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7叠合板体系

07叠合板体系

07叠合板体系
07叠合板体系

叠合板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叠合板的定义

叠合板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组成,又名半预制体系,结合了预制和现浇混凝土,并汲取了各自的优点。

叠合板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现浇板具有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但是费工,需要大量的模板,施工周期长生产难于实现工业化。预制板易于实现建筑构件的工业化(设计标准化,制造工业化,安装机械化),构件制作不受季节及气候限制,可提高构件质量,且施工速度快,可节省大量模板和支承,但整体性差,不利于抗震,抗渗性差。能否将现浇板和预制板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呢?叠合板就兼具有两种版的优点。叠合板的产生就是这样的。

叠合板的构成

叠合板由两部分组成,预制部分多为薄板,在预制构件加工厂完成,施工时吊装就位,现浇部分在预制板面上完成,预制薄板既作为永久模板而无需模板。又做为楼板的一部分承担使用荷载。

叠合板的分类如下

连续叠合板、新型叠合板、双向叠合板、空腹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pk 预应力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

国内外叠合板主要研究内容

抗震性能、抗弯性能、延性、计算分析设计、能耗、抗裂性能

叠合板国内发展情况和研究进展

我国从1957年开始生产预应力棒,预应力薄板和双层空心板等装配整体式构件,首次运用在民用建筑上。1961年同济大学朱伯龙研制了一种装配式整体密肋楼板,预制部分为I字小梁下部翼缘上。这种楼板的特点:经济指标好,构件轻,施工制作方便。

70年代我国预应力混泥土预制小梁与现浇板相结合的混泥土叠合式屋面得到发展先后在广东,浙江,天津等省市建造了一批采用这种结构的房屋,经济效果很好,1975年浙江省标准设计站出版了预应力混泥土预制小梁与现浇板叠合的屋面图集(浙G103.103-1).

进入到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旅游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各大城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这些高层建筑的楼屋面由于抗震的需要,大部分采用现浇结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采用装配式整体叠合板结构。从1975年到1995年内全部或部分采用叠合结构的近30个工程有多层公共建筑,也有高层建筑。

如北京国际大厦,西苑饭店,武汉金源世界中心,武汉友谊大厦等20多栋。我国一些小城市,在民用建筑中,由于抗渗和运输安装的需要抛弃了传统的空心楼盖屋面,采用了装配整体预应力混泥土叠合板屋面,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改善了屋面的防水,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叠合梁的预制构件截面形式也丰富多变,如槽形,倒T形,花篮形和L形等。

此外,四川成都市和广西南宁市也大量采用了预应力薄板和预应力空心板与现浇混泥土叠合的装配整体式楼屋面。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标准所已编制了这种结构的标准图集,为广泛地推广这种结构创造了条件。

预应力混泥土叠合多孔板广泛应用在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较高的地区和对整体性,防火要求较高的房屋结构的楼盖工程中。这类叠合板通常做法是将预应力混泥土空心板就位后,在板面上角柱40~60mm厚混凝泥土叠合层,在叠合层内配置Φ

6@200的双向钢筋网,使单块混泥土空心板与相邻板成为一体,共同受力。

为了探讨这种整体的空间结构的受力性能,崔广仁,孙福英对预应力混泥土空心板叠合整体板的实验分析,进行均不加载试验并通过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进一步验证了相邻板参与作用及实验班的正截面承载能力提高程度。

在国内90年代电力建设研究所对玻璃纤维复合砂浆叠合板以及钢筋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叠合板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玻璃纤维混凝土叠合板的底板是GRC 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 GRC板替代压型钢板作为重载楼面的永久性底模,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底板作为底板有较好的刚度,良好的裂缝控制性能及足够的承载能力。在波形板的谷底配筋,然后现浇混泥土而形成叠合板。GRC叠合板刚度大,裂缝出现晚且细密均布,裂缝控制能力强。它具有形状可灵活分割,整体好,承载力大,施工快捷,耐久性好及无需板底装修等优点。

吴方伯教授研究的pk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是由高强度钢丝和高强度等级混泥土经工厂预制做成预制预应力混泥土带肋薄板和预制预应力槽形带肋梁,运至施工现场现场拼装后与现浇混泥土叠合而成的新型装配整体式超静定结构,是一种整性好,施工简便节约模板支撑,缩短工期,便于产业化生产,经济效益好的理想结构形式.

刘汉朝等对倒T形叠合板进行了实验研究,这种叠合板的预制构件为倒T形板,其肋部厚度已达到叠合板的最终设计厚度,后浇叠合层混泥土只浇筑与安装后的倒T形肋板间的凹槽中。在传统的薄板叠合板中,跨中截面的手拉钢筋一次性配置与预制薄板中,且一般采用预应力筋。预制薄板厚度小儿预拉力大导致预应力控制的技术难度也很大,这是薄板叠合板施工困难的主要原因。倒T形叠合板由于其具有特定的截面形式,跨中受拉钢筋课先后分别配置于预制倒T形板和后浇叠合层混泥土中(这里称配置于后浇叠合层混泥土中钢筋为二次配筋)。与同承载力的薄板叠合板中预制薄板相比预制倒T形板中的预应力筋的配筋量要小,其制作难度更小。

通过实验,得到如下结论;

(a)当叠合面大小合适且粗糙足够时倒T形叠合板的叠合卖弄具有很强的粘结康健能力,能保证两部分混泥土共同有效地工作。

(b)叠合板后浇带中配置非预应力钢筋(二次配筋)能提高其跨中截面的受弯承载能力,特别能较大幅度提高叠合板的延性,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c)二次配筋对构件承载能力的影响只在整个加载过程的后期反应出来。

