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安大校园公共自行车面临公共物品困境的分析

对安大校园公共自行车面临公共物品困境的分析

对安大校园公共自行车面临公共物品困境的分析
对安大校园公共自行车面临公共物品困境的分析

对安大校园公共自行车面临公共物品困境的分析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公共物品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如搭便车、公地悲剧问题。针对对安大公共自行车现状的调查统计,在公共物品的基本理论之上,通过建立模型解释了安大校园公共自行车面临困境及其成因。最后为解决公共自行车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建立学生自我监管、减少道德风险等建议。

关键词:公共物品;公地悲剧;道德风险

一、公共品的基本理论

在萨缪尔森的理论中纯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具有显著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双重属性。随着坎布南经济学家对公共品研究的深入,公共物品的概念得到丰富和扩充,形成了广义的公共物品概念,即具有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面临着资源配置难题。首先,”搭便车”问题,由于公共物品几乎都具有非排他性,集体中的参与人能够不支付任何费用而享受支付人购买的物品产生的效用。当所有人都采取这种”坐享其成”的策略时,几乎没有公共物品的供应。其次,”公地悲剧”难题。这对古典经济学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构成了质疑,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没有促进反而是破坏了社会福利。另一方面,这一问题极相似与囚徒困境博弈。囚徒困境的博弈均衡解不是帕累托有效的,从总体来看,甚至是最坏的。现实生活中,类似于公地的公共资源都普遍存在被过度使用、滥用的困境,从而使资

组建校园公共自行车策划书

2013年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活动项目申请策划书 题目 : 组建校园公共自行车 团队名称: 绿色行动队 项目类型: 校园服务类 日期 : 2013年3月份开始 组建校园公共自行车

一、活动主题:让自行车载满爱心 二、活动背景: 大四学生毕业往往不会带走自己的自行车,同时现在西区宿舍大院有不少已经废弃的自行车,若能说服车主把车捐赠出来,让青协组建公共自行车,想必能为大家带来方便。 三、活动目的: 1、回收废弃自行车,减少浪费 2、鼓励每届毕业生将自行车捐赠出来,让爱心传递成为海大的风气和特色 3、为同学提供方便,节约时间和体力 4、扩大青协、绿色行动队的影响力。 四、活动时间:3月份开始,一直延续下去; 五、活动地点:广东海洋大学主校区; 六、活动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七、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共青团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青年志愿者协会绿色行动队

八、活动形式:一、回收阶段 1、展板、微博、BBS、摆摊等宣传;车主若有意捐赠,可联系负责人,登记车主和车的相关信息(最好是车和锁一起捐赠) 2、回收后及时公布所接收的自行车数目和相关信息 3、联系商家,争取拉到赞助 二、处理阶段 1、将有损坏的车维修 1、2、把收集到的自行车统一喷成绿色,并印上青协 和赞助商家的标志 2、3、把自行车放在西区的海思宿舍大院。(当公用 车多了之后就扩大范围),如要借用自行车,需要到保安室凭学生证登记并拿钥匙,借用的车要在规定时期归还。 三、管理阶段 1、定期检查自行车,如有缺失,及时查找。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2、关于维修,可在学校招懂修车的志愿者;自修不了的,到校外维修 九、时间安排: (1)前期宣传和联系商家,3月初—4月中旬 ⑵自行车的维修及涂色:4月中旬后; (3)二次宣传:大四学生毕业前夕(5月下旬); (4)自行车组建情况公布:6月中旬 十一、工作安排: ⑴回收阶段:①、选好负责人并招募志愿者(包括会维修车 的); ②、画好展板、写好倡议书; ③、申请好桌椅摆摊; ④、如有捐赠者,登记人和车的相关信息; ⑤、联系商家,争取得到赞助; ⑵、处理阶段:①、将车维修、购买喷漆并将车统一处理;

公共物品理论前沿问题及探讨

【公共经济】 公共物品理论前沿问题及探讨 方 倩 摘 要:随着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都极大地推动了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入,竞争的加剧,公共部门的弊端日益显现,公共物品 总量呈现出严重的不足,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尤其突出,而我国的教学、科研对这些问题的认 识尚处于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之中,本文结合近几年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探讨了其对我国公共物 品理论教学与制库安排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共物品 私人供给 税收补贴 地方性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早在19世纪末,奥地利和意大利学者将边际效用价值论运用到财政学研究上,论证了政府和财政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合理性、互补性,形成了公共物品理论。 林达尔均衡是公共物品理论最早的成果之一,它使人们对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问题取得了一致,即分摊的成本与边际收益成比例。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也是围绕着公共物品的供应展开的,1956年蒂鲍特(C.M.tiebout)发表了论文“一个地方支出的纯理论”,随即出现了大量关于地方公共物品的文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围绕着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展开了长期的博弈,地方性公共物品理论的提出,深化了公共物品理论,使公共物品走出了只讨论纯公共物品的领域(布坎南在1965年的“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首次对非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进行了讨论,公共物品的概念得以拓宽)。 70年代以后,公共物品理论的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制度保证公共物品决策的效率原则。布坎南及其“公共选择学派”,研究了非市场决策,将公共物品供给的决定诉诸政治程序,用公众投票方式解决,发展了公共选择理论。克拉克和格罗夫斯等人探讨了激励机制问题,旨在设计一种计划程序,诱导个人基于自己的利益而真实显示其对公共物品的偏好。 与此同时,通过制度安排,使公共物品私人供应成为可能,表明了从公共物品供应的角度探讨公共物品问题已经较为成熟,也是实践对公共物品理论发展的新要求。 二、公共物品理论新发展及其内容 (一)公共物品的分类问题。公共物品是可以进行分类的,如果边界不清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阻止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或是完全由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都会导致公共物品的短缺,这直接影响到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同时对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等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1954年,P.萨缪尔森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首先给出了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公共物品有两个特质:一是排他性,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随着公共物品研究的深入,关于公共物品分类的争论也日益激烈。一些学者从筹资角度将公共物品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连续性公共物品(continu2 ouspublic good),它主要是由政府通过征税而提供的公共物品(Warr,Robert,1982,1984),另一类是离散性公共物品(discrete public good),所谓“离散性公共物品”就是,当有足够的贡献者(contributer)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时就提供,否则就不提供。比如造一座桥或一个图书馆,当有足够的钱支付成本时就建,否则就不建。 若根据有无排他性和竞争性,我们可以将公共物品分为三类:(1)纯公共物品;(2)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 — 4 1

