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急腹症护理综述

小儿急腹症护理综述

小儿急腹症护理综述
小儿急腹症护理综述

---------------------------------------------------------------范文最新推荐------------------------------------------------------

小儿急腹症护理综述

dqL急腹症多为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变化多、复杂多。由于小儿年龄和智力上的差异,d,JL往往不能全面描述病史;由于症状不典型,又加之&JL耐受能力有限,使他们对疼痛无法度量,危重患儿表述疼痛的能力降低¨1],容易被误诊,如果延误正确诊断及治疗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院成功救治38例z],JL急腹症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选自我院2004~2010年4月普外科、小儿科住院患儿共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2个月~13岁。其中肠套叠16例,阑尾炎12例,肠梗阻7例,嵌顿疝1例,肠穿孔1例,急性胰腺炎1例。手术证实16例(其中儿科转外科1O例),经B超、X线、CT、确诊21例,结合临床及血液检查确诊1例。本组无死亡病例,全部治愈出院。2观察护理2.1腹痛的评估2.1.1病情收集、信息筛选是关键婴幼儿腹痛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与成人不同,应密切注意观察和监护,对较大患儿除应密切观察姿势、表情、动作及情绪等外,还应尽量引导他们能详细、如实、正确的主诉,来反映病情,应重视他们关于疼痛的主诉,以获得可靠、客观、正确的病情资料。2.1.2腹部体征的观察(1)了解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是突发性的剧痛、绞痛、刀割样疼痛还是逐渐加重的钝痛或胀痛,是阵发性疼痛还是持续性疼痛,有无放射性或牵涉痛。腹痛是位于上腹部还是下腹部,是左侧还是右侧,是局限于某一部位还是波及全腹。婴幼儿,由于神经髓鞘形成不全,大脑皮层兴奋性低,对各种刺激不

1 / 4

敏感,而且常表现为泛化反映。故d,JL对疼痛常感定位不明确、含混不清,鉴别困难。有时阑尾炎虽已形成,但无明显右下腹压痛,当出现右下腹包块、有压痛和反跳痛时,病情已发展到很严重程度;(2)应注重观察腹部形态和表现,观察腹式呼吸是否存在,腹壁有无手术瘢痕,腹部呈隆起或舟状,是否对称,有无肠型或异常蠕动波,有无腹膜刺激征、肌紧张和反跳痛。本组7例肠梗阻的患儿当出现腹胀、腹壁可见肠型或异常蠕动波时,及时手术治疗,转危为安。2.1.3婴幼儿哭闹的观察婴幼儿由于语言功能未发育完全,哭闹是表达要求或痛苦的唯一方式,护士要耐心、细致地观察,才能找出小儿哭闹的原因。本组16例肠套叠中,有13例家长以孩子阵发性突然嚎叫不安为唯一主诉前来医院就诊。特别提示4~1O个月婴幼儿是肠套叠的高发期,早期应予耐心细致的观察。对可疑病例,突然出现反常哭闹、易激惹、伴呕吐、而色苍白时,应进行肛内指检,看有无果酱样便,明确诊断。病程长短关系到复位成败,时间过长,可造成肠坏死。因此,入院24h认真细致地观察特别重要。本组13例肠套叠在入院24h 内均得到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成功,使患儿避免了麻醉、手术痛苦和可能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另外,有的患儿哭闹不明显,甚至显得异常安静,或由哭闹烦躁不安突然转入安静,此现象常常是病情危险恶化的先兆。因此,对不吃、不喝、不哭、不闹、不玩的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呼吸急促、表情淡漠、嗜睡等症状,绝不放弃任何对诊断有价值的细小反应及变化。2.1.4呕吐及排泄物的观察小儿急腹症常伴恶心、呕吐、

