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佛山市2020年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解题能力展示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2020年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解题能力展示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2020年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解题能力展示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2020年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解题能力展示试题

高中数学经典例题100道

例1 判定以下关系是否正确 (1){a}{a}? (2){1,2,3}={3,2,1} (3){0}??≠ (4)0∈{0} (5){0}(6){0} ??∈= 分析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解 根据子集、真子集以及集合相等的概念知①②③④是正确的,后两个都是错误的. 说明:含元素0的集合非空. 例2 列举集合{1,2,3}的所有子集. 分析 子集中分别含1,2,3三个元素中的0个,1个,2个或者3个. 解含有个元素的子集有:; 0? 含有1个元素的子集有{1},{2},{3}; 含有2个元素的子集有{1,2},{1,3},{2,3}; 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有{1,2,3}.共有子集8个. 说明:对于集合,我们把和叫做它的平凡子集.A A ? 例已知,,,,,则满足条件集合的个数为≠3 {a b}A {a b c d}A ?? ________. 分析 A 中必含有元素a ,b ,又A 是{a ,b ,c ,d}真子集,所以满足条件的A 有:{a ,b},{a ,b ,c}{a ,b ,d}. 答 共3个. 说明:必须考虑A 中元素受到的所有约束. 例设为全集,集合、,且,则≠ 4 U M N U N M ?? [ ] 分析 作出4图形. 答 选C . 说明:考虑集合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解决比较方便.

点击思维 例5 设集合A ={x|x =5-4a +a 2,a ∈R},B ={y|y =4b 2+4b +2,b ∈R},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 A B B A B C A B D A B .=...≠≠ ??? 分析 问题转化为求两个二次函数的值域问题,事实上 x =5-4a +a 2=(2-a)2+1≥1, y =4b 2+4b +2=(2b +1)2+1≥1,所以它们的值域是相同的,因此A =B . 答 选A . 说明:要注意集合中谁是元素. M 与P 的关系是 [ ] A .M = U P B .M =P C M P D M P ..≠?? 分析 可以有多种方法来思考,一是利用逐个验证(排除)的方法;二是利用补 集的性质:M = U N = U ( U P)=P ;三是利用画图的方法. 答 选B . 说明:一题多解可以锻炼发散思维. 例7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 U ( U A)={A}

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试)试题

学校 姓名 2010年姜堰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试)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200分) 姜堰市教研室命制 一、 基础知识(30分) 1、在创建解析几何学的过程中,法国数学家 笛卡尔 和费马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成为解析几何学的创立者。 2、我国齐梁时代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儿子 祖暅 提出一条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 两等高的几何体若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切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 。 3、在物理学中利用了三角函数“任意的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 叠加 函数()f x 都可以化成sin()a x θ+或者cos()a x θ+的形式,而且周期不变”的结论,可以解释声波的共振现象。 4、《江苏省2010年高考说明》对数学基本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 数据处理 这五个能力。 5、《江苏省2010年高考说明》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 掌握 三个层次(分别对应A 、B 、C ) 6、《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简称新课标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二、 解题能力(90分) 1、函数3213()2132 f x x x x =-+-的单调增区间为 (-。。。,1),(2, +。。。) 。 2、设复数()2 ()2z a a ai a R =-+∈为纯虚数,则a = 1 . 3、已知y x ,满足条件?? ???≤+≥≥12430y x x y x ,则132+++x y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3, 9]___________.

广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新课标

2016年广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设集合A={x|x2﹣4x+3<0},B={x|2x﹣3>0},则A∩B=()A.(﹣3,﹣)B.(﹣3,)C.(1,) D.(,3) 2.(5分)设(1+i)x=1+yi,其中x,y是实数,则|x+yi|=() A.1 B. C. D.2 3.(5分)已知等差数列{a n}前9项的和为27,a10=8,则a100=()A.100 B.99 C.98 D.97 4.(5分)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A. B. C. D. 5.(5分)已知方程﹣=1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 的取值范围是() A.(﹣1,3)B.(﹣1,)C.(0,3)D.(0,) 6.(5分)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则它的表面积是() A.17πB.18πC.20πD.28π 7.(5分)函数y=2x2﹣e|x|在[﹣2,2]的图象大致为()

