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第一单元第二节:神经系统构造与功能笔记汇总

第一章第一单元第二节:神经系统构造与功能笔记汇总

第一章第一单元第二节:神经系统构造与功能笔记

1、神经系统的组成:①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和脑②外周神经系统 (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3、神经元的细胞体和树突是灰色的,髓鞘是白色的,起着绝缘作用, 使轴突之间的电位变化不致相互干扰。

4、前一个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到突触,会引起突触间隙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的变化。

5、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6、躯体神经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他们, 支配着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7、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 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它们来自脑神经和脊神经。

8、交感神经 (唤醒,调动能量和副交感神经 (恢复、维持、储备能量具有拮抗的作用。

9、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的表现有密切关系。

10、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

11、脊髓前端由运动神经元组成, 后端主要由感觉神经元组成, 中间集中了自主神经元。

12、脊髓灰质外边是脊髓白质。

13、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 ,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14、脑干:①延脑(对侧传导、对侧支配,控制呼吸及心跳②桥脑(联系通

道③中脑(瞳孔反射、眼动中枢

15、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脑结构兴奋水平,调节睡眠和觉醒,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16、间脑 (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

17、丘脑是除嗅觉以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18、小脑:表层是灰质,深层是白质 (与脊髓相反 ,其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 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19、端脑(大脑 :中间的裂缝叫纵裂,把大脑分成两个半球,纵裂底上有一个大的横行纤维束叫胼胝体。大脑外层是灰质,内层是白质,基底核为灰质核团。 20、大脑结构图分区:额叶(身体运动中枢、顶叶(躯体感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

21、身体的各个部位在大脑皮层上的代表区域都是倒置的。

22、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叫做“单侧化” 。

23、布洛卡区:主管言语表达功能 (法国 /布洛卡

24、罗杰 . 斯佩里做了“割裂脑” 实验。

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1、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组成,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2、人的情绪行为和肾上腺的分泌有直接的关系。

3、胸腺:免疫功能,最早衰老。

4、巴普洛夫:高级神经学说(条件反射学说 :①兴奋和抑制②反射、反射弧和反馈③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5、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6、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对外界的反应只能叫感应性。

7、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8、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 ,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9、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 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10、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 (工具条件反射 11、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叫外抑制。

12、自我保护功能引起的终止条件反射叫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

13、当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 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 叫消退抑制。

14、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 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 叫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

15、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 ,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叫分化抑制。

16、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 条件反射的泛化就是由神经过程的扩散过程引起的。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

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了,叫神经细胞的集中。

17、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动力定型。

18、高级神经运动基本规律:①条件反射和抑制②扩散和集中③相互诱导④动力定型。

神经系统解剖学读书笔记

正常人体解剖学读书报告《神经系统》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元的树突在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后,传导到细胞体,然后由轴突将信息向另一神经元传导。信息的进一步传导和处理,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2.神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二、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由脑部发出,总共12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2.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共有31对。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三、中枢神经系统 1. 脑和脊髓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2.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3. 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 4.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人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①大脑的功能: a. 结构: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沟或裂、回,增大了大脑皮层面积。 b. 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完全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活动,这一功能区叫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没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 ②小脑的功能: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协调人体的动作,协调肌肉的活动,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可概括为: 神经元: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脑: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1)大脑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皮层是覆盖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大脑皮层表面具有许多深浅不同的裂或沟以及沟裂之间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和神经元的数量。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关,为人类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2)小脑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小脑被酒精麻痹而引起的。 (3)脑干 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这一部分中枢受到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 脊髓: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脊髓的结构1(. 从脊髓的横切面可以看出,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各部分之问以及脊髓和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 (2)脊髓的功能 反射功能: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 传导功能: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到身体各部位。因此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 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知识点