公共自行车招标文件

公共自行车招标文件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XXX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项目 招标文件招标人: XXX市XXX区XXXX局 招标代理:XXX工程造价事务所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X月XX日 目录 一、备案表 二、投标须知前附表 第一章招标书 一、投标人须知 二、招标文件 三、投标文件 四、开标、评标、定标 五、授予合同 第二章评标办法 第三章技术要求 第四章合同条款 第五章投标文件格式 1、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2、授权委托书 3、投标函 4、报价清单 第六章资格后审证明文件格式 附件: XXX城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站点分布 公共自行车系统软硬件设备清单

雨棚图纸 工程招标文件备案表

二、投标须知前附表

第一章招标书 第一部分: 投标人须知 一、总则 1、项目名称 XXX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项目 2、投标人资格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法人,具有履行本项目能力的投标人(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和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 .投标人本次所投报的自行车需通过《GB3565-2005自行车安全要求》的测试,需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投标人在2015年12月31日前具有至少1个国内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运营管理系统并正在实施运营服务管理的案例,提供中标通知书或合同; .投标人所投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证书。

.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投标人不得借用或挂靠资质,更不得伪造业绩及资格材料,一旦发现,取消其中标资格,并没收投标保证金。 3、投标费用 投标人自行承担所有与其参加投标的全部费用; 中标单位按中标价的4‰向XXX招投标管理中心缴纳中标服务费。 4、现场踏勘 、本项目需现场踏勘,由投标人自行组织实施。 、其他: 中标单位应独立、有效的做好该工程建设、运营、维护时涉及周边的群众工作(含施工场地拆除、硬化),并充分考虑工程实施范围内外的施工单位、个人和其他可能出现阻挠施工的情况,因此发生的机械台班停置费、二次机械进退场费、人员窝工、处理周边群众纠纷等费用和损失,应计算在投标报价中。 第二部分招标文件 投标人应认真阅读招标文件中全部内容。如果投标人没有按照招标文件规定和要求提交投标文件及全部资料,或者投标人不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被拒绝或作无效投标处理。 1.招标文件的澄清 投标人若对招标文件有任何疑问,须在2016年4月22 日17:00前以电子邮件形式(不具单位名称)发送至XXX 2.招标文件的修改 答疑文件等招标资料2016年4月30日17::00时前在XXX市XXX区公共资源交易网站(com)“货物服务类招标公告”中下载。 招标人发布答疑回复、补充通知等可能是多次的,投标人应在相应的最迟时间后予以核实。 3、招标控制价:总价计人民币:贰佰万元(¥:200万元,含建设及至2016年底运营维护管理费)。 第三部分投标文件 1.投标文件的编制:

自行车租赁系统设计方案

自行车租赁系统设计方案 1.1.1系统概述 “公共自行车”就是在某个区域内(城市、大型景区、大学城、大型企业内等),隔一定距离规划出一些停放公共自行车的点(比如社区门口、校园门口、车站、码头、商圈、景点、公交对接处、地铁出口,公交换乘点等),每个租赁点放置一些自行车,供游客在一定时间内免费使用,利于低碳出行,全民健身,和城市畅通。 每辆自行车都是特制的,有自己的身份标签。通过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来管理自行车的租借。由于系统联网,所以在任何租赁点刷卡借车,可在其它任何不同的点刷卡还车。所有这些都通过“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来实时管理控制这些设备,实现管理这些租赁点每辆自行车的租借。系统完全实现无人化、智能化、全天候24小时服务游客。 1.1.2公共自行车系统原理 1.1. 2.1系统结构图

