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措施论文

隧道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措施论文

隧道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措施论文
隧道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措施论文

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措施摘要:滑坡、岩堆,岩溶,软土地段等不利于隧道工程施工的不良地质在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这些不良地质严重影响了隧道的施工,本文就这些不良地质的性质及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隧道施工;不良地质;措施

abstract: landslides, rock pile, poor geological karst, soft land section are often encountered in tunnel construction, these adverse geological serious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nature of these adverse geological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tunnel construction; poor geologica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u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如:滑坡、岩堆、岩溶、松散地层、软土地段等不利于

隧道工程施工的不良地质,在这些不良的地质环境中,工程事故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除了应遵守一般的技术规范外,还应该根据围岩的实际情况,在支护、衬砌过程中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辅助施工技术方法,以满足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要求。文章就在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高原特殊地质、溶洞地段、膨胀性地压等不良地质对施工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一些具体处理的方法。

1 高原特殊地质..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论文

不良地质条件隧道 施工技术论文 论文名称:隧道洞口段 2013年10月20日 隧道洞口段 要摘:隧道洞口段施工是整个隧道工程施工的关键。针对隧道洞口的特点,如何做到超前思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进洞施工方案,使其既能减少隧道洞口边坡开挖和防护工程量,同时也能加快洞口段的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对此进行施工技术研究。结论:隧道洞口施工应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从环保角度出

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洞方案,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步骤开展施工。 关键词:洞口段特点位置的选择支护技术开挖技术 Tunnel portal section Abstract:Tunnel portal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the whole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nnel portal, how to do forward thinking, to develop a feasible construction plan into the hole, make it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tunnel entrance slope exca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quantities,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ole section,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onclusion: the tunnel portal construction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site topography, geology, hydrology cond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olution into the hole, adopting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thod and steps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he mouth of the cave the characteristic location choice supporting excavation technology 1 引言 在隧道开挖和衬砌施工过程中,围岩、衬砌的受力和变形情况难以获得确定解答,施工中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是隧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如何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是隧道工作者要考虑的。在隧道现场施工中,一般根据上部地质情况、土层覆盖厚度、结构受力特征、隧道开挖的时空效应及施工各工序间的相互影响等因素而决定施工方法,精简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一般情况下,还要对经济情况、工期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数值分析来综合考虑。 2 隧道洞口段特点 (1)洞口段部位穿过山体表层,而山体表层岩石风化程度高,稳定性差。 (2)洞口段处于浅埋地段,并且围岩破碎软弱,隧道口部成洞比较困难。 (3)隧道轴线与山体或岩层走向斜交时,山体对洞口段易形成偏压 在隧道工程中,洞口段埋深小,难以形成载拱;洞口段围岩一般较为破碎,地质条件差,而边仰坡开挖又将破坏山体原有平衡。因此洞口段往往是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地段,如果设计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方法选用不当,会导致隧道进洞困难,出现坡面崩塌、滑动,偏压,地表下沉,基础承载力不够现象,影响邻近建筑物。 2 隧洞洞口段位置选择 洞口位置选择是否合理,将对隧道的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在隧道路线设计中,洞口位置的选择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理想的洞口位置应该选择地质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梁雄宇 1 林雄奇2 (四航局一公司贵都高速公路第九合同段项目部广东广州 510500) 摘要:在公路隧道施工中,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已成为施工的首要问题,本文中以贾托坡及九条 龙隧道为例,分别阐述在不良地质隧道中小、中、大型溶洞的处理措施、塌方处理方法及开挖、 初支过程中施工方法。该文对类似九条龙隧道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公路隧道不良地质施工技术 1、工程简介 贵都高速第九合同段隧道共两座,分别为贾托坡隧道及九条龙隧道,其布置形式为分离式双洞单向行车双向车道,设计速度100km/h,净高5m,净宽10.75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两座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还存在冲积泥沙、粉沙、残积粘土。岩溶为隧址区主要不良地质问题,其次为崩坡堆积体。本文主要以九条龙隧道为主,介绍九条龙所受不良地质影响。崩坡堆积体位于九条龙隧道进口段,主要由碎石、角砾及粉质黏土组成,稍密至中密状为主。岩溶形态主要为溶洞、竖井、落水洞及岩溶漏斗等。根据地表地质调查资料,隧道区落水洞、竖井、岩溶漏斗星罗棋布,呈串珠状展布,岩溶垂直循环带极为发育。隧道开挖时遇到溶洞多次,施工难道度很大,其中九条龙隧道出口一大溶洞纵向跨越长达37m,横向宽15m,高出拱顶10m,深度约50m;遇到大小突泥不小于7次。 2、施工方法的选择 洞室的形成是通过开挖和支护两个施工阶段完成的。因此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方法也必然对整个隧道的稳定给予一定的甚至是极为重要的影响。 选择隧道的施工方法,应以地质条件为主,还要结合隧道长度、断面、结构类型、工期要求、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情况和综合效益等综合确定。 由于不良地质情况下围岩自稳能力差,因此开挖后需要及早施作初期支护,并闭合成环,提高承载能力,因此决定采用短台阶法作为基本施工方法。采用拱

