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2.小玲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物体,记录中正确的是()

A. 184cm

B. 18.4cm

C. 1.84cm

D. 184.0cm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星光闪闪

C. 海水奔腾

D. 春水拂面

4.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5.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人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

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色

C. 声音的音调和音色

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6.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

照物分别是()

A. 河岸和行船

B. 行船和河岸

C. 都是行船

D. 都是河岸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

C. 物体的速度由运动的时间决定

D. 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无关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D.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一定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 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频率越高

10.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那么三者速度从小

到大的顺序是()

A.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汽车、羚羊、运动员

C.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11.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做成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

12.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4.0分)

13.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是3.48cm、3.46cm、和3.49cm、3.37cm,以上记录

中错误的是______,根据以上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

14.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坐着的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而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

机是运动的,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乘客看到路边树木是移动的,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15.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

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16.童话故事中的狼为了想吃掉小兔子,学着兔妈妈的声音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子却回答说:

“不开,不开!”小兔子知道这不是它妈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狼和兔妈的______和______不同。17.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

(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而产生。

(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______增大。

(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发生改变。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2.0分)

18.0.12m=______dm=______nm,0.2h=______s,18km/h=______m/s

19.停表的读数是______s,刻度尺的读数是______。20.某同学从家到学校,前180m所用的时间是50s,则平均速度是______,后480m所用的时间是1min,则平

均速度是______,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1.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

方到莆田需要多少分钟?

22.甲同学敲击铁管的一端,乙同学伏在水管的另一端可听到两次响声,若铁管长170m,空气中声速为340m/s,

测得两次响声相隔时间是0.466s。

求:(1)敲击铁管的声音从铁管一端由空气传到另一端的时间?

(2)铁传播声音的速度多大?

23.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

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______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4.甲乙均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甲运动的速度是6m/s,乙的速度是2m/s,它们的速度之比为______,若通

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2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和______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测量时间偏______,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5)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AC=______m/s。若AB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m/s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本选项不符合实际;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故本选项符合实际情况;

C、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是75μm=0.075mm,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结合生活常识,对选项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看是否符合实际,然后排除不正确的,选择正确的答案。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答案】C

【解析】

解:

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结果要估读到mm的下一位。

A、184cm中,4对应的单位是cm.此记录不正确;

B、18.4cm中,4对应的单位是mm.此记录不正确;

C、1.84cm中,4对应的单位是0.1mm.此记录正确;

D、184.0cm中,0对应的单位是mm.此记录不正确。

故选:C。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长度时估读值要有且只能有一位。

3.【答案】B

【解析】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水相对于河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B、星光闪烁是由于大气层对光线发生了折射形成的,不属于机械运动;

C、海水奔腾,海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D、春风拂面,是空气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B。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

4.【答案】B

【解析】

解: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故A正确;

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的说法是错误的,故B错误;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故C正确;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故D正确。

故选:B。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1)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

(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5.【答案】C

【解析】

解:当病人腹部有积水时,当敲击患者腹部,振动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就不同,音色也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调和音色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

故选:C。

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本题考查了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6.【答案】B

【解析】

解:以行船为参照物,山与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说“山走”;

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所以说“船行”。

故选:B。

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是不同。

本题在判断的时候应先找出行为动词“迎”和“行”的主体山和船,然后选择与行为主体不同的物体,观察它们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7.【答案】D

【解析】

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表达式为v=。(1)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快,通过的路程长短还与运动时间有关,故AB错误;

(2)速度是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无关,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物体运动是有快慢之分的,在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这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表达式为v=。

本题考查了对速度概念的理解,不能死记硬背公式,属于基础题。

8.【答案】A

【解析】

解: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所以A错误,符合题意;

B、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地震、海啸等会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

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同时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特点。平时学习中要经常背诵这部分的内容,做到熟能生巧。

9.【答案】A

【解析】

解: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D错误。

故选:A。

解决此题要明确一下知识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2)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同时还考查了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属于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10.【答案】A

【解析】

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10m/s;

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m/s=15m/s;

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

因此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

故选:A。

先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然后统一运动员、汽车、羚羊的速度单位,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三者的速度。

本题考查了比较速度大小问题,要比较物体速度大小,要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速度单位,然后再比较速度大小。

11.【答案】C

【解析】

解:大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都做成有许多针孔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

