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滴灌工程设计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滴灌工程设计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滴灌工程设计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滴灌工程设计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滴灌工程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就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滴灌工程的设计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包括水源设计、系统水力计算等有关滴灌工程的主要设计内容,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农业;灌溉;滴灌;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滴灌灌溉属于微灌的一种,是当今世界上最省水、灌溉质量最好的农业灌水技术。特别是在水资源的日益短缺的我国,大力应用滴灌灌溉显得十分迫切。滴灌是利用滴头将水和肥料一滴滴均匀而缓慢地滴入作物的根部,借助重力渗透根区湿润土壤和保持最优的土壤含水量的一种灌溉技术。为了确保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滴灌工程的质量,我们要做好事前的设计。

1基本资料

该设计典型区占地面积7.2hm2,现有旱田区,地形比较平缓。项目区无地表水资源,但有井为323眼。典型区利用现有井进行灌溉,出水量为40m3/h。

根据规定,膜下滴灌要在600~1000m3/hm2范围内,因此设计灌溉定额采用900m3/hm2,单次最大灌水定额330m3/hm2。

2设计内容

2.1水源设计

典型区水源为地下水,根据选定典型区面积,采用满足典型区作物的最大耗水期灌水时用水量计算系统最小供水流量: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815649797.html,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作者:刘祥诺李爱莲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8期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很大发展,主要的灌溉方式有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雨水集蓄利用的技术等,和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节水效能得到极大提高,有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可持续发展,有效保护水资源和当地环境。下面就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1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注意的事项分析 1.1 分析在无坝取水中的注意问题 根据现实情况建设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种,如果建设不建闸的引水口,那么在发生洪水的情况下,就不能有效的控制水的流量,进而导致渠道和其他设施被洪水冲走,淹没大量的农田,针对这一危险的情况,一定要考虑好建设建闸飞控制方案。引水角通常是指在进水闸的中心线和河道水流方向之间产生的夹角,一般都会设计成锐角,基本是在30°~45°范围,这样可以保证水流的平稳性,而且这样的引水效果也是最好的,同时还减少了水流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如果水位非常低,没有条件进行自流灌溉引水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河道上修建堑水建筑物,或者是低坝、节制闸等,以此来提高水位,对水资源进行存储,合理的调整水位高低,可以使用引水自流灌溉的方式进行灌溉。 1.2 有效控制输水过程中造成的水量浪费 在长时间的农田水利灌溉发展中,主要使用挖土成渠的灌溉方式,直接将水输送到农田中,如果管理不到位,或者使用的管道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输送的水量会有一定的蒸发和渗漏,流失大量的灌溉用水,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一般每年植物生长时所需水量为4,000亿m3,但是在所有输送水量中利用在农田灌溉中的只有50%~60%,针对这一情况,一定要对输水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采取有效方案进行节水,例如对水泵、管道进行检查,不能出现漏水、渗流问题,有效控制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整体灌溉的效率。 1.3 对水渠进行防渗处理 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可以利用挖掘的水渠进行水资源的输送,为了保证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一定要合理选择渠道的防渗材料,现浇混凝土护面、浆砌块石、混凝土预制面、干砌块石

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与节水管理

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与节水管理 摘要:农田要想种的出庄稼,离不开灌溉,灌溉在农业生产中是起到无可替代的地位,给农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 推动作用。但是最近十几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 重,水资源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所以,本文将从多 个方面对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与节水处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设计;节水处理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占据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传统的水利灌溉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所以农业要想发展,必须改善农田的水利灌溉以及进行节水处理。 二、农田水利灌溉设计标准 对于农田生产来说,最不能缺少的也是最重要莫过于水资源。这意思农田水利灌溉设计的意义以及作用。在对农田水利灌溉设计时,必须要根据具体的地区所处的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设计,从而决定农田灌溉的取水方法。正常的情况 分为两大方法。第一个是自取流水灌溉设计,就是要按 照农田的分布情况以及农田周围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就近取水,通过管道或者渠道进行引流,对农田进行灌溉,这个方法的重点在意农田的附近必须要有水资源。第二个就是提水取水灌溉,这一个方法主要是由于农田灌溉附近缺少水资源,需要从比较远的地方引流或者提水进行灌溉。一般来说,农田水利灌溉设计就这两个设计标准了。 1.自流取水灌溉方法

