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视觉产业专利分析报告

计算机视觉产业专利分析报告

计算机视觉产业专利分析报告
计算机视觉产业专利分析报告

计算机视觉产业专利分析报告

计算机视觉作为计算机的眼睛,是机器认识世界、看懂世界的一种方式。而认识世界、看懂世界是人工智能产品或方案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唯有看见,才能够做出分析判断,进而代替人类完成更多的任务。计算机视觉技术与语音识别、语言识别一并构成了人工智能的感知智能,让机器完成对外部世界的探测,进而做出判断,采取行动,让更复杂层面的智慧决策、自主行动成为可能。

剖析计算机视觉产业链,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人工智能芯片、算法技术和数据;中游技术层大体包括生物特征识别、物体与场景识别、光学字符识别、视频对象提取与分析等四种技术;下游则是具体的场景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产业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内企业纷纷展开了大量的相关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对于我国来说,研究计算机视觉技术已迫在眉睫。

本报告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计算机视觉技术相关专利的申请趋势、主要国家和区域、关键技术、技术发展历程等内容,以期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了解其市场布局态势,协助人工智能产业在市场上稳定发展。分析采集所用的专利数据库是合享智慧有限公司开发的专利检索系统incoPat,对于数据,其收录了105 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数据。中国和全球专利的检索数据为截至2018 年2 月28 日已被收录公开的专利数据。

计算机视觉技术全球专利分析

1 专利申请趋势及发展阶段

计算机视觉相关专利最早出现于1953 年的英国(GB19530011998),其主要内容是有关三维图像处理技术,是当前三维重建技术的前身。经过60 多年的发展,截止2018 年2 月28 日,相关专利申请共45308 件。

在这60 多年的发展中,按1995 年为节点,大体可以把计算机视觉技术分为两个阶段。在1995 年以前,计算机视觉发展缓慢,技术停留于理论研究和基础探索时期,相关专利申请量很少,技术迭代很慢;1995 年后, 随着多视几何与分层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视觉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专利申请大量出现,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机器学习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计算机视觉研究,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视觉的蓬勃发展,为人工智能的推广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主要国家或地区专利分布

从计算机视觉技术专利申请目标国家或地区的申请排名情况来看,申请量排在前10 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欧洲、韩国、德国、英国、印度、法国和中国台湾。其中,向美国和中国提交的申请量远大于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交的申请量,美国和中国是该技术最大的2 个市场,技术迭代快,技术创新能力强。向日本和欧洲提交的申请量也比较大,说明该技术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也有较好的市场。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美国申请量最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在计算机视觉技术方面起步较早,大型跨国公司如微软、高通、英特尔、IBM、柯达等掌握着大量的核心技术,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市场份额较大。中国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市场快速开拓,逐渐成为新兴的技术聚焦地。

3 技术原创地区分析

技术原创分析主要可以包括两部分:具有优先权专利的优先权国别分析和没有优先权专利的首次专利申请国分析。具有优先权的专利中,有9058 件来自美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日本和中国分别以2887 件和1141 件位居第2 和第3,英国、法国、韩国和德国原创技术实力也相对较强,均大于500 件,其他国家原创技术专利相对较少,均小于200 件。在没有优先权的专利中,首次申请国为中国的专利最多,有12343 件,其次是美国,具有专利7745 件,日本作为首次申请国的专利申请也较多,具有2400 件,韩国和德国也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专利申请均大于600 件,首次申请国为其他国家的专利申请相对较少,均小于400 件。

总体来看,美国是最大的原创技术国家,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与其在计算机视觉技术方面起步较早和拥有较多大型跨国企业息息相关。中国、日本、韩国和德国原创技术也相对较多,技术迭代较快,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输出国,这主要与这些国家大力鼓励创新,积极寻求合作有关。

4 主要申请人排名

▲图1 计算机视觉全球技术主要申请人排名

图1 统计了全球计算机视觉领域专利申请量前20 的机构,微软以554 件专利位居榜首,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英特尔、高通和飞利浦紧随其后,专利申请均大于500 件,佳能、汤姆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星、谷歌和索尼也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均跻身前10 位。

总体来看,在前20 位申请人排名中,美国企业有8 家,中国申请人也有8 家,但均为高校和研究院所,日本企业有2 家,韩国1 家,荷兰1 家。这表明,美国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具有大量顶尖企业,掌握着大多数的核心技术,技术应用广泛,市场占比很大。中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正处于技术研发期,技术应用尚在探索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强劲。日本、韩国和欧洲也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技术更新较快,市场前景较好。

5 关键技术构成

根据国际专利代码统计全球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关键技术构成,可以得出,视频在线分析与图像分析理解技术专利最多,占比达42.99%,其次为基于人类视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占比21.67%,超越人类视觉能力的感知获取技术和超越人类视觉能力的运动追踪技术相关专利申请紧随其后,分别占18.00% 和14.60%,三维重建技术相对较少,仅占2.75%。视频在线分析与图像分析理解技术起步较早,应用范围广,技术相对较为成熟,专利申请量较多。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发展的热点,而基于人类视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

核心,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因而也具有相对较多的专利申请。三维重建技术是未来的研发重点,技术成熟度相对较低,占比相对较少。

中国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基于人类视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专利最多,占比为37.81%,其次为视频在线分析与图像分析理解技术,占比35.68%,两者占比较接近。超越人类视觉能力的运动追踪技术和超越人类视觉能力的感知获取技术专利申请占比分别为13.34% 和7.97%,相关技术也较为成熟。中国三维重建技术专利申请也相对较少,仅占5.20%,技术成熟度较低。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构成与全球技术构成有所差异,主要是因为我国计算机视觉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专利申请大多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应用于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

6 关键技术发展历程

全球计算机视觉关键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图形识别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发展较快。1995 年以前,图形识别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发展较为缓慢,相关专利申请量很少,技术处于研发和探索阶段;1995 年以后,随着传感技术和小波理论与变换方法的诞生,图形识别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开始快速发展,相关专利申请大量出现,尤其是进入21 世纪,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各类理论的不断完善,再加上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广,对图形识别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这两项技术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其他8 种技术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从2013 年开始有快速增长的势头。

计算机视觉技术中国专利分析

1 全国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我国计算机视觉相关专利最早出现于1985 年,来自清华大学的专利

CN85100090,其主要内容是有关手写汉字识别技术,是我国模式识别技术的萌芽。经过30 多年的发展,截止2018 年2 月28 日,我国计算机视觉相关专利共13415 件。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以2006 年为节点,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技术萌芽期和快速增长期。在2006 年以前,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缓慢,相关专利很少,申请量均小于100 件;

2006 年以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升温,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相关专利开始大量出现,相关技术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新理论、新方法的引进,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视觉的发展。

在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相关专利申请人构成复杂,有大专院校、企业、科研单位、个人和机关团体。其中,大专院校是最主要的申请人,占比

