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物理勘探试卷A

地球物理勘探试卷A

地球物理勘探试卷A
地球物理勘探试卷A

《地球物理勘探》课程考试题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沉积岩密度值主要取决于孔隙度大小,干燥的岩石随孔隙度减少密度呈线性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磁化强度为安(培)/米(A/m),磁场强度为特斯拉或纳特;但在电磁单位制中(CGSM),磁化强度用高斯(Gs),磁场强度用奥斯特或伽玛表示。两者间存在着换算关系:1特斯拉=__________奥斯特。

3.当磁性矿物相对含量、颗粒大小都相同,颗粒相互胶结的比颗粒具分散状矿物磁性要__________。

4.按照导电机制可将固体矿物分为三种类型:金属导体、半导体和__________。5.电子导电矿物或矿石的电阻率随温度增高而上升,但__________岩石的电阻率随温度增高而降低。

6.在岩石压力极限内,若压力大会使岩石孔隙中的水挤出,则电阻率变大;若压力超出岩石破坏极限,则岩石破裂,使电阻率__________。

7.在岩矿石的主要物理性质中,以__________的变化范围最大。

8.由不同地质体接触处由岩石的固相骨架与充满空隙空间的液相接触处的电荷自然产生的电动势的物理 - 化学过程称为__________。

9.在三大岩石中,通常__________地震波传播速度较小,但因其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速度的变化范围最大。

10.地球的重力场可分为正常重力场、重力随时间的变化及重力异常三部分,其中地球的正常重力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____。

11.根据地质任务的不同,重力勘探可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__________四个阶段。

12.在重力测量重,由于负地形部分相对水准面缺少一部分物质,空缺物质产生的引力可以认为是负值,其垂直分量也是向上的,使仪器读数__________。13.__________是分布较广的中深部地质因素引起的重力异常,其特征是异常幅值较大,异常范围也较大,但异常梯度小。

14.在较大面积进行地面或航空高精度磁测时,必须消除随地理坐标及高度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校正称为__________。

15.第二代磁力仪指根据__________特征,利用高磁导率软磁合金,以及复杂的电子线路制作的,如质子磁力仪、光泵磁力仪及磁通门磁力仪等。

16.在高精度磁测时必须设立__________,以便消除地磁场周日变化和短周期扰动等影响,这是提高磁测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17.电法勘探是根据所测得的地下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规律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种常用物探方法。

18.电阻率法是__________电法勘探方法之一,它是建立在地壳中各种岩矿石之间具有导电性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的天然电场或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达到查明地下地质构造或寻找矿产资源之目的。

19.在电阻率法勘探中,其中______________主要用于寻找产状陡倾的层状或脉状低阻体或断裂破碎带。

20.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系统由主机、多路电极转换器、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磁化率

2、大地水准面

3、有效磁化强度

4、视电阻率

5、二度体异常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30分)

1、简述地球物理学的组成及研究内容

2、什么是地球物理正演(正问题)和地球物理反演(反问题)?

3、什么是重磁场的解析延拓,向上和向下延拓分别有什么作用?

4、地磁要素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请画图说明。

5、由重力资料求布格重力异常需要经过哪些校正,分别有什么目的?

6、影响视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四、分析说明题(每题10 分,共30分)

1、如下图(a )和(b )所示两种剖面的地质条件,请分别说明沿地面能否观测到有相对变化的重力异常?为什么?依你所得的结果对重力勘探的应用条件会提供什么启示?

(a ) (b )

2、已知北京地区正常地磁场垂直强度Z=46194nT ,水平强度H=29884nT ,地球的平均半径km R 6371=,试计算北京地区地磁场T 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变化率,并说明该梯度值分别表示什么含义。(注:

R

T r T RT ZH x T 323-==??=??,)

3、定性画出下面剖面上 、、 三个测深点处的电测深曲线,并注明曲线类型。

《地球物理勘探》课程考试题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沉积岩密度值主要取决于孔隙度大小,干燥的岩石随孔隙度减少密度呈线性增大。

2.在国际单位制中,磁化强度为安(培)/米(A/m),磁场强度为特斯拉或纳特;但在电磁单位制中(CGSM),磁化强度用高斯(Gs),磁场强度用奥斯特或伽玛表示。两者间存在着换算关系:1特斯拉=104奥斯特。

3.当磁性矿物相对含量、颗粒大小都相同,颗粒相互胶结的比颗粒具分散状矿物磁性要强。

4.按照导电机制可将固体矿物分为三种类型:金属导体、半导体和固体电解质。5.电子导电矿物或矿石的电阻率随温度增高而上升,但离子导电岩石的电阻率随温度增高而降低。

6.在岩石压力极限内,若压力大会使岩石孔隙中的水挤出,则电阻率变大;若压力超出岩石破坏极限,则岩石破裂,使电阻率降低。

7.在岩矿石的主要物理性质中,以电阻率的变化范围最大。

8.由不同地质体接触处由岩石的固相骨架与充满空隙空间的液相接触处的电荷自然产生的电动势的物理 - 化学过程称为自然极化。

9.在三大岩石中,通常沉积岩地震波传播速度较小,但因其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速度的变化范围最大。

10.地球的重力场可分为正常重力场、重力随时间的变化及重力异常三部分,其中地球的正常重力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加的。

11.根据地质任务的不同,重力勘探可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细测四个阶段。12.在重力测量重,由于负地形部分相对水准面缺少一部分物质,空缺物质产生的引力可以认为是负值,其垂直分量也是向上的,使仪器读数减小。