本系统采用集中控制、分布式管理的模式,由一个后台管理系统和若干自行车服务点组成。自行车服务点通过网络与后台管理系统相连接,自行车服务点将车辆信息、租还信息发送到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根据数据库信息向自行车服务点回复数据。本系统设计的一大特点是采用网络无关性设计,也就是本系统服务点与后台管理中心之间的网络由运营商根据当地实际网络环境来定,无论有线网络还是无线网络,无论是哪家电信运营商都可以使用。 1.1. 2.2自行车服务点结构图 自行车服务点结构分为两种方式。如下图所示 自行车服务点结构“方式一”图

自行车服务点结构“方式二”图 其中,方式一能够做到分级处理,先由工控机进行处理,然后再与后台联络,减轻服务器压力;方式二的优点是成本低,由局域网路由器实时向后台传输数据。 自行车服务系统由3部分组成,1个控制单元、若干锁止器和1个密钥系统。通过CAN总线与锁止器系统相连接,工控机负责交易逻辑的处理,脱机数据存储,卡片信息查询等功能,锁止器上送的卡片信息通过CAN总线传输到工控机,工控机根据卡片密钥体系的要求传送到密钥系统完成计算密钥。 技术亮点:自行车服务点系统具有两大技术亮点:CAN总线技术的使用,密钥系统的使用。 1.1. 2.2.1CAN总线 为了使本系统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尽可能的提高用户卡的刷卡速度,系统采用的通讯模式为多对多,传统通讯模式不是点对点通讯就是广播式通讯,很难满足本系统的设计要求,针对本系统针对速度以及造价的要求,我们使用CAN总线解决,CAN总线的实现成本不高,而且能够实现多对多的通讯模式。 我们设计的CAN总线模块分两种,一种是安装在锁止器内部的CAN总线模块,还有一种是安装在工控机内部的CAN总线模块,在这两块CAN模块的配合之下系统能够使用CAN总线稳定的工作。 1.1. 2.2.2密钥系统 作为一个优秀的IC/ID卡系统,IC/ID卡的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环节,作为IC/ID卡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就是IC/ID卡密钥系统。而且为了保证

关于开办校园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d14318317.html, 关于开办校园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探讨 作者:杨庆旭廖修志宋颜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11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在大学校园开设自行车租赁公司的依据,分析了国内外自行车租赁行业的现状以及开办自行车租赁行的有利条件与劣势,提出以西安文理学院为试点,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低价自行车租赁服务的对策:应提供较好的车辆及较低价格应对同行竞争;以自行车价格低、经济环保、方便快捷应对出租车竞争;有自行车的同学由于比例较小,不至于造成太大影响;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以人为本,提供既便捷又人性化的服务。 【关键词】自行车;租赁;政策;校园;绿色低碳;健康生活;方便;快捷 一、公共自行车租赁的开发依据 随着改革开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居民的收入日渐提高,在各大中小城市,私家车已逐渐普及,但随之产生的问题: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的鸣笛,造成的噪声污染等。已让人们开始恐慌,警觉到环保的重要性,自行车作为绿色健康环保的交通工具,深受人们的青睐,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群体重要的一部分,大学生对自行车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现在大学校园面积都比较大,学生从宿舍到图书馆、教室等校园的其它地方步行十多分钟都是及其平常的。这种状况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但是如果有辆自行车,那么学生们可以2分钟到图书馆,3分钟到教室,5分钟到收发室取快递,周六周日可以骑车去游玩……毫无疑问,一辆自行车能给大学生活平添许多精彩。买辆自行车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大学生都知道,在大学里丢自行车是司空见惯的事。大部分学校都不设专门看管自行车的人员,有的甚至连车棚都没有,宿舍又禁止放自行车,学生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爱车在露天的停车处风吹日晒了。需要自行车,而有了车却又有诸多麻烦,这样的两难该怎样解决?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事实上,大学生的真正需要的不是自行车而是自行车带来的方便,自由,洒脱……那么自行车出租服务无疑能解决这个问题,既方便又没有自行车存放保管的问题。大学生有需求,自行车租赁行又能满足这种需求,这就是自行车租赁行产生的基础。同时,西安有很多所高校分布在距离市区较远的大学城,其潜在市场规模是相当可观的。这是自行车租赁行的市场条件。因此从理论上讲,开设自行车租赁行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这个公式”可以在这里改动为“市场=人口+租车力+租车欲望”,现在的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多,爱出去游玩,对于这样的短途旅行,自行车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和出租车比,它价格便宜;和公交车比,它可以沿途自由停走,线路灵活多变,潇洒自由,在出去游玩的同时又锻炼了身体,十分的环保、休闲、方便实用。在我们所调查的几所大学中,学生中拥有自行车的并不多,学校周边也没有自行车出租店,每到周末,自行车的市场需求量便急剧上升。