不良地质

木兰隧道不良地质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木兰隧道概况 木兰隧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境内,隧道穿越武汉市风景旅游区木兰天池,线路里程为DK1117+801 ~DK1122+502 ,全长4701m ,其中DK1117+801 ~+820 为明洞,隧道最大埋深为320m 。进出口浅埋段、岩体破碎易失稳坍塌;褶皱较发育,基岩产状变化较大,岩质软弱,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进口左侧有一顺层岩层,洞身有一断层破碎带宽30m。DK1118+250~DK1118+285为断裂及其影响带,岩体破碎,导水性和富水性较好,且本段为浅埋隧道,处于冲沟之下,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产生突水。 二、木兰隧道地质构造 隧道区褶皱构造较发育,出露最老地层为下元古界红安群七角山组云母片岩及石英片岩,岩性以DK1118+270附近张性断层分界,岩层片理产状151°~211°∠31°~45°,在横断面上的视倾角为10°~36°(面对大里程方向),隧道进口右侧边坡及出口仰坡存在顺层的问题。隧道洞身呈背斜构造。 据地表测绘统计隧道区内主要发育2组节理:(1)垂直节理,节理走向70°,1条/m,微张,延伸长5~6m;(2)垂直节理,节理走向25°,1条/m,密闭,延伸长约1m;(3)55°∠35°,1条/m.深部节理l裂隙多为紧闭裂隙,裂隙延长长度一般大于0.5m。岩体呈中层状,少量呈碎块、碎片状。洞身岩体较破碎~较完整,部分地

段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易造成隧道坍塌。 三、地震动参数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隧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 四、水文地质特征 表一木兰隧道分段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根据上述分析,隧道主要可能涌水部位分布在构造发育区、沟谷溪流发育区或有一定汇水面积的隧道浅埋区。此外,构造裂隙水主要富集在节理密集带、断裂带,往往呈带状储集,多具静态储量性质,当隧道开挖至富水带厚易产生小规模的静态水突水释放,对施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隧道不良地质安全专项方案word参考模板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述 1 1、工程概况 1 2、主要技术标准 2 3、工程地质、水文特征及气象条件 2 4、主要工程数量 4 5、不良地质 4 三、安全生产目标 5 四、安全组织机构 5 五、人员机械设备配置 6 1、劳动力组织 6 2、机械设备7 六、隧道不良地质处治方案8 1、岩溶处理8 2、岩溶水处理8 3、洞口堆积体处理9 七、隧道不良地质安全施工方法9 (一)、隧道进口松散堆积体9 1、隧道进口岩层9 2、超前地质预报9 3、施工方法9 4、施工技术措施10 (二)、过岩溶地段突水涌泥专项施工方案11 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11 2、超前预注浆堵水11 3、开挖、支护、二衬11 4、开挖后隧道周边岩溶发育情况探测12 (三)、隧道坍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5 1、施工原则15 八、隧道施工逃生、救生通道方案16 九、隧道排水施工方案18 1、地表水18 2、隧道洞内排水18 十、监控量测实施方案19