58.93%,技术创新能力强,研发力度大,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企业占比27.89%,但多以高通、索尼、英特尔等大型跨国企业为主,中国本土企业很少,相关技术相对较弱,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科研单位占比8.21%,其中主要为中科院的申请,尤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提交的专利申请最多,其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技术综合实力很强。

总体来看,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专利多以大专院校为主,企业申请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技术在我国尚处于技术研发阶段,技术成熟度较低,距离大规模应用和推广还有较大的距离。

2 中国主要申请人排名

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专利申请人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428 件专利位居第1,其研发实力很强,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也具有一定技术实力,专利申请量均在300 件以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在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也占据一定地位,跻身前10 位。

总体来看,我国排名前20 位申请人中,高校占据19 个席位,中科院自动化所是唯一的科研院所。可见,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技术应用尚处于探索中,加大研发力度以及加强校企合作势在必行。中科院自动化所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技术创新走在了我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的优势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可以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自身研发。

3 科研院所专利持有情况分析

科研院所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专利最早出现于2001 年,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专利CN01144157,其主要内容涉及步态识别。科研院所计算机视觉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截止2018 年2 月28 日,共有相关专利1077 件。从2004 年到2011 年,专利申请虽有一定起伏,但大体呈上升趋势;2011 年以后,相关专利申请开始大量出现,并于2013 年首次突破100 件,相关技术发展迅猛。

从科研院所的技术构成来看,科研院所专利申请主要涉及10 大技术,从多到少分别为图形识别、图像分析、图像增强或复原、生物学计算机系统、电视系统、数据处理、数据传输、图形图像转换、3D 建模和医学检测。其中图形

识别技术相关专利最多,占据主要地位,图像分析和图像增强或复原技术也较为强劲,专利数量均大于100 件,其他技术相关专利较少。另外,科研院所中,以中科院为主要申请人,尤其以中科院自动化所专利最多,其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均跻身我国前列。

4 主要发明人及团队分析

表1 计算机视觉技术中国主要发明人

表2 计算机视觉技术主要专利技术分类号及释义

表1 和表2 为我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发明人,可以看出,发明人团队大多来自科研院校,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 的机构,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发明人团队纷纷上榜。清华大学的戴琼海院士,其发明人团队主要侧重于图形识别技术,并在图像分析方面具有很强优势;西安科技大学的焦李成教授在图形识别和图像分析方面研究也颇深,对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非常擅长;中科院谭铁牛院士比较擅长图形识别技术,在模式识别方面造诣很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赵沁平院士,其发明人团队图像分析方面比较擅长,具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

谭铁牛院士团队,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该团队擅长图像识别和分析,具体体现在通过射频信号手段和虹膜手段进行图像识别,这两项技术目前重点应用于物联网和身份识别两大热门技术领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研发团队有3 个合作小组,第一小组是由焦李成教授带领的电子工程学院团队。焦教授目前任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并带领其团队研究有关网络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机视觉中模式识别方面的相关技术;第二个小组是由王爽教授带领的团队,其目前主要从事数字图像处理、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包括:图像稀疏表示和压缩感知理论、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处理技术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第三个小组来自于刘芳教授带领的

研究团队,其擅长智能信号处理、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由此可见,目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有多位业内资深专家,技术较为突出和先进。

清华大学的戴琼海院士团队主要侧重于电视系统故障测试,并在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装置上具有很强优势。

▲图2 计算机视觉主要发明人团队和主要技术领域

从计算机视觉五大关键技术的角度来分析,核心发明人团队的技术优势如图2 所示:

(1)在基于视觉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中,谭铁牛院士的团队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焦李成教授、王爽教授的团队表现亮眼,技术成果数量多、质量较高。

(2)在超越人类视觉能力的感知获取技术领域中,主要是吴茗蔚副教授带领的浙江科技学院团队和清华大学的戴琼海院士团队较为突出,但是两个团队的擅长领域并不相同。吴茗蔚教授团队更加擅长图像识别领域,而戴琼海院士则更擅长三维场景重建技术。

(3)在超越人类视觉能力的运动追踪技术领域中,谭铁牛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焦李成教授、王爽教授以及刘芳教授的团队均表现亮眼,而除此之外,浙江工业大学的留日工学博士汤一平教授带领其团队也拥有多项先进技

术。汤一平教授目前在运动追踪技术领域中技术申请量排名第一,最近两年,有大批技术由上市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专利权人所拥有。银江股份由银江科技集团投资建立,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城市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4)在视频在线分析与图像分析理解技术领域方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焦李成教授、王爽教授、刘芳教授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谭铁牛院士以及清华大学的戴琼海院士均有建树,在此计算机视觉分支领域中平分秋色。

(5)在三维场景重建技术中,清华大学的戴琼海院士带领的团队依然拥有着先进的技术。但是目前此项技术的整体水平稍低,各个团队的优势并不明显,而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大连理工大学的贾镇元团队、北京理工大学的王涌天、刘越团队也均有其优势。而值得关注的是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其法定代表人周剑也是多项技术的发明者。

中科院所计算机视觉专利技术分析

1 技术构成及功效

在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纵览全部中科院所全部的355 件专利申请,技术主要集中在如下5 大类中:(1)应用电子设备进行识别的方法或装置;(2)用于阅读或识别印刷或书写字符或者用于识别图形,例如,指纹的方法或装置;(3)图像分析,例如从位像到非位像;(4)图像特征或特征的抽取;(5)运动分析。

这355 件专利申请中,目前尚在有效状态的172 件,处于审查阶段的有100 件,而已经失效的有69 件。在失效的69 件专利中,主要涉及用于阅读或识别印刷或书写字符或者用于识别图形方面的技术,而172 件仍然有效的专利主要涉及应用电子设备进行识别的方法或装置领域。

对172 件有效专利按照申请日进行升序的排序,我们发现最早的申请是在2001 年提交的,有关身份识别的方法,经过对于早期申请的阅读我们发现,中科院所利用虹膜识别等手段对于身份识别的方法和装置一直有效至今,也足以看出其对于此项技术的重视,因此中科院所的核心技术应该为身份识别,且是基于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是目前技术最集中且专利申请量最大的识别技术,但是虹膜识别相较于人脸识别更加可靠,因此中科院所利用虹膜识别手段实现对于身份的识别技术是其优势技术,也是目前的热门技术。

2 技术发展路线

▲图3 技术发展路线

在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领跑所有中科院所,其专利申请数量大,技术集中度高,发展较为迅速,其技术发展脉络如图3 所示,其中涉及的专利申请均为高质量专利申请,是其重点技术,也是获得国家奖项的技术。从2001 年开始,其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高速发展,主要涉及身份识别的领域,而通过不同手段去进行身份识别是其技术研究的重点。在身份识别中较为稳定可靠的虹膜识别手段出现在2004 年,由谭铁牛院士带领其团队进行的研究成果,自2007 年授权以来一直保持有效,并在2008 年12 月30 日东南大学递交的专利CN200810242950.X,名称为“一种大型动物虹膜识别方法”所引用,其将此成熟的人眼虹膜识别技术引入到萌芽阶段的大型动物的虹膜识别技术中去,为实现大型动物的有效管理和信息跟踪以及大型动物肉类食品污染的个体溯源而提出一种大型动物虹膜识别方法。

