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7讲 最优化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7讲 最优化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7讲 最优化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7讲 最优化问题

第7讲最优化问题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我们还会遇到“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小)值,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以上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最优化问题”。

二、精讲精练

【例题1】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一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练习1:

1、烤面包时,第一面需要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来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至少要烤多少分钟?

2、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大饼,最少要用几分钟?

【例题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人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练习2:

1、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几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2、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可以了?

【例题3】五(1)班赵明、孙勇、李佳三位同学同时到达学校卫生室,等候校医治病。赵明打针需要5分钟,孙勇包纱布需要3分钟,李佳点眼药水需要1分钟。卫生室只有一位校医,校医如何安排三位同学的治病次序,才能使三位同学留在卫生室的时间总和最短?

练习3:

1、甲、乙、丙三人分别拿着2个、3个、1个热水瓶同时到达开水供应点打热水。热水龙头只有一个,怎样安排他们打水的次序,可以使他们打热水所花的总时间最少?

2、甲、乙、丙三人到商场批发部洽谈业务,甲、乙、丙三人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0分钟、16分钟和8分钟。怎样安排,使3人所花的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

【例题4】用1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各种长方形,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练习4:

1.用长26厘米的铁丝围成各种长方形,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例题5】用3~6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

练习5:

1.用1~4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

2.用5~8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

三、课后作业

1、小华用平底锅烙饼,这只锅同时能放4个大饼,烙一个要用4分钟(每面各需要2分钟)。可小华烙6个大饼只用了6分钟,他是怎样烙的?

2、在早晨起床后的1小时内,小欣要完成以下事情:叠被3分钟,洗脸刷牙8分钟,读外语30分钟,吃早餐10分钟,收碗擦桌5分钟,收听广播30分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3、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托把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洗衣服需要10分钟,丁用桶注水需要1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用水的次序,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并且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5、用3~8这六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三位数,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大。

小学四年级奥数应用题讲解

小学四年级奥数应用题讲解 应用题(一) 专题简析: 这一周,我们来学习一些较复杂的典型问题,如平均数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往往需要通过适当的转化,使数量关系明朗化,从而找到解题思路。 例1:甲、乙、丙三个公司到汽车制造厂订购了18辆汽车,按合同三个公司平均分配,付款时丙没有带钱,甲公司付出10的钱,乙公司付出8辆的钱,丙公司应付款90万元。甲、乙两公司应收回多少万元?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把18辆汽车平均分给三个公司,每个公司应得18÷3=6辆。丙公司6辆汽车付款90万元,每辆汽车应是90÷6=15万元。因为甲公司多付出10-6=4辆的钱,所以,甲公司应收回15×4=60万元;乙公司多付8-6=2辆的钱,应收回15×2=30万元。 练习一 1,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12个面包平分着吃,甲拿出7个面包的钱,乙付了5个面包的钱,丙没有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4元钱。甲应收回多少钱? 2,王叔叔和李叔叔去江边钓钱,王叔叔钓了7条鱼,李叔叔钓了11条鱼。中午来了位游客,王叔叔和李叔叔把钓得的鱼烧熟后平均分成3份。餐后,游客付了6元钱给王叔叔和李叔叔两人。问:王叔叔和

李叔叔各应得多少元? 3,小华、小明和小强三人合用一些练习本,小华带来8本,小明带来7本,小强没有练习本,他付出了10元。小华应得几元钱? 例2:两个数的和是94,有人计算时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漏掉了,结果算出的和是31。求这两个数。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正确算式中的一个加数是错误算式中的一个加数的10倍,即比它多9倍。而两个结果相差94-31=63,因此,误加上的数是63÷9=7,应该加的数是7×10=70,另一个加数为94-70=24,所以,这两个数分别是24和70。 练习二 1,楠楠和锋锋同算两数之和,楠楠得982,计算正确;锋锋得577,计算错误。锋锋算错的原因是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的0漏掉了。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2,小龙和小虎同算两数之和。小龙得2467,计算正确;小虎得388,计算错误。小虎算错的原因是将其中一个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两个0漏掉了。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3,小梅把6×(□+8)错看成6×□+8,她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 例3:学校三个兴趣小组共有学生180人,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科技兴趣小组和美术兴趣小组人数的总和还多12人,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兴趣小组多4人。三个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可求数学兴趣小组有(180+12)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数的整除问题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数的整除问题

