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方案

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方案

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方案
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方案

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能从事医学影像诊断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

l、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我继续教育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掌握并运用现代影像医学诊断技术的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始终以防病治病、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己任。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和社区健康利益,较好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3、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病人、家属、同事等沟通,相互学习,善于合作。

4、树立终生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并具有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并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主动获取信息、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7、掌握医学伦理学原则。

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医学相关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

2、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

3、掌握人体各阶段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生理及心理状态。

4、掌握人体各阶段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具有综合医学影像学知识和合理选用疾病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能力;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影像、临床—影像的综合分析能力,具有综合医学影像学知识并能合理应用各项影像检查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

7、掌握疾病预防、保健、康复、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8、掌握传染病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9、掌握一般危急重症的诊断、处理知识。

专业技能要求:

1、具有全面、系统、正确采集病史的能力。

2、具有系统、规范、准确进行查体及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具有较好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具有规范的医学影像设备操作技能和影像报告书写能力。

5、能利用常规放射、CT、MRI、超声、SPECT、介入放射等影像技术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的能力。

6、一般危重病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7、熟悉国内外医学发展动态和最新医学科技成果。

8、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得知识、信息处理、科学研究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9、掌握一门外语,可以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五年学位:医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与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学位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神经病学、断层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影像物理、电子学基础、X线技术、X线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医学

五、课程设置

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一)必修课

必修课45门、总学时3292学时;其中,通识课8门,816学时,占总学时的24.8%;学科基础课20门,1278学时,占总学时的38.9%;专业课17门,1198学时,占总学时的36.3%;专业课理论与实验的比例为1:0.585。

通识课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学时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08学时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学时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

5、大学外语:288学时

6、计算机基础与应用:96学时

7、体育:144学时

8、军事理论课:36学时

学科基础课

9、基础化学:62学时

10、高等数学: 64学时

11、医用物理学:88学时

12、有机化学:60学时

13、人体解剖学:112学时

14、组织胚胎学:84学时

15、生物化学:56学时

16、生理学:64学时

17、医学免疫学:56学时

18、病理解剖学:108学时

19、局部解剖学:64学时

20、病理生理学:46学时

21、药理学:64学时

22、机能实验学:28学时

23、医学微生物学:58学时

24、断层解剖学:40学时

25、电子学基础:64学时

26、医学统计学:42学时

27、影像物理:90学时

28、影像设备学:28学时

专业课

29、临床医学导论:24学时

30、诊断学:114学时

31、实验诊断学:56学时

32、外科学总论:34学时

33、外科手术学:20学时

34、外科学:152学时

35、内科学:170学时

36、妇产科学:66学时

37、儿科学:52学时

38、神经病学:32学时

39、临床技能课:24学时

40、精神病学:22学时

41、X线技术:42学时

42、X线影像诊断学:210学时

43、超声诊断学:86学时

44、介入放射学:38学时

45、核医学:56学时

(二)选修课程

限定、任意选修课程总学分应达到20分以上,18学时计1学分。

限定选修课:

1、文献检索18 学时

2、专业外语 28 学时

3、医学伦理学 24学时

4、临床流行病学 48学时

5、心理健康教育 18学时

6、就业指导 18学时

7、形势与政策 32学时

8、CT诊断学 26学时

9、MRI诊断学 26学时

任意选修课程见每学年的“选修课指南”。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军事训练:2周

2、基础医学实:436学时

3、见习:442学时

4、初级卫生保健实习:2周

5、毕业实习:45周

初级卫生保健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第8学期)结束,理论课程全部学完,进入临床实习前,时间为2周。

临床实习:45周,其中内科实习6周、外科实习6周、妇产科实习2周、儿科实习2周、放射线科实习17 周、超声实习8周、核医学实习4周。

七、课外指导课程安排与要求

1、学术讲座每学期不少于2次,学生累计听讲座5次计1个学分,不计入总学时。

2、创新学分:学生通过参加教学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自由进行课外科技活动获得成果,通过《XXX医学院创新学分实施细则》予以认定。创新学分可抵选修课学分,但最高不超过10学分(含)。

八、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九、成绩考核、毕业和学位授予

成绩考核分为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课程考试包括在校学习期间所要求的所有必修课的考试与考查、选修课的考核。毕业考试包括临床实习出科考试、第5学年毕业考试。学生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并通过毕业考试,达到《XXX医学院学生管理规定》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XXX医学院学位授予条例》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十、课程体系(附后)

十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附后)