13.区域异常是分布较广的中深部地质因素引起的重力异常,其特征是异常幅值较大,异常范围也较大,但异常梯度小。

14.在较大面积进行地面或航空高精度磁测时,必须消除随地理坐标及高度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校正称为正常梯度校正。

15.第二代磁力仪指根据核磁共振特征,利用高磁导率软磁合金,以及复杂的电子线路制作的,如质子磁力仪、光泵磁力仪及磁通门磁力仪等。

16.在高精度磁测时必须设立日变观测站,以便消除地磁场周日变化和短周期扰动等影响,这是提高磁测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17.电法勘探是根据所测得的地下电场或电磁场的分布规律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种常用物探方法。

18.电阻率法是传导类电法勘探方法之一,它是建立在地壳中各种岩( 矿) 石之间具有导电性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的天然电场或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达到查明地下地质构造或寻找矿产资源之目的。

19.在电阻率法勘探中,其中联合剖面法主要用于寻找产状陡倾的层状或脉状低阻体或断裂破碎带。

20.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系统由主机、多路电极转换器、电极系统三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磁化率:表征物质受磁化的难易程度,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

2、大地水准面:不但包括实际存在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静止海

面,而目包括所有陆地底下的假想“海面”,这种假想“海面”是实际海面的自然延伸。两者总称为大地水准面。

3、有效磁化强度:磁体磁化强度在观测剖面上的投影。

4、视电阻率:在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各种地质体电阻率的综合影响值。

5、二度体异常:取磁异常1/2 极大值等值线,若长轴为短轴长度的三倍以上,则

视为二度体异常。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30分)

1、简述地球物理学的组成及研究内容。

答:地球物理学分类应用地球物理和理论地球物理两大类。

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地球的各种物理场分布及其变化进行观测,探索地球及近地空间的结构、物质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2、什么是地球物理正演(正问题)和地球物理反演(反问题)?

根据地质体的形状、产状和物性数据,通过理论计算、模拟计算或模型实验等方法,得到地球物理场异常的理论数值或理论曲线,称为正演问题。

根据观测数据推断地下特性的工作称为反演问题。

3、什么是重磁场的解析延拓,向上和向下延拓分别有什么作用?

根据观测平面或剖面上的重力异常值计算高于(或低于)该面上异常值的过程称为向上(或向下)延拓

向上延拓有利于相对突出深部异常。

向下延拓有利于相对突出了浅部异常。

4、什么是地磁要素?请画图说明。

地磁要素:地磁场总强度T,水平强度H,垂直强度Z,X和Y分别为H的北向和东向分量,D和I分别为磁偏角和磁倾角。

5、影响视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1 )电极装置类型及电极距的大小

( 2 )测点相对于地质体的位置;

( 3 )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各种地质体的真电阻率;

( 4 )各地质体的分布状态(即形状、大小、埋深及相对位置)

6、由重力资料求布格重力异常需要经过哪些校正,分别有什么目的?

答:经地形校正、高度校正、中间层校正和正常场校正后的重力异常称布格异常。

地形校正:地形起伏往往使得测点周围的物质不能处于同一水准面内,对实测重力异常造成干扰,必须通过地形校正予以消除。

中间层校正:经地形校正后,测点周围的地形变成水准面,但测点所在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或基准面(总基点所在水准面)间还存在着一个水平物质层,消除这一物质层的影响就是中间层校正。

高度校正:经地形、中间层校正后,测点与大地水准面或基准面间还存在一

个高度差△ h ,要消除这一高度差对实测的影响,就要进行高度校正。

正常场校正:测点 O 的重力观测值经上述三项校正后,已经将其中正常重力值部分归算到 O ’点所在的水准面上,但是如果 O ’与 A 点不在同一纬度上,则 O ’点与 A 点还存在因纬度不同而带来的正常重力值的影响,这一影响必须去掉。

四、分析说明题(每题10 分,共30分)

1、如下图(a )和(b )所示两种剖面的地质条件,请分别说明沿地面能否观测到有相对变化的重力异常?为什么?依你所得的结果对重力勘探的应用条件会提供什么启示?

(a ) (b )

(a )图中不能观测到有相对变化的重力异常,(b )图中能观测到有相

对变化的重力异常

原因:(a )图中是一组水平岩层且没有密度变化,因此不能产生重力异

常,(b )图会产生重力异常

启示:对产生重力异常应有如下几个方面条件:

第一,必须有密度不均匀体存在;

第二,仅有密度不均匀体的分布,并不一定能产生重力异常。

第三,不仅探测对象与围岩要有一定的密度差,而且剩余质量不能太小;

第四,探测对象不能埋藏过深;

第五,能否取得探测对象产生的异常,还取决于该异常能否从干扰场中辨别出来。

2、已知北京地区正常地磁场垂直强度Z=46194nT ,水平强度H=29884nT ,地球的平均半径km R 6371=,试计算北京地区地磁场T 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变化率,并说明该梯度值分别表示什么含义。(注:

R T r T RT ZH x T 323-==??=??,)