第一讲数的整除问题 一、基本概念和知识: 1、整除: 定义:一般地,如果a,b,c为整数,且a÷b=c,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用符号“b| a”表示。 2、因数和倍数: 如果a能被b整除,即a÷b=c 由a÷b=c得:a=b×c,我们就说b(c)是a 的因数(或约数),a是b(c)的倍数. 提醒: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练习: 写出下面每个数的所有的因数: 1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7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2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8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3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9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4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10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5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11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6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12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公因数(公约数):几个自然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公约数)。 如:3和4的公因数是:___________,6和8的公因数是:___________, 3、质数与合数: 在上面的题目中,我们发现,1只有1个因数,有些数只有2个因数,还有些数有很多因数。根据因数的多少,我们可以把大于1的自然数分为两类:质数与合数。 (1)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 (2)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0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 数的整除问题

第一讲数的整除问题 一、基本概念和知识: 1、整除: 定义:一般地,如果a,b,c为整数,且a÷b=c,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 能整除a)。用符号“b| a”表示。 2、因数和倍数: 如果a能被b整除,即a÷b=c 由a÷b=c得:a=b×c,我们就说b(c)是a的因数(或约数),a是b(c)的倍数.提醒: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练习: 写出下面每个数的所有的因数: 1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7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2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8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3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9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4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10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5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11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6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12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__; 公因数(公约数):几个自然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公约数)。如:3和4的公因数是:___________,6和8的公因数是:___________, 3、质数与合数: 在上面的题目中,我们发现,1只有1个因数,有些数只有2个因数,还有些数有很多因数。根据因数的多少,我们可以把大于1的自然数分为两类:质数与合数。 (1)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2)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0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请写出20以内的所有质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最小的质数是____,质数里面除了______是偶数外,其它都是______数。 4、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自然数,叫做互质数。 这里所说的“两个数”是指除0外的所有自然数。“公因数只有1”,不能误说成“没有公因数。” 例如,2与7、13与19、3与10、5与 26等等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_图形的计数问题

第一讲图形的计数问题 一、知识点: 几何图形计数问题往往没有显而易见的顺序,而且要数的对象通常是重叠交错的,要准确计数就需要一些智慧了.实际上,图形计数问题,通常采用一种简单原始的计数方法-一枚举法.具体而言,它是指把所要计数的对象一一列举出来,以保证枚举时无一重复、.无一遗漏,然后计算其总和.正确地解答较复杂的图形个数问题,有助于培养同学们思维的有序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典例剖析: 例(1)数出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分析:在∠AOB内有三条角分线OC1、OC2、OC3,∠AOB被这三条角分线分成4个基本角,那么∠AOB内总共有多少个角呢?首先有这4个基本角,其次是包含有2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3个(即∠AOC2、∠C1OC3、∠C2OB),然后是包含有3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2个(即∠AOC3、∠C1OB),最后是包含有4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1个(即∠AOB),所以∠AOB内总共有角: 4+3+2+1=10(个) 解:4+3+2+1=10(个) 答:图中总共有10个角。 方法2:用公式计算:边数×(边数—1)÷2 5×(5-1)÷2=10 练一练: 数一数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例(2 )数一数共有多少条线段?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①要数多少条线段:先看线段AB、AD、AE、AF、AC纵向线段,再看BC、MN、GH 这3条横向线段: (4×3÷2)×5+(5×4÷2)×3=60(条) ②要数有多少个三角形,先看在△ABC中,被GH和MN分成了三层,每一层的 三角形一样多,所以只要算出一层三角形个数就可以了。 (5×4÷2) ×3=30(个) 答:在△ABC中共有线段60条,共有三角形30个。 练一练: 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3)数一数图中长方形的个数 分析:长边线段有:6×5÷2=15 宽边线段有: 4×3÷2=6 共有长方形:15×6 = 90(个) 答:共有长方形90个。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7讲 最优化问题后附答案

第7讲最优化问题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我们还会遇到“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小)值,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以上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最优化问题”。 二、精讲精练 【例题1】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一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练习1: 1、烤面包时,第一面需要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来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至少要烤多少分钟? 2、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大饼,最少要用几分钟?【例题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人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练习2: 1、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几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2、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可以了?【例题3】五(1)班赵明、孙勇、李佳三位同学同时到达学校卫生室,等候校医治病。赵明打针需要5分钟,孙勇包纱布需要3分钟,李佳点眼药水需要1分钟。卫生室只有一位校医,校医如何安排三位同学的治病次序,才能使三位同学留在卫生室的时间总和最短?