(d)与整体现浇楼盖相比,倒T形叠合板(屋)盖结构是一种理想的结构形式。

周有香等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钢筋混泥土双向密肋加心叠合板,该种楼板将预应力空心板技术与双向密肋楼板的结构特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减少了现浇板的支模系统,加快了施工进度,又具有自重轻,整体性好,保温隔热等特点,节约了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姜忻良,岳建伟对陶粒叠合层叠合板的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无支撑槽型底板和叠合板的实测抗弯承载力抗裂性能均高于理论计算值,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特性;陶粒叠合层减轻了自重,凹槽形底板能够保证施工中不加支承的要求;凹槽形叠合面比矩形叠合面具有更好的抗剪性能。最后,工程应用表明无支撑叠合板能够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周期短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指标。

聂建国教授等人研究的高强度混泥土叠合板和普通混泥土叠合板讨论了不同叠

合面做法对叠合板抗剪性能的影响高强度混泥土具有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和抗冻抗渗性好等优点,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重载高耸发展和承受恶略环境条件的要求。

近年来压型钢板混泥土组合楼盖的建筑结构尤其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

越多,实践及实验表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闭口型钢板-混泥土组合版的性能优越,备受业主和设计人员的青睐。

为此聂建国教授等人研究了闭口压型钢板混泥土的纵向受剪性能以及闭口型压

型钢板混泥土组合版的受弯实验,提出了闭口型压型钢板混泥土组合版的计算公式,完善了该新型组合板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王祖恩教授通过对不同形式的压型钢板-混泥土组合楼板的承载力计算与比较,为合理选择压型钢板的形式提供了依据。压型钢板混泥土组合板总体来说分为两类:压型钢板-混泥土组合板,压型钢板-混泥土组合板。

叠合板国外发展状况和研究进展

在20世纪20年代,国外就开始吧混泥土叠合技术运用于桥梁上,40年代开始

用在房屋建筑上50年代开始在建筑上得到较大的发展。最初的混泥土叠合结构式钢梁与现浇板的组合也有采用木梁和现浇混泥土板组合的,以后发展为预制钢筋混泥土构件与现浇板的组合和预应力混泥土构件与现浇板的组合。

在民用房屋方面,国外使用较多的是一种以工业生产的预应力棒及与预应力薄板作为构件,在其上浇筑低强度混泥土,称为综合结构。

在单层和多层工业厂房方面,国外在50年代即开始采用混泥土叠合式整体结构,60年代得到较大的发展,70年代向着构件定型化体系化方向前进。在多层工业厂房楼盖方面国外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型式:

1梁板预制再在其上浇筑整体部分混泥土,英法意等国很多采用这种混泥土叠合装配整体式楼盖;

2梁预制板全部现浇,例如波兰在6m的预应力梁上浇7~10cm厚的混泥土板,两者用从预应力梁伸出钢筋来联系,他能承受较大的活荷载

(10KN/m,15KN/m,20KN/m)

近年来日本熊谷组公司先开发了一种钢筋混泥土结构(施工合理化)半预制梁等构成,并使用市场供应兼作楼板的半预制构件(即叠合预制构件),在现场浇筑上层混泥土形成整体结构

此外日本的pc叠合板构件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和多层及高层建筑特别是用在高层建筑楼盖上可显示很多优点。该楼面结构整体性好,可用于地震区,甚至是强震区;楼面现浇层可预埋各种管线,有利于安装工程施工。

压型钢板混泥土组合板一开始应用于欧美国家当时压型钢板主要作为浇筑混泥土的永久性模板及施工平台,为了使其能够承受施工时混泥土的自重及施工活载,压型钢板必须保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因此压制成带凹凸肋形。而使用阶段结构的承载及变形仍只考虑钢筋混泥土板的作用,但是随着应用与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压型钢板的存在能提高板的承载能力。如果能保证压型钢板与混泥土结合得更好,两者基本能结合成整体共同工作压型钢板能代替钢筋受拉力这样可节约大量钢筋,相应地还能减少制作安装施工费用。

因此作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组合板的研究日益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美国Ekberg 教授Porter教授等首先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使得组合板的设计计算理论推进一步,并逐步推广到世界其他国家。

Krustulovic-OparaN,DorganE,Uang chia-Ming,Haghyeghi A探讨了用高强渗透水泥浆钢纤维做成的构件的受弯性能.

而对于高强渗透水泥浆钢纤维这种材料, Krustulovic-OparaN,Malak S,Jamal Al-Shannag M进行了系统的受拉与受压研究,发现用渗透水泥浆钢纤维做成的

构件与普通混泥土构件相比,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良好的裂缝控制性能,施工简便。高强渗透水泥浆钢纤维还可用来做永久性底板及用来结构的抗弯及抗剪加固,具有很好的效果。

他们还研究了用这种材料做预制梁与后浇带混泥土形成的组合梁的性能,发现这种梁具有早强。良好的抗疲劳性,提高构件的抗裂性强度高及刚度大。

BayasiZ,KaiserH,Gonzals M研究了用高强渗透水泥浆钢纤维做的波形底板来代替压型钢板的叠合板实验,高强渗透钢纤维避免了压型钢板作为底板与后浇混泥土产生的滑移的不利影响以及压型钢板所需要考虑的防腐和防火问题。用这种材料做的叠合板,当钢纤维的体积率合适时,波形底板的强度高而且延性好该类波形板在后浇混泥土中配筋,所形成的叠合板的承载能力大抗裂性能好。