如果所要灌溉的农田,它的周围有河流或者湖泊的话, 就可以将它们当作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而且为了确保灌溉水位的高度,在对农田水利灌溉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河流上游或者或者湖泊的某一个较高水位上,从而进行引水灌溉,引水灌溉的地点十分重要,因为这不仅从根本上引水水流的长度以及速度,还决定了引水渠道的建设以及经济投入成本。如果农田水利灌溉的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就会导致建设的经济投入成本过高,增加农业生产发展的经济负担。但是如果引水的水流过长,导致出现断流、截流的机率也大大的增加。 一)无坝取水设计 在农田水利灌溉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打算采取在无坝取 水,就必须要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分为建设闸门以及不建设闸门两种设计方案。并且还要将这两种设计方案分析调查,再进行探讨,得出如果不建设闸门,当遇到洪水或

自动化智能滴灌系统设计方案

自动化智能滴灌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天汇远通水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 系统概述............................................................................................................ - 3 - 二. 系统组成............................................................................................................ - 4 - 三. 通信网络............................................................................................................ - 5 - 四. 功能设计............................................................................................................ - 6 - 4.1. 监测中心级设计 ...................................................................................... - 6 - 4.2. 首部控制级设计 ...................................................................................... - 6 - 4.3.1. 设计原则 ....................................................................................... - 7 - 4.3.2. 主要功能 ....................................................................................... - 7 - 4.3.3. 硬件设计 ....................................................................................... - 8 - 4.3.4. 软件设计 ..................................................................................... - 10 - 4.3. 田间控制级设计 .................................................................................... - 13 - 4.3.1. 田间控制器主要功能 ................................................................. - 13 - 4.3.2. 田间控制器性能指标 ................................................................. - 14 - 4.3.3. 田间路由器节点主要功能 ......................................................... - 14 - 4.3.4. 田间路由器节点性能参数 ......................................................... - 14 - 4.3. 5. 供电方式 ..................................................................................... - 14 - 五. 系统特性.......................................................................................................... - 15 - 六. 设计研究意义.................................................................................................. - 16 -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1

农田水利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广西元大建筑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10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方案 (3) 1、施工准备 (3) 2、施工测量 (3) 3、施工工艺 (3) 1)、农渠、斗渠、排水沟、灌排结合渠施工工艺 (3) 2)、涵洞施工施工工艺 (7) 3)、喷灌施工工艺 (11) 4)、泵房施工工艺 (13) 四、安全施工措施 (15)

一、编制依据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喷灌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部颁SL207-98《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部颁SL18-9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部颁SL23-91《渠道工程抗冻胀技术规范》 SL256-2000《机井技术规范》 部颁TD/T1011-1013-2000《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二、工程概况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区共新建农渠12条,总长度为7146米;新建排水农沟11条,总长度5760米;改建斗渠2条,总长度为1533.8米,改建斗沟3条,总长度为1459.3米;灌排结合渠5条,总长度为4832.63米;改建排水土沟5条,总长度为3558米。喷灌工程;项目喷灌区为309.75亩,新建泵房1座,其配套喷灌管线、电力系统。涵洞工程;涵洞分为单孔管涵、三孔管涵及盖板涵,单孔管涵46座;三孔管涵6座;盖板涵25座。

