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第三十五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第三十五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第三十五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其他法律制度

一、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一)工业产权概述

工业产权:人们依法对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域内享有的专用权。

工业产权和著作权统称为知识产权,在我国工业产权主要是指专利权和商标权。

工业产权的特征:

(1)专有性

(2)地域性

工业产权只在产生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

(3)时间性

(二)专利权

1.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人

类型规定

【例题·单选题】(2006年)某研究所工作人员甲在工作之余自行完成了一项发明,但其利用的辅助物质条件来源于其所在的研究所,该发明( )。

A.属于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属于甲

B.属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属于甲

C.属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属于某研究所

D.属于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属于某研究所

『正确答案』A

2.专利权的客体——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包括: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但对于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依法授予专利权;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3.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4.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

(1)专利权人的权利

(2)专利权人的义务——缴纳年费

(3)专利权的期限和终止

专利权的期限

专利权的终止

(4)专利的强制实施许可

5.专利权的保护

(1)专利侵权行为

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了生产经营目的,侵害专利权人的实施权和标记权的行为。

(2)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注意:②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③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式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⑤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3)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专利权人发现侵权行为以后,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对于专利管理机关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权人发现侵权行为以后,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2年,自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得知或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例题·单选题】(2009年)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自( )起计算。

A.申请之日

B.登记之日

C.公告之日

D.授予之日

『正确答案』A

(三)商标权

1.商标权的取得

商标权的取得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1)商标注册的概念和原则

原则:在我国,商标注册采用自愿注册和强制注册相结合,自愿注册为主的制度。目前必须注册的商品是人用药品和烟草制品。

(2)商标注册的条件

①申请人必须具备合法资格;

②商标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构成要素,商标设计必须具备显著特征,便于识别;

③商标不含《商标法》明确禁止使用的图形和文字。

注册商标不得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或合法权益。如不得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与已经注册或申请在先的商标相同或近似。

(3)申请商标注册的方法

商标注册申请采用“一类商品、一个商标、一份申请”的原则。

(4)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商标局对受理的商标申请,依法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予以初步审定——予以公告,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公告期满无异议或者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的,给予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5)商标注册申请的优先权

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依照规定,可以享有优先权。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6个月内,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

2.商标权的内容

3.商标权的保护

(1)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概念:违反《商标法》的规定,假冒或仿冒他人注册商标,或者从事其他损害商标注册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熟悉注册商标侵权行为。

(2)商标的合理使用

注册商标中含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等,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对他人的正当使用行为不能作为商标侵权行为查处。

(3)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制裁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

【例题·单选题】(2009年)下列商品中,依照法律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是( )。

A.家用电器。

B.卷烟。

C.饮料。

D.婴儿用品

『正确答案』B

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2011年新增)

(一)劳动合同法概述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对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注意:

(1)公务员、农民、现役军人、小时工等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2)用人单位限制在“境内”;但劳动者没有地域限制。

(二)劳动合同的类型

1.类型

根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是否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时间,可以将劳动合同分为三种类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无固定劳动期限劳动合同

订立无固定劳动期限劳动合同有两种法定情形:

(1)协商订立

(2)法定强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①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

②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③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且单位对劳动者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享有法定解除权,续订劳动合同的。

(三)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订立。

1.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掌握)

(1)合法原则——合法是劳动合同有效的前提条件。

(2)公平原则

(3)平等自愿原则

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4)诚实信用原则

2.劳动合同的条款

分为必要条款和选择性条款。必要条款不完善,会导致合同不能成立

3.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双方的先合同义务

4.劳动合同的生效

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有如下情形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掌握)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合同自签订之日生效,但双方当事人约定需公正方可生效的合同,其生效时间始于公正之日。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掌握)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之前依法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分为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三种情况。

1.协商解除——必须协商一致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动议的,用人单位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2.用人单位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讲义(8章全)

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讲义(8章全) 第一章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 本章基本框架 第一节企业战略概述 ● 企业战略的特征与战略管理的方法 ● 企业战略的制定 ● 企业战略的实施 ● 企业战略的控制 一、企业战略的特征与战略管理的方法 (一)企业战略的特征与层次 战略的定义:企业战略是企业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 1.企业战略的特征 2.企业战略的层次(掌握) 企业战略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企业总体战略、企业业务战略、企业职能战略。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安索夫,1976年提出 定义: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战略的分析与制定、评价与选择以及实施与控制,使企 二、企业战略的制定

