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欣赏《花儿与少年》

欣赏《花儿与少年》

欣赏《花儿与少年》
欣赏《花儿与少年》

第二单元共同的朋友

欣赏——《花儿与少年》

设计者:闸北区实验小学孙琳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四课。这堂课主要通过欣赏根据青海民歌《四季调》改编的乐曲《花儿与少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变拍子的表现效果,理解变拍子,并使乐曲的音乐形象显得丰满多姿的作用。

在整个欣赏过程中,我运用视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音画交融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乐曲表达的内容。同时我采用多种欣赏手段,如观看录像欣赏、全曲欣赏、分段欣赏、边听边议、欣赏由乐曲改编的歌曲等,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不同聆听中加深对主题音乐的印象,并且通过对比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变拍子在这首乐曲中的表现效果。

【教学内容】

1、听赏《花儿与少年》

2、简单了解变拍子音乐特点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体验友谊的纯真与可贵,同时感受不同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歌风格,从而喜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2、在欣赏中感受变拍子的表现效果,理解变拍子能使乐曲的音乐形象显得丰满多姿。能初步哼唱两个主题旋律,为乐曲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

3、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运用视听结合及对比的方法,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感受变拍子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2、选用合适方式再现音乐的不同情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新课

1、有感情地演唱挪威民歌《我和提琴》

2、我的提琴我来拉,设计我的造型

二、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

1、视听结合,导入教学

1)欣赏由小提琴演奏的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合适的颜色为乐曲分段,并说说想象中的画面。

2)视听后,再说说你的理由,你的判断方法

2、分段欣赏,体会两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效果

3、揭示曲名《花儿与少年》,了解民歌形式“花儿”

1)先请学生根据曲名猜猜这首乐曲表现什么内容

2)向学生介绍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让学生知道在当地“花儿”代表姑娘,“少年”代表小伙子。

4、复听全曲,边听边随着音乐节拍轻轻拍击,拍出重拍。让学生进一步从节拍

的变化感受乐曲段落及表现内容。

1)教师弹奏,学生哼唱主题旋律

2)带着几个问题与旁边的同学一起边听边议

a.这段的节拍是怎样的?

b.这段的情绪如何?

c.这段的主旋律重复几次?

d.这段代表“花儿”还是“少年”?

5、选择喜欢的一段用动作再次感受全曲

6、欣赏歌曲《花儿与少年》,听听它主要根据乐曲的哪个主题来演唱?

7、跟着歌词选择学唱,即兴表演

歌词:

春季里那么到了这,水仙花儿开水仙花儿开,绣呀阁里的女儿呀

踩呀踩青来呀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搀我一把来。

夏季里么到了这,女儿心上焦女儿心上焦,石呀榴花的子儿呀

赛呀赛过了玛瑙呀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小呀哥哥呀亲手摘一颗。

* * *

秋季里那么到了这,丹桂花儿开丹桂花儿开,女儿家的心呀上

起呀起了波浪呀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小呀哥哥呀扯不断情私长。

冬季里么到了这,雪花满天飞雪花满天飞,女儿家的心呀上

赛呀赛过了白雪呀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小呀哥哥呀认清了你在来。

三、拓展教学

1)介绍作曲者王洛宾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特色

2)视听结合,欣赏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学生可边听边说说乐器名称,并模仿其演奏姿势

3)民歌欣赏片段

四、结束课业

师生共同小结,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告别,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课的一开始,我先请学生演唱歌曲《我和提琴》。这是首欢快明亮的挪威民歌。在学生自信而丰富的表演中,再次感受歌曲的情绪,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视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音画交融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乐曲表达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为乐曲分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乐曲。学得主动更积极!教学效果佳。这种学习方式很适合高年级的孩子,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老师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提示和指导。

课的最后,我安排了拓展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简单介绍了这首乐曲的作者——我国著名音乐家王洛宾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让学生欣赏几首联奏的民族歌曲片段,使学生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民歌风格,让学生更喜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流程图】