三、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根据工程施工内容,做好人力、材料及机械预备工作,每个施工段投入配套机械和人员。组织项目管理人员熟悉的图纸,掌握有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2、施工测量 结构放样利用已建平面控制网,采用交会法放样,放样时,用J2经纬仪按设角交会放样,同时,用全站仪置于中轴线上校核,交角应介于30°~120°之间。 承包单位将测量成果资料报送监理单位审核,必要时监理单位可以要求承包单位在其直接监督下进行复核测量。若经双方协商同意,承包单位可邀请建设单位共同进行联合测量,经双方核签的测量成果,直接作为计量依据。 承包单位应负责保护好测量基本控制点、基线的永久埋石、标架和水准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承包单位对测量网点负有保护全部责任。 3、施工工艺 1)农渠、斗渠、排水沟、灌排结合渠施工工艺 施工程序:沟渠开挖→清底找平→放线→立皮数杆→排列砖块→拉线砌筑→沟渠壁抹灰→压顶。 2)人工、机械挖沟渠 本工程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辅助,人工运土方式进行。根据道路的位置的定位控制线,放线定出的开挖宽度,定出沟槽的灰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措施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措施 1、当前农田灌溉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灌区农田灌溉技术和管理技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可是,其中的问题依然存在,导致了农田灌溉管理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管理运行政事没有加以区分。当前,在进行农田灌溉管理时,使用的还是以前的经济体制,在思维意识上还没有转变到现代社会的要求水平来。在进行水利灌溉管理时,只是最基本职能的执行,而没有进行职能的拓宽,进行全面的管理。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达到了异常激烈的程度。水管部门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要转变思路,才能使农田灌溉管理工作做好。就目前看来,古牧地镇农田灌溉的管理并没有将商业性经营和公益性经营两者区分开来,导致农田灌溉事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1.2没有完善的灌溉用水政策与体系。在全镇的用水体制方面,还有很大的问题需要去改善,目前看来,没有形成健全的体制,灌区的水费成为了水管单位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多取得收入,管理者会鼓励用户多使用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灌区农户的节水意识本来就比较匮乏,再加上灌区管理员并没有对节水予以高度重视,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1.3没有充足的灌溉工程管理费用。灌溉工程出现恶性循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灌溉工程缺乏充足的管理费用。灌区渠道除险加固、续修配套不完善,造成供需矛盾,水不能及时到达田间,农民意见大,甚至拒交水费。对于水管单位而言,其收取的费用主要是用水户的水费,可是,水费的多少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水费的标准比较低。渠道防渗措施差,水费实收率低,管理单位困难重重,现灌区每方水仅收 0.075元或每亩收15~20元,远低于供水成本,难以正常运行维护,影响效益发挥。这种情况造成了灌溉工程费用被挪用到其他方面,管理所占到的费用比例自然就会减小,管理工作的质量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导致管理负债经

园林绿化节水滴灌系统设计

51 2010年 第3期 Vol.32/136 Landscape Building & Construction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愈来愈多的建设工程需配套建设一定面积的园林绿地,而由于城市园林绿地面积的迅速增加,其灌溉用水量也必将大幅提高。 常用的绿地灌溉方法多采用喷灌和漫灌。灌溉过量常常发生,既耗水又容易带来地表积盐的不良后果。而园林绿化滴灌技术的应用则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滴灌特别适用于水费高昂或土壤为膨胀粘土以及建筑物附近不能进行喷灌的地区。且由于滴灌灌溉系统在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减少初始建设成本的同时,能够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因而在园林景观绿地建设和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滴灌器的布置 典型的园林灌木床包括各种草皮、灌木、树木。灌木床面积小的为10~15 m 2,面积大的则可达700 m 2或以上。其位置不定,常靠近建筑物或围墙,用于美化建筑物或各个主要入口景观。在一个灌木床里,需 水量因植物种类不同也有所不同。而在灌木床与灌木床之间,由于太阳的方位不同,各自的需水量也会不同。由此可见,合理的滴灌器布置是灌溉系统节水及减少初始建设成本的前提和关键。 1.1 滴头种类及选择 滴头是滴灌系统的关键部件,有 园林绿化节水滴灌系统设计 Design of Water-saving Drip Irrigation System in Urban Landscaping 罗嘉欢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广东 广州 510055)LUO Jia-huan (Guangzhou Gardens Planning and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Guangzhou 510055, China) 摘要:随着城市园林绿地面积的增加以及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园林绿化节水灌溉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文章通过介绍某工程园林绿化滴灌系统的设计,论述了采用节水滴灌时需考虑的内容,包括滴灌器的选择与布置、滴灌系统设计以及滴灌灌溉管理等三方面。关键词:园林;节水设计;滴灌系统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0)03-0051-03收稿日期:2010-04-29修回日期:2010-05-12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urban landscaping green area and the shortage of urban water resourc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ystem is becoming widely used in landscaping. By brief introducing the design of water-saving drip irrigation system in a landscaping construction,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emitters, the design of drip irrigation system, th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drip irriga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detailedly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water-saving; Drip Irrigation System 图 1 几种典型管线路选择及滴灌器布置方案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泵站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泵站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如下: 一、《**新区万顷良田大路一期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设计图(庄基中心河南)》(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20203-2006 三、《低压输水灌溉用应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 13664-2006) 四、《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五、《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六、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政策、法律、法令、法规 九、**市和新区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分部工程名称:**新区万顷良田大路一期农田水利工程庄基中心河南1#、2#灌溉泵站管网工程 建设地点:庄基中心河流南 建设单位:**新区新农公司 设计单位: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质量标准:合格 工期要求:2014年4月20日至2014年5月20日,一个月。 二、工程施工条件 本分部工程位于姚桥庄基中心河流南,负责该地块的灌溉任务,

