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衡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八次周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衡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八次周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衡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八次周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衡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八次周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八次周练生物试题

1.下列关于生物膜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大分子不可以通过,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

B.水分子可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可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C.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离子和小分子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

D.水分子、一些离子和小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运输,其他离子逆相对含量的梯度运输,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分别是

A.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B.选择透过性、流动性

C.流动性、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

3.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层膜。

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

4.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有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②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

A. 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B. 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

C. 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 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

6.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 B.主动运输 C.一定的流动性 D.保护作用7.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C6H12O6 的吸收则不受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抑制Ca2+载体的活动

C.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Ca2+的浓度

8.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9.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肽酶B.蛋白酶C.脂肪酶D.淀粉酶

10.如图反应式中的A~F各代表一种物质,假如E是果糖、F是葡萄糖,则A、D分别是

A.蔗糖、蔗糖酶B.蔗糖酶、蔗糖C.麦芽糖酶、麦芽糖D.乳糖酶、乳糖11.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中含有C、H、O、N、P元素

B.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发生

C.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动植物形成ATP的途径分别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12.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1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在A.第一和第二阶段B.第二和第三阶段C.第一和第三阶段D.第三和第二阶段14.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向酿酒的原料中通入足量的氧气,会出现的现象是

A.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B.酵母菌增多,不产生酒精

C.酵母菌增多,产生酒精增多D.酵母菌减少,产生酒精增多

15.在呼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无氧呼吸B.一定是有氧呼吸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16.在细胞内不能合成ATP的场所是

A.叶绿体内膜B.线粒体内膜C.线粒体基质D.叶绿体基质17.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产生了等量的CO2。那么,它在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A.1:2 B.2:1 C.3:1 D.1:3

18.在做植物实验的暗室中,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

A.红光灯B.绿光C.白炽灯D.蓝光灯

19.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D.胡萝卜素

20.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C3、C4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A.增加、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减少D.增加、减少、增加

2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相同点是

A.都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都需要太阳光能

C.都需要无机物氧化供能 D.都需要利用氧气

22.维持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的结构基础分别是

A.叶绿体内膜和线粒体内膜B.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和线粒体的类囊体膜C.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和线粒体内膜D.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23.下列条件下,改变哪一项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关系不大

A.增加空气中O2的含量 B.提高温度 C.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 D.增加光照强度24.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在真核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2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主要不同点表现在①前期②中期③后期④末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纺缍丝、赤道板、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缍体 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

27.下列图①-⑤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②③

D.⑤④③②①

28.下列哪种细胞的分裂属于无丝分裂

A.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B.人皮肤的再生过程

C.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29.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制作装片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30.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与生物发育有密切关系

B.细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C.细胞分化仅发生在胚胎时期

D.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1.多细胞生物体由一个受精卵形成复杂的生物体,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增殖

D.细胞分化

32.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稳定性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是

A.可逆性的

B.不可逆转的

C.发展变化的

D.无序可循的

33.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出来

A.蛙的口腔上皮细胞

B.蚕豆的叶肉细胞

C.蛔虫的卵细胞

D.受精卵

34.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A.胚胎干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胰腺细胞

D.肌肉细胞

二、非选题

35.是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的模式图(黑

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都非常重

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6.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若干曲线变化图和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图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图中实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虚线表示,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的C相当于曲线图中的_____________段(用大写字母表示),根据图形推测,上图中的4N应该等于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的[4]_ ____________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在[4]的周围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细胞器)的活动明显加强。

(4) 上图中AB段曲线上升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此段相当于分裂图中_______(字母)时期;B→E的变化相当于分裂图中的___________(字母)。

(5)下图中的E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根据右图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的括号内:

①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_。②其中产能最多的是

___________阶段。③产[H]的阶段是___________。

(3)图中A发生的场所是,E表示的物质

是。

38.下图是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酵母菌应加到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应加到瓶中;A瓶中所加液体的作用是。

