力量。而徽州海商正是这股强大力量的核心和中坚。2、加快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进程白银货币化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早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明朝从开国初期的“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罪之”到嘉靖时“课税征钱而不征银”这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10 果。而之所以在嘉靖年间明朝无奈地最终认可银本位货币体系的建立是因为嘉

靖时期商品经济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商品社会化程度更高对

白银的需求和使用更为普遍。而海外贸易在满足社会对白银的需求并使白银的流通普及化方面功不可没。由于明朝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明朝在进行对外

贸易过程中往往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结果导致大量顺差和当

时的结算货币白银大量流入。比如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据张燮在《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中记载“东洋吕宋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显然东南亚及其后来的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一般都是用白银易货由于贸易规模巨大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必然

是惊人的。同样明朝在与日本的贸易过程中日本以银易货也是普遍现象。据日本金银贸易史专家小叶田淳的研究日本白银的大量开采与出口是发生在16世纪40年代以后这正是明

嘉靖年间是明朝海外贸易大发展和白银货币化加剧进行的时间。考虑到中国是日本的最主要贸易国毫无疑问日本出口的白银绝大部分应该流入中国。大量海外白银的流入恰好弥补了由于国内产银不足而导致的需求缺口从而使白银货币11 化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前所述明朝的对外贸易主要表现为民间的私人海上贸易而做为当时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江浙一带则是明朝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地区之一由于徽州海商几乎主导了江浙一带的民间海上贸易可以认为徽州海商必然在客观上促成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从而加快明朝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以及由此推动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3、推动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明朝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长三角地区是明朝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中心和对外贸易中心之一。因此长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必然对当时的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当时与长三角地区进行贸易的主要国家日本来看据日本学者井上清的研究日本自由城市的兴起与繁荣是发生在室町时代也就是明朝的嘉靖年间其主要自由城市和商业中心如博多、山口等都是作为对外贸易的城市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与明朝的贸易。日本与明朝的贸易一方面用于满足日本国内对明朝商品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从事所谓的“转口贸易”即日本“与琉球的贸易主要是输入琉球国的商船自爪哇和菲律宾输入胡椒再将其输出12 至朝鲜和明朝”。又将从中国输入的商品转输至东南亚主

要是欧洲的殖民者这一贸易规模是相当庞大的比如当时日本的商业城市“长崎就几乎成了葡萄牙的半殖民地”。我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条巨大的世界贸易网已然成形即中国长三角地区——日本——东南亚——欧洲。在这条贸易网中中国是龙头。中国的对外贸易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中国商品的输出或通过日本间接输出促进了欧洲对外贸易的繁荣而对中国商品的熟悉与使用所唤发出来的对中国商品的巨大渴求又进一步促进了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开发和世界市场的开拓因为欧洲与中国的贸易逆差需要大量的白银来弥补从而加速了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白银的开发和世界其他地区白银的掠夺。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当长三角地区在推动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方面发挥重要影响的时候做为长三角地区最主要的私人海上贸易力量徽州海商必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促使了明朝实施更加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有明以来“严海禁”与“弛海禁”的斗争就没有中断过到了明朝中叶由于商品经济获得了更大13 的发展禁海政策对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就更加明显民间对外贸易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从一定意义上说倭寇之乱就是海禁政策的产物。虽然许栋、汪直等徽州海商及其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最终被明王朝平定但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倭寇之乱也使明王朝更充分地认识到禁海政策所造成负面影响的严重性使“弛海禁”的观点在斗争中

逐渐占据上峰。“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结果明王朝遂“除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刳艅艎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许栋、汪直等徽州海商以其悲剧式的结局促成了明王朝的相对开放并由此在客观上为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更快发展作出了贡献。二、“微商精神”的经济学分析徽商能够从一个贫困、封闭、落后的山区走出来并一跃而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这除了得益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之外更主要的是得益于体现在众多徽商身上的精神即徽商精神。由于这种精神以及由这种精神影响与支配的商业行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了经济学理论的一般原理因而徽商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具体说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充分体现了精神生14 产力的巨大威力。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在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的因素起主导作用物质要素只有在被人所掌握并与劳动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人对物质要素的掌握、控制与运用的能力又深受其主观意识的影响即表现为意识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即是精神生产力的体现它是人类积极地适应、改造、调控自然过程以及人类运用语言系统从事脑力创造性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它与物质生产力一道构成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应当说大多数的徽商

在创业之初并不具备优势甚至处于劣势。正是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徽商积聚了巨大的精神能量为徽商创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永恒规律。从经济学角度看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是人类社会演变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生产力的提高过程即是人类不断创新的过程而适应于生产力提高的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变革与调整同样是一个创新过程它既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个人经济实践的成功。徽商能够顺应明清时期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在观念上创造性地提出儒贾并重在经营方式上灵活地实施多种资本经营方式在经营理念上充15 分尊重与应用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因而得以迅速崛起。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使徽商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脉博成就了徽商的一方霸业。三、尊儒业儒的求知精神充分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精髓。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人类向其自身投资而获得的蕴藏在人类机体中的才干、知识、技能、资历和健康素质等的存量。它是通过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干中学保健和迁移等途径形成的其中教育是最主要的形成途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通过教育和非教育投资能够获取一种挣得能力这种能力有利于提高个人收入和促进个人事业的发展同时这种投资还具有正的外部性包括开明和负有责任感的品德公共关系能力守法行为与遵守健康标准等

