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节能答案

建筑节能答案

建筑节能答案
建筑节能答案

建筑节能选修课试题

本试题算16学时

1、夏季室内热量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答:1)维护结构向室内的传热。在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共同作用下,外围护结构外表面吸热升温,将热量传入室内,并以传导、辐射和对流的方式使维护结构内表面及室内空气温度升高。

2)透进的太阳辐射热。通过窗口直接进入的太阳辐射热,使部分地面、家具等吸热升温,并以长波辐射和对流换热方式加热室内空气。此外,太阳辐射热投射到房屋周围地面及其他物体,其一部分反射到建筑的墙面或直接通过窗口进入室内;另一部分被地面等吸收后,使其温度升高而向外辐射热量,也可能通过窗口进入室内。

3)通风带入的热量。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过程中带进的热量。

4)室内产生的余热。室内生产或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包括人体散热。

2、建筑室内外热交换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建筑室内外传热主要包括辐射、对流和导热三方面。

3、分析影响建筑能耗的几个因素?怎样控制它们以提高建筑的整体节能效能?

答:建筑是否节能,节多少能,主要还是由建筑单体本身的属性,包括建筑外形、建筑朝向、建筑维护维护结构设置(如窗墙比、维护结构热惯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1)控制建筑体形对建筑能耗的影响:1、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2、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减少或避免建造单元少的点式平面的底层建筑;3、加大建筑物长度或增加组合体;4、建筑外形不易变化过多,建筑外形采用长条状为好,而体形复杂,凹凸面过多的住宅建筑对节能是不利的。

2)控制建筑朝向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及主墙面;夏季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冬季避免冷风吹袭;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充分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照顾居住建筑组合的需要。

3)控制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1、通过提高窗用型材的规格尺寸、准确度、尺寸稳定性和组装的精确度以增加开启缝隙部位的搭接量,减少开启缝的宽度以达到减少空气渗透的目的。2、采用气密条,提高外窗气密水平。各种气密条由于所用材料、断面形状、装置部位等情况不同,密封效果也略有差异。

4)控制热惯性对能耗的影响:维护结构的热容量越大,蓄热能力就越大,衰减和滞后就越明显,一般来说厚重的材料其蓄热能力大,由该材料组成的维护结构

热稳定性就好,房间温度相应抵抗外扰波动的能力就越强,这对减少建筑能耗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即使是相同的材料组成的维护结构,不同的采暖空调运行模式对维护结构材料顺序的设置要求也是不同的,对连续运行模式房间的温度波动应尽可能的小,因此在维护结构里侧应选用蓄热能力大的厚重材料,如采用外墙

外保温材料保证一定的传热热阻,减少采暖能耗。

4、详细说明外墙外保温体系的质量要求有哪几项?

答:1)保温效能。关键性指标应该按照所用材料的实际热工性能,经过热工计算得出足够的厚度,以满足节能设计标准对当地建筑的要求。

2)稳定性。与基层墙体牢固结合是保证外保温层稳定性的基本环节。

3)防火处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防火处理。

4)湿热性能。首先要在外保温墙体的表面,包括面层、接缝处、孔洞周边、门窗洞口周围等处采取严密的措施,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其次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墙内结露;最后外保温墙体应能耐受当地最严酷的气候及其变化。

5)耐撞击性能。主体结构发生正常变形时,不致发生裂缝或者脱开。

6)耐久性。在正常使用和维修条件下,平均寿命应达到25年以上。

7)施工偏差。施工过程中实际上难以避免产生偏差,但此偏差应不影响建筑建成的质量。

8)维修。应该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复。

9)墙体外保温所用的各种材料与配件的产品质量,以及工程施工质量均应得到控制,以便保证外保温体系的工程质量。

5、与外墙内保温相比,外墙外保温有哪些优势?

答: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具有以下七大优势:

1)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采用外保温技术,由于保温层置于建筑物维护结构外侧,缓冲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避免了雨、雪、冻、融、干、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维护结构的侵蚀。事实证明,外保温层能有效的消除常见的斜裂或八字裂缝。因此外保温层能有效地提高了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了长期维护费用。

2)基本消除热桥的影响:对内保温而言,又有没有能阻断内墙与外墙交接处的热桥,因此热桥是难以避免的,而外保温既可以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结露,又可以消除热桥造成的热损失。热损失减少了,每个采暖的支出费用自然就降了下来。

3)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在停止供暖的阶段,内保温最容易发生表面结露,而外保温由于强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想接近或者壁体表面温度比室温还高些,可以可靠地防止表面结露。不过外保温在预热期和定温期内,壁体表面温度上升的比较缓慢。对一般的居住建筑,若采用间歇供暖的方式,,就结露而言,预热期即为干燥阶段,因此即使墙表面温度上升的比较缓慢些,也不会出现结露。4)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当采用外保温时,因为室内侧有热容量很大的混凝土,能起到阻止室温波动的作用。另外,对应于室外温度的变化,室温即便有少量的变化,其变化幅度也比内保温时要小。所以就室温的变化情况而论,外保温是有利的。外保温时,房屋的混凝土壁体不仅蓄积了供暖的热量,还蓄积了太阳辐射热以及炊事、照明等内部发热量,所以蓄热量很大,从而可使混凝土保持着相当高的温度。

5)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以前的建筑物一般都不能满足节能的要求,因此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目前已提上议事日程,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保温方式对就放进行节能改造,

基本不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

6)可以避免装修对保温层的破坏:不管买新房还是买二手房,消费者一般都需要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装修,在装修中,内保温层容易遭到破坏,外保温则可以避免发生这种问题。

7)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由于保温材料贴在墙体的外侧,其保温、隔热效果优于内保温,故可使主体结构墙体减薄,从而增加每户的使用面积,。

6、自然通风有哪几种形式?他们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1)风压单独作用的自然通风:当风吹到建筑物上时,在迎风面上,由于空气流动受到阻挡,动压降低,静压增高,风压为正压;侧面和背风面由于产生局部涡流,静压降低,风压为负压。自然气流从正压区流向室内,再从室内流向负压区,从而形成风压驱动的自然通风。

