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公共关系章节辅导(二)

政府公共关系章节辅导(二)

政府公共关系章节辅导(二)
政府公共关系章节辅导(二)

《政府公共关系》章节辅导(二)

(第3章——第5章)

第三章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一、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政府公共关系各类主体的含义和特征;掌握政府公共关系各类人员的职责;掌握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培训;掌握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涵义和基本特征;掌握政府公共关系公众分析的方法及意义;

二、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P57

一、政府公共关系主体之一-----国家行政机关

(一)行政机关定义和特征P57

1、行政机关的定义:行政机关是指根据权力机关的决定和委托,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组织起来,依法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执行机关。

2、行政机关的特征:行政机关具有以下特征:

(1)强调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这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代表执行人民的意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关。

(2)行政机关的工作特点就是直接地具体地对国家事务实施组织管理。

(3)行政机关为对国家事务实施组织管理,其内容可以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权力和职责。上层是以法律或事实为根据的权威机构,即领导层;中层是起辅助与传递作用的机构;下层或基层是具体执行任务的机构。上级的任务比较偏重于原则和决策方面,下级的任务比较偏重于具体执行方面。行政机关一般呈现梯形金字塔式,上级人数较少,下级人数较多。

(二)行政机关的分类P58

国家行政机关的分类多,其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分类的方法也不同。

1、按管辖范围分:

(1)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特指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负责领导全国的行政工作;

(2)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即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所管辖区

域的行政工作;

(3)县、市人民政府。负责县、市所管辖区域的行政工作:

(4)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乡、镇所管辖区域的行政工作:

2、按工作性质和作用分

(1)领导机关。指各级政府的首脑机关,如国务院、省(市)自治区、县(市)、乡(镇)的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机关是行政组织的决策指挥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计划、指挥和协调,使组织的任务得以园满完成,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职能机关。如我国国务院的各部、委,省政府的各厅、局,县政府的各委等。

(3)辅助机关。指专门辅助领导机关和行政首长工作的机关。如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的办公厅、政策研究室、经济研究中心等。

(4)监察机关。指整个行政机关、行政人员、社会组织及公民遵守有关行政法规、决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机关。如监察部(厅、局)、审计署(局)等。

(5)派出机关。这是指一级政府组织派出的代表机关,而不是以管辖为对象的一级组织。其主要任务是代表上一级政府,对其下一级政府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如省政府领导下的地区行政公署、区政府下设的街道办事处等,都是派出性质的行政机构。

(三)行政机关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特殊性P58

1、主体的特殊性

行政机关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特殊表现在:

(1)行政机关拥有极大的权力,具有权威性;

(2)行政机关在整个社会中是独一无二的。

2、任务的特殊性

任何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任务都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中提高知名度是首要的任务。而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几乎不存提高知名度的任务。因为人民不可能不知道管辖他们的政府。所以说,政府公共关系的任务是提高美誉度的问题,树立政府的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便为各项行政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

二、政府公共关系主体之二----政府公共关系机构P59

(一)政府中承担公共关系职能的机构

1、从事政府公共关系的机构有:办公厅、办公室;调研机构;沟通机构;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举报中心;外事机构;

2、政府公共关系机构的作用:决策参谋、协调关系、收集情报、宣传教育、专业制作。

三、政府公共关系主体之三-----政府公共关系人员P63

政府公共关系人员是指:在政府公共关系部门或机构中专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各类人员,包括领导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事务人员。

1、领导人员是指政府公共关系部门或机构的决策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公共关系部门或机构的核心,承担着政府机构公共关系工作的最重要的

职责。

2、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设计者、策划者和指导者,是公

共关系机构的骨干力量,由于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

能,在政府公共关系机构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3、事务人员是指公共关系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他们的任务实际上是领导人

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任务的延伸和具体化。也就是说,他们在领导人员和

专业技术人员的组织和指导下,承担并从事某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

且最终把领导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实际效果。因此,

他们位于同公众接触的前沿阵地,是政府公共关系机构的基础力量。

第二节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素质要求和培养P64

一、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三方面:道德修养、职业素质、能力结构:P64-66

1、道德修养上要求公共关系人员做到坚持宗旨,尊重公众;实事求是,正确传播;平等待人、热情诚恳;客观公正,正直无私。

2、职业素质上要求公关人员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丰富的知识素养;生动完善的个性;精巧熟练的技能。

3、在能力结构上要求公关人员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

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加强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培训的紧迫性P66

1、政府官员的公关意识仍较淡薄。现在许多政府官员即没有认识到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性,更谈不上交其提升为一种价值观和管理哲学,渗透到政府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中。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自觉利用传媒手段进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的意识。

(2)缺乏为公众服务的意识。

(3)缺乏协调意识。

2、政府公关人员的素质水平比较低。从知识结构看,我国现有的政府公关人员(无论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真正具有政府公关方面科学知识的为数不多,绝大多数人都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及某些管理科学知识为政府公共关系的知识框架。

3、年龄结构和人员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结构上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年龄结构偏高、偏老,使得我国政府的公共关系手段、形式、方法等等趋向老成保守型。从人员结构上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机构的人员也有些不合理。如男的多,女的少;老的多,年轻的少;不懂专业知识的多,懂业务知识的少;性格内向的多,外向的少等等。

由于我国赋有现代公共关系精神的政府公共关系起步晚,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水平是比较低的。政府公共关系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因此加强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提高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在建设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事业中就显得尤不迫切。

三、培养目标和渠道P68

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出通才式公共关系领导人才和专才式的具体公共关系人才。其途径可以通过高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实践锻炼等来实现。

第三节政府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一、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含义P69

政府公众作为政府公共关系的客体,是指与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二、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特征:P71

(1)公众的相关性(2)公众的群体性

(3)公众的复杂性(4)公众利益的多维性

(5)公众的变动性等特点

三、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分类P73

为了有效的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有必要展开对公众的分类分析:科学的公众分类为公关的调查研究和组织形象评估确定范围;科学的公众分类为制定公关政策、设计公关方案明确方向;科学的公众分类为公关活动的组织和运行打下基础;科学的公众分类为科学评审公共关系工作的效果提供依据。

1、按人口学结构分类P74

按人口学结构分类是政府公共关系中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它主要是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经济状况、教育程度、政治或宗教信仰、种族等方面来分类。

2、根据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内外对象分类P74

(1)内部公众

所谓内部公众是指政府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员和各个单位。诸如政府公务员,为政府机构服务的职工,政府所属的各职能部门。

(2)外部公众

所谓外部公众是指在政府机构外部与政府机构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社会群体。这类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虽然并不像内部公众那样直接和密切,但对于政府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利益关系和影响力。而且他们从数量上要比内部公众多得多,关系要比内部公众复杂。