等。这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使社会经济发展获得良好的宽松的环境进而在宏观上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经济发展是内生的、可持续的、单调递增的。徽商的古老实践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理论的合理性。由于徽商尊儒业儒重视经商经验的积累学徒徽商获得了更高的个人素质或曰人力资本存量因而徽商更善于筹谋更精于算计更富有创新徽商也就获得了更多的事业成功的机遇。四、诚实守信的敬业精神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又称为交换经济信用经济交换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意而诚信16 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没有交换就没有市场。而没有诚信交换则难以为继。交换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互信是交换得以持续进行的前提条件。徽商以经营流通业从事商品交换为主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处于无序状态而使投机大有空间的环境下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可谓是富于远见的高明之举它抓住了商品经济的要义促成了徽商的崛起。五、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共赢理念。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它们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一方面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特有规律有竞争市场才有活力通过竞争资源才能更加合理的配置另一方面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一切市场资源包括技术、资金、信

息、人才等这就要求市场的主体之间进行充分的合作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的目的同时为了开辟新的市场创造新的需求企业之间也必须进行合作以共同打造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说合作是市场的主流而合作的理论基础则是共赢理念。徽商以帮带群相互分工团结合作共同开拓、打造市场的行为可以说是市场共赢理念的早期实践它造就了“无徽不成镇”的美谈。

17 需要指出的是“徽商精神”是徽州商人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然而做为一个封建商帮徽商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商人的历史烙印。徽商的悲剧在于当徽商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累赀巨万”之后徽商没有完成角色的转换没有实现从封建商人向资本家的兑变。我们看到当徽商与西欧商人乘着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朦胧出现的历史契机一同步入辉煌的时候西欧商人乘机.

徽商的四大精神

【徽商的四大精神】 一、徽骆驼:徽商的吃苦精神 徽商精神精神的形成,与徽州独特的地理和生存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徽州是一个山区,山峦叠嶂,川谷崎岖。多山的地理环境,必然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不便,乃至生存的困难。另外一方面,人口又在不断增加,环境和生存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在哪里呢?就是走出徽州,去经商。徽州有一首流传很久的民谣:“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经商意味着漂泊,或者在山岭间跋涉,或者闷坐舟中。遇到旅店就寄宿,三餐茶饭伴愁眠。更有甚者,是他们在经商途中充满了风险。亏折、赔本,当然是从商难免的“功课”,而身家性命也往往有不测的危险。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明清小说的描写就可以了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盐官邑老魔魅色会骸山大士诛邪》写一个徽商来到燕子矶弘济寺,看到寺院楼阁颓坏,愿意出三十两银子为之修缮,岂知寺僧起了坏心,将他杀害,将他携带的500余两银子据为己有。小说当然不是历史,但是,它们是生活的折射和反映。在信息不畅通、行政管理有着大量空白地带的社会,图财害命的案件经常发生,徽商携带金银,难免会招来杀身之祸。 徽商的吃苦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明代婺源李魁,在未发迹之前,因为家计贫寒曾经仰天呼叫:大丈夫难道真的要为有个上千两的钱财而犯难吗?经商是贱行,大丈夫不屑为之,但也不能永远贫贱呀!于是,他和祖母商量,想筹措点经商本钱,却一点都筹措不出来。他想了一想,家里只剩下了卧室一间,就将它出卖给族人,只得到十两银子。他就带着这点银子前往南京营商,一点点地积攒,“不惮烦劳”,终于有了积余,也终于能够买田宅了. 成化年间的歙县人江才也是如此。父亲在他3岁时就去世了,家境不好,他跟随着哥哥做点小本生意。他经常感叹:我想耕田,家乡田少,若是碰上灾荒更不可为,务农是不行了。我想经商,家里底子薄,没有资本,经商也不成!他的妻子郑氏从容地劝他:乡人十个有九个都去经商了,你怎么能因为家里底子薄就不去经商呢?于是,她用自己的衣饰资助江才经商。几年后,江才就致富“饶益”。 清代祁门的倪尚荣,七岁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也十分贫寒。稍大一点,他就砍柴以奉养母亲,久之,他慨叹道:终身砍柴怎么能度日呢?正碰上大乱时候,粮食昂贵,不得已,他就去学做船夫。久之,他又慨叹:这哪里能够养家糊口呢!于是以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本钱学经商。他往来于鄱阳湖和祁门之间,不避艰险,终于改变了贫寒的境遇。 的确,从明代中叶开始,徽商的富有已经让人们羡慕不已了。但是,在他们富有身影的后面,却是一路艰辛,满腹凄楚。对于这些,更多的人似乎是看不见的。 二、山外有天:徽商的开拓精神