第六篇神经系统第一章总论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感受器→传入(感觉)神经→中枢→传出(运动)神经→效应器 经元胞体和树突轴突 中枢NS 灰质、白质 皮质、髓质 神经核神经纤维束 周围NS 神经节神经 1腰椎体下缘。 脊髓节段椎骨的椎体 第1—第4颈节第1—第4颈椎(一对一) 第5颈节—第4胸节第4颈椎—第3胸椎(高一) 第5—第8胸节第3—第6胸椎(高二) 第9—第12胸节第6—第9胸椎(高三) 第1—第5腰节第10—第12胸椎 全部骶节和尾节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1~腰3节段处形成侧角。 )脊髓丘脑侧束位置:外侧索的前部。起始:主要起于对侧脊髓后角固有核。终止:背侧丘脑。功能:传导痛、温觉的冲动2)脊髓丘脑前束位置:脊髓前索内。起始:大部分起于对侧后角固有核,少部分起于同侧后角固有核。终止:背侧丘脑。功能: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 起始:对侧大脑皮质终止: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功能:传导运动神经冲动2)皮质脊髓前束位置:前索的前正中裂两侧; 起始:大脑皮质。终止:大部分止于对侧的、少部分止于同侧的前角运动细胞。功能:传导运动神经冲动 脑干 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3部分组成。延髓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中脑向上与间脑和端脑相续,延髓和脑桥腹侧附于颅后窝的斜坡上,脑干背面与小脑相连 脑干外形 延髓与脑桥借延髓脑桥沟为界,脑桥与中脑借脑桥上缘为界。主要结构:锥体、锥体交叉、橄榄、脑桥基底沟、小脑中脚(脑桥臂)、脑桥小脑三角、大脑脚、脚间窝。 主要结构: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小脑中脚、小脑上脚、菱形窝、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前庭区、面丘、内侧隆起、上丘、下丘、上丘臂、下丘臂 前外侧沟内有舌下神经②橄榄后沟自下至上有副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③延髓脑桥沟内自外向内有位听神经、面神经、展神经④穿脑桥臂的是三叉神经⑤穿脚间窝的是动眼神经⑥穿下丘下缘的是滑车神经 底为菱形窝;侧壁由小脑的3个脚组成。 第四脑室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通脊髓中央管,并借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脑干内部结构 躯体运动核(柱) 位置:延髓舌下神经三角深面。传出纤维:组成舌下神经,支配舌内外肌。传入纤维:接受对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传递信息、控制和协调身体各个部分的活动。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大脑是位于头部的主要器官,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它负责整合和处理感觉信息、控制运动、进行思维和情感等高级功能。人脑的皮质部分是高度发达的,有助于我们进行复杂的认知和学习。 脊髓则是连接脑部和周围神经的通信通道,负责传递大脑的指令和接收外界的感觉信息。脊髓中的神经元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运动。 二、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直接与大脑相连,负责控制头部和脸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则从脊髓延伸出来,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外周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感觉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并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给肌肉和腺体。 三、神经元和突触 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它们具有电活性,能够产生和传递电信号。神经元的主体是细胞体,长出的细长结构分为树突和轴

突。树突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的信号,而轴突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信息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神经元、突触 后神经元和突触间隙。当电信号在神经元轴突中传递时,它到达突触 末梢,并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进一 步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结合,从而传递信号。 四、神经调节和神经传递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调节和神经传递来控制和协调身体的各个活动。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来调节信号传递的过程。这种调节使得我们能够对不同的环境和刺激做出适合的生理和行 为反应。 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 在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作用,产生一连 串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使得电信号在突触后神经元中生成。 五、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担负着多种重要功能。它负责感知和解读外界的感觉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同时,神经系统控制和协调运动,使我们 能够进行各种精确的动作。 神经系统还参与认知、情感和学习等高级心理功能。大脑皮质的高 度发达使得人类能够进行复杂的思考、记忆和决策。

第一章第一单元第二节:神经系统构造与功能笔记汇总

第一章第一单元第二节:神经系统构造与功能笔记 1、神经系统的组成:①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和脑②外周神经系统 (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3、神经元的细胞体和树突是灰色的,髓鞘是白色的,起着绝缘作用, 使轴突之间的电位变化不致相互干扰。 4、前一个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到突触,会引起突触间隙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的变化。 5、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6、躯体神经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他们, 支配着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7、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 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它们来自脑神经和脊神经。 8、交感神经 (唤醒,调动能量和副交感神经 (恢复、维持、储备能量具有拮抗的作用。 9、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的表现有密切关系。 10、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 11、脊髓前端由运动神经元组成, 后端主要由感觉神经元组成, 中间集中了自主神经元。 12、脊髓灰质外边是脊髓白质。

13、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 ,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14、脑干:①延脑(对侧传导、对侧支配,控制呼吸及心跳②桥脑(联系通 道③中脑(瞳孔反射、眼动中枢 15、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脑结构兴奋水平,调节睡眠和觉醒,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16、间脑 (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 17、丘脑是除嗅觉以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18、小脑:表层是灰质,深层是白质 (与脊髓相反 ,其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 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19、端脑(大脑 :中间的裂缝叫纵裂,把大脑分成两个半球,纵裂底上有一个大的横行纤维束叫胼胝体。大脑外层是灰质,内层是白质,基底核为灰质核团。 20、大脑结构图分区:额叶(身体运动中枢、顶叶(躯体感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 21、身体的各个部位在大脑皮层上的代表区域都是倒置的。 22、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叫做“单侧化” 。 23、布洛卡区:主管言语表达功能 (法国 /布洛卡 24、罗杰 . 斯佩里做了“割裂脑” 实验。 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1、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组成,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神经系统总结笔记