A.B. C.D. 8.(5分)若a>b>1,0<c<1,则() A.a c<b c B.ab c<ba c C.alog b c<blog a c D.log a c<log b c 9.(5分)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0,y=1,n=1,则输出x,y的值满足() A.y=2x B.y=3x C.y=4x D.y=5x 10.(5分)以抛物线C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D、E两点.已知|AB|=4,|DE|=2,则C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A.2 B.4 C.6 D.8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最新目录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古典概型 3.3几何概型 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 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函数y=Asin(ωx+ψ)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2020年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基本功考试题及答案(五)

2020年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基本功考试题及答 案(五) 一、填空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8、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路)、(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9、《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10、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二、填空题。(45%)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

广东省高中数学课本及目录-(1)

必修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集合 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函数及其表示 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 函数的基本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实习作业 小结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指数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对数函数 , 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探究也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幂函数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函数与方程 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 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方程的近似解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收集数据并建立函数模型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小结 ; 复习参考题

第四章圆与方程 4.1圆的方程 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空间直角坐标系 小结 · 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案例 【 阅读与思考割圆术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古典概型 3.3几何概型 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 小结 | 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函数y=Asin(ωx+ψ)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平面向量 。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高中数学选择题训练10道(含答案)

数学高考选择题训练一 1.给定集合=M {4 |πθθk =,∈k Z },}02cos |{==x x N ,}12sin |{==a a P ,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 的是 A.M N P ?? B.M N P ?= C.M N P =? D.M N P == 2.关于函数2 1)3 2(sin )(||2+-=x x x f ,有下面四个结论: (1))(x f 是奇函数; (2)当2003>x 时,2 1)(>x f 恒成立; (3))(x f 的最大值是2 3; (4))(x f 的最小值是2 1-.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过圆01022=-+x y x 内一点P (5,3)的k 条弦的长度组成等差数列,且最小弦长为数列 的首项1a ,最大弦长为数列的末项k a ,若公差∈d [3 1,2 1],则k 的取值不可能是 A.4 B.5 C.6 D.7 4.下列坐标所表示的点不是函数)6 2 tan(π-=x y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的是 (A )(3 π,0) B.(3 5π-,0) C.(3 4π,0) D.(3 2π,0) 5.与向量=l (1,3)的夹角为o 30的单位向量是 A.21(1,3) B.21(3,1) C.(0,1) D.(0,1)或2 1 (3 ,1) 6.设实数y x ,满足10<x 且1>y B.10<x 且10<

高中数学基本功大赛试题

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简称新课标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 。 2.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 、基本思想。 3.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探究、 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个模 块和专题内容之中。 4.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 的过程。 5.《高考说明》对数学基本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 解、 这五个能力。 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_ _、 实践、___________、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7.数学是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8.设复数()2 ()2z a a ai a R =-+∈为纯虚数,则a = . 9.函数32 13()2132 f x x x x = -+-的单调增区间为 。 10.已知y x ,满足条件?? ? ??≤+≥≥12 430 y x x y x ,则132+++x y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1.已知P 和Q 分别是函数1 ln 2 y x = 和函数2x y e =上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两点,则线段 PQ 长度的最小值为 。 12.若不等式2)2(92-+≤-x k x 的解集为区间],[b a ,且2=-a b ,则=k 13. 设2=+b a ,0>b ,则当a = 时 , b a a ||||21+取得最小值。 14.函数122-+=x x x y 的值域是 二.解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15.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p q S q S p ==(p ≠q ),求p q S +的值. 1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PD ⊥平面ABCD ,PD =6,M 、N 分别是PB 、AB 的中点。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电子课本(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5_教材电子课本(人教 版).pdf 篇一: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1 第一章集合和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和表示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1 函数的概念 1.2.2 函数的表示法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 单调性和最大(小)值 1.3.2 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2.1 指数函数 2.1.1 指数和指数幂的运算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2 对数函数

2.2.1 对数和对数运算(一) 2.2.1 对数和对数运算(二)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2.3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使用 3.1 函数和方程 3.1.1 方程的根和函数的零点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 函数模型及其使用1 2 3 4 5 篇二: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目录 必修一、二、四、五章节内容 必修一必修四 第一章集合和函数的概念第一章三角函数1.1 集合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函数及其表示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使用 3.1 函数和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使用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使用举例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方法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3.2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及其解法3.4 基本不等式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5 函数y=Asin(?x+?)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使用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使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和差的正弦、余弦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间的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和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和距离公式