晋商文化

一:简答题: 1:简述晋商的特点: 晋商文化源远流长,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商业金融业结合,重视行会作用,聘用同乡人。有一下特点: 第一,唐晋遗风的管理理念。 第二,关公崇拜的商业伦理。 第三,重商立业的价值观念。 第四,乡土轴心的理财文化。 第五,人本思想的企业文化。 第六,官商相维的展业思想。 2:简述明清时期票号的组织架构: 其组织结构为三种人:东家、掌柜、伙计。大掌柜具有独立的经营权,东家不能插手经营活动。掌柜和伙计可以人力入股,享有分红的权利。票号的所有人员一律是山西人。山西票号的血脉里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浸润,“以义制利”是其基本准则。《清朝续文献通考》称:山西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 3:简述晋商的关公信仰: 什么是关公信仰呢?其实就是四个字:“忠义仁勇”。晋商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关公的忠义诚信精神直接引入商界,作为经商的核心理念,提出“商与士,异术而同心”。主张经商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晋商以关公等山西先圣先贤为楷模,忠于国家,忠于家庭,忠于商号;在商道,讲仁义;与友交,讲信用。宽厚待人,以义取利,以利厚人,表现了商道即人道的精神,培育了晋商忠诚、崇礼、仁义、守信等共性特征。 4:简述山西文化区的划分及特点: 民俗文化的地域划分,不完全等同于行政区域划分,而是与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言土语、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等有密切关系 晋南地区:这一带古代是耕读文化,农业生产以麦为主,饮食习俗以馍为主。 晋中地区:是古代中原民俗文化与北方民俗文化的交错之地,胡汉相融。农业生产以麦为主,辅以杂粮 晋北地区:这一带古代是草原民族与农耕居民冲突的地带,农业生产以杂粮为主;饮食习俗吃莜面、土豆; 上党(晋东南):出入河北、河南的重要孔道,太行山险峰陡立,农业生产以粟谷为主。 晋西地区:晋西地处吕梁山西侧至黄河以东,西渡黄河与陕北相交,汉时属西河郡地。农业生产以粟豆为主。 二:论述题: 1:为什么说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山西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传说中“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这块土地上。上古时代女娲氏炼石补天、神农氏尝百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舜耕历山,柳氏一门的祖先“和圣”柳下惠坐怀不乱等均发生于此。 山西地区历代名臣良将辈出。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张仪、名将李牧、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霍光、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徐晃、唐代名将尉迟恭、薛仁贵、唐代诗人柳宗元、宋代宰相司马光、名将狄青、杨家将、明代重臣王琼、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龙……均诞生于此。

晋商常家的家训及其启示

晋商常家的家训及其启示 一、晋商常家的家训产生的背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娶妻生子、人丁兴旺、天伦有乐,是中国每个家庭的最基本要求与期望,并代代相传,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观念。但家大人多,人多即杂,杂则易乱,乱则易无序,无序则易悖天伦、乱纲常、招灾惹祸,贻害家族。于是,家规、家法、家教、家训等等便应运而生。这些家规、家法、家教、家训对于调整家族成员的操行、品性及其相互关系,维系家族秩序、家族利益、家族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国法和社会道德的重要补充。故而又有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中国人代代相承的理念。和大多数中国人家一样,晋商常家在家族人丁、事业兴旺之后,家训便应运而生了。 晋商常家居于山西省榆次区(县)东阳镇车辋村。其始祖常仲林约于明弘治初年(约1488年)只身迁入车辋村,受雇于刘姓大户放羊。因其忠厚勤勉而受主人喜欢,遂将家中女佣许配其成婚,始繁衍子孙,并立户车辋村(约1500年)。常家从八世常威(约生于康熙二十年,卒于约乾隆初年)二十岁独闯“东口”(即张家口)开始经商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后,几代人在对海内外的商贸关系中逐渐意识到了文化素质对商人的重要性,进而要求子弟在经商之前,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逐渐形成了贾而好儒、以学保商之家风。可见,常家虽然重视对子弟的教育,但这种重视的最终目的,不在功名,而在商贸,在“学而优则贾”。但崇儒尚学之风一开,各家便为培养子弟不惜重金聘师办私塾,结果培养出了一个个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技艺超群的大家,如常立教、常第春、常麟书、常赞春、常旭春、常麟图、常燕生等。后经家族中唯一的进士、十四世常麟书(1869-1927年)的倡导、说服、主持而实行了家族教育革新,1903年在车辋村成立了山西省第一所私立学堂---常氏笃初小学堂,1904年又兴办