叠合板施工方法

8、采用预制叠合楼板部分,此种工艺是采用用预应力薄板作现浇混凝土底模,省去了现浇楼板支、拆模板工艺;而且薄板与现浇混凝土相互结合成为整体而共同工作。薄板的预应力主筋即是叠合后成为整体楼板的主筋。这种工艺制作的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又具有预应力楼板刚度大、抗裂性好的特点;由于预制预应力薄板的底面平整,一般可以省去顶棚抹灰;由于现浇楼板不需支模,大块预制隔墙板因而可在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吊装,装修工程可提前插入,缩短了整个工程工期。 9、工艺流程: 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平标高→画叠合板位置线→吊装叠合板→调整支座处叠合板搁置长度→整理叠合板甩出钢筋 10、因叠合板在支座上搁置长度较小(或板未进支座),故一般情况下墙四周宜采用硬架支模,一般为单排支柱与墙体锁固,间距60~100cm。墙或梁顶标高应下降l~3cm。板的拼缝处亦设硬架支撑,一般为双排支柱,间距为60~100cm。安装叠合板前应认真检查硬架支模的支撑系统,检查墙或梁的标高、轴线,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并校正。 11、画叠合板位置线:在墙、梁或硬架横楞上的侧面,按安装图画出板缝位置线,并标出板号。拼板之间的板缝一般为100mm、如排板需要时,可在80mm~170mm之间变动。但大于100mm的拼缝应置于接近板连续边的一侧。 12、叠合板吊装就位:若叠合板有预留孔洞时,吊装前先查清其位置,明确板的就让方向。同时检查、排除钢筋等就位的障碍。吊装时应按预留吊环位置,采取八个吊环同步起吊的方式。就但时,应使叠合板对准所划定的叠合板位置线,按设计支座搁置年度慢降到位,稳定落实。 13、调整叠合板支座处的搁置长度: 用撬棍按图纸要求的支座处的搁置长度,轻轻调整。必要时要借助吊车绷紧钩绳(但板不离支座),辅以人工用撬棍共同调整搁置长度。 图纸对支座搁置长度无要求时,板搁置在混凝土构件上时,一般为+20mm (即伸入支座20mm)。若排板需要,亦可在+30mm~-50mm之间变动。但若墙厚≤160mm时,筒支边的搁置长度应>0。若必须小于-50mm,应按设计要求加大甩筋长度。搁置长度的状态见图4-40。 在砖混结构中,板伸入支座的长度一般宜大于50mm。 14、按设计规定,整理叠合板四周甩出的钢筋,不得弯90°,亦不得将其压

完整版叠合板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工程概况…………………………………………………………2 2. 施工准备…………………………………………………………4 3.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11 4.施工部署…………………………………………………………22 5.质量保证措施……………………………………………………6.27 成品保护措施……………………………………………………28 7.安全文明保证措施………………………………………………29 8. 应急预案…………………………………………………………31 9. 1

编制依据: 1. 1.1万科·翡翠湾地块工程承包合同 1.2万科·翡翠湾地块工程施工图纸 1.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DB37/T 5018-2014 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6《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B37/T 5020-2014 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8《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DB37/T 5019-2014 1.9《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1.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1.1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 2.工程概况: 2.1工程特点 2.1.1工程性质与作用 工程名称:万科·翡翠湾块工程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 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约为10万平米。 2.1.2工程特征 分项工程概况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

.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施工准备 (4) 4.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11) 5.施工部署 (22) 6.质量保证措施 (27) 7.成品保护措施 (28) 8.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29) 9.应急预案 (31)

1.编制依据: 1.1万科·翡翠湾地块工程承包合同 1.2万科·翡翠湾地块工程施工图纸 1.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DB37/T 5018-2014 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6《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B37/T 5020-2014 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8《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DB37/T 5019-2014 1.9《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1.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1.1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 2.工程概况: 2.1工程特点 2.1.1工程性质与作用 工程名称:万科·翡翠湾块工程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 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约为10万平米。 2.1.2工程特征 分项工程概况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 预制板既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 模板,现浇叠合层内可敷设水平设备管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刚度大,可

节省模板,而且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学习规范、图集,学习设计图纸及转化图纸,领会设计意图, 并做好图纸会审。 3.1.2确定预制构件吊装顺序,并按照顺序将各编号构件进行排列。 3.1.3编制构件进场计划。叠合板为甲供材,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向 建设单位提供分段供材计划。 3.1.4确定吊装使用的机械、吊具、辅助吊装钢梁等。统计吊运材料量确定塔吊数量:由于增加了叠合板卸货与安装的工作,塔吊使用频繁, 尽可能安排一般每栋楼安排一台塔吊,再辅以考虑施工分段及流程,避免 冲撞临近塔吊塔身、建筑物主体。根据单块叠合板构件(包括楼梯)重量、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承插型盘扣式支架) 编制: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 XXX建筑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二月十八日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盘扣式支架设计概要 第二章、施工技术措施 一、盘扣式支架施工 第三章、质量保证措施 一、材料要求 二、盘扣式支架搭设质量要求及检查、验收标准 三、盘扣式支架搭设要点及注意事项 四、盘扣式支架拆除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四章、构造措施 一、盘扣式支架构造措施 二、盘扣式支架与现浇梁支架构造措施 第五章、安全施工措施及施工应急预案 一、安全生产管理 二、施工应急预案 第六章、雨季施工措施 第七章、盘扣式支架计算书 一、盘扣式支架承载能力计算 二、木工字梁受力计算 三、方钢管受力计算 四、盘扣式支架稳定性计算 五、承插型盘扣式支架抗倾覆验算 六、水平杆及斜杆受力计算 七、地基承载力要求