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 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成像。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PACS,实现了医学影像的大融合,将各种数字化的图像串联起来,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的远程传输和远程会诊,并与医院的HIS、CIS、RIS等进行联网,实现了数字化医院。 由于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的CT、MR、介入、普放,超声和核医学等亚学科逐渐建立,医学影像技术学科也逐渐形成。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X线的临床应用,放射学的形成,医学影像学的形成。总体走向是建立现代医学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分子、生理、功能代谢/基因成像过渡;从胶片采集、显示向数字采集/电子传输发展;对比剂从一般性组织增强向组织/疾病特异性增强发展。;介入治疗,以及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具体走向是:影像信息更加具有敏感性、直观性、特异性、早期性;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由显示诊断信息向提供手术路径方案发展;图像采集与显示:由二维模拟向三维全数字化发展;图像存储由胶片硬拷贝向软拷贝无胶片化,乃至图像传输网络化发展;从单一图像技术向综合图像技术发展

2020最新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排名

2020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排名 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 该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放射学、CT、磁共振、超声学、DSA、核医学影像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操作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物理学、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影像设备结构与维修、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影像诊断学、核医学、医学影像解剖学、肿瘤放疗治疗学、B超诊断学等。 具备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学、核医学、影像学等)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熟悉相关的医学伦理学; 5.了解医学影像学各专业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方面 1、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 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小伙伴们说起找工作,首先想到的就是进入医院,就业范围较小。实际上如果小伙伴们结合自身的其他特长和兴趣,将所学知识充分利用,就业方向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狭窄。 小伙伴们可以在各类医疗机构、防疫机构、制药公司、保健机构、体检中心、投资和医疗科技企业、医疗设备公司、网站、出版社、杂志社和报社等编辑出版机构等单位,从事临床影像技术、功能检查、医疗器械营销、健康管理和咨询服务以及医学出版物编辑等工作。

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

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 (下载) 一、名词解释(21%) 1. 骨质坏死 2. Colles骨折 3. 硬膜尾征 4. 模糊效应 5. 马蹄肾 6. 精囊角 7. 硬脑膜下积液 二、填空(13%, 每空0.5%) 1. 骨质疏松的影像学变化既可见于海绵质,又可出现于皮质,但常以海绵质变化明显,受累骨显示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尿路造影常见的对比剂回流或返流有以下四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3. 继发型肺结核是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4. 前列腺癌多发生在,表现T2WI上出现_________ 信号的结节影。 5. 椎管内肿瘤按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如_________)和_________(如_________)。 6. 脑囊虫病按照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型。 7. 脑挫裂伤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8. 肾上腺增生指面积大于__________、侧肢厚度大于____________。 三、X型选择题(每题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给分,请将答案写在括号内12%) 1.输尿管结石易停留在() A.腰椎横突前缘 B.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C.骨盆边缘处 D.进入膀胱处

2.颅脑外伤病人可疑颅内出血,应首选的检查方法为() A.平片B.CT C.MRI D.DSA 3.IVP检查时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内充盈缺损见于:() A.肿瘤 B.结石 C.血块 D.气泡 4.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好发部位为() A .基底节B.丘脑C.小脑半球D.脑桥 5.下列描述符合颅内动脉瘤的是() A.好发于脑底动脉环B. 无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为低密度 C. 与海绵状血管瘤同属血管畸形 D. 是蛛网膜下出血常见原因 6.下列关于脑膜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位于颅内脑外B.多以广基与颅骨内板相连 C.因肿瘤体积大,因此瘤周可见明显脑水肿 D.多可见硬膜尾征 四、问答题(54%) 1. 简述眼型Graves病与眼眶非特异性炎症(炎性假瘤)在CT上的鉴别点。 2. 简述肾结核主要X线表现及CT表现。 3. 原发腹膜后恶性肿瘤常呈后腹部巨大肿块,判断肿块位于腹膜后的征象有哪些。 4. 简述乳腺癌的钼靶X线摄影表现。 5. 简述鼻咽癌CT表现。 6. 简述脑脓肿的CT表现。 7. 骨转移瘤依X线表现可分为哪几型,并简述各自的X线表现。 8. 简述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要点。 9. 简述结肠癌气钡双重造影的表现。 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学 自测题 答案