长征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长征精神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胜利不止是历史的转折点同时它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更要将其继承和弘扬,形成新的长征精神。 一、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动力,才能激励红军将士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二、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在党的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品质。集体主义思想反对一切“个人至上”、“个人中心”和“个人神圣”的个人主义理论。它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真正体现,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先公后私,顾全大局。也就是说,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们懂得自我价值只有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否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征精神给予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长征精神给予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长征精神的认识,有很多独到的精辟见解。浙江日报总编辑杨大进认为:“第一个方面从政治信仰上去理解它,我的体会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一条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来搞革命、搞建设;第二个方面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对党员来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问题;第三个方面是道德的追求和人格的塑造,这就是集体主义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是不怕艰苦拼搏的精神。这三条相互融合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了解共和国的历史,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更要将其继承和弘扬,形成新的长征精神。一、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当年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够长途跋涉,征服千难万险,翻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的重重高山,穿过人迹罕至、沼泽遍布的茫茫草地,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越的条条江河,吃草根,咽树皮,忍饥受冻,历经艰辛,最终胜利会师,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其首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红军将士才有了精神支撑和动力,激励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不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所击中,不被社会的丑恶现象所迷惑,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打倒,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二、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长征谱写出了一首红军战士精诚团结,顾全大局,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英雄凯歌。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们懂得自我价值只有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否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培养自身集体主义价值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正确认识集体主义、转变思想,首先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集体主义在强调集体利益时,并不抹杀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它强调集体利益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强调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在贯彻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并努力促进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2、摆正金钱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这是当今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应该正确看待金钱问题。金钱并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金钱获得再多,也不能等同于一个人价值的完全实现。大学生不应当将获得金钱作为自己人

长征精神对检察职业精神的启示

长征精神对检察职业精神的启示 红军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之魂,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检察职业精神是我们从事检察工作工作必备的精神,加强检察职业精神建设,既是推进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做好检察工作的关键所在。如果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那么它也是我们检察职业取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资源。 一、红军长征精神与检察职业精神各自的内涵 红军长征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独立探索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和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等几个方面。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感召激励价值、规范导向价值、教育塑造价值都对我们检察职业精神有着深远意义。 检察职业精神,是指检察人员在从事检察工作,处理各种法律、人际、社会关系,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精神。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当代检察职业精神应当包括:忠于党,忠于人民和法律,忠于本职,遵守检察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一切职能都围绕这一性质展开,这就使得检察职业精神与生俱来就有忠诚、为民、公

正、廉洁的特性。检察职业精神不仅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也是我们全体检察人必须追求的职业信仰。 二、长征精神对于检察职业精神的价值意义 检察职业精神体现了新时代检察干警的崭新风貌,是保障检察职能充分发挥的精神财富。它能极大促进检察事业的进步,对于推动检察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长征精神应当贯穿于我们的工作中,其价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凝聚向心价值。加强检察职业精神建设是检察机关的职责要求。检察职业精神依据检察职能产生,又服务于检察职能。检察职业精神作为检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检察干警的思想之魂、行为之基,检察机关的责任也要求检察干警在工作中能保持良好的检察职业精神。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构,必须着力加强职业精神建设,为促进检察工作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思想和组织基础。从源头上来看,长征精神为检察职业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凝聚向心力。 二是教育塑造价值。加强检察职能建设是党和人民的期盼。加强检察职业精神建设,进一步强化忠于党、服务人民的观念和能力,进而促进检察机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为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发挥服务作用。这既是党赋予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使命,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长征精神就像一面旗帜,为检察职业精神的培育恰如其分地发挥了教育塑造作用。 三是感召激励价值。加强检察职业精神建设是当今时代的呼唤。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检察机关进

新徽商经营理念

新徽商的经营理念探讨(2) 姓名:蒋燕 (班级:07工商管理学号:M10714084) 内容摘要:这篇文章主要研究的主题是新徽商的经营理念,从新徽商日益兴起和不断发展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们创造的商业奇迹,更多的是他们如何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即新徽商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思想。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一大背景下,加强对新徽商群体的研究,促进新徽商队伍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新徽商;经营;诚信;人才 一、引言 徽商,即徽州商人,一般指徽州府所属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婺源六县经商之人,后泛指安徽商人。他们曾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商业奇迹。徽商多是小本起家,他们穷则思变、奋发进取,这种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一直代代相传。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是一支重要的商帮,它拥有着巨额的商业资本,活动范围广,从业人数多,具有很强的经商能力,在商界可谓是首屈一指。 什么是“徽商精神”呢?“徽骆驼”是胡适先生对徽商品质最形象的概括和赞誉。因此有人把徽商精神概括为“骆驼精神”,但徽商精神还不仅仅是“骆驼精神”,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如今,一大批“新徽商”迅速崛起,影响日益扩大。新徽商的昌盛,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这让我们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安徽人都倍感骄傲!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新徽商的经营理念。 二、正文 “开放、创新、合作、诚信”的徽商精神,是新徽商成功的重要支柱。 新徽商有着比古徽商更为开放的意识、更勇敢地创业精神,当然也创造出了比往昔更加辉煌的经济成就。以美菱、荣事达为代表的家电工业, 成为居于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之后, 中国家电业的第四极; 以奇瑞、江淮为代表的汽车及工程机械制造工业异军突起; 以马钢、铜陵、海罗为代表的优质材料工业领跑同行业; 以两淮煤炭为代表的能源工业方兴未艾; 以丰源、华茂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1]。马钢集团、海螺集团、江淮集团、巨人集团、比亚迪等,无一不是中国的领军企业!何邦喜、王传福、史玉柱、杨续喜等企业家为代表的新徽商正在将“天下徽商”变为“徽商天下”,以传奇的创业色彩,塑造着“新徽商”的新面貌。 新徽商不但带给我们很多的商业奇迹,同时也给了我们丰富的商业思想和经营理念。 徽商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并且能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经商之道。徽商具有一种理性,以诚待人,以信服人;尽可失利,不可失义;注重质量,提