第八章、施工资源配备和进度计划 附件1:XXXX地下车库工程承插型盘扣式支架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XXXXX地下车库工程结构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 2010;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混凝土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7)国家、建设部、安徽省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8)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9)屋玛公司的专业计算软件Power Frame寸本方案进行的验算。

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叠合板安装及支顶施工案 一、编制依据 1.北新城一期(公租房)工程(一标段)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及二次设计的预制构件制作图。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4.《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21/T1868-2010 5.《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B21/T1872-2011 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 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11G101系列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北新城,一期工程14栋楼,每栋楼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上27层,地下一层.(1#、2#楼带2层裙房),层高3m,建筑总高度84.5米,总建筑面积153299.07㎡。一~四层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五~二十八层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预制板安装后再结构整浇,其中外墙板均为预制节点整浇,墙均为现浇混凝土结构,走廊处的连梁和楼板为全现浇结构,其余楼板为预制和整浇叠合板.设计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 2.叠合板每层18块,预制构件最重板约2.8t,每栋总计432块;楼梯踏步板两种规格尺寸,总计5.4t;叠合板的预制层厚度为60mm,现浇层厚度为80mm,局部120mm。钢筋采用HPB300、HPB335、HRB400,叠合板及梁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

三、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 每层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施工准备 1.材料进场及检验:预制板进场材料是否有翘曲、缺棱掉角现象,叠合板已经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项目部与监理工程师一同验收,发现不合格品直接退场。 2. 进场的楼板分别编号,并注明楼板所在工程的位置。 3. 现场堆放:放现浇板的场地平整,做混凝土硬化处理。.叠合板卸车前在地面上放置木.起隔离作用,叠合板堆放不超过七个高。 4.墙施工双排落地脚手架、外墙的预制挂架安装牢固可靠。 五、预制板安装 1.线位控制:安装前先弹好叠合板水平及标高控制线,注意核对水暖、消防预留洞的位置,沿着管、洞中心做十字交叉线,在预制板的边缘和安

叠合板支撑体系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施工方案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2014年06月

目次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2.1工程信息 (1) 2.2施工特点及难点 (1) 第三章施工组织 (1) 3.1施工准备 (1) 3.1.1施工机具准备 (1) 3.1.2技术准备 (1) 3.1.3劳力安排 (2) 3.2搭设顺序 (2) 第四章保证措施 (3) 4.1质量保证措施 (3) 4.2安全保证措施 (3) 4.3技术要求 (3) 第五章相关计算书 (4)

第一章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施工图纸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信息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工程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定园路南侧,双万路西侧。工程总建筑面积15969m2,包括三个单体。其中,1#楼为网点,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高度7.55m。2#、3#楼为住宅地上十一层(带阁楼),建筑高度分别为35.10m,36.10m。建设单位:棘洪滩街道韩洼社区居民委员会,设计单位: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青岛恒生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2施工特点及难点 本工程2#楼、3#楼从三层开始采用整体装配式施工,故需要叠合板支撑体系,叠合板体系与传统现浇有区别,需充分考虑叠合板分布进行支撑架体的搭设。楼板为部分叠合楼板,叠合楼板板厚为130mm。其中130mm厚楼板:60mm的预制叠合板+70mm厚的现浇楼板面层;预制阳台板厚为130mm厚:60mm的预制叠合板+70mm厚的现浇楼板面层。 第三章施工组织 3.1施工准备 3.1.1施工机具准备 本工程制成架体准备钢管,扣件,木枋,顶托,槽钢。现场准备切割机,通过计算得出支撑架体竖向长度为2.5m。水平向支撑根据室内进空尺寸切割合适长度钢管。 3.1.2技术准备

叠合板施工技术交底

施组总设计交底 单位工程施组交底施工方案交底专项施工方案交底

2.1施工准备 2.1.1由技术负责人做好专项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 2.1.2认真审查叠合板平面布置图,吊装顺序以及数量。 2.1.3支撑体系的搭设按方案的设计搭设完成。 2.2叠合板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楼板支撑体系安装→吊装叠合板→叠合楼板现浇板带钢筋绑扎→水电管线敷设、连接→叠合楼板上层钢筋绑扎→预制墙楼板拼缝处理→检查验收→楼板混凝土浇筑 2.2.1测量放线 本工程的测量放线由总包的专业测量人员负责。 详见测量施工方案 2.2.2楼板支撑体系安装 本工程楼层高度为2.9m,楼板厚度130mm(其中叠合板60mm、现浇部分70mm),楼层高度相对较低,采用独立支撑体系,支撑间距不大于1800mm,支撑排距不大于2000mm,钢包木龙骨设置方向与叠合板的短跨方向一致,龙骨端部与墙边的距离不大于500mm,梁底立杆隔一布一,间距不大于2000mm。 支撑体系构成 2.2.3根据叠合板规格设置相应的支撑点,安装叠合板前调整支撑高度必须达到精准 要求,以保证叠合板现浇成型后底面平整。