(2)一段时间后在中取少量培养液,滴加溶液检测酒精的存在,颜色变化为。

(3)写出甲装置中发生作用的总反应式:

一段时间后乙中发生作用的总反应式:

39.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图解,据图回答:

(1)该图解所示的过程是光合作用的阶段。

(2)C6H12O6中的氧来自于物质[]。

(3)物质①为,过程C为。

(4)写出图示过程的能量变化。(5)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衡水中学高三化学试题.(精选)

衡水中学试题 1、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4-、A13+ = 2的溶液中可能大灰存在、、32-、、 2+与H 2O2在酸性溶液中反应:22 H 2O2+22 3 2O D.稀硫酸与()2 溶液的反应:42- 242O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4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2(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2O3熔点髙,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3、现有两瓶浓度相同的失去标签的23和3的无色饱和溶液,请提出简便的鉴別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用干燥的试纸检验,大的是23 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红色较深的是23 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3 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3 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23 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23,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②⑤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的在2中燃烧只生成3 B.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3 C.用酸性4溶液检验3溶液中是否含有2 D.向某溶液中加溶液得白色沉淀,且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2+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6、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2气体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下列有关2(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2+、C6H5、可以大量共存 B.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222 C.和()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42-23 ()3↓+ 4↓ D. 1 L0.1·1该溶液和足量的充分反应,生成11.2g 8、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用”里的“石灰”指的是()2 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曾”青是指可溶性铜盐 C.《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3 D.《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9、某温度下,将2通入溶液中,反应得到、1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与3-的物质

人教版高一生物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一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 A.C B.H C.O D.N 2. 有关下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R基中共含17个氨基B.共 有126个肽键C.含有两条肽 链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失去 125个水分子 3.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 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SARS病毒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不存在核酸 C.仙人掌的叶肉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D.动物中的肝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4.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命活动的主要源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A.核酸、细胞、蛋白质、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 C.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 5.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这种纯净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D.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6. 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7. 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图1、2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的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D.④⑤①② 8. )A.大肠杆菌与蓝藻 B.大肠杆菌与病毒 C.大肠杆菌与酵母菌 D.酵母菌与病毒 9. 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蓝藻和绿藻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它们都有染色体 C.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D.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10.下列各组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生物周练试题27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组成和结构的相似性 B.内质网与细胞新陈代谢有密切的关联,因此细胞代谢越旺盛,细胞的内质网就越多 C.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膜、核糖体、DNA、RNA D.细胞核即贮存遗传信息,也能对细胞的新陈代谢有调控作用 2.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 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 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催产素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 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3、将植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先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与此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 A.液泡 B.线粒体,液泡 C.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液泡 4.下列四组细胞器中,在其生命活动中均可产生水的一组是 A.核糖体、液泡、高尔基体B.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C.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D.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在模板的指导下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加工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等几个阶段形成的 B.DNA解旋酶可使DNA的氢键断裂,DNA连接酶则可使DNA片段的黏性末端通过氢键连接起来 C.在pH约为8.0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剪碎的动物组织最容易获得单细胞悬浮液 D.向任何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都将呈现紫色 6.下列有关几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运RNA、抗体、酶、载体蛋白发挥相应作用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抗体 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膜上,参与光反应的全过程 C.人体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就能使人体血液的PH值保持相对恒定 D.垂体细胞膜上的某受体蛋白可同时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7.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 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 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pH=c时,e点为0 B. H2O2量增加时,e点 不移,d点左移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8.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 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 B.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NADPH 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B.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断振荡,溶液变浑浊 C.工业上或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D.二氧化硫能使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答案】C 【详解】 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均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振荡,溶液不会变浑浊,故B错误; C.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则实验室用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故C正确; D.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 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 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详解】 CO,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2 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 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 D.Fe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2H S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7.化学与生活密切和关。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实际应用解释 A 水泥砂浆用作建筑黏合剂Na2SiO2具有黏性 B 医疗上双氧水用于伤口消毒H2O2能使蛋白质变性 C NH3用作食品加工的制冷剂NH3具有还原性 D 铝用作飞机、火箭的结构材料铝易发生钝化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乙醇经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后转移的电子数为4N A B.1molH2与1molI2(g)混合后充分反应生成的HI分子数为2N A C.30g由14C2H2和C18O组成的混合气休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 D.25 ℃时,100 mL pH=2 的新制氯水中:N(OH-)+N(ClO-)+N(HClO)=0.001N A 9.三位分别来自法国、美国、荷兰的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纳米分子机器日益受到关注,机器的“车轮”常用组件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B.①④互为同分异构体 C.①②③④均属于烃 D. ①②③④的一氯代物均只有1种 10.将几滴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含有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 为两份:①—份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色②另一份中通入SO2,红色也褪色。下列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A. 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为(SCN)2 B.①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KMnO4将SCN-氧化 C.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Fe3+还原为Fe2+ D.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 11.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高一生物周练试题5.11