【美学欣赏】20首着名钢琴曲赏析

1作曲家:C. 格凡斯 ●作品名称:《帕凡管风琴曲》 作品分析和感想: 这首管风琴曲沿袭了中世纪音乐的传统特点。 ①庄严肃穆; ②在风格和表演方面与声乐曲息息相关。乐器可以用来重迭或取代世俗的和宗教的复调作品中的人声。 【巴洛克时期】 1作曲家:J.S. Bach J.S. Bach的创作风格: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 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绩:第一,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使之平民化。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第二,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第三,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第四,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因此巴赫被后世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作品名称:《小前奏曲与赋格之五》 作品分析和感想: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这首《小前奏曲与赋格之五》正是其中之一。平均律是欧洲音乐的基本律制。巴赫以《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为平均律的创作竖立典范,影响极为深远。这套曲集是钢琴文献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被世人称为钢琴音乐的《旧约》。 这首《小前奏曲与赋格之五》中前奏曲为单一音型的无休止进行,背景是四声部和声。赋格曲为四声部,类似亨德尔风格的主题。充分拓展了D大调的音乐内涵,表现和旋律之间的关系充满手法上的变化,使人回味无穷。 ●作品名称:《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作品分析和感想: 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一般在国外万圣节经常能够听到。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原为管风琴曲,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后改编为管弦乐曲和钢琴曲。乐曲采用了d小调,4/4拍。乐曲具有雄伟的戏剧情节和华丽的技巧,是一首高雅,雄浑,底蕴丰厚的乐曲。在作品旋律中,巴赫已大胆地投入了他那敢于独领风骚的,具有一定叛逆精神的音乐,使人们耳目一新。 由下行旋律组成的慢板的引子饱满而有力,为全曲宏伟的气势作了渲染和铺垫;然后,乐曲奏出音响宏大的和弦,接着呈现出托卡塔主题,带有戏剧性的成分;在托卡塔主题结束后,乐曲在上声部出现赋格主题,采用与引子部分相同的音乐素材;随后,赋格主题移至低声部呈示,前后反复出现八次,音乐情绪逐步高涨;最后,乐曲再现托卡塔部分,以气势雄伟的尾声结束。

……欣赏管弦乐曲

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导学案 学习目标:1、会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2、了解交响乐及其乐队。 3、了解《红旗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听辩主题音乐的重复和变化,体会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内涵。 导学过程:一、激趣定标、导入新课 1、63年前,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生起,胜利的旗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的上空高高飘扬,中国像一条巨龙,告诉了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2、历史回眸:1949年开国大典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生气场面。 提问:(1)、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行为习惯? (立正、行注目礼、唱国歌) (2)、谁知道国旗的意义?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人民精神的集中体现。) 3、教师归纳并点出课题:国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有一首管弦乐曲,它由衷地表达了对国旗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这部气壮山河的不朽之作,曾经被收录到“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之中,它向人们展现了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它就是—《红旗颂》。 4、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一)、知识卡 1、什么是交响乐? (交响乐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式。交响音乐主要是

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等。) 2、音乐家相册—吕其明简介。 3、简介《红旗颂》。 4、请学生阅读油画《开国大典》和交响诗《红旗颂》的作品介绍。 问题:(1)、油画《开国大典》和交响诗《红旗颂》都以什么历史事件作为创作题材?(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2)、地点在哪?(北京天安门) 5、播放管弦乐曲《红旗颂》,请学生边聆听音乐边欣赏油画《开国大典》。 6、请学生谈谈听后感受,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7、说一说乐曲的引子采用了哪首歌曲的音调?(《国歌》) 8、唱一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1、播放《红旗颂》引子及主题旋律片段,请学生聆听。 三、达标测评 1、引子部分用哪些乐器演奏? 2、主题音乐共出现几次? 四、拓展延伸 1、欣赏合唱曲《在灿烂阳光下》。 2、哼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3、课堂总结。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音乐欣赏的审美要素

音乐欣赏的审美要素 关燕青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把审美体验价值提到第一位,可见审美体验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这只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认为小学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也就是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上,如何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我的观点是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的走马观花的欣赏,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的讲授。要注重艺术的完整性,这正是音乐教育区别其他学科的一项重要原则。与音乐隔离开来的单纯的记忆音乐概念,讲解音乐知识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音乐欣赏要把音乐要素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音乐欣赏中情景(场面)变化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是,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讲课时,会问学生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教案(共4套人音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教案 (共4套人音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教案(共4套人音版) 《花儿与少年》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花儿与少年》的不同版本,及其它青海民歌。 教学目标: 学生在欣赏、伴奏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 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师:今天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一段歌曲大串联,大家听一听里面有几首歌曲?如果有熟悉的能不能学唱两句或者说说个歌曲给你的感觉。 (播放视频、学生回答) 师:你听的真仔细,能不能学唱两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歌曲的风格迥异。 总结加导入:其实老师刚刚播放的都是我们全国各地风格各异的民歌,那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青海的民歌《花儿与少年》,请同学们听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歌曲的情绪。 播放视频《花儿与少年》(男女二重唱)[视频为最后一段]