(一)、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19 1、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19 2、主要设备19 (二)、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20 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20 (三)、监控量测点布置及方法20 (四)、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23 十一、隧道施工安全措施24 (一)、隧道开挖24 (二)、初期支护26 (三)、步长控制27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调查及现场勘察资料; (3)织纳高速公路总监办《织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4)《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7)《《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8)公司拥有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成果、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头道河隧道位于渝昆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九条南北纵向线之一,昭通至会泽段高速公路是渝昆高速G85中的一段,是云南省干线公路网昆(明)水(富)高速的组成部分,是“滇东北镇群规划”的综合经济发展轴,是加快形成云南省“一圈、一带、六群、七廊”的发展战略格局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项目其北接已建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G85渝昆高速会泽至待补段,南接已建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G85渝昆高速功山至嵩明段,路线全长104.409681公里。 本隧道位于第5合同段(下K41+100~K58+998.54)K57+450~K58+265,路线长17.89854公里,头道河隧道进口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箐口村箐发组,出口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阿都箐村头道河自然村。 主洞采用r1=5.50米的单心圆曲墙衬砌断面,内轮廓净空宽度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城市的规模也不断的增大,城市人口流量还在增加、再加上机动车辆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交通状况不断恶化。为了改善交通环境,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兴建地下铁道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如最近几年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便兴建了大量的地下铁道。由于在城市中修建地下铁道,其施工方法受到地面建筑物、道路、城市交通、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施工机具以及资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各自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将就城市地下铁道施工方法分别加以介绍。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及地面和地下障碍物、施丁设备、环保和工期要求等因素,经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首选方案。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如阻断交通时间较长,噪声与震动等对环境的影响。 隧道通过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施工前应对设计所提供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了解,深入细致地作施工调查,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备足有关机具及材料,认真编制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使工程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目的。反之,即便地质并非不良,也会因准备不足,施工方法不当或措施不力导致施工事故,延误施工进度。 2.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时,应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检查、稳步前进”为指导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时,应以安全为前提,综合考虑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尺寸、埋置深度、施工机械装备、工期和经济的可行性等因素而定。同时应考虑围岩变化时施工方法的适应性及其变更的可能性,以免造成工程失误和增加投资。 3.在隧道开挖方式选择上,无论是采用钻爆开挖法、机械开挖法,还是采用人工和机械混合开挖法,应视地质、环境、安全等条件来确定。如用钻爆法施工时,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既能使开挖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又能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破坏。爆破应严格按照钻爆设计进行施工,如遇地质变化应及时修改完善设计。 4.隧道通过自稳时间短的软弱破碎岩体、浅埋软岩和严重偏压、岩溶流泥地段、砂层、砂卵(砾)石层、断层破碎带以及大面积淋水或涌水地段时,为保证洞体稳定可采用超前锚杆、超前小钢管、管棚、地表预加固地层和围岩预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对地层进行预加固、超前支护或止水。

隧道不良地质处理施工经验

隧道不良地质处理施工经验介绍隧道地质勘查设计中只能初步判山体中地质和水文条件情况,局部不良地质很难勘查发现,即使发现也只能初步判断设计,所以在隧道施工前和施工中超前地质探测预报至关重要,只有详细了解地质条件才能确定正确的施工方案,才能达到预防为主的效果。虽然地质条件千变万化,但对应其施工方案方法通过总结也不难归纳,下面我就在修建隧道中,常遇到一些不利于施工的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方案方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一、总体简介 特殊地质段如膨胀土围岩、黄土、溶洞、断层、松散地层、流沙、岩爆等,在开挖、支护和衬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发生土石坍塌,坑道支撑变形,衬砌结构断裂,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隧道穿越含有瓦斯的地层,更严重地威胁着施工安全。※隧道通过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时总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施工前应对设计所提供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了解,深入细致地作施工调查,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备足有关机具及材料,认真编制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使工程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目的。反之,即便地质并非不良,也会因准备不足,施工方法不当或措施不力导致施工事故,延误施工进度。 ※2、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检查、稳步前进”为指导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时,应以安全为前提,综合考虑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断面型式、尺寸、埋置深度、施工机械装备、工期和经济的可行性等因素而定。同时应考虑围岩变化时施工方法的适应性及其变更的可能性,以免造成工程失误和增加投资。 3、隧道开挖方式,无论是采用钻爆开挖法、机械开挖法,还是采用人工和机械混合开挖法,应视地质、环境、安全等条件来确定。如用钻爆法施工时,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既能使开挖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又能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破坏。爆破应严格按照钻爆设计进行施工,如遇地质变化应及时修改完善设计。 ※4、隧道通过自稳时间短的软弱破碎岩体、浅埋软岩和严重偏压、岩溶流泥地段、砂层、砂卵(砾)石层、断层破碎带以及大面积淋水或涌水地段时,为保证洞体稳定可采用超前锚杆、超前小钢管、管棚、地表预加固地层和围岩预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对地层进行预加固、超前支护或止水。 5、为了掌握施工中围岩和支护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以及确定施工工序,保证施工安全,应实施现场监控量测,充分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对软岩浅埋隧道须进行地表下沉观测,这对及时预报洞体稳定状态,修正施工方案都十分重要。 6、穿过未胶结松散地层和严寒地区的冻胀地层等,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外,均可采用锚喷支护施工。爆破后如开挖工作面有坍塌可能时,应在清除危石后及时喷射混凝土护面。如围岩自稳性很差,开挖难以成形,可沿设计开挖轮廓线预打设超前锚杆。锚喷支护后仍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护能力时,应及早装设钢架支撑加强支护。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494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通用范本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水利、煤碳和矿山建设常见的施工项目。从总体上看,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隧道施工事故大幅度减少,但由于隧道工程的复杂性和其它种种原因,隧道施工仍比其它施工工程作业事故相对频繁而严重,尤其是不良地质遂道,坍塌、爆破、触电和高处坠落等惯性事故时有发生。 1 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俗话说:怕软不怕硬,怕湿不怕干。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作业面狭窄,工序之间干扰大,作业环境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梁雄宇1林雄奇2 (四航局一公司贵都高速公路第九合同段项目部广东广州 510500) 摘要:在公路隧道施工中,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已成为施工的首要问题,本文中以贾托坡及九条龙 隧道为例,分别阐述在不良地质隧道中小、中、大型溶洞的处理措施、塌方处理方法及开挖、初 支过程中施工方法。该文对类似九条龙隧道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公路隧道不良地质施工技术 1、工程简介 贵都高速第九合同段隧道共两座,分别为贾托坡隧道及九条龙隧道,其布置形式为分离式双洞单向行车双向车道,设计速度100km/h,净高5m,净宽10.75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两座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还存在冲积泥沙、粉沙、残积粘土。岩溶为隧址区主要不良地质问题,其次为崩坡堆积体。本文主要以九条龙隧道为主,介绍九条龙所受不良地质影响。崩坡堆积体位于九条龙隧道进口段,主要由碎石、角砾及粉质黏土组成,稍密至中密状为主。岩溶形态主要为溶洞、竖井、落水洞及岩溶漏斗等。根据地表地质调查资料,隧道区落水洞、竖井、岩溶漏斗星罗棋布,呈串珠状展布,岩溶垂直循环带极为发育。隧道开挖时遇到溶洞多次,施工难道度很大,其中九条龙隧道出口一大溶洞纵向跨越长达37m,横向宽15m,高出拱顶10m,深度约50m;遇到大小突泥不小于7次。 2、施工方法的选择 洞室的形成是通过开挖和支护两个施工阶段完成的。因此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方法也必然对整个隧道的稳定给予一定的甚至是极为重要的影响。 选择隧道的施工方法,应以地质条件为主,还要结合隧道长度、断面、结构类型、工期要求、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情况和综合效益等综合确定。 由于不良地质情况下围岩自稳能力差,因此开挖后需要及早施作初期支护,并闭合成环,提高承载能力,因此决定采用短台阶法作为基本施工方法。采用拱部超前的台阶法开挖不仅能在正面和中层同时钻孔,而且支护准备、支撑架设和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2021)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2021)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11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2021) 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水利、煤碳和矿山建设常见的施工项目。从总体上看,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隧道施工事故大幅度减少,但由于隧道工程的复杂性和其它种种原因,隧道施工仍比其它施工工程作业事故相对频繁而严重,尤其是不良地质遂道,坍塌、爆破、触电和高处坠落等惯性事故时有发生。 1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俗话说:怕软不怕硬,怕湿不怕干。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作业面狭窄,工序之间干扰大,作业环境差,不安全因素多,加上防护措施不落实,很容易发生各类事故。但是,造成隧道施工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不只是客观条件,主要是主观因素。

