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舒城县高峰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安徽省舒城县高峰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安徽省舒城县高峰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安徽省舒城县高峰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06T15:14:28.4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作者:万才宇

[导读] 摘要:舒城县高峰萤石矿主要赋存于卢镇关群小溪河组地层,地层主要岩性为灰红色黑云钾长片麻岩夹黑云石英片岩、角闪片岩、

斜长角闪岩。

安徽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舒城县高峰萤石矿主要赋存于卢镇关群小溪河组地层,地层主要岩性为灰红色黑云钾长片麻岩夹黑云石英片岩、角闪片岩、斜

长角闪岩。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控制,被石英—萤石脉充填,并控制了萤石矿脉产出形态,为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

1、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所在区域构造单元属秦岭地槽褶皱系(Ⅲ)、北淮阳地槽褶皱带(Ⅲ2)、舒城隆起(Ⅲ3 2),褶皱构造体系属诸佛庵复—佛子岭复向斜东部重复端。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2、高峰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单一,主要为卢镇关群小溪河组(Pt1x)和第四系全新统(Qh)。

第四系全新统(Qh):下部为灰土黄色砂砾,胶结差,结构松散。砾石成分复杂,有片麻岩、花岗岩、石英等;分选性较好砾径以1~2.5厘米为主,磨圆度中等,砂粒粗细混杂,主要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少量黑色矿物。上部为灰黄色砂质粘土。分布于矿区山间洼地及山麓

地带,主要为残坡积沉积物,平均厚度约2米。

卢镇关群小溪河组(Pt1x):下部为浅灰、肉红色厚层混合岩化黑云钾长片麻岩夹肉红色细粒浅粒岩及灰黑色斜长角闪岩。厚>376米。中部为深灰色混合岩化斜长角闪夹浅灰、灰红色厚层混合岩化黑云二长片麻岩、含角闪钾长片麻岩,局部夹少量角闪片岩及白云钾长

片麻岩。厚656米。上部为灰白、灰红色厚层混合岩化黑云钾长片麻岩夹混合岩化黑云(白云)石英片岩及黑绿色绿帘钠长角闪片岩、角闪片岩。向下石英质增高,出现厚50余米的混合岩化石英岩。厚1568米。片麻理产状320°∠49°,矿区内广泛分布,为矿区内主要含矿地层(2)构造

褶皱:区域内地质构造以海西期褶皱为主,矿区位于诸佛庵—佛子岭复向斜东部重复端。

断裂:矿区内发育有NE向正断裂(属次级正断层):主要表现为走向为35°~55°的压扭性段层,倾向NW,倾角75°~80°。该断层规模较大,其长度大于300m,宽度0.5~5.0m。

(3)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不发育。

(4)围岩蚀变

变质作用是以热液蚀变为主,主要有硅化、萤石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等。

3、矿体特征

(1)矿体规模

Ⅰ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呈透镜状断续出露地表,走向35°,倾向NW,矿体上部倾角75°,下部倾角在60°左右。矿体沿走向长度

235m,宽度平均约5.25m,矿体视厚度65m~115m,平均84m。矿体产于断裂带中,顶、底板岩石以硅化破碎的片麻岩为主,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受断层产状控制。

Ⅱ号矿体,走向35°,倾向NW,矿体倾角在65°左右,沿走向长度93m,宽1.5m,矿体视厚度为61~83m,平均72m。赋存标高+305~

+420m,

(2)矿石质量

矿石矿物为萤石,成分单一。萤石呈浅绿色、淡蓝色、白色及紫色,具半自形~它形粒状,粒度一般在0.5~2.5mm之间。脉石矿物主

要为隐晶质~显晶质石英,偶见石英集合体呈细脉状、网脉状,其次含少量重晶石、粘土矿物。

矿石构造以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为主,次为交叉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矿石构造有块状、碎裂状、角砾状、网格状、晶簇状及条带

状等构造。

(3)矿石类型

石英~萤石矿石:以白色及灰白色为主,带浅绿、淡蓝色。

角砾状萤石矿石:主要为碎裂状萤石矿石,被硅质及泥质、碳酸盐物质胶结。

4、结语

本区萤石矿体根据产出条件、形成方式及形态特征等因素分析,矿床成因类型均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受断裂构造控制

明显。

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任务与意义

绪论 一、矿井地质工作的概念和意义 (一)矿井地质工作的概念 矿井地质工作是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时期,直接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的地质工作。从这一概念中阐明了矿井地质工作的两个基本性质。 1.矿井地质工作所处的阶段 煤炭开发大体经历远景规划、矿区总体设计、矿井设计、矿井建设和矿井生产等阶段。每一阶段都必须以相应的地质工作为基础,以提供的地质资料为依据。 远景规划阶段主要是解决煤炭工业整体布局,选择煤炭工业基地和划分矿区的问题。煤田普查工作成果是远景规划的地质依据。 矿区总体设计阶段主要是解决矿区内各矿井统一布局和确定开发规划的问题。其基本任务是确定开发规模和开发顺序;划分井田、选择井筒位置和开拓方式;拟定煤炭加工工艺和选煤厂建设;选定运输线、供电线和供水线;以及布置矿区主要工业设施等。矿区详查工作成果是矿区总体设计的地质依据。 矿井设计阶段主要是解决一个矿井开拓布置的问题。其基本任务是选定井筒和工业广场位置,确定开拓方式,划分开来水平,布置第一水平主要巷道和采区,以及进行基建工程、通风安全、提升运输、煤炭加工等一系列技术设计。井田精查工作成果是矿井设计的地质依据。 矿井建设阶段主要是解决矿井基建工程和首采区建设的问题。其基本任务是编制基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进行井巷施工。建井地质工作就是直接为矿井基建工程服务的地质工作。 矿井生产阶段主要是解决矿井煤炭生产和准备的问题。其基本任务是编制采掘设计和组织采掘施工。生产地质工作就是直接为矿井生产服务的地质工作。 综上所述,为远景规划、矿区总体设计和矿井设计服务的地质工作,合称为煤炭资源勘探;为矿井建设和矿井生产服务的地质工作,总称为矿井地质工作。可见,矿井地质工作是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来结束为止,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全部地质工作。它贯穿于建井、开拓、掘进、回来,即矿井生产建设的全过程。它是继资源勘探之后,在资源勘探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煤矿地质的阶段。 2.矿井地质工作服务的对象 矿井地质工作是直接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的。它与煤矿生产建设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矿井地质规程》(试行)(1984年5月)总则中明确指出:“矿井地质工作必须坚持为生产服务的方向;根据矿井不同的地质条件,按照生产建设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二)矿井地质工作的意义 1.矿井地质工作的必要性 鉴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地质工作必须经历由大面积的概略了解到小面积的详细控制这样一个过程,即遵循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原则。资源勘探是矿井地质工作的必要基础;矿井地质工作是资源勘探的深化和发展。它们构成了各自独立的、相互不能替代的阶段。 2.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开采是在复杂地质体内,以煤层为对象的生产活动。采煤技术是一种以地质条件为基础