灌溉面积约800亩。目前施工的田块的土方基本平整,种植的小麦已经长势良好,施工时需要尽量缩小作业面,减小农作物损坏。由于临近长江,施工场地地下水水位较高(一般开挖1.5m后及出现地下水)。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一、项目组织机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承担整个项目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项目组织机构框架如下

二、施工总体部署 1、施工区和施工阶段划分 (1)施工区划分 本工程总体按照两个管网分两个施工段进行流水作业。做到既不处处开花,又不造成劳动力与机械设备的浪费。 (2)施工阶段划分 根据本工程特点,将本工程分成以下六个施工阶段。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重点完成人、材、物进场,进行施工平面

滴灌工程设计流程及相关设计内容

滴灌工程设计流程及相关设计内容(参考) 一、基本资料 1、地块情况 地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面积等。 2、气象条件 气象状况、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雨量、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等。 3、土壤状况 土壤类型、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等。 4、作物与栽培模式 作物名称、作物生长期、栽培模式等。 5、水源条件 水源类型、出水量、水质状况等。 6、能源(电力)情况 7、经营管理方式 二、工程布置及设计参数 1、工程布局 水源工程(新建、改造)、首部枢纽(首部枢纽构成)、输配水管网(管道组成、结构模式、铺设方式及主要规格性能参数)、灌水器(灌水器选型及主要性能参数)。 2、设计参数 水量平衡计算(核算水源出水量是否满足工程覆盖面积灌溉用水要求)、小区允许偏差率、土壤湿润比、设计灌水定额、设计灌水周期等。 3、设计灌溉制度 三、灌水小区水力设计 1、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及其在毛管和辅管上的分配 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计算、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的分配。 2、毛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确定 毛管极限孔数计算、毛管极限长度计算、毛管适宜铺设长度确定。 3、辅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确定 辅管极限孔数计算、辅管极限长度计算。 四、系统管网布置及工作制度设计 1、管网布置 干管(主干管、分干管)、支管、辅管、毛管的布置。 2、系统工作制度设计 设计参数核定、轮灌组划分、轮管制度。 3、各级管道设计流量的推算 五、系统管网水力计算及干、支管管径的确定 1、毛管和辅管水力计算 毛管水头损失计算、毛管进口工作压力计算、辅管沿程水头损失计算、辅管进口工作压力水头计算。 2、支管水头损失计算 3、干管管径的确定和水头损失计算 干管管径的计算、干管水头损失的计算。

滴灌系统设计(以茶叶为例)

茶叶滴灌系统设计 系统简介: 本设计灌区茶叶种植面积为500亩。首先确定滴灌系统的各个设计参数,继而选用某公司一次成型薄壁滴灌带,内径16mm,壁厚0.31mm。通过计算滴灌的灌水定额、灌水周期、一次灌水延续时间来确定滴灌的灌溉制度;通过水量平衡计算,确定当地水源是否够用。根据设计参数把整个灌区划分为4个轮灌组,进行管网系统的布置,推算各级管道的流量,进行管网水力计算,确定各级管道的直径、长度,并选择水泵型号为D185-67×9。最后设计首部枢纽,进行材料统计和概预算。 第一章基本资料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某某市某某县,属贫困地区。项目区位于某某县府城镇的某某村南茶北移示范区,规划滴灌茶叶滴灌面积500亩。 本项目将引进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与小型灌溉工程相结合,建设生态型灌溉工程。从生产技术手段和使用方式两方面对当地的农业生产进行改进,主要建设内容是小型农田生态灌溉工程的建设。 二、地形地质概况 某某省某某市地处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缺失,沙土化严重。