故选:C。

面积较大的房间容易产生回声,影响听觉效果,因此可从减弱声音的反射入手来进行分析。

此题考查了对回声的理解和应用,知道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现象。

12.【答案】B

【解析】

解: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

故选:B。

(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

(3)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

(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

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3.37cm 3.48cm

【解析】

解:

比较四个测量结果可以看出:3.48cm、3.46cm和3.49cm,虽然估读值不同,但准确值相同,都是正确的;而3.37cm与其它三个的准确值不相同,所以此结果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物体的长度为L==≈3.48cm。

故答案为:3.37cm;3.48cm。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

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与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测量值误差最小。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平均值要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

14.【答案】汽车路边的人汽车(或乘客和司机)

【解析】

解:乘客和司机相对与车的位置不变,所以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是以车为参照物的;

乘客和司机相对与路边的人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是以路边的人为参照物的;

树木相对与汽车(或乘客和司机)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乘客看到路边树木是移动的,这是以汽车(或乘客和司机)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汽车;路边的人;汽车(或乘客和司机)。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而言的。关键是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变,则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

15.【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析】

解: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

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决此题要结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进行分析解答。

此类题目是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6.【答案】音色音调

【解析】

解: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狼和兔妈妈的声带的长度和厚度不不同,音调也不相同,所以小兔子感觉狼和兔妈妈的音调和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音色;音调。

狼和兔妈妈声带不同,狼学兔妈妈音色不同,音调也会不同。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根据音色能辨别物体。

17.【答案】振动响度音调

【解析】

解:(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

(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频率发生变化,也就是音调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1)振动;(2)响度;(3)音调。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18.【答案】1.2 1.2×108720 5

【解析】

解:0.12m=0.12×1m=0.12×10dm=1.2dm;0.12m=0.12×1m=0.12×109nm=1.2×108nm;

0.2h=0.2×1h=0.2×3600s=720s;

18km/h=18×1km/h=18×m/s=5m/s。

故答案为:1.2;1.2×108;720;5。

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时,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即可;同时对某些物理量的单位的由来也要有明确的认识,可借助于物理公式去理解。

19.【答案】217.5 3.80cm

【解析】

解:

(1)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5min=21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

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则该秒表的读数为210s+7.5s=217.5s。(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是6.00cm,末端刻度是9.80cm,则物体的长度是9.80cm-6.00cm=3.80cm。

故答案为:217.5;3.80cm。

(1)根据秒表的结构和刻度盘的单位进行分析,即小刻度盘的单位是min,大刻度盘的单位是s,然

后读出时间;

(2)刻度尺使用之前,需要首先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刻度尺如果发生零刻度线磨损的情况,可以从某一个完整的刻度开始测量,同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测量时,要放正,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时,既要记下数值,又要记下单位。

(1)知道停表测量时间的工具,明确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会准确读出时间,是基本的实验技能。(2)此题注意考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读数,要注意记录结果要有估读值。

20.【答案】3.6m/s8m/s 6

【解析】

解:前180m的平均速度:

v1===3.6m/s;

后480m的平均速度:

v2===8m/s;

总路程s=480m+180m=660m,

总的运动时间t=t1+t2=50s+60s=110s,

总的平均速度v===6m/s。

故答案为:3.6m/s;8m/s;6。

由速度公式求出某同学从家到学校前180m和后480m的平均速度以及全程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求平均速度,难度不大,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1.【答案】解:(1)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12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莆田还有12km;(2)∵v=s

t

∴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莆田至少需要:

t=s

v

=12km

40km/?

=0.3h=18min。

答:“40”表示该路段汽车速度不能超过40km/h;

“莆田12km”表示标志牌处距莆田12km;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莆田至少需要18min。

【解析】

(1)交通标志牌“4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40km/h;

“莆田12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莆田还有12km;

(2)已知汽车的最大速度和到莆田的距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莆田需要的时间。

本题考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为了安全,不要超速行驶。

22.【答案】已知:S=170m v1=340m/s△t=0.466s

求:(1)t(2)v2

解:(1)由v=s

t

得: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t1=

s

v1

=170m

340m/s

=0.5s;

(2)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为:t2=t-△t=0.5 s-0.466s=0.034s;

则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v2=

s

t2

=170m

0.034s

=5000 m/s;

答:(1)敲击铁管的声音从铁管一端由空气传到另一端的时间为0.5s

(2)铁传播声音的速度为5000 m/s。

【解析】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变形后可得时间的计算公式t=;运用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抓住声音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时间的关系;可解答此题。