10道经典高中数学题

1.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又S6=36,Sn=324,S(n-6)=144,则n=? ①Sn是等差数列 S6=a1*6+6(6-1)/2*d=36,则2a1+5d=12......& 最后六项的和S=an*6-6(6-1)/2*d=6an-15d S(n-6)=Sn-S=324-(6an-15d)=144,则2an-5d=60......@ &+@:a1+an=36 Sn=(a1+an)/2*n n=18 ②解:Sn-S(n-6)=a(n-5)+a(n-4)+......an=324-144=180 而 S6=a1+a2+...a6=36 有 Sn-S(n-6)+S6= a1+a2+...a6+ a(n-5)+a(n-4)+....an =6(a1+an)=180+36=216 那么 (a1+an)=36 Sn=n(a1+an)/2=324 即 36n/2 =324 所以 n=18 2.已知f(x)=(x-1)^2,g(x)=4(x-1),f(an)和g(an)满足,a1=2,且(an+1-an)g(an)+f(an)=0

(1)是否存在常数C,使得数列{an+C}为等比数列?若存在,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设bn=3f(an)-[g(an+1)]^2,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 (1)存在 C=-1 证明如下 (an+1-an)g(an)+f(an)=0 将f(x)、g(x)带入并化简 得4an+1 - 3an -1 =0 变形为4(an+1 -1)=3(an -1) 所以an-1是以3/4为等比 1为首项的等比数列 (2)an-1=(3/4)^n bn=3f(an)-[g(an+1)]^2 将f(an) g(an+1)带入不要急着化简先将an+1 - 1换成 3/4 (an-1) 化简后bn=-6(an -1)^2=-6*(9/16)^n bn是首项为-27/8等比是9/16的等比数列 Sn=a1(1-q^n)/(1-q)=54/7(9/16)^n-54/7 已知函数f(x)=x^2+ax+b,当实数p,q满足p+q=1,试证明pf(x)+qf(y)>=f(px+qy) pf(x)+qf(y)>=f(px+qy) <=> px^2+pax+pb+qy^2+qay+qb>=(px+qy)^2+apx+aqy+b

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试)试题

高中数学专业素养 1、在创建解析几何学的过程中,法国数学家 笛卡尔 和费马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成为解析几何学的创立者。 2、我国齐梁时代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儿子 祖暅 提出一条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 两等高的几何体若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切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 3、在物理学中利用了三角函数“任意的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 叠加 函数()f x 都可以化成sin()a x θ+或者cos()a x θ+的形式,而且周期不变”的结论,可以解释声波的共振现象。 4、《江苏省20XX 年高考说明》对数学基本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 这五个能力。 5、《江苏省20XX 年高考说明》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 三个层次(分别对应A 、B 、C ) 6、《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简称新课标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函数3213()2132 f x x x x =-+-的单调增区间为 。 2、设复数()2()2z a a ai a R =-+∈为纯虚数,则a = . 3、已知y x ,满足条件?? ???≤+≥≥12430y x x y x ,则132+++x y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4、1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时速在[50,60)的汽车大约有 辆. 5、已知某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则输出的结果是 . 6、已知P 和Q 分别是函数1ln 2 y x =和函数2x y e =上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两点,则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为 频率 第4图

上海高中数学教材知识目录详细版

上海高中数学教材知识目录详 细版(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 接删除 2

第1章集合和命题 一集合 集合及其表示法 集合的概念 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之间的关系 子集 相等的集合 真子集 集合的运算 交集 并集 补集 二四种命题的形式 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 命题与推出关系 四种命题形式 等价命题 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子集与推出关系 第2章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不等式的证明 第3章函数的基本性质 函数的概念 函数关系的建立 函数的运算 函数的基本性质 定义域、值域 奇偶性 单调性 最值 零点存在定理与二分法 第4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一幂函数 3

幂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形如的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图像的对称性、作图的平移与翻折 四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借助计数器观察函数递增的快慢 五对数 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对数的概念 对数的运算 换底公式 六反函数 反函数的概念 七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八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简单的指数方程 简单的对数方程 第5章三角比 一任意角的三角比 任意角及其度量 任意角() 弧度制 任意角的三角比 坐标定义 单位圆定义 三角恒等式 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 同角三角比的关系 诱导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和正切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诱导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 三角函数线形组合 二倍角与半角的正弦、余弦与正切 二倍角公式 半角公式 万能置换公式 (理科)半角公式的应用 4

广东省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复习资料(文)