§6.2 医学影像学一、X线成像 (一)透视【原理】 X线通过人体后,在荧光屏上形成明暗不同的荧光影像,称为透视,亦称荧光透视。荧光屏上的亮度较弱,故透视需在暗室中进行。如应用影像增强器,可显著地提高图像的亮度,故能在亮室内从电视屏上进行透视检查。【优缺点】透视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任意转动病人进行多轴透视,并可观察器官的活动功能;而且费用低廉,可立即得到检查结果。其缺点是影像的对比度差,对细小病变和厚实部位例如颅骨、脊椎等的观察困难,且不能留下客观性记录。【适应范围】 1.胸部的自然对比好,胸部透视应用最广泛。2.腹部透视适用于急腹症,较大的结石或钙化、金属异物、避孕环以及胃肠造影透视等。 3.骨折整复和异物摘取。 4.各种插管和介人性治疗操作。【注意事项】 1.掌握透视的适应证和限度,做到目的性明确,有的放矢。2,提供有关的病史资料,特别是以往X线检查情况,供诊断时参考。3.早孕妇女、婴幼儿应尽量避免盆腔和性腺区透视。(二)摄影【原理】普通X线摄影又称平片检查,即X线透过人体后,投影于胶片上,产生潜影,经过显影、定影及冲洗手续后,在胶片上产生不同灰度的黑白影像。【优缺点】照片的优点是对比度好,成像清晰,细微病灶或厚实部位显影清楚,并留有客观记录,供复查对比和会诊讨论用。缺点是操作较复杂,不便于观察器官的活动功能。【适应范围】应用广泛,包括四肢、脊椎、

骨盆、颅骨、胸部和腹部等。腹部照片因缺乏自然对比,限于急腹症及结石、钙化等观察。【注意事项】 1.认真填写照片申请单,包括简要病史、检查部位和目的要求等,供投照和 X线诊断时参考。复查照片应提供老照片号码或照片,以利对比。急诊照片标准掌握要适度。2.危重病人应作适当处理,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摄片检查3.作好必要的照片前准备如镇静、清洁灌肠等。 (三)造影检查【原理】 造影检查系人为地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造成人工的对比影像。对比检查可使平片或体层摄影不能显示的组织和器官对比显影,因而扩大了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对比剂可分为两大类:高密度或阳性对比剂和低密度或阴性对比剂。阳性对比剂有钡剂和碘剂。钡剂用于胃肠道检查,钡胶浆用于支气管造影。碘剂的种类繁多:①无机碘剂如碘化钠溶液可用于逆行尿路造影、“T”管胆管造影、膀胱和尿道造影等。②有机碘制剂口服或血管内注射后,可使分泌脏器管道显影。也可采取直接穿刺或导管法将对比剂引入脏器内及其周围。非离子型对比剂如碘海醇(欧乃派克)、优维显等,其神经毒性很低,可用于神经系统的造影检查。③碘油类有碘化油用于支气管、瘘道、子宫和输卵管造影,碘苯脂适用于脑室和椎管造影。阴性对比剂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用于脑室、关节囊、胸腹腔等造影。使用时应防止气体栓塞。【优缺点】造影检查可使许多自然对比缺乏、平片上不能显影的组织器官显影,

医学影像学试题 (答案)

医学影像学试卷 适用范围: _____出题教师: _____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题型 得分填空题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总分 一、填空题,根据题意,将正确答案补充完整(本大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1.在CT纵隔窗图象上主肺动脉窗平面,显示的主要大血管有: ()、()、()。 2.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到刺激,其内层的()活动增加而产生的()。X线上常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线状、层状或()状,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破坏,破坏区两端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称为()。 3.输尿管结石的好发部位()、()和()。 4.胃溃疡之龛影在切线位X线片上的特征是(),边缘光整,形状较规则,(),可有()、狭颈征、项圈征出现。 第1页(共10页) 5. MRI对()、()的显示不如X线和CT。 二、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满分30分,每小题 1.5分)

1.下列哪种方法为颅脑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 A.脑室造影 B.计算机体层 C.头颅平片 D.磁共振成像 E.脑血管造影 2.形成正位肺门阴影最重要的的解剖结构是:( ) A.淋巴组织 B.支气管动脉 C.支气管 D.肺动脉 E.肺静脉 3.下列哪项不是逆行肾盂造影的优点:( ) 第2页(共10页) A.不通过血液循环,全身反应少 B.禁忌症少 C.造影剂量少,显影清楚 D.能同时了解肾功能情况

E.碘过敏者同样可以运用 4.下列那项不是成骨肉瘤的X线表现: ( ) A.死骨形成 B.骨膜反应 C.软组织肿块 D.溶骨性骨破坏 E.瘤骨形成 5.对冠心病室壁瘤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透视 B.冠状动脉造影 C.左心室造影 D.右心室造影 E.摄片 6.用X线证实少量胸水时,以下哪种摄影方法最好: A.健侧向下侧卧侧位 第3页(共10页)( ) B.患侧向下侧卧侧位 C.患侧向下侧卧后前位 D.健侧向下侧卧后前位