【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愿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二)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 “创无限通信世界”是中国移动通信追求的理想境界,突出了中国移动通信在无限通信新世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了中国移动通信作为骨干和支撑力量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做信息社会栋梁”体现了中国移动通信在信息化、促进社会进步中担当的作用和责任。 (三)战略目标: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目标体系三年一滚动) 从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客户、创新、管理和财务四个各有侧重、互相影响的方面出发,从这四个方面的业绩评价来沟通企业战略目标、战略管理和经营活动的关系。 指标说明: 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户平均收入 MOU(minutes of usage):平均每户每月通话时间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讲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2016?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精华备考资料 一、中级人力知识点考察规律 1 围绕教材,全面考查 根据历年真题情况,18章的内容基本全部覆盖: 部分 章节201320142015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组织激励16512领导行为 6175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1463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5614人力资源规划 8135人员甄选468绩效管理 678薪酬管理 1656培训与开发 464劳动关系 9911第三部分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15714工资与就业 9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81616第四部分 劳动与社会 保险政策社会保险法律 12劳动合同管理与特殊用工91010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624社会保险 669法律责任与执法1

例如,在2015年的新版教材对增加的第四章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二第七章的绩效管理评价与绩效管理工具二第八章的股权激励二第十二章工资就业二第十五章的劳动合同管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出题比例. 3 近几年考试更注重细节 4 近几年考试综合性增强 二二中级人力各题型出题规律 (一)计算题相关 从历年考试的情况看,中级人力的计算题比较集中,主要是出现在马尔科夫法和劳动力 参与率二劳动力供给弹性二劳动力自身需求弹性以及失业率的计算. (二)案例题相关 从历年考试来看,中级人力案例题总体出题很灵活,主要的出题形式集中于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只考察知识点内容.此类题目不需要看案例内容可直接判断出答案. 第二种类型:考察对案例内容的理解.此类题目需要在阅读完题目后,带着问题看案例内容,确定答案的范围,再根据选项进行判断选择. 三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高频考点归纳 第一部分一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一组织激励 1 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如对食物二水二空气等的物质需要,及对归属二爱等的社会需要. 2 动机: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二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动机有三个要素:①决定人行为的方向;②努力的水平;③坚持的水平. 3 动机分为内源性动机(又称内在动机,员工看重工作本身,如寻求挑战性的工作)和外源性动机(又称外在动机,员工看重工资二奖金二表扬及社会地位等). 4 激励的类型:①从激励内容角度分类: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②从激励 作用的角度分类: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从激励对象的角度分类:他人激励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经济师复习资料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需求: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 ▲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需求的影响因素: ①消费者偏好 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正相关 ③产品价格 负相关 ④替代品的价格 正相关 ⑤互补品的价格 负相关 ⑥预期 预期价格↑,需求↓ ⑦其他因素 ▲ 需求函数:假定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不变,Qd=Qd (P ) ▲ 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之间这种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需求曲线(需求量的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需求和价格的关系 需求变动(表现为需求曲 线的位移):其他因素变动(如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等,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 ◇ 以上规律为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一般关系,也有例外: 特例一:钻石与价格之间有时呈正方向变化,钻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 特例二:对于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来说,某些普通食品的价格上涨,购买量也增加。

二、▲供给: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函数:假定除价格外的其他因素不变,Qs=Qs (P ) ▲供给的影响因素: ①产品价格 ②生产成本 ③生产技术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 ▲ 供给规律: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变化的关系。 ▲ 供给曲线(供给量的变化):假 定其他因素不变,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 ▲ 供给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 移):价格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如成本等),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三、▲均衡价格: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Qd=Qs 时→Po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模型(运用:最高限价分析,保护价格分析) ▲ 最高限价(目标:保护消费者利益或者降低某些生产者的成本) P