在2010 年之后,计算机视觉由被动检测逐步发展出了主动检测和识别的方法装置,例如在2014 年,出现了“一种应用于仿生机器鱼的水下主动视觉跟踪方法”,这是一种嵌入式视觉信息处理技术,而嵌入式系统,由于其系统资源有限,要求目标识别与定位算法有更低的复杂度、更快的运行速度,基于

嵌入式视觉的水下主动目标跟踪,通常是对人工目标或者对增加标示的自然目标的跟踪。

但是,目前基于嵌入式视觉的水下主动目标跟踪中,目标形状设置不尽理想,算法复杂度较高,环境适应性有待提高,难以达到快速、准确识别与定位的要求,所以这项发明为了增强仿生机器鱼自主目标识别与定位系统在水下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提高定位的精度,提供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视觉的应用于仿生机器鱼的水下主动视觉跟踪方法。很快,在2015 年,这种主动识别的技术又应用到了基于视觉的无人机对地运动目标检测方法中。该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小型无人机平台的运动性、机载资源的有限性、及目标环境的复杂性,提出一种系统性的具有较高环境适应性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在射频识别领域,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仍然表现亮眼,在2010 年提出的“一种RFID 天线快速部署的系统及方法”,RFID 即为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使用RFID 设备对出入库的商品进行自动、批量、远距离的识别是RFID 技术最典型的应用之一,可以用来控制库存水平、决定补充时间及订购量大小。在入库环节,使用固定式RFID 设备对物料进行数量清点和核对,做到帐物相符,进而确定物料在仓库中的存放位置;在出库环节,根据出库商品的唯一标识确定存放位置,并按照订单数量取出相应物料,然后再次对提出的物料进行数量清点和核对,发往目的地。基于RFID 技术的仓储管理在满足供应链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可以提高物流系统效率,降低企业流动资金,强化企业竞争力。因此,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射频识别技术是连接计算机视觉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中科院所在2010 年的这项专利申请很快得到授权,并一直持续有效,是中科院所的核心技术所在。

3 合作研发企业分析

表3 与中科院在视觉技术领域开展相关合作研发的企业

表3 为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与中科院开展专利合作的企业,在这25 家机构中,除了一些研究所、研究院和科技公司外,腾讯公司与中科院所合作申请了一项计算机视觉相关专利,即2016 年5 月申请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目前此项专利申请仍然在实质审查过程中。该项技术可以直接从图像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特征中获得空间结构信息,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CNN 特征,可以应用于图像文本交叉检索、图像标注、物体检测、零样本学习、视觉问答系统等领域,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互相交汇的部分。

(1)烟草行业

通过对中科院所技术合作伙伴的分析,我们发现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人工智能的相关领域,例如机器学习、语义处理等等,还介入到了烟草行业。在中科院所技术合作伙伴列表中,我们看到了浙江中烟、安徽中烟、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在烟草行业计算机视觉运用较为深入,例如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烟丝中叶丝比例测定方法,能够通过计算机对单一组分叶丝的图像进行采集处理,获取叶丝的特征数据量并建立特征数据库,通过特征数据库分析识别多组分烟丝中的叶丝,最终实现烟丝中叶丝组分的快速、准确、自动化测定,提高测定效率与准确性,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2)中科院所下属企业

“北京盛开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所合作申请了8 件计算机视觉相关专利申请,而这家公司本身只有10 件专利申请,80% 来自于与中科院的合作。盛开互动与中科院联合建立了“数字互动媒体实验室”,具备深厚技术研发与创新实力,并开发出了诸多多媒体技术和产品,专注于新媒体与虚实互动技术的研发应用,并向各类展馆与会展活动提供多媒体及数字化展示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其先后参与了2008 北京奥运会、2010 上海世博会、2012 首届京交会、中国科技馆新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大同城市规划展览馆等百余项大型场馆建设与活动组织,以及多项科技部863 计划和其他国家项目。纵览其专利申请,涉及计算机视觉中的三维重建技术领域,多数是对于人脸的三维重建技术。但是目前该公司所有专利均已失效,专利寿命较短,可参考性不大。

总结

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随着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和国外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差距较大,首先从技术起步时间来看,国内较国外技术晚了整整十年;从技术拥有量来看,目前国外的技术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也拥有少部分先进技术,而国内近两年技术数量才开始持续走高。

目前,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我国还处于研究阶段,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的高精尖技术并非集中于大型企业,而是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持有。大型企业的总体研发能力低于国外企业,而且我们重点关注的三支国内技术团队均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

纵观整个产业链,目前计算机视觉产业发展的芯片设计、软件开发等关键技术与核心环节长期被国外垄断,我国的优势仅仅集中于应用领域,因此,亟须加强自主技术研发,突破制约产业长远发展的技术难题。应鼓励我国计算机视觉领域领军企业、创业团队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实验室加强合作,形成完善的产学研组织体系,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前沿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

行业专利预警报告

行业专利预警报告 第9期 温州市知识产权局编 2007年3月12日 (本期由瑞安市科技局合编) 第一篇换向器 在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之前,对所获的国内85篇文献进行详细的阅读与筛选, 最后确定了39篇文献作为分析文本。 专利类型分析:下图可知,在换向器领域,发明专利的申请是远多于实用新型的, 说明换向器领域还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 国内外申请量分析:换向器39篇申请中,国外的申请人的申请量有14篇,达到了36%,说明国外公司对该产品的中国市场十分看重,纷纷在我国寻求专利保护。 第 1 页共 18 页

申请人类型分析:申请人中,有64%都是工矿企业,说明这些技术实施较多,科技 成果的转化率相当高。 前五名申请人情况分析:前四名申请人都是企业,只有陈四海是个人,进一步说明 了在换向器领域,创新研究基本上是以企业为主的,个人在这方面能力有限。 专利件数申请人发明人数 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4 3 科莱克特集团公司 3

2 株式会社美姿把 9 2 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 6 2 陈四海 1 前十名发明人情况分析:由于相当多的发明人为外国人,而同一外国人有翻译成几 种中文名字的情况,分析系统又没有发明人合并的功能,因此,这部分的分析结果是不 准确的。 发明人专利件数 竹部康弘 2 杨建华 2 岩下和男 2 小岛理规 2 第 2 页共 18 页 石关隆行 2 尚诗贤 2 上原修二 2 肉户充 2 乔泽?波托克尼克 2 南秀行 2 堀内秀基 2 矶田稔 2 陈四海 2 主要技术构成分析:换向器的分类非常分散,不够集中,说明在该领域,可以创新