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矿矿井地质特征分析-地质专业毕业论文经典

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矿矿井地质特征分析 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地质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3月1日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石油、天然气、水力、核电等其他能源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预计在今后50年内这种状况不会有根本性改变。进入21C要求我国煤炭工业深化改革,尽快摆粗放经营的旧模式,步入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良性循环轨道。煤炭工业的发展依赖于煤炭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包括煤炭地质工程的进步,加强煤矿地质理论研究和发展煤矿地质工程技术,对促进煤炭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十分主要的意义。煤炭的工程技术人员,(包括采矿、测量、建井、环保等非地质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扎实的地质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煤矿建设,生产中地质规律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查明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对绝大多数矿井都有普遍意义,各矿以实际出发,抓住主要地质问题,还要满足当前,考虑长远,并能化害为利。 二、提供地质资料,地质资料是编制生产建设计划,井巷工程设计,采掘作业规程的 必要依据。 三、指导采掘生产,矿井地质人员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把工作做到掘进头和回采工作 面,指导采掘工作面工作的合理进行。 四、组织矿井勘探补充一些地质勘探工作,提高储量级别,增加矿井储量,延长矿井 寿命。 五、进行储量管理,矿井地质人员定期计算储量,进行储量管理。 六、调查伴生矿井,综合利用矿井资源的原则,提高煤的经济效益。

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 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煤矿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27km文殊镇境内,原为禹州市管辖的地方国营煤矿,2004年3月被平煤集团兼并。矿井东距许昌市60km,南至平顶山市48km。本区交通方便,从禹州市有柏油路达文殊镇矿井通过5km的公路与文殊镇相连,北通登封、洛阳东经禹州市可达许昌,向南经神后镇可至郏县、平顶山等地。 另外有许昌禹州窄规铁路及平禹准规铁路为在区煤炭外运提高良好条件。 井田范围,白庙井田位于云盖山矿区的东北端,东西长2.24km南北宽2km面积4.9km2 北起二1煤层露头,南至下白谷断层,东以竹园沟断层和文殊断层为界,西北部云盖山断层以上部分以第123勘探线以西300m为界,云盖山断层以下部分以第123勘探线以东275m为界。 第二章地层 本井田属于云盖山煤田一部分,通过1/5000地质填图和钻探揭露的地层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寒武系(∈)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某铅锌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模式;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1、矿床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质概况 某矿区岩体是一面积较大的酸性侵入岩基,地层出露有中三迭统杂谷脑组(T2Z)、上三迭统如年各组(T3r)、第四系(Q)等,除局部地段有扭曲外,地层总体走向NNW,倾向NE。位于牦牛沟一卡子复式向斜构造的西翼,次级褶皱主要有背斜及热桑山向斜;主要断裂属北西向的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木居断裂的组成部分。 1.2 矿体特征 通过地质勘探,区内共圈出3条工业矿体,即西矿带I号矿体和东矿带Ⅱ、Ⅲ号矿体,3条矿体大致平行产出,自上盘至下盘分别为Ⅲ、Ⅱ和I号矿体。 I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矿体走向长1150m,自7勘探线至12勘探线以南,厚度平均231TI,走向NW,倾角37°,矿体总体向西侧伏、侧伏角10°~15°;矿体赋存于喜山期折多山碱长花岗岩体的含矿碎裂花岗岩相带(r53-Tr2)中,矿体产状与含矿层产状基本一致,顶板为花岗糜棱岩、碎裂花岗岩。矿体顶板与围岩多由断裂破碎带分开,底板界线不清晰,通过试样分析成果确定。矿体沿倾向分支现象明显,矿体总体厚度变薄,倾角变小。 Ⅱ号及Ⅲ号矿体分布在矿区东侧,赋存于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角岩层(T2Z-HS)中,两条矿体均规摸小,延深不大。 1.3 构造特征 矿区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褶皱次之,节理发育。矿区断裂较为发育,属于区域北西一南东向压扭性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构造体系所派生的一系列不同力学性质所产生的不同方向断层;节理、裂隙,构成矿区基本构造格架,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序次的构造都与矿体的形成和矿物组分富集密切相关。北西向压扭性断裂破碎带是主要断裂,位于矿区东部I矿带上盘,沿山岩体东部边缘展布,纵贯矿区,规模较大;主要将大山岩体边缘相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挤压呈糜棱结构,形成了花岗糜棱岩带,由于受强烈的区域挤压、扭裂作用,使糜棱岩带蚀变具强