神经系统(NS) 概述 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功能。每个神经元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1,神经系统(NS)的主要功能 ①在各系统中处于主导.调节控制其它系统,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②调节机体功能,使机体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维持机体和外部环境的平衡③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 2,神经系统的区分 按部位:中枢NS(脑和脊髓),周围NS(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按功能:躯体NS (皮肤和运动器)和自主NS (交感为兴奋,副交感为抑制) 3,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在调节机体活动中,对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适应反应的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活动基本方式。反射形态学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在中枢N内,神经元胞体连同树突集中的部位,色泽灰暗。在大小脑表层部分为大小脑皮质。 白质:在中枢N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部位因具有髓鞘颜色苍白。在大脑小脑深部为大脑髓质和小脑髓质神经核:在中枢神经内包埋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内有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内,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外形膨大 纤维束:在中枢神经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神经:在周围神经,神经纤维集合成大小粗细不等的集束由不同数目的集束组合成一条神经 脊髓和脊神经 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成年人下端平第1腰椎,新生儿平第3腰椎。下端有脊髓圆锥和终丝。 外形:脊髓呈前后稍扁圆柱形,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梭形膨大。颈膨大腰骶膨大两个膨大形成与四肢的出现有关。 脊髓的内部构造:由灰质和白质组成,在脊髓横切面上,中央有一细小中央管围绕。中央管周围是h形的灰质,灰质外围是白质。灰质内:前角运动N元,侧角交感N元,后角联络N元。 脊髓的功能: 1传导,2反射脊神经:共31对,每一对神经连一个脊髓节段,脊神经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两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 脊神经前支粗大除胸神经外交织成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胸神经前支:12对。节段性分布:T2 →胸骨角平面;T4 →乳头平面;T6 →剑突平面;T8 →肋弓平面;T10 →脐平面;T12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颈丛:C1~4前支组成。1.皮支: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2.膈神经: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及膈下面的部分腹膜,右膈神经尚分布于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的浆膜 臂丛:C5~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组成,穿斜角肌间隙→锁骨下A的后上方→腋窝包绕腋动脉形成三束。 主要分支:①肌皮神经②正中神经③尺神经④桡神经⑤腋神经 腰从:T12前支大部分、L1~3前支及L4前支一部分主要分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股神经 骶丛:L4、L5前支和全部骶尾神经前支 主要分支:1臀上神经2臀下神经3股后皮神经4阴部神经5坐骨神经(全身最粗大最长的N至国窝上角分成腓总N和胫N) 脑和脑神经 1,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六部分: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后3者合称脑干。 ①脑干由延髓、脑桥、中脑组成。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围成腔隙为第四脑室。 脑干N核分两大类:脑N核非脑神经核 脑N核:与10对脑N根直接相连的核 非脑神经核:薄束和楔束核(传本体觉和精触觉),黑质(为椎体外系的重要结构,可产多巴胺) 脑干内的纤维束:上行和下行纤维束 上行纤维束(内侧丘系-----起于对侧 薄束核楔束核,经交叉后形成内侧丘系,传导对侧躯干肢体本体觉精触觉;脊髓丘系-----起自脊髓,在脊髓内交叉后上行,经脑干继续上行,传导对侧躯干肢体痛温觉粗触觉冲动。 下行纤维束(锥体束------起自大脑皮质,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两种,经内囊至延髓,进入脊髓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皮质脊髓侧束到延髓经锥体交叉到对侧终于脊髓前角,管理对侧肢体随意运动;皮质脊髓前束不经交叉下行于脊髓终于双侧前角,管理双侧躯干肌随意运动) 网状结构:1接受上行纤维束传来的各种感觉冲动,投射到大脑皮质广阔区,维持清醒2接受大小脑下行投

神经系统笔记1

人体解剖生理学笔记 第三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脊髓: CNS 脑: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脊N(31对) 按位置 脑N(12对) PNS 感觉N(传入N) 按功能躯体运动N 运动N(传出N)交感神经 自主N 副交感神经 二、常用术语 1.白质和灰质 –灰质:在CNS中,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集中的地方。 –白质:在CNS中,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 2.神经核和神经节 –神经核:CNS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集结组成的团块。 –神经节:PNS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集结组成的团块。 3.神经和神经束 –神经:PNS中的神经纤维束 –神经束:CNS中的神经纤维束(又称传导束) 第二节:神经系统解剖 一、脊髓 ㈠、位置和外形 1、位置:脊柱椎管内 上:枕骨大孔——延髓 下:第一腰椎下缘 2、形态:扁圆柱形 ⑴、二个膨大:颈膨大、腰膨大 ⑵、表面6条深的沟、裂 ⑶、借脊神经根分为五部31段: ㈡、内部结构: 1、灰质:——―H‖形,位于脊髓的中央 中央管