支撑体系节点示意图 叠合板板带部位模板采用吊模,次龙骨采用50mmx100mm方木,间距200mm,主龙骨采用50mmx100mm方木或18U形钢筋。

降板处叠合板与现浇板支撑 无降板处叠合板与现浇板支撑 无降板的地方现浇处模板支撑脚手架步距及排距同现浇楼板,模板两侧延伸到叠合板面约100mm,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 2.2.3支撑体系平面布置图 2.3叠合板吊装 详见吊装施工方案 2.4附加钢筋及楼板钢筋安装 2.4.1预制叠合板安装调平后,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附加筋、叠合板下层横向钢筋的安装。 2.4.2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处理好现浇板带附加筋锚固到叠合板内。 2.5水电管线敷设、连接 详见装配式机电预留预埋施工方案 2.6叠合板上层钢筋安装 2.6.1水电管线经检查合格后,进行钢筋上层安装。 2.6.2楼板上层钢筋设置在格构梁上弦筋上绑扎固定,以防止偏移和混凝土浇筑时上浮。 2.6.3对已经铺设好的钢筋、模板进行保护,严禁在底模上行走或踩踏,禁止随意搬

叠合板生产设计(1)

1#楼等8项(石景山区北辛安棚户区改造A区项目1608-668地块住宅部分1#-5#住宅楼、 S-1#-S-3#公建楼) 预制构件生产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北京榆构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五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概况 (1) 3 生产设施与人员投入 (2) 3.1生产厂房与场地 (2) 3.2人员投入 (2) 4 生产准备 (3) 4.1技术准备 (3) 4.2生产准备 (3) 5 生产工艺流程 (4) 5.1叠合板生产工艺流程 (4) 5.2楼梯生产工艺流程 (4) 6 生产质量控制 (5) 6.1原材料 (5) 6.2模板制作 (5) 6.3钢筋加工 (7) 6.4构件制作 (9) 7 质量检验与评定 (12) 7.1混凝土强度 (12) 7.2外观检验 (12) 7.3尺寸检验 (13) 7.4质量评定 (14) 8 标识、入库、码放、运输 (14) 8.1标识 (14) 8.2入库、码放 (14) 8.3运输 (14) 9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6) 10 工期保证措施 (17) 10.1综述 (17) 10.2工期保证措施 (17) 11 安全、环保措施 (17) 11.1安全措施 (17) 11.2环保措施 (17)

1 编制依据 1.1 1#楼等8项(石景山区北辛安棚户区改造A区项目1608-668地块住宅部分1#-5#住宅楼、S-1#-S-3#公建楼)——深化设计预制构件加工图。 1.2 施工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及法规。 1.3 其它现行相关标准。 2 概况 2.1 工程名称:1#楼等8项(石景山区北辛安棚户区改造A区项目1608-668地块住宅部分1#-5#住宅楼、S-1#-S-3#公建楼)。 2.2 工程地点:北京市石景山区,项目1#、2#、4#楼。 2.3 构件类型:叠合板、楼梯。 2.4 生产工期:2018年5月下旬开始构件生产,预计2018年6月中旬供应首批构件,大约2018年10月生产完毕。 2.5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采用的材料详见下表 预制构件材料表 [表2.5A] 2.6

叠合板施工组织设计

叠合板施工方案

—、项目简介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四、施工进度计划 五、施工准备与交底 六、施工方案 七、预应力叠合板工厂化生产 八、质量要求 九、安全措施

一、项目简介 1、叠合板技术简介 万科浦口2014G78地块璞悦山花园项目第二期开始建设的楼栋全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预制预应力薄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组成整体的混凝土板。该技术是建设部推广的新的十项新技术之一。 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住宅产业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責,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特点 (1) 与现浇板相比,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 (2) 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可加大为1.8?2.5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 (3) 施工安装方便、快捷,可节约工期30%; (4) 板底平整度好,不需粉刷,减少湿作业量; (5) 薄板尺寸不受模数的限制,可按设计要求随意分割,灵活性的,适用性强。 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工艺原理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薄板与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混凝土板。在生产、施工中执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图集(95 (03) G439 (三)),《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及《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世构体系)技术规程》(苏JG/T006-2002)o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叠合板施工方案

用心整理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 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 目录 一、项目简介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四、施工进度计划 五、施工准备与交底 六、施工方案 七、质量要求 八、安全措施 一、项目简介 1、叠合板技术简介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预制预应力薄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组成整体的混凝土板。该技术是建设部推广的新的十项新技术之一。

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住宅产业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特点 (1)与现浇板相比,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 (2)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不加于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 (3)施工安装方便、快捷; (4)板底平整度好,不需粉刷,减少湿作业量; 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工艺原理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薄板与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混凝土板。在生产、施工中执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二、工程概况: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白塔河二路以南,东临安顺街,南侧为高深路。工程包括:31#、34#-35#楼、39#-41#、44#-45#楼5层洋房(含地下室);50#、51#楼31层住宅(含地下室);52#楼30层住宅(含地下室);56#、57#楼32层住宅(含地下室);61#-63#楼33层住宅(含地下室);I#-L#独立商业(含地下室);M#综合楼;1#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215743㎡,结构形式:商业基础为:框架结构,主体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3、设计要求 (1)材料要求 砼材料:预制叠合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钢筋:采用直径三级钢8;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1、工程特点 (1)、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薄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薄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本工程为60mm叠合板+70mm现浇板。 2、施工重点 (1)、薄板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统一采用成品垫块作为垫块,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 (2)、叠合板钢筋采用机械制作焊接。 (3)、施工阶段临时支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薄板的承载力及临时支撑力杆的稳定性。 (4)、临时支撑搭设应严格按设计方案及有关规范规程进行,确保搭设质量。