西方经济学案例分析

《西方经济学》案例精选 案例1:价格到底谁说了算 2003年7月15日,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在北京举行。虽然此次听证会受非典影响延期两个多月,但社会对它的关注丝毫没减。值得回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就是从价格改革入手的。问题是,为什么改革这些多年,我们还停留在要由政府出面,为民航这样的垄断行业扩价格听证会的阶段,而不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呢?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把垄断行业推向竞争的市场,是做了不少工作的。1999年底,中国电信一分为四;民航也早就各路诸侯分治,航空公司林立。于是乎,真的竞争来了,为打折打得头破血流。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一片叫好;经济学家也喜出望外:总算与市场接轨了,该来个优胜劣汰了。可这时,“婆婆”忍不住出面了——都是国有资产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干吗非拼个你死我活呢!在政府的倡导下,民航各路诸侯今日歃血,明日盟誓,又是“生死合约”,又是价格联盟,但结果总是拧不过市场法则的“大腿”,该打折还是打折,该降价还是降价,只不过“明火执仗”变成了“暗度陈仓”。结果,竞争总是深入不下去,该死的死不掉,该长的长不大,市场真的“失灵”了。价格成了苦孩子,打折变成了瞎折腾;政府总“舍不得”放手让市场来裁决价格,苦孩子也永远不能长大成人。经济学家常说,市场具有比任何权力更绝对的权威。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国营企业应该民营化。过去十几年来,经营不善的国企转为民营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美国将邮政民营化了;英国在撒切尔零售价当政期间,就将原来由政府经营的航天、汽车、电子通讯甚至铁路移转为民营,成效显著。我们的民航、铁路、电力等为什么就不能姓“民”?为会么不能像食品、家电、服装等行业,取消政府管制,取消那么多的“局”、“部”呢? 案例分析: 我们经济生活中有两种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所谓市场机制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即单个消费者和企业通过市场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经济组织的三个中心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所谓命令经济是指这样一各制度,其资源的分配由政府来决定,命令个人和企业按照国家经济计划行事。亚当·斯密把市场机制比喻为“看不见的手”。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当每个人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像被子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最好的公共福利。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导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和其他机构根本不需要干预社会资源的配置,“看不见的手”就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政府有什么作用呢?根据微观经济学,政府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提高效率;二是促进公平。在提高效率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有必要利用

基于“一卡通”的校园自行车防盗管理系统

基于“一卡通”的校园自行车防盗管理系统 作者:田光伟马玉琪郑卫刚 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17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校园内自行车数量增多,自行车被盗事件已是屡见不鲜,对此问题,学校一直没有提出良好可靠的解决办法。为了解决此种问题,现将校园自行车防盗管理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相结合,利用U型电子防盗报警锁,使其很大程度上避免被盗事件的发生,为广大同学提供便利,为学校解决防盗难题。 【关键词】自行车;防盗;一卡通;U型电子锁 1.引言 自行车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深受大学生们的青睐,它不仅小巧轻便,而且绿色环保,兼之价格较低,因而在全国各大高校均有一定的规模。目前高校自行车交通主要表现为瞬时性即上下课时间为高峰期;活动路线较为固定一般为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这几点一线。 由于自行车本身机动灵活难以控制,加之管理制度不完善,宿舍楼、食堂、教学楼前自行车排放横七竖八、混乱不堪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停车设施的设计一般也比较简陋,管理人员缺乏,且不能时时监控导致自行车被盗事件频频发生。并且由于多数学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自行车丢失后,多数人并不进行报案,而且为了减少损失,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倾向于购买二手车,这更加助长了盗贼偷窃自行车转手二手市场的做法。如今自行车防盗,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学校为自行车防盗想了不少的点子比如防盗车牌、校园专用车等但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当前的校园自行车存放还是人工录入信息管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无法及时获知停车棚车辆存取状况,丢失后也不能明确车辆与车主的关系。因而为了减少自行车的丢失现象,并且高效率地管理车辆存取,现研究此基于“一卡通”的自行车防盗管理系统。 2.设计思路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在学校范围内,凡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场合均可以采用一张卡来完成,这种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做法,集学生证、工作证、身份证、借书证、医疗证、饭卡、上机卡、门禁卡等于一张卡,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目的。校园一卡通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校园中信息采集的基础工程之一,对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支持具有重大意义[1]。 因而为了规范校园自行车管理制度,减少自行车停放混乱现状;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自行车被盗几率,保障学生财产安全;同时顺应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趋势,为学校统一化管理提供便利,现提出此基于“一卡通”的校园自行车防盗管理系统。

校园共享单车调查报告

校园共享单车调查报告 火了许久的共享单车,从最开始的新鲜,到投放单车后的一系列不文明的使用行为出现。下面内容由xx为大家分享,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设计了主题为《关于大学生对共享单车使用情况及现存问题的调查》的调研问卷。此次问卷有效填写份数为159份。我们采取了线上填写与线下纸质填写,最后将纸质填写的手工录入,得出我们最终的调研结果。 此次调研的大学生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最集中的地区为重庆地区,占了%。作为山城的重庆,由于地势原因,重庆这座城市是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的,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中本身就有一定的限制。 调研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人中,性别与是否使用过共享单车是有一定关系的。这在后面的问题“你没有使用过共享单车的原因”有35%的女生选择的是不会骑单车中也有体现。使用过共享单车的%的男生相较于%的女生具有明显的差别。所以,笔者认为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具有性别差异。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有%的人没有使用过共享单车,在继续的原因调查时发现,最大的原因是不了解共享单车与本身环境的限制---地势不平。除开客观原因外,共享单车的运营平台应该要多多加强共享单车的宣传,并且宣传的内

