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说课稿

《认识面积》说课稿

太平小学江仕静尊敬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

一、教材分析

我是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中的第一课时:《认识面积》。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的分析,结合教参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

数学思考及问题解决目标:

学生学会手耳眼口多感官结合,通过观察、重叠、数单位等形式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学生在学会欣赏美的同时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教学的本身转化到了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难点:探究发现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三、知学情,定教法、学法

三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他们善于表现,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

此,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努力创设情境并精心设计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教具准备:

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准备了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学具(正方形、长方形卡片,小正方形,小三角形和小圆片)

五、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迫,而是激发学习兴趣。”此环节,我选用了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开始,我让学生听音乐,并找出主人翁: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同时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爸爸的头小手儿大、儿子的头大手儿小”这一特征来初步感知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观察比较、探究新知

1、理解面积的含义

我首先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树叶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谁大,谁小。接着,让学生摸一摸桌面、凳子面、数学书封面和练习本封面后比一比桌面和凳子面谁大,数学书的封面和练习本的封面谁小。从而得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而在数学中我们用面积一词来表示物体表面的大小,从而引出课题:认识面积。为了加深学生对“面积”的理解,我设计了“我会说”这一环节。通过说一说这一环节,学生不难归纳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随后,我出示以下3个图形,学生很容易比较出谁大,谁小,从而引出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并引导学生总结: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只有源于学生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才最直接,最有效的。因此,我让学生结合教室里的物体说一说谁的面积小,谁的面积大。最后鼓励学生用一句话归纳出:(板

书)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用统一单位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这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再加上前面的学习让学生已经有些疲倦,因此,我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学生根据提示找出我给孩子们带来的第三个朋友。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排出最大的和最小的两个图形,而剩下的两个就可能会有争议,此时,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以上两个图形卡片,小圆片、小正三角形和小正方形,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拼摆,我进行时时指导。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配上轻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便会知道:这个朋友就在长方形形的下面(我用课件演示),我特意选择了这一张竖起大拇指的海绵宝宝图片,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接着,学生汇报比较方法和结论,通过汇报,学生知道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但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从而体现出方法多样化和优化的思想。

随后,引导学生发现: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单位。正方形表示统一单位最合适。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及时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我是小法官,在表示图形面积的括号中画“√”

2、观察下面各组图形的面积,在面积小的括号中画“√”

3、欣赏图案,数方格,比较面积的大小。

练习的设计:从利用面积概念正确判断——比较面积大小——拓展练习,逐层加深。

(四)、课堂小结:

为了让学生系统本节课的知识并养成总结的习惯,最后,我将以这样一个问题来结束本堂课的学习,孩子们,在本次学习活动中,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说说看.

六、板书设计: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图文结合,力求用简洁的文字将概念表示清楚。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

面积

物体表面的

封闭图形的

大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教案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42—44页.本节课主要是让孩子们在 活动中体验、体会“面积”的含义.在活动中探索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做 数学”中来理解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我依据这样的教学理念来 设计本课.主要通过摸、比、说、摆、剪、画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来进行教学. 从生活中的面积——实物中的面积——图形中的面积——生活中的面积.来引导 学生实现“面积”的知识建构.实现从实物到抽象的认识过渡.建立“面积”的 空间观念.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本册教学用书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基于学生对“空间与图形” 领域的认识基础.我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以学生自己的空间知觉和体验为基 础来认识面积的含义.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给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实践机会.为此.我为学生提供了“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 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依据《数学课标》中提出的“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的要求和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特点.我确立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初 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初步的策略意识. 3、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意识以及热爱生 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数方格.知道面积的大小.为学习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面积的认识说课稿

面积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说课内容是面积的认识。它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第六单元面积的认识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说概念教学: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较多,有“面”、“物体表面”、“封闭图形”和“面积”。本节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所以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我从“面积”的前概念“面”来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理解“面”的含义,即物体表面,把这些面画下来就是一个封闭图形。然后在学生获得多种感性理解“面”的含义基础上,经过改造、加工、伸展,得出“面积”这个概念。 2、教学目标: 在对教材和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⑴体验从生活中关于面的认识到数学中关于面积概念的概念形成过程。 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⑶学会选用观察法、重叠法、用统一的面积单位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

