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万世师表,创造了许多至今仍不失智慧光芒的教育理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我眼中的孔子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我眼中的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万世师表,创造了许多至今仍不失智慧光芒的教育理论。相比老子的高深莫测,庄子的漂渺遁世,只有勇于入世、至情至性、在黑暗的世界里坚持为理想而奋争的孔子最为可亲可敬。通过《论语》、《史记》的记载,可以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积极、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但是,最值得我们所关注的,无疑是其教育思想。也正因为如此,使我对孔子崇敬与热爱。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不分等级、贫富贵贱、善恶、智愚,应一视同仁,均应给予教育,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并首先创办私学、招收平民学生。在孔子的弟子中,有极贫穷的,如颜回;有父亲被看作是“贱人,品行不好”的,如仲弓,他都尽心教诲,成为后世的楷模。

孔子很注意了解自己的学生,“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冉求

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针对高柴智力较差、曾参较迟钝、子张较偏激、子路行为粗俗的特点实施教育。《论语.为政》篇载:针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四人的不同情况,同是关于“孝”的提问,孔子给予不同的回答。《论语.颜渊》篇还载:针对颜渊、仲弓、司马牛的不同情况,同是向孔子请教“仁”,孔子给的答案也各不相同。孔子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给予切合实际的指导、教育,为后人树立了因材施教的典范。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孔子认为教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问,要忠于职守,勤于教导学生,不辞辛苦。

孔子在他的教师生涯中,真真正正地实践了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学习榜样。另外,孔子在其治国思想上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同柏拉图一样,为世人勾画出一幅宏伟的蓝图。

在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社会里,孔子四处游学,向人们宣扬“仁义”、“爱人”、“以德治国”,他明知不可行,却拚却一生的心血,飞蛾扑火,直落得贫老落魄,仍痴心不改,

其精诚之至,足以让逃避现实、独善其身、浑浑噩噩的人汗颜。

孔子和子路曾在路上迷路,向两位种田的人打听,得知是孔子后,其中一位耕者说道,“天下的坏东西像滔滔洪水一样多,你管得过来吗?还不如像我们一样过隐世的生活。”孔子失望又绝决地说道:“正因为天下无道,我才出来,如果天下太平了,我也会过隐世的生活。”孔子不愧为万世知识分子“敢为天下先”的楷模,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强烈的责任感让人唏嘘不已。

篇二:我眼中的孔子

从小,我就知道有关孔子小时候许多有趣的故事。知道他是我国的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上学后,我从二年级语文书的综合练习中就能找出孔子写的《论语》里的名人名言。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毋施于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信,行必果”。等等。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谦逊,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的伟人。

读了这个学期语文课本中《孔子和学生》一课,使我更深刻地、生动地了解了孔子身上的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孔子从不以家境贫困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孔子

也非常谦虚。虽然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都拜他为师,孔子却说自己不及颜回守信、子贡聪明、子路勇敢、子张严谨。这些都是孔子善于观察的结果。他知道门下所有弟子的优点和缺点。

这些名言和故事不仅教育者他的学生,也一代一代的,深深地影响着作为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我们及国外友人。

篇三:我眼中的孔子

他的思想,他的人格,他的人生,都是我们的借鉴。他是所有中国人乃至国外人都知道的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没错,他就是——孔子。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及《五经》中。他的思想、学说堪称精华,他的作品为中国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他的品格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又何尝不是高尚的吗?

我眼中的孔子又是怎样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是孔子的作品《论语》,本书是孔子的语录,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追记。此书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以“仁”为核心,随之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对我们学生很好示范的论点,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

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对于我们学生更是好的。

再是孔子的教育贡献。别小看了这贡献,从中还能知道许多类。是他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因此孔子把知识移植到民间。而他的教学目的是变化学生气质,成就他们的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终至成物。也希望他们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更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入如慈母般地关怀备至,如严父般地导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长......孔子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助人为乐,和所有人和睦相处。这样既学习了先人的好品质,又可以让社会和睦,更上一层楼!

我是从心中极度喜欢他的,从他的文雅名字和温顺的学说。那些对他不满之人,归于"人言可畏"!我相信孔子,不仅生在过去,更后在未来,一定还是永恒的!

