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第1课时 水的组成和利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第1课时 水的组成和利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第1课时 水的组成和利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第1课时 水的组成和利用

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

第1课时水的组成和利用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的污染与净化。

(2)认识水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水的电解与合成实验,分析归纳,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2)通过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学习获取与加工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水是宝贵自然资源的观念,增强节水意识。

(2)认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

(1)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水的组成;

(2)认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的严重性。

难点:电解水的实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

指导同学阅读教材第47页的

内容,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提问】水究竟是什么组成

的?

【板书】一、水是由什么组

成的

【实验】实验1:水的电解【提问】1.与电极相连的两个玻璃管中各产生什么气

体?

2.试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

3.该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型?与水的煮沸有何不同?【板书】水的电解(表达式) 【实验】实验2:氢气的燃

【板书】氢气的燃烧(表达

式)

【提问】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同学们对水的组成有什么认

识?

【小结】水的组成

【板书】水是由氢元素和氧

元素组成的。

【录像播放】自然界中的水【讲述】自然界中几乎不存

(思考回答)

(观察回答)

(回答)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回答)

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文字表

达式

(交流讨论)

(观看)

激发生学兴趣,并为后

面内容作铺垫。

将教师讲述与学生思考统一

起来,更大程度地加强学生

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在纯净的水,在生活和生产

中对水质有不同要求,需要

进行净化处理。

【板书】二、水资源的

综合利用

【提问】1.水在自然界中如

何分布?

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

重要应用?

3.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有哪

些?

4.你认识节水标志吗?水资源日益紧缺,我们应该如何

保护水资源? 【进行适时评价】 【作业布置】

1.教材第53~54

页,1,

3,5,6

2

.对本校或社区家庭用水情况、用水习惯进行一次社会

调查。 (思考)

(回答)

分组讨论

让学生主动思考,同学间互相讨论,有助于增强同

学互助的能力。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 第1课时 水的组成和利用

一、水是由什

么组成的

?????电解水的现象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气体的验证文字表达式 水――→通电

氢气+氧气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水污染产生的因素

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对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时要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对于水的利用,教学形式可多样化,可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根据学生实际,可以自学与讨论结合,也可以结合课外的调查研究组织出墙报、写论文、演讲等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学习资源,培养学习能力。

1.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C )

,A) ,B) ,C) ,D)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惠水四中刘泉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首先探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有水生成,然后从反面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习到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⑴学生对生活中的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课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经验的积累,不仅知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能说出水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但对于化学角度,水属于哪一类物质以及水的组成并不完全了解,只从表面上知道水是由元素组成的。 ⑵学生在《氧气》一课中所学习的氧气的检验方法以及《元素》一课所学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本课学习的基础。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用感觉器官来观察现象的体验,但还不知道如何从现象来分析得出结论。通过电解水分组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更清晰的观察现象,学生通过分组实验验证,更容易得出结论。 ⑶通过第二单元分子和原子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原子重组的过程,但没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水电解的微观过程,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实质的具体应用,加深了对化学变化实质的理解。 ⑷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转化到水中,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利用反应物推测水的组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如何利用生成物来确定水的组成,学生不太清楚。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让水分解?水分解的产物是什么?怎样检验水电解产生的气体?水真的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吗等疑问?这些都是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设计理念 遵循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究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探究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H2O.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运用知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的能力等。 (3)情感目标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根据实验分析探究水的组成的方法。 难点: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 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刚洗过手不能触碰电源,为什么?(因为手上有水,容易导致触电,说明水是可以导电的。) 水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它是由那些元素组成?本节将通过实验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 一.水的物理性质:纯水通常为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 [设问引入]我们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什么构成?水由哪些元素组成?怎样证明水的组成? [探究活动] 探究水的组成(播放flash动画演示) 实验目的:探究水的组成 实验原理:电解水 实验装置图:

现象:通电后两个试管内产生气泡,液面下降,说明产生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大,它们的体积比约为1∶2。 检验:将气体体积小的试管取出后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将气体体积大的试管取出后用火柴点燃,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这是氢气。 结论: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板书]二.探究水的组成 [讲述]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而且是氧化物。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初三上册化学 水的组成导学案

课题3 水的组成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氢气的性质了解氢气的性质,由氢气燃烧实验初步推测水的组成 2.水的组成了解水的电解实验,通过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知道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能够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的组成。(重点) 2.从组成的不同记住化合物和单质的区别。(难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俗话说“不吃一月,无水一周”,自然界中的水,孕育和维系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水力发电;水运航道和宜人的环境。 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课前预习】 1.你知道水与人的生理、生活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吗? 2.水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 熔点、沸点 密度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水凝固成冰时,密度变小,故冰浮于水面(有什么好处?) 重要性能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等 3.水既普通又宝贵。那么你知道,水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水的组成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1.装置:如右图所示 2.现象:认真观察水的电解实验并做好记录,同时加以分析思考。 3.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反应. 【巧学妙记】电解水实验的简洁记忆法:(电极)正氧负氢,(体积)一氧二氢,(质量)八氧一氢。 【反思与评价】 1.水中加入少量新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2.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交流电”或“直流电”) 3.实验时要注意哪些细节?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水的组成是怎样的? 2.实验操作中试管A、B两试管的气体体积比常大于2:1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可见氢气是一种_________的气体,试管A内既有氢气又有水而氢气的体积没有减少,可见氢气是_________水的气体;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的火焰,说

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段:高年级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 一、授课时间: 2010年6月12日上午第一节 二、授课地点:胶州市北关小学五年级二班 三、执教教师:胶州市北关小学崔珍 四、研究课题或本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以《水》 为例教好“反衬” 五、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及补充材料初步感悟理解“反衬”手法。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练写小片段使学生初步掌握“反衬”手法的运用。 3、在读读写写中,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与能力。 六、教学内容分析 《水》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反映了我国缺水地区人民的生活,主要描写了三个场景:远途挑水、雨天洗澡和勺水冲凉。作者马朝虎运用“反衬”手法,通过“雨天洗澡”和“勺水冲凉”这两个场景来以乐衬苦。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反衬”的表现手法,难点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反衬”手法的运用。 七、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但“反衬”的写作手法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通过提供一些不同题材的典型的例文,让生在阅读中揣摩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练写小片段使学生初步掌握“反衬”手法的运用,以此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八、教学用品:搜集并打印《鸟鸣涧》《入若耶溪》《智慧的美丽》及仿写小片段材料,学生人手一份。 九、教学过程: (一)依托教材认识反衬 1、导入新课:这节课继续学习26课《水》,想想文中主要写了几件事情?作者通过这几件事表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远途挑水苦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乐 2、谈话引导:是呀!挑一担水,路途是那样远,等着挑水的人是那样多,泉眼又是那样的小!缺水给村里人带来多少苦啊!可雨水洗澡和勺水冲凉这两部分我们分明读到的是快乐呀!这是否矛盾呢?打开书读一读这两部分,再体会一下。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对《水》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缺水之苦在第一课时已经掌握,这里通过看似矛盾的“苦”与“乐”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4、学生交流发言 5、师结合学生发言顺势引导提炼:你太棒了,你读懂了文字背后的东西!从乐中体会到了苦,这就是一种反衬的写法。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儿?能不能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板书反衬) 6、学生读书思考后交流发言。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导学案新人教版 1、能够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的组成。 2、了解化合物、氧化物和单质的概念并能根据其组成区别这三类物质。 重点:能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的组成;从组成的不同记住化合物和单质的区别。 难点:电解水的实验中气体的检验及问题分析 【预习案】 使用说法、学法指导: 1、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课本课题1的基本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基本知识点概念。 2、完成知识准备和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Ⅰ、知识准备 1、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一种气体是氧气? 2、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可以把物质分为和。 Ⅱ、教材助读 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氢气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氢气是、、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思考:收集氢气的方法有哪些?。 ⑵化学性质(可燃性):根据课本实验4-5回答问题 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2、水的电解实验 如图所示为电解水实验装置,左边试管与右边试管里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3、现有高锰酸钾(KMnO4)、二氧化碳(CO2)、氯化氢(HCl)、氧气(O2)四种物质,小明认为它们都属于氧化物,他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如果不正确,该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各有哪些?为什么? Ⅲ、预习自测