熟练运用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变形公式,深入理解题目中声音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时间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答案】0.5

【解析】

解:(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t=10:45-10:15=30min=0.5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

s=120km-70km=50km,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V===100km/h;

(3)由图可得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路程s′=70km,

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时间:

t′===0.7h。

答:(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0.5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100km/h;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0.7h。

(1)从车内的钟表显示可得此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2)由图可得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再利用V=求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求出了轿车的速度,由图可得轿车从B地到南宁的路程,再利用t=求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的时间。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通过图象得出需要的信息。

24.【答案】3:1 2:9

【解析】解:已知甲运动的速度是6m/s,乙的速度是2m/s,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3:1;

由v=得:

运动的时间之比:==×=×==2:9。

故答案为:3:1;2:9。

已知甲乙的速度可求速度之比;已知甲乙两物体通过的速度之比和路程之比,利用公式v=求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

本题可以拓展到任意求比值问题,这是一般求比值问题的思路,掌握本类型的思路是很重要的。

25.【答案】刻度尺停表v =s

t

变速小大0.24 0.2

【解析】

解:(1)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实验中要利用公式v=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3)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变速直线运动;

(4)由于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v=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5)由图知,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s1=120cm=1.2m,所用的时间t1=5s,

v AC===0.24m/s;

走s2的路程用的时间t2=3s,s2=s1=×120cm=60cm=0.6m,

v AB ===0.2m/s;

故答案为:(1)刻度尺;停表;(2)v=;(3)变速;(4)小;大;(5)0.24;0.2。

(1)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并代入公式v=进行计算;

(2)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

(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由此可以判断出小车运动状态;

(4)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平均速度会偏大;

(5)由图读出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再读出走s2的路程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关键是知道实验原理和方法,会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v=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德州市实验中学12月份月考试题

德州市实验中学12月份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1|{+==x y y M 、},1|),{(22=+=y x y x N 则集合N M 中元素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多个 2.设,,是非零向量,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c b a c b a ??=?? B .222 ||||||2|||b +-=- C .若与则|,|||||+==的夹角为60° D .若b a b a b a 与则|,|||||-==的夹角为60° 3.某小组有8名同学,从中选出2名男生、1名女生,分别参加数理化单科竞赛,每人参加一种共有90种不同的参赛方案,则男女生的个数应是( ) (A )男6女2 (B )男5女3 (C )男3女5 (D )男2女6 4.过定点P (2,1)作直线l 分别交x 轴正向和y 轴正向于A 、B ,使△AOB (O 为原点)的面积最小,则l 的方程为 ( ) (A )x +y -3=0 (B )x +3y -5=0 (C )2x +y -5=0 (D )x +2y -4=0 5. 已知c 是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的半焦距,则a c b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 +∞) B ),2(∞+ C )2, 1( D ]2,1( 6.若某停车场能把12辆车排成一列停放,有8个车位停放车,而4个空位连在一起,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是( ) A 、12 7C B 、8128 C C 、12 9C D 、12 10 C 7. 定义n n n n n i i n C C C C +++=∑= (100) , 则10 1 ()n k n n k C ==∑∑的值为( ) (A ).1022 (B ).1023 (C ).2046 (D ).2047 8. 已知椭圆)0,0(1)0(122 222222>>=->>=+n m n y m x b a b y a x 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 (-c ,0)和(c ,0),若c 是a 、m 的等比中项,n 2是2m 2与c 2的等差中项,则椭圆 的离心是 ( )(A ). 3 3 (B ). 2 2 (C ). 4 1 (D ). 2 1 9.若方程cos2x +3sin2x =a +1在?? ? ???2,0π上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x ,则参数a 的取值范 围是( )(A )0≤a <1 (B )-3≤a <1 (C )a <1 (D )0<a <1 10.一个五位的自然数abcde 称为“凸”数,当且仅当它满足a <b <c ,c >d >e (如12430,13531等),则在所有的五位数中“凸”数的个数是 ( ) (A )8568 (B )2142 (C )2139 (D )1134 11. 如果直线04122=-++++=my kx y x kx y 与圆交于M 、N 两点,且M 、N 关于直线 0=+y x 对称,则不等式组?? ? ??≥≤-≥+-000 1y my kx y kx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 ( ) (A ).41 (B ).2 1 (C ).1 (D ).2 12.已知)(),(x g x f 都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0,g x ≠(1)(1)5 ()(), ,(1)(1)2 x f f f x a g x g g -=?+=- 在有穷数列)10,,2,1}() () ({ =n n g n f 中,任意取前k 项相加,则前k 项和大于1615的概率是( ) A . 51 B . 5 2 C . 5 3 D . 5 4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Word版 无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Word 版 无答案) 德州一中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地 理 试 题 2018 年 7 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10 页,第Ⅱ卷 11-16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7 个小题,每个小题都有 4 个选项,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 的题号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下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的东周河因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 源。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A. AB 段 B. BC 段 C. CE 段 D. EF 段 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A. BC 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B. FG 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 C. CD 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D. 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 液化天然气(简称 LNG)是指开采出来的天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 储 存罐内。俄罗斯亚马尔半岛冰原下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2017 年中俄在亚马尔半岛合作兴建 了全球最大的 LNG 项目。该项目全部采用模块化建造,即在其他地方加工完项目所需的大型设备并 组成标准单元,然后运到项目所在地进行组装。下图示意亚马尔半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题。 3.某日在萨别塔港施工的中国工人拍摄到“漫长黑夜后的第一缕阳光”。该日可能是 A .11 月 15 日 B .1 月 27 日 C .3 月 15 日 D .4 月 27 日 2016 年 11 月 30 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 十四节气最初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发明的。下表为二十四节气表,据此完成下题。 A.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 B.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提前 C.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错后 D.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提前 7 月 1 日某科考队前往内蒙古巴丹湖(39.2°N ,101.6°E),到达时恰逢日落。考察发现:巴丹 湖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图 a),两湖水体性质受西北风影响有明显差异。地质时期,该湖所在地 区风向多变,影响着巴丹湖的地貌演化,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态(图 b)。据此完成 5~7 题。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中学2019届九年级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2018年暑假第一次招生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2个 D.5个 2. 下列分式与相等的是( ) A. B.C.D.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2+a2=a3 B.(﹣a2)2=a4 C.ab2?3a2b=3a2b2 D.﹣2a6÷a2=﹣2a3 4. 若分式中的a、b的值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分式的值() A.是原来的20倍 B.是原来的10倍 C.是原来的 D.不变 5.如图所示,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A.△ABC 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B.△ABC 三边的垂直平线的交点 C.△ABC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D.△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6.在△ABC中,∠B的平分线与∠C的平分线相交于O,且∠BOC=130°, 则∠A=() A. 50° B. 60° C.80° D.100° 7.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为() A.8 B. C. D.