专利分析报告

专利分析报告模板 一、检索策略的制定以及调整 (一)拆分技术点,确定关键词、同义词、上下位词,利用AND/OR对关键字进行灵活组合,如: broil* or grill* or ((double or two) and grill*)。 (二)通过对上确步定的关键词进行检索,找出相应IPC分类(可使用Chart中Top IPC来统计主要的IPC分类号)。 (三)也可结合Derwent分类(可使用Chart中Top Manual Code来统计主要的Derwent手工代码)。 (四)进行检索 利用所有关键和IPC、Derwent手工代码进行检索。关键词检索范围可以用原文标题、摘要和权利要求, 也可以用DWPI改写的42个国家的专利文摘, 同时使用两个检索范围亦可。 例子: (CTB=((TPMS or ((tyre or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low frequency or LF) and (high frequency or HF) and sensor and (receiv* and (emit* or transmit*) and stor* and (identif* or match*))) OR ALLD=((TPMS or ((tyre or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low frequency or LF) and (high frequency or HF) and sensor and (receiv* and (emit* or transmit*) and stor* and (identif* or match*)))) AND (IC=(B60C0023* or G01L0017* or

关于知识产权的调查报告

关于知识产权的调查报告 一、加大专利法宣传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为应对“入世”,通过广泛的普法宣传,广大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和群众的专利意识普遍增强。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XXX多场次,有XX多万人次先后参加学习培训;举办知识产权工作者培训班XX多期,帮助企事业单位培训了XXX多名合格的知识产权工作者;有XX多个企业被先后列入专利工作试点和专利工作重点服务及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实施推进计划,这部分企业率先做到:明确专利工作机构和分管专利工作的领导,匹配合格的专利工作人员,建立专利管理工作制度,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实施。 二、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专利申请量大幅度提高 XXXX年以来我市累计申请专利XXXX件,授予专利权XXXX件。进入XX世纪以来,专利申请量的增长幅度明显加快,近四年的专利申请量超过了XXXX年前十五年的累计专利申请量。XXXX年全市申请专利XXX件,XXXX年申请专利XXX件,比上年增长XX%;XXXX年申请专利XXX件,比上年增长XXX%;XXXX年专利申请量突破XXXX件,比上年增长XX%以上。一部分专利项目的实施,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XXX年对XX个专利产业化项目调查统计,当年新增产值X亿多元,利税X仟多万元。

三、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逐步健全完善,专利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 各级政府加强了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市、县都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机构,XXXX年底前市政府批准成立了扬州市知识产权局,江都市在县(市)区中率先建立了知识产权局,仪征市、宝应县建立了知识产权办公室,高邮市、邗江区、维扬区、广陵区也在科技局内设立了知识产权办公室等相关机构,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和经费。XXXX年,扬州市专利事务所进行了改制,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营专利中介服务机构。为了鼓励专利申请,XXXX年以来,市级和县级都先后建立了专利申请资助资金并制订管理办法,加大对专利申请的支持。XXXX年,江都市从财政中拿出XXX万元,用于对专利申请、保护和产业化进行资助和奖励。 四、知识产权工作仍不能适应“入世”的要求 一是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层人员参加专利法学习培训的人数,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二是企事业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战略的能力和水平不够,具有知识产权战略的企业很少,绝大部数企业处于制造业的第一阶段,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更谈不上知识产权战略,不能适应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形势的要求;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支柱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少,XX%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至今没有申请过专利;四是知

知识产权调研报告

知识产权保护调研报告 进入知识时代,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已成为生存和的关键。关于目前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不足之处,比如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不强,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较低,知识产权的流失严重等,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就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往往只注重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量外资涌入国门,国际企业竞争国内化,国内企业竞争国际化态势日益明显。中外合资合作形式已经成为外国企业与国内企业实现双赢的重要选择。然而,在某些领域,由于外企实力强劲,或者国内企业意识欠缺,这种结合往往是建立在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的正当权益削弱甚至流失的基础上的。 为了解@#$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市知识产权局有关人员调研了@#$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日立电器有限公司、@#$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并在闵行区知识产权局召开了闵行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福祥陶瓷有限公司、东杰电气(中国)有限公司、紫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的知识产权事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在调研发现,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十点: 一、合资合作企业成立时,企业的合同和章程中都没有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的规定。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企业成立时间较早,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也有的是因为企业成立初期,没有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内容,还有的合作企业,中方只投入土地,甚至不参加经营管理,收益也是固定的(即土地的租赁费用),对知识产权更是不会关心。这带来很多问题,如企业知识产权权利的归属问题,特别是在合资期满后如何分配问题;新开发的知识产权权益的归属问题;企业日常知识产权的管理问题。因为成立时没有约定,实践中各个企业因其本身情况的不同,只能采取不同的操作办法,或再协商签订新的合同、或者作出新的管理规定。但这也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建议在相应的合资合作企业合同和章程范本中加入专门关于知识产权的条款,在相应的规定或审批程序中要求合资合作企业成立时对知识产权要有相关规定。 二、新开发知识产权权益的归属问题。调查中发现,新开发的技术和品牌的知识产权权益归属问题往往与企业的股权分配情况紧密相关。通常中方控股的企业新诞生的知识产权是属于合资合作企业的,其权益也是按照股权分配的。有人提出,通常中方人员是独立地完成新技术的开发,但也要将知识产权的权益分配给外方,有些不公平。但实

拉链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拉链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拉链产业以连续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长速度,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2004年中国拉链产量达280亿米,足足可以绕地球赤道700圈。去年全球拉链市场销售额约为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制造”占据了半壁江山。目前温州市大大小小的拉链生产企业约300多家,去年整个行业总产值为25亿元,加上桥头又是“中国拉链之乡”,温州的拉链行业让我们温州人引以为豪。应该说,我市拉链业的总体前景是好的。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的拉链行业与国外拉链巨头相比,同质化现象严重,相互压价风气盛行;产品科技含量不足,附加值不高。 二、专利分析 由于各国对发明专利的最大保护期限是20年,因此,本次专利信息的时间范围是1985年1月1日以后申请并于2005年9月底前公开的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欧洲专利局等“七国两组织”的所有有关拉链的专利。 (一)国内分析 1、专利类型及国家类型分析 国内拉链专利总数922件,其中发明257件占总数的28%、实用新型283件占总数的41%、外观设计382件占总数的31%。

其中各国在华申请总数301件,占申请总数的33%。 国外申请的发明216件占发明总数的84%、国外申请的实用新型5件占实用新型总数的1%、国外申请的外观设计80件占外观设计总数28%。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各国在华专利申请的总量虽然只占1/3,但是却占到了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绝大部分,因此,我国有关拉链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大部分掌握在国外专利权人的手上。而国内申请人拥有的专利基本上是对拉链做小改动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对外形做出新变化的外观设计专利。 2、申请趋势分析