3、按公众对政府的重要程度分类P74

(1)首要公众

首要公众是指与政府联系最频繁,关系最密切,对政府机构的生存、发展、信誉和成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的公众。

(2)次要公众

次要公众是指与政府有联系和利益相关又不是最密切,对政府有影响但不是决定作用的公众。

4、按公众对政府的态度分类P74

(1)顺意公众

顺意公众是指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持赞同态度并积极支持的公众。

(2)逆意公众

逆意公众是指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持反对态度并有可能付诸行动的公众。

(3)独立公众

独立公众是指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确的公众。

5、按公众对组织态度分类P75

(1)组织公众

组织公众是指具有稳定组织机构的政府公共关系公众。

(2)非组织公众

非组织公众是指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的政府公共关系公众。

6、按政府对公众的态度分类P75

(1)政府欢迎的公众

政府欢迎的公众是指完全迎合政府的需要,对政府表示兴趣和交往意向的公众。

(2)政府追求的公众

政府追求的公众是指符合政府的利益和需要,但对政府不感兴趣、缺乏交往意愿的公众。

(3)政府不欢迎的公众

政府不欢迎的公众是指违背政府的利益和需要,对政府构成潜在或现实威胁的公众。

7、按公众的发展过程分类P76

(1)非公众

非公众是指尚未与政府机构发生关系的公众,他们既不受政府机构的影响,又不对政府机构的运行产生影响,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又很可能与政府机构发生联系而成为政府的公众。

(2)潜在公众

潜在公众是指由于政府的行为,事实上已与政府面临共同问题和利益关系,而本身并未意识到的公众。

(3)知晓公众

知晓公众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即他们已意识到了同政府机构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利益关系,就成了知晓公众。

(4)行动公众

行动公众是由知晓公众发展而来的。当知晓公众开始关注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并采取了行动,产生了对政府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或作用,就变成了行动公众。

8、根据公众之间的决定性区别,可将公众划分为消极公众和积极公众P76

阅读资料:P19-20

案例3-1 (水门事件)与大亚湾核电站风波

第四章政府公共关系的传播

一、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文字大众传媒、电子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等主要的传播媒介知识;掌握政府公共关系沟通的基本原则。

二、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及其基本模式P81

一、政府公共关系传播的含义及特征P81

1、传播的概念P81

传播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收受、交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

现代“传播”一词的含义至少包括:

(1)信息传递。即某一信息源将信息传递给某一目的地的活动。

双向交流。即在传播中的双方都是信息传递的参与者、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构成信息上的相互交流关系。

(3)信息共享。即在传播中,双方通过分享信息,使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一致的了解、认识、理解或意向,达到了相互间的沟通。

2、政府公共关系传播的特征P81

(1)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注重双方的利益关系。在传播的策划以及传播的全过程,都十分注重和强调遵循利益一致的原则。公共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以满足和维护双方的利益为目的的。

(2)政府公共关系传播的过程自始至终强调情感的交流。

(3)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是侧重于信息沟通的非宣传性传播。P82

二、政府公共关系传播的要素P82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信源

信源是信息的最初发源地。信源是信息的基础。在政府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是某个政府发出的信息,这个政府就处于信源的位置。如果某个政府是在向社会搜集信息,那么,社会就处于信息源的位置。

2、信息

信息是指从信源所要传播的内容。包括语言信息(口头或文字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用人的四肢、体态动作、表情等传播的信息)。

3、编码

编码是指信息的发出者(信源)把要传播的信息制成外界所能接受和理解的符号的过程。

4、符号

符号是指传递信息所采取的种种手段。诸如语言、文字、手势、眼神、图解、音响等都称为符号。信息符号应具备以下条件:

(1)能够被感觉;

(2)有特定而明确的含义;

(3)建立传播关系的双方对此含义的理解一致。

可见,信息的构成要素有:表现体(符号)、表现对象(人的意志)和解释者(传播双方)。

5、媒介

媒介,即信息载体。这是指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应用的中介物。

信息符号要在两个系统之间进行传播,就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常见的载体有:(1)新闻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

(2)实物媒介。如举办各种展览会、展销会;

(3)人际媒介。如举办各种研讨会、联谊会、茶话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新闻发布会等。

(4)资料载体。包括各种文献资料。如报纸、期刊、书籍、内部资料、各种统计财务报表等;视听资料,这是文字、语言、光波、声波等与磁带、唱片、录像带等相结合的信息传播媒介,如影片、录像带、录音磁带等;缩微资料,这是文字、图像与感光胶片等相结合的信息传播媒介;软件资料,这是用文字声波等与计算机磁盘、软盘相结合组成的信息传播媒介。

6、信道

在信息传播中,信道是指传递各种信息的流通渠道。如信邮系统,电报、电话、电视、广播系统、计算机联网传输系统等。

7、信宿

信宿是指信息从信源发出,借助信息媒介通过信道到达目的地,出称受传者。

8、译码

译码同编码相对应,它是指受传者接到信息后,把符号还原成自己所理解的符号的过程。

9、经验场

经验场,也称共同经验范围。它是指传播者(信源)和传播对象(信宿)之间所具有的共同语言、共同经历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即双方对传播所应用的各种符号应有大致相同的理解,这是信息传播最起码的要求。因此,要提高传播效果,必须尽量寻求双方的共同经验范围。双方共同经验范围越大,其传播效果越好。

10、反馈

反馈,是信息产生的回流,是信息传播者对发出的信息在社会中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搜集的过程。信息反馈分为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直接反馈,是传播者直接接收受传对象对信息的反映;自己监听自己说话,对其修正、补充,这种自我

反馈,也是直接反馈。间接反馈是通过第三者传播给传播者。反馈还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告诉传播者,对传播的内容应继续;负反馈则是告诉传播者,对传播的内容应改变或纠正。

11、环境

环境,即指传播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中发生和发展的。它对传播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主要包括以下环境:

(1)物质环境,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体;

(2)社会环境,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在传播中的呈现;

(3)心理环境,是指接受信息者的心理状态;

(4)时间环境,是指传播所处的最佳时间。

以上四种环境相互作用,构成了传播的整体背景。它们之间的连动,推动着传播向既定的方向发展。

三、传播的主要模式P84

传播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另一类是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

(1)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

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是一种单向的直线运动过程。见P85图4-1所示

(2)新型的控制论传播模式

新型的控制论传播模式是一种双向循环式运动过程。见P85图4-2所示

(3)政府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

政府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由信源、信宿、信息、媒介、反馈、转换、

环境、干扰、效果、目标等十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传播过程见见P86图4-3所示。