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高一生物周练试题5.1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单选题(共15个,每空四分,共60分) 1.如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2.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下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 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比较指标①②③④ 酶Y活性/酶X活性100% 50% 10% 150% 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1 1 小于1 大于1 A.状况①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B.状况②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 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 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 3.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野生性状突变性状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M1M2Q=M2/(M1+M2) 雌株N1N2P=N2/(N1+N2)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周练生物试题

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7题,每题6分。1.发菜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荒漠和贫瘠土壤中,因被大量采挖而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但实际上它不是植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发菜属于生产者,其因没有细胞壁所以不是植物 B.提取和分离发菜的色素时,能够得到四条色素带 C.发菜在分裂过程中既不出现基因重组,也不出现染色体变异 D.发菜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并以染色体作为其主要载体 2.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Chlorotoxin)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和高效。下列关于这种“染色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C、H、O、N等主要元素 B.氯代毒素能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可能与癌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C.氯代毒素已制成药物,但患者不可用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 D.参与这种染色剂的合成的细胞器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3.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都在核糖体中合成,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酶在高温条件下失活是因为高温使肽键断裂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生物放电和大脑思考 D.人体内不同部位的酶发挥催化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相同 4.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处于分裂中期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渗透压逐渐变大直至涨破 D.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后,液泡颜色将变深 5.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其通过抑制[H]与O2的结合,使得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而陷入内窒息。下图为研究植物根尖吸收钾离子的相关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衡水中学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河北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命题人:邓利审核人:张括志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F~19 H~1 O~16 C~12 N~14 S~32 Cl~35.5 Br~80 Na~23 K~39 Ca~40 Mg~24 Al~27 Fe~56 Cu~64 Ag~108 Zn~65 Hg~201 S~32 Ne~20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 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石墨 B.烧碱 C.蔗糖 D.金属铝 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 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 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 能透过滤纸④不能透过滤纸⑤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⑥ 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4、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 则R可能是() A.SO2 B. NH3 C. HCl D. O2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加入一小块钠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Cl-、CO32-B.Cu2+、Na+、SO42-、NO3- C.Ba2+、K+、Cl-、SO42-D.K+、Na+、HCO3-、CO32- 6、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 其它能源的能量转换得到的间接能源称为二级能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B.热水器使用的太阳能是一级能源 C.手机中使用的电池是一级能源 D.水电站发电利用的水能是二级能源 7、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了氧化性,还表现了酸性的有() A.2H2SO4(浓)+Cu CuSO4+2H2O+SO2↑ B.2H2SO4(浓)+C CO2↑+2H2O+2SO2↑ C.H2SO4(浓)+NaCl NaHSO4+HCl↑ D.H2SO4+Na2SO 3Na2SO4+H2O+SO2↑ 8、下列物质的分类方法恰当的是() 9、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出现大量白雾。 B.磷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加水溶解后可得蓝绿色溶液。 D.用洁净的铂丝沾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10、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32-时,用硝酸酸化后再加BaCl2溶液 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后,加KSCN溶液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用盐酸酸化后,加BaCl2溶液