(1)领导管理不善 少数施工企业管理者,满足于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缺乏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隧道施工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作认真分析研究,不作事故预想;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安全与管理、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偏重进度,以包代管,追求收入,忽视安全;有的企业把隧道工程分包给民工队伍施工,缺乏监督检查,工期没有保证,安全也没有保障。 (2)施工秩序不良 有的企业不能坚持科学施工,隧道施工支护不及时,衬砌远远落后于掘进,特别是喷锚支护不符合要求,甚至无支护盲目掘进;有的机械设备不配套,故障不能及时排除,“三管两路”无序,材料、机具堆放不齐,通风排烟不畅,施工难以正常进行,潜伏着大量事故隐患。 (3)职工违章违纪 不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规程,有章不循,有禁不止,明知故犯,满不在乎,逞能冒险,无知蛮干,劳动纪律松弛,酿成

隧道施工常见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法

隧道施工常见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法 摘要:在隧道施工中,常遇到一些不利于施工的特殊地质地段,如这些特殊地段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岩溶地段、松散地层、滑坡地段、煤系地层、岩爆等不良地质及其处理方法。 关键词:隧道施工;不良地质;处理方法 在隧道施工中的一些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地段,隧道围岩变形大、变化快和成因复杂,事故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施工中除了应遵守一般的技术规范外,还应该根据围岩的实际情况,在支护、衬砌过程中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辅助施工技术方法,以满足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1岩溶地段处理方法 隧道在溶洞地段施工时,根据设计文件有关资料及现场实际情况,查明溶洞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情况等,分别以引、堵、越、绕等措施进行处理。 1.1引排水 当暗河和溶洞有水流时,宜排不宜堵。在查明水源流向及其与隧道位置的关系后,用暗管、涵洞、小桥等设施,渲泄水流或开凿引水洞,将水排出洞外。当水流的位置在隧道上部或高于隧道时,在适当距离外,开凿引水洞(或引水槽)将水位降低到隧道底部位置以下,再行引排。 1.2堵填 当不能排水,或由于溶洞规模大且溶洞填充物为含水量较大的溶洞泥时,采用封堵的方法。在边墙及拱部采用注浆方式形成防水帷幕。对于已停止发育、径跨较小、无水的溶洞,根据其与隧道相交的位置及其充填情况,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予以回填封闭。 1.3跨越 当溶洞仅在隧道底部较大较深,或者填充物松软不能承载结构物时,采用梁、拱跨越。 1.4绕行施工 施工中遇到一时难以处理的溶洞时,采用迂回导坑或通过平导绕过溶洞区,继续进行隧道施工,再行处理溶洞。 1.5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注意事项