1、请学生先说演唱形式。 2、再说情绪(快乐,活泼)。 二、介绍花儿 师:快乐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间被那边纯朴的人们传唱,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的纯朴:就是用自己喜爱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这首《花儿与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花儿代表什么你们知道吗?(学生可能回答:美丽的姑娘) 师:对了,花儿就是指如花似玉的姑娘,其实花儿不光是指姑娘,由于青海地域广阔,所以流传着许多风格的民歌,花儿也是民歌的一种,青海的花儿一般是在山里和田间歌唱的。(边出示幻灯花儿介绍边说) 三、欣赏器乐版《花儿与少年》(古筝独奏) 师:经典传统的民歌也常被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器乐版的《花儿与少年》,你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 完整听赏乐曲,学生回答演奏形式(古筝) 1、师:真棒,你听出了是筝的演奏,其他同学听出了吗?(表扬全体) 它确实是筝,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型的乐器,它叫新筝,是在古筝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幻灯出示新郑古筝对比照片,及新筝的简单介绍) 师接着说:你看,它有两排琴码,所以旋律音更丰富,音色也更饱满,如果说古筝是美丽的黑白照片,那么新筝就是色彩丰富的彩色照片。 那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 2、学生边回答,师边切出每部分的一小段旋律,学生说:一开始很慢师是不是这一段?这是歌曲的开头是引子的部分还没有进入主旋律这一段情绪非常的欢快是歌曲的第一段,A段依次介绍,出示ABA结构。

花儿与少年

这一季该写结束语了。想来,真正的结束其实是无声的。那些骤然的消失,断裂,破碎,摧毁,死亡,从来无法好好准备,从容酝酿,再面目优雅。真正的结束,粗暴锋利,猝不及防。是某种极其残忍地失去。结束不可言及,只能遗忘。所以,还可以温柔地写下的结束语,不过是因为并未结束,还会再见吧。 by@吴梦知- (女神说她不熬鸡汤,这里只有鸡杂汤。)———————————————————— 【花儿与少年第一季文案】 第一期 夜色的罗马裹着糖, 目眩的人们一路的遭遇, 就像甜美和考验, 总是一同不期而至。 幻想都是用来破灭的, 童话总会在现实面前变成普通话。 而成熟的人们, 却永不甘心绝望。 第二期 陌生的罗马街头, 两个冰淇淋带来的甜蜜, 这就是分享的…幸福。

并不一定要像角斗士般生死决斗, 有时候能打倒困难的, 是微笑,而不是石头。 第三期 人类先发明了旅行, 然后又不停追问,旅行的意义, 其实世间所有的相遇, 不是久别重逢,就是后悔莫及, 人生如旅,简单点, 你打得赢怪物,就收得到礼物。 第四期 从陌生人到一家人的距离, 也许只是一瓦一檐,一蔬一汤 愿,砺砺尘路,相亲相爱。 第五期 就像所有恶作剧里的主角, 结尾都会有一个幸福的亮点。 人生里,学会和麻烦过招, 它们也许就成了点赞之交。 第六期 既然,所有的迷途都有一条回家的路,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比如,明天就发明一颗星星。 或者,我们永远不再害怕。

第七期 我们不想长大,却一定会长大。 而我们不想变老,就可以永远年轻。 用一生来探寻和世界的关系,不急 它不是拳击手,我们也不是橡皮泥。 第八期 就这样, “我们”像一场倾盆暴雨, 落在一起,又各自离去。 但不论走多远, 都会记得为什么出发。 亲爱的大家,再见&感谢 从今天起 面朝大海,没心没肺。 有情有义,欢天喜地。————————————————————【花儿与少年第二季文案】 第一期 无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答案

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 1 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表现特征为没有视觉性和(C)。 A、没有表现性 B、没有概念性 C、没有语义性 D、没有形象性 2 乐曲解说对音乐审美带来的影响是(D)。 A、强化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B、推动了音乐审美的发展 C、形成了音乐审美的理论 D、带来了音乐审美的误区 3 只有音乐专业的人才能听得懂音乐的表现内容。(×) 音乐何需“懂” 1 音乐首先激活的是人的听觉感受和(D)。

A、视觉感受 B、想象能力 C、语言能力 D、情绪体验 2 《蝴蝶夫人哼鸣合唱》表现了(A)的情绪。 A、悲伤 B、热情 C、快乐 D、激昂 3 音乐何需懂,欣赏音乐只需要打开耳朵好好享受音乐之美。(√) 美术何需“懂” 1 看不懂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主要是因为(C)。 A、对现代派不熟悉 B、缺乏美术理论基础 C、理性思维受阻 D、缺少审美能力 2

人对画面结构的本能反应是期待画面(C)。 A、对称 B、层次丰富 C、平衡 D、色彩和谐 3 作品的伟大与否不在于表现的形式,而在于表现的内容。(×) 文学何需“懂” 1 “黄昏”与“傍晚”相比更具文学性的原因是(D)。 A、“黄昏”描述的时间段更精确 B、“黄昏”更押韵 C、“黄昏”更具理性色彩 D、“黄昏”更具感性色彩 2 下面文字属于文学表达的是(A)。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B、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 C、我到船舱外站了一会儿,看到了很多美景。 D、船靠岸了,我在船舱中听到了很多吵闹的声音。