容要有干货。比如租用的程序、收费模式的解释、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让消费者在使用前就了解,同时也可以避免消费者头一次使用时吃哑巴亏。下图为没有使用共享单车的其他原因。 %使用过共享单车的人表示使用时车辆有破损,而其他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数是共享单车数量少以及二维码损坏,这两者都是占了32%的比例。其余还有车未上锁、APP有漏洞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车辆破损,破损原因笔者相信有人为原因还有自然原因,又或者是共享单车本身的质量问题,因为好几个同学都表示自己遇到的存在破损的共享单车是脚踏板缺失。在排除他人恶意拆卸共享单车脚踏板的因素后,就可能是单车自身的质量问题了。或许,共享单车的质量并没有其宣传的那么好。但同时,在指责质量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思考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尽量保护共享单车呢,会不会因为不是自己的爱车,就一点也不注意保护呢?规范自身行为,是我们在抱怨之前更需要做的。下图为人们在使用共享单车是所遇问题。 规范自身行为,在我们所调查的范围内,还是做得比较好的,%的人表示会按照其要求将其归位。而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大学生,思想文化水平还算较高的缘故。但是在劝阻他人将共享单车据为己有这一方面,%的人表示不会阻止别人将共享单车据为己有的行为。

岭院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灯塔的故事――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灯塔的故事——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案例: 在一个靠海的渔港村落里住了两三百个人,大部分的人都是靠出海捕鱼维生。港口附近礁石险恶,船只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礁沉没而人财两失。如果这些村民都觉得该盖一座灯塔,好在雾里夜里指引迷津;如果大家对于灯塔的位置、高度、材料、维护也都毫无异议,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把钱找出来,分摊盖灯塔的费用?村民们怎么样分摊这些费用比较好呢? 既然灯塔是让渔船趋福避祸,就依船只数平均分摊好了!可是,船只有大有小;船只大的船员往往比较多,享受到的好处比较多。所以,依船员人数分摊可能比较好! 可是,船员多少不一定是好的指标,该看渔获量。捞得的鱼多,收入较多,自然能负担比较多的费用。所以,依渔获量来分摊比较好!可是,以哪一段时间的渔获量为准呢?要算出渔获量还得有人秤重和记录,谁来做呢?而且,不打渔的村民也间接地享受到美味的海鲜,也应该负担一部分的成本。所以,依全村人口数平均分摊最公平! 可是,如果有人是素食主义者,不吃鱼;难道也应该出钱吗?即使素食主义者自己不吃鱼,他的妻子儿女还是会吃鱼啊。所以还是该按全村人口平均分摊。 可是,如果这个素食主义者同时也是个独身主义者,没有妻子儿女,怎么办?还是船只数为准比较好;船只数明确可循,不会有争议!如果有人反对: 虽然家里有两艘船,却只有在白天出海捕鱼,傍晚之前就回到港里。所以,根本用不上灯塔,为什么要分摊?或者,有人表示: 即使是按正常时段出海,入夜之后才回港,但是,因为是航海老手,所以港里港外哪里有礁石,早就一清二楚,闭上眼睛就能把船开回港里,当然也就用不上灯塔! 好了,不管用哪一种方式,如果大家都(勉强)同意,都好(也许决定是自由乐捐)!可是,由谁来收钱呢?在这个没有乡公所和村里长的村落里,谁来负责挨

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计划1.doc

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方案1 目录 城市概况(4) 第一章、公共自行车系统概述(5) 一、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概念(5) 二、公共自行车在城市绿道上的应用(6) 三、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优点(9) 3.1、节能环保方面(9) 3.2、城市建设方面(10) 3.3、经济方面(11) 3.4、百姓生活方面(13) 第二章、XXXX公共自行车系统原理(15) 一、系统组成方案(15) 1.1、系统结构图(15) 1.2、自行车服务点结构图(17) 二、硬件系统方案(19) 三、软件系统方案(19)

第三章、XXXX公共自行车系统相关产品简述(20) 一、后台服务中心产品(20) 二、站点控制、自助服务终端产品(20) 三、锁止器系统产品(20) 四、监控终端产品(20) 五、公共自行车产品(20) 六、软件系统产品(21) 第四章、运营方案(22) 一、工程概况(22) 二、公共自行车网点规划(22) 2.1、规模估算(22) 2.2、网点布设原则(22) 2.3、网点布局典型模式(22) 2.4、押金及租赁费用(22) 三、站点的规划及具体建设(22) 3.1、服务点的建设(22) 3.2、停保基地规划(22)

3.3、设施(22) 3.4、近期建设计划(22) 四、运营组织机构(22) 4.1、机构设置(22) 4.2、人力配备(22) 4.3、人员职责(22) 第五章、移交方案(23) 一、停车管理系统移交(23) 二、其他设施移交(23) 三、移交内容(23) 四、移交费用(23) 五、移交项目的性能(23) 城市概况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蒸蒸日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各地旅游人口的不断涌入,城市现有的城市交通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目前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公共交通工具覆盖盲区;