XXXX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之-(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第一节市场结构的类型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1.市场结构的含义:所谓市场结构,是指一个行业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市场结构就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2、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 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市场的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 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三个: (1)本行业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一个行业企业数目越多,其竞争程度就越高,垄断程度就越低。本行业只有一家企业,为完全垄断市场;有少数几家大企业,为寡头垄断市场;企业数目很多,为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市场。 (2)本行业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本行业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是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 (3)进入障碍的大小一个行业进入障碍越小,竞争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低。根据这三方面的不同特点: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四种市场类型。 (二)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1.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完全竞争又叫纯粹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特征为: (1)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买者和卖者,且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 (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 (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完全符合这些特征的市场,某些农产品如小麦、玉米等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成因和特征 含义: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给者的市场结构。 成因: (1)政府垄断; (2)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 (3)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 (4)自然垄断。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资格考试]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在我国,保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总是同方向的。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精讲讲义完整版 可以替代教材

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激励 知识点框架 ◆ 3个概念 1.需要 2.动机 3.激励 ◆ 7个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ERG理论 4.三重需要理论 5.公平理论 6.期望理论 7.强化理论 ◆ 3个应用 1.目标管理 2.参与管理 3.绩效薪金制(斯坎伦计划) 知识点:三个概念 一、需要 需要:当缺乏或者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物质需要和社会需要。 课堂思考:缺乏的东西一定是期待的吗? √渴,就需要喝水; 饿,就需要吃东西; 没钱,就需要挣钱…… →物质需要 √应届毕业生长期在家待业,内心渴望到企业就业; 广场舞大妈,希望得到组织归属感…… →社会需要 二、动机 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课堂思考: 有需要就一定有动机吗? √物质需要: 口渴、饥饿→产生动机:到处找水、找能吃的东西。

缺钱→产生动机:想方设法去挣钱。 √社会需要: 长期待业→产生动机:通过各种途径找工作。 宅男宅女→产生动机:陌陌等交友软件追求存在感…… 【案例分析】: 1.沙漠口渴:一个人越渴,动机越强烈,行为越不择手段,越努力,越坚持。 2.就业迷茫:越迷茫,社会压力越大,会采用自我诊断、咨询他人(算命),越趋于努力和坚持。 课堂总结 √某人感觉口渴,需要喝水,这是“需要”; √想找水喝,这是“动机”; √通过什么方式找到水;找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找不到,是否坚持不懈;是动机的“三要素”。 课堂总结 √内在动机:动机来源于自己的内心。 例如: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等。 √外在动机:动机来源于外界的给予。 例如:荣誉、地位、金钱、表扬、批评、惩罚等。 课堂思考: ◆小王:喜欢管理本身给自己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所以愿意做管理者。他的动机属于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 ◆小张:他做管理者就是为了多挣一些钱,满足自己的物质追求。他的动机属于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 常见考点: 1.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社会需要。 2.动机的类型。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区别。 【2013】:外源性动机强的员工看重的是()。 【2015】:关于动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8最新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2017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

目录 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的含义 买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 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 ①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同 方向变动。 ④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 力。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⑤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 油、家用电器和电。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迟购买。 ⑦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类别含义 需求函数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也有例外,如也有钻石价格与其需求成正方向变化,钻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 需求曲线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 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5、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①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②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③生产技术。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7、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

第一章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前言 一、学习方法 1.把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 2.多做习题和历年考题 二、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主要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主要考察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等内容。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第一节现代农业 考试内容: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所谓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题: 1.现代农业基本特点是( )。 A.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高效益 B.技术高度密集 C.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D.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 『正确答案』D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世界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三类道路选择:第一类,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发展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如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二类,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三类,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 总结国内外现代农业经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 第一,农业技术的先导性:现代科学技术 第二,农业要素的集约性:现代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 第三,农业功能的多元性:食品供给、农业环保、农业观光、文化传承 第四,产业经营的一体性:生产、科研、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一体化 第五,农业效益的综合性: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 第六,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例题: 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提高土地生产率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 『正确答案』B 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包括()。(2009年真题) A.农业技术的先导性 B.农业要素的集约性 C.农业功能的多元性 D.农业效益的单一性 E.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正确答案』ABCE 三、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特征是商品化(面向国内外市场的高度商品化);方向是持续化(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产业化(产供销和贸工农的一体化产业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第二,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第三,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农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级) 2008年4月8日 17:45 阅读次数:1604 第一部分经济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 (二)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掌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掌握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所有制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上述理论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 考试内容 (一)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掌握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实现形式;熟悉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和集体所有制的特征;掌握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 (二) 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