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水的组成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1、关于水的组成的正确说法是 ( ) 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由氢气和氧气两种分子组成 C.由水分子组成 D.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A.物理变化 B.氧化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A.高锰酸钾、氮气 B.洁净的空气、氧气 C.铝、二氧化碳 D.硫粉、四氧化三铁 4、某化学活动小组测定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进行实验如下: 取10支大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 H2的体 积分 数(%)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空气 体积 分数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点燃现象安静 燃烧 安静 燃烧 弱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弱爆炸不燃烧 (1)混合气体爆炸范围,氢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结果评价:“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保持试管倒置,如果只发生轻轻的‘噗’声,表示收集的氢气已纯”的说法其真正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⑴氢气具有可燃性。 ⑵冰块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混合物。 ⑶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⑷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 探究点一氢气的性质 ⑴点燃氢气前要注意什么问题? ⑵验纯方法: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填“上” 或“下”)倾斜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听到发出尖 锐爆鸣声表明氢气;如很小的声音,则表示 氢气。 ⑶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具有。 ⑷分析如果用氢气作燃料有哪些优点?

化学史教学案例水的组成

化学史教学案例 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是高一学生熟悉的两大基本定律,绝大多数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认为这些定律无非是前人的经验总结而已。事实上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定律的发现导致了原子学说的问世,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确立,对于确定分子组成、进而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没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就没有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没有周期律、没有近现代化学的发展。显然向学生揭示这些原理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具教育价值。本案例以水为载体,把学生放在一个反思者的角度,在追寻元素、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的历史生成过程中体会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对化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1水的组成元素的确定 疑问与反思:通过哪些实验能够确定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氢气与氧气燃烧的实验,以及电解水的实验都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 历史回眸: 1784年英国化学家凯文迪许发现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 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电解水,在阴阳两级分别得到了氢气和氧气。 建立元素概念的艰难历程: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元素。例如:我国有“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希腊有“四元素说”(水土气火)。英国的物理学家一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最先认识到这种物质观是错误的。早在1661年波义耳就指出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应该是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这样一种实物。但是这种观点真正被人们接受是在100多年以后,1784年凯文迪许发现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1800年尼科尔森电解水实验的成功,人们才认识到水不是一种元素,逐步接受波义耳的元素观念。 历史的启示: 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一种常识性的知识,其发展历程却如此漫长而艰辛? 学生:启示1:要打破人们固有的认识是很困难的。启示2:人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实验技术的提高而发展的。 2水分子的确定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化学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人们试图弄清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由此化学计算被引入化学研究中,人们发现了很多化学基本定律。这些定律的发现,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组成有着怎样的帮助呢? 2.1化学计算的启示-近代原子学说的建立 疑问与反思:分析下面的计算,猜想科学家会从中发现哪些规律? 学生:科学家会从中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第一课时)

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 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执教人: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 单质和化合物;(2)了解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并分析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个实验,初步了解利用反应物 或生成物来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揭示水的组成的科学过程;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启发学生思维; 认真听讲,思考问题,带着老师 提出的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先来学习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学生观看视频,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听讲,做笔记,回答问题。学生1:烧杯内壁有无色液体生成。 学生2:氢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全班回答: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板书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氢气+氧气水 阅读课本找出氢气验纯的两个步骤,并做好标记 认真听讲,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并做笔记。 学生1:有气泡产生,而且两边产生的气体体积不一样多,与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约为与正极相连的2倍;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氢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氢气+氧气水 二、水的组成 1.现象 2.水氢气+氧气 3.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