8. 下列从左到右的运算是因式分解的是() A.2a2﹣2a+1=2a(a﹣1)+1 B.(x﹣y)(x+y)=x2﹣y2 C.9x2﹣6x+1=(3x﹣1)2 D.x2+y2=(x﹣y)2+2xy 9.如图,在△ABC中,∠C=50°,按图中虚线将∠C剪去后,∠1+∠2等于( ) A.130° B.210° C.230° D.310° 10. 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 11.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 ) A. 10 B. 7 C. 5 D. 4 12. 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2,则△A5B5A6的边长为() A.8 B.16 C.24 D.3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x的值为 . 14. 若2x=3,4y=5,则2x﹣2y的值为______. 已知关于x m的取值范围是.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 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有关中国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分布西部密集,东部稀疏 B.人口总数世界第二位 C.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特点 D.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2.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下列搭配正确的组是 A.蒙古族一开斋节、摔跤B.汉族一-端午节、赛龙舟 C.彝族一一火把节、手鼓舞D.白族一那达慕大会、斗牛 3.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及主要山脉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暑假期间,小明要去位于天山脚下的吐鲁番盆地,看火焰山神奇地貌。莉莉却想去黑龙江的五大连池,观赏火山喷发形成的湖泊。请帮助他们选择要去的省级行政区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图上代表祁连山脉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3】下列关于省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①省区全部位于内流区B.②省区的行政中心是南昌 C.③省区与蒙古国相邻D.④省区四季如春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的生育政策是为了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小题2】近20年来,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密切相关的国情是 A.老年人口比重增加B.劳动人口比重升高 C.人口的死亡率升高D.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小题3】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我国各类地形中,所占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 A.山地B.高原C.盆地D.平原 【小题2】如图所示,反映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B.地形类型多样,高原面积广C.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D.地形类型多样,盆地面积广 6.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是 A.雨热同期B.季风气候显著 C.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复数高考重点题型及易错点提醒doc

