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整理-古代-【1】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整理-古代-【1】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整理-古代-【1】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整理-古代-【1】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天文学在中国有着十分古老的历史。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神话传说,就生动地体现了我们祖先对宇宙的丰富想象,也包含了对天体运行规律的一些猜测。天象观测的记载也很早,在殷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不少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春秋鲁庄公七年(前687年)记述了流星雨现象,春秋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就对哈雷彗星作了记录。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资料之丰富,在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天文学史上的光辉记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

在这些丰富的天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代丰富的宇宙理论。从周代到晋代,就陆续出现了各种不同学说。这些学说的共同课题是探索天地的形状,研究天地之间的关系。

宇宙是什么?天与地的形状是怎样的?古埃及人设想宇宙像一个箱子,稍凹的箱底是大地,箱盖是天,其形状有人说是圆的,有人说是方的。古巴比伦人认为天像个圆罩,地是个圆形平面。天空之上、地面之下全都被水包围着。天空上有一个天窗,天窗打开,就会下雨。太阳每日沿着天穹东升西落,然后又在夜里通过地下管道再回到东边,而天穹本身是不动的。

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也对天地的形状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是直观的产物,是观测经验的总结,同时义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中国古代宇宙理论所依据的主要是如下三方面的事实。

第一,重物下落。人们在生活与生产实践中,每天都要碰到这样的现象:重的物体若没有东西支撑,就必然直线下落。古人认为天有形,有形就会有重量,因此中国占代的各种宇宙理论都要回答天为何不往下坠落的问题。杞人忧天的故事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杞人之忧在今天看来显然幼稚可笑,但在古代它并不是毫无认识根据的。

第二,水成平面。水总要从高处流向低处,最后当各处都一样平时,就停止流动。这就使一些人由此想象大地也应当是平的,即使是主张大地球形的人,也要认真考虑为何水会成平面的问题。

第三,天体作圆周运动。“斗转星移”,说明北斗围绕北极星作圆周运动。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穿过下中天,最后是轸宿,紧接着又是角宿,这说明二十八宿在作圆周运动。这就使古人自然想到天呈球形,是圆的。

这样,一条垂直直线、个水平面和一个圆圈,就同中国古代各种宇宙理论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如何解释这三种现象,直接关系到各种学说的命运。

中国占代宇宙论有盖天、浑天、宣夜二大家,后又有昕天、穹天、安天三家,即所谓“论天六家”。若再加上王充的乎天说,就有七家。但最主要的是盖浑二家。

一、盖天说

盖天说也有几种。祖冲之之子祖暅在《天文录》中说:“盖天之说,又有三体:一云天如车盖,游平八极之中;一云天形如笠,中央高而四边下;一云天如歌车盖,南高北下。”

最早的盖天说始于周代,主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晋书·天文志))这种说法完全是直观的产物。人们看到头顶上的天很高,而四周的天都在远方同大地接触,很像一个圆盖。所以南北朝的民歌唱道:“天似穹庐,笼盖四

野。”为什么要设想地是方的呢’这是因为古人不能上天,也不能人地,人们活动的范围,从根本上说是个二维平面,所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比上下两个方向有更重要的意义。《尸子》说“四方上下曰宇”,把四方与上下加以区分,就是这种实际状况的反映。显然,只有正方形才能形象地代表有四个方向的平面大地。辽宁省凌源县牛粱河母系原始氏族社会遗址的发掘表明,当时已有象征天圆地方的祭神的殿堂。盖天说还对天的高度、地的大小作了估计。《周髀算经》说大地是一个正方形,每边八十一万里,天顶的高度是八万里。《尚书纬·考灵曜》也说:“从上临下八万里,天以圆覆,地以方载。”

盖天说认为大地不动,天穹旋转.日月星辰则在天穹之上,随天穹旋转。天穹绕本身的一个极点旋转,就像车轱辘绕轴旋转一样。起初人们以为天顶就是天的中心,后来发现北斗星绕不动的北极星旋转(当然北极星也在打圈圈,但这圈圈较小,很难发现),就认为北极星是天的中心。实际上天穹上这个极是地球自转轴正对的一点,所以成为天体周日视运动的不动的极。在我国黄河流域一带,北极约高出地面三十六度,因此盖天说认为天穹倾斜三十六度盖着大地。这就是祖暅所说的“天如欹车盖,南高北下”。

中国最早的盖天说实质上是天拱地平说、天曲地直说。这种学说在外国也有,前面说过的古巴比伦宇宙观就是一例。6世纪时出生在亚历山大里亚的科斯马,制作了圣柜式地图,是至今保存的最古老的教会地图,也认为天圆地方天圆地方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宇宙模型,能对某些现象作出某种解释,又符台天尊地卑、天动地静的哲学观念,所以在历史上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甚至在穿过地下?

由于最初的盖天说不能解释这些问题,所以天圆地方说就逐步演化为“天地双拱”的学说。日本的能田忠亮称这种学说为第二次盖天说。中国学者则把天心地方说称为“周髀家说”,而把新盖天说称为“周髀算经说”。

新的盖天说主张“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晋书·天文志》)天穹犹如一个斗笠,大地像一个底朝天倒放着的盘子。《周髀算经》说天穹与大地的中央都比四周高六万里,天与地相距八万里,可见天的曲率与地的曲率相同。这种学说的实质是:天拱地拱,天曲地曲,这在“圆则俱圆”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天地也显得比较和谐了。从平直大地到拱形大地,是古代中国人对大地形状认识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向球形大地观念前进的过渡形态。拱形大地的认识,在大海中航行时比较容易获得直观印象。许多生括在地中海流域的古希腊罗马的学者都乘船到过埃及,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国天文学家,却很少能横渡重洋,直接获得水面弯曲的印象。直到1839年华蘅芳才在送表弟出洋的诗中说:“经过赤道知冬暖,渐露青山识地圆。”