● 前角:有躯体运动神经元胞体分布 ● 后角:有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分布 ● 侧角: ① 有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分布 ② 只位于胸髓和1~3腰髓 2、白质:——位于灰质的周围,由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束构成 ● 前索:脊髓丘脑前束、皮质脊髓前束、前庭脊髓束 ● 侧索:脊髓丘脑侧束、皮质脊髓侧束、网状脊髓束、脊髓小脑束、红核脊髓束 ● 后索:薄束、楔束 要求知道: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束、网状脊髓束、薄束、楔束 二、脊神经 ㈠、数量——31对 ㈡、构成和联系 1、前根:(纯运动N ) 脊髓前角运动N 元轴突 脊髓侧角的交感神经节前N 元轴突 2、后根:(纯感觉N ) 脊神经节——后根上的膨大部分 由脊神经节上的感觉神经元轴突(中枢突)组成 3、脊神经:(混合性N ) ——由前根和后根在出椎间孔前汇合形成 4、脊神经前支和后支:(均是混合性N ) ——由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成 后支——细小,分布于项、背、腰骶部的皮肤肌肉 前支——粗大,分布于颈、胸、腹部、四肢的皮肤肌肉 三、脑 包括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五部分 ㈠.脑干 1. 外形 2. 内部结构 ⑴、 灰质:主要在脑干背面,有二类神经核: 脑神经核:第3—12对脑神经核 传导中继核

神经系统笔记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部分 四、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接受、整合、传递信息。 神经胶质细胞:营养、保护、联系。 第一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概述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白质,灰质,神经核,神经节 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重要部位及机能:(1)脊髓 (2)脑: 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 间脑(丘脑、下丘脑) 脑干(中脑、桥脑、延脑) 小脑 二、神经系统的进化 第二节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一、刺激与反应: 生理学上将凡能引起机体活动状态发生改变

的任何因子称为刺激。 二、兴奋与兴奋性: 兴奋:活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 兴奋性:活机体对刺激产生相应变化的能力。 三、引起兴奋的条件: (一)组织的机能状态。 (二)刺激的特征: 1、刺激强度 2、刺激时间 3、强度变化率 一、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四、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又称膜电位或跨膜电位。是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 测得RP为-10 ~ -100mV的直流电位,内负外正,称极化。 RP负值加大称超极化,RP负值减小称去极化,去极化后电位回复称复极化。 阈电位 Threshold potential:是诱发产生Ap,使Na+通道大量开放时的临界膜电位。

局部兴奋=局部反应(去极化) =局部电位 <阈电位 即阈电位以下的细胞膜 的电位波动 局部电流的定义:某一小段纤维因受到足够强的外加剌激而出现动作电位,在已兴奋的神经段和与它相邻的未兴奋的神经段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出现而发生电荷移动,称为局部电流(local current) 。 局部电位特点 非全和无,随刺激强度增大,局部电位增大传导距离远,电位渐小称电紧张性扩布 可以叠加或总合达阈电位产生AP 局部电位特点 ①不是“全或无” ②电紧张扩布 ③没有不应期 动作电位特点 ①“全或无”现象 ②无衰减 ③时间短暂 总和作用:同时或相继给予神经纤维两个或多

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和精密的系统之一,其构造和功能对于维 持人体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的构造和 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体内部复杂且神奇的网络。 1.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大脑位 于头骨内,是指挥和控制人体各种生理和行为活动的中枢。脊髓则是 延伸自大脑,并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四肢活动。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 系统的总指挥,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周围神经系统的信息,并产生相 应的反应。 2. 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神经结构,包括神经纤维和神 经元。它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个部分的桥梁,负责传递信息、接收刺激和执行各种动作。外周神经系统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躯体神 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2.1 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直接与大脑相连,负责 传递头部和颈部的信息,例如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脊神经则负责传 递身体其他部位的信息,如手、脚和内脏等。 2.2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是控制人体自主功能的一部分,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在应急或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促使身体进入战斗或逃跑状态。副交感神经系统则主要负责平衡和恢复身体功能,使身体处于平静和放松的状态。 3.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它们通过细长的神经纤维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络。神经元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细胞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神经元的核心部分。树突是向细胞体传递信号的突起,轴突则是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目标细胞的长突起。 4.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特殊区域,由突触小泡、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当一个神经脉冲到达突触时,突触小泡会释放神经递质,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传递,并影响相邻神经元或目标细胞。突触的形成和功能是神经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 5. 神经传导 神经传导是神经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指的是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的传递过程。神经冲动是由神经元内部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当冲动到达突触时,通过递质的释放和再吸收,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实现信息的感受、处理和传递。 总结:

2023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心理学知识点: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2023心理咨询师考试根底心理学知识点:神 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2023心理咨询师考试根底心理学知识点: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1、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根本构造单位和功能单位。细胞体和树突是灰色的,轴突外有白色薄膜,即髓鞘,起绝缘的作用。树突是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承受外界刺激并转化成神经冲动,或承受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将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局部叫突触。 2、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神经元的轴突聚集在一起组成神经纤维,构成一根神经。外周神经系统就是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的,是把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运动和内脏器官联络起来的神经构造。从解剖上看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从功能上分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躯体神经是到达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它们支配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分为机能上拮抗的交感神经〔唤醒有机

体,调动有机体能量〕和副交感神经〔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储存能量,维持平衡〕,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分布在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肠胃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不受意识的支配,与情绪反响有关。 3、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折地方,包括脊髓和脑。脑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大脑〕组成 〔1〕脊髓:中心是个管,围绕着管的是脊髓的灰质,前端由大型的运动神经元构成,后端由感觉神经元构成,中段前后端之间集中了自主神经元。其外周是脊髓的白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低级的部位,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2〕脑干包括延脑〔延髓〕、桥脑、中脑,是脑的最古老的局部,是维持生命的根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①延脑: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从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来的神经纤维,经延脑的椎体穿插向对侧传导,产生对侧传导和支配状况。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又叫生命中枢。脑干上的网状构造是调节睡眠与觉悟的神经构造 ②桥脑: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也是联络大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 人类的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其中,大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 的中心部分,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构成周围神经 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可以总结如下: 神经元: 神经元,也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脑: 大脑位于颅腔,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1)大脑 大脑由左右半球组成。大脑皮层是覆盖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大脑皮层表面有许 多不同深度的裂缝或凹槽,裂缝之间的脑回隆起,这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和神经 元的数量。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 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关,为人类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 (2)小脑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 的平衡。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小脑被酒精麻痹而引起的。 (3)脑干 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这一部分中枢受到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 脊髓: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1)脊髓结构

从脊髓的横切面可以看出,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各部分之问以及脊髓和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 (2)脊髓功能 反射功能: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 传导功能:脊髓可以对外部或内部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并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递给大脑。相反,大脑活动只能通过脊髓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因此,脊髓是连接大脑、躯干和内脏的通道。 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 与脑相连接的神经叫脑神经。人的脑神经共有12对,它们与脑干中相关的脑神经核相连,穿过颅骨的孔、裂.分布于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以及内脏器官。 (2)脊神经 脊神经是由脊髓发出的,人的脊神经有31对。 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总结如下: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 它有多种神经中枢,如感觉、运动和语言,并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小脑 使动作协调准确,保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一些特殊的部位可以调节人体的心跳、呼吸、血压和其他基本的生命活动 脊髓

生理学重点笔记 -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大纲要求 1.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速度,神经纤维的分类以及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2.突触与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突触前抑制。神经递质。突触传递的特点。 3.反射中枢的概念,中枢兴奋和抑制的过程。 4.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感觉的特异与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痛觉。 5.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骨骼肌的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肌紧张及其调节。锥体系统及锥体外系统在运动调节中的作用,中枢神经调节系统其他部位对运动的调节作用。 6.神经系统对内脏机能的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及其化学传递,低位脑干对内脏机能的调节,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脑的高级机能:条件反射的形成和生物学意义,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及两侧大脑半球的职能分工。 8.两种睡眠状态及其特点。 讲义精要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胞体是神经元代谢和营养的中心,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较短,一个神经元常有多个树突,轴突较长,一个神经元只有一条。胞体和突起主要有接受刺激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2.神经纤维即神经元的轴突,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兴奋。神经元传导的兴奋又称神经冲动,是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神经元轴突始段的兴奋性较高,往往是形成动作电位的部位。 3.神经胶质:主要由胸质细胞构成,在神经组织中起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二、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包括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或被麻醉药作用,则神经冲动不能传导。