3、定性画出下面剖面上 、、 三个测深点处的电测深曲线,并注明曲线类型。

【题库】地球物理测井试题库汇编

二、填空 1、 储集层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孔隙性和_含可动油气_,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有岩性,孔隙度,含油气孔隙度,有效厚度等。 2、 地层三要素倾角,走向,倾向 3、 岩石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有铀,钍,钾等。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主要与岩石的_泥质含量含量有关。 4、 声波时差Δt 的单位是微秒/英尺、微秒/米,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 5、 渗透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有基本特征是_微梯度与微电位两条电阻率曲线不重合_。 6、 在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中子-伽马测井曲线上,水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_大于油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在热中子寿命曲线上,油层的热中子寿命长于_水层的热中子寿命。 7、 A2.25M0.5N 电极系称为_底部梯度电极系,电极距L=2.5米。 8、 视地层水电阻率定义为Rwa= Rt/F ,当Rwa ≈Rw 时,该储层为水层。 9、 1- Sxo ﹦Shr ,Sxo-Sw ﹦Smo ,1-Sw ﹦Sh 。 10、 对泥岩基线而言,渗透性地层的SP 可以向正或负方向偏转,它主要取决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相对矿化度。在Rw ﹤Rmf 时,SP 曲线出现负异常。 11、 应用SP 曲线识别水淹层的条件为注入水与原始地层水的矿化度不同。 12、 储层泥质含量越高,其绝对渗透率越低。 13、 在砂泥岩剖面,当渗透层SP 曲线为正异常时,井眼泥浆为盐水泥浆_,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低侵。 14、 地层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分别是铀,钍,钾。沉积岩的泥质含量越高,地层放射性越高。 15、 电极系A2.25M0.5N 的名称底部梯度电极系,电极距2.5米。 16、 套管波幅度低_,一界面胶结好。 17、 在砂泥岩剖面,油层深侧向电阻率_大于_浅侧向电阻率。 18、 裂缝型灰岩地层的声波时差_大于_致密灰岩的声波时差。 19、 微电极曲线主要用于划分渗透层,确定地层有效厚度。 20、 气层声波时差_高,密度值_低,中子孔隙度_低,深电阻率_高,中子伽马计数率_高_。 21、 如果某地层的地层压力大于_正常地层压力,则此地层为高压异常。 22、 油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低于地层水矿化度比较高的水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油层电阻率大于地层水矿化度比较高的水层电阻率。 23、 地层三要素_倾角,倾向,走向。 24、 单位体积地层中的含氯量越高,其热中子寿命越短。 25、 h s φ=_________,t R F =_________。 一、填空题 26、 以泥岩为基线,渗透性地层的SP 曲线的偏转(异常)方向主要取决于_泥浆滤液_和 地层水的相对矿化度。 当R w >R mf 时,SP 曲线出现__正_异常,R w

工程与环境物探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绝版

不一、填空题 1. 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电性、磁性、放射性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局部变化,这种变化称为_____地球物理变化______。 2. 按照介质的物理性质分类,物探方法可以分为__纵波___、_磁场____、__电磁___、_振动____、__放射____、__地热___大类。 3. 工程物探的特点主要要求探查目标对象_____、埋藏____、分辨率_高___。 4. 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的 电学性质 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这些差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5. 电法勘探按照场源分为_天然_____和___人工_____,按电流性质分为___直流____和____交流_____。 6. 影响岩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_矿物结构______、___空隙排列_____、__含水性______、_温度______。 7.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 剖面法 和 测探法 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测量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 8. 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中,I U K MN S ?=ρ,其中K 称为___装置系数________,主要与_电极距____有关。 9. 影响水的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是_矿化度______和__温度______。 10. 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的 激发极化效应 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发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或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探方法,其视极化率的定义为_二次场______和___总场_____比值,它表征了不同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性质。 11. 地下溶洞、采空区等是一种地质灾害,在通常情况下,视电阻率值为高阻,但在实际测量中,常常为低阻,原因是__封闭性不好,有低阻填充物____。 12. 地震勘探按照有效波类型分___反射波_______地震法、_折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投射波___地震法三种。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人工方法使地表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传播___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遇到岩层__分界面_______时,会产生__反射____成反射波.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质点振动___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机械振动_______转换成____电信号_____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这就成为_____数字__________地震记录。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处理____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解释_______,并根据解释的结果做出工程设计,完成地震勘探。 13.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_____形变_______,当外力去掉以后,物体能立刻__恢复__原状,这样的特性称为___弹性________.具有这种性能的物体叫___弹性波_______;弹性体在___外力______作用下所发生的___体积______或___形状_____的变化,就叫做_____弹性________形变. 14. 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纵测线___和____非纵测线观测系数___两大类。 15. 地震勘探工作主要分为_采集___, 处理 和_解释 三大部分工作。 16. 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___相对位置______关系,被称为___观测系数________ 17.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弹性分界面上下地层的__波阻抗______的大小.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完整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探工作野外作业、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职业健康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地质勘探(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除外)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使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从事其延伸业的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引用文件最新版本,以及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 GB6722-2003 爆破安全规程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MH/T1010-2000 航空物探飞行技术规范 GB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5972-1986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50194-19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3787-198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16424-199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质勘探exploration 是指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质灾害、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勘察、调查研究的活动。包括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 3.2 艰险地区areas with hard ships and dangers 是指海拔3000m以上或者其他无人居住,自然条件恶劣、生存条件差的地质工作区。 3.3 野外作业open country work 是指在非城镇地区户外进行的地质勘探活动。 4 总则 4.1 地质勘探单位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逐步推广安全质 量标准化管理。 4.2 地质勘探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以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什么是地球物理勘探