一、复数选择题 1.已知复数2z i =-,若i 为虚数单位,则 1i z +=( ) A . 3155i + B . 1355 i + C .113 i + D . 13 i + 2.若20212zi i =+,则z =( ) A .12i -+ B .12i -- C .12i - D .12i + 3.已知复数()2m m m i z i --=为纯虚数,则实数m =( ) A .-1 B .0 C .1 D .0或1 4.欧拉是瑞士著名数学家,他首先发现:e cos isin i θθθ=+(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i 为虚数单位),此结论被称为“欧拉公式”,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集,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根据欧拉公式可知,i e π=( ) A .1 B .0 C .-1 D .1+i 5.已知i 是虚数单位,复数2z i =-,则()12z i ?+的模长为( ) A .6 B .6 C .5 D .5 6.如图所示,在复平面内,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点A ,B 对应的复数分别是1z ,2z ,则12z z -=( ) A 2 B .2 C .2 D .8 7. )) 5 5 2121i i -- +=( ) A .1 B .-1 C .2 D .-2 8.设()2 211z i i =+++,则||z =( ) A 3B .1 C .2 D 2 9.已知复数1z i =+,z 为z 的共轭复数,则()1z z ?+=( ) A 2B .2 C .10 D 10 10.若( )()3 24z i i =+-,则在复平面内,复数z 所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山东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山东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 二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字词全对的一项() A.诱惑辜负雏形崛强 B.贮畜朗润训戒忍俊不禁 C.潦亮耸立烘托录录终生 D.抖擞安适诅咒仙露琼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朗润凛洌忍俊不禁更胜一筹 B.真谛默契义愤填鹰妇孺皆知 C.阔绰慰藉锋芒毕露一代天娇 D.颓唐羁绊相形见绌精巧绝伦 3.选出使用成语不当的一项() A.我从小姑娘身上看到新一代的成长,感到革命后继有人。 B.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弱国好学的学生也一视同仁,热情教育。 C.《漫话小行星》一文旁征博引,把抽象的事物说得非常清楚。 D.我和阿明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同班同学,可算是忘年之交。 4.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所说的“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B.《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万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 C.“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句诗并不矛盾,因为诗人所说得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拥有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D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然后紧扣“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文中写山景,先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次写城外远山,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5.选出有语病的一句() A.最近涌现出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短篇小说,人们争相阅读。 B.从此,她满脸愁容有时竟也露出笑容来。 C.夜风吹来,密匝匝的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 D.高大的梧桐树像哨兵似的守护在公路两旁。

【信息化-精编】郓城县实验中学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知识点

郓城县实验中学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 习知识点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 2、信息的基本特征 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要区分信息与信息的载体,如光盘、报纸是信息的载体,光盘、报纸所承载的内容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是信息。 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二、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 1.计算机的特点 主要有:运算速度高;记忆能力强;能实现算术计算和逻辑判断;能完成自动控制;有较好的通用性。 2.计算机分类 按照计算机的性能和不同的使用者(用户)可以把计算机划分成: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微型计算机又称为个人计算机(PersonComputer,简称PC),也就是如今广泛使用的、人们所说的“计算机”。 3.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从1946年诞生以来,制作元件由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发展成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不断下降,软件功能越来越强。 4.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数字、文本、音频、图像、图形、视频信息都要在存入计算机前被转换成二进制数据。 在计算机中,把一位二进制数读为“1比特”(1bit,缩写成1b),它是计算机中最小的信息计量单位。每相邻的8个比特位称为一个字节(byte),记为1B,计算机中存储的信息一般以字节为基本计量单位。由于字节单位太小,通常使用1kB或更大的单位作为存储信息的计算单位。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一般说来,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的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机字长一般是8位和16位,386以及更高的处理器大多是32位。目前市面上的计算机的处理器大部分已达到64位。 5.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是基础,是软件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⑴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是组成计算机的物理部件。按功能来看,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

德州市实验中学

1、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现有亲代Pl(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杂交实验如图: (1)若对粉红色的F1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那么育出的植株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2)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其中纯合体占。 (3)F2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4)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F2中粉红色花植株测交,单株收获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是粉红色:红色=1:1;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答案:(1)红色:白色=1:3 (2)53/7 (3)2/3 AAbb、Aabb (4)1/3 2/3 红色:粉红色:白色=1:1:2 2、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一)所示,细胞呼吸如图(二)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准备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一)中影响a曲线的P点位置(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如果P