衡水中学高三化学试题

中学试题 1、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A13+ B.pH = 2的溶液中可能大灰存在Na+、K+、SiO32-、Cl-、 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反应:2Fe2++ H2O2+2H+==2Fe3++H2O D.稀硫酸与Ba(OH)2 溶液的反应:H++SO42- +Ba2++OH-= BaSO4+H2O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Al2O3熔点髙,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3、现有两瓶浓度相同的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的无色饱和溶液,请提出简便的鉴別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 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 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 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 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②⑤ 4、下列说确的是 A.足量的Fe在Cl2中燃烧只生成FeCl3 B.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Fe(OH)3 C.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 D.向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且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 6、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气体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 +Ba2++3OH-= Fe(OH)3↓+ BaSO4↓ D. 1 L0.1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 Fe 8、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曾”青是指可溶性铜盐 C.《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D.《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9、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1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此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 4 B. 11:3 C. 3:1 D.4:1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①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升高,碱金属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降低

2021年高一生物周练一 含答案

枣中高一生物周练一 3.3 一、选择(每题3分,共60分) 1.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2.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20个DNA分子,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该细胞开始缢裂,则该细胞可能正在( ) A.进行有丝分裂 B.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产生精子 D.进行着丝点分裂 3.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时期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 B.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图像 C.该时期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 D.该图可能为精细胞或卵细胞示意图 4.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目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5.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质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B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6.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 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

高三(高补班)下学期周练(1)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定州中学-第二学期高四生物周练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CO2,以下哪一种实验条件是必要的() 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D.用一株幼小植物 2.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 下列结论不正确 ...的是()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3.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4.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只有a点上移 D.c点时该植物的O2释放量为V1+V2 5.将洋葱表皮细胞分别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KNO3溶液和清水中,其原生质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如图)分别是 A.a、b、c B.b、c、a C.c、b、a D.b、a、c 6.下图分别表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 分子数比例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7.基因型为Aa的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 A.表现型比例为2∶1 B.表现型比例为1∶2∶1 C.基因型比例为3∶1 D.基因型比例为1∶2∶1

(完整版)高一生物试题及答案

生物试题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基础题70分,发展题10分) (一)1分题(基础题56分,发展题4分)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詹森发明了显微镜②列文虎克发现了多种活细胞 ③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结构④施莱登、施旺肯定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③①②④ 2.细胞学说的创立对生物学的发展最主要的意义是() A.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将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统一起来 C.证明微观世界的存在 D.推动显微镜技术的发展 3.科学家用无机盐配成的营养液培养西瓜,其配方如下表所示,其中西瓜根细胞吸收最少 A.Mg B.NO3 C.Cu D.SO4 4.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C元素是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 B.C元素组成地球上所有的化合物 C.C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比其他元素多 D.C元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比其他元素重要 5.下列成熟的细胞中,属于没有细胞核的活细胞的是() ①导管细胞②筛管细胞③蛙的红细胞④人的红细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结构的成分与染色体的成分最接近的是() A.叶绿体 B.核糖体 C.噬菌体 D.高尔基体 7.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衣藻和变形虫 B.大肠杆菌和草履虫 C.流感病毒和根霉菌 D.酵母菌和蓝藻 8.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 D.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复杂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9.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的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小动物如下图所示方向游走,则应把载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使该动物一直处在视野中?() A. 左上方

5—16学年高二生物周练试题(2015 (39)