---------------------------------------------------------------范文最新推荐------------------------------------------------------ 腹胀和肛门排粘液血便。应注重观察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性状、颜色,注重观察是阵发性呕吐,还是持续呕吐,是喷射性呕吐,还是反射性呕吐,观察呕吐方式、次数、数量、性质等,有助于对患儿病情性质的评估和鉴别。通常情况下,消化道溃疡出血呈柏油样便,消化道穿孔出血呈鲜红色便,肠梗阻呈血性液体便,肠套叠呈果酱样便。本组1例肠穿孔患儿,出现频繁呕血和大便出血时,及时急诊手术治疗,转危为安。2.1.5躯体姿势和表情的观察小儿急腹症多表现为双下肢屈曲、仰卧位或倦屈位,急性病容、痛苦表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表现,观察姿势和表情,有助于对腹痛程度的判断。因此,护士必须尽量提供对诊断有价值的细小动作及细微表现。3讨论3.1急腹症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对疾病抵抗能力弱,腹痛只能用哭闹来表示。对婴幼儿哭闹,需要特别重视临床动态观察,在观察腹痛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间歇期的同时,更要注意伴随恶心、呕吐、腹胀及排便异常等症状的观察和分析。3.2婴幼儿期,由于添加辅食或辅食不当,易发生肠蠕动紊乱。由于辅食性质、环境、气温的改变、肠管本身疾病如肠炎等,极易诱发肠套叠。4~10个月婴幼儿是肠套叠的高发期,夏秋季是多发期,2个月以下及2岁以上少见。4”dL肠套叠为阵发性啼哭,比较有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1月第27卷第1期规律,约每2O~60min发作一次,突然剧烈啼哭、面色苍白、下肢屈曲、持续数分钟后突然安静,间歇期症状消失,呕吐多发生在啼哭后。对腹部包快位于右上腹呈光滑短粗的香肠样、

3 / 4

压痛、肌紧张或血便现象,是诊断肠套叠的可靠依据。4,JL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因&JL盲肠位置较高,由于大网膜发育不全,难以通过大网膜移运达到包裹炎症阑尾的作用,故临床表现与成人阑尾炎不同,病情重且发展快,早期即出现高热、呕吐等症状,右下腹体征不明显。当发现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时,为诊断阑尾炎和判断阑尾炎是否穿孔提供可靠依据。3.3急腹症的诊断相对较难,在护理工作中,应充分认识&JL时期的特点,认真、细致、准确、及时动态观察,积极配合临床辅助检查(实验室、x线、B超、CT、内镜、诊断性穿刺等检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治愈的最佳方法。

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急腹症患者实施系统完善的护理,观察护理疗效。结果86例急腹症患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护理,疼痛减轻,病情缓解,病情急迫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观察并实施全面护理,能减轻急腹症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急腹症;外科;观察;护理 急腹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常因病情重、病情凶险而急治入院。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观察本院2012年3月1日~2014年3月1日收治的86例急腹症手术患者,在做好基础护理同时,结合急腹症临床特点,实施系统完善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86例急腹症患者,男43例,女43例,平均年龄55.6岁。开放性腹部损伤5例,闭合性8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例,胆囊炎及胆石症18例,急性胰腺炎10例,急性腹膜炎10例,肠梗阻10例,肝破裂2例,肠破裂6例,脾破裂2例。 1. 2 方法 1. 2. 1 疼痛的观察及护理外科急腹症患者虽然病因不同,但临床表现典型,腹痛是其主要症状,常突然发生,较剧烈,难以忍受,因咳嗽、深呼吸或体位变动而加剧。指导患者取平卧位或自觉舒适体位,尽量减少搬动,以减轻疼痛。急性腹膜炎患者常因胆汁胰液漏入腹腔,引起腹部剧烈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突发性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肠梗阻患者为腹部绞痛;典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为转移性右下腹痛,胆结石、肝、脾、胰腺损伤及胃肠穿孔可有肩部放射痛。因此要注意观察患者腹痛性质、位置、范围、腹痛变化有无转移,有否放射痛和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程度及变化。临床观察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的患者因疼痛大汗淋漓面容变形,异常痛苦。分析疼痛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减轻患者痛苦。为避免掩盖病情,慎用止痛药物,对已明确诊断者,给予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痛苦。肝胆患者不宜使用吗啡哌替啶,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对疼痛敏感和体质较差的患者术后及时止痛,避免发生虚脱。 1. 2. 2 胃肠道的观察和护理外科急腹症由于腹膜受刺激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呕吐胃内容物、胆汁甚至肠内容物。肠梗阻呕吐、腹胀与其梗阻发生部位有关,高位梗阻呕吐发生早,由于呕吐频繁,腹胀较轻,低位梗阻腹胀明显呕吐物可呈粪样。急性胰腺炎呕吐发作早且较频繁,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呕吐后腹胀不缓解[1]。肝破裂患者常呕血。急性胰腺炎因肠管浸泡