四年级奥数辅导资料

第一讲:找规律

3. 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6, 5,10, 9,14, 13,( ),( ) (2)13,2,15, 4,17,6,( ),( ) (3)3, 29, 4, 28, 6, 26, 9, 23,( ),( ), 18, 14 (4)21 , 2, 19, 5, 17, 8,( ),( ) (5)32, 20, 29, 18, 26, 16, ( ),( ), 20, 12 (6) 2 , 9 , 6 , 10, 18 , 11 , 54 ,( )( ), 13 , 486 (7)1, 5 , 2 , 8 , 4 , 11 , 8 , 14 ,( ),( ) (8)320, 1, 160, 3, 80, 9, 40, 27,( ),( ) 4. 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 2 , 4 , 6 , 10, 16,( ),( ) (2)34, 21, 13, 8, 5, ( ), 2,( ) (3)0, 1, 3, 8, 21, ( ), 144 (4)3, 7, 15, 31, 63,( ),( ) (5)33, 17, 9, 5, 3,( ) (5)33, 17, 9, 5, 3,( ) (6)0, 1, 4, 15, 56,( ) (7) 1 , 3 , 6 , 8 , 16 , 18 , ( ),( ), 76 , 78 (8)0 , 1, 2 , 4 , 7 , 12 , 20 ,( ) 5.下面括号里的两个数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6, 9) (7 , 8) ( 10 , 5) (□ , 4) (2)(1, 24) ( 2 , 12) (3 , 8) (4, □) (3)( 18 , 17) (14 , 10) ( 10 , 1) (□ , 5) (4)(2, 3) (5 , 9) ( 7 , 13) ( 9, □) (5)(2, 3) (5 , 7) ( 7 , 10) (10 , □) (6) ( 64 , 62) (48 , 46) ( 29 , 27) (15 , □) 第二讲:等差数列求和

四年级奥数第三讲-数阵图含答案

第三讲 数阵图 一、知识点: 一些数按照一定的规则,填在某一特定图形的规定位置上,这种图形,我们称它为“数阵图”,数阵图的种类繁多,绚丽多彩,这里只向大家介绍三种数阵图,即封闭型数阵图、辐射型数阵图和复合型数阵图。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善于确定所求的和与关键数字间的关系式,用试验的方法,找到相等的和与关键数字:要会对基本解中的数进行适当调整,得到其他的解,从而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 二、典例剖析: 例(1) 将1~6分别填在图中,使每条边上的三个○内的数的和都等于9. 分析: 因为 1+2+3+4+5+6 = 21 ,而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为9,则三条边上的和为 9×3 = 27 , 27-21 = 6 , 这个 6 就是由于三个顶点都被重复算了一次。所以三个顶点的和为 6 ,在 1-----6中,只能选1、2、3 填入三个顶点中,再将4、5、6填入另外的三个圈即可。 解: a b . c . d . e . f . 练一练: 把1~8个数分别填入○中,使每条边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 答案:

例(2 )把1~7填入下图中,使每条线段上三个○内的数的和相等. 分析: 中心圆填入的数设为x ,x 参与3条线的连加,设每条线数字和都为S.由题意: 1+2+3+…+7+2x=3S 即28+2x=3S 或28+2x ≡0(mod 3) 借用同余工具,是在两个未知数的不定方程中先缩小x 应该取值的范围.在mod3情况下,只要试探x ≡0,1,2三个值,很轻松地解出:x ≡1(mod3),回复到x 取值范围为1,2,…,7.有x 1=1,x 2=4,x 3=7, 得到:x 1=1,S 1=10;x 2=4,S 2=12;x 3=7,S3=14; 由此看出关键在求S (公共和)及x (参与相加次数最多的圆中值). 解: a . b 练一练: 把1~11填入图中,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1讲简便运算

