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速记忆汉字的有效方法

快速记忆汉字的有效方法

快速记忆汉字的有效方法

方法一、结构记忆法

即利用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 来帮助记忆。结构记忆法是帮我们理解汉字结构的记忆法,适用于大约50%的汉字。

象形字是模仿所指事物的形体而造,所模仿事物都是具体的、有形的。如:人、母、大、女、目、耳、手、口、日、月、山、水、川、火、云、雨、牛、羊、马、鸟、虫、鱼、虎、木、米、竹、刀、斗、门、豆、网、井、田等。这些字中的大部分稍加解释即可理解,引起兴趣,增强记忆。其中有些有点牵强,或经过变迁字形已变化太大,那就不必勉强。

指事字则表现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一、二、三表示数字,上、下表示方位,刀上加点成刃,木下加横表示本(树根),木上加横表示末(树枝)。稍加解释也容易理解。当然,像本末这种字的概念对初学者来讲可能不太容易,不必勉强。

象形字和指事字多为独体字,数量不多,但用于构成大量的复体字,所以很值得重视。

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部件组合而成,其意义由这些部件来表达。如明由日和月组成,日月都明亮。

形声字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部件组合而成,有的部件代表发音(声符),有的部件代表意义(意符),有的部件已简化为偏旁。声符和意符的上下、左右、内外相对位置并

不固定。如:飘(左声右意)、漂(左意右声)。形声字占汉字80%以上。很多声符现在已无法代表发音。但仍然有一半(40%)的形声字的声符和意符现在仍然好理解,这部分应当充分利用。

形声字的声符是其他三种字(形象字、指事字、会意字)所没有的,有了声符,汉字的三要素(音、形、义)得已充分体现,对帮助记忆极为有利。形声字的意符只能表达范围,而不能表达具体事物。26个常见偏旁出现于60% 的汉字里,可见掌握形声字的重要性

方法二、拆解记忆法

(1)王。一把三穿起来就是王。即上达天意,下合地理,中通人性者,王也。缺一则不可。不通人性者,工,罚其劳改;不合地理者,干,失去老百姓的拥护,没有了根基,给谁当王去?只好自己去干活了;不合天意者,土,连天意都违背了,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看来,王,难当。

(2)官。两口连起来戴上乌纱帽,就是官。上口骗朝廷,下口骗老百姓,还说得天衣无缝,而自己却毫无内容,没心没肺,这样的人才能戴上乌纱帽,才能做官。有心有肺的,不会说假话骗人的,还是干点别事去。

(3)士。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即能从许多事物中总结出一个道理的人为士。现在可不同了,推十合一为士了。即能从一个人开始拉上许多关系的人才是高手,才能为士,

社会关系是第一生产力嘛,有了关系什么事不好办?升官、发财,打个电话就行。

(4)道。头行走也。头脑不停地运行、思想,道才生。一个人只知吃饭干活,不动脑子,其道何有?出路何在?如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老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的真正意思了:道是头脑的思想,虽然可以说出来,但一旦说出来,他就成了静止的被固定的一段暂时性的思想,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运转不息、扩展无际的思想了。宇宙大道,与人的思想有何之异?其实一也,此为道。

(5)知。矢口为知。矢,箭也。也就是说,一开口说话,就要直指事物的本质,一语中的,这才叫知。否则,多嘴多舌,不着边际,自觉知之,其实不知,乱说而已。

方法三、比较记忆法

这是根据字的间架结构相近或字音相同、相近来归类、比较而记忆的一种方法。如“跑、抱、袍、炮”这四个字,字形、字音相近,容易混淆,若归类、比较后,可编成顺口溜加以区分。如“有足就是跑,有手就是抱,有衣就是袍,有火就是炮”。再比如“戌、戍、戊、戎”这四个字,字音虽然各异,但是字形实在很难分得清。一个小学生根据它们的读音和形体差异,总结出了一个顺口溜:“横‘戌’点‘戍’‘戊’中空,一横一撇就是‘戎’”。这样一来,他自己不但能分

清读音,而且能准确写出每个字。别的同学总是在这几个字上出差错,可是他每次都能正确地按要求填写。后来他把这个顺口溜在班上公布,全班同学都知道了藏在字里的秘密,全班几乎没有人再犯这样的错误。类似的字还有:“暮、慕、幕”,这个区分也很容易,太阳落山躲进草窠里去了就是日暮降临的“暮”;拉起帷帐,躲在后面的就是幕后的“幕”;剩下的这个就是羡慕的“慕”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