四、传播的类型P86

依据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将传播分为四种类型:

(1)自身传播

(2)人际传播

(3)组织传播

(4)大众传播

第二节政府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P87

一、传播媒介的类型P87

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即是信息借以传播的物质载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1、语言符号媒介

它包括自然语言在内的所有可能有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媒介是现代社会运用最广泛的传播媒介,也是公共关系传播最主要的媒介。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住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大众媒介来传播的。

2、非语言符号媒介

非语言符号分为实物媒介和人体媒介两种。

(1)实物媒介。它指的是在实物上包含某种信息,即实物充当了信息传递的载体。

(2)人体媒介。它是借助于人的行为、服饰、素质和社会影响来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

二、大众传播媒介P88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有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和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两大类。

1、印刷类传播信息的优势和缺点:

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有:P88

(1)传播面广(2)传播迅速

(3)具有新闻性(4)阅读率较高

(5)文字表现力强(6)便于保存和查找

(7)传播费用低

报纸传播信息的弱点:

(1)时效短(2)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

(3)理解能力受限(4)色泽较差,缺乏动感;

杂志传播信息的优势有:

(1)实效长(2)针对性强

(3)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杂志传播信息的缺点主要有:

(1)出版周期长(2)声势小

(3)理解能力受限;

图书传播信息的优势:P89

(1)形式规范:装订成册,便于长期保存

(2)内容详尽、具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带有很强的史料性

2、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和缺点P90

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是指运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光碟等

广播的优点主要有:P90

(1)传播面广(2)传播迅速

(3)感染力强(4)多种功能;

广播的缺点主要有:

(1)传播效果不长久(2)保存性较差

(3)听众的选择性较差(4)只有声音没有图像,表现力不够;

电视的优点主要有:P91

(1)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2)纪实性强,有现场感;

(3)传播迅速,影响面大(4)多种功能,娱乐性强;

电视的缺点主要有:P91

(1)传播效果不长久,保存性较差(2)听众的选择性较差

(3)制作、传送、接受和保存成本较高;

互联网的特征:

(1)传播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2)信息容量更大

(3)有效覆盖面更大(4)形式更加生动,视觉效果更好(5)费用更低廉(6)互动性强

(7)灵活性(8)逼真性

(9)持续时间长(10)易统计性。

第三节政府公共关系沟通传播的障碍及其效果P96

一、传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P96:

(1)机械障碍(2)语言障碍

(3)习俗障碍(4)观念障碍

(5)角色障碍(6)舆论障碍

(7)心理障碍(8)组织障碍。

二、传播的效果P98

1、从传播者的行为分析传播效果P98

(1)传播者的权威性。信息传播者的权威越大,传播的效果越好。

(2)传播的动机。

(3)传播者的吸引力(4)传播者的相似性

(5)传播者的期待(6)传播者的作风

(7)传播的个人品格(8)传播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暴露

2、从受传者的行为分析传播效果P100

受众需要:

(1)获得与自己生活、生存相关的信息(2)文化娱乐的需求信息

(3)提供社会服务的需求信息(4)求知的需求信息

受众的心理:

(1)求新心理(2)求真心理

(3)求美心理(4)求奇心理

如果传播者的信息较好地满足了上述的种种受众的心理需要,那么信息的传播一定会有很好效果。

第四节政府公共关系沟通传播的基本原则P101 政府公共关系沟通传播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2)目的性原则

(3)双向沟通原则(4)政务公开原则

(5)全员公关的原则(6)有效沟通原则;

第五章政府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P109

一、学习目标:

掌握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掌握政府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

和编制方案;掌握政府公共关系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政府公共关系评估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二、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政府公共关系调查

一、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程序:P113

(1)首先,根据调查内容,明确调查任务;

(2)其次,根据调查任务,制定调查方案;

(3)再次,根据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

(4)最后,根据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果。

二、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P114

(1)政府机构内部情况的调查,包括政府机构管理的基本情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政府的工作人员状况,即政府工作人员的基本结构、工作人员的基本态度等;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条件的调查,即人力、财力的调查;客观环境调查等;

(2)政府外部公众调查,包括政府形象调查、政府公众动机调查、社会环境调查等。

三、政府公关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问卷调查法(2)文献研究法

(3)访谈调查法等三种。

第二节政府公共关系的策划和实施P125

一、公共关系策划的一般程序为:P130

(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2)确定公众;

(3)选择传播媒介;(4)确定活动模式;

(5),编制预算;(6),编制、优化和审定方案;

二、政府公共关系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P138

(1)发挥具体实施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始终坚持所规定的公关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基本程序;

(3)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从实际整体目标出发,统筹全局;

(4)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

(5)要选择最佳的活动良机。

(6)政府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首先,调查研究过程评估;其次,制定计划和实施活动过程的评估;最后,实施效果的评估。

三、政府公共关系评估的方法:P144

(1)专家意见法(2)民意测验法

(3)公众意见征询法(4)实验法

(5)组织活动记录法(6)传播审计法。

阅读资料:P146

案例5-1 北京申奥---中国智慧与管理文化的胜利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案

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 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 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交际型公关: 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 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等。 3.媒介关系: (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这种关系含有双重人格关系:其一,大众传播是社会组织与其他公众信息沟通的“中介”环节;其二,大众传播本身也是社会组织的目标公众。保持与媒体的良好关系为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 4.危机公关: 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具体讲,就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 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 5.企业使命: 所谓企业使命就是企业根据社会的分工和自身的条件,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企业使命回答了企

业“干什么”的问题,是构成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企业使命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树立了崇高使命感的企业,才能不断创造新成就,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6.公共关系观念: 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7.xx: 公关礼仪是礼仪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社会组织极其成员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 规范的礼节、礼貌、仪式等的总称。 8.CS理论: CS是英文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缩写,意为“顾客满意”。CS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意度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而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观点来分析考虑顾客的需求,尽可能全面尊重和维护顾客的利益。这里的"顾客"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对象,而且指企业整个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问答题 1、什么是“公众”?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 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简言之,公众与组织之间必须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公众有四个特点,即群体性、同质性、变化性、相关性。 2、举办新闻发布会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地方政府学》其中考试参考资料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校区:姓名:学号: 1、省作为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最早出现于( B )。 A、明朝 B、元朝 C、宋朝 D、清朝、 2、自然、经济、人文的地理条件制约着( C )。 A.地方政府的能力 B.地方政府职能发展的不同程度 C.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 D.地方地方政府的辖境 3、研究地方政府的根本目的在于( D )。 A、制约地方政府的过度发展 B、寻求地方政府活动的理论准则 C、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D推进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建设 4、军人政府执政是独立后,______国家经常出现的特征。( B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D东南亚 5、地方政府单位的基础是( B )。 A、地方政府体制 B、地方行政建制 C、地方政府结构 D、地方政府管理 6、影响一个国家地方政府层级的因素有(ABCD )。