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执教人: 我们已经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而对于氧气、氢气都有它相对应的化学符号,学生归纳 学生1:学习了氢气的性质; 学生2:学习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学生3: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完成相应练习。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学生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会有

第一节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第三章说明 本章主题“走进溶液世界”是初中化学知识的重要部分。很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溶液。学生在前两章里接触了不少溶液,了解了溶液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今后还将接触更多溶液。这章内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学好这章非常重要。 本主题中,学生除了学习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外,还将通过生活经验、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初三化学某些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例如: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很多物质既不是酸也不是碱,但它们的溶液具有一定的酸碱性等等。 教师在本主题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核心的三维目标。 本主题的核心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溶液特性以及溶液的酸碱性。 核心的技能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等基本操作技能。 核心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课内外结合,通过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比较物质溶解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体会从定性分析实验到定量计算的特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积极探究、重视合作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1 水 第1课时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组成 一、设计思想 通过了解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自然净化引出自来水净化原理。知道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节水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水的组成,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并能用分子、原子理论解释这一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对元素、化合物概念的复习,也是为今后研究物质组成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然水的自然水循环和自然净化,以及自来水净化的原理。 (2)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加深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反应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知道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 (2)体验研究物质组成的两种基本科学方法──分析和综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自来水”来之不易,节水的重要性。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循环和水的净化。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 四、教学用品 药品:稀硫酸、锌粒、水、氧气。 仪器:电解水装置、启普发生器、烧杯、酒精灯、集气瓶、木条、火柴。 媒体:多媒体电脑。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4.3水的组成(第二课时)单质和化合物

4.3水的组成(第二课时) 单质和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2.能区分单质、化合物,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难点) 【课前预习】 1.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 2.水属于 (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单质;④化合物;⑤氧化物)? 3.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说明三者都含有氧元素,那么三者都属于氧化物吗? 【预习自测】课本P 82.3~5 【我的疑惑】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 【情境导入】通过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我们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请思考:从元素组成上分析 水、氢气、氧气有什么不同? 知识点3: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 1. 从电解水的实验可见,水是由氢(H)、氧(0)两种元素组成。然后,再判断以下物质分别由几种元素组成的? 二氧化碳(CO 2)、高锰酸钾(KMn04)、五氧化二磷(P 2O 5)、氢气(H 2)、氧化铁(Fe 2O 3)、氮气(N 2)和氧气(O 2) 2. 根据各物质的组成元素特点,把上述物质中的 、 和 等称之为单质; 、 、 、 、 等称之为化合物。那么,什么叫单质?什么叫化合物? 3. 上述化合物中 (CO 2)、 (P 2O 5)、 (Fe 2O 3)又称之为氧化物。 那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高锰酸钾(KMn04)属于氧化物吗? 【阅读】阅读教材P 81第三段内容和“资料卡片”,完成下方表格: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概念 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 元素。 巧学妙记 一元 多元 二元必有氧 举例 氧气, , , 铁, ,碳, 等 水, ,五氧化二磷, 高锰酸钾, 二氧化碳( )、水( ) 五氧化二磷( )、氧化铁( ) 共同点 都属于纯净物 从属关系 单质、化合物从属于 ,氧化物从属于纯净物中的 。 1.由同种元素能否组成混合物? . 2.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有什么区别? 含氧化合物是含有 元素的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KClO 3、MnO 2 等。 氧化物是只含有 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 元素。如:MnO 2、CO 2、SO 2、P 2O 5等。 【归纳】物质的简单分类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元素 种类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组 成 纯净物 混合物 物质 种类 物质

课题3 水的组成(学案)