小。。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难点: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 4、教学方法: (1)、直接引入法: 从“面”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面”?见过什么“面”?这几个问题展开教学。, (2)、动手操作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出面积的大小。(3)、合作探究法:比较面积大小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方法,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4)、比较法(观察比较法、重叠比较法、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比较):通过面积的比较,会选用恰当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 5、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1、实践体验——感受面积含义 (1)、认识物体表面(感悟“面”的含义) (2)、认识封闭图形(抽象出“面”的含义) (3)、推导出面积的概念 2、动手操作——比较面积的大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面积》同步试题 一、填空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张课桌高6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约是50 ; 一枚5角硬币的面积大约是300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40 ; 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 ;一扇门的面积约是2 。 2.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3.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小格为1平方厘米) 4.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3厘米,宽7厘米,从它上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选择 1.下列选项中()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 A.指甲B.粉笔盒底面C.课本封面D.方凳面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倍。 A.3 B.6 C.9 3.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 A.一定相等B.不一定相等C.不可能相等 4.在边长为1厘米的方格纸上,画出面积为1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共有()种不同的画法。 A.1 B.2 C.3 5.图中,长方形被分成了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 A.周长、面积都相等 B.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C.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D.周长、面积都不相等

15 四、解决问题 1.一块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6米,这块草坪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5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8分钟,洒过水的地面是多少平方米? 3.一块正方形的菜地,有一面靠墙,用长36米的篱笆正好把这块地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4.一块长方形的萝卜地,长5米,宽2米,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萝卜15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萝卜多少千克? 5、同学们出的墙报,长 18 分米、宽12 分米。墙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在墙报四周贴一条花边,花边的总长是多少分米? 6、学校篮球场的宽是15米,长是宽的2倍还少2米,这个篮球场有多大?小明绕篮球场跑了2圈,他跑了多少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练习题及答案 学习要求:掌握面积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进率。 学习要点: 面积: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它们的面积。测 量或计算面积时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 厘米 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面积与周长的对比: 1、面积是图形面的大小.周长是图形四周的长度。 2、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周长的单位是米、分米、厘米。 3、面积的计算公式是长×宽.周长的计算公式是×2 土地面积单位:计算土地的面积常用平方米和公顷作单位。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练习: 一、填空 1、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火柴盒面的大小课桌面的宽 教室的高黑板面的大小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数学课本长20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铅笔盒长19 课桌高70 一个学校的面积是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0 3、右图中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算一算. 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有一块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平方千米= 公顷00公顷= 平方千米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12000000米= 公顷=平方千米 6、 0米=分米=厘米35平方米=平方厘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1400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口算下面各题 13×4000÷240×800 40÷40 17×300 6300÷3080÷7030×40 16×500 125×8 三、应用题 1、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2、拿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剪下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右图是一块正方形的园地.中间有一正方形的花坛.周围是草坪。算出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小学的操场原来长120米.宽40米。后来长增加10米.宽增加15米。现在操场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米?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米?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4厘米.它的长是12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6、一个占地400公顷的长方形植物园.长800米。它的宽是多少米? 7、给一块16公顷的水田插秧.8天插完。按照同样的速度.给一块10公顷的水田插秧.需要 几天才能插完? 8、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0平方米。如果它的边长都是整数.它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米? 9、一块长16米.宽5米的长形阔叶林.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天它能制造氧气6000克.每天1平方米阔叶林能制造多少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限时作业 第四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 基本练习: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厘米8米15米分米 厘米 2.单位换算。 6平方米=平方分米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00平方分米=平方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面积和面积单位》。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几何知识部分的编排上看,由长度单位过渡到面积单位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一次飞跃,这节课的学习也是后面学习长、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三年级的学生对面积的认识是非常浅的。他们大多数知道面积一词,却认为面积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有关,甚至有的学生还没听说过面积。因此,我认为要学好面积这一内容,必须要学生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面积的含义,在体验中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由此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2)学能目标:①使学生在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物体或图形的面积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估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德育与情感目标: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合作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对于学习这种抽象的面积知识相对困难。然而,中高年级学生又对“有用”的数学开始感兴趣,此时,如果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注重了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他们便愿意并想学数学。所以,我 I

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案

认识面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61-6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用观察、重叠、图形单位等方法比较测量面积的大小。 2、经历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正方形做面积单位做合适,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比赛用图,方格纸,圆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涂色比赛,制造冲突 1、进行涂色比赛。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最快涂完的获胜。 (台上)(台下) 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涂色比赛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探