3 要想体验到文学的艺术美,需要把文学里的历史、故事和知识理解透彻。(×) 如果生活缺乏“感性思维” 1 (C)是最感性的艺术。 A、文学 B、美术 C、音乐 D、舞蹈 2 下面思维方式不属于艺术审美的是(D)。 A、好不好听 B、好不好看 C、美不美 D、像不像 3 五粮液大楼、福禄寿大楼等都是缺乏感性思维与审美的建筑。(√)

四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花儿与少年》教案 苏少版

《花儿与少年》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多版本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能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能哼唱并用打击乐器配奏主题音乐,想象出音乐所表现的画面。 3、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听听、唱唱、想想、比比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从而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一、导入: 1、在音乐声中进入音乐空间。 师:同学们,在一段快乐的时光中,让我们乘着欢乐的翅膀,欣赏一首快乐的音乐。(学生随着一起应和) 2、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阿宝演唱的《花儿与少年》的视频。(播放阿宝版的视频)(1)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师:《花儿与少年》是一首最具代表性的青海民歌。 3、介绍乐曲: (1)你猜猜“花儿”是什么意思? (2)师:(出示课件)花儿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地人们对小姑娘的称呼,就是把小姑娘称作花儿,另一种是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曲调优美,具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这里花儿指姑娘。 师:在青海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花儿与少年》, 4、师: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等)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管弦乐版本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 (一)感受全曲 1、初听全曲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乐曲,听听这首乐曲前后有哪些变化?当你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请举手示意一下。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举手示意的情况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欣赏《花儿与少年》,了解回族的习俗和音乐文化,体验不同版本作品的特色。 2、感受歌曲中二拍子三拍子的变化,体会其变化带来的韵律感,能为音乐分段。 3、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速度和节拍的变化所产生的不同的音乐情绪。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花儿与少年》的第一部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回民小学的音乐老师,我们回民小学是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学校里有很多回族的小朋友,相信大家也听说过回族,那么你对回族有哪些了解呢? 生:答略 师:我也是回族,我非常热爱我的民族,也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民族,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图片,让我们跟随这些画面走近回族。(播放幻灯片,背景音乐《花儿与少年》)

生:观看幻灯片,聆听教师讲解。(3分钟) 师: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民族,从天山南北到黑龙江畔,都有他们的身影和足迹。在回族人居住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它是回族人民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回族人民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回族人相见,要先互致“色俩目”,这是一种见面语,也是一种祝安词。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不同年龄的人佩戴不同的颜色。开斋节是回族同胞最重要的节日,节日当天,穆斯林同胞们要制作他们特殊的食品—炸油香,撒子,还要载歌载舞庆祝自己的节日。他们的舞蹈很有特点,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是回族舞蹈的创作源泉,像汤瓶舞、盖碗茶等,这些舞蹈的创作与回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回族的音乐同样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连,说到回族音乐,流传最广泛的当属回族的“花儿”了。你知道“花儿”指的是什么吗?回族的“花儿”是山歌的一种,最早产生于山野田间,人们在空旷幽美的环境中无拘无束,放声高歌,不用乐器伴奏,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内容非常广泛。人们唱劳动,唱生活,唱家乡,唱爱情,唱未来……,表达了回族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生活的追求。如今“花儿”是回族男女老少生活、劳动、娱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欣赏手风琴独奏《花儿与少年》 师:在回族的“花儿”中,有一首流传最广泛的、最具回族特色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歌曲《花儿与少年》,因为它的经典,如今它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三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两个班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我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让他们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二、教学分析 四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要注意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教学中,我会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另外,注重课堂内容的延伸,与时俱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2014年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全新出版的,它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四年级上册共编成八个主题单元:《五彩民歌风》、《丰收之歌》、《雨中交响》、《飞翔的翅膀》、《浪花里的歌》、《山谷回响》、《难忘的歌》、《铃儿响叮当》。基本内容包括:听、唱、动、奏、认,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五、教学进度计划

浅谈音乐的审美特征

浅谈音乐的审美特征 摘要: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活动,又是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和想象艺术。音乐审美是音乐整体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创造音乐美,音乐表演呈现音乐美,而音乐审美发现音乐美,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揭示音乐艺术最有价值的东西。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活动,又是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和想象艺术。音乐审美是音乐整体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创造音乐美,音乐表演呈现音乐美,而音乐审美发现音乐美,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揭示音乐艺术最有价值的东西。研究音乐审美意识的感性特征对于培养人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人们的音乐鉴赏水平、提高人们的音乐审美判断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与理论价值。 关键词:情感艺术、时间艺术、想象艺术、音乐艺术、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也是人类最美的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音乐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抒发着人们的情感,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陶冶着人们的惰性,美化着人们的心灵。聆听美妙的音乐,你会感到美的气息扑面而来,你会感到怡然自得,如痴如醉。列宁曾无限感慨地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