【生理学笔记】神经系统

【生理学笔记】神经系统 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 ⑴生理完整性:包括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⑵绝缘性; ⑶双向传导; ⑷相对不疲劳性; ⑸不衰减性。 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及分类。 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 ⑴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成正相关; ⑵有无髓鞘,有髓鞘神经纤维比无髓鞘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要快得多; ⑶与髓鞘厚度有关; ⑷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改变,使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 突触的分类:轴突-胞体型突触,轴突-树突型突触,轴突-轴突型突触 按突触前神经元对突触后神经元所引起的效应可分为: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突触传递过程中Ca 2+ 作用: A降低轴浆的粘度,有利于突触小泡的前移 B消除突触前膜内侧的负电位,促进突触小泡和前膜接触,融合和破裂 神经递质: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的具有携带,传递信息的特殊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应符合的条件: ⑴突触前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并能合成该递质; ⑵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当兴奋冲动抵达末梢时,小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⑶递质释放出后经突触间隙作用于后膜上特异受体而发挥生理作用;人为施加递质至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旁,应能引致相同的生理效应 ;⑷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方式(如重摄取); ⑸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递质(如递质、调节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受体和配体结合的特性:⑴特异性;⑵饱和性;⑶可逆性。

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肽类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 受体:指存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一些特殊蛋白质,分为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的原则:辐散原则,聚合原则,环路式 兴奋传递的特征: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总和 D兴奋节律的改变 E后放 F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中枢抑制: A突触后抑制,包括传入侧支性抑制和返回性抑制 B突触前抑制 反射与反射弧,中枢神经元的一般联系方式,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神经笔记——运动系统

神经笔记——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由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下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组成。 01 上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一、组成和功能 上运动神经元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Betz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质脊髓束(从大脑皮质至脊髓前角的纤维束)和皮质脑干束(从大脑皮层至脑干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束)。 上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可产生中枢性(痉挛性)瘫痪。 二、传导通路 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经放射冠分别通过内囊后肢和膝部下行。皮质脊髓束经中脑大脑脚中3/5 、脑桥基底部,在延髓锥体交叉处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下行,终止于脊髓前角;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下行过程中陆续交叉,止于对侧脊髓前角;仅有少数纤维始终不交叉直接下行,陆续止于同侧前角。 皮质脑干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分别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需注意的是:除面神经核下部及舌下神经核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外,余脑干运动神经核均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锥体束主要支配对侧躯体,只有一小部分锥体束纤维始终不交叉,支配同侧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02 上运动神经元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中枢性瘫痪)的特点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有病理反射、无肌肉萎缩,但病程长者可出现失用性肌肉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各部位病变时瘫痪的特点为: 1. 皮质型:因皮质运动区呈一条长带,故局限性病变时可出现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的中枢性瘫痪,称单瘫。可见于肿瘤压迫、动脉皮质支梗死等。 2. 内囊型:内囊是感觉、运动等传导束的集中地,损伤时出现“三偏”综合征,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病。 3. 脑干型:出现交叉性瘫痪,即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多见于脑干肿瘤和(或)脑干血管闭塞。 4. 脊髓型:脊髓横贯性损害时,因双侧锥体束受损而出现双侧肢体的瘫痪,如截瘫或四肢瘫。多见于脊髓炎、外伤或肿瘤产生的脊髓压迫症等。 03

神经系统笔记

神经系统思维导图神经系统 小脑

大脑组成,神经元及垂直柱脑脊膜及脑脊液

神经系统具体内容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小脑的灰质位于表层——皮质 灰质:神经元胞体集中的结构。 白质:不含神经元胞体,只有神经纤维的结构。 白质内 ,神经元胞体集中而成的一些团块——神经核 (团) 周边神经系统中 神经节/神经丛:神经元胞体集中的结构 Structure 大脑 胼胝体 间脑(丘脑和下丘脑) 脑干:中脑,小脑,脑桥,延髓 脊髓 大脑皮质中的神经元数量庞大,种类丰富都是多极神经元,重要可分为高尔基 I型神经元和高尔基 II 型

高尔基Ⅰ型神经元 •大型锥体细胞 •中型锥体细胞 •梭型细胞 1、轴突组成投射纤维,发向脑干或脊髓。 2、轴突组成联合传出纤维,发向大脑皮质同侧或对的其他区域,把该区域形成的信息传递出去。 高尔基 II 型神经元 大量的颗粒细胞(是脑皮质中间神经元): 水平细胞、星形篮状上行轴突等。 重要接受来自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传入的信息,并加以综合、贮存或传递给高尔基Ⅰ型神经细胞。 锥体细胞 占神经细胞 66%,长三角锥状胞体,向皮质表面发出单一的顶树突,向皮质深处发出多根底树突和一根长轴突 树突上均有无数的棘,并随树突远离胞体而增多,这些棘是形成轴—树突触之处。一根长轴突自轴丘发出,一些形成联络纤维,另一些则形成投射纤维。