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8-21T09:58:35.3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2期供稿作者:周敏[导读] 普外科急腹症病因复杂,其发热急、病情重、易变化、进展快、风险大,为急症常见病之一。 周敏(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江阴 2144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224-02 普外科急腹症病因复杂,其发热急、病情重、易变化、进展快、风险大,为急症常见病之一。普外科急症主要有三大症状,即腹痛、胃肠道症状、感染症状,其中急性腹痛尤为突出,如护理、观察不细致可能延误诊治,甚至会危及生命。故急腹症病情观察、初步诊断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科室的医疗、护理质量。现将本人对急腹症的严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史收集 急腹症患者在分诊处停留时间较短,快速收集病史意义重大,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复杂多变、病情重的特点,能否及时准确诊断,尽早给予有效治疗,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危。因此要遵循迅速、准确、安全的原则,对腹痛患者进行及时全面了解,作出正确的评估。了解患者疼痛的诱发因素、性质、疼痛的程度,了解疼痛的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持续时间[1]疼痛缓解的方法。认真仔细的询问病史,女性病人要注意询问月经史,了解患者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 2 病情观察 首先要热情接待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动态监测生命体征,了解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及腹痛情况。 3 腹痛观察 腹痛是急腹症的共同症状,要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及腹痛进展情况,是持续性还是陈发性加剧,是刀割样还是绞痛样。急腹症虽然都有腹痛,但是其发病机制不同,部位不同,所以腹痛各有不同特点。在问诊的同时,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查体,腹部查体时有无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溃疡病穿孔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同时注意疼痛的放射方向[2]。如:输尿管结石可向会阴和大腿内侧放射,胆石症发作时,可向右肩及肩胛下角放射。阑尾炎因阑尾解剖位置不一可误诊为胆囊炎、胆结石、妇科疾患等。 4 心理护理 急性腹痛患者精神过度紧张,表情痛苦,思想负担过重,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我们首先做好患者的精神安慰和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向患者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了解患者家庭,做好家属的工作,通过患者家属良好的心理支持作用,使患者得到安慰的支持,增加安全感,并要尊重患者人格,使患者得到身心休息。 5 抢救休克 急腹症患者一旦发生休克,对患者危险极大,如不及时纠正,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患者入院应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按医嘱输注所需要的液体和药物,特别是对休克患者要建立2条静脉通道扩容使用,按医嘱给予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抗生素、止血药等,以疏通微循环,防止休克进一步发展。一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根据疾病所需及时采集血标本送检,以协助诊断,配合医师做好腹穿及插管准备。对于诊断明确,可给予止痛、镇静剂以稳定患者情绪。诊断不明确的患者禁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决定手术者,应尽早完成急症手术前准备,患者需住院时,护士应及时与病房取得联系,并护送患者进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病情及用药情况的交接。 6 基础护理 急腹症患者体内酸碱度变化的调节能力减弱,加之手术前禁食禁水,术后损失的液体,术后伤口出血,患者发热、出汗、水分的蒸发,各脏器代偿功能下降,对水的储存能力和对电解质的调节功能减退等原因,造成水电解质失调,对患者危险极大。因此全身支持疗法和静脉输液必不可少,注意过多输液会导致右心过度负担及引起肺水肿,输液中要观察各种不良反应。 7 体位护理 外科急腹症病人一般采取平卧位或病人感觉最舒适的体位。如有急性腹膜炎,应采取半卧位,以减少毒素吸收,使炎症局限,利于引流,预防膈下脓肿的发生。此外体位还应有利于气体交换,减轻呼吸困难,保持良好的静脉回流,增加排泄量,对心脏功能有利。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可采用躯干和下肢各抬高10~30度的体位。 8 预防感染 手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为预防肺部感染,应鼓励患者咳嗽,协助患者咳嗽,必要时将痰液吸出,应用化痰剂,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护理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早期下床活动还可以减轻腹胀,利于排尿排便,促进伤口愈合。早期活动应根据病情许可定期下床活动,可在床上多翻身,伸展肢体、握拳等,每次活动要量力而行,不要操之过急引起不良反应。 9 控制饮食 禁食和胃肠减压是治疗急腹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胃肠液聚积,减少消化液自穿孔位置漏出,降低腹胀,改善胃肠道血供,有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要有助于麻醉与手术的安全。对采用非手术方法者,可给予流质或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但必须严格控制进食量。 外科急腹症在普外科极为常见,因腹部脏器多,分布复杂,致病因素繁多,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深深认识到急诊分诊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应严密观察病情,作出正确诊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要做好急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更快更好地康复。 参考文献 [1]匡永辐,何苗.急腹症的分诊及救护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1):39-40. [2]吴青妹.浅谈外科急腹症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5(12):47.