2)热压单独作用的自然通风:热压是由室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这也是所谓的“烟囱效应”。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建筑物的上部将会有较高的压力,而下部存在较低的压力。当这些位置存在孔口时,空气通过较低的开口进入,从上部开口流出。如果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气流方向相反。热压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开口处中心的高度差和室内外的空气密度差。

3)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的自然通风:当风压与热压共同存在时,风压的作用会对热压自然通风起到两个方面的影响,即增强或抑制。但到目前为止,风压和热

压综合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机理还在探索中。一般来说,建筑进深小的部位多利用风压来直接通风,而进深较大的部分多利用热压来达到通风的效果。

2.依靠室内外空气温差所造成的热压,或利用室外风力作用在建筑物上所形成的压差,使室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从而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

7、天然采光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答:1)合理配置建筑功能,保证有人的地方或工作区处于天然采光区内。一般从窗墙或屋顶到室内的5m范围内为自然采光区。

2)增大建筑东西向的距离,避免在夏季过多的太阳辐射得热,增大北向的窗户面积(在南半球应增大南向的窗户面积)。

3)对光线要求高的工作应安排在建筑的周边区域。

4)尽量从高处投射进自然光。窗户离地板高度越高,光线向建筑内部穿透力越强。

5)尽可能地从多个方向透射自然光,这样可以提高室内照度均匀性,平衡亮度分布。

6)避免太阳直射。把水平面、窗框和其他非镜面上的直射光折射或散射到建筑深处。

7)建筑采用浅色内表面。浅色内表面可以减小窗户和周围表面的亮度对比度,提高视觉舒适度。

8)保证工作地点和计算机屏幕在窗户的垂直面上,避免反射眩光和视觉不适。

8、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整体设计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答:1)调整好住宅建筑与太阳能热水设备生命周期的矛盾。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生命周期相对于住宅建筑的生命周期短暂的多,为此,在建筑方案中需要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内考虑太阳能热水设备的运行、管理和更新。太阳能热水设备不是安装完毕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它的运行质量。否则建造这样的太阳能建筑就是缺了它本身的意义。

2)管道系统与建筑的给排水系统结合设计。建筑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的设计绝对不仅仅是外观的结合,而是整个系统的融合。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道与住宅的给排水系统在功能上要有密切的联系,两者应该结合设计,这样才更有利于节省管道,节约空间,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3)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避雷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屋面占据很大的面积,其中的金属构件、水循环系统和电循环系统都可能成为雷电的载体。如果没有良好的

避雷措施,在雨天,太阳能系统将很容易受到雷电的袭击,严重时将导致太阳能

系统的崩溃,甚至会威胁到用户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发展太阳能热水系统中应当

重视避雷问题,使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避雷系统有机结合,成为建筑物的有机整体。

9、空气热泵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答:空气热泵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安装使用方便,插上电源即可使用,省去了一套复杂的冷却水系统和锅炉加热系统。

2)具有夏季供冷水和冬季供热水的双重功能,对于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而言,相当大的地区属于夏季需制冷而冬季需制热的范围,这种空气热泵就特别适用。

3)由于以空气为热源和冷源可以大大节约用水,也避免了对水源水质的污染。

4)将空气热泵冷热水机组放在建筑屋顶层或室外平台即可工作,省却了专用的冷冻机房或锅炉房。

同时空气热泵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1)由于空气的比热容小,传热性能差,它的表面传热系数只有水的

1/100~1/50,所以空气侧换热器的体积较为庞大。

2)由于空气侧换热器所需的风量较大,风机功率也较大,引起的噪声污染比较严重。

3)由于空气中含有水分,当空气侧表面温度低于0℃时翅片管表面会结霜,结霜后传热能力就会下降,使制热量减少,所以空气热泵机组在制热工况下工作时要定期除霜。对于冬季室外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盘管结霜较频繁,随着除霜时热泵停止供热,影响供暖效果。

4)供热运行时,受气象条件影响特别大,随着室外气温的降低,机组的供热量逐渐下降,此时必须依靠辅助热源来补足所需的热量,这就降低了机组的经

济性。

10、CRCP系统的优点是什么?

答:辐射冷却吊顶(CRCP)具备以下多项优点:

1)辐射供冷、供热是通过辐射的形式提供冷量和热量,因此人体舒适性大

大提高。

2)工作区内无空调设备,所以在增加地板使用面积的同时,还避免了由于

室内空调设备冷凝水盘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漏水,滋生微生物、细菌等)。

3) 所有的空调设备可以集中布置,方便运行和维修。可以在不影响系统整体运行的条件下进行局部维修。

4) 能够与建筑装修巧妙的配合,增添建筑美观性,并满足空调系统分区要求。

5) 由于辐射板和吊顶之间的空间、建筑物的外墙以及内墙可以蓄冷、蓄热,所以空调系统的负荷峰值减小。

6) 安装简单,与建筑装修同步进行,减少了施工工作量。

7) 采用辐射板供冷供热,由于系统活动部件少,因此即使在空调负荷高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低噪声运行,室内人员无吹风感。

8) 辐射板系统层高要求低,所以在建筑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楼层数量。

9) 系统能耗低,投资回收时间短。

11、选择建筑朝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1)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

2)炎热季节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和居室外墙面。

3)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冬季避免冷风的吹袭。

4)充分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

5)照顾居住建筑组合的需要。

12、一外墙从室外到室内分别为20mm 外抹面层,150mm 加气混凝土(2/500m kg =ρ),

180mm 钢筋混凝土,20mm 内抹面层,求此外墙的传热阻(0R )和传热系数,以及当其面积为102m ,室内外温度分别为16C 和C

5-时,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已知:各材料的导热系数为:钢筋混凝土 )/(74.12K m W ?=λ 加气混凝土(2/500m kg =ρ) )/(19.02K m W ?=λ 抹面层(石灰、水泥复合砂浆) )/(87.02K m W ?=λ 答:答:各层的电阻分别是 抹面层 R 1=0.02*2/0.87=0.046(m 2·K)/W