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5篇)

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5篇) 2017-03-11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1)尊敬的孔子先生:你好!我是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我想和您聊聊天。 哎!我们现在的学生哪!就是命苦,晚上回家,吃完饭,走到书桌前才发现,作业一早已堆成珠穆朗玛峰一样高了。 哦!我忘了你是古代人,向你介绍一下吧!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有8844米多高呢!怎么样,我们作业多吧?!哎!怎么办呢?我一提到我们的苦日子,我的刹车就失灵了。 让我慢慢告诉你吧!反正今晚作业已被我削去”一半了。 早晨,离开热乎乎的被窝,睁着朦胧的眼睛,骑着车子去学校,迟到了还得挨训,扫扫教室,就开始上早自习了,早自习我们就读课文,读完40分钟的课文,中间10分钟的假”就是用来上厕所用的,接着上4节课。 并且下课的时候,还不能在教室里开开玩笑,要是吵着过道里执勤的老师的话,就把你叫出去批一顿。 中午第二节课下课,本事饥肠辘辘的我们,还要下去做操,就是舒活舒活筋骨,做几个动作,可是做的不好还要提名批评。 中午回家,吃完饭就急急忙忙往学校赶,为什么?因为我班老师要在中午给我们补数学,当然要早些去了。 补完课,也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候,我们又得接着上课。 一中午够劳累的我们,再加上中午没睡觉,下午精神就不好,再

加上现在是夏天,很热。 在教室上着课的我们,自然是又累,又热,又瞌睡,难免会有一些同学扒在桌子上。 这是老师又在叨叨赶快坐起来,你看你们现在像什么样子,睡得睡,扒的扒,桌子都成床了全部坐起来”老师边喊边扶眼镜。 无奈的我们只好坐好,听他讲课。 不到两秒又倒下去好一片,老师直接脸红脖子粗的骂道你们中午回去就不能睡会觉吗?你看看你们班的样子”气的把书往讲台上一撂,说这课我不上了,你们什么时候坐起来我们什么时候上课”无奈的我们只好拖着疲劳的身子做起来。 不过,挨过一节课就好了。 没办法,谁叫我们是学生?!作文里都写,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学习,有多好,有多快乐。 我们班几个学习好的有时候也议论过,什么嘛,全是乱编的,哪有那么好啊!在我们这,学习真的很辛苦哎……我有时候真的很佩服你唉!你是怎么熬过来的?你整天接触四书五经的,天天背,你头不大吗?要是我的话,我绝对坚持不了多久,你能告诉我你学习的秘诀吗?让我也用用,因为我实在是太头痛背古文了,天天要背,似乎永远都背不完……我特别想知道有关你小时候学习的事情,也特别想知道你为什么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是用好什么学习方法学的啊?!哎,瞌睡了,得马上睡觉了,记得,一定要给我回信哦!告诉我你的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讲解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

初三作文:我的兴趣爱好作文800字_1

我的兴趣爱好 我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生,我有许多兴趣爱好,在我众多的爱好中,篮球,是我的最爱,没有之一,他既能强身健体,又是一项竞技性非常有趣的运动。而且篮球也可以让我结交许多新的朋友,看到他们那些帅气的动作,我也梦想着有一天能变得像他们一样,那该多好啊。 为了我这个梦想,去年,报名参加了篮球训练班,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变得像我朋友那么厉害。刚开始,我很专心地听从教练的指导,如何传球,跑位,防守,进攻,投篮,练习也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的球艺突飞猛进,三步上篮都已经非常熟练了。这是,内心的骄傲不由得滋生起来了。记得有一次,教练让我们打对抗赛,我是主力队员之一。比赛开始了,我觉得自己的技术已经很厉害了,不需要按照教练的指导稳扎稳打,在求胜心切的欲望驱使下,自己盲目的一次次三分出手,结果可想而知,惨败而归。赛后,教练找我谈话,说我太浮躁了,沉不住气,让我自己好好反省失利利的原因。我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了失利的原因。的确如教练所说,我太心浮气躁了,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学的很好了,骄傲自满,其实只是学了皮毛而已,做任何事情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才能离成功更近。 在总结了经验教训后,在第二天的比赛中,我改变了战术,没用昨天的打法而是用了我自己擅长的突破上篮和三步上篮。这一招果然奏效,我突破谁还防的住我,各个队瞬间被我秒杀。我成了那天的