萤石矿三大成矿类型

(一)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萤石矿床 (1)河南信阳尖山萤石矿床该矿床位于河南信阳、桐柏、确山三县交界 处,属大型单一萤石矿床。 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东西构造带东端边缘,毛集破碎带之北侧。东至邢集,北自白庙、南王岗,面积为180km2(图4.3.4)。 图4.3.4河南信阳尖山萤石矿床区域地质构造图① 1.第四系; 2.第三系; 3.白垩系; 4.新元古界; 5.中元古界; 6.古元古界; 7.混合岩化带; 8.燕山晚期花岗岩; 9.燕山早期花岗岩;10.吕梁期;11.角度不整合线;12.尖山萤石矿区域范围;13.尖山萤石矿区范围;①据河南十队简化

矿区内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的角闪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夹薄层石英岩、大理岩。燕山晚期酸性花岗岩为鸳鸯寺岩株的北东部分,出露范围占矿区面积的4 5%,为萤石矿脉之主要围岩。 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其中北东东和北西西方向的构造规模较大,矿体赋存于北东东和近于东西向断裂带中。矿体多为脉状,但由于脉体本身沿走向有膨大、缩小特点,因此一般呈豆荚状、波状。膨大部位矿体厚度可达6.9m,而狭缩 部位可以小到几厘米到20cm。 图4.3.5浙江德清庾村萤石矿区地质图 (姚洪烈,1980) 1.重结晶熔结凝灰岩; 2.流纹岩; 3.安山玢岩; 4.英安玢岩; 5.燕山晚期花岗 岩;6.燕山晚期花岗闪长岩;7.矿化蚀变带;8.矿体

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萤石,其次为石英、玉髓等。在矿体深部,有时可见方解石。氧化矿石中偶含少量硬锰矿及褐铁矿。按矿物组合特征将矿石类型划分为萤石型和石英-萤石型,在矿体深部有萤石-石英-方解石型。 矿石结构有压碎结构、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次为文象结构,偶见胶状结构。构造以块状、角砾状构造为主,次为浸染状、网格状构造。 矿体顶板围岩均受强烈蚀变,蚀变范围为数十厘米至几米。蚀变种类因围岩岩性而异。花岗岩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次为高岭土化。角闪片麻岩主要发育 硅化、绿泥石化。

萤石矿控矿因素

(一)矿床的时空分布 中国萤石矿床,从大地构造位置看,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和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我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岩浆活动频繁地带,即扬子钱塘准褶皱带以南,江南古陆以东和以南地区。产于各种沉积岩(除产于浅变质碎屑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以上构造以北和以西地区,如产于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岩地区的热水沉积和交代矿床分布于我国北部中蒙交界的两大板块地缝合线的边缘和西南基性火山岩发育地区。产于沉积碳酸盐地区交代矿床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北碳酸盐岩发育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华中、华南、华东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萤石矿床,其次是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如甘肃、新疆等地)。其中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其余类型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南地区。 中国萤石矿床赋矿岩层从太古宇、元古宇至中生界都有,但比较集中于古生代的奥陶系、二叠系和中生界。从矿床成因考虑,萤石矿床(除沉积萤石矿床外)多在成岩以后,由热液活动引起。因此,即使矿床赋存于古老变质岩地层,其成矿时代也比较晚。经统计可知,我国萤石矿床的90%与中生代燕山期造山运动有关。同时在燕山期内,又以燕山晚期成矿最为有利。那些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及其内、外接触带的矿床,多数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生成联系,

只有少数萤石矿床与印支期或海西期花岗岩有关。这种趋向于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现象,不但从总体上看,而且从某一局部地区看也存在这一规律。广西资源县双渭江萤石矿床,矿床所在区域内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个时期花岗岩出露,但矿床却明显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山东蓬莱巨山河萤石矿区,燕山期有三次岩浆侵入活动和一次脉岩侵入,但与萤石矿有关的是第二次以后的岩浆侵入活动及晚期脉岩。至于那些产于中生代火山岩和潜火山岩中的萤石矿床更是较新的地质年代中地质作用的产物。 (二) 矿床的控矿因素 同其他种类矿床一样,控制萤石成矿作用的主要是岩石类型和构造。适宜的岩相和岩性往往是萤石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基础,一定褶皱和断裂,为成矿溶液提供通道和有利的容矿空间。在这些因素中,对不同类型矿床而言,各自所起作用程度也不同。 (1)岩石类型的控矿作用岩浆岩类型对萤石矿化的影响因矿床类型而异。对于产在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内、外接触带的矿床,特别是那些成矿物质来自岩浆岩本身的矿床,总的来讲,对围岩的选择性不强,而往往岩体本身的性质对能否构成萤石矿化或矿床起着重要作用。一般与萤石矿化有关的岩浆岩多为酸性或中性,很少与基性岩浆有关,以酸性花岗岩(包括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及某些中酸性岩石(如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富sio2的钙碱性岩