医学影像学发展及应用

医学影像学发展及应用作者:陈郑达指导教师:王世伟摘要: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过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的症状、化验等方面,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很好的应用在治疗方面。关键字:医学影像发展正文: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不久即被用于人体的疾病检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近30年来,CT、MRI、超声和核素显像设备在不断地改进核完善,检查技术核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技术如心脏和脑的磁源成像和新的学科分支如分子影像学在不断涌现,影像诊断学的范畴仍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之中。 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X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约为(20~0.06)×10-8厘米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伦琴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波长越短的X射线能量越大,叫做硬X射线,波长长的X射线能量较低,称为软X射线。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1~10埃范围

内的称软X射线。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但是,由于人体内有些器官对X线的吸收差别极小,因此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的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于是,美国与英国的科学家开始了寻找一种新的东西来弥补用 X线技术检查人体病变的不足。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不同的组织对X线的透过率有所不同,在研究中还得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为后来CT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1967年,英国电子工程师亨斯费尔德在并不知道科马克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了研制一种新技术的工作。他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识别,然后制作了一台能加强X射线放射源的简单的扫描装置,即后来的CT,用于对人的头部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后来,他又用这种装置去测量全身,获得了同样的效果。1971年9月,亨斯费尔德又与一位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伦敦郊外一家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这种装置,开始了头部检查。10月4日,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病人。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朝天仰卧,X线管装在患者的上方,绕检查部位转动,同时在患者下方装一计数器,使人体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计数器上,再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使人体各部位的图像从荧屏上显示出来。这次试验非常成功。1972年4月,亨斯费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这一消息引起科技界的极大震动,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

医学影像诊断学本科生期末考试模拟题

医学影像诊断学本科生期末考试模拟题(A) (理论部分共100分,2小时内完成) (一)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经过全面的观察、分析和结合临床资料,X线的诊断结果可能包括以下三种① ,②,③。 2.儿童的特征性骨折是①,②。 3.厚壁空洞是指洞壁厚度超过3mm者,常见于以下哪三种疾病 ①, ②,③。 4.右前斜位造影可见食管前缘的三个生理性压迹为,①, ②,③。 5.肠梗阻X线检查的目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 ②,③;④。 6.膀胱癌主要的组织学类型为①;主要的临床症状为②。

7.按发生频率的高低,桥小脑角区最常发生的三个肿瘤为①, ②,③。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X线的基本特性与X线成像无关 A.穿透性 B.电离效应C.荧光效应 D.感光效应E.以上都不是 2.在X线平片上引起骨的密度明显增高的病理改变是哪一种A.骨质软化 B.骨质疏松C.骨质破坏 D.骨质增生E.骨骼膨胀性改变 3.在正位X线胸片上右肺中叶与哪部分重叠 A.右肺上叶 B.右肺下叶上部C.右肺下叶下部 D.右肺中叶内段E.右肺上叶后段

4.关于Kerley B线的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多见于肋膈角区 B.网格状阴影 C.起自并垂直于胸膜面 D.长2~3cm,宽1mm E.是由于小叶间隔水肿、肥厚所致 5.在下列颅内肿瘤中哪种最不容易发生钙化 A.颅咽管瘤 B.少突胶质瘤 C.脑膜瘤 D.淋巴瘤 E.室管膜瘤 6.下列关于分辨力的有关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密度分辨力,CT高于X线平片 B.空间分辨力,CT高于X 线平片 C.密度分辨力与空间分辨力成正比 D.软组织分辨力,MRI高于CT E.空间分辨力,X线平片高于CT 7.下列有关肝脏密度CT表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肝弥漫性密度减低系肝内脂肪积聚所致,常见于脂肪肝

医学影像学选择题库及答案

医学影像学 选择题库及答案 A型题: 1、女性生殖器结核最常见的是:() A.输卵管结核B.子宫膜结核C.子宫颈结核 D.卵巢结核E.结核性子宫膜炎合并卵巢结核 2、在骨盆平片上,子宫输卵管区域出现钙化影:() A.无价值B.有定量定性价值C.有一定价值 D.有定性价值E.有定量价值 3、下列哪种检查方法常兼有治疗作用:() A.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B.盆腔充气造影C.盆腔动脉造影 D.盆腔静脉造影E.腹部平片 4、输卵管结核的X线表现中哪项描述不妥:() A.输卵管僵直呈锈铁丝状B.管腔干酪坏死显示不规则充盈缺损C.壶腹部积水扩呈桑椹状或腊肠状D.多段性狭窄呈串珠状E.输卵管边缘毛糙,见细小壁龛或闭塞 5、X线片上有节育器但宫腔探查无节育器,应考虑:()A.节育器过大B.节育器过小C.节育器变形 D.节育器入腹腔E.节育器低位 6、关于乳腺纤维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年妇女B.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C.肿块边缘光滑,