MVP! NBA球星科比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我喜欢打篮球,它不但给我带来了欢乐,而且教会了我很多道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没有辛勤的劳动,怎么可能有收获。学习上也是同样的,要脚踏实地,努力付出,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篮球还教会了我要有团队合作精神。现在,在学校里,我们班也参加了不少篮球赛,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取得胜利,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努力,我们二班一定会战无不胜! 有空我们来一起打篮球吧,加油!

2019年我遇到孔子作文400字假如我遇到了孔子作文400字范文

2019 年我遇到孔子作文 400 字假如我遇到了孔子作文 400 字范文 我坐上时空机,穿越时空,来到了春秋时代。 我从时空机中走了出来,按了一下“缩形“按钮,时空机就马上变小了。我拿起一个望远镜对着四周东张西望,突然我发现一个老师带着几个学生正在讲课,我仔细一看,“呀!是孔子和他的几个学生正在讨论问题。“我非常惊讶地喊了起来。 我很敬佩孔子也非常想知道孔子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我刚想要坐上时空机飞往孔子小时候的世界,可又一想:不行,我的时空机的能量只够来回一次,如果我又坐时空机去孔子小时候的世界以后就回不来了。突然,我想到一个好办法,今天刚好子张没有去听课呀!我可以扮成子张的样子去听课,然后再问孔子以前的生活是怎么过的。嗯!就这么定了!于是我扮成子张听孔子讲课。讲完课后,我连忙问孔子:“老师,您能给我讲讲您以前的生活吗?““你想听?““是的,我非常想听。““好吧,你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于是,孔子就认认真真地讲了起来:“我小的时候,家里很贫穷,连吃饭也很困难,更不要说交学费读书了,于是我只能自己学习。经过我十几年的刻苦学习,又去拜访其他有学问的人,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因而人们就称我为教育家了。“听了孔子的话,我忍不住又问:“那您当上教育家后,最想做什么事?“这时孔子捋了捋胡须,笑眯眯地说:

“成为教育家后,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让所有的小孩都能上学,学 到知识,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孔子的话音刚落,我的时空机就响了起来,表示我该回去了,我连忙变回原形,按下“放大“按钮,时空机 又立即变大,我跑到时空机里,依依不舍地回到了现代世界。 啊!原来是一场梦啊!真没想到孔子以前是这样子的啊,我以后 一定要向孔子学习!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一位地理老师被学生的问题难住了,他老老 实实承认自己“不知道”以后并未就此了之,而是查找资料,请教同事,出差时又询问旅伴,终于得到了答案。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虚 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途径。(由一个老师被学生的问 题难住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引出中心论点: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 真知的最有效途径)许多著名的学者、科学家都依靠虚心求教、不耻下 问来寻求和积累知识。(总括句,引起下文)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 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 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 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 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因 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学生们学习,必须要学生立志、坚守,百折不挠的进行意志锻炼,关注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学生应象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学生应当把自己的意志锻炼得坚贞不移,“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总之,志向的确立和坚守,决定于个人信仰和主观努力,是精神性的、内在的,不是依靠外力强制可以改变的。我们今天不能以孔子的志向为志向,但是他这种强调立志的思想,他主张道德教育要解决确立志向的经验,却值得我们吸取。 二、克已内省 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 孔子所说的“道”,指的是道使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具有某种客观的性质和内容;孔子所说的“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属于主观方面的东西。孔子在处理客观的“道”与主观的“德”的关系时,重视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便遵循客观的“道”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而不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复礼的基本条件,不能克制自己,也就不能使自己的言论行为符合客观的“道”;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所谓“求诸已”,也就是遇事反躬自问,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对自身厚责,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对别人薄责,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增加矛盾,且会缓和和消除矛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制自己包括同情之心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要痛苦和麻烦,也不要把这种痛苦和麻烦加到别人身上。“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即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要勇于批评,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能自我批评,承担责任,与别人的关系也就容易相处。 孔子主张把克己、求诸已的原则,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思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已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所有这些,都着重在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当自己没有能够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时,要多检查自己的道德精神和学问水平,而不要责怪别人;如果自己的道德精神、学问能力的条件不够,就应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创造必须的条件,进而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监督的,不自觉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说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见