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引出“面”的概念。)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1、初步认识面积 (1)摸一摸,认识面。 学生边说边摸一摸自己看到的面。 (2)比一比,知大小。 比较自己看到的面。 (3)观察教室中黑板的面和地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积大。(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2)列举其他物体的面积,并比较面积的大小。 (3)比较橘子和足球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比一比使学生感知面积,并理解曲面也有面积) 3、说明封闭图形的面积 (1)如果把桌面画在屏幕上是什么图形? (2)物体的表面还有可能是哪些图形? 出示图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专项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面积》同步试题 知识点归纳: 1、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判断一个图形的长度,用长度单位(cm、dm、m)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2、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是测量一个平面的大小,常用面积单位(cm2、dm2、m2)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 一、填空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张课桌高6 dm ; 小明身高约150 cm ; 一栋高楼约95 m ;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60 m2;一本课外书的面积大约是300 cm2;一扇门的面积约是200 dm2。 2.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3厘米,宽7厘米,从它上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49)平方厘米。(提示:一个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宽)二、选择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 C )倍。 A.3 B.6 C.9 2.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B )。 A.一定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不可能相等 3.图中,长方形被分成了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 C )。 A.周长、面积都相等B.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C.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D.周长、面积都不相等 三、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157 12 6

面积:7*15=105(平方厘米)面积:12*12=144(平方厘米)面积:14*6=84(平方厘米) 周长:(15+7)*2=44(厘米)周长:12*4=48(厘米)周长:(14+6)*2=40(厘米) 四、解决问题 1.一块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6米,这块草坪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解:周长:6*4=24(米)面积:6*6=36(平方米) 2.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5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8分钟,洒过水的地面是多少平方米? 解:面积:50*8*8=3200(平方米) 3.一块正方形的菜地,有一面靠墙,用长36米的篱笆正好把这块地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解:边长:36÷3=12(米)【因为有一面靠墙,所以,篱笆只有三面】 面积:12*12=144(平方厘米) 4、同学们出的墙报,长18 分米、宽12 分米。墙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在墙报四周贴一条花边,花边的总长是多少分米? 解:面积:12*18=218(平方分米)周长:(12+18)*2=60(分米) 5、一个边长30cm的正方形,从中剪一个长20cm,宽15cm的长方形,如以下三种剪法,求剩下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各是多少?各图中剩下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1)(2)(3)

三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面积

第1课时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5)出示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6)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2.教学例2。 (1)出示两个长方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在课后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较。 2.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的图形,提问: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数方格)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数方格,并比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教师提示:碰到半格的,可以将两个半格看成1格。 3.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中的平面图,提问: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认识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单位》说课稿 新化乡中心完小姚丽一、教材分析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是本节课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教材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使学生认识到测量工具不同则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于是引入面积单位。因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所以要根据需要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与面积单位有关的常识,但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面积单位的概念,在学生看来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更抽象、更不易理解。因此,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与面积单位大小相近的面,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会让学生较快地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知识与能力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五)教学难点 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

四、学法指导 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后,教师加以分析讲解,从而使学生认识面积单位。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引入时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复习旧知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好准备,促进了知识的迁移。 (二)教学新知部分 首先认识“1平方厘米”有多大,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后,学生感知到计量较小的图形的面积常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其次创设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课桌面的大小,学生感觉到“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太小,量起来很不方便,如果能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从而引出“平方分米”的教学。 再次创设测量教室地面面积的场景,提问学生:“你选平方厘米还是平方分米呢?”学生觉得两个都不合适,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第三个面积单位“平方米”,并通过“站一站”的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1平方米”的大小。 教学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加深了学生对“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大小的认识。 (三)练习部分 设计练习时,注重让学生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结合“小马虎”的故事加深学生认识。 (四)全课总结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知识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印象。 六、教学反思 教学时抓住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场景,教学时围绕帮助喜羊羊闯关这一主线将本节所知识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中领悟新知。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边长是()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2.物体的()或封闭图形的(),就是它们的面积。 3.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形,长是40米,宽是25米,它的面积是(),周长是()。 5.便尝试10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一块长方形果园的长是600米,宽是400,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7.右图是由若干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座大楼占地约是2500()。 2、数学课本封面的大小约是4()。 3、一把勺子长约16()。 4、冰箱一个面的面积约是140()。 5、一根跳绳长2()。 6、一条毛巾的面积约是6()。 三、判断题。 1、面积就是物体的大小。() 2.周长不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不相等。() 3.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12分米。() 4、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 5、面积比周长大。() 6.分别用6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两个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 四、选择题。 1、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倍。① 2 ② 4 ③ 8 2、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中有()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① 3 ② 6 ③ 9 3、一栋楼高约是35()。①米②平方米③平方分米 4、用1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 ①同样大②正方形大③长方形大 5、一本故事书的封面面积约是300()。①平方米②平方分米③平方厘米 五、填表。