青东煤矿矿井瓦斯地质特征

Mine Engineering 矿山工程, 2018, 6(1), 16-24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9912867610.html,/journal/me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912867610.html,/10.12677/me.2018.61003 Ga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Qing Dong Coal Mine Liang Xue1, Duoxi Yao1, Ziming Li2, Hao Zhang1, Ningning Zhu1 1School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Qing Dong Coal Mine of Huaibei Mining Group Co., Ltd., Suixi Anhui Received: Jan. 2nd, 2018; accepted: Jan. 16th, 2018; published: Jan. 23rd, 2018 Abstract To avoid gas accident caused by local gas accumulation in Qing Dong coal mine, this paper showed that there was some local enrichment in certain section of the minefield by means of Langmuir Equation conversion, which was based on gas content corresponding to each measuring point, ac-cording to more than 200 data of the actual gas pressure measured under the shaft in the mine-field. The content of gas was measured during whole area exploration stage through desorption,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gas content of the 7, 8 and 10 coal seam was lower than that of 8 m3/t. In the light of the coal mine gas emission in the 7, 8, and 10 coal seam in recent months, the amount of gas emission of the 7 coal and 8 coal was large, and the gas emission of the 10 coal seam was small. The absolute gas emission was less than 40 m3/min, so it is known that this mine is a low gas mine. Keywords Qing Dong Coal Mine, Gas Pressure, Desorption Method, Langmuir Equation, Gas Content, Gas Emission 青东煤矿矿井瓦斯地质特征 薛凉1,姚多喜1,李子明2,张好1,朱宁宁1 1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 2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青东煤矿,安徽濉溪 收稿日期:2018年1月2日;录用日期:2018年1月16日;发布日期:2018年1月23日 摘要 为预防青东煤矿的局部瓦斯积聚造成瓦斯事故,本文根据二百多处本矿区在井下实际测得瓦斯压力数据,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凉山陷褶束(IV)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V)南段,紧临雷波穹褶束(V)部份。该区是宁南一雷波一金阳铅锌磷成矿带的一部分。在区域上沿着小江的断裂的两侧,密集的分布着铅锌矿床己知的产出的矿点、矿床30多处,其中大型的矿床有7处,小型的矿床有12处,中型的矿床有7处,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研究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对指导区内铅锌矿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乌依铅锌矿位于川南—滇东—黔西铅锌等成矿区北段部分,位处凉山陷褶束(Ⅳ)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Ⅴ)南段。矿床西临南北向小江深断裂,小江断裂具多期活动性,为乌依矿床成矿作用提供了多期次深源含矿热液。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主要出露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的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区内铅锌矿赋矿层位为奥陶志留系大箐组(OSd),该组岩性组合特征为:为深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微晶—极细晶白云岩、泥晶灰岩,厚121.6~264.3米。该组上、中、下部均发育有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岩,由后期热液蚀变和成矿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团块状、脉状、细脉状重晶石、白云石及方解石为特征的“矿化蚀变带(层)”,铅(锌)矿体即赋存于矿化蚀变带内,各矿化蚀变带均呈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围岩(白云岩)一致。 顶部矿化蚀变带:厚3.14~23.54米,以含方解石脉、重晶石团块及波纹状、层纹状白云石为特征,该矿化蚀变带含矿性差,仅发现一两个小矿体。 中部矿化蚀变带:厚5.91—31.62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重晶石脉及团块普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顺层、不连续产出的数十厘米厚透镜状重晶石体。同时,波纹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石特别发育。该矿化蚀变带是矿床主要的含矿带。 底部矿化蚀变带:厚6.0—58.4米,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以发育方解石脉和层纹状白云石脉为特征。该带含矿性差,仅见个别小矿体。

矿井地质工作管理规定

矿井地质工作管理规定 一、观测记录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观测记录本上,不准弄虚作假。 二、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三、对岩石巷道的观测要及时,做到不漏层、不漏构造,两次观测的间距不大于10米;锚喷巷道规定1-2天观测一次,观测的位置必须从测点开始丈量。 四、岩石巷道要每10米测绘一个迎头断面,两个断面间要连续追踪绘成地质剖面图,并要测量巷道的方向、坡度和规格。 五、对煤层巷道的观测,煤厚较稳定、构造较简单的煤层,两次观测的间距不大于15米;煤厚不稳定,构造复杂的煤层,两次观测间距不大于5米,观测点的位置必须从测点开始丈量。 六、每次观测的结果必须绘制迎头地质断面,两个断面间要连续追踪绘成地质剖面图,要测量巷道的方向、坡度和规格,并标在剖面图上。 七、当巷道不能揭露煤层全厚以及因地质原因或人为因素造成撇顶、底煤时,要求每隔10-15米探查一次全煤厚,把煤厚点绘到剖面图上,并用虚线连接出煤层形态。 八、对工作面的地质观测。工作面每推进10-20米,要进行一次观测。不能采全高的工作面,必须探清煤厚,规定沿走向10米一条线,线上倾斜方向10米一个煤厚点,并填绘在采区地质图或储量

计算图上。 九、在地质工作正常的运行过程中,要做好地质方面的预报工作,要求做到预报及时、措施有效、单位落实。以提高质量和兑现率,防止发生差错和事故。 十、掘进地质预报,要在开拓区域、采区地质说明书的基础上,针对巷道掘进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预报前方地质变化的位置、性质、规模、发展趋势以及对巷道施工影响程度等。 十一、回采地质预报,要在回采地质说明书的基础上,对某些有可能影响回采的地质问题,在回采中边收集资料、边分析研究、边预报前方的地质变化、发展趋势和影响生产程度等。 十二、瓦斯地质预报是在巷道掘进时,对巷道前方的有可能出现的瓦斯和煤尘的涌出进行预报。 十三、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必须在工作面采完后一个月内完成;采区总结必须在采区结束后二个月内完成。要求做到准确、详细、完整。 十四、对“三书”的编写要及时、详细,不准滞后。 十五、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井下涌水量要定点、定时观测,及时分析其变化情况,“水害”预报必须及时,并下发到有关单位,做好预防措施。 十六、对预计有水患的区域,防治水工程要有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工作结束后要有总结报告。 十七、坚持“有疑必探”的原则,凡对不清楚或有怀疑的地段,