A、地域大小、人口多少 B、历史传统和政治体制 C、现实的政治需要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7、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 )。 A.双重性 B.差异性 C.局部性 D.服务性 8、地方政府职能的规范性是指地方政府为居民提供的公共行政和公务服务必须(ACD )。 A.法制化 B.民主化 C.标准化 D.规范化 9、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达国家地方政府职能呈现的新特点包括(ABCD )。 A.加强区域规划和参与领土整治 B.重视环境保护 C.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 D.突出职业教育和培训 10、推动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原因有(ABCD )。 A.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 B.生产力的发展 C. 公共行政的规范化和现代化D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型 1、民族乡因其规模太小,不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权利。(√) 2、地方政府层级多少是由国家行政效率的高低决定的。(×) 答:与国家行政效率高低并不构成直接关联。 3、我国的县、乡级政府由省级政府批准设立。( ×) 答:县政府是有中央政府批准设立的。 4、在一般情况下,一切国家活动都是通过完成社会管理,使社会处于统治阶级期望的秩序状态,从而维护和巩固国家的政治统治。(√) 5、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标准化强调地方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在承担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必须严格按法律规范的要求来进行。(×) 答:标准化改为法制化。

《政府公共关系》形考作业1-4全部答案

《政府公共关系》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2011-03-18 14:07:54) 转载▼ 标签: 杂谈分类:电大作业 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一些宾馆、酒楼不惜金钱,以苛刻的选美条件来招选几位美女充当“公关小姐”,让她们当“门卫”、迎宾客,这种现象扭曲了公关的真正意义,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 A )。 A. 花瓶公共关系 B. 黑色公共关系 C. 关系公共关系 D. 人情公共关系 2. 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目标是( B )。 A. 发展经济 B. 塑造良好形象 C. 与企业竞争 D. 缓解民愤 3. ( D )是公共关系的手段。 A. 美誉 B. 真诚 C. 互惠 D. 沟通 4. ( D )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 A. 处理和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B. 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C. 处理和协调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 D. 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5. 塑造政府形象的有效途径是(C )。 A. 人际关系 B. 庸俗关系 C. 政府公共关系 D. 行政管理 6. 在西方,公共关系开始于( A )。 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古埃及 D. 古印度 7. ( B )首先把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课程推向了纽约大学的讲堂。 A. 艾维?李 B. 爱德华?伯尼斯 C. 杰斐逊 D. 张金马 8. 公共关系的原则是( C )。 A. 美誉 B. 真诚 C. 互惠 D. 沟通 9. 公共关系主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总和,一般通称为( B ) A. 公共关系活动 B. 公共关系状态 C. 公共关系职业 D. 公共关系 10. 20世纪初,新闻界开展了一场( B ),这一运动直接指向政府和大企业,揭露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及大企业的丑恶行径。 A. 静坐运动 B. 扒粪运动 C. 大字报运动 D. 公关职业竞聘运动 11. 权威性公共关系著作( A )提出了著名的“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A. 《有效公共关系》 B. 《公共舆论的形成》 C. 《公共关系教育大纲》 D. 《政府公共关系》 12. (B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被引进我国。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13.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 A )。 A. 美誉 B. 真诚 C. 互惠 D. 沟通 14. ( B )是公共关系的信条。 A. 美誉 B. 真诚 C. 互惠 D. 沟通 15. ( C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告成立。 A. 1989年 B. 1990年 C. 1991年 D. 1992年

2015政府公共关系测试卷和答案四套

《政府公共关系》教学考一体化 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7小题,共21分)(总分21.00) 1.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收集信息职能的内容是( D )。(3.00分) A. 政策形象、管理水平的信息 B. 领导者形象信息 C. 机构设置和办事效率的信息 D. 产品与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的信息 2.公共关系的客体是指( A )。( 3.00分) A. 与公共关系主体有一定利益关系的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 B. 以提供商品、劳务为手段,以实现营利为目的的基本经济单位 C. 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个体 D. 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和工作过程 3.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 A ) 。(3.00分) A. 《有效的公共关系》 B. 《公共关系学》 C. 《公众舆论的形成》 D. 《原则宣言》 4.( D )年底,新华社两位记者以“政府形象”为题,报道了上海市实行廉政的情况,我国公共关系的热点开始进人社会政治生活领域。(3.00分) A. 1986 B. 1998 C. 1989 D. 1988 5.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C ) 。(3.00分) A. 巴纳姆 B. 卡特里普 C. 艾维.李 D. 伯尼斯 6.20世纪( A )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被引进我国。(3.00分) A. 70 B. 60 C. 90 D. 80

7.1923年,首先把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课程推上了纽约大学的讲堂是( C )。(3.00分) A. 乔治.迈克尔利斯 B. 托马斯.马文 C. 爱德华.伯尼斯 D. 艾维.李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总分40.00) 1.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BCD )。(4.00分) A. 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 B. 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具有社会性和非赢利性 C. 政府公共关系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D. 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 2.政府公共关系的收集信息职能主要包括( ABCD )。(4.00分) A. 收集机构设置和办事效率信息 B. 收集领导者形象信息 C. 收集有关政府的其他信息 D. 收集政策形象、管理水平的信息 3.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是( CD ) 。( 4.00分) A. 投公众所好 B. 凡宣传都是好事 C. 公众必须被告知 D. 说真话 4.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显著特征,是( BCD )。(4.00分) A. 理论性、职能性 B. 目的性、服务性 C. 和谐性、发展性 D. 实践性、继承性 5.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是( ABCD )。(4.00分) A. 协调沟通 B. 收集信息 C. 决策咨询 D. 宣传引导、树立形象 6.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ABCD )。(4.00分) A. 以沟通为手段 B. 以互惠为原则 C. 以美誉为目标 D. 以真诚为信条 7.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必须涉及三大基本要素,是( BCD )。(4.00分) A. 塑造良好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