颗粒细胞数量最多,散于皮质内。胞体小,形态不一,多呈三角或多形。 梭形细胞 从胞体上下两极发出树突。而轴突从胞体中下部发出,进入髓质,与锥体细胞同样形成投射纤维或联络纤维。 分子层 :细胞小而少 ,重要是水平细胞和星形细胞组成 . • 外颗粒层 :许多星形细胞和少量小锥体细胞构成 . • 外锥体细胞层 :许多中小型锥体细胞和星形组成 . • 内颗粒层 :细胞密集 ,多是星形细胞 . • 内锥体细胞层 :由大,中型锥体细胞组成,在中央前回有称 Betz 细胞的巨大锥体细胞 • 多形细胞层:梭形细胞为主,尚有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 分子层 • 位于大脑皮质的最表面。神经元较少,重要是水平细胞和星形,水平胞的树突和轴与皮质表面平行分布;尚有许多与皮质表面平行的神经纤维。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之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第一节概述 1,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①在各系统中处于主导.调节控制其它系统,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②调节机体功能,使机体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维持机体和外部环境的平衡 ③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 2,神经系统的区分 部位: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功能:躯体神经系统(皮肤和运动器)和资助神经系统(交感卫星吩咐交感为抑制) 3,神经系统的组成 由神经组织组成,组织又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 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功能。 神经元的构造,不同的神经元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差异较大。尽管神经元的形态各异,但每个神经元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胞体:有圆形、梭形、锥形。胞体直径3到5um(微米)不

等。尼氏体含出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可合成蛋白质,神经元纤维具有支持细胞和物质输送的作用。 突起树突:传入冲动,可有多条. 轴突:传出冲动,仅有一条 神经元分类: 突起数目分: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功能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神经纤维:中枢系统内由少突胶质细胞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内由神经膜细胞组成(施万细胞)。 突起: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联系接触点。 神经元胶质:神经组织中另一类细胞,体积小数量多,对神经细胞有支持营养保护作用,还可作为神经递质的受体和离子通道。4,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在调节机体活动中。对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适应反应的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活动基本方式。反射形态学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胞体连同树突集中的部位,色泽灰暗。在大脑,小脑表层部分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白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部位因具有髓鞘颜色苍白。在大脑小脑深部为大脑髓质和小脑髓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内包埋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内有形态

生理学考研侯英建老师笔记——神经系统(二)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中枢对躯体感觉的分析 (一)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 1.丘脑前的传入系统 (1)后索–内侧丘系传入系统: 深感觉(本体感觉和精细触氏觉)︰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节(第一级)→ 脊神经→脊髓后索(薄束楔束)→延髓:薄束核、楔束核(第二级)→交叉→内侧丘系→丘脑(第三级)→投射系统→大脑皮层 (2)前外侧索传入系统: 浅感觉(痛温粗略触压觉)︰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节(第一级)→脊神经→脊髓:灰质后角((第二级)→交叉→脊髓丘脑侧、前束(前外侧索)→丘脑(第三级)→投射系统→大脑皮层 (1)痛觉和温度觉: 脊髓丘脑侧束,先交叉后上行 (2)粗略触-压觉: 脊髓丘脑前束,先交叉后上行 (3)本休感觉和精细触压觉:后索,先上行后交叉 相关疾病 1)一侧脊髓横断损伤:同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压觉障碍,对侧痛温度觉和粗略触压觉障碍。

2)脊髓空洞症,中央管前交叉损害:病变节段以下双侧痛温度觉障碍,而粗略触压觉基本正常(分离现象),因为略触-压觉换元可发生在多个节段范围。 3)肿瘤从脊髓外压迫和侵蚀脊髓:首先波及来自的腰骶部纤维,病变早期可出现腰骶痛温觉缺失。 4)高位脊髓中央发生肿瘤:首先发生颈部或胸部的浅感觉缺失。 2.感觉投射系统 私信获取 (二)躯体感觉的皮层代表区及感觉信息处理 第一感觉区:※ 第一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相当于Brodmann分区的3-1-2区。其感觉投射有以下特点: ①躯干和四肢部分的感觉为交叉性投射,即躯体一侧的传入冲动向对侧皮层投射,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则为双侧性的; ②体表感觉皮层的投射区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而非躯体感受区域的面积,分辨愈精细的部位,代表区愈大,如拇指、示指和嘴唇的代表区。相反,躯干的代表区却很小; ③体表不同区域在中央后回的投射区域具有一定的分野,且总体安排是倒置的。即下肢上段在顶部;膝以下在半球内侧面;上肢在中部;而头面部则在底部。但在头面部的代表区内部,其排列却是正立的。 第三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一、运动的中枢调控概述 ♦最高水平:脑皮层联络区,基底神经节和皮层小脑,负责运动的总体策划 ♦中间水平:运动皮层和脊髓小脑,负责运动的协调、组织和实施 ♦最低水平:脑干和脊髓则处于,负责运动的执行。 ♦一般认为,随意运动的策划起自皮层联络区,并且,信息需要在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的两个重要运动脑区(基底神经节和皮层小脑)之间不断进行交流,然后策划好的运动指令被传送到皮层运动区,即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并由此发出运动指令,再经运动传出通路到达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最终到达它们所支配的骨骼肌而产生运动。