内科急腹症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外科急腹症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急腹症是外科常见的疾病,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必须早期诊断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特点为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变化多、有一定的死亡率,需予以足够重视。急腹症病人的愈后与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急腹症的观察及护理对达到上述要求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虽然现代影像技术非常发达给临床诊断提供了便利,但在临床工作中还会遇到一部分急腹症的病人,诊断不明,是否有外科急腹症的存在,一时难下结论。对此,均需严密观察。 一.急腹症病人的病情观察 1.病史的采集 病人入院后首先了解病史非常重要,详细询问有无外伤史、 慢性胃肠道疾病史、女性病人有无停经史等。 2.生命体征的观察急腹症病人应及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液体出入量,分析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注意有无脱水、酸中毒或早期休克表现,尤其是伴有腹膜炎体征的病人,更要防止其休克的发生。脉搏细弱,血压水平低下,病人表情淡漠或烦操不安,出冷汗,口唇发绀,有休克可能。对休克症状的病人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取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1).体温的观察一般外科急腹症常无明显的高热,若出现反复发作的寒战、高热则是菌血症的特征。持续发热或体温进行性增高

多提示腹内感染蔓延和加重,如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体温突然 下降伴皮肤湿冷应警惕休克的可能。 (2).脉搏与血压的观察若发现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脉搏快、弱,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减弱等都是腹部病变加重的表现。如脉快 而细,很可能有腹膜炎、肠绞窄或内出血;如脉搏由前者向后者转化,则说明病情在进展;对此,应及时报告医生。 (3).呼吸的观察腹部损伤病人出现呼吸节律异常变化时应考虑合并颅脑损伤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青紫等缺氧表现时,应考虑合 并胸部损伤或严重腹膜炎、败血症。 (4).神志的观察烦操不安、谵妄等往往是内出血、休克或腹部炎症扩散、败血症形成、感染加重的征兆。 2.临床症状的观察 恶心呕吐是外科急腹症常见症状,且多在腹痛之后出现。对 有恶心、腹泻者要注意观察其颜色、量、性质、气味等。若恶心、 呕吐症状明显者,则应考虑急性胃肠炎,高位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 的可能;便秘且无肛门排气,则是肠梗阻症状;若出现血便、血性 腹泻,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或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可能。腹痛的性质 和程度是反映病情变化的主要指标。在观察过程中,病人腹痛加重,往往提示病情进一步加重,如炎症加重、发生穿孔等。若出现持续 性钝痛或隐痛通常是炎症或出血刺激腹膜的结果,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则是肠道发生阻塞后痉挛收缩的缘故;若上述两种腹痛 兼而有之,则提示炎症与梗阻并存。

急腹症的预检分诊及护理观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c13266706.html, 急腹症的预检分诊及护理观察 作者:梁秋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30期 【摘要】目的:观察护士对急腹症患者的预检分诊及护理水平,并评价患者的满意程 度。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500例,按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培训前分诊护理组和培训后分诊护理组,培训前分诊护理组250例,然后对门诊护士进行2个月规范的门诊急腹症的预检分诊及护理,并将培训后接诊的250例患者设为培训后分诊护理组,观察培训前后门诊护士对急腹症患者的预检分诊及护理情况,检验分诊的失误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前的护士分诊及护理失误20例,失误率为8.00%,患者满意度为80.21%;培训后的护士分诊及护理失误10例,失误率为4.00%,患者满意度为99.52%。培训后的护士分诊及护理水平、患者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培训前的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腹症;分诊;护理 急腹症病因复杂、起病急、病情重,需要及时的诊断及处理,一旦误诊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1],因此就要依靠急诊护士详细及时的询问病史,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做出早 期判断,分配到相应科室诊治。急诊护士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才能对每一位急腹症患者做出正确的分诊和护理,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2]。2010年2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500例,将护士培训前后的预检分诊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1年5月本院急诊收治的急腹症患者500例,其中男200例(40%),女300例(60%),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4.0± 2.7)岁。急性胆囊炎30例,急性肠梗阻50例,急性阑尾炎100例,急性胰腺炎30例,急性胃炎70例,黄体破裂15例,心肌梗死5例。急诊门诊护士共11人,其年龄、资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培训前按照门诊护士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对就诊的急腹症患者进行常规预检分诊及护理,半年后对门诊护士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系统预检分诊及护理培训,从基础的护理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时间进行全面的学习,比较培训前后两组患者的分诊失误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1.2.1 培训的分诊方法本院护士在急诊分诊处接诊急腹症患者,了解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填写患者入院资料完整后,按照看、问、查、分四步原则,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1)看:就是用眼睛看患者的神色、形态、体位、入院方式。如患者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被动胸膝位、由120救护车送达,则提示患者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处理。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