孔子的思想主张-孔子的思想精选

孔子的思想主张|孔子的思想精选 孔子的思想 下面是WTT整理的孔子的思想,供大家参考! 孔子是儒学的鼻祖,生活於春秋末期。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孟子是战国儒学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於孔子。孟子主张性本善,即人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苛政,反对残暴的阶级统治,他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保障农民的利益。 荀子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他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荀子还提出“学不可 已”“青出於蓝而胜於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主张。 西汉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处於统治地位。他认为“天人感应”“君权神受”。自此,儒 总之,历史已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应当冷静地对待孔子

思想。在这当儿,也不要忘了他思想中不适合现代生活需孔子的思想 要的保守、消极的东西,如因强调个人修养而缺乏竞争观 念;因崇尚先王之业,而又厚古薄今之嫌;因申明他是“述 而不作,信而好古”,故而缺乏开创精神;因他有重义轻 利的倾向,从而缺乏商品意识; 因他的“孝”中有绝对服 从父亲的内容,故而也就有束缚人民独立思考的成分,等等。孔子思想中的现实意义分成: ( 一 ) 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式和孔子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的道德思想。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何对待 这些矛盾,却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只强调妥协友好 的一面,自然是不对的,但是把人与人之间只看成是 斗争的关系,只看到对抗斗争、武力解决问题的一 面,也是不全面的。纵观和横观人类历史,战争的时 间要少于和平的时间,战争地区要少于和平的地区。 战争手段并不是处理的唯一办法,谦让、妥协、谅 解、友好是更常用的一种基本方式。 孔子道德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提倡人与人之间 要互相克制、谅解、妥协和互相关怀、亲善、友持、 照顾,以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孔子的思想 (二) 富裕之路和孔子的义利观。

高考作文--孔子教给我

高考作文--孔子教给我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虽是孔子弟子及其后人记录的言论,但孔老夫子思想的精髓却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有幸一读,也得到了一些感悟,虽然年龄尚小,对许多语言的理解还不很到位,但还是愿意将自己的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温习旧的知识而从中获得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在这里,孔子教给我:对旧的知识要及时复习,而不能弃之不顾。的确,这句话很有道理,高中阶段,几乎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新知识,时间有限,很多人都选择学习新的,而把旧的放在一边,可是你有了时间再拿起所谓的旧知识,却又成为新的了。其实,温习旧知识,绝非是浪费时间,而是对知识的一种整合,酿酒愈久愈弥香,书品愈久愈有味,知识也是如此,温习的次数越多,就愈是饱和,你从中悟出的东西也就越多,而这些知识,将会是你宝贵的财富。 还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在告诉我:只是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感到愚昧。这句话同时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学习和思考是一对好朋友,永远都是结伴而行的。在学习过程中,要兼顾思考,在思考过程中也要学习。荀子在《劝学》中也曾说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也是在强调学习对于思考的重要性啊!而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时要躬行。虽然是在强调实践对于理论的重要性,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是不是也可以引申一下,理解为思考实践对于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呢!总之,思考和学习一起,才能发挥出其无穷无尽的力量。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是在教给我们,要乐于学习,以学习为乐。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在教给我们:做学问要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孔子的思想深如汪洋大海,而我,愿做其中的一尾小鱼,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华,汲取其中营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中教育成就最为显著。他在长期从事教育和教学的活动中,积累和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来探讨一下他的教育思想: 一、受教育者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在培养目标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很显然,孔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具备外在的气质,内外统一,从而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如何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呢?孔子认为可以这样去做:“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本人不但身体健壮,而且多才多艺,喜歌乐舞,自身也是一个十分注重全面发展的人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

【最新2018】关于兴趣爱好的作文800字-word范文 (1页)