什么是地球物理勘探 人类居住的地球,表层是由岩石圈组成的地壳,石油和天然气就埋藏于地壳的岩石中,埋藏可深达数千米,眼看不到,手摸不着,所以,要找到油气首先需要搞清地下岩石情况以及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物理性质是指岩石的导电性、磁性、密度、地震波传播等特性。地下岩石情况不同,岩石的物理性质也随之而变化。我们把以岩石间物理性质差异为基础,以物理方法为手段的油气勘探技术,称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简称物探技术。 通过观测不同岩石引起的重力差异来了解地下地层的岩性和起伏状态的方法,称为重力勘探。油气生成于沉积盆地,应用重力勘探可以确定沉积盆地范围。 通过观测不同岩石的磁性差异,来了解地下岩石情况的方法,称为磁力勘探。在沉积盆地中,往往会分布着各种磁性地质体,磁力勘探可以圈定其范围,确定其性质。 通过观测不同岩石的导电性差异来了解地下地层岩石情况的方法,称为电法勘探,与油气有关的沉积岩往往导电性良好(电阻率低),应用电法勘探可以寻找和确定这类地层。 通过观测用人工方法(如爆炸)激发的地震波在不同岩石中的速度变化及其他特征来了解地下岩石情况的方法,称为地震勘探。 在以上这四种方法中,重力、磁力、电法三种方法联合起来应用往往可以找出可能有油气的盆地在哪里,盆地中哪里是隆起,哪里是坳陷,哪里是可能最有利的构造等等。这种工作是在找油的开始阶段做的,一般叫做普查。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最主要的一种勘探方法,具有勘探精度高,能更清晰地确定油气构造形态、埋藏深度、岩石性质等优点,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手段,并被广泛应用。 什么是地球物理测井 井下地层是由各类岩石组成,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了研究各类岩石的物理性质及井下地层是否含有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有用矿产,建立了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边缘 学科---地球物理测井学,简称“测井”,它以地质学、物理学、数学为理论基础,采用计算机 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及传感器技术,设计出专门的测井仪器,沿着井身进行测量,得出地层 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地层结构及井身几何特性等各种信息,为石油天然气勘探、油气田

地球物理测井学习知识重点复习资料

1、 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正电荷,形成一 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 。 2、 泥岩薄膜离子扩散,但泥岩对负离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部分氯离子,扩散的结果使浓度小的一方富集大 量的钠离子而带正电,浓度大的一方富集大量的氯离子而带负电,这样在泥岩薄膜形成扩散吸附电动势记为Eda 3、 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低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负异常。 4、 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高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正异常。 5、 在钻井过程中, 通常保持泥浆柱压力稍微大于地层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渗透层侵入,泥浆滤液 替换地层孔隙所含的液体而形成侵入带,同时泥浆中的颗粒附在井壁上形成泥饼,这种现象叫泥浆侵入. 6、 高侵:侵入带电阻率Ri 大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 7、 低侵:侵入带电阻率Ri 小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 8、 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距离小于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距离的电极系叫梯度电极系。 9、 标准测井:是一种最简单的综合测井,是各油田或油区为了粗略划分岩性和油气、水层,并进行井间地层对 比,对每口井从井口到井底都必须测量的一套综合测井方法。因它常用于地层对比,故又称对比测井。 10、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距离大于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距离的电极系叫电位电极系。 11、侧向测井:在电极上增加聚焦电极迫使供电电极发出的电流侧向地流入地层从而减小井的分流作用和围岩的影响,提高纵向分辨能力,这种测井叫侧向测井又称为聚焦测井 12、横向微分几何因子 : 横向积分几何因子 : 纵向微分几何因子: 纵向积分几何因子 : 13、声系:声波测井仪器中,声波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按一定要求形成的组合称为声波测井仪器的声系 14、深度误差:仪器记录点与实际传播路径中点不在同一深度上。 15、相位误差:时差记录产生的误差。 16、周波跳跃:在裂缝发育地层,滑行纵波首波幅度急剧减小,以致第二道接收探头接收到的首波不能触发记录波,而往往是首波以后第二个,甚至是第三或第四个续至波触发记录波.这样记录到到时差就急剧增大,而且是按声波信号的周期成倍增加,这种现象叫周波跳跃. 17、体积模型:把单位体积岩石传播时间分成几部分传播时间的体积加权值。 18、超压地层、欠压地层: 当地层压力大于相同深度的静水柱压力的层位,通常称为超压地层;反之,成为欠压地层。 19、放射性 放射性核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各种射线。 20.同位素 凡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核素 21..基态、激发态 基态—原子核可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能量最低状态。 激发态—原子核处于比基态高的能量状态,即原子核被激发了 22.半衰期 原有的放射性核数衰变掉一半所需的时间。 23.α射线—由氦原子核 组成的粒子流。氦核又称α粒子,因而可以说是α粒子流。 24.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V=2C/3(C 为光速),对物质的电离作用较强,而贯穿物质的本领较小 25.γ射线—由γ光子组成的粒子流。γ光子是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以光速运动。 26.含氢指数地层对快中子的减速能力主要决定于地层含氢量。中子源强度和源距一定时,慢中子计数率 就只 的贡献。 介质对的无限长圆柱体物理意义:半径为横积a d r r r dr r G G σ? =≡2 /0 )(的贡献。薄板状介质对无限延伸物理意义:单位厚度的a z dr z r g G σ?∞ ≡0 ),(的贡献。 板状介质对的无限延伸物理意义:厚度纵积a h h h dz z G G σ?-≡2 /2 /)(的贡献。圆筒状介质对的无限长 径为物理意义:单位厚度半a r r dz z r g G σ?∞ ∞ -≡),(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题期末复习资