生理学考研侯英建老师笔记——神经系统(一)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主要功能 2.神经纤维及其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 髓鞘、神经膜构成 髓鞘厚度>轴突自身直径 中枢神经系统:少突胶质细胞 (1)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特征、影响因素和分类: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 2)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 直径大小 神经纤维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 髓鞘有无 有髓鞘大于无髓鞘; 髓鞘厚度 髓鞘越厚,传导速度越快; 温度高低 温度高,传导速度快 3)神经纤维的分类: 主要 功能接受、整合、传导、传递信息胞体、树突:接受、整合信息 轴突始段:产生动作电位,参与信息整合 轴突:传递信息 轴突末梢:向效应细胞或其他神经元传递信息

(注:自主神经:交感N+副交感N;Aδ快痛C后根慢痛)(2)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功能: 顺向轴浆运输快速 见于 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突触囊泡(神经 递质)、分泌颗粒(激素因子)。 依靠驱动蛋白,具有ATP酶活性 慢速见于微管蛋白、神经微丝蛋白等细胞骨架 逆向轴浆运输见于神经营养因子、狂犬病毒、破伤风毒素等依靠动力蛋白 3.神经对效应组织的营养性作用 营养作用:神经末梢释放某些营养因子,调整所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缓慢但持续地影响其结构和功能状态。如神经被切断后,它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合成减慢,蛋白分解加速,肌肉逐渐萎缩。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患者的肌肉萎缩是因支配相应肌肉的脊髓中央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死亡,对肌肉失去营养作用所致。 4.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的调控作用 神经营养因子:由神经所支配的效应组织(如肌肉)和神经胶质细胞(主要为星形胶质细胞)产生,且为神经元生长与存活所必须的蛋白质或多肽分子。 (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生理学笔记之神经系统

生理学笔记之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1.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速度,神经纤维的分类以及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2.突触与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突触前抑制。神经递质。突触传递的特点。 3.反射中枢的概念,中枢兴奋和抑制的过程。 4.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感觉的特异与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痛觉。 5.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骨骼肌的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肌紧张及其调节。锥体系统及锥体外系统在运动调节中的作用,中枢神经调节系统其他部位对运动的调节作用。 6.神经系统对内脏机能的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及其化学传递,低位脑干对内脏机能的调节,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脑的高级机能:条件反射的形成和生物学意义,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及两侧大脑半球的职能分工。 8.两种睡眠状态及其特点。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胞体是神经元代谢和营养的中心,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较短,一个神经元常有多个树突,轴突较长,一个神经元只有一条。胞体和突起主要有接受刺激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2.神经纤维即神经元的轴突,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兴奋。神经元传导的兴奋又称神经冲动,是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神经元轴突始段的兴奋性较高,往往是形成动作电位的部位。 3.神经胶质:主要由胸质细胞构成,在神经组织中起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二、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包括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或被麻醉药作用,则神经冲动不能传导。 2.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内有许多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神经冲动互不干扰,表现为传导的绝缘性。 3.双向传导: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产生的动作电位可同时向两端传导,表现为传导的双向性,但在整体情况下是单向传导的。 4.相对不疲劳性:神经冲动的传导以局部电流的方式进行,耗能远小于突触传递。 5.不衰减性:这是动作电位传导的特征。 6.传导速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神经纤维直径成正比,速度大约为直径的6倍。 (2)有髓纤维以跳跃式传导冲动,故比无髓纤维传导快。 (3)温度降低传导速度减慢。 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与营养性功能 1.轴浆运输: 轴浆是经常在胞体和轴突末梢之间流动的,这种流动发挥物质运输的作用。轴浆运输是双向性的,包括顺向转运和逆向转运。顺向转运又分快速转运和慢速转运,含有递质的囊泡从胞体到末梢的运输属于快速转动,而一些骨架结构和酶类则通过慢速转运。 轴浆运输的特点:耗能,转运速度可以调节。 2.营养性功能: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形态结构、代谢类型和生理功能特征施加的缓慢的持久性影响或作用。 神经纤维的营养性功能与神经冲动无关,如用局部麻醉药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则此神经纤维所支配的肌肉组织并不发生特征性代谢变化。 四、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1.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基本方式是形成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突触前膜内侧有大量线粒体和囊泡,不同类型突触所含囊泡的形态、大小及递质均不同。突触后膜上有递质作用的受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