隧道不良地质施工常见防治措施)

隧道不良地质施工常见防治措施 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多会碰见各种不利于隧道工程的不良地质环境,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在遇到富水断层破碎围岩、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以及黄土地质这三个不良地质段时候的各种防治措施。 一、不良特殊地址地段概述 一、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的概念: (一)不良地质地段 不良地质地段是指滑坡、崩塌、岩堆、偏压地层、岩溶、高应力、高强度地层、松散地层、软土地段等不利于隧道工程的不良地质环境。 (二)特殊地质地段 特殊地质地段是指膨胀岩地层、断层破碎带、软弱黄土地层、含水未固结围岩、溶洞、岩爆、流沙等地段以及瓦斯溢出地层等 二、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危害: 1、土石坍塌 2、隧道支撑严重变形

3、衬砌结构断裂 三、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隧道工程的一般规定: 1、制定完整预案,做好技术、物资、机械储备 2、制定地质预测、预报方案 3、根据预报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4、必须加强量测工作,并及时反馈量测结果 四、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注意事项: 1.选择施工方法注意事项: 选择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及支护)时,应以安全及工程质量为前提,综合考虑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尺寸、埋置深度、施工机械装备、工期要求、经济和技术的可行性等因素而定。同时应考虑围岩变化时施工方法的适应性及其变更的可能性,以免造成工程失误和增加投资。 施工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量测、稳步前进”为指导原则。 2.加强监控和量测工作 3.使用喷锚技术注意事项:

(1)爆破后如开挖工作面有坍塌可能时,应在清除危石后及时喷射混凝土护面。 (2)锚喷支护后仍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护能力时,应及早装设钢拱架支撑加强支护。 4.采用临时支护时注意事项: (1)支撑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开挖后的围岩压力。 (2)围岩出现底部压力,产生底膨现象或可能产生沉陷时应加设底梁 (3)当围岩极为松软破碎时,应采用先护后挖,暴露面应用支撑封闭严密; (4)根据现场条件,可结合管棚或超前锚杆等支护,形成联合支撑 (5)支护作业应迅速、及时,以充分发挥构件支撑的作用。 5.选用掘进方法时注意事项: 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时,不宜采用全断面开挖。应视地质、环境、安全、工程质量等条件合理选用。 6.掘进时遇有围岩压力过大注意事项: 拱部扩挖前发现顶部下沉,应先挑顶后扩挖。当扩挖后发现顶部下沉,应立好拱架和模板先灌筑满足设计断面部分的拱圈,待混凝土达到所需强度并加强拱架支撑后,再行挑顶灌筑其余部分。挑顶作业宜先护后挖,暴露面应用支撑封闭严密。 7.遇有松散、自稳差的围岩掘进时注意事项 采用压注水泥砂浆或化学浆液加固围岩的方法,以提高其自稳性。 8.衬砌出现开裂或下沉时注意事项

隧道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措施论文

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措施摘要:滑坡、岩堆,岩溶,软土地段等不利于隧道工程施工的不良地质在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这些不良地质严重影响了隧道的施工,本文就这些不良地质的性质及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隧道施工;不良地质;措施 abstract: landslides, rock pile, poor geological karst, soft land section are often encountered in tunnel construction, these adverse geological serious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nature of these adverse geological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tunnel construction; poor geologica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u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如:滑坡、岩堆、岩溶、松散地层、软土地段等不利于 隧道工程施工的不良地质,在这些不良的地质环境中,工程事故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除了应遵守一般的技术规范外,还应该根据围岩的实际情况,在支护、衬砌过程中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辅助施工技术方法,以满足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要求。文章就在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高原特殊地质、溶洞地段、膨胀性地压等不良地质对施工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一些具体处理的方法。 1 高原特殊地质..