叠合板的设计要点0828

叠合板的设计要点0828 叠合板的设计要点一、规范对楼盖的规定高规:3.6.1 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3.6.2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时,8、9度抗震设计时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6、7度抗震设计时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 无现浇叠合层的预制板,板端搁置在梁上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 2 预制板板端宜预留胡子筋,其长度不宜小于100mm。 3 预制空心板孔端应有堵头,堵头深度不宜小于60mm,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浇灌密实。 4 楼盖的预制板板缝上缘宽度不宜小于40mm,板缝大于40mm时应在板缝内配置钢筋,并宜贯通整个结构

单元。现浇板缝、板缝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高于预制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5 楼盖每层宜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层。现浇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并应双向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200mm的钢筋网,钢筋应锚固在梁或剪力墙内。3.6.3 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底盘顶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上海装规:条:2.预制板搁在梁上或剪力墙上的长度分别不宜小于35mm和25mm。 5. 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较大的楼层、作为上部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装规JGJ1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楼盖宜采用叠合楼盖。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较大的楼层、作为上部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宜采用现浇楼盖。条:2.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3.框架结构的

叠合板支撑体系

叠合板支撑体系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施工方案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2014年06月

目次

第一章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施工图纸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信息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工程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定园路南侧,双万路西侧。工程总建筑面积15969m2,包括三个单体。其中,1#楼为网点,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高度。2#、3#楼为住宅地上十一层(带阁楼),建筑高度分别为,。建设单位:棘洪滩街道韩洼社区居民委员会,设计单位: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青岛恒生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特点及难点 本工程2#楼、3#楼从三层开始采用整体装配式施工,故需要叠合板支撑体系,叠合板体系与传统现浇有区别,需充分考虑叠合板分布进行支撑架体的搭设。楼板为部分叠合楼板,叠合楼板板厚为130mm。其中130mm厚楼板:60mm的预制叠合板+70mm厚的现浇楼板面层;预制阳台板厚为130mm厚:60mm 的预制叠合板+70mm厚的现浇楼板面层。

叠合板支撑体系

叠合板支撑体系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施工方案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2014年06月

目次

第一章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施工图纸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信息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工程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定园路南侧,双万路西侧。工程总建筑面积15969m2,包括三个单体。其中,1#楼为网点,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高度。2#、3#楼为住宅地上十一层(带阁楼),建筑高度分别为,。建设单位:棘洪滩街道韩洼社区居民委员会,设计单位: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青岛恒生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特点及难点 本工程2#楼、3#楼从三层开始采用整体装配式施工,故需要叠合板支撑体系,叠合板体系与传统现浇有区别,需充分考虑叠合板分布进行支撑架体的搭设。楼板为部分叠合楼板,叠合楼板板厚为130mm。其中130mm厚楼板:60mm的预制叠合板+70mm厚的现浇楼板面层;预制阳台板厚为130mm厚:60mm的预制叠合板+70mm厚的现浇楼板面层。 第三章施工组织 施工准备 施工机具准备 本工程制成架体准备钢管,扣件,木枋,顶托,槽钢。现场准备切割机,通过计算得出支撑架体竖向长度为。水平向支撑根据室内进空尺寸切割合适长度钢管。 技术准备 预制叠合板支撑体系按照竖向支撑立杆间距最大不超过1500mm,距墙体间距为500mm~800mm之间,设置两道水平杆,扫地杆距离地面200mm左右,扫天杆为距离顶板约为800~1000mm。 (1)叠合板、预制阳台吊装施工前应编制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施工总承包企业技术负责人及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2)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并由交底人和

叠合板施工方案

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 目录 一、项目简介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 四、施工进度计划 五、施工准备与交底 六、施工方案 七、质量要求 八、安全措施 一、项目简介 1、叠合板技术简介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预制预应力薄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组成整体的混凝土板。该技术是建设部推广的新的十项新技术之一。 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住宅产业化,

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特点 (1)与现浇板相比,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 (2)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不加于1.8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 (3)施工安装方便、快捷; (4)板底平整度好,不需粉刷,减少湿作业量; 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工艺原理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薄板与后浇混凝土层组成的混凝土板。在生产、施工中执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二、工程概况: 沈阳恒大中央广场一期: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白塔河二路以南,东临安顺街,南侧为高深路。工程包括:31#、34#-35#楼、39#-41#、44#-45#楼5层洋房(含地下室);50#、51#楼31层住宅(含地下室);52#楼30层住宅(含地下室);56#、57#楼32层住宅(含地下室);61#-63#楼33层住宅(含地下室);I#-L#独立商业(含地下室);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

XXXX地下车库工程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承插型盘扣式支架) 编制: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 XXX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二月十八日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盘扣式支架设计概要 第二章、施工技术措施 一、盘扣式支架施工 第三章、质量保证措施 一、材料要求 二、盘扣式支架搭设质量要求及检查、验收标准 三、盘扣式支架搭设要点及注意事项 四、盘扣式支架拆除要点及注意事项第四章、构造措施一、盘扣式支架构造措施 二、盘扣式支架与现浇梁支架构造措施第五章、安全施工措施及施工应急预案一、安全生产管理二、施工应急预案第六章、雨季施工措施第七章、盘扣式支架计算书一、盘扣式支架承载能力计算二、木工字梁受力计算 三、方钢管受力计算 四、盘扣式支架稳定性计算 五、承插型盘扣式支架抗倾覆验算 六、水平杆及斜杆受力计算 七、地基承载力要求 第八章、施工资源配备和进度计划 附件1: XXXX地下车库工程承插型盘扣式支架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XXXXX 地下车库工程结构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2010);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混凝土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7)国家、建设部、安徽省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8)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9)屋玛公司的专业计算软件Power Frame寸本方案进行的验算。