可是,新盖天说仍然难以回答旧盖天说所遇到的那个问题;太阳西落以后,又怎样回到东方来的,有人回答说:日月星辰根本没有东升西落的运动,这只是我们的感觉而已。因为天体都围绕北极星转,而北极星并不正好在我们头顶之上,所以天体在旋转时,有时离我们远,有时离我们近。近时我们就觉得它们在天上,看得很清楚;远时看不到,就以为它们落到地平线以下了。有人甚至说:太阳光照多只能照射十六万七千里的距离,太阳与我们的距离超过这个数字时,我们就看不到太阳了。所以日月星辰根本没有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太阳也就不存在所谓东升西落的问题了。这种说法显然不能自圆其说。为什么恒星离我们比太阳更远,可是夜晚我们却看不到太阳,反而能看到满天星斗?月亮的盈亏又如何解释?至于阳光传播的极限是十六万七千里之说,更是无稽之谈了。

王充的平天说也遇到了类似的难题。王充(27-约100)说:“天平正与地无

异。”他认为天地相接只是人的错觉:“平正,四方中央高下皆同,今望天之四边若下者,非也,远也。”“人望不过十里,天地合也,远,非合也。”(《论衡,说日》)在他看来,日月星辰出投于地平线上下也是错觉,它们实际上只在天上打圈圈,并没有转到地下。天体转到西方的远处,看起来同地相接,我们就以为是西落了。“今视日人,非人也,亦远也。”这种说法很快就受到了东晋葛洪的批评。但王充把天体东升西落归结为错觉,并认为天地都是无限的,这都是合理的。

天体围绕北极旋转的现象,给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许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很少明确讨论是地球围绕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绕地球转的问题的原因。

新旧盖天说的共同要害是只承认半个天球,这就破坏了宇宙的和谐、对称,从而也把上下、高低绝对化了。这说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美学色彩比较谈薄,不像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样反复讲宇宙的形状应当是完美的等等。也正因为盖天说只讲半个天球,而不去讨论另外半个的问题,所以它又没有犯地球中心说的错误。它虽然否定了大地的运动,但这个缺点在当时并不直接影响到它的命运。

二、张衡与浑天说

从平面大地到拱形大地,再往前发展,就必然会得出球形大地的结论。“方则俱方,圆则俱圆”,这既是宇宙和谐性的一个表现,也是宇宙理论本身的逻辑一致性的要求。广义的方,包括平直的意思;广义的圆,包含球形的形状。天与地一圆一方,一是半个球,一是一块平面,这无论如何是不能说服人的。那么出路是“方则俱方”吗?想象方形的天,这同人的直观完全抵触;想象平面的天吗,平天说证明这条道路也很难走得通。因此出路只有一条;沿着“圆则惧圆”的道路前进。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扫清一个思想障碍——抛弃半个天球的观念,承认天是个完整的球,确立“球则俱球”的原则。这件工作的确有人做了。战国时的慎到(约前395-约前315)就一反半个天球的说法,明确提出“天体如弹丸”,为浑天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这样,人们在总结二十八宿等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就逐步确立了“天球”的概念。

那么,谁最早提出了“地球”概念的呢?郑文光与席泽宗认为惠施(约前370-前310)提出了球形大地的最初猜测。惠施共留下10个命题,含义不很明确,很难对它作出确切的解释。郑、席二位认为其中的“南方无穷而有穷”、“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3个命题,(《庄子,天下篇¨只能理解为大地是球形的,才有确定的含义。

浑天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东汉时的张衡(78-139)。张衡五六岁时就对星空怀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数满天的繁星,并要父亲教他星星的名称。东汉时期谶纬神学十分流行,它用迷信的观点来解释经书典籍,穿凿附会,并用来预卜吉凶。133年张衡向皇帝上疏揭露图谶的虚妄,说图谶是一些“虚伪之徒”为了升官发财而编出来的欺A之谈,建议“官收藏图谶,一禁绝之”。由此他常受到打击、排挤。因为他曾发明一种能飞的木鸟,有人就嘲笑他:你既然能使木鸟飞起来,为什么不能使自己高飞呢,张衡一生发明制作了许多机械,如浑天仪、地动仪、候风仪、指南车、记里鼓车等。他又是一位文学家,曾用10年的时间写下了著名的《二京赋》。他去世时,好友称他“数术穷天地,制作停造化”。郭沫若先生对他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月亮上的一座环形山就是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他在《灵宪》一书中探讨了天体的演化问盾。他认为天体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溟涬”,这时只存在着空间,什么物质也没有,但存在着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二阶段称“庞鸿”,这时从无中产生了各种元气,互相混合在一起,元气不断运转,所以界限不明,混沌不分。第三个阶段称“天元”,这时元气逐渐分开,清者在外形成天,浊者在内形成地,“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二气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万物。可是最初的元气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他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就认为来自于“无”。

他对七曜(日月与五大行星)运动速度的不相等,提出了一种解释:“近天则迟,远天则速。”就是说离地球近的就运转得快,离地球远的就运转得慢。他还根据七曜运动的慢快或远近,将七曜分为两类。一类“附于月”,属阴,包括月亮、水星和金星;另一类“附于日”,属阳,包括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

此外,他还认识到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夫日譬犹火,月譬犹水,火则外光,水则含景”,形象地把日月比作火与水,火能发光而水能反光,所以“月光生于日之所照”。他也认识到月食是由于地球的影子遮住了月面。他说:“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阉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灵宪》)

在《浑天仪》中,张衡提出了明确的浑天说观点。他写道:“挥天如鸡于,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盖地”变成了“天包地”。这是一种地心说。他肯定了天球的存在。但这个天球不是正球形,而是椭球形。他还提出了天球的直径问题,“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则短减千里,东西则广增千里。自地至天,半于八极。”(《灵宪》)“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可见他的天球同宇宙还不完全是一个概念。