隧道施工论文

摘要:在公路工程结构中,其中隧道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人结合目前的隧道工程建设情况,对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隧道、施工 一、隧道施工的地质报告 由于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断层、破碎带、瓦斯、严重风化层等特殊地质,而仅仅依据施工前的地质勘探成果,是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出来的,所以面对施工反馈的实际地质情况,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设计。例如根据地质变化情况,对隧道施工方法、断面开挖步骤及顺序、支护参数等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然后依据现行相关规范与项目规定的要求,经过原设计部门作出修改设计,报经隧道设计决策激斗审定,然后再由施工单位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监理、监控量测、地质预报等部门,一句修改设计方案,进行监理、监测,再次获得信息,反馈到设计、施工单位,如此反馈循环,直至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为止。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地质探测领域最为先进的科技成果。它具有使用范围广、预报距离长、对隧道施工干扰小、提交资料及时的特点。在我们进行地质勘测和收集地质信息时会用到以下技术。例如tsp系统,tsp系统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反射波特性来判定并预报隧道掘进面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地质状况:超前钻井法,超前钻井法及通过在掌子面布置若干地质钻孔并取芯,根据地质钻孔施工要求,记录钻孔施工各种信息并在室内完成相关力学试验获得地层岩性、节理裂隙、岩石各项力学参数、溶洞空间分布、溶洞填充物、构造带发育特征等各项地质内容。掌子面地质素描法,掌子面地质素描法又称编录预测法,主要通过对掌子面已揭露地质体(岩层、不良地质体等)进行观测与编录,对掌子面出露地质体向掌子面前方延伸情况进行有依据的推断。 二、公路隧道的施工监控与测量 隧道工程是一种特殊的工程结构体系。从岩体力学的角度看,它是处于与围岩相互作用的体系之中的结构物;从地质力学的角度看,它是处于千变万化的地质体之中的工程单元体。在这样的岩体或地质体中,隧道必将受到周围地质环境的强烈影响;从结构角度看,这种工程单元体是由周围地质体和各种支护结构构成。所以施工监控测量的项目应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围岩类别、围岩应力分布情况、隧道跨度、埋深、工程性质、开挖方法、支护类型等因素来确定。因此公路隧道监测要达到以下要求:能快速埋设测点,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开挖土作面四周两倍洞径范围内受开挖影响最大。测点一般是开挖后埋设的,为尽早获得围

2020年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 管理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0年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水利、煤碳和矿山建设常见的施工项目。从总体上看,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隧道施工事故大幅度减少,但由于隧道工程的复杂性和其它种种原因,隧道施工仍比其它施工工程作业事故相对频繁而严重,尤其是不良地质遂道,坍塌、爆破、触电和高处坠落等惯性事故时有发生。 1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俗话说:怕软不怕硬,怕湿不怕干。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作业面狭窄,工序之间干扰大,作业环境差,不安全因素多,加上防护措施不落实,很容易发生各类事故。但是,造成隧道施工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不只是客观条件,主要是主观因素。 (1)领导管理不善 少数施工企业管理者,满足于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缺乏现代

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隧道施工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作认真分析研究,不作事故预想;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安全与管理、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偏重进度,以包代管,追求收入,忽视安全;有的企业把隧道工程分包给民工队伍施工,缺乏监督检查,工期没有保证,安全也没有保障。 (2)施工秩序不良 有的企业不能坚持科学施工,隧道施工支护不及时,衬砌远远落后于掘进,特别是喷锚支护不符合要求,甚至无支护盲目掘进;有的机械设备不配套,故障不能及时排除,“三管两路”无序,材料、机具堆放不齐,通风排烟不畅,施工难以正常进行,潜伏着大量事故隐患。 (3)职工违章违纪 不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规程,有章不循,有禁不止,明知故犯,满不在乎,逞能冒险,无知蛮干,劳动纪律松弛,酿成伤亡事故。 (4)基础工作薄弱

隧道施工常见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法

隧道施工常见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法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隧道工程也在快速的发展。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不良的地质,这就需要良好的地质处理方法,从而促进隧道工程的正确施工。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对隧道施工常见的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隧道施工不良地质处理方法 一、前言 通过加强对隧道施工常见的不良地质及其处理方法的分析,可以不断的促进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隧道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这对于我国的隧道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不断的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 二、前期对隧道围岩结构类型的分析认识 常见的不良地质类型有膨胀围岩、岩溶地段、破碎断层、涌水涌泥等。而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导致大量隧道工程施工方案不合理和工程事故的发生原因就是与前期对隧道围岩结构类型的分析认识不清有密切关系。 1.进行不良地质分析的重要性 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施工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这样才有利于下一步开展施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支护方案。 三、几种不良地质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 1. 涌水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地下水的作用非常活跃。本身可造成隧道涌水,可软化泥化岩石,增大围岩的变形;降低结构面的内聚力,造成不利组合岩块的塌落甚至引起大的坍方;加剧构造岩、风化岩、破碎岩、粘土砂及泥夹块石类岩溶填充物活动性,引发隧道内坍方、泥石流、岩溶涌突水泥灾害。 隧道开挖,破坏和改变了隧道所在地区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成为新的地下水排泄的通道。隧道施工揭穿含水构造,直接导致了隧道内涌水灾害的发生(揭穿型隧道涌水);而隧道周边与含水构造(体)间隔岩体厚度的过薄或含水构造(体)水压上升,导致了隧道施工期间的突破型涌水;由于涌水速度的降低,涌水中携带的泥砂沉积堵塞涌水通道,当通道地下水位上升水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水突破堵塞造成重新涌水,即形成隧道施工期间隧道内的间歇型涌水。