名师堂学校秋季班小学数学四年级讲义时间:9月3日 第1讲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1、养成在心算中养成凑数、搭配、的思维习惯。 2、利用运算定律简化运算。 3、根据某些算式的规律,学会创造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简便运算。重点:运算定律 难点:熟练运用适当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基本运算规律: 考点一:加减法简便运算 例1.计算:78+76+83+82+77+80+79+85 【练习】 1.995+996+997+998+999 2、64+62+58+57+63+56 例2.19999+1999+199+19 【练习】 18+298+3998+49998 例3.325+46-125+54 537-(543-163)-57 425-172-28 【练习】 8732+2387-2732 328-(284-172) 523-(175+123) 512-44-56 考点二:乘法简便运算 例4、25×38×4 125×35×8 【练习】 25×36×4×2 50×78×2 125×66×8 例5、25×32 125×16 25×19×64×125

【练习】 32×25 48×125 25×48×125×2 例5、125×34+125×66 43×11+43×36+43×52+43 【练习】 34×55+34×44+34 127×56+127×45-127 例6、72×99 45×101 课后巩固练案 72×125 28×25 2×31×5 72×125×3 4723-(723+189) 2356-159-256 3600-785+534-215 124×64+124×36 21×73+21×26+21 1456-299 384-1567-433-842 203×64 12345×99+12345×9999-98×12345 每周家庭作业: 9999+999+99+9 11+23+35+45+39+77+100 58×99 1999-99-899+201 (1+11+21+31+41)+(9+19+29+39+49) 1321×99 125×48 28×25 125×25×32 345×27+345×72+345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08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至第40讲参考答案精编版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参考答案 第1讲练习1: (1)2,6,10,14,(18 ),22,26 (2)3,6,9,12,(15),18,21 (3)33,28,23,(18),13,(),3 (4)55,49,43,(37),31,(),19 (5)3,6,12,(24 ),48,(),192 (6)2,6,18,(54),162,() (7)128,64,32,(16 ),8,(),2 (8)19,3,17,3,15,3,(13),(3),11,3.. 练习2: (1)10,11,13,16,20,(25 ),31 (2)1,4,9,16,25,(36 ),49,64 (3)3,2,5,2,7,2,(9 ),( 2 ),11,2 (4)53,44,36,29,(23),18,(14),11,9,8 (5)81,64,49,36,(25 ),16,(9),4,1,0 (6)28,1,26,1,24,1,(22 ),( 1 ),20,1 (7)30,2,26,2,22,2,(18 ),( 2 ),14,2 (8)1,6,4,8,7,10,(10 ),(12),13,14 练习3: (1)1,6,5,10,9,14,13,(18 ),(17) (2)13,2,15,4,17,6,(19 ),(8 ) (3)3,29,4,28,6,26,9,23,(13),(20 ),18,14 (4)21,2,19,5,17,8,(15 ),(11 ) (5)32,20,29,18,26,16,(23 ),(14 ),20,12 (6)2,9,6,10,18,11,54,(12),(162),13,486 (7)1,5,2,8,4,11,8,14,(16 ),(17) (8)320,1,160,3,80,9,40,27,(20 ),(81) 练习4:(1)2,2,4,6,10,16,(26),(42) (2)34,21,13,8,5,( 3 ),2,( 1 )前一个数减第二个数等于第三个数 (3)0,1,3,8,21,(55),144.前一个数的2倍加前两个数的差。 (4)3,7,15,31,63,(127 ),(255 ) (5)33,17,9,5,3,(2) (6)0,1,4,15,56,(209)前一个数的3倍加前两个数的差。 (7)1,3,6,8,16,18,(36),(38),76,78 (8)0,1,2,4,7,12,20,(33 )

四年级奥数(一)第一讲

四年级奥数 第1讲 计算的奥秘(一) 1、加法运算定律 (一)加法交换律:a+b=b+a (二)加法结合律:a+b+c=a+(b+c) 2、加减法运算性质 1)、a+b-c=a-c+b=a+(b-c) 2)、a-b-c=a-(b+c)=a-c-b 3)、a-(b-c)=a-b+c=a+c-b 这些性质和定律可以看成一些数学公式,它可以从左到右顺着用,也可以从右到左逆着用。注意,在小学里要求被减数不小于减数. 加减混合,或连加、连减,只要够减, 不分先后;连减几个数,等于减去几个数的和;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简称“加同减变”。例1、计算 572+159+28 348-69+652 348+69-48 827-129-271 例2计算 627-(186+327)546-(289-154)281+(719-588)