晋商的启示

晋商的启示 在缺少明确的经济运行规则的背景下,晋商的成功并不在于简单的成本质量的竞争,而在于建立了一套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伦理道德准则。如今,中国许多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却忽视了应该遵循的伦理准则,结果造成了目前“重经济,轻伦理”的状况,与晋商时代的“经济伦理并行”的准则发生了严重的背离。我们经济上前进了,但企业伦理上倒退了,这对于实现企业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如果我国的企业不能继承历史上晋商的优良伦理道德准则,便无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晋商成功的经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对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注重诚信的经营伦理观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市场经济最为重要的要素是诚信文化,诚信既是一个企业与经营者的经济生命,也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同时又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从企业生存之道来看,诚信是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文化因素。中国历史上,凡是成功的商业经营者都是以诚信为先,靠诚信打造百年商誉。诚以待人、珍视商誉是晋商经商成功的秘诀。他们以诚信为经营处事的准则,以做“善贾”、“良贾”为荣,并以严守信誉作为商业道德,代代相传。有的父祖辈经商遇险破产,若干年后子孙从商发迹,对本来无须承担的陈债仍主动代先人偿还。诸如此类之事,屡见不鲜,在国内外传为美谈。 外国人曾评论说:“这种品德在世界其他地域从未见闻。”梁启超也评论道:“晋商笃守信用。”信誉高自会招徕主顾。山西祁县乔氏在包头开设的复盛公商号,做生意以诚信为本,不图非分利润,在

客户中威信很高,人们都愿意购买复盛公的商品。曾有一次,复盛油坊经手职员为图厚利,在油中掺假,掌柜发现后,立即另行换装,以维护商号信誉。太谷广生远药店,制作名贵中成药定坤丹,参非“高丽”不选,茸非“黄毛”不用,信誉著于市场,买主对“广生远”三字深信不疑。 历史上,晋商诚信立业,诚信兴业,堪称典范。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体制转轨等种种复杂原因,我国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造假贩假、欺诈经营、赖账逃债等现象愈演愈烈,以致信用缺失,危害严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诚信与商誉成为影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弘扬诚信精神,以晋商精神为借鉴,提升企业信用含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十分注重以诚信为中心的企业信誉建设,要把积累企业信誉、提升企业信誉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这种信誉建设不是抽象的说教和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在企业全体成员中逐步形成一种信誉的预期约束,如在生产中精益求精,为顾客生产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与客户交易中信守契约,等等。只有形成普遍的全员化的信誉约束,使人人有一种视信誉为生命的意识,才会在企业中形成一种自觉维护企业信誉的伦理氛围。 顾客至上的经营伦理观 顾客至上,满意为先,是企业成功的基石,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法宝。顾客与企业的关系好比是水与舟的关系。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企业,无论规模多么壮大,技术多么先进,如果不能适应顾客消费心理,急顾客之所急,想顾客之所想,为顾客提供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那么它终将被顾客抛弃。没有了顾客的支持,企业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基础。 晋商根据顾客的要求,积极组织货源,严把质量关,以优质热忱的服务,满足了顾客的需求,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支持,充分体现了“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针对蒙民以肉食为主、喜用砖茶等生活

《乔家大院》:晋商文化及当代启示

《乔家大院》:“晋商文化”及当代启示 毕秀娟* (襄樊学院文学院,湖北襄樊441053) 摘要:历史小说《乔家大院》通过讲述乔致庸几十年商海拼搏,开辟商路、追寻“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故事,深刻展示了一代晋商以商富国、以商救民思想的发展变化,弘扬了晋商精神,传播了晋商文化,为当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语境中建立更加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建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乔家大院》;晋商精神;晋商文化;和谐文化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自2007年以来,中国GDP始终保持10%以上的增速,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之一,令世人瞩目。在这一连串的“惊人”的发展中,人们在不停地思索着。在人们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原因的深度思考中,随着历史小说《乔家大院》的热销和同名电视剧的热播,“晋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晋商精神”“晋商文化”也逐渐从那厚重的中国商业史中走出来,就像一轮辉煌灿烂的红日,拨开了云层,照亮了迷雾笼罩的路途。《乔家大院》所展示的,不仅有晋商文化的辉煌,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晋商、晋商精神与晋商文化 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现象,晋商有着特定的涵义、发展历程。真正意义上的晋商是地处汾河中游,侧屏太行、吕梁两山的晋中一带的商人。这刚好印了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所看到的那种现象,即从“太原到平阳(今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元朝时晋商的雏形已经在山西晋中一带出现了,但真正晋商的出现,则是在明朝。及至到了清朝,晋商活动的范围已是相当广阔了。晋商从事商贸活动,不仅地域广、力度大,他们把商贸活动和金融活动结合起来,简直是执全国内外贸之牛耳,驭清廷经济之命脉。 晋商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中国的商业经济和金融经济的勃兴起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使明代中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更使商品经济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二者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一次创新性的演试,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的社会性生产与经营的快速发展。 晋商的形成与发展是晋中这块宝地的特殊赐赋;而晋商精神的形成则是一种宝贵的经验总结和精神铸炼,是民族传统、时代韵律、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的凝结与升华。它是极宝贵的,因为它和谐、有效地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晋中民众的优秀品质结合在了一起,从而构成晋商精神的基本核质和特殊魅力。概而言之,晋商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人和人本精神、崇尚敬业精神、诚信重义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勤俭自律精神。 晋商文化是晋商在特定的发展过程及经营过程中凝结起来的独特文化。它具有自己的特性,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晋商秉承了传统的儒家文化,有融合、有发展地与塞外文化的碰撞,以融合山西黄土文化的方式,消化融 *作者简介:毕秀娟(—),女,人,襄樊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级本科生。