矿井地质报告

富源县云发煤业有限公司云发煤矿 矿 井 地 质 报 告 竹园镇云发煤矿 二0一七年一月 目录 第一节矿井简介 (01) 第二节矿井概矿 (01) 第三节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4) 第四节煤层介绍 (13) 第五节建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26) 第六节储量计算 (34)

第一节矿井简介 云发煤矿位于富源县城以南176°方向,平距约30km,地处富源县竹园镇糯木村境,地理坐标:东经104°13′08″-104°13′49″,北纬25°21′54″-25°23′11″,设计生产规模15万吨/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范围由8个拐点圏定,面积约1.517km2。矿井工业储量2305.22万吨,可采储量1858.53万吨。开采深度由1995m至1680m标高。煤矿位于恩洪矿区九井田南西部边缘地带,南部与恩洪矿区7-2井田、8井田相邻,东北边与合宏煤矿相邻。主要经营主焦煤,就井田而言,参与资源储量计算的煤层共15层,自上而下为C7、C8、C9、C11、C13、C14、C15、C16、C18、C19-1、C19-2、C21-2、C22-2、C23、C24煤层。煤层平均总厚19.41m,含可采煤层系数7.95%。就矿区而言, C18煤层在矿区内不可采。矿区储量核实煤层为15层。 第二节矿井概矿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富源县云发煤业有限公司云发煤矿(以下简称云发煤矿)位于恩洪矿区九井田西南部,地处富源县城以南176°方向,平距约30km处,隶属富源县竹园镇管辖。地理坐标: 东经:104°13′08″——104°13′49″ 北纬:25°21′54″——25°23′11″ 矿区有水泥公路通往竹园镇,公路里程约13km,北经富源县营上镇至富源县城约70km,至曲靖约135 km,南至罗平县城约110 km,交通较为方便。 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图1—1—1) 二、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矿区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地形地貌,山脉走向与总体构造展布方向一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沟谷纵横,山峦起伏,地势总体特征,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2015)-5-104-2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凉山陷褶束(IV)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V)南段,紧临雷波穹褶束(V)部份。该区是宁南一雷波一金阳铅锌磷成矿带的一部分。在区域上沿着小江的断裂的两侧,密集的分布着铅锌矿床己知的产出的矿点、矿床30多处,其中大型的矿床有7处,小型的矿床有12处,中型的矿床有7处,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研究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对指导区内铅锌矿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乌依铅锌矿位于川南―滇东―黔西铅锌等成矿区北段 部分,位处凉山陷褶束(Ⅳ)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Ⅴ)南段。矿床西临南北向小江深断裂,小江断裂具多期活动性,为乌依矿床成矿作用提供了多期次深源含矿热液。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主要出露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的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区内铅锌矿赋矿层位为奥陶志留系大箐组(OSd),该组岩性组合特征为:为深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微晶―极细晶白云岩、泥晶灰岩,厚121.6~264.3米。该组上、中、下部均发育有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岩,由后期热液蚀变和成矿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团块状、脉状、细脉状重晶石、白云石及方解石为特征的“矿化蚀变带(层)”,铅(锌)矿体即赋存于矿化蚀变带内,各矿化蚀变带均呈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围岩(白云岩)一致。 顶部矿化蚀变带:厚3.14~23.54米,以含方解石脉、重晶石团块及波纹状、层纹状白云石为特征,该矿化蚀变带含矿性差,仅发现一两个小矿体。 中部矿化蚀变带:厚5.91―31.62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重晶石脉及团块普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顺层、不连续产出的数十厘米厚透镜状重晶石体。同时,波纹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石特别发育。该矿化蚀变带是矿床主要的含矿带。 底部矿化蚀变带:厚6.0―58.4米,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以发育方解石脉和层纹状白云石脉为特征。该带含矿性

萤石矿资源特征

萤石矿资源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矿床的时空分布 中国萤石矿床,从大地构造位置看,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和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我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岩浆活动频繁地带,即扬子钱塘准褶皱带以南,江南古陆以东和以南地区。产于各种沉积岩(除产于浅变质碎屑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以上构造以北和以西地区,如产于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岩地区的热水沉积和交代矿床分布于我国北部中蒙交界的两大板块地缝合线的边缘和西南基性火山岩发育地区。产于沉积碳酸盐地区交代矿床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北碳酸盐岩发育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华中、华南、华东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萤石矿床,其次是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如甘肃、新疆等地)。其中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其余类型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南地区。 中国萤石矿床赋矿岩层从太古宇、元古宇至中生界都有,但比较集中于古生代的奥陶系、二叠系和中生界。从矿床成因考虑,萤石矿床(除沉积萤石矿床外)多在成岩以后,由热液活动引起。因此,即使矿床赋存于古老变质岩地层,其成矿时代也比较晚。经统计可知,我国萤石矿床的90%与中生代燕山期造山运动有关。同时在燕山期内,又以燕山晚期成矿最为有利。那些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及其内、外接触带的矿床,多数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生成联系,只有少数萤石矿床与印支期或海西期花岗岩有关。这种趋向于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现象,不但从总体上看,而且从某一局部地区看也存在这一规律。广西资源县双渭江萤石矿床,矿床所在区域内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个时期花岗岩出露,但矿床却明显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山东蓬莱巨山河萤石矿区,燕山期有三次岩浆侵入活动和一次脉岩侵入,但与萤石矿有关的是第二次以后的岩浆侵入活动及晚期