不良地质隧道总结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梁雄宇1林雄奇2 (四航局一公司贵都高速公路第九合同段工程部广东广州 510500 ) 摘要:在公路隧道施工中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已成为施工地首要问题 ,本文中以贾托坡及九条龙隧道为例 ,分别阐述在不良地质隧道中小 .中.大型溶洞地处理措施 .塌方处理方法及开挖 .初支过程中施工方法 .该文对类似九条龙隧道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 关键词:公路隧道不良地质施工技术 1.工程简介 贵都高速第九合同段隧道共两座, 分别为贾托坡隧道及九条龙隧道, 其布置 形式为分离式双洞单向行车双向车道,设计速度100km/h,净高5m,净宽10.75m, 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 级. 两座隧道地质条件复杂, 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 还存在冲积泥沙. 粉沙. 残积粘土. 岩溶为隧址区主要不良地质问题, 其次为崩坡堆积体. 本文主要以九 条龙隧道为主, 介绍九条龙所受不良地质影响. 崩坡堆积体位于九条龙隧道进口段, 主要由碎石. 角砾及粉质黏土组成, 稍密至中密状为主. 岩溶形态主要为溶洞. 竖井. 落水洞及岩溶漏斗等. 根据地表地质调查资料, 隧道区落水洞. 竖井. 岩溶漏斗星罗棋布, 呈串珠状展布, 岩溶垂直循环带极为发育. 隧道开挖 时遇到溶洞多次, 施工难道度很大,其中九条龙隧道出口一大溶洞纵向跨越长达 37m,横向宽15m, 高出拱顶10m深度约50m遇到大小突泥不小于7次. 2.施工方法地选择 洞室地形成是通过开挖和支护两个施工阶段完成地. 因此采用地施工方法和支护方法也必然对整个隧道地稳定给予一定地甚至是极为重要地影响. 选择隧道地施工方法, 应以地质条件为主, 还要结合隧道长度. 断面. 结构类型. 工期要求. 施工技术力量. 机械设备情况和综合效益等综合确定. 由于不良地质情况下围岩自稳能力差, 因此开挖后需要及早施作初期支护, 并闭合成环, 提高承载能力, 因此决定采用短台阶法作为基本施工方法. 采用拱部 超前地台阶法开挖不仅能在正面和中层同时钻孔,而且支护准备.支撑架设和喷射混

不良地质施工方案

中复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 1岩溶施工方案 1.1岩溶施工对策 本隧道存在岩溶的可能性,施工中需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洞体稳定和施工安全,一般地段按一般隧道组织施工。安全穿越岩溶地段的前提是做好施工前的地质预报工作,摸清岩溶沿隧道轴线的分布位置、大小、岩溶水流向、压力、流量、补给源等,然后从两个方面对溶洞进行处理:一是岩溶水处理,二是溶洞的封填处理,对开挖中已暴露的溶洞,按溶洞处在隧道的位置和大小,实测后,编制封堵方案并报业主、设计、监理批复后实施。对已探测到的岩溶水,按设计的治水原则,编制治水方案报业主、设计、监理批复后实施。岩溶段隧道施工对策见表 1.1 0 表1.1岩溶段隧道施工对策表 1.2岩溶预测预报

1.2.1定性预测方法及步骤 采用地貌、地质调查与地质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并进行定性预测。其具体方法及步骤见表 1.2.1。 1.2.2地表复查预测 地表复查了解隧道轴线地段的地下水与地表落水洞、断层、泉水暗河的对应 关系。查清降雨与地下水位、暗河出口的水位关系,升降时间、滞后时间、变化幅度,查清地下水的补给、泾流、排泄条件,分点绘制Q-T曲线,摸清地下水规 律、来源,宏观预测洞身各段可能涌水情况、地下水来源和形成溶洞的可能性。 1.2.3洞内超前钻孔预探预报 超前钻孔是在长、短期地质预报的基础上再采用超前探水孔进行验证。在开挖面布置超前钻孔,孔底超出开挖轮廓线外 1.5m,因岩溶裂隙管导分布很不规 律,探水孔不一定遇到岩溶管道,因此在钻爆破孔时将拱顶和隧道底钻孔加深进行超前探测,孔深5m 以上,如遇溶洞,采取超前支护、注浆堵水等措施通过。 1.2.4隧底岩溶探查 隧底探查是对事先测绘的地质资料布孔的补充,对岩溶较发育和发育地段进行钻探。通过隧底大量钻探、物探、岩溶调查等综合手段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 查明隧底岩溶,以便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除了上述几种预探预报方法外,在隧道施工期间还须加强对地表河床、断裂薄弱地带、已塌陷坑及洞内施工地质等观测,定期提出地质预报和决策建议,为制定岩溶整治方案提供依据。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中铁20局集团有限公司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预研材料 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技术 中铁20局集团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筹备工作组 隧道综合施工技术课题组 一、洞口浅埋、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围岩地段施工 (一)施工方案