桁架叠合板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

适用范围:、 1、适用于环境类别为1级,屋面叠合板用底板(不适用于阳台、厨房、卫生间) 2、本图集适用于非抗震设计或者抗震设防烈度在6~8度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结构; 3、本图集适用于剪力墙厚度200mm,其他墙厚可以参考使用。 材料要求: 1、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2、底板钢筋及钢筋桁架的上弦、下弦钢筋采用HRB400钢筋,钢筋桁架腹板钢筋采用HPB300钢筋 叠合板规格及编号: 1、底板厚度为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为70mm、80mm、90mm 三种。 2、底板的标志宽度、标志跨度(mm)表1~表4 表1双向板底板宽度 表2双向板底板跨度

表3单向板底板宽度 表4单向板底板跨度 双向叠合板编号:DBSA-BC-EeFf-GH DBS双向受力叠合板用底板, A:拼装位置1是边板,2是中板。 B:底板厚度cm。C: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cm。 Ee:底板标志跨度dm。Ff:底板标志宽度dm。 G:底板跨度方向配筋代号。H:底板宽度方向配筋代号。 表5底板跨度、宽度方向钢筋代号组合表 例DBS1-67-3620-31。双向受力叠合板用底板,拼装位置底板,底板厚度60mm,叠合层厚度70mm,底板标志跨度3600mm,底板标志宽度2000mm, 底板跨度方向配筋¢10@200,底板宽度方向配筋¢8@200。

单向叠合板编号:DBD BC-EeFf-G DBD单向受力叠合板用底板 B:底板厚度cm。C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cm。 Ee:底板标志跨度dm。Ff:底板标志宽度dm。 G:底板跨度方向配筋代号 表6单向叠合板用底板钢筋代号表 例DBD67-3620-2 单向受力叠合板用底板,底板厚度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70mm,底板标志跨度3600mm,底板标志宽度2000mm,底板跨度方向配筋¢8@150,分布钢筋为¢6@200 钢筋桁架规格及代号:表7钢筋桁架规格及代号

叠合板支撑体系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施工方案中国青建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2014年06月

WORD格式可编辑 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信息....... 2.2施工特点及难点 第三章施工组织 3.1施工准备............ 3.1.1施工机具准备 3.1.2技术准备..… 3.1.3劳力安排..… 3.2搭设顺序............ 第四章保证措施 4.1质量保证措施 4.2安全保证措施 4.3技术要求..... 第五章相关计算书目次 1 (1) ...3 ...3 3

WORD格式可编辑第一章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施工图纸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信息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工程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定园路南侧,双万路西侧。工程总建筑面积15969m2包括三个单体。其中,1#楼为网点,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高度7.55m。2#、3#楼为住宅地上^一层(带阁楼),建筑高度分别为35.10m,36.10m。建设单位:棘洪滩街道韩洼社区居民委员会,设计单位: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青岛恒生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2施工特点及难点 本工程2#楼、3#楼从三层开始采用整体装配式施工,故需要叠合板支撑体系, 叠合板体系与传统现浇有区别,需充分考虑叠合板分布进行支撑架体的搭设。楼板为部分叠合楼板,叠合楼板板厚为130mm其中130mn厚楼板:60mm勺预制叠合板+70mn厚的现浇楼板面层;预制阳台板厚为130mn厚: 60mm勺预制叠合板+70mn厚的现浇楼板面 层。 第三章施工组织 3.1施工准备 3.1.1施工机具准备 本工程制成架体准备钢管,扣件,木枋,顶托,槽钢。现场准备切割机,通过计算得出支撑架体竖向长度为2.5m。水平向支撑根据室内进空尺寸切割合适长度钢管。 3.1.2技术准备

叠合板专项施工设计(完整版)

湖北远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辰永康道(大张庄示范小城镇M地块)项目(一标) 叠合板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019年6月22日星期六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 (4) 三、预制构件的运输 (5) 1、运输时间 (5) 2、运输方式及车辆要求 (5) 3、货物的装卸 (6) 4、质量要求及交接 (6) 5、风险转移及赔偿 (6) 6、权利及义务 (6) 7、安全责任及相关要求 (7) 8、违约责任 (8) 四、预制构件的存放 (8) 1、位置的选择 (8) 2、场地要求 (9) 3、场地的规格 (9) 4、堆放的方法 (10) 5、合理计划 (11) 五、重难点分析: (12) 1、板筋与梁筋冲突 (12) 2、墙筋障碍 (13) 3、标高控制 (14) 4、接缝漏浆 (15) 六、人员组织: (16)