掌握产权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掌握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掌握产权制度的作用。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加深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考试内容 (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熟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 (二)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 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掌握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内容和目标;掌握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四、收入分配制度与收入分配政策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知识,使考生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和政府的收入调控政策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 (一) 收入分配的过程和收入分配的调控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过程和机制;掌握政府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掌握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方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含义。 (二) 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的结构 掌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和性质;掌握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的含义和方式。了解居民收入的来源结构的变化趋势。 (三)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掌握效率与公平的含义;熟悉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指标和方法;熟悉洛伦茨曲线的形状和基尼系数的含义;掌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的意义和内容。了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框架。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其他法律制度 一、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一)工业产权概述 工业产权:人们依法对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域内享有的专用权。 工业产权和著作权统称为知识产权,在我国工业产权主要是指专利权和商标权。 工业产权的特征: (1)专有性 (2)地域性 工业产权只在产生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 (3)时间性 (二)专利权 1.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人 类型规定

【例题·单选题】(2006年)某研究所工作人员甲在工作之余自行完成了一项发明,但其利用的辅助物质条件来源于其所在的研究所,该发明( )。 A.属于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属于甲 B.属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属于甲 C.属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属于某研究所 D.属于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属于某研究所 『正确答案』A 2.专利权的客体——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包括: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但对于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依法授予专利权;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3.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4.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 (1)专利权人的权利

(2)专利权人的义务——缴纳年费 (3)专利权的期限和终止 专利权的期限 专利权的终止

(4)专利的强制实施许可 5.专利权的保护 (1)专利侵权行为 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了生产经营目的,侵害专利权人的实施权和标记权的行为。 (2)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注意:②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③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式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⑤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3)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专利权人发现侵权行为以后,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对于专利管理机关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权人发现侵权行为以后,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2年,自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得知或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例题·单选题】(2009年)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自( )起计算。 A.申请之日 B.登记之日 C.公告之日 D.授予之日 『正确答案』A (三)商标权 1.商标权的取得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讲义汇编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讲义汇编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学习重点: 1.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2.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3.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 4.各种弹性的含义、计算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知识点一:市场需求 (一)需求的含义 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1.需求的两个构成要素: 2.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

非价格因素消费者的偏好 (同向)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同向) 价格因素产品价格 (反向)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替代品的价格 (同向)“苹果和梨” 互补品的价格 (反向)“汽车和汽油” 预期 (同向) 【例题·单选题】(2015年)影响商品需求的最关键因素是( )。 A.商品价格 B.消费者收入 C.预期 D.消费者偏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例题·多选题】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B.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C.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 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 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正确答案』ABDE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 教材讲义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各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发挥个人潜能需要属于()。 a.生理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2.期望理论中,效价是指()。 a.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 b.员工对努力工作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 c.员工对完成工作所需努力的程度 d.个体对所获报酬的偏好强度 3.在众多激励理论中,不考虑人的内在心态,而是注重行为及其结果的理论是()。 a.目标设置理论 b.强化理论 c.能力与机遇理论 d.认知评价理论 4.组织的管理层在多大程度上考虑组织内部的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这属于组织文化内容中的()。 a.结果导向 b.团队导向 c.进取心 d.人际导向 5.关于组织人力资源投资意愿的陈述,正确的是()。 a.能够使用到方便、专业的外包服务的组织对自己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投资更少 b.组织更愿意对员工培训那些能够被其他雇主利用的技能 c.认为人力资产像物质资产一样可以复制和转让的组织更愿意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 6.企业各职能工作分工的精细程度,具体表现为其部门(科室)和职务(岗位)数量的多少,这称为()。 a.规范化程度 b.专业化程度 c.集权化程度 7.下列属于组织结构权变因素的有()。 ①专业化程度②人员素质③关键职能 ④制度化程度⑤企业规模⑥企业生命周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③⑤⑥ 8.“可以租用,何必拥有”反映的是()组织形式的实质。 a.事业部制 b.团队 c.无边界 d.虚拟 9.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权,正确的陈述是()。 a.拥有完成生产和销售等实际业务的下属 b.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 c. 人力资源经理属于直线经理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与实务精华讲义全