知识产权服务业分析报告

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法律需求分析报告 一、知识产权服务业介绍 (一)知识产权服务业简介: 知识产权服务包含了专利、商标、版权等方面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业属于中央提出的培养和大力发展的组织,更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行业性质和社会作用来看,知识产权服务业属于社会中介行业,这是对此类行业客观的定位,这种定位,决定了此类行业应当持一种社会中立的态度,是面向社会服务的独立行业。 (二)中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各类经济机构约5000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其中知识产权方面的经纪人日趋增多,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公司也相继成立,其中不乏一些跨国公司。他们在知识产权市场的交易中,为交易各方提供信息、咨询、代理等服务,其中以技术经纪人和知识产权代理人的队伍发展最为迅速,这些知识产权服务者为促进专利和与之有关的商品流通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机遇: 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回避风险最重要的是从业人员的信誉和能力,因此知识产权代理人的素质是相当重要的。我国目前对代理人身份的取得已设下了一些严格的条件。但是,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代理人数量偏少,特别是专利人才匾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因为从事专利工作既要有技术背景,又要谙熟法律,并能熟练运用英语或英汉双语,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单从专利代理来说,根据自国家专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国内申请专利数量为25万件,其中84%由代理人申请,平均算来每个代理人一年要代理接近80个案件。专利申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一位代理人一年处理这么多的案件比较困难,也无法保证质量。此外,专利代理人才除了总数不足外,能够完成涉外代理的人才就更少了,而涉外专利几乎都要通过专利代理。因而,涉外专利代理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我国专利代理人才在数量分布上也不均衡。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7000名通过专利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的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其中以北京的从业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27%;其次是上海,约占总人数的8.5%;广东位居第三位,约占6.5%。北京的从业人员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从业人员的素质也相对较高。人才的分布与市场需求有关,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专利

2019年专利分析报告模板

专利分析报告模板 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而言,专利活动尤其是专利检索分析工作 始终贯穿于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专利检索分析工作开展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效。以下是专利分析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实务中做出一份好的专利检索分析报告,重点从准备阶段、检索阶段、分析阶段和撰写阶段这四个阶段为专利检索分析人员提供了一些具体而实用的建议。 一、引言 知识产权作为产权化的知识,是知识中最活跃、最前沿的部分,是工业的催化剂,是经济的发动机,是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从国际层面来看,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利益关注点,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竞争的重要工具,成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来看,知识产权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产权化的知识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构成了知识资本,将创新成果从科技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创新型国家的有力支撑;从企业层面 来看,知识产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生命力的体现,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 在各种知识产权形式中,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理解,专利 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最为明显的一类知识产权。而对于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而言,专利活动尤其是专利检索分析工作始终贯穿于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日常经营管理活

动中,专利检索分析工作开展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效,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个经营发展状况。 二、定义 那什么是专利检索分析呢?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万变不离其宗,以下是本文作者比较认同的一种定义方式:专利检索,是一个根据特定目的,通过检索式的操作,从专利数据库中萃取符合该特定目的之相应专利的过程;专利分析,是一个对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中大量零碎的专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技巧使这些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竞 争情报,从而为企业的技术、产品及服务开发中的决策提供参考的过程。 专利检索分析报告是专利检索分析工作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充分展示专利检索分析工作的成果。专利检索分析报告是一个统称,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项目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多种不同的报告类别:查新检索(新颖性检索)、专题检索(技术主题检索)、无效检索、防侵权检索、侵权分析、专利权稳定性分析、法律状态检索、同族专利检索、引文检索等。 三、建议 那在实务中如何才能做好一份专利检索分析报告呢?本文作者 将试着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在本文中给出一些粗浅的建议,作抛砖引玉之用,供企业和服务机构的相关从业人员探讨和交流。

专利分析报告

中南大学 专利信息实验中心 开放实验项目 实验报告 姓名:杨刚 学号: 01 日期:2015年11月27日 指导教师:刘强 实验名称:____钢术预应力_________技术专利信息检索与利用 一、实验目的:掌握重点技术领域中国专利检索与利用 二、实验原理: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库建设及分析

三、仪器及装置:中南大学专利信息实验中心软硬件设施 第一章项目概述 项目技术背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外预应力钢束应力精确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用于检测预应力钢束的磁通量、输出与应力成比例的电压至磁感数据采集装置的磁感传感器;将各磁感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放大和模数转换后进行数字处理、并输出至控制系统的磁感数据采集装置;用于测量所述预应力钢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振动频率的振动传感器;连接振动传感器及控制系统、用于量化所述振动传感器的振动频率的振动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磁感效应测试与振动测试结合,弥补了单独用磁感传感器和磁感采集装置测试分析时无法排除体外预应力钢束钢绞线应力松弛影响的弊端,有效提高了测试的精度。 项目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与钢术预应力技术领域有关的专利信息,分析的内容包括对钢术预应力技术领域技术的专利信息进行宏观上的定量分析。通过对这些专利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充分了解相关技

术领域现有技术水平、发展趋势、主要竞争对手及研发重点,达到监视竞争对手技术发展动向、跟踪行业新技术发展动态的目的,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发明的品质,提升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第二章专利检索 检索步骤 1.建立专利数据 2.专利数据下载和整理 3.专利信息分析 检索主题及检索策略 1.检索技术主题:预应力钢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专利检索式:____摘要=(钢束 and 预应力)and 分类号=( B60 or B22) 第三章专利分析 .整体趋势分析

知识产权分析报告

知识产权分析报告 一、xxxxxxxxxxxxxxx关键技术项目涉及的知识产权及其权属, 合法性与稳定性分析;

主要专注在XX技术,主要围绕技术特征采用开发的xxxxxxxxxxxxxxx关键技术,在半金属、低金属、非金属xxxxCCCCxx的制备方法、摩擦材料应用的工艺上突破,技术稳定,专利集中在企业核心骨干的职务发明,所有权都为公司所有,研发团队相当稳定,技术人员梯度合理和衔接顺畅,专利检索和文献查新过程中在所检文献以及时限范围内,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 二、知识产权对相关经济活动的作用及影响分析; 公司以技术中心为主体,以项目小组为落实体,在研发阶段和生产、检测过程中提升知识产权的引导力。让项目的知识产权成为科技、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典型形式,促进和保障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机制,其内容和作用形式主要表现为激励机制、调节机制以及规范与保障机制。 为了有效地发挥知识产权机制促进和保障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必须注意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以及时与合理的完善。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保护范围、保护期限、保护力度等方面都面临新的问题,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和变革。但企业在完善时还应注意其合理与适度的问题,尤其要处理好鼓励知识的生产与促进知识的传播、利用的关系以及遵循专