密度均匀D.压痛明显,与月经周期有关 E. 肿块边缘可出现细窄的透明晕 7、对泌尿系阳性结石,应选何种检查为宜?() A.腹部平片B.CTC.腹膜后充气造影 D.逆行肾盂造影E.静脉肾盂造影 8、婴幼儿最常见的肾肿瘤是:() A.肾腺癌B.肾盂乳头状瘤C.肾胚胎瘤 D.神经母细胞瘤E.肾盂乳头状癌 9、碘制造影剂可发生过敏反应,除哪项外均属于轻度反应:()A.恶心、呕吐B.气喘、呼吸困难C.荨麻疹 D.头昏、头痛E.面色潮红 10、体层摄影最常用于:( ) A.骨骼B.气管、支气管、肺C.头颅 D.腹部E.四肢及关节 11、正常人左肺一般由几个肺段组成:( ) A.7个B.8个C.9个D.10个E.11个 12、用X线证实少量胸水时,以下哪种摄影方法最好?( ) A.健侧向下侧卧后前位B.健侧向下侧卧侧位 C.患侧向下侧卧侧位D.患侧向下侧卧后前位 E.仰卧前后位 13、婴幼儿在胸片上见两肺沿肺纹理呈现小三角形或斑点状致密影和泡性小透亮区,首先应诊断:( )

33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计划

---------------------------------------------------------------最新资料推荐------------------------------------------------------ 33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计划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影像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医学事业,遵纪守法,勤奋务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系统掌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各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和卫生预防基本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初步的译、写、听、说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富于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二、学制和时间分配学制五年,按 256 周安排;教学 140 周,临床实习 24 周,专业实习 24 周,考试 15 周,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 2 周,社会实践和军训 6 周,假期 35 周,机动 10 周。 1/ 6

详见表 1。 表 1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时间分配表(按周计算) 学年教学机动考试入学毕业教育社会实践和军训实习假期总计一34 1 3 1 3 10 52 二 36 1 4 1 10 52 三 36 1 4 1 10 52 四 36 1 4 1 3 7 52 五 1 1 1 45 48 总计 140 10 15 2 6 48 37 256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主要课程: 英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用物理学、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影像诊断学(包括 X 线、 CT、 MRI)、超声诊断学、医学核医学、介入影像学。 四、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与授课时教,详见附表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教学进程表、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限定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 必修课总学时 2888;平均周学时 20. 6(不包括临床实习时数) 。 2、课程设置说明共设置六大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科课程 5 门,公共基础课程类 8 门,专业基础类 19 门,科研方法及基本技能类 4 门、专业类 10 门,及实践环节。 (1)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科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

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4级《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0分) 1、肺血重新分布2、充盈缺损3、肺沟癌4、人工对比5、骨龄二、填空题:(20分) 1、中央型肺癌腔内生长引起的间接征象(平片)()、 ()、()。2、肺部出现()、()、()X现表现,三者结合起来称为原发综合征。 3、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心前缘与前胸壁间的透明带称为()。 4、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塞,直徑 10~15mm,称为()。 5、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典型的CT表现是()。 6、消化道钡剂造影中粘膜异常的X线表现包括()、()、()。 7、正常肾盂形态有()、()、()。 8、X线成像与组织的()和()有关。 9、佝偻病的早期X线改变出现在长骨生长最活跃的 ()。 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的X线征象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三、单选题:(30分) 1、与X线成像相比,CT最大的优点是: A、很高的密度分辨力 B、很高的空间分辨力

C、数字化成像 D、横断层影像 2、X线摄影具有X线哪些特性() A.穿透性 B.穿透性、荧光效应 C. 感光作用、荧光效应 D. 穿透性、感光作用 3、成人和儿童长骨的X线表现最大区别是: A、长骨大小不同 B、长骨长度不同 C、骨皮和骨髓腔质厚度不同 D、骨骺愈合不同 4、以下属于骨密度降低的基本病变是: A、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膜反应 B、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坏死、死骨 C 、骨质破坏、骨质疏松、死骨 D、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5、骨性关节强直与纤维关节强直的X线鉴别诊断要点主要观察: A、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B、关节骨质是否破坏 C、关节间隙是否有骨性连接 D、关节骨质是否有骨质增生 6、脊椎结核与脊椎转移瘤鉴别主要观察内容是: A、多发脊椎骨质破坏 B、结核椎间盘破坏而转移瘤椎间盘完整 C、椎旁软组织肿胀 D、脊椎变形 7、哪些不是骨肉瘤的特点: A、多见于成人,男性较多,预后较差。 B、多见肿瘤骨的存在。 C、常见溶骨性破坏。 D、肿瘤骨X线所见无骨小梁结构。8、以下哪些不是关节结核的特点: A、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B、常单发,好侵犯髋关节及膝关节 C、邻