七、技术方案: (16) 1、板型 (16) 2、板厚 (17) 3、板缝拼接方式 (19) 4、安装用工具、材料选用: (19) 5、叠合楼板安装: (20) 5.1 吊装顺序: (20) 5.2安装工艺流程: (20) 5.3 搭设临时支撑架 (20) 5.4叠合板安装 (21) 八安全措施 (23) 1安全技术要求 (23) 2 安全防护与措施 (24) 3 安全施工管理 (24) 九、成品保护措施 (25)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 2、国家、天津现行规范、规程、标准、图集,PC企业标准 3、北辰区永康道(大张庄示范小城镇M地块)装配施工图纸 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北辰区永康道(大张庄示范小城镇M地块)项目(一标段) 2、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天津市北辰区永兴道与佳安道交口 3、建设单位:天津新城悦弘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辽宁中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PC深化设计:江苏筑森设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6、监理单位:天津建筑工程监理公司 7、施工单位:湖北远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含地库和点式小高层,地库为平时为车库,战时人防掩蔽所,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小高层为住宅楼,编号为1#~5#,15#~19#楼,共10栋,为地下1层,其中15#楼地上18层,其他均为地上15层,建筑面积5.5万多平方米。 结构为筏板桩基础,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本工程15#、16#、18#楼为装配楼,装配构件为叠合板,装配范围:16#18#楼从4层顶板~14层顶板,15#楼从4层顶板~17层顶板。为了防止楼板渗水,厨房、卫生间楼板结构仍采用现浇。 单体预制概况:

叠合板支撑体系

叠合板支撑体系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施工方案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2014年06月

目次

第一章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项目施工图纸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信息 韩洼社区农民经济适用房工程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定园路南侧,双万路西侧。工程总建筑面积15969m2,包括三个单体。其中,1#楼为网点,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高度。2#、3#楼为住宅地上十一层(带阁楼),建筑高度分别为,。建设单位:棘洪滩街道韩洼社区居民委员会,设计单位: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青岛恒生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特点及难点 本工程2#楼、3#楼从三层开始采用整体装配式施工,故需要叠合板支撑体系,叠合板体系与传统现浇有区别,需充分考虑叠合板分布进行支撑架体的搭设。楼板为部分叠合楼板,叠合楼板板厚为130mm。其中130mm厚楼板:60mm的预制叠合板+70mm厚的现浇楼板面层;预制阳台板厚为130mm厚:60mm的预制叠合板+70mm厚的现浇楼板面层。 第三章施工组织 施工准备 施工机具准备 本工程制成架体准备钢管,扣件,木枋,顶托,槽钢。现场准备切割机,通过计算得出支撑架体竖向长度为。水平向支撑根据室内进空尺寸切割合适长度钢管。 技术准备 预制叠合板支撑体系按照竖向支撑立杆间距最大不超过1500mm,距墙体间距为500mm~800mm之间,设置两道水平杆,扫地杆距离地面200mm左右,扫天杆为距离顶板约为800~1000mm。 (1)叠合板、预制阳台吊装施工前应编制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施工总承包企业技术负责人及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2)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并由交底人和

07叠合板体系

叠合板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叠合板的定义 叠合板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组成,又名半预制体系,结合了预制和现浇混凝土,并汲取了各自的优点。 叠合板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现浇板具有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但是费工,需要大量的模板,施工周期长生产难于实现工业化。预制板易于实现建筑构件的工业化(设计标准化,制造工业化,安装机械化),构件制作不受季节及气候限制,可提高构件质量,且施工速度快,可节省大量模板和支承,但整体性差,不利于抗震,抗渗性差。能否将现浇板和预制板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呢?叠合板就兼具有两种版的优点。叠合板的产生就是这样的。 叠合板的构成 叠合板由两部分组成,预制部分多为薄板,在预制构件加工厂完成,施工时吊装就位,现浇部分在预制板面上完成,预制薄板既作为永久模板而无需模板。又做为楼板的一部分承担使用荷载。 叠合板的分类如下

连续叠合板、新型叠合板、双向叠合板、空腹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pk 预应力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 国内外叠合板主要研究内容 抗震性能、抗弯性能、延性、计算分析设计、能耗、抗裂性能 叠合板国内发展情况和研究进展 我国从1957年开始生产预应力棒,预应力薄板和双层空心板等装配整体式构件,首次运用在民用建筑上。1961年同济大学朱伯龙研制了一种装配式整体密肋楼板,预制部分为I字小梁下部翼缘上。这种楼板的特点:经济指标好,构件轻,施工制作方便。 70年代我国预应力混泥土预制小梁与现浇板相结合的混泥土叠合式屋面得到发展先后在广东,浙江,天津等省市建造了一批采用这种结构的房屋,经济效果很好,1975年浙江省标准设计站出版了预应力混泥土预制小梁与现浇板叠合的屋面图集(浙G103.103-1). 进入到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旅游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各大城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这些高层建筑的楼屋面由于抗震的需要,大部分采用现浇结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采用装配式整体叠合板结构。从1975年到1995年内全部或部分采用叠合结构的近30个工程有多层公共建筑,也有高层建筑。 如北京国际大厦,西苑饭店,武汉金源世界中心,武汉友谊大厦等20多栋。我国一些小城市,在民用建筑中,由于抗渗和运输安装的需要抛弃了传统的空心楼盖屋面,采用了装配整体预应力混泥土叠合板屋面,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改善了屋面的防水,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叠合梁的预制构件截面形式也丰富多变,如槽形,倒T形,花篮形和L形等。 此外,四川成都市和广西南宁市也大量采用了预应力薄板和预应力空心板与现浇混泥土叠合的装配整体式楼屋面。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标准所已编制了这种结构的标准图集,为广泛地推广这种结构创造了条件。 预应力混泥土叠合多孔板广泛应用在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较高的地区和对整体性,防火要求较高的房屋结构的楼盖工程中。这类叠合板通常做法是将预应力混泥土空心板就位后,在板面上角柱40~60mm厚混凝泥土叠合层,在叠合层内配置Φ 6@200的双向钢筋网,使单块混泥土空心板与相邻板成为一体,共同受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