兴国三中高二生物周周练(十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适应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A、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B、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 C、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2、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和沾蘸插条的基部 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 3、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的是 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4、假设图中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 的是 A、c>a=b>d B、a=c>b=d C、 c>a>b>d D、a>c>d>b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促进种子休眠 B、脱落酸能延缓叶片的衰老 C、生长素促进果实成熟 D、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成熟 B、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 C、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大麦,可抑制细胞分裂 D、用适宜浓度2,4-D处理插条,可促进插条生根 7、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衡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衡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 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 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紫色火焰 C. X与W形成化合物可作为萃取剂,其密度比水小 D. 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2.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q、r、s、h 是这些元素形成的物质,其中h 是离子化合物,q是制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s常温下呈气态且其水溶液显碱性,r为二元化合物,其浓溶液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Z属于同一周期 B. 单质的沸点:X>Z C. 常温常压下,W的氧化物为液态 D. X的氧化物均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②同一元素的核素种数由中于数决定 ③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④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微粒,不可能一种是分子另一种是离子 ⑤Cl2中35Cl与37Cl两种核素的个数之比与HCl中35Cl与37Cl的个数之比相等 A. ③ B. ④ C. ②⑤ D. ①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醋酸反应:OH-+H+=H2O B. 碳酸钙与足量稀硝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C. 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4NH3·H2O=AlO2-+4NH4++2H2O D. 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5.向体积均为10 m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 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的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

2018年衡水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 (1)

衡水中学2018年高三年级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原子量:H:1 C:12 S:32 O:16 Na:23 Fe:56 Al:27 I:127 Cu:64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有四种晶体,其离子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不属AB型的是() 2.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 C.AlON和(工业上通过电解法制备铝用的)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 D.AlON和(工业上通过电解法制备铝用的)Al2O3晶体类型相同 3.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 B.B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0 C.Bi原子6p亚层(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D.Bi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4.“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下列说 法与“低碳经济”不符合 ...的是 A.大力研发新型有机溶剂替代水作为萃取剂 B.加强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研究,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甲烷和乙醇的燃烧热分别是891.0 kJ·mol-1、1366.8 kJ·mol-1,利用甲烷更“低碳” 5、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使用的玻璃、陶瓷等仪器,在实验操作中不能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否 则会引起安全事故。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不是基于上述原因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B、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时,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应首先加入浓盐酸,然后再点燃酒 精灯 C、在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结束后,将大试管从铁架台上取下置于石棉网上冷

江西省樟树市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

江西省樟树市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1) 1. 果子酒放久后易产生蛋白质沉淀而使酒浑浊,加入少量菠萝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沉淀,防止浑浊,而加别的酶(如氨基酸氧化酶等)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 A .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B .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C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特点 D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特点 2.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反应温度由t 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 .当反应温度由t 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 .酶活性在t 2时比t 1高,故t 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 .酶活性在t 1时比t 2低,表明t 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3. 近日,澳大利亚学家从蓝藻中提取到了一种被称作叶绿素f 的新叶绿素,它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 光进行光合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素f 主要分布在蓝藻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 .叶绿素f 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扩大了可利用的太阳能的范围 C.叶绿素f 具有与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相同的生理功能 D .用纸层析法分离蓝藻细胞中的色素将获得5条色素带 4. 下列生理活动中不产生ATP 的过程和需要ATP 的过程分别是( ) A .暗反应和暗反应 B .发酵和暗反应 C .光反应和协助扩散 D .光反应和蛋白质的合成 5. 下列关于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 是细胞中的—种生物大分子物质 B .为满足对能量的需求,肌细胞中贮存大量ATP /℃ O t t 酶活性

C.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较少,所以易断裂 D.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6.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B.与无氧呼吸的全过程不完全相同C.释放出的能量较多D.产物为二氧化碳、酒精或乳酸7.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但能量来源不同 B.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5—16学年高二生物周练试题(2015 (16)

兴国三中高二生物周周练(十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纤维素、CO2、Na+ C、胃蛋白酶、Ca2+、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2、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4、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5、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7、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商可以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可以与感受器相连接

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原卷版)