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_范文

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本文是关于范文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感谢您的阅读! 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一、自我分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瑕疵的玉就不是美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必须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 (一)、我的优点 1、乐观向上、大方开朗、乐于助人、积极进取。 2、善良、有爱心,待人热情、真诚。 3、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责任心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4、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有团队精神。 4、细心谨慎,总是能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细节,防患于未然。 5、擅长手工制作,热爱生活。 6、兴趣比较广泛,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7、忧患意识较强,做事情计划性较强。 (二)、我的缺点 1、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做事不能一心一意。 2、有时侯比较固执,比较倔强,不见棺材不落泪。 3、有时候优柔寡断,犹豫不定,做事不够干脆利落。 4、容易被日常生活中琐碎的小事乱了阵脚,进而影响更重要的事情,分不清主次。 5、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意志不够坚定,不够坚信自己。 6、我的字写得不好,这也是一个缺点。 7、有时会很懒,以自我为中心。 8、社会实践的经验还不丰富,对许多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且没有积极地去学习。 (三)、决心 将不足改善,让优势发扬! (四)、格言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外云卷云舒。 二、环境分析 (一)、家庭分析 我出生在西北陕西宝鸡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世代以种地为生,家庭条件一般。之所以选择医学这条道路,主要是因为家里人觉得医生是神圣而崇高的,而我本人又善良热心,喜欢帮助别人,所以就来到了医科大,走上了这条漫长孤独而又欣慰的医学之路。 (二)、学校分析 我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优秀医学教育传统的省属骨干大学,其前身是1894年清政府批准建立的北洋医学堂。1995年5月,由原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目前,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集西医、中医、药学等学科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具有较完善的办学条件。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口腔医院等5所省级医院为直属附属医院,共开设病床8810张。河北省人民医院、唐山工人医院等14所医院为河北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此外,学校另有60余所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河北医科大学不仅是河北省的医学教育、医疗救治中心,也是河北省的医学研究中心。近年来,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河北省对外文化、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三)、社会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高压力等问题,导致病患人口数量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医疗服务越来越成为必需。2011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为246.6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1.82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还有较大差距,并呈现结构性失衡。可见中国医生还是很少。 三、职业分析 (一)、主要课程 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

最新《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4级《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10分) 1、肺血重新分布 2、充盈缺损 3、肺沟癌 4、人工对比 5、骨龄 二、填空题:(20分) 1、中央型肺癌腔内生长引起的间接征象(平片)()、 ()、()。 2、肺部出现()、()、()X现表现,三者结合起来称为原发综合征。 3、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心前缘与前胸壁间的透明带称为()。 4、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塞,直徑 10~15mm,称为()。 5、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典型的CT表现是()。 6、消化道钡剂造影中粘膜异常的X线表现包括()、()、()。 7、正常肾盂形态有()、()、()。 8、X线成像与组织的()和()有关。 9、佝偻病的早期X线改变出现在长骨生长最活跃的()。 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的X线征象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 三、单选题:(30分) 1、与X线成像相比,CT最大的优点是: A、很高的密度分辨力 B、很高的空间分辨力 C、数字化成像 D、横断层影像 2、X线摄影具有X线哪些特性() A.穿透性 B.穿透性、荧光效应 C. 感光作用、荧光效应 D. 穿透性、感光作用