小学三年级下册关于面积的数学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关于面积的数学练习题 【篇一】 一、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 2、物体的表面或()的大小,叫做它们的()。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测量土地的面积大小时用到的面积单位是()和()。 4、边长分别是1米、1分米、1厘米的三个正方形中,面积的是边长为()的正方形。 5、测量操场的大小就是测量操场的()。 6、测量房间地面的大小要用()单位。 7、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广场的面积是44万(),大约4()。 8、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 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3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 11、长方形长12厘米,宽10厘米,如果宽增加()厘米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12、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13、一块正方形菜地,周长180米,边长是()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平方米。 14、一长方形和一正方形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长8米,宽6米,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1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面积填入()里 30000平方厘米、1平方米、400公顷、3平方千米、200平方分米 ()()()()()

【篇二】 一、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电话号码按键的面积约2()。 2、电视机屏幕的大小约20()。 3、小明家的客厅约30()。 4、小红的学校占地面积约2()。 5、广州市的占地面积约7437()。 6、课桌长5(),一棵大榕树高15()。 二、比一比。 80平方厘米8平方分米 4999平方米5公顷 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 200公顷20平方千米 三、选一选。 1、10平方米与10米比较()。 A、10米大 B、10平方米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它们的面积()。 A、相等 B、长方形大 C、正方形大 D、无法确定 3、与1平方米最接近的面积是()。 A、9平方分米 B、90平方分米 C、900平方分米 D、9公顷 四、判断。 1、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一定相等。() 2、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要用长度单位。() 3、把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各种图形,它们的面积还是4平方厘米。() () 4、一块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和周长都是16平方米。

《认识面积》说课稿

《认识面积》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说课内容是面积的认识。(出示电子课本)它是来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1-62页第五单元“面积的认识”第一课时。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我说课的第一个环节。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较多,有“面”、“物体表面”、“封闭图形”和“面积”。“面积”的前概念是“面”。本节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所以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我从“面积”的前概念“面”来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理解“面”的含义,即物体表面,把这些面画下来就是一个封闭图形。然后在学生获得多种感性理解“面”的含义基础上,经过改造、加工、伸展,得出“面积”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 在对教材和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圆片、小正方形、小三角形等)。 学具:学生尺、硬卡纸。

二、说教学策略、方法 (1)直接引入法: 从“面”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面”?见过什么“面”?这几个问题展开教学。 (2)、动手操作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3)、合作探究法:比较面积大小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方法,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4)、比较法(观察比较法、重叠比较法、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比较):通过面积的比较,会选用恰当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 (5)、自学学习法: 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游戏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学生齐鼓掌。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 学生摸老师的手掌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生:数学书的封面大,老师的手掌面小。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我们的手掌面要大。 师:请大家摸一摸身边物体的表面积。(出示课件1)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出示课件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认识面积单位

《认识面积单位》说课稿 田墩中心小学何龙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面积单位》。下面我将从教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和教法、学法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提供了思维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来展开的 二、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说教法、学法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行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识的起点。教学

三年级下册面积的认识

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大悟县礼山学校黄丽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1—6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学习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学习准备:比赛用图、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等)、课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班级大扫除,我们给两个同学分配了劳动任务,一个擦展板,一个擦黑板,哪个同学先完成任务呢? 这样比赛公平吗?他擦得黑板哪个地方大?

(劳动比赛,引出面) 二、合作探究 1.初步认识面积。 请同学们伸出手掌来,摸一摸你们数学书的封面(手要贴着封面,慢慢摸封面全部),同样的方法摸一模你们的桌面,这两个面哪个大?咱们刚才说的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 请同学们观察黑板面和桌子的表面,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这些面有的大有的小,物体表面的大小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就是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 教师举例说明:同学们看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 (2)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的物体的面积吗?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一摸,说一说字典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把字典的封面画在黑板上,是个什么图形?长方形的面积在哪里? 【找出封闭的和不封闭的展示,引导学生知道封闭图形才有面积】 (3)再看大屏幕以前学过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还有