例3计算 265+187+335+176+613+824 847-587+153-413 例4 计算。 看下面4题,都有一个接近整百或整千的数,我们可以运用转化的方法,先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再加上或减去与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这也是一种技巧。 1)365+297 2)887+105 3)1632-998 4)2173-1001 例5计算 下面每题的各数都与某一整百、千数接近。计算时先把这些数看作这个整百、千数,然后再找出与整百、千数的差,加上或减去,从而使运算简便。 1200+199+203+195+201+197 587+589+585+584+583+586+588

例6计算。 1)9+99+999+9999+99999 2)299998+29998+2998+298+28 例7计算 1+2+3+4+5+......+98+99+100 例8计算 (1+3+5+.....+1999) - (2+4+6+. (1998) 例9计算 194-85-82+197-81-80+200-79-78+202-77+207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18讲 方阵问题后附答案

第18讲方阵问题 一、知识概要 1、方阵可以分为实心方阵和空心方阵。 2、方阵的基本特点是:方阵中,里一层总比外一层的一边少2个物体,里一层物体的个数一定比上一层物体总个数少8个。 3、实心方阵中,物体个数=最外层的一边个数×最外层一边的个数; (每边数—1)×4=每层数;每层数÷4+1=每边数 4、空心方阵中物体的个数=(最外层一边个数—层数)×层数×4 5、去掉一行、一列的总人数=去掉的每边人数×2-1 二、典型例题 1、有一个正方形的稻田,四个角上都放1个稻草人,如果每边放5个,四 边共放多少个稻草人? 2、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都栽1棵树,一共栽了28棵树,那么每 边栽多少棵? 3、同学们排成一个两层空心方阵,外层每边8人,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4、把若干个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的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12个棋子,求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个棋子? 5、同学们在军训时排成了一个由204人组成的三层空心方阵,求最外面一层每边有多少人? 6、某小学举行运动会,同学们排成正方形队列参加团体操表演。如果在这个正方形队列中减少一行一列,则要减少15人,问参加团体操表演的有多少同学? 7、在儿童公园的一次菊花展上,用120盆菊花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这个方阵最外层每边有多少盆花? 8、一个中空方阵的队列,最外层每边18人,最内层每边10人。这个队列共有多少人?

9、用64枚棋子摆成一个两层中空方阵,如果想在外面再增加一层,问需要增加多少枚棋子? 10、学校组织一次团体操表演,把男生排列成一个实心方阵,又在这个实心方阵四周站一排女生。女生有72人参加表演,男生有多少人? 三、针对练习 1、在正方形的广场四周装彩灯,四个角上都装一盏,每边装25盏,问这个广场一共需装彩灯多少盏? 2、小强用棋子排成了一个每边11枚的中空方阵,共2层,求这个方阵共用多少枚棋子?

四年级奥数 第7讲 最有问题

第7周最优问题 专题简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类似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时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时,必须树立统筹思想,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有时,我们还会遇到“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小)值。这些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统筹问题和极值问题实际上都属于最优问题。 例1:用一只平底锅煎鸡蛋,每次只能放两个,煎一个需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三个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练习一:1、烤面包时,第一面要烤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的烤面包机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三片面包,最少需要烤多少分钟? 2、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张大饼,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三张大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3、小华用平底锅烙饼,这只锅同时能放四张大饼,烙一张要4分钟(每面各需要2分钟),可小华烙六张饼只用了6分钟,他是怎样做的?