3、成人和儿童长骨的X线表现最大区别是: A、长骨大小不同 B、长骨长度不同 C、骨皮和骨髓腔质厚度不同 D、骨骺愈合不同 4、以下属于骨密度降低的基本病变是: A、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膜反应 B、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坏死、死骨 C 、骨质破坏、骨质疏松、死骨 D、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5、骨性关节强直与纤维关节强直的X线鉴别诊断要点主要观察: A、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B、关节骨质是否破坏 C、关节间隙是否有骨性连接 D、关节骨质是否有骨质增生 6、脊椎结核与脊椎转移瘤鉴别主要观察内容是: A、多发脊椎骨质破坏 B、结核椎间盘破坏而转移瘤椎间盘完整 C、椎旁软组织肿胀 D、脊椎变形 7、哪些不是骨肉瘤的特点: A、多见于成人,男性较多,预后较差。 B、多见肿瘤骨的存在。 C、常见溶骨性破坏。 D、肿瘤骨X线所见无骨小梁结构。 8、以下哪些不是关节结核的特点: A、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B、常单发,好侵犯髋关节及膝关节 C、邻近骨骼骨质增生硬化 D、关节周围软组织脓肿。 9、下列胸部X线表现,哪项是婴儿肺结核最常见的表现?( ) A、肺内浸润阴影和肺门淋巴结肿大B、结核球 C、空洞和肺门淋巴结肿大D、胸水E、薄壁空洞10、青年患者,右肺下叶背段见一薄壁空洞,应首先考虑:() A、肺脓疡B、肺结核C、肺癌 D、先天性肺囊肿E、肺包虫囊肿 11、上叶大叶性肺炎吸收期与肺结核鉴别时,主要应结合:()

完整版医学影像学试题答案

医学影像学试卷 适用范围:___________ 出题教师: ____________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填空题,根据题意,将正确答案补充完整(本大题满分10分,每小题2 1.在CT纵隔窗图象上主肺动脉窗平面,显示的主要大血管有:( )、( 2.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到刺激,其内层的(呈三角形或袖口状,称为( )、)活动 增加而产生的()。X线上常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线状、层状或()状,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破坏, 破坏区两端残留骨膜反应 3. 输尿管结石的好发部位)、( 4. 胃溃疡之龛影在切线位X线片上的特征是(),边缘光整,形状较规则,(),可有()、狭颈征、项圈征出现。

5. MRI 对()、()的显示不如X线和CT 二、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 本大题满分30 分, 每小题1.5 分) 1. 列哪种方法为颅脑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 A. 脑室造影 B. 计算机体层 C. 头颅平片 D. 磁共振成像 E. 脑血管造影 2. 形成正位肺门阴影最重要的的解剖结构是:( ) A.淋巴组织 B.支气管动脉 C.支气管 D.肺动脉 E.肺静脉 A.不通过血液循环,全身反应少 3. 下列哪项不是逆行肾盂造影的优点:( )

B.禁忌症少 C.造影剂量少,显影清楚 D.能同时了解肾功能情况 E.碘过敏者同样可以运用 4.下列那项不是成骨肉瘤的X线表现:() A.死骨形成 B.骨膜反应 C.软组织肿块 D.溶骨性骨破坏 E.瘤骨形成 5. 对冠心病室壁瘤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 A.透视 B.冠状动脉造影 C.左心室造影 D.右心室造影 E.摄片 6.用X线证实少量胸水时,以下哪种摄影方法最好:() A. 健侧向下侧卧侧位

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逐渐超出了传统X线摄影的 范畴,已经具备了CT、DR、MRI 等多种医学影像技术。这些设备提供了巨大的信 影像信息,为临床提供大量的诊断数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学影像学科和临床 医疗水平。本文谈了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史,归纳总结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260-02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应用工程学的概念及方法,并基于工程学原理发展起来的 一种技术,其实医学影像技术还是医学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物理学的概念 和方法及物理原理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手段。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DR、MRI 等多种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领域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创新和突破。借助 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医护人员对解剖结构的成像更为详细,对病变组织的 形态了解更为清晰。本单位拥有的影像技术设备是西门子1.5tMRI、GE64排螺旋CT、上海DR、超声、核医学等。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1.1X线发现伊始即用于医学临床,基于X线的物理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和人体组织间的密度、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到达荧光屏或胶片的X线量有差别,就形成了黑白对比不同 的图像。X线检查首先是用于密度差别明显的骨折和体内异物的诊断,以后又逐 步用于人体各部分的检查。于此同时,各种X线设备相继出现[1]。 1.2计算机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CR)是使用存储荧光体技术的数字化X 线摄影技术,在传统X线机上就可以操作。它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使数 字图像数据可用计算机处理、显示、传输和储存,优化了影像质量,突出感光趣 区的诊断信息,提高了X线利用效率。计算机体层成像,自从1972年英国工程 师Hounsfield发明了计算机体层成像(CT)并正式应用于临床以来,在近30年的时 间里,CT从最初每单层数分钟扫描、5~8分钟重建以及较小的象素、有限的图 像分辨率发展到今天的大容积多层螺旋扫描、每0.5秒旋转360度、实时图像重 建技术以及在轴、冠、矢状位上获得各向同性分辨率的图像,并从单纯的形态学 图像发展到功能性检查。 1.3后来基于人们对于质子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MRI设备用于临床。 其物理基础是磁共振技术。他通过测量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的MR信号,实现人 体任意层面成像。医学影像技术中的MRI图像,也可称为磁共振或者核磁共振成像,此项技术借助电子计算机和图像重建的功能重新建立成像的医学影像技术, 表现于灰度呈现度不同,反映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情况的数字化影像技术。MRI 的 检查范围比较广,非常适合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位以及心脏血管等检查,但是 对于体内有磁性物质的病人则失去检查功能,而且MRI没有CT适合对钙化的效 果检查,对肺部和骨皮质的现实也比CT的检查效果差。西门子1.5tMRI 的软组织 分辨率较高,无放射线,因而对人体的身体基本无害。扫描过程中,检查对象平 躺在检查床上以得到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斜位的体层图像,还可以做无创 性全身血管成像、脑弥散、等功能成像,西门子1.5tMRI具备高分辨率胰胆管水 成像、输尿管水成像等优秀的影像学检查功能,为检查者提早发现病变情况。