关于大地形状的问题,《灵宪》的说法同《浑天仪》不一致。在《浑天仪》中,张街把大地比作蛋黄,可是在《灵宪》中又说:“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放平以静。”这岂不是又主张天圆地平了吗?有一些浑天说者也曾提出大地既不是一个球,也不是一块简单的平面,而是一个半球,上平下圆,正好填满天球的下半部,地中(大地的中央)就在阳城。这种说法在逻辑上可以看作是从盖天说到浑天说的一种过渡形式,是科学思想进化过程中的一种中间类型。张衡著作中的这种“地体于阴,故平以静”的说法,也可以看作进化中的“旧器官的痕迹”。张衡的主要倾向还是认为大地呈球形,他对月食成因的解释就说明了这点。

三国时的王蕃(228-266)也是一位重要的浑天说者。他在《浑天象说》中指出:“天地之体,犹如鸟卵,天包于地外,犹卵之裹黄,周施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日浑天。其术以为天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南北极持其两端,其天与日月星宿斜而回转。”既然天地的形状都像鸟卵,怎么会半个天在地上,另半个天在地下呢?可见上下的观念在古代是根深蒂固的,因为重物下落是常见的现象。

浑天说的实质是彻底贯彻了“方则俱方,圆则俱圆”的原则,提出了天球套地球的思想,简单讲来就是“球则俱球”。盖天说是上下二维结构,浑天说则是内外三维结构。这就是浑天说的精华所在。这样在人们看来,宇宙就完美和谐了。在这一点上,浑天说的确比盖天说前进了一大步。

但浑天说也有一些理论上的困难。第一,若大地为球形,则水面也应当是球形,可是这同水成平面的直观印象不一致。所以许多浑天说者也不得不承认,大

地虽然是球形的,但水面还是平的。这显然是不和谐的。

第二,球形大地是个庞然大物,为何能悬在空中,浑天说的核心是球中套球,因此这个问题也就成了浑天说的要害。有的浑天说者就解释说,地球之所以不下落,是因为天球内盛满了水,地球就浮在水上。初唐诗人杨炯在《浑天赋》中说“天如倚盖,地若浮舟。”把地球比作在水面上漂浮的小船。这种解释虽然勉强回答了地球为何不下落的问题,并把大地的球形与水的平面结合在一块了,可是为什么漂浮于水上的地球不会与四周盛水的天球相碰。是什么力量系住了这艘庞大的“浮舟”?这又是浑天说者无法解释的难题。

第三,既然天球的下半部盛满了水,那么天体运转到水平线以下时,就要在水中通过了。太阳是个大火球,怎么能穿水而过?王充就曾提出这个问题:“天行地中,出入水中乎?”(《论衡·说日》)于是有的浑天说者就解释道:天是阳物,同龙相似,所以可以出没水中。

在关于气的学说广泛流传以后,有的浑天说者就把地浮于水修改为地浮于气。宋代的唯物主义者张载(1020-1077)说“地在气中”,“地有升降,日有修短。地虽凝聚不散之物,然二气升降其间,相从而不已也。阳日上,地日降而下者,虚也;阳日降,地日进而上者,盈也;所以一岁寒暑之气候也。”(《正蒙·参两篇》)即地球浮于气上,气之升降造成了地球的升降和四季的变化。他把地球比作大气中的一个气球,由于气的盈虚,造成了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季节。张载认为地球浮于气中,这点又同宣夜说一致。

第四,有的浑天说者认为大地是一个平面,中央称“地中”。可是地中在何处?汉代取阳城,唐代取浚仪。又有说在昆仑山,又有说在广东某地。地点不一,又相隔千里,如何叫人相信?有的浑天说者认为圆地直径正好同天球直径相等,那天体如何能转到地下?于是张衡提出天球在东西方向比南北方向长一千里,刚好能使天体自由通过,因为当时盖浑二家有许多人认为日月的直径都是一千里。这个设想虽巧,但没有天文观测资料支持。

浑盖二家进行了长期的争论,总的趋势是浑天说占优势,因为它同天象观测较为一致。汉代的扬雄(前53-后18)从盖天说转向浑天说,并提出了“难盖天八事”,生动体现了浑天说的生命力。另外,盖天说支持了天尊地卑的说教,浑天说则主张“圆则俱圆”,看不出天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

综观浑盖二家,各有长短。盖天说没有地心说的错误,但却否认了大地的运动;浑天说往往承认大地的运动(地球浮于水上就会游动),却又有地心说的味道。浑盖二家又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承认天有形,或像一个盖子,或像一个鸡卵。

彻底否认天球存在,打破天有形观念的是宣夜说。

三、宣夜说

何谓“宣夜”?东晋虞喜说:“宣,明也;夜,幽也。”此说相传出自殷代。《晋书·天文志》写道:“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郗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天了无质”,直截了当地否定了天有形的观念,冲破了天球的界限。天无色、无体,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所以看起来好像有色、有体。正如魏晋时的扬泉所说:“地有形而天无体。”(《物理论》)。“高远无极”,否定了天球,承认宇宙的无限性就是十分简单明白的事。“日月众星,自然浮生

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既然天无形无体,当然就不需要任何有形有体的东西来支撑它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体自然浮生虚空之中,但又不是真正的虚空,而是飘浮在气中。“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因为天体都飘浮在气中,没有什么东西系住它们,所以它们可以自由地做各种不同的运动。

宣夜说的核心是抛弃天球概念,明确主张宇宙的无限。但它仍然遇到了盖浑二说都遇到的难题:为何天体能浮于气中而不下坠,东晋时的张湛解释说:“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列子·天瑞篇》)日月星辰也是气,不过是能发光的气,所以它坠落也不会损坏。实际上气浮于气中,也就不存在下落的问题了。

东晋的虞喜(281-356)基本上是宣昼说者,他为了解决宣夜说的这个难题,就提出了安天说。他写道“天确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魄焉在下,有居静之体。”(《晋书·天文志》)至于天为什么会安定,他也没说出个道理,只能起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作用。没有科学的万有引力理论,是根本不可能弄清天地日月之间的关系的。此外虞喜又说天在上,地在下,这本身又违背了宣夜说的基本精神。虞喜大约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中最富有宇宙和谐性思想的人。在上述引文的后面,他紧接着写道:“方则俱方,圆则俱圆;无方圆不同之义也。”这个观念可以看作是引导中国天文学家从盏天说转向浑天说的路标。