加气混凝土 R 2=0.15/0.19=0.79(m 2·K)/W

钢筋混凝土 R 3=0.18/1.74=0.103(m 2·K)/W

内表面 Ri=0.11(m 2·K)/W

外表面Re=0.04(m2·K)/W

得:墙体传热阻R0=0.11+0.046+0.79+0.103+0.04=1.089(m2·K)/W 计算其传热系数K=1/ R0=1/1.089=0.918 W/(m2·K)

单位传热量Q=0.918*(16+5)*10=192.78W

建筑节能试题C卷Word版

建筑节能检测员上岗培训试题(C卷) 姓名:身份证号: 岗位:单位: (检测人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200分)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250分) 一、热工基础知识(共50分) (一)填空题 (每题1分,共10分) (1)建筑物体形系数计算时,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2)我省在热工分区上,地跨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 (3) 外墙外保温耐候性试验试件的面积不小于5m2 (4)建筑物外窗中俗称物理性能三性检测是指检测试件的气密性,水密性及抗风压性。 (5)表征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种材料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为传热阻。 (6) 围护结构中包含金属、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梁、柱、肋等部位,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形成热流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的部位。这些部位形成传热的桥梁,故称热桥。 (7) 节能现场传热系数的检测应在受检墙体已干透或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至少12个月后进行。。 (8)外墙外保温抗风压性试验试件的面积不小于2.0m×2.5m (9) 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 5 ℃的天数为采暖期天数。

(10)建筑物外窗窗口整体密封性能现场检测差压表的不确定度应不超过设定差压值的

2%或2.5%Pa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不得分,少选1个,扣1 分) (1) 外墙传热系数计算公式是(A ) A. e i P R R R K ++=1 B. 0 1R K P =C i P R K 1= D e P R K 1= (2)我国建筑热工分区用累年最冷月(1月)和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 作为分区主要指标,用累年日平均温度(C )和( A )的天数作为辅 助指标。 A .≥25 ℃ B .≥15 ℃ C .≤5 ℃ D .≥30 ℃ (3) 热阻R 的单位是( B ) A .m ·k/w B .m 2·k/w C .W/m 2·k D .W/m ·k (4) 热桥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比较,若低于室内空气露 点温度,则有可能结露,应采取( A )措施。 A .加强保温 B .加强隔热措施 C .无所谓,不采取 措施 (5)外墙外保温耐冻融试验的冻融循环次数为( B )。 A .20次 B .30次 C .25次 D .16次 (6)外墙外保温抗冲击试验的试样尺寸( A )。 A .1200×600mm B .1000×600mm C .1000×800mm D .1200 ×800mm (7)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大小与( A B )有关。 A .材料层的导热系数 B .材料层的厚度 C .材 料层的大小 D .材料的比热 E .蓄热系数 (8)对于建筑物来说,节能的主要途径是有( C D )。 A .增大建筑物外表面积 B .加强外窗保温

建筑节能考试重点

1.1.5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大气环保的需要 3)宜人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 1.3.5中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 (1)新建建筑节能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3)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 3、体形系数:定义为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即单位建筑体积所占有的外表面积,其中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面积 4、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构成: 1)建筑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73%-77% ; 2)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23%-27% 5、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是:最大限度争取得热,最低限度的向外散热。 6、 2.4.1影响空调负荷的主要因素 1)围护结构的热阻和蓄热性能 应采用热阻较大,蓄热能力较小的轻质围护结构,以及内保温的构造有利于节能。 2)房间朝向和蓄热能力 无论围护结构热阻和蓄热能力如何,顶层及东西向房间的空调负荷都大于南北向房间。因此将空调房间避开顶层设置以及减少东西向空调房的设计。 3)窗墙比,窗户遮阳和空气渗透情况 提高窗户的遮阳性能,加强气密性。 7、空调建筑得热三种途径: 1)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构成太阳辐射得热 2)围护结构传热得热 3)门窗缝隙空气渗透得热 8、根据空调建筑物夏季得热途径,总结出以下节能设计要点: 1)空调建筑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或东西向窗户,以减少太阳直射得热 2)空调房应集中布置,上下对齐。温湿度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布置 3)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转角处,有伸缩缝处及顶层。必须布置在顶层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4)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空调建筑外表面积宜尽可能小,表面宜采用浅色,房间净高 宜降低。

10月份建筑节能工程培训试卷

建筑节能工程培训试卷 姓名 一、填空题(共30分,每格0.5分) 1、混凝土砌块夹芯保温外墙,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承重保温装饰空心砌块是集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砌块, 同时解决了______与______稳定可靠连接的问题。 3、施工时墙体及钢筋铺设经______后方可浇筑______混凝土,并应通知______和______人员旁站监督混凝土浇筑。 4、混凝土砌块堆放场地应______并便于______。混凝土砌块不得任意______和______,不宜______堆放,须按______分别堆放,使用之前严禁______。 5、实现围护结构的节能,就应提高建筑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保温隔热性能,以减少_______,并提高门窗的_______,以减少_______耗热量。 6、建筑节能方法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采取适合地方特点的措施以实现节能的建筑节能方法。 7、保温绝热材料一般均是轻质、疏松、多孔、纤维材料。按其成分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8、保温绝热材料按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及_____四种。 9、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是决定其导热系数的重要因素。 10、建筑中可用岩棉板作为____墙____保温系统中的保温隔热材料。 11、在______丰富的地区,因地势表面植被覆盖的不同,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产生 “______”形成气流运动,在建筑内形成______,对改善夏季热环境,节约______是非常有利的。 12、一般居住建筑组团平面布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平屋面有______找坡和______找坡,在建筑设计中也常采用一半______找坡,一半______找坡的处理方法。 14、铺设木搁栅的______,宜在木搁栅问嵌填______,使楼板层的______和______性能更好。