第一章组织激励 考试概况 试卷满分为140 分,合格成绩为84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各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三、案例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全书结构 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 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部分劳动力市场 第四部分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 核心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组织行为学是第二部分的理论基础。 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激励 第二章领导行为 第三章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第一章组织激励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激励 第二节激励理论 第三节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激励 一、需要与动机 二、激励及其类型 一、需要与动机 需要是指当缺乏或者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物质需要和社会需要。 度上满足人们的需要。 动机三要素:决定人行为的方向(选择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努力的水平(努力程度)、坚持的水平(遇到阻碍时付出多大努力坚持自己的行为)。 就感,或者个体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所以,出于内源性动机的员工看重的是工作本身,或者是工作过程。例如挑战性的工作,获取为工作多做贡献的机会,或者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 (外在动机)是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的某种行为,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的本身。出于外源性动机的员工看重的是工作带来的报酬,例如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讲义

中级经济师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备考知识点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金融市场构成要素:金融市场的主体、客户、中介、价格。 1.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 2.金融工具的分类: 按期限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 按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3.金融工具的性质:期限性,流动性(途径:买卖、承兑、贴现、再贴现),收益性,风险性。 4.金融市场的类型: 按照市场中交易标的物的不同,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按照交易中介作用的不同,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按照金融工具的交易程序不同,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按照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固定场所,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类。按照金融工具的本原和从属关系不同,分为传统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 按照地域范围的不同,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5.广义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市场活动的、定价的、分配的有效性。 6.狭义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弱式(历史信息)、半强式(历史和公开信息)、强式市场(历史、公开、内幕) 第二节货币市场及其工具 1. 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回购协议、票据、短期政府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2.货币市场中交易的金融工具一般都具有期限短、流动性高、对利率敏感等特点,具有“准货币”特性。 3.同业拆借市场特点:(1)期限短(2)参与者广泛(3)交易对象的央行账户上的超额准备金(4)信用拆借 4.同业拆借市场功能:(1)调剂金融机构间资金短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同业拆借市场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利率是核心) 5.回购协议市场:证券的卖方以一定数量的证券为抵押进行短期借款,条件是在规定期限内再购回证券,且购回价格高于卖出价格,两者的差额即为借款的利息。在证券回购协议中,作为标的物的主要是国库券等政府债券或其他有担保债券,也可以是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其他货币市场工具。 6.证券回购作为一种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在货币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证券回购交易增加了证券的运用途径和闲置资金的灵活性。(2)回购协议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工具。 7.商业票据市场:公司为筹资,以贴现方式出售给投资者一种短期无担保的信用凭证。绝大部分一级市场交易。 8.银行承兑汇票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性高(2)流动性强(3)灵活性好。 9.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特点:(1)不记名且可在市场上流通并转让。(2)面额固定且较大。(3)不可提前支取,只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4)利率既有固定的,也有浮动的,一般高于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 10.我国的货币市场:(一)同业拆借市场(二)回购协议市场,分1-365天质押式回购和1-91天买断式回购(三)票据市场,分汇票、本票、支票(四)+短期融资券市场,“非金融”企业法人发行、债券性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期限较短。(五)+同业存单市场,低风险、高流动(3个月至1年)、开立上海清算所托管帐户。 11.银行间回购利率已成为反映在货币市场资金价格的市场化利率基准。

中级经济师讲义[1]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市场需求 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二、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三、均衡价格 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 四、弹性 各种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往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等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无差异曲线 效用的含义和分类,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二、预算约束 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 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基本性质理论,生产函数的含义和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等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的组织形式,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形式,一种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成本的含义和类型,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汇总

(冲刺班讲义中的曲线) 考 点 三: 需 求 曲 线 及 供 给 曲 线 需 求 曲 线 是 需 求 和 价 格 关 系 的 曲 线(需 求 曲 线 是 向 右 下 方 倾 斜 的 曲 线) (1) 需求数量变动: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 ,需求量的变化是 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曲线上点 的移动)。 (2) 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 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 这 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 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产品价格不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技术提高等因素会 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 、无差异曲线的概念 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 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 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2 P 给 的 方 D' 是一般供说,商品价格不变和消费者偏好 Q 供增强、收入增加、曲替代品价格上涨、是 的 补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 供给数量变动: 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 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 、无差异曲线 特征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 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X 2 曲线和消代表消费纟 假定 依据 X 1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偏好的可传递性,辅之以“多比少好”假定 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 = 向原点,斜率为负。 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商品边际替代率 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 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 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 数 量。 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