盖浑宦三说,从认识发展的内在逻辑次序来讲,应当是盖天说在先,宣夜说在最后。三说之中,宣夜说比较接近现代的宇宙理论。这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平面大地到拱形大地再到球形大地,这是对地的认识;从半个天球到整个天球再到否认天球,这是对天的认识。天球概念被抛弃了,地球的概念却被牢固确立了。

四、地动说

西方的地心说与地静说是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古代却不是如此。盖天说不是地心说,但却是地静说。既然大地被天穹盖住,它也就无法运动了。浑天说虽有地心说的缺点,但却有地动的观念。

成书于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了地动的思想:“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意思是说天向右旋转——从东向西;地向左旋转——从西向东。李斯在《仓颉篇》中说:“地日行一度,风轮扶之。”西汉末年的纬书中载有更加丰富的地动观念。其中写道:“天左旋,地右动。”(《春秋纬·元命苞》)“地动则见于天象。”(《春秋纬·运斗枢》)由天之动可看出地之动,即通过天象的观测可以认识到地球的运动。“地有四游”,“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舟行不觉也。”(《尚书纬·考灵曜》)南朝梁元帝诗曰:“不疑行舫动,惟看远树来。”佛教《圆觉经》日:“云驶月远,舟行岸移。”这已经相当清楚地把运动相对性原理表达出来了。

地球为什么会运动呢?在中国古代这一问题主要是由哲学家来回答的。张载提出了一个说法:“地气乘机右旋于中。”即大地的旋转是由气的旋转造成的,类似于后来法国笛卡儿的以太旋涡学说。他还进一步指出:“凡圆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正蒙》参两篇》)这既说明了物体本身有运动的源泉,又说明了凡在作圆周运动的物体,都能自行维持这种运动,而不需要外面作用的推动。这个说法又同亚里士多德的天体的圆周运动是自然运动的说法十分接近。这说明各个民族的思维发展,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

中国古代宇宙理论总体上属于古代天文学的第一个阶段——用常识解释常识,主要是思考天和地的形状及其位置关系,提出静态的宇宙模型。盖天说、浑天说都没有专业术语,只有日常器物和动物的名称,如“张盖”、“棋局”,“笠”、“盘”、“弹丸”、“鸡子”等,用“如”、“似”、“法”这些词来表示常识之间的相似关系。宣夜说则开始用非常识来解释常识。

——整理自林德宏《科学思想史》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先秦 【阶段特征】从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前是我国的先秦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时期。由于原始社会的内容不列入高考范围,故本单元主要涉及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完成期间的历史变化。其间依据社会性质的变化,划分为两个时期,其特点有:1、夏朝、商朝和西周(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这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强盛时期。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表明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商朝奴隶制文明有新的发展;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奴隶制国家走向强盛。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基本特征)(1)政治上:A王室衰微。新兴地主阶级势力上升,展开广泛的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B大国争霸。统一的封建国家在形成之中。C分封制瓦解。D 民族融合。(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得私田扩大A 井田田制瓦解。B 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得以确立,社会经济因之得到发展。C 封建经济初步繁荣。(3)文化上,社会思潮相当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也取得一系列成就。

第二部分秦汉【阶段特征】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到公元220年曹丕建魏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期(基本特征):1.政治上:A秦统一后首次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武帝时期,得到巩固,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了。B 封建中央和地方官制初步建立。C 统治思想:秦朝是法家思想,西汉初年是道家思想,至汉武帝时期用儒家思想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秦朝的措施和西汉的“王国问题”解决及东汉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E 选官制度的进步:废除世卿世实禄的制度。秦朝:按军功授爵;两汉是察举制和皇帝征召。2.经济上:①基本特征: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②秦朝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暴虐统治又破坏了生产力发展,两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③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经济重心在北方);④对外贸易开始:丝绸之路。 ⑤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3.民族关系:A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的版图大大开拓。B 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北方:主要是与匈奴的关系,以战争为主。西方:与西域的关系,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南方和西南:主要是越族和西南夷,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4.对外关系:A 对外交往初步发展,

《西方文化史》参考书目

西方文化史课外阅读书目 (带★者为必读书目) ★1.《圣经》(和合本) ★2.李泽厚著《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3.姜守明、洪霞著《西方文化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启能主编《西方历史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6.〈法〉伏尔泰著《风俗论》,商务印书馆,上册(梁守锵译)1996年版;中册(梁守锵等译)1997年版;下册(谢戊申等译)1997年版。 ★7.〈英〉汤因比着《历史研究》上、中、下(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裔昭印著《世界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版。 ★9.王佐良等主编《欧洲文化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版。10.〈荷兰〉彼得·李伯庚著《欧洲文化史》(赵复三译),上、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1.郑敬高编著《欧洲文化的奥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2.〈德〉古斯塔夫·施瓦布著《希腊古典神话》(曹乃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 ★13.〈美〉G. F. 穆尔著《基督教简史》(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4.张久宣编《圣经故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15.〈苏〉苏联艺术科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研究室编《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上册(严摩罕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6.〈苏〉苏联艺术科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研究室编《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下册(严摩罕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7.〈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东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19.〈美〉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20.〈美〉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21.〈德〉利奇德著《古希腊风化史》(杜之、常鸣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德〉奥托·基弗著《古罗马风化史》(姜瑞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德〉爱德华·傅克斯著《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侯焕闳译),辽宁