某某县位于某某市东北方向,面积1965hm2,东部由北向南与晋东南的沁源、屯留、长子和沁水接壤,西邻古县和浮山。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山峰有安太山、盘秀山等,海拔在1400m以上,西部有大东沟梁、牛头山等,海拔在千米以上。省内第二大河、唯一的一条无污染河流沁河纵贯境内95km。南部沁河谷地,地势较低,有小块平川,海拔在800m左右。 三、作物种植 1、作物名称:茶叶。 2、间距:株距0.4m,行距0.4m,畦距1m。 3、灌溉方式:滴灌。 4、滴灌设计补充强度为4mm/d。 5、茶叶滴灌面积500亩,种植株距0.4m,两行为一畦,行距0.4m,畦与畦距离1m,3畦建一个大棚,棚与棚间距1m,大棚选用简易竹木材料,单棚尺寸为长0.25-0.3m,宽5m,占地0.22亩。选取距离高位蓄水池最远的大棚作为典型地块,此地高程900m。 四、气象资料 某某县位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区内生态环境脆弱,年度降雨和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十年九旱,当地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示范区茶园位于沁河东的谷地,地形东高西低。区内气候温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措施 1农田水利工程的概况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的重要资源,同样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不仅关系到农业发展的经 2 2.1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设施。有效实施水利工程的灌溉规划,首先就必须保障具有充足的水源支持,很多时候,由于由于农田占地面积较大,且土壤情况较为特殊,进行灌溉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就必须在农田中建立起相应的引水设施,从而实现灌溉面积的广泛性。如果灌溉水源来自于小型水库,可以在水库中建设自流灌区的取水枢纽。另外,还有其他水源工程的建设,包括水池、提水设施等。还要对

灌排泵站进行适当的改造,建设排涝泵站。 2.2筹划策划阶段。农作物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水源,如果水源紧缺,就需要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来达到灌溉需求。因此,在筹划策划阶段,应当尽可能的提高灌溉的效率以及利用率,避免在灌溉过程中造成水资源的损失。 2.3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实例。首先,是泵站部分的规划设计。必须充分 定水利灌溉工程规划的关键点。最后,是对于灌溉方式的设计。通常情况下,灌溉方式涉及到灌溉技术形式和灌溉系统设计两个方面,然后结合从地区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最终的灌溉方式。举例来说,一个地方最合理的灌溉方式是水库蓄水,并以泵站河道取水为辅助方式。应当先根据灌溉方式来制定灌溉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泵站建设以及水库的分区管理。

3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中的制度规划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中的制度规划主要涉及到该地最终的灌溉制度、灌溉规格、工程管理制度以及进度规划等。规划必须与该地的水利厅统一规划具有一致性,在具体实施时,应当交由水利站进行组织实施。 3.1蓄水设计部分。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不仅包括蓄水设计规划,同时还涉 4 要采用相关的管理机制进行约束,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多功能设计中也是如此。首先,应当结合不同的规划范围来划分城市禁建区,为了保障农田水利规划的有效进行,就必须对于其他工程的建设进行一定的限制。其次,还必须对于区内的建筑设立有关规定,例如不允许随意改变用途。最后,还需要对于土地进行整理,清除零星的无用的建设,扩大土地空间。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科技兴农是我们的国策。随着我国森林面积的减少,沙化面积逐渐增加,生态环境遭到恶劣破坏,我国大部分省份造成大面积干旱,影响了我国粮食的总产量。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的角度论述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建设以及灌溉应用技术。 1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建设 1.1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概况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资源,也作为我国发展农业、工业的战略性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投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投资建设水坝、水渠等一系列水利工程,通过它们来为百姓创造经济收入的增加点,通过它们来保障农村农资产物的产量。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有如下特点: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原动力发生了改变:水利工程项目的发展是一个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起先水利工程项目走的是传统路线,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走向现代可持续发展。在水利工程的转型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已经由原始的经济型水利转变到现在的绿色环保型水利。在统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环保、经济的水利工程布局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所考虑的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是民生项目,农田水利建设主要由政府领头,层层分解