例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拿茶叶需要2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按照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后就能沏茶了? 练习二:1、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为了尽快做完这些事情,最少需要几分钟? 2、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要1分钟。为了使客人能早点喝上茶,按照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 3、在早晨起床后的1小时之内,小欣需要完成以下事情:叠被子3分钟,刷牙洗脸8分钟,读外语30分钟,吃早餐10分钟,收碗擦桌子5分钟,收听广播30分钟。为了尽快做完这些事,应怎样安排才能使所用的时间最少?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四年级奥数_第七讲_数图形

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当这些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想准确地计数这类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种基本图形的个数,就需要仔细地观察,灵活地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思考方法,掌握数图形的规律,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要准确、迅速地计数图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例1】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巩固】数出下列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2) (3) 【例2】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题精讲 知识点睛 第七讲数图形

【巩固】数一数下面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3】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巩固】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4】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巩固】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几个长方形? 【例5】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巩固】数一数下列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正方形?(每个小方格为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 【例6】从到的某次快车中途要停靠8个大站,铁路局要为这次快车准备多少种不同车的车票?这些车票中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巩固】1.从到的航运线上,有9个停靠码头,航运公司要为这段航运线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船票? 2.从至的某次直快列车,中途要停靠6个大站,这次列车有几种不同票价? 【例7】求下列图中线段长度的总和。(单位:厘米) 【巩固】1.求下图中所有线段的总和。(单位:厘米) 8 4 6 8 2.求下图中所有线段的总和。(单位:米)

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锐角。 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3、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其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 4、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其中有多少个是正方形? 1 、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 2、下列各图中各有多少个锐角? 家庭作业 当堂过关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一笔画问题

第十二讲一笔画问题

例2下图是国际奥委会的会标,你能一笔把它画出来吗? 分析与解答 一个图能否一笔画出,关键取决于这个图中奇点的个数.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上图中所有的结点都是偶点,因此,这个图可以一笔画出.画时可以任一结点作为起点。 例3下图是某地区所有街道的平面图.甲、乙二人同时分别从A、B出发,以相同的速度走遍所有的街道,最后到达C.如果允许两人在遵守规则的条件下可以选择最短路径的话,问 两人谁能最先到达C? 分析与解答 本题要求二人都必须走遍所有的街道最后到达C,而且两人的速度相同.因此,谁走的路程少,谁便可以先到达C。容易知道,在题目的要求下,每个人所走路程都至少是所有街道路程的总和。仔细观察上图,可以发现图中有两个奇点:A和C.这就是说,此图可以以A、C两点分别作为起点和终点而一笔画成.也就是说,甲可以从A出发,不重复地走遍所有的街道,最后到达C;而从B出发的乙则不行.因此,甲所走的路程正好等于所有街道路程的总和,而乙所走的路程则必定大于这个总和,这样甲先到达C。 例4(1)能否用剪刀从左下图中一次连续剪下三个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

(2)能否用剪刀一次连续剪下右下图中六个三角形? 【解析】: 上面两个图形都只有两个奇点(红色交点),都是一笔画图形,但用笔画和用剪刀剪,这两种 操作是有区别的。 第一、用笔画,笔要经过图中的每一条线段,用剪刀剪只能剪图形内部线段,四周的边框是不 能剪的; 第二,用笔画一条经过某个点的直线后,图形还是完整的,用剪刀沿直线经过某个点剪一刀后,这个图形会被剪成两段。因此在剪的过程中要注意技巧,可以分别准备好这样的两张纸片,在纸片 上画出对应的线段,让孩子在剪纸的操作中慢慢体验这一点。 这两个图形都可以按题目要求一次连续剪下。上面左边图形在剪的时候注意:可以从图形左边奇点开始先向右剪,遇到第一个交点后拐弯向上,再向右下,再向左剪,最后向下到第二个奇点结束。 例5 下图是某展览厅的平面图,它由五个展室组成,任两展室之间都有门相通,整个展览厅还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问游人能否一次不重复地穿过所有的门,并且从入口进,从出口出? 分析与解答 这种应用题,表面看起来不易解决,事实上,只要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我们并不关心展室的大小以及路程的远近,关心的只是能否一次不重复地走遍所有的门,与七桥问题较为类似.因此,仿照七桥问题的解法,我们可以把每个展室看作一个结点,整个展厅的外部也看作一个点,两室之间有门相通,可以看作两点之间有边相连.这样,展厅的平面图就转化成了我们数学中的图,一个实际问题也就转化为这个图(如下图)能否一笔画成的问题了,即 能否从A出发,一笔画完此图,最后再回到A。