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1、总则 1.1、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超前与准确预报的原则。地质工作要以现场观测与综合分析为重点,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为手段,为煤矿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解决矿井采掘中出现的各类地质问题。 1.2、地测科及技术科有足够的经过正规学习或培训的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和正常工作的装备。地质人员要不断加深地质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地质资料,熟悉矿井地质条件,建立矿井三维立体的地质概念,运用动态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 1.3、地质工作执行的主要规程、规定、条例、图例有 《矿井地质规程》 《煤矿防治水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 《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等。 地测科及技术科应具备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1.4、地测科及技术科必须有以下制度 地测科、技术科机构职责及岗位责任制,地质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

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地质资料、技术报告的审批制度、技术例会等。 1.5、地质工作必须有年度工作计划,并要坚持定期会议制度,各时期工作有目标、任务、措施、并落实到人。 1.6、生产中遇重大地质问题时,地测人员应尽快入井进行写实,并在升井后立即绘制素描图和平剖面图,同时会同技术科经审核后通知地测科报送矿生产调度室和总工。有疑难问题时,技术科应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复核。 根据观测及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及时编制相关图件,向矿和主体公司汇报。 1.7、地测科的各种基础地质资料包括图纸、原始记录本、说明书、各种台账卡片等,要求内容齐全,有目录索引,做到查找方便,实现档案化管理。 1.8、所有地质成果图纸均应及时根据补充勘探成果。图件电子版和纸质版要求在成果资料出来后3日内修改完毕,未修改的图纸不得使用。 1.9、加强地质资料的发放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对外提供地质资料及图纸。向外提供的一切资料、图纸、报表等,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1.10、各种地质仪表器具必须保管好使用说明书,仪器日常保管与维护,应指定专人负责,做到各种仪器设备齐全、完好,保证地质工作能正常开展。 2、矿井地质工作

广西凤凰山银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广西凤凰山银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黄君振 (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南宁 530031) 【摘 要】对凤凰山银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银矿成矿主要受层位及断裂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地层提供了矿源,构造提供了进一步富集的动力条件和成矿空间,在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寻找银矿体的勘查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银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方向;凤凰山 【中图分类号】P618.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08)06-0129-02 广西凤凰山银矿属断裂破碎带充填交代脉型单银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破碎带及层位控制。自1987年至1995年经过广西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队的曲折探索,探明银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1995年组建“广西凤凰银业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采选能力为300t/d,经历年开采、扩产,矿山银矿资源日渐减少,公司发展面临压力,寻找外围及深部矿体,扩大银矿资源储量的任务日益紧迫。本文从地质成矿特征为起点,对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寻找银矿体的勘查方向。 (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凤凰山银矿床地处广西隆安县与扶绥县交界的凤凰山北东侧。所属构造单元为华南准地台之西大明山—大瑶山隆起,是一个由加里东褶皱形成的弧形背斜区。矿区处于西大明山凸起的北东部。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和泥盆系。其中寒武系为一套海相类复理石建造,构成西大明山复式背斜的基底。自下而上分为小内冲组(?x)、黄洞口组(?h),进一步可根据旋回或岩性组合各细分为三个岩性段即小内冲组第一段(?x1)、第二段(?x2)、第三段(?x3);黄洞口组第一段(?h1)、第二段(?h2)、第三段(?h3)。泥盆系构成西大明山复式背斜的围翼,自下而上分为莲花山组(D1l)那高岭组(D1n)及郁江组(D1y),在矿区,主要分布于北部边缘。 西大明山地区岩浆岩出露甚少,仅有少量酸性岩脉和基性岩脉沿裂隙或断层侵入,分布零星。 区内褶皱构造以小明山复背斜为主,次级褶皱不太发育,较大的有渌郁山背斜,为小明山复背斜的次一级褶皱。其北翼,在凤凰山矿区F1、F4断层的北盘及北部的黄洞口组第二段(?h2)中稀疏发育一些近东西向次级褶皱。断裂构造发育,矿区西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有区域性断层罗维北西向断裂、马村北东向和小明山—新六厘北东向断裂通过。 (二)矿区地质 1.地层 矿区范围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地层为寒武系黄洞口组。其北面与泥盆系莲花山组为不整合接触,而南西与小内冲组整合接触。根据沉积旋回及岩性组合将其分为两个岩性段。第一段又分为下部和上部两个岩性层。各岩性段、岩性层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关系(见图1)。 第一段下部(∈h1-1):分布于矿区南部,从下往上可细分两个沉积旋回,下部旋回由含泥中- 细粒砂岩、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少许泥岩,逐步过渡为砂岩泥岩互层到泥岩夹砂岩。上部旋回由含泥中- 细粒砂岩逐步过渡为砂岩、不等粒砂岩夹泥岩到泥岩夹砂岩。厚度480.39m。 第一段上部(∈h1-2):是矿区赋矿层位,分布于矿区中偏北部,下部以含泥中-细粒砂岩为主夹泥岩,中及上部则以泥岩夹砂岩和砂岩夹泥岩韵律性交互产出。厚度267.48m。 第二段(∈h2)分布于矿区北部。底部有一层长石质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下部、中部为含泥中-细粒砂岩、细砂岩夹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或互层,未见顶,厚度>442.75mm。 2.构造 矿区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不甚发育,仅见一些小褶曲。矿区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数量较多,方向各异,规模大小不等,且多次活动,力学性质十分复杂。其方向有近东西—北西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和近南北向(图1),其中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层较发育,而北东、南北向则不很发育且规模较小。 矿区内的EW向断层为主要容矿断层,由F1、F2、F3、F4、F A、F10组成一长约3200m,宽约800m近EW向的断裂破碎带,其间尚发育多条EW、NE、NW向次级小断层。其中F1规模最大,西起31线,东至40线,延长2km,总体走向108°,由数条次级断层构成破碎带,宽度最小4.5m,最大89.85m,是矿区内的主要容矿断层,产I-①、I-②及若干小矿体,倾向SSW,局部可见反倾现象。下断面倾角48~83°,平均64.5°;上断面倾角55~89°,平均71.2°。破碎带内部陡缓不一,方向各异的次级断裂结构面普遍可见。属逆冲性质断层,经历多次活动叠加改造,具早期压裂,中期伸张和晚期压扭几个演化过程。 【收稿日期】2008-04-20 【作者简介】黄君振(1971-),男,广西南宁人,广西第四地质队地质工程师,从事地质找矿工作。 - 129 -