完整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讲义

学校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四周种了一圈篱笆。篱笆的总长是24米,【例1】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与思考】想一想,篱笆的总长是24米,那么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练一练】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在游泳池的四周贴上瓷砖,瓷砖的总长400米,那么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例2】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地,一边靠墙(如图),篱笆共长54米, 求菜地的面积。 【分析与思考】要求长方形菜地的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菜地的一面是墙,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呢? 【练一练】 1、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一面利用16米长的墙,篱笆的总长是40米。求养鸡场的面积。 2、小明用一段铁丝,围成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后又用这根铁丝围成了一个正方形,求围成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例3】希望小学准备建一个周长22米的花圃。如果它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你能设计几种不同的花圃吗?面积分别是多少?怎样围面积最大? 【分析与思考】花圃的周长是20米,可以知道它的一条长和一条宽是多少米? 【练一练】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如果它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那么它的长和宽各有多少种不同的值?面积分别是多少?

2、要围一个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如果长和宽都用整厘米数,那么怎样围所用材料最少? 【例4】一张长方形的纸长25厘米。宽13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从余下的纸片中再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后余下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分析与思考】画图看看,每次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图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练一练】 1、一张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余下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2、一张长方形的纸长32厘米。宽15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从余下的纸片中再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后余下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竞技台 1、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篱笆的一面利用10米长的墙,篱笆的总长是36米。求养鸡场的面积。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什么是面积》评课稿

一、引导学生学习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方法: 折老师教态亲切自然,使用儿童化的语言,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 二、教学过程: (一)探索研究,引入概念。 重视创设情景。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的开始就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吴老师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平面图形入手,接着创设了问题情境,驱动了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谢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在通过摸一摸、涂一涂、比一比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面积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首先利用学生学生身边的桌面、数学书面、文具盒面、手掌面等图形以及比较它们的面积,让学生感受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说一说什么是面积,由学生总结出面积的意义。接着通过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颜色,感受它们面积。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了确实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图形面积的含义,探索一般图形比较面积方法的过程。设计了许多活动,比如“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比如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的活动,这个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下节课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做好准备。 2、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 让学生比一比手掌面的大小,通过这个环节拓宽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的具体操作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了面积的概念,学生对面积有初步认识之后,大屏出示的圆、三角形等各种具体图形,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类化,体会到概念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具体内容的概括。 3、在一系列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 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吴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有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 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重点难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感受1厘米 2、1分米2、1米2、1公顷、1千米2的实际大小。 2、会用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面积的大小。 3、会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5、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会应用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建议 1、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教学重点 2、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要重视估测活动的过程,鼓励估测方法的多样化。 4、要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1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经 验。 3、使学生通过“ 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的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学书、练习本、一元和一角的硬币、剪刀、尺子、课件(投影)附页2中的图5,水 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情引入 今天,这节课教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朋友,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 课件出示3 组图片:一组一组的出示,①蓝猫图,形状一样,大小不同,②两张大小不同的人物相片,③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师:看到这几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共同特点?(形状完全一样,就是一个大 一个小) 二、探究与体验 1、面积的意义 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两个物体吗? (生动脑想,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①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教科书和练习本,摸一摸它们的封面,你发现了什么?(书的封 面大,练习本的封面小) ②再拿出准备好的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用手摸一摸,感觉一下谁大谁小?(一元硬币 的表面大,一角硬币的表面小) (3)伸出你们的手想一想,你们的手掌大,还是老师的手掌大?然后找一个同学到讲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面积的认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面积的认识 1.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例外层次的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四个详尽实例,通过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在方格纸上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到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例外的形状。 〖课堂实录〗 (一)活动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 师:数学书和练习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学生拿出数学书和练习本进行实际的比较,并观察、触摸所比较的部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书比练习本大,实际上是指数学书的表面比练习本的表面大。) (板书:物体的表面。) 2.比较教师的手和学生的手 教师与学生对掌相击。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认识到教师的手掌面比学生的手掌面大。) 3.比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 师:谁大谁小? (学生观察、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为面积概念的引入创造条件。) 师: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面积。 (板书:面积) 师:根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二)活动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拿出附页2中已剪好的图5,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这还只是你们的猜测,如何确凿地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动手试试吧!可以借助你带来的工具哦!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画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三)活动三: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例外的形状 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确凿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重要知识点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已知周长求长:长=长方形周长÷2-宽 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已知周长求宽:宽=长方形周长÷2-长 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 5、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 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7、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A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8、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1、归类: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砖、裁手帕等等) 2、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3、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求要用到的面积等于大面积减去小面积。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测量房间、菜园、教室、操场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为单位。 5、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