四年级奥数第18讲重叠问题(教师版)

四年级奥数第18讲重叠问题(教师版) λ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λ掌握容斥原理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 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 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 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 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教学目标 知识梳理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 考点一:两量重叠问题 12 有,人29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人28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实验小学四年级二班、1例人两个小组都参加.这个班有多少人参加了语文或数学兴趣小组? C B A 【解析】如图所示,A 圆表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人,B 圆表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人,A 与B 重合的部分C (阴影部分)表示同时参加两个小组的人.图中A 圆不含阴影的部分表示只参加 典例分析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大 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重叠部分A B C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第4讲:竖式数字谜

四年级奥数教程第4讲:竖式数字谜 竖式数字谜是一种猜数的游戏。解竖式数字型,就得根据有关的运算法则、数的性质(和差积商的为数,数的乘除性、奇偶性、尾数规律等)来进行正确地推理、判断。 解答竖式数字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空格中只能填写0,1,2,3,4,5,6,7,8,9,而且最高位不能为0; (2)进位要留意,不能漏掉了; (3)答案有时不唯一; (4)两数字相加,最大进位为1,三个数字相加最大进位为2; (5)两个数字相乘,最大进位为8; (6)相同的字母(汉字或符号)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汉字或符号)代表不同的数字。 例1:下面的算式中,只有5个数字已写出,请补上其他的数字。 6 □7 +□2 □ □□1 5 例2:在下面算式的□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0 0 □ - 5 0 □9 1 □9 3 补充:本题还可以根据加减法是互逆运算的关系,将减法算式转化成下面的加法算式: 1 □9 3 + 5 0 □9 □0 0 □ 随堂练习1:在下面竖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1) 3 (2) 5 8 □ □ 5 -2 □7 +□ 2 □□9 4 □□0 6 例3:下面是一个六位数乘以一个一位数的算式,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相同的汉字表示相同的数,其中的六位数是。 小学希望杯赛 ×赛 9 9 9 9 9 9 例4:请在下面算式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 4 □ ×□ 6 1 □□0 □□ 5 8 □□□ 随堂练习2:下面是一道题的乘法算式,请问:式子中,A B C D E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1 A B C D E × 3 A B C D E 1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含答案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一、 知识点: 1. 要认真观察算式中数的特点,算式中运算符号的特点。 2. 掌握基本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 掌握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如等差数列求知、凑整、拆数等等。 二、典例剖析: 例(1) 19199199919999199999++++ 分析:运用凑整法来解十分方便,也不容易出错误。 解:原式()()()() =(201)+2001+20001+200001+2000001 ----- =20+200+2000+20000+2000005 =2222205 =222215 -- 练一练: 898998999899998999998+++++= 答案:1111098 例(2)10099989796321+-+-++-+ 分析:暂不看头尾两个数,就会发现中间都是先加后减,并且加数与减数相差1,所以就算这题可以先把中间部分分组凑成若干个1,再与其余部分进行计算。 解:原式100(9998)(9796)(32)1=+-+-++-+ 10049 1=++ 150= 练一练: 989796959493929190894321+--++--++---++ 答案:99 例(3) 1111111111? 分析:111,1111121,11111112321?=?=?= 解:1111111111123454321?= 练一练: 2222222222? 答案:493817284

例(4)1234314243212413 +++ 分析:数字1、2、3、4,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均各出现一次。 解:原式1111222233334444 =+++ =?+++ 1111(1234 =? 111110 = 11110 练一练: ++++ 5678967895789568956795678 答案:388885 例(5)339340341342343344345 ++++++ 分析:这七个数均差1,且个数为7个,所以中间数就是七个数的中位数。 解:原式3427 =? = 2394 练一练: (445443440439433434)6 +++++÷ 答案:439 例(6)482594115932359 ?+?-? 分析:先改变运算顺序,把4159 ?都有公共因 ?与32359 ?与32359 ?交换位置,48259 素59,将48259 ?与32359 ?求和。 ?的差算出再与41159 解:原式482593235941159 =?-?+? =?-+? 59(482323)41 591594115 =?+? =?+ 159(5941 =? 159100 = 15900 练一练: 9999222233333334 ?+? 答案:33330000