【冶金行业类】矿井地质井筒特征表

(冶金行业)矿井地质井筒

特征表

第壹章矿井概况 壹、矿井位置 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煤矿井田东西平均长约4.75Km,南北宽约3.1Km,面积约14.7Km2。 二、矿井自然地理和交通 2.1自然地理 新汶煤田南有蒙山山脉(+200~+580m),北为莲花山山脉(标高+200~+900m)构成俩大分水岭,古代花岗片麻岩,寒武系石灰岩组成中低山区,其内侧则有奥陶系,石炭二迭系,第三系构成东西成条带状,宽达1~10Km的平

缓阶地型丘陵地带,标高+150~+240m,小汶河纵贯凹地中部,由东向西流向大汶口和大汶河汇流。 本井田位于小汶河北岸,其北部九王山标高+294.1m,榆山标高+308.1m,井山标高+203.5m,由奥陶系灰岩及第三系砾岩组成,标高+200~308m,向南则地形逐渐平缓,地面标高由+200变为+170m。井田东南边缘地形又稍高,构成了南北东三面高,中间低的丘陵地形。 井田东部的南公河,南部的小汶河,均不流经本区,井田内无大的河流和积水区,西部迈来河发源于莲花山东部,从井田西南侧由北向南汇入小汶河,河宽50~150m,流经本井田仅0.9Km,为季节性河流,冬春无水,对井田基本无影

向。另外有俩条流经本井田中部,由上游冲沟演变成的小河,河宽30~50米。流经本区长约4.0km,工业广场内的小河最大洪峰流量13.5m3/s,实测最高洪水位+178.5米,河水仅补给第四系砂砾岩含水层,通过主井、副井、风井进入井巷,壹般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小。 2.2交通条件 东距新泰市约9公里,西距泰安70公里,新泰至泰安的二级公路从井田中部穿过。和磁莱线谷里站相距13Km,有铁路专用线相通,交通便利。 三、矿井开采情况、煤层赋存条件、主采煤层开采方式方法、生产能力 3.1矿井开采情况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赵新跃,李永怀,丁天柱 (四川会东大梁矿业有限公司,一四川会东县一615205) 摘一要:大梁子铅锌矿位于攀西裂谷成矿带中,为典型裂谷成因铅锌矿床,矿床特征是 三控一储 ,前人在该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深部钻孔探矿效果不甚理想.因此,结合大梁子铅锌矿区域地质矿产特征,分析控矿特征,总结矿床成因特点,并根据幔汁理论,预测深部找矿靶区,提高矿山服务年限. 关键词:铅锌矿;幔汁理论;深部找矿;地质特征 一一大梁子铅锌矿从20世纪50年代开采至今,已累计探明储量锌+铅金属量200万t.为促进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大梁矿业投入大量工程进行深部探矿工作,但探矿效果欠佳.系统总结前期勘查成败得失,确定找矿有利地段,合理部署勘查工作为当前迫切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在不断提出新的成矿理论过程中,幔汁理论在地质勘查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尝试从幔汁理论观点出发论述矿床控矿地质特征,进行矿山的深部找矿工作. 1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大梁子铅锌矿所处的会东地区位于攀西裂谷中段,隶属于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南北向小江断裂二北东向会东-永善断裂二北西向垭都-紫云断裂圈闭的三角形区域内,其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明显.基底构造有会理群和昆阳群组成,构造线以近东西向为主,北西向次之;盖层包括震旦系到第四系,除石炭系二第三系缺失和志留系二泥盆系部分缺失外,其余地层均有发育,构造线以南北向,北东向,东西向为主,次为北西向;重要构造运动有澄江运动二晋宁运动二东吴运动和印支运动,区内褶皱有南北向和东西向两组.东西向断裂主要沿南北向褶皱带轴部通过(见图1). 2一矿床地质特征 2.1一地层控矿规律 矿体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灰质白云岩与寒武系筇竹寺组(?1q)黑灰色粉砂岩之间,地层划分因麦地坪组含磷白云岩组厚度小划归震旦系灯影组灰质白云岩中.杜乐天等在研究华南地区磷矿时发现震旦系与寒武系接触面附近形成黑色硅质白云岩是热液沉积岩,岩石中有氟的存在为证明,后将该地层简称碳硅泥岩系.对矿区南北两端金川磷矿及撒海卡磷铅锌及发箐铅锌矿的研究发现,大梁子周边地区磷与铅锌以伴生或者单独形式存在于黑色硅质白云岩中,说明该规律具有普遍代表性;另外对矿区南部的淌塘铜矿含矿围岩的研究发现,矿体主要赋存在灰黑色碳质凝灰质千枚岩,碳质绢云千枚岩,凝灰质绢云千枚岩中.说明碳硅岩系不仅是磷及铅锌的含矿围岩,同样也是铜矿和其他金属矿床的含矿围岩和流体通道(见图2). 图1一四川会东大梁子铅锌矿地质简图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根据区域地质图修改) 2.2一构造控矿特点 矿区内构造主要有北北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和近东向构造三组.其中控制矿液运移和矿体侧付方向的是北东向和东西向构造,该构造以逆掩推覆走滑和叠瓦状为特征;深部延伸方向向西.北北西向和东西向构造复合部位形成刺穿构造,矿体主要 I S S N1671-2900 C N43-1347/T D采矿技术一第18卷一第4期 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V o l.18,N o.42018年7月J u l.2018