哲学和科学关系

【作者简介】李醒民,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教授,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文化研究。 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其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归起来,不外乎两种看法:无关或有关。在谈到现代哲学对科学的反映时,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第一种态度的表现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把哲学的所有课题让与其他科学,而哲学尚可保留有关自身的历史知识,也就是退缩到哲学史上;其二是把哲学的论点尽量变得合乎科学,成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基础的学问,如数理逻辑等。第二种态度与第一种相反。他们认为哲学自有其他天地,和科学无关。 基伯格持有无关的见解:“哲学是人文学科之一,科学就是科学……我们在这里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它们的居民罕见能够完全相互交流。人文学科聚焦于人的成果、历史、观念的游戏;科学聚焦于世界、事实、新的和切实的知识积累。” 蔡元培却不作如是观。他论及科学、哲学、文学三者的关系时说:“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文学,全以科学为基础……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需要;治哲学者,以能读懂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于科学之实验,而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科学,即最超然之玄学,亦不能与科学全无关。”[3] 科学(Science)即指其本来的含义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哲学(Philosophy)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谓的哲学。 一、科学与哲学在特征上的不同之处 王星拱:(1)哲学与科学之范围不同而其方法亦不同:哲学是研究本体的,科学是研究现象的;哲学是研究知识的,科学是研究事实的;哲学是研究形式的,科学是研究实质的。由此言之,研究科学须用经验,研究哲学须用理性。唯其要用经验,所以要在观察试验上做工夫。唯其要用理性,所以注重纯粹的推论。(2)哲学与科学之范围相同而其方法不同:哲学在前而科学在后,即先有哲学做急先锋,探险于未知之疆域,然后有科学一步一步地切实布置起来;科学在前而哲学在后,即它俩也是以全世界为领土,但是科学先从局部方面详细考察,把局部研究所得的结果,聚在一处,于是哲学集其大成,组织一个系统起来,安置于一个普遍的原理之下;哲学是全部的,科学是局部的,即哲学立原理以统事实,科学就事实以求原理。他进而表明:“哲学是偏重理论的,科学是偏重事实的;哲学是偏重思想的,科学是偏重试验的;哲学家多用脑,科学家多用手。”[4 王平陵举:(1)哲学以实有的全体性及直接性为对象,所以它的原理是具体的、根本的。科学则以实有之部分性及间接性为对象,所以它的原理是抽象的、表面的、假定的。(2)哲学的目标,在创造其规范和价值;科学的目标,在说明或运用其法则与事实。(3)哲学的机能,为人格的基本性性质,而科学的机能,则为理知作用。(4)哲学之统一原理,对于实有为内在的,故哲学为“自我之学”,或“主观之学”;科学之统一原理,对于实有为外在的,故科学为“非我之学”,或“客观之学”。(5)哲学以解决根本疑问,满足根本要求为职能,科学则以解决实际疑问,满足实用要求为职能。 吴怡指出,哲学和科学的分歧在于:(1)科学追求事物的真相,哲学探索事物的意义和价值。(2)科学考察的对象是局部的对象,哲学的对象是整体的概念。(3)科学重视客观的分析,哲学重视主观的反省。(4)科学把握的是量度,哲学把握的是生命[6]。 二、科学与哲学在特征上的相同之处 科学在历史上与哲学关系密切:科学脱胎于哲学母体,而且在17世纪科学革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被称为自然哲学。在词源上,二者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乃至科学本来就是哲学的一部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通史体系整理中国古代史

通史体系整理——中国古代史 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 (一)政治 1、早期国家制度 王位世袭制: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其子启破坏禅让制,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王位在家族内传承(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行政管理:商在中央设相、卿士,地方封侯和伯。 2、分封制: 分封制的推行: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他和其弟周公旦先后两次实行分封。 目的:拱卫王室,建立有效统治。 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受封爵士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分封制的作用:加强统治,拓展疆土。 3、宗法制: 概述: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作用:和分封制互为表里,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二)经济: 1、农业: ①原始农业: 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 作物:水稻和粟。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②商周时代的农业: 农具:耒、耜、石锄、石犁,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用于生产。 技术:排水、除草、培土、制肥、治虫 作物:西周时期有稻、粟、黍、稷、麦、桑、麻。 2、手工业: ①冶铸业:商周时代青铜器铸造繁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为代表;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②制瓷业: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③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已开始养蚕并有丝织品。商朝时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3、商业: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人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商周时期政府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4、经济制度:井田制 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属于国家,国王将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国王交纳贡赋。因耕地规整,形同井字,故称“井田”,该制度即为“井田制”。 (三)文化: 1、历法:夏朝时有《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复习题库

一、什么是“李约瑟难题”?对此,你怎样看? 关于“李约瑟难题”,通常有两种表述形式:1.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曾经有过辉煌,其发达的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原因是什么? 2.是 why not(为什么不)式的,为什么近代科学或者说科学革命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17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就我看来,“李约瑟难题”似乎只问对了一半。在技术——经验领域或实用技术方面,中国古代可能是领先于同时代的西方;但在科学——理论、思想和方法方面,中国古代未必就超越于西方。因为技术的水平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而科学由于发生的文化多样性就很难进行通约。 二、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科学与艺术的一体融合。 1.太原双塔地处太原高地,环境的自然消雷有限,塔身高耸的尖顶加上各层出檐也仅有一定的消雷能力,但还远不足以避雷。然而,双塔在近400年的岁月里从未遭受过雷击。这是因为,双塔本身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双塔地处地质干燥的高地,塔身不着雨淋,又兼全砖石结构,在雷雨天近乎绝缘体,这就像今天输电线路中的大悬垂串一样。可以说,太原双塔是依靠建筑物本身的绝缘性起主要作用而避雷的,这形象地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一体融合。 2.黄河蒲津渡铁牛浮桥,举世称奇,是科学与艺术的一体融合的典型代表。看那4尊铁牛,小者50吨,大者70吨,个个赛过沧州大铁狮。河中设河心洲,减缓水的冲击,桥便一分为二。河心洲缩短了桥身,桥的重心也有了着落。这是向下游弯曲的舟桥,而非直桥,弯曲的浮梁利于减轻水流冲击,类似今天的斜拉桥。铁牛及七星柱,还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七星柱的布局,反映了北斗七星的方位。铁牛与七星柱摆在一起,折射出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3.我国北宋文学家苏轼著《前赤壁赋》,从“月出于东山之上”写起,由月的明朗,衬托出山川的阔大;由箫声回荡,共鸣着历史的怨诉。在一览历史的镜子、寄情怀古感今之际,苏子居然能把思路一转,引出关于天地、主客、时空、物质和运动守恒变化的的精辟论辩。 三、沈括在中国科技史上有哪些贡献? 1. 创“十二气历”,一种先进、合理的历法。 2. 比欧洲早5个世纪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 3. 写成了不朽名著《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4. 总结出了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方法——隙积术。 5. 提出了我国数学史上第一个由弦和矢的长度求弧长的比较简单实用的近似公式——会圆术。 四、请举例说明宋元时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高峰。 1.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元时期。 2.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记叙了我国古代许多科技成就,也包括沈括自己的不少科学创见,反映了我 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3.北宋建筑师李诫著《营造法式》,集中说明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它是我国古代最全面、 最科学的建筑手册,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4.元朝郭守敬编《授时历》,这历法共施行了364年,是我国古代最精密、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 5.元朝农学家王祯的《农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农学的著作。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科学技术有哪些亮点? 1. 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撰成《九章算术注》,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和其他相关问题建立起相当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 2.南北朝时期祖冲之进一步精确推算了圆周率,这在世界科技史上千年无人超越。