地球物理勘探习题 1、什么是重力勘探方法? 重力勘是指以岩石、矿石密度差异为基础,由于密度差异会导致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发生局部变化(即重力异常),通过观测研究重力异常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勘探法。 2、什么是重力场和重力位? 重力场: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成为重力场。 重力位:重力场中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所做的功。 3、重力场强度与重力加速度间有什么关系? 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上,还是量纲上都等于重力加速度,而且两者的方向也一致。在重力勘探中,凡是提到重力都是指重力加速度。空间内某点的重力场强度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 4、重力勘探(SI)中,重力的单位是什么?重力单位在SI制和CGS制间如何换算?①在SI制中为m·s-2,它的百分之一为国际通用单位简写.;②SI和CGS 的换算:.=10-1mGal 5、什么是地球的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①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假设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参考平面),表面光泽,内部密度是均匀的,或是呈同心层状分布,每层的密度是均匀的,并且椭球面的形状与大地水准面的偏差很小,此时地球所产生的重力场即正常重力场。②正常重力值只与纬度有关,在赤道处最小,两极处最大,相差约.;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45°处最大,而在赤道处和两极处为零;正常重力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其变化率为./w。· 6、解释重力异常的实质。 重力异常是由于地球表面地形的起伏、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匀和内部变动和重力日变引起的重力和正常值产生偏差的现象。

7、在工作中如何确定重力测量的精度和比例尺?布置测网的原则是什么? ①比例尺反映了重力测量工作的详细程度,取决于相邻测线间的距离。测量精度是根据地质任务和工作比例尺来确定;以能反映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小异常为准则,一般以最小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大异常的到为宜。 ②布置测网的原则:测网一般是由相互平行的等间距的测线和测线上分布的等间距的测点所组成。对于走向不明或近于等轴状的勘察对象,宜采用方形网,即点线间距相等。对于在地表投影有明显走向的勘探对象,应用矩形网,测线方向与其走向垂直。 8、野外重力观察资料整理包括几部分工作? 消除自然引起的干扰要进行:地形校正、中间层校正、高度校正;消除地球正常重力场影响要进行:正常场校正。 9、为什么地形校正横为正值? 由于测点所在水准面以上的正地形部分,多于物质产生的引力垂直分量都是向上的,引起仪器读数偏小。负地形部分相对该水准面缺少一部分物质,空缺物质产生的引力可以认为是负值,其垂直分量也是向上的,使仪器读数减小。因此地形影响恒为正值,故其校正值恒为正。 10、什么是布格重力异常?自由空间异常?均衡异常? ①布格重力异常:是对测值进行地形校正,布格校正(高度校正与中间层校正)和正常场校正后获得的。 ②均衡重力异常:是对布格重力异常再作均衡校正,即得均衡校正。表示了一种完全均衡状态下其异常所代表的意义。 ③自由空间异常:对观测值仅作正常场校正和高度校正,反映的是实际地球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与参考椭球体的偏差。 11、重力观测结果如何用剖面图和平面图来表示?

物探测井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17613 物探测井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物探测井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1.从事测井工作的人员,必须熟悉本工作岗位的安全防护规定,做到安全生产。 2.仪器设备在运输和搬运时要妥善包装,注意防潮、防震,汽车运输时不准与笨重的机械和管材等混装。 3.测井前,机场上一切妨碍测井和影响测井人员与设备安全的工作都必须停下来,待测井工作结束后方可继续进行。 4.夜间工作时,必须备有足够的照明。 5.布置井场时,必须将井口附近有可能掉入孔内的工具、物件移开。 6.仪器设备启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外接电源的电压、频率等是否符合仪器设备的要求;各开关、旋钮是否在安全位置,接线是否正确,经反复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启用。 7.井下仪器在下井前应仔细检查其连接和密封情况,在与电缆连接处应留有弱点,其拉断强度不得大于电缆最大拉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球物理探矿法 一、地球物理探矿法的基本原理 物探的基本特点是研究地球物理场或某些物理现象。如地磁场、地电场、放射性场等,而不是直接研究岩石或矿石,它与地质学方法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通过场的研究可以了解掩盖区的地质构造和产状。它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或地球物理学,系把物理学上的理论(地电学、地磁学等)应用于地质找矿。因此具有下列特点和工作前提: (一)物探的特点 1.必须实行两个转化才能完成找矿任务。先将地质问题转化成地球物理探矿的问题,才能使用物探方法去观测。在观测取得数据之后(所得异常),只能推断具有某种或某些物理性质的地质体,然后通过综合研究,并根据地质体与物理现象间存在的特定关系,把物探的结果转化为地质的语言和图示,从而去推断矿产的埋藏情况与成矿有关的地质问题,最后通过探矿工程验证,肯定其地质效果。 2.物探异常具有多解性。产生物探异常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于不同的地质体可以有相同的物理场,故造成物探异常推断的多解性。如磁铁矿、磁黄铁矿、超基性岩,都可以引起磁异常。所以工作中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往往不易得到较肯定的地质结论。一般情况应合理地综合运用几种物探方法,并与地质研究紧密结合,才能得到较为肯定的结论。 3.每种物探方法都有要求严格的应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因为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自然地理条件因地而异,从而影响物探方法的有效性。 (二)物探工作的前提 在确定物探任务时,除地质研究的需要外,还必须具备物探工作前提,才能达