【最新2018】关于兴趣爱好的作文800字-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关于兴趣爱好的作文800字 书法,对于我而言,它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魅力。书法在于深厚有力,在于悠远意境。说起书法,还发生了许多难忘的故事呢! 有一次,妈妈为了提升我的写字水平,便给我报了一个书法班。到了书法 班教室后,我看到了墙上贴满了许多在宣纸上面写的字,有草书、行书、楷书……有的龙飞凤舞,有的潇洒飘逸,有的天马行空,有的遒劲有力,有的清 新秀丽……这时,我看着这些字,羡慕不已,便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学好书法。 开始上课了,教我们书法的胡老师先让我们从基础开始学起:学画圈。胡 老师让我们想象着汉堡的样子来画,我先看着胡老师画:只见她手拿毛笔, 点了些墨水,不一会儿,一个圆圈便很快变画好了。接着,胡老师便开始让我 们画了。我清了清嗓子,用手按照胡老师拿毛笔的样子拿着,学着胡老师的样 子点墨。可是,我却一不小心,将毛笔上的墨滴在了纸上,真是出师不利。胡 老师让我们站着写毛笔字,可是,才刚站了一会儿,我的脚便开始发软,胳膊 也开始变得酸痛了,居然还将墨弄到了手背上,练书法真累啊! 终于开始画圈了。我抖了抖手,从田字格的中心点开始画起,一个圆圈还 没开始画完,我的手就抖得不行,导致我画出的线条变得歪歪扭扭,它们扭作 一团,就像是在打架似的,又像是在故意惹我生气一样,每次我一画完,它们 不是不在田字格中,就是歪歪斜斜的,让我连连叹气。时间过得很快,下课了。这节课的家庭作业就是画圈。由于我在课堂上画不好,所以我早就已经失去了 信心。一回到家,我就像应付老师似的,十分潦草地完成了作业,就跑到外面 玩去了。妈妈见到我这幅模样,有些生气,但还是十分耐心地说:“珊珊,你 不能因为这些困难就放弃啊!要知道,为了你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规范字,爸爸 妈妈不仅花了许多心血,还花了不少钱呢!你可不能让爸爸妈妈为你付出的心 血白费啊!”后来,经过妈妈的一番鼓励,我终于重拾信心,继续练起书法来。 第二次上书法课时,当胡老师看到我工工整整的作业时,她对我大加赞赏,我也十分开心。现在的我,早就脱离画圈的境界了,我现在写了许多毛笔字, 每次写毛笔字时,看着自己写得工工整整的字,心情特别愉悦。我还参加过许 多书法比赛,还获得了不少的奖状呢! 后来,写毛笔字便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它将伴随我一生。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 标签:苏格拉底,孔子,思想] っ说不会离开回答:2人气:2解决时间:2011-02-03 15:36 满意答案 好评率:50% 中国的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的学院派哲学的鼻祖则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与自然现象之理则的确定,转入人生事务、道德问题及人论问题研究的哲学家”。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巨匠不但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们各自留下的分支庞杂的学派更像是树根一样,穿进了民族思想的最深处。从 20 世纪下半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和西方的文化是几乎同时诞生和发展的, 两者之间存在着共时的对应关系。根据这样的认识,人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这两个伟大文化传统的代表人物,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孔子和苏格拉底由于社会背景、历史、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呈现出独自的特点。本文拟从哲学角度来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 1、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 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