浅谈公共自行车对社会发展的利与弊

浅谈公共自行车对社会发展的利与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谈公共自行车对社会发展的利与弊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机动车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发展初期较少的机动车方便了人们的交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着数量的持续增长,依据辩证法之对立统一及质量互变两个哲学规律,我们可以清晰的得到私家车的激增已经从给人们带来方便转化为给人们造成困扰: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堵,交通噪音,停车困扰。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机动车交通直接或间接相关。日益尖锐的问题已经不得不让一叶障目的人们引起注意了。为了应对这些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问题,一个新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公共自行车。早在建国初期,我国是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承担了主要的出行作用,尽管其优点众多:无需燃油,不产污染,没有拥堵;但是其缺点也十分突出:消耗体力,短距出行,时间较长。为了提高工效,加之工业革命的推动,自行车逐渐被机动车所取代。但是如今的现状,由于自行车出行的特点其再次被提上日程,也许这就是对辩证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诠释。 公共自行车顾名思义:意为公众均可使用的自行车,因与公交车有异曲同工之妙,故又称为公交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存放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服务站点。其站点设置依据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按照一定距离布设在地铁站出入口、社区大门口、旅游景点等人流集中区域,每个站点根据人流大小的不同配置的公共自行车从20至50辆不等,通过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可以管理租赁站服务点的公共自行车。每辆公共自行车单独配置锁车器和读卡器,使用者可以通过办理借车卡来进行公共自行车的租赁服务,各个站点之间互通互联,在方便使用者租借的同时也方便归还

公共自行车项目背景

1.1项目背景 目前,在绿色环保交通工具中,地铁和公交车无疑成为人们的首选,但是无论是地铁还是公交车,均不能完全解决末端交通问题,人们在乘坐地铁和公交车之后,仍然需要步行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地。 发展公共自行车交通不仅能有效弥补这一块缺陷,解决公交系统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可以实现换乘功能,解决节点交通问题,从而提高公共交通的机动性和可达性;同时,发展公共自行车交通,相比公交、地铁成本低廉,成效显著,且节约道路资源,减轻停车压力,有利缓解市区日益突出的“行车停车难”问题。 对环境而言能有效地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很好地节约燃油等交通能源,节能减排,又能休闲和运动,增强全民体质,建设健康绿色城市,同时提升城市形象。 对市民而言能分享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成果,不再需要自己掏钱买车,不再需要为自行车停放、修理、失窃而烦恼,尽享便利生活,让每一位来旅游的游客都能享受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优质服务,不再为打不到“的士”,乘不上公交车而烦恼。 1.2环保要求 排放量2700千克,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目前在中国人均CO 2 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因此,低碳生活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城市中主要的低碳交通方式以公交、地铁、轻轨等方式为主,但其实自行车交通以其轻便、灵活、环保、舒适的特点,也是城市短途出行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1.3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会席上发表讲话时曾说“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在这次会议上,公共自行车项目作为中国政府重视环保的重要措施写入温总理的讲话稿。 1.4推行有点 民生:以公共自行车项目为切入点,构建城市综合家园,可以更好地解决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面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吸引更多的“上班族”利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满足出行需求。为市民提供更便利的公共服务。 低碳:推行自行车服务系统可减少私家小汽车的出行率,缓解交通堵塞,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碳指标:碳指标越来越被众多城市所重视。广元低碳发展引起联合国的关注,成为中国西部唯一受邀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城市。联合国此次向中国城市发出参会邀请函,一是四川广元市,二是广东省深圳市。2010年4月,上海世博会购买广元市1万吨碳指标,11月,广元市向广州亚运会提供了1万吨经过认证的碳减排指标。 环保: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快捷、经济的交通工具,是缓解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打造低碳环保交通的重要措施。

浅谈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物品的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消费的大多数物品是到市场上购买,买来之后,自己可以独自享其效用,别人无法使用,这种只能个人或家庭独自享用的物品称之为私人物品。而与之相反,在现实经济中大量存在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例如国防、道路、无限电视服务等。 与一般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具有几方面特征:(1)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每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或者说一个公共物品一旦提供了,多一个消费者得加入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为实现消费这一物品,消费者之间不必要展开竞争或争夺。(2)消费的非排他性。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最典型的如灯塔、国防、司法系统等。(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整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的效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集体使用,正如西方财政理论中提到的?灯塔理论?。[1] 按照公共物品的供给、消费、技术等特征,依据公共物品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状况,公共物品可以被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1)纯公共物品。一般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消费上不存在?拥挤效应?,不可能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排他性使用,如国防、国家安全、法律秩序等属于典型的纯公共物品。(2)准公共物品。一个人的使用不能够

排斥其他人的使用。然而,出于私益争夺,在消费上却可能存在着竞争。由于公共的性质,物品使用中可能存在着?拥挤效应?和?过度使用?的问题,这类物品如地下水流域与水体资源、灌溉渠道等。 二、公共物品供给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境 以往人们常用哈丁的?公地悲剧?、?囚徒困境?等理论模型来分析公共物品解决之道。这些模型告诉我们,在某些情况下,如何会做出从全体当事人的角度看是‘非理性的’行为。对此,人们提出以强有力的政府或者彻底的私有化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途径。 (一)市场在公共物品提供中面临的困境 一些学者认为,由于理性人的自利性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会导致帕累托最优,即如果不能使某些人的福利变好,也不会变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公共物品应由市场来提供。但市场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中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境,这就是市场失灵。 1、公地悲剧。如果理性人共同使用一种稀缺资源,便会发生环境的退化,如一群牧民面对向他们开放的草地,每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购养成本,是合算的,尽管因为平均草量下降,可能使整个牧区的牛的单位收益下降。每个牧民都可能多增加一头牛,草地将因为可能被过度放牧而被破坏,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食量,致使所有牧民的牛均饿死。[2] 此例中的牧民在决定自己养多少牛时并未考虑其行为的负外部效应,结果每户牛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牧草的产出基本上没多少增加,最终陷入?公地悲剧?。公地悲剧表明了公共事物无人关怀的结局。