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为什么音乐会有如此诱人的魅力和神奇的力量?这是因为美妙的音乐中蕴涵着一种与人类息息相通的审美 特质。音乐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旋律、和声、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多姿多彩的变化,在一定的时空环境内塑造音乐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使人赏心悦目,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 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任何音乐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反映时代气息,无论它表现什么,只要能在作者和欣赏者之间产生共鸣,就能起到审美作用。 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有感化人心的力量。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给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音乐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探讨音乐艺术的音乐形象及其审美特征,不仅对丰富音乐艺术的美学内涵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实施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具有实践价值。 一、情感的艺术 音乐擅长表现情感,没有情感的音乐也就没有了它的灵魂。黑格尔说过“在音乐中外在的客观性消失了,作品与欣赏者的分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五彩民歌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 2、能准确演唱《我的祖 家是歌乡》的乐谱和歌词; 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C 2/4 5 3 4 2 1 2 3 4 5 3 4 2 1 — ni no ni no ni no ni 二、乐句连接 1、认唱旋律短句 1)请学生打好拍子,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 2)自己练唱,想一想如何连接比较好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 3)把排列好的乐句来唱一唱。三、欣赏《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民乐合奏)由作曲家吕冰(1930—)创作于 1956 年,系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调》改编而成。《四季调》又名《四季歌》,流传于青海地区。写的是姑娘与阿哥去踏青及谈情的故事。语言生动,旋律优美而欢快, 给人以美的享受。全曲为 ABA 三段式结构。A 段的旋律欢快活泼,二四拍,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 B 段与 A 段形成对比,旋律优美抒情,三四拍;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旋律。 欣赏多种表现形式的《花儿与少年》,学生感受歌曲中二拍子三拍子的变化, 体会其变化带来的韵律感,为给去分段,并随着歌曲中的旋律片段唱一唱,尝试用歌声和动作表现出来。 四、新授课(一)情境创设 1、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喜欢听什么样的歌呢?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特别高兴, 所以我们来听两首欢快活泼的歌,好吗?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播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 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歌曲片断,听后交流感受。(歌曲的情绪、流传地域等) 2、导入: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 过美丽的新疆,也到过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西藏,今天,老师就要 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去看看,去领略那里特有的椰风海韵,我们的 第一站便是--台湾。 (二)感受体验 1、欣赏:在背景《我的祖家是歌乡》音乐声中,欣赏台湾风光。 2、2、师:我们刚才听的两首歌曲都是高山族的民歌,高山族主要都集中在台湾。你们知道高山族有什么特点吗? 3、欣赏:高山族舞蹈《杵舞》 (三)唱歌表现 1、教师范唱 3、师:高山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他们有首歌名字就叫《我的祖家是歌乡》,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把这首歌曲唱下。欣赏歌曲回答问题: 4、 (1)、该歌曲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音乐的情绪如何? 5、再次欣赏歌曲,思考:怎样才能把歌曲唱的更好听? 2、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3、视唱曲谱。 6、师:曲谱作为音乐的一种技能,我们还是要学习的,虽然我们现在是会唱歌 了再唱曲谱,但是,你学会唱曲谱后,没有老师你也能学会新歌。 (四)高山族的民歌主要有四类。其一为劳动歌。它产生于(其中也有一部分用于)农耕、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其二为生活歌。它包括了情歌、舞歌、酒歌和儿歌等。其三为仪式歌。它多用于婚礼、葬礼及各种祭祀活动。其四为叙 7、事歌。它多以传说、故事为歌唱的内容。在上述四类民歌中,除了单声部歌

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一)