[作文]关于孔子的作文8篇

[作文]关于孔子的作文8篇 关于孔子的作文 关于孔子的作文(一): 我想对孔子说 近来翻阅《论语》,我在其中了解、领悟。我想对孔子说,你的思想,在经历漫长的千年隧道,依然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滋长着,不曾停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中我读懂了你,读懂了你那博大精深的学问的。请允许我在此将笔稍微拐一下。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旋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 你是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您提出了很好的推荐: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就应“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你认为学生就应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您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好处。 我想对孔子说,当你在世界的某处地方停驻,留下的是你的渊博,教出的是无穷的学子,我为你感到自豪。你渴望着统治者的赏识,可却从不因此而违背自己的原则。你那谈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让我懂得了一个人学到的知识,别人是拿不走的,因为它已成为个人的财富,是心灵的智慧。只有用自己的才智观察周围的世界,并认真地思考,得到的答案才真正属于自己。正如一个人的气质,不能拿别人的一样,务必经过个人的学习,长期的训练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通晓世界的人。 孔子,在你的弟子整理出的《论语》中,记录了你一生的言语,不管是道德,学问,还是品质我们都得到了升华,如滚滚的江水永不止息,你的知识已贯通中外古今,你的博大胸怀令你那上千个弟子臣服,更令我惊叹。孔子,我想对你说,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当老师在传授知识时我想起了你那“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是呀!只有这样才能让知识得到巩固,得到更新,获得更深的体会。你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我铭记于心,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还有“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让我明白: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奋斗的方向和生命的目标,如果奋斗方向错了,就应及时调整,人生坐标定位错了,就要移动生命的坐标。如果所应对的无法改变,那我们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历史千百次的昭示,千百次啊!当困难绊住你成功脚步的时候,当失败挫伤你进取雄心的时候;负担压得你喘但是气的时候,不要退缩,不要放下。我想对孔子说,是你让懂得怎样处事,怎样去学习,怎样去应对人生。 关于孔子的作文(二): 关于写孔子的作文 孔子是中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历史的尘埃中是座了不起的文学高峰。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孔子是个谦虚谨慎的人。 《列子·汤问》中以前出现了两小儿辩日,当两个小孩询问孔子关于太阳的大小时,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竟然“不能决也”,可见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与谦虚谨慎的品质。他是位在当时就享有“圣人”名号的人,完全能够对这两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所说的话不予理睬或搪塞过去,可他不,为什么?因为他是孔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 孔子在学习上有独到的见解。《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更是连孩子都能朗朗上口的千古名句,他虽与老子等各派掌门人物有着不同的观点,却总是不远万里地驱车前往他们的住处讨论学习。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

子世家》。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

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

六年级作文:我的兴趣爱好作文800字_1

我的兴趣爱好 小学的时候,作业不多学业不重,比较闲,闲下来也是在玩,宁愿在家里四处游荡,我也不愿意看书,父母让我学个乐器我也不肯,可现在到中学就愁了。 六年级下半学期时,妈妈总鼓励我去学吉他,起初,我觉得学吉他太难太烦了,总是拒绝她,但后来在妈妈的鼓舞和自己的好奇心下我同意去学了,可因为周木偶太忙了,所以学习时间又推迟了。妈妈说只好等到暑假里再学吉他了。 时光飞逝,暑假已经过了几天,妈妈和我去了附近的琴行报了名,琴行的老师说过几天就开课了,我听了也很激动,我挑选了一只我喜欢的吉他。开课的那一天终于到了,我怯怯地走进教室发现有两位女生与我一起上课,心里轻松了许多。 前几节我们学了如何弹弦、按弦及音阶,觉得好简单哦,但是当老师问起do(中音)在哪,我们大家都懵了,只得一个个数过去,最后背出每个音的位置,接下来老师教了一些简谱里的符号:大复点、小复点、连线等,老师说现在我们可以弹《小星星》和《欢乐颂》了,我弹《小星星》时一个音一个音总是连不起来,发现吉他“想来没有那么简单”,回家后也经常练习这首曲子,终于可以弹得比较流畅。这也使我在学习《欢乐颂》时得心应手。后来我们又学了几首曲子,觉得越来越不容易弹顺了,老师说教我们和弦,可以更流畅,我们一听就想是何妙法可使曲子弹顺?老师先教C和弦,说是简单,可手指头跨三个品,同时按3根弦而且很容易压住了一根弦,按久了手指

头会很疼,但我还是努力练习,渐渐地克服了这个困难,后来我们也陆续地学习了Am、Dm、Em、F、G等和弦,可最要命的是G和弦,跨度有六根弦,还要用小拇指来按,因为许多歌曲里都有这个和弦,所以我必须要克服这个困难。下面我们应该练习换和弦,因为和弦与和弦之间有一点点的区别,所以换起弦来有些麻烦,但我相信我可以的! 我觉得只要我认真去学习吉他,就会发现它其实没有想象地那么难,因此我要哈哈学习吉他,我希望可以“更上一层楼”。

孔子生平、《论语》简介及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孔子生平、《论语》简介及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导读:孔子生平、《论语》简介及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

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读书为爱好的作文800字(精选3篇)