责任,根据地区的的特色,建立符合自身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 1.2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在国家政府的领导下,各省市的标志性水利工程项目都已经初步落成,但是水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主要是从水库把水引进到田地还需要一段距离。现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主要是落在“最后一公里”建设中。除政府发展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外,各乡镇企业积极响应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从水坝主渠道引进支流渠道,在农田区域打井和建设中小型水泵站。 大型的水利工程在政府的领导下,能够科学的、有规划的完成,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应用的效益,但是作为县镇级建立的工程项目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工程项目建设的比较随意,没有合理的布局,从而导致工程技术,合理建设以及社会效益不能够兼顾。 2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 目前,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第一步就是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的建设,这也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前提条件,其次在建设好“最后一公里”项目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实施灌溉技术。 2.1 建好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后,应该落实“最后一公里”建设。这个任务应该落实到乡镇级行政单位之上,为了能够落实好最后一公里项目,应该对水渠道以及各村的地理环境有清楚地认识。其次,应用科学的方法

果园滴灌工程规划设计说明

果园滴灌工程规划设 引言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强调:“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不仅为维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随着世界性水资源、能源的日趋紧张,采用节水、节能的灌水方法已成为全世界灌溉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推广节水灌溉也已成为世界各国为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摘要 水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张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张和自动化的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供水危机将越来越严重,特别是遍原山区,农田果园、灌溉的建设供水问题,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和迎接挑战迫切需,要偏远山区,农田,果园灌溉的建设供水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某果园灌溉提出以高效节水滴灌技术与当地水管理技术相结合,设计为滴灌灌溉。根据农田,果园灌水量,灌水周期,喷头布置形式以及滴灌制度等,确定了滴灌管道的水力计算设计,实现和达到农田,果园灌溉建设自动化节水灌溉的目的,并形成了良好的合理科学,才能真正实现和节水灌溉的目的。 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问题,要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抓紧跨流域调水的规划设计工程,从根本上改变水资源紧缺的局面;而

另一方面要在节流上下功夫,且我国各级渠道的输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渗漏损失掉了,其数量惊人,从而导致农业减产,并恶化灌区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特别是农业水资源无偿使用,以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由于灌溉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灌溉设施老化失修,为加快推进节水农业,农业持续发展为基础。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对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资料 项目区位西北地区某一果园,为了增产增效,节约灌溉用水,拟改变原来大水漫灌的灌水方式,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进行灌溉, 灌区面积约为194亩,(194×667平方米)地形平坦,土质为壤土,土层厚度为1、5米,1、0米土层平均干容重1、4cm g/3田间持水率(占土体干土中)为25%,盛掕期苹果树,株距,行距为3×3米,种植方向为东西,经田间试验该地苹果树最大耗水量为5mm/d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500mm果园南边有一水井,出水量为50h m/3动水位为20米。 (一)、地形地貌 某西北地区某一苹果园,南北宽100米,东西长324米,灌区面积约为194亩,约为(194×667平方米),果园内地势平坦。(二).气象条件 某西北地区属温带半干旱地区气候,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干燥而寒冷且冬季较长,年降水少,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50mm,大致

滴灌工程设计示例

6.4滴灌工程设计示例 6.4.1基本情况 某基地种植葡萄面积118亩,过去采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灌溉,灌水定额大,水肥损失严重,为此拟采用先进的滴灌灌水方法。 该地块地势平坦,地形规整,葡萄南北向种植,株距0.8m 、行距2m 。地面以下1m 土层为壤土,土壤干容重14kN/m 3,田间持水率24%。 地块西边距离地边50m 处有水井一眼(具体见平面布置图),机井涌水量为32m 3/h ,静水位埋深60m ,动水位80m ,井口高程与地面齐平。机井水质据周边村庄引水工程检验结果分析,水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但含砂量稍高,整体看来,可作为滴灌工程水源。 380V 三相电源已经引至水源处。 6.4.2滴灌系统参数的确定 (1)灌溉保证率不低于85% (2)灌溉水利用系数95% (3)设计土壤湿润比 不小于40%。 (4)设计作物耗水强度Ea=5.0mm/d (5)设计灌溉均匀度 不低于80% (6)设计湿润层深0.6m 6.4.3选择灌水器,确定毛管布置方式 1.选择灌水器 根据工程使用材料情况比较,本工程采用以色列某公司生产的压力补偿式滴灌管,产品性能如下:滴灌毛管外径16mm ,滴灌毛管进口压力0.1MPa ,滴头间距0.5m ,滴头流量q=2.75L/h ,水平最大铺设长度90m 。 2.确定毛管布置方式 因葡萄种植方向为南北向,并且成行成列,非常规整,因此,毛管布置采用每行葡萄铺设一条滴灌管,根据地块实际长度和产品的最大水平铺设长度确定毛管的长度为80m ,毛管直接铺设在葡萄根部附近。 3.计算湿润比 根据公式: 式中: ——每棵作物滴头数,个; ——滴头沿毛管上的间距,m ; ωβU C % 100/?=)(R P e P S S W S N ωρP N e S