电大期末考试 最新备考题库 政府公共关系期末复习题.doc

政府公共关系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在国内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B )? A.企业 B.政府 C.事业单位 D.社会团体 2.当社会发生重大问题时,与有关的公众组织?群体或个人面对面地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回答公众问题,解释政府立场,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属于政府公关中的( C)? A.收集信息 B.发布新闻 C.协商对话 D.办事公开 3.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 )将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概括成两条:“其一,政府有义务向它的人民报告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其二,有效的行政管理需要公众的参与?支持?A” A.卡特里普和森特 B.雷克斯·哈罗 C.艾维·李 D.伯尼斯 4.有效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对于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对于发展( ),加强廉政建设及各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C A.传统政治 B.独裁政治 C.民主政治 D.核心政治 5.展览所传递的消息是( C)? A.专题消息 B.综合消息 C.新的消息 D.旧的消息 6.因特网开始于1969年,它起源于( D)? A.英国 B.法国 C.中国 D.美国 7.包含信息最丰富的媒介是(C )? A.文字传播媒介 B.电子媒介 C.因特网 D.非语文传播符号 8.传播信息渗透性比较强的是( A)? A.文字传播 B.电子传播 C.非语文传播 D.因特网 9.政府公共关系实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公众传播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二是完善公共行政服务,树立政府良好( C)? A.姿态 B.职能 C.形象 D.沟通 10.现代政府区别于传统专制政府的-个重要标志,就是由“统治型政府”向“( D)政府”的转变? A.管理型 B.监督型 C.控制型 D.服务型D 11.20世纪( B)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被引进我国? A.60 B.70 C.80 D.90 12.公共关系的客体是指( A) A.与公共关系主体有一定利益关系的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B.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个体C.以提供商品?劳务为手段,以实现营利为目的的基本经济单位D.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和工作过程 13.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地缘?业缘为纽带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一种( A)型的社会关系? A.个体 B.群体 C.公众 D.组织 14. 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收集信息职能的内容是(D ) A.领导者形象信息 B.政策形象?管理水平的信息 C.机构设置和办事效率的信息 D.产品与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的信息 15.现代“传播”一词的含义不包括:(C ) A. 信息传递 B. 双向交流 C. 单向的扩散某种信息的行为 D. 信息共享 16.杂志传播信息的优势是(A ) A. 时效长?针对性强?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B. 传播面广?传播迅速 C. 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 D. 色泽较差,缺乏动感 17.杂志传播信息的弱点是(D ) A. 时效短 B. 色泽较差,缺乏动感 C. 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 D. 出版周期长?声势小?理解能力受限

地方政府学参考答案

1、我国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什么问题? 答:①这是一场很典型的"中国式"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案例。 案例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以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府。反映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的关系。 ②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纵向上是上下级政府间的关系。传统计划经济下中央政府高度集权地方政府基本没有自主权。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分权已成趋势,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分工和合作不断强化,不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央政府进行最宏观和最高层词的决策,主要致力于整体和全局。省级政府进行区域决策、高层管理与执行,主要致力于上下的平衡。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①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放到改的框架中设计和安排,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完善地方政府的组成和运行方式。 ②通过立法,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各自的行为,建立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纠纷的司法裁决制度。 1、从该案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案例中的地方政府属于混合体政府: 第一、属于混合体政府 第二、根据宪法规定: 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权力机关,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权力来源与本行政区域的全体居民。 2、该案例反映出当前我国地方政治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是混合体地方政府: 混合体地方政府的优点: 政府的缺点: 1、西城区地方政府改革,体现了地方政府管理的哪些特点? 地方政府的管理分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内部管理(实现管理目标的先决条件):相对封闭;管理科学;目的是系统工作效率 外部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开放性;目标提供生活、社会环境;要求系统社会效益,法制化 2、西城区地方政府的改革,对于地方政府管理改革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即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手段”,外部管理是“目的”。外部管理的成效和效率取决于内部管理的质量和水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地方政府自身是国家行政权力地方上的载体和执行者,只有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管理有效,组织运转有序,才能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行使公共管理权限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公共关系学形考任务2答案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在公共关系调查中,随机抽样法是一种准确率高,且又省时、省力、省钱 的好方法。 错 2、开放式问卷的特点是答案比较规范,调查对象回答方便,结果便于定量分析。 选择一项: 错 3、服务型公关模式以提供各种实惠的服务工作为主,目的是以实际行动获得社会公众的好评,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选择一项: 对 4、政府关系是社会组织可以回避的一种关系。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5 员工是组织最重要的内部公众,良好的员工关系,可培养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形成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6

长期的公共关系活动适宜选用电子媒介,短期公共关系活动适宜选用印刷媒介。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7 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相比,大众传播的信息不再具有保密性。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8 公共关系广告和商品广告都属于付费的宣传活动。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9 人际传播的情感影响力往往要超过大众传播,主要得力于说话人的表情和目光。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10 界点是谈判者制定价格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全部谈判的价值基础。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11

根据传播学原理,公众对大众传播中输送的信息,并不是无条件接受的。研 究公众,必须研究能够经常影响他们意见的领袖,如专家学者、权力人物、 社会名流、新闻记者等。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12 美国当代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艾瑞克·亚威包姆指出:“任何公共关系活动或战术都应由如下四要素构成:新闻价值、商业信息、媒体目标、预期目标。”他提出的这四个方面,可以作为我们确定公共关系目标时考虑的关键要素。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13 公共关系宣传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注意语言价值色彩的选用。公关宣传 要尽量选用中性的词语,以显得平易近人,慎用最高级的赞语。 选择一项: 对 题目 14 公共关系人员在对不同地区进行宣传时,不需要考虑那里的经济发展水平, 因为在实施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会存在障碍。 选择一项: 错 题目 15

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形考作业一

.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形考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共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题目1 完成 满分10.00 标记题目 题干 (1)名词解释----政府公益广告: 政府政治类公益广告是指内容以表现国家综合实力,国家政策,民族文 化为主的公益广告,它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政府形象类公益广告、 国民号召类公益广告和民族文化类公益广告。 题目2 完成 满分10.00 标记题目 题干 (2)名词解释----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是政府或某个社会组织定期、不定期或临时举办的信息和新 闻发布活动,直接向新闻界发布政府政策或组织信息,解释政府或组织 的重大政策和事件。新闻发布会通常:有正规的形式,符合一定的规格, 根据发布会所发布的内容精心选择召开的时间和地点;邀请记者、新闻界 (媒体)负责人、行业部门主管、各协作单位代表及政府官员参加;实现了 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媒体集中,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站等大众 传播手段的集中发布,迅速将信息扩散给公众。新闻发布会通常由新闻 发言人自己主持,即承担发布会活动中的新闻发布、点请记者提问、回 答问题等所有环节的工作。新闻发布会的基本程序是先由发言人发布新 闻,然后再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是社会组织在发生重大具有积极影