小儿急腹症护理综述

---------------------------------------------------------------范文最新推荐------------------------------------------------------ 小儿急腹症护理综述 dqL急腹症多为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变化多、复杂多。由于小儿年龄和智力上的差异,d,JL往往不能全面描述病史;由于症状不典型,又加之&JL耐受能力有限,使他们对疼痛无法度量,危重患儿表述疼痛的能力降低¨1],容易被误诊,如果延误正确诊断及治疗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院成功救治38例z],JL急腹症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选自我院2004~2010年4月普外科、小儿科住院患儿共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2个月~13岁。其中肠套叠16例,阑尾炎12例,肠梗阻7例,嵌顿疝1例,肠穿孔1例,急性胰腺炎1例。手术证实16例(其中儿科转外科1O例),经B超、X线、CT、确诊21例,结合临床及血液检查确诊1例。本组无死亡病例,全部治愈出院。2观察护理2.1腹痛的评估2.1.1病情收集、信息筛选是关键婴幼儿腹痛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与成人不同,应密切注意观察和监护,对较大患儿除应密切观察姿势、表情、动作及情绪等外,还应尽量引导他们能详细、如实、正确的主诉,来反映病情,应重视他们关于疼痛的主诉,以获得可靠、客观、正确的病情资料。2.1.2腹部体征的观察(1)了解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是突发性的剧痛、绞痛、刀割样疼痛还是逐渐加重的钝痛或胀痛,是阵发性疼痛还是持续性疼痛,有无放射性或牵涉痛。腹痛是位于上腹部还是下腹部,是左侧还是右侧,是局限于某一部位还是波及全腹。婴幼儿,由于神经髓鞘形成不全,大脑皮层兴奋性低,对各种刺激不 1 / 4

急腹症的护理措施

急腹症的护理措施如下: 1.严密观察病情(1)定时观察生命体征:定时观察T、BP、P、R,注意有无脱水等体液紊乱或休克表现。(2)定时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如有腹痛应注意腹痛的部位、范围、性质和程度,有无牵涉性痛。如腹部检查见腹膜刺激征出现或加重,多提示病情恶化。(3)注意观察有无伴随症状:如呕吐、腹胀、发热、大小便改变、黄疸等,以及呼吸、心血管、妇科等其他系统相关表现。(4)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三大常规、血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肝肾功能等检查;同时注意X线、B超、腹腔穿刺、直肠指检等特殊检查结果。(5)注意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6)观察有无腹腔脓肿形成。 2.体位一般情况良好者或病情允许时,宜取半卧位;有大出血休克体征者给予平卧位。 3.饮食根据病情及医嘱,做好相应的饮食护理。一般患者人院后都暂禁饮食;对诊断不明或病情较重者必须严格禁饮食。 4.胃肠减压根据病情或医嘱决定是否施行胃肠减压。但急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或破裂者,必须作胃肠减压,并保持有效引流和通畅,避免消化液进一步漏人腹腔。 5.四禁外科急腹症患者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应严格执行四禁,即:(1)禁用吗啡类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2)禁饮食:以免增加消化道负担,或加重病情。(3)禁服泻药:以免引起感染扩散,或加重病情。(4)禁止灌肠:以免导致炎症扩散或加重病情等。 6.输液或输血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必要时输血或血浆等。以防治休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纠正营养失调。7.抗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甲硝唑。注意给药浓度、时间、途径及配伍禁忌等。8.疼痛护理一般可给予针刺止痛。但在病情观察期间应慎用止痛剂;对诊断明确的单纯性胆绞痛、肾绞痛等可给予解痉剂和镇痛剂;凡诊断不明或治疗方案未确定的急腹症患者应禁用吗啡、哌替啶类麻醉性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对已决定手术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镇痛药,以减轻其痛苦。9.心理护理应安慰、关心患者。适当地向家属、患者说明病情变化有关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的意义,以便于配合医护工作。10.其他护理工作应做好物理降温、口腔护理、生活护理、皮肤护理等。11.必要的术前准备及时做好药物过敏试验、配血、备皮、有关常规实验室检查或器官功能检查等,以备应急手术。在病情观察或非手术治疗期间,如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与医师联系,考虑中转手术处理:(1)全身情况不良或发生休克;(2)腹膜刺激征明显;(3)有明显内出血的表现;(4)经非手术治疗短期内(6~8小时)病情未见改善或更趋恶化者。12.书写记录在观察期间,除做好常规记录外,还需将观察所见、各项检查结果和相应的处理等情况及时记录。特别要写清时间和内容。因为护理记录既是诊断治疗的重要资料,又是法律的重要依据,不可忽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