滴灌典型设计书

滴灌系统设计示例 按照兵团水利局、兵团节水办“关于召开兵团节水灌溉规划设计研讨会的通知”的要求,根据农八师几年来在大田作物膜下滴灌技术上的实践和研究,此次滴灌系统典型设计综合农八师的具体情况做如下简要介绍: 一、基本资料 (一)地形 农八师垦区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全垦区土地面积7529平方公里。垦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垦区地形由南向北依次为天山山区、山前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风成沙漠区。 (二)土壤 农八师土壤缺氮面积大,全氮含量低于1%的面积占78%,碱解氮低于60ppm的面积占76%。土壤普遍缺磷,含量低于10ppm的面积占77.5%。土壤含钾丰富,约在100ppm 以上。 土壤多系灰漠土、潮土、草甸土,土质多系砾质土、沙质土、粘质土等。根据农八师土壤普查结果,本设计取占范围较广的砂壤土。 (三)作物 全垦区有效灌溉面积266万亩,其中以棉花为主。棉花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46.5%。本设计示例选棉花。种植模式采用:一膜两管四行--宽窄行30×60cm,滴灌带间距90cm;一膜一管四行--(25+30+25)×60cm,滴灌带间距140cm。 1、滴灌工程设计参数的确定 根据农八师目前棉花种植模式和多年实践,确定如下设计参数。 典型滴灌系统设计基本资料

(四)水源 垦区水资源来源主要为地表水(库水、河水)和地下水。目前垦区滴灌节水工程水源以井水为主,单井流量为80立方米/小时,动水位埋深在40米左右。 (五)气象 垦区平均海拔300-500米左右,呈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年平均气温7.5℃-8.2℃,日照2318-2732小时,无霜期147-191天,年降雨量180-270毫米,年蒸发量1000-1500毫米。蒸发强烈,降水稀少,气候十分干燥,光照充足,热资源丰富。 (六)动力 原有机井泵大多为250QJ80-60/3或250QJ80-40/2,需更换水泵及变压器。但原有高压电线不需更换。 二、设计内容 按照农八师多数条田的规划布置方式,采用东西长800米,南北宽450米的条田进行规划设计。种植作物为棉花,种植模式采用宽窄行60×30cm与60×(25+30+25)cm,一膜两管四行与一膜一管四行,滴灌带间距0.9米与1.4m。作物东西方向种植。耕层土壤为砂壤土。 1.管道系统

滴灌工程施工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滴灌系统一般由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管道和滴头组成。 滴灌系统简图(3张) (1)水源:各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的水源,只要含沙量较小及杂质较少,均可用于滴灌,含沙量较大时,则应采用沉淀等方法处理。 (2)首部控制枢纽:首部控制枢纽一般包括水泵、动力机、过滤器、化肥罐、调节装置等。化肥罐用于灌水施肥施药,常用的化肥罐有压差式、开敞式、文丘里注入式和注射泵等四种形式,肥料罐一般安装在过滤器之前,以防造成堵塞。 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组织程序、施工工艺、工期、人力机械等依据当地 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工,合理布置的整体原则。 2、施工技术措施总原则 1、确保工期的原则 所有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均以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合同控制工期和合同总工期为基础,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抓好项目接口的工序衔接,采用先进合理、成龙配套的机构化施工技术方案,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安全第一原则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施工方案均按照技术可靠、确保安全的原则制定,对管道开挖、基地人工平整、管顶上部回填、机械回填、蓄水池等重点安全施工项目均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方案及措施,并严格实