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_________%;在P点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结构(或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⑶若此植物为阴生植物,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为生长状况相同的阳生植物,则图(一)a曲线的L点向__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⑷图(二)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什么条件下测得?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 ①图(一)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在图1中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②在图2中绘出该植物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3、对一位因缺乏腺苷脱氨酶基因的人进行基因治疗.方法是首先将患者的白细胞取出作体外培养.然后用逆转录病毒将正常腺苷脱氨酶基因转人培养的白细胞中,再将这些转基因白细胞回输到患者的体内,经过多次治疗患者的免疫功能趋于正常。 (1)该基因治疗过程中,逆转录病毒的作用相当于基因工程中的,其原理是,该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酶有,该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是。 ( 2)如图所示 图中属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填序号),若培养植物的培养基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缺乏的成分是,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常用__________作诱导剂。杂交瘤细胞继承了__________。 答案:(1)运载体基因重组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腺苷脱氨酶基因 (2)④-⑤动物血清灭活的仙台病毒 双方细胞的遗传物质,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体外培养条件下能大量增值。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八年级(上)期中英语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八年级(上)期中英语试卷 一、听力测试(共1小题,计42分)(一)录音中有五个句子,每个句子对应一幅图片,每个句子读两遍,然后选出与每个句子内容相对应的图片.(共7.5分) 1.(7.5分) (1)(2)(3)(4)(5) (二)录音中有五个句子,每个句子听两遍,然后从每小题A、B、C中选出能对每个句子做出适当反应的答语.(共7.5分) 2.(1.5分)A.A writer. B.An actor. C.A reporter. 3.(1.5分)A.I am. B.I didn't. C.I'd love to. 4.(1.5分)A.By plane. B.By bike. C.On foot. 5.(1.5分)A.Yes,she is. B.No,I plan to watch the news. C.Sorry,I didn't. 6.(1.5分)A.OK.Let's go. B.Wait for me. C.I can't stand for them. (三)录音中有五组对话,听对话两遍后,从每小题A、B、C中选出能回答所给问题的正确答案.(共7.5分)7.(1.5分)What's Jim's advice? A.Practise speaking with classmates. B.Practise speaking with teachers.

C.Practise speaking with parents. 8.(1.5分)Which place has the man never been to? A.The Summer Palace. B.The Palace Museum. C.The London Tower. 9.(1.5分)How does Tom go to school? A.On foot. B.By bus. C.By bike. 10.(1.5分)Which is the biggest city in America? A.New York. B.Washington. C.Beijing. 11.(1.5分)How was the Beijing Opera? A.It was too long.B.It was great C.It was boring. (四)录音中有两段长对话,听对话两遍后,从每小题A、B、C中选出能回答所给问题的正确答案.(共7.5分)12.(3分)听第一段对话,回答下列小题. (1)Who went shopping yesterday? A.John and Mr.Black. B.John and Tony. C.Tony and Mr.Black. (2)What is John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A.Plant some flowers. B.Play tennis. C.Do his homework. 13.(4.5分)听第二段对话,回答下列小题. (1)What day is it today? A.Sunday.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度高中《化学电源》学案无答案

课题: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描述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新型化学电源及其原理。 2.准确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原电池的应用。 【知识要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设计成原电池反应的类型原电池定义构成条件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例1.以原电池(-)Fe H2SO4 C (+)为例,在下方空白处画出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的示意图,并标出电子、电流流向,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及离子移动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方程式。例2.铜锌原电池(如右图)工作时,(盐桥:通常装有含琼脂的KCl的饱和溶液)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Zn—2e-=Zn2+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2)盐桥的作用 双液原电池与单液原电池相比,有哪些优点? 【互动探究1】 1.将Mg片、Al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NaOH溶液中,能否构成原电池?如能,请写出正负极的电 极反应式。 2. 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判断依据。 ①任何反应都可用来设计成原电池()②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一定比正极材料活泼() ③原电池中负极本身不一定参加反应()④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二、原电池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例3. 实验室用Zn和稀H2SO4(或稀HCl)反应制H2,常用粗锌,它产生H2的速率快。原因是如果用纯Zn,可以在稀H2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也同样会加快产生H2的速率,原因是。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例4. 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设计化学电源 例5.《世纪金榜》P124 【典例2】及【互动探究】 (4)用于金属的防腐举例说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三、常见的化学电源 1. 锌锰干电池(一次电池) 2. 铅蓄电池(二次电池)3.燃料电池 完成《世纪金榜》P122—123 基础回扣 例6.常用的钮扣式银锌电池的中反应方程式为:Zn + Ag2O +H2O =Zn(OH)2 + 2Ag , (1)写出放电时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C OH-不变 B、Zn为负极而Ag2O为正极 C、电解质溶液呈碱性 D、电子从Ag2O流出经用电器流入Zn极 例7.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1)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正极:负极: (2)甲烷燃料电池(碱性电解液) 正极:负极: (3)甲醇(CH3OH)燃料电池,石墨电极 (稀硫酸为电解质)正极:负极: (NaOH为电解质)正极:负极: 【互动探究2】总结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步骤和规律 【自我检测】 1.下列装置中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的是() 2、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燃料电池是燃料(例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 装置,电解质通常是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B、标准状况下,消耗5.6LO2时,有1mole-发生了转移 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 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大 4. 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山东省郓城县实验中学高中数学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4