答案建筑节能选修课试题

建筑节能选修课试题 本试题算16学时 1、夏季室内热量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1)维护结构向室内的传热。在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共同作用下,外围护结构外表面吸热升温,将热量传入室内,并以传导、辐射和对流的方式使维护结构内表面及室内空气温度升高。 2)透进的太阳辐射热。通过窗口直接进入的太阳辐射热,使部分地面、家具等吸热升温,并以长波辐射和对流换热方式加热室内空气。此外,太阳辐射热投射到房屋周围地面及其他物体,其一部分反射到建筑的墙面或直接通过窗口进入室内;另一部分被地面等吸收后,使其温度升高而向外辐射热量,也可能通过窗口进入室内。 3)通风带入的热量。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过程中带进的热量。 4)室内产生的余热。室内生产或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包括人体散热。 2、建筑室内外热交换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建筑室内外传热主要包括辐射、对流和导热三方面。 1)辐射与辐射换热。温度不同的诸表面,当表面间的介质具有透过性(如真空、空气等)就会产生辐射换热。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由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由于物体的热辐射与物体表面的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而温差越大,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热量就越多。利用材料辐射放热的不同性能,可以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 2)对流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是流体中分子做相对位移而传递热量的方式,按促成流体产生对流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对流和受破对流。对于采暖建筑,当维护结构质量较差时,室外温度愈低,则窗与外墙内表面温度也愈低,邻近的热空气与其之间温差就愈大,表面对流换热量增大,使热空气迅速变冷下沉,这样就使得这种房间只有在采暖设备附近及其上部温度较高,外围特别是下部温度很低。当维护结构的质量较好时,其内表面温度较高,室温分布较为均匀,无急剧的对流换热现象产生,保温节能效果较好。 3)导热和导热换热。导热可产生于液体、气体、导电固体和非导电固体中。它是由于温度不同的质点热运动而传送热量,只要物体内有温差就会有导热产生。一般来说密实的重质材料导热性能好,而保温性能差;反之,疏散的轻质材料导热性能差,而保温性能好。 3、分析影响建筑能耗的几个因素?怎样控制它们以提高建筑的整体节能效能? 建筑是否节能,节多少能,主要还是由建筑单体本身的属性,包括建筑外形、建筑朝向、建筑维护维护结构设置(如窗墙比、维护结构热惯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1)控制建筑体形对建筑能耗的影响:1、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2、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减少或避免建造单元少的点式平面的底层建筑;3、加大建筑物长度或增加组合体;4、建筑外形不易变化过多,建筑外形采用长条状为好,而体形复杂,凹凸面过多的住宅建筑对节能是不利的。 2)控制建筑朝向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及主墙面;夏季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冬季避免冷风吹袭;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充分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照顾居住建筑组合的需要。 3)控制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1、通过提高窗用型材的规格尺寸、准确度、尺寸稳定性和组装的精确度以增加开启缝隙部位的搭接量,减少开启缝的宽度以达到减少空气渗透的目的。2、采用气密条,提高外窗气密水平。各种气密条由于所用材料、断面形状、装置部位等情况不同,密封效果也略有差异。

完整版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期末复习题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 第一章绪论 建筑节能的含义:建筑节能是指提高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等的能源效率。 建筑节能的意义:①提高了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能源利用效率②减少CO2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③是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居住水平的必由之路。 常用的建筑能耗:采暖,空调,照明。 降低建筑能耗可采取的措施:①确定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对象,找出工作重点②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并促进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③重点开发建筑节能技术,构建节能技术创新机制④建立科学的能源利用评价体系⑤提高全民节能意识⑥完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怎样理解建筑节能的气候适应性原理:建筑节能的气候适应性起源于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在一种气候条件下节能成功的建筑在另一种气候条件下不一定适应。①建筑起因于气候②建建筑设备的性能和能耗大小与气候紧密相关③筑热工性能与气候密不可分 第二章建筑节能气候学 建筑节能设计气候主要要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湿度、风等。 太阳常数:在大气层上界的太阳辐射能,随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以及太阳的活动情况而变化,其范围为1.8~2.0卡/厘米2·分,平均值为1.97卡/(厘米2·分),此值称为太阳常数。 绝热降温和绝热升温:高度的变化也会使气温变化。当一起团上升的时候,气压陡高处下降,气团膨胀而变冷:反之,当气团下降时,则因压缩而升温,属于绝热降温和绝热升温过程。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约为1℃/hm。 温度直减率:在自由大气中,空气温度随高程增加而降低,直至同温层的高度。这种降低称为温度直减率。随着季节与昼夜时间而改变,平均值约为0.6℃/hm。 在同一地区内,风的分布与特性取决于若干全球性和地区性的因素。其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是:气压的季节性的全球分布,地球的自转,陆,海加热和冷却的日变化,以及该地区的地形与其周围的环境。 热岛现象: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不同于自然原野,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热量,造成城市内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温度分布复杂。如果绘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相似。人们把这种现象成为“热岛”。 气候分区:西方学者柯本剔除的全球气候分区法一起问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把全球气候分为6个气候区:赤道潮湿性季候区(A),干燥型气候区(B),湿润性温和型气候区(C),温润性冷温型气候区(D)和极地气候区(E),其中ACDE为温润气候,B 为干旱气候。 根据柯本的理论和气候分区图,我国被分为C,D,B,H四个气候区,和我国的热工分区有部分是重叠一致的。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是根据建筑热工设计的要求进行气候分区,所依据的气候要素是空气温度。建筑热工设计分类用累年最冷月(即一月)和最热月(即七月)平均温度作为分类主要指标,累年日平均温度≤5℃和≥25℃的天数作为辅助指标,将全国划分成五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 分区名称主要指标设计要求

2017年下学期 期末 建筑节能考试试卷B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7-18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建筑节能》卷种(A/B):B 考核形式:开卷试卷总页数:4 适用班级(专业、年级):监理1511 监理1521 考试时间:90 分钟 学生系部: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本次考试所有选择题的答案请集中填写在最后一页的答题表内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建筑围护结构:建筑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墙体、门、窗和屋顶等,建筑围护结构联系着室内气候和室外气候,起着遮风挡雨、阻隔严寒和酷暑、维持室内气候相对稳定的重要作用。 2、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3、空调:空气调节简称空调,是用人为的方法处理事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的技术。 4、建筑遮阳:是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室内,防止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被阳光过分加热,从而防止局部过热和眩光的产生,以及保护室内各种物品而采取的一种必要的技术措施。 5、热桥:外墙的若干位置都必须和混凝土或金属的梁、柱、板等链接穿插,这部分传热比主体部分大的多。这种容易容易传热的部件叫热桥。。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规定: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8℃,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5℃。(√) 2、供热系统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供热管道)、热媒利用(散热设备.(√) 3、《节约能源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对实现集中供暖的建筑分步骤实行分户计量。(√) 4、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70%。(×) 5、常州地区属于风向季节变化型地区。(×) 6、日光灯是一种传统的节能型灯具。(×)