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各项工作的施工,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3、技术优良的原则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设计施工图施工,始终贯彻我公司“科学管理、精益求精、信守合同、追求更好”的质量方针和按照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施工,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措施均要符合现行施工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4、高效施工的原则 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平行交叉作业,择优选用最佳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努力提高技术经济效益。 5、布置经济合理的原则 施工总布置设计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及已有的设施,因地制宜,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节约用地合理布局。 6、以“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为宗旨指导工作建设,制定措施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各顶劳动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程,发送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确保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 7、科学配置的原则 统筹兼顾,合理计划、安排,科学组织,做好人力、物

关于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简述

关于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简述 农业的发展,有很多助力因素,但是根本原因在于水资源。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农田水利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农田水利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三农”政策的出台,我国在农业的扶持力度上连年增高。可见我国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但是近些年,我国很多地方都出现因为水资源缺乏而使农业产量降低的情况。因此,要想提高农业的粮食产量,必须要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上下功夫,改良和创新灌溉技术。 标签:农田水利;灌溉;整改措施 虽然我国现在的工业化进程在持续高速的推进,但是我国农业的根本地位还是没有变化,发展农业经济,直接受益的就是中国广大的农业从业者。通过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会有很大的改观,同时我国其他行业,例如工商业、服务业等产业在农业的发展下,会得到发展的保障和基础。文章针对现在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从农业的角度来阐述分析农田水利灌溉。 1 现有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分析 农田水利作为较小规模的水利工程,服务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目的是借助调节农田的水资源,来实现生态环境的改良,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农田水利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农业学、农业水力学、土木工程学、地质学和气象学等。农田水利的最主要的两大功能就是灌溉及排水。在我国,每年的夏季和秋季都是雨水充沛,洪水多发的季节,也有特殊的造成局部地区干旱的情况出现。在农田水利的设施不够完备的情况下,面对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农业从业者就只能看天吃饭,往往会造成农业从业者的经济损失,大多数情况下是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后,农田水利设施就会在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年份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控和分配,以达到农作物产量稳定的作用。避免给农业从业者的经济造成损失,给农业从业者经济上的保障,为农业从业者带来福音。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就是利用了技术保障措施来调节土地中的水分,通过这些保障措施来达到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的目的。通过农业灌溉技术,农业从业者可以自己根据当年的降水量及分析土壤中的含水量,再配合分析种植农作物对水的需求量来进行适当的水资源调配。现有的农田水利灌溉方法主要是渠道灌溉和管道灌溉两种,目前,常用于农田水利灌溉的是渠道灌溉,这种灌溉方法是通过沟渠的方法来实现农田灌溉。相比较渠道灌溉,管道灌溉虽然成本造价高出许多,但是管道灌溉能够更有效的控制在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的蒸发,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根据这一优点,我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应该首先推广农田水利管道灌溉技术,让农田土地得到充足水源补给的同时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业从业者的生活水平问题上,农田水利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在充分发挥农田水利的作用的同时,我们还要配套的采取相应的有

自动化智能滴灌系统设计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自动化智能滴灌系统 设计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 系统概述............................................................................................................ - 3 - 二. 系统组成............................................................................................................ - 4 - 三. 通信网络............................................................................................................ - 5 - 四. 功能设计............................................................................................................ - 6 - 4.1. 监测中心级设计 ...................................................................................... - 6 - 4.2. 首部控制级设计 ...................................................................................... - 6 - 4.3.1. 设计原则 ....................................................................................... - 7 - 4.3.2. 主要功能 ....................................................................................... - 7 - 4.3.3. 硬件设计 ....................................................................................... - 8 - 4.3.4. 软件设计 ..................................................................................... - 10 - 4.3. 田间控制级设计 .................................................................................... - 13 - 4.3.1. 田间控制器主要功能 ................................................................. - 13 - 4.3.2. 田间控制器性能指标 ................................................................. - 14 - 4.3.3. 田间路由器节点主要功能 ......................................................... - 14 - 4.3.4. 田间路由器节点性能参数 ......................................................... - 14 - 4.3. 5. 供电方式 ..................................................................................... - 14 - 五. 系统特性.......................................................................................................... - 15 - 六. 设计研究意义.................................................................................................. - 16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