浅埋及软弱围岩地段以台阶法掘进为主,开挖一般采用钻爆法。遵循“弱爆破、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原则,采用超前支护先行,初期支护靠紧掌子面,二次衬砌衬早施工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方法及工艺 超前支护施工,采用YT-28气腿式凿岩机或水平潜孔钻打孔,孔径比型钢或钢筋直径大4cm为宜,型钢在洞外加工梅花形注浆小孔,间距10cm 为宜,型钢头处加工成尖形,型钢尾处用①8钢筋加工一个箍筋且与型钢焊接牢固。注浆前,进行注浆试验,以确定浆液最佳浓度,注浆压力必须达到1?1.5Mpa,且浆液初凝后,必须在拱部打孔检查注浆效果,注浆效果充满裂隙时,可进行隧道开挖,否则再打孔注浆。 每循环掘进长度由钢性支护(型钢钢架或格栅钢架)的间距确定,每循环进尺不应超过一榀钢架的间距,隧道掘进采用钻爆法施工,炮眼分捣槽眼、崩落眼及周边眼三种,捣槽眼一般采用菱形捣槽,炮眼深度可比崩落眼及周边眼深10?20cm,主要控制周边眼间和装药量,周边眼遵循多打眼少装药的原则。爆破采用分段爆破方式,爆破顺序为:捣槽眼到崩落眼后周边眼。 放炮后,安全员检查是否存在瞎炮,人工清除拱部危石及欠挖部位,先喷射混凝土封闭岩面,施工柔性支护(径向锚杆及钢筋网),打径向锚杆及挂设钢筋网片,然后出渣。 钢性支护施工,必须检查墙脚处基底承载力,当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可在墙脚处下挖50cm,施作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基础。下台阶开挖后且开挖长度2?3榀钢性支护间距为宜,钢性支护应及时落底接长,封 闭成环,在钢性支护可点焊一些钢筋头,以便检查喷射混凝土厚度。

隧道施工常见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813159697.html, 隧道施工常见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法 作者:李正波 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1期 摘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地质环境,这些不良地质会对隧道的稳 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突发性工程事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隧道施工建设难度。文章主要就隧道施工常见的不良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隧道施工;常见不良地质;处理方法 隧道工程项目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是岩堆、岩溶、滑坡、软土地段、松散地层等各种不良地质环境,由于膨胀性低压造成的大变形,还有由于地层滑移引起的山体稳定性缺失等问题是隧道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不良地质问题。在这些不良地质环境下施工很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而且这些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往往很难提前预测,因此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不仅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还应该结合围岩的情况做好衬砌、支护等环节的施工安全保护措施,进而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及其施工质量。 一、膨胀性低压的相关问题及处理策略 (一)膨胀性低压的相关问题。对于隧道工程施工而言,膨胀性低压具有很大的影响,若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膨胀性低压的情况下,可能会缩小断面,导致拱腰开裂、基底鼓起、地基下沉或者拱顶向上抬等等。在刚开始变形的过程中,变形绝对值极大,并且变形位移的速度也很快。在这段期间,若没有及时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加以控制,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二)膨胀性低压的处理应对策略。(1)合理安排施工方式以及施工工序。在膨胀性地层进行施工的时候,可以采用弧形导坑先拱后墙的施工方法,或者也可以采用上导坑的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工序的连续性及紧凑性。完成开挖操作后,必须尽量缩短暴露围岩的时间,从而将水化、风化作用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顺利完成筑拱的操作后,应该尽快对其压浆,而且应该采用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拆除模板后,应该及时填充拱背,并且进行压浆操作。将拱圈建成一定的长度后应该做好落底的工作,而且必须落底紧密后再对边墙以及仰拱进行灌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将暴露围岩的时间尽可能减少,这样可以将膨胀压力对于围岩的影响降低至最低限度。(2)分部开挖和支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采用框架式的支撑方式,而且应预留0.2-0.4m左右的沉落量。若已经布设下导坑的情况下,在断面可以进行单道开挖,同时应该预留一定的加固支撑空间。如果是扇形扩大的情况,在采用支撑的过程中应该采用自上而下方式进行开挖,在纵梁处应该预留出相应的沉落量。若选择花拱支撑的方式,那么在开挖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弧形导坑的方法,分片架立分别拉挖中槽以及中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拱脚岩层预留出一定宽度,而且应该根据马口的具体位置进行分段掘进。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拱脚下沉,可以将拱脚断面加大。超过起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