以读书为爱好的作文800字(精选3篇)以读书为爱好的作文800字(精选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以读书为爱好的作文800字(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读书为爱好的作文800字1我是个书迷,从小就爱看书。听爸爸妈妈说,我两岁时,妈妈给我买了不少《看图说话》。我什么字也认不得,还装着懂得很多,叽哩呱啦地读给爸爸妈妈听。有时连书都拿倒了,逗得爸爸妈妈哈哈大笑,我一点也不在乎,仍旧拿着书,摇头晃脑地说个不停。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迷上了连环画。一有空就找一本连环画来读读。那彩色的画面可惹人喜爱了,我一读就是几个钟头,一动也不动。有时,在夜里还想着它呢, 上学了,能认识几个字了,我更是离不开连环画。虽说认识的字少得可怜,但是图文对照,也能看个一知半解。我上学看,放学看,吃饭看,连到别人家作客也带着厚厚的一

叠连环画。 以后,我又爱上了童话,特别是安徒生写的。一开始读,就叫它给迷住了,简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仿佛走进了安徒生所描写的那个神奇的、美妙的世界。我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我嗤笑《皇帝的新衣》中皇帝的愚昧无知,我钦佩丑小鸭不自惭形秽。 后来,我看见爸爸妈妈老是捧着老厚老厚的书看得津津有味,我疑惑地想:难道全是字的厚书,比有趣的连环画、动人的童话更好看吗?我满怀疑心地捧起妈妈专为我买的《西汉演义》。啊!书里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事:刘邦、项羽、鸿门宴、垓下之战……我这才知道象棋棋盘上红、黑棋分界的地方为什么叫“楚河汉界”。电视剧《红楼梦》上映之后,我好奇地翻开了那个大部头,爸爸妈妈说我看不懂,我也知道自己看得似懂非懂,但是我还是读得津津有昧。读过几遍,书中有些诗句我已经背诵如流了,什么花飞花落花满天,红消香断扑绣帘……我知道了四大家族的关系,还知道了金陵十二钗各指什么人。 一天,我突然对那本最大最厚的《辞海》产生了兴趣,好奇心驱使我翻开了它。呀,这里边的知识真多呀,像一望无际的海洋,叫它“辞海”真是名符其实。“巴县”这个地名,在《新华字典》、《汉语辞典》一类的书里,都找不到关于它的解释,可《辞海》里解释得很详细:“在重庆市郊”我这才

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

1.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孔子常和学生们“言志”,一天,他对学生颜渊、子路说:“你们何不谈谈各人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拿出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洲说:“我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愿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通过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示意学生朝着“仁”道的方向去修养去提高,这是他指导学生立志的一种方式。 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无善道",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

(完整word版)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解读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的仁人君子教育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由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革命;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仍然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不二选择。 《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六见。据考证,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偶尔使用过“人二”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但只是孔子才赋予“仁”以全新的文化内涵。《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几层: (l)“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 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所以《论语》是一种将合换心的征服,因而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 孔子认为:统治的哲学虽然可以说是征服的哲学,但是好的统治者绝不应该用武力去强迫人民接受他的统治,而应该以爱为武器,用自己的人格之美去征服民心,让人民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因此我们说,孔子之“仁”首先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高尚品德对他人和社会的感化和征服作用。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介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互爱。孔子又强调“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是一种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伦理。在孔子那里,个人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把孔子的道德主张称为“道德个人主义”。由孔子仁学所开出的道德自律,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自律是存在着根本差异的,因为西方的道德自律是一种上帝绝对命令的内化,而仁学的道德自律完全由自己的本心开出,所以仁学对人们道德觉悟的要求似乎更高。(3)“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还是那种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勇于靠自己的亲身奋斗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了实现其政治抱负,他需要培养一批不但能够理解并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而且愿终生为之奋斗的“志士仁人”。为此,他“有教无类”,以教为业,以“六艺”授人,且整理国故,“删正六经”,开了中国教育与学术民间化的先河。孔子所要培养的,是那些能够按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去改造社会,匡扶正义,营造社会仁爱精神的济世之才。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这些被称之为“君子”的志士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4)“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微子》);仁人君子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以恭敬律己。同时还必须摆脱物欲的束缚,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于是“饭疏食饮水,曲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