到预期的目的。物探工作的前提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1.物性差异,即被调查研究的地质体与周围地质体之间,要有某种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2.被调查的地质体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合适的深度,用现有的技术方法能发现它所 引起的异常。若规模很小、埋藏又深的矿体,则不能发现其异常;有时虽然地质体埋藏较深,但规模很大,也可能发现异常。故找矿效果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能区分异常,即从各种干扰因素的异常中,区分所调查的地质体的异常。如铬铁矿和纯橄榄岩都可引起重力异常,蛇纹石化等岩性变化也可引起异常,能否从干扰异常中找出矿异常,是方法应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地球物理探矿法的应用及其地质效果 (一)应用物探找矿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1.物探找矿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因物理场是以水平面做基面,越平坦越好;矿体形态规则;具有相当的规模,矿物成分较稳定;干扰因素少;有较详细的地质资料。最好附近有勘探矿区或开采矿山,有已知的地质资料便于对比。 2.物探找矿的不利条件:物性差异不明显或物理性质不稳定的地质体;寻找的地质体或矿体过小过深,地质条件复杂;干扰因素多,不易区分矿与非矿异常等。 (二)物探方法的种类、应用条件及地质效果简要列于表4—5。 物探方法的选择,一般是依据工作区的下列三方面情况,结合各种物探方法的特点进行选择:一是地质特点,即矿体产出部位、矿石类型(是决定物探方法的依据)、矿体的形态和产状(是确定测网大小、测线方向、电极距离大小与排列方式等决定因素);二是地球物理特性,即岩矿物性参数,利用物性统计参数分析地质构

《地球物理测井》试题答卷A参考答案

08地质专业《地球物理测井》试卷(A)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1.泥岩基线: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中,大段泥岩测井曲线幅度比较稳定,以它作为测井曲线的基线,称为泥岩基线。 2.周波跳跃:在声波时差曲线上,由于首波衰减严重,无法触发接收换能器,接收换能器被续至波所触发,造成”忽大忽小”的幅度急剧变化的现象。 3.水泥胶结指数:目的井段声幅衰减率/完全胶结井段声幅衰减率。 4.滑行波:当泥浆的声速小于地层的声速(V1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题期末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习题 1、什么是重力勘探方法 重力勘是指以岩石、矿石密度差异为基础,由于密度差异会导致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发生局部变化(即重力异常),通过观测研究重力异常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勘探法。 2、什么是重力场和重力位 重力场: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成为重力场。 重力位:重力场中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所做的功。 3、重力场强度与重力加速度间有什么关系 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上,还是量纲上都等于重力加速度,而且两者的方向也一致。在重力勘探中,凡是提到重力都是指重力加速度。空间内某点的重力场强度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 4、重力勘探(SI)中,重力的单位是什么重力单位在SI制和CGS制间如何换算 ①在SI制中为m·s-2 ,它的百分之一为国际通用单位简写.;②SI和CGS的换算:.=10-1 mGal 5、什么是地球的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①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假设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参考平面),表面光泽,内部密度是均匀的,或是呈同心层状分布,每层的密度是均匀的,并且椭球面的形状与大地水准面的偏差很小,此时地球所产生的重力场即正常重力场。②正常重力值只与纬度有关,在赤道处最小,两极处最大,相差约.;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45°处最大,而在赤道处和两极处为零;正常重力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其变化率为./w。· 6、解释重力异常的实质。 重力异常是由于地球表面地形的起伏、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匀和内部变动和重力日变引起的重力和正常值产生偏差的现象。 7、在工作中如何确定重力测量的精度和比例尺布置测网的原则是什么 ①比例尺反映了重力测量工作的详细程度,取决于相邻测线间的距离。测量精度是根据地质任务和工作比例尺来确定;以能反映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小异常为准则,一般以最小探测对象

地球物理勘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地球物理勘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地球物理勘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地球物理勘探包括电法勘探、磁法勘探等方法: 一、电法勘探: 1、发电机应有有效的漏电保护电路。仪器外壳、面板 旋钮、插孔等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MΩ/500V。工作电 流、电压不得超过仪器额定值,进行电压换档时应关闭高 压电源。 2、电路与设备外壳间绝缘电阻,应大于5 MΩ /500V。电路应配有可调平衡负载,严谨空载和超载运行电 路。 3、导线绝缘电阻每公里应大于2 MΩ/500V; 4、电法勘探、磁法勘探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安全用

电和触电急救常识。 5、供电电极附近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6、观测前,操作员和机电员应检查仪器和通讯工具性能,测量供电回路电阻,在确认人员离开供电电极后,方可进行试供电。 7、导线铺设,应避开高压输电线路;必须经过高压输电线路时,应有隔离保护措施。 8、在雷雨天气,禁止进行电法野外勘查作业。 二、磁法勘探 1、仪器操作应按仪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禁止将仪器输出专用插口与其他仪器联接。 2、仪器工作不正常或出现错误指示时,应先排除电源不足、接触不良及电路短路等外部原因,再使用仪器自检程序检查仪器。仪器检修时应关机,焊接时应切断烙铁电源。