广东省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复习资料(文) 4. 如右图,一个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其俯 视图轮廓为正方形,则其体积是( ) A . 433 B. 42 3 C .36 D. 83 【答案】A 13.如图所示,一个圆锥形的空杯子上面放着一个半球形的冰淇淋,如果冰淇淋融化后正好盛满杯子,则杯子高h= . 【答案】cm 8 9.如图所示,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D 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 34 (B ) 54 (C ) 74 (D) 34 【答案】D 【解析】连结1A D ,AD ,易知1A AB ∠为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则 113cos cos cos 4 A A B A AD DAB ∠=∠∠= ,故选D ; 6.已知直线l m n ,,及平面α,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若l ∥m ,m ∥n ,则l ∥n ; B .若l ∥α,n ∥α,则l ∥n . C .若l m ⊥,m ∥n ,则l n ⊥; D .若,l n α⊥∥α,则l n ⊥; 【答案】B 5.如图1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A . 433 B .43 C .8 D .12 【答案】C 11.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答案】 12 π 12.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是腰长为2的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半径为1的半圆,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答案】 π 6 3

(完整)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doc

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 )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 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1.1 集合 2.1 指数函数 3.1 函数与方程 1.2 函数及其表示 2.2 对数函数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2.3 幂函数实习作业 实习作业小结 小结复习参考题 复习参考题 人教版高一数学(下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复习参考题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第四章圆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4.1 圆的方程 3.2 直线的方程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小结 复习参考题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册) 第一章算法初 第二章统计第三章概率 步 算法与程序框图 2.1 随机抽样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1.2 基本算法语句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3.2 古典概型 阅读与思考割圆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3.3 几何概型 术 小结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 复习参考题实习作业小结 小结 复习参考题 人教版高二数学(下册) 第一章三角函数 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念式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 小结示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复习参考题1.5 函数 y=Asin(ω x+ψ )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小结

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10小题,共50分) 1.已知集合{}19 16),(2 2=+=y x y x S , {}1),(22=+=y x y x M ,则S 与M 的关系是 A .M S ≠ ? B .S M ≠ ? C .Φ=M S D .M M S = 2.方程2 2520x x -+=的两个根可分别作为 A.一椭圆和一双曲线的离心率 B.两抛物线的离心率 C.一椭圆和一抛物线的离心率 D.两椭圆的离心率 3.若复数i i a 213++(a ∈R ,i 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 A .-2 B .4 C .-6 D .6 4.若函数()f x 满足22 ( )log || f x x =+()f x 的解析式是 A .2lo g x B .2log x - C .2x - D .2 x - 5.已知不等式(x+y)(1x + a y )≥9对任意正实数x,y 恒成立,则正实数a 的最小值为 A .2 B .4 C .6 D .8 6.甲、乙两人独立地解同一问题,甲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是1p ,这个问题被解决的概率是p ,则乙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是 A . 1 1 1p p p -- B .)1)(1(11p p --- C .1p p - D .)1)(1(1p p -- 7.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ABCD 是边长为1 的正方形,且BCF ADE ??、均为正三角形,EF ∥AB ,EF=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 . 3 2 B . 3 3 C .34 D . 2 3

8.一线段的分割法是:使小的一段与大的一段长度的比值等于大的一段与整个线段长度的比值,设x 是小的一段与大的一段的比值,那么21 22--++-x x x x 的值为 A .3 B .3 C .5 D .x 2 9.如右图1,设P 为△ABC 内一点,且2155 AP AB AC =+ , 则△AB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 A . 15 B .2 5 C .14 D .13 10.有一塔形几何体由若干个正方体构成,构成方式如右图 所示,上层正方体下底面的四个顶点是下层正方体上底面各 边的中点。已知最底层正方体的棱长为2,且此塔形的表面 积(含最底层正方体的底面面积)超过39,则该塔形中正方体 的个数至少是 A .4 B .5 C .6 D .7 二、填空题:(每题5分,8小题共40分) 11.设() n n n x a x a a x x 22102 1+++=++ ,则n a a a 242+++ 的值为 12.设向量 OA 绕点O (O 为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 2 π 得向量 OB , 且 2(7,9)OA OB += , 则向量 OB = . 13.把下面不完整的命题补充完整,并使之成为真命题. 若函数x x f 2log 3)(+=的图象与)(x g 的图象关于 对称, 则函数)(x g = . (注:填上你认为可以成为真命题的一种情形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高职院校分类提前招生录取的依据. Ⅱ.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试题符合水平性的考试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数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突出考查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初步应用数学学科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数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关注数学学科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Ⅲ.考核目标与要求 1.知识要求 — 1 —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2.能力要求 — 2 —