关于校园ofo共享单车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ofo共享单车调查报告 共享单车自问世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下面小编收集了关于校园ofo共享单车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关于校园ofo共享单车调查报告一共享单车自问世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市民出行的新选择。近日,国内知名调查公司艾瑞咨询发布了一份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出行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目前,共享单车日均总有效使用时间在增加,用户粘性不断增强,该机构对国内共享单车市场做出如是整体把脉。而其中,摩拜和ofo已成为主要玩家。 然而仔细数据研读上述的艾瑞数据,我们发现: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摩拜活跃用户单月增长10%,同期ofo缩水18%;总有效使用时间单月增长%,同期ofo缩水22%。 日均总有效使用时间的巨大差距,摩拜甚至对ofo呈碾压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相较于ofo,多数的用户还是把票投给了摩拜共享单车。 摩拜为何能大幅领先于市场,而且用户也更喜欢摩拜从两家产品特点和市场态势来分析,ofo逐步萎靡的市场表现主要还是产品和模式因素所致。尽管ofo借助单车低成本,快速进入共享单车市场竞争,目前投放车辆超百万,但缺乏“智能锁”的核心模块,无法摆脱城市复杂空间对单车的场地制约,用户找车、用车难。使得ofo在学习使用成本、

认知度、用户体验上等都弱于对手。 在模式上,由于整体企业对单车的管控能力不强,无法快速响应用户反馈,及时改进产品,就如同被困住了手脚。ofo于摩拜的市场表现,其实正是产品和体验上的差距体现。 XX年开年,摩拜与ofo相互竞争日趋白热化,一方打着“一天一城”的战略牌,另一方打出了“富士康”的合作牌,其实摩拜与ofo对于共享单车市场走着两条不同的战略选择,前者选择了“智能”、“可靠”、“高品质”精益思路,而后者选择了“廉价”、“低质”的粗放思路。 经过4个月的投放,ofo各种质量问题频出,而且缺乏定位系统的“小黄车”对于城市管理和骑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最近又有媒体披露ofo因为之前的盲目烧钱导致融资难的困局。而此次数据的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真实用户的实际行为,ofo目前的资金链运转或许已经越来越困难了。 再回到战略本身,在未来整个智能共享单车领域,哪一种战略选择才可持续用户的真实行为或许已经给了答案。维引领,多呵护,多扶持。配套服务好了,单车停放有序了,人们愉悦、方便出行的生活小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 关于校园ofo共享单车调查报告二 1.调研目的 当下在校园内,废弃自行车随处可见,并且已经对学生日常生活、校园美化、灾害防护有了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有

景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方案

第1章景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第2章建设方案 二O一七年一月

目录 第1章景区公共自行车系统 (1) 第2章建设方案 (1) 二O一七年一月 (1) 第3章项目介绍 (4) 3.1. 项目背景 (4) 3.2. 必要性分析 (5) 第4章方案设计 (6) 4.1. 系统介绍 (6) 4.2. 系统构架 (6) 4.3. 系统组成 (7) 4.3.1. 闸机子系统 (7) 4.3.2. 站点控制器 (9) 4.3.3. 自行车临时锁 (10) 4.3.4. 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 (10) 4.3.5. 车辆轨迹跟踪 (12) 4.3.6. 后台管理软件 (13) 4.3.7. 微信扫码租车 (13) 4.4. 系统优势 (15) 4.4.1. 人性化设计 (15)

4.4.2. 强大后台功能 (15) 4.4.3. 手机扫码租还车功能 (15) 4.4.4. 实时租还数据采集 (16) 第5章建设方案 (17) 5.1. 设备清单 (17) 5.2. 工程效果图 (19) 5.3. 景区规划设计图 (20) 5.4. 工期进度计划 (20) 5.5. 工期安排进度 (21) 5.6. 安全事宜 (21) 5.6.1. 施工安全 (21) 5.6.2. 用电安全 (21)

第3章项目介绍 3.1.项目背景 景区作为人们度假旅游的圣地,每年都会吸引来成千上完的游客前来游玩,而公共自行车可以作为一种代步工具,让游客出行多了一种选择,让游客玩得更尽兴。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作为景区的一种增值业务,也将成为景区智能化的一大亮点,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低碳、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并加以使用。已杭州公共自行车为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不仅方便了人们的近距离出行、游玩,同时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还成为杭州的标志性基础建设,增加了杭州的知名度,为杭州引来了成千上万的各地游客。 特点:低碳、环保、绿色、智慧管理等。 功能: 1)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方便游客进行游玩; 2)通过对自行车行驶信息数据的采集,为景区改良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建立绿色交通系统,既解决了景区内交通问题,又不会破坏景区内生态环境; 4)通过收取保证金、收费租车、定制化服务、广告等方式,使景区获得盈利; 5)提供景区导航、景区软文推送等服务,增加游客游玩景区的体验度; 6)建设绿色、智慧化景区,为景区申请星级景区提供有力帮;