地球物理测井试题库

地球物理测井试题库

A .R xo《R t C .R i =R t 13. 一般好的油气层具有典型的 A ?高侵剖面 C. 伽玛异常 14. 与岩石电阻率的大小有关的是 A .岩石长度 C. 岩石性质 15. 在高阻层顶界面出现极大值,底界面出现极小值 A .顶部梯度电极系 C. 电位电极系 16. 下面几种岩石电阻率最低的是 A.方解石 C .沉积岩 17. 电极距增大,探测深度将. A .减小 C. 不变 18. 与地层电阻率无关的是 A .温度 C. 矿化度 19. 利用阿尔奇公式可以求 A .孔隙度 C. 矿化度 20. N0.5M1.5A 是什么电极系 A .电位 B .R xo》R t D.R i 》R t 【】 B. 低侵剖面 D. 自然电位异常 【】 B. 岩石表面积 D. 岩层厚度 ,这种电极系是【】 B. 底部梯度电极系 D. 理想梯度电极系 【】 B .火成岩 D.石英 【】 B. 增大 D. 没有关系 【】 B. 地层水中矿化物种类 D. 地层厚度 【】 B. 泥质含量 D. 围岩电阻率 【】 B. 底部梯度 、选择题(60) 1. 离子的扩散达到动平衡后 A ?正离子停止扩散 C ?正负离子均停止扩散 2. 静自然电位的符号是 A ? SSP C. SP 3. 扩散吸附电位的符号是 A .E da 【】 B. 负离子停止扩散 D. 正负离子仍继续扩散 【】 B. U sp D.E d 【】B. E f C. SSP D.E d 4. 岩性、厚度、围岩等因素相同的渗透层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值油层与水层相比【 A .油层大于水层 B. 油层小于水层 C. 油层等于水层 5. 当地层自然电位异常值减小时,可能是地层的 A .泥质含量增加 C. 含有放射性物质 D. 不确定 B. 泥质含量减少D.密度增大 6. 井径减小,其它条件不变时,自然电位幅度值(增大)。 A .增大 B. 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7. 侵入带的存在,使自然电位异常值 A .升高 B. 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8. 当泥浆滤液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大致相等时,自然电位偏转幅度 A .很大 B. 很小 C.急剧增大 D.不确定 9. 正装梯度电极系测出的视电阻率曲线在高阻层出现极大值的位置是 A .高阻层顶界面 C. 高阻层中点 10. 原状地层电阻率符号为 A .R xo C. R t 11. 油层电阻率与水层电阻率相比 A .二者相等 C .油层大 12.高侵剖面R xo与R t的关系是B. 高阻层底界面 D.不确定 B. R i D.R o B. 水层大 D.不确定 [ 【 [ [ 【 [ 【 【 】 】 】 】 】 】 】 】 】

石油华东《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V1.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 A.分界面上下介质波速不相等 B.分界面上下介质波阻抗不相等 C.分界面上下介质密度不相等 2.时深转换使用的速度是()。 A.平均速度 B.叠加速度 C.等效速度 3.水平层状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 A.平均速度 B.均方根速度 C.层速度 4.用M个检波器组合检波且组内距大于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时,对随机干扰而言其组合的统计效应为()。 A.M的二分之一次方 B.M C.M的平方 5.岩石密度增加时,地震波的速度()。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6.速度随压力的增大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7.一般而言,在浅层和在深层的速度梯度相比()。 A.浅层速度梯度较大 B.深层速度梯度较大 C.二者相同 8.若上部介质波速为V1,下部介质波速为V2,且在分界面处可形成滑行波,则此滑行波沿界面传播的速度为()。 A.V1 B.V2 C.介于V1,V2之间的某个速度 9.多次叠加和组合检波压制随机干扰的效果相比()。 A.多次叠加的效果较好 B.组合的效果较好 C.二者相同 10.孔隙中流体性质主要对哪种速度产生影响()。 A.横波速度 B.纵波速度 C.横波和纵波速度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V1.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磁法、电法、地震

勘探、测井。 A.错误 B.正确 2.直达波和折射波所对应的介质波速为其时距曲线斜率的倒数。 A.错误 B.正确 3.在实际的地层剖面中,折射层的数目要比反射层数目少得多。 A.错误 B.正确 4.正弦波的视速度和视波长一般不小于它们的真速度和真波长。 A.错误 B.正确 5.对于二维地震勘探而言,共激发点反射波时距曲线反映的是一段反射界面的情况。 A.错误 B.正确 6.激发点和观测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测线称为纵测线。 A.错误 B.正确 7.共激发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曲率随着界面埋藏深度或t0时间的增大而变陡。 A.错误 B.正确 8.振动传播的速度为波速,与质点本身运动的速度有关。 A.错误 B.正确 9.产生折射波的界面埋藏越深,盲区越小。 A.错误 B.正确 10.波动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推移的运动过程,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A.错误 B.正确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3255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安全操作规程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安全操作规程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航空勘探活动,应执行国家空中交通安全管制法规,按规定程序申报批准取得航空勘探飞行权和观测权,并依法接受空中飞行监管。 二、飞机体内外航空物探仪器设备安装,应有具有航空器安装、维修专业技术资格单位承担。安装人员应该具有航空器安装、维修专业技术资格;且安装要考虑飞机整体平衡、配重。 三、飞行勘探工作开始前,勘探队应与飞行机组、飞行保障部门召开安全协调会,研究作业区域气象、地理条件,确定飞行高度;飞机起飞勘探作业