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XX级《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10分) 1、肺血重新分布 2、充盈缺损 3、肺沟癌 4、人工对比 5、骨龄 二、填空题:(20分) 1、中央型肺癌腔内生长引起的间接征象(平片)()、 ()、()。 2、肺部出现()、()、()X现表现,三者结合起来称为原发综合征。 3、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心前缘与前胸壁间的透明带称为()。 4、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塞,直徑 10~15mm,称为()。 5、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典型的CT表现是()。 6、消化道钡剂造影中粘膜异常的X线表现包括()、()、()。 7、正常肾盂形态有()、()、()。 8、X线成像与组织的()和()有关。 9、佝偻病的早期X线改变出现在长骨生长最活跃的()。 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的X线征象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 三、单选题:(30分) 1、与X线成像相比,CT最大的优点是: A、很高的密度分辨力 B、很高的空间分辨力 C、数字化成像 D、横断层影像 2、X线摄影具有X线哪些特性() A.穿透性 B.穿透性、荧光效应 穿透性、感光作用D. 感光作用、荧光效应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成人和儿童长骨的X线表现最大区别是: A、长骨大小不同 B、长骨长度不同 C、骨皮和骨髓腔质厚度不同 D、骨骺愈合不同 4、以下属于骨密度降低的基本病变是: A、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膜反应 B、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坏死、死骨 C 、骨质破坏、骨质疏松、死骨 D、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5、骨性关节强直与纤维关节强直的X线鉴别诊断要点主要观察: A、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B、关节骨质是否破坏 C、关节间隙是否有骨性连接 D、关节骨质是否有骨质增生

医学影像学试题附答案

医学影像学试卷 适用范围: ____________ 出题教师: ______________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一、填空题,根据题意,将正确答案补充完整(本大题满分10分,每小题2 分) 1.在CT纵隔窗图象上主肺动脉窗平面,显示的主要大血管有:(上腔静脉),(升主动脉),(降主动脉) 2.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到刺激,其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而产生的(骨膜新生骨)。X线上常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线状、层状或(花边)状,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破坏,破坏区两端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称为(骨膜三角或Codma三角)。 3.输尿管结石的好发部位(肾盂输尿管移行部),(骨盆入口处)和(膀胱入口处)。 4.胃溃疡之龛影在切线位X线片上的特征是(突出于轮廓线外),边缘光整,形状较规则,(多呈乳头状),可有(粘膜线)、狭颈征、项圈征出现。 5.MRI对(钙化),(细小骨化)的显示不如X线和CT 二、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 正确答案(本大题满分30分,每小题1.5分) 1.下列哪种方法为颅脑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A.脑室造影 B.计算机体层

C.头颅平片 D.磁共振成像 E.脑血管造影 2.形成正位肺门阴影最重要的的解剖结构是:( ) A.淋巴组织 B.支气管动脉 C.支气管 D.肺动脉 E.肺静脉 3.下列哪项不是逆行肾盂造影的优点:( ) A.不通过血液循环,全身反应少 B.禁忌症少 C.造影剂量少,显影清楚 D.能同时了解肾功能情况 E.碘过敏者同样可以运用 4.下列那项不是成骨肉瘤的X线表现:() A.死骨形成 B.骨膜反应 C.软组织肿块 D.溶骨性骨破坏 E.瘤骨形成 5.对冠心病室壁瘤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 )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 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 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 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 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