四年级奥数详解答案-第23讲-页码问题

四年级奥数详解答案第23讲 第二十三讲页码问题 一、知识概要 页码是指书本每一页(面)上所标注的数目。(这里的“页”不是指书中的一张纸,而是指一张纸的一面)。页码问题主要是研究编一本书的页码,一共需要多少个数码,以及知道编一本书的页码所需的数码数量,求这本书页数。典型的页码问题有如下三类(最基本的):(1)算页码中所用数字个数的和,或是根据已知的页码中所用数字个数的和来求页码。(2)计算页码中某个数字出现的项数。 (3)计算页码中所有数字的和。 解决页码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分段(或分类或分组)计算。页码个数与组成页码的数码个数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二、典型题目精讲 1、一本故事书共180页,需多少个数码编页码? 解:数码是指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页码就是由每页上由数码组成的数目。所以,1~9页有9个数码;10—99页有180个数码;100~180页有81×3=243 (个)数码。一共有9+180+243=432(个) 2、有一本辞典,所编页码共用了3401个数码,这本辞典一共有________页。 解:①1~9页用9个数码;10—99页用了180个数码;100~999用了2700个数码;则1~999页共用数码9+180+2700=2889(个)。②1000~?页共用数码(3401-2889)=512 (个);则512÷4=128(页)。故这本辞典共有999+128=1127(页) 3、一本漫画共121页,在这本书的页码中数字一共出现了_______次。 解:(分类计算)①在个位上,1出现13次(即1,11,21……101,111,121);②在十位上,1出现20次(即10,11,12……19;110,111,112……119);③在百位上,1出现22次(即100,101,102,……121)。综合①②③可知,1在书的页码中共出现(13 +20+22)=55(次)。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至第40讲(全精品)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至第40讲(全精品)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至第40讲(全精品) 目录 第1讲找规律(一) 第2讲找规律(二) 第3讲简单推理 第4讲应用题(一) 第5讲算式谜(一) 第6讲算式谜(二) 第7讲最优化问题 第8讲巧妙求和(一) 第9讲变化规律(一) 第10讲变化规律 第11讲错中求解 第12讲简单列举 第13讲和倍问题 第14讲植树问题 第15讲图形问题 第16讲巧妙求和

第17讲数数图形第18讲数数图形第19讲应用题 第20讲速算与巧算 第二十一周 速算与巧算(二) 第二十二周 平均数问题 第二十三周 定义新运算 第二十四周 差倍问题 第二十五周 和差问题 第二十六周 巧算年龄 第二十七周 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 第二十八周 周期问题 第二十九周

行程问题(一)第三十周 用假设法解题 第三十一周 还原问题 第三十二周 逻辑推理 第三十三周 速算与巧算(三)第三十四周 行程问题(二)第三十五周 容斥原理 第三十六周 二进制 第三十七周 应用题(三) 第三十八周 应用题(四) 第三十九周 盈亏问题

第四十周 数学开放题 第1讲找律(一) 一、知识要点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 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 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

四年级奥数 第7讲 最优化问题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奥数 年级四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最优化问题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我们还会遇到“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小)值,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以上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最优化问题”。 二、精讲精练 【例题1】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一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先将两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个饼都熟了一面,这时可将一个取出,另一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熟的那个取出,把第三个翻过去,再将第一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煎好。所以,煎3个饼至少需要3分钟。 练习1: 1.烤面包时,第一面需要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来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至少要烤多少分钟? 2.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大饼,最少要用几分钟?

3.小华用平底锅烙饼,这只锅同时能放4个大饼,烙一个要用4分钟(每面各需要2分钟)。可小华烙6 个大饼只用了6分钟,他是怎样烙的? 【例题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人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经验表明,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此,洗水壶和烧开水不能同时进行。而洗茶壶、洗茶杯和拿茶叶与烧开水可以同时进行。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这样安排:先洗水壶用1分钟,接着烧开水用15分钟,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沏茶,共需要16分钟。 练习2: 1.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几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2.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可以了? 3.在早晨起床后的1小时内,小欣要完成以下事情:叠被3分钟,洗脸刷牙8分钟,读外语30分钟,吃早餐10分钟,收碗擦桌5分钟,收听广播30分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