地球物理测井》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可动油气饱和度地层可动油气体积占地层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w xo mo S S S -=有效渗透率地层含有多相流体时,对其中一种流体测量的渗透率。 地层压力 指地层孔隙流体压力。?=H f f gdh h P 0 )(ρ康普顿效应 中等能量的伽马光子穿过介质时,把部分能量传递给原子的外层电子,使电子脱离轨道,成为散射的自由电子,而损失部分能量的伽马光子从另一方向射出。此效应为康普顿效应。 热中子寿命 热中子自产生到被介质的原子核俘获所经历的时间。 1、在砂泥岩剖面,当渗透层SP 曲线为_负异常_,则井眼泥浆为_淡水泥浆,此时,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泥浆高侵__,油气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泥浆低侵__。反之,若渗透层的SP 曲线为_正异常_,则井眼泥浆为_盐水泥浆_,此时,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 泥浆低侵__,油气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泥浆低侵。 2、地层天然放射性取决于地层的___岩性__和_沉积环境____。对于沉积岩,一般随地层__泥质含量___增大,地层的放射性_ 增强___。 而在岩性相同时,还原环境下沉积的地层放射性___高于_氧化环境下沉积的地层。 3、底部梯度电阻率曲线在_高阻层底部__出现极大值,而顶部梯度电阻率曲线在___高阻层底顶部__出现极大值。由此,用两条曲线可以确定_高阻层的顶、底界面深度_。 4、电极系B2.5A0.5M 的名称__电位电极系___,电极距0.5米_______。 5、电极系3.75M 的名称___底部梯度电极系 ,电极距_4米______。 6、在灰岩剖面,渗透层的深、浅双侧向曲线幅度_低___,且_二者不重合_;而致密灰岩的深、浅双侧向曲线幅度_____高__,且_二者基本重合_。 7、感应测井仪的横向积分几何因子反映仪器的_横向探测特性__,若半径相同,横向积分几何因子_越大_,说明感应测井仪的___横向探测深度越浅___。同理,感应测井仪的纵向积分几何因子反映仪器的__纵向探测特性_,若地层厚度相同,纵向积分几何因子_越大_,说明感应测井仪的__纵向分层能力越强_。 8、渗透层的微电极曲线_不重合_,泥岩微电极曲线__重合__,且_幅度低___;高阻致密层微电极曲线__重合___,且__幅度高____。 9、气层自然伽马曲线数值__低__,声波时差曲线___大(周波跳跃)_,密度曲线 低 ,中子孔隙度曲线__低__,深电阻率曲线_高__,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曲线在气层底部__出现极大值___。用密度或中子孔隙度曲线求地层孔隙度时,应对曲线做 轻质油气___校正。 10、根据地层压力与正常地层压力的关系,可把地层划分为_正常压力地层_____、低压异常地层、_高压异常地层______。如果某地层的地层压力_大于(小于)____正常地层压力,则此地层为_高压(低压)异常地层___。 11、伽马射线与物质的作用分别为___光电效应___、_康普顿效应___、___电子对效应__。伽马射线穿过一定厚度的介质后,其强度 减弱___, 其程度与介质的_密度__有关,介质_密度___越大,其__减弱程度____越大。 12、根据中子能量,把中子分为___快中子__、__中等能量中子__和慢中子;慢中子又分为____超热中子__、___热中子__。它们与介质的作用分别为_ 快中子的非弹性散射__、_快中子的弹性散射_____、__快中子对原子核的活化_、___热中子俘获___。 13、单位体积介质中所含__氢_越高,介质对快中子的减速能力_越强__,其补偿中子孔隙度__越大__。 14、单位体积介质中所含__氯___越高,介质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_越强_,其热中子寿命__越短_,俘获中子伽马射线强度__越强__。 15、地层三要素__倾角、_倾向、_走向,其中,_倾向_与__走向_相差_90o_。 16、蝌蚪图的四种模式__红模式_、___蓝模式_、__绿模式_、__乱模式__。 17、描述储集层的四个基本参数_岩性 、_孔隙度_、_渗透率_、含油饱和度__。 18、 =-w xo S S _ mo S ______, =-xo S 1_ hr S , =-w S 1_ h S 。 xo xo S =φφ , =mo S φmo φ,=h S φh φ_____。地层总孔隙度与次 生孔隙度、原生孔隙度的关系_ 21φφφ+=_。 判断并改错视地层水电阻率为 F R R wa 0 =。 错误,视地层水电阻率为 F R R t wa = 。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航空勘探活动,应执行国家空中交通安全管制法 规,按规定程序申报批准取得航空勘探飞行权和观测权, 并依法接受空中飞行监管。 二、飞机体内外航空物探仪器设备安装,应有具有航 空器安装、维修专业技术资格单位承担。安装人员应该具 有航空器安装、维修专业技术资格;且安装要考虑飞机整 体平衡、配重。 三、飞行勘探工作开始前,勘探队应与飞行机组、飞 行保障部门召开安全协调会,研究作业区域气象、地理条 件,确定飞行高度;飞机起飞勘探作业前,飞机机组、勘 探队应分别对飞机、勘测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四、勘探队长,应了解执行勘测飞行任务的飞机性能及其定检、发动机使用小时等情况。飞行勘测时,机上勘测技术人员应与飞机机组人员密切配合,随时检查记录飞行速度、离地高度,确保不突破飞行安全边界。 五、非封闭舱飞机飞行高度4000m以上勘测作业,应装备氧气瓶;海区飞行勘测作业,应配备救生衣。 六、航空勘探作业,应遵守航空磁测、航空遥感摄影技术规范规程。 七、航空勘探空勤技术人员,每天飞行时间不得超过8h,168h内最长飞行小时不得超过50h。 八、航空勘测活动,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及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