2020年新编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整理)名师精品资料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一、需求:购买欲望、支付能力供给:愿意、可能 二、影响需求因素:消费者的偏好、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预期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三、影响供给的因素:生产成本_、生产技术、产品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预期 四、需求曲线及供给曲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变动: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一一点动 供给变动: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曲线的位移 _ 五、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一一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 最高限价一一保护买方利益一市场短缺、黑市高价、生产者变相涨价、配给制 保护价格一一保护卖方利益一市场过剩、黑市低价、生产者变相降价、.收购和储备系统六: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点弹性适用变动较小的场合;弧弹性适用变动较大的场合。点弹性:分母是原需求量和原价格弧弹性:分母是平均需求量和平均价格 影响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E d>1高弹性、 E d<1低弹性、E d= 1单一弹性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0替代品;<0互补品;=0无关商品 需求收入弹性:>1高档品;<1必需品;<0低档品 供给价格弹性:时间(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替代品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基数效用论一一效用可加减一一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论一一偏好次序效用不可加减一一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二、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三、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征:越远偏好程度越高、不能相交、凸向原点,斜率为负 无差异曲线一一消费者偏好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四、预算约束线:预算线的斜率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五、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偏好不变;收入不变;价格不变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六、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一一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低收入同方向 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交易成本的节约。 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二、生产函数及其曲线:技术不变,生产要素的数量与能生产的最大产量间的函数关系规模报酬是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 的产量的变化。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

中级经济师评定资料

欢迎阅读 考试介绍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 一发放合格证书。 ???1993年1月,人事部下发了《人事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人职发[1993]1号),决定在经济专业人员中实行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和部分专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由设在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负责,具体考务 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原则上只在地级以上城市 设置考场,必要时可在县设置考场。 报名时间 2011年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将安排在当年的4—6月份进行(以当地人事考 试部门公布的时间为准)。 报名条件 (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者,均可 报名参加经济专业初级资格考试。 ???(二)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 参加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 ?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十年,取得经济专业初级资格(含1992年年底以前通过国家考试获得的经济员资格或1993年1月6日前按照国家 统一规定评聘的初级经济专业职务)。 ??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6年。 ??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4年。 ?取得第二学士位后或研究生班结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2年。 ?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专业工作满1年。 ??取得博士学位。 ??已评聘非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在岗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员,可同相应经济专业职务的人员一样,按照以上第1款的规定,报名参加经济专业中级资 格考试。 考试时间

中级经济师1-5章讲义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考情分析】 年份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合计 2015年1题1分2题4分3题5分 2016年2题2分-2题2分 2017年1题1分1题2分2题3分 【考点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背景】制衣厂的生产要素:劳动(制衣工人的劳动)、资本(制衣设备、布料)、土地等。 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派生需求):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时,其原因在于该生产要素可以使他们生产出消费者现在或将来愿意购买的商品。 2.影响因素: (1)生产要素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 (2)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因素: ①消费者需求曲线; ②生产者在产品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 ③生产者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 3.生产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需求(复合需求): (1)联合需求的概念:是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品。 (2)对每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数量将取决于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受到其他生产要素需求数量的影响。 【示例】需要多少制衣工人取决于工人的工资、制衣设备价格等的影响,同时受到制衣设备数量多少的影响。 (3)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性,同时各生产要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示例】制衣工人少,制衣设备的效率无法发挥,体现为互补。新型智能制衣设备的价格下降,企业增加设备投入,减少制衣工人人数,体现为替代性。 【例题·多选题】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 A.引致需求 B.派生需求 C.联合需求 D.对单种要素的需求 E.复合需求 【答案】ABCE 二、生产要素的相关概念 1.边际物质产品MPP(边际产量):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示例】若增加5个制衣工人,每天多产出10件衣服。边际产量=10/5=2。 2.边际收益产品MRP: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收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