建筑节能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建筑节能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密度和含水率。 2、见证取样送检是施工单位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 从施工现场随机抽查试样,送至有见证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活动。 3、依据《建筑构件稳态热阻传递性质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 ,标定热箱法的试件最小尺寸是 1.5m×1.5m 。 4、JGJ144-2004试件制备、养护和状态调节中规定:温度为10~25℃,相对湿 度不应低于50%,试样养护时间应为 28 d。 5、浙江省属于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哪一个地区夏热冬冷。 6、《建筑保温砂浆》(GB/T 20473-2006)中堆积密度规定:Ⅰ型应不大 于 250 kg/m3,Ⅱ型应不大于350 kg/m3。 7、GB/T8484-2008,规定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现有一樘窗的传 热系数K值为2.6W/(m2·K),它对应的保温性能分级为 5 级。 8、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内容分为见证取样检测和专项检测。 9、承担专项检测的现场检测,现场检测人员不得少于 2 个。 10、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并在其 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11、依据GB/T13475-2008,试件的状态调节,为减少试件中热流受到所含水份的影 响,建议试件在测量前调节到气干状态。 12、《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外窗窗口气密性能应在受检外窗几 何中心高度处室外瞬时风速不大于 3.3 m/s的条件下进行。。 13、JGJ/T 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中定义的室内活动区域是:由距地面 或楼板面 700 mm和 1800 mm,距内墙内表面300mm,距离外墙内表面或固定的采暖空调设备600mm的所有平面所围成的区域。 14、检测技术人员经过岗前培训和考核,取得岗位证书,方可从事检测工作。 15、检测机构应当对其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16、GB/T 8813-2008《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中试件状态调节规定:温度 23±2 ℃,相对湿度50±10%,至少6h。 17、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气绝对压力差值。当室外表面所受的压力低 于室内表面所受压力时,压力为负压。 18、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中,当实测芯样厚度的平均值达到设计厚度的 95% 及 以上且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厚度的 90% 时,应判定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19、混凝土砌块夹芯保温外墙,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结构层保 温层保护层) 20、承重保温装饰空心砌块是集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 砌块,同时解决了______与______稳定可靠连接的问题。(保温承重装饰装 饰面结构层) 21、施工时墙体及钢筋铺设经______后方可浇筑______混凝土,并应通知______ 和______人员旁站监督混凝土浇筑。(检验合格墙体质检监理) 22、混凝土砌块堆放场地应______并便于______。混凝土砌块不得任意______ 和______,不宜______堆放,须按______分别堆放,使用之前严禁______。(夯

建筑节能外墙保温考试试题

建筑节能外墙保温考试试题 (西安万马实业公司) 《建筑节能工程》试卷 一、填空题(共32分,每格0、5分) 1、混凝土砌块夹芯保温外墙,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承重保温装饰空心砌块就是集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功能于一体得新型砌块,同时解决了______与______稳定可靠连接得问题。 3、聚苯乙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就是采用聚苯乙烯(简称______)作______层,用______粘贴于基层墙体外侧,辅以______固定。其防护层用嵌埋有______增强得聚合物抗裂砂浆覆盖聚苯板表面。防护层厚度(普通型)约为_______,(加强型)约为_______,属_______面层,然后进行饰面处理。 4、聚苯板在种类上有_______与_______两种。 5、实现围护结构得节能,就应提高建筑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围护结构各部分得保温隔热性能,以减少_______,并提高门窗得 _______,以减少_______耗热量。 6、建筑节能方法有在_______、布局、_______、朝向、与_______采取适合地方特点得措施以实现节能得建筑节能方法。 7、保温绝热材料一般均就是轻质、疏松、多孔、纤维材料。按其成分可分为_____与_____两种。 8、保温绝热材料按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及_____四种。 9、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得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就是决定其导热系数得重要因素。 10、建筑中可用岩棉板作为____墙____保温系统中得保温隔热材料。

建筑节能标准

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

最近一个时期,各种媒体都在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同时也紧跟着 更多节能建筑的宣传,这是两个不同但又紧密关联的概念。对于多数 想要购房的群众来说,最关心的是什么是节能建筑,而对业内人士则 可能更关心建筑节能的技术。 建筑节能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爆发,促使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措施节约能源,建筑节能被提上议事日程。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工业气体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 能够引起生态灾难,所以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世界上发达国家对 建筑节能工作也更加重视,在生活舒适性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新建建 筑单位面积能耗已减少到原来的1/3到1/5。 我国于2006年颁布,“建筑节能65%”是指在1980年至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下降65%,对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如北京),意味着冬季采暖煤耗要从25.2kg/m2下降到8.82kg/m2,所对应的建筑物热耗是每平方米14.65W/m2。 建筑节能:狭义是侧重于某个建筑物本身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既通过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使建筑能耗下降,使之成为符合国家节能 建筑标准的建筑。而广义不仅涉及到建筑设计方案、能源、生活质量 等问题,还考虑了整个建筑对资源、环境、气候、地理条件、维护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节能建筑:是指满足国家节能标准要求的建筑。标准包括《夏热 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公共建筑节能 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等,这些标准涵盖了我国90%以上的 建筑。 通过建筑节能技术措施使建筑达到节能标准而成为节能建筑,两 者既有区别又有关联,本质上建筑节能是手段,节能建筑是目的。一 个建筑物是否达到节能标准或者是否具有节能性能,能节多少能,需 要通过对该建筑物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技术手段进行测试评价,其中所用材料的热工性能是最重要的评价依据。