x 1. 2.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 【学习目标】 1、 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能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 会用三角函数线表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值 3、 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和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学习重点、难点】 会用三角函数线表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值 【自主学习】 一、复习回顾 1?单位圆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 ___________________ 为圆心,以 __________ 为半径的圆。 2?有向线段的概念:把规定了正方向的直线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规定了 ______________ (即规定了起点和终点)的线段称为有向线段。 3 .有向线段的数量:若有向线段 AB 在有向直线I 上或与有向直线I ________________ ,根据 有向线段 AB 与有向直线I 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 ,分别把它的长度添 上 _______ 或 _________ ,这样所得的 _______________ 叫做有向线段的数量。 4?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设任意角 的顶点在原点0,始边与x 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 P (x,y ),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 M ;过点A (1,0)作单位圆的切线,设它与 的终边 (当 为第 ___________ 象限角时)或其反向延长线(当 为第 __________________ 象限角时)相交于 点T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sin y _____________________ ; cos x ___________ ; tan

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 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B.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酒精能燃烧D.铜的密度为8.9g/cm3 2.(3分)庆祝国庆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3.(3分)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B.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C.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4.(3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5.(3分)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6.(3分)下列有关空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比较固定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影响地球环境 D.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7.(3分)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在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8.(3分)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氮气可作保护气B.稀有气体可作有色光源 C.食盐用作调味品D.氧气用作火箭燃料 9.(3分)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 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10.(3分)下列说法: ①二氧化硫和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 ②洁净的空气和水都是纯净物; ③因为水体有自净能力,所以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④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 ⑤烧碱和熟石灰的溶液都显碱性; ⑥复合肥中一定要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⑦如果将化合物按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 物两大类划分,则葡萄糖和尿素应属于有机化合物。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⑤⑦B.①②④⑥C.④⑤⑦D.①②⑤⑥11.(3分)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A.碳酸钙固体B.氢氧化钠溶液 C.氢气D.稀盐酸溶液

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一、单选题 1.在不同光强下,某植株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株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0 B.当CO2浓度为b时,图示光强下该植株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产生ATP C.当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曲线B、C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 D.据图判断,在温室中可通过适当提高CO2浓度和光照强度来提高产量 2.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最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3.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加热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放置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 D.花生子叶经苏丹III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4.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 5.下图为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磷酸有1个 C.在一条核苷酸链中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可以阻止一切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进人细胞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膜蛋白有关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不同细胞的细胞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都是相同的 7.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上能产生[H],但不消耗[H] B.生物膜上能消耗ATP,但不合成ATP 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和识别等功能 8.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 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细胞呼吸作用强度 9.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分离结果示意图,甲为新鲜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①~④表示色素的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 次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沁.(qìn)园讨伐.(fá)惦.(diàn)念强聒.(guā)不舍 B.莽.莽(mǎng)赦.(hè)免颓.(tuí)废果实累.累(léi) C.田圃.(pǔ)陨.(yǔn)落灰烬.(jìn)成吉思汗.(hán )D.蓑.(shuāi)衣弥.(mí)留庸.(yōng)碌红装素裹.(guǒ)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禁锢恐怖迷惑不解不曲不挠 B.污蔑曙光夜以继日无可奈何 C.凭吊留滞断章取意勃然大怒 D.浩瀚昏晕媚上欺下重蹈复辙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着大家的温声细语 ....,陈婆婆流下两行清泪。 B.马云、马化腾、李开复等人都是中国互联网界的风流人物 .... C.王老师为人诚实,待人接物斩钉截铁 ....,深得同事们的好评。 D.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近日撰文指出,对中国第一艘航母,美国 人不必歇斯底里。 ..... 4.下面文学常识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B.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而唐代颜真卿的书法对后世影响也很深远,有“学书当学颜”之说。 D.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二、情景默写 5.诗文默写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2021-2022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实验中学2021-2022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e-56 Cu-64 Br-80 一、单选题 1.YBa2Cu3O x(Y元素钇)是一种重要超导材料,下列关于89 39 Y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质量数是89 B.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 核外电子数是39 D. 89 39Y与90 39 Y互为同位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所以钇原子质量数为89,胡A正确; B选项,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89 -39 = 50,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39 =11,故B错误; C选项,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所以核外有39个电子,故C正确; D选项,89 39Y与90 39 Y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关系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中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为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2.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W