中国古代史知识考研要点整理

1、为什么说我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考古工作者在我国境内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猿人遗存。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 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元谋人,是我国已发现的较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目前仅发现属于同一个体的两颗上颌侧门齿化石,牙齿硕大、粗壮,较为原始。 陕西蓝田县陈家窝和公王岭的蓝田人遗址。距今约80万-65万年。出土有残破头盖骨一具,上、下颌骨各一具,有牙齿十余枚。其特征是眉脊骨特别粗壮,骨壁厚,前额低平,牙齿硕大,脑壳较厚,脑量较小。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外形轮廓呈楔形,说明蓝田猿人的体质还比较原始。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遗址,是猿人阶段资料最丰富的遗址。从1927年开始,经过多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包括六个较完整的头盖骨在内的大量面骨、下颌骨、四肢骨和牙齿化石,分属于四十多个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是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2、中国猿人在体质上有什么特征? 中国猿人在体质上有如下特征:颅骨很厚,颅穹窿长而低,额骨偏平,后倾,眉骨粗大前突,下颌骨粗大而明显地向前突出,牙齿大而粗壮,肢骨骨壁较厚,髓腔较小。 1、母系氏族公社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母系氏族制或母权制,是指世系按母方来确认和计算,成员死后财产归母方血缘家族继承的一种制度。母系氏族公社有三个特点: (1)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氏族。考古工作者在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如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等处都发现了原始村落。说明,母系氏族阶段的人们已经定居。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标志,即图腾。图腾相当于族徽,或为动物,或为植物,或为无生物。此时姓氏也可能已经出现。这些都反映出氏族公社的血缘性。 (2)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一方面,由于当时实行按性别、按年龄的自然分工,青壮年男子主要从事带有偶然性的狩猎、捕鱼和防御猛兽等活动,而妇女主要从事比较稳定的采集和原始农业,对氏族集团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实行族外婚,“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成员的世系和财产,只能按母方确定。因此,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历史学家之所以把这一历史时期称为“母系氏族公社”,就是这个缘故。 (3)氏族首领由公选产生,没有特权,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因而当时尚无私有观念。氏族首领不脱离生产,氏族事务由大家决定。仰韶文化村落中的大房子,可能就是氏族的会议厅。文献记载:“神农无制令而民从”。“刑法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书?画策》)。这些记载,大概说得就是母系氏族全盛时期的状况。 2、我国有哪些重要的母系氏族公社文化遗存? 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的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六千余处。这些遗址,主要分展于六个文化系统: (1)裴里岗文化:中心在河南新郑县裴李岗西北7.5公里处。文化层不厚,主要有一些灰源墓葬和器物群。同类文化在登封、郑县等地也有发现。年代约在公元前5千年以前。 (2)磁山文化:首次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西南20公里的磁山,面积约8万平方米,是华北平原最初被认识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有手制的陶器、琢制的磨盘等。 (3)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建国以来,已发现遗址千余处。以陕西关中、河南大部、山西及河北南部为中心,远及甘肃青海东部、河套平原、河北北部及湖北西北部。其中西安半坡遗址和陕县庙底沟遗址最为著名。

中国科学思想史答案

一、什么是“李约瑟问题”?你怎样理解它? 为什么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西方更为有效?而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 这就是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但这只是对李约瑟之谜的一个可能的回答。从文化竞争模型给出另一个解答:中国小农经济的资源限制和保守倾向,阻碍了劳动分工和科学文化的多样发展。 中国以前人多地少,却认为人口少,所以各个王朝建立的一个首要任务是鼓励生育;而西欧人少地多,他们却认为生活的空间狭小,要向外扩张,这个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大致如下: 一、资源因素。中国多山少地,半干旱气候的生态约束促使中国发展了节省能源、消耗劳力的农业技术,而非扩张资源、节省劳力的牧农技术,导致周期性的生态危机和治乱循环,阻碍了劳动分工的发展。 二、文化因素。从文化竞争模型可以看到:冒险精神利于多元和创新,避险倾向利于稳定和赶超。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流派的主导思想无不是规避风险、明哲保身。 三、系统复杂性因素。劳动分工的发展,要求稳定的环境,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的出现不是单一问哈的自身延展,而是多种文明冲突演化的结果。中国面临单一小农经济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恶化,秦汉以来自然灾害的周期不断缩短,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不断,加上政府货币、财政政策的多变,都不利于劳动分工的保持。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严重地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四、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纯科学真空和连续性破坏(即“两因论”)。中国近两千年来越来越缺乏对纯科学的研究,许多处于领先的学科属于工匠文明,最终停止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主要是技术发明。而这些技术文明基本上都不是统治阶级有目的创造,而是普通民众的直接发明——工匠文明。没有系统理论和基础学科支撑的民间发明最终不能登上世界文明高速发展的跑道。总体来说,连续稳定的社会环境、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考试机制、刺激优秀人才从事发明创造的专利机制、让不同思想观念的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机制,是发展的根本出路。 五、封建社会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统治对科技的束缚愈来愈严重,重文轻技和迷信落后思想阻碍了科技发展,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是中国科技走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科技结构自身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调实用性,很少理论探讨,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科技的传播和发展是封闭的,以“祖传秘方” 形式相传。 但是,中国古代对近代科学并不是没有研究的,也不是没有贡献。蔡仲的《后现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思想》)认为,后现代科学以怀特海的有机哲学为其理论基础:强调以“秩序”的观念代替“自然法则”、强调自然规律是一种进化习性产物、自然规律与社会法则的统一性、否认一个超自然的造物主、强调时间的不可逆性、有机的自决的因果观。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生态自然观、整体论的认识方法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特征