长征精神的深刻启示

要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必须有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正确的思想路线。要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闯出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崭新道路。党要领导革命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就必须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要取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必须建设一支听党话跟党走、忠实履行历史使命的人民军队。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华夏大地上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人类历史上竖起的一座代代传颂的无畏丰碑。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一)长征,是党和红军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生存危机下被迫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转移。党领导红军战胜了征途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夺取了长征的胜利。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可是,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在对日实行妥协政策的同时,调集重兵“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被迫率领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中央苏区的丧失,改变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格局。在国民党军重兵逼迫下,战斗在大江南北的红25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红6军团分别先后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就由局部发展成全局性的战略转移。在不断加剧的民族危机下,红军的战略转移,已经不是单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而是同时负有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发展,以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的伟大历史使命。党和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长征途中,“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可谓步步险关,处处绝境,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然而,党和红军最终经受住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一路闯关夺隘,勇敢前进。从1934年10月10日长征开始,到1936年10月22日长征结束,各路红军在长征中总行程达6.5万余里;先后进行了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其中师以上规模的有120余次,牺牲营以上干部432人;共计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俘敌2万余人,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红军还战胜了自然界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江河,其中包括赣江、湘江、乌江、大渡河、金沙江等激流汹涌的著名大川;征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过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上百平方公里茫茫草地。在此期间,我们党还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尽管付出了兵力损失达3/4的重大代价,但红军最终实现了会师西北的战略目标,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不仅使党和红军克服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也为挽救民族危亡,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促成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长征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罪恶企图,向世人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各路红军会师西北,使党中央实现了对全国红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红军整体合力的形成,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精华”。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善于治党治军治国的宝贵人才;更重要的是,在浴火重生的伟大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脱颖而出,并且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这一切,标志着党开始走向成熟。长征的胜利,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红军以英勇无畏的斗争,将被迫进行的求生存转移,转变为开赴抗日前线的伟大进军,在华北的抗日前哨地区建立起前进的阵地,鼓舞和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促进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挽救民族危

徽商的兴起的和衰败

徽商的兴起的和衰败 徽人经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但徽商的历史应该是从明代中叶开始的,徽州商人自形成至解体的400余年中,其经营形态没有明显变化,但就其势力的兴衰消长而论,则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阶段一:从成化、弘治之际到万历(1573~1620)中叶的100余年间是徽州商帮的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从它发展的主要表现来究其原因。 (1)表现一:徽人从商风习之盛。这与徽州的自然环境有关,徽州山多田少、耕地贫瘠、粮食不足、人民生活困难,加之赋役繁重、社会动乱、荒灾迭起,无不加深了徽人的灾难,而明中叶以来徽州邻近地区,如苏浙等处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恰恰为徽人开辟了一条经商谋生之路,所以徽人之所以汲汲于求富,说到底就是因为他们太穷了,他们是借经商以求富。(2)表现二:经营行业多、活动范围广。徽商经营的范围极广,“其货无所不居”。如“盐、茶、木、棉、布、丝绸、瓷器等等”,以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事货币经营的人也随之增多。在上述行业里面,尤其是盐、典当、茶、木四大行业之盛更是为其他商帮所望尘莫及。同时由于商运路线的增辟和延长,市场网络的进一步,徽商活动范围也随之增大,为了从事商品贩运活动,其“足迹几遍天下”,从侧面反映出徽商兴起的另一个原因——经营内容、方式的灵活性。 (3)表现三:财力雄厚。在商业活动中最基础的就是商业资本。徽商中出自地主缙绅之门者只是少数人,而出自贫下之家者则占绝大多数,他们虽然资本不少,但却能以小本成家,并在商业活动中逐渐发财致富,使得资本越积越多,形成了最初的徽商资本。 (4)从这第三点中我们还可以引申出一个原因,徽商中大多数人出自寒微,他们之所以发展兴起与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和经营策略有着很大的关系。 阶段二:万历后期到康熙初年的近百年是其遭受挫折的阶段,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封建政权的横征暴敛。万历时,矿监税使四处搜刮,徽商成为其主要勒索对象。天启时,魏忠贤又发起“黄山旧案,在这场狱案中徽商财力消耗是难以估量的。 (2)明末农民起义军对徽商的打击。如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实行的是“平买平卖”,保护商人的政策,但徽商处处与农民军做对的态度,是农民军对徽商仇视,使他们以徽商作为追赃对象。 (3)明清战争的破坏。苏州、湖广遭受战祸最为严重,而这些地点有恰恰是徽商最为集中的地区。所以战争对徽商的破坏可想而知。