【分析】 W、X、Y和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依据位置关系可以看出,W的族序数比X多2,因主族元素族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的最高价(除F与O以外),可设X的族序数为a,则W的族序数为a+2,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则有a+(a+2)=8,解得a=3,故X位于第IIIA族,为Al元素;Y为Si元素,Z为P元素;W为N元素,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X、Y和Z为N、Al、Si和P,则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比较:N<Al,A项正确; B. 常温常压下,Si固体,B项正确; C.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PH3<NH3,C项正确;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即可以和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属于两性氢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非金属性越强的原子形成氢化物越稳定,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要识记并理解。 3.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A. Na2O2、KOH、Na2SO4 B. MgO、Na2SO4、NH4HCO3 C. NaOH、H2SO4、(NH4)2SO4 D. HCl、Al2O3、MgCl2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2O2、KOH、Na2SO4都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正确; B、MgO只有离子键,错误; C、H2SO4只有共价键,错误; D、氯化氢只有共价键,Al2O3、MgCl2只有离子键,错误; 答案选A。 4.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 mol·L-1·s-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江山国际学校等八所私立学校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江山国际学校等八所私 立学校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4分)﹣的倒数是() A.3B.﹣3C.D.﹣ 2.(4分)如图是一个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俯视图是() A.B.C.D. 3.(4分)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与欧洲开通了互利互惠的中欧班列.行程最长,途径城市和国家最多的一趟专列全程长13000km,将13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3×103B.1.3×103C.13×104D.1.3×104 4.(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b)2=a2+b2B.a2+2a2=3a4 C.x2y÷=x2(y≠0)D.(﹣2x2)3=﹣8x6 5.(4分)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A.3a3?2a2=6a6B.(﹣2a)2=﹣4a2 C.tan45°=D.cos30°= 6.(4分)式子有意义,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a≥﹣1B.a≠2C.a≥﹣1且a≠2D.a>2 7.(4分)化简(a﹣1)÷(﹣1)?a的结果是() A.﹣a2B.1C.a2D.﹣1 8.(4分)小明在解方程x2﹣4x﹣15=0时,他是这样求解的:移项得x2﹣4x=15,两边同

时加4得x2﹣4x+4=19,∴(x﹣2)2=19,∴x﹣2=±,∴x﹣2=±,∴x1= 2+,x2=2﹣,这种解方程的方法称为() A.待定系数法B.配方法C.公式法D.因式分解法9.(4分)如图,AB是圆锥的母线,BC为底面直径,已知BC=6cm,圆锥的侧面积为15πcm2,则sin∠ABC的值为() A.B.C.D. 10.(4分)已知x=2是关于x的方程x2﹣(m+4)x+4m=0的一个实数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恰好是等腰三角形ABC的两条边长,则△ABC的周长为() A.6B.8C.10D.8或10 11.(4分)如图所示,下列图形都是由相同的玫瑰花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成的,按此规律摆下去,第n个图形中有120朵玫瑰花,则n的值为() A.28B.29C.30D.31 12.(4分)某机械厂七月份生产零件50万个,第三季度生产零件182万个.若该厂八、九月份平均每月生产零件的增长率均为x,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50(1+x)2=182 B.50+50(1+x)2=182 C.50+50(1+x)+50(1+2x)=182 D.50+50(1+x)+50(1+x)2=18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4分)(π﹣3.14)0+tan60°=. 14.(4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努力将我市创建为“全国文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