建筑节能技术考试内容教学内容

1.1.5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1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大气环保的需要3)宜人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 I. 3.5中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 (1)新建建筑节能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3)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 3、体形系数:定义为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即单位建筑体积所占有的外表面积,其中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面积 4、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构成: 1)建筑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73%-77% ;2)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 渗透耗热量,23%-27% 5、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是:最大限度争取得热,最低限度的向外散热。 6、2.4.1影响空调 负荷的主要因素1)围护结构的热阻和蓄热性能 应采用热阻较大,蓄热能力较小的轻质围护结构,以及内保温的构造有利于节能。2) 房间朝向和蓄热能力 无论围护结构热阻和蓄热能力如何,顶层及东西向房间的空调负荷都大于南北向房间。 因此将空调房间避开顶层设置以及减少东西向空调房的设计。3)窗墙比,窗户遮阳和空气 渗透情况提高窗户的遮阳性能,加强气密性。7、空调建筑得热三种途径: 1)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构成太阳辐射得热2)围护结构传热得热3)门窗缝隙空气渗 透得热 &根据空调建筑物夏季得热途径,总结出以下节能设计要点: 1 )空调建筑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或东西向窗户,以减少太阳直射得热2)空调房应集中布 置,上下对齐。温湿度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布置 3 )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转角处,有伸缩缝处及顶层。必须布置在顶层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 4)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空调建筑外表面积宜尽可能小,表面宜采用浅色,房间净高宜降低。5)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小,向阳或东西向窗户,宜采用热反射玻璃、反射阳光镀膜和有效的遮阳构建。 6)外窗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中规定的3及水 平 7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节能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8)间歇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厚重材料。 9、建筑耗热量:指采暖建筑在一个采暖期内,为了保持室内计算温度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建筑物的热量,单位是KW?h/a。10、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指在采暖期室内外平均温度条件下,采暖建筑为了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由采暖设备供给 的热量,单位是W/m2。 II、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了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 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有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是W/m2。12、影响建 筑物耗热量指标的几个因素:(1)体型系数;(2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3)窗墙面积比; (4)楼梯间设计形式;(5)换气次数;(6)朝向;(7)高层住宅。 13、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公式: 14、气候条件:温度、风和太阳辐射。 15、“霜洞”效应:位于凹地的底层或半地下室层面的建筑若要保持所需的室内温度会多消耗一部分采暖能量称为霜冻效应。为了避免避免“霜洞”效应严寒和寒冷地区,选址时建筑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形地域。

2014建筑节能试题(1)

2014年建筑节能技术试题专业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安徽省省属于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哪一个地区 B 。 A、严寒地区 B、夏热冬冷地区 C、夏热冬暖地区 D、温和地区 2、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两个主要参数是 A 。 A、密度和含水率 B、密度和厚度 C、厚度和含水率 D、形状和含水率 3、我国标准分为: B 。 A、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C、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地方标准和内部标准 D、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门标准和内部标准 4、热传导是由 C 引起的物体内部微粒运动产生的热量转移过程。 A、加热 B、降温 C、温差 D、摩擦 5、传热系数K与传热阻R 关系是 A 。(d:厚度△t表面温差) A、 K=1/ R 0 B、 K=d/ R C、 K= R / d D、 K=△t/ R 6、JGJ144中规定,EPS板的导热系数应为( C )W/(m2·K)。 A、≤0.021 B、≤0.031 C、≤0.041 D、≤0.051 7、依据《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外门窗保温性 能按外窗传热系数K值和抗结露因子分为 D 级。 A、5 B、6 C、8 D、10 8、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有三种方式。其中,两个分离的(不直接接触)、温度 不同的物体之间存在着 D 传热方式;流体内部温度不均匀引起密度分布不均匀,形成流体为 C 传热方式;两直接接触物体,热量从温度高的一面传向温度低的一面,为 B 传热方式。 A、导热 B、传导 C、对流 D、辐射 9、依据《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试验室内测定墙体保温性能的项目为 C 。

建筑工程师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2014绿色建筑工程师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技术中属于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的是()。 A.已开发场地及废弃场地的利用 B.高性能材料 C.高效能设备系统 D.节水灌溉 2、绿色建筑的“绿色”应该贯穿于建筑物的()过程。 A.全寿命周期 B.原料的开采 C.拆除 D.建设实施 3、节能建筑就是()。 A.低能耗建筑 B.绿色建筑 C.智能建筑 D.低碳建筑 4、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中不包括()。 A.太阳能光热系统 B.太阳能光电系统 C.地源热泵系统 D.带热回收装置的给排水系统 5、()侧重于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强调采取一切可能的技术、方法和行为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A.低能耗建筑 B.绿色建筑 C.智能建筑 D.低碳建筑 6、()指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 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A.生态建筑 B.绿色建筑 C.智能建筑 D.低碳建筑 7、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在初步设计阶段所做工作的步骤为()。 ①进行项目的整体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策划分析 ②进行项目目标的确认,分析项目适合采用的技术措施与实现策略 ③根据设计目标及理念,完成项目初步方案、投资估算和绿色标识星级自评估 ④向业主方提供《项目绿色建筑预评估报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8、在()阶段,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将依据业主的要求,对设计部门提交的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审核意见,给出各个专业具体化的指标化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建筑节能试题

建筑节能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建筑节能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2.测定保温材料的憎水性时,水流量应保持在,连续喷淋时间 为。 3.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导热系数所采用的方法标准为《 》GB/T 10294或《 》GB/T10295。 4.测定柔性泡沫塑料表观密度时,其环境要求为温度,相对湿度 为。 5.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做强力时强力机的卡片夹头距为mm,加载速度为 mm/min。 6.按GB/T8810-2005进行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水温应 为℃,浸水时间为h。 7.钻芯法检验外墙节能构造时,应在的方向上实测芯样保温层厚 度,当实测厚度的平均值达到时,应判断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8.抹面胶浆与膨胀聚苯板的拉伸粘结强度性能指标为 ,压折比性能指标为。 9.外保温工程现场检测项目中,胶粘剂与基层的拉伸粘结强度不应低于,且 粘结界面脱开面积不应大于。 10.膨胀聚苯板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试验的试样尺寸为,试样 数量为。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板状矿物棉的宽度的测量位置为。 A.距离试样两边约50mm处B.距离试样两边约100mm处 C.距离试样两边约10mm处 D. 样品中心线位置