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一) 音乐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健康向上的)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充分发挥音乐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审美能力及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从而促进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进程。 一、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1.音乐意象的流动性。 音乐艺术是以时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它在其声音流动过程中,表现其起伏不平、丰润多彩、有头有尾的、从部分到整体的音乐意象。它不像绘画艺术那样,直接再现生活情景,以整体的形式和意象进入人们的视觉。而是以乐音的律动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长江。它在运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感知过程的听觉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以音响信号为中介,直接刺激审美主体的听觉感官,唤起审美主体的联想和幻想,使审美主体得到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其音响信号刺激的次数越多,想象越丰富,对音乐意象的认识和理解越深刻、越完美。因此,音乐艺术也是参与艺术,其艺术境界需要审美主体通过听觉的感知,融入主观情感和思想活动,才能真正领略。同时音乐艺术也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 3.内在情感的直接性。 审美的感受是由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要素相互融合的心理过程。而音乐则是“情感的艺术”,其音响与特定的内在情感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从音乐创作上看,它是作曲家内心深处思想和情感的独白;从欣赏者来看,只有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意义的情感音乐,才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音乐艺术不仅可以表达历史所凝结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表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而且具有唤起人们情感和强烈激情的巨大能量。它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使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使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4.审美创造的再现性。 音乐的审美实践活动由音乐创作、音乐再现和音乐欣赏三个环节构成。由作曲家创作出的乐谱作品本身的音乐美,对于一般的审美主体来说很难直接把握。必须借助表演或演奏者的表演(艺术再现)的中介作用,才能使乐谱作品真正成为音乐作品。没有表演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和艺术再现,没有表演或演奏者将乐谱作品流动化、立体化的再现过程,就没有音乐的审美活动。正因为如此,对同一音乐作品,因演奏、演唱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同,音响介质、场地、时间、心境、氛围不同,其审美效果也就不同。 5.艺术欣赏的理解性。 因为音乐语言的非明确语义性特点和音乐审美创造再现的多种风格特征,给欣赏者拓展了一个广阔的想象天地。欣赏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听觉,去客观准确地感受;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积淀去理解;用自己独特的情感去融合,去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意象。因此,欣赏者的理解性,即欣赏者的音乐修养水平不同,其音乐审美的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平时我们所说的“对牛弹琴”,就是这个道理。 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

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 教学目的: 感受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出示标题以及作者) 二、作者简介: 吕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乐家的精心指点。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三、复习管弦乐队知识: 师:管弦乐队就是以管弦乐器为主的乐队。你还记得有哪几类乐器组成的? 生: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四、欣赏乐曲 1、交谈导入: 师:从标题看怎么理解《红旗颂》? 生:歌颂“红旗”。 师:歌颂的形式有诗歌、散文、歌曲,而单纯用音乐歌颂红旗的大家听的不多,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歌颂红旗,用乐器的不同色彩烘托气氛。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时,自然就会想起一首庄严的歌,你能说出是什么歌吗?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哼出《国歌》的前奏) 2、初听全曲,听辩曲中熟悉的《国歌》音调: (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悉的音调。) 3、随琴声哼唱主题音乐,加深对这一颂歌音调的感受与理解。 (投影主旋律谱) 4、介绍乐曲结构,了解作品规格: 师:作品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板书) 5、分段赏析:(插入解说,感受气势,理解内涵) ⑴.A段:(第一段)

花儿与少年文案集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花儿与少年文案集锦 篇一:花儿与少年活动方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活 动 方 案 团队名称:花儿与少年 20XX,5,17 一、活动背景 为了迎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第一届营销大赛的到来,作为21世纪青春代言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花儿与少年团队积极响应学院的号召,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凭着我们对营销策划的热爱,对营销管理的执着,我们花儿与少年团队毅然参加本次营销大赛活动,挑战青春自我,创造无限可能! 二、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我们花儿与少年团队是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我们团结一致参加此次活动,目的在于挑战青春无极限!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提高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营销管理技能,在提升自身价值的同时也结交更多的朋友。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二食堂前和各个女生宿舍 五、活动构成 一、比赛前期宣传 二、正式营销 六、活动流程 一、比赛前期宣传:我们小组做了宣传片和海报,并将海报贴在二食堂前以及四栋教学楼前,而且先在班级播放了宣传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在各个宿舍楼下的黑班上写上了我们的宣传语,从而加大了我们产品的知名度。 二、正式营销:我们团队采取摆摊和上寝室推销相结合的营销方案,我们的主打产品是七度空间少女系列卫生巾,所以营销的难点就是如何让消费者打破心理防线,跳出传统思维从而愿意接受我们的产品,在价格方面我们也力争做到双赢,比市面上的便宜并且承诺送货上门,从而可以避免很多女生在外面买卫生巾的尴尬。除了七度空间以外,我们还经营假发片,冰眼罩以及冰垫子,从而避免产品单一给我们

带来的经营风险。 七、产品简介 一、七度空间少女系列卫生巾----谁懂女人心,我的舒服我来定(日用10片装9元,超长夜用8片装10元,日夜结合18元) 二、假发片:再也不用担心染发给我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以及经济负担,每天头发的颜色随心情而定,我就是我,无可替代,只需3元,轻松搞定完美发型 还在担心每天早上起来黑眼圈大大的,眼睛肿肿的,怎么都消不掉,影响一天的心情吗?没关系,我们帮您解决! 夏天来了,天气越来越热,有没有听见我们的屁股在呐喊在咆哮“我快要窒息了,我快要热死了呢”,我们为您送贴心,让您清凉一夏!(详情请关注武软贴吧) 篇二:湖南卫视吴梦知的文案 吴梦知的文案(来自网络)我和一位同事简直是吴梦知的狂热粉, 看到她的文字,血液都是沸腾的!whAT?你不造吴梦知是谁?她是《花儿与少年》的总撰稿人,承包了《我是歌手3》总决赛牛逼宣传片的文案,参与过自20XX年起芒果台几乎所有的选秀节目,也给李宇春写歌词。还有,你一定会唱她写的《爸爸去哪儿》主题曲… 喝下吴梦知熬下的鸡杂汤,再来看芒果的节目!