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 -23 Mg-24 Al-27 S-32 Ca-40 Fe-56 Cu-64 Ba-137 第 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和明矾净水的原理相同 B. 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 C. 钾、镁、铁等金属有绚丽的颜色,可用于制造焰火 D. 医疗上常用碳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钠、硅、硫等元素在自然界中只存在化合态 B. 纯铁的抗腐蚀性能比生铁好 C. 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都能用金属铝制容器盛放 D. 制备FeCl3不能采用将其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3.下列陈述I、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4.下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选项纯净物混合物碱性氧化物非电解质 A. 液氧漂白粉Al2O3CO B. 生理盐水氢氧化铁胶体Na2O2乙醇 C. 碱石灰盐酸K2O Cl2 D. 胆矾水玻璃CaO SO2 A. A B. B C. C D. D 5. 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 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 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6.下列实验事实用元素周期规律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化学事实周期律解释 A 向Na2SO3溶液中加稀盐酸产生气泡非金属性:Cl>S 原子半径:Mg>Al B Mg、Al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Mg更剧烈 C K与水的反应比Na与水的反应更剧烈金属性:K>Na D 加热条件下HBr比HF更易分解非金属性:F>Br

2021-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I)(I)

2021-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I)(I) 一、选择题 1.一个基因型为BbDd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为 A.4种 B.8种 C.2种 D.1种 2.在色盲患者体内的以下四种细胞中,有可能不含色盲基因的是() A.卵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卵细胞 D.精细胞 3.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性状分离比为1∶1 A.F 2 基因型比例为1∶1 B.F 2 C.F 产生的两种雄配子比例为1∶1 1 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D.F 1 4.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节瓜的性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一中,F 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占1/9 2 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AaBB 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 1 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l:2:1 D、实验一中F 1 5.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下图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 A.性激素 B.染色体组数 C.性染色体数目 D.XY性染色体6.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B.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C.蛙的红细胞在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的变化 D.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合子一般表现出显性性状 B.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衡水中学高三化学试题.docx

衡水中学试题1、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3+ 4 H 、 Cl 、MnO 、 A1 B.pH = 2 的溶液中可能大灰存在++2-、 Cl-、 Na、 K 、 SiO3 C.Fe2+与 H2O2在酸性溶液中反应: 2Fe2++ H 2O2+2H+==2Fe3++H2O D. 稀硫酸与 Ba(OH)2溶液的反应: +2-2+- H+SO4+Ba +OH= BaSO4+H2O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Fe2(SO4) 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Al 2O3熔点髙,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3、现有两瓶浓度相同的失去标签的233 Na CO和 NaHCO的无色饱和溶液,请提出简便的鉴別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用干燥的 pH试纸检验, pH 大的是23 Na CO 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 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 有气泡产生的是3 NaHCO 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 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3 Na2CO, A. 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②⑤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足量的 Fe 在 Cl 2中燃烧只生成 FeCl3 B. 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2和 Fe(OH)3 H C. 用酸性 KmnO4溶液检验 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 D. 向某溶液中加 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且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制备 Fe(OH)3 胶体将 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 FeCl 3溶液中 B222 由 MgCl 溶液制备无水 MgCl将 MgCl溶液加热蒸干 C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 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6、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气体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2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下列有关 Fe2(SO4) 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2+65- 可以大量共存 A. 该溶液中 K 、 Fe 、 C H OH、 Br B. 和 KI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 +2I - =Fe2++I 2 C. 和 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2- +Ba 2+- Fe +SO4+3OH= Fe(OH) 3↓ + BaSO4↓ D. 1 L0.1mol · L-1该溶液和足量的 Zn 充分反应,生成11.2g Fe 8、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B. 《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 曾”青是指可溶性铜盐 C.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D.《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9、某温度下,将Cl 2通入 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 NaC1O、 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 -- 的物质的量ClO与 ClO3 浓度之比为 1:3 ,则此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 4B. 11:3 C. 3:1 D.4: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