2.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进行状态调节其条件为。 A. 温度22±2℃湿度45%~55% B. 温度23±2℃湿度40%~50% C. 温度23±2℃湿度45%~50% D. 温度23±2℃湿度45%~55% 3. 玻璃棉毡厚度的测定需要的仪器为。 A.直尺 B. 游标卡尺C. 针形厚度计D. 测厚仪 4. 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做真空吸水率需要在状态下调节24h。 A. 温度23±2℃湿度50%±5% B. 温度23±2℃湿度45%±2% C. 温度20±5℃湿度45%±5% D. 温度25±2℃湿度40%±5% 5. 测定无机硬质保温材料的抗压强度时,试验机两支座滚轮之间的间距为()mm,若试件的厚度大于70mm时,两支座辊轮之间的间距应至少加达到制品厚度的()倍。A.200、3 B. 150、5 C. 200、4 D. 150、3 6.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类型Ⅱ的压缩强度为。 A. 150 kPa B. 100MPa C. 80kPa D. 100kPa 7.作吸水性试验时,应将样品至于水下处。 A.15mm B. 25mm C. 5mm D. 10mm 8. 镀锌电焊网其镀锌层重量应大于。 A. 100g/m2 B. 120 g/m2 C. 122 g/m2 D.110 g/m2 9.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干密度测定,要求在℃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在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备用。 A. 105±5 B. 70±2 C. 65±5 D. 65±2 10.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管壳其偏心度应不小于。 A. 15% B. 10% C. 8% D. 12%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 玻璃棉制品吸湿性试验的条件为。 A. 温度为( 50±2) ℃ B. 相对湿度为( 95±3) % C. 调温调湿箱内保持(96±4) h D. 调温调湿箱内保持(24±1) h 2. 柔性泡沫塑料的真空吸水试验要求为。 A.真空度85kPa B. 真空度100kPa C. 保持恒定的真空度3min D. 试样浸吸水仪的水中 E. 试样要在相对湿度<30% 条件下进行预处理

建筑节能技术考试内容

1.1.5 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大气环保的需要 3)宜人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 1.3.5 中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 (1)新建建筑节能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3)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 3、体形系数:定义为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即单位建筑体积所占有的外表面积,其中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面积 4、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构成:1)建筑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73%-77%; 2)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23%-27% 5、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是:最大限度争取得热,最低限度的向外散热。 6、2.4.1 影响空调负荷的主要因素 1)围护结构的热阻和蓄热性能 应采用热阻较大,蓄热能力较小的轻质围护结构,以及内保温的构造有利于节能。 2)房间朝向和蓄热能力 无论围护结构热阻和蓄热能力如何,顶层及东西向房间的空调负荷都大于南北向房间。因此将空调房间避开顶层设置以及减少东西向空调房的设计。 3)窗墙比,窗户遮阳和空气渗透情况提高窗户的遮阳性能,加强气密性。 7、空调建筑得热三种途径: 1)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构成太阳辐射得热 2)围护结构传热得热 3)门窗缝隙空气渗透得热 8、根据空调建筑物夏季得热途径,总结出以下节能设计要点: 1)空调建筑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或东西向窗户,以减少太阳直射得热 2)空调房应集中布置,上下对齐。温湿度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布置 3)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转角处,有伸缩缝处及顶层。必须布置在顶层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 4)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空调建筑外表面积宜尽可能小,表面宜采用浅色,房间净高宜降低。 5)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小,向阳或东西向窗户,宜采用热反射玻璃、反射阳光镀膜和有效的遮阳构建。 6)外窗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中规定的3及水平 7)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节能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8)间歇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厚重材料。 9、建筑耗热量:指采暖建筑在一个采暖期内,为了保持室内计算温度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建筑物的热量,单位是KW·h/a。 10、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指在采暖期室内外平均温度条件下,采暖建筑为了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由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是W/m2。 1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了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有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是W/m2。 12、影响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几个因素:(1)体型系数;(2)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3)窗墙面积比;(4)楼梯间设计形式;(5)换气次数;(6)朝向;(7)高层住宅。 13、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公式: 14、气候条件:温度、风和太阳辐射。 15、“霜洞”效应:位于凹地的底层或半地下室层面的建筑若要保持所需的室内温度会多消

建筑节能试题问答题doc资料

三、问答题 2、外保温复合节能墙体的优缺点及改进途径? 答案: 2、优点: ⑴可有效消除外墙热桥,从而防止热桥部位出现结露和增加散热量。 ⑵结构层在绝热层内侧,受太阳辐射产生的热应力很小,减轻了对结构层的危害,绝热层 起保护作用。 ⑶对于间歇供暖的房间,当供暖停止时,墙体内表面温度和室内温度都较高,故不易产生 表面结露。 ⑷由于结构层与绝热层设置合理,室内侧不设置防潮层,绝热层内不会结露受潮。 ⑸大约可节省建筑物3%的使用面积,绝热层的安装施工在室外进行,特别适合于旧房节能 改造工程,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⑹特别适合于砖和小型砼空心砌块的结构层,因为这类墙体的气密性较差,设置外保温之 后可以大大提高墙体的气密性。 缺点及改进途径: ⑴有可能在外装修材料与绝热材料之间的交界面上发生结露。在这种情况下,应设置防潮 层或加强通风换气。 ⑵施工在室外进行,受气候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保证墙体外覆面保护层的施 工质量,防止表面出现裂缝、起鼓、脱落等现象。 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对室外温度测点的影响; ⑷尽量避开热桥部位; ⑸尽量选择面积相对较大的外墙部位进行检测; ⑹保持数据采集的连续性。 1. 简述建筑外墙、外窗、屋顶的节能保温要点。 2. 列举建筑墙体的3大类绝热材料 答案: 1. 外墙:增加外墙的厚度,降低外墙的传热系数 外窗:提高床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 屋顶:①平屋顶宜用各种新型保温材料 ②提倡采用坡屋顶、屋顶设置阁楼、屋顶绿化及屋顶花园 2. ①膨胀珍珠岩及制品②聚苯乙烯泡沫塑料③岩棉、矿渣棉、玻璃棉 1. 空调蓄冰系统的设计步骤为什么? 2、遮阳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1. 1)确定典型设计日的空调冷负荷。 2)选择蓄冰装置的形式。 3)确定蓄冰系统的形式和运行策略。 4)确定制冷主机和蓄冰装置的容量。 5)选择其他配套设备。 6)编制蓄冷周期逐时运行图。 7)经济分析。 2. 实际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得热与透过3mm透明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之比值。它是表面窗户透光系统遮阳性能的指标,其值在0-1范围内变化。