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整理-古代-【3】中国的元气论

中国的元气论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大特色,就是它比较早地提出了一些关于天体演化的思想,这是古代天文学采用气的概念的必然结果。 气态物质不断改变它的形状和体积,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物态的变化。在古人看来,物态的变化是物质最显著的变化,用气的概念能较好地解释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的形成与转换。因此能解释自然界许多变化。承认气是世界的本原,很自然地会承认事物的变化。元气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演化的理论。气化论是古代的发生之学,演化之学,生化之学,变化之学,它试图对自然界做动态的描述。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只要把“气”用于天文学,往往都要讨论天体的演化问题。 一、元气论的自然观 早期道家就把“气”引入世界的演化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一章)这是主张先有天地,然后有气,再生万物。庄子曰:“通天下元气耳。”这实际上是认为先有气,然后才有天地.这才有可能用“气”来说明天地的形成过程。所以《鹖冠子》曰:“天地成于元气。”(《泰录》) 气可派生出“形”的概念。“气”和“形”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被看作足天地发生和变化的基本机制。宋代的吕坤说:“形气混而生天地,形气分而生万物。”(《呻吟语·天地》) 有人认为,成书于汉代的《淮南子》记述了我国最早的天体演化的理论。“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漏漏,故同‘太始’。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积阳之热气久者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久者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气精者为星辰。”(《淮南子·天文训》)空廓生字宙,宇宙生元气。清轻的气互相摩荡向上成为天,重浊的气逐渐凝固向下成为地。清轻之气容易聚集,故天先成;重浊之气不易凝固,故地后定。阳的热气积聚久了产生火,火的精气变成太阳;阴的寒气积聚久了产生水,水的精气变成月亮;日月多余的精气变为星辰。这段文字概述了太始、虚霩、宇宙、气、天、地、日月、星辰的演化过程,并且提出天地形成的机制是“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一直为后来的元气论者所继承。轻物上浮,重物下沉,这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关于天地日月形成的机制,朱熹说:“天地初间,只有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朱子全书》卷四十九)整个宇宙都是气不断运行的结果,除地以外,日月星辰仍运转不止。这同笛卡儿的以太旋涡颇为相似。 中国古代思想家还把天体的演化分为几个阶段。成书于汉代的《易纬·乾凿度》写道:“夫有形生于无形。天地之初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日浑沦。”这把天地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无所有,后三个阶段分别出现了气、形和质。张衡说:“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

2020届九年级历史中考中国古代史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一、科学技术: (一)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1.夏朝时,我国已出现了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 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最著名的青铜器有最精美的四羊方尊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司母戊鼎。 (二)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领先世界近一千年。六上p133祖冲之像、古代骨算筹(三)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 1.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让病人服用后,失去知觉,进行开刀等外科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能强身健体。P98导引图,p99华佗像 2.东汉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后世尊称为“医圣”。P98张仲景名言。P99张仲景像 3.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后来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六下P125李时珍塑像 (四)知道《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1.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六上P134贾思勰塑像

2.明朝末年的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六下P125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P127天工开物开矿技术 (五)以都江堰、地动仪、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在造福人民。六上P44李冰塑像;p45称赞李冰的诗 2.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动仪,是世界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六上p97地动仪复原模型和震动示意图 3.长城(1)秦长城:秦朝时,秦始皇派蒙恬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绵延万余里,用来防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六上p69秦朝疆域图秦长城图示 (2)明长城: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修整。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今天能够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长城。六下p124明长城示意图 4.大运河(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时,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他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六下p4隋朝大运河图 (2)元世祖忽必烈为了便利南粮北运,令人开凿了两段新河,与原有的运河联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P68元朝运河和海运航线 5.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六下p33赵州桥雕刻。P37赵

中国古代史(按朝代整理).

中国古代史 ·原始时代(新石器时代)(~前2070) 经济:农业:刀耕火种 纺织:纺织技术萌芽 原料:麻、葛 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冶炼:黄河流域,小件铜器(小工具、生活用具),使用金属器具 陶瓷:山东蛋壳黑陶,釉陶,原始青瓷 商业:早期交换 政治:出现城 禅让制 贫富分化产生 文化:文字:刻画符号(文字起源) 绘画:陶器图形、壁画 ·夏(前2070~前1600) 政治:启继禹禅让制→世袭制“家天下”始 传贤→传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商(前1600~前1046)都:朝歌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文物:玉蚕甲骨文:祭祀蚕神 冶炼:铸铜生产规模大,青铜器为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政治:祭祀:奴隶为祭祀祖先神灵之“人牲” 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宗族为政治实体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政治事务占卜决策 文化:文字:甲骨文(较成熟的文字) 金文(商周) ·西周(前1046~前771)都:镐京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国有六职,纺织业地位重要 商业:交易频繁,币需数增,流通骨铜贝 政治:制度: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同姓王族:召公之子:燕(蓟),姬 周公长子伯禽:鲁(曲阜),姬 晋:后三分为韩(郑)赵(邯郸)魏(梁),姬 功臣:姜尚:齐 先代贵族:亲周商旧贵族微子:宋(商丘) 特点: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文化:文学:《诗经》 ·东周(前770~前256)[此处泛指春秋战国] 经济:农业:铁犁牛耕(黄河中下游地区)