利申报与适当保护技术机密之间的关系。 知识产权之所以是科技、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产物,客体主要是科技成果,其内容是法定权利,其核心是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其目的和后果是企业和团队获得经济利益,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成果无疑是知识产权的核心部分,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 正如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副局长卡森斯基所言:“科技发展的速度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而知识产权则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现有的国际环境中,综合国力的增强日益突出地表现为以专利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发明,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有人甚至提出知识产权问题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问题,衡量一个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 知识产权机制是促进和保障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律机制。知识产权必然与法律联系在一起,知识产权机制实质上是一种法律机制。倘若产权未能得到界定和保护,则创新的积极性只能依赖于一点零星的自发性,但是,知识的创造需要巨大的智力和物力投入,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现代高技术的开发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如果别人可以任意地、无偿地利用他人的智力创造成果,那幺知识创造者的利益就得不到保护,其继续智力创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最终会阻碍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首先,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在于知识产权法基于知识创造

2017年知识产权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知识产权行业 分析报告 2017年7月

目录 一、追根溯源:探知识产权历史,明知识产权分类 (5) 二、整装待发:知识产权东风渐起,行业发展大有可为 (7) 1、贡献篇:知识产权是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7) (1)美国:《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2016更新版》 (8) ①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GDP贡献 (8) ②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美国就业的贡献 (9) (2)欧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及其在欧盟的经济表现》 (11) ①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GDP的贡献 (11) ②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贡献 (12) 2、政策端:行业政策红利+法律制度规范,为知识产权快速发展打好地基 14 3、供给端:科技创新热潮,创知识产权数量新高 (17) 4、需求端:内容为王+IP迸发+VR流行,知识产权需求旺盛 (21) (1)内容为王:专利的重要性凸显 (21) (2)IP迸发:“山寨”产品增多,但知识产权越来越值钱 (22) (3)VR专利:2016崛起 (23) 三、金矿重地:背靠万亿级市场规模,看知识产权业细分领域发展 (25) 1、确权业务:起步早具规模,但红海尽显 (25) 2、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产业链的粘合剂 (29) 3、运营业务:知识产权行业的精髓之处 (31) 4、交易业务:知识产权行业商业化的不二选择 (35) 5、维权业务:知识产权法律建设初期,行业空间弹性大 (37) (1)案例1:1000万元商标民事侵权案件 (37) (2)案例2:5000万元巨额发明专利民事侵权案件 (38) 四、榜样力量:他山之石,拓知识产权蓝海 (41) 1、美国:知识产权行业的奠基国 (41)

玄武岩纤维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玄 武 岩 纤 维 行 业 专 利 分 析 报 告2017.11.28

目录 1.概述 (1) 1.1背景及目的 (1) 1.2数据来源 (1) 2.玄武岩纤维专利态势分析 (1) 2.1“玄武岩纤维生产”专利检索结果 (1) 2.2“玄武岩纤维”专利检索结果 (7) 2.3检索结果对比分析 (10) 3.相关专利简介 (10) 3.1 连续玄武岩纤维生产中矿石熔化和熔融体调制方法及设备 CN20051008181.3 (10) 3.2连续玄武岩纤维生产工艺CN201610802161.0 (11) 3.3 一种玄武岩纤维生产设备CN201320426150.X (12) 3.4用于玄武岩纤维连续拉丝的漏板CN201620102453.X (12)

1.概述 1.1背景及目的 玄武岩连续纤维生产所需的原料为天然火山岩。火山岩为地球洋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储量巨大且可再生绿色资源。玄武岩连续纤维(CBF)是将天然火山岩矿石破碎后经1450℃左右的高温熔化后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快速拉制而成,它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基础性、功能性和结构性材料。玄武岩纤维应用领域广泛,例如航空航天、交通工程、海事工程、道路土建、防火隔热等。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玄武岩纤维优异的性能已被广泛关注,并名列国家战略性高性能“四大纤维”纤维材料,因此玄武岩纤维开发研究工作具有全面且深远的意义。数十年来,我公司积极探索玄武岩纤维生产技术,力争将玄武岩产业做大做强。在国家及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我公司飞速发展,取得了丰厚的成果。高速发展期后,我公司技术陷入技术瓶颈期,因此,想通过对行业专利技术分析,找到新的研发点、更专业的人才、更广阔的市场。 1.2数据来源 佰腾网(PATEXPLRER),https://www.doczj.com/doc/9f864080.html,/。 2.玄武岩纤维专利态势分析 2.1“玄武岩纤维生产”专利检索结果 2.1.1专利申请趋势 “玄武岩纤维生产”主要是指玄武岩纤维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以其为关键词进行专利检索,得到共27条专利。 图 1 专利申请量(国内)

知识产权调研报告

知识产权调研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

知识产权保护调研报告 进入知识时代,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已成为生存和的关键。关于目前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不足之处,比如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不强,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较低,知识产权的流失严重等,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就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往往只注重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量外资涌入国门,国际企业竞争国内化,国内企业竞争国际化态势日益明显。中外合资合作形式已经成为外国企业与国内企业实现双赢的重要选择。然而,在某些领域,由于外企实力强劲,或者国内企业意识欠缺,这种结合往往是建立在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的正当权益削弱甚至流失的基础上的。 为了解@#$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市知识产权局有关人员调研了@#$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日立电器有限公司、@#$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并在闵行区知识产权局召开了闵行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福祥陶瓷有限公司、东杰电气(中国)有限公司、紫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的知识产权事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在调研发现,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十点: 一、合资合作企业成立时,企业的合同和章程中都没有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的规定。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企业成立时间较早,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也有的是因为企业成立初期,没有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内容,还有的合作企业,中方只投入土地,甚至不参加经营管理,收益也是固定的(即土地的租赁费用),对知识产权更是不会关心。这带来很多问题,如企业知识产权权利的归属问题,特别是在合资期满后如何分配问题;新开发的知识产权权益的归属问题;企业日常知识产权的管理问题。因为成立时没有约定,实践中各个企业因其本身情况的不同,只能采取不同的操作办法,或再协商签订新的合同、或者作出新的管理规定。但这也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建议在相应的合资合作企业合同和章程范本中加入专门关于知识产权的条款,在相应的规定或审批程序中要求合资合作企业成立时对知识产权要有相关规定。 二、新开发知识产权权益的归属问题。调查中发现,新开发的技术和品牌的知识产权权益归属问题往往与企业的股权分配情况紧密相关。通常中方控股的企业新诞生的知识产权是属于合资合作企业的,其权益也是按照股权分配的。有人提出,通常中方人员

锁具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定稿版

锁具行业专利预警分析 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锁具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温州锁具生产以集体企业为主导,形成产值达3000万元的产业群。80年代末期锁具企业就发展到了200多家,目前发展到300多家企业,年总产值50多亿元,锁具产品约占全国份额的65%以上,其中出口交易值16亿元,产品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温州被授予“中国锁都”称号。最近的“中国十大锁王”评选我市企业都占据半壁江山。 但是,我市锁具行业涉外纠纷近年频频发生,对行业发展形成危害。为了使我市的制锁业更健康迅速的发展,建立健全我市锁具的专利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二、专利分析 由于各国对发明专利的最大保护期限是20年,因此,本次专利信息的时间范围是1985年1月1日以后申请并于2005年9月底前公开的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欧洲专利局等“七国两组织”的所有有关锁具的专利。