课题3 水的组成(第1课时) 编写:刘新华审阅:韩金梅、赵金花、王舒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能够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水的组成; 2、知道氢气的检验方法; 3、能够正确书写氢气燃烧、水的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4、初步学会从微观角度解释水的电解的过程。 【课前预习】认识氢气 1、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2、化学性质:具有性(燃烧时火焰呈色)。 3、氢气的验纯: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因此点燃前必须。方法:试管口,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靠近火焰,移开拇指,发出表明氢气不纯,声音表明氢气较纯。 【实验活动1】利用氢气燃烧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1、实验现象: 。 2、上述实验中有何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4、实验结论:。 【实验活动2】利用水的电解实验能够验证水的组成 1、实验现象: ⑴通电后,电极上有产生;气泡产生的速度正极,负极; 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证明是) ⑷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证明是) 2、上述实验中有何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4、实验结论:。 【水的电解的微观解释】 水的电解的微观过程:。 例:如图是水通电分解的微观模拟图,请从以下三方面谈谈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1)宏观:; (2)微观:; (3)反应的基本类型:。 小组活动:用水的分子模型展示水的电解的微观过程。

【课堂练习】 1.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B.未听到声音 C.听到声音很小 D.试管爆炸 2.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H2O)中含有氢分子(H2)D.水的电解是化合反应 3.如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电解水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向外塞紧,A、B两电极用镀铬回形针做成.试回答: (1)该同学所用电源为______电(填“直流”或“交流”),由图可知B 端为______极;(2)若与B端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为8mL,则与A端 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为,检验A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3)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该实验说 明。 【当堂检测】 1.下列叙述中有关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2.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B.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a、b处标上电源的正、负电极; (2)据图已知: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B试管内收集到的 气体是; (3)检验B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爱护水资源》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系放《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动画及录象,请同学们再次感受水对我们人类的重 要性及录象,反思水 的重要性。 象更深刻认识到水的 重要性,从而培养学 生爱护水的意识 【学新知】学生根据提示自学教材,再通过漫画、动画、相片、录象认识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如何保护水资源及如何节约 用水水 资 源 污 热 爱 护 水 资 漏 节 约 用 水 十 六 分 钟 演示文稿出示自学问题:(1)有人说: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科学 家却预言:“ 21世纪人类最缺少的是 水”“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 机”。你怎么认识这个问 题?(2)水如何被污染的,原因有哪 些?从水被污染的原因方面考虑,如何防 止水污染?(3)观察本地区、学校有没 有污染水的现象,应怎样认识与改进?谈 谈你所知道的防治水污染的成功事例。 (4)你知道现在有哪些全球性的环保组织 和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世界水日是哪一 天? 学生自学思考, 讨论发表意见, 总结交流,回答 问题。 自学初步知道水污染 的原因及如何保护 水,讨论交流后对保 护水回有进一步的认 识,通过录象更深体 会到如何保护水,增 加学生环保意识。同 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探讨问题能 力、讨论交流能力。 刚才各小组已讨论完了,相信已经对如何 保护水有所了解,请各组结合我们生活实 际说说有哪些可行的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学生代表发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结合《水的污染及防止》录象,请同学们 再次感受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 水资源。 出示演示文稿,在我们校园里,同学们注 意到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呢?我们应该怎样 节约用水呢?请看漫画及我拍到的相片和 录象,然后总结节约用水的方法。 学生观看录象, 心灵感悟,思想 升华。 学生思考,讨 论,观看漫画、 相片和录象进行 反思,发表意 见,总结归纳节 水方法。 通过录象,使学生更 深刻更直观地理解水 的污染及防止,增强 学生爱惜水,保护水 的责任意识通过学校 用水紧张的相片、浪 费水的漫画及录象, 使学生知道到浪费水 的行为,逐步养成节 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并 自觉落实到实际生活 中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同学浪费水的行为,为 了阻止这些行为,加强节约用 学生画画或拟写 标语,相互交 流,展示节约用 水宣传标语及画 画 培养学生以实际行动 加入节约用水宣传活 动,进一步体验节约 用水的过程水的旦传,母个人责尢旁贷。今大第一、 二组同学每人以画画形式,第三、四组同 学每人为宣传节约用水写一句标语,并相 互父流。 复 习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现代工业 的迅速发展,大量排放各种污水,使水资 源受到污染,引起水质下降。因此,我们 要节约每一滴水,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 起。你认识节水徽记吗?投影节水徽记 图,你能说它的具体含义吗? 学生观看,讨论 交流,发表意 见。 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每 个人珍惜每一滴水、 节约每一滴水、爱护 每一滴水,唤起学生 珍惜水、节约用水的 良好风气 【总结】总 结冋学们,通过本节课学习后有何感想? 我们应该知道 1、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而又短缺的; 2、我国是缺水的国家,21世纪,水资源 的缺乏将是世界关注的首要 学生感悟,思 考、思想升华 领会本节学习目的, 思想升华,增强爱护 水资源意识