晋商精神

一、晋商文化与晋商精神 (一)晋商的发展历史 山西商人,尤其是首创中国历史上票号的山西票号商人,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二)晋商文化与晋商精神 我们知道,每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其灵魂,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是这一特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无尚的晋商精神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1.是山西商人重商立业的人生观。山西自宋元以来。遥渐在民间形成了一种重商观念,即“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立业思想。 2.是山西商人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山西在“义”和“利”面前主张君子爱钱取之有道。晋商供奉关云长,均在于“信”“义”二字。每一个商号都规定了“重信义,除虚伪”,“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族恨”,反对以财务卑下的手段骗取钱财。晋商史料中就有过很多亏本钱也要保证商业信誉的记载,以至各地百姓购买晋商商品,只认商标,不还价格。3.是山西商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比较差。在这种环境中出身的山西商人,多能不畏艰险,万里行贾,勤俭经商。特别是经商于新疆、蒙古、俄国、日本的山西商人,更要通过语言和生活习惯之障碍,没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难以称雄于商界的。4.是山西商人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山西商人笃信和气生 财,重视与社会各方的和谐,尤其在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 争,又保持相互支持和关照。在晋商中,相互友好的同行行为“相 与”,凡是“相与”,必须善始善终,同舟共济。重商的人生观,诚、 信、礼、义的价值观,同舟共济的合作思想,成为晋商精神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5.晋商的成功是建立在商业诚信基础上的。诚信也给他们带 来了丰硕的回报因为诚信而成功,因为成功而更加诚信,两者相 得益彰。把他们悉心建立起来的诚信、商誉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因此,纵观晋商文化发展史并结合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得 出,成功的、正确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是晋商发展和壮大的核心武__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竞争激烈,物质充裕令人欢欣鼓葛舞,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际社会关系大大的复杂化,从而使重得不少人在物质财富中失去方向。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曼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是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鹭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高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市场经济越发展,对会计行业的诚信要求就越高。然而暴露出一系列的会计舞弊欺诈案件以及与之相连的审计失败案件,不仅使得会计人员的社会公众形象蒙受阴影,会计的公信力也受到怀疑,同时也动摇了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会计人员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好学、坚持原则、参与管理。但也有一部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出现严重的滑坡,主要表现在:职业态度不端正,缺乏敬业精神;职业纪律松弛。在会计职业界违背准则、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三、晋商精神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长征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近代史论文:长征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2015级金融学 姓名:杜玉莹

长征精神内涵与传承 摘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是一部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在长征征途中培育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五大基本方面,这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强烈 的爱主义精神;知难而进的自强不息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这在当今纷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长征精神具有精神导向、凝聚向心、感召励志、教育塑造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长征精神内涵自强不息时代价值 一、长征精神内涵 长征以其独特的魅力突破了时代和国界,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也为整个世界所称颂。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五大基本方面,这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强烈的爱主义精神、知难而进的自强不息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 1.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 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不仅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且面临着严重的给养不足、自然环境极其险恶的生存问题。 红军每前进一步都充满着艰难与险阻,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与牺牲。但是,自然和社会的困难并没有难倒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没有阻挡红军战士前进和走向成功的步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何等的英雄气魄,何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战士所表现出的这种特有的精神从何而来? 从根本上讲,来自他们所具有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因为他们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

对徽商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徽商成功之道与徽商精神 古老的徽州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那里有着一群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商人,他们遍布古老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他们注重质量抵制伪劣,薄利生财,甘为廉贾。他们一群人有一种称谓,那就是闻名中国的“徽商”。 黄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奇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等等奇异壮阔的美丽风景。在这种地方生活也是一种享受。当然这种风景更会让人产生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因为地处山区,农务业不发达。为了填饱肚子很多人开始外出经商,而这些人日后将会被人们记住,他们就是徽商。 徽商是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很快徽商就和晋商、潮商并称为三大商帮。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除晋商和潮商以外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了解了徽商的历史,我觉得徽商之所以会成功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徽商懂得创业。徽商的创业精神表现在拼搏、勤俭、谦让、诚信等几个面。徽州有句广为流传的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许多著名徽商从小就离乡背井,出外学艺,奋力拼搏。他们重勤俭、重自强自立,“惜衣、惜食、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求己胜求人”。行谦让之德以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是徽商的又一个特点,信奉“世事每逢谦处好,便宜多自吃亏来”,“忍半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因此,徽商的客户关系、同行关系、宾东关系、政商关系特别融洽,为自身发展增强了合力,减弱了阻力。商以诚为本,人无信不立,诚信二字是徽商创基立业的根本,杭州胡雪岩故居第三进中堂挂了一幅竖匾,上书“戒欺”两个大字。 二、徽商知道创新。徽商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等方面。徽州是个山区,但是徽商能够抓住世纪大航海时代提供的机遇,改变以耕读为主的传统道路,做出以发展商业为主、采取非常规地增殖财富的战略抉择。徽商具有高超的经营艺术,主要表现在活多样的资本组合模式、不拘一格的商业运行模式以及高人一筹的商业筹划模式上。同时他们还有完善的经营之道。经过