(一)总体分析 1、申请趋势分析 (限于各国从申请到公开需要2至3年的时间,因此最后2年到3年时间内的申请量不是最终的数据)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锁具的申请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并在2002年达到最高的2035件。 2、地域分布分析

由上面分析看出,中国申请有关锁的专利数量9838件,占38%,日本申请数量5299件,占20%,德国申请数量4346件,占17%,接下去依次是美国、欧洲、国际申请、法国、英国、瑞士,分别占9%至0%。 3、各国申请趋势分析

拉链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拉链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 告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拉链行业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拉链产业以连续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长速度,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2004年中国拉链产量达280亿米,足足可以绕地球赤道700圈。去年全球拉链市场销售额约为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制造”占据了半壁江山。目前温州市大大小小的拉链生产企业约300多家,去年整个行业总产值为25亿元,加上桥头又是“中国拉链之乡”,温州的拉链行业让我们温州人引以为豪。应该说,我市拉链业的总体前景是好的。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的拉链行业与国外拉链巨头相比,同质化现象严重,相互压价风气盛行;产品科技含量不足,附加值不高。 二、专利分析 由于各国对发明专利的最大保护期限是20年,因此,本次专利信息的时间范围是1985年1月1日以后申请并于2005年9月底前公开的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欧洲专利局等“七国两组织”的所有有关拉链的专利。 (一)国内分析 1、专利类型及国家类型分析

国内拉链专利总数922件,其中发明257件占总数的28%、实用新型283件占总数的41%、外观设计382件占总数的31%。 其中各国在华申请总数301件,占申请总数的33%。 国外申请的发明216件占发明总数的84%、国外申请的实用新型5件占实用新型总数的1%、国外申请的外观设计80件占外观设计总数28%。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各国在华专利申请的总量虽然只占1/3,但是却占到了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绝大部分,因此,我国有关拉链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大部分掌握在国外专利权人的手上。而国内申请人拥有的专利基本上是对拉链做小改动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对外形做出新变化的外观设计专利。 2、申请趋势分析

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撰写基础

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撰写基础 作者:B P Nagori and Vipin Mathur 专利侵权与分析预警分析报告是由专利律师按照客户指示,针对客户是否侵犯他人专利权而出具的客观法律意见。该报告代表了专利律师从法律角度对客户的目标产品、方法或技术是否侵犯他人专利所持的意见。专利侵权分析与专利预警分析撰写的方法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专利预警分析需要专利律师对现有专利技术做详细的检索,而专利侵权分析仅需对客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专利进行分析。一份合格的专利侵权或专利预警分析报告需要专利律师对每一个相关专利的权利要求进行逐条对比分析,这个过程叫侵权对比分析。侵权对比分析是依据专利法的相关判断原则的,基于相关判断原则,专利律师来确定客户的的目标产品、方法或技术是否存在侵权风险。由于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对例如发布新产品、收购并购、外包生产以及制定R&D策略这样的重大决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现在很多公司都将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作为一种商业战略工具经常使用。 专利权是一种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他人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受保护的发明创造的权利。侵犯专利权是指,任何侵犯专利权人对该专利所拥有的上述垄断权利的行为。换句话说,在该专利的有效期内,任何侵犯该专利权人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范围或领域的行为都被视为侵权行为。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是由专利律师为客户出具的,如何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有效期内、有效、可执行的)的专业意见。本文探讨了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的意义,并阐述了专利律师撰写一份合格的专利分析报告时所遵循的原则。本文内容主要是关于专利实务而非专利法本身,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各种专利实务信息主要是从网络资源中收集。 尽管本文所提及的相关法律和案例是基于美国的法律环境,但是本文中所阐述基本原则和撰写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那些经常使用专利侵权与 专利预警分析的国家地区,例如:加拿大、中国、瑞士、德国和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地区在制药、医疗设备、机械工程等领域经常会使用到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报告这样的专利分析报告。 专利侵权与专利预警分析意见的目标 专利侵权分析与专利预警分析两者间略有不同但又密切相关。典型的专利侵权分析是针对客户已知的一个或多个专利的,经过专利侵权分析,客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

2020年知识产权调研报告4篇

2020年知识产权调研报告4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知识产权调研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关于目前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不足之处,比如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不强,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较低,知识产权的流失严重等,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就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往往只注重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量外资涌入国门,国际企业竞争国内化,国内企业竞争国际化态势日益明显。中外合资合作形式已经成为外国企业与国内企业实现双赢的重要选择。然而,在某些领域,由于外企实力强劲,或者国内企业意识欠缺,这种结合往往是建立在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的正当权益削弱甚至流失的基础上的。 为了解@#$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市知识产权局有关人员调研了@#$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日立电器有限公司、@#$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并在闵行区知识产权局召开了闵行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福祥陶瓷有限公司、东杰电气(中国)有限公司、紫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的知识产权事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在调研发现,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十点:

一、合资合作企业成立时,企业的合同和章程中都没有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的规定。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企业成立时间较早,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也有的是因为企业成立初期,没有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内容,还有的合作企业,中方只投入土地,甚至不参加经营管理,收益也是固定的(即土地的租赁费用),对知识产权更是不会关心。这带来很多问题,如企业知识产权权利的归属问题,特别是在合资期满后如何分配问题;新开发的知识产权权益的归属问题;企业日常知识产权的管理问题。因为成立时没有约定,实践中各个企业因其本身情况的不同,只能采取不同的操作办法,或再协商签订新的合同、或者作出新的管理规定。但这也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建议在相应的合资合作企业合同和章程范本中加入专门关于知识产权的条款,在相应的法律规定或审批程序中要求合资合作企业成立时对知识产权要有相关规定。 二、新开发知识产权权益的归属问题。调查中发现,新开发的技术和品牌的知识产权权益归属问题往往与企业的股权分配情况紧密相关。通常中方控股的企业新诞生的知识产权是属于合资合作企业的,其权益也是按照股权分配的。有人提出,通常中方人员是独立地完成新技术的开发,但也要将知识产权的权益分配给外方,有些不公平。但实际上,更不公平的是在外方控股的企业,外方将知识产权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很多企业尽管是在国内双方共同开发的技术,专利却由外方总部申请,有的企业甚至是中方人员设计的图案,设计人却要署外方总裁的名,有的企业规定中方在外方提供的技术基础上开发的新技术,外方可以免费使用,但中方却不可以免费使用外方新开发的技术,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这些情况,在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都有相应的规定,但在合资合作企业中,尤其是外方控股的合资合作企业,中方要主张自己的权利有很大的难度。