水的组成两种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1.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不过,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因此,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出发,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本课题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 2.在本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存在的困惑也是很突出的,那就是:水通电产生的气体是不是水蒸汽;收集在小试管中的气体接近酒精灯火焰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二、教材分析 1.水的组成内容的呈现是模拟史实的研究过程,分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步展开。在此之前首先简要介绍了氢气及其相关的性质,这既是后续学习的必要基础知识,也是模拟水组成研究的开端。水生成的部分由氢气燃烧实验和相关讨论组成,是探究水组成的开始,水分解部分是一个水电解的实验探究。 2.经过水生成和水分解两部分的实验与分析,认识水的组成已经是水到渠成,整个过程将知识的获取、科学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融为一体,教育内容丰富,学习情景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性质及验纯的方法。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的观察,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应的产物来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通过电解水实验归纳、分析确定水的组成;对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五、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会知道氢气的一些重要的性质。 2.认识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设备、集气瓶(两个)、玻璃片(两片)、试管、水电解器、直流电源、小木条等等。 七、教学流程

h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3水的组成 设计指导思想: 这堂课的教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初步形成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在教案设计时,教师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保护水资源——来构思和组织学习活动。 水的组成的学习以实验为出发点,尽量以科学探究教案模式组织教案。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逐步地了解水的组成和构成,力图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 本课设计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让学生得到一些水的知识,还要让他们感知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教材分析: 虽然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不冲淡本课题的主体知识──水的组成,作为引入的史实很简短,但在课题之后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用作对这段引入的呼应,供师生教案中灵活选用。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用感觉器官来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的体验,但还不知道如何从现象来分析总结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第二单元水分子运动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只是分子的间隔,但却不知道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在对教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把如何根据水电解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水的组成和探讨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作为本节教案的难点。 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分,认识氧化物,最好能形成较为清晰的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概念。 (3)初步了解氢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水组成的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水的组成-导学案[1]

课题3 水的组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事实,推断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以及氧化物 3.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进一步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初步树立化学反应前 后元素守恒的观点 【重点难点】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分 【知识回顾】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吗? 【自学导航】 」、电解水测定水的组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电极上有产生,一段时间后, 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检验气体 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的气体,发现木条,说明是 ; 负极:用燃着的的木条检验负极的气体,发现气体能够 _________________ 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 是__________________ 。可简记为:“正氧负氢(父亲),氢二氧一 3.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_____________ 反应。 水电解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推论:水是由组成;因为在化学反应前 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改变 二、物质的分类 物质名称氢气氧气氮气高锰酸钾氯化钾 化学符号 物质名称碳硫磷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化学符号 组成特点 【归纳小结】 __________ (多种物质)如: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物质y____ r _______ (一种物质)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公开课《水》教案第二课时

27、《水》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悟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动和感受的写作方法来体会有水之乐,体会由于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3、体会作者运用反衬,“以乐衬苦”的好处,练习用反衬的手法把句子写具体。教学重点:感悟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动和感受的写作方法来体会有水之乐,体会由于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悟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动和感受的写作方法来体会有水之乐,体会水的珍贵;用反衬的手法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首先让我们跟着一段视频,来了解持续旱灾,给我国一些地区带来的危 害。 (播放视频) 2、师:从这一段视频,我们看到,由于干旱造成缺水,一些地区人们用水困难。上一节课,我们跟着马朝虎这位朋友走进了他记忆中儿时的村子,那也是一个怎样的村子? 生:缺水的村子。 师:对,所以“水”成了村子里什么样的东西? 生: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多媒体出示)