响的事情时,向新闻界公布信息,借助新闻提升该组织或者与该组织密 切相关东西的形象的会议。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题目3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1)、一些宾馆、酒楼不惜金钱,以苛刻的选美条件来招选几位 美女充当“公关小姐”,让她们当“门卫”、迎宾客,这种现象扭曲了公关 的真正意义,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 选择一项: A. 花瓶公共关系 B. 人情公共关系 C. 黑色公共关系 D. 关系公共关系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花瓶公共关系 题目4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2)、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目标是() 选择一项: a. 塑造良好形象 b. 与企业竞争 c. 发展经济 d. 缓解民愤

公共关系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 (PRSA)成立的时间是 ( C ) A.1978 年 B.1955 年 C.1948 年 D.1947 年 2.现代公共关系发端于 ( B ) A. 马斯洛时期 B. 巴纳姆时期 C.艾维·李时期 D. 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3.从公共关系实际操作的发展历史看,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首先是作为组织的( C ) A. 耳目 B. 修正者 C.发言人 D. 反馈者 4.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 D ) A. 协调意识 B. 调查意识 C.环境意识 D. 信息意识 5.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是( D ) A. 分析人员 B. 技术人员 C.传播人员 D. 计划人员 6.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称为( C ) A. 关系 B. 舆论 C.形象 D. 观念 7.各种党派团体、职业团体、群众社团组织、宗教组织等都属于( A ) A. 互益性组织 B. 营利性组织 C.服务性组织 D. 公益性组织 8.被筛选出来的能成为公共关系工作的中心对象称为 ( A ) A. 目标公众 B. 外部公众

C.组织公众 D. 内部公众 9.“刻板印象”又称为 ( D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作用 C.晕轮效应 D. 定型作用 10.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 ( B ) A. 社会事件 B. 社会问题 C.社会冲突 D. 社会运动 11.当组织“臭名远扬”时,组织的实际形象状态为 ( D ) A. 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 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D. 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12.下列选项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是 ( C ) A. 印刷媒介 B. 组织的机构设置 C.公众对象 D. 工作方法选择 13.“意见领袖”这一重要概念来源于 ( A ) A. 两级传播论 B. “3S”论 C.把关人理论 D. 议题设置论 l4. 公关调查的对象是 ( C ) A. 社会组织 B. 消费者 C.公众 D. 受众 15.公共关系广告的主要目的是 ( D ) A. 推销产品 B. 提供服务 C.赢得经济利益 D. 确立组织形象 16.视觉识别系统 VIS 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 ( B ) A. 标准字 B. 标志 C.标准色 D. 象征图案 17. 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 A ) A. 广告创意 B. 广告定位 C.广告媒介安排 D. 广告效果测定 18. 下列选项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的是( B )

政府公共关系总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政府公共关系P6 所谓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活动。 2、政府公共关系传播P69 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和信息交流过程。 3、政府公共关系调查P92 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是社会调查的一种,它是指社会组织根据某种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准确地收集有关信息而进行的专项活动。 4、政府公共关系策划P108 就是政府机构和政府公共关系人员为了实现塑造政府形象这一基本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的需要解决的政府公共关系问题和宏微观的条件,谋划设计出相应的政府公共关系战略,并制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 5、政府内部公共关系P134 从外延上看,我们把围绕政府内部行政关系而形成的公共关系,称为政府内部公共关系。 从内涵上看,是政府为达到特定的目标,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所进行的,重视与行政行为对象在思想、感情等方面达到理解和交流,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的管理方法。 6、行政组织形象P173 所谓行政组织形象,是公众在对政府加以综合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政府的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是政府行为在公众心目中的客观反映。 7、策划新闻事件P190 是指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为了达到宣传该政府机构的良好形象的目的,而精心策划能达到新闻媒介关注并为之传播的真实事件。 8、政府公共关系谈判P211 政府公共关系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了各自特定的利益目标,遵循互利的原则,通过对话、沟通、协调的方式,达成协议(合同)的过程。 9、公共关系状态P4 所谓公共关系状态,就是公共关系主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的总和。 10、庸俗关系P11 庸俗关系是指一个机构为了牟取私利,将行为和传播的范围建立和局限在用金钱、美色等手段来维系与关键人物的私人关系之上的活动,以及在该活动中发生的关系总和,它是一种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去搞拉关系、走后门等活动的不正之风,是一种损害社会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以权谋私、以业谋私的腐败思想和行为。 11、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效果P72 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效果,是指目标公众对信息传播的反应,也是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对传播对象的影响程度。 12、政府全员公关P88 所谓全员公关,就是说要使政府的全体公务员都来关心、重视并自觉地投入到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去,共同为树立政府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而奋发努力。 13、新闻发布会P194 新闻发布会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或者公民为公布有关重大新闻而兴趣办的,邀请电视台、报社、电台、杂志社、新闻网站等媒体的新闻记者和相关人员出席,发布消息、回答提问的一种特殊的会议形式。 14、政府公共关系广告P203 政府公共关系广告是公共关系广告的一种,它是指政府机构靠购买印刷媒介物的篇幅或者购买电子媒介的时间,以语言或者其他形式,不受编辑人员干涉地传播出资人的非个人性宣传。 15、政府公共关系的人际交往

电大-地方政府学-第二次作业 (附答案)

第二次作业(第2-4章) 总分:100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总分40.00) 1.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冲突,由()提出意见。 A.法院 B.国务院 C.省政府 D.人大 2.一般说来,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所有者属于()。 A.城市政府 B.国家 C.个人 D.集体 3.地方行政权行使的目的是实现()。 A.国家利益 B.地方公共利益 C.官员利益 D.政府利益 4.下面()个城市不属于较大的市? A.洛阳 B.包头 C.杭州 D.开封 5.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国务院制定的法规 B.自治法 C.人大制定的法律 D.宪法 6.我国历史上最稳定的建制是()。 A.市 B.县 C.乡 D.省 7.规定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基本问题的是()。 A.行政规章 B.自治条例 C.单行条例 D.行政法规 8.在我国,城市土地所有者是()。 A.个人 B.城市政府 C.集体 D.国家 9.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公安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效力说法正确的是()。 A.后者高于前者

C.前者高于后者 D.无法判断 10.作为国家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 A.地方行政权 B.地方司法权 C.地方立法权 D.地方暴力机关 11.行政区划上()一直是变动的焦点。 A.省 B.县级市 C.县 D.地级市 12.一般说来,行政的核心是()。 A.行政主体 B.行政客体 C.行政权 D.行政关系 13.我国,管理国有资产的机关是()。 A.国资委 B.人民银行 C.发改委 D.财政部 14.系统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立法权限、程序和其他事项予以规定的一部法律是()。 A.立法法 B.刑法 C.宪法 D.民法 1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关键是()。 A.依法治民 B.依法行政 C.有法必依 D.执法必严 16.人民检察院可以行使()。 A.审判权 B.法律监督权 C.人事任免权 D.无限权力 17.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任期为()年? A.5 B.4 C.6 D.7 18.()是地方政府管理市场与社会的基本方式。 A.行政审计 B.行政监察