音乐教学的审美要素分析

音乐教学的审美要素分析 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接受并创造音乐文明,进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 普通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研究其教学领域的审美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审美特征,使音乐教学按照美的规律来设置、构建和施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教法的审美原则 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概括地说,它遵循着下面一些原则: 1.情感性原则。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情淑性。 2.形象性原则。形象性是音乐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由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所创造的音乐形象,具有声态、情态、形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音乐审美教育正是借助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受教者。因此,音乐教学化原则在于以美引真,最易为学生所接受,尤其是在乐理、识谱等教学中,变抽象、枯燥的概念为生动有趣的形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欣赏性原则。音乐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具有“欣赏性”,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都应体现“欣赏”的意义。就是说,在课堂里,师生要用审美的态度来共享音乐,比如唱歌,不是唱会就行了,而是唱好,充满情趣,富于美感。在音乐上教育儿童的并不在于他“唱得多”而是“唱得好”。 4.愉悦性原则。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这种变“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于在音乐教学中体现,这就是所谓“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5.实践性原则。音乐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学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出积极的反应。例如欣赏教学,学生光是被动地听是不行的,应积极引导他们对所听音乐作出一系列反应:语言反应(讲讲音乐表达了什么),身体反应(通过身体动作表现所听音乐),内心反应(内在情感体验),歌唱反应(唱音乐主题)以及演奏反应(为所听乐曲配节奏乐)等。 6.相互交流性原则。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首要标志。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施教者与受教者凭借音乐审美媒介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建立这种良好教与学的关系的关键在于施教者,音乐教师应把感情的纽带首先抛向学生,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 7.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原则。“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1]霍姆林斯基的话准确地表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 中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养成阶段,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对他们品质的形成、情感的培养、人格的完善、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在于音乐技能的传授,更在于对学生做为人的素质的全面养成。 二、音乐教师的审美规范 依据审美教育学的观点,施教者的劳动形态应当具有审美性。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增强音乐学习的动力。而且还学会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 1.教学仪态。教学仪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显现的符合礼仪要求审美规范的仪容、服饰、表情、姿态、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3单元 欣赏《花儿与少年》教案4 人音版

《花儿与少年》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 2、学生在欣赏、伴奏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花儿与少年》的特色。 2、了解青海民歌特点。 教学准备: 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不光有他们各自的风俗特色与秀美风光,也有着地方代表的民间歌曲,我们称之为“民歌”,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大家听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情绪。 播放《花儿与少年》 (二)介绍“花儿” 师:快乐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间被那边纯朴的人们传唱,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的纯朴:用自己喜爱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这首《花儿与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花儿代表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美丽的姑娘) 师:由于青海地域广阔,所以流传着许多风格的民歌,“花儿”也是民歌的一种,青海的花儿一般是在山里和田间歌唱的。(幻灯出示“花儿”介绍) (三)欣赏器乐版《花儿与少年》(新筝独奏) 师:经典传统的民歌也常被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器乐版的《花儿与少年》,你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听赏乐曲,学生回答演奏形式(古筝) 1、师:差不多,其实它叫新筝,是在古筝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乐器。 (幻灯出示新郑古筝对比照片,及新筝的简单介绍) 2、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师总结:情绪有欢快转而优美,最后又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3、师:其实情绪的变化和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让我们跟着乐曲感受一下情绪不同的两段它们的拍子和速度的变化。学生跟着乐曲感受速度与节拍的变化。 4、师: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感受这首活泼而又优美的乐曲,B段的旋律让我们跟着用“la”哼唱,非常欢快的A段请大家自己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呆会请同学来展示,听乐曲A段,生创编,展示。

花儿与少年文案

【首发】《花儿与少年Ⅱ》吴梦知文案大赏(全 集节目文案曝光) 2015年7月4日23:17 阅读26605 花儿与少年Ⅱ文案大赏 【第一期】 无 【第二期】 每一块乌云都镶着金边, 所以,遭遇才会特别明显。 当世界对你关上一扇门, 不要生气,那是让你练习面壁。 也许,每个人都是孤单的史努比。 也许,一上场队友就变成了对手。 可是,胜利有时候不是因为战斗, 只是因为学会了, 勇敢地举起白旗,和自己握手。