专利评估报告(范本)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报告书摘要 北京同力和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受泷泰芦荟生物研究所的委托,对史秀生先生的发明专利——“一种芦荟白酒”进行价值评估。根据国家有关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评估工作。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根据委托人提供的资料,经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我们的评估结论意见如下: 发明专利——“一种芦荟白酒”在评估基准日的评估价值为; 人民币 5186 万元 以上内容摘自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报告书,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部情况请阅读评估报告书全文。 机构负责人:赵兵项目负责人:屈维明 评估人:赵雪峥 审核人:郑彬 北京同力和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零七年四月三十一日

评估报告书目录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报告书摘要 (1) 一、委托方及资产占有方 (1) 二、评估目的 (2) 三、评估对象 (2) 四、评估基准日 (7) 五、评估原则 (7) 六、评估依据 (7) 七、评估方法 (8) 八、评估过程 (8) 九、评估说明 (8) (一)市场分析 (8) (二)芦荟酒的市场定位 (11) (三)荟酒市场需求分析 (11) (四)芦荟酒需求量的预测 (13) (五)生产企业收入及成本分析 (14) (六)评估参数选择 (16) (七)评估计算 (17) 十、评估假设前提及限制条件 (18) 十一、评估结论 (18) 十二、特别事项说明 (18) 十三、评估基准日期后重大事项 (19) 十四、评估报告法律效力 (19) 十五、附件 (20)

“一种芦荟白酒“发明专利评估报告书 编号:同评报字[2007]第042号 北京同力和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力和公司)受泷泰生物研究所的委托,对史秀生先生的发明专利“一种芦荟白酒”进行价值评估。根据国家有关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评估工作。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根据委托人提供的资料,经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提供评估报告如下: 一、委托方及资产占有方 本次评估的委托方为泷泰芦荟生物研究所 企业名称:莱州市泷泰芦荟生物研究所 通讯地址:莱州市南苑路836号 注册时间:2002年4月 注册资金:9万9千元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私营独资企业 资产占有方为专利发明人史秀生先生 史秀生先生为高级工程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发明人近15年来专心研究芦荟,在芦

企业知识产权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企业知识产权总结 篇一:xx股份有限公司_知识产权工作总结报告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总结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XX年,位于国家级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工业万向轴、齿轮联轴器、剪刃、滑板、卷取轴、汽车传动轴及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公司始终秉持“精勤治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经过快速成长和蕴积,泰尔重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于20XX年成功上市,成为了冶金行业万向联轴器领域中的龙头企业。公司非常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上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标准,主持起草标准10项,其中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8项;参与起草标准5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项;目前拥有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进一步规范公司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管理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

现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运用,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公司于20XX年7月份对gb/T29490-20XX标准进行导入,咨询辅导机构为合肥宏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并于20XX年8月对gb/T29490-20XX《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进行宣贯、成立知识产权贯标小组和文件编写小组。20XX年8月,贯标文件定稿。现将贯标工作的有关有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目标和方针 公司按照自身的运营特点,以及近几年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切合企业实际的管理方针,明确了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目标。通过文件与会议的方式传达了贯标工作的主要精神,动员企业员工积极参与进来。 1.知识产权方针 运用知识产权成就世界传动一流品牌。 2.知识产权管理目标 (1)五年目标 5年内申请专利100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授权率在95%以上。 (2)20XX年度目标 申请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3件,软件著作权2件。 二、贯标工作开展方法

芯片行业专利分析及专利组合质量评价报告-Questel

芯片行业专利分析及专利组合质量评估报告 作者:高杨SEAN 高级咨询顾问 来源:法国QUESTEL公司亚太区咨询部

摘要:本文通过ORBIT专利数据库和专利分析系统,统计了芯片行业的专利数据,对申请的该领域专利技术进行多种指标的分析,并对在中国申请公开的专利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筛选了45个度量指标对国内领先企业的专利组合进行专利质量评估,并与国际企业进行了对比,从而揭示了该技术领域中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情报信息。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以及科研立项、课题选择、产品攻关、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制度等提供参考。

1引言 集成电路是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国家产业转型的战略先导。本文通过ORBIT专利数据库和专利分析系统,统计了该行业的专利数据,对申请的该领域专利技术进行多种指标的分析,并对在中国申请公开的专利做进一步的分析,然后筛选了45个度量指标对国内领先企业的专利组合进行专利质量评估,并与国际企业进行了对比,从而揭示了该技术领域中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情报信息。对于国内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也为科研立项、课题选择、产品攻关、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制度等提供参考。 2专利分析策略 检索范围以ORBIT专利数据库收录的99个国家及组织的专利数据为数据源,检索截止2016年4月6日的数据。检索策略是使用芯片行业四大技术领域(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设备材料)的技术相关关键词,同时参考国际专利分类号,在ORBIT专利数据库中共检出该行业专利族*570219个,其中在中国申请公开的专利族327658个。 *引入了专利族的概念,这种方式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等同专利及专利文件由于处在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专利号,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 3芯片行业专利分析 3.1 投资趋势 专利申请优先权项中的申请日是最早申请专利时间,对优先权申请日进行排序,以统计年度专利申请量,并得到芯片领域的年申请数量分布图。由于专利从申请到公开一般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可能长达18个月,如果申请人通过PCT 程序提出国际申请,则进入国家阶段的周期还可延长到30个月。因此,2014年及以后的专利申请有部分还没有被公开,为保证分析质量,仅对2014年之前的

DI对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需求分析报告

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及服务需求分析报告 序言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成为重要资产,是企业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高度重视,2008年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各种相关政策保护知识产权,激励知识产权的开发。我国商标以及专利的年申请量居世界第一,从申请数量上表明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已经很重视,但是笔者作为知识产权服务人员切身的体验并非如此,企业大都知道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却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不高。这种现象引人深思,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产权服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产权人才?为此笔者展开了专项调研。2010年9月14日午时在中华英才网主页(https://www.doczj.com/doc/9f864080.html,/index.htm)左上的“搜索职位”栏目选择“职位”,输入关键词“知识产权”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显示1292条。每页20条,笔者选取前10页总共200条招聘信息(最终分析的数据只有199条,因未知原因缺失1条信息),将每条招聘信息中的各项要求作为一个参数一一输入Excel表格,运用Excel的筛选功能和运算功能进行数据分析,提出报告如下: 一、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 (一)需求方分析 199条信息分别由112家单位发布,其中包括代理公司27家,发布信息85条,律师事务所7家,发布信息9条,企业(含两家事业单位)77家,发布信息105条(猎头公司发布15条信息全部为企业招聘,将其发布的信息列入企业)。各单位发布招聘信息比例如图1:

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达到53%,已经超过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的需求总和,成为知识产权人才的主要需求方。进一步分析发现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最大的是人数超过1000人的企业,几乎占到总需求量的50%。另外,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企业已经呈现多元化,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发布了需求信息,其中一家人数在49人以下的企业发布了2条信息。 (二)需求量分析 199条信息,9月份发布的有180个,其中9月13日发布52条,9月14日发布81条,2010年8月份发布的只有11条,还有极个别信息在其他月份发布。各时间段发布招聘信息的比例如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