5579(开本)《政府公共关系》期末复习资料

《政府公共关系》总复习题考试题型及分值说明 一、名词解释:共2题,每题5分,合计10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合计30分;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合计20分;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40分。 一、名词解释 1、政府公共关系 2、政府公共关系传播 3、政府公共关系调查 4、政府公共关系策划 5、政府内部公共关系 6、行政组织形象 7、策划新闻事件 8、政府公共关系谈判 9、公共关系状态 10、庸俗关系 11、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12、政府全员公关 13、新闻发布会 14、政府公共关系广告 15、政府公共关系的人际交往

二、多项选择题 1、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包含() A.收集信息 B.决策咨询 C.协调沟通 D.宣传引导 E. 树立形象 2、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结构要求包含以下() A.交际能力 B.沟通能力 C.组织能力 D.思辨能力 E.创新能力 3、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特征() A.公众的相关性 B.公众的群体性 C.公众的复杂性 D.公众利益的多维性 E.公众的变动性 4、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其中,按照公众对政府的态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A.顺意公众 B.逆意公众 C.独立公众 D.政府追求的公众 E.政府不欢迎的公众 5、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其中,按照公众的发展过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A.非公众 B.潜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动公众 E.首要公众

6、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包含() A.道德修养 B.职业素质 C.能力结构 D.形象要求 E.专业背景 7、根据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一般将传播分为以下类型() A.自身传播 B.人际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E.互联网络传播 8、提高政府公共关系沟通传播的效果,必须正视并认真疏通传播障碍,公共关系沟通传播的主要障碍有() A.机械障碍 B.语言障碍 C.习俗障碍 D.心理障碍 E.组织障碍 9、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在传播沟通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以保障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 A.真实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政务公开原则 D.全员公关原则 E.双向沟通原则 10、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原则有() A.真实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群众路线原则 D.经济效益原则 E.讲求实效原则

2018年电大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资料 单选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c )年。A.3 B.4 C.5 D.6 2、国家权力分属于全国性政府和构成国家的结构单元的政府,并在两者之间建立某种平衡关系。这种结构称为( c )结构,国家权力在国家结构中分属两个中心。A.单一制B.君主立宪制C.复合制D.议会共和制 3、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的功能,地方政府可分为一般型地方政府和( d )。 A.中间层地方政府B.最高层地方政府C.基层地方政府D.特殊型地方政府 4、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c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国家主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 5、中国现有的省中,最小的是( b )。A.浙江B.海南C.福建D.河北 6、唐代(b )为第一级行政单位。A.州B.府C.郡D.县 7、在常委会会议期间,省、地两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b )人以上联名,可向常委会书面提出对本级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A.3 B.5 C.6 D.7 8、国家权力属于全国性的政府,它可以由中央政府委托或赋予构成国家的结构单元的政府,并可按照中央政府的意愿加以改变或取消。这种结构称为( b )结构,国家权力只有一个中心,属于中央政府。。 A.君主制B.单一制C.复合制D.共和制 9、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始设于( d )年。A.1949 B.1959 C.1969 D.1979 10、各级人大的代表名额,由(b )人大常委会依选举法的规定确定。A.全国B.上一级C.同级D.下一级 11、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 c )的社会主 义国家。A.代议制B.单一制 C.人民民主专政D.联邦制 12、(d )即政府首长对本级政府 工作负完全责任,各部门的首长对 本机构的工作负完全的责任。 A.民主集中制B.民主共和制 C.议会代表制D.首长负责制 13、汉代封国分王国、(a )两等。 A.侯国B.采邑C.郡D.州 14、瑞典地方行政建制有郡和 ( c )二级。A.市B.县C.市 政区D.乡镇 15、我国的乡、镇、民族乡的人民 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c )年。A.3 B.4 C.5 D.6 16. 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全面推行分 税制财政体制是在(d)。A. 1991 年 B. 1992年 C. 1993年D. 1994 年 16. 在英国,地方议决(立法)机 关被称为(b)。 A. 国会 B. 议 会 C. 众议院D. 参议院 17. 地方财政预算的实施过程是 (b)。A. 预算的批准、预算的 编制、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事后监 督 B. 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批准、 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事后监督 C. 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 批准和预算的事后监督 D. 预算的 编制、预算的批准、预算的检查和 预算的事后监督 18 从根本上说,地方政府权力或 者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a)。 A. 中央政府 B. 上级政府 C. 地 方行政机关D. 各级人民政府 19. 由当地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地 方政府是(a)。 A. 自治体地方政府 B. 特殊体地 方政府 C. 行政体地方政府 D. 专 治体地方政府 20. 中国地方选举中的选民登记, 采用义务登记制中的(a)办法。 A. 固定登记 B. 任意登记 C. 定 期登记D. 专门登记 21. 多民族单一制国家在少数民族 聚居地区建立的特殊性地方政府 是(b)。 A. 城镇型地方政府 B. 民族区域 型地方政府 C. 特殊型地方政府 D. 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 22. 1983年3月,(c)率先撤消 原来的7个地区,推行“市管县”体 制改革试点,此后逐步推向全国。 A. 福建省 B. 上海市 C. 江苏省 D. 北京市 23. (c)是指权力主体行使权力 的范围,国家权限是指国家行使权 力的范围,这种范围在现代国家是 通过法律规定的。 A. 权力 B. 地 方政府权限 C. 权限 D. 地方政府 权力 24. 当代中国史学界认为,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第一个政治 实体国家是(d ) A. 商王朝 B. 夏王朝 C. 周王朝 D. 秦朝 25. 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发展到了一 个全新阶段的是(d ) A. 秦朝郡县的建立 B. 汉代的郡 国体制 C. 隋朝的以州领县 D. 元 代省、府、县制的最终确立 26. 地方政府治理的局部性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其治理的地 域范围上;二是( b ) A. 治理的时间上 B. 治理的权限 上 C. 治理的职责上 D. 治理的非 主权性上 27. 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于 ( a ) A. 当地居民V B. 中央政府 C. 上 级政府D. 一部分来自中央,一部 分来自当地居民 28.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心的核 心在于( b ) A.层级的划分B. 权限 的划分V C. 职能的划分 D. 级别 的划分 29.以下各项中,不是按照设置目 的对地方政府进行分类的是( c )。 A.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B.民族 区域型地方政府C.自治型地方政 府D.城镇型地方政府 30.“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必须包 括全部财政性收支,必须反映其全