文化:火药: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春秋(前770~前476) 经济:冶炼:中国最早人工冶炼铁器 文化:儒:孔子:“仁”、“礼”、“德治”、敬鬼神而远之 “有教无类”,培养六艺,注重全面发展 创儒家学派,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道: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转化是无条件的,“弱者道之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小国寡民” 战国(前476~221) 经济:土地制度:商鞅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水利:李冰都江堰(川) 郑国郑国渠(关中,汜水和洛水) 冶炼:淬火的钢件 商业都会:出现市井(商业区) 政策: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政治:行政单位: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 文化:儒:孟子:“仁政” “君轻民贵”为早期民本思想之基础。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精华,丰富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天行有常”(天人关系) “制天命而用之”(人道有为)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庄子:“道”为最高原则,“道”无所不在 “齐物”: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 法:形成重“法”、重“术”(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重“势”(权势)的不同学派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秦统一全国起到重大作用 汉代,其法治思想被儒学体系吸收,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李悝:“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田租收入 用严刑确立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 《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 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墨:结成的学术团体纪律严密 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兼相爱、交相利”,与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针锋相对

浅析牛顿哲学思想

浅析牛顿哲学思想 伊萨克·牛顿(1642-1727)是近代首屈一指的英国物理学家,他继承了开卜勒和伽利略对天上和地上的运动成果,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数学演算,总结出了机械运动的三条物理学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整理了动力学整个体系,创立了反映宏观低速运动的牛顿力学(也称经典力学)。 任何自然科学家在其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都要受到一定哲学思想的支配,牛顿也一样。恩格斯指出:“许许多多自然科学的范围内,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在这以外就不仅是唯心主义者,而且甚至是虔诚的宗教教徒。”这也是对牛顿哲学思想的总的写照。牛顿的唯物主义思想是不彻底的,其根本缺陷在于它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经验论性质。对牛顿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坚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牛顿的哲学思想是极其丰富的,首先表现在他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 自然科学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即自然科学研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客观实在性为前提,牛顿在其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中,他承认物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独立于人的感觉之外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观念;他承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并且能被我们所认识,另外牛顿关于“质量”概念的提出,也是以唯物主义的原子假说为基础的。牛顿在《原理》第三编的开头写出了“哲学中的推理法则”其内容是:“除那些真实而得已足够说明其现象者外,不必须去寻求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 “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 “物体之属性,凡既不能增强也不能减弱者,又为我们实验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一切物体所具有者,就应视为所有物体的普遍属性。” “物体的属性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为我们所了解,……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而导出的命题看作是完全正确的,或者是非常接近于正确的。” 这些推理法则中,第一条表明:牛顿承认物质的基本属性是物体所固有的;第二、三条表明牛顿坚信自然界的统一性;第四条表明牛顿对于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而得出自然规律这一方法的信念。这些信念鲜明地表现出唯物主义的特征是牛顿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获得重大成果的根本前提,这对于当时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是牛顿的自然观也带着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和经验性的特点。 牛顿把整个宇宙看成一幅图象,符合机械运动的因果公式,即根据初始条件,就可以准确地确定体系以往和未来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但是却由此提出了一个机械决定论的命题,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均与某项力有关”,都服从力学原理,即都只能按照机械的必然性发生和进行。实际上,自然界的运动形式是复杂的、多样的,虽然一切运动中都包含着机械运动,但是机械运动并没有把所有的不同质的运动形式包括无遗。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不仅大大缩小于各门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而且为唯心主义开辟了道路。 形而上学的根本特点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牛顿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首先表现在他把空间和时间与物体和运动中分离出来,而且还把空间和时间也相互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7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上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中考考点:1、秦兼并六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2、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 3、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二、基础知识复习: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六国: ⑴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东方六国。 ⑵人物:赢政⑶都城:咸阳。 ⑷影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愿望,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⑴目的:适应统一的新形势,加强封建统治。 ⑵措施: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这一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3、思想上:焚书坑儒①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②内容: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它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后又把暗中批评他的儒生在咸阳活埋。 ③影响(或评价):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是必要的,但“焚书坑儒”这种做法是既残暴又愚蠢的,它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郭沫若:“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4、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5、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6、军事上:北修长城抵御匈奴,南平越疆修灵渠 ⑴目的:为抵御匈奴,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 ⑵人物:秦始皇、蒙恬。⑶起止: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⑷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同时,也是秦暴政的 历史见证。 7、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8、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二)大一统的汉朝 1、文景之治 (1)出现原因: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兵役和徭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②奖励耕作,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 (2)表现:①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②国家的粮仓丰满③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出现的这种局面,叫文景之治) 2、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上: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 ⑴背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相当大,严重威胁中央政权。 ⑵措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准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⑶影响: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⑴背景:诸子百家各派人物聚集诸侯门下,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⑵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政权。⑶提出者:董仲舒。 ⑷内涵: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 ⑸相关措施: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太学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三)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⑴西域的地理位置:今天的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⑵经过:①第一次: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时间:公元前138年。结果:未达到预期目

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时期朝代起止时间大事记(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奴隶社会形成夏朝前2070年— —前1600年 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 启夺得王位后,将王位传给自己儿子;开 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 天下、传子代替传贤 历法《夏小正》 发展商朝前1600年— —前1046年 王位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作为 臣服于商王的方国首领;迷信鬼神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烧制出原始瓷器 出现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商人;殷历; 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清末发现) 鼎盛西周前1046年— —前771年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井田制;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瓦解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大国兼并 新兴地主阶级推动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和 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确立 铁器、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 小农经济确立;垄作法;都江堰; 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战国时秦 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儒、墨、道、法) 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历法《石氏星表》(后人辑成) 春秋末年出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战国时期,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 作楚国屈原的《离骚》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标志绘画走向成熟 封建社会形成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 初步 发展 秦朝前221年— —前206年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等六国。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 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以加强皇权、地方 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 货币、车轨、文字,修驰道、灵渠、万里 长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焚书坑儒;小篆;隶书的出现

2018中考历史:中国历史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2018中考历史:中国历史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