【第三期】 每个人都崇拜英雄, 因为他们从来不输。 但我们还是执意成为自己, 因为我承认我笨,英雄敢么? 输了,我也不怕。 生活就是这么烧脑, 真相永远纠缠不清, 自尊心也总太淘气。 可是,能够任性,才是幸运。 我在哪儿,哪儿就出事,多么霸气。 【第四期】 还记得人生第一次拥抱吗? 那时, 你看见世界的光,大哭着降临; 但是拥抱, 让你接受这个, 不能反悔的邀请。 从此后, 有人拼命的奔跑与寻找, 也有人努力想证明, 最大的信任是等待; 有人真心纠正着曾犯过的错; 也有人没心没肺, 从不纠结对错…… 就这样,

我们都把自己交给了时间, 因为它承诺,永远不倒流; 也保证,不将任何人退回。 路途曲折漫长,步步落子无悔,但每一个昨天都是被淘汰的,幸亏。 新的一天,你决定成为谁…… 【第五期】 人生偶尔很无理, 还没拿到100分, 考试已经结束了。 不用遗憾, 接力的意义,不是放弃,只是放手。 你并不孤单,炸弹还是彩蛋, 交给同伴们分担。 空荡荡的雪山, 没有等来约定的伙伴。 嗯,“抵达”是一种勇敢, 但“在一起”才是温暖。 我们说好不分开, 一起好,一起坏。 【第六期】 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 现实中的麻烦是免费还包邮的。 不急,

音乐欣赏的美学特征

音乐欣赏的美学特征 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审美对象(音乐作品)与审美主体(人)之间关系的学问。音乐的美与不美应该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的,但人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关照(欣赏)时,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注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并充满了想象与联想。所以,对音乐的欣赏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辩证统一。 一、音乐创作是基础 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应遵循一定的艺术原则,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来进行创作。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p97)任何成功的、美的艺术作品,都是美的创造,而创造美就要遵循美的规律、艺术的规律,必须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因此,欣赏歌曲不能不首先考虑音乐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构成,应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不可想象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旋律是音乐作品的灵魂。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在器乐曲中、交响乐中、舞剧中还是歌曲中,旋律无疑是音乐作品的关键和灵魂。 (一)音乐有不确定性 众所周知,文学属于语言艺术,具有很强的抒情性;音乐是音响艺术,音乐的抒情性不同于文学;音乐的抒情是直接的,而文学的抒情则是都是间接的。同样是抒情,音乐却有着超越语言局限性的优点。所以,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只有靠音乐来表现。就此海涅十分确切地说:语言停止的地方,音乐才开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此也有十分精辟的论述:&&言之不足则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音乐含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内涵,不能达意。音响并不能表示明确的概括思想和逻辑推理,无法直接表现任何事物,而需要文词的帮助,依赖于文词。这正是音乐美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之所在,即音乐的特殊性问题,其实质是说音乐有不确定的一面。 (二)音乐的确定性 音乐又有确定性的一面。在某些情况下,音乐亦有确定的个性和独立性。例如《摇篮曲》的音乐旋律不能同《解放军进行曲》张冠李戴。因为二者的音乐情绪与情感现象根本不同,描写战马奔驰的音乐、进行曲不会用3/4拍的节奏型,歌唱英雄人物的歌曲不会用软绵绵的情歌曲调,节奏节拍都是一曲专用,各有突出的个性。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描写火车飞奔的音调是万万不能套用在沙漠上跋涉的驼队上的,因为它违背了生活的情理。音乐不是歌词的翻译,也不是音符随意的排列组合。在歌谱中有若干表情、速度及强弱记号等。这就是一种对歌曲所表现的情感内容的揭示和要求、界定和限制,不能漫无边际和随意而为。 (三)音乐的表情性 音乐是表现性时间艺术,即表情艺术。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特点的艺术样式。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2](p36)长期的音乐实践一再证明了语言的音调和音乐的音调都有表情性的特点。首先,语言音调的大小强弱、快慢高低及语气的不同,都表达了不同的情感。音乐的表情音调正是在语言音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两者均有共同的表情性特点。表现情感类型不同,在音乐的表现形态中(诸如旋律、曲式、节拍、速度、音量、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也各不相同。人们都承认音乐是最擅长抒情的艺术,往往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感情,音乐却能把它表现出来,给人以强烈而深厚的艺术感染。因此,在歌曲欣赏中,要真正了解这首歌曲,就要求词曲结合,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调动生活经验,反复聆听,反复琢磨,不断加入新的想象,获得新的体会。使歌词乘着音乐的翅膀直接飞进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二、音乐表演是桥梁 一切艺术最终的目的在于欣赏,音乐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绘画、文学等不需要表演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