师:课文围绕这句话,通过哪两个场景来表现水的珍贵的? 生:下雨天洗澡;一勺水冲凉。 (多媒体出示) 师: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在这样的缺水的村子,人们平时是如何生活的? 二、精读课文。 (一)、让学生读第二段。 1、师:哪位同学来给我们朗读第2自然段,并请同学们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指名回答 生:这一段主要写了村子里的人下雨天洗澡的事情。 2、品词析句,体会水的重要性。 (多媒体出示: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同时出示重点词语) 师:“期盼”是什么意思? 生:盼望。 师:对,那村子里每个人为什么都盼望下雨天呢? 生:因为他们渴望有水。 师:家家户户为何都要建水窖? 生:下雨天储水用的。 师小结:由于村子里没水,所以人们非常渴望下雨天。 (多媒体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师:对于村子里的人们来说,因为缺水,洗澡是件奢侈的事情,那什么时候人们才能痛痛快快的洗澡呢? 生:下雨天。 师:下雨了,村里的人们是怎样痛痛快快地洗呢?请同学们分别找出孩子和大人

水的组成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实验准备】 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NaOH溶液、火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 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 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 【点评】 俗语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水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物质了,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学生熟悉学习对象,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眼睛来探视水的未知和魅力。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 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想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点评:教师应用近期媒体报道的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探测的最新工作进展,让学生通过对比,联想感知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水的作用 师:同学们吃过新疆葡萄干吗? 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新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如果新疆不缺水,它生产出来的葡萄用来酿葡萄酒供全世界所有的人来饮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资源很丰富,如我们的家乡。但有些地区又极端缺水,难以适宜人类居住,比如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有许多城池都被废弃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缺水造成的。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吗? ②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 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极地的冰盖、空气中的水等等。 师:同学们概括了很多,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据你们所知,还有什么地方有水吗? 生:蔬菜里有水、果冻里有水、人体里有水、纸张里有水、结晶水合物里有水等。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这些水与自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样,叫“结合水”。 师:请同学们分析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 生:先讨论、交流,后概括:发电、抗旱防洪、灌溉、调节气候,航运、旅游…… 【点评】 教师先从具体的事例——新疆葡萄入手,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然后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两种存在形式,当然,“结合水”只给学生作了简单的交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探

八年级科学上册 1.2《水的组成》教案 浙教版

1.2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教学重点: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元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和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物理性质 文字表示:纯净的水是无色的、无气味、无味道的液体 文字体现:101Kpa,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 凝固点0℃沸点100℃ 思考:冰山浮于水面,说明了什么?答:冰的密度比水小 说明:4℃是时密度最大,为1g/cm3 二.化学性质 1.水的电解 ①实验过程:见书P7 ②实验现象:A.两个电极上出现了(气体),两支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产生淡蓝色火焰);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木条又重新燃烧—复燃) ③V正:V负≈1:2 ④重点强调气体的检测: 正极气体:放时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氧气的检验方法;负极气体: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氢气的检验方法 ⑤结论: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 水的电解实验中,当直流电通过液态水时,水变成两种不同的气体: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是2 :1。实验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概念。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够“看到”原子的图象 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能重新组合生成另一些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究竟由几个氢、氧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呢?

第1章第2节《水的组成》导学案

第2节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 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1.水的电解 (1)接通电源后,电极上都有产生,而且速度不同。 (2)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无色气体,液面降低,其中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 (3)负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大约是正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 (4)验证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体积小的气体是。 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产生色的火焰——体积大的气体是。 (5)水电解后生成和,说明这个变化是 变化,因为生成了。 2.水分子的构成:科学实验证明,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因此水是由_ 和_ _组成的。

1.(12分)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极,B为极,C为,D为。 (2)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为什么? 2.(4分)证明电解水的两极产生什么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B.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C.将正极气体通往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氧气 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触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证明是氢气 3.(4分)理论上,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但实验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