工程建筑节能技术与节能材料期末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围护结构:指建筑及房间各面的为围挡物 分不透明和透明两部分:不透明围护结构,如墙,屋顶和楼板 透明围护结构,有窗户,天窗和阳台门按是否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可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围护结构: 外围护结构指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围护结构,如外墙,屋顶,外门和外窗围护结构指不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围护结构,如隔墙,楼板,门和门窗 二不同地区节能设计要求:严寒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寒冷地区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 夏热冬冷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夏热冬暖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温和地区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三名词解释:绝热材料:指导热系数一般小于0.23W/(mK) 通常绝热材料是一种质松,多孔,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保温材料:指导热系数小于0.14W/(mK) 高效保温材料:指导热系数小于0.05W/(mK) 建筑保温材料:指用于建造节能系统的各种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屋面、墙面保温材料及节能门窗 【重点:区别保温与隔热】 --1)定义上的不同: 保温指冬天为防止由室向室外传热,从而使室保持适当温度的能力。

隔热指夏天为隔离太阳辐射能和室外高温影响,从而使表面温度保持适当水平的能力。 --2)传热过程不同: 保温指冬季传热过程,通常按稳定性传热考虑,同时考虑不稳定传热的一些影响。隔热指夏天传热过程,通常以24h为周期的周期性传热来考虑 --3)评价指标不同 保温性通常用传热系数值或者传热阻值来评价 隔热性通常用夏季室外设计温度条件下(即较热天气)围护结构表面最高温度值来评价 --4)构造措施不同 保温,采用保温材料围护结构,屋顶复合构造或直接采用复合墙体 隔热,采用能反射太阳辐射能的材料与围护结构,屋顶复合构造 第二章:节能建筑墙体及其节能材料 一:节能墙体设计方式: 1)外墙自保温 2)外墙保温 3)外墙夹芯保温 4)外墙外保温 4)相对于2)的优势: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 基本消除“热桥”影响 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 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便于旧建造物进行节能改造 可以避免装修队保温层的破坏

建筑节能试题

一、多选题 1. 下列城市中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有( AC )。 A 、武汉 B 、青岛 C 、长沙 D 、西安 2. 屋面保温层的材料宜选用下列何种特性的材料( AB )。 A 、热导率较低的 B 、不易燃烧的 C 、吸水率较大的 D、材质厚实的 1. 最佳体形应该是:. A C A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平均有效传热系数小的面,其相应面积应相对较大 B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平均有效传热系数小的面,其相应面积应相对较小 C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平均有效传热系数大的面,其相应面积应相对较小 D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平均有效传热系数大的面,其相应面积应相对较大 2. 屋面节能设计要点中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BCD A 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堆密度较大,热导率较低的保温材料 B 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 C 设计时应选用屋面传热系数大于或等于相应规定的限值 D 在设计规范中没有列入的屋面,设计人员可按有关书籍提供的方法计算该屋面的传热系数 1. 评价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及隔热性能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ABCD A 遮阳系数 B抗结露系数 C 太阳得热系数 D传热系数 2. 屋面的热工性能指标主要包括?ABC A 热惰性指标 B 热阻 C 传热系数 D 热导系数 1. 太阳能热水器一般由哪些装置组成ACDE A 集热器 B 散热器 C 储热装置 D 循环管路 E 辅助装置 2. 体形系数每增大0.01,能耗指标不可能增加(D) A 1% B 1.5% C 2% D 2.5% 2. 玻璃幕墙的三大组成部分为 ABD A、基座; B、支承结构; C、石材; D、玻璃面板; E、驳抓。 2. 改善风环境的方式有( ABCD ) A 避开不利风向 B 阻隔冷风和降低风速 C 避免下冲气流 D 避免风旋

建筑节能试题及标准答案模板

一、多选题 1.下列城市中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有( AC )。 A 、武汉 B 、青岛 C 、长沙 D 、西安 2.屋面保温层的材料宜选用下列何种特性的材料( AB )。 A 、热导率较低的 B 、不易燃烧的 C 、吸水率较大的 D、材质厚实的 1. 最佳体形应该是:. A C A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平均有效传热系数小的面,其相应面积应相对较大 B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平均有效传热系数小的面,其相应面积应相对较小 C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平均有效传热系数大的面,其相应面积应相对较小 D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平均有效传热系数大的面,其相应面积应相对较大 2. 屋面节能设计要点中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BCD A 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堆密度较大,热导率较低的保温材料 B 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 C 设计时应选用屋面传热系数大于或等于相应规定的限值 D 在设计规范中没有列入的屋面,设计人员可按有关书籍提供的方法计算该屋面的传热系数 1. 评价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及隔热性能的主要参数有哪些?ABCD A 遮阳系数B抗结露系数 C 太阳得热系数 D传热系数

2. 屋面的热工性能指标主要包括?ABC A 热惰性指标 B 热阻 C 传热系数 D 热导系数 1.太阳能热水器一般由哪些装置组成ACDE A 集热器B散热器 C 储热装置 D 循环管路 E 辅助装置 2. 体形系数每增大0.01,能耗指标不可能增加(D) A 1% B 1.5% C 2% D 2.5% 2. 玻璃幕墙的三大组成部分为ABD A、基座;B、支承结构; C、石材; D、玻璃面板;E、驳抓。 2.改善风环境的方式有(ABCD ) A 避开不利风向 B 阻隔冷风和降低风速 C 避免下冲气流 D 避免风旋 1. 以下屋面按是其保温层所在位置分的有哪些.ABCD A 单一保温屋面 B 外保保温屋面 C内保保温层屋面 D夹心保温层屋面 2. 以下属于门窗节能的措施是AD A 减少传热量 B 关紧门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