矿井地质工岗位职责说明书

矿井地质工岗位职责说明书 任务:煤层顶底板的观测与描述;断层的观测与描述;褶曲的观测与描述;陷落柱的观测与描述;提交地质预报及地质资料 管理部门:地测科 监管人员:地测科长、地质主管、地质工程师 任务1:煤层顶底板的观测与描述 所需工具:工具包、记录本、铅笔、放大镜、地质锤、皮尺、罗盘、坡度规、条痕板、钉子、线绳等。 管理标准: 1.矿井地质工定时观测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及与煤层的接触关系,顶板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岩石的坚硬程度等,并需绘制素描图。对特殊类型的顶板(如坚硬、易冒落顶板等),要详细描述。 2.伪顶、直接顶板的岩性如有变化或不稳定时,矿井地质工尽可能观测和预计其厚度变化范围和尖灭点的位置 3.矿井地质工对节理裂隙发育的区域要跟踪观测,确定节理裂隙发育位置、岩性层位、产状要素、节理名称、节理面的形状、充填物的性质及含水性,测定单位面积平均节理条数,并做好素描图。 任务2:断层的观测与描述 所需工具:工具包、记录本、铅笔、放大镜、地质锤、皮尺、罗盘、坡度规、条痕板、钉子、线绳等。 管理标准: 1.井下回采或掘进中揭露断层时,矿井地质工要及时对断层的进行观测,描述的内容包括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倾伏角;断层带中断裂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断层带的宽度、充填物和胶结情况;)断层两盘煤岩层的产状要素,煤岩层的层位和岩性特征,断层旁侧的伴生和派生小构造及断层的含水性;断层间的相互切割关系,断层、褶曲组合特征,断层与煤层厚度变化的关系等;判别断层性质,并做好记录。 2.矿井地质工确定断层位置。应根据测量巷道已知标志点到断层的距离和方位,每当断层面成组出现时,则需分别测出各断裂面的位置,并确定出主要断裂面。 3.测量断层面产状与断煤交面线。当断层面产状变化较大时,要掌握其变化特点和原因。实测断煤交面线时,先从巷道两帮上断层迹线向同一盘煤层的顶板或底板的交点拉线绳,然后用罗盘测量出线绳的倾伏方向与倾伏角。此方向即为断煤交面线方向。

矿井地质概况

第一章矿井地质概况 一、井田位置及交通 打通一矿井田位于松藻矿区东南部,位于渝黔省市交界附近,行政区划属重庆市綦江县打通镇。井田中心打通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0′21.7″,北纬:28°36′39″。井田走向8.0km,倾斜宽5.2km,井田面积为40.6km2。井田内有可采煤层M6、M7和M8三层煤层。M6煤层厚度0.15~1.25m,平均0.74m。M7煤层总厚0.5~1.73m,平均1.1m。M8煤层总厚0.57~4.43m,平均2.85m。 渝黔铁路穿过矿区北部。矿区准轨铁路专用线在渝黔线赶水北站接轨,赶水站北至重庆152km,至成都590km,南至贵阳311km。赶水北站至金鸡岩站20.2km,金鸡岩站至白岩站5.3km。渝黔公路穿过矿区北部,渝黔公路赶(水)温(水)支线通过矿区打通镇和石壕镇。从打通镇北至赶水23km,至綦江83km,至重庆174km,南至石壕9km,至梨园坝19km,至温水33km,至习水75km。矿区内各矿井井口均有公路可通;渝黔高速公路从矿区北部的赶水、安稳附近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二、地形地貌 本井田位于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就大区域来看,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区内受羊叉河的切割、风化、溶蚀和剥蚀作用,形成局部由西向东的倾斜坡地。 井田西部、北部广泛出露嘉陵江组石灰岩,地貌属剥蚀破坏强烈浑圆低山地形,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强烈的冲刷和溶蚀作用,致使岩溶地形较为发育。地面海拔标高一般在750~800m左右。

井田东部、南部主要为飞仙关组地层形成的低丘,标高一般在700~750m之间,但沟谷地带切割较剧,相对高差最大达150~200m,沟谷相间,多作北东方向排列,与本区构造线方向接近。 三、水系及河流 井田东缘的羊叉河,河床狭窄,下切较剧,两岸形成悬崖绝壁,河谷谷坡较大,其形态呈“V”字型,唯在鱼跳附近的龙潭组出露地段,因煤系地层岩性松软,易受剥蚀而形成较为宽敞的河岸。但覆盖其上的长兴组,玉龙山组灰岩裂隙发育,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发生剥落,崩垮及滑坡甚为严重,促使河谷拓宽,因而此段内又呈一“U”字型河谷地貌形态。 本区水系发育,河流纵横,属綦江水系上源。井田内主要有羊叉河、麻柳河;次为羊石坎和白香沟等溪流。一般特点是水源短,河谷狭窄,基岩裸露。 四、气象及地震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处山区,多云雾和雨,气候变化较大。每年1~2月份为霜冻期,降霜期一般20天左右。3~4月份局部地方有降冰雹现象。在高山地区冬季有短暂积雪,低洼地带夏季比较炎热,而高山则比较凉爽。本区雨量充沛,每年6~9月为雨季,最大降雨量1374mm(1983年),最小755mm(1978年),年平均降雨量1240.9mm。月最大降雨量为274.2mm(1986年7月),月最小降雨量10.8mm(1987年12月),冬季有短暂积雪。 地震:根据松藻矿务局1990年11月委托四川省地震局对松藻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