高中数学教材新课标人教B版目录完整版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第二章函数 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3 幂函数3.4 函数的应用(Ⅱ)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 2.3 圆的方程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 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 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 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线性运算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 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均值不等式 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解析版

2015年10月18日姚杰的高中数学组卷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2012?宣威市校级模拟)设点C为曲线(x>0)上任一点,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x 轴交于点E、A,与y轴交于点E、B. (1)证明多边形EACB的面积是定值,并求这个定值; (2)设直线y=﹣2x+4与圆C交于点M,N,若|EM|=|EN|,求圆C的方程.2.(2010?江苏模拟)已知直线l:y=k(x+2)与圆O:x2+y2=4相交于A、B两点,O是坐标原点,三角形ABO的面积为S. (Ⅰ)试将S表示成的函数S(k),并求出它的定义域; (Ⅱ)求S的最大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时k的值. 3.(2013?越秀区校级模拟)已知圆满足:①截y轴所得弦长为2;②被x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3:1;③圆心到直线l:x﹣2y=0的距离为.求该圆的方程. 4.(2013?柯城区校级三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y轴上,且过点(2,1).(Ⅰ)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Ⅱ)是否存在直线l:y=kx+t,与圆x2+(y+1)2=1相切且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M,N,当∠MON为钝角时,有S△MON=48成立?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2009?福建)(1)已知矩阵M所对应的线性变换把点A(x,y)变成点A′(13,5),试求M的逆矩阵及点A的坐标. (2)已知直线l:3x+4y﹣12=0与圆C:(θ为参数)试判断他们的公共 点个数; (3)解不等式|2x﹣1|<|x|+1. 6.(2009?东城区一模)如图,已知定圆C:x2+(y﹣3)2=4,定直线m:x+3y+6=0,过A (﹣1,0)的一条动直线l与直线相交于N,与圆C相交于P,Q两点,M是PQ中点.(Ⅰ)当l与m垂直时,求证:l过圆心C; (Ⅱ)当时,求直线l的方程; (Ⅲ)设t=,试问t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请求出t的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 由. 7.(2009?天河区校级模拟)已知圆C:(x+4)2+y2=4,圆D的圆心D在y 轴上且与圆C 外切,圆D与y 轴交于A、B两点,定点P的坐标为(﹣3,0). (1)若点D(0,3),求∠APB的正切值; (2)当点D在y轴上运动时,求∠APB的最大值; (3)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Q,当圆D在y轴上运动时,∠AQB是定值?如果存在,求出Q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8.(2007?海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x2+y2﹣12x+32=0的圆心为Q,过点P (0,2)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圆Q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

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笔试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笔试试题(含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 已知符号函数,则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1,0sgn()0,01,0x x x x >??==??-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 6.抛物线的准线为,点在圆上,设抛物线上 28y x =l Q 22:68210C x y x y ++++=任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的最小值为 . P l m ||m PQ +7. 已知,,,,,322322=+833833=+15 441544=+ t a t a 66=+(a,t 均为正实数),类比以上等式,可推测a ,t 的值,则 . =+t a 8. 函数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f x = +_________。9. 已知是定义在R 上的不恒为零的函数,且对于任意的,满足 ()x f R b a ∈,(2)(2)()()(),(2)2,(),()2n n n n n f f f ab af b bf a f a n N b n N n **=+==∈=∈ 下列结论:①;②为偶函数;③数列为等比数列;④数列)1()0(f f =)(x f {}n a 为等差数列.其中正确的是 . {}n b 10. 如下图所示,已知点F 的坐标为(3,0),点A B ,分别是某函数图象与x 轴、y 轴的交点,点P 是此图象上的一动点.设点 P 的横坐标为x ,PF 的长为d ,且d 与x 之间满足关系:355 d x =-(05x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3OB =;②5BF =;③5OA =;④2AF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第10题图

2021年广东省高中数学课本及目录 (1)

必修1 欧阳光明(2021.03.07)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1.2 函数及其表示 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实习作业 小结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 指数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2.2 对数函数 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探究也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2.3 幂函数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 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方程的近似解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收集数据并建立函数模型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小结 复习参考题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小结 复习参考题复习参考题 第四章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小结 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阅读与思考割圆术 小结 复习参考题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