晋商文化学习感悟

太原师师院附中初 一年级社会 实践C1013 贺雨婷

感受晋商文化 C1013 贺雨婷 晋商的辉煌刚过去不到百年,人们就对其知之甚少了。甚至有人对晋商这一概念竟是完全没有的。直至《乔家大院》的演出,人们才通过乔致庸这个叱咤商场、经营天下的人物,才升腾起对晋商人的崇敬,由心底生出一些了解晋商的冲动。是啊,人们对晋商的了解都是从电视开始的,从《白银谷》、《龙票》、《昌晋源票号》再到《乔家大院》,人们在电视中感受到了晋商横空出世的雄壮和经营天下的豪气,那些古老的当铺、钱庄、票号、商号,是晋商留在历史上的符号和印记。带着对晋商浓厚的兴趣,我选修了谢老师的《晋商文化赏析》这门课程。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从中知道了很多关于晋商的风云人物,晋商中各家族的发家事迹,个大院的文化等。我看重的是他们身上的精神。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 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 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 令人注目。他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是一 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每一种 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 其灵魂,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 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 是这一特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明清 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1.诚信:货真价实的诚信。晋商出售商品讲求货真价实。在晋商的诸多事例中,祁县乔家的换油事件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乔家在包头的复盛油房,运胡麻油回山西销售。经手伙计为图厚利,在油中搀假。掌柜发现后,即令另行换装,并收回售出的掺假油或补其差额。经济上虽一时受了点损失,却招得近悦远来。晋商秉持的质量诚信观念,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以优质的产品赢得顾客的信赖。他们对于生产加工的商品,从原料选择、工艺制作到运送储存,都始终严格要求、十分讲究,泡制虽繁从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因此,晋商创出了许多知名品牌,至今仍颇负盛名,如六必居酱菜、杏花村的汾酒、太谷广盛药铺的龟龄集和定坤丹等。据史料记载,由于晋商提供的砖茶质量可靠,西北人曾以砖茶代替银两货币流通,作为物资交换的手段。以至于几百年过去了,前苏联人来中国时还打听祁县长裕川的名牌“红梅茶”。 经营理念的诚信。晋商十分重视商业信誉,对待顾客、商家,无论大小都以诚相待,销售商品从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更不缺斤短两、“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满足”、“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4]。晋商中流传的这些商谚就充分体现了他们难能可贵的经营理念。

晋商文化对现代营销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716961470.html, 晋商文化对现代营销的启示 作者:乔昕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4期 摘要:晋商在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且较为成熟完善的商业文化。因此,立足当今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通过探索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晋商文化,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来开阔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路,为现代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晋商文化;现代营销;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157-02 晋商是明清时期我国商帮的重要代表,有着500年的商业辉煌史。曾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上至绸缎,下至葱蒜”。在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晋商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且较为成熟完善的商业文化,诸如重商立业的人生观、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开拓进取的创业观和同舟共济的团队观等等。明清晋商的经营谋略和经营作风,对于现代营销活动,仍然具有普遍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并能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顾客至上的营销观念 顾客至上,是企业成功的基石。晋商在营销活动中能够根据顾客的要求,积极组织货源,严把质量关,以优质热忱的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支持,充分体现了“顾客至上”的营销观念。蒙古地区是晋商经营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晋商大盛魁商号针对牧民喜欢用结实耐穿的斜纹布制衣,于是便大量组织此类货源;蒙民不善算数,他们就把衣料和绸缎裁成不同尺寸的蒙古袍料,任蒙人选购等。当时蒙古地区普遍缺医少药,不少旅蒙晋商都初懂医术,边做生意边治疗小病,通过义务医病,与顾客建立起充分的信任,致使有的顾客数十年不变。 在今天进行营销活动,“顾客至上”的观念同样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顾客是企业生存之本,财富之源。只有将“顾客至上”的理念贯穿于营销中去,企业才能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顾客的忠诚,进而在顾客的支持下从优秀走向卓越。 二、诚信为本的营销道德 晋商始终把“讲求诚信、先义后利”的理念贯穿其经营与管理之中,诚信义利已经成为明清晋商的金字招牌,并内化为其经商的精神之魂。如祁县乔家在包头开设有复盛公商号,因其经营时不图非分之利,不缺斤短两,在当地信誉卓著,人们都愿意购买“复”字号货物。曾有一次,复盛油坊一位伙计在销售的食用油中掺假,被掌柜发现后,立即停止销售,以维护商号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