公共关系学形考任务3答案.docx

、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目1 1 、出资赞助社会公益事业,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社会大环境。所 以赞助活动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要目的的。 2、开放组织只能使公众了解组织的各项工作,但不能使组织了解公众 3?组织的任何一次对外开放活动都应确定一个主题,即通过这次活动让对象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取得了什么效果,达到什么目的。 '对丨丨 题目4cι是一种信息传达的象征和符号,而非企业形象和个性本身。 选择一项: 「对□ 题目5经营策略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时所遵循的最高指导原则,它为企业指出了前进的大方向。 全面评价公关礼仪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作用是通行证”和奠基石 题目8 题目6在全部CI系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内容还要算VI。 题目7

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必考虑参加人员的身份、人数、接待规格等方面的对等原则。 Q I错 题目9 名门战略就是利用一些产品形象来提升企业整体的形象。 '错 题目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是客观现实,故”酒香不怕巷子深 题目11 庆典活动,组织一般将其视为一种制度和礼仪。它可以是一种专题活动,也可以是大型公关活动的一项程序。 题目12 危机公关并不是常规的公共关系工作,它只是在组织发生危机事件时才存在 厂IM丨丨 题目13 经过加强教育、建立危机防范机制,公关危机就可能不发生 题目14 握手礼仪的顺序,一般应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 r! j y*ι≡?*∣ I 对I—I

在为他人介绍时要遵循尊者居先”的原则,即先将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晚辈介绍给长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 题目16 公共关系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企业名牌战略的定位及其传 播上。 题目17 “CS'意为顾客满意”这里的顾客”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不仅指企业产 品销售和服务的对象,而且指企业整个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选择一项: 题目18 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通过与社会各界公众的双向沟通,树立政府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不自觉活动。 错 题目19 与其他类型的公共关系相比,政府公共关系有其自身的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首要特点就是传播的优越性。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

公共关系学,1.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C)双向交流,2.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A)公共关系状态3.组织形象处于最佳状态的是(,6. 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A)从事实出发7.组织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就,10.组织行为识别系统的英文缩写是(CBI)11.公关礼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B),18.在国内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A)政府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C)双向交流 2.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A)公共关系状态 3.组织形象处于最佳状态的是(B)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影, 4.组织形象的基础是(D)产品形象 5.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B)传播沟通 6.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A)从事实出发 7.组织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就是运用(D大众传播) 8.组织以自身的名义,在社会上率先发起某种活动,提倡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是(C公益广告)。 9. }组织成员之间地位平等,相互之间有着广泛的接触,但是没有中心人物的传播网络是(C环形网络)。 10.组织行为识别系统的英文缩写是(C BI) 11.公关礼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B)尊重公众原则 12.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A)公众关系 13.公共关系的英 文是(A)Prhlic Relations 14.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C)交锋阶段 15.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重要性排列事件的新闻公 报结构是(D)倒金字塔结构 16.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A倒金字塔结构)。 17.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距离也是一种传达态度的信息,社交距离是指(C)约在~米 18.在国内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A)政府公共关系 19.在组织(D顺利发展时期),公关宣传应当致力于保持和维护组织形象,巩固既 有成果,并力争提高知名度,扩大组织影响。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公共关系》试题及答案

《政府公共关系(9715)》——的答题界面 当前题型:单项选择 1、媒体在设计调查对象的方案时,忽略了受访对象的利益相关度和情绪问题,这是媒体调查的哪种误差?(2.0分) A、调查手段的误差 B、调查结论的误差 C、调查对象的误差 D、调查方法的误差 2、以下哪项不是媒体作为政府危机公关合作方的益处(2.0分) A、内紧外松的瓶颈 B、传播预防经验 C、配合危机公关 D、传递预警信息 3、尽管没有受到危机的直接影响,但是会主动参与到危机管理活动中来,这一类人群称为(2.0分) A、直接利益相关者 B、消极参与型旁观者 C、积极参与型旁观者 D、间接利益相关者 4、用于全国或地区性大范围的危机事件,适用于受害者众多,单独的沟通无法完成的情况的冲突沟通方式是(2.0分) A、现场沟通 B、新闻公告 C、接待中心 D、电话和信件 5、政府应对万罗媒体的“管制”策略,集中体现在哪个方面(2.0分) A、网络巡逻

B、网络媒体 C、网络警察 D、网络管理员 6、以下哪一项不是政府危机公关应对范围的类别(2.0分) A、属地识别 B、行业识别 C、性质识别 D、主管部门识别 7、政府危机公关的性质不是管制,不是斗争,而是(2.0分) A、治理 B、追偿 C、服务 D、规制 8、政府通过由多部门共同构成的一个沟通平面,来开展与一个平面的社会公众的沟通,这种冲突沟通模式是(2.0分) A、“点”对“点”沟通 B、“点”对“面”沟通 C、“面”对“点”沟通 D、“面”对“面”沟通 9、政府危机公关中转危为机的策略“秀”的核心在于(2.0分) A、公众知情 B、思路 C、互动 D、展现成效 10、政府危机公关媒体应对的纵向解剖工作是指(2.0分)

《政府公共关系》形考四次作业

《政府公共关系学》网上形成性考核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40分) 1、()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被引进我国。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一些宾馆、酒楼不惜金钱,以苛刻的选美条件来招选几位美女充当“公关小姐”,让她们 当“门卫”、迎宾客,这种现象扭曲了公关的真正意义,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 A.花瓶公共关系 B.黑色公共关系 C.关系公共关系 D.人情公共关系 3、()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塑造良好的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争取公众理 解和支持的一种管理职能。 A.公共关系活动 B.公共关系状态 C.公共关系职业 D.公共关系 4、公共关系主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总和,一般通称为() A.公共关系活动 B.公共关系状态 C.公共关系职业 D.公共关系 5、公共关系的目标是()。 A.美誉 B.真诚 C.互惠 D.沟通 6、()是公共关系的信条。 A.美誉 B.真诚 C.互惠 D.沟通 7、公共关系的原则是()。 A.美誉 B.真诚 C.互惠 D.沟通 8、()是公共关系的手段。 A.美誉 B.真诚 C.互惠 D.沟通 9、公共关系活动中,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我们称为()。 A.企业公共关系 B.事业单位公共关系 C.政府公共关系 D.公共关系活动 10、()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 A.处理和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B.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C.处理和协调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 D.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11、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目标是()。 A.发展经济 B.塑造良好形象 C.与企业竞争 D.缓解民愤 12、在西方,公共关系开始于()。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埃及 D.古印度 13、罗马第一位运用公关的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凯撒大帝 D.维吉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