东南大学校园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究

项目年度: 2012年5月—2012年11月 项目名称:基于一卡通平台的校园内公共自行车系统的 探究 指导教师: 负 责 人: 小组成员: 所在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项目编号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3) 第一章绪论 (4) 1.1研究背景 (4) 1.2研究对象与范围 (4) 1.3文献综述 (4) 1.4研究方法与框架 (5) 第二章东南大学校园交通问题调查 (6) 2.1学校占地与人员概况 (6) 2.2物质空间 (7) 2.3动态交通流量 (9) 2.4静态交通调查 (12) 第三章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公共自行车策略 (13) 3.1公共自行车系统建立的原则 (13) 3.2 关键技术和实现 (13) 3.3 一卡通平台 (16) 3.4 系统的选址布局与路线设置 (19) 第四章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初步方案 (20) 4.1前期准备 (20) 4.2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管理办法(暂行) (20) 4.3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实施方案 (21) 4.4提案可行性分析 (21) 4.5经费预算 (21) 第五章结论与局限 (22) 参考文献 (22)

基于一卡通平台的校园内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探究 摘要 随着国家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和招生人数的迅速上升,当今大学校园交通问题己成为影响校园合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大学校园交通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最为普遍的自行车问题做出研究。并从校园内建立公共自行车的可行性、选址、运作与管理几个方面展开探讨,进一步提出了符合我校园特征的自行车规划方案。 1.现阶段我们校园有关自行车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 2.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走访和文献收集等方法去深入认识上述问题并得出初步分析结果与理论依据; 3.根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提出有关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的具体方便易于使用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提案与结论。 关键词:大学校园,自行车,方案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apid rise in enrollment, the traffic problems of today's college campus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campus’ reasonably healthy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reference and summar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y campus’most common traffic problems, and to establish the feasibility of public bicycle from the campus site discusses further aspects of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posed bicycle planning programs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campus. 1. Now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need to be resolved in our campus bike management; 2. Through the issuance of questionnaires, field visits and literature collectio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and come to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3.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derived proposals and conclusions about the Southeast University Jiulonghu campus convenience of easy-to-use public bike system. Keywords: university campus, bikes, programs

基于RFID的校园自行车管理系统

2012年第11期,第45卷 通 信 技 术 Vol.45,No.11,2012 总第251期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251,Totally ·应 用· 基于RFID的校园自行车管理系统 李新煜, 曾春晖, 蒲力萌 (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摘 要】RFID技术已经在汽车管理,图书管理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与汽车,图书相比大学校园里自行车也具有流动性高,难以外形相似度高,难以实时监测等特点;因此大学校园内的自行车丢失现象也时有发生。文中基于创新基金项目“RFID的校园自行车管理系统”,针对大学校园内自行车失窃的问题阐述了基于RFID的解决方案,分析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实现的硬件平台以及相关的关键技术和算法。 【关键词】RFID;校园IC卡;多端异步;关系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91.4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802(2012)11-0081-04 RFID-based Campus Bicycle Management System LI Xin-yu, ZENG Chun-hui, PU Li-men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611731, China) 【Abstract】RFID technology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automobile management, book management in library, and many other fields and achieves good results. Like automobiles and books, bikes in the campus are also with mobility and similarity, and are difficult to be real-time monitored, so bike-loss phenomenon occurs from time to time in the college campu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Fund project “RFID-based campus bicycle management system”, proposes a RFID-based solution, and analyzes its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and gives detailed system hardware platform, related key technologies and algorithms. 【Key words】RFID ; campus IC card ; multiport asynchronous;relational database 0 引言 高校校园中自行车被盗事件时常发生,这些事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究其主要原因是校园中各类自行车数量多,难以辨认,难以定位,即使被盗也难以认定车辆归属[1]。 本系统使每一辆自行车都具备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即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同时车主也有一张与之匹配的校园IC卡。车主在存取车时必须刷卡,通过对车辆和IC卡(饭卡)信息的读取、对比,系统便会判定此次存取操作的合法性,再根据结果的不同做出相应的反应。若有非法的取车操作,系统会通过现场的报警装置和接收设备,通知保卫处和门卫,有助于嫌疑人的抓获,避免了车辆的丢失。 1 系统结构 1.1 系统总体网络结构 如图1所示,整套系统分为若干个节点和一个中央服务器,每个节点在实际环境中代表一个停车场。各节点通过RFID射频设备收集自行车的信息并通过接触式天线读取用户IC卡数据;最后通过以太网传递给服务器。服务器汇总各个自行车停放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比对,将反馈信息通过校园网络传送到各个监测终端,通过一系列指令控制各节点执行相应的操作。 收稿日期:2012-07-27。 基金项目:电子科技大学第5期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李新煜(1990-),男,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 为通信工程;曾春晖(1990-),男,本科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工